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15

张鹤军编著 林彪年谱长编(1907-1950、1970)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4-4-1 20: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录6 u- Q# K& o: D- {' M# G
1907年 诞生——————————————————--19 y9 ]* T" l" x6 a- m# l
1908年 1岁——————————————————---2
6 d9 }9 p' M  f: U/ n7 J  Y1909年 2岁——————————————————---3
- ?* k! c' V% I" ~1 j1910年 3岁——————————————————---4
- a4 @# ^4 r+ L2 r1911年 4岁——————————————————---5
6 C8 t) S' l8 e( M6 u8 {1912年 5岁——————————————————---6
5 f0 y6 P3 ~2 r  w& n1913年 6岁——————————————————---73 n, q( u! p: d# x6 h
1914年 7岁——————————————————---88 G9 a$ I- o, J
1915年 8岁——————————————————---9  c, W, k. i7 ~* ^& O/ ?
1916年 9岁——————————————————--10
* F6 D. {3 x( G+ J* s) B5 [/ I1917年 10岁——————————————————-11
. c8 k- h2 B0 C  F1 r1918年 11岁——————————————————-12' _6 P, P0 j, i
1919年 12岁——————————————————-13. \  n- ?: S: |% \
1920年 13岁——————————————————-14+ k) i* i' _1 u6 G
1921年 14岁——————————————————-158 o3 N! k" D3 ]7 m; r  Y
1922年 15岁——————————————————-16
" Z, e% T+ ~/ k6 z6 ]: @  T1923年 16岁——————————————————-17$ j. n1 A1 x5 A; `& }
1924年 17岁——————————————————-18
2 U2 o: U( a; S" m1925年 18岁——————————————————-19" P+ a, z# l  Q5 B7 k7 `
1926年 19岁——————————————————-215 ^. x: C& H, l5 j, a
1927年 20岁——————————————————-301 K: E# f( l4 L9 v9 F; U. Q; d
1928年 21岁——————————————————-393 t; A. l; O4 i& ~
1929年 22岁——————————————————-52. C0 ~1 y5 t+ s9 t) z
1930年 23岁——————————————————-830 _6 l- I  Y. h( ~4 a+ B7 ~
1931年 24岁——————————————————113  i2 u8 Q5 o# D/ s: O, r
1932年 25岁——————————————————150/ W. l3 y: a7 h% h6 g$ r: |/ l
1933年 26岁——————————————————200, p+ f/ I- l7 w" g( ^4 c
1934年 27岁——————————————————2413 Y" p4 [2 f% [9 g; X0 e$ h) H5 p
; L% S6 i) z: t  M; |
1907年 诞生
: d9 C4 I: a' @
! P5 M, M5 E9 r4 `! N12月5日 农历丁未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一,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林家大湾,名育蓉。父林明卿,曾在村里的杂货铺子当店员,又在往返于浠水、鄂城、大治一带的小火轮上做帐房先生。有些积蓄后,回乡经营手工织布,当了一个小业主。母陈氏。: l5 A/ J% a9 J$ ~; q
0 R& `9 `9 V  E
1908年 1岁
$ q8 C5 Q  K: M  S+ \
) t/ @! `: x' a, W0 O! G: q5 P本年 在家生活。
( O  d: r. o5 }) g. B2 d
. \) p6 O! B; p1909年 2岁) ^6 G! A4 d& K6 w3 d5 }- c# U" [7 W

; O5 U& t5 a. }+ P! A本年 在家生活。
& E1 @( k( j  e& `5 }+ m+ S9 Y( T, [# R: `" g: \+ e8 l
1910年 3岁
, X( p+ b3 j9 ]! ^
! C- U) |3 I! m, X本年 在家生活。% {6 O! N7 t0 o5 h" x9 l- }( S" O

" x' a1 I: S. _1911年 4岁
# B! F" v$ a) b# @' H+ B; v4 {* O% t6 w
本年 在家生活。
7 p# ]$ W6 e# V  ^$ M
+ j# n( a2 Y% W* }" P9 b: I1912年 5岁7 N5 M, ^0 W, T& X

9 Q2 n( q& k6 v9 E" m6 @本年 在家生活。
, e; L0 r# s, a" P3 j
& H+ q* V0 r' r0 i! g# @1913年 6岁
( G/ _- P0 ?% I' L( ^+ L/ l% R3 L
本年 在家生活。
  Y3 k1 D) D9 U1 t( E- H6 c3 w" P  J8 @8 G
1914年 7岁
- i2 B8 G2 S( e3 _
4 m9 M& s$ Q0 u6 x1 T0 Y本年 在家生活。
, e1 S- ~2 X- _) p% B" ?% {0 u# U1 L: j8 `! @% m# S( |! p1 L( y
1915年 8岁
. o  p% O3 d) @9 ?9 X# {% ~2 R/ |% ~# _
本年 在家生活。
. W2 _, d( F: X
3 ]* y" z4 s7 I  d% A: T8 j$ d+ |1916年 9岁/ }" R7 D( |3 s6 S7 z. W

5 N5 l8 s; f+ E3 p4 I$ b+ Z% H秋 入私塾读书。这所私塾的先生名叫李卓侯,是李四光的父亲。李老先生思想开放,知识渊博,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启蒙老师,再加上林彪本就聪明刻苦,所以在早期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林彪在读私塾阶段,虽不大说话,却很聪明。先生教的字,他接受得很快,尤其是背书,因他的记忆力奇好,每次背课文,漏字错句最少。因而,在同班同学中,他是挨打最少的一个。据他同村的同学林仕植回忆,林彪平时不太说话,但很有心计,在课堂上非常老实,一离课堂,他又特别野。扔石头、跳水沟、摔跤、爬树,他特别感兴趣,而且水平也比别人高。如摔跤,与他一般年龄的孩子中,他的个头不大,别人却很难摔倒他。那时,鄂东一带农村过节有炒黄豆、米泡、苕馃给小孩吃的习俗。特别是春节,小孩子们高兴极了,经常将家里炒的黄豆、米泡、苕馃装在衣袋里带到屋外去吃,而且还在一起比较,看谁家的做得巧,炒得好。他们还用黄豆、米泡作为摔跤、爬树的奖品。谁摔赢了,谁就能得到别的小孩“贡送”的黄豆、米泡。林彪的脑瓜灵光,手灵脚巧,摔跤爬树是高手,时常赢其他伙伴的东西。他吃不了,又再分给别人吃。他特别爱吃黄豆,这一嗜好系小时养成。
+ A) j+ v1 L/ i  Y5 m. Y- \8 O/ t! K: e. V
1917年 10岁3 L9 \5 S4 d8 A' t

" A8 _7 e4 z) T4 E9 z0 Q本年 继续在私塾读书。! H1 y5 t  \" Z) l/ n

+ U7 U% O3 a8 _2 b! @# r4 f1918年 11岁
$ G# F3 e, G) y$ x0 A; w* C! ?" a( l7 J% ?+ |4 S
本年 继续在私塾读书。( R; M* j) v# v$ Y# C5 }

, M& w5 o" w1 r" E$ {/ [' L1919年 12岁
9 {1 @, G% r! N" s6 t/ n5 c6 u" Q' s* _6 N8 j5 `% M$ w
本年 继续在私塾读书。' j1 ]3 c+ y3 [$ S
/ g6 E9 ^5 S1 G/ t" P2 `1 p. ?
1920年 13岁1 k4 v  t& x# k, r% c( j0 N' l
' Q: H+ P- v* P
春 转入白羊山八斗湾浚新学校读书。浚新小学的创办人是恽代英和林彪的两个堂哥——林育南、林育英。“浚新”学校是1919年林育南为宣传新思想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它同陈潭秋、陈荫林兄弟二人创办的“聚星”学校和“青黎”学校一起,鼎足而三,成为黄冈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策源地。“浚新”学校的宗旨即是“自觉觉人”。“浚新”学校一开学,林育英就把林彪第一个送进了教室。“浚新”学校采用新式教育方法,开设国文、算学、地理、历史、图画、音乐等科目,校长唐际盛还编写大量的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启迪和诱导,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八斗湾在林家大湾后面,离他家有两里山路。他为了练自己的脚劲,别出心裁地在两腿上各绑一个沙袋子,一直跑到学校为止。久而久之,他的脚力练得特别好,与同伴比赛跑步到校,他总比别人快。放了学或节假日,他还带着一帮小伙子到关山垴、东坳等地爬山、攀悬崖,哪里陡峭就往哪里冲。每次出去,他脚上少不了沙袋子。二十年后,林育英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上激动地说:“当时的人们哪里料想得到,这样一个启蒙学校竟培养出了一个今天的林彪!”
; O, Q8 Y0 K6 M1 \. L/ S
, A( }4 ~$ k! e7 I+ S9月16日 农历八月初五,中国大中小学祀孔日。林彪被同学推举,写了一篇《上巳祀孔记》,受到老师的褒奖。《上巳祀孔记》不过一百九十余字,记叙了全校师生祭祀孔子的情景。全文如下:孔子为我国周时代人,仁义爱民,为我国之伟人焉。中华民国九年八月初五日,为仲秋上丁,全国各学校于此祀孔,遵古礼也。吾校师生亦祀孔,同学高初共百余人,皆敬祀孔子。因孔子圣人,为我中华教宗也。6 f; @! l9 G5 N: ?
4 {: N# `+ n! |" e. }3 p
1921年 14岁
. ?" r" g) n7 k* P1 D. B3 }6 B' J: E, Z5 o
春 恽代英、林育英等人筹资恢复了“浚新”学校。1920年,“浚新”学校曾因经费不足而被迫停办。2 a( p% i( w/ u8 M) e8 ]

7 n$ y- n& b$ G* w6月 接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的林育南来信,动员林彪等人到武昌共进中学读书。后在林育英、林育南的帮助下,林彪等人到武昌利群毛巾厂专门复习迎考,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学习,考入共进中学。这时,林育南已是中共湖北区委负责人之一,同时代理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
/ v/ @4 [! W7 w! G6 O
. J0 k7 T  F7 k7月23日—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后移嘉兴)召开。- A/ a$ `5 G3 X5 `+ L
( W% l3 ^3 I- V7 d9 D! C
秋 进入武昌共进中学学习,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经常接触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英、林育南等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  h) c7 N8 t& N5 t( ]

3 n* b9 M( c# k  N4 L( f! N1922年 15岁
7 ~2 x7 U. L% d; e; a
1 R' F" Z! u, ?1 k2 p7月16日—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提出反帝反封建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和《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等。
1 M5 _' f0 f2 E0 P
) v% C/ K# c0 H. B  D( o本年 继续在武汉学习、生活。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情窦初开的林彪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恋爱。他暗恋上了一位名叫陆若冰的漂亮姑娘。陆若冰是黄冈回龙山戴家冲人,同林家大湾只隔三里路,她一直跟随着兄长陆沉生活。童年时,她就同林彪熟识,到武汉后两人来往更是频繁。林彪热情地教她识字,学文化,渐渐萌生了感情上的冲动。陆若冰比林彪大一岁,正处妙龄,肌肤白嫩,五官清秀,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一笑一颦,洋溢着妙龄少女的青春气息。她把林彪看作是聪明伶俐的小弟弟,从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没有恋爱经验的林彪把这种姐弟间的友情当作为爱情,为之魂牵梦绕。
" d4 N9 _4 p1 p# U2 ~% b4 Y
$ o: W, q3 s9 U& b1 U# _. ]5 F1 y: u: P1923年 16岁* E9 Z& j3 Z) V# [: B+ T8 v
6 {( n4 f0 }' J; U' o' r
6月12日—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共产国际于本年一月十二日作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决议》,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推动孙中山、廖仲恺等改组国民党。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8 A' g! e4 z& x& H+ t! l9 k. X1 M/ i+ P; `. _8 T- G) W
本年 继续在武汉学习、生活。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 V5 Y* ~0 x* u  p  k8 R) F  |  @! z# C8 c. W, P
1924年 17岁
% g' f1 X* }( o+ z
% w: r9 K2 B- u* g: f) W  Q, a1月20日—30日 在孙中山主持下,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t* O4 B0 x" W* y8 @- z1 f

/ q* a7 @: k0 q% M% S8月 陆若冰由堂哥介绍,由武汉前往安庆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林彪按捺不住思念之苦,不断地给陆若冰写信,把她比作娇艳的“牡丹”和带刺的“玫瑰”,说她是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姑娘。到这个时候,陆若冰才发现林彪人小鬼大,想岔了。于是,她冷静地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育蓉:来信收到。目前,我的学习很紧张,没有考虑个人的婚姻的打算。盼你好好学习,并取得好成绩。即颂,时绥!陆若冰上。
+ X* i& B. }* `8 Z0 O6 R1 u( ?! r$ I6 m# K+ q! H+ q9 R. f
本年 继续在武汉学习、生活。' V( L! d# p9 r" w5 j1 W- {

% Q* S) ]: B* X( {7 l1925年 18岁
, S' d0 n+ X2 z8 {
! K+ v: A9 A2 m  W2 N1月11日-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二十人,代表全国九百九十四名党员。大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展。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定以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 ~6 h4 Q6 V; [% }7 i* \
' d' b, l4 V+ G+ r. L# _8 T5月30日 上海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一百余名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间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l  j6 E4 |8 r9 ]6 {, t; R7 O

1 v! y  y' ]  s! O8 E  F# n6月 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林彪在“五卅”反帝运动中,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共进图书社”,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在陈潭秋等指导下创办“共进月刊”。后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5 n9 I4 s. f. r1 q0 l/ }1 A

) Z: G& x, i" J, }4 I( U6月26日—7月6日 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小西门少年宣讲团团部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三十多个地区的六十一名代表。杨善南任大会主席,恽代英任大会党团书记。大会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一切祸乱的根源,确定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军阀走狗为中国学生的历史使命。大会规定各地学生会组织中要设立工农部。大会修正了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通过了《改进学生本身利益问题决议案》等八个决议案,并发表了大会宣言及《致广州革命政府》、《致全国各界》等十个电文。大会选出了学联主席、副主席、文书、庶务、编辑、新闻等各部负责人。这次大会对于巩固和健全发展全国学生组织,扩大民主革命力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 C8 o  ~& E( x+ R! A2 v! R; z, w* Y
7月 毕业于武昌共进中学,返回林家大湾,父母要他就近谋一个教师职业,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但他说服父母,决心弃教从戎。后经当地中共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
% }* \. U( p, ~% I) R6 I8 u- L) |, G& D: E5 T0 i, r0 d1 d  B- g
秋 正式改名林彪。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编入步科第二团第二营第三连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 E) q0 t, i+ R: Z1 G$ B
; S0 o% e8 l. O4 U1 U10月7日 各省考取之第四期入伍生陆续到校编队入学。
5 `  r9 y: d( N3 o. e8 }' }5 Y1 G9 i; j) z( e* C/ s
10月8日 何应钦奉命率东征第一纵队攻击惠州城。周恩来在东莞石龙公园出席东征军同各界人民联欢会,并发表阐述东征意义的演说。# M: f' k9 `; d* I

3 O- V* {: B% q& e0 ~+ L10月20日 蒋介石电告在校师生,攻克惠州之役,刘尧宸以下军校第一、第二期学生,共伤亡三百多人。& u2 c# q& |" F8 j# D% x

' K3 v3 ~  D& L3 B10月30日 军校举行公祭刘尧宸中将及阵亡将士大会。
  ^* u" P1 d7 f4 B11月1日 陈独秀、毛泽东联署,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第六十二号通告,使用暗语通知各级党组织,多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左派前往黄埔军校投考,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黄埔军校第四期分配到湖北省的名额有一百五十五人。
* r) e( M% H2 _7 T" b! N0 d- q4 W. k9 y2 b, O8 Q0 S
11月8日 军校第四次招考第四期入伍生。
' ?! @) z& O" A& T8 T; `3 Q3 U
% ]( v: E) c6 ?$ b11月25日 军校第六次招考第四期入伍生。
& R6 Y9 C& I  X7 W! ?* Z
9 T- H5 h& W! h$ l. R2 H" w/ M11月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叶挺任团长。该团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以共产党人为核心,团内建立了共产党支部。
$ u- k% R4 {( C/ C. u% F; W& U# ~$ T) B
11月底 东征途中,蒋介石向周恩来提出要把军中和校中的共产党员以及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交给他。周恩来指出,此事是关系到两党的大事,需要请示中共中央,婉言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
  i( W) g! t# H# c: f7 U3 C2 h! h3 c, V& ^; ~7 F9 b
1926年 19岁4 c) k' Q5 l# l& G0 h1 Z8 x

# _7 T1 l" C5 y# O* o1月4日 严重代理军校教育长,调任王伯龄为教导师师长。
) }" A' J; @& P9 E1月6日 熊雄任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军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邵力子不能常驻校,政治部日常工作由熊雄负责。军校举行第三期学生毕业考试。! V: h% g, P3 h$ x
$ A  L$ B  t8 ^/ V0 E2 O3 A+ u. }  x( h
1月8日 邓演达任军校教育长。
5 \: N, ?/ g& N4 h( V1月9日 军校教导团扩编为教导师,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师中各级军官多系黄埔第4期学生。
) \9 J) d' i. J6 c. E) e' v1月12日 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改组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提案”,为统一军事教育机关和军官的培养,决定取消广东革命政府所属各军自办的军官学校和讲武堂,将其合并入黄埔军校,仍由蒋介石任校长,汪精卫任校党代表,李济深任副校长。
3 ~- K8 g7 m; H: @+ H& T1月15日 蒋介石向军事委员会提出辞去第一军军长的呈文,要求专心致力于军校事业,一心办学。  # K9 ~4 X1 |& `# Q- F* f" e

) }2 D1 [. _! K# _/ x( c- A3 I1月17日 军校举行第三期学生毕业典礼,毕业生一千二百二十五人,举行宣誓。蒋介石、汪精卫、宋庆龄、何香凝等党政高级官员均参加大会。
4 P0 x: [* {$ \% K+ S; q8 S1 e0 J9 ^# `5 g3 k
2月5日 军校致函广东海关,要求迁出在黄埔长洲岛军校范围内的房舍,交军校使用。税务司答允迁让。
/ G4 y! ]; g6 Z. r; W) {# W2月6日 军校扩展校舍,在旧营盘、水雷局、曾家祠等多处增辟房舍约二百间。
* Q0 N! `3 v9 f3 y5 K3 V2月9日 蒋介石呈辞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卫戍司令职务,表示专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黄埔军校校长。
7 x" u  {* I) R2月10日 军校查勘平岗东征阵亡将士墓墓基、基向,全面检查墓地工程。
' g) j5 P( q8 _, Y& L$ N" _
# ~/ |# ^# x) B. W" k& E: `2 E9 v, |3月1日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属军事委员会领导。军校举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典礼。随后铸制新校徽,校徽上铸有“青天白日”和“镰刀斧头”两党标志和步枪、地球图,示以“世界革命”为军校师生奋斗的方向。自此,军校贯彻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政治课多达二十六门。第四期新生开始入校,学生编制除步兵二个团外,还有政治、经理、炮、工等科。
. r9 I: S6 G1 y7 b+ E; x7 f  L* s0 h1 b$ Y
3月3日 《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正式出版,五月二十五日改称《黄埔日刊》。军校举行第四期入伍生第二团入校考试,设军医补习所。
" @. }& S# c4 j" ^5 b3月4日 军校举行第二次校务会议,决定:(1)经理部筹三万、至少二万元作为学生发饷之用;(2)凡开除学生回原籍,旅途费用由各团清造名册领取。每人准带单衣一套,棉衣一件,卫生衣一件。其余物件一律缴回。! }" c* q/ f, [, m, ~
3月5日 第四期入伍生第一团由惠州返校,举行升学考试。
- Q9 {4 N& h  a, W0 C7 f- l# `3月7日 军校举行第三次校务会议,规定学生非经准假,不准出校门;有特殊情况者,必须由营长以上官长允许,并发给特别假条交给学生附带,以便随时检查。
) ^, A0 [: D* z6 K! O8 ]3月8日 军校举行第四期学生开学典礼,二千六百五十名新生和蒋介石、各军军长官长、党政军高级官员、军校教职员及来宾数百人出席,盛况空前。9 O, l5 I, t; \2 D) y$ G7 @
, Q- m! ~# p! R
3月9日 军校军官团学生正式开课。
  J2 P9 ?2 k& |, b, c( Z2 X) y3月14日 全校官长、士兵捐款援助省港罢工工友。1 ^* W5 r4 A6 S1 u# R

  T: \! q, ^" G* Q( q- U( K3月18日 李之龙所属海军局接到军校驻省办事处公函,传达蒋介石命令,要海军局速派得力军舰两艘开赴黄埔长洲岛,听候调遣。
4 u2 {$ ^4 t9 d/ }6 G3月19日 中山舰、宝璧舰奉命开赴黄埔码头。蒋介石以李之龙矫令中山舰驶泊黄埔,作出各项反共命令和措施。军校举行第七次校务会议,严格会议和官佐学生请假制度,规定:各官佐学生请假在二十四小时内由主任官核准,二十四小时以上须校长办公厅批准方得离校,各部处主任如因公外出,亦须报告校长办公厅。
: X3 n$ {6 D: X5 Z3 k3月20日 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宣布广州戒严,公开逮捕原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及各军党代表多人,并围缴省港罢工委员会枪械,监视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住宅。周恩来被软禁了一天。军校晚戒严,次晨始解除。
- T7 P/ {% K& ?# |  y& _0 d+ J9 a  W; m0 m$ [2 O& H
3月23日 蒋介石就中山舰事件向军事委员会呈文,表示:“这次事件仓促,处置非常,事前未及报告,专擅之罪诚不敢辞,应自请从严处分。”军校考试第五期入伍生五百人,至七月十五日前分批考试入伍,第五期共计三千余人。
4 e' o4 L; \0 r; F2 i" }3月24日 蒋介石为中山舰事件对第四期学生讲话,会上政治科学生有多人提问,蒋对中山舰事件含糊其辞,回避逮捕李之龙真相。  U1 F( o" }, J& E9 @
3月31日 中共黄埔支部扩大为特别支部,仍以杨其纲为支部书记,另设黄埔党团,以熊雄为书记,恽代英、杨其纲、安体诚为干事,中共广东区委加派特派员协助工作。$ A' h9 s8 X. r8 Z9 @9 S

1 Q5 x/ D) S1 s2 N( v4月3日 蒋介石提出《请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建议》,要求国民党内和军内的共产党人“不能任党代表”和暂时退出军队。周恩来和苏联顾问来会蒋介石,商讨中山舰事件后的广东政局,但蒋介石仍坚持排斥和压制共产党的主张。1 E$ z3 |$ D8 B2 J1 a  g! P
4月4日 李济深、黄绍雄、各军长偕教育长邓演达来校视察。7 g8 e% W- ?+ c2 o8 S

* t# a& f$ ]1 p5 J  M& i  l4月7日 军校安葬东征烈士于长洲岛万松岭。军校发布《取消校内派别小组织令》:“自本公布日起,除本校特别党部各级组织应由党部加意工作外,其余各种组织着即一律自行取消。”6 m4 v  i* }* f6 d" @# c  q
4月8日 蒋介石对军校官长讲演,说“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要完全的国民党员才可担任”,反对共产党员担任党代表,提出“第一军的党代表统统调回再训练”。由此,第一军中任职的共产党员开始退出第一军。4 M+ b9 C# a6 _0 a( X* ~9 q
4月9日 军校训练部工兵科成立。) l* r9 s7 S  y, G( D# a7 D
4月10日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发布《解散通电》,表示“本会拥护革命而始,亦以拥护革命而终”。二十一日,孙文主义学会发表自动解散宣言,表示“誓必实现孙文主义而后已”。
6 X# E9 U  o8 Q2 g# ]4月11日 委任张定璠为校长办公厅主任。军校设副校长,以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校教育长邓演达调往潮州分校任教育长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军长、潮州分校主任何应钦兼任军校教育长。
! S" H4 G) ]# `$ x4月13日 军校举行第五期入伍生考试。
* z1 c& w4 o' j  }0 m2 f  w! a4 t4月14日 蒋介石发表《忠告本校同学书》,就共产党被迫退出军队事作辩解,许愿以孙中山总理之志为志,之心为心。2 L  T$ Q; J: g5 m" ?4 ~

# j/ U2 x# P! F: P4月15日 军校召开校务会议,蒋介石亲自参加。这是自军校改组以来蒋介石首次参加校务会议。
$ h$ g' t# ]# }% T) S3 j4月16日 何应钦回黄埔军校。) [/ e/ W2 n5 L6 \' E1 f
4月17日 蒋介石与孙文主义学会干部谈取消学会事。军校附属医院由本岛移设东山。+ F6 w$ S1 f4 K7 ?- ]/ n0 S- M/ E
4月19日 入伍生部部长方鼎英兼代本校教育长。
& T, t- ~# V4 m# e5 W+ A* G1 v4月20日 蒋介石为退出第一军的党代表及共产党人官长二百余人举行晚宴,讲述“中山舰事件”时说:如果要知道此回事变的真相,等我死后,看我的日记好了。还说:“如果杀共产党无异于自杀。”
1 |& k! F/ c& x: `4月26日 校特别党部筹备改组委员会正式成立。上届党部宣布解职。" i& b) A8 q1 r. x( q8 ^
4月27日 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筹备委员会聘方鼎英、张定璠、张治中、张兴仁、熊雄五人为筹备委员,并委任李文、共产党员欧阳继修(阳翰笙)、李卓三人为筹备总干事。
' a3 [, D0 m7 G' r4月 军校政治部始设政治主任教官,委任共产党员恽代英为政治主任教官,至十一月底调前方服务。
! Z0 U$ d8 }7 L! \5月3日 军官政治研究班毕业学生三十四人分发各军工作。
: j" u8 R2 w, B6 V5 A, U( P- c
" g2 X# @, f' v0 p# ~; ~5月10日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暨广东全省农民协会、教育大会代表一千余人到军校参观。! G+ [' K4 Z$ y2 Q
5月15日 国民党举行第二届第二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对共产党人作出种种限制,目的在于取消和削弱共产党的地位和清除革命势力。  
* I4 Y' |) P6 a. x: y( q4 i8 H# B3 ~8 z2 F
5月18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兼任本校副校长,委任严重为教授部主任,吴思豫为训练部主任。
% E7 Q4 K, L7 t- R! i5 [- J' v5月22日 军校特别党部实行扩大改组,选举出第四届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及监察委员会,选举结果:张治中、蒋先云等九人为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三人为监察委员。
3 p/ d) p/ ?; B5月23日 选举本校第四届国民党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等九人当选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等三人当选监察委员。9 W2 v/ v: A! I. }, S3 d6 f
5月24日 为酝酿成立黄埔同学会,继之《广州民国日报》刊出蒋介石命蒋先云、贾伯涛、李正韬、曾扩情、伍翔、余程万、杨麟、梁广烈、钟焕群等九人为筹备委员的通告。
- u" N( u# ]  p2 Z% V5月25日 《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决定改名《黄埔日刊》,扩大发行。7 c+ k4 t7 O5 w0 M& J3 K
5月29日 军校平岗火药库爆炸,死三人,伤五十人。事故起因不明。
8 `4 G- r9 {7 e6 H% H3 D0 F5月30日 军校派出师生参加在广州东校场举行的纪念“五卅”运动一周年大会和游行。蒋先云在会上发表演说。- A" i# K( F' k7 x
6月6日 国民政府任命校长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6 U4 M% C/ u- ~, F' m6 S9 `( ]$ Z; y5 |+ x
6月16日 军校举行成立两周年纪念大会及东江阵亡烈士墓落成典礼。全体师生在墓前举行公祭,献花。蒋介石在纪念会上发表演说,指出:自军校创立后,经过历次战斗,不少学生死亡,计官长和士兵共五百一十六人葬在平岗。蒋先云在会上作《本校烈士事略》报告,何应钦作军校历史报告。: g6 n% i0 E6 W
6月23日 军校于沙基惨案一周年纪念日,建议筹建沙基惨案纪念碑,镌刻“毋忘此日”四字,以示不忘为死难者报仇雪耻之志。
2 H  ^) A1 z. s0 W$ R6月27日 军校师生举行恳亲会,宣布黄埔同学会正式成立。选出曾扩情、贾伯涛、杨其纲等二十三人为代表。蒋介石自任会长。会后举行宴会、演戏。
3 M. s1 {4 J$ }. S6月28日 蒋介石在军校纪念周上讲话,再次提出:“军校跨党党员退出共产党,或者退出国民党”。还强令“跨党党员限于星期三止,向各连连长声明,由各连连长汇呈校长办公厅来报告校长”。
* B, p: ?5 c: L6 ?+ U$ H! o, [0 C$ o: u5 H0 [- i$ o; }
7月1日 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北伐部队动员令,军校师生精神奋发,纷纷整装待命北上。3 S9 g$ @) @* O: J7 n5 ?& q" ~
7月9日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典礼在广州东校场举行。誓师大会总指挥、警备司令和司礼官等主要职责和活动都由黄埔长官和学生担任,确保大会顺利进行。蒋介石在会上宣布就任北伐军总司令。9 m3 `/ N% E) f2 h
7月14日 副校长李济深出任北伐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各处官长相继由黄埔军校的教官担任。  R9 k. t2 T& r* k* n
7月19日 军校首设兵器研究处,委方鼎英兼任处长。军校师生在本校大花厅为校长率师北伐举行欢送会,蒋介石作临别讲话。
4 K+ S) _! c7 c3 m- U3 o% o7月22日 军校师生以军校国民党党部名义发表宣言,拥护北伐。( W" P, |9 ]* y2 Y3 ]* Z' \) `% B
7月27日 蒋介石自东山寓所赴黄沙乘火车北上,临行发表《留别全体长官学生书》,勉励师生“本党使命为谋合全民革命,而必植基于农夫、工人,且与共产党合作”。军校教育长方鼎英,受委代行校长职务,并兼黄埔要塞司令。
  ]5 B  D9 i8 D+ Q1 S7月29日 军校秘书长、政治部主任邵力子与政治部话别,之后校政治部工作实际由熊雄全面负责。
2 z; V' X" n$ v4 H# d, Y7月31日 自三月至是七月底,军校陆续招收入伍生一千余人,编为第二团,前后合计三千三百余人。校部正式规定:凡本年七月三十一日以前入伍者,为第五期,以后入伍者,为第六期。
5 ^" Q* n: ^1 g+ e2 F1 o# {/ G
2 M; w' v! z  {1 |# r8月2日 军校政治部改组。
  ], N) T; {4 S" Z( V" K+ W8月3日 军校发布校令,禁止不利于北伐的书报发行。( j) w# K% v5 [
/ q( T' j- n, w  y
8月9日 军校成立宪兵团及补充团。2 e; f6 \. p& T* Q
8月14日 军校取消毕业学生证章,改为同学会新证章;公布遗失通行证罚则。+ }4 l+ U. Z/ ?7 G% d7 I% H

% @& H5 @9 o  o0 [! E8月16日 副校长李济深偕谭延闿、张静江(人杰)、陈果夫、钮永建来校参加纪念周。- ~5 Q( K* A* m2 x
8月19日 军校举行廖仲恺、陈秋霖殉国周年纪念大会,廖夫人何香凝赴会并讲话。3 x3 r, \1 `4 ~5 E
8月23日 李济深奉令军校毕业生无必要职务者,一律开赴湖南总司令部行营候命。0 v* U/ J' m0 A  \+ U5 F
8月25日 军校举行拥护省港罢工大会。全校官生二千余人齐集大操场,方鼎英教育长任大会主席并致词,陈其瑗和全国总工会代表刘少奇等出席大会,并相继报告省港罢工的经过。军校还组织宣传队分赴市内各处演说,并派队赴东校场参加大会巡行。. f6 @/ j8 @' Q
8月29日 军校召开第四期学生野外演习筹备会议,定于九月六日开始演习,在演习地由政治部派人向该地民众散发传单,以示军民合作。演习期间,学生每人每天奖赏二角,以资鼓励。
: q$ f9 a5 y6 G; P8月30日 军校召开黄埔地区军民联欢大会及欢迎北伐军代表大会。0 L: V9 ]8 }6 ?' ]
8月31日 军校继续招考第六期入伍生,并招到新兵五百余人。% L2 B$ v: b: S
9月2日 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率第四期学生去前方学习。% p+ ?) b" _0 s. E5 ]7 g
9月3日 毛泽东应邀到军校演讲。在此前后,以社会名人身份来校演讲的,还有何香凝、张静江、吴稚晖、刘少奇、鲁迅、邓中夏、吴玉章、苏兆征等。
- Y5 h' o7 C5 T2 l9月4日 军校考试第六期新入伍生。经理、炮、工、政治四个大队驻北校场,举行野营演习。! W. O+ m8 T0 \7 T/ }5 N+ J
9月6日 入伍生炮兵团第二营奉电开赴南湖候命,准备强攻武昌城。8 s/ y* P# U6 D2 i! Z$ Z3 K* M4 k+ `' m
9月7日 第五期政治科副取生入校。
, F6 f; @# n4 {3 C3 y* E( L9月8日 第四期学生野营演习开始,并先期派出本届四川籍学生叶德生、余靖方等十八人回原籍做军事政治工作。& s3 T; s# J' d0 [6 S( x
9月11日 方鼎英奉令将军校第四期毕业生首先分发到第一军各师,奔赴北伐前线。
( T3 O/ U9 q- N, c9月13日 方鼎英请准军校成立军士教导团。' ?+ V0 }' v9 W
9月14日 军校公布第四期学生毕业试验委员会组织条例。
* f, u, w, D$ K& r1 U9月15日 方鼎英奉命派第四期学生一百人到补充师;另派一百人到前线总司令部,其余在校补习。
6 [$ g' `0 N, M. a9 g( B9月16日 军校第五期入伍生奉准开学。
, s# M9 W. m- J3 y2 D2 O9月24日 军校继续举行第五期入伍生升学考试。
( b6 q6 M# {7 B9 q9月26日 军校举行第四期学生各科队毕业考试。. A5 [/ K$ M) K. V; e$ s
9月28日 军校举行军官补习班毕业典礼。+ H4 k9 L# {& a2 B0 C2 k! ?
9月30日 军校举行第五期入伍生升学考试。1 V+ e8 |0 T) r) _- i, I

# H. H2 ~! o* F+ D/ z4 K10月3日 中共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通告》,督促各级组织选派左派青年前往投考黄埔军校。9 o/ c/ d6 C% F$ g& }2 u+ V2 K1 @) Q: B
+ ~# b9 _# Y- k# o5 w% u6 A
10月4日 军校举行第四期学生毕业典礼,各科毕业生共计二千六百五十六人。毕业典礼在广州郊区瘦狗岭沙河广场举行,前来观礼的宾客不下万人。学员方队列队经过检阅台,高声朗诵第四期毕业生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谨誓。
- f- r+ _* J. A; h: y6 V; u7 C  S5 h1 b, N
同日 从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学员方队列队经过检阅台,高声朗诵第四期毕业生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承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林彪谨誓。
5 Q& ~. W* s1 r! u) C( L: ^; j# D2 H( K& ?
12月 来到武汉,由中共湖北省省委军委书记聂荣臻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第三连任见习排长,参加北伐。" Z* I) j, M+ t6 ^

( W. v) x! s6 K$ w, F. O1927年 20岁  J# u2 G/ {' t, s/ C8 J5 \- {

6 Q3 p$ y* x& N+ W1 n- }1月 春节期间,请假回家探亲。
" g- _) V- q5 P7 y+ a! _. W, Q' h% t
年初 叶挺独立团升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 }+ ~6 F; k7 v; S: {

: m4 A$ x+ ?5 U$ T3 o+ x  ?- s2月 由见习排长改任排长。
  E: i% P3 \, c( v
4 f# s& b% d5 D8 H3月 升任连长。
/ ?( ]/ _/ o. q5 Y  z& _: O# K$ Z9 l% N4 i
4月 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 }) m9 {# v  B. _
  j$ V8 z$ K0 E
4月6日 李大钊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英勇就义。
& I! r/ I3 j' x. f, L; |% ]# G5 t2 C% X; j0 g6 T, m! S
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是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在此前后,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广东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杨闇公、陈延年、赵世炎、萧楚女、熊雄等共产党人被杀害。  T2 L, x$ n% B
9 v' I' t( x$ {8 t0 z2 u/ E. I% g4 U
4月27日-5月9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和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根据大会要求,会后,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修改党章的决议,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S" F/ y) q! q" e8 d/ h
; Z5 h2 N# T( N2 X3 C/ X# E
5月10日 中共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6 }6 O0 ?7 D: C/ h- j' ?
6 ^4 X! Y5 ?8 B8 m4 |5月 在河南境内与军阀作战,不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一营七连连长。
3 e1 ^% A- @! q0 o% U' w  R) O8 }  P  V
0 J) x- B7 Q1 m7月15日 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以“分共”的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y0 u! i  Q; j! x) l
3 j8 N- d: n0 @
8月1日 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1933年6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发动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予以批准。此后,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建军纪念日。- d2 D8 Z& V3 ]& I/ V( Y. h6 B
- k4 X0 U  O! W% s  \! i
同日 南昌起义暴发,时任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一营七连连长。
. h; C' K( z6 J! ?: ]$ N. D+ Y
0 j- S9 f3 W+ ~9 w8月2日 随聂荣臻、周士第、王尔琢等率领部队由马回岭赶至南昌,参加起义。* j: u4 j/ J4 [( b
% w7 h4 }4 ~. \8 H2 w/ V$ |
同日 武汉国民党当局发布命令,要朱培德率第五方面军“严密兜截”起义军,要第四集团军总指挥唐生智“抽调湘鄂驻军,合力围剿”。同日,国民党第八路军总指挥李济深命令位于赣南和粤北的部队,“防堵歼灭”起义军。" u/ ^7 Z+ ]: b+ E

; M& N' M% ~; r  w# f$ V8月3日 南昌起义军第九军朱德部、第十一军第十师蔡廷锴部为先头部队,开始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军。
0 h. Z2 F+ d3 {* P7 X& ^# V
  l$ Y8 Q& z4 B+ l8 l, J+ w" \2 W同日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指出中国革命已转向工农民主革命的新阶段,“土地革命将占最重要的过程”,秋收暴动是实现土地革命的“新的奋斗的方略”。大纲要求全党“勇往直前的领导秋收的暴动”,以动摇新旧军阀的统治,争取在湘粤两省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S( z+ ^  t$ a) E" q
) u' A$ V5 `4 U$ l, r7 D
同日 国民党唐生智、朱培德、程潜自武汉致电何应钦、白崇禧、李宗仁、李济深、黄绍弘,请其合力堵截南昌起义军。& N4 j% {$ z$ s7 q: q: u
8 e. Y# E. A0 ^1 i4 d& G3 s' k. H% t
8月4日 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第十师蔡廷锴部在江西省进贤县境内,脱离南昌起义军,开赴闽浙边接受陈铭枢收抚。- L/ K$ f! T# `2 @( W8 t
- y6 `$ d" p% L6 q+ [! f9 t0 g
同日 在叶挺率领下,跟随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离开江西南昌南下。
/ A  L& u+ l% W5 o
' ?5 q1 X& T) d* p8月5日 起义军第二十军贺龙部开始撤离江西南昌。# k; N) C# T& X, \8 s$ u
, g5 X* i2 W$ C1 l0 P. B3 u% A; T# d
8月6日 起义军先头部队抵达江西省抚州。6 X% O  E0 I# Z- z7 S
1 x2 D$ ?* I, ?: F
8月7日 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中央在汉口俄租界三教街(今鄱阳街一三九号)召开紧急会议,中央委员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邓中夏、张太雷、任弼时、陈乔年、罗亦农、顾顺章、蔡和森;中央候补委员毛泽东、李震瀛、陆沉: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王荷波、杨匏安;共青团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军委王一飞;湖南省委彭公达;湖北省委郑超麟;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罗明纳兹,纽曼出席会议。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会议通过《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决议案》、《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 D, a. E9 F; d/ {
, L) ?- v3 M" o4 S+ }8 J* p同日 南昌起义军革命委员会改变原由抚州到寻乌(江西属县)的计划,改为到瑞金,由长汀、上杭取东江。3 Q4 S, w$ t" N4 R/ `

9 M6 W: f$ d; E3 o: s* o2 W8月8日 南昌起义军抵达抚州,短暂整训。+ x$ @( |1 x( i' X; C7 f5 P9 S

6 a1 Q- [0 }2 N5 ?同日 蒋介石迫于国民党内部的压力,在南京发表告国人书,宣布下野。
, L4 r: ]% M9 e! Y9 v. @3 f+ s4 B8 Y: j! ^* A( q) w
8月12日 跟随部队离开抚州,前往江西广昌。' y0 K/ l1 \: L; n0 Y% f
7 I1 F/ e6 J  w* Z. f. K
8月13日 陈毅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团长黄浩声)指导员。
% y2 {& Y1 K+ I* h. h
5 w3 C; j( m% P. }+ _8 K( ]$ e: h8月17日 跟随部队抵达广昌附近。; v, S0 n- O$ x" {7 f$ L1 @
: E" {, W" ~4 N( d
8月18日 随部队第七十三团抵达江西广昌县城,起义军大队抵广昌。! A. [" }" ^) J$ z

% P# `- D. E2 a( n同日 参加革命委员会召开的连以上干部会议。会后起义军分为两路军平行前进:林彪所在的第十一军为右纵队走宁都;第二十军为左纵队走石城。约定两军在壬田(瑞金附近)会合后进入瑞金。# n# W* X, q, Z0 ^, f
2 s* w# m  H; ?" j! ~$ |4 [
8月19日 南昌起义军从广昌出发。
: H$ Y9 T8 i; O( C7 v; W& B% w/ \# X6 _4 Y
同日 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于八月二十五日迁都南京,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合作。# O( W; }5 v" W" o' g; \

9 ]% l) c  ]0 J* O" i8月22日 南昌起义军左右纵队抵达宁都、石城地区。/ G: h- F, Y" P

9 e  D; w; E! v8月25日 南昌起义军左纵队二十军先头部队到达瑞金以北壬田附近地区。与国民党军钱大钧部的两个团遭遇。经激烈战斗,敌军向会昌方向溃退。/ f4 J. P4 S2 @$ V. E
; s# }1 ^) Y$ Y  D
8月26日 跟随南昌起义军右纵队第十一军到达壬田附近地区。跟随第二十军击溃国民党军第八路军右路军先头部队一个师进入瑞金。2 n4 H2 \1 z1 W* a" _" E
7 h$ g3 u9 ?- K
同日 革命委员会决定全力消灭会昌之敌,然后折回瑞金,再转道长汀、上杭,直下潮州、汕头。以叶挺指挥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为右纵队,经洛口向会昌西北之敌主攻。1 p5 M/ a) `' b0 U& v) Q
8月28日—30日 国民党军右路军四个师抵会昌、中路军二个师到达雩都。起义军余部决定改由汀州、上杭南下广东,并首先集中主力击溃会昌之敌。以一部兵力占领会昌西北的洛口,由朱德指挥,阻击敌人前进。集中主力一万余人,由叶挺指挥,攻击会昌敌右路军。以第二十军一部位于瑞金附近,由贺龙指挥策应各方。歼敌六千余人,缴枪二千五百余支,起义军伤亡一千七百余人。2 B, J" `7 q! c& E0 V1 M

- n9 u! g8 ^% L2 g2 u- T8月30日 毛泽东到达安源张家湾,召集会议,将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平浏工农义勇军、萍乡矿工纠察队、安莲醴衡农民自卫军等部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0 _+ z- ~7 S0 g6 s
同日 南昌起义军攻击会昌,击败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军钱大钧所部一个师,攻占江西会昌县城。
, x- M8 J$ g1 y% ]; {# w
. B$ n5 ?7 f  A) `3 M9月2日 国民党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兼前敌总指挥和中路总指挥黄绍竑不知钱大钧已败,指挥所部第四师,由白鹅圩(今于都县境内)方向来攻会昌。起义军以第二十五师和二十四师一起奉命反击,跟随部队击溃敌军。
2 N2 e. d5 [% S6 w: V2 ~+ N
4 C, {. \/ ~. R7 m3 x- @9月5日 南昌起义军返回江西瑞金,然后经福建长汀、上杭南下。第二十五师奉命担任全军后卫。9 D2 f# ?/ l. \0 U0 j
& S! c2 U. `8 [/ A4 X. x) B
9月9日 以毛泽东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29日,起义军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时进行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 o5 h+ K! a1 X  o" W3 f0 Z) k9 P6 }3 a8 {- S6 h9 @* j
9月15日 随所部第二十五师作为全军后卫,掩护伤病员及武器的转运。
$ o# x' l1 ~  M% [) n- Y! i/ ?' D' u  p# S* k
9月18日 南昌起义军部队攻占粤东大埔县城。+ P) U/ M3 ?0 D" X  h/ a

1 I3 T  i3 z" c. R9月19日 南昌起义军部队攻占粤东大埔县三河坝地区,按照长汀会议决定,实行第一次分兵:林彪所在的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育团共约四千人由朱德指挥驻守三河坝,警戒梅县方向的敌军;起义军主力则向潮汕地区进军。
9 ]$ B( _  i' t' y. h% X
0 Y. \. h, k- B1 _2 ^) Q- p( k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问题决议案》,决定用苏维埃取代国民党的旗帜。
8 u% R7 G- A- S: s: W2 v" @8 Y( m8 {1 V9 \
同日 秋收起义部队第一、第三团及第二团余部在浏阳文家市会师。6 h' i2 x" W2 [) J* I* Y' J, I5 |4 b

- |* O8 j' p7 E6 v7 T2 T9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成立。
' d; n" f! U; S" F# i+ |2 l2 o! D
9月21日 毛泽东、卢德铭等率工农革命军,由文家市出发,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江西萍乡、莲花前进,开始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
) ?6 N. y' r1 {! ^/ v: g# n5 h: M" g2 _5 O1 I
9月23日 南昌起义军占领广东潮州地区。4 O# }& e, P- }' N4 R
" g( h2 E. r% H) E: h; P
9月24日 南昌起义军第二十军占领汕头。因驻粤国民党第八路军之东路军由河源来犯,前委和参谋团决定再次分兵:以第二十军第三师警卫潮汕,革命委员会机关驻汕头;主力集中揭阳向敌推进。8 R) a. g4 k4 T$ ~- |

, _" b1 z2 z$ U; X( F同日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以东的芦溪遭国民党军袭击,卢德铭不幸阵亡。& J1 o( O" o6 U7 _

3 M. F  [( c6 e( j5 A* C9月26日 南昌起义军攻占揭阳县城。
/ ]6 ^) C5 I" k, L! T( ~/ q
7 l# K& Q& Q9 t  a. l# v+ F9月27日 南昌起义军由揭阳县城,向河源攻击前进,至汤坑(今丰顺)与敌人遭遇。
8 s  Y5 F, J6 E' J" t* g  H4 K7 R7 h' ~  I2 y- e. |/ t
9月28日 南昌起义军六千五百余人在汤坑东南的白石、汾水一带同国民党军第八路军之东路军一万五千余人遭遇,发生激战。
" s( ]: }4 f# `& Q# ?+ |
9 h9 a1 k8 w, e, x( g4 t7 J同日 蒋介石离开上海,前往日本。& P/ E) I& a7 r6 x9 E% e; `
7 N2 X* d; g. r# r3 ^
同日 唐生智在汉口通电讨伐蒋介石。
% L* }; B: D# k9 t. u
- H  i  t; s+ T% d  {9月29日 毛泽东在江西永新三湾整编秋收起义军余部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营团建立党委。
4 o; C) l) H  h1 ]7 h. K
$ Z& K6 u- V+ G4 i* O: h同日 南昌起义军在汤坑东南的汾水村及其周围的竹竿岭、老鼠山、高山瞭望岭、高山四岭排和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 t# l( [7 O5 E( u
9 s. s4 X$ C5 m" g9月30日 南昌起义军在汤坑战斗中,伤亡多达二千余人,由于损失巨大,部队无力再战,全军退出战斗。
' L: a) J( O. `; f% Q) E& f- {# [  j$ {- R& B( I
同日 驻守汕头的起义军和革命委员会机关也遭遇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进攻,损失严重,被迫撤出汕头。
$ v+ v; ?! g+ l+ M* a1 s( j
: N* W7 `0 @0 U! J7 z9月-翌年春 中共琼崖特委在定安、琼山等地,中共广东地方组织在海丰、陆丰等地,中共黄麻特委在湖北黄安、麻城,中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分别在江西吉安、万安、赣县等地,领导发动武装起义。
( W9 f7 i# n0 ]" I9 i8 _+ c3 r9 ?4 |. e! |$ f: m) ^$ {- U
10月1日 驻守三河坝的南昌起义军在朱德主持下召开动员大会,准备阻击国民党军的攻击。! `! ~5 r& D$ I  U: R7 _$ o9 u
6 b& h; o1 B9 w
10月2日 夜,跟随留守三河坝的部队在朱德指挥下,与进犯的国民党军钱大钧部三个师(第十八师、新编第一师等)发生激战。朱德指挥所部起义军与敌激战三昼夜,歼敌一千余人。# T9 C7 P0 d- R

$ |: p9 g4 Z" @& e& \10月3日 在汤坑撤下来的起义军与驻守汕头的起义军和革命委员会机关会合后,行经普宁流沙西南钟潭附近时,遭遇敌人伏击,部队大部溃散,领导机关随之解体,领导人大部逃亡。余部一千三百余人在第二十四师第七十团团长董朗率领下退向海陆丰方向。1 T5 q* j/ \2 s" e" m. A

7 v0 s9 Q) O3 z& N% B" n' j同日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抵达宁冈县城。1 r6 K0 d$ N0 t+ h
10月4日 跟随部队在朱德指挥下,撤出三河坝,准备南下接应在潮汕方面失败的起义军部队。
/ p7 Q+ y. E. O/ t' i. v! A8 v: k5 t! w; w& a! I
同日 南昌起义军领导人在普宁流沙基督教堂举行会议,决定武装人员尽可能收集整顿,转移到海陆丰;起义部队负责人,赴香港待命。
$ u) h# _: z; E7 U- U5 H
& b6 ^3 Y& U3 I' G. C10月6日 清晨,朱德、周士第率第二十五师约二千人,撤出三河坝,准备南下接应潮汕方向起义军。后经饶平(今三饶)县城以北的茂芝时,同从潮、汕地区撤退下来的二百余起义军(粟裕在该部)相遇,收容第二十军第三师第六团溃散下来的二百余人,知道起义军已失败,潮、汕失守,主力已散失。# R) b2 I; @2 h

0 h! L4 [- l: E4 ^10月7日 上午,参加朱德在饶平县茂芝镇全德学校召开的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尽快和上级党取得联系,并保存这支部队。决定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为这支处于困境而陷入混乱的队伍指明了出路。1 E, l% E" ~' Z3 M

9 X; ^- }2 X+ u" D# s. _- u5 {同日 朱德率部离开茂芝向闽粤赣边界福建平和地区转移。
. N8 `# [/ I( c" ^5 u+ [1 u, r/ B# I8 h5 B
10月16日 在朱德指挥下,跟随部队经福建的平和、永定、峰市等地,于是日抵达闽赣交界的福建省武平县旧城。# Z! O# o; u0 B/ O9 S

' Q5 o9 K4 n6 n+ i! u3 z1 r7 o4 t10月17日 跟随部队在朱德指挥下,击溃尾追的国民党军钱大钧一个师兵力的进攻。接着,又在武平城西五公里处的石径岭隘口打退拦阻的当地民团,部队进入赣南山区,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此时,起义军尚有一千五百余人,枪支一千支以下,机枪二挺。% A) c$ ]: {3 ~; W

0 w2 }1 X8 }2 u& |* t8 l- `! h10月20日 朱德率部抵达江西安远县天心圩,开始整编起义军余部。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及该师三个团长在此时离开部队。
. _- ~1 K9 v4 |+ {$ O
& v) k7 }2 _( r9 R0 P' K同日 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伐唐生智,由程潜担任讨伐总指挥。
+ M6 A! n+ V# T/ W* F) `. v5 F- ^
% _$ u5 g2 G5 e$ W5 S3 x10月23日 中共中央发布《反对军阀战争宣言》。* P# k5 I5 G) k  B
, K1 C; R2 ]0 J* Q4 V- e$ h" N
10月27日 毛泽东率领起义军进驻井冈山茨坪。& v3 }, U1 ]$ l2 J7 o' S
$ H3 y1 W* h( f
10月底 朱德、陈毅率领部队经赣南进至江西大庾(今大余)地区,利用宁汉战争爆发,国民党军无暇追击的时机,召开军事会议,部队进行了整编。部队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朱德任司令,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指导员;第一路司令肖泽陆、第二路司令李奇中、第三路司令王尔琢、第四路司令张启图。林彪一度脱离部队,不久返回。仍任第一路二连连长。
. U( S+ H1 T! z8 @
6 M. [% V4 X5 i$ A11月1日 汪精卫召开会议,决定恢复广东国民政府。
7 d9 H2 T4 e( e. L7 \, Y6 B
  s" _8 L6 b3 `11月9日—10日 在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指导下,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政治纪津决议案》。提出无间断革命的理论,使左倾冒险主义第一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会议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Y( J# f- z+ Q+ Y4 r7 Y  ~

* Y! ~" E+ R0 U11月上旬 跟随部队移驻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崇义县(江西)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进行整训。/ Z; k3 M$ _( Y

2 b" X4 `% X" r6 A$ A' Q9 G11月12日 湖南军阀唐生智在反蒋战争中战败。  a& c7 M1 c' O( Z9 q9 _; f

2 [" ^  j# G( S; {1 F, U1 V3 `1 c  z11月14日 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的黄安县、麻城县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七军。3 s4 q* |0 E* Q$ p

" h) O% s% n+ I' p) m: d11月17日 中共中央通过《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要求:目前广东的局面正是工农进攻的一个好机会,广东省委迅速组织全省工农起义,建立广东的苏维埃政权。
3 o# k% {6 P6 V  N# B' x0 I
& i" t$ Y( \/ L3 K% E* M9 I6 B同日 国民党广东军阀张发奎、黄琪翔部包围黄绍竑、陈济棠在广州的住宅,贴出拥护汪精卫,打倒李济深、黄绍竑的标语,驻广州的桂军被全部缴械,由此爆发粤桂战争。9 R' \. @' \$ x$ J
) E) ^! ?8 E- A. h, J. n
11月21日 朱德在汝城与范石生部第四十七师师长曾日唯谈判,达成“所部一切由共产党调动,物资补充完全由朱德支配,部队内部如何组织、训练工作如何进行,完全由朱德决定,别人不得干涉”的协议。
. Q1 Q- L+ F6 h; Y
- V4 d* r) u# @1 l+ M+ y11月26日 中共广东省委决定立即举行广州起义,夺取并固守广州,促使全省起义,进而夺取全省政权。# n' n! v; c# G* |8 P6 \3 g
12月2日 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讨伐黄琪翔,并密令逮捕汪精卫。0 Y9 O) k1 o9 }; h+ ~

  Z( ~* P  u. R4 h2 v: Q0 `12月上旬 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经聂都镇向桂东(湖南)前进途中攻占沙田。% t9 F$ Q9 R; w. f4 [+ n' C
3 `  \* Z6 U8 h4 h1 d
同旬 朱德率领部队在前往郴州边界八面山时,遭遇国民党军的攻击,部队被冲散。部队余部再次被改编为三个支队,林彪任第一支队第二连连长。部队八百至九百余人。部队回驻上堡、文英、古亭。6 J. B$ ?6 n. D/ h% k1 D) p

) s5 N7 o! j) \9 u" }8 f2 X同旬 跟随朱德至湖南汝城,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十六军(军长范石生,范石生是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第四十七师(师长曾日唯)第一百四十团,朱德任团长,部队改编为三个营。林彪任第一营(营长周子昆)第二连连长。4 U  y; k1 L, R2 E- _

% L) ^5 w# z, _1 G/ i0 [0 D; C同旬 朱德率部从湖南资兴南下广东,准备参加广州起义,部队抵达广东仁化县城。* n1 K2 k$ n4 \* i, B) G& {' j

) H8 q$ E! ~# _$ ]; C$ z9 ?12月11日 三时,张太雷、叶挺、叶剑英、恽代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在广州领导工人赤卫队七个联队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举行武装起义。
. j  P: i$ R/ t) s3 C
/ B- {3 d) Z$ e1 }5 X1 X! R( Q同日 上午,广州市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苏兆征为主席(张太雷代理)。
( E1 X. K$ {" B( ~0 n/ h( C
$ `. v2 `4 P" u4 v9 I, u12月12日 国民党军约三个师的兵力,在英、美、日、法等国军舰与陆战队的支援和市内残存国民党军的配合下,从南、西、北三面向广州市进攻。7 Z* f; e2 R9 U
  o4 t: i0 B& q/ X
同日 张太雷在主持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后,遭遇敌人袭击,不幸牺牲。
. c& ?9 `5 x1 [6 X& K) X7 R2 N; r* O2 R
12月13日 广州起义军被迫退出广州,余部一千二百余人在叶庸、袁国平率领下,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向东江方向撤退。广州起义失败。  j* o1 f0 C1 R( x- H

% a: r! L  H( d! a12月14日 南京国民政府借口广州起义,宣布与苏联绝交,并令李福林等派兵围攻广州苏联领事馆,捕杀领事以下十余人,下令撤消对各地苏联领事馆的承认,逼迫各省苏联国营商业机构停止营业,限令苏联领事、商务代表撤退,并用武力封闭苏联领事馆。- F  @2 z/ T/ `( I0 T9 ~' q' a

% Z7 S5 h6 N* B. z同日 中共中央发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对苏联绝交宣言》。
' I0 {+ g8 n. y, E) ~7 ]0 Z5 H( K2 ?8 K7 g$ \5 w+ S
12月19日 朱德率部抵达广东韶关,收容广州起义军余部二百余人,部队即驻广东韶关黎埠头(今曲江县境内)休整。
, t# O5 J# x; c) T" R12月21日 中共中央发信给朱德及全体同志,嘱与毛泽东部队寻求会合。8 `* ?* ?& h2 q) ]  W3 j+ f- U

( U. `  {. ?* Y/ t1 y% i$ K1 I12月27日 中共中央再次发出给朱德及部队的信件。
" l+ N7 j+ x7 g0 @( `+ L! a& f* h  J' _+ o, g
12月下旬 朱德、陈毅在犁铺头会见何长工,详细了解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情况。
) D$ A0 I( L; S6 e
  b9 h7 C; |7 C0 R: l: j  k! Y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266798 L( P# H3 v5 D5 m% ]4 j5 y
  ~: c2 W$ J8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彪年谱长编1928—1929
$ G% E; k7 `7 d6 u; r
- j& M* A* }0 R  Z8 T" \4 |1928年 21岁
/ X$ a; I! {/ g( e; V# H/ r& v9 q. ^: Z
1月2日 方志敏、黄道、邵式平在江西弋阳、横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武装改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二军。
% `$ _5 i+ u! C# N$ X6 l4 e
9 K2 a4 K1 l8 Q8 j: n0 H1月4日 蒋介石自日本回到南京,重新执掌国民党大权。3 Q7 C/ l1 f8 D6 p  r
6 M' d9 H+ ~! F* q+ t
1月5日 朱德率部占领广东仁化县城,并指挥部队攻击乐昌县城(广东省境)不克,转移至杨家寨转宜章(湖南省境)莽山洞休整。7 I* p% o9 N5 P$ Y) Z) ~( U% ~

* \1 T4 P! L1 F- j1月9日 蒋介石发出通电,宣布复职。& d+ N7 A& N/ p

) g$ }' k5 P: Q8 d" y$ ~( p1月上旬 国民党广东当局命令范石生解除朱德部的武装,范石生密告朱德,朱德即率部离开。! O/ R! G8 E8 U
/ m. d8 Y( G$ m* [  u
1月12日 跟随部队在朱德指挥下智取湖南宜章县城。由朱德、陈毅和中共湘南特委领导的湘南起义正式爆发。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来到湘粤边界,在中共宜章县委的配合下,智取宜章县城,建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 h$ g0 y4 \0 ~

+ v  X6 @7 g% G4 }5 X1月13日 朱德率领部队同宜章县委一起,在宜章北门召开祝捷大会。
1 ]) v  @) G1 |
6 }+ Z4 z1 [$ W$ Q7 a3 }" b同日 朱德将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参谋戴成本、曹凤飞。下辖:第一营营长周子昆,第一连连长龚楷、第二连连长林彪;第二营营长李奇中、第五连连长耿凯、党代表粟裕、第六连连长杨至诚;第三营营长李天柱。
; i: f4 @' w7 W9 v7 Q  s" D+ b% ~2 l: M
1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宣布国民党为中国人民公敌,指出国民党与共产党决裂,国民党与一切工人农民决裂,就是背叛革命。' u" J* E, B9 l  a4 Y
, J6 ]% s' S% a: x" O, O) C
1月下旬 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师从广东乐昌地区向宜章地区进攻。$ P5 y- E, ?9 z0 }5 Z' e: T
. h' b1 T4 X$ g3 }; W* x
同旬 跟随部队在朱德率领下,主动撤离宜章县城,转移到县城西南四十公里处的黄沙堡、篱笆堡、圣公坛一带山地。
. N4 \" k) Z& e: q' b8 Z5 G
# p# \  l! W, _1 V8 X& T* A$ W+ b同旬 跟随部队在朱德指挥下先后在宜章西南之岩泉、栗源、长冈岭等地击溃许克祥部,并乘胜占领许克祥的司令部和后方仓库所在地乐昌县坪石。
. i3 ~; Z# g8 y4 f9 B0 @# z" C; `) R! R) l
同旬 跟随部队在朱德指挥下重新攻占宜章县城。将宜章农军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三师,胡少海任师长,陈东日任副师长,龚楚任党代表。4 a6 C# I: b$ |) ?' ?. {/ U: a
( T+ r; V* o1 M3 v. H1 W$ D
2月3日 跟随部队抵达郴州良田。发现扼守在郴州南面门户大铺桥之敌第三十五军的六个连大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学生兵,即对敌人发动进攻,全歼守敌。
- d" X% g0 l0 }7 v7 \& B7 u( H5 }; l, R" `. @( Q
2月4日 跟随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攻占郴县(湖南省境),并配合农军攻占资兴、永兴(湖南省境),举行湘南起义。
5 L8 y. b: X+ ^6 y% }% A
: {. E5 g  t& E  N6 d2月10日 跟随部队从郴州出发直取耒阳县城。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离开郴州,向耒阳挺进,陈毅留守郴州,谋划侧击永兴。
9 Q5 ]) X. W9 X, x$ R1 s. K) N1 v6 |' d, i4 P9 c
2月12日 当时,湖南军阀唐生智和桂系军阀白崇禧,都把矛头对着工农革命军。但是,唐生智拥护武汉汪精卫,要“东征”倒蒋;白崇禧、李宗仁则在“西征”反汪,他们之间又是有矛盾的。朱德进军耒阳的部队到达鲁章时,便利用军阀间的这一矛盾,采用金蝉脱壳计,于十二日悄悄地撤离鲁章,继续向耒阳开发。随后唐生智进驻鲁章,白崇禧误以为是工农革命军,当夜向鲁章发起攻击;唐生智误以为朱德回师打他,也拼命还击相互打了一个通晚。朱德在后来的一次座谈会上还作过这样的描述:“当时白崇禧打唐生智,唐生智又打我们,三家打,那时我们不知道联一家打一家。鲁章那一仗打得最奇怪。白崇禧原来要打我们,我们退出了驻地,不知道,第二天,三方作战,但我们是清楚的,哪是唐生智,哪是白崇禧,他们不知道,结果白崇禧打唐生智。”耒阳在湘粤大道上,消息很灵通。朱德的队伍打胜仗的消息迅速传开,耒阳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吓得心惊肉跳,坐立不安。城里的国民党正规部队撤回衡阳去了,县长也开溜了。湖南《国民日报》1928年3月19日这样报道:“迄今正月十七、八两日,防军开退,县长失踪。乃组织耒阳地方临时维持委员会,推举王曾奎为主任。”按照维持会的调遣,县挨户团总局常备队的300多人枪,由队长章家梅率领,驻守在城南桌子坳,并构筑了工事,妄图负隅顽抗;县挨户团总局副主任王旷萱率领部分武装,龟缩在工事里。
0 [! A6 U# h% h6 G! X5 T
+ ]" Z$ c+ `" u# _/ N+ n2月15日 工农革命军进入耒阳公平墟。当天晚上,朱德在墟场上召开群众大会,号召贫苦农民起来革命,起来暴动,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当场有四五十名青年农民报名参加革命队伍。$ I& {1 J/ @9 b3 o7 @
1 v" t  Q& g0 @: K& g; J+ V
2月16日 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十八团第一营第二连进入耒阳地区,并于东乡敖山庙(耒阳境内)歼灭国民党军十六师胡宗铎部一个加强营,俘虏五百余人。
( |1 o. r  J$ G$ w( d2 `6 E( \; `; b+ b
同日 率领一营二连开赴高炉水口,监视自衡阳来犯之敌。" y) v+ C6 |, B! S6 Z
3 ?( x/ E, m5 k) |
同日 凌晨,工农革命军占领了灶市。朱德在这里听取了耒阳县委的汇报,了解到敌军的布防情况,然后与县委共同研究决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负责正面解决桌子坳之敌,抽出一个连配合农民武装攻城,负责攻城的部队钻进茂密的森林,以观动静。耒阳县委邓宗海、刘泰等身藏短枪,率领几十个暴动农民,化装成卖猪肉、蔬菜、柴草的小贩,从北门进城,迅速解决了驻守城门的哨兵。信号枪响后,埋伏在城外的战士和农军数千人一跃而出,分两路扑城:一路从汽车路进西门,一路从化龙桥进北门,很快消灭了城内的国民党团防武装,当场击毙耒阳地方维持会主任王曾奎,烧毁了县衙门,并打开牢门,救出了大批被关押的革命同志及其亲属。王旷萱化装成叫化子企图潜逃,刚跑到城外就被农民抓住了。与此同时,工农革命军主力向驻守桌子坳之敌发起了猛烈攻击。守备之敌看到县城火起,老窝被毁,自无心恋战,由队长章家梅率领,经潭湾过河,败退到耒、衡边界的新市街。桌子坳被收复。这一天,正是春雨转晴,中午时分,耒阳城家家户户挂上了红旗。街头巷尾,里里外外,由武装农民放了步哨。欢迎工农革命军的群众,欢天喜地排列在从西马路至灶市街八里远的道路两旁。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排成两路纵队,在热烈的口号声和鞭炮声中进入耒阳县城。湘南起义总指挥部亦随之迁到耒阳。当时,朱德、王尔琢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负责人都住在西正街邓家祠堂。一营、二营驻防县城,三营驻防竹塔市。一营的二连驻防高炉水口。
( O) p  G6 K- u5 v: M$ y! o, l7 q0 k- J: r( {9 _
2月17日 上午,耒阳县委在城隍庙主持召开欢迎工农革命军的群众大会。附近三四里以内的农民都涌进城来参加。大会开得十分热烈。中共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邓宗海,执行委员刘泰、谭衷等分别在会上致欢迎词,表示决心在工农革命军的支持下发动全县暴动。朱德在致答词中,首先赞扬耒阳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接着分析了当时的斗争形势。他说:目前,李宗仁、白崇禧与唐生智等这些军阀正在混战,趁着这班强盗吵嘴打架、互相揪住辫子不放的时候,我们发起了湘南起义,武装了工农群众,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现在宜章、郴县已经取得胜利,耒阳的暴动也胜利了。宜章年关暴动的胜利,仅仅是湘南起义一个好的开端,郴县、耒阳的胜利,说明湘南起义已推上了高潮,暴动就要在湘南全面开花,反动派在湘南快要完蛋了。接着,朱德又说,耒阳与衡阳交界,衡阳是湘桂反动军阀的巢穴,他们决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派兵来攻打我们。我们大家要团结起来,提高警惕,随时准备消灭来犯的敌人。全场响起一阵掌声和一片欢呼声。大会结束时,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处决了王旷萱等四个反革命罪犯。2 j# v" U( i) u* R9 Z5 j

) f% I: l! u8 Q: x& v2月18日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攻占宁冈县城,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及靖卫大队,粉碎了国民党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1 l: z! w- H" ~- A! @
) ]6 P# s, ^2 @& z) j" N) V
2月19日 耒阳县在杜陵书院召开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朱德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讲话,他说:“革命,要靠自己,要有自己的政府。我们要学俄国,我们的政府,要由工人、农民、士兵组成,叫工农兵政府。”会议选举产生了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刘泰,副主席徐鹤、李树一,秘书长钟森荣。县苏维埃政府下设五个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李天柱;财经委员会委员长李树一;土地委员会委员长谢朝楚;肃反委员会委员长伍昭立;青年委员会委员长贺维新。
* _# H0 v+ z# u5 ]5 \5 W3 g- I) `# |7 y. f( {# g
2月20日 耒阳县在城郊金盆岭召开了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全县数万群众参加了大会,朱德到会讲了话,他宣布了旧制度从今日起一律废除,新制度从今日起开始执行。他号召全县群众要拥护苏维埃政府,要执行苏维埃政府的决定、法令,要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自己的政权。会议之后,朱德从工农革命军中抽调了一批骨干,组成工作团,配合地方党组织,深入乡村宣传发动,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建立了三十七个区、三百五十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县总工会、县农协会、县女子联合会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彭芷笱任县总工会委员长,徐鹤任县农协会委员长,伍若兰任县女子联合会会长。后伍若兰与朱德在梁家祠结为革命夫妻。为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耒阳县委十分注重加强武装建设,短短十多天时间,耒阳很快建立起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有二千多人,六百多支枪和一千多杆梭镖,由邝鉛任师长,邓宗海任党代表,徐康任参谋长。此外各区还建立了独立团和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等武装组织。为适应扩大革命武装的需要,县苏维埃政府在东江三顺祠成立兵工厂,日夜赶制梭镖、大刀、鸟铳、土手榴弹和松树炮等武器。各区乡也都组织手工业工人制造了类似武器。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紧密配合,这是军事上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
# ~, k( d" c4 l2 v( j; _# Z! C
4 N! p* u4 w0 K, T+ [7 P! e  D1 m2月25日 驻守衡阳的桂系第十九军所属第二师由师长李宜煊率领,分两路向耒阳猛扑过来,妄图一举扑灭耒阳的革命火焰。其中东路之敌较弱,只有一个团,经冠市街、新市街、敖山庙而来。朱德获知情报后,决定避强击弱,于是命令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徐鹤担任总指挥,调集敖山周边乡镇农军集结伺机伏击东路来犯之敌。同时,命令一营二连火速开赴敖山庙与农军协同作战。敖山庙距县城二十三公里,此处山丘连绵,森林茂密,是东路之敌必经之途,更是工农革命军伏击的首选之地。' A6 J0 z0 m' }2 B* B

! p! G! ^! E7 @3 p4 S$ q) P; m同日 接到命令后,林彪率领二连迅速赶到了距敖山庙约半公里远的贺家冲沙粒坳驻下。随即赴敖山庙勘察了地形,并与早已来到这里的徐鹤和十三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吴子云取得联系,得知他们是奉朱德指示赶来的,已集结了约两千农民战士准备参战,林彪听后甚为高兴。
7 D' n1 c; Q+ P7 M' C
) b' v8 y5 E# c7 Y+ q/ c同日 晚上,侦察员报告,敌军一个团已到达耒衡边界的冠市街和新市街一带驻了下来。林彪笑着说:“那好,我们就做好明天伏击的准备吧!”当即与徐鹤等商量决定,将农军战士分成三股:大部分埋伏于敖山庙三面山头上,配合二连作战;一小部分埋伏于距敖山庙约2.5公里的化米山,准备截击逃敌;挑选两位厨师带领十来个帮手赶到敖山庙内宰猪杀鸡,埋灶造饭,准备几桌美餐“迎候”敌人。一切准备停当,只待敌人前来就范。
2 |5 q( l; m. p9 w8 j% V; e' E0 C  Y
* r0 J6 a8 G7 J' ]1 x; V" ^/ W2月26日 上午,东路之敌走在前头的一个营果然大摇大摆地来到敖山庙休息,他们闻得肉香、饭香,个个垂涎欲滴,忘乎所以,连连放下枪支,抢着大吃大嚼,闹得沸沸扬扬。正当他们吃得开心之时,林彪指挥二连战士打着红旗分三路猛冲过来。埋伏于三面山头上的农军见状,随即大声喊杀喊冲,为二连助威。敌人被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团团转,叫的叫,逃的逃。敌营长陈璧堂想稳住阵势,忙骑着马指挥,不料被我二连战士一枪击中,滚下马来。敌营一时失去指挥,全乱套了,纷纷拖着枪往大陂市方向逃窜。二连战士猛打猛冲,先后击毙击伤数十个敌人。当敌人逃至化米山时,又被早已在此埋伏的农军堵住,打了一阵,丢尸弃枪而逃。路过老女冲、何家洲时,恰逢敌后续部队迎面而来,误以为是工农革命军挡道,于是互相厮杀起来。混战中,敌团长受伤。等到他们弄清情况停止战斗时,工农革命军又追来了。敌人不敢恋战,忙往衡阳败退。这一仗,共毙敌100余名,缴枪100多支、军马1匹。而我二连官兵,无一伤亡。, j3 G0 U& |% n1 ]5 Z

. U" s- {$ E# q% b5 {4 K; E" `+ O- |同日 工农革命军进驻耒阳不久,敌第十九军李宜煊部即从衡阳分两路进攻:西路由衡、耒大道扑来,东路由新市街、敖山庙扑来。耒阳依水为城,“背水作战”历来为兵家所忌。因此,朱德率工农革命军于2月26日中午,主动撤离耒阳城,向东转移到耒、永边界的上架桥、安福寺等地。耒阳党政军领导机关团体则移驻对岸水东江一带。撤退前,县委动员群众将粮食及其它生活必需品运往深山储藏起来,又命宣传队四处张贴标语口号,或用木板书写标语口号投入水中,随水流下,以扩大影响。当天下午,西路扑来之敌占领了耒阳县城,在城内疯狂地烧杀掳掠。但另一路,却在敖山庙遭到伏击,被打得头破血流。敖山,地处耒阳东北部,距县城二十公里,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丘。山顶建有一座大庙,状如敖鸟之头。站在这里向下俯瞰:西面是一片开阔地带,东南北三面山坡连绵,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根据这一情况,朱德即与耒阳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天柱研究,选定大陂市附近的敖山庙作为伏击地点。同时把驻守敖山的县苏维埃副主席徐鹤找来,面授机宜。并命令驻在高炉水口的林彪,率二连战士就近配合作战,相机歼灭敌人。徐鹤回到敖山,召集十三区(区政府设在敖山)苏维埃政府主席关子云、赤卫队长王紫峰等开会,传达朱德的指示,认真研究作战方案,决定组织敖山、江头、东湾、竹市、内洲渡、石梓江、大陂市、龙王庙、浔江、导子洲等地的农军数千人,在敖山三面山头上埋伏下来。林彪则带领二连在离敖山庙四五里远的贺家冲沙粒艱埋伏。2月26日上午,敌军大摇大摆地过来了。进了敖山庙后,见没有动静,就把包袱放下,准备休息。就在这时,二连分三路向敌冲杀;徐鹤则指挥农军从三面山头上猛扑下来,杀声震天。敌人见势不妙,掉头便跑。敌营长陈壁堂想稳住部队,在马背上吆喝,二连战士一阵排枪,把他从马上打翻在地。敌人失去指挥,全乱了套,只顾拖着枪向大陂市逃窜。窜到离敖山庙约二里的化米山时,又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农军堵住,大杀一阵。后这些残敌路过老女冲、何家洲时,另一路敌军迎面而来,双方发生误会,都认为对方是工农革命军,大打出手。待弄清情况,自叹不已时,各路农军又象潮水般地一拥而上。敌人不敢应战,只好慌忙向衡阳败退。这一仗,共毙敌一百余人,缴获一百多支枪。
0 ?% Q; F2 G" G- [  d. H: v1 ~
9 `$ Q% e  |$ N' o" P9 r* e$ e4 A2月29日 带领一个连护卫着后勤辎重从湘南的永兴赶往耒阳,行至耒阳东南小水铺时,已是深夜,且天雨路滑。突然间数百名民团团丁从暗处杀出,将后勤部队截为数段,不断有人中弹倒下。林彪命令部队收缩,拼死抵抗,好不容易才将敌人击退。清点人数,伤亡30余人,运送的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损物折员的林彪率部沮丧地来到耒阳城,朱德大为恼怒,质问林彪道:“你护送的物资呢?你带的部队呢?你在黄埔军校学的本领呢?”失败的耻辱笼罩着林彪。沉默良久后,林彪攥着拳头发狠地说:“我已查明袭击我部的是耒阳县民团谭孜生部,我要他血债血偿。”接着他详细说出了自己的复仇思路。朱德一听就来精神了,点头同意。1 @- n5 D. x+ y7 t+ R" K, Y5 c% v0 {

, M' Z! s8 J8 z2 ^, {2月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连续取得宜章、郴州、耒阳等地斗争胜利。永兴、资兴、安仁、茶陵、酃县、桂东、汝城、临武、嘉禾、桂阳、常宁、攸县、衡阳等县农民纷纷举行起义。
- x; c7 s' ?$ ~4 D( @1 o
" [1 @6 g' t% J* c' l3月1日 李宜煊师占领耒阳城,对四乡的工农群众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群众迫切要求赶走敌人,把革命红旗重新插上耒阳城头。当时毛泽覃率特务连,从井冈山下来,与朱德取得联系,曾应县委要求,协助耒阳农军攻过一次城,但未成功。3月1日,工农革命军与耒阳农军再次配合,发起攻城战斗。这天下午五点左右,部队运动到耒阳城根。第六连、第七连从西门攻城,第八连、第九连从北门攻城,另一个连则从城西方向的马埠岭担任主攻。在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六、七连过早地发起冲锋,致使西门久攻不下,被迫退至灶市街。八、九连在北门与敌激战受挫,也不得不往南撤退。& q# h* R7 n% }; n

# y% e0 Y. v  z/ h5 e) l同日 晚上,当敌人惊魂未定之时,工农革命军一个连由马埠岭向耒阳城发起了攻击。全县三千多农民武装在县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天柱的指挥下,自东南西三面向县城取包围之势。他们按照部署,运动到城郊附近,听到主力连队打响,立即出击,压向城根。东乡的农军强渡耒水,直取东城门;南乡的农军,从九眼塘、伍家和蔡伦祠等地发起冲锋,猛攻南门。北乡的农军埋伏在一把伞、三架等地截击逃敌。一区的农军,除直接配合攻城外,还组织了敢死队。他们从城东的铜锣洲泅渡过河,绕到敌人背后的青麓书院,收集稻草干柴,燃起冲天大火。城外枪炮声急,城内群众哗然,敌军有如惊弓之鸟,四散逃命。李宜煊指挥失灵,只得率领残兵败卒逃出县城。耒阳县长谢清河也逃去衡阳,成了“流亡县长”。耒阳城又回到了英雄的耒阳人民手中。第二次攻克耒阳城后,工农革命军司令部设在水东江梁家祠,后来又移驻敖山庙。前锋部队沿衡、耒公路追击残敌,一直进逼到衡阳南郊的东阳渡。
* g! o, n3 V! v2 k3 l
" S$ U) ?# `* Y7 h3 Q3月2日 早晨,一支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旗号的白军向小水铺开来,领头的国民党军官便是化装后的林彪。驻扎在小水铺三公庙的谭孜生,早闻十九军将到耒阳“剿”匪,立即率队出迎。他还洋洋得意地汇报如此剿杀起义军后勤部队的功劳。林彪眯着眼听完汇报,大加赞扬,并要开一个庆功宴会,代师长先行犒赏。林彪的演技是很不错的,后来在红军剧团的节目中出演蒋介石,很笑场的。8 b2 o7 x% ?0 y3 m9 B

* i: ]7 L8 C8 X/ ]* Z同日 下午三时,庆功宴会在公庙召开,庙内庙外,摆了数十桌酒宴,谭孜生和众头目鱼贯而入,进入庙内大厅,依次落座。酒过三巡,谭孜生恭敬地请国军长官致词。林彪不动声色地走到大厅中央,将手中的酒杯一摔,端坐在大厅的十余名“国军”军官掏出腰中的驳壳枪,一齐开火,把谭孜生和众头目打成血筛。经此一仗,林彪不仅夺回了被抢的全部辎重,还俘虏了数百名团丁。朱德对林彪此举大为点赞。紧接着发生的事,林彪更是展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A1 _: l; f' M7 S6 J8 U2 K& q
) l$ Q* L0 [; j$ W0 W
同日 率领第一师第二十八团第一营第二连进住耒阳县城,战后接替负伤的周子昆出任第一营营长。
6 W. Z9 m' g' D9 q# M
# ^& G6 E+ X4 U. y) ?) w3月6日 湘南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郴(县)、永(兴)、桂(阳)等县的土豪劣绅,纷纷逃到耒阳东北的新市街。这里原属衡阳和耒阳的共管地。逃来这里的土豪劣绅,有的还拉起了武装,耒阳县常备队队长章家梅,就曾带领两三百人枪,一直躲在新市街,负隅顽抗。在新市街周围,集结反动民团达四百余人。此外,新市街以北地区,还驻有衡阳县挨户团总局副主任谢凤林的武装约三四百人。这些反动武装盘踞新市街,对耒阳全县的革命显然是一个大威胁。为了肃清这些敌人,工农革命军和农军于3月6日,第二次攻打新市街。章家梅不战而逃;谢凤林部也不敢交锋,退到衡阳县的盐沙塘、冠市街去了。
2 q; H3 g! T2 O: Z
% u# {3 @) B, v9 ?7 M: K# y3月8日 中共福建平和县委领导长乐附近农民起义。
* {% h+ d' p1 H: h+ k8 b8 O- r8 s: {; e" R( ~3 m$ E
3月9日 李宜煊带领桂系军阀的一个师将起义军逐出耒阳城。傍晚时分,朱德的参谋长王尔琢指挥主力从西门发起反攻,遇阻于坚城之下。激战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李宜煊从密集的枪声中听出革命军只有少量轻机关枪后,就果断下令打开西门,主动向革命军发起冲锋。一时间,兵锋锐不可当。王尔琢见势不妙,命令起义军撤出阵地。撤退时,没来得及通知林彪带领的一个连队,当时林彪驻扎在耒阳城东北十五公里的敖山庙一带。林彪的身边,除了自己的一个连的人马,还有已经发动起来的农民赤卫军。李宜煊师占领了耒阳后,发现在敖山庙一带还有少量起义军在活动,当即派一个团前去进剿。一个团的敌人向敖山庙奔袭过来。林彪果断决策打伏击战。他决定先放过前面2个营,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后卫营。敌人的后卫营做梦也没想到会遭到突然袭击,营长一死又失去了指挥,顿时乱作一团。在杀伤了一部分敌人之后,还未等敌人反应过来,林彪就指挥部队发起了冲锋,起义军的战士和手持梭镖农民自卫军一起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彻底歼灭了这个营。武器取之于敌,农民自卫军改善了装备,林彪所部士气大振,立即乘势去追打前面的两个营,很快将其击溃。当地人民纷纷要求配合红军一鼓作气夺回耒阳城。林彪认真分析了敌情,认为敌人虽然有一个师的兵力,但从广西到湖南,地形民情不熟,又刚打了败仗,正在惊慌失措之际。我方兵力虽少,但士气高涨,还有群众的配合,可以出奇制胜。“围三阙一”,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缺口”之意。意思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林彪此番攻耒阳城用的就是“围三阙一”之策。他布置了一千多赤卫队员和敖山庙的两千名农民自卫军由城东,南,西三面围攻敌人,制造声势,混乱敌人,自己率领二连担任突击队,向敌人发起突然袭击。同时,派一部分农军混入耒阳城中里应外合。敌人果然以为红军大部队反攻,仓促弃城逃跑,莱阳城重新回到我方手里。林彪的这个连又乘胜猛追,在追歼战中又消灭了一部分敌人。林彪在失去主力的情况下,用一个连创造了歼灭一个营,击溃一个团,打败一个师的奇迹。
$ d9 _! M" z& g' q. n8 F" d3 }0 c8 ]3 S% Z6 y" P3 L
3月10日 国民党南京政府向湘粤两省国民党军下达了“协剿”湘南的命令。5 `6 c$ k' T: G) D2 l# T
$ K8 }* f+ _# v' W
3月12日 参加朱德在伍家祠堂召开的连以上军官和耒阳县委委员以上干部会议,被提拔为二营营长。
. d( Y5 ?" ^2 l' A+ s" B, B/ s" k" h' `* L
同日 中共郴州县委在郴州城隍庙召开群众大会,贯彻湖南特委的烧毁政策时,阶级敌人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当场杀害领导干部,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部立即回师平息。
4 I5 L7 d* `- G$ K+ Z0 U& Y& _. M* e( {; p0 v; {2 P+ F3 m
3月17日 湖南国民党军总指挥白祟禧任命其第七军第二师师长李朝芳为湘南“剿共”司令,以第七军第二师、第十三军第二、第三师组成“剿共”军。接着,广东国民党军总指挥李济深,任命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为总指挥,以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独立第三师和第一游击司令胡风璋部组成“剿共”军。7 @/ i3 e% k0 J5 s& g
2 u9 L+ q1 e$ B' r
3月 三月份起,湘粤军阀即积极调兵遗将,“会剿”湘南,北面有第七军的第二十师(师长李朝芳)、第十三军的第二师(师长向成杰)、第二十一军的第一师(师长罗霖)。以李朝芳兼“湘南剿匪总司令”,前线指挥部设衡阳。同时,敌第八军吴尚一个师进驻茶陵,威胁安仁。南面敌军有范石生、许克祥、胡凤璋三个部分,除范石生的十六军第四十六师张浩(副官长)所率之一部、新编第四师(师长彭俊初)、第四十七师(师长曾曰唯)和一个军官教导团(团长丁腾)之外,还有许克祥的独立第三师、胡凤璋的第一路游击师。以范石生兼总指挥,前线指挥部驻曲江(韶关)。敌人集中九个师和一个军官教导团对湘南进行南北夹击;而湘南的革命力量,主要是朱、陈一个师(实际上是一个团)的正规部队。各县虽有农军数万,但枪支很少,多是手持梭镖、大刀,没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大敌压境,强弱悬殊。朱德分析了当时的敌我情况,借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的教训,为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和湘南起义的力量,坚决主张在敌人兵力数倍于我的情况下,避敌锋芒,主动转移。但是,湘南特委领导人却强调“守土有责”,“共产党员应该不避艰险”,要将湘南所有武装力量全部投入战斗与敌硬拼。在这关键时刻,朱德毅然决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农军主动撤离湘南,向东转移,向井冈山靠拢。
2 t/ x+ ~  Q4 X+ W7 w' Y; l7 M7 F
: R- q7 q+ p2 b  A2 q: d/ Z3月 贺龙、周逸群发动洪湖起义。- _" H# E% ?+ V, h7 }

- _1 c2 t2 d4 |  @3月下旬 国民党军集中七个师的兵力进攻湖南地区,工农革命军撤出湘南,攻占安仁(县)、茶陵(县)向井冈山转移。
- g4 y. q) G* o) w& V3 A- R$ L. s
) Q  S* y9 ^4 J( f, R3月29日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指战员离开耒阳县城,经竹市、敖山、观音阁,进入安仁县华王庙。7 z' J3 N# @  ^4 [

# {$ O- s  P, X5 Q4 w3 g1 D3月30日 部队由华王庙出发,至雷南庙,拔掉了敌警察所;然后分两路沿古塘、双排山、灵官庙前进。9 J9 {- b' y1 l% _- T  A; G

( b/ G7 j" I( f' ^4 ^. S3月31日 为掩护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主力转移,阻击敌人进攻的艰巨任务,就落在耒阳农军的肩上。3月31日,几万农军分别在春江铺、荫田墟、冠市街三个战场同时抗击了敌正规军两个师的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残酷,敌人以超强火力掩护,轮番冲锋;农军以一当十,拼死抵抗,子弹打完了打石头,石头打光了拼肉搏,尽管敌强我弱,但耒阳农军同仇敌忾,不怕牺牲,阵地终没让敌人攻克。在春江铺阻击战中,一区农军组织敢死队,绕过敌前沿阵地,去抢夺敌方那挺威胁最大的机枪,快接近目标时被敌人发现,敢死队长梁育田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抱定了那挺机枪,就在这刹那间,敢死队员一齐冲上去,迅速解决了守敌,缴获了敌人的机枪。紧接着,几千农军一跃冲出战壕,猛冲猛杀,敌人招架不住,慌忙朝衡阳堆子岭方向败退。  s. S* Q% ?. b4 P5 h5 e' I

6 b) ]! z3 ]) U但农军的战斗力终比不过训练有素的湘粤军阀正规部队。由李朝芳率领的第七军第二师为第一纵队,由宝庆经衡阳,直趋衡耒大道,在春江铺突破耒阳农军防线后,于4月2日到达耒阳城,8日抵郴州马头铺;由副师长谭诗率领的第二十一军第一师为第二纵队,由衡阳出发,经水口山、荫田墟、城上铺、于4月1日占领耒阳城,安排一部驻守耒阳城,并分派两个营驻白沙,一个团驻永兴;由敌参谋长周从海率领的第十三军第二师为第三纵队,由衡阳出发,经永溪市、黄田铺,向新市街、田心铺推进,于4月9日占领永兴。由敌参谋长吕梦雄率领的第七军第二师为第四纵队,于4月5日经耒阳向安仁推进,7日占领安仁。
) T1 G% Y, A& _
% S! u; e" w* k2 e0 h, ?敌军占领耒阳后,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环境极其险恶。李朝芳师在攻占县城的头一天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千多人。4月2日夜,在伍云甫、徐仲镛、梁育东领导下,八百赤卫队员,分乘30多只木船,夜渡耒水,袭击驻扎在城南菜园的一营敌军。农军冲入菜园后,拼死与敌厮杀,敌受挫后退入营房。由于敌人武器精良,又有营房为依托,农军伤亡很大,被迫撤出。敌人乘势反扑,伍云甫、徐仲镛带领农军被迫退至一河湾,背水作战,战斗中徐仲镛英勇牺牲,伍云甫带着撤出的农军,奔上了井冈山。这就是有名的“菜园复仇战斗”。
+ d  i5 i0 @& g! S2 w3 t/ v
  {; z# ~, w6 _/ h! n/ |; U* E% O后不久,从耒阳又传出消息:“大股共匪,在耒永边界的上架、大义一带活动。”反动当局又派出大批军警前去“围剿”。其实这就是蒋啸青带领的一支队伍在活动。蒋啸青,中共党员,曾在湖南省立三师任教,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回到家乡耒阳参加湘南起义,部队转移后,他即带领胞弟次青、堂弟式麟、儿子乐群和农民赤卫队员数十人,坚持武装斗争,经常趁敌不备,狠狠打击敌人。4月18日,敌人出动军警数百人,将这支队伍包围,蒋啸青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与敌人作拼死的斗争。激战中次青、式麟、乐群先后壮烈牺牲,蒋啸青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与敌人战斗,因身负重伤,被敌俘虏,后从容就义。1 G, b" e1 o: _9 ^

! m' M& H7 c. v; |8 S0 Z6 E在耒阳城被敌攻陷后,县委果断地作出决定:县党政机关和各地农军撤离耒阳,尾随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奔赴井冈山。耒阳追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的有两支队伍。一支是由邓宗海等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耒阳县党政机干部和近万名革命群众,他们在掩护朱德部队撤离耒阳后,尾随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另一支是由宋乔生率领的1100多人的桐梓山工农游击队。这支武装在衡耒边境抗击敌军围剿一个多月后,于3月中旬编入朱德部队一师三团,团长宋乔生,政委先为李玉荣,后是谢翰文。各地的群众跟着走的也有很多,连小脚女人、老人、小孩也都跟在这样的行列中,最后到达井冈山的有数千人。耒阳上井冈山的农军大部分编入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长邝鉛,党代表邓宗海)。也有一部分编入第二十八团。跟随农军行动的小孩、妇女、老人则被编进幼儿园、洗衣队、修筑队等。5月中旬,由耒阳农军改编成的中国工农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奉令返回耒阳,组成工农红军湘南第一路游击队,专门打击国民党的挨户团。5月26日,湘南第一路游击队开始行动,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初八日,故此,游击队的这次行动就叫做“四八冲团”。游击队由邓宗海、刘泰、邝鉛率领回到耒阳,当晚全歼上架桥挨户团,获得全胜。部队随即分编为五个支队,冲击东南西北及城厢的挨户团,先后冲垮夏塘、龙塘铺、通水铺、江头、小水铺、公平圩、龙形等30多个挨户团。因连日战斗,游击队员疲惫不堪,加之伤病员逐渐增多,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还有一部分游击队员因恋家而自动离队,致使各支队减员不少,战斗力大为降低。挨户团疯狂反扑,游击队连连失利,6月5日,游击队负责人邝鉛被捕遇害;不久,刘泰在战斗中牺牲。此后,邓宗海和骨干谭衷、谭震南等在东乡一带隐蔽活动,开展斗争,迎接新的战斗。
8 N% _" D9 @- c+ K# ~" m: U% U, V6 `% _% P/ n1 k; X
4月1日 跟随朱德向安仁撤退,进驻安仁县城。# W; c3 g1 W  Q4 s5 t
% ^& z8 i) L/ z9 X5 m9 U% b3 h& D
4月3日 中共龙岩县委领导后田农民起义。7 U1 D2 |( P0 r2 Y7 }- ~; J. N
6 q  o$ M5 q# k0 s: n  M# V% B
4月5日 跟随朱德由安仁县城出发,经罗山苏古骑、狐狸冲、神州河、樟桥,进入茶陵湖口圩。
0 h# }6 I4 `0 |! B8 A* K3 ^' F; V0 p7 e2 Z/ F8 `- t' \; r% l' _
同日 进入茶陵,从北侧掩护湘南农军,防止位于攸县的湘敌第八军第一师经茶陵进入酃县,切断工农革命军退路。/ J' w6 S# E' U) @0 i( ~3 u1 b# {

8 r# V% V3 Y, L! |1 y! A. G: _4月20日 随部队进驻酃县(今炎陵县)沔渡地区,完成了转移任务。
' G& G7 q1 W' |
  \+ b5 s2 o& U4月21日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部队同毛泽东部在酃县十都会面。+ s8 |* t) L3 r/ O! B+ ]
% Y: x  P( ?- v6 K3 J6 `( J
同日 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开始协商对革命军的会剿。
; s6 U" J% a: d  O" G9 N# b5 o2 x) y% e1 z$ f1 D' k# o
4月24日前后 随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宁岗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9 i' P: A2 g4 w6 l  u
& \: W0 v. x4 D; C) k- X
4月27日 参加于宁岗(今井冈山)砻市召开的十万人大会,庆祝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两支部队会师。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陈毅。
) v! f+ A, `% x- \8 |( u( |1 B* ?
, a" G* R7 ]; l! y) X同日 参加工农革命军举行的第一次全军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了第四军军事委员会。' X; F: }: \3 Z2 e2 x# @
  u' A2 M8 X) _5 u6 H8 k) M
4月下旬 出席会师后两支部队的连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朱德兼第十师师长,毛泽东兼代第十一师师长,陈毅任教导大队大队长。全军约万余人,枪二千支。第十师辖二十八、二十九两个团,王尔琢兼二十八团团长。会师后不久林彪任第十师(师长朱德兼、党代表宛希先)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党代表宛希先、何长工(后))第一营营长。
& s. ~3 e  X4 c5 {& I0 @* M, h- u- X' c' U6 X! x
4月底 国民党赣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八十一团,分别由永新、遂川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第四军军委会议决定第十师第三十一团到宁冈与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赣军七十九团,第十一师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佯攻遂川,迂回侧击赣军八十一团。在攻击开始后,林彪随第二十八团改变方向,直下遂川五斗江,打垮赣军第八十一团后,乘胜追击,在永新城附近击溃赣军第七十九团第三营和守永新城的第八十一团,占领永新县城。
3 w- n5 A5 \9 Y5 I. }8 Z& n0 v; p# m( ~: g7 T7 V
4月下旬 有一天,林彪在路边给部队讲话:不管是这个军阀,还是那个土匪,只要有枪,就有地盘,就有一块天下。我们红军也有枪,也能坐天下。恰好毛泽东、朱德、陈毅正从一旁走过。毛泽东听到林彪讲的这段话,询问朱德、陈毅讲话人是谁,朱德、陈毅告毛泽东,是一营长林彪。4 h% t  I1 J; w/ f
/ ~) L- w% L. `/ c8 R+ y9 q
5月1日 红军攻占永新县城后,决定取消师部,直接组织军部。部队奉命再次整编,林彪仍任第一营营长。& S! l$ \0 q  Q+ K! m

& e5 Z4 g$ A, o4 P4 q5 c/ m同日 第一营党代表熊寿祺,第一连连长龚楷、党代表李赐凡;第二连连长龙普霖、党代表龙普林;第三连连长夏瑞林、党代表粟裕;第四连连长杨至诚。/ w! `5 Y! P, h' L( o) C
4 p. T; {7 w- M2 r
5月3日 日本侵略军占领山东省会济南。8 W: I: X3 `0 A5 T; O

# M, h  X9 E8 j5月4日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宁岗砻市(井冈山)召开两军会师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庆祝大会。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政治委员,部队编为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第三十一团、第三十二团、第三十三团等六个团,取消师的编制,各团由军部直接指挥。4 S8 a+ O; `+ S# u, P8 y+ n, M

) f* y! y& q/ ]5月5日 率领部队跟随主力在永新黄坳歼灭国民党军朱培德部第二十六师(师长程希贤)第八十一团周体仁部。% l$ S" Z  ~2 m3 V# ~7 c

+ A6 B; b: I3 J. V5月上旬 随部队在永新城就地休整。
6 u7 B: U" k1 s6 f" u7 }
5 I% G  Y1 e9 b" ~( ]5月13日 赣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该师和第七、第九师各一部,共五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 Q9 R+ V- L2 q. C- [; S! E

5 i" f) `2 M/ X' q3 ^( A3 r5月17日 跟随部队占领湖南茶陵高垄。
" ]: T$ C$ z  [2 S( ^1 i
- r9 T7 b- }, |5 A1 ]5月18日 国民党赣军进占永新县城后,以主力四个团的兵力南渡禾水河,企图由龙源口进攻宁冈。6 ~' Q7 K' h- V) t. B! d
. V4 f5 Y, a! [: b& c' _
同日 跟随部队在朱德率领下,强行军赶到离永新县城只有十五公里的澧田集结待机。
( K. P: J$ O+ j9 c! x$ W- H  e- M" Z& I1 D. ^+ g
5月19日 国民党军九军第二十七师约四个团向龙源口推进,企图进犯宁冈。/ T9 i8 b) u0 r4 L4 z& s

4 h( x8 j. M. Z. i同日 跟随部队从小西江区向永新前进,于草市坳与由永新县城西进澧田的国民党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遭遇,经两小时激战,全歼该敌。之后连夜进攻永新县城,歼灭国民党军二十七师师部、九师二十七团一个营,击伤敌师长杨如轩,攻占永新县城。缴获山炮二门,迫击炮七门,枪三百余支,银元二十余担。胜利地击破了国民党赣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进剿。
; k$ f$ c6 L! n( D( I. A, F  H; q) z7 ]( q
5月20日 跟随部队撤出永新县城。- c% s+ L) `! b

! g5 d6 ]" O9 }2 f% b3 `, P5月20日—22日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关于组织湘赣边界特委的指示,毛泽东在宁冈茅坪召开有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等五个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及军队代表六十余人参加的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讨论并提出了发展党的组织、深入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等任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大会选举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委员二十三人,毛泽东为书记。特委统一领导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和边界各县党的组织。9 h& r; W: p2 D8 S. I
5月25日 中共中央颁布《军事工作大纲》,指示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r1 {' l# |' t- Z! M: }

  X' ^+ {- j& W" t9 ]" }$ e5月30日 在宁冈砻市出席中共第四军军委扩大会议,听取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报告政治形势和宣读省委来信。会议经过讨论,表示完全接受来信指示。/ \: U+ h2 b% ^0 V

( `+ F. f0 v# q! e  T, f; x5月下旬 工农革命军缩编为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团,取消师的番号,军直辖团。
& _7 H- i: n, C  h9 u# x) |; n  ]+ R
同旬 有一天,林彪在茨坪开会时讲话: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红军就是要同群众一起红!  Q8 W; J* e/ c* A$ Z5 n( w
: b* ?* I8 S) ~9 i
6月3日 由于国民党军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奉系军阀张作霖率部退出平津。
' }5 J# s8 }- G# J) w. A' E# O, f8 m
6月4日 中共中央致信朱德、毛泽东:军队在政治上设政治部,取消党代表。
& q3 Z. Y; d- h& f7 ~; N/ _: \4 ]2 S. h5 [8 o2 N, s2 L! j2 R
6月8日 国民党军队进占北平。; _) N7 j% V$ q; e3 t4 `. R

+ }% o" L  ?  I1 Q1 j) o& P6月18日—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指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形势是处在两个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党内最主要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 W, J2 [& f9 n, I6 F6 T+ A

$ N! e' s, U- u; X$ W: x: a# n: U6月中旬 赣军调集第九师、第二十七师共五个团,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以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湘军吴尚第八军一个师向攸县、茶陵逼近,威胁井冈山根据地的西侧。  p. q5 Z8 d0 D
, q& [. t8 |+ g: L& G" J: H
6月20日 参加朱德、毛泽东在宁冈古城召开的红四军连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和三十一团一营担任主力,由朱德等率领,利用新老七溪岭的地形,集中力量歼灭来犯之赣敌。; |3 ^$ i2 J' j  O8 U  q  E
: Y1 ~/ C* s; \' z. h
同日 南京国民党政府决定将北京改为北平,定南京为首都。
2 W( d  X/ ^1 T4 i! A+ r% w* `7 d& D9 Z
6月22日 驻扎在永新县城的国民党进剿军以三个团进至龙源口和白口,企图经七溪岭进入宁冈,寻求与红军决战。5 U- s3 U5 T  ^( w. a) j$ J

' [* l0 I# c; O7 R# l5 \同日 晚上,红四军决定由朱德率领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一团一个营,在新七溪岭正面阻击江西敌军进入宁冈,由王尔琢率领第二十八团经老七溪岭迂回敌后。林彪带领本营随二十八团行动。
  H4 V  `( r  J2 p1 G" g/ h
% u! f; u9 X1 ^9 ?8 l; b0 o/ |# P3 s# p6月23日 随军在老七溪岭遭遇国民党军两个团的阻击,经多次冲击,终于突破国民党军阵地。将敌一部歼灭,大部冲散。随后,第二十八团会合新七溪岭的红军第二十九团、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击败国民党军二十七师杨池生部、第九师杨如轩部。歼敌一个团,击溃二个团,缴枪四百余支。乘胜第三次占领永新县城。
2 e7 j; ?- N2 v( u) i9 O8 h! [
" `6 K0 V0 E/ [- Q6月25日 中共上杭县委领导蛟洋农民举行起义。0 D. w8 D* P3 [) {" I! f0 M

; [$ f! y; G1 E: G2 ~6月26日 在永新县城禾川中学出席红四军连以上干部、地方党和地方武装负责人会议。会议总结了龙源口战斗的经验,研究红军分兵发动群众问题。会后红四军立即分兵,其中红二十八团开往安福(县)边境,红二十九团开往莲花,红三十一团往吉安等地。井冈山根据地达到全盛时期。9 U, Z6 X% k, V5 o. ^; y2 K* {0 r
4 w" @, [8 F/ E3 O2 P
同日 中共湖南省委写信给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对敌我力量作了不切实际的估量,决定红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取消红四军军委,另成立前敌委员会。; y$ j8 k# ]# ~! L8 v8 G
5 @' G4 H$ D- z' L7 H7 ^7 j, x
6月29日 中共福建永定县委领导湖雷和东农民举行起义。
8 @* t. Z; H! _. L' k1 K' c) }
6 j( f, E0 u5 ~" ?( t0 V6月30日 湖南省委巡视员袁德生、杜修经两人,带着中央对湖南工作的决议案和湖南省委对边界的指示信,由安源抵达永新县城。
2 x) a0 {. t* }1 x9 o: R% e
7 z! q3 K; N/ b: x" `8 b# T同日 晚上,参加中共湘赣特委、第四军军委、永新县委在永新县城商会楼召开的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湖南省委来信。会议认为,湖南的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其它条件对我也不利。会议决定,红四军当前不宜去湘南,而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做群众工作,建立巩固根据地。
/ c( U3 o7 h5 X5 U+ q# A7 B, _8 q2 U- _& z$ y) L2 W
7月4日 国民党军湘军第八军第一、第二师分兵四路从茶陵、酃县侵入宁冈,集结于砻市。
5 r/ f6 @0 `& i- p. ?/ t- k' Q
6 }3 M+ |: W: q! |( j; J8 H; M: j# u. a7月7日 国民党军湘赣两省部队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会剿。
+ [# x7 }' f  j( W
  I/ v8 Y* R" U7月9日 国民党军湘军第八军移至新城。
8 b% h1 b0 G+ B1 Y4 Q* o5 ^/ m' l6 O  @* m, a' I5 c7 U
同日 奉命跟随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同第二十九团、第三十一团分别返回永新县城集中。7 j$ H  N$ x) T( [! L1 [
0 i7 I3 Z7 v6 m) {& @7 i3 [, \1 P2 |5 o
同日 晚上,参加红四军军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利用江西国民党军尚未发动进攻之际,以红四军主力全部开回宁冈,准备迎击国民党军湘军的进攻。. ~) @5 Z( p- [3 j: s6 s

; ^1 \/ d: P+ t! X7月10日 跟随部队到达距宁冈敌军驻处仅十五里的心源咀,拟于次日拂晓向该敌发起攻击。! h; b4 q, A9 V7 e0 b6 ~/ o
0 B: E& a6 @# m" y5 n
7月11日 拂晓,跟随所部第二十八团及二十九团、三十一团在龙源口绥远山一带设伏,准备歼灭湘军第八军,但因侦察工作未作好,国民党军已经通过伏击地区去了永新县城。3 y* x; u9 H" t) O0 |. U" @
" V5 n, {( P7 Y7 z/ C
同日 红四军改变战斗部署,由毛泽东率领第三十一团,对付即将进入永新的江西敌军;朱德率领第二十八、二十九团进攻湖南酃陵,威逼茶陵,迫使湘敌第八军退出会剿,回援其后方。$ R9 l' W- m% q& Z5 m. q) H$ ?
$ W5 x- L) J5 b$ {
7月12日 跟随部队到达宁冈与第三十二团会合。军委决定留下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守山;三十一团赶去永新,跟踪追击前往永新县城之湘敌,切断湘敌与赣敌的交通;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进取湘敌之营地酃县、茶陵,迫湘敌从永新县城急转回救。
6 L, A7 K, r* V' S% y
7 q( u6 I" q+ a7月13日 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攻克湖南酃县县城。
- |( j3 _% j0 ~# ?4 C! e' n# C, s, c. Y0 v/ @/ \
同日 晚上,由宜章农民组成的红二十九团(团长胡少海、政委龚楚),因家乡观念太重,借口湖南省委有指示去湘南发展,在酃县秘密召开士兵代表会,擅自决定次日由酃县去湘南。红四军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和士兵代表会劝说和阻止无效,最后被迫允诺“暂时回去解了井冈山之危,再行回湘南不迟”,才勉强稳定军心。
  Y) ~1 Y! l* V3 k+ C
3 [* y& j9 u* f4 J: ~7月14日 国民党湘军第八军被迫退出会剿,经莲花县境撤回茶陵。2 }% D: j, ^3 G- k; C

) d7 N1 ]* i7 z8 l0 l1 Q( a7 ~7 K- Q同日 跟随部队由酃县县城开至宁冈附近的沔渡。
# d6 \) ]8 X- ~+ s: Q6 N7 _
$ l6 {; p* B" |7月15日 因红四军第二十九团仍坚持要回湘南家乡,遂决定红四军在沔渡召开军委扩大会议,在会上红二十八团也表示不愿意回永新,提出去赣南,会议根据各部队的意见,决定红军大队由酃县绕道进击遂川之敌,以解永新之围。会议还决定取消红四军军委,成立红四军前委,前委以陈毅为书记。
/ t) H0 ]6 u4 O7 V* ^! P' G) e
  v) Q: B: @* z同日 国民党军赣军第三军五个团和第六军六个团占领永新县城。
4 {* n6 V4 z3 z& H* C4 }! Q, ]
7月17日 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为执行湖南省委指示,由水口出发开往湘南。
$ ], t3 Q* x9 G. S1 ]* q/ r7 F9 t! f& A  o# B1 B/ _# p
7月19日 跟随部队在行军路上接到毛泽东给朱德的信,部队宿营之后,决定明日停止行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就毛泽东的来信进行讨论。
8 G1 y4 a0 @. [0 ^. {2 x
+ _3 B/ v! d5 m, m7月20日 出席由中共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主持召开的红四军连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认为回边区已不能解边区之围,作出不如急打郴州的决定。
" x) B. q  }- v  ^7 k1 `7 x: V
3 w$ c+ R  [" Y0 @0 z; ?& i7月21日 跟随部队参加攻克资兴县城战斗。1 ?1 s$ b; l  y  H6 ]; d) S: m

& F* N8 U/ q  g' |7月22日 共产党人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率领国民党军湖南独立五师第一团、第三团第三营在湖南平江起义,起义后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 g- L5 l+ I( P, W, I

$ w; ~- P7 r; ?+ `" U+ z7月24日 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击溃国民党军范石生部学兵团,攻占湖南郴州。是役,林彪指挥所部第一个冲进郴州城。7 s) k0 l+ _, Z# P6 R& V6 L' M
9 m. B: g- |, T0 h8 x
同日 黄昏,国民党军范石生部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反包围在郴州城内,红军不及应付,遂即撤出郴州。激战后红二十九团自由行动,全部溃散。5 Y& u0 \, t+ f
! a4 [3 M/ b  a+ g/ t
7月25日 跟随部队在资兴旧县的布田村集结。
- a! t+ N* b. A" n( H5 I- Q, j+ j
8月1日 参加在布田圩召开的八一纪念会。
# R2 s8 ^7 _2 o% H1 N# o8 V" F/ J
& Y  l0 P2 k" q' N% K8月13日 跟随部队进入沙田(桂东县境内)。并在沙田参加党员代表会议,会议对郴州的失败进行了讨论,并给予朱德、陈毅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 d  r: {8 G* F) x) i: d1 b* e& |
: j7 Y4 S2 j5 k, D+ c# E
8月18日 率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一营攻占桂东(湖南省境)县城。+ o+ z2 @+ ?/ N3 j2 {; N0 f) N, B

1 [/ r8 }4 H# u/ N/ b( C8月22日 率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一营在桂东与毛泽东所率领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会合。
! T6 ]& H, h' \$ y5 K+ z9 m; ~3 a- r- A# @$ T$ d
同日 派人将毛泽东抵达桂东的消息通知陈毅。
' l& {& @$ a6 ~( m$ J: g+ s  v, V+ _( u! R
同日 出席在桂东召开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取消红四军前委,组织红四军行动委员会,行动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书记。  S1 K' v, @% @2 `& y! V7 M
. b( R5 Z- T4 T1 X& [' g
8月23日 国民党军湘军吴尚部两个团进攻桂东县城。6 }2 o1 L* a% x+ W9 i/ ]' c( o: T6 I
" O! o+ F3 c; k" `5 w
同日 指挥所部第一营在南山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并在战斗中负伤。
5 N( M) J% ~1 L9 x4 T  |) Z0 u. i) b- q$ T
同日 红军不支退往县城西南方向的寨前村宿营。
7 Q( F- l& x1 \3 B2 |; e
' i+ P  }& i* }" s+ X0 w2 B8月24日 国民党军湘军吴尚部两个团进攻寨前村,红军被迫撤退,向江西井冈山方向前进。
. [0 I. N& A0 f# F" v4 k, F1 A) o$ T: `4 j% x
8月25日 红四军行至江西崇义思顺圩时,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袁崇全策动一连步兵和一迫击炮连逃跑,并在逃跑途中打死前来追赶部队的红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长王尔琢。
1 u# W- \, X% P! ?1 [2 t& I& r5 B& {! W: l3 S; n0 P- n3 ?& A
同日 朱德接替王尔琢暂时出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团长。随后,林彪经毛泽东提议继朱德出任第二十八团团长。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参谋长王展程、第一营营长胡少海、党代表熊寿祺、副营长夏瑞林、龚楷、肖克,第一连连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第二连连长龙普霖、党代表曹仲略、第三连连长粟裕、党代表谢维俊,第四连党代表彭葵。
- o, h: ~6 D7 `9 O& H5 u
9 d8 e9 u7 L8 g3 {0 Z+ w. W8月26日 参加由朱德主持的追悼王尔琢大会。
& r7 j2 g( M" r: @  ^9 c  ~
+ X" `2 z, s; \" R* d8月29日 国民党军湖南第八军第一师两个团由酃县城出动。
5 d8 ]: A; {7 v: q/ ~! f  ?
, [6 [' o) P' x/ q$ r  K) _; m8月30日 国民党军湖南第八军第一师两个团进攻井冈山,坚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两个连进行黄洋界保卫战。5 g$ o# [( y( ]1 y! z6 @
/ p# G1 Z+ W" T
8月31日 国民党军湘军吴尚部在赣军王均部一个团的策应下,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留守井冈山的红三十一团第一营两个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3 w) @' q" \9 n4 x) R# p; p1 l& g2 t& w& f. a
9月8日 红四军军部率领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第三营返回井冈山南麓的黄坳,并在此召开会议,会议决定红军对湘军采取守势,对赣军采取攻势。2 T; E+ }0 \& t* f4 R2 G( s
. I5 o, c* j+ C9 K
9月10日前后 参加红四军干部会议,会议部署出敌不意攻打遂川县城的作战计划。( Y& M& _( @- `. h& J+ G
  w2 e1 b, d9 J; Z$ v3 J* q) T
9月12日 率第二十八团随红四军由黄坳出发,抵达遂川县的堆子前一带宿营。- V, \9 W+ {0 T% D+ |2 [
+ s" x& ^: q/ o
9月13日 指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第三营于遂川县城击败赣军刘士毅部独立第七师,歼敌三个营、击溃二个营,俘虏敌营长以下二百余人,缴枪二百五十余支,击毙杀害王尔琢的叛徒袁崇全,攻占江西省遂川县城。' O# I' I3 b3 C, k, q6 M

1 W. K9 n: U" a; V* u! ^9月14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在遂川四乡开展游击活动,发动群众,分配土地,重新建立红色政权。3 ]) p& y0 k2 i  S

5 k  p; L) U/ G0 ~3 a: `' }9月24日 赣军第七师和第五师第十五旅一部,分别从泰和、赣州进攻遂川县城,守城红军被迫撤离。: C8 B% g, K9 q% e0 O6 m
2 \; b- b* a. Q" Q$ |& x' ^
9月26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跟随红四军军部返回井冈山。
( q6 }5 O( S  C* e2 N: D$ v" r4 a+ H1 V0 K( c  C, D
10月1日 指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与第三十一团在茅坪,攻击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十四旅二十七团一个营,俘虏营长以下一百余人,占领新城。; k$ C) n& l* a& H, d, v  A( c$ w

# Y- v1 c2 O# M0 U' ?7 _7 W10月4日—6日 毛泽东在茅坪步云山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杨开明、谭震林、陈正人等十九人为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杨开明任书记。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个决议进一步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4 H, w4 _1 d) b$ L

" [7 d  O& o3 K2 `. c* A/ P8 o10月10日 率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配合主力在茅坪的坳头垄设伏,歼灭赣军第五师第十四旅二十七团一个营,收复宁冈全县。4 \. ^; d2 ]1 b$ m9 R5 g2 M
( ~* A' Y2 r5 p/ i( n
10月13日 指挥红第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二、三营和第三十一团攻占遂川县城。1 V9 a- c# f3 Y  A0 O; {

0 T( ^' f' h" G" Z10月14日 出席在宁冈茅坪召开的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并改选了湘赣边界特委。# D0 Q3 @2 `3 Y6 p

3 C. A. H/ t1 f# y10月26日 毕占云率国民党第八军第三师一百二十六人在桂东县城宣布起义,起义后该部被编为红四军特务营,毕占云任营长。
1 Z: U" E0 z; `# r5 `/ M0 ~
: R9 a3 g0 m( e% g. \* g# A10月下旬 湘敌十五师八十五团团长张敬兮率部向睦村进犯,袭扰宁冈。朱德获悉后,立即率领二十八团、三十二团和县赤卫队抢先伏击于蛤蟆台山岭千丘排(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一仗缴获敌枪数百支,迫使敌团长割须化装而逃,史称睦村大捷。
: l/ c1 b4 T) K* ?0 [. b* |7 p9 K- O
11月2日 国民党军第二十一旅和独立第七师联合进攻遂川。林彪带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撤离遂川县城,回师井冈山。% Q& a& E4 Z& m; i6 K. \6 |

+ Q: B1 ~# V% x8 k" J' L( l11月2日 红四军军委和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收到中共中央《六月来信》。! \/ E) D" ^( Q8 d3 |3 u+ ?- f5 u% t
8 P  x7 o) p9 {3 s
11月6日 毛泽东在茨坪主持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中央六月四日来信。会议认为中央来信除要求游击区域过宽与废除党代表制度等具体事项外,全部原则及政策都符合实际,应依照执行。并根据中央指示决定重新成立红四军前委。由毛泽东、朱德、谭震林、宋乔生、毛科文五人组成。# y& w6 _+ l# [
  K/ |. E# @1 e# L4 G
11月9日 指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及第三十一团一部在新城歼灭国民党军赣军第五师第十四旅一个营,之后在龙源口打垮敌一个营。
& |$ V4 U) }8 z) k5 H
- R  Q" K8 W( l11月10日 指挥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及第三十一团一部第四次占领永新县城。后因敌人援军赶到,即率领部队撤回宁冈。此后,敌人被迫转入守势。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即被打破。2 C% ]: K+ a" m2 B" d, E9 [

' `; f, R( i8 X( r2 c/ l' N1 O11月14日—15日 工农红四军第六次党代表大会在宁冈新城召开,会议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军队的党组织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林彪与会,到会代表二十九人。会议选举二十三名代表组成新的军委,当选为军委委员。朱德任军委书记。
, f5 U" |  i0 Q0 t/ r9 F4 D4 L* y% x: Y  ?& m" P
11月中旬 红四军前委决定红四军在宁冈新城、砻市、茅坪、柏路等地,开始冬季整训,为期一个月。/ Z/ A8 I0 [8 R

! `6 l2 Q' I! E+ H  m12月10日 彭德怀、腾代远率领红五军第四、五纵队和军部直属队八百余人在宁岗砻市、新城同红四军会师。/ Q+ H$ G  ~: }7 ^
, v% w, E, e) ?
同日 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前委、边界特委、红四军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军出发打游击、在外线作战,红五军防守井冈山,藉以休息和训练。为统一指挥,红五军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第三十团团长、腾代远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第三十团党代表。  G4 m" w/ x3 K7 j: ]1 j
  O- ^8 H  T) h! _- w* @) d6 M4 Z
12月11日 参加在新城市举行的红四军、红五军会师大会。
/ U0 }. a: W) d' c! \/ H; I& B% ~+ v* u; W1 {& x
12月15日 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布,国民革命统一告成。
: ?3 r+ {2 D( S  `5 F9 c
  O9 w7 J/ g: @" ?/ j* }/ |) J1929年 22岁+ ?1 t2 x( x* }6 v
' J% d8 F1 w2 H, e, t) L. q& _
1月1日 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决定抽调六个旅约三万余人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并在萍乡成立总指挥部。国民党湖南清乡督办鲁涤平任总指挥,第十九师师长何键任代总指挥,江西国民党军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任副总指挥。策划分五路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1 Y2 x0 {& u1 T9 c! t! ]: L" Y

% o" P+ Y+ \! O/ A; [1月4日—7日 参加红四军前委、湘赣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及边界各县县委以及红四军、红五军代表参加的在宁冈(今井冈山)柏路村召开的军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六大文件和研究对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会剿的作战计划。决定实施“攻势的防御”。以彭德怀、腾代远率领第三十团、第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率领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出击赣南,以求打破敌之封锁,解决经济困难。1 N' J$ t5 Z; v! ?* m7 k: U
( T& i8 }- N+ S* {7 v) z$ t
林彪在联席会议上发言:现在边界很困难,只有红米南瓜是不行的,一定要打出去,不然,就没有办法维持。[]
. b/ z# D) K/ D7 z% j. q7 k6 @7 R. s$ N) O/ P* [/ ^; [
1月10日 率第二十八团到井冈山茨坪和小行洲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
5 U6 m; i9 t: t; T) g! K- |
) M. `/ P- q8 `3 {5 d/ s6 `) W同日 红四军主力组成的出击部队开始在茨坪、小行洲集结。' e# A3 p- B5 U% [& g
5 z, n2 L( t% c
1月13日 红四军军直、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共三千六百多人离开井冈山五井,经遂川的大汾、左安挺进赣南,执行外线作战任务。# P, Z2 I5 k! `/ N  ~6 H& s' g
, u" y/ U0 S. b, r. a% m: D  C
同日 何挺颖担任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团参谋长邓毅刚,第一营营长胡少海、党代表熊寿祺,第二营营长王展程、党代表胡世俭,第三营营长陈道明、党代表吴弼,特务连连长郑特。, q+ _+ ]! A% J* {
1月14日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三千六百多人,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遂川、上犹、崇义县境向赣南大庾出击。, D5 U5 z0 K& ?" d& A) L

+ Q7 T0 Z1 l  R# W, r5 k同日 率第二十八团随红四军从井冈山的茨坪、小行洲出发,取道遂川的大汾、左安向赣南进军。
- `5 f, l4 I8 ?  @
2 ?: ]$ S" T+ p1 P: j" }$ r4 _1 H: ^1月15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跟随红四军主力到达遂川的大汾。$ w) P& A& N$ P/ i

' W' C' h9 d4 p2 y1 E% C( ^6 H% f. u1月16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跟随红四军主力经左安,前往赣南。
# I- C& m1 g6 h' U) J* b& S/ P3 h2 L" ^
1月17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跟随红四军主力进入赣南上犹县营前。, U1 S! r' a9 g( p

+ v( T6 B' K4 w$ H# r/ F1月18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跟随红四军主力由营前出发,经长潭,到达崇义县杰坝圩。
3 F% w' g* x) S6 I  J
+ }% D; Z" \; z; Z5 X& f1月19日 指挥部队攻占崇义县城。
2 {7 i0 n9 Q$ T: t+ t; B6 }
* y7 Q# n3 q7 a) x6 X# L1月20日 红四军在大庾与敌第七师第二十一旅作战失利。% j+ V" j; N, O0 K( d6 u( |! r! w
3 {9 v2 T( A6 t3 U
1月21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离开崇义县城,到达铅厂宿营。6 M6 X9 y+ e  @% Y: s% \0 m9 j

+ K; A+ z; ]/ W# e1月22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进至义安。
4 O9 m/ {) f" \* I1 N
' f7 |8 X( X' a: X$ W" [  l) ~1月23日 指挥部队在大汾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突破敌人封锁线后,向大庾前进,占领大庾(江西省境)县城。9 X& J" m3 i! `. n  S3 ~

# z6 ]% ?% m6 t, s, e  O1月24日 国民党军赣军李文彬二十一旅攻击大庾县城,红军不支撤退至圳下并向梅岭关转移。红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负重伤,独立营营长张威、第二十八团特务连连长郑特阵亡。, l4 X$ d; Q( e( o5 k
  E% B; b* k, s; v
1月25日 上午,在广东南雄县的平顶坳附近与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遭遇,指挥部队将其击溃后,率领部队经上朔精坡,进至乌经一带。晚上,在乌经一带宿营时,敌人连夜赶到并发起攻击。战斗开始后迅速组织部队连夜转移。
+ z6 ]1 H  d( l* H7 C+ s6 c/ i. l6 K/ v4 X: n5 b! E2 Y
1月26日 国民党军以十个团的兵力进攻井冈山。
1 g) h0 S' C, t7 i! `! y& I* O2 B# ]1 B0 }& U
同日 率领第二十八团经管门楼、界址圩向北,进至赣南信丰县大塘乡李家村。由于受国民党军刘士毅、李文彬部轮番紧紧尾追,率领部队以一天四、五十公里的急行军速度沿信雄边界的狭长山谷疾进,迅速通过罗塘,在棉毛凹突破敌人的堵截,进入崇仙,于叶屋涉渡桃江,进占洋古坝、岭背、上排一带山坑。9 Z7 B3 J; W  @$ e
7 b1 F8 t0 l4 @. ~! A7 N& R5 W
同日 黑漆漆的夜晚,部队由大庾向东转移,到达吉潭地区遭敌人袭击,身负重伤的何挺颖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y' `+ N$ \# w( Z) E- l1 j% ^
  e1 Q7 t  g$ R0 w$ H: B, U$ k% J
1月27日 指挥部队进入定南县境,于新阳村(月子乡)宿营。/ s1 Q" ?$ t/ K; L& t

! F1 h4 I' U  h' l1月28日 指挥部队离开新阳村,经大汶、松毛山、大屋等地,到达月子冈圩,在此部队做了短暂休整,并发动群众打了土豪李步高。
+ s4 Z) R+ \6 R2 Z4 G9 j" j5 ]& H4 i3 u+ G, U, _: I7 P2 N- m
1月29日 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二十九团的先头部队和民团赶到。林彪指挥部队阻击后,经八十冈(今车步乡)、湖江,转移到龙塘圩,同郭一清、黄达等领导的赣南红二十六纵队会师。并在安远县的鹤子圩宿营。, j( c  o% h' Q9 A8 ]

5 k# [4 `  D$ z9 M( Z1月30日 彭德怀、腾代远率红军三十五团五百余人突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陷。
( a$ p2 K( X6 j* p2 v7 m
* O8 Q2 h/ ]. _% ]. S同日 率领部队到达孔田圩,准备打下安远县城休整,但敌人追兵已到,即根据军部的命令率领部队向寻乌转移。" f. L. U9 S& s* I

9 q, d" Y/ ?0 Y% ^1月31日 率领部队转移到寻乌县的菖莆宿营。# T+ C8 c" u% ^! b$ S

- L& {5 N8 ?* x: I8 y" ]2月1日 率第二十八团随红四军进抵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福嶂山区,在寻邬吉潭乡圳下村宿营。
  v6 k/ F- P. w  P. ]' ^$ w( J- v$ G8 t% S( ?9 r
2月2日 凌晨,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攻击驻寻乌县圳下村的红四军。红军一部被打散,军部被围在核心。危急之时,林彪指挥所部第二十八团全力增援军部,并使军部安全突围至罗福嶂。是役朱德妻子伍若兰被俘(后遇害),毛泽覃腿部负伤。
2 s, m0 O+ F* J0 t+ ^, @! V! c$ p( x, g8 U% f
2月3日 出席在罗福嶂一座祠堂里召开的中共红四军前委员会议,为安置伤病员计,为找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决定往东固(宁都、兴国、吉安之交,属吉安界)革命根据地。为便于行动和应付敌人可能的袭击,会议计划改编部队,讨论了把部队改编成三个纵队的方案。前委会议就当前这支红军的领导体制、行动方向和如何使这支部队精干利索以对付严峻复杂的敌情,摆脱追敌,展开了讨论和争论。首先是关于领导体制问题。以前在井冈山,前委因为有大量地方工作要领导,所以需要有军委管理军队;红四军下山以来,暂时没有固定地区的工作,前委就可以全力管军队的工作;且因每日行军打仗,军情紧迫,开会议论事情的头绪多了,军委与前委就显得重叠,开了前委会又开军委会,“颇生麻烦不便机断”。为了应付新的环境,大家认为军委可以“暂停办公”,军委机关可以改为军政治部,把权力集中到前委,由前委直接领导军队及各级党委。会议经过争论,虽然通过了这一决定,但却有些不同意见,为下一段“朱毛分歧”埋下了因由:红四军要不要军委,成了后来“朱毛争论”的焦点。为解决给养和宿营困难,大家认为部队有必要分成两个有独立机动作战能力单位。于是决定将红四军所属部队改编为两个纵队:一纵队由二十八团、特务营编成,纵队长林彪,党代表陈毅;三纵队由三十一团编成,纵队长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决定在必要时,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分别率领一、三纵队行动。会议上有人主张两个纵队分散活动。但毛泽东不同意立即分兵,认为从前一段实践看,“分兵可能被敌人各个击破因此放弃了这个计划”。关于行动方向,因为此时已有消息证实吉安东固一带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尚在坚持且有发展,东固地区已发展成为赣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会议决定逐步向东固转进,以便找到一个有党有革命群众的休息地,安置一路拖累的伤、病兵:并可拊吉安敌军之背,救援坚持井冈山斗争的红军。会议刚开完,就接寻乌共产党地方负责人古柏送来的通报,得知敌人正在向罗福嶂实施包围。[]' p. u5 i6 p" t3 s6 X
! N9 w; d8 W0 |8 o# \, t
2月4日 天未亮,即率领部队离开罗福嶂。进至寻乌东北的罗塘,又受到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的攻击,遂折向东进入福建武平境内。, G/ `# g9 ]2 C. o) I
" l! {/ {5 g1 e8 s; V- V2 W& \0 _) G
2月7日 率领部队跟随军部到达武平与瑞金交界的镇明岭,后闻离瑞金县城二十公里的九涂乡有二百余农民起来响应,遂又开向瑞金。
- |. X. m$ X. L" z. v; ^+ U$ M
. x. a* ]6 p/ M$ E! d2月8日 率领部队跟随军部到达瑞金城郊乌石龙,派小部分红军入城侦察。不久从武平出来袭击的国民党军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一个营和二个炮兵连赶到,指挥部队将其击溃。
/ Z/ h3 M5 L) S1 }7 c+ B, Z$ Z. ]+ ^% g* G7 p+ ^- G- L3 n" G
2月9日 阴历除夕,指挥部队与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激战后,随红四军经武阳进抵瑞金县城二十里的黄柏圩、壬田、大柏地。! }" V# w! {  e' h9 E

8 y6 H9 n5 W+ r! _6 I同日 参加在大柏地王屋祠堂召开的红四军排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决定利用大柏地麻子凹的有利地形,分兵三路布成口袋阵,伏击尾追之敌。部队前进到离瑞金县城三十里之大柏地,时值农历除夕;大柏地群众不了解红军,逃跑一空。部队饥疲寒冷,追敌又无法摆脱,面对冷灶黑房,官兵们情绪波动甚大。为了彻底摆脱追敌,稳定部队情绪,前委在大柏地的王屋祠堂召开干部会议进行研究。《陈毅传》对这次会议这样记叙:朱德在会上特别沉静。朱德引导大家分析敌我形势。集体的经验和智慧使大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敌我形势有了转化的条件!敌气焰骄横,必然轻进。刘士师在遂川曾被红军打败,朱德、陈毅都了解他的战斗坚韧性不足。此次他孤军深入,态势很不利;红军虽然疲敝不堪,弹药不足,但久缺求伸,求战心切。此地虽无群众助战,但地形有利。朱德在来到大柏地途中已留心看过周围地形,他指出大柏地以南的山谷地带有条件设伏击圈。毛泽东点头微笑。会议决定,利用大柏地嘛子坳(亦名杏子坑)的有利地形,兵分三路,布成口袋阵,伏击和消灭刘士毅部。
7 d* H! t' C2 s/ y$ Y1 G+ F
2 v0 d6 t/ E- I  u7 O1 ?, r2月10日 农历正月初一,国民党军赣军第十五旅进至大柏地以南隘前南侧时,与红军警戒分队接触。敌军刘士毅部1000多人一直尾追红军,前后只差一天路程;红军刚刚驻足,刘士毅的两个团也跟踪而至。陈毅、林彪命令一纵队二支队长萧克、党代表胡士俭率队阻击,胡士俭不幸牺牲。
; @' A) K7 \: [1 U3 l# ~+ s$ s
8 I+ A, N+ `0 r0 A同日 上午,敌军被引进红军的伏击圈,我军立即发起冲锋,两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红军各部向敌军一起发起猛攻。这是红四军下山后的关键一仗。尽管红军弹药缺乏,体力疲敝,指战员拿起刺刀、石头、枪托同敌军拼搏,朱德军长带队冲锋在前头。平时很少摸枪的毛泽东,这时也提着枪,带着警卫排向敌军阵地冲锋。6 a9 Y4 C: r9 h6 Y" f
7 H4 e* A3 y4 u" X, o0 W& n) B
同日 十五时,指挥部队在瑞金以北大柏地设伏,派部队诱使国民党军第十五旅二个团进入大柏地后,立即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并以夜战、近战攻击敌人。由于红军数量少,弹药缺,战斗极其惨烈。
: Q$ b, v, ~" r, }/ T" D5 z' `& y/ D# ^
2月11日 红军继续攻击被包围在大柏地的国民党军,并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战至正午,红军终于将国民党军赣军刘士毅部十五旅两个团击溃,俘虏团长肖致平、钟桓(皆逃走)以下八百余人,缴枪八百余支,重机枪六挺。扭转了红四军的被动局面,扩大了红军的政治影响。从10日下午3时鏖战至11日下午,大获全胜,全歼被围之敌。陈毅在1929年9月1日给中央写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记叙了这次战斗:至二月中旬(正阴历正月初一)复与刘士毅师全部鏖战于江西宁都瑞金交界之大柏地,从是日下午三时起相持至次日正午始将刘部完全击溃,其团长肖致平、钟桓被活捉,因不认识被逃去,得械八百余枝,俘虏数略同。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时,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得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当时的大柏地还不是红军的根据地。由于当地群众对这支部队不了解,所以他们几乎都跑到山上去了,红军虽然打了胜仗,指战员吃饭却成了问题。毛泽东、朱德鉴于这种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办法,批准各部可以动用群众家里的粮、油、菜,同时留下欠条,出布告说明日后偿还。毛泽东、朱德十分重视取信于民。事隔50多天,当红四军第二次路过大柏地时,他们命令军需处按借条向老百姓偿还现洋,只能多给,不许少给。军需处干部挑着现洋办完了这件事,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当地老百姓纷纷传说:红军与白军根本不一样,借条兑现,说话算数。四年以后的1933年6月,毛泽东已被剥夺了军权,带领一个工作组下乡搞研究,重过大柏地。正值雨后初晴,斜阳一抹,映出道道彩虹,高挂在大柏!两边山头。他忆起当年的那场激战,在马背上吟成了《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大柏地一战胜利,红四军士气大振,乘胜北击宁都城。宁都守敌赖世琮慑于红军声威,不战而逃。
/ l- |5 T' l3 z7 ~) y2 n7 y) V2 p$ z, L) Z1 `' L) |: {  m; R
同日 红军胜利的消息传到相邻的宁都县城,吓得县城守敌赖世琮带兵连夜弃城逃跑,而一些商家则出于保护自家财产的目的,临时成立“宁都招待处”,以迎接红军的到来。! Z) N8 f+ b# w

& M7 y" h( g; k2月12日 率领红军第一纵队取道兴国到东固,行至于都县北葛坳遭遇国民党军有准备的截击。林彪果断指挥,迅速率领部队突出敌人包围,避免了部队陷入被围歼的命运。* I5 C/ C- T+ }. A) w2 }

' ~4 X. O2 O: Y2 @; n, o) r4 `2月13日 宁都守敌第十五旅赖世琮团弃城逃跑,林彪指挥所部红军第一纵队不战进入宁都县城。红军不战而据宁都城,得短暂休整和少量补给。
* x* {9 c! |6 a$ @. }3 l1 D9 {/ q4 j
同日 毛泽东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信函、公文、手稿,钤印无数。在江西宁都,就保存着一份留有毛泽东钤印的公函。这份公函是1929年2月13日,红四军写给宁都县招待处列列执事先生的《筹款公函》,上钤有一方朱文“毛泽东印”。《筹款公函》文曰:启者,红军是为工农谋利益的军队,对于商人极力保护,纪律森严,毫无侵犯。现因军糈拮据,特函前来请代筹军饷大洋伍千元,草鞋、袜子各七千双、白布三百疋、夫子二百名,务于本日下午八时以前送来本部。即希查照办理,切勿玩延。如坐视不理,即证明宁都商人显系与反动派勾结一气,故意与红军为难,本军惟有将宁都反动商店尽行焚毁,以警奸顽,勿谓言之不早也。此致 宁都县招待处列列执事先生 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印) 党代表毛泽东(印) 二月十三日。; x0 k7 U; W) Y1 n& C8 Y, V- m0 D
" b& X. Q% N+ c3 E: G# l& E" E
这份《筹款公函》为毛边纸质地,全文毛笔竖行书写,行书,字体流畅清秀,公函右上角盖“红军第四军之印”,为篆体阳刻圆形公章。落款处从右至左分别盖“朱德之印”“毛泽东印”两方朱文正方形私章。两方印章均为隶书阳刻,风格俊朗,从刀法、线条看应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印章刻于何处,何人治印?虽已无从考证,但此公函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是有史可查。13日,红军乘胜进占宁都县城,向宁都县招待处列列执事发出《筹款公函》。由于红四军筹款方法得当,不到一天时间,就在宁都县城筹得大洋5500元,草鞋、袜子7000双,白布300多匹。这是红四军下井冈山后,第一次得到这样充裕的军需补充,令全军面貌焕然一新。《筹款公函》这份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一级文物,见证了毛泽东行军途中极少用到的钤印,弥足珍贵。1 n/ W" @# _& m# F7 `
8 P8 k6 m5 h9 ~8 W8 ^" H4 _* f, @
2月14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撤离宁都,前往吉安县的东固。
& Q- H3 V/ }3 v  S: V8 f
# f: k( C' d7 v) E' g& i2月17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到达永丰龙冈后,即在赣西特委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团长李文林率领一连接引下到达东固。
7 A' C1 ~2 }' |' I) `$ I2 R, C& r3 y. m6 ~- C
2月19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抵达东固后,于螺坑沙古丘同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团长李文林)、第四团(团长段月泉,政治委员金万邦)等部队会合。: A% ]- X9 c( c7 K

0 G( p: O/ H8 ?8 |2 I2月22日 红四军同江西红军第二团、第四团召开会师大会。$ v# y3 s' _1 A9 X0 ?% C8 j6 w' \* C
5 U8 J0 b% t4 O6 A9 a6 |( X# j
2月25日 国民党军赣军李文彬部逼近东固,红四军撤离东固,绕道永丰、乐安、广昌、石城、宁都进入瑞金地区。
2 D/ H; ]+ i# T' q) {0 J: z0 h0 G! b' d+ ?
同日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讨伐武汉令。8 z& F3 D+ H6 D6 v- a3 B
5 b8 F+ }: _' \7 b& s  z; b( e
2月26日 国民党政府下令讨伐武汉的桂系军阀。
6 E& N; ]% g; {( T% v5 `
0 f9 f6 j" T* z- O7 p& q. t" K2月29日 蒋介石亲到九江督战。2 \3 [* H, c; {# T. X* z: f) \8 G

, V# ?2 O( j' t) R6 p+ R8 \' b2月下旬 国民党军湘军、桂军爆发混战。3 `' u* j5 n  ?9 r! _

$ B$ ?  x2 e5 _) `- y; P% L3月4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经永丰、乐安,攻占广昌。后因敌第十二师第三十五旅张与仁一部赶到,遂向石城方向转移。& D9 a# Y6 B# h+ x' B

4 f$ ?( g" g, S- a$ _3月5日 参加红四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对纪津的要求。$ o. c1 b2 L* `+ K, w
' M$ T5 U9 x5 W
3月7日 率领第一纵队围攻石城。
! Z* l0 |& \! U' j. u( U! I. L, X' u- n4 ^0 o) X
3月8日 因敌人援军赶到,率领第一纵队撤离石城县城,向屏山(石城属镇)方面转移。" q; Y4 f& Y1 ]& o4 U3 _
, c" m! j8 T0 @% h) U! W
3月9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经东韶回师瑞金固村、壬田。不久敌人从瑞金、宁化(福建属县)、石城方面追来。
" r1 o* r( Z# Z5 l
& m4 m; Z+ ]3 d) g2 l3月10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由瑞金出发进入福建长汀县的楼子坝地区。3 M7 b0 O# Z2 e+ n; {. V. H
: z2 ?# q: H- `. Z! G
3月12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到达四都镇楼子坝姜畲坑村。四都是个群山环抱的小镇,当时没有敌军驻扎,中国共产党长汀地方组织在这里建立了秘密农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就在大部队到达四都镇的当天,毛泽东在圩场的坪上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
! P$ j# L( [# |/ _/ F# p: F9 ~' q# j7 h4 \
同日 晚,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红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敌情,讨论红四军进军闽西后的行动方向。开始只是执行“打圈子”政策,继续在闽赣边境游击。但第二天出现的战况和中共长汀临时县委书记段奋夫的到来,使毛泽东、朱德作出了攻打长汀城的决策。
$ B! \7 s2 x  [2 w: B6 [# ]4 j' z' ^& M( b2 X. h1 B% Z
同日 得知红四军到达四都镇,盘踞在长汀县城的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派出一团兵力前往阻击红军。
' h" f$ ]. P* h9 c. z6 d: g+ w- r8 S4 S* T) a2 Z  k) s
3月13日 指挥部队在四都以北渔溪附近,歼灭郭凤鸣旅一部,迫使残敌退往长岭寨。上午,正在休整的红四军听到周围山头有凌乱的枪声,果断出击,在渔溪将郭凤鸣一团兵力歼灭一半,并追赶到长岭寨山脚下的陂溪村。
4 X+ M7 u! @5 Y& N- c; W% [0 z- n' C
, Z) \: `) F+ y( B同日 下午三时,毛泽东同前来联系的中共临时县委书记段奋夫见面,并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敌情,部署战斗。会上,段奋夫着重讲了四点:一、闽西各县都有党的县委,福建省委的领导曾到各县传达贯彻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党员的思想基础较好;二、在各地党的领导下,到处都有农会,龙岩后田、永定金砂、上杭蛟洋的农民都举行了武装暴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三、郭凤鸣部官兵内部关系恶劣、克扣军饷严重,导致士气低落,生活腐化;四、郭凤鸣部对长汀人民横征暴敛、残酷压迫,无恶不作,民愤极大。毛泽东和与会代表听完汇报后,研究了敌我双方态势,决定进攻长岭寨,消灭郭凤鸣,直捣汀州城。长岭寨是汀州城南的重要屏障,是通往长汀城的必经之路。" {/ S2 m& F& J( Z7 K( p8 Z

4 K7 _4 u, C: _5 O3 }, l3月14日 指挥部队向长汀城南之长岭寨发起攻击,歼灭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两个团,毙俘敌旅长郭凤鸣以下二千余人,缴枪五百余支,迫击炮三门,炮弹一百多发,攻占长汀县城。* y+ o& k6 ~; C7 ?9 i

( {& g. E( o  P1 ?2 R) `. Y同日 下午,红军一枪未发便乘胜解放了汀州城和周围农村。这次战斗是红军下井冈山以来的最大一次胜利,也是红军首次入闽的重大胜利。
. H, D7 Z9 E, W: E
  j2 E1 _6 K& |7 b3月15日 红四军在长汀县城举行群众大会。
6 h8 @+ }0 [2 j/ t5 ?7 j4 r$ i0 l! H* B0 I# ~9 L1 ]5 V0 j  @. i
3月20日 参加红四军在长汀县城的辛耕别墅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时局和红军的行动方针。决定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及纵队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谭震林兼任政治部副主任;红四军决定改编,决定团、营改称纵队、支队。) `- e& s3 A  l+ b" j0 n- L: X; l" l

, R; r, O! D; U, v同日 红四军改编,全军编为三个纵队。第二十八团为第一纵队,林彪任纵队司令,陈毅任党代表;特务营和第二十八团一部为第二纵队,胡少海任纵队司令,谭震林任党代表;第三十一团为第三纵队,伍中豪任纵队司令,蔡协民任党代表。* i  u9 L3 a1 q8 m5 x! R- q  a

' q4 B9 L3 Q, o; }* a# A9 z3 s同日 担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纵队党代表陈毅、熊寿祺,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陈毅。辖第一支队:支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第二支队:支队长肖克、党代表先后高静山、谢唯俊、粟裕。
- d/ p2 a' D% @7 f
8 P* E$ j7 f3 A! v8 l# v2 A同日 红四军全军四千六百余人,枪二千余支。全军第一次穿上统一的新军装。
" n  x" Y$ n- ^/ N. \/ u. a* }* |2 J( A
3月28日 蒋介石下令讨伐桂系。蒋桂战争爆发。
" u  X$ E3 Q* z, T8 a( {2 K7 W+ A
4月1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经古城、黄沙返回瑞金,会合彭德怀部第五军后进占雩都县城(今于都)。) f! m) m& f! `
3 \9 C. w% O# ?
同日 出席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红五军一部和红四军第三十二团改编为红四军第五纵队,王佐为纵队长,党代表何长工;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的一部同湘赣边界赤卫队改编为红四军第六纵队,贺国中为纵队长,党代表张纯清。彭德怀以红四军副军长名义指挥这两个纵队,仍回井冈山。3 n3 R, J3 v, j4 U* C

9 C1 M& h& s2 u4月3日 毛泽东收到中共中央二月七日给毛泽东、朱德并湘赣特委的信。信中对红军在农村的前途作了悲观的估计,要求部队分散到农村,隐匿目标,以求保存。朱德、毛泽东离开部队到在上海的党中央工作。
+ F1 l7 _3 k* Z7 D% a, e
! X8 k4 k2 a: N' g  u  d4月4日 武汉桂系军阀总退却,南逃广西。2 Q) {) R/ u! A2 Q, G
7 ^. l6 K1 c* i9 I
4月5日 出席毛泽东主持召开的红四军前委会议。会议讨论中共中央来信后,以第四军的名义给中共中央复信,认为中央二月来信对形势和主观力量的估计太悲观,会议不同意红军分散,朱德、毛泽东离队。' ^* l: G& z4 R5 o
3 g1 W& M" B: T+ }! X
4月7日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指示信指出:红四军目前的总任务,仍然是游击战争。要扩大游击战争范围,发展农民斗争,深入土地革命。
0 q5 o& z6 y3 `6 B5 L& n- n# n3 E) C) e% W% T' `
4月8日 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五军在雩都会师,在雩都东门外河滩上召开第二次会师大会。8 b3 V1 t1 ^7 L- W9 g8 ?

& b' b5 X3 T4 u4 J3 Y0 T7 }2 J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红五军抵达于都。
& F7 ?# b% `" W4 {7 c+ M" ]( p
% z0 f+ y6 e% x) w; N4月11日 参加红四军在雩都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对蒋桂战争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红军的行动计划。会议同时根据彭德怀的要求决定:彭德怀、腾代远率领部队打回井冈山,恢复湘赣边根据地,红四军则在赣南实行短距离分兵,以纵队为单位,分散在于都、赣县、兴国、宁都、瑞金等地区,开展政治宣传,发动群众。& p9 R9 W& M" H

2 P2 b2 @' \1 A- h7 v1 I$ K1 o3 \8 E4月14日 彭德怀率部返回井冈山。* ^# b& \  D; R% o9 f
3 Y1 u3 y$ E5 i
4月中旬 红四军实行短距离分兵,毛泽东率第三纵队到达兴国县城。
! B" Y; E* I# A9 x: t! H# v2 j, `" G  M6 j
4月底 朱德率军部和第一、第二纵队从银坑到达宁都同率第三纵队从兴国到达宁都前线的毛泽东会合,共同部署攻打宁都城。
9 P) [3 _. ?6 ~$ i/ ]) y, |2 o2 b' J  b' q9 f1 v& Z
4月30日 率领第一纵队同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九支队一起参加攻克宁都战斗,并攻占宁都县城。活捉敌团长赖世琮,歼敌五百余人,缴枪一百余支。红四军主力攻克宁都县城。
. q6 }' J/ K) V5 ~5 K6 e0 }
2 _9 v! p5 R1 o5 X: {9 W& G5月上旬 中共中央派遣刘安恭到达红四军,任政治部主任,临时军委书记。他要求执行中共中央二月来信。他还主持临时军委会议,决定前委只讨论行动问题,不要管其他事,以限制前委的领导权。他的言行在指战员中引起思想混乱% L& O% @# _; S3 V
9 ~  ]8 j  x4 q
同旬 蒋桂战争以桂系失败而暂时告一段落,江西国民党军迅速回防集中力量准备进攻红军。
5 h7 l$ i& |, p7 e3 ]2 ^
, K2 m% _' a9 |' ?: N  j9 ^5月7日 红四军主力进占新泉。
, ?* {, |, o% B. r5 a8 J/ q' N4 b( I7 d1 r4 ]2 z  R0 F0 o( r, N& x
5月15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军部抵达瑞金县城。
/ f2 @; }! e6 [/ X1 z0 v. s0 G* m# }  J" a6 d, R
5月18日 红四军各部到瑞金集结。当晚,出席在瑞金叶坪召开的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时局和红四军行动问题。会议根据中共闽西特委提供的关于陈国辉主力和张贞一部在广东参加讨桂战争,闽西、闽南空虚以及江西敌人正联合向红军进攻等有利时机,决定第二次向闽西进军,乘敌空虚之际,开创闽西新的割据区域。林彪等人对时局和革命前途发表悲观言论,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在行动上只赞成在粤赣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不赞成在游击区域实行毛泽东的建立巩固根据地的主张。毛泽东对这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评。会议根据中共闽西特委报告的闽西敌情,决定乘驻龙岩闽军陈国辉部主力入粤参战的有利时机,红四军再次开往闽西,配合闽西地区的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创造公开的工农武装割据。0 R8 f: `8 o% J3 ?, x, ~

! F3 o/ d/ T' R" D6 G, p4 b5月19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由瑞金县的武阳出发,翻越武夷山,再次进入福建省西部地区。; F/ y5 L6 d" P

$ J( T2 Q; m$ U" l5月20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从长汀水口渡过汀江,进入闽西腹地。摆脱了赣敌李文彬部的尾追。7 @6 Z3 x! |* w' @1 B

0 Z) ?% ?& s8 b, g' E) J$ X5月21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离开汀江东岸的刘坊村和河东村,经涂坊、南岑、下罗地、新泉抵达连城县的庙前。
/ g- n. n3 ^- P* [1 X
' }. I" L% e' f5月22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离开庙前,经苎园、古田到达离龙岩十五公里的小池圩宿营。2 M$ P3 n9 }, o7 ~
2 M. N; E% C& s! P. W2 Y9 T+ T
同日 下午,红四军开至距龙岩城三十华里的小池圩。当晚,参加了毛泽东在小池圩“赞生店”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一打龙岩。参加毛泽东、朱德在小池圩召开的全军班以上党员活动分子会议,听取闽西特委代表的汇报,部署攻打龙岩的作战方案。$ h( S% S% {4 q7 |( j8 g) ^' Q
5 ~  P  k. V5 B, [7 m% N7 f% X  o
5月23日 凌晨,参加毛泽东在小池北面的野地里召集的班以上干部和党员活动分子会议。
7 k- i0 T: ^; a& P, t5 V. }7 ~: X. ]9 |- r. d; q+ ]
同日 早上,指挥部队攻击并攻占龙岩,歼灭国民党军两个营,活捉营长一人,连排长九人,士兵三百二十四人,打死敌人九十余人,缴获水机关枪二挺,驳壳枪二十三支,步枪五百四十九支,子弹三十五担,迫击炮弹九担。# D# w. D# p  z8 n

. o9 F' R2 D6 x: \同日 在龙岩缴获国民党军步兵操典一部,即利用该操典训练红军。
! d0 T* Y0 {8 `. u. a7 l7 o' f. S# e0 U4 ^+ i
同日 红四军军部因考虑到永定县城驻有郭凤鸣部黄月波团,有迅速击破之必要,遂在下午撤出龙岩县城。进驻永定坎市和湖雷。并在中川消灭地主武装胡道南部。
  M. p, v, X1 Q" o$ M
# i; @0 Q4 P: @5 {; T  J5月25日 为配合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攻击永定县城,林彪率领第一纵队开赴永定东南的陈东、岐岭一线,扫清当地反动势力,警戒大埔方向。
7 J7 Z9 D# F+ q* H/ x+ T) d/ j3 K; S9 g! ?4 F, i
同日 红四军进驻永定县城,守敌国民党军暂编第二旅退往上杭。' U  \5 v+ N) i- F0 i8 s" Y7 j
0 d3 C4 `7 ~* ]
同日 下午,出席在永定县城内赖家祠二楼棚厅上召开的红四军前委和永定县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一、二十七日在南门坝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永定解放;二、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三、发动群众拆毁永定城墙。' Z) F6 `1 l6 C8 a9 ~
6 ]/ Z6 J7 V$ p0 c
5月27日 红军在永定城关南门坝召开万人祝捷大会,并正式成立闽西第二个红色政权——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张鼎丞出任革命委员会主席。
) {- M% A8 \# q$ V+ J# P$ g; ?$ s8 ]
  v4 `$ y5 K* j  e5 u7 |5月末 参加在永定湖雷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讨论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前委和军委分权等问题。, C3 W3 R1 \! L* v" d) Q$ V$ G' p
: P3 R7 @$ k# ]0 K* |* j- ~
6月3日 为诱使陈国辉(福建省防军暂编第一混成旅长)部回援,红四军第三纵队和闽西地方武装第二次攻占龙岩县城。/ n( E% }$ w7 @7 C3 k7 x6 }8 F

; c; {/ P. G: P9 i* Q3 |6月6日 红四军主动撤离龙岩县城。* M+ \( \  G- Y
0 n* s2 N  w( f3 u, `9 z8 g2 s
6月7日 率领红四军第一纵队为左翼,从大洋坝直扑上杭县的白砂,在其它部队的配合下,歼灭国民党军福建暂编第二旅卢新铭部钟铭清团,攻占上杭县城。
# W" R( v5 G. M( {5 v/ ?6 o1 O9 b4 e, F6 X& t7 p3 K. L
6月8日 毛泽东在白砂主持召开第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该次会议共有四十一人出席会议,会议决定采纳毛泽东意见,决定取消临时军委。会议就是否设立军委以及由此涉及的党的工作范围、支部工作等问题继续展开讨论。毛泽东在会议上提出书面意见,认为前委、军委分权,“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责任又要担负,陷于不生不死的状态”;指出“对于决议案没有服从的诚意,讨论时不切实争论,决议后又要反对且归咎于个人,因此,前委在组织上的指导原则根本发生问题”;表示“我不能担负这种不生不死的责任,请示马上调换书记,让我离开前委”。这次会议以三十六票对五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撤销临时军委的决定,刘安恭兼任的政治部主任也改由陈毅接任,而陈毅的一纵队党代表一职改由熊寿祺担任。
1 h, T& r6 y0 a- q
+ D' D. H! ~* D同日 晚上,林彪请前委秘书长江华将一封信转交毛泽东,表示对他的支持。毛书记: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在群众中又是比较有地位的。因此,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式成一无形结合,专门吹牛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和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但是许多党员还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袖欲的同志所蒙蔽,附和这些有领袖欲望的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个可叹的现象。你今天提出的你个人要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应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代理你以前,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林彪,即夜。当时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江华回忆道:“当天夜里,林彪给毛泽东送来一封急信,主要是表示不赞成毛泽东离开前委,希望他有决心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我当即将此信送给毛泽东,他看了一下,对我说,放在这里吧,没有别的事了,你休息去吧。回屋后,我一直不能入睡。第二天得知,毛泽东也一夜辗转未眠。这些天来,他常为解决争论,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而焦急思虑。”林彪给毛泽东写的信,后在中共红四军前委主办的刊物《前委通信》第三期上发表。[]# w7 x. ]: F; F4 P, e) d, s7 L5 ?
  ?5 {& u  k  O4 u0 h  ^
6月9日 出席在上杭召开的中共红四军前委会议。8 v% O% @) Y( w& _- T) q5 ^' s

9 l, L# L& r+ m% q- O. `% y6月10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经上杭的旧县、南阳进驻通往赣南要隘的连城新泉。林彪率领部队跟随红四军集结于新泉、才溪(福建上杭、连城之间),造成向西退却的态势,诱使敌人再进龙岩。
5 i3 N& j/ j+ N6 O  O5 n5 E* _% h) _: @! n( L3 A: n+ F
6月14日 毛泽东就红四军党内争论的问题在新泉给林彪复信:一、你的信给我很大的感动,因为你的勇敢的前进,我的勇气也起来了,我一定同你及一切谋有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进的同志们,向—切有害的思想、习惯、制度奋斗。因为现在的争论问题,不是个人的和一时的问题,是整个四军党的和一年以来长期斗争的问题,不过从前因种种原因把它隐蔽了,到近日来才暴露出来。其实从前的隐蔽是错误了,现在的暴露才是对的,党内有争论问题发生是党的进步,不是退步。只有赶快调和敷衍了事、抹去了两方的界线,以归到庸俗的所谓大事化为小事才是退步,我想这回是不会发生可怕的恶结果的。白砂会议后不到几天,问题已经在党内群众中热烈地讨论起来了,我想同志们一定要求这问题的彻底弄清楚,一定不肯调和敷衍,摸棱两可,是非不分,而且一定能选择并拥护一种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前进的意见。四军改造的工作由此可以完成,四军的党由此可以得到一极大的进步,这是绝对无疑的。二、不明四军斗争的历史,便不明白现在争论问题的来源,不明白它的来源,便不明白自有四军到现在两个思想系统的斗争的全部问题的性质。问题的主要点有以下各端:(一)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二)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三)小团体主义与反小团体主义,(四)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五)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六)地方武装问题,(七)城市政策与红军军纪问题,(八)对时局的估量,(九)湘南之失败,(十)科学化、规律化问题,(十—)四军军事技术问题,(十二)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十三)分权主义与集权,(十四)其他腐败思想。让我在下面预说出来。三、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这是四军党的主要问题。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记得的就是四军的大部分是从旧式军队脱胎出来的,而且是从失败环境中拖出来的。我们记起了这两点,就可以知道一切思想、习惯、制度何以这样地难改,而党的领导与个人的领导何以总是抗分□□□□□□□□□,长在一种斗争状况之中。红军既是从旧式军队变来的,便带来了一切旧思想、旧习惯、旧制度的拥护者和一些反对这种思想、习惯、制度的人作斗争,这是党的领导权在四军里至今还不能绝对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原因。不但如此,四军的大部分是从失败环境之下拖出来的(这是一九二七年),结集又是失败之前的党的组织,既是非常薄弱,在失败中就是完全失了领导。那时候的得救,可以说十分原因中有九分是靠了个人的领导才得救的,因此造成了个人庞大的领导权。这是党的领导权在四军里不能绝对建立起来的第二个原因。明白了这两个原因,我们再来看一看四军党组织以后的历史,更明白个人与党斗争的盈虚消长之机,自四军成立以后,党从连上建设了普遍的基础,现在上级指导机关对于斗争策略的正确(湘赣边界特委,四军军委前委),边界各县地方党部之建立,群众斗争之发展,使得个人作用渐渐减少,党的领导渐渐加强。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四军成立到去年八月重回边界为第一个时期,这时期包括边界这次战争的胜利和湘南的失败。党在这时期中不能有绝对的指挥权,小团体主义充分存在而发展,党不敢作调动枪枝上的尝试,红军后方兼顾主义与少数同志的红军本位主义是冲突的,军需制度和编制法规未能建立,个人支配政治和武器的事常常有的,这时候的党从连到军从它的实质说是处在一种从属的地位,在某些问题上是绝对听命于个人。从去年九月重回边界到三月十四日占领汀州是第二时期。这时期内,党能开始在理论上建设小团体主义了(虽然在实际上还不能),军需制度建立,成立了七十五支长枪一连的制度□□□□□□□□,然还没有能触及短枪□□□□□□□□□□□□□□□□□□□□□□□□□□□□□□□,拨枪交与地方没有第—时期那样困难了。这时期内少数同志极力把头低下来,党确处在指挥的地位了,从支部以至前委大体上说来都是如此的,在这时期内有几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是在湘南失败及大余—路逃难形势之下,个人没有显出什么大领导,同时非依赖党的领导就会有塌台的可能,不比第一时期有迭次的军事胜利,这是党的领导抬头的第—原因。第二,这时期内党的组织与同志们的政治程度和斗争经验比起第一时期来确实进步些,少数同志不正确的言论行动比较不容易得到—般人的拥护,因此自己要收敛一些,这是党的领导抬头的第二个原因。第三,这时期内遇到两支新鲜的友军,即五军与二、四团。五军不能给四军以多大的影响,但在打破小团体主义—点上确还给予四军相当的刺激,特别是柏路会议讨论四、五军合编问题时,彭德怀同志的愤激的表示,给了少数同志以颇大的打击。至于二、四团,四军的同志见了他们直是惭愧万分,他们是指导员支配军官的,前五册上军官的名字列在指导员的后面,一个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支配,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四军党的领导加强的原因。从汀州到现在是第三时期。这一时期内党及红军的各方面实在都比以前进步了。因一、二、二纵队的编制,小团体主义从事实上开始减弱,□□□纵队委员会比前委要起作用些。各级党部更能无顾忌地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短枪的数目也能规定。政治部成立,司令部的职权也有限制了。这都是关于组织方面的。关于政治路线方面的,六次大会指示的政治任务能在工作上去求实现了,城市政策的执行更好了些,宣传进步了。大规模的游击战术学会了,因时局的开展红军的组织也扩大了。但因为党的意志极大的限度的伸张、个人意志感到从来未有的痛苦,一连打了几个胜仗和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从远方到来,这三样汇合所以爆发了近日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在现在时代军党部要不要的问题,因为少数同志坚决地要军委,遂不得不攻击前委、于是涉及党的机关的本身问题,“党太管多了”、“权太集中前委了”就是他们攻击的口号。在辩论中论到支部工作,便有人说出支部只管教育同志的话,这亦是由于党的管辖范围一问题生出来的,因为他们主张党所过问的范围是要限制的,便不得不主张支部工作也是要有限制的了。因为党的意志伸张,个人意志减缩,一切问题都要在各级党的会议席上议决之后,才许党员个人依照决议去执行工作,使得个人没有英雄式的自由,于是从要有相当自由要求出来的“一”支枪也要问过党吗?”“马夫没有饭吃也要党去管吗?”这就成他们嘲笑党部精密细小工作的口号了。以上是他们在湖雷前委会议时发表的意见,议论问题虽则分成了三个(党的势力所及的范围,支部的工作,个人无自由),但精神是一贯的,就是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争雄的具体的表现。自近日争论问题发生之后,有的同志觉得四军的党到来了一个危机,如果少数同志作的个人主义领导胜利了,那未必至如你的来信所说有一种破坏党的团结一致和不利于革命的前途会要到来。但我相信不致如此的,因为现在的四军的党是比第一、二时期都有显然的进步,各纵队的基础已是不能动摇,个人自私的欲望决定会被群众所拒绝,我们只要看四十一个人会议中三十六票对五票取消那少数同志们硬要成立军委的一件事,就可知道大多数人一定不会拥护他们的“不利于团结,不利于革命”的主张了。个人主义与反个人主义的,亦即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的斗争,是四军历史问题的总线索。下面各项大体说来(均其分支)没有一项不是有正相反对的两种意见,我们试简单举出。四、四军中向来就有一些同志是偏于军事观点的,与站在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上的人的意见不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因长期斗争经验和工农群众的影响,这种单纯观点的头脑,渐渐洗刷了一些,单纯的“打大仗”和“拿几十个州县”的观念比较地减少了,但没有完全消灭,遇有机缘就会发作,特别是在军事失败时候,差不多什么都可以取消,只要枪杆子保存就够了。这些同志在会议时候最厌烦的是讨论宣传和组织问题,在游击工作中发展单纯的军事影响而不去发展政治影响。军阀军队残余的小团体主义是造害红军最大问题之一。少数同志们不但不肯努力去消灭小团体主义,反而有助长小团体主义的倾向。小团体主义不消灭,不能如二、四团一样的完全由集体的党领导,则红军只是一个好听的名称罢了!流寇思想历来在红军中是很利害的,它的产生是由于四军中的游民成分。党与这种思想曾作过许多的奋斗,但它的尾巴至今还存在,从前代表这种思想的人,至今还不能说是已抛弃这种思想。流寇思想影响到政治方面的最显明的表现,就是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的不同的见解。我们不要忘记,湘赣边界割据问题在四军党内的一致仅仅是表面的罢了,骨子里面是有一部分同志时时刻到要脱离边界的斗争,一到危急时候,这些同志马上□□□□,参加过湘赣边界斗争的人大家明了的。对于建设湘赣边界武装问题,因为要从红军中拔枪,历来成为一个斗争,这是军事观点群众观点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发生出来不同见解的表现。红军的游民成分产生了流寇思想,同时影响到城市政策与红军军纪。负责同志亦显然发出不同的意见,一种以为军纪破坏一些城市破坏一些也没有什么大要紧;另一种则与此相反。对于军纪破坏一事,有同志以为宁可没有这次胜利,不可有这次军纪破坏;还有同志则没有这种深刻的感觉,马马虎虎叹息一下就算了。这是最近的例子,以前的例子很多。军纪问题是红军一个很大的政治问题,但因—种人主严,一种人主宽,效果便相消了。在群众的心理上,因为多数人做了、少数人做好,结果便发生不良的影响。对时局的估量亦历来有不同的意见,因此对于红军行动的意见也就不同了,特别在边界时是很显著的。去年七月四军大部往湘南的一致处,同志们大多数都承认是错了的,沙田的代表会议亦是这样承认,不料近日少数同志之中的奇异见解,却说往湖南是对的,留在边界的倒反是错了。这也是见解上极端相反的证例之一。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和行动总要稍为科学一点才好,而一部分同志则恰恰与科学正相反对,一篇演说、一个行动已可以找出很多的矛盾出来。说话完全不顾及这话将要发生的影响,不管对不对,乱说一顿便了。“你乱说就是,横直他们只晓得那多”,这是何种非科学的态度!稍为进步一点的军队,就需要规律化,像红军本来这种“烂糟糟的”现象,我们只好认它是一种原始的游民的队伍的现象,要极力和这种现象斗争。然而同志中显然有一部分人是有意无意中在拥护这种现象,至少对此现象没有和它奋斗的决心,遂使红军至今不能建设一规模,比起资产阶级军队还相差得很远,这实是一种可叹的现象。“烂牛皮不是烂牛皮,烂豆腐不是烂豆腐”,这是朱云卿同志形容四军军事技术太差的愤激话。凡在四军生活过的人,大概没有不承认四军军容技术到了很差的程度了,但是偏有—些同志对于训练军官的本职不愿去管,却天天作些政治上的鼓动,发生什么“土豪不能打还有什么事做”的怪话。这种现象不改变,四军的军事技术问题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五、到近日,两种不同的意见最显明的莫过于军委问题的争沦。少数同志们硬是要一个军委,骨干里是要一个党的指导机关拿在他们的手里,以求伸张那久仰求伸的素志(即与历来指导路线不同的另—指导路线),然而表现出的理由仍然是冠冕堂皇的,可惜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罢了。他们说:“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完成组织系统应有军委”,这不是完全形式主义的说法吗?现在只有四干多人一个小部队,并没有多数的“军”如中央之下有多数的省一样。行军时多的游击时代与驻军时多的边界割据时代又绝然不同,军队指导需要集中而敏捷。少数同志们对这些实际的理由一点不顾及,只是形式地要于前委之下、纵委之上硬生生地插进一个军委,人也是这些人,事也是这些事,这是什么人都明白在实际不需要的。然而少数同志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非要设立不可,究竟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明呢?要找寻出理由,我只好说这是少数同志们历来错误路线的结穴,两个指导路线的最后斗争,我们只要查明了四军的历史,就容易明白这回争论的实际意义了。为要成立新的指导机关——军委,便不得不理出旧的理由,攻击旧的指导机关——前委以至支部。他们提出攻击的理由最具体的是:(一)党代替了群众的组织,(二)四军党内有家长制。他们这种攻击又全陷于形式主义。党的组织代替群众组织,自有四军党以来就是严禁的,就前委指导下的工农组织说来,未曾有党的支部代替过工农协会的事,就兵士组织上说,未曾有任何一连的连支部代替过连士兵委员会的事,这是四军中有眼睛的人都见到的。至于党部机关代替了群众机关或政权机关,如纵委代替了纵队士委、纵队司令部、纵队政治部,前委代替了军士委、军司令部、军政治部,亦是从来没有过。但是少数同志的形式主义又要在这里发挥了,他们说党部机关虽没代替群众机关及政权机关,但实际上纵队司令部少向军司令部打报告了,军司令部淡了。少数同志们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之不同,纵委或前委的领导加强,—切问题(凡是他们所需要提出的)都能够提出在会议席上讨论决定,然后通知政权机关负责同志去执行,否则谓之自由行动(如自由支配财政、自由支配枪弹等)。这种表现是党部领导力量加强的证例,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的现象。每次会议,政权机关的负责同志都是到会的,而意见也参加了,而且许多问题是要这些负责同志提议才能讨论的(如作战计划、官兵训练计划等),大家都参加了问题的讨论和表决了,会后拿去执行起来,因而觉得行政机关简单了一些,自由了一些,于实际上究竟有些什么要不得呢?军长闲起了,但是党代表(与党部书记是两个东西)的闲起更甚,因为没有下级党代表向他打报告。纵队司令部少有报告打到军司令部了,但是纵队政治部打到军政治部的报告更少。不问后来的状态比从前行政自由支配、比从前报告打得多的热闹的时代——湘赣边界的初期,于工作上是否有效果,于斗争上是否更形便利,不从需要上实际上去估量,单从形式上去估量,这是什么一种共产主义者的态度呢?!请问实际弄得不好,形式上弄得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处呢?!至于指责到湘赣边界的行委,不问行委制度在边界斗争中收了多少效果,只是形式上以为是党的机关代替了行政机关而认为要不得,这又是同样犯了形式论的错误。这种形式论发展下去,势必不问一切事的效果,而只是它的形式,危险将不可胜言。边界的行委制度在边界的斗争上有过很大的效果,这是有眼睛的人都明白的,而且行委一面是在内的党部,一面又是公开的行政机关,有什么妨碍行政机关的系统的呢?至于攻击四军党内的家长制,这个同样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观察。于此我们要先问什么叫做家长制,然后才可以知道四军内是否有家长制,不然随口乱说必定与事实不相符合。家长制的定义是:只有个人的命令,没有集体的讨论,只有上级委派,没有群众选举。如果大家承认是这个定义,那末,我们看一看,四军的党内有没有这定义所说的一样,就可以知道有没有家长制了。四军党的集体的讨论,从支部到前委历来是如此的,各级党部会议,特别是前委纵委两级会议,不论是常委会、全体会,应到委员之外,差不多每次到的有非委员的负责同志参加。假若少数同志们患了善忘病的话,现在各纵队的会议录(三纵委有从去年五月起的全部会议录,不差一次)、前委会的会议录(有从今年起的会议录,不差—次),可以去查。大的问题,如井冈山之出发问题讨论,东固之分兵讨论,此次之争论及分兵问题讨论等等,总是征求群众意见的。说四军党内只有个人命今没有集体讨论,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吧?!说到各指导机关的产生,从支委到纵委、前委是中央委派的,但这不能作为四军党内家长制的证明,四军党内事实上寻不出家长制。为什么少数同志有这种借口呢?这种话有什么客观的来源呢?是的,就是四军中有一种党部书记兼充红军党代表制度,一些同志分不清楚党代表与书记在职务上是两样东西,因为党代表与军官的权限历来没有弄清楚,时常发生争权问题,由是引起了头脑不清楚的人把党代表在那里工作看做是党的书记在那里工作了。三纵队几个连上的同志叫那个连的支持书做“老板”,就是这样牵挂来的。要除去此弊,只有使党代表与书记分开,这是应该一面从内部找人,一面从外面多找人来才可以解决的(从前的兼任是因人材太少的事实,是大家都知道的)。形式主义之来源是由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之来源是由于游民、农民与小资产阶级成分中产生出来的个人主义,这与小团体主义、流寇思想、单纯军事观点等等是在一条路线基础上的,只是一个东西。这种思想发展的另一方面必定是分权主义—一也是代表游民、农民、小资产阶级的一种思想,而与无产阶级的斗争组织(无论是阶级的组织——工会,与阶级先锋队的组织——共产党,或它的武装组织——红军)不相容的。军委、前委分权的形式所以不能作在就是这个理由。虚荣心、夸大、英雄思想等等腐败思想,都是以个人主义—个为头发出来的。六、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我现举出了自有四军以来的历史问题的各方面,以证明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我们干万不要忘记红军的来源和它的成分,五月份统计,全军一三二四名党员中,工人三百一十一,农民六百二十六,小商人一百,学生一百九十二,其他九十五,工人与非工人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二对百分之七十七。讨论到个人思想时,不要忘记他的出身、教育和工作历史,这是共产主义者的研究态度。四军党内显然有一种建立于农民、游民、小资产阶级之上的不正确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利于党的团结和革命的前途的,是有离开无产阶级革命立场的危险。我们必须和这种思想(主要的是思想问题,其余是小节)奋斗□□□□□□□□,去克服这种思想,以求红军彻底改造,凡有障碍腐旧思想之铲除和红军之改造的,必须毫不犹豫地反对之,这是同志们今后奋斗的目标。至于我之请求离开前委,并不是消极,不参加这种斗争,乃有以下的理内:(—)对于与党内错误思想奋斗,两年以来已经既竭吾力了,现在我又把问题的内容提出以后,使多数同志们作不断的奋斗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二)我在四军的日子太久了,一种历史的地位发生出来的影响是很不好的,这是我要指出的中心理由。(三)我个人身体太弱,智识太贫、所以我希望经过中央送到莫斯科去留学兼休息一个时期。在没有得到中央允许以前,由前委派我到地方做些事,使我能因改环境而得到相当的进步。(四)四军的党已经有了比较坚固的基础了,我去之后,决然没有不好的影响。党的思想上的分化和斗争既已经起来了,决不因我去而不达到胜利的目的,所以你的信—上的后面一段是过虑的。自然我的工作我只能提出意见,决定要在党部,我没有离开一天仍旧可以随大家作思想奋斗一天!C的敬礼。
  F: C2 G* @9 \9 {5 @) ~  n
% b7 h: h7 J) |5 s, |% S- H! f" C6月15日 朱德写了《答林彪同志谈前委党内争论》的信。在信中,朱德对三个组织原则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信尾写到:我们四军的党变成群众的党应有此次斗争,要使四军党变为全国一致的新的组织的党,也要有此次斗争,要合乎国际共产党也必须有此次斗争,斗争之结果必然是好的。请你不要消极,不要绝望,每个同志积极的斗争,使党内一切不正确的、一切错误都要应有尽有的洗除,努力建设新生命的党。
* w8 ?* I, w' i& W: M
$ i9 K& b! Z6 ]! c+ Y# j6月16日 蒋介石名命令赣、闽、粤三省国民党军务于半个月内分途集结于闽西边境,准备会剿红军。. _9 d1 F. Q$ |& U0 O+ f
  V0 m3 y, _; a
6月17日 获知国民党军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返回龙岩,红四军全军即秘密离开新泉,挥师东进,迅速进至龙岩城外的小池圩。
8 n) n' X, c, M3 u; r8 _9 |. i) z4 ?6 B" e, e) d$ g
6月18日前 为尽快解决党内的争论问题,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由陈毅代理前委书记。于近期内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7 N, S' D: o+ i0 w7 Y) d# {

% `- }+ [$ Z. {, q8 u6月18日 下午,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进抵龙岩城外的小池。/ j5 F8 x- J& x  Y" _. J

9 S* Y) Y( Z7 j/ d同日 参加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尽快解决党内的争论,会议决定陈毅代理前委书记,于近期内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7 y4 D: L1 t0 ?+ L
+ j- G# @! {6 Y, a2 Y& P6 y2 k' G
6月19日 拂晓,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第三次攻占龙岩县城。红四军出敌不意,突然从南、北、西三面向龙岩县城发起猛烈攻击,并迅速突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至十四时,红四军攻克龙岩县城,歼灭国民党军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二千余人,冲锋枪四支、缴机枪六挺、步枪一千余支,迫击炮四门。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8 g, o/ w! w3 @' P
* M( G' B7 o* [! e* k6月22日 参加陈毅在龙岩县城公民小学主持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本来准备总结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但由于条件不成熟,会议就井冈山斗争以来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争论,就红四军党内长期存在的建军思想和建军原则的分歧进行讨论。会议否定了毛泽东提出的必须反对不要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和必须坚持党的集权制领导原则的意见。会议决定给毛泽东以严重警告处分,给朱德以书面警告处分,对林彪给毛泽东写的信提出了批评。大会改选红四军前委,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毛泽东、朱德、陈毅、林彪、刘安恭、伍中豪、傅柏翠及红四军直属队、各纵队士兵代表等十三人当选红四军前委会委员。会后毛泽东被迫离开前委领导岗位,继任者陈毅则代表红四军前委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2 G% n  i$ @3 M! ]8 a
) k" h: A' N* [# e$ k
6月24日 国民党军粤军陈济棠部在蒋系部队配合下,攻占南宁,桂系将领败走香港,蒋桂战争结束。
. h0 l6 W" |' F* y
! o$ H, d7 |3 O6月25日—30日 中国共产党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了政治、组织、职工运动等决议,以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提出了继续深入土地革命,扩大苏维埃区域,建设红军,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公开和秘密工作等项任务。
/ e/ ?6 e# Y) R6 I( y
7 |* L: |, G3 _( f) U5 f5 N7月8日 毛泽东以身体健康原因离开红四军,同谭震林、蔡协民、曾志等前往闽西特委所在地蛟洋地区指导地方工作。; Q7 u# w' R- {2 H
: d! b' B( e. Y! b
7月上旬 出席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分兵游击及巩固和扩大根据地问题。
- C( R& x( j( d5 e4 k( A  L2 X
+ M$ s* r2 F9 z; |/ R. E& C9 q7月29日 出席在上杭蛟洋召开的由陈毅主持的中共红四军前委紧急会议。根据国民党赣军李文彬部已占领长汀河田、闽军张贞部占领龙岩适中的情况,决定放弃原定坚守闽西的计划,由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闽中,陈毅赴上海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并向中央报告红军情况。陈毅不在红四军期间,由军长朱德代理前委书记。
5 d& g6 r# G/ B
5 ]( i! j- [& N# p( D( m7月30日 红四军在大田(福建属县)作战失利。& |' f" E% z- G1 ]! F: u
$ W, j: R' A; }8 J" P, G
同日 江西国民党军第十二师二个团进到长汀;第七师第二十一旅二个团由长汀进到河田。
" C1 |4 x' J# K9 p
9 T3 f& }" H6 T) f8月2日 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向宁洋县前进,林彪化名陈韶率领第一纵队留守闽西的回龙、官庄地区,配合第四纵队坚持斗争。驻留闽西时,林彪曾多次去看望病中的毛泽东。
8 ~$ E! l. K* t7 T
0 m' A3 C/ `. e, v& d8月3日 率领第一纵队抵龙岩、上杭、永定交界的大洋坝一带。, @* T- y- j; L

' |$ v# |& U  l1 L; J- t; ~8月8日 率领第一纵队占领漳平。
$ i+ c9 m0 S, I# {! f7 l: o( Q6 }7 K* P9 n& A* I
8月8日 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占领漳平县城。% {9 n2 W0 |- ], b9 n& V
- V; G  h; O4 ^& Z
8月上旬 陈毅按中央指示和前委决定,赴上海参加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及汇报红四军的情况。
. G. i' @* u( V7 y
+ W, T$ F4 X2 F0 p& ]) p) E9 a8月21日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发出指示信,对中共红四军七大提出批评,认为红四军七大侧重于解决内部纠纷是不正确的,前委同志号召大家努力来争论和刘安恭同志企图引起红军党内的派别斗争是错误的。指示信肯定了地方武装与红军同时扩大和暂不设红四军军委是正确的。
3 f, M5 F1 D1 C8 t5 J8 z9 z$ I2 @  S: n; h; C2 L1 f1 t
8月29日 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在漳平东北的溪南,歼灭福建国民党军暂编第一师一个团。
, V4 P/ v" ]& ]
1 \; c; s0 d; s; e5 p& _8月30日 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进占漳平,消灭敌人一个营,并乘胜占领靠近龙岩的永福,迫使进入龙岩的国民党军撤退。至此,红四军打破了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的会剿。
" N6 G$ H' z8 T. X0 P8 C2 L# n6 h8 [8 m; G, X2 F8 U
9月1日 陈毅在上海向中共中央负责人周恩来等作了《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现状的报告》。) {* D" @- _+ z2 [9 l- I$ J# c
: d) B4 o$ |) j5 Y+ h
9月6日 率领第一纵队重占龙岩。7 ^: u! G9 |2 K( k$ ?& D

. W3 f1 i  i0 l. T1 E- n4 z3 W9月上旬 朱德率第二、第三纵队至上杭县白砂同留在闽西的第一、第四纵队会合。
: @4 S; t3 c5 d; e$ ~, c/ b. x8 ]' K. f+ O
9月18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秘密到达上杭城外。随后,出席朱德主持召开的前委会议。6 Q: Y0 Y% N5 A" ~* a
  g5 h* z# E, a/ w! J2 d
9月19日 晨,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分路向上杭各城门发起总攻。
2 e3 [  {8 P& N4 `4 C% g
2 K( d& v5 z' ?) Q. E2 r; J9 ^9月20日 红四军从白砂出发攻占上杭县城。- |8 E% Q% o; |! A& H
: J$ n0 _/ s- o0 U
9月21日 红四军攻占上杭县城,歼灭守敌二千余人,并乘胜夺取武平县城,迫使广东国民党军撤回广东东江地区。
" O/ N8 }8 F+ {
4 a0 @6 l9 Y- ~' x& F# C/ k同日 红四军在上杭进行扩编,各纵队都编足三个支队。但所补充的兵员都是俘虏国民党军暂编第二旅的闽西地方部队,其成分多是兵痞或流氓无产者,这就为今后出现大量逃亡埋下隐患。
! ]3 M. G8 |5 E0 }! }. r9 y( U5 \! M- g
# o& \2 B! @* W, N! q' L. O. n* o3 X9月28日 参加前委代理书记朱德在上杭县城太忠庙主持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会议实行极端民主化的“由下而上的民主制”,讨论红军法规等问题,在无组织的状态中开了三天,毫无结果。林彪同与会绝大多数代表要求毛泽东回红四军前委工作。
) S$ e3 q3 S8 ^6 E# q; @0 T; [6 i: X' z3 ?8 J! r$ E
9月28日 中共中央发出按照周恩来、李立三多次谈话精神,由陈毅起草,经周恩来审定的给红四军的指示信。信中肯定了红四军的成绩和经验,对红四军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要求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毛泽东仍应为前委书记。' b0 W0 f  C* X; L

5 h" v( o  K# Q; M% C+ p0 i10月10日 率领第一纵队向武平县的象洞发展。
4 x( I# u1 h6 r- }+ d+ w9 H( J$ |' O1 s9 [  z
10月13日 福建省委将中共中央的指示转达红四军前委。指示要求红四军乘国民党军李宗仁、张发奎联合反对陈济棠战争之机,全部到东江游击,向潮梅发展。7 P# W/ ^7 g+ @

0 }* w1 R7 i/ T$ A0 o10月19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在朱德指挥下出击东江。
7 Q9 m) n8 l" N  W) @) n8 }( l6 Q" t0 n0 Z3 R1 ^
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占领广东焦岭松源,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
' \2 y( E- Y. g
! T5 i0 g+ e* W  A7 a0 e7 O10月20日 率领第一纵队占领石下坝。, g$ C$ F$ @! V$ r" {+ r/ M  i
) A5 E2 R4 e" w  u; t/ I: U
同日 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刘安恭阵亡。( s( [" Z6 g4 X* f
$ {; L# E5 k3 _  B, `+ E0 U
10月22日 率领第一纵队在蕉岭到梅县的路上同从上海返回红四军的陈毅相遇。告知陈毅,军部在松源,陈毅是日晚赶到松源与朱德见面。
$ y9 d1 Y5 u/ ?+ x% C1 L; b
0 @. O5 J& e0 r* x% l2 D; z6 b( I同日 夜,出席中共红四军前委会议。听取陈毅在会上传达中央的指示、介绍了东江的情况。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会议决定在毛泽东未回部队之前,前委书记的职务暂时由陈毅代理。2 b0 v, z  X) q: D0 m7 O, ?
5 u  v. K( Q0 x% |
10月23日 国民党军粤军第三师第七旅陈维远部三个团在松口集中,红四军前委决定改变“夺取松口直下梅县,向兴宁、五华之计划”,而改为“由焦岭、平远入兴宁,到东江赤色区域,在行设法解决陈维远。”
& X( A! r5 F, N- L% V+ \
9 G: d- K) l4 `* i同日 晚上,率领第一纵队撤离松源地区。
9 V8 {% o! V4 A$ U" T9 X, _! B9 p3 U4 X1 ]
10月24日 早晨,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到达焦岭城下,守城国民党军略事抵抗后,即匆忙弃城逃跑,红四军顺利占领焦岭县城,并向梅县方向派出侦察,侦察后知道梅县确无敌人。
# `% r5 \; W- r" u) W0 i( J6 n0 {8 Q- s# Q
10月25日 早晨,红四军在新铺与敌一警卫队相遇,将其击溃。下午,林彪率领第一纵队在其它部队配合下攻击梅县县城(广东省境),攻占后主力部队即撤出休整。是役攻克梅县。
7 _; I% R& C& L# ]
$ `/ y" G' n$ T  ^10月26日 国民党军粤军蒋光鼐部第十一师攻占梅县。
/ C5 }1 S# P  s* n* \3 E' b& ]( O
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撤往梅县以南山区。! i& s. o5 v0 Q; I5 S
5 y4 A* k5 X- W% c" y& V
10月27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到达梅南南坑宿营。, Y) Y* f* t6 C0 \, Z. ]

' u. ?4 c5 N4 Y+ l, Z! h10月28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军部在丰顺山中休息。/ K) {9 g/ A" }/ u
7 C$ z% _7 ]& j8 N
10月29日 红四军探知国民党军大部分已由梅县开往汤坑,梅县只有一个教导团,于是前委决定反攻梅县。6 @0 Z- c% o' u( m! N/ @

- n) a# w3 \" q2 ^10月31日 上午,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再次攻击梅县。因梅县城内除教导团全部外,另有蒋光鼐本人所率师部特务营及新编特务营、炮兵营等部队,红四军的攻击未能奏效,各纵队均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撤离梅县后,红四军各纵队均减编一个支队,并经平远(广东属县)向寻乌(江西属县)方向撤退。7 S4 _# I+ J; ^' ^1 i

- T% q' x* m& S2 t- H7 g; V11月2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脱离东江地区,经平远县(广东)的石正地区到达赣南寻乌大田赤色区域,部队进行了休整。6 s9 K' M$ b3 g# P

$ j7 J9 q: ]0 t# P11月5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为取政治消息及解决经济问题进入安远。% v: h6 p# _( B2 I$ Z2 }2 E
: I, D. X( Y* L! q- B8 `& u
11月中旬初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经广东平远返闽西。
+ X0 ?8 b! z4 E
9 }4 k( n8 F3 o1 d5 c% w  r/ }11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楷、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党籍决议案》,并通报全党。
3 M3 b1 B/ i, s" Z" z
4 C  ?# j6 U0 f11月18日 参加朱德主持在上杭官庄召开的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由陈毅传达了中共中央发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和周恩来的指示。林彪在会议上建议红军部队分散行动,但被会议否决。会议决定放弃进入东江的计划,撤回闽西,全力扩大闽西赤色区域,建立闽西红色政权。# K/ b1 h) T, B$ w

% Y# ^' n, L6 e9 p7 @# ~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到达闽西上杭县官庄。
8 F( X7 m/ {4 Y$ D3 H' a* x1 ^3 i- M/ Y5 r% i. I0 R) A
同日 朱德、陈毅致信给在上杭苏家坡休养的毛泽东,请他速回红四军主持前委工作。
/ L8 v9 \: u/ }! ?. U/ U1 p- \
& v, r9 h3 v7 H: q; G3 c! s, L11月23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再次攻占长汀县城。
2 ~4 r# d0 y  A6 C- X" W$ F! P8 ~) b3 Y
同日 出席朱德主持召开的中共红四军前委会议,会议决定分兵发动群众,同时决定促请毛泽东速回,并派部队接毛泽东回红四军主持工作。# d- d5 n' B8 o1 b$ z# h: t8 f

& v# y: Y8 R3 M1 d: G11月26日 毛泽东自闽西抵达长汀,同红四军会合。遵照中央指示,仍任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
$ B: q0 l# x  D0 g* z
6 d( P, f  M0 K6 W) C11月28日 出席毛泽东在长汀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听取了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和周恩来、李立三对四军工作的指示,决定召开红四军九大,建立红四军的政治领导,纠正党内各种错误倾向。扩大会议除同意官庄会议的决定外,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检查了红军的一般情况,决定了红军的整顿和训练问题,讨论了十二月份的工作,准备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以贯彻中央的指示。
( `4 H# Z1 \% k7 a! M& B! z4 w: }
+ \9 P% ?3 E2 g6 \% x0 U( y& q12月3日 国民党闽、粤、赣三省军队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赣军金汉鼎部由赣入闽向长汀袭来。
% \# N+ b5 T0 N
( C' X; l- ~9 a. ]' M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撤离长汀进驻连城县的新泉,进行为期十天的全军军训。% g, h/ N, @5 p* p

3 R* _6 ^) S+ P同日 仍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党代表熊寿祺、袁祜,参谋长萧克,政治部主任谢唯俊,军需处处长赵尔陆,卫生队队长张纲。下辖第一支队:支队长王良、党代表李赐凡、副支队长陈光。第二支队:支队长龙普霖,党代表先后粟裕,赵尔陆。教导队队长萧克。
; c2 h. F3 Y3 _! l8 P1 G) f- y
: J% y" U) K+ J  D12月13日左右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移驻上杭县古田。参加红四军纵队、支队、部分大队党代表和支队以上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的联席会议。会期十多天,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召开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 _$ G( e7 p5 a5 \

9 S2 M7 t) k6 H) _12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布《目前扩大红军的计划大纲》。大纲规定:在某些红军部队中设特别联络员,其职权是传达中央的指示与决议,与红军党部及所经过和所在的地方党部共同讨论执行的办法,并向党中央及所在省委汇报红军的执行程度与发展情形。
/ j: B% X$ S5 t& |" D4 v# x, |0 y/ F  q. x% x# R) V
12月28日—30日 参加红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溪背村廖氏宗祠召开的第九次党代表会议。会上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以及中央关于开除陈独秀等党籍的决议案。形成著名的古田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制定了工农红军正确的建军纲领,即:“规定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三大任务”、“肯定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原则和制度”、“明确军事和政治关系”、“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确立红军处理军内关系、军民关系和瓦解敌军的原则”、“规定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论述红军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 _; ?- A- @; K- |+ N4 x' {

. S( S+ o8 \8 q5 U! |0 d12月29日 红四军党代表会议以“政治观点明确、工作积极、有斗争历史”为基本条件,选举毛泽东、朱德、陈毅、李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为委员,杨岳彬、熊寿祺、李长寿为候补委员组成中国共产党第四军前委。+ }% j8 m& v6 V" ^
6 c/ _, R, U" |. T( U
12月31日 给毛泽东写《新年贺信》,信中流露红旗能够打多久的忧虑: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赞成在福建、广东、江西之间的三个边界区域的流动游击。
; T5 S- E" Q9 H, x1 K) f6 p3 T! v& N; C4 c3 g4 r; P
同日 给陈毅写《新年贺信》,主要内容:九次代表大会开得很好,趁过年之机,我们大家进行一点自我批评,举行一点会议,对我个人有点什么意见,希望提些批评。/ Y4 s% n) E: h4 D, T; U

% t  ~8 k! }- ~( E0 a2 `7 ?, g0 E+ l1 u" Q9 M1 s" @+ o4 J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27949" G: _0 T9 M3 A1 y*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30年 23岁
* t( i3 Z, g1 j2 S1 J+ ?2 P7 f, V
7 r% U; ~: C2 ?4 k  L7 C5 e1月上旬 赣、闽、粤三省国民党军集中十四个团的兵力,以金汉鼎为总指挥,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会剿”。
" l) O, f- M, g+ f7 Z$ K. E) J$ h. P
# f8 v  {$ J/ }1 j* X  i0 r同旬 出席红四军前委在古田召开的军事会议。会议研究敌情,部署新的作战方案。
3 s9 v, L: u: D6 _$ P. h' X0 q4 `- b3 R" \# G% h4 K
1月5日 率领第一纵队同第三纵队、第四纵队一道,在朱德率领下离开古田,取道庙前、莒溪,于六日进占连城县城,并立即着手筹粮、筹款,以解决红四军的粮饷问题。" J2 l5 [8 K7 c3 r; |2 x# }

, }- N/ j; b. ?; [* @# [; [+ s3 B) h同日 毛泽东在古田赖坊一家店铺的阁楼上,秉烛夜书,写下一封长信:《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即后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旨在帮助党内一些同志转变对中国革命悲观思想的认识,进一步诠释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毛泽东复信林彪,并以党内通信形式印发给部队干部,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信中指出:“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红军游击队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地配合着组织着从斗争中训练着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武装组织从乡暴动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以至于超地方红军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向前扩大的政策,是无疑义地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从毛泽东给林彪的回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林彪当时所怀疑的“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以及“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就是指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这个行动计划。毛泽东在信的开头就指明林彪的思想症结所在:“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而只赞成闽粤赣交界三区域的游击。”此外,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还大篇幅引用了1929年4月5日前委给中央的信中关于争取江西的计划即转战赣南闽西的具体内容。[]
; U; m) y5 o. h/ s, J: F2 i! ^( G5 V. m- N
同日 国民党军江西会剿军由长汀、上杭进到涂坊。企图向新泉、庙前进攻。福建国民党军龙岩、坎市进到大池和小池,准备向古田进攻。
3 Y- Z' T! Y0 K) p: C" u; G* d9 C' ]& c. c0 H( f% n& _' J
1月6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抵达连城。
+ R3 S2 W" _6 K) y% i8 i; e3 o1 Z9 [* O3 _- N1 l) q
1月7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向江西转移。目的是将会剿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赣军调回江西。
1 P3 `+ ?/ T0 G' ~* r- A1 p# H+ }: A
, Z6 |: \9 u+ r; Q  ~1月9日 长汀、上杭两地之敌一齐赶至连城,隔断了第一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和驻古田的第二纵队的联系。! z4 d* K4 [" e; \' K
; i. x7 ]# I4 D4 V& i/ ]
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由连城进入宁化。随后,越过武夷山进入江西省石城县境。( c% O' C$ V+ _: H) I

9 W6 b7 X( k, d% C7 z8 Y& O: t! d1月13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到达宁化。) e& o) D- Y3 R' h, @- L$ q* ?
0 V" _3 Y# v: M1 k
1月16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军部越过武夷山,攻占江西广昌县城。不久,又进入宁都的东韶红色区域。
7 N1 d  [7 |! q, @  H: H1 ]
6 H, i/ ?8 \9 _& z5 N# e- m5 w! x1月24日 在朱德率领下,随一、三、四纵队在东韶同毛泽东率领的第二纵队会合。红四军全军顺利进入江西。- [$ J: x+ ]" `

0 I& p4 h+ }$ U; N1月26日 毛泽东、朱德率一、三纵队攻占乐安县城。$ W/ a3 H) ^1 ~/ b; ^, S" p+ H

7 v4 K& a* d  C5 z+ C" P# \1月29日 毛泽东、朱德率一、三纵队攻克永丰县城。
4 U. s* @) @5 T) h/ N) a& B8 ]3 C( q+ l8 {4 Y; o$ g" _* {- q3 `, T: P
2月6日—9日 红四军前委代表团、红五军军委代表、红六军军委代表、赣西特委代表、江西省委巡视员、赣西临时工农民主政府党团代表在江西吉安陂头组成共同前委,毛泽东为书记。会议认为,江西反动派内部矛盾加剧,赣西南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江西有首先胜利夺取全省政权之可能。会议确定赣西南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苏维埃区域、深入土地革命和扩大工农武装。会议决定与其它红军“傍着发展,同时扩大,同时深入”。红四军前委扩大其任务,成为领导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和赣西南、闽西、粤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共共同前敌委员会,毛泽东、郭贞、曾山、王怀、方志敏、朱德、潘心源、黄公略、刘士奇、彭德怀、谭震林、陈毅、邓子恢、张鼎丞、袁国平、李文林、腾代远为委员。毛泽东为共同前委书记,常委是毛泽东、朱德、曾如柏、刘士奇、潘心源;候补常委是黄公略、彭德怀。红四军前委相应改为军委,军委委员有朱德、潘心源、林彪、熊寿祺、伍中豪等。潘心源为军委书记,但当时潘心源作为中央巡视员正在湘赣边界和五军活动,不能到四军任职,因此由熊寿祺代理红四军军委书记。
* A9 k2 g+ w. V! v8 [" N
& @! S) \: J' i) k- V2月6日 湖南军阀唐生智所组织的护党救国军在河南被蒋介石打败。" a' M# m# X. S5 O. y) W8 c
4 m/ a' r8 A# b" A
2月14日 共同前委会议根据:为夺取江西全省政权,在军事上首先要攻取吉安,以巩固红军的后方的会议精神,发出《前委赣西特委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通告第一号——关于占领吉安建立江西苏维埃政府》。- C! F" c  _! E/ b, I
) D$ e( J, Y0 Q$ H) [: b0 c. f
2月中旬 率领第一纵队在富田休息和训练。
3 A( F/ V; O3 f. q# V# D! r% l/ N# r! S9 r+ x" c, n
2月20日 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经南昌、樟树到达吉水县城和乌江镇(属吉水县)一线。红四军为诱敌深入,向富田退却。' c/ P9 }7 q0 T* y9 k) D

2 s/ |4 ^! l% C% [8 q: V! }2月24日—25日 红四军在红六军第二纵队的配合下。利用敌人左路两个营进至水南、右路两个营进至值夏、中路两个营进至富滩地区时。采取先攻左路,次第中、右的方式,歼灭国民党军唐云山部两个团,俘虏一千六百余人,缴获迫击炮八门,重机枪二十四挺。战后红四军各纵队再次编成三个支队,全军六千余人。# b# H5 Z! E; E$ {5 b8 e$ S+ Z5 `
& Q! X  ?/ N* R; C& \
2月24日 中共永新县委书记朱昌偕、委员龙超清、王怀、谢希安、彭文祥在红五军第四纵队党代表刘宗义的配合下,将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副团长王佐杀害,导致第三十二团的反叛。3 j* r5 v. a( L1 Y% e; n
) J! Z" |3 E3 B6 j, i- k
2月26日 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把准备武装起义、建立全国政权定为全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决定红军在战略与战术上必须向着交通要道、中心城市发展。6 L8 t6 b- u8 c/ N$ ^. I3 N

/ B: ]: ?/ k8 A7 [+ w2月27日 率领第一纵队参加在吉安值夏举行的有红军、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参加的祝捷大会。
6 \4 z* T9 O8 i4 G: `3 U) F& J3 K. d
3月10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由水南抵达吉安东固。后经吉安县南垅、兴国县枫边、城冈抵兴国。* M+ D+ {0 l$ l2 C

. p9 p, _: ~7 I5 }& H( r! s, Z2 h& c3月11日—14日 兴国县召开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政府。
( E( b5 J) d( ^. V0 a
! D+ \* z4 ~- O- N' V: X' ]3月15日 率领第一纵队跟随红四军驰至赣州城郊。' O' M6 V% N9 F/ v' R5 d

, N7 j4 j' d5 U  s: X# R同日 国民党军赣敌金汉鼎部第十七团周体仁部由万安回赣州还未开走,并且在知道红军准备攻击后,马上采取了闭门固守的策略。& @7 w% r6 T/ I4 Q
5 u; Q& s1 @1 v# y
同日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为主席。! a0 Y/ C8 F4 _8 U
: f7 Z8 x+ _0 r$ l: q
3月16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朱德指挥红四军从东、南、西三面攻击赣州,终因城高墙厚,而红军又没有重火器,数日未克。只得放弃攻打赣州,主动撤围。# f6 s9 ?% j; }$ J

5 S% e! d# l; }: h$ V) M3月18日 参加在赣州城郊楼梯岭召开的红军干部和地方干部会议,讨论当前形势和今后的行动计划,认为:吉安、吉水、永丰一线有敌军三个旅以上兵力,红军暂时不宜北进;赣南、闽西地区敌军兵力空虚,红军正好发展苏区,打通闽、粤、赣三省边界的联系。会议决定:分兵发动群众,扩大与巩固苏区。红四军以三个月为期,分路游击于赣南赣县、于都、瑞金、会昌、南康、信丰、安远、寻邬等八县、粤东北五华、兴宁、丰顺、梅县、平远、焦岭、大埔等七县、闽西上杭、武平、长汀、宁化、连城等五县。
% }0 H6 s6 N" d4 x5 t
- l1 |% I( r5 g( c同日 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为主席。
3 c. Z" L4 ?" q! l! I% G6 z  R; A6 E9 }; N5 i) T
3月19日 朱德、毛泽东签发《第一次攻赣州的经验教训的训令》。指出未能攻克的教训是:一、对敌情判断不确;二、没有预先观察地形;三、事先无充分准备;四、上下决心不一致;五、战场报告不确实;六、不按时发动总攻;七、一部分指挥官指挥不当。3 z1 F6 e) \) T% v& }( M; v& ?

1 r8 Q3 P  s4 h% a3月20日 因国民党军两个团开到,红军作出撤离的决定,率领第一纵队随部队由赣州城开往赣南南康县唐江镇。
1 r* |& U% _+ i* @$ W; G! o2 |( E6 i; ]* X) b+ t3 z
3月21日 毛泽东、朱德签发《关于整顿军风纪的训令》。
: k7 C8 m  `6 F
2 }* n* u2 f; S6 A! R1 r4 _8 I$ ~3月23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配合红军其它部队攻克南康县城。) H0 Z2 M4 R8 j( M

- p+ P4 p8 Q1 @4 P. `- z3月25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配合红军其它部队攻克大庾县城。9 a! K- X& T' X3 l' r" s$ @+ q

  Q2 U+ G5 H* c3月29日 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四军《关于爱惜公物的命令》。. a6 R3 j7 E0 Y& r' P4 M. E: t+ W

" W" B9 L) z5 e* }" K4月1日 乘军阀混战,广东空虚之机,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进军粤北,率领第一纵队参加南雄战斗。此战攻克南雄。红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由此地化装赴上海出席全国红军代表会议。+ a2 U. r+ @7 l: u! P5 I9 W
: j/ h& N& o7 b: L/ ]
4月2日 李立三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上发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一文,提出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建立全国革命政权,已成为党的目前的总战略。
4 [$ M5 t! T% p6 Q$ q! h0 G0 l6 ^" P/ w5 v% j
4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信》,指出:猛烈的扩大红军与坚决的向中心城市发展,是红军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Y3 \$ C# H; W' ^9 l- H% `

) \9 h2 ~  l5 h* F3 V同日 中共中央发布第一零三号通告:决定各地已建立的正式红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为便于指挥,拟在南方和武汉设立办事处,代表中央军委工作。1 N, H5 `2 y# _
5 T( H9 c- Z9 X6 R( H6 x# l3 l
4月上旬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在南雄地区发动群众,筹措给养。
! O6 v, R& i! X9 F, X$ t  q5 z& z- S, v2 V
4月10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攻占江西信丰县城,歼灭国民党军一千七百余人。
, R  a- `# p/ M+ O/ |* c9 J- F; t! U8 N
4月11日 在江西信丰县城出席毛泽东、朱德主持召开的,有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四纵队司令、政治委员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军即向赣南的安远、寻乌推进。; K; p( |3 Q% l. |0 c8 s

$ W5 ~$ R& M5 f6 m4 M4 ^4月15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军事工作计划大纲,指出:当前我们关于红军的策略是坚决的进攻,要冲破保守观念,纠正右倾危险,积极地向中心城市和交通区域发展。
, Q4 |( @5 p" d# h, y- U1 }  \# U& l' h8 a+ n. N
4月17日—20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从信丰县新田圩出发,经安远县境内进驻会昌城。
1 {2 W. ]6 h4 H8 q8 O0 x, v6 H+ |& u* h3 a! C* g# ]
4月17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进驻会昌县城。
' J* p" w, t- v3 N5 \% b
, D! E# X1 n- R6 q& D; I4月26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到达会昌筠门岭。
) x' X& k) v! R; [: D
, F  ~3 M- K6 F同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一部和寻乌地方革命武装红十五团,歼灭寻乌县澄江的地主反动武装,俘敌一千余人。1 T! m/ T! m# [& ]" h) H0 Z# k
7 q, H3 A3 u2 P  X' X2 y5 n8 L
5月2日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攻克寻乌县城,扫清了通往闽西道路的障碍。% ?& b7 y- c9 ^! c9 O
! i$ l6 j" ?: {0 s. S# d# q
5月上旬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在安远、寻乌及广东平远县发动群众,筹措给养、扩大工农武装。
) x- I2 b+ o% J9 ~7 D; ?
! n7 V; Y. Z( p* g5月11日 国民党军阀冯玉祥、阎锡山反对蒋介石的中原大战爆发。
. H7 p$ x7 A% N( s- q" m2 W5 j8 \1 m) p/ ]; H; c4 u
5月中旬 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对红军的战略战术、政治委员制度、政治工作、士兵委员会和红军中党的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各地红军分别集中组成军团。# c5 Q, u: C6 {4 W
5月20日—23日 中共中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会议讨论了红军的组织和苏区建设问题,通过《政治决议案》、《土地暂行法》等文件。3 Z6 o, I1 p, C- T! M
1 b8 A3 |9 o$ G2 T: }
5月 参加朱德、毛泽东在寻乌马蹄岗召开的红四军第一、二、四纵队大队长以上干部会。, J* C! Z. ]) y3 q+ K, r/ f% U

" v% [1 T7 Q, J& `1 \同月 毛泽东写《调查工作》一文,后来以《反对本本主义》为题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 L5 t& k4 w7 f% _
6 }+ ~+ Y( Q; i: |) e; t5月—1931年7月 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在陝北的窑洞里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曾提到: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以后在上述三条之外,又添了八项。这八项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毛泽东讲到这里时,特意停顿下来,加以说明,“最后两项是林彪加的[]。这八项执行得越来越成功,到今天还是红军战士的纪律。”林彪提出增加的这两条,使人民军队“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发展为“八项注意”。后来,增加的这两条改为“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
9 a& V' }; A+ \9 H7 O! A
6 t3 }- A; K% E6 ?! U( l" r6月6日 红军第三军团在大冶刘仁八成立。下辖第五军、第八军。彭德怀任总指挥,腾代远为政治委员。1 f- Y# ?* ?% Y8 t9 ]
" \+ f7 q2 }) ~
6月上旬 率领第一纵队随红四军主力从寻乌出发,北进武夷山南端,第三次入闽。
, k% t7 r/ Q. j' B1 F2 y: r6 P# M& Y: c" w6 l) B) Y
6月11日 中共中央在李立三主持下,于上海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认为,准备一省与几省的首先胜利建立全国革命政权,成为目前战略的总方针。号召各苏区行动起来扩大红军五十万,开始了左倾盲动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M, L1 G; n/ h

: u  F. [1 z8 w- H5 l7 r! ~6月15日 中共中央再次发出《中央致四军前委的信》,指出:争取全国革命胜利的任务,不是隐于农村中作游击战争,它应当积极进攻,争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中央指示你们应当准备争取一省和数省的首先胜利,向南昌发展。向中心城市与交通区域进攻。! d# ~  o/ {. Z
5 I# b; h! c, ^
6月中下旬 在长汀南阳和汀州城参加中共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会议听取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传达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红军代表会议决议精神,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富农问题》、《流氓问题》两个决议。
3 R/ l; B$ S* C3 D: Z. n( K' J  [9 X
6月19日 中共中央指示:在红色区域内组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
' U$ T$ ?  [3 S  U1 i/ r. Z* @* D7 V0 ]% e) M7 C- v; p3 l# |
同日 随会议移至长汀县城。会议继续召开。3 B  O. E/ r5 [2 Q3 g/ r

: S8 f) Q  G: ^, m# x% S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二军于福建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参谋长朱云卿,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副官长陈叶珍。决定以第四军为基干扩编红军,撤消共同前委,成立以毛泽东、朱德、林彪、彭清泉、黄公略、陈毅、伍中豪、谭震林、杨岳彬为委员的红军第一军团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古柏。下辖红三军(原赣西南的红六军,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彭清泉),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政委谭震林)。/ Q7 q& m1 p; Q8 H; k

8 z/ n. G# i( d同日 任红四军军长。红四军政治委员彭清泉(即潘沁源,未到职),代理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曾士峨,政治部主任李涛,经理处长吴汉杰,军医处长鲍平、李资平。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王良、政治委员李赐凡,政治部主任谢唯俊;第二纵纵队:队长曾士峨(兼)、政治委员罗瑞卿、第三纵队肖克,政治委员张赤南。此次编组将闽西红十二军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编入红四军为第三纵队,将红四军第四纵队与原闽西红第十二军第三纵队组成红二十一军,留闽西作战。! m+ N$ S- K* m! p
& k9 r& d) w) F4 d
6月20日 中共中央为配合以武汉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行动,批准了《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工作计划》。计划赋予各地红军的任务是:赣西南和闽西苏区的红军,“以主力侧击南浔路”,“取南昌,攻九江,夺取整个江西,以切断长江”,“掩护武汉的胜利”;赣东北苏区的红军,“以切断长江为主要目的”;湘鄂赣苏区的红军,“一面切断武长铁路”,“一面帮助鄂南、鄂东南地方暴动”,“进迫武汉”;湘鄂西苏区的红军,一面“帮助鄂西、鄂西南地方暴动”,一面“进迫武汉”;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帮助鄂中及沿京汉路的地方暴动”,“切断京汉路以进迫武汉”。中央要求各路红军向武汉进攻,“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 @1 D  p+ G6 f. i/ n! ^* S& K
' q. z$ l0 P8 O* @* ]+ k2 T& h6月21日 在会上听取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传达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精神,以及中央关于整编红军的指示。涂振农说,现在长江流域反动统治非常混乱,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成为迫切任务。他要求红四军先打下吉安,再进攻南昌、九江。' R: |; j  W! q9 r$ x
' U4 \  ]% F( J# R/ T7 {( N
6月22日 红一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取南昌,攻九江,夺取整个江西”的指示,于汀州发出《由闽西出发向广昌集中的命令》,指出:“本路军有配合江西工农群众夺取九江、南昌以建立江西政权之任务,拟于七月五日以前全路军开赴广昌集中”,准备攻打抚州。“第四军(缺第三纵队)应于明(二十二)日向宁化前进,到达宁化工作一星期,担任筹款”,“六军二纵队及第十二军之第一纵队应于后(二十四)日向石城前进,在石城附近工作,亦于七月五日前到达广昌”,“四军第三纵队及第十二军(缺第一纵队)暨指挥部直属队仍留汀整理训练待命”,尔后经石城开广昌集中。
4 q# _  M" ?4 n: [: b2 F/ p+ a: S- H" N* k+ g, ^  Z7 d2 P
6月23日 率领红四军跟随红军第一军团主力开始离开长汀向宁化前进,并在宁化工作一星期,担任筹款。
, P- w4 P& D* c( \+ C1 T, U" q4 W6 N7 f/ J& n' m
6月25日 红军第一军团发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为进攻南昌会师武汉通电》,宣告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曾山、李文林、刘士奇、邓子恢、黄公略、彭德怀、王怀、林彪、彭清泉、伍中豪、谭震林、陈毅、段月泉、方志敏、邵式平为委员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转各地党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转各地赤色工会、各省革命互济会、革命学生会,各地苏维埃政府、各军区红军、上海日报、香港日报、上海红旗报、闽西红报、各地红报转全国工农兵劳苦群众鉴:自一九二七年国民党背叛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国民党各派都成为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以致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日益增长,资本进攻极其厉害,使中国日趋于殖民地化的恶运。工业衰落,市场雕敝,农村破产,造成中国经济极大的恐慌。特别是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造成极残酷的军阀混战延长扩大,这些都证明反动统治已走向崩溃。但另一方面革命势力走向平衡的发展,工人斗争激进,农民土地革命深入,红军苏维埃区域飞速的扩大,兵士日趋革命化,城市贫民小资产阶级日益左倾,全国革命胜利客观主观条件均十分成熟,革命高潮已来到我们面前。在这一政治形势之下,革命群众当前任务是集中一切革命力量,根本把反动统治推翻,夺取全国政权,争取全国革命胜利。本委员会为接受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决议完成革命任务,统率红军第一军团向南昌进发,与红军第二、第三各军团会师武汉,夺取湘鄂赣数省首先胜利,以推动全国革命高潮。并号召工农兵贫民群众一致起来,工人实行政治罢工,农民实行地方暴动,白军兵士实行兵士暴动,变军阀战争为革命的阶级战 争。我们相信只有广大的革命群众力量才能把一切反动的军阀力量根本推翻,我们相信只有根本把反动的国民党统治推翻才能统一中国,工农兵贫苦群众才能得到解放,劳苦工农兵群众为求自身解放, 为求全国革命胜利,必须很坚决的很勇敢的与红军站在一条战线上,与一切反动势力,国民党军阀,帝国主义作一最后的决战。我们更要相信中国革命的胜利定可掀起全世界的革命。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反动统治国民党军阀的死灭,而且是帝国主义崩溃的前夜。我们这一决战,即是我们中国从帝国主义军阀铁蹄之下解放出来的决战。革命的火药已经爆破,革命的曙光快要到来,我们的红旗将要在全世界飘扬,工农兵贫苦群众们一致起来,将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所加于我们的锁链打一个粉碎。" O: e9 Z; D+ `0 z6 _4 E. J
; Q9 `5 q+ q7 c" y0 {1 y
同日 朱德、毛泽东率红一军团离开长汀,进抵江西省石城县境。' J0 _( M8 w/ p
8 }) i* i  z9 ?4 B: G5 T4 `' z
6月28日 率领红四军跟随朱德、毛泽东离开福建省长汀,开始远征江西南昌。
  ^# F' \$ h3 E6 N# C8 S* H2 e
" @) b( l8 h3 z6月底 罗荣桓到红四军直属队。由于彭清泉(即潘心源)尚在湘赣边区,不能到红四军任职,朱德、毛泽东指定罗荣桓暂时代理他的工作。
+ q/ C% o4 ^! \1 A; d- i
8 i2 g# Z' a, k; X$ F7月9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由广昌集中后,转移到兴国再向永丰县城方向攻击。
. c; @3 R- Y1 o; H
( E% |0 n) A0 j# B+ o7月4日 红军第二军团在湖北公安县成立。( L, m* _3 D1 h( p

- g/ X* \0 b' c& ?$ I7 V/ b7月11日 国民党军新编第十三师邓英部以主力集中吉安,凭险固守待援,樟树只有少数敌人。$ \5 ^4 ~7 P/ }  q* Q  m

2 n, {" n) t$ b3 @/ P! L' l/ u同日 朱德、毛泽东签发红军第一军团由兴国出发进攻樟树的命令。命令以林彪指挥红四军为左纵队。
" r% s" A- L( v, f6 r# C( v0 D/ ?( p9 G3 ^2 {
同日 出席在兴国县城城北召开的红军和地方武装北上万人誓师大会
- M/ L" A- ?0 l! `5 L
; m3 s" i6 U5 V/ H+ |0 D. o' F同日 赣西南革命武装组成红军第二十军和第二十二军。第二十军军长曾炳春、政治委员陈东日;第二十二军军长陈毅、政治委员邱达三。
6 ?4 C, z$ L# o% l( t- t! f4 O/ e7 j0 L# n$ Z: r6 r
7月12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离开兴国。' g2 l3 s0 L! P# j

) `+ M& ]5 w: M: W/ T% _7月14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到达吉安陂头。: ~# q2 i0 G' r, O

% L0 d6 w& X+ e+ K6 G4 @: x6 t7月1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向吉水进发。& T/ W) g% x2 ]! l8 d5 x/ `

4 P! b" I0 ]& U* H. t! `9 o1 O* Y同日 出席中共中央特派员召集的红军第一军团前委和赣西南特委联席会议,讨论红军第一军团的行动方针问题。会议认为,吉安因敌军筑工事死守,硬攻会有很大伤亡,同时南昌、九江因敌军大部调去参加军阀混战,比较空虚,决定红军主力暂不攻吉安,而改向吉水、永丰、新干以至樟树进攻。! n& ^4 q4 E1 D# e+ t

- Q5 h3 I, c1 p0 F7月1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向吉水进发。7 v5 h/ ~4 D/ {2 h% T
7月17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到达吉水一线。. p; G6 m3 H7 k; t  n
4 g2 D. y! }  u# Q  J
7月18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驻军吉水一线。! d0 w* M- r% e% }/ L3 s! P
& v: m  ]: M- u+ V: x
7月19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离开吉水一线。
& T( J2 Y5 K( d; c- }; T% |) n0 h4 f
7月20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跟随红一军团进抵江西永丰县城。朱德、毛泽东再侦知新淦无敌军主力,即命令红四军为左翼军,向樟树前进。3 `5 K! }7 _( Y; y' o/ W

3 i) r: T0 d* ?+ f2 u! z8 K2 d7月22日 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同赣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方武装正式编为红军第十军,周建屏任军长,胡庭铨代理政治委员。
6 q% O5 r/ ~- K' U7月23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跟随红一军团及各军进至樟树附近。
; w1 j& [/ H2 h$ _7月24日 拂晓,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在红三军一部的配合下,向樟树镇(今清江县)守敌国民党军十八师一部发起攻击,击溃二个营,进入樟树镇。
0 m; y( X0 z/ ?' d9 \
2 `; V3 r9 a5 i0 g# O& j! N同日 出席朱德、毛泽东在樟树镇召集的红军第一军团干部会议。会议认为,南昌敌情严重,四面临水,不易攻取,决定改变原来中共中央要求攻打南昌的计划,全军西渡赣江,在南昌西面赣江西岸待机。; u# k) Q& Z, z& N. \- m5 @. O0 s* f

' R2 j) ], D/ D0 U7月25日 根据红军第一军团的渡河训令,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由樟树西渡赣江。" v. j0 Z# _* z. U9 \# j- S5 V0 ~! C# x

% O& H1 ?; B# K% e4 c5 P3 O7月27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达高安、上高地区,开展群众工作。: x1 G, ^- s) D, m
/ H- ^. _  ~0 T( o3 b) T: p
同日 红军第三军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攻占长沙。4 s5 C1 ~; u% T7 S$ t
7 E8 I6 R  K3 w2 }) }
7月29日 朱德、毛泽东发布《进占牛行车站的命令》。
% D4 x, g5 H: w. z
) d1 m2 t$ D6 R3 `7月30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由高安出发,跟随中革军委与总部直属队,经祥符观街、梁村到达万寿宫宿营。
, P7 k; b# Z0 A0 n+ s9 f; w, w% P* s" s- R: W. W+ p! k- C
7月31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至南昌西南赣江西岸的万寿宫、生米街一带。3 V' T: D7 m4 K5 G
. G4 a4 [" z& }
8月1日 红军进至南昌牛行车站。红十二军代理军长罗炳辉奉命率部到达牛行车站侦察,发现南昌国民党军力量很强,固守很严,不好去打。在牛行车站,罗炳辉命令部队隔江向赣江东岸的南昌市区鸣枪,以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
  k3 F% Y) ]5 g* o1 I7 l$ g* n6 J4 i' R2 f' V
同日 朱德、毛泽东签发红军第一军团撤围南昌,进至安义、奉新地区休整的命令。! ?5 w! W) Q) J/ u

; }) [( [# Z7 k8 w# L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转至安义、奉新地区,开展群众工作。- d% B. h  a) h

( H9 E% \6 d. U% Z# W8月2日 三时,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经梁村、唐家、唐家坊、广福桥到达奉新县城。& E& V" V& m. X! i) i% h( T
9 j2 a( [6 B+ d! n9 z' M/ G
8月3日 根据毛泽东、朱德签发的《红军先取浏阳,进略长沙》的命令,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向万载方向转移。
1 f' B$ F% g2 D" r, @+ e6 H+ i
8 t; w9 f8 ~) S8 [2 [& k' `同日 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举行武汉暴动、南京暴动与上海总同盟罢工,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6 k: Y: N" x0 w$ q

2 s- j# s- X' l4 ?- T8月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跟随红军第一军团挥师向西,前往湖南。' l$ C6 d3 v9 [4 p  R+ r" b

5 B4 Z6 `5 Q- B2 b; Y8月6日 红军第三军团在彭德怀指挥下撤离长沙。9 F  u" i. P8 g# v8 b0 A
: B4 ], U2 o2 G
8月12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红军第一军团抵达万载县城及其以西、以北地区。# x) g- ]. ?. U6 |' [* y; ~/ H, f
0 m7 w8 d2 w6 N# q
8月18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同第三军、第十二军由江西安义(江西属县)、奉新(江西属县)地区进抵万载(江西)县的黄茅地区。追击红军第一军团的国民党军右路四个团进至文家市(湖南浏阳)、孙家土段地区。" L9 n# r. f, |% }
0 B" O, ]' I+ Z. A4 b/ Z4 ?' W) S+ [
同日 二十时,红军第一军团发布《进攻文家市的命令》。(略)(二)军团以肃清该敌残部然后攻取长岳之目的,拟先歼灭该线之敌。(三)第四军应于明(十九)日由此地经慈化、清水塘开到桐木宿营,后晨(二十号)一时由桐木出发,其主力经下湾、梨树坳、石罩上、年塘、均田、杀爷坑、上下金家湾、萧家湾,扫荡其大路下之警戒敌军,转向文家市包围攻击前进。文家市西北地区三峰尖、严家滩之线归该军负责,应酌派部队攻击占领之。
2 h0 t+ O& b. S9 o8 d. D
% O. i) b' p' l1 d8月19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开到桐木宿营。% X) [" y$ k& Q9 {

0 J4 J( W5 b0 V  V1 V) q, l# z8月20日 拂晓,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四军同红三军、红十二军采取奔袭战术,向文家市国民党军何键部第三纵队发动进攻,歼灭国民党军湘军第四路军(何建部)第三纵队戴斗垣以下三个团又一个营,击毙纵队司令兼旅长戴斗垣,俘虏一千余人,缴枪一千五百余支,手提机关枪十支,机关枪二十七挺,无线电台一部。8 x; n. @, h% x7 q2 Y4 w4 t
: j1 b: _( m9 I& Z. i
同日 战后,红四军第三纵队全部换上钢枪。  }" P3 X( J8 x* _
# Z" ~+ s; |! B) ^( f: L
8月23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军团到达湖南浏阳永和市。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在湖南浏阳县永和市会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以毛泽东、朱德、周以栗、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林彪、谭震林、何长工为委员的总前委。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腾代远任副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杨岳彬任政治部主任,杨立三任副官长兼经理处长,下辖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全军三万余人。
8 d- _6 d6 j- X" u7 s
  @$ c/ o9 C; ~( Z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七月二十一日命令,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腾代远、黄公略、林彪、谭震林、何长工、陈毅、曾山、李文林、刘士奇、邓子恢、张鼎丞、王怀、伍中豪、潘沁源、方志敏、邵式平、萧韶、袁德生、萧道德、段起凤、邱达三、刘光万、涂振农、吴致民、曹易亭、杨岳彬、曾炳春、金万邦等三十五人。
7 o( w0 Q& e, Y* P, V/ q; u. @' z+ W# E7 L. T5 Z; I+ t
同日 被任命为红军第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由于随红军第三军团活动的潘心源已去上海,无法到红四军任职,方面军总前委正式任命罗荣桓为红四军政委、中共红四军军委书记。
4 {9 ~) K, D3 d2 `
/ z& P- W/ _( T2 S) `同日 第四军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彭佑、军需处长吴汉杰、军委秘书长黄益善,张际春。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罗瑞卿;第三纵队纵队长萧克、政治委员张赤男。
- {8 B& t$ W! y: r; N
" x/ s" S7 `$ T& Y  y8月24日 根据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下达的《向长沙推进》的命令,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向长沙郊区推进。  o% H  w( @8 a
5 C+ W6 P7 M! C
8月2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跟随第一军团沿枫林铺、官庄、杨家桥之线向株州前进,进抵净溪桥、荆坪之线。2 G, `3 z- p) |% U: Z# V

" \0 ^: v# S8 `! D5 c8 T0 A9 t+ D# r8月26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抵观音阁、周家坪线。
3 H+ P& i( w& E, j7 n& ]  G9 v# t; P5 q2 E# x, S. _
8月27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占普迹市、官庄。( P# }# x5 N; ~, M( ~6 S/ @

3 Y, M: d$ J* d3 I7 w, y3 T! X8月27日—29日 蒋介石命令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着手筹划对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境内各部红军的“围剿”,何应钦按照蒋介石的旨意,召集上述三省国民党的党、政、军高级官员举行“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区组织对红军和各苏区进行“围剿”的总方针,并通过了所谓《湘鄂赣三省剿匪实施大纲案》。
% X( g- Y$ j, v  J: C
2 F6 Y! w8 \+ r) T7 Q; M8 q+ k8月28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至仙桥、杨家桥附近。
- |9 C. @+ M/ O' P$ {! C2 e) I# Z4 k8 q3 ]
8月29日 中共中央总前委任命朱德为红军总司令。
, m/ Q/ b2 W- t  P* F! E" Y# l3 a4 C& A/ \$ ^; o, a2 Q9 v
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占螽斯港、株州之线,抵达长沙外围。并开始对长沙国民党守军进行火力侦察。
- }* f6 ^6 w) A9 \
% J& Q& X# G6 W* X( h9 B8月30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按照中央的命令第二次攻打长沙。- q& j# S+ i9 }5 D
. v* n. j. [) U  }
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攻国民党军长沙近郊阵地。
* N' M3 h7 C3 {4 q: \) ?' O5 A0 N$ ^3 |% [1 Y( C7 I
8月31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发布《诱敌出工事外消灭并乘胜攻入长沙的命令》:(六)第四军应即撤至廖家冲、周家坝之北端,明晨拂晓前应占领天际岭以南之阵地,须能对于从我右翼出击之敌猛攻而歼灭之。本晚应派出前进哨于许家冲附近,以与东山之我浏阳赤卫军第七团及燕子岭之十二军确取联络,于敌军出击时,该军应接第十二军右翼,任圭塘大道以右地带之攻击(大道不在内)。7 q1 k7 U, u+ h( U% _$ q: @  Z
9 j% K, j8 E: N$ F% ?1 a9 p3 q
9月1日 朱德、毛泽东下达《向长沙总攻击的命令》。
5 K) q- Q/ W1 k, k# [; z0 v
% d7 |- ]: T% D. X9月2日 晨,红军第一军团同兄弟部队向有十万人防守的长沙发起攻击。
. c9 W+ v2 }$ t
; v7 n. Y! J' y6 T' C+ X8 w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担任全军总预备队。) X; t! b6 `/ q. |' |' K% a

" w4 q. a4 S, N2 e9月3日 拂晓,何键在长沙城南对红军实施侧击。奉命同罗荣桓率红四军主力在林家嘴、陈家冲反击实施侧击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七旅,红四军另一部随红三军进攻国民党军新编第三十一师。至十七时,击溃两敌,歼灭一个多团。
  q: q3 Q: }. X  Q; S2 ?5 v7 S# o; d& z4 z5 B; D, A# ]& `, `1 i4 C' ?
9月上旬 命令部队收集黄牛、水牛,准备攻城。" H9 W, k- a* }# e+ ]+ y* d
9 ]) g, [. Y& {; y( e! f
9月10日 上午,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朱德、政委毛泽东再次下达《总攻击长沙的命令》:红四军为攻城部队,红十二军为预备队,统归攻城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指挥,于当晚八时会同红三军团对长沙实施总攻。晚八时,同罗荣桓率部从乌梅岭左翼对守军阵地实施攻击。在进攻中使用了火牛阵。激战至次日凌晨,仍未奏效。9 ]# ~/ ?7 T! s: w* v
+ u# Q* `; z& j6 h& I8 O. U
9月11日 拂晓,指挥部队停止对长沙的第二次总攻击。
) _7 B5 z+ w* s/ k5 z
2 d0 q- w9 C+ P! F$ e0 J9月12日 十三时三十分,朱德、毛泽东命令:“撤围长沙,进占株洲、萍乡待机”。
+ Y, [) Z0 r/ W4 Z4 Q; {2 z, u4 o2 Y- R+ f* e
同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随红军第一军团从长沙撤退,沿株萍路东进,渡过赣江。向萍乡、株洲前进。. P( ]3 {8 d2 ?% p! P9 O

5 g* x! F/ k, _0 O) p& J9月13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随红一方面军到达湖南株州,并就地转入休整。
5 A+ b6 l$ n- R( g1 a% Z8 O/ J/ h# J6 y% |3 A: ]+ T$ E2 o' j/ \
同日 参加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会议决定红军第一军团攻取吉安,红军第三军团略取峡江、新干,并先在萍乡、醴陵、攸县三县解决方面军的给养问题。
' G% c% y! y- ~" R! J9 m
3 P2 {- G; U# \8 x. g( n1 H! h9月18日 张学良发出“和平息争”的巧电,就任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副总司令,并派东北军入关,调停蒋、冯、阎中原大战。/ l8 O' Z4 h6 Y" U& \
+ y4 u9 Q/ u) q4 w( |, N/ Q4 v
9月23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命令:总部暨各直属队及第四军随中革军委于明(二十四日)前即移至安源工作三天。
, G$ F! |- {. B" n4 G7 d; k" E$ L2 m
/ E2 T4 D. V3 o' {7 t7 y9月24日—28日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三中全会关于政治状况和党的总任务决议案》、《三中全会对于中央政治局报告的决议案》、《中共三中全会告同志书》。会议在瞿秋白、周恩来的主持下,指出并批评了李立三为代表的“左”的错误,会议决定停止组织全国武装起义和集中红军进攻大城市,恢复党、团、工会组织和经常工作,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关,结束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2 G. ?: i. b, S" b' w/ Y* B# B* o
9 }/ b) M- u3 d) J8 k5 ~/ k+ ^9月24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到达安源。) T! {0 h8 i: u: l' T

& R0 A/ g; j8 M6 H( A5 [9月27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由安源、萍乡出发向袁州前进。2 P: M0 g3 `* A8 d2 [$ G- O( k

( d2 y6 ]9 o, d# i5 K9月28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到达袁州(即宜春)。4 S+ P* m5 q0 y# @$ d# j" }

1 a: u, ~$ g8 V# a% B) M8 x+ D5 Y9月29日 晚,中共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到达总部,传达长江局再打长沙的指示。并带来八月二十九日《中央关于再度占领长沙的战略与策略给长江局并转湘省委、湘鄂赣前委及行委的指示信》。. L( B4 s! v1 r( P; [; t2 z; w

  }7 P, H1 H$ N7 Y9月30日 参加在袁州召开的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会议就周以栗的报告和红军行动问题进行讨论。会议经周以栗同意,决定不再打长沙,先打吉安。
, ?* }. ~! ?# y
/ E! z0 y+ w" A' H+ H10月2日 红军第一军团总部发布《第一军团待命攻击吉安的命令》。(略)(二)本军团决于四号拂晓总攻吉安城。拟于明(三号)日进至百子塘、三角塘、华家之线准备完毕,待命向吉安城攻击(攻击命令及附图明日另发)。(三)第四军应于明晨六时由此地(阜田)出发完毕,经吉湖、节孝祠、祈山庙、黄螺坪、苍坑、新安、沈塘、舟家山、三合坪到百子塘一带布置宿营。到达宿营地后,应即派出军官,到吉安城北门外螺子山附近侦察地形,准备四号晨拂晓攻击。
& S& H8 Q' C" P, }9 P& y( ?' G# j: w/ ^9 o
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达吉水阜田。
( y: H$ f4 Z6 `7 o( v0 C0 ~8 h% U% \$ H
10月3日 六时,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由阜田出发。
1 z9 G$ H, Y8 f. ?& R/ P' M1 f8 }
10月3日 深夜,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攻入吉安城。但由于参加攻城的红三军此时尚未到达攻击出发位置,红十二军距吉安尚有一天路程。红四军进人城内的兵力单薄,在守军反击下,被迫撤出。' q& |" l* I) q1 p7 P( h6 ]2 x
6 q6 r" h* Z/ `  C" B
10月4日 红军第三军、第十二军进入攻击出发位置。
7 {. y2 _3 B- E: u; a  n# i% D' m4 ~$ m2 v
同日 晚间,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参加总攻吉安战斗。守军国民党军第十三师师长邓英率部潜逃。红军占领赣南重镇吉安,扩大了赣西南根据地,使赣江两侧连成一片。3 z, ]. w3 m0 K, O. j( K- t
0 @2 T/ D0 q$ A: v3 O3 Y
10月5日 红军第三军团攻占清江县城。3 a0 q4 ^0 W8 Z
; ^- C& {0 g* v# u0 J
10月7日 率部出席在吉安召开的军民祝捷大会。8 J0 C( L2 T4 k! d! @! U0 L# U
. F& q: N$ \' a. \% }6 [3 v+ }5 F
同日 祝捷大会上成立了江西省苏维埃革命政府和吉安县苏维埃革命政府。曾山任省政府主席,方志敏、萧韶、郭真、刘其凡、陈正人、张国焘、毛泽东、刘仁、王桂生、欧阳五桂、李文、邵式平、罗寿南、刘文甫、王伯平、陈婉如、刘九峰、朱德、彭德怀、袁德生、袁德熬、曾炳春、王怀、刘铁超、丛允中、龙超清、周鉴清、杜隆奎、罗炳辉、腾代远、萧道德、宋坤如、周高潮、朱昌偕、陈毅、林彪、李茂生、刘天干、许细毛、胡竹笙、黄公略、杨岳斌、左兰、龚桃兰、段起凤、邱达三、古柏、刘光万、金万邦、郭承录、涂振农、王申选、刘门金等五十三人为委员。# Z& u3 a' i9 P2 K. h

7 ~- z5 _% n" y同日 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部下达《关于部队编制问题的通令》。将纵队、支队、大队改称师、团、营、连。6 T7 x; O; X" S2 Q2 M( Y5 I. e
# ~, z8 U" v% a; {. `4 |( w
同日 奉命对部队进行整编。红四军第一、第二、第三纵队依次改称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红四军军长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李涛,军需处长吴汉杰、军医处长李资平。辖第十师师长王良、政治委员李赐凡、参谋长陈光,下辖第二十八团团长刘海云、政治委员沈联雄,第二十九团团长赵尔陆、第三十团团长陈光、唐儒,政治委员肖华;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政治委员罗瑞卿,参谋长耿凯,下辖第三十一团团长彭雄、政治委员赖传珠,第三十二团长聂鹤亭、陈冬生,政治委员黎林,第三十三团长聂鹤亭、李学铭,团政治委员谭楚材,赖传珠;第十二师师长肖克、政治委员张赤男、参谋长李学铭,下辖第三十四团团长曹福海、政治委员孔繁树,第三十五团团长毕占云、政治委员刘亚楼,第三十六团团长林发、政治委员刘英、刘忠,军特务团团长王杰。红三军、红十二军也进行了整编。; [. c/ b/ x1 W% \0 f3 @/ s
8 g: e) n7 P( m" I8 D- `
同日 蒋介石军队占领洛阳,蒋、冯、阎之间的军阀混战结束。, m$ \7 s: G4 {! m

4 k8 p6 G3 _4 T# q" L% L$ e; Z% F* z. G10月11日 参加总前委在吉安城北黄泥塘村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了于最近才收到的中央政治局六月会议决议,中央六月十五日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以及周以栗在会上的政治报告。
* P- U& @- @# r# M# {( p, Y4 G, L+ G8 ^* L" q- A1 D* y$ l9 z# X
10月13日 下午,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吉安发布《红军第一军团移师北上向清江集中的命令》。指出本军团有进攻南昌、九江消灭鲁涤平敌军,夺取江西全省政权,向左保障武汉暴动顺利。( o  }3 X1 Q+ _( I5 }% @
: q. V" c9 L2 o' R2 F, W, u- x+ a: N
10月14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红四军离开吉安北上,向袁水流域袁洲(今宜春)推进。3 j! G( L. ]1 S8 y

+ V' X  c6 h! ]" Y$ U4 W10月17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达峡江,出席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毛泽东建议不要继续进攻大城市,要东渡赣江,到根据地内作战。4 `! e1 ~# Q: I: ^  x0 D! v3 _
% n" j9 J4 W4 }2 h6 k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项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九人组成苏区中央局,由项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彭德怀、贺龙、黄公略、周逸群、叶剑英、许继慎、蔡申熙、张云逸、邓中夏、曾中生、邓发、邓小平,苏稣、袁国平、杜衡、刘伯承、关向英、温裕成、恽代英、李富春等二十五人组成苏区军委。
2 p" |1 l' n$ N) e: H
  V8 R8 j9 r) \' S$ ]10月19日 鉴于部分军团和军的干部坚持要打南昌,毛泽东、朱德命令一方面军继续北进,于二十四日占领高安。8 X% a0 z3 H4 K+ d9 N! K

) x) R# r; P4 ?5 E3 b* @7 {% I( K10月20日前后 蒋介石将其第七十七师、新编第五师、第五十师、第六路军第二十四、第八师分别由湖南、河南调入江西境内。连同原驻江西的第十八师、新编第十三师、独立第十四旅,共七个师又一个旅。另外,又令在武汉休整的第十九路军(辖第六十、第六十一师)准备进入江西。蒋介石指令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指挥以上各部,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 h& B$ o, m, e' ^7 n7 L' L  R& q6 @+ j( u; ^+ U5 e1 k) `
10月22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达新余县罗坊地区,分兵做群众工作。
( U/ _0 S9 v" P$ O8 `5 p0 o3 N3 R# y% F
10月23日 蒋、冯、阎军阀混战结束后,蒋介石到汉口,召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剿共”军事会议,部署对红军和中央根据地的“围剿”。: i7 u6 F' i/ x* N: Y
1 S, x* b3 I; K# u% N
同日 获悉中原大战结束,红一方面军在太圩召开总前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时局和红军行动问题。决定暂缓进占高安,将部队布置在袁水与瑞州河之间发动群众,筹措给养,扩大红军,作好与敌决战的准备。
/ L# H: @1 v3 X- w. j7 G+ M" z" b2 m! p  ?0 E( ~  i
10月25日—26日 在新余县罗坊出席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会议讨论打不打南昌和如何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问题。毛泽东根据国民党军阀混战已经停止及国民党军正向江西革命根据地推进的情况,主张红军主力应先向根据地内退却,依靠群众支援,发现和造成敌人的弱点,选择有利地形,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军,以粉碎敌人的“围剿”。3 q' m0 ?) b% @3 g
4 W( G  |) F! {& R4 ?2 I( L
10月29日 中共中央在《关于对付敌人围剿的策略问题给中共长江局转一、三军团前委的指示》,指出:目前党和红军最中心的策略,是坚持进攻以击破敌人围剿的策略。
' k) m3 j& }4 v3 S' N4 @9 a, \7 p6 `" a5 i% m, ~9 S1 R
10月30日 获悉敌军已开始对红一方面军和根据地进行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罗坊召开紧急会议,以统一作战意见。会议确定到赣江以东根据地广大区域作战。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式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林彪、罗荣桓参加了这次会议。
9 Y* B0 ?/ u$ w* R) z5 \) e+ G- _6 U/ ~  X# e2 z
11月1日 朱德、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园前村下达《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略)(四)第四军、第十二军为右路军,应于三号集中部队,四号检查工作,五号开到峡江城,六号渡江(归林彪、杨岳彬指挥),经崇仁向抚州前进,相机略取抚州。在南丰、南城、崇仁、宜黄各处工作,筹款四十万,发动群众,以后集中地在乐安之招携市附近。如中路军受优势之敌威逼时,则应提早集中时间,向中路移靠,以便应敌。6 W$ K! W" n+ J. `. G
同日 中央红军开始第一次反围剿。
# h0 D% u* c& b4 d6 k( `
% E) Q' E2 t$ n  T3 @11月2日 鲁涤平计划将红军消灭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因此,将国民党军七个师又一个旅组成三个纵队,准备实施其围剿计划。
5 b! ^8 e0 q( {  n8 w# B; V+ n1 Z+ i2 t3 T
11月3日 受命集中第四军和第十二军部队。  U9 S; j. ?5 n1 z* B

' _1 O6 ~- l6 _11月4日 检查部队的攻击准备工作。% ^" K# b6 {! K+ p. j' g
( X9 G5 B8 N7 G1 V2 ~- p
11月5日 国民党军开始向袁水(今宜春)两岸进攻。红军第一军团组成右路军,向袁水流域推进,东渡赣江返回赣南苏区。于是国民党军主力向赣江以东推进。
' e: c- d$ d: G7 v" |
; W: r* E1 ~! R8 A7 k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抵达峡江。
) t% |( u7 _% }4 V6 X. a& |% o" _9 e7 z
同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右路军总指挥林彪和政治委员杨岳彬发出红军第一方面军右路军命令《红一方面军右路军向抚州前进的命令》:一、新淦[]闻于昨晚(四日)到敌两团,抚州闻系邓英[]盘据[踞]中。二、我中路军(第三军团)于本(五)日到达仁和,明晨可进击新淦。我(第三军)左路军尚在新喻[]。我二十二军本日已开抵吉安。三、本路军为进占抚州、发动赣东一带工农斗争、消灭敌人,并筹款起见,决于明(六)日向抚州前进。四、第四军为左翼军,经水边、七琴、马鞍,分四天到达崇仁(行军计划另表详列)。第十二军为右翼军亦明晨在原地出动,经河君、马埠、龙池圩、公陂圩,亦分四天到达崇仁(详细行军计划由该军自定)。本总指挥部则随第四军行止。附记:1.沿途各部须注意纪律“三条纪律,八项注意”。2.按时间出发。3.沿途各部须注意捉土豪,并收缴反动武装。4.此地到崇仁沿途土匪甚多,各部夜间须注意扰乱。5.各军须注意确取联络。6. 到达崇仁时,先到之部队须分配两军宿营地;如同时到达则由十二军副官长杨至诚分配之。附行军路线图。右令,总指挥林彪、政治委员杨岳彬一九三○年十一月五日。
( P0 `4 X0 W7 \+ @+ q) G4 S1 Q5 P: ?$ y3 w0 X
11月6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从峡江附近东渡赣江,到崇仁一带做群众工作6 `/ P) [/ k% m: B0 }
11月7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第七十七师进占分宜,新编第五师进占新余;第二纵队第五十师进占清江,独立第十四旅进占黄土街;第一纵队第十八师一部和第二十四师进占新淦及其周围地区。
) F. [: v4 M: I% g! Q: R* w$ b" D1 g- a9 O1 J& F1 h. t1 Q1 V
11月中旬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继续向南退却。
" G" i' n4 H4 g6 u
" G* b, G' i& {* A. U11月18日 红军放弃吉安。
7 X  C& \( E( }9 k2 D9 h' I) H( d6 }. S5 H* |8 i, Y( @, y
同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第七十七师和新编第五师进占吉安及其附近地区;第二纵队第五十师进占宜黄、乐安,第一纵队第十八师进占崇仁,第二十四师和独立第十四旅进占进占新淦、续占吉水。# Z9 e8 C! m3 K
/ F& ~* N: K, S# M& x- @
11月18日—20日 各路敌军分别进至吉安、吉水、乐安、宜黄、南城等地。
% m- ]9 c  {: `- Y
) p% z' ]7 a! ]( y" K11月25日 毛泽东、朱德签发命令:决定全军开赴东固、南垄、龙冈地区集中待命。
; p3 A6 d' m& T0 \% Y" ~
- G1 x7 F5 \; \7 ]" }11月26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集结于东固、南垄、龙冈地区待机。# t2 x# |" A5 t1 ^! N
$ J  P7 W' |) |
11月27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吉安南垄发布命令,要求全军于十二月一日前,进一步退到根据地中部宁都县的黄陂、小布、洛口之线地区隐蔽集结,训练部队,待机歼敌。
6 s: \' o: Q" x( ]) X! T  Q9 P$ X/ q/ j9 |; L9 a
11月28日 红一方面军部队集结于宁都县黄陂、小布、洛口之线集结。2 \0 p- B* l  J* z% W

0 Y6 j3 D, E) d' C2 R11月29日—12月2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清江县召开总前委会议,研究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问题。
% s7 |& j6 x2 @3 p" O( L: m% Y$ i7 @! a) Y5 ?
12月1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秘密移至黄陂、小布、洛口地区隐蔽待机,到达钓峰地区集结。
0 b( w. m* y6 D. C! O: B2 r5 c  e, Y- S
12月6日 蒋介石到达南昌,召集党、政、军高级官员会议,亲自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进攻。蒋介石认为,红军主力位于赣南,“此股一经扑灭,其余自易解决”。因此,他急电催调在武汉的第19路军迅速进入江西参战,另令驻福建的第56、第49师、暂编第2旅向闽赣边界推进,堵截红军。至此,连同原在江西参加“围剿”的部队,总兵力已达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为了统一指挥,蒋介石建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由鲁涤平兼行营主任,重新调整部署:第9路军第18师由永丰分经古县、白沙进攻东固,第50师由乐安分经招携、藤田进攻龙冈、东固,新编第5师由吉安经富田进攻东固,第77师主力防守吉安,一部兵力向安福方向“清剿”,新编第13师在临川、崇仁地区维护后方交通,独立第14旅北开武宁县进行“清剿”;第6路军总指挥朱绍良指挥第24师由蛟湖向东韶、洛口、宁都进攻,第8师由黄陂(宜黄南30公里)、南丰之线向广昌、宁都、雪都进攻,归该路军指挥的第56师经建宁向石城推进,第49师和暂编第2旅向瑞金、会昌推进;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指挥第60师、第61师经萍乡分向万安、泰和前进,原驻赣州的第12师第34旅归第19路军指挥,防守赣州。
- U4 f4 z- Q3 R
2 ^3 R. F' M7 i$ G& J12月上旬 出席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研究了反“围剿”方案。
% n( S$ ?. o& ~! c2 _& J( M  p
! u  z5 n- @0 ~; `8 m( L12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布训令,指出:国民党军阀之间的战争已暂时终结,必将集中一切力量来对付我们。红军各部队目前的任务,是击退对苏区进攻的敌军。
3 N. C$ o: a, G7 t# k  ~6 o5 Y/ P( z3 p5 k
12月12日 因肃反扩大化,红军第二十军部分人员发动“富田事变”。在此前后,部队开始抓AB团,形成肃反扩大化。同罗荣桓坚持实事求是,尽力顶住“左”的浪潮和压力,挽救了许多红军指战员的生命。5 V( H4 P+ M7 g2 n% E  H
6 q9 r; J( v3 E" T3 y% B
12月14日 “富田事变”领导人刘敌、谢汉昌、段良弼、李白芳把红军第二十军由富田、东固地区带到赣江以西永阳地区,脱离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领导。" ~4 G- e$ x& ^3 t- E8 `( \

/ M& n2 t4 v4 s- J3 X( ^  y0 v12月15日 为防止因“富田事变”而暴露目标.同罗荣桓奉命率红四军东移至平田、砍柴岗地区隐蔽集中。在隐蔽集中期间,指挥部队进行了以“夜间演习及师以上之紧急演习与阵地配备暨渡河演习”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 F% O% T2 \: m3 k0 L& x
/ V$ K; T+ R! M' J' P
同日 段良弼、李白芳在永阳宣布他们是合法的江西省行委。并伪造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信,破坏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领导人之间的团结。
+ Z8 H/ N' H# @0 C; A% C# J0 o. g6 p- _8 @* r
12月16日 国民党军各路由北向南,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开向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至二十八日,先后占领万安、泰和、东固、源头、广昌、建宁一线,由西到东八百里。
) v4 ~) D( R3 d! j0 V7 p$ \4 t# c1 t# e1 {
12月19日 国民党军第九路军新编第五师(后改称第二十八师)进占东固。
8 D- j6 b1 D0 p0 b/ d5 O( X. W2 D1 d  S6 _
12月20日 国民党军第九路军第十八师进到东固附近。第五十师进占招携;第十九路军第六十师进到万安赣江西岸地区,第六十一师进到泰和及其以西地区。% b" x2 Z# [5 }3 D: @
5 [4 a5 I, }9 K' P; i3 u
同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在黄陂、麻田之线集中完毕,准备出击敌人的命令》。命令规定:“第三军团应于明(二十一)日由现在地(平田)移到麻田集中完毕待命”。“第四军应于明(二十一)日由现在地砍柴冈附近移到另封集中完毕待命”。“第十二军(缺三十五师,包括六十四师在内)应于(二十一)日即由现在地(安福、宁都一带)移向洋衣附近集中待命(二十二日午前完毕)”。“第三军仍在原地(黄陂)待命”。“总司令部随工农革命委员会仍在黄陂。”5 Z( i7 Y1 x) w' P

+ ^) Z: C/ X' b/ k. Y; A8 Y5 }: ]12月21日 国民党军第六路军第二十四师进占草台岗,第八师进占新丰、三坑。
% }6 F6 |/ T/ _+ e" {5 ?7 _
2 v# V* Y* ~1 d1 Y5 x. v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由砍柴岗移到另封集中待机。  [: b) [( n6 Z. g- s, F! }- c: `
  M( [0 r6 y- ~$ h
12月22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北移至黄陂、麻田、另封、洋衣地区。
8 C  G4 P! C/ a1 {/ O/ C, W) Z8 j% [# x3 ]2 r
同日 红3军团、红4军、红12军(欠第35师,含第64师)北移到黄陂、麻田、另封、洋衣地区隐蔽待机;同时,红一方面军首长派出红12军第35师独立活动于兴国东北约溪地区,严密监视西面敌第18、第28师的行动,并将进攻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西面。
: d0 J9 W' Q- z7 U! _6 l# V" U
% ^3 |1 J6 ]* J! t+ V# b- u12月24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小布三官堂召开军事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与部署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临战前的各项方案。$ n* `! U9 y& b5 D

5 L9 ^4 z( L/ [" {* g% B; t同日 国民党军第九路军第二十八师进到白石、因富;第十八师先头第五十二旅进到拿垅,第五十师进到源头,并以一个团伸到树陂,第六路军第二十四师经东韶进到洛口。第八师进到广昌。
, V$ U5 `" t3 e+ y
  ^- \2 C, c+ w12月25日 一时,朱德发布《关于消灭进犯小布之敌的命令》:(一)石马之敌本(二十四)日进至上溪(距小布五十里),中村之敌(按;此两处皆系张辉瓒部)本日午前十一时到达源头、上潮、芦峰岭之线(约两团),显有于明(二十五)晨侵入小布之势。我三军之一连仍在小布。肖团之敌(毛师)本午进至吴村,引水之敌(谭师))本午进至东团。我政卫团已撤回麻田。东团之敌本日到达南龙,尚未至龙冈。君埠仍有我派出之部队。(四)(略)第四军为总预备队,应于明晨十时到达田东市(钓峰至小市途中)停止待命(总预备队即位置于此)。
* |% x3 {4 E0 F- X5 {) j' [* P
同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东固小布镇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
/ Y5 p8 S( k7 o. C; r" L! P) D# A, ^: g0 a+ m
同日 第四军在钓峰银滩召开战前动员大会。会后同罗荣桓指挥部队在小布设伏,准备消灭国民党军谭道源师,但因叛徒出卖,该敌未出动,伏击未果。6 i& E8 V! j, }* P( W, u+ B9 F

# t9 E2 M+ y* J) @7 o12月27日 同罗荣桓在小布再次设伏,准备消灭谭道源师,仍因该敌未出动,伏击未果。
4 J' b7 i, D! Z: w0 E( m1 Z& j1 _5 Y, F0 d& q* N0 X6 M* _
12月28日 国民党军前线总指挥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亲率师部和第五十二、第五十三旅由东固向龙冈、上固方向东进。国民党军有五个师向宁都以北的黄陂、小布、麻田地区集结,逼近红军集结地,其中第十八师孤军深入龙冈地区。
  j# ^7 f+ D$ X1 L7 v2 X( Q' g1 x4 y( [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第十一号命令:(一)敌谭道源部仍在源头、上下潮、树陂一带,熬延不进。毛炳文部进入东韶之两团,确移到洛口,先头昨到达平田,其后续部队行动不明,大概有向宁都前进模样。张辉瓒部经善和、藤田到达潭头,现向上固、龙冈推进中。许师之行动不明,公罗两部分在东固、南龙、枫边、富田、陂头各地。(二)方面军决改换目标,横扫在我左翼当前之敌(张辉瓒部以至许、公、罗各师),次第歼灭之。拟分兵两路,左沿君埠、龙冈,右沿上固、潭头,向东固次第攻击前进。(三)第三军团、第四军为右路军(归彭总指挥德怀、腾政治委员代远指挥),沿汉下攻击上固、下固,得手后即继续向潭头攻击前进,务须消灭各该当地之敌,然后向东固略进。应于明(二十九)日由现在地出动(行军计划自定)。
* O. A: R$ B2 y% h) g+ b
2 M6 ^6 e7 t& a! r) `% M12月29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红四军作为方面军的右路军在龙冈以东的君埠一带集结。第四军主力由黄陂、小布镇地区挥戈西进,抵达龙冈以东十五公里的君埠隐蔽待机。
" e6 s: U. S- |+ b4 R( y
# S" P2 l% q7 O$ L  U% ?- N/ v+ k同日 二十时,红一方面军首长率部队在向龙冈前进的途中,得悉敌第18师师部和第52、第53旅已进占龙冈及其周围地区。该敌孤军深入,立足未稳,龙冈地区的人民条件和地形条件都有利于红军不利于敌军,这就给了红军歼灭该敌的极好时机。红一方面军首长随即定下攻占龙冈,歼灭该敌的决心。. \, Q) c( P& f5 ?  j8 w0 A

" h* Q" {/ D  Z; |9 r1 ?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敌张辉瓒师由南龙向我前进,本(二十九)日午前十时其先头部队到达此三十里之龙岗圩(戴岳旅一零三团),后续部队不明。潭头有到敌说。谭道源师仍在源头、上下潮。毛炳文师移到洛口、平田、东山坝一带。(二)方面军决以左路军于明(三十)日攻击龙岗之敌,右路军则应派部队协助歼灭该敌。(三)第十二军(缺三十五师包括六十四师在内)任左翼,应于明晨四时前出动,向表湖前进,应以一部分占领龙岗南端、水西西端之育公山,以主力截断通南龙之大道(经□石茅平),须于午前十时占领所要之阵地。第三军任右翼,应于明晨五时出动,占领木坑以右地区及亭子岭之主要阵地,向龙岗攻击前进(须于午前九时半开始攻击)。右与左路军派出部队确取联络,如右路军末派出部队,则应向右延伸,特别注意右翼。(四)总攻击龙岗时间为二十日午前十时。(丑)右路军应于明晨派出一部经回龙到还铺附近,左接第三军,右接第十二军,向龙岗之西北端(张家车附近)攻击前进,到达时须即向三军及总司令部取联络。如上固无敌,则应主力向还铺、张家车之线攻击前进,而应以小部警戒下固、潭头。(六)各军小行李及伤兵收容所、绷带所需等,均自择位置,敌方俘虏招待所设小别。(七)大行李仍住置于阳□停止待命,如小布发现敌情,则径向约溪移动。(八)总司令部明日移到小别附近指挥。附记:一、明日出发前,各部应集合官兵讲话,做好政治鼓动,预备队亦应随时做好政治鼓动。二、十二军应注意竭力截断敌南龙之增援部队。三、各军俘虏兵可向小别招待所转送。四、各军应注意相互间之联络及搜集情报。五、各部须注意搜集西药,无线电亦不准破坏。! d% G+ ^- N; n0 R
5 a7 ?- A- T) _1 J5 b
12月30日 拂晓,同罗荣桓率部向上固方向西进,准备歼灭第十八师,途中获悉第十八师在龙冈,随即吩咐随行人员在门板上书写命令:“上固无敌,敌在龙冈,望全军将士奋起精神消灭之”。将其放置路旁,同时通知部队向龙冈急进。下午十五时,指挥部队于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切断国民党军十八师师部与后备旅的联系,并从背后猛烈攻击敌人。
3 `0 M7 V" G. [8 ^# F: e# t: p( C- p2 ~9 R& I5 w: A1 z
同日 晨,细雨薄雾。国民党军前线总指挥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第52旅为先头,师部和第53旅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前进。9时许,第18师在龙冈以东、小别以西正艰步登山时,突然遭到居高临下的红3军先头第7师的迎头痛击。敌逐步展开2个团,向红3军猛攻,均被击退。15时许,张辉瓒孤注一掷,亲自指挥4个团多路向红3军阵地猛攻,又被击退。此时,红12军(欠第35师,含第64师)已沿龙冈南侧占领表湖及其附近各山头,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已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完全截断了龙冈之敌同东固、因富等地之敌的联系,并从背后向龙冈之敌发起猛烈攻击;红3军团主力已进到上固及其附近地区占领阵地,切断了敌军从西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红12军第35师也迂回到敌后,切断敌军从西南方向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至此,红一方面军完成了对敌第18师主力的包围。16时许,红军发起总攻。敌军向西北方向突围未能得逞,随即溃散,到处窜逃。红军乘势连续猛冲,赤卫军、少先队也随红军冲杀,战至18时许,战斗全部结束。敌第18师第54旅由东固向东增援进抵南垄时,受到红军一部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英勇阻击,被迫撤回东固。龙冈战斗,红一方面军歼敌第18师师部和2个旅近1万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师长张辉瓒、师代参谋长周纬黄和旅长王捷俊。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100多万发,电台一部。
* `6 ~" H. c5 |% m2 X' J: {5 p# M- n
12月31日 同罗荣桓率部移驻宁都小布。
! m1 a" X  w/ {6 d+ ]# u/ p- ^0 x7 c4 ?& Z- e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28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31年 24岁
6 g' @- r- Z2 b1 q) K0 U
: p+ z/ j" L- s7 O( ]+ u9 v( T1月1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向小布、源头一带集中,开始追击国民党军第五十师。. g7 v$ N, x* V0 v( ^; C

5 M4 P* X3 D" o  o+ H1月2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敌谭师因闻张师惨败,已于本日晨五时逃退。一部经元头、中村向南北坑败走,其后头部队经被我二路军截缴枪械甚多;另一部(主力)则经南团向东韶逃去。视此情形,敌军似有全线退走之模样(其余敌情同前)。(二)方面军决于明晨追击东韶之敌,然后次第扑灭宋逆绍良部之许(两团)毛(两旅),以树政治上之声威。(三)第十二军任正面之攻击,应于明晨十时前经南团、林池到达东韶街附近之敌攻击前进。应占领林池以北,杀尾嘴以南之阵地。第三军团任左翼,应于明晨十时前到达陂头附近,向东韶之敌攻击前进。第三军任右翼,应于明晨十时进至田营,以主力牵制洛口之敌(许师)之一部迂回到东团街东端、山下坪北端之高地,向东韶攻击。第四军为总预备队,位置东韶西方之龙坛(第四军应于明晨十二军出发后随进)。政卫团仍位置于麻田,应于明晨派出游击队分向洛口及东山坝、平田游击。(四)三军团之小行李随三军团后行进,三军之小行李亦随三军后行进,四军、小行李(由十二军派出小行李指挥官指挥)则随四军后行进(行李不准乱插队伍)。(五)总司令部随工农革委会接四军后进到龙坛总预备队位置指挥。附记:一、三军团行军路线,由元头经曾坊、石凹下、垌毛凹、张家前、杨坛、庐园、枫山、新坛、白水、陈家到陂头。十二军行军路线由下潮经南团、焦边、坳背、王家坑、龙坛到东韶。二、各军绷带所位置自择。医院位置在阳城,各师雇人送去。8 U2 E5 ^# k  f- W& P* e$ F

. n) V" U0 x8 ~) X; }+ M3 M同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开始向东韶方向追击。. k6 P6 [+ r3 K' C
. q- l  p$ A# I4 o3 D7 P
1月3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作为一方面军的总预备队,随红十二军跟进,配合第三军、红军第三军团,在朱德、毛泽东指挥下,在东韶参加了对谭道源部第五十师的追击战。于东韶歼灭国民党军五十师大部,此战,歼灭谭师一半,俘敌三千余人,缴获各种枪二千余枝,迫击炮四门,电台一部。战后红军主力东进康都圩整训。. W" H  g3 q) o& |& G
# ?9 L. I$ h' `3 j4 V
同日 国民党军第六十一师在第六十师配合下,占领兴国县城。: [; g/ j: I$ [% h9 C

0 ]- \* A2 `1 u" }5 C& U/ B同日 晚,参加方面军总部召开的师以上干部会议。* j* K, f+ w! R

' w& R2 G8 |6 J1月5日 红军在宁都小布举行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祝捷大会。随后,红军主力分散到宁都、广昌、乐安、南丰等地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扩大红色区域。/ m" v" S' e- H" @/ k

* `6 O' H- j% o" W1月7日 中共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共产国际代表帕维尔·米夫的支持下,以王明为代表的左顷冒险主义开始在党内取得中央领导权。并推行城市中心论,主张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而形成全国的胜利。1 d7 d  _4 n7 {9 s' g7 C
! w( S5 ~! L& c0 D$ n
1月10日 项英抵达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所在地——赣南宁都县小布村。
* `/ l+ B: L: i. @/ A2 p# y
! y5 W1 p) ~+ j/ `8 z2 n5 y同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在兴国鼎龙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十九路军两个团。毙敌四百余人、俘虏五百余人、缴枪一千余支。) a$ ~1 o: O! U  A5 Z

7 q" C  j: c! N# E+ \9 @4 F3 J1月15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小布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周恩来未到苏区前,由项英代理中央局书记,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等九人为委员。同时撤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成立中央苏区中央局领导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朱德、毛泽东为副主席,委员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黄公略、周逸群、叶剑英、许继慎、蔡申熙、张云逸、邓中夏、曾中生、邓发、邓小平,苏稣、袁国平、杜衡、刘伯承、关向应、温裕成、恽代英、李富春。
+ O  y! n& h$ T# p& X
# R) o+ V) y3 N3 @同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重申全国红军改编为七个军的命令。6 V$ @% S4 }# n$ M; G0 s
! M2 g1 ?1 ]  O% E
1月16日 根据方面军的命令,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部队分散筹款(任务十万大洋)。
( A' I  l+ Y# k
( [$ J& t$ }, J  Y0 h3 ?  T# r7 Z7 K: l' I1月18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东进宜黄、乐安地区,进行筹款和群众工作。/ z: C. q2 ^7 t/ j+ N5 a) K2 h

, `- S+ Q7 y4 x9 C3 Y2 z; e; X' [1月中旬 由于缴获了电台,并动员原国民党军无线电工作人员参加红军,红一方面军组建了无线电队。7 a) i/ u: f3 S( c& \! s
+ z% ^. H/ Z/ m" d/ a5 o
1月21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命令红四军部队由头陂、广昌、船尖隘、康都地区向建宁、黎川发展。& C2 L. O- ^4 I; L* m

. o0 r; g- z3 ~4 s4 E% T1月28日 朱德、毛泽东签发红一方面军《关于抽调青年学无线电的命令》。, \0 _- q- Q+ N1 ~4 b, q

9 v* n9 B+ u4 a/ l同日 红军在东固处决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
5 d: d1 h7 J' q% A9 _3 u& B4 ?1 z
2月4日 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着手组织对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何应钦就任南昌行营主任后确定:这次“围剿”,“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首先在中央苏区周围集结重兵,并在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输入苏区;然后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之原则”,“分进合击.互相策应”,“逐渐紧缩包围圈”,以期彻底消灭红军第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
, x! k, [7 C( t- c% z1 g# Z0 w/ _/ e6 M' k; u
2月7日 堂兄林育南(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在上海龙华就义。
3 w. Y: y  v6 w* J8 r2 A; R, _9 _' x' U1 J9 @
2月10日 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举行开学典礼。0 O/ |" V, |4 z. x! B9 {0 j% i) C) k
  M, H) X/ \# r' p9 v; R7 Q' {5 Z2 R/ p1 d
2月17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组织革命战争,消灭军阀战争,就要创造铁的红军,加紧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为了这个需要,在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总政治部,总政治部暂兼第一方面军政治部。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
& `; F9 f7 A  Q! d
! E0 o" w. _1 K5 s& C! o3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给各地红军的训令,指出:敌人新的进攻战略,是集中力量,在较长期内与我们斗争。我们的任务是击溃敌人的实力,解除敌人的武装。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使红军的基本力量受到摧残。为此,在必要时,可抛弃老的与组织新的根据地。
0 X5 H0 i$ n0 w/ l6 F
$ U5 y* d$ ~* t- F6 {$ J3月10日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发布第二次反围剿的政治动员令。- I1 s& o4 ?1 `
$ _* x8 O. B! B+ q
3月13日 毛泽东抵达赣州东南部南康县的唐江镇,并在红军第一军团干部会议上做报告。  j! e" N: ^  i  h: ?6 U6 d4 I1 X
" d( O5 G# k3 q& L9 V6 K
3月17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为争取第二次作战胜利军事上应准备的工作》的训令。训令指出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存在的缺点和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准备的具体要求。) \, c6 d4 \+ w0 u( n

3 ]2 F2 ~: [: L  Y  C3月18日—21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黄陂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会议根据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检查了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的工作,讨论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土地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等。通过下列决议:一、接受国际来信与四中全会的决议;二、土地问题的决议;三、关于一、三军团工作总结的决议;四、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五、共青团工作的决议;增补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中央局委员。
8 B8 k$ f; [/ T5 s# T" y) w0 _
0 _9 B& j- P2 e  M" h3月23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总部发布《移动部队整顿训练并筹款的命令》:(略)(五)第四军应即移到广昌、驿前、石城、湛田一带工作整顿训练,其指探中心应在头陂、宁都之间,并向宁化、南丰警戒。: |' V( g7 \$ p& U6 T: k

) T' s9 \; }" @: R4 F: S同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领红四军脱离与敌人的接触,从永丰、乐安、宜黄、南丰后撤到广昌、宁都、瑞金一带。8 f+ M, H3 ^, r# u! e
1 k5 ]$ K# m1 T
3月26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领红四军南移至广昌、驿前、古城、湛田地区,向宁化、南丰方向警戒。
; y8 c* z4 d0 ]8 Q6 U) Z
6 I7 G5 {0 d. @. e/ t3月27日 何应钦下达向中央苏区进攻的命令。
' y9 R& C% r( r7 L5 A
. _  T* A1 b" t. R5 ?3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认为“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 |" z% ^. G$ I
" k, w  B  V3 O6 U
3月30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建议红军打漳州。
+ B7 a: R2 {. x/ Z9 L8 j0 u9 Q, L
5 B$ H. C2 B  H. T" o3月下旬 同罗荣桓领导军直属队各部门召开参谋会议、团以上军官会议、副官会议、军医会议,部署第二次反“围剿”的参谋工作、军事训练、给养补给、伤员救护、俘虏管理等工作。
. l7 F: I! L4 W8 x* J3 }+ a: F$ e! J$ A2 E/ I9 h# d( D3 b
同旬 罗荣桓主持召开有各师政治委员、政治部科长、宣传队和士兵委员会主席参加的红四军政治工作会议,总结第一次反“围剿”的经验,分析讨论第二次反“围剿”的政治形势和意义,确定进行宣传鼓动的内容和方法,为第二次反“围剿”做准备。会后,各师均召开了动员大会。
# Z# [: e1 P/ t+ c, j5 p+ ^+ k. V, Q; [' u" \/ @. T
4月1日 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第五路军、第二十六路军、第六路军共计二十万人,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东西八百里战线上,兵分四路,开始进行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 。
& ?. r5 w: r' I4 @) G9 Q9 c( p7 Z6 ~! N+ l
同日 红军主力三万人由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移至广昌、宁都、石城(江西属县)地区。* }7 R1 L/ P/ ^' ?0 B& y8 D& c' I3 e

. ^( b+ m8 H: a! p" o$ k  U同日 根据方面军命令,在红四军给部队指战员每人发一元零用钱。
) q$ ]# v3 G4 f/ P) i
9 D# m$ V% a( B1 {! t: |; z# A9 ]8 b5 z4月3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与红军第五军团向漳州急速前进。
. d3 ?% u' E# h& [4 o* H) |/ Y2 Q; A, Y$ A- @, e2 `7 i
4月9日 根据统计,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总计六千五百七十一人。
1 Q+ l; ~! Z' O# J0 @0 V" d3 W9 I
8 L# W2 T1 f3 Y, b  P4 I4月上旬 中共中央代表团任弼时、王稼样、顾作霖到达宁都青塘,参加中共苏区中央局领导。
+ _) }6 I, _0 t" X% j: Z: Q
) J2 ~; w# A0 [& x4月中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开会讨论第二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多数人主张分兵退敌,还提议退出中央苏区,但毛泽东主张留在中央苏区打,诱敌深入,依靠根据地军民团结破敌,不同意“分兵退敌”。双方争论激烈,相持不下。毛泽东建议扩大范围讨论这一紧迫的战略问题。
1 J5 g: G' J7 n- j
$ _4 T/ k' w4 [3 B- l4月17日 中革军委发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指出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地方武装要主动积极向敌人袭击扰乱,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应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战”的秘诀,采取化众为零、化零为众的方法,以完成其应有的任务。
/ K5 I3 ?; D: x% z1 ~- y3 Z. p5 u/ y
5 i0 u+ w- X& ?& _同日 项英、朱德、毛泽东联名发布中革军委第九号通令:中革军委决定在本会参谋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指定叶剑英、朱云卿、郭化若、左权、杨立三、范树德、林彪、林野、黄公略、陈奇涵、耿凯、邓萍、曾士峨为等十三人为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叶剑英为总编辑,朱云卿为战史部主任,左权为编译部主任,郭化若为杂志部主任,(暂缺)为军事地理部主任。其工作内容:第一、是搜集数年来中国工农红军在战争中的斗争的历史的资料,并妥为整理史具备中国红军战史的雏形,以便将来的编辑。第二、是搜集中国红军战士在战争中的经验与创见,及介绍国际尤其是苏联军事作家的著述,以提高红军军事指挥员的技能。第三、是发行不定期出版的杂志,使红军全部生活能在文字上发挥其忠实的见解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以及各种介绍等,以为创造铁的红军的有力的帮助。第四、详细调查红军连年转战各地区的地理、经济、居民状况及与军事有关的各种材料。这些工作应当是中国红军各级机关经常的而且要有计划的工作,应当有专门负责机关——编辑委员会,尤要红军全部一致的参加这种工作,尽量的供给材料,以充实编辑委员会各部门工作的内容,希望各级机关迅速传达,以后投篇文稿可迅送中央军委参谋部为要。
( Q, F) R& y. W. n' K% B% E9 Q) J! O  R( ]- F# R
4月18日 参加中共苏区中央局召集的,有中央局成员、各军军长、政治委员、参谋长及政治部主任参加扩大会议,会议专门讨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方针策略。支持毛泽东关于留在中央苏区打的意见。经过讨论,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先打弱敌,打富田地区的王金钰的第四十七师和公秉藩的第二十八师。会上,中央代表团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即在强敌进攻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粉碎新的围剿则可考虑转移。' h% [1 I5 I8 c! f3 h; _
1 X& m2 N  f# O% x7 L. L9 N; c
4月19日 毛泽东、朱德代表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命令。命令红军向龙冈、东固集中。
* \/ v$ }' P- i0 e
$ \, V, |% i# [! ]4月20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西移:经安福圩、黄陂、汉下开始向离敌仅四十里的东固、龙冈地区集中。. a+ ?& |4 k& Q: S: z, g

9 K( Q$ u0 M$ p7 E4月23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秘密移往东固、龙冈、上固地区集中,会合一方面军主力迫敌而营。红四军各师先后到达龙冈地区。( ^# K2 K: o5 V' Q
# a/ T& [0 y& e
4月下旬 同罗荣桓奉命率部继续西移至东固地区,隐蔽集结,封锁消息,迫敌而居,进行反“围剿”的深入的思想动员,加强临战训练,帮助群众插秧,组织指战员上山砍柴、挖野菜,到水田里摸螺蛳,节约开支,改善生活。: E6 d: P" [% ^! H
; [' |+ r; x, F0 U) v0 K; G" H
5月3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决定:总部医院成立第三、第四分院。红四军成立野战医院。; K* O5 D' Y" h1 i
3 s- S1 \. s4 d- C2 x' W8 y5 x
5月5日 鉴于敌人稳扎稳打,前进缓慢,毛泽东、朱德签发《红一方面军关于动员部队帮助群众插秧耕田的训令》。* l( N* W+ P1 E  t- Z
* [( ^9 f, r* r$ f
5月8日 中革军委签发《关于节省经费的训令》,提出为实行持久战略而节省经费、储备粮食,要求从现有经费中节省半个月的经费。! t8 P( ]1 b0 [

4 j0 s& \# b3 b2 a5月10日 国民党军在占领苏区一些边沿地区后,开始向苏区中部地区推进。从5月10日起,国民党军继续向苏区中部地区推进。至17日,其第5路军之右翼第28师和第47师第1旅,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分别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一线;中路第43师进到大源坑,一部进占潭头;左翼第54师进占百富、沙溪。与此同时,第19路军之第60、第61师各一部进占崇贤、方太后,继向城冈前进;第26路军之第27师进占大金竹、小树岭,继向南团前进,第25师进占肖田、东韶、洛口;第6路军之第5师一部和第8师在进占头陂、白水(今赤水)后,即在这一带“清剿”,第24师进驻广昌,第56师在进至安远汛后,以一部兵力进入江西“协剿”。* [! J" s9 G# f% O# W. o

" H0 |3 V0 @9 I8 w, G5月13日 国民党军第五路军之右翼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脱离富田巩固阵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
- M3 q2 t; `2 y5 q8 B' U" P& Z
1 A: m/ m, z" W# ]8 f: w5 a- I同日 朱德发布《消灭进攻东固之敌的命令》:第一、想定敌军将王金钰之第四十七师为基干,配合郭华宗一部及公秉藩部,于明(十四)日拂晓分五路同时向我军进攻时,本方面军应先消灭我军右冀之敌。(在地理上以东固通富田之河为界,此方面之敌为郭华宗一旅或两旅及王金钰部到达大源坑之一旅),然后用全力解决由神坛前、三彩、桥头江来犯之敌(王金钰四团、公秉藩四团)。因此,我第十二军应以两师占领大山脑、高岭、乌甲石和风坑之线为正面,我第四军、第十二军之一师,应由大山脑经珠坑径山击包围敌军侧后,我第三军全部(三十五军在内)应由东固经江口抄击大源坑前进之敌,为我军之左翼,第三军团应以—部占领阵地,牵制富田祟贤两方之敌,主力位置于东固附近为总预备队。总司令部指挥阵地在锅都岭。第二、想定敌军单向我们左翼阵地前进,富田方向,水南、白沙方向不进时,第三军团除以一部向崇贤方面之敌警戒外,全力从左翼抄击洞口方向前进之敌,四军及十二军从右翼抄击九寸岭观音岩两路前进之敌,三军任正方攻击。以上两种作战计划,究采何一种应依照敌情变化决定,当另有命令。0 h- |8 A( P, ]1 t
' m: Q. V9 q% s8 y/ z
5月14日 六时,抵达方面军总部领受命令。
; ?) D. k% O2 S# I% f) Q3 }4 S! ], P# R% q! S8 d
同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从无线电侦察中获悉.国民党军王金钰之第四十七师和公秉藩之第二十八师将于十五日由富田东移,第四十七师将由观音岩、九寸岭向东固攻击前进。朱德、毛泽东立即命令林彪、罗荣桓率红四军并指挥红十二军(欠三十五师)和六十四师作为右路军抢占九寸岭、观音岩隘口,阻止第四十七师东进;红三军为中路军,沿东固至中洞大道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红三军团为左路军,迂回包抄国民党军后路。
/ i! N6 R; o# Z/ t
, w  @8 C. u+ l" U: D0 J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敌情见参谋处本日通报。(二)方面军决先消灭王(金钰)、公(秉藩)两师之敌,拟于后(十六)日从左向富田方向出击。(三)第三军团为左路军(三十五军在内),应于明(十五)日进至江树头附近宿营,严密断绝交通。后(十六)日经固陂向富田前进,须于后日午后一时以前攻击富田。(四)第三军(缺三十五军)为中路(正面),应于明(十五)日拂晓进到罗坑、张家背、淘金坑一带并占领白云山、更鼓、石唐、窑子、大垅一带阵地。十六日午前八时开始向桥头江一线攻击前进,得手后以一部追击败走之敌,以一部协助正面之第四军侧击观音崖之敌。(五)第四军(并六十四师)亦为中路(正面军),明日以全军进驻东固一带,以一师占领三彩、神弯前一线阵地,六十四师则应位置于蜗斗山之北端,十六日分两路一攻观音崖,一攻九层岭向富田之敌进歼,十六日午后二时猛攻。(六)十二军(缺六十四师)为右路军,明(十五)日以一部占领大山脑一带主要阵地,牵制由上坊、罗坊、潭头三方向之敌,后(十六)日待我左路与中路得手后,敌全线败退时,则相机向水南追击。如后天右路之敌(上坊、潭头等)不来,则为方面军之总预备队。(七)一零四团亦归第四军指挥。明(十五)日应即集结兵力,后(十六)日午前八时相机向大元坑之敌攻击,策应中路军,待敌败走时配合正面军夹河向宫田追击,攻取富田河北端阵地,截击由富田溃走过河之敌。(八)野战医院应于十五日移到东固开设(各军伤兵即送此转后方医院)。(九)总司令部随中革军委,明(十五)日仍在此地(场上),后天则在正面军后沿三彩、观音崖向宫田前进。附记:一、各部应各带米粮五天。二、战后俘虏兵送东固。
  Y( a6 N4 L9 M) q7 |$ H3 [- I( d5 N. M5 D
5月15日左右 罗荣桓起草以林彪、罗荣桓名义致第十一师师长曾士蛾、政委罗瑞卿的命令:明晨四时接替红十二军的岗哨,于部队过完后再撤退。
  i1 ^9 o1 G( I9 f" W3 n: p, `
- _! t, n! y- T7 C7 s同日 拂晓,红一方面军各部按照部署开始行动。8 }1 q; @+ R, k4 u$ P5 K6 W

/ D5 O, m9 M' ~+ k, ?" T" e同日 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进抵桥头江;第四十七师一个旅进抵择龙坑之线。中路第四十三师一部进抵潭头。% }/ V( T: K4 W9 T

4 i; {6 }- b+ A# D: D5月16日 同罗荣桓指挥部队在观音岩、九寸岭同第四十七师展开激战。在战斗中,十一师政委罗瑞卿头部负重伤。此战,歼灭第四十七师第一旅大部。与此同时,红三军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大部。十六日,担任迂回任务的红三军团攻占固陂、富田,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一部。指挥以红四军及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红十二军(欠第三十五师)组成的右路军,在东固分两路抢占九寸岭、观音崖隘口,正面阻击敌国民党军五路军王金钰部四十七师、二十八师(师长公秉藩)。在红三军、红军第三军团的迂回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师、第四十七师一个旅,俘虏四千一百余人,缴枪五千余支,机枪五十余挺,迫击炮二十余门,一百瓦特电台一部,并俘获二十八师无线电队全部人员,击毙二十八师副师长王庆龙、旅长柴寿松。红军牺牲二百六十八人,伤八百七十六人。% Y/ r  V7 V; P* P- A2 a4 }

/ ?5 n- C* J! e- i7 w7 X# G- y同日 拂晓前,方面军总部由敖上沿通向中洞的大路西进,前卫特务连同东犯之敌第28师先头遭遇,并阻止了该敌的前进。午时,由小路秘密前进的红3军主力已进到中洞的南侧,处于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待敌第28师的后尾全部离开中洞时,突然从山上向山下发起猛攻。敌第28师遭到突然攻击,顿时陷入混乱。红3军主力乘势勇猛冲杀,分割包围,战至17时许,将敌第28师大部歼灭,残敌逃向水南。该师师长公秉藩被赤卫军俘虏后蒙混潜逃。在红3军主力向敌第28师发起攻击时,右路红4军、红64师抢占了观音崖、九寸岭两隘口,并在追击中歼敌第47师第1旅大部,残敌逃向水南。红12军尾敌追击,担任迂回任务的红3军团、红35军,于16日攻占固陂,歼灭敌第28师兵站,当夜进占富田。% H8 k' M/ V. H4 N8 i/ x& w; q
; J  ?8 n7 D9 P
同日 高自立继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0 V- j) [! R/ u1 {$ x' W6 u1 v
5月17日 同罗荣指挥红四军主力进抵富田地区集结。
4 n. ^3 r% t  V# c) q! Q' `  m% K& M& R9 q4 t4 `
同日 拂晓,红3军、红4军相继进抵富田。红军首战告捷,歼敌第28师大部和第47师第1旅大部,俘敌41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0余支,机关枪50余挺,迫击炮20余门,山炮2门,100瓦特电台1部;红军牺牲268人,伤876人。这一胜利,给以后的战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富田战斗过程中,敌第19路军奉命向北策应第5路军作战,第19路军因怕被歼,行动缓慢,仅以一部兵力于5月17日进到城冈。富田战斗结束后,第19路军即停止前进;大源坑、潭头方面之敌第43师,在红12军的进攻下,也向水南逃窜。与此同时,红一方面军主力乘胜由富田地区向水南追击。逃向水南之敌企图退至潇龙河北岸据守,但原先所架设之便桥已为赤卫军拆除,水深不能徒涉,便转向白沙逃窜。红一方面军首长立即令红3军、红4军转向白沙猛追,令红3军团直插白沙河附近。1 @8 [& _1 x0 O+ h5 Z
; I. T1 t* k. a6 s( {
同日 国民党军第五路军之右翼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第一旅,由富田分两路向东固进犯,分别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一线;中路第四十三师进到大源坑,一部进占潭头;左翼第五十四师进占百富、沙溪。! k. f2 }: h5 X* V  p8 P/ t6 [- |
) D9 N; S, [4 n# U
5月18日 红一方面军攻击退往水南、白沙的王金钰(四十七师)残部和郭华宗师(四十三师)一个团,全歼国民党军四十七师一个旅的残部及五路军四十三师一个团,俘虏一千七百余人、缴枪四千余支,机枪三十余挺,山炮二门。- h8 L" y' k& \
8 ]4 J7 g. h* s" z/ L
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追击溃逃的第四十七师残部。
$ g7 v/ ^% N. ?* Z
6 W4 q+ K8 G1 x: f0 R5月19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及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围攻白沙,歼灭国民党军郭华宗四十三师一部和第四十七师第一旅残部。俘虏一千七百九十余人,缴获长短枪四千余支,机关枪三十余挺,山炮两门。红军牺牲二十二人,伤九十四人。
, _: y3 J8 H5 O7 W, g
% _1 h( v8 Y- Z6 D1 T$ H8 U同日 红三、红四军,红三军团在白沙截住逃敌,经过激战,全歼敌第47师第1旅的残部和第43师一部,余敌逃向永丰。与此同时,红十二军攻占了沙溪,敌第54师星夜逃回永丰;敌第19路军由城冈、方太、崇贤等地撤回兴国,随后撤到赣州。白沙战斗结束后,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红3军团山炮连为基础,组建了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炮兵团,下辖3个山炮连、1个炮兵教导队和1个运输连、1个警卫连。7月,该团改编为红3军团炮兵教导大队。
& R4 n4 `# X2 J+ F, \. \2 K
1 l, r. J' q7 N9 R5月20日 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七师进到南团及其附近,当晚又奉命经中村向沙溪增援第五十四师。这时白沙战斗已经结束,方面军正按预定计划,继续向东扩张战果。
6 v8 W" K; e# E" C$ z$ _4 m4 B1 |
# l5 u6 M/ I8 b  u5月21日 午后,红军第三军团第六师部队进到中村附近,与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旅的先头部队接触。方面军首长依据当面敌情,决心歼灭进到中村之敌,乘势直下南团,求歼敌第27师主力。其部署是:以红3军团攻击中村北端;红4军攻击中村南端;红3、红12军为总预备队。
* g2 ~6 a5 ~8 o# c+ N+ W
- B% }. z7 F3 B# Z  H% k同日 十九时五十分,毛泽东、朱德发布命令:(一)据三军团报告,中村有敌高树勋部之一旅,其先头部队于本日午后与我六师之前哨接触,该敌似系掩护后面主力之运动。(二)方面军决于明(甘二)日攻击该敌,乘势下南团,消灭高师之主力。(三)三军团任左翼(第二天攻击南团亦任左翼),攻中村之东北端,沿地盘源、张家岭、西源垅三路攻击中村之北,应于明(二十二)日三时由石马出发,六时半到达预备攻击阵地。第四军任右翼,沿四十九脑向焦坑、罗筚山、牛坑、冈上之线向中村南消攻击前进,须于明晨三时由龙坊一带出发,六时半到达准备攻击阵地(第二天攻击南团时担任正面)。第三军为总预备队,应于明晨三时由现在地出发,沿童坊、狭江口、下纸棚、木樟脑、伞子坑、中坑、普化庵、漆源、桥下坑策应第四军,相机进入元头宿营,准备第二天(甘三日)攻击南团担任右翼(须向南团严密警戒,并侦察敌情)。第十二军为总预备队,应于明晨三时三十分在三军后行进,位置于第四军阵地后漆源、桥下坑附近,第二天攻击南团时跟三军之后担任右翼(以韩婆硐、赖珠亭、中村至松树岩之线为战斗区分线,线以北归三军团担任,线以南[线在内]归四军担任)。(四)如中村之敌退走南团或源头时,则三军团尽量进入通南团方向宿营,三军、十二军、四军都进入元头一带宿营,准备后日向南团攻击。(五)总司令部及直属队随军委进至东坑附近指挥,明晚则在中村街上接收报告。后日打南团,指挥阵地在上下潮。" |. q" S4 G2 O, W

1 L# m, z1 P! ~$ G& {$ n同日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病逝,郭化若任红军第一方面军代理参谋长。
% i& U6 P# _+ Y9 g* ^; E3 t1 p/ |, R! \% J$ ~- c7 s) u1 S( g
5月22日 上午,同罗荣桓率领第四军与红三军团在中村东北端开始进攻国民党军,战至十三时许,攻占中村,歼灭国民党军二十六路军(高树勋部)二十七师八十一旅。俘虏二千三百余人,缴枪三千余支,机枪十余挺。红军牺牲四百九十一人,伤二百一十七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三次大捷。
9 _; D; K2 |- u& _
( n6 ^7 x) I! H* k: r0 ~, |  q" \同日 上午,红3军团、红4军向中村之敌发起攻击,战至13时许,攻占中村,歼敌第27师第81旅大部,余敌逃向乐安。当晚红军追至南团,敌第25师仓皇撤回宜黄。0 ]: X/ |# U5 H. i9 w
( _6 \: U: L9 b! _( ^8 w5 }
5月23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同方面军总部分开,中共苏区中央局、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留驻龙冈,另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林彪、谭震林、周以栗组成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敌委员会,挥红军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3 v3 {: T. G+ a6 U( u  i1 `

) ~% B9 O; t  @同日 国民党军按照第八、第二十四、第五师的顺序,由广昌向南丰撤退。. D* ^; P  @& ^2 N0 T; m# z* J

; o" K8 v" u  T6 q; c0 w5月24日 二十三时,毛泽东、朱德在江西宁都南团发布《先敌占领南丰的命令》:(略)(四)第一军团为右路军,按三、四军、总直及十二军之次序,于明晨四时由现在地(麻田、南团、上潮)出动,分三天半行程,经洛口、严坊、苦竹、甘竹、枫林、磨刀渡向南丰前进。到南丰城附近时即在瑶浦一带布置宿营,待命行止。第三军亦应派兵一师为先遣队,分三天行程,限于二十七号到达南丰城附近,掩护我军主力开进。
% X: l5 p. I2 l6 @
& X/ u! v% I% M. T) o: J" E5月25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由南团经洛口行军五十里到达严坊。
+ H( ]9 ?3 s* S! N3 ?( p& ^$ j- O. A  v/ R
同日 在宁都洛口附近的严坊出席临时总前委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于二十六日开到广昌苦竹集中。会后,同罗荣桓率部转移至苦竹。
) y  M3 h  c6 L. x: b; g3 M% t
4 n  ^8 R9 i2 y' U# L  }( l5月26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由严坊经苦竹到达甘竹地域。
9 P: ]' @/ W7 I7 Q; M7 M# \
& f- l3 ?. H9 F1 {( L( v6 d同日 二十时,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于苦竹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会议认为:在敌人还在广昌城的形势之下,如果我们照原计划到南丰城,则敌人在我们侧背,使我们行动不便。会议决定改变全力攻取南丰的部署,以少数兵力夺取南丰,集中兵力进攻广昌县城。其部署是:以红3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撤之敌第8、第24师;以红4军为左翼,红12军为右翼,攻击广昌城,求歼未及撤走的敌第5师师部及所率4个团;红3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
! W- g" Y' s6 b. Q: H5 @2 I4 H* y% s/ P2 \; g# r9 d
5月27日 拂晓,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为左翼,同红十二军一起猛攻广昌县城。战至二十一时,攻占广昌,歼灭守军第五师一部,击溃准备撤离的国民党军第六路军总指挥率领的第八师毛炳文部、第二十四师许克祥部,击伤该师师长胡祖玉(后死于南昌)。红军牺牲六十九人、伤二百零二人。红军攻占广昌后,敌第56师约7000人,自安远汛以南之中沙仓皇撤回建宁。
# a, G5 H& ?1 Y
( L3 M4 k, O( X1 p3 m) s5月28日 出席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广昌沙子岭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会议鉴于胡祖玉、毛炳文、许克祥三师向南丰退却,已追赶不上,会议决定集中兵力打刘和鼎,夺取福建建宁县城,以便胜利后进行筹款。会议决定以红四军第十师北上,配合第三军追击敌二十四师,第四军主力在广昌休整。红一方面军总部率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继续东进,准备攻打福建建宁县城。4 W9 a. O( D8 m4 d0 k$ o  D

0 @$ a1 i6 z8 }9 V同日 国民党广东军阀在广州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的国民政府,同蒋介石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相对抗。/ K+ H1 [' W7 _& T; w
- S  T. m. u; z4 Y; g4 ^
5月30日 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里心召开的第四次会议。会议认为在筹划战费和整个作战形势之下,很需要夺取建宁城。
! ]  P3 I1 q  I& x% p* v
9 [# p% y' c9 t0 N7 B同日 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乘敌第56师立足未稳,突袭建宁城,求歼该敌。其部署是:以红3军团为攻城部队,以红12军主力为预备队;红12军第34师留里心及其周围地区,与广昌红4军取联系,维护后方交通,开展地方工作。5月30日夜,红一方面军首长率红3军团和红12军主力秘密向东开进,于31日拂晓进抵建宁城郊。接着,红3军团出敌意外地从城西和城北向建宁发起突然攻击,迅速攻占城外的高地,旋即向城内攻击;红12军主力也由城南侧插至城东侧包围和截歼城内东逃之敌。战至31日18时许,攻占建宁。此次战斗,歼敌第56师3个多团,俘敌3000余人,缴获长短枪2500余支,手提机关枪11支,轻重机关枪12挺,迫击炮1门,山炮1门,电台2部,以及大批药品和军用物资;红军牺牲97人,伤292人。从5月16日起至31日止,红一方面军在半个月中,从赣江之滨一直打到闽西北山区,横扫700余里,连打5个胜仗,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敌1.1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2万余件,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军的第二次“围剿”。; v1 a8 ^; ~- _- {- t
9 ?+ _5 ?& V# X1 e
同日 根据统计,红四军全军现有四千八百余人。共产党员伤亡三分之一。4 r8 A3 H5 E4 R8 {- P, T

$ }( k# b& ?$ w% u8 e2 j5月31日 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县城西门外红三军团总部召开的第五次会议,会议讨论并决定行动方向、工作任务等问题。还决定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团将第二次反围剿缴获的两门山炮连同原有的各编成一个山炮连。方面军总部成立无线电队,下分四个分队。
0 G2 e7 i7 w3 n1 i+ H3 @0 E! c" I6 K% P
; U; g& c! Q  K- [$ Z0 K6月2日 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建宁城外方面军总部召开的第六次会议。会议决定红一方面军当前应利用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新发展和中央苏区周围的敌人暂取守势的有利时机,转入攻势作战,其具体的工作方向分三期推进;第一期向北,即向建宁、黎川、泰宁地区筹款,发动群众,扩大苏区,争取南丰、南城、宜黄等县城。第二期向南,即向江西南部,为下一次反围剿建立巩固的后方。第三期向西,打通赣江两岸与湘赣边根据地联系。攻势作战期间主要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和赤卫军,扩大红军,巩固与扩大苏区,为粉碎敌军新的“围剿”创造条件。按照第1期的计划,红一方面军各部于6月上旬分别进至下列地区开展工作:红3军进到宜黄、南丰之间地区;红4军进到南丰、南城、黎川之间地区;红3军团进到泰宁、黎川地区;红12军位于建宁及其周围地区;红35军回到瑞金,接应由闽西运来的物资,并维护闽赣交通。此外,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还指令闽西新编成的红12军向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发展,求得与江西苏区打通联系。
! g  U: J- u  m3 b! R; _5 O! g! q) P2 G
同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南丰、南城、黎川之间地区分兵发动群众,建立游击队,平分土地,建立政权,建立党、团组织,筹款,进行军政训练.扩大红军,为粉碎国民党新的“围剿”作准备。军部驻康都。
0 |8 e5 s5 g) ]+ a0 L9 P% e: C+ Q
- T$ j) K% P; R0 N- l# M; D6月3日 同罗荣桓上报五月十六、十七日九寸岭、观音崖战斗统计表。此战共俘虏一千九百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一千九百余件。红军负伤四百一十五名,其中有第十一师政委和团长三名、团政委一名。阵亡一百一十九名。
% l, _: d; Y3 Z$ X. q( ?" n1 t9 B% C* f+ c+ ^: f
同日 同罗荣桓上报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白沙、中村战斗统计表。这两战共俘虏二千二百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三千一百余件。红军负伤七十三名,阵亡十六名,失去联络九十二名。9 e5 D! h8 d: B! [& w
" W, d. B" J3 J# v) N4 d
6月6日 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号召继续剿匪。9 W. |+ g  T& z& J# y! p7 N+ H  H

3 m% Q5 S, f0 F* S6月9日 罗荣桓领导部队开政治讨论会,为此授意政治部制定并印发政治讨论会的讨论大纲,包括目前形势,群众工作和红军三部分。“大纲”采用启发式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指战员通过独立思考分清是非。在群众工作方面,“大纲”提出了“为什么要做调查?”“不做调查有哪些害处?”“应该调查一些什么——赤区和白区有何不同?”“调查应注意哪些技术?”引导指战员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在关于筹款问题中,“大纲”提出“红军的经济主要出之于哪个阶级的人?”“筹款要不要发动群众?”“烧房子杀人是不是筹款的方法?”“对富农与豪绅地主筹款是不是一样筹法?”引导指战员掌握筹款的对象、政策。
# J# S! f; x: H+ M, e/ P5 x2 D  Z; g. O3 ~. [
6月10日 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前委会议,会议讨论了目前的政治形势和福建工作等问题。会议认为:两广军阀成立军政府,部署军队到桂林,显然要打湖南,证明南北军阀混战不会因红军胜利而停止,必定很快在湖南长沙、衡阳一带爆发。红军在这些条件之下,必定普遍地很快地大发展。红军现在仍应向北,以促成两广出兵,两个月后,我们的主力才调到赣南。闽西红军的发展,主要方向不要向漳州、东江,要向汀州、连城、宁化、归化、清流等县,这样才能与赣东南联系起来,并增强红十二军。
) O$ k, N# f1 E' x: \  x
7 @5 n$ {& v1 ^# i5 R6月中旬 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三师,粟裕任师长,高自立任政治委员。
1 \" B0 N; E2 \9 k& V
/ X; r9 Q  l' \: {9 }' ^" U6月20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项英,副主席毛泽东、朱德发布通令,决定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由八月一日改为十月革命纪念日(十一月七日)举行,要求各地代表在十月十五日以前选举完毕。
, `6 n; i1 i" z2 ]9 R2 T" r0 {" f& k- E+ n! y# H
同日 根据统计,红四军全军现有四个师六千二百五十三人,枪三千五百七十三支。
& M! J' r) w1 k( e* a- l7 ^, S# m
6月20日—22日 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第一次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作战地区的选定问题,会议对敌人可能分几路来犯作了大致的估计。参加会议的除临时总前委委员外,还有苏区中央局代表王稼祥及赣东特委代表等,会议由王稼祥、毛泽东、周以栗组成主席团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说: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中心工作是解决争取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具体问题,如发展的路线、发展的区域、工作的布置、扩大红军、办红军学校、筹款、军事训练等。会议着重讨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地区的选定问题。毛泽东和其他与会者对敌人可能分几路来犯作了大略的估计,并初步选定战场放在兴国、于都、宁都、瑞金一带。会议决定:派周以栗率总政治部到汀州成立闽赣边工作委员会,周为书记。凡西药、被服、印刷等皆由工委筹划分配,不得各自为政。红军学校仍要办,但必须抽调红军中高明的负责人去办,学生也要由红军中抽出,教材必须切合实际,少讲理论。
) F& x3 `/ m4 S* k5 m# c0 q" \  s! J
6月21日 蒋介石抵达南昌,召开军事会议。会议部署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三次“围剿”,命令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周围的部队固守阵地,同时增调其嫡系部队第六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进入江西,参加“围剿”。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
5 v) ]9 ]& ~, i5 @
- d. ^1 W+ a# G! z* _# U1 s同日 为了加强南线领导,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于6月21日建议并经中共苏区中央局批准:组成以陈毅为书记的中共南路工作委员会,领导红3军军委和中共赣西南特委;组成以周以栗为书记的中共闽赣边工作委员会,领导红12军军委、红35军军委和中共闽赣边特委。" A; n1 j) N5 b, n

" @, y. o; t1 w1 s- u) o6月22日 参加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在南丰县康都圩召开的前委会议,会议讨论新的时局和行动问题。会议认为:蒋介石对北方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取守势,正调集兵力准备对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为了利用蒋介石同两广军阀之间的矛盾,发展革命力量,红军应改变原定计划,不再向对蒋介石威胁较大又不易建立苏区的南丰以北地区进逼,也不向两广军阀势力控制的粤赣边界地区出击,改向闽西和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扩大红军和筹款。会议布置红三军团、红四军和红十二军迅速分散筹款。
, v5 P4 l; @0 M" L( R7 \5 n2 t1 _, G$ t! a9 }* s5 V: g  K
同日 蒋介石随带英、日、德等国军事顾问由南京到达南昌,调集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共三十万人的兵力,自任总司令,以何应钦任前敌总司令,采用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三次围剿。% O, X3 T0 D. N& r

( |* H0 H7 K( q4 C6月下旬 参加毛泽东、朱德在建宁召开的军事会议,贯彻执行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会议及扩大会议关于抓紧筹款,准备回师赣南迎击敌军围剿的决策。会后,红军各部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贯彻执行临时总前委的决策,召集会议,张贴文告,深入动员群众,扩大地方武装,重整支前组织,为夺取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作积极准备。' T5 v4 `! ?7 y& t
( n" Z+ S# R4 k8 o* a4 ~
同旬 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发现蒋介石有对北方军阀妥协,对两广军阀取守势,而调集兵力准备对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的迹象。为了利用蒋介石同两广军阀之间的矛盾,发展革命力量,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改变原定计划,红军不再向对蒋介石威胁较大、又不易建立苏区的南丰以北地区进逼,也不向两广军阀势力控制的粤赣边界地区出击,而改向闽西和闽西北地区发展,以扩大红军和筹款。方面军在以主力向闽西和闽西北发展的同时,临时总前委为便于尔后向南发展,并准备对付敌军新的“围剿”,又决定红军第3军(欠第9师)进到零都、会昌地区开展工作,加强后方建设。按照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上述决定,红一方面军各部于6月下旬分别进至下列地区开展工作:红3军第9师位于南丰、宜黄之间地区,监视南丰、宜黄之敌;红4军第12师位于南丰以南地区监视南丰之敌;红3军团以建宁、泰宁、将乐为工作区域,以顺昌、邵武、光泽为筹款区域;红4军(欠第12师)以归化、清流、连城为工作区域,以沙县、永安为筹款区域;红12军以宁化、长汀、石城为工作区域;红3军(欠第9师)以零都、会昌为工作区域;方面军总部驻建宁。
: C/ q) s- c& J- J9 P" O( V: g2 N' L$ X9 W; k
同旬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缺十二师)到福建归化、清流、连城一带做群众工作,并到沙县、永安地区筹款。红十二师留在南丰以南地区监视南丰之敌。) m$ l! E1 H0 Y6 g; G/ i  Z
! P/ K7 @& x  Y( e, B1 x2 m
6月 张际春接任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耿凯接任第十二师师长;陈光接任第十师参谋长;赖传珠接任十二师参谋长。
/ P7 n, Y& ?: ?5 }$ G  K  w
7 Z1 K+ K: n- ]4 A- T8 P7月1日 国民党军集中五路军五师、八师、二十四师,十九路军六十师、六十一师、五十二师,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二十七师,五路军四十七师、五十四师等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采取“猛进长追、长驱直入”的战法,对江西工农红军及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第三次围剿。0 \$ b! [! N6 v& Y" g

- I) T: D/ R$ i, @) P# n) B7月4日 中央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第三次反围剿的《特别紧急通知》。
+ {) j* H( s6 ~& b) V! ?
  @. U3 H  I% F5 \% I7月5日 国民党军左翼之第一路、第二路军由南城以北地区出发,进占黎川县城。迫近南丰。
. A3 ?( A* g& ]9 r6 V9 X- }$ i9 G3 d8 L  [
7月6日 国民党军第十师进驻黎川,一部进占德胜关。
' E& f, S/ {3 o$ E% F) l
; \& M5 c% Y, F& u4 j9 m* _1 _3 m7月10日前后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缺十二师)由归化、清流、连城地区西进。% d9 X( @' f. [# V8 \% `7 j0 T( |

9 F  T( f% O+ g, d* m9 M) X' U7月10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跟随第一方面军主力从闽西根据地回师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以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 _0 }0 z& |2 e+ C- {- S( B) Z5 I
0 I. {3 S4 G! |! i9 d& @/ ^) t同日 红一方面军的攻势作战因敌军已开始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而不得不停止。在历时一个月的攻势作战中,方面军仍然取得不小的成绩:占领黎川、泰宁、将乐、归化、宁化、清流、长汀等县城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开展了地方工作和帮助群众建立一些乡村苏维埃政权,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 x# A/ X" R; U& X$ H3 ]5 a1 O
1 P8 W) y6 o9 z( V7月13日 国民党军第一路、第二路军占领广昌县城。# X1 ]  `& |7 }- L
3 D! t  X. D% S  ]2 R( F6 [
7月19日 国民党军第二路军进占宁都县城。% T6 ]" q2 U$ U# @% p1 Z: @  f; m" y
* ^3 }9 b& a$ X' U4 z3 i5 Z$ i
7月22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由闽西的归化、清流、连城地区西进,到达江西雩都北部的银坑、琵琶垅、平安寨、桥头地区,同红三军、红三十五军及红二十军军部,第一百七十五团会合。) G+ L8 ~, B) E
. j4 d3 e; e% N
同日 从广西艰苦转战抵达江西的红军第七军同红军第一方面军会合,并编入红军第一方面军建制。
/ G$ [: }6 e& t4 D5 l
4 n9 i' {# G8 E/ C' [# y, G5 _" W7月24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的命令》:一、截至本日止敌情如左:(一)陈铭枢部(蒋蔡韩罗)在福田、水南、白沙之线与我独五师对抗中。(二)孙连仲部(郝唐郭李)在沙溪、大金竹之线与我九师对抗中。(三)朱绍良许克祥在南丰,周浑元在甘竹、广昌,毛炳文在白水、头陂,维持陈罗赵卫之交通。(四)赵观涛师进到砍柴冈、宁都城、田头等处,卫立煌进到瑞金。(五)陈诚罗卓英两师于十九日进宁都,二十二日分两路,一路进至青塘,一路进至邮村坪。二十三日青塘之敌进至古龙冈,邮村坪之敌进至赖村。此两路每路均为一师。明(二十五)日古龙冈之敌将向桥头前进,赖村之敌必将向平安寨前进。二、本方面军在敌人深入恐慌疲惫之下,决心首先消灭由赖村进攻之敌,然后转向桥头方向消灭敌军的第二部。三、我军对赖村进攻之敌军攻击部署如下:(一)右翼军(第三军团及第四军)归彭德怀指挥,应于明(二十五)日出动,俟赖村敌军进至葛凹附近时,以三军团由老屋场之线抄出敌后,以四军由鲤婆凹、大田之线攻击敌之左侧。为防三寮方向有敌向葛凹增援,三军团一团兵力扼守龙山使敌军不能通过,又须派出小部队位置于流民坝一带,如有敌企图渡河则努力阻之。(二)中央军(十二军)于二十五日出动,与第四军左翼取得联系后,经桥背到达葛凹占领阵地,攻击敌之正面。(三)左翼军(第七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军七、八两师)归李明瑞指挥,以七军位置于梅屋,第八师应位置于琵琶垅牵制古龙冈方向之敌,使不能增援。三十五军位置于平安寨策应各方。第七师位置于忠洲附近,牵制古龙冈之敌。四、总司令部在平安寨、桥背附近。# t1 G& P8 ?8 W
: c* c' A2 p3 n1 W3 K7 N5 I$ j
7月2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到达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地区集结,红十二师在完成阻击敌军任务后也到达高兴圩地区。
# R) y6 Q: ~. r8 e- P" o) i) V  `
: G# K! G6 Q/ _! Y' X- a3 H7月28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兴国高兴圩地区,国民党军第一梯队十余个师向兴国进攻。  U3 g  F' J1 ~8 K# u
3 d& M4 j" A( @) ]- M8 n5 f# j
7月31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由兴国向富田转移时,发现国民党军二个师已占领富田,即返回高兴圩。8 m: z3 x1 o' h

5 w- p$ t- Q8 d/ ?) i) k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夺取富田新安的命令》:(一)顷据十二军报告,东固侵入白石之敌,本日已入祟贤。又据纯化区委报告,富田、陂头、新安一带之敌共约三个团,东固蒋蔡部是否全向祟贤及龙冈,敌人现时行动尚不明了。(二)本方面军以绕入敌背捣其后路,使敌动摇震恐,然后消灭其大部队之企图,决先夺取富田、新安。(二)七月二十一日(本日)一军团各部须乘夜移动到下列地点:四军到石陂圩,十二军到小遥岭附近,总部到田椴,三军到老营盘。三十五军在兴国城,三军团、七军到茶园冈与沙村之间(行三十里左右)择地休息。(四)八月一日夜间,四军进到古坪圩(在戴家坊、石陂圩之间,是红色区域),十二军及总部进到石陂圩,三军进到小遥岭与石陂圩之间,三军团、七军须进至湾溪、灌溪、铜山、东芫、高陇、马田一带。(五)八月二日夜间,一三两军团各部各从原驻地出发,一军团担任攻击富田,三军团及七军担任攻击新安圩。均须于夜二点(即三号晨)开始攻击。(六)各军每日行军时间规定为下午六时半至上午五时,上午五时十分至下午六时为休息睡眠时间。不得违误。(七)攻击富田、新安时总部在三军的先头。; n9 ~$ Z& V7 n9 S$ [3 f) W3 M
$ w& Z4 ~' |$ A! `( ?
8月初 各路国民党军纷纷向高兴圩地区逼近。
4 E- J! R% }( h; D
2 |6 w, L; E( J. i8月3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中央苏区党组织问题的决议》,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任弼时、顾作霖、邓发、朱德等七人为苏区中央局委员。( [& o3 ?  C1 F/ n
$ t9 L  P) N' w( \7 f' i4 {6 P, e
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消灭由崇贤进高兴圩之敌的命令》:(略)。(二)我方面军决心于明(四)日消灭由祟贤进高兴之敌。(三)明(四)日攻击部署如左:敌进高兴圩之后,三军由现驻地(新圩)从右冀打去,十二军由现驻地(枫林、库村——在崇贤到长迳口之间)从左冀打去,四军由现驻地(长迳口)打敌之正面。三军团、七军由现驻地分为两路,一路由小遥岭进至长迳口附近,一路出石陂圩走大小遥岭左边之小路(本日十二军走的路很好走,由石陂圩木桥边分路)到枫林、库村附近。三军团、七军的任务是总预备队,相机增加击敌。
# x  c; {3 B( \# d# h/ y1 z" T
+ X5 x3 ]- V, B! ]  W8月4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返回高兴圩地区待机。+ @, t4 {) f$ S$ [4 f9 {
2 S1 h1 E2 q( u$ N1 P
8月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红一方面军乘夜暗,在兴国、崇贤两地间,从国民党军东南面蒋鼎文部第九师(驻兴国江背洞)、韩德勤部第五十二师、李延年部独立旅和北面蔡廷锴部第六十四师、戴戟部第六十一师之间巧妙穿过敌人的空隙,越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围困。通过国民党军第九师(驻兴国江背洞)和第五十二、第六十师(驻兴国崇贤)之间二十公里的间隙,东移至莲塘地区。
1 I5 H4 q2 G' {' E4 I0 k2 ^  Q% ^5 i% p) {+ B$ \- N  b+ O. {
8月6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抵达莲塘、官田地区,晚上,指挥红四军部队与红三军团、红七军在预定战场秘密展开。
: B6 w$ G5 i; N5 o2 f1 ~4 ~
2 m! G8 l( `1 U4 {/ z8月7日 拂晓,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与红三军团、红七军于莲塘对国民党军第三路军四十七师第二旅、第五十四师两个旅发起突然攻击,激战至九时,歼灭第四十七师上官云相部一个旅又一个营,毙敌旅长谭子钧。战后,指挥红四军与红三军团、红七军向良村急进,途中遭遇由良村向莲塘增援的国民党军五十四师一六零旅,即指挥部队迅速展开,歼灭其一个团,击毙敌旅长张銮诏,并乘胜直逼良村。包围在良村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师部及两个旅,战至十三时,击溃、歼灭国民党军郝梦龄部第五十四师两个团,毙敌副师长魏我威、参谋长刘家祺,俘虏旅长刘春荣以下三千五百余人,缴获枪支三千一百余支,迫击炮十四门,电台两部,马二百余匹,各种子弹三十余万发。红军牺牲二百五十余人,伤八百六十余人。
+ E: j8 d; Y1 G
$ c* G$ O6 L6 z) i* R同日 十四时,朱德、毛泽东发布《消灭龙冈之敌的命令》。* Q7 ~, Q" I9 ^8 [
& s" P& d4 K# T5 G
8月8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主力随红一方面军继续东进,准备继续歼敌。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部分人员留在良村打扫战场:安置伤员、收容俘虏、运送枪械。正进行间,国民党军紧追过来,夺走一些来不及转移的伤员、俘虏和枪械。
8 R5 T/ x* h2 M9 ~7 R& x' P) i7 \& m, L! w4 K9 p
8月9日 同罗荣桓率领部队开赴龙冈途中,获悉龙冈国民党军第五师已经有所准备,即奉命改变计划。红一方面军以第三军向龙冈佯动,主力连夜向东前往黄陂。
% n: |1 }7 M: U. V4 m/ L" x
7 @6 ^7 a: Z# g同日 十九时,奉命赶到龙冈圩区政府的总部所在地参加总部召开的军事会议。
/ P3 I: a: R& b3 r8 g
+ d' F$ ^* i6 }8月11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冒雨参加黄陂战斗。十二时,冒雨指挥红四军与红十二军、红军第三军团、红七军乘国民党军八师从君埠、南陵撤回宁都黄陂之机,包围国民党军毛炳文部第八师,战至十三时许,歼灭两个团。十五时,毛炳文率部分向洛口、宁都突围。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灭其一部,前后共歼敌四个团,俘虏旅长曾志达以下四千余人,缴枪三千余支,迫击炮十一门,电台一部。战后,部队迅速东进,留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部分人员打扫战场,遭国民党军追击,一些伤员、俘虏和枪械被夺去。! B8 P1 }7 L0 f! t- Y0 C7 a) |
! P4 E9 T+ M% l" h7 I2 W. p
同日 夜,同罗荣桓率红四军撤出黄陂,转移到永丰、兴国、宁都三县交界的君埠及其以东地区休整。# Z; t8 o; y- v2 E$ Z1 [

3 V) x8 N) L& `/ q8月12日—15日 国民党军发现红军主力的行踪后,采取密集的大包围态势逼近红军集中地域君埠以东地区。7 R; Z6 o. ^: N( i( a% }3 N/ ~
5 m0 y' o7 I. k$ w; X
同日 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召开的会议,会议决定红十二军伪装红军主力向乐安方向佯动。
" H& S. d* l# n, t* L( g8 U) X8 b  A0 O4 n) I0 B
8月下半月 同罗荣桓领导红四军进行休整。休整期间对前一阶段的军事作战、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进行了总结,并按朱德、毛泽东的要求,将笨重行李安置于当地,实行轻装,以适应作战需要。$ V" G' T7 Q6 ]- s5 }4 {$ A

4 ~& {' e7 @6 O8 r6 C- k7 [8月16日 黄昏,同罗荣桓率红四军随一方面军向西南方向移动,从正在东进的国民党军第一军团和第二路进击军之间的约十公里缝隙中的山地秘密疾进,跳出国民党军的合围圈,转入兴国枫边、白石、城岗地区隐蔽休整。与此同时,国民党军误把向东佯动的红十二军当做红一方面军主力,紧追不舍,从而为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枫边、白石、城岗地区从容休整赢得时间。
6 S/ L; V% _4 B' L' ~# U# m$ V  X7 b/ I+ A+ Y/ \
8月17日 十时,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裁减行李马匹的通令》。, {+ `0 l8 ]" c5 ^
, g4 d6 I6 `9 ]% Q
同日 晨,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进至兴国东北的白石、枫边地区隐蔽休整,并同中央苏区中央局和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合。$ p) Y4 H# g' h  z1 w
' \6 i, M# `/ F. L. }9 x
8月20日前后 红四军在城岗召开军委会议,讨论良村战斗后一些伤员、俘虏和枪支又被敌人夺回的问题。罗荣桓作为政委和军委书记承担了责任,作了检讨。会后,由林彪接替其军委书记职务。原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彭祜调往江西省军区,罗荣桓兼任红四军政治主任。: t  w6 y6 a6 G  {9 B
4 s) Z4 [7 s# {; f6 u
同日 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一方面军《关于节省经费的通令》。
; [/ f% j  d1 j0 V, a& b1 w
/ q1 K- p3 ?) D. d+ ^" ^1 i! O) n9月初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跟随方面军总部由白石、枫边西移到兴国、万安、泰和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山区隐蔽待机。
$ b& Q$ ^; B! u2 s
9 o/ i2 V) X* r$ g$ C9 Q9月4日 由于国民党粤桂联军开始北进,对蒋介石威胁极大,何应钦按照蒋介石的决定,命令左、右两集团军实施退却。其部署是:第一、第四军团由高兴圩地区撤向泰和、吉安;第一、第二路进击军、第三军团之第五师及第五十三师等部,分别由大金竹、上固、龙冈、东固等地区撤向吉安、富田;第二军团全部撤回宁都;第三军团之第八师残部、第二十四师及第二十三师,由黄陂、头陂地区撤向广昌。+ Y% n0 b  z! n  j
8 w4 S4 g; T' ~" y9 i
9月6 日 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接到国民党军撤退的消息,即命令林彪指挥红四军并指挥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红三十五军自南向北攻击高兴圩。
# M8 b+ t, K) g1 K/ @) ~. n% I& K0 U' J6 N
9月7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并指挥红三十五军、红三十五师等部,同红三军团一起向占领高兴圩地区之国民党军第六十、第六十一师发起攻击,激战至八日,同国民党军形成对峙,乃撤出战斗,西移至均村圩、永丰圩、马颈地区休整。此役红军牺牲七百八十余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余人。
; H' r( Y5 F! h0 e( U9 S( }& R/ I3 G2 q: F7 V
同日 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曾士峨在此次战斗阵亡。5 ?7 S* j5 J+ `; m

# L! |. Q( a& e8 u, i; N9月9日 红四军、第十二军、红军第三军团、第三十五军、第七军撤离高兴圩。西移至均村圩、永丰圩、马劲地区休整。* s6 c: i' ]0 x' J: I, ?1 `

/ j* t7 M! Q( S/ O+ K同日 二十一时,在马颈,罗荣桓起草由林彪、罗荣桓签署的致朱德、毛泽东报告。朱总司令、毛政治委员:本晚六时半来示收到并悉。现特将职部本午前撤退时前后情况及此次战役损失大概报告如下:授[收]十师报告:本晨黎明时,敌之阵地一线未见部队运动,只有一小部分向我之左翼移,同时敌方灯光亦逐渐灭息。高兴圩方面亦是如此。昨下午被敌占领之竹篙山脚上下阵地亦未见敌人。当时敌人似有撤退模样。午前八时半十师于李婆坳完全撤走后,留三十五军之一连兵力最后掩护,该敌已进到李婆坳,并追了三十五军之一连四五里许,到达四里坝,该敌就停止了。本午后二时许,敌之飞机已到里溪附近走了一下,并未打炸弹就走了。本下午据侦察回报,四里以上未见有敌人。此次战役损失较大,职军及三十五军、三十五师,现收容之伤兵已有六百左右,但还有一小部分在阵地未及收容。阵亡的数目不知。尤其是十一师及三十五师损失更大,十一师师长曾士义[峨]阵亡,参谋长负伤。全军共计伤团长六名,阵亡二名,其他尚未统计衍[数]字。至于武器,在阵亡官兵手上的已失,伤兵手中的大部分收回了。武器损失数目亦待调查。以上系大概情况,详细情形待后详报。关于部队整理,只有大致的整理,审后再请示办法来重新整理。致布礼。职林彪、罗荣桓一九三一年九月九日二十一时。
5 \- s6 j! b. A8 z3 q' o$ ^+ J0 R2 B! X- ^& G$ S6 {
9月11日 在大章贡,同罗荣桓上报红三军团和红四军九月七日、八日高兴圩战斗统计表:俘敌十三人,缴获武器二十六件,红军负伤五百八十七人,其中团长二名;阵亡一百六十七人,其中师长一名。. f8 j( G# |1 G2 t
. o' ]; \; j0 ?3 O: m
同日 二十一时二十分,朱德、毛泽东发布《转移阵地截击敌军的命令》:(略)第四军及三十五军着于明晨四时由现在地(小章贡、长窖、里溪等处)出发,经小章贡到富足,可分为两路,一路走天子楹,一路走钓鱼台,均到浪川之石灰尾及茶芫(住房屋之一半,须适当分配)一带布置宿营。如石灰窑总直属队宿营地有多时,应划分一部为第四军宿营地。) H8 p( }* w$ g  c( O/ X& y! J
6 F. u1 _, V' _7 ^: H  O2 B( a
9月13日 国民党军改变其退却路线:第四军团余部和第一军团第五十二师改经崇贤、东固向吉安撤退;第一军团主力先掩护上述部队北撤,而后经兴国向赣州撤退。, h7 {* }6 F9 \3 {: K$ L

8 e* V4 W- ^' }+ E* a9 S0 L9月15日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并指挥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同红三军团一起参加方石岭战斗。此战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及第四军团一个多团和一个营,俘虏旅长张忠颐以下五千余人,缴枪四千五百余支,机枪七十余挺,马二百余匹,子弹一百二十万发。红军阵亡六十余人,伤二百三十余人。至此,由蒋介石亲自指挥的第三次“围剿”即以失败告终。
& M  T% S: W5 l4 P
" B2 y, \! F* l同日 方石岭战斗后,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率领部队向东转移途中,在吉安县东固六渡坳遭敌飞机袭击,不幸牺牲,时年三十三岁。! F+ l6 M0 ?" h' Q' G; k  Z3 K( g

3 ~- V* @& X  y: S同日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计击溃国民党军七个师,歼灭十七个团,毙伤俘敌三万余人。[]
, n" ^- q2 A6 z" s9 ?  s, M' W4 t9 \$ G! K
同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红四军转移至石城地区开展工作。& j) r  B& q- i! J' K

" H' Q2 D9 t6 c9 n0 R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 e% r6 o) g+ a+ W' N) s, C* [" B1 Y- ?
同日 同罗荣桓奉命率红四军南移,至月底到达石城县地区分兵发动群众,一面打土围子,打土豪筹款,恢复和建立党、团组织,建立和加强工农民主政权;一面整训部队,筹集给养,扩大红军。军直属队驻秋溪圩。' B5 h) D6 z" p$ y9 c# h: G9 V
# N7 N8 [; Z* C+ v; B1 n4 z" K& x
9月20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由王明起草的《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决议提出目前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斗争。要求苏区的党和红军在政治军事顺利的条件下,取得一两个中心的或次要的城市。
1 F: J8 }; Z" s# t% W
. I1 D$ c- ?- t2 j; j9月23日 朱德、毛泽东签发红一方面军反围剿胜利后部队开往福建工作、筹款的命令。决定二十五日出发,七天到达闽西长汀集中。4 y; ~+ E% |$ E8 L" e- s: |) u. H
1 O( p  O$ j' E, J- y
9月25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由龙冈头出发,经水头庄、水背、坝子上、新圩子、琵琶垅、平安寨、大田圩、黄屋乾到长沙过河。向长汀进发。
% p* b7 H2 `0 S6 X6 r4 O
, D, b4 I# ~- l& L- X. K3 t4 x9月27日 拂晓,同罗荣桓率领第四军开始渡河,中午全军渡河完毕,经流民坝、上田,渡头圩、官仓下到黄柏圩。
) D! e8 n( T1 _+ u5 o$ Y% T; ?
. x6 Y; z5 I# T: x" ^2 [: L! D9月29日 同罗荣桓率领部队在黄柏圩休息一天。( a" ?4 Q" K+ t9 I5 O
. ?9 ^' u; p' c& H* s8 h# Q
9月30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离开黄柏圩,经云集圩、合龙市、柳东脑,向长汀城集中。
( E( r0 [4 ~3 i* S  Q. [7 l# h: T) q# j6 d# M# v
9月下旬 红军进行了整编。红军第一军团整编,将红四军原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合并为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第三十五团合并为第三十二团;将第三十六团改称第三十三团;将原第十一师部队缩编为第三十一团;将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重新编回红四军为第十二师。红四军由林彪任军长,罗荣桓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陈奇涵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军需处长赵尔陆、军医处处长姜齐贤、军医处政治委员彭显伦。下辖:第十师,师长李赐凡、周昆、政治委员李遗民、参谋长陈光;辖第二十八团,团长龚龙、刘少卿、政治委员沈联雄;第二十九团;第三十团团长唐儒、政治委员萧华;第十一师师长王良、政治委员张赤南、参谋长聂鹤亭、政治部主任张际春;辖第三十一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赖传珠;第三十二团团长向玉成、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三十三团团长林龙发,政治委员刘忠。第十二师师长耿凯、政治委员欧阳健、参谋长郑伦、政治部主任刘型;辖第三十四团政治委员谭冠三;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罗震廷;第三十六团团长刘玉廷、政治委员田桂祥。第十三师师长寻淮洲、黄永胜、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下辖第三十七团、第三十八团、第三十九团。
. F: b0 }8 y* q+ o
2 |+ a4 c4 p2 k5 T% T" h6 o! U5 p10月11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致电临时中央,指出:中央局随方面军行动,项英因“工作能力不够领导”,“决定毛泽东代理书记,请中央批准。”电报中提议扩大中央局人数,以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中央局委员。并决定成立临时江西省委,以任弼时为书记。
; |' A: B1 O1 W9 h
% t$ G" u& ~% x" G10月14日 毛泽东、朱德签发红一方面军《收集攻土围炮楼经验的训令》。+ Z% V$ z5 r4 x

2 ?. A+ F) W, {10月24日 中央苏区中央局决定红一方面军展开攻势作战的主要任务是:拔除苏区内的土围子,训练部队,筹措给养,加强与扩大红军;发动群众,恢复和建立党、团组织,建立和加强苏维埃政权及群众武装,巩固和发展苏区。- ?( M) V9 d& B4 V' V8 W$ A0 y4 O
- ^5 [' p3 m; }4 O3 r+ ]
同日 遵照中央局命令,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位于石城南部地区开展工作。, ^" o. S( U# L# N" u, k! f
+ I9 p4 V- Y. w; }: l+ p
10月下旬 同罗荣桓向来到秋溪圩红四军军部的毛泽东汇报打土围子的情况,出席毛泽东召集的军事会议,研究和部署拔除地主武装盘踞的山寨、土围子的计划,确定主力红军与地方游击队相结合、政治攻势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先小后大、先易后难、逐个消灭,对个别难攻的土围子长围久困的方针。  Z% @9 K, X' h- G; i3 n; x

" t9 Y+ _) o  L; B0 [" w+ T: g11月1日—5日 出席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代表大会(即赣南会议)。会议讨论贯彻中央八月三十日给苏区中央局并红军临时总前委的指示信,在根据地、军事、土地革命路线等问题展开讨论。会议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关于红军问题决议案》,否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关于红军作战、建军和苏区工作中的正确方针和政策,排斥毛泽东在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的正确领导。同时改组中央局、项英接替毛泽东任代理书记(书记周恩来)。毛泽东提议增补陈毅、彭德怀、林彪、周以粟、曾山任苏区中央局委员。并报告中央批准,未批准前即开始工作(中央未批复)。- m: v  n. K8 s# h

/ X5 ~$ k4 ^, H) }- Q11月7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Z7 t$ }$ j/ b# P
8 }& Y: P  ?6 j( O* Z8 Q7 |) E
同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正式成立。# k- D: g- z% c! F

% H4 `6 [* {1 E7 f5 u* _" M) v11月7日—20日 出席在瑞金召开的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六百一十人与会)。大会听取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项英的《劳动法报告》、张鼎丞的《土地法报告》、朱德的《红军问题报告》、周以栗的《经济政策报告》、王稼祥的《少数民族问题报告》、邓广仁的《工农检查处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劳动法》、《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会议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政策》等法令。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卢福坦、朱德、瞿秋白、张鼎承、邓发、王稼祥、徐锡根、范乐春(女)、陈绍禹、彭德怀、关向应、孔荷宠、方志敏、任弼时、贺龙、沈泽民、谭震林、黄平、曾山、林彪、陈郁、罗登贤、夏曦、邓子恢、刘少奇、刘达朝、陈正人、袁德生、崔琪、屈登高、段德昌、葛跃山、彭轨、陈福元、古大存、韦拔群、张叔先、何叔衡、黄稣、胡海、腾代远、萧恒太、罗炳辉、陈毅、张云逸、周以栗、卢德光、胡均鹤、徐特立、邵式平、洪紫清、刘光万、余汉朝、吴致民、刘建中、李宗白、刘生元、王永盛、阮啸先等六十三人被选为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大会为表彰红军及其指战员在革命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和功绩,给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等八人授予一等红星奖章。' i( @" {  u0 K% j- a1 A8 [
7 S2 E$ m3 h, w7 }& R( ~* ^
11月15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授予红四军“英勇冲锋”奖旗一面。
' l8 G" W" ^. p$ T/ P
/ }. R1 l7 R" M3 @3 E  C0 Z11月19日 代表红四军参加代表大会组织的授予奖旗典礼。
4 j7 U1 {& q6 W5 t
2 w7 c: r! w$ W) @/ x* f11月2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朱德、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十五人为委员,朱德为主席,彭德怀、王稼祥为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撤消,各部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红军。. Q6 s* u* i( z. A4 l

1 W3 l) b& B! [同日 以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处为基础成立军委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分局,局长钱壮飞。% }" }% K. c) U; E
: n) F9 e  h, Y. Y+ u% J
11月27日 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同时将瑞金改为瑞京,作为中华苏维埃选共和国的首都。中央政府下设:外交部人民委员王稼祥;军事部人民委员朱德;劳动部人民委员项英:财政部人民委员邓子恢;土地部人民委员张鼎丞;教育部人民委员瞿秋白;内务部人民委员周以栗;司法部人民委员张国焘;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何叔衡;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 W) ^" r& r) u+ w
! V$ w- C, J8 l$ }% v; t9 V8 }( d% u
11月29日 中革军委发布通令:全军各部按照全军司号会议,按所定各种新的号谱,加强对司号人员训练,务须于三个月内完成;并希望各级指挥员也抽出一部分时间,练习听新号谱,以便下次战争使用。) C+ `1 C; C  k

8 }" S& s- ]! T9 Y: k2 @11月下旬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进至石城北部地区,继续开展工作。
; {2 a8 h; [  V* q9 z) e6 g# e8 S- _, {
12月6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布:首取赣州,迫吉安的指令。
& e& d7 q' `1 y) X5 D( M
1 m$ D% K- d! V: n1 d6 i& a12月11日 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告全国劳动群众书》,揭露日本及国际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一步出卖民族利益,号召全国劳苦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在苏维埃的旗帜下,以工农苏维埃革命来消灭国民党反动统治,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半殖民统治制度,获得中华民族及中国劳苦群众的自由和解放。
' a3 f; j2 L. o& D9 j# q. q) |! `
7 f$ U3 a6 K; I, P* `同日 《红色中华》在瑞金创刊,先后以周以栗、王观澜、沙可夫任主编。
# C9 Z; q5 S( t& ~4 n. |3 g# A2 S
12月13日 红军第一军团第四军第十二师部队向驻守在会同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十三旅第二营两个连发动攻击,守敌稍微抵抗即撤回宁都城。
3 S/ x1 u4 i1 I% P2 \- g8 d) w1 @5 J- j+ ]* u- c
12月14日 参加由毛泽东、朱德在石城县秋溪村召开的红军和地方领导人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军一个团和地方武装继续围困石城南面的敌军据点,红四军主力在会同地区钳制广昌方向的国民党军第六路军,以掩护第二十六路军起义。
% n* r, w+ J; r4 l
, R; Q6 m2 K' h8 H* r+ z同日 十八时,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率领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两个师部、六个旅部、十一个团部,计一万七千余人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中共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A' y- @% h1 Q) f# k! ]. T

( c% z/ D6 _1 s4 Z) W6 Q12月15日 晨,起义后的第二十六路军部队进入宁都城东南的固厚地区。1 Q8 F* Q( o; ?: J4 y8 H
1 B0 C  R* t, ^1 k
同日 同罗荣桓指挥红四军第十二师由宁都东北的塘角村进入宁都县城。' G$ U7 Q+ I* r; E) A% X

# s/ C# Q" O- I2 [! e. l: c/ Q同日 晚上,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通过电台发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 G; L; Y! ~- s8 R: B: j' `! v
. Y5 o. z$ D: `2 U9 `, x6 O
同日 蒋介石为逃避舆论谴责和缓和其内部矛盾,宣布下野。
; u# t. W3 t$ u5 G5 i. R: V  P% v/ d5 P% R; I; B
12月16日 原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中革军委任命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萧劲光任政治委员,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董振堂兼第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赵博生兼第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黄中岳为第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1 @7 Q" i" o$ g

+ `2 o- l% T; \7 F9 M" [; S12月17日 《红星》报在瑞金创刊。主编张如心、李弼庭。$ ?1 C# L" V) n( j( S# z

' U) [' _  _2 {% a" \& A12月19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病愈官兵回队需加考察的通令》:伤病人员归队后,必须予以考察,以防复杂分子混入;伤病人员出院时,务需发给出院证,除总医院遵照办理外,各野战医院亦需遵照执行。
$ N; w# M$ o, O7 x. N
+ V  A+ C: S( ~8 P* i( m* k12月底 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 J& K4 i/ j& c: ?+ w3 `( _; y
" K( k- B! F, f0 V; Y* V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29555
& u" G- Q% M0 q) r! p
, O" b# c9 h- _: J/ f# F. M$ I1932年 25岁' n2 u5 G$ ~% P' N" I; C" l2 w

2 S; ~$ v6 i2 [" R: _) [& M1 n2 B  H1月1日 聂荣臻进入中央苏区。! F. g$ N" e7 T# \4 d

, ?2 U& s- O! |. o9 @0 {1月3日 红军残废院在胜利县成立。
9 y7 O6 B  ?! l: Y# D3 h) }# S
* D1 M& _% b& L1 z2 ^1月7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举行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肃反工作的报告,会议通过《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
" E6 U) J- i; I, ~# d2 m- F: c4 Z. e9 c# _2 m- o/ Z* e
同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棉衣的使用和保管问题的训令》。要求各部严令所属,绝对禁止春暖时将棉衣棉花扯去做夹衣服用。
' U& G1 u8 U6 P4 ?) q& l& B/ S$ S$ G* c# E2 W# P
1月9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要求红军攻打大城市,占取一二个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开始湘、鄂、赣各省的首先胜利”,并指示红一方面军“首取赣州”。
" O! N( s, z- O" N# o$ |" T" G+ b
* C7 a5 y% R  ?$ y. c3 M1月上旬 同罗荣桓率领第四军移驻南康、大庾地区,防范广东国民党军增援赣州之敌。
+ Z* W' g: Y* ~. c. m3 N- e
7 ^% U8 M  R7 ^同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开会研究打赣州问题。毛泽东认为赣州三面环水,易守难攻,红军装备差,以不打为好。即使要打,亦应围城打援。朱德也不赞成打赣州。但多数与会者主张执行临时中央的指示,攻打赣州。) Y3 T2 H  m. m4 P
( V) @9 L" Q% y/ ?- `" C% M. ?- q
1月10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指令中央红军坚决夺取赣州,以赣州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并规定以红三军团和红军第一军团的第四军等组成主作战军,由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以江西军区七个独立师组成支作战军,由陈毅负责指挥。其中第四军为监视部队,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配置于南康、新城地区,准备阻击可能增援赣州之粤军,第十三师配置于唐江及其以北地区,防止赣州之敌突围。
' A+ D* o) F' B8 b# ~
) z! u! _1 p8 M7 T8 w1月11日 红军最高军事裁判所成立,委员袁国平、张云逸、宋裕和,所长袁国平、副所长周碧泉。
& D0 D3 d) E# a5 w8 E2 k
& y8 c* J! @: P( t& z9 l1月15日 全国苏区共产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K. \# X9 @- q# j# S6 |" U5 i) t+ P5 ]! O9 R3 i0 L2 Q, N. v
1月中旬 同罗荣桓率红四军至南康、大余地区,对粤军实施警戒,同时分兵发动群众。第十三师在唐江地区活动。
3 c2 O0 h. m; y
* F# L! B0 W6 R1 l同旬 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报告三次反“围剿”情况和“九一八”后全国形势,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必将引起全国人民的抗日高潮,国内阶级关系亦必将变化。但苏区中央局有些成员不同意这一分析,认为日本占领东北是为了进攻苏联,要求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并认为不这样提就是右倾机会主义。会议中途另选了主持人。会后,毛泽东向苏区中央局请假养病。
8 S% Z3 O2 S0 u. i, x/ ?* w. i) X7 x) x6 b6 w) f
1月21日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抚恤委员会,以贺诚、陈志方、杨立三、李景文、腾代远任常务委员。贺诚任主任。
+ \! f5 X6 C1 |1 k+ S" N
5 x, x# k6 g/ v* V$ F1月27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任命王稼祥为主任,聂荣臻为副主任。5 V' X( s* U; B0 y0 K6 {+ H

" T! H- _& P) E, q2 r+ q1月28日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植田谦吉的指挥下,向驻扎在上海闸北区的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发动攻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广大官兵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凇沪抗战爆发,史称“一二·八”事变。- W) v5 B) `+ j1 v3 P  L

0 u3 g- m% s* n3 t: C( {' t4 K同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统一药材购买的训令》。4 z5 t2 n" a) U% s/ Y8 T
; Q; q6 Q% P1 z! n
1月下旬 经苏区中央局同意,毛泽东到瑞金城郊东华山古庙养病。
/ j' Z4 I: ]5 d, Z" l: E# u4 n; w  [( c
1月30日 国民党政府由于日军进攻上海,迁都洛阳。
8 u: y5 [0 B( f; U$ W+ F2 A8 `0 _+ _8 }6 p6 |
2月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帝国主义大战致全国的通电》,号召全国工人、农民、兵士、学生及一切劳苦民众,自动地组织义勇军,自动地武装起来,夺取国民党的武装,直接与帝国主义作战,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9 [0 f  y* J* u6 \

( F3 D6 ]' y0 B# X' x2月4日 红三军团主力到达赣州附近,开始攻击赣州东南面华林寺、高墩龙阵地,进逼赣州,将全部敌军封锁。赣州守敌为国民党军金汉鼎部第十二师三十四旅等部队,共三千余人,还有赣南各县的反动地主武装五千余人。
) C; r: O' e3 }7 X# W6 y4 \
' V( V$ Q7 U0 a$ K1 h# B同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主力进至南康附近,一部进至塘江。在开进途中,指挥部队在新城附近歼灭国民党粤军独立第一旅第三团大部,俘虏三百余人。; U( ^7 {1 j1 `! K) J; p4 A, u

* e* a0 F, R/ w3 O8 I$ D% L0 G2月6日 红军主力全部进抵城郊。红四军主力进至南康附近,一部进至塘江。该军在开进中,于新城附近歼灭增援赣州之粤军独立第1旅第3团大部,俘敌300余人。支作战军各部队分别进至指定作战地域积极活动,牵制敌人。
$ }2 N: p: X" A) P
1 @! m8 J# i1 V. c8 I7 h, E2月8日 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在粉碎敌人四次围剿的决战前面党的紧急任务决议》。决议提出: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全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9 w' E6 R. J' v, l( f% P. _

) b$ R6 @  a, C, M' |2月10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扩大红军工作的训令》。
8 @* M' {8 U4 ^" |3 z3 r' L0 k1 f: @( N* h2 v' I# V/ y1 M. \6 ~" q9 N
2月13日 红军第三军团开始爆破攻城。# @) D- f) Q# P; `9 p

* T) Z+ X' G* Z) S# f2月15日 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张赤男在赣州攻取新城战斗中牺牲。刘亚楼继任第十一师政治委员。
7 q: i# X  \9 Q8 H6 {$ a  K
$ ^3 _. D# s7 W- T3 G; v2月17日 红军第三军团再次爆破攻城。为加强对南雄方向粤军的警戒,红3军主力于2月17日由零都、宁都地区进抵信丰一带。红军进抵赣州地区后,敌军拆毁外围工事,撤兵进城,以集中兵力,缩短战线,依城垣固守待援。红军乘敌收缩之机,迅速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准备攻城。具体部署是:红3军团第1、第2师和红7军分别担任西、南、东门的攻击任务,第3师渡过章江占领水西街附近制高点,控制北门。红军围城以后,曾于2月13日和17日两次爆破攻城,均未成功。2月23日红3军团发起总攻。9时,担任西门攻击的红1师首先爆破攻城,几经冲锋,均为敌密集火力所阻,被迫撤回。主攻南门的红2师,组成200人的突击队,预先埋伏在城墙脚下,以待爆破成功突然发起进攻。由于药量计算不准,爆破时城墙向外倒塌,突击队不幸全部遇难。红军重新组织后续部队进攻时,敌之火力点重新复活,攻击未能得手。主攻东门的红7军爆破成功,突击队勇猛突入城内,一部占领城楼。后在敌军连续猛烈反扑下,突入城内的部队,大部壮烈牺牲。红军第一次总攻受挫。朱绍良为解赣州之围,令陈诚迅速派兵增援。陈诚以第11师师长罗卓英统率该师及第14师共4个旅12个团约2万人增援赣州。该部于2月19日在泰和附近集中,21日分别经横石井和沙地向赣州开进,29日全部进抵赣州西北郊,与守城部队取得联系,并在北门外架设1座浮桥。0 D3 _3 l! H+ n- a- I% Y

; @5 ~; b1 R# x# t! f7 B" P; J2月19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对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苏区党的紧急任务》。指出苏区党应利用目前极端有利的时机,发动和领导群众的革命斗争,夺取中心城市,扩大和贯通各苏区打成一片。7 y5 i1 \) k0 V; Q! b9 q$ b1 J
3 w, W4 N4 Y$ w0 D% Y7 E
同日 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及第十四师共四个旅十二个团的兵力在泰和集中,增援赣州。
0 m: v* X; }& V% v" w  O3 ]1 {7 O* L( G9 }
2月上中旬 在攻打赣州之前的一天,杨成武接到通知到军部参加训练演习。杨成武和团长向玉成骑马赶了几十里路来到军部所在地。那是一个地主家大院子。杨成武进院子一看,各师、团主管干部都已经到了。他们赶紧找地方坐定。这时林彪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了个小本子。他看看大家说:“同志们要想打好仗,我们必须学习些军事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为了进攻赣州做准备,今天我们搞一次小演习,学习几个最常用的战术。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迂回包围和中间突破。”说著,林彪一摆手,立刻从旁边跑来几个战士。他对那几个战士说:“你们暂时叫甲、乙、丙、丁吧!”林彪先叫战士甲站在院子的中央,说:“你伪装敌人,比如说,你就是赣州的敌人吧!”又叫过战士乙,命令道:“你从左边包抄过去,准备从左翼进攻敌人。”战士乙端著枪从左面向甲跑去,当到达甲附近时,立即卧倒,成战斗姿态。林彪说:“这叫做左翼迂回。”接着,又命令战士丙做了右翼迂回的动作,战士丁做好从正面进攻的准备姿势。这时,林彪挥动两臂做了一个从两侧向中间合抱的动作,说:“乙和丙的动作,就是迂回包围。”说著,收回两臂,右手併拢五指,猛然向正前方一插,说:“丁的动作,就是中间突破!”又说:“什么叫迂回包围呢?是指绕向敌人侧后,配合正面部队,对敌人形成包围的作战行动。什么叫中间突破呢?中间突破也叫做中央突破,即对敌防御阵地或作战部署的正面中央部位实施的突破行动。”林彪环视一下正看得入神的指挥员,问道:“明白了吗?”院子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人回答:“明白了!明白了!”也有的人说:“我们过去也是这么干的呀!”林彪说:“好!我们再说说什么叫四面包围和围点打援。”全场又肃静下来。林彪指著甲说:“你还是敌人、是赣州。”又对乙说:“你是红军围城部队。”战士乙立即持枪跑至甲的周围,做环绕运动。接着,林彪用手向北边一指,说:“那边是敌人援军来的方向。现在我命令丙和丁,迅速进至赣州以北设伏,准备打援!”两名战士快速向北跑去,在屋门口两侧卧倒,成战斗准备姿势。然后,林彪用左手在胸前划著圆圈,右手向屋门口那边一指,说:“这就是四面包围,围点打援!”并解释说:“什么叫四面包围呢?就是从敌人的正面、两侧和后方实施包围。什么叫围点打援呢?就是钓鱼,即以部分兵力包围敌人的城镇或要点,诱敌增援,集中主力歼灭援敌于运动之中,其目的不在打被围之敌,而在于打增援之敌。”这次林彪还没有发问,大家已经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林彪说:“演习胜利结束。下一个科目开饭!吃完饭你们就回去吧。”整个所谓“演习”仅用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但却给杨成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准确地说,这不是一次什么“演习”,而是林彪讲的一堂战术课,或者说算是带演示动作的示范课。林彪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仅用几个战士就把複杂的作战行动演示出来了,使大家耳闻目睹,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就是杨成武听到的第一堂战术课,从此便引起了杨成武学习研究战术的浓厚兴趣。1 c! U. v; u% g. H$ l- T, D
  R5 W; E! q5 ~6 f& `  f2 F1 H
2月21日 国民党军增援赣州部队分别经横石井和沙地向赣州开进。
& P2 i" u' J2 r) q! K3 J$ f5 g+ i+ v
7 v3 G& R3 W9 d& z2月23日 红军第三军团开始总攻赣州。但由于敌人的顽强,红军的第一次总攻击受挫。
9 A9 B/ H: Q- A& |& j
/ A- B/ N4 t: q+ C: H1 C8 U2月29日 国民党军增援赣州的第十一师、第十四师部队进抵赣州西北郊区,并以一部进入城内与赣州国民党守军取得联系。7 v, M3 X4 y4 E4 L1 m9 F
0 H& x; p6 |$ c+ @
同日 同罗荣桓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滕代远:朱主席,王、彭副主席,彭总指挥、滕政委:专夜送上三函平[于]晨谅达,望函到后即复电来。一、专电悉。唯末句意义不明,十五军究由第四军指挥,抑由军委直接指挥,请速电复。二、此间要住三江口五里之沽河守备,军部及总预备队位置经村、杨村、龙村,十二师之一部协助十三师守三江口之查颐之线,其主力控制于湖口,策应各方。林彪、荣桓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九日。1 w, D! b( C/ e/ \8 [/ p  L, B

; v; }5 L8 }( v9 h& y3月1日 中革军委因红军打赣州二十四天未克而移到前方,并发布《关于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指出所有参战各军由军委直接指挥,继续攻打赣州。同时,增调红军第五军团参加攻取赣州的作战。
: i1 I; i3 Q3 [: [' E  [  D2 S* v6 {# I4 n+ i
同日 中革军委重新调整部署如下:红3军团第1、第2师和红7军继续攻击西、南、东门,红3师进至画眉垄附近担任攻城预备队;红5军团第15军进至沙石埠一带,并在章水南岸三江口至五里亭之间阻击可能南渡之敌,第14军配置在赣州以北赣江东岸储潭南北一线,控制赣江并威胁和钳制援赣之敌罗卓英所部,第13军为总预备队,配置在花子林一带待命;红4军控制南康、塘江之线,阻止粤军和蒋军的增援;红3军控制信丰、南康之线,阻击粤军,配合主力作战。
9 x; L6 F8 b/ R1 T' u+ ?! Q5 O
" _9 }& y, B) _- V1 j+ n同日 国民党军第11师先头第31旅推进至黄金渡、欧潭、黎人坡之线,第32旅进至横石、神背、通天岩;第14师先头第41旅进至南桥、杨梅渡之线,第40旅进至赤珠岭、火榜桥。. c& d+ T- W7 O( a, L2 H2 C0 a, u

0 [. {  r* t! ^) a3月初 赣州久攻不克。项英回瑞金请毛泽东暂停休养,赶赴前线参加决策。
9 U: A+ j. T  l' O6 F! U' v) z( y: C5 o# _7 Q' h+ _! [
3月2日 罗卓英以第十四师和第十一师第六十二团在双佛岭及其周围地区待命,以第十一师第三十一旅(欠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团)控制在长塘下,亲率第十一师第三十二旅和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三团进人赣州城。为迅解赣州之围,罗卓英决定主动出击。同时,为减少出击时的伤亡,在西门南侧一百米处至南门西侧三百米处挖掘坑道三条,作为出击的通道。正当敌人加紧挖掘坑道准备出击时,红3军团于3月4日再次发起总攻。红7军将东门附近城墙炸开宽约60米的缺口,炸死敌兵200余名。但因敌人事先获得消息,在东门内赶筑新的防御工事,设置坚固的火力点,凭险顽抗。红军连续发起4次猛攻,均未奏效。第二次总攻又未得手。
6 _9 A& c2 ~" d8 z% q7 S+ @0 v+ k
3月4日 中革军委指挥红军组织爆破总攻,但因国民党军已经有所准备,因此,红军的总攻未能成功,反被援敌分割,陷于被动。
0 s/ a+ h. U- s; _8 m5 \9 O
( X2 u" o9 S5 q9 T3月7日 凌晨二时,正当红军攻城部队积极准备以坑道爆破再次攻城之际,罗卓英以进入赣州城的4个团和第34旅一部,分别由新掘的坑道和小南门秘密岀击,对红军攻城部队发起突然袭击。与此同时,部署在双佛岭地区待机之第11师第62团由杨梅渡强渡章水,从侧后配合城内岀击部队向红军实行夹击。红军攻城部队由于久屯坚城之下,十分疲劳;且因注意力集中于各城门处,对敌人由坑道和侧后的突然袭击,缺乏警觉,一时处于被动地位,遭到严重伤亡。此危急时刻,红1师政治委员黄克诚挺身而出,组织部队反击。第2团团长曾春鉴、政治委员方强率部英勇奋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特别是红5军团第13军及时驰援,全体官兵以高昂的斗志和奋不顾身的精神,用大刀同敌人肉搏,掩护攻城部队撤至白云山、天竺山一带,迫敌停止在小南门外柑子园、刘家营一线。随后红军撤围赣州。赣州战役,红军伤亡3000余人。红4军第11师政治委员张赤男、红5军团第13军第37师政治委员欧阳健等10名师团干部英勇牺牲。红3军团第1师师长侯中英被俘,后遭敌杀害。中央红军攻打赣州,从2月4日至3月7日,历时33天。& n2 ~1 x* g  l2 ~5 Z+ P

) f9 B% t& ?- b  W  S3月8日 同罗荣桓率领红四军到达长洛圩。& Q7 _( F+ S6 |0 f8 _
$ w: P0 e' N# D/ `
同日 同罗荣桓写报告给中革军委并中央红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第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第三军军长周子昆、第三军团政治委员滕代远、第五军团政治委员萧劲光、第三军政治委员葛耀山。中革军委,彭、季、周、滕、萧、葛:一、第十师、十二师、十三师、第四军部及第十五军本日自沙石埠出发,现已抵达埠宿营,明日可到达长洛圩。第四军直属部队及十一师十日可到长洛圩。二、本晨,第四军后卫在沙石埠附近与赣城敌派来之游击部队略有接触。林彪、荣桓,一九三二年三月八日。
/ A. ]0 M, P5 a% x& b) A$ M1 ]# ^; n1 I0 r+ F* B2 k
3月9日 在日本关东军和汉奸的策动下,伪满洲国在东北长春成立。
/ n( U8 G, p+ c' g: [; b4 F8 n/ C) x' m
3月12日 朱德、王稼祥、彭德怀发布中革军委命令:现为指挥作战便利起见,特将各军重新编成一、三、五军团。以四军、十五军编为一军团,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陈奇涵为参谋长,王良为第四军军长,罗荣桓为政治委员,黄中岳为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以五军、七军、十四军编为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治委员,陈宗实为总经理处长,邓萍为第五军军长,耿万敌为参谋长,刘益云为经理处长,龚楚为第七军军长,赵博生为第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以三军、十三军编为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付总指挥,萧劲光为政治委员,周子昆为参谋长,徐彦刚为第三军军长,葛耀山为政治委员,董振堂兼第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除分别委令外,特此令着各军团各军务于三月廿号以前编制完毕,具报本会存查为要。
3 z! n: i& W5 F' R3 {( F3 l1 r1 t& f. y7 M9 h8 X+ v( e% g
同日 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团总人数九千四百九十八人。& n5 x5 N7 x7 ?3 i1 e5 ~
2 g5 ]1 P; Z! f! q. m2 c
同日 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聂荣臻调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
6 r3 b8 }$ Z2 G9 j
7 m0 E7 p: P% F! G6 j8 B2 u, ]5 x同日 以王良为第四军军长、罗瑞卿为政治委员、参谋长粟裕、聂鹤亭、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军需处长赵尔陆、军医院院长叶青山、政治委员彭显伦。辖第十师师陈光、政治委员李遗民,第十一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刘亚楼、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十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蔡书彬、政治部主任邱织云。以黄中岳为第十五军军长、左权为政治委员、副军长张少宜、参谋长萧世俊、经理处长高达夫,第四十三师师长卢寿椿、政治委员高自立,第四十四师师长苏进、政治委员唐天际,第四十五师师长寻淮洲、政治部主任张际春。
% m) F; G1 O! i2 M  e' h- ~+ [+ V& g6 ?5 H
同日 以第五军、第七军、第十四军编为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为总指挥,腾代远为政治委员;邓萍为第五军军长,贺昌为政治委员;龚楚为第七军军长,张纯清为政治委员;赵博生为十四军军长,黄火青为政治委员。
" H* h& _. [4 Y* q9 h* j* p$ q
" e/ r; O" G/ b6 T5 Q同日 以第三军、第十三军为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为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萧劲光为政治委员;徐彦刚为第三军军长,葛跃山为政治委员;董振堂兼十三军军长,何长工为政治委员。驻壬田休整。1 u( i: N/ t" V0 j, U0 a5 s( {2 o& G

: K$ m9 C0 F: h4 T+ G: H" o7 l同日 林彪在毛泽东、朱德宣布红一军团首长任命会议上的讲话:我个人,担子重一些,承担吧!林彪的话很简短。毛泽东、朱德参加宣布红一军团首长任命的会议。在朱徳宣布任命后,毛泽东也讲了话。( i' g; z. G- l$ O* G" J
2 q- g/ m6 B8 z  s5 ~- |
3月15日 中革军委任命陈奇涵为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罗荣桓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瑞卿为第四军政治委员。& P$ p# E' q# h0 v& K7 l6 n

( i: u; y2 I" ~1 Q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红军第一军团开始向南丰推进的行动部署。朱主席,王、彭副主席:一、我们已决定第四军及总部明日出发,十五军后日出发,到达信丰后再据情况布置部队。二、三南一带土匪甚多,望发给黄色炸弹以备爆炸。三、调去的信干线之十五军迫击炮连并即调动速开来前方归还建制,但迫击炮与骡马可全部存雩都十五军后方留守处。四、红校之司号兵连,望即令其回一军团以便拨各部服务。五、十五军后方留守处占〔暂〕存有机枪弹八千发望直接拨三军(此间还可拨),此间还可拨三四万发展〔给〕三军,此间所拨之子弹留在长洛[圩]应送茅店或带至信丰请电示。六、军委在信丰所办食盐是否仍继续运江口或给一军团三军吃而将其余的暂保存。七、周昆此刻却去独四师还暂时随军出发。八、信印旗帜由军委颁发或由我们自制。九、我们拟如明日送四门炮废〔废炮〕江口来,并随带犯人四名到来,请你处处理。十、昨日电呈所暂委□□□□□□□,诚计补委令。林彪、荣臻,少(十五日)。5 G: {; C- J( Y, N# i
0 X% g5 d& W1 H7 @  ~7 a: q
3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总部及红十五军进抵罗家渡。$ u5 H$ m9 g- N" l/ R# r
- k2 |' }- J& U0 f9 ]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红一军团各部位置。朱主席,王、彭副主席:一、第一军团总部及驻军本日已抵罗家渡,第四军仍在长洛待命。二、敌情如何,军委对一军团行动如何决定?我们是否要过雩都河并应在何处过河?军委现在何处?请电复。
* t6 s8 k# \# G. @0 E" R* o0 I4 S" X% i6 B
3月中旬 赣州战役后,粤军第1、第2、第4师和独立第2旅进入赣南;蒋介石嫡系部队除原在赣江沿岸的第11、第14、第28、第43、第52师外,又增调第54、第59师进入赣南。这样,国民党军在袁水以南的赣江两岸就部署了10个师又1个旅,比赣州战役前有了相当的增强。但是,这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新的“围剿”还没有准备好,继续采取守势。同时,其兵力除赣江流域有所加强外,其他地区仍然比较薄弱。广大的赣东北地区仅有5个师,闽北地区2个多师,闽粤边境地区3个师,特别是闽南地区仅有张贞第49师和少量地方保安部队。皖南、苏南及浙江省的力量也比较薄弱。红军撤围赣州后,主力转移至赣州以东以南地区整编补充。
% t1 V  L  Q0 F9 K) C6 ^
( Z1 |" U' E, P3 C/ E同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州东北的江口坪举行会议,讨论攻打赣州的错误、讨论中央红军尔后的行动方向和作战任务。会上中央局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意见分歧”,毛泽东“主张红军的主力应向赣东北以及闽北、浙江、皖南、苏南等敌人力量比较薄弱和空虚的地区发展”,以求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山脉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可是,苏区中央局多数人坚持“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首先胜利的错误方针,拒绝采纳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会议决定以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五军团组成中路军,以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十六军等组成西路军,分别进行作战。- P, ?0 n8 z' T0 A9 c& _
! H; t% i7 B/ Z* g
3月18日 中革军委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精神下达训令,决定红军主力向北发展,夹赣江而上,相机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并以红一、红五军团组成中路军,林彪为总指挥、聂荣臻为政治委员,陈奇涵任参谋长,罗荣桓政治部主任,在赣江以东地区活动。以红三军团和湘赣、湘鄂赣苏区的地方武装组成西路军,在赣江以西活动。然后夹赣江而下,相继夺取赣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然后完成革命首先在江西胜利的任务。% c; X. x# w# a2 l
; e+ q- |# ~/ M2 b+ A8 O# b
3月19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率红军第一军团出发北上,向宁都集中。
2 t, r  d" [2 b% k! Z- l
6 Z& D5 ]& A0 u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第四军及红军第一军团直属队由于都出发,到梓山市宿营,第十五军于二十日出发。0 F( I- f1 {4 E! A1 Y: h2 u

3 u7 F! K: b1 s# A' e( L3月21日 北进途中,毛泽东向林彪、聂荣臻阐明红军应向敌人力量较薄弱,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的闽西地区发展的主张。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认为:“行动问题,我们完全同意毛主席意见。目前粤方开始派兵入闽赣讨赤情形下,更应采[纳]毛主席意见”。并建议“五军团立即随一军团到东北一带工作,打击福建敌人,速筹大批款子,赤化建泰宁及清流等县。十二军即出发到宁化北牵制敌人”。
' ^" M% S7 ^5 w$ j2 q! W$ b, w& y
3 l3 R  b5 G; ^+ J6 R4 Z同日 中革军委签发《关于各级单位经费规定的训令》。一、步兵连每月八元(银元)。二、师部、师政治部每月二十元。三、军部、军政治部、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本会总经理部三十元。四、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三十五元。六、步兵团团部及特务营营部、军团军医处、师军需处,每月十二元。六、总参谋部直属电台在内,每月四十元。
: `' y" Q1 ]  d% t  w- _: J$ X& [
* ~/ G7 }, y$ C8 U+ X( `# H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红四军及红一军团直属队由雩都出发,到梓山市宿营,红十五军于二十日出发。
. t( [) y! S7 Z2 d9 \  Y6 X; w5 j8 y* D- I" c
3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福建长汀地区。
9 _9 m9 M5 e# [7 X, Y1 K  }* H: {7 @* |" j- l) z" j# X
3月27日、28日 毛泽东、林彪在瑞金出席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参加讨论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提议红军中路军向东发展,攻打龙岩,消灭闽西张贞等军阀,开展局面。会议采纳这个主张,将红一、红五军团组成的中路军改称东路军,确定毛泽东率领东路军攻打龙岩,向东南方向发展。+ V) _; W* ~8 v( `6 t$ |+ }
; [- m* j" E7 e6 M/ |; _: x
3月28日 同毛泽东赶到长汀,召开红军第一军团主要干部会议,传达会议精神。毛泽东向先期到达的红一军团主要指挥员传达会议精神。0 N5 d% f/ ]6 Y% T8 {
  V" z" F" H1 u9 c9 F5 x$ E
同日 主持召开红军第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传达中央苏区中央局会议精神及红军东征动员报告。毛泽东接着向红一军团团以上干部作东征动员,指出:我们的新任务,是经闽西向闽南方向发展。应该看到我们中央根据地沿赣江向北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国民党“剿共”的大本营就设在南昌。如今向西发展,有赣江梗阻,大部队往返不方便。向南发展则必然会同广东部队的主力顶牛。只有向东发展最有利,一来有闽西老根据地作依托,二来闽南尚有广阔的发展余地,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央局决定由他带领东路军,打到外线去,打到闽南去,发展根据地,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并获得物资补给。" \0 W* q8 _  ~% D2 J6 A
' Y- H- }7 {+ J& ?. o  m9 M
同日 同聂荣臻向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报告。朱主席,王、彭副主席:一、周志群[]在建宁、宁化一带,卢兴邦[]在沙县、永安、尤[龙]溪一带,马洪奥[]在靖[清]流、归化一带,刘和鼎[]在延平、福州一带。二、一军团二十六日完全到达长汀,二十七、二十八日在汀等候中央局重新讨论行动问题后再行动,二十九日可行动。三、马乾费一角不够食,可否发一角五分。四、原四军十三师现编为十五军之四十五师。! r1 }/ k% C3 ^0 \6 M. F% q. B$ }1 `. K

: G, t( L3 L6 V3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驻长汀以东新桥、馆前一线休整。9 Q; b( r$ P0 ^8 N

  K' Z0 _5 `& _) ?& W3月30日 毛泽东致电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必须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若置于龙岩附近筹款,仍是保守局面,下文很不好做。”同时建议红五军团迅速由赣入闽,以集中兵力击敌。周恩来对此十分重视,立即由瑞金赶到长汀,召幵会议,听取汇报,分析研究各方面的情况,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此后,毛泽东即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统率东路军远征漳州。周恩来留驻长汀,统筹后方工作,支援东征作战。中共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向漳州、泉州方向开进以调动敌人,开展新局面的建议,并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6 b: y: E9 i5 t; z. [) O0 u

& v& G  y6 B% W: Q7 P4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总部移驻长汀。
( C! n% p0 V  p: X6 M5 R, q+ Q+ {, }" e, ~  t, \5 k
同日 周恩来赶到长汀召开红军第一军团作战会议。会议听取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漳州地区情况的报告,批准龙岩、漳州战役计划。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罗明、张鼎丞等出席了会议。
5 i+ u0 X/ z9 q4 u" \# w: m+ [! B7 e: u9 F) l) C9 K6 t; i, N
4月2日 毛泽东向红军第一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做了政治动员报告。指岀:当前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已到达厦门,我军进军闽南,以实际行动贯彻我党的抗日主张,将在国内外产生极大的政治影响。同时指出,红军向外发展,如沿赣江向北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国民党“剿匪”大本营就设在南昌;向南势必与广东部队主力顶牛;向西有赣江梗阻,大部队往返不便;只有向东发展最为有利。一来有闽西苏区作依托,二来闽南尚有广阔的发展余地。9 \9 U* f' O) O. d3 C

2 `& i  k& k  `/ v/ g- x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离开长汀以东的馆前、新桥地区,向南前进,直趋白砂、龙岩一线。红一军团由长汀以东之馆前、新桥地区移至长汀,准备向龙岩、漳州开进。部队出发前,毛泽东向部队团以上干部作了东征动员报告。) k7 K  j+ @' W6 ~  c+ Q

; e  Q5 P) z2 K3 |" P" U4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由长汀、信丰新田向龙岩、漳州开进。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分别由长汀经河田、南阳、白砂和由信丰东部的新田经天心、筠门岭、上杭向龙岩开进。  G- r+ b# S8 i' G

, i3 o& V: ^4 f' w4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河田、南阳到白砂,同由上杭到白砂的毛泽东会合,商讨歼敌行动部署。
  S% l$ G/ u8 D9 w1 y$ r5 B6 {6 V
4月8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全部(军团部、第四军、第十五军)由白砂到达龙岩以西大池圩。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五军团也由信丰地区向龙岩开进。
' X! S8 l# f& r* @* L. X0 u7 ]0 n; w/ Q
4月9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龙岩西部约五十九里的大池圩驻扎,并同毛泽东、聂荣臻制定袭取龙岩的作战部署,观察地形,侦察敌情。
8 O. E1 l6 C9 C; \1 h. C0 L9 |1 w! x0 _$ C2 E4 o3 d3 I1 b
4月10日 拂晓,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先头第十五军在龙岩以西小池圩地区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九师第二补充营一部。后在考塘遭遇并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第一百四十五旅两个团。红军第十五军攻击受挫后,即命令第四军一部投入战斗,包围敌人后,歼灭其大部。之后,指挥部队乘胜由西、北两个方向向龙岩发起攻击,经二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独立团大部,于当日下午攻占龙岩县城,俘虏六百八十五人,缴枪九百三十五支,火炮两门,子弹七万二千四百发,攻占龙岩县城。我军伤亡三百余人。4 o7 t# w; P3 d3 w) s4 K9 z) R

5 Z5 z; n3 F, H+ f; d同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移到长汀。
) \3 }0 w9 H# R4 i& p/ v( ~
0 Y4 n1 l4 b3 i. }4月11日 参加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的红一军团师长、政治委员以上干部会议,总结龙岩战斗经验,研究攻打漳州的行动部署。会议确定:红一军团先在龙岩休整,待红五军团赶到后,会合东路军主力进攻漳州之敌。由罗炳辉率领红十二军在闽、粤边的上杭、武平地区警戒粤军,保障红军攻漳州部队的后路和右侧翼;红军第一军团在龙岩休整,让敌集中,待红军第五军团赶到龙岩之后,东路军主力会合后再进攻漳州。5 B  R5 B9 P! l
7 e0 ]  G" b0 P
4月12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龙岩战斗情况及下一步行动计划,提出:为便于“继续与敌作战,故昨日全体在岩休息一日,本日除派一师到适中附近侦察敌情和诱敌外,均在岩休息。拟明日全部到水(南靖县水潮)”。
. f% f$ c. {+ Q2 Z* e( ^+ Y
* ~; Z5 w6 ?1 \" Q4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离开龙岩,经马坑、莒州,于十四日到达水潮、和溪等地。5 e1 J( O, H% e3 f
+ f+ Z9 n$ L* v4 k! \; c
4月14日 红五军团抵达龙岩,实现了东路军主力集中的计划后。即以红十三军驻守龙岩,负责保障龙岩到漳州的战勤供应运输线,红三军随红军第一军团向漳州进发。
. J! T9 m9 o! ]0 ?% u( t4 P
0 }( E9 C2 \1 K5 d6 C$ o( S! V4 f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第三军抵达水潮、和溪等地。# \* D/ g4 ^( W4 [) n% K/ f
9 q" L  z* C/ c& e2 h: f
同日 毛泽东同东路军首长当即决定依照原定计划进攻漳州。这时,毛泽东再次强调,红军进占漳州,决不是长住久留,要求部队和地方各级干部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有这样的准备。漳州守军为第49师2个旅6个团及直属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特务营、独立营以及地方保安队、靖卫团等约1万人。张贞为确保漳州,决定依托漳州西北天宝山一带有利地形同红军决战。其部署是:以第145旅(辖第289、第290团和第291团余部)配置在榕子岭、笔架山及南靖(今南靖城)地域;第146旅(辖第292、第293、第294团)配置在风霜岭、十二岭及天宝地域;师直属队一部和地方保安队等配置在漳州市区。据此,毛泽东同东路军首长决心首先歼灭漳州外围之敌,尔后乘胜夺取漳州市区。部署是:红1军团第4军在左翼担任主攻,第15军在右翼担任助攻,红5军团之第3军位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红5军团率第13军驻守龙岩,维护后方交通;闽西军区红12军进至闽粤边境之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粤军的行动,保障东路军主力右后方的安全。
3 J  D) A" e+ V0 l8 G6 a$ h3 c6 n' h: F$ Y7 D: l0 @! P* @1 |
4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本战争宣言》,宣布同日本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e+ a2 `9 ]8 |0 W1 J

/ r* O; j+ T- k) z# L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漳州西北之马山、龙山、金山等地,亲自察看地形。+ d4 r& e, _7 V) P" M2 {

$ E: X4 S8 {0 \/ P+ L4月16日 同聂荣臻、陈奇涵、罗荣桓等随毛泽东在漳州西北约二十余公里的马山侦察敌情和观察地形。确定了我军的部署:以红四军主攻敌人的天宝阵地,以红十五军助攻宝林到南靖一线的敌人,以红三军为预备队。
! _# F3 q8 J! b' v: g# B! {$ Q
2 A7 I% e# R0 l: M3 k: Z: C$ r4月17日 同聂荣臻指挥东路军到达九龙江的支流东溪边,并渡过山洪爆发的东溪。红四军到达大尖山北上午南坪、内洞一线进攻出发阵地,红三军亦抵达该地域。5 z) b0 ?: S8 H' h- ]. z

( ]+ u- R, u; |) |4 i4月18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董振堂、萧劲光,报告进攻漳州的行动部署,提出:“本定昨日攻击,因两日来大雨濛雾河水陡涨,敌情地势均不熟悉,因此部队运动和攻击都极感困难。”故“决定明(十九)日晨总攻,以第四军在左为主攻,十五军在右翼为助攻,七、九两师为预备队,从左到右横扫以期歼灭该敌。”
- s' F2 G! }% [" _4 {
0 G/ X. P0 B: b# n4 `; R. N" I同日 率总部人员冒雨到前沿阵地调查,确定军事部署。决定以红四军主攻敌人的天宝阵地。红十五军助攻宝林到南靖一线敌人,红三军为预备队。
9 W7 m( Z& J5 _  f0 |! _! S/ g; z1 U; r% \% ^% r
4月19日 拂晓,红军东路军对漳州外围之敌发起攻击。同聂荣臻指挥红四军猛攻敌左翼天宝、十二岭主阵地:9时,红4军首先突破敌之主阵地十二岭、风霜岭,主力向天宝纵深方向扩张战果,一部由左向右横扫,支援红15军作战;黄中岳、左权率领红十五军在南靖、宝林一线为助攻:红15军在红4军配合下,迅速攻占了榕子岭、笔架山,并向南靖方向扩张战果;红五军团第三军为预备队:红3军适时从红4军方向进入战斗,向纵深方向发展。红军各部密切协同,迅速占领了天宝、南靖一线,并乘胜向漳州市区追击前进。当日下午,红军在天宝东南的茶铺地区击溃漳州市区来援之敌,并乘势向市区追歼逃敌。张贞见败局已定,遂焚毁城内军械库及大批军用物资,乘夜暗率残部向漳浦、诏安方向逃窜。经激战,相继占领天宝、南靖。当日夜晚,张贞率残部向漳浦等地逃窜。  r/ l* Q! P. l6 \# \1 D/ X  c
* @& I" J# v/ a8 L4 J9 T9 I
4月20日 指挥红一军团及红五军团解放漳州。二十日八时,红军东路军占领漳州,歼敌第四十九师大部,俘敌一千六百七十余人,缴获各种枪二千一百四十余支、各种炮六门、子弹十三万余发、炮弹四千九百发、飞机二架。我军伤亡四百五十余人。给张贞部以歼灭性的打击,达到了剪除粤军一翼的目的。
& Y6 B3 Z, N6 f/ `- I
% ~* o6 M$ ]- w' f: `  v同日 上午八时,同聂荣臻指挥部队举行入城典礼。之后进入漳州,并在缴获的飞机前合影留念。: m/ ~& g; O3 D0 D
- W, _& a0 n/ h- L- J) A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一、我军昨日占领天宝、南靖,张贞主力大部被我消灭,一部溃散,俘获在三团以上,现正在清查中。二、陈国辉一部增援,昨在天宝、漳州之线抵抗,掩护退却。敌于昨晚十时至今晨二时[始]全退出漳州。退时极狼狈,张贞自己将其师部所存之一切军用品完全焚毁,[抢]劫一部商店。三、我军已于今晨八时占领漳州。四、敌陈国辉无损外,张贞所余主力极少,但所带走之靖匪、土匪部队、保安队、员警等武装尚有五六千人,向漳浦方面退却。五、我军到漳,除警戒及巡察外,余均驻城外,城内秩序甚好。六、筹款有把握,现正在进行中,担〔拟〕筹足一百万元。七、我军伤亡三百余人,以十二师为最重,该师又有三团长负伤,一团政委阵亡,其他各部无大损失,唯十三师阵亡一团政委。八、敌以交通方便,我追击不及,拟在此休息二日。九、二日后,各部分散各区筹款和工作,十五军以一师在和溪至马山之线,以一师在南靖、天宝,一师在三城、小溪,军部驻南靖。四军以一师在长泰、浦南,一师在江东桥、石尾、角尾,一师在石马梅,军部在石码。三军军部及一师在漳州浦,其一师之师部及一团在漳浦、漳州之间,以一团驻坂如。此布置是否有当,请电复。十、东路军驻此时间及今后行动方针请预示知。& E6 [8 h9 n- B* W
( S4 A. I* L1 b$ k
4月21日 出席毛泽东主持的东路军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讨论下一步工作,决定:(一)红十五军在南靖到天宝一线,红三军、红四军在漳州一带收集战利品,搜查反革命分子,重点是搜查反动党政军机关,旅馆和豪绅住宅;向群众宣传,分发谷物给群众,扩大红军政治影响;向地主豪绅筹款。(二)严格执行入城纪津,不许拿非公用品,不许打破东西,维持革命秩序。(三)在军事上准备随时打击入闽的粤军。
" u$ C* N( `  s( |" z. v7 i7 b  u" E( y9 F  a/ E( q
4月22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分别在漳州、天宝、南靖主持召开红三军、红四军及东路军总指挥部连以上干部和红十五军排以上干部会议,报告目前政治形势及部署下一阶段任务。5 w6 P4 e" m, h
/ E; Q7 w/ t6 x; Y2 H, \+ P. D
4月23日 命令东路军各军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等工作。
! b' {+ a7 r8 @8 J; A2 V; S! q: }& v9 \
4月28日 同聂荣臻主持召开红一军团总直属队连长、政治指导员、队长、科长以上干部会议,研究战利品及所筹物资的运输和宣传群众,扩大红军等问题。& w3 E/ p" B" E- d) n! M, q

! W/ p1 q- m2 r, s6 i7 v4月30日 同聂荣臻总结龙岩、漳州战役经验及作战经过,并致电报告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此役对于巩固闽西苏区,发展闽南革命新局面,起著重要作用。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远离根据地,集中兵力外线作战,正确选择战役进攻方向,于被动战局中争取主动并取得胜利的成功战例。4 x5 ~9 M( V" I' S! v2 A

6 k* D. R5 F& [8 {/ X7 t- t5月1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报告东路军实力和龙岩、漳州战役战绩统计:“东路军(欠五军团总直属队及三军之第八师)现共有人员一万六千一百四十五名,马四百三十七匹,长短枪八千五百十七支,手花机枪二百二十一支,轻重机枪七十五挺,迫炮十七门,手榴弹三千三百六十六枚”。其中“一军团现有人员九千六百九十六名,马一百六十七匹,长短枪五千一百二十六支,手花机枪一百七十二支,轻重机枪二十四挺,迫炮六门,手榴弹一千六百余枚”,龙岩、漳州战役共“俘虏二千三百五十九名,缴获长短枪五千零五十七支、弹药十九万五千六百余发,各军战场搜索之人员武器及四军缴获之机枪尚未算入。”: p+ _: v: R: k. \' {7 s7 e

' h0 w) i1 o+ x6 C. t2 b! w! e同日 东路军在漳州中山公园召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会上,在漳州缴获的飞机也起飞绕场散发传单。; {" h& l3 I0 K3 A" @: n
: s3 D( t+ E) h$ G
5月上旬 同聂荣臻率领东路军在漳州、漳浦、南靖、天宝等地筹粮、筹款。  B$ P/ {' ]+ n0 L5 r) G

9 |# K: k/ H. ~5月6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目前粤军抽出兵力集中向漳州、龙岩进攻的可能性甚少,因此,建议“第三军、第四军、第十五军目前仍应以筹款为主要工作。除三军应即将漳浦城以南之部队缩至城或城以北工作外,其余各部应各在所在地加紧工作。五月十一号后,第三军集中漳州,第四军集中石码,十五军集中南靖,训练两星期后,再经华封、永福会合五军团全部及十二军,消灭入闽之粤敌……如万一粤敌以不足之兵力轻进至水潮或和溪等处,我军当随即迅速集中力量,将敌捕捉而歼灭之,又如粤敌确已集中优势兵力向我前进时,则我军不宜求速战,宜一面调集兵力一面整顿训练,然后进击敌人”。) R5 g" p' Q9 T7 i3 F# R$ v8 {
) f% t" a* i0 B& X. ^5 Y2 C. {3 v0 j
5月9日 同聂荣臻发布红军第一军团训令,副标题为《根据工农红军政治保卫分局代表破获黄中岳、萧世俊等反革命阴谋经过案件的总结》。黄中岳、萧世俊是宁都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当时分别任红一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和参谋长。一九三二年五月和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等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受关押。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在江西瑞金叶坪被错杀。一九八二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予以平反。
$ \& J8 N7 j' ?: C9 M3 M# X; C- ~  ~) r9 O% q9 K8 y& Q  b
5月12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三、四、十五军筹款共约八十万元,共可解六十五万现款到军委。……已决定三军集中漳州,四军集中石码,十五军集中南靖。十六号各军各自原地向集中地集中,各军到集中地域整顿训练一星期”。并建议“训练一星期后,如敌无变化以三、四、十五军分兵占领华封、永福、白沙、菱石、漳平、杨美静一带,工作十日,仍以筹款为主要工作,工作十日后之行动再根据当时情况决定。”3 A4 L" Z! J' H# v* @9 X
. v  d6 G# ^" X2 ~. k+ s, r
5月19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三、四、十五军已于十七号各以军为单位集中漳州、石码、南靖,筹款约二十万元”。“已决定十八号至二十四号之整顿训练计划,中心内容为:(一)使精神紧张。(二)严密检阅工作,以此实际工作教训和经验教育全体人员。(三)复习以及学习军事政治上应用的基本知识。(四)将目前政治形势及任务作充分之宣传鼓动”。同时还通报了从当地报刊上得知的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y$ m( f( z  h( z: q2 }

4 j1 Q: ^) o' N5月21日 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电:决定调集大军彻底进剿,以靖后方,特派蒋介石为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李济深为副司令。蒋介石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围剿鄂豫皖和湘西红军,而后转用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红军。
; m& e& _2 t) Q5 k" V7 N6 g8 A9 {$ m, ], t
5月下旬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我们原定训练计划是二十四号止,二十四号以后行动方针,请速预示。”并报告“此次工作成绩,共筹款百余万元,缴地主武装一千,招到新兵九百,组织游击队四百五十余名,漳、石工人在我们能号召的约三千人,并建立秘密的工会和党的组织,发谷子四万余石,发盐数石,物资无数”。同时请示中革军委“黄中岳(原红十五军军长)、萧世峻拘押甚久,究应如何处置,盼电示”。# \! T1 O% e# P2 H0 }3 ?1 l3 k2 b

9 I: C' t0 V2 a2 \3 @- X* F7 c" v5月27日 接红军总参谋部通报,知广东军阀陈济棠正在广州召开军事会议,有勾结广西军阀共同入侵赣南或闽南之说,又得悉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正在开赴福建途中。
/ C; d; h2 Y" q& H+ a" X- Y6 M/ e4 {' h' W8 E  B
5月29日 中革军委指示东路军回师赣南,同侵入赣南之粤军作战。6 @! b3 U. c" }$ }6 I% P7 F

; G  y( r4 \1 ?/ e7 ~  b5月31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总司令:“(一)军委对总的行动的决定,我们认为极正确。(二)一军团、五军团均是本月集中的,明日统一在此休息一日,一军团应于二号出发,五军团应于三号出发,是否同意?请速复。(三)我们建议龙岩不应放弃,但目前地方武装力量不够,应将坎市之三十四师调岩工作。”9 n; B& t& t' `

" \* M9 H" E* A! Q% O7 R$ \5月 国民党政府为加紧准备对红军的大规模“围剿”,撤销江西省“绥靖”公署,改设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部,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总司令、广东军阀陈济棠为副总司令,统筹辖区内的“清剿”和尔后的“围剿”。粤军乘中央红军实行东西路分兵之机,以第1军军长余汉谋指挥的19个团大部侵入赣南,对赣南苏区构成严重威胁。其第1师(4个团)、第2师(4个团)和军属第2教导团集结在赣州城及其以西塘江等地,并向横石井、社溪一带“进剿”;第4师(4个团)进驻信丰,并向宁都进逼;军属第1教导团随军部驻在大庾。独立第1旅(3个团),独立第2旅(2个团)分别驻在粤北的仁化和南雄。中央红军东路军依照中革军委的决定,5月底在龙岩地区集中。3 u  b& W- E# S
3 Q5 [( q' l3 H4 |" Q6 P/ L
6月初 中革军委决定恢复第一方面军番号。朱德兼任方面军司令员、王稼祥兼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毛泽东随红一方面军行动。. ]& w2 S7 d- A. ?" G

* T9 d5 V' l4 C& G$ b( f6月2日—3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东路军第一、第五军团分别撤离漳州、龙岩地区,回师赣南。指挥红军东路军撤离漳州,将缴获的二千支枪,六门炮,二台车床,一台发电机,二架飞机带回苏区。回师赣南,至安远地区集结。
  l# x. k. ?3 L; O
& E1 S2 U# G+ `8 V$ @6月5日 毛泽东、叶剑英就各军整顿期限和召开军事会议问题,致电朱德、王稼祥:东路军各军“须于六至八号三天内整理完毕,准备九号出动”。“八号下午二时在官庄总司令部开军事会议,军长、军政委、军团总指挥、军团总政委、军团参谋长均到会”。六日,毛泽东、叶剑英赴上杭县官庄。
3 O& F: G' }3 ^  C% T
7 B4 n$ U% J' W* V5 o, E同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布军事训令,规定“一、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三军团相呼应,解决入赣粤敌,在可能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实现革命在江西省的首先胜利。! f! @% ^; ~( k' k' _! U

/ z* n$ W9 p; k# ^& K4 S7 i/ m3 d1 I6月6日 同聂荣臻指挥东路军各军开始进行部队整理工作。
: X' P5 X# P, g# ]' s* s
; x& o5 W( G+ g. [( M1 X/ C同日 中共临时中央发出训令,规定:红一、红军第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红三军团相呼应,解决入赣的粤敌,在可能的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为目的,赣州如一时不能攻下,可先争取吉安,同时应以一部兵力牵制临川、南丰线与樟树、吉水之敌。
6 c$ q$ R, {( ?) {  {3 w
+ ^0 l0 N. z# \, J6月8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叶剑英等出席在上杭县官庄召开的红军东路军军事会议。会议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决定:红一、红五军团经广东梅县回师赣南,计划月底到达赣南与红三军团会合,打击进攻赣南的粤军。" G4 g6 N$ M  M2 K; G, v4 M0 ]

2 e4 i5 s2 {+ x4 h. u6 a& I1 z* g6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东路军由闽西驻地出发,按计划向赣南挺进。
4 l$ b7 W' t9 I/ |% ]8 J* T
. _8 J+ y% C9 n; N, t" j同日 蒋介石在庐山召开湘、鄂、豫、皖、赣五省的“剿匪”会议,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为国策,“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为剿匪方针,“穷追猛堵”为方略。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对苏区发动新的“围剿”。确定首先集中兵力消灭鄂豫皖、湘鄂西两苏区红军,然后全力进攻江西苏区,准备以重点进攻,分区围剿的办法,达到各个击破红军的目的。
: ~0 H# r: j! M0 j& X" `7 m$ S) j5 U' u1 h' d% S5 X
6月中旬 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长汀召开会议。会后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决定取消红军东路军、西路军番号,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辖第一、第三、第五军团,朱德兼总司令,叶剑英兼参谋长,王稼祥兼政治部主任。毛泽东仍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随红一方面军行动:主持大计。林彪、聂荣臻仍分别担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和政治委员。
1 |( v8 \: Q( ?1 N( T# X  k( E6 m
( I% t1 u7 P2 B6月11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总司令:红十五军“第四十三、四十四两师兵力甚薄,共只千余人,加上单位太多最易分散,在战术的使用上甚不合宜,因为目前要迅速的消灭当前的敌人,补充既来不及,不能不把兵力集中,拟将两师合并为一师,才能在这次战争当中收到歼灭敌人大的效果,经过我们仔细考虑,实有合并的必要,请批准。以便整理。”
( E( E9 X3 X9 z
9 |9 `; e# Y! `  m4 j* U# n6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抵达闽粤边的福建武平大禾坪地区。
: p6 c. Y0 z1 z$ ]( ~
( l) D* ~3 |* y5 A* h: ?同日 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王良在福建武平大禾坪侦察地形、敌情时牺牲。周昆继任红四军军长、陈光继任第十一师师长。
4 ~: {/ R4 A/ \' B
. B( I( Y$ @, h9 B: h* O6月14日 同聂荣臻电告中革军委:红四军军长“王良同志于十三号在大禾土围附近侦察地形,不幸中弹毙命,殊可痛惜。”建议“调徐彦刚任第四军军长,第三军军长以周昆或陈伯钧升任”。- T- X, ^2 ?* B$ a2 v

2 {$ \, f8 g- Q$ c0 B. s6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三、第四、第十五军离开乌鸦埔、麻布、大禾地区进至湛塘。% L$ q5 r: v$ M) T$ R3 k
1 z9 @% Q, {$ l
6月17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为贯彻临时中央五月二十日的指示,作出《关于争取和完成江西及其临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的决议》。- V+ [* @( w& m) A

4 U+ U9 z, F* I9 h6 Z6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入安远县天心圩。
* P" f7 M) K( ]) Q$ z0 M* {
, J7 R& E' {/ _* b8 l! I# X* u+ ]" N6月1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重石。- w* [7 i* ]1 o7 c1 m

2 r/ ^2 v. g' g& u8 w4 n6月20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同意以周昆任第四军军长,并建议以吴高群为师长”。
$ I$ L  p1 Q0 \
- i  g& F/ y# G& C8 }- H( \5 Q6月下旬 红一军团、第五军团进到赣南安远、信丰地区。与此同时,红三军团回师至崇义、南康地区。; @4 C9 h% w0 y2 a& Q
8 R0 O* R5 m" U8 y& S
6月21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依照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关于“解决入赣粤敌”的作战意图,决定以第1、第5军团和江西军区独立第3师由信丰南部攻取南雄,调动信丰、南康、大庾、南雄等地粤军至南雄、信丰交界的坪田、乌径一带给以有力打击;尔后集中第1、第3、第5军团和第12军、江西军区独立第3、第6两师准备在南雄境内同粤军决战,给余汉谋部以歼灭性打击,以便转兵北进。3 Y' u$ x9 j7 v% t: A- n

7 f0 |' Y8 a; O- j: y0 O! R0 X+ @9 ?同日 红一方面军下达作战命令,准备进攻南雄,以调动入赣粤军回援南雄,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该敌。命令规定,红军第一军团及独立第三师于二十二日由罗田出发,经安远以四天行程,于二十五日到达东坑、罗吉之线待命渡桃江。, ~) n; \3 d) h0 h8 S& H
' F. q4 c/ B' a& g+ I8 e; t$ i/ h
6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在大余地区袭击粤军,随后准备同红三军团会合。0 d8 N& u% t$ l- Q1 {% Q' w/ _& ]
# ~9 d" C% Z; T& d8 R6 e7 |9 ~
6月29日 红军回师赣南后,陈济棠、余汉谋于6月29日决定:“乘各股赤匪尚未完全会合以前,先行剿灭其一部后,集结兵力歼匪全部于康、庾、雄、信地区气其部署是:“第1师全部附第2师第5团、军属第2教导团急趋南康兜击;第2师(欠1团)驻守赣城并相机出击;第2独立旅全部扼守南雄,相机抄击”。同时请何应钦“檄陈诚军分兵出犹赣协击”。# v/ v( t) N1 m9 c9 h' u
. y$ R6 w9 S: i7 P' Y- C/ E3 A% b
6月30日 国民党军粤军第一师指挥六个团进至南康地区。9 X2 [* H  F$ Z8 Q5 i  A

+ O' @3 V( t, f  P6月下旬 中共中央改组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朱德、王稼祥、彭德怀、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为委员的军事委员会。' a# `3 I2 u* t3 U) j$ Z# Z( c* ~1 v

$ \, D+ |$ Q* ]# S' B0 V同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进行点验整编,整编过程中,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取消了红四军的番号,将红四军所辖的三个师缩编为第十师、第十一师,取消了第十二师的番号。红一军团直辖第十师、第十一师及第三军第七师、第九师。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陈奇涵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5 y( c6 K0 ]7 R- @. D/ O
& r; f' A0 A( t, T" m: O6月 中共临时中央发布军事训令,规定:一、五军团主力应先与河西三军团相呼应,解决入赣粤军,在可能条件下占领梅岭关,再沿江北上,占领赣州、吉安、樟树,以争取南昌。
5 V8 U. |+ P5 M- B
# d: u3 u0 P4 B7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南雄县乌迳地区。
" N$ x/ L" a) l8 R! X/ L' k% j! }. {7 q8 M
同日 下午,红三军团与国民党军粤军在池江附近遭遇,短暂接触后,红军撤出战斗。% }8 a7 L" Z' A% S

4 N8 l& d2 Z, `0 o7月2日 拂晓,红三军团主力攻击池江地区的国民党军,战至中午,将敌击溃。
' s6 ^1 u' d& ~* F4 {! |) C/ e/ b, i+ G
7月3日 十四时,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在梅岭关击溃国民党军第二师第五团发起进攻,经二小时激战,将敌击溃,并直追到大庾城下。随后,指挥部队撤回梅岭关固守。
7 D( J7 x8 v% y
+ c4 x4 e: e' T5 f4 U7 _" K7月5日 致电总部:一、我判断敌人是固守待援,但余雄信三敌只能互成犄角,不敢离城增援,而待蒋陈派别的兵来援。二、关于行动问题我主张同时攻击余雄两处,目的在吸引并消灭其援兵并攻击此两城,主战时间至少须一星期,作战方法须混用近攻击法、封锁法、监视法、反对用强攻办法,宜用对壕作业坑道,作业爆破等法,俟攻击作业完成后,再行猛攻,在城未攻开前,如敌之援兵赶到适当地点时,在攻城期内,每处只以一军兵力掩护攻击作业,其余部队休息及打土豪筹款,并准备打其出击部队,南雄城外的浮桥应即破坏,两城之粮食应予封锁,部队区分应以三军团、四军、四十五师打大余,由彭德怀同志指挥,五军团十二军、四十三师、四十四师全部攻南雄,由五军团指挥,独三师应开到南雄通始兴的道口去筹款及警戒敌之援兵,一部到新城附近,向南康来援之兵警戒,独六师仍对付信丰。, D7 ~' W& D7 T- g1 @, B: z. p+ m

7 x' R. ^. K: z" G7月7日 中革军委决定成立瑞金卫戍司令部,刘伯承任司令员。
1 Z8 t7 p% _( T) G1 U( c
+ P/ [, M- H) z% D. R同日 国民党粤军第四师到达广东乌径地区,粤军独立第三师、第五师抵达新径地区,准备增援南雄。在红军围攻大庾和佯攻南雄期间,陈济棠和余汉谋决定:以独立第2旅(2个团)和独立第3师第3团固守南雄,军直和第1师固守大庾,第2师向大庾集结,第4师、驻韶关之第5师和独立第3师主力兼程赶赴南雄;配合作战的蒋军第14、第52师以一部接防赣州,主力向大庾急进;待各部会合后,从南北两个方向向红军合击。同日,第4师进抵乌径,第5师和独立第3师共5个团进到南雄。# M3 _+ t, r) q- L

/ D, C# D/ e2 X7 F" l同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以红五军消灭乌径之敌第四师。同时判断,红军在乌径的作战,必将引起南雄和大庾之敌的猛力出击。7 C- p+ j% U3 [$ K1 K/ {# p, _
# U3 ]% v8 O/ ]
同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命令林彪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十二军准备歼灭南雄出犯之敌。命令红军第五军团和独立第三师、第六师负责歼灭粤军第四师。
/ k: O* p, V$ T! x
% t5 h0 o5 p" b4 [% D" c7月8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决定“集中三个军团首先消灭向我正面出击之敌及张枚新师(指第4师),然后夺取南雄城”。部署是:红1军团和红3军团主力及红12军在中站、中坑及其附近地区,消灭正面出击之敌;红3军团一部牵制大庾之敌;红5军团在江西军区独立第3、第6师配合下,继续执行消灭敌第4师的作战任务。6 L5 L% N& ]) |$ p( W& \3 L

& e# t; U5 a1 y2 N, ~同日 九时,红五军团进至黄坑,得悉敌第4师已于当日凌晨1时离开乌径沿渍水南岸向水口方向逃跑。军团首长当即决定改向水口方向截击。13时30分,先头红13军进到水口对岸蔚过村,同敌接触。接着,红3军赶到,从红13军左翼加入战斗。激战约2小时,击溃敌2个团。当晚,敌在水口及其附近高地布防;红军返回淡水北岸集结。9日拂晓,红5军团继续对水口之敌展开进攻。12时,南雄援敌6个团到达水口,向红军猛烈反扑,连续冲击。红军参战部队顽强抗击,英勇冲杀,以大刀同敌肉搏,战场上“尸横遍野”,“河沟里的水泛著红色”,“双方伤亡之大,战场景象之惨烈,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罕见”。由于红军对敌援兵未及察觉,错把10个团当成4个团来打,处境十分危急。在此关键时刻,陈毅率独立第3、第6师到达,同敌展开英勇拼杀,始稳住战局。这时,红1军团、红12军已进入中站、中坑地区待机;红3军团主力进至中站东北高地为总预备队,其一部位于梅岭关、仙人岭牵制大庾之敌。红一方面军首长本拟以主力增援水口,会歼敌人。由于红军攻击部队误报“水口之敌已退去”,致使方面军首长“对増援计划中途改变”。
, S6 U8 d0 B+ `: u+ ~
1 g& d( v5 q- P5 {/ y8 J/ L+ L/ U7月9日 红军第五军团继续对水口之敌展开进攻。十二时,国民党军南雄援军赶到,兵力已达十个团。国民党军兵力增加后,即向红军第五军团猛烈反扑,连续冲击。红军第五军团遭受重大伤亡。
% r8 L% B) `4 X  G. y6 u; _3 t( C+ R# F" p, w) v
同日 红军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师、第六师赶到水口支援红军第五军团,稳住了战局。
% X! u8 R& G& v0 w1 Q6 h4 }2 u9 e: j
同日 方面军首长获悉水口之敌并未撤退,遂于下午急令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十二军迅速转向水口方向,合力围歼该地区之敌。' N6 j( l; B, O: ^# n9 `- Z

5 _( @* l5 k. r% w$ ~% L同日 下午,接到方面军命令后,即同聂荣臻带领红一军团紧急向水口地区增援。
& h, }) }6 f+ x& M4 X' F$ X5 m% i( |
7月10日 晨,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到达水口地区。
$ ~' F  ]; U$ v- _7 w5 n  ]. I
3 [: g/ E8 M( y+ O+ G同日 八时,同红五军团首长董振堂商定作战部署后,即决定以红五军团和江西军区独立师担任正面进攻;以红一军团和红军第三军、第十二军及江西军区独立第六师由左翼向敌之右翼进攻。& |! Y7 }( p9 ]. a

  }6 [. k" W  T; J同日 根据红一方面军命令,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及红三、红十二军会同红五军团和独立第三、第六师向水口之粤军第四、第五师等部发起猛攻,击溃敌军十个团,残敌逃往南雄。
: F! C: ]5 Y" G! W. l" e$ a! |7 i  H& J% U- h7 N
同日 指挥红军于十一时发起总攻击,经一小时战斗,将敌人全部打垮。之后。指挥部队乘势沿水口至南雄大道尾追逃敌,直追到大坪圩、石塘圩一线。至十九时,国民党军溃入南雄县城后,即指挥部队返回水口集结。此时,大庾之粤军未动,蒋军第52师和第14师分别停止在青龙和杨眉寺地区;红军亦亟需休整补充。南雄水口战役至此结束。南雄、水口战役,红军经过池江、梅岭关、大庾、水口等多次战斗,共击溃敌军15个团,毙伤敌“近三千”人,打击了粤军的嚣张气焰,基本稳定了中央苏区南翼,为红军尔后在北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这次战役,红军不仅未获重要缴获,而且自身“损伤两千以上”,其中红5军团第3军伤亡团长7名、连排长半数、战斗员1000名以上;第13军有的团剩余不过百人,军长赵博生负伤。; ^0 h9 s1 g1 r  K. n1 A% ~6 R
  i- K5 G1 U3 E4 G
7月11日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发出南雄、水口战役后休息整理的命令。8 f' p  j2 I6 O

5 z( o  u, \' M: M0 A7月12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毛泽东、王稼祥:红一军团自闽西长途行军及进行南雄、水口战役,部队减员很多,现仅有九千五百余人。为准备对付更大规模的激烈战争,“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充实强硬的主力军”,则“随时有打大败仗的可能。”建议军委考虑战争的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并认为部队编制“与其多而不精,不如少而精,又多又精,自然更好。”
. H" `6 Z" s2 D/ @& H) O! U5 F# t( e
7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以坪口圩为中心,分别在乌迳、界址、崇仙、江口、罗吉、头陂、东坑等地筹粮、筹款,整顿和补充部队。8 b8 E- x% Z  N- E$ s+ p
3 t1 p2 s- y6 j# M9 `" O8 x
7月15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根据临时中央6月5日军事训令和6月21日反“围剿”决议的精神,提出红一方面军应“毫不疲倦的乘著这一伟大胜利的开展,继续与敌人决战,继续歼灭敌人,迅速的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来实现江西首先胜利”,并具体规定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赣州,调动敌人,以求主力乘机在赣江上游渡河,沿赣江西岸北进,同蒋军主力决战。
! K% `! I; Y* H( G/ e3 k- X0 i
+ [3 y" h6 h& A' t" m* P7月17日 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击败国民党军四十二军孙连仲部,攻占乐安、宜黄县城。
. X, ^) ~+ i, i4 }
0 d( T  D' B0 i7 N7月中旬 红军第十五军政治委员高自立、军长左权调离,陈伯钧继任第十五军军长,朱良才继任第十五军政治委员,鲍德心继任参谋长,苏进继任第四十四师师长。
5 H2 i6 ]( c$ @  g, L9 G: c! l- o6 c  v9 j2 S- T
7月20日 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于南丰地区击溃国民党军孙连仲部四十二军、许克祥部二十四师、周志群部新编十一师。
; Z+ m& J! a6 v
/ X& i3 W& `( k; j7月21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十五军缩编成两个师,尚不足额,红四军三个师不满四千人,十一师一千五百人,十二师一千一百人。北上在即,非有最大的决心进行补充,才能适应作战的需要。8 N6 I2 Y6 X0 \1 t5 o9 y
% b9 L' [3 F% p$ w  i
同日 周恩来到达信丰红一方面军总部,同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等会合。" f) \& L7 O1 C$ A5 Q( V& _) u

" p, U2 x) z6 ?  c+ k同日 奉中革军委指示,江西军区独立第三、六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畴西,政治委员李井泉,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陈正;独立第四、第五师和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军长萧克、政治委员梁锡佑,参谋长张世杰,政治部主任谭政。归江西军区领导。
+ {4 h' L- S* ~9 [$ l6 {  W
8 `. s, ^! O/ p1 C6 `* f7月24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毛泽东、王稼祥、彭德怀:“目前行动应火速北上,不可再迟,须与鄂豫皖以有力配合及消灭湘赣敌人为主要原则,一、三、五军团应速集中设法消灭陈、罗,否则亦不可为当前之敌之守势所抑留,应速在赣江以南或以北渡过赣河。”并再次要求“一军团补充问题,应速[设]法解决。”0 Z4 d9 |/ Z* q7 H0 P1 x

# t6 d4 U7 }5 W* `, }7月25日 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中共苏区中央局:“我们再三考虑,认为赣江上游敌军密接,在任何一点渡河出击赣敌,都有被敌人绝[截]断的危险。”“因此决定经赣江下游先取万安求得渡河,解决陈、罗等四个师主力,以取吉安等城市。”! O  s& H+ s! w# b7 d
+ I- |* Z% h# A9 S! n% g" {8 z* R) V* g
7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开始由粤赣边界北上。7 x- z1 p! P" C' \  t- o
. N7 J, d# l: @" {' z9 u
7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总部直属队和第四军进至安息(江西信丰)。红十五军于三十一日到达安息。  B5 b2 r  g  D& b$ s
1 L7 D; ~( e0 J, X( Y3 @1 j
8月初 红一、红五军团和红三军团分别还到兴国和宁都地区。当红军北移后,何应钦判断红军有北犯南丰、南城或东进闽北之可能,决定将援粤之第14、第52师调回吉安、泰和,防红军西渡和北进;并以第11、第52、第90等师由吉安、吉水、永丰地区东进;粤军第1军主力控制赣州及其以北地区,机动策应。蒋军第14、第52师回到万安、遂川地区。2 u7 a4 m- E- S* N
& c9 Q/ \/ p" v2 z
8月上旬 参加在兴国召开的红一方面军军事会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红一方面军于8月上旬在兴国附近的竹坝召开军事会议。接着,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兴国召开会议,重新讨论方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等多数人认为:“攻万安渡河北上,敌有凭河扼制阻我渡河之极大可能,且渡河后在目前粤赣湘三面敌人靠拢包围的形势下,敌可不使我整集兵力即行岀击,陷我于不利地位”。会议根据敌军主力摆在河西,赣东敌军数量较少,南丰、南城地区有敌3个师,乐安、宜黄地区仅有敌人1个师等实际情况,决定方面军集中力量“从东岸北上,先消灭乐安、永丰、宜黄方面敌人”,尔后求歼由赣江以西和由南丰、南城等地来援之敌,进而调动湘鄂赣和赣东北两地区的敌军,造成由赣江下游渡河夺取吉安的有利条件;如抚州空虚,亦可先下抚州。会议还决定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将红五军团第三军编入红一军团,仍由徐彦刚任军长、朱瑞任政治委员、李卓然任政治部主任;红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改称为第三十一师,寻淮洲任师长、张际春任政治委员,归红一军团指挥;同时将红十五军编入红五军团。! }. V3 g  G9 S. [
' T& G; H+ d% ?* J* r  d# \
8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完成在兴国地区集中的任务。+ g) W- `2 P& J( ?6 f1 o9 A
# }+ g+ z* D' v' _0 \- A
同日 红五军团所属第三军正式改隶红一军团指挥。第三军军长徐彦刚、政治委员朱瑞。
. \- O" E( }4 V. r& h1 p+ C2 U0 |3 R* w" [7 t5 Z
8月8日 中革军委下达军事训令,决心集中全力以坚决、迅速、秘密的行动,首先消灭乐安、宜黄方面之敌第27师,并相机消灭敌军增援部队。部署是:以红1、红3、红5军团为主作战军,首先消灭盘踞乐安、宜黄之敌,进而威胁与夺取赣江与抚河流域各中心城市;以红12军和新组建的红21、红22军以及江西军区、闽西军区的独立师、团为支作战军,配合主作战军的行动。
; V$ e( U( W: ^) d( L9 y2 B5 y5 a5 ^7 o
同日 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发布通令,宣布:奉中央政府命令特任毛泽东同志为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并在前方由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组成最高军事会议,周恩来为主席,负责处理行动方针和作战计划。根据中革军委的军事训令,红一方面军总部制定了作战计划草案,指出:“这一战役最主要的步骤是以坚决迅速和秘密行动,次第解决孙(连仲)、朱(绍良)两部,打开赣东一面,争取巩固后方,然后以全力西向打击永吉泰漳方面来援之敌而消灭之”。
8 d: d4 L! i4 C. s+ O' C2 i/ _- p: K2 W! u9 N! {
8月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开始向乐安招携、望仙集中。" D+ z3 R1 o  C# G# J( L

) b1 P/ D, ^% k' \8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抵达乐安招携、望仙附近地区。乐安守军,系国民党军第27师第79旅(2个团)和第80旅第1团第1营,该部主力依城固守,一部驻守城外高地。, r% _% w5 d# T3 V

" @7 l' t  W+ D同日 十一时,朱德、毛泽东下达《攻击乐安的命令》:一、据守乐安城之敌系二十七师之一旅,共有两团兵力,城附近高地筑有工事。二、我军有迅速消灭该敌,占领乐安城之目的。拟于明(十六)日向守城之敌攻击。三、令林彪同志为攻城总指挥,聂荣臻同志为政委,所有第一军团、独立第五师、特务营及以后参加攻城军统归其指挥。四、第五军团为总预备队,明(十六)日位置于南村附近。五、第三军团十六日到达徐庄、荫水坪之线,十七日到达水口,十八日到达牌路港,监视宜黄、崇仁之敌,并策应我攻城军。六、兵站医院在招携开设。七、各军要择适当地点开设野战医院。八、总经理部及各军后方统归范(树德)部长指挥,明(十六日)日进至望仙附近候令。九、总司令部明(十六)日在望仙。
, T; V" v. ~& l6 Q; t4 I! ^% g7 t+ Q0 Y- @: G" A3 `4 [8 N7 d
8月16日 五时,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并第三十一师、红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和总部特务营为主攻城军,在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五军团配合下,开始攻击乐安县城。攻击以第三军担任主攻,但攻击未能成功。5 ?  E9 U1 L' C9 p, S! b
% j$ Y( c+ C, ~  K/ j5 P
8月17日 三时,同聂荣臻指挥红三军夜袭东门外之敌以吸引敌军主力,该军第七师牵制西门敌人,红四军在南门主攻。+ c6 e" R/ G( {9 F- b/ n
; M! v- k$ Q" d) t
同日 拂晓,红四军在红三军炮火掩护下,开始主攻乐安。至9时,将南门及东门外之敌全部击溃。红军攻城军各部队乘势向各城门猛扑。至11时,红4军由东、南门,红3军由西、北门,红22军第65师由北门突入城内。至12时,红一方面军“攻克乐安城”,守军“孙连仲部一旅两团并一营”,旅团长直至伙夫无一逃脱”,计俘敌300余人,缴长短枪约2000支,机枪10余挺,迫击炮10余门,无线电台1部。宜黄战斗乐安战斗后,红一方面军决定乘胜直取宜黄。宜黄守军系第27师第80、第81旅(4个团欠1个营),其主力守城,一部守城外工事,固守待援。此外,崇仁驻有孙连仲部骑兵第4师,南城、南丰驻有朱绍良部第8、第23、第24师,这两处驻军均可能增援宜黄。
! u# c# \7 }2 q' Y" }2 W
: P5 r+ x, i& z; H3 F9 v& K8月18日 方面军命令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攻击宜黄县城。0 A8 O' g# r2 t
9 j# P9 t$ d  p& m' T
8月19日 参加毛泽东在前沿召开的,有各军团干部和地方党的负责人参加的战地碰头会。研究攻打宜黄的作战部署。
/ V* ~7 l  F2 r8 X- C- ]4 s* k* P1 }  Q7 M
同日 方面军正式下达攻取宜黄的作战命令,决心消灭宜黄敌军,占领宜黄县城,同时打击来援之敌。部署是:红3军团在城南担任主攻;红1军团在城北担任助攻,并向崇仁方向警戒和向龙骨渡方向游击;红5军团进至炉藻、龙源、麻坑一带担任总预备队。进攻作战,由彭德怀和滕代远统一指挥。19日天黑前,担任主攻任务的红3军团进至宜黄城南一带。当晚,军团组织军、师、团3级指挥员现地勘察,认为要夺取宜黄城,必先夺取峨嵋山。为使次日总攻易于奏效,决定以红2师一部先行夺取峨嵋山。入夜,红2师以2个连发起攻击,因山势陡峭,工事坚固,红军8次冲锋,均为敌军火力所阻,未能得手,与敌军形成相持。20日拂晓,红军发起总攻。红3军团第3师歼敌一部,占领肖家排以北高地,逼近东城。但第1师攻击北华山、第2师攻击峨嵋山受挫,总攻未能奏效。红3军团首长决定改为夜间进攻,以发挥红军夜战的特长。调整部署后,于21时再次发起总攻。激战至23时,红1军团第31师从北门攻进城内,红3军团第2、第1师从西门、南门攻入城内,接着,红3军团第3师从东门攻入城内。红军各部密切协同,激战一夜,攻占宜黄城,击溃守敌全部,俘敌近1000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机枪10余挺,迫击炮10余门,无线电台2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守敌一部弃城北逃,红1军团第3军第7师和第4军第11师尾敌追击。! m  a/ T$ u; A) O4 \; v
8 G, |( u1 f0 B) H3 l) ^
同日 晚二十时,指挥红军第一军团向宜黄进攻。' J1 S' u+ W4 [* n( A% d' D
  n. ~+ V5 u* l$ P" j
8月2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攻占宜黄城,但红军第三军团攻击受挫。晚上,红军再次发起攻击,战至二十三时,指挥第一军团第十一师突入北门,激战一夜,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高树勋部)两个旅。俘敌近一千人,缴获长短枪一千余支,机枪十余挺,迫击炮十余门,无线电台二部,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守敌一部弃城北逃。
# o! b( Z3 R3 u; `/ o! m! f3 ~/ ^+ I$ N* ]4 `6 _! e7 l- N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三军第七师和第四军第十一师尾敌追击。
0 E8 j, S5 ]% A4 i
7 C; G# |& z3 E$ Y$ x5 }3 }8月2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三军于抚州以南龙骨坡追歼国民党军二十七师逃敌大部。红军追击部队于龙骨渡,继歼敌一部,俘1000余人,缴各种枪1000余支(挺)。在红军攻克乐安、宜黄的震憾下,敌军惧怕分散被歼,纷纷收缩集结。闽西军区独立第7师于8月19日乘机占领宁化,红12军于23日占领南丰。乐安、宜黄战役,是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等共同组织指挥的一次成功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全歼国民党军第27师,俘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4000余支,机枪20余挺,迫击炮20余门,无线电台3部,以及米面数千袋,汽油500多桶。7日内攻占4座县城。“不仅江西全部敌人被调动”,而且“直接援助了鄂豫皖与湘鄂西”两苏区和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战役中,周、毛、朱、王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改变苏区中央局要求红一方面军在赣江以西同敌人决战的冒险计划,坚持求歼兵力比较薄弱的乐安、宜黄之敌的正确方针。在作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先歼乐安之敌,再转兵进攻宜黄,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9 u. B/ a% |8 R) A# E( J( {: D& B2 h% [  L3 v8 \
8月23日 红军第十二军占领南丰县城。' F7 M& \$ m, W' B2 @
: C. K6 \6 G! K  z3 o) g
8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从宜黄出发,向南城前进。
% r9 o) |5 T; J/ W# T5 U/ a, P) s% w' k  U6 Z) x
同日 国民党军集中十七个团于南城。
5 `7 @. G# o$ z3 s6 U' g/ _2 d2 z9 ^% R2 L# ?( e( T
8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抵达南城,发现国民党军在该地已集结十七个团兵力。奉命撤围南城并放弃攻城,移往南丰南城至宜黄两线发动群众和筹款。% D: b; f9 V  l  z% Y
+ Q3 G" O( s6 y( D3 z0 M' }- @
8月28日 红军改变攻打南城计划,命令各部队进至南城、南丰、宜黄之间地区分兵发动群众,待机打援。
9 j! Q8 o$ N2 W: p" Y; w
' d8 g8 w* j! ]- `. O* e! V8月29日 十时,毛泽东、朱德发布《打击陈诚部队的训令》。
0 D) ]$ T3 r6 P3 f, k# V  d5 Q5 [% P! Q
8月30日 根据方面军的命令,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由新丰街、上游、子规、永兴桥、二都之线,向二都、杏坊一带集中。* g+ |4 w6 _) g; [4 X5 J# `

, k( D& v( \. a* l: F8月3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红一方面军攻击店前的命令》。决定以方面军第一、第五军团为主攻部队,担任消灭店前之敌。
8 @0 c, v! m4 }9 k* h4 s! b! |: z6 n- u
8月下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撤至新丰街、里塔圩、永兴桥、二都一带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筹款,待机歼敌。
% N# c& \" j2 {' S5 ]. e1 i7 E5 W* g0 x$ j- o$ y
9月2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一方面军首长,报告:红一军团于本日在抗击向黄陂进攻之敌后,已安全撤至东陂、肖田一带,迟滞敌南进。“建议方面军目前应速到肖田、带源之线,相机迎击南进之敌或向东韶、洛口集中或向带源集中”。( Q& P4 B, e; A9 E

7 _6 G- v4 K$ U+ f5 P5 F9月5日 朱德、毛泽东发布《部队必须轻装的命令》。
3 e( ~/ m7 s6 u% @0 p1 r5 U! `- p/ r: V* S; C7 y. _+ k# e4 L!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宁都的东韶、洛口一带集中完毕。0 A2 R+ a& p6 }

6 [* \5 w3 i3 x/ Z9月19日 中革军委抚恤委员会改称红军抚恤委员会,常务委员叶季壮、张云逸、钱壮飞、徐梦秋、贺诚。主任:叶季壮。红军后方抚恤委员会分会主任杨立三。
6 A( ]& n, C6 @* Z# |
0 k  n7 V6 ?: d& d( Q3 |9月26日 朱德、毛泽东发布《敌人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命令部队在宜黄、乐安、南丰一带地区以战备姿态做一时期争取群众、发展苏区以及加强本身训练的准备工作,在宜黄、乐安、南丰之间布置战场,造成更有利于与北面敌人决战与消灭敌人的条件。以军团为单位组织参谋旅行团,担任军事地理的调查及作战的各种侦察,将社会调查、地理调查和军事调查制成书面及图表,报告直属指挥员及上级参谋部。作战地域划分为,红一军团以东陂为中心,红三军团以新丰为中心,红五军团以甘竹为中心,红二十二军以南村为中心。6 d! {8 }- i) ~5 O4 R  C
6 E! ?* P8 k  p" c6 |5 U
9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以东陂为中心,分别在水口、登仙桥以东,苦竹坪、东陂、朱坊以北,五、六、七都和水南以西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扩大苏区,进行反“围剿”准备。. |1 J0 b* \8 K: W( U) X& ?8 c

5 |( h9 e% I. |( ?& ~9月 中共苏区中央局和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就今后的行动方针问题反复进行磋商。" }; t5 }& v$ X3 S9 m$ ^. n

, q! N2 i5 \2 I4 P2 k10月3日—8日 参加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的全体会议(即宁都会议)。会议贯彻执行临时中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我们任务的决议》和关于行动方针的指示电,决定立即紧急动员起来,采取积极迅速的行动,在国民党军完成合围前,主力红军首先北向出击,选择敌人弱点各个击破,以粉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会议过程中,开展了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斗争。后方中央局成员批评前方同志表现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计不足,提出以准备为中心的主张,强调要及时和无情的打击“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对毛泽东进行了集中批评。会议对毛泽东进行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但仍通过了周恩来提出的“泽东仍留前方助理”的意见,同时批准毛泽东“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十二日,中革军委命令,周恩来代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二十六日,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6 b' v$ H7 _3 t0 u
; [: P# y1 t, O- o* l1 c10月7日 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新编第四旅周至群部放弃建宁、里心。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占领该城。$ S- B: I0 j( w

5 `6 c3 g: e, J10月9日 出席红军第一军团干部会议,周恩来到会作报告。
; u1 O+ f. d& X* }/ X5 p* H2 p; v5 v: C" w+ f% s
10月10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开展卫生运动的训令》。: V9 }1 a# g, y

( d) I/ s; r) j, z% h/ m, q2 Y: B10月10日 中共鄂豫皖分局及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率领主力二万余人,越过平汉铁路,向西转移,被迫转向外线作战。
- B) L# V# l. u2 z7 h* s2 b) e0 _8 T& C3 X; Z  X/ A% V
10月12日 中革军委根据苏区中央局的决定,发布命令: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兼总政治委员毛泽东同志,为了苏维埃工作的需要,暂回中央政府主持一切工作,所遗总政治委员一职,由周恩来同志代理。: V) t- i' m6 d+ M/ Y) z: H- i9 @$ t

8 {7 e& c8 ~* L, A10月13日 刘伯承接替叶剑英出任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1 P2 y6 E+ }' `& G% y2 |3 e8 D

+ T6 I' n( z/ I% y  v2 J1 G4 Y10月上中旬 国民党军在对鄂豫皖、湘鄂西两苏区第四次“围剿”得手后,即开始布置对中央苏区的大举进攻。1932年10月,他们在中央苏区周围已陆续集中近20个师的兵力。其分布是:闽北方面,第56师在建瓯、顺昌、建阳地区;新编第2师主力在沙县,一部在永安、尤溪;新编第4旅主力在泰宁,一部在邵武。赣东北方面,赵观涛第8路第5、第6、第53、第79师分布在上饶、弋阳、余江、铅山等地。赣中方面,朱绍良第6路第8、第23师和第24师主力在南丰、南城,第24师一部在黎川;孙连仲第9路第25师、第27师残部和骑兵第4师在宜黄、崇仁、抚州地区;陈诚第2路第11、第14、第43、第52、第59师在吉安、吉水、永丰等地,第90师在乐安。赣南和闽西地区仍由粤军余汉谋第2路、李扬敬第3路和蔡廷借第19路军驻守。从以上敌军的分布可以看出:北线建宁、黎川、泰宁广大地区仅有敌新编第4旅和第24师一部,兵力比较薄弱。# A5 Y( U5 Y  Q9 ~9 k4 m7 C
. l' p- q1 p1 }( d) Y: k4 i
10月14日 根据以上情况,红一方面军首长决定乘敌大举进攻部署尚未完成,继续采取守势之际,集中兵力向建宁、黎川、泰宁地区发起进攻。10月14日,下达建黎泰战役计划。指出:“为要策应各苏区红军互相呼应作战,乘敌人部署尚未完成的时候,击破敌人一方和联系赣东北红军起见,拟出敌不意迅速而同时地消灭建宁、泰宁、黎川的敌人而占领其地域”,“赤化所在地域及征集红军所需的资材,以利于此后的战役。”并确定部署如下:红22军为右纵队,负责消灭泰宁地区之敌。该纵队由巴口桥集结地域出发,经客坊、均口、梅口向泰宁前进,并以一部兵力直趋邵武,沟通与崇安红军的联系。红1军团为中央纵队,负责消灭建宁地区之敌。该纵队由头陂集结地域分两路:一经广昌、水南、里心,一经尖锋、客坊、双溪向建宁前进,并派一部兵力进至康都向南丰警戒。红3军团为左纵队,负责消灭黎川地区之敌。该纵队由广昌集结地域出发,经千善、康都、西城桥、横村向黎川前进。红5军团为战役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红1军团和红22军的作战。该部由甘竹集结地域出发,经千善、傅坊、蛟洋、建宁向泰宁以西梅口地区前进。方面军总部随红1军团取道水南、里心前进,在该部占领建宁后,进至建宁以北安仁。方面军同时要求沿苏区边境作战地域的各级地方武装,应向敌人后方积极开展游击活动,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5 N! n  f% ~# c. S
' v& m& H+ m. P& H* e; g9 _" c  _' }$ h10月16日 率领红一军团主力为中央纵队右路,由头陂出发;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三军为中央纵队左路,由头陂出发,向建宁开进。1 Q& U. ^- _8 [, b1 Q

0 x: U9 l7 r! U- m- S9 b6 e10月17日 率领右路经白水、尖峰到达建宁县客坊,聂荣臻率领中央纵队左路经广昌、水南到癸洋。
" x2 d1 S8 I1 k! i: i9 L4 y& F( Y(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代总政治委员周恩来,第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政治委员萧劲光,第二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旷朱权,第四军军长周子昆、政治委员罗瑞卿:“一,三、四军两军明日到达建宁城附近,开始攻击。时间依今夜天气决定,如今夜下半夜落雨则明日十四时,如下半夜未落雨则明日十二时攻击。各部出发时间,应根据路程及攻击时间等自定之。二,战后与敌追击,由后与敌接触,三军任之。分配宿营地及警戒、巡查、搜索等勤务,由先与敌接触三军任之。三,须特别注意入城后之纪律。四,五军团明日亦到建宁,二十二军到梅口,请注意联络与协同。第三军今晚在癸洋,总部距癸洋十五里;明日总部走九十里赶到建宁,直属队则在里心宿营。四军今晚大概在客坊。五,以上各项特通知总司令部及友军,并转令一军团各部执行。
* F' F, T+ b* g& l" M0 d8 l+ j4 [2 j/ E
10月18日 率领右路经双溪赶至建宁附近,聂荣臻率领中央纵队左路占领里心,后进至建宁城附近,两路会合击溃民团,占领建宁。红一军团占领建宁。该军团除第3军仍留康都地区向南丰警戒外,其主力以战备姿态在新占地区,做群众工作,征集资材。
6 h6 R! M+ J$ X% y. u7 U& d" R6 p- q/ D
同日 聂荣臻同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进驻建宁的朱德、周恩来和途经建宁的彭德怀会面,并进行交谈,得知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受到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及被免除红军指挥权等情况,深感忧虑。' p+ M% E/ O% X7 K1 b2 E- \
7 p- z: U3 D# v% A; o) S
同日 红三军团部队占领黎川县城。左纵队红3军团击溃敌第24师1个团,占领黎川。该军团即将第1师移集樟村、西城桥之间地区,第3师移集永兴桥、横店地区,监视敌人,发动群众和征集资材。
4 R% _9 \7 t  T$ c3 u! m! I$ a
5 |, \- R" Y! @: B1 ?$ x3 r10月19日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代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命令:红一军团第三军留在康都附近,并向南丰警戒;红三十一师集结在里心、客坊等地;红四军一部在安远,其余开往泉上、泉下等地发动群众,扩大苏区、征集资材。
% Z0 O9 I! ]; ~1 T+ |' ~6 h- W' }9 g! |+ u
同日 右纵队红二十二军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四旅主力,占领泰宁县城。
% R8 {4 ]) G, M7 f% B: }9 U. G2 s8 L
10月20日 同聂荣臻分别率部开展工作。' v- ?7 R1 r$ d+ x; s% F) \
% y- s. D; k' [$ L  z5 Y9 r
10月21日 国民党军第八师二个旅和第二十三师一个旅向龙安镇、钟贤镇等地进逼,协同驻南城的第二十四师向黎川反扑。同时令第19路军派兵增援闽北,协同原驻军固守南平(即延平)、建瓯、建阳、顺昌、将乐之线,防红军继续东进。为诱歼进攻之敌,红3军团主动撤出黎川城,转移至黎川南部之樟村、西城桥一带集结待机。
% g% _* f9 F, U2 ]" S, K8 N5 u! _$ ^6 `) e0 J  U3 a  X
10月22日 右纵队红二十二军占领邵武县城。- E( J/ b1 k% ^

! m4 g) g, F, T) E: B10月23日 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重新攻占黎川县城。红军撤出黎川后,驻南丰之敌第8、第23两师主力向黎川南部之团村、横村、康都地区“进剿”,威胁建宁。
1 G& {% a2 W8 p0 n- _
- W1 j" h; Z! k2 F$ W: d同日 关于第三十一师行动,林彪致电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代总政委周恩来,第四军军长周昆、政治委员罗瑞卿。朱总司令、周总政委、周军长、罗政委:一、根据李云杰部四团十九日由南丰出发,二十日先头部队到达坪上圩,二十一日与三军团第一师略有接触,传闻昨日已抵西城桥、荷田岗、双田圩,原驻李部一营现况不明,荷田岗与康都尚无敌。二、我昨抵康都,当著三十一师驻单阳、元田,撤驻康都,另派一团至隘岭附近,构筑工事,维持与溪村之交通线及发动群众。师部及一团驻康都,其余一团由寻师长率领,本日向坪上圩、宜古坳游击,如敌向建宁或黎川前进,则今明两日尾敌后攻击之,后日归队。如敌暂在原地不动,则该团也暂不回康都,深入敌与南丰、上坑圩之间施行积极动作,遇小敌则扑灭之,迂[遇]大敌,则扰乱之。破坏敌之交通、通信,掠夺辎重、粮食,捉落伍兵,捉土豪,作宣传。如敌万一直袭康都则该团续[绕]道。里心一营归队。在寻师长未回队前我即在康都,以与溪村正在赶架电话。
" E9 T$ j, ~- Y7 `' x+ ?
7 _9 l4 J1 a* l% m7 H# I9 Z: \10月24日 为打破南丰之敌的“进剿”,保障红军扩大苏区、征集资材任务的完成,聂荣臻致电总司令、总政治委员:“我意据林彪的敌情报告,方面军应迅速打击该敌,是有可能消灭该敌。我同意第三军团全部加上去,准备打击援队,同时第四军应调回建宁,集中消灭当前之敌后,可乘胜直迫南丰,甚至有取得南丰之可能。我拟午后率总指挥部及电台到康都,以便同各方联络和商讨。4 ?$ B5 H* k: U6 g7 P

% h- ?3 N: X" R" b, E7 V) x同日 聂荣臻率领军团总指挥部来到康都,同林彪会合,并商讨消灭进至乾昌桥、沧浪之敌的作战部署。林彪、聂荣臻联名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滕代远:朱总司令、周总政委、彭总指挥、滕政委:一、顷据寻淮洲报告,本日他们捉获第八师四十八团采买七名,缴枪二。托[据]他们今日所得情报是三十一师之一旅,第八师之二十二旅,本日仍在宜古坳、乾昌桥一带,向超中本日率兵一团到达太洋源。二、寻淮洲今夜在沧浪附近,明晨先袭沧浪,后袭荷田岗。三、我们意见,我军应坚决消灭此敌,第一军团全部应速集中西城桥。第三军全部及第四军之十二师应速集中康都附近,然后集中兵力猛攻,以一部牵制太洋源及南丰之敌。如总司令部同意,即请立即直接令第三军及第十二师速至康都集中。如何?盼复。
3 K2 L8 i3 s" f( D  R/ t4 a) }) J& f$ Q/ R, r4 `
同日 敌第8、第23两师主力进至南丰东南部的宜古坳、乾昌桥、沧浪、大洋源地区。该敌进至上述地区后,游移不定,不与红军进行大的接触。红一方面军首长判断该敌企图以带游击性质的行动,阻止红军发展苏区和征集资材,遂决定将计就计,以小部队就地分散工作,迷惑敌人,集中主力歼灭该敌。部署是:红3军团和红1军团第4军为右翼队,由彭德怀、滕代远指挥,分由梅源、坪上圩向石沟圩方向攻击,并截击石沟圩以东退逃南丰之敌和准备打击南丰来援之敌;红1军团第3军和红31师为左翼队,由红3军军长徐彦刚、政治委员朱瑞指挥,主力由杭山坪、童坊经董家山攻击沧浪之敌,以1个师由康都佯攻石沟坪,截断沧浪一带敌军的退路,该师以1个团从左翼佯攻荷田岗、监视并阻止南丰之敌增援,掩护红军左翼侧的安全;红5军团第13军为预备队,由该军军长赵博生、政治委员王如痴指挥,在战斗发起后,随右翼队行进。! W- d# d: j4 G( _
9 ~) V. ?( S  s. k
10月26日 中共临时中央任命周恩来接替毛泽东兼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
1 R5 @' N6 F" o% R
, d* D9 H4 x* e2 l. t: c10月27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进至宜古坳、乾昌桥、沧浪、大洋源地区之敌“企图是以带游击性质的行动,妨碍我军发展苏区,及征集资材,我军应将计就计,仍用一小部兵力在敌附近分散工作,集结重兵在适当地点待敌伸出时抓住消灭之。”并建议“目前三军团可派兵一师向黎川佯攻,以侦察知(道)该敌之企图及动态,以便决定我战略。”
* t/ W' a/ [* @5 ?2 x% q5 z
, x, I! m. m- d4 u10月28日 同聂荣臻再次致电朱德、周恩来:“我们对敌企图之判断已在昨电中述及,目前敌人仍以退守城内成分居多,但我军行动能迅速与秘密,则必有抓住该敌之可能。”因此,建议“目前三军团除派兵佯攻黎川外,应以樟村为中心集中;一军团以西城桥为中心集中,如敌不退,则一、三军团自西城桥、樟村出发向通南丰道上之敌攻击,均甚便利,如敌不战而退,则一军团应以西城桥为中心,向南丰城之东南各地分散,三军团以樟村为中心向黎川城及其附近分散,一面工作,一面诱敌。”9 m! ]# `  D; ^8 B$ h/ ~
$ V- N) Z) L/ ]! i* B
10月29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红四军向西城桥开进。三十日,红三军进至康都、杭山圩、童坊等地待机歼敌。8 Y* G7 t& z; a8 s1 B% V0 G9 u; ^

0 ^  M4 J& N& }8 V8 N6 _* w. j10月3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三军进至康都、杭山圩、童坊等地待机。6 L. c+ u$ }- R8 V
; X  f; N# T  l+ b0 F
11月1日 红一军团第四军和红三军团为右翼队,红三军和红三十一师为左翼队分别向乾昌桥、大洋源、石沟圩和沧浪之敌发起攻击,经激战,击溃敌第八、第二十三师各一部,残敌第八师二个团,于黄昏前退守石沟圩。
3 z5 X" p7 R6 U7 _/ e
9 a$ h* d7 P0 q" u) p- Z同日 六时,指挥红三军和第三十一师进至凤翔峰,向沧浪西南周家堡一带高地发起攻击。经三小时激战,周家堡、沧浪东北高地及沧浪之敌退至山下及其南北一带阵地继续抵抗。即与红军第三军团协同作战,激战至十二时三十分,攻占西云下山一带主阵地,战斗至十五时,红军击溃向黎川进击的国民党军第八师两个团,迫使敌人退守石沟圩。: J2 D1 ~: o7 c+ D  y+ |) j

9 |/ u. r  {4 i! @& |- _8 Y% K同日 晚上,红四军集结在庄上,红三军、红三十一师集结在云下山、山下地区。5 f$ T$ D: U5 F+ n, t" G$ Y
2 g$ L' j& l* p! q7 a0 d
同日 为歼灭石沟圩之敌,同聂荣臻、滕代远致电朱德、周恩来,建议:红一军团第四军进至庄上;红三军团第七军及第一、第三师在石圩港、山下一线集结;第三军主力在云下山、山下,并以一部向荷田岗游击,于二日晨向石沟圩之敌发起攻击。二日,红军几经攻击,终因敌在飞机和大炮的火力支援下拼死顽抗,未能攻克,遂主动撤出战斗。& W7 o1 h1 Q$ j7 R
7 {0 w+ u) j7 R1 i# g
11月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红五军团攻击国民党军第八师据守的石沟圩,未克,主动撤出战斗。
: m6 k! O% i7 b* f; \0 U
, v+ h  h/ \* H. M* S6 N11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攻占黎川,这时,进至闽北地区的红22军仍停止在邵武、光泽,与将乐、顺昌、建阳、资溪之敌遥相对峙。至此建黎泰战役结束。随后,红一军团分别在熊村、硝石等地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和征集资材。% M1 {7 s- G9 L( ~7 d/ Z: z
8 x( \! f' r; X( A8 f
同日 攻占黎川县城后,李青云继任红军第十五军军长,刘型继任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
! l6 t9 }3 L$ \# v  x% c
5 `$ H1 I/ F$ L- ]11月5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政治委员:(一)三、四各军已于昨日均已先后到达各该工作地区,布置工作。惟第三军第九师因走错路致迟到一天。(二)(略)。(三)第三军到熊村,前夜该处有散兵二十余,半夜逃走不知去向,想即十五军二[之]叛徒,现已令三、四军侦察捕捉中。(四)第四军一部昨日到硝石。该处有许部两团及靖匪,我军一团进至九岗铺与敌游击队遭遇,当[即]将该敌击退至下峪。如与敌大部接触,敌据堡垒抵抗,战至十六时可解决战斗。敌先有准备,故是役无大缴获,我军仅伤二名,敌向南城撤退。
! i& [! E' P* I3 s3 \$ ^" n$ L$ B5 p# X1 m' h7 ~
11月6日 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致中央政府贺电。[]中央政府: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凯歌中,在全世界第二个苏维埃国家成立周年纪念及全国红军在全棉[线]出击的胜利鼓声中,强盗的帝国主义、国民党,正疯狂地进攻苏联,进攻中央苏区。我们已正在击破敌人,并准备了一切都付与战争、与敌人作最后决胜负的战斗,以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争取苏维埃中国的胜利。苏维埃中央政府万岁!
0 S( h" I9 z! W8 z
1 q* f8 D, s2 ?& o同日 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庆祝中央政府成立周年与十月革命节给中央执行委员会复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六日专电(即致全体红色战士电——记者)奉悉。我们这次乘胜回黎川驱逐了组织马日事变、屠杀工农群众、蹂躏黎川硝石、摧残革命组织的许克祥全部。此刻正与这些地方的工农在苏维埃红旗的周围,欢欣鼓舞,共同庆祝我中央政府成立周年纪念与伟大的十月革命节。我们决□[以]战斗的动员与准备,与铁一般的决心,来执行我中央来电所指示的光荣的战斗任务;将继续地毫不疲倦地给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以迎头痛击,彻底消灭一切进攻的敌人,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完成江西及其邻近省区革命的首先胜利。我们坚决相信苏区英勇的红军,配合广大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央政府领导之下,我们一定战斗到底。谨再电闻。
; E2 m$ @; [) N' O3 ?# d
$ e; C. ]$ Q/ T" k2 A: n4 l. n" j11月8日 第一方面军一部攻克福建光泽县城。
8 X& Z7 t* g( l0 O
; b4 s5 K1 w" q& L# W2 G11月15日 红一方面军下达消灭资溪附近之敌的作战命令:红一军团包围资溪、高阜之敌右翼;红二十二军包围资溪、高阜之敌左翼;红三军团为总预备队。命令规定“第一军团、第三军团、二十二军概归林、聂统一指挥,并部署进攻。”- k2 v9 g; T& i) H5 Y
1 ^2 E& Y( Z6 b, [& s# u9 L  c
11月16日 夜,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红军第三军团、第二十二军由黎川、邵武附近向资溪前进。
1 U/ U6 `) C  c: M4 S. c5 c# x8 R. P& y2 W1 u; L
11月1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及红二十二军出其不意地向资溪之敌发起攻击,击溃敌第五师一部,占领资溪。十九日,红军乘胜追击,再歼敌第五师一部,攻占金溪。
8 b& w  @$ [1 a
' S+ ~& `& F8 h3 C同日 国民党政府由洛阳迁回南京。* D4 z6 m* e( R. i; D# z

0 s# H: u3 k% H, G4 [0 e; _/ g: n11月19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金溪附近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占领赣东北重镇金溪县城。( }& `9 k, e  k, f. ]

) c" E  H, b0 C, K3 e& u- ]同日 国民党军三个师由南城、抚州向金溪合击。1 k; a6 L7 y0 P1 H( m- v/ e
, r& o# N( D8 ]0 a4 c: D$ _
11月20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滕代远:“此次我军进占金溪完全出敌意外,敌在目前形势下实感最大恐慌与困难。我们意见索性明日三军全部进占浒湾,威胁抚州,二十二军进占上清、黄通,向赣东北敌警戒;三军团进驻白干,与南城、硝石之敌保持接触;四军仍位于金溪,一军团总部进至石坊圩,总司令部进驻嵩市。这一行动威胁抚州及赣东敌人,两南敌人均极大有引退南丰及赣东之可能。如毛、许、李出城或赣东敌人向我进攻,我均可给以各个击破,如目前硝石之敌向我前进更佳,此一行动,如明日实行并无冒险性,因此时敌人一下集中不及。如何盼电复。”6 R: y' E- `! d, C" Y, O% n% g* ]5 ?

- @! \; k+ ?" J! g/ l同日 同聂荣臻再次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滕代远,建议:“方面军之主力应在金溪、浒湾、南城、资溪之间取战备姿式[势],如敌来攻则击破其一路,不来则迅速工作,可筹大批款子。三军团主力应开白干附近,向南警戒,打击敌出击之小部队;三军迅占浒湾,依环境之许可,占一天算一天;四军在金溪,并占领黄通至上清;二十二军靠近,但不可放弃湖石。”- e# n  H. r% _1 N/ D

; f% C1 M1 W" p% |! r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于金溪击溃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迫使敌人退守抚州。. n% Y( c% d, h6 J
) d9 M; p# h. s! E
11月21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滕代远、罗炳辉、谭震林,提出:“在目前情况;我军已不能从容分兵工作,应乘周浑元、李云杰尚未赶到时迅速消灭浒湾及礼西赵之敌。”并建议“明日以二十二军驻十里山部队,向上清前进与敌保持接触,军部其余一师亦向上清推进;一军团明日以一师留金溪向贵溪游击,以一师协同三军团消灭礼西赵之敌,其余四个师消灭浒湾之敌。”
1 l$ x* u9 {& x
5 S7 n4 a" K' |& a! e11月2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总指挥部移驻黄狮渡,并指挥红四军和红三军一部及红二十二军向浒湾攻击,击溃由浒湾向金溪进攻之敌第二十七师约六个团。红三军主力与红三军团在礼西赵歼敌第二十四师一个团,残敌逃往南城。8 Z( @2 j( @. x

, M$ i8 c6 }) {11月24日 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向红一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发布准备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的《紧急训令》指出:红一方面军在一个多月的作战中,连占七城,赤化建宁、泰宁、黎川,扩大苏维埃领土数百里,破坏了敌人大举进攻的封锁和包围的布置与其各个击破我们的企图,现在敌人大举进攻的战火已在眼前,红军全体指战员应集中一切力量,准备一切牺牲,抛弃一切动摇,来争取战争胜利。
6 n2 w4 A6 V! T8 G7 h  c
  ?$ M5 F, \9 n11月26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总司令、总政委:一、本日四军第一师进占金溪,一师在左坊圩,一师在蒿市。一军以一师在后车华村向南城警戒,一师在静思,一师在彭坊。总部在白干图上,横陂群众均不知此地名。以上布置同意否。二、昨天已派兵至金溪及浒湾游击,所得敌情是金溪只少数靖匪,浒湾敌情不明,今日继续向浒湾游击去了。
$ g) C% j5 E, }, g2 o2 |; K
6 @& B: O& j  D( X! ~" b# p& W9 f11月下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别在白干、金溪、左坊圩、嵩市、后车、华村、静思、彭坊等地开展群众工作,筹款和扩大红军。1 c4 k: h" G/ I3 c$ U/ P

$ v& B/ z: ~  R3 t2 E  F* W4 }12月1日 红军总部发布《关于加强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密令》。指出无线电已成为苏区红军主要通讯工具,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的目前,必须使电队之组织与工作更加健全起来,切勿以其为技术人员而加以丝毫的忽略。
8 ]5 R# D; V/ S* {( s" s1 f) v7 k2 Y7 o9 u7 z# \8 d
12月4日 同聂荣臻关于红一军团编制情况给朱德、周恩来的报告。此文共有8部分内容,本书选录第3、第5、第7部分。朱、周:关于一军团编制报如左:一、第一师仍保存三三连制,现在的归队人员及新战士继续充实其班。1、2、3,4(略)。二、(略)。三、师属特务队分散其警备排与司令部合并,电话排与集中各团之电话班,成立师属电话队,电话六班,每班十二人,携电线四十里。侦察队合并侦察连,正在成立中。师卫生队与卫生队合并,减过去人员六十四人。四、(略)。五、连、营勤务员已全数取消,团部由十个减至七个,团特务队取消,卫生队部团由三减至一,师部十一减至七,师供给部由六减三,师卫生部由六减至五,军团部由十六减至十一,政治部由十一减至十,电话队二减一,警备连、政卫连、炮兵营均取消。六、(略)。七、理发员不能充战斗员的暂集中团部,多余司号员集中军团部训练。二十分队已成立,全队人员三十二人。编余干部四十五名,已集中军团部成立干部训练队,准备将来应用。八、(略)。' G& ]. g- [; g5 I4 x9 A3 v
' I: G# f' Q2 w# }
12月5日 国民党军重新占领金溪县城。! ~, D1 ^( g7 T: n$ D3 ^5 \
; J" B( r% O: v) @' {! a
同日 朱德、周恩来发布《关于前方部队发烤火费的通令》。9 `  K9 \( p7 Z; Z! R

6 \, l0 U$ K* y12月10日 同聂荣臻等签发红军第一军团在宁都起义周年纪念给红五军团的贺电:五军团全体同志们,伟大的宁都暴动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曾雷霆一声地震动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整个反动营垒,掀起了国民党军队方面革命兵暴的第一个巨浪,诞生了英勇善战的红第五军团。一年来他在共产党与苏维埃政府领导之下,获取了许多光荣的伟大胜利。当著这宁暴周年纪念的时候,帝国主义国民党在革命胜利威胁之下,动员了社会上一切反动势力要和革命拼个死活。敌人大举进攻中央苏区的序幕战已经开始,更大的残酷的阶级决战就在眼前。我们坚决相信英勇善战的红第五军团与我们共同在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之下,兄弟的友爱、铁的阶级团结一定能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我们决以布尔什维克的坚决与努力,实行一切利益给予战争的紧急动员,为粉碎敌人大举进攻而牺牲,一切为创造苏维埃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谨此致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全体指挥战斗员。
1 J+ l1 _7 F8 s2 H
# n' x2 w; F0 }' m12月上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黎川附近转移,集结于九都、黄陂、团村等地待机歼敌。
, t1 Q( h5 J4 ~, r! e; m( f" M
7 r3 g) h  v0 ~2 b12月12日 红一方面军下达攻击邵武的命令:为迅速征集资材和补充,决定消灭邵武附近之敌,开展闽北局面。
7 I; `- `& q9 j6 u2 h. [2 f  x
( E+ Q" ^' Z+ m* l( O+ A9 a12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三军为右纵队,取道熊村、金坑向严田市前进。十四日,会同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进攻邵武之敌,因敌固守坚城不出,难以达到诱歼该敌之目的,彭德怀建议放弃攻城,回师黎川。
! h3 w6 V$ _. o; ~& _  b' c9 a
/ `5 p5 M2 |2 b0 M6 _12月14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协同红军第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进攻邵武之敌。因敌依坚城不出,放弃攻击,回师黎川。# i  j& e1 v# R
' S7 A/ {' ]& P; n( E' s+ `
12月15日 红一方面军发布准备回击黎川的命令。
+ o  k! p9 W9 @1 b+ Z( E
! O8 F" s! M4 I& j, u12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和红十三军为左纵队,由严田市、大庙、小庙等地出发,经金坑,十八日返回熊村,待命攻击敌周浑元、吴奇伟部,并继续开展群众工作,筹款和扩大红军。. Y, q: r9 C% Y! k+ c

" N/ Z2 ]3 P( T6 i3 l12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抵达熊村,待命攻击周浑元、吴奇伟部。
: Y2 G$ X0 R  M: y8 `) s/ r5 F9 o1 F# Y
12月23日—28日 第一方面军进行编制调整。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集中一周时间,进行整训改编:红一军团撤消第三军、第四军军部和第八、第十二师师部,直辖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师。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徐彦刚、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供给部长赵尔陆、政治保卫局长罗瑞卿、宣传部部长张际春;第七师师长彭雄、政治委员蔡树彬,第九师师长李聚奎、参谋长耿飙,第十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胡阿林,第十一师师长刘海云、政治委员张兴。红四军军部直到一九三三年一月才正式取消。  R) n/ \1 H0 u" R) x

7 ]) {2 R  w8 }& w' I同日 红三军军长徐彦刚改任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三军政治委员罗瑞卿改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 r) [8 A5 d% k! S
$ J( c+ |' ~) z% v8 q- Y# r7 d
12月28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朱总司令、周总政委:一、本日之来电敬悉。二、我们对敌企图之判断已在昨电中述及,目前敌人仍以退守城内分居多,但我军行动能迅速与秘密,则必有抓住该敌之可能。三、因此,一、三军团目前除以最大注意设法抓住敌人消灭之外,尚须准备,如果敌不战而退时之处置。四、我们意见:目前三军团除新兵佯攻黎川外,应以樟树为中心集中,一军团应以西城桥为中心集中。如敌不退,则一、三军团自西城桥、樟树出发向南丰道上之敌均甚便利。如敌不战而退,则一军团应以西城桥为中心,向南丰城之东南各地分散,三军团以樟树为中心,向黎川城及其附近分散,一面工作,一面诱敌。五、二十九日四军应直向西城桥前进,到后待命。三十日三军应到康都、坑山、掌坊待命。康都、坑山、掌坊每处只能容下一师人。
, c5 o% E6 i4 L0 h. }! z8 ]
% o6 r5 X2 b9 y12月31日 中革军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编制和称谓问题,对全军各级机关和各类人员的称谓作出新的统一规定,决定:“班至军团均称长,连队称指导员,营至方面军称政治委员,方面军至师称供给部卫生部,团称供给处卫生处。军区、方面军均称司令员。”不久,各军团总指挥按新的称谓改称为军团长,林彪任红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仍任政治委员。" j$ }8 O8 b! O" Y

) H) ~1 V/ b4 p; W同日 红一方面军下达进攻黄狮渡的命令,指示:红一军团为右翼队第二梯队,随红二十二军和红三军团前进,策应第一梯队作战。
) W2 @! v6 ]- N4 e7 e1 x( _" r+ @$ [  Y& ~! Q1 |- I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3006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33年 26岁4 R( a/ O$ j3 @  u# |2 u* ~

, @+ A1 y8 W( J1 X& J1月1日 中革军委在黎川发布《关于向北行动工作的训令》。
3 O* w& }1 a8 B5 I3 U% n; `3 D
/ }' s; r# h( Z5 t同日 参加红一方面军在黎川召开北上作战誓师大会。大会动员全军坚决消灭黄狮渡、嵩市之敌。4 n& L8 i$ _/ c& n+ H
# P; i: |* W' \2 ]4 D9 A: w* v$ ]1 s, {: C
同日 会后,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开始北进。
! r# J  x5 B6 s% ~+ G% x
2 H) F: n  \0 U' J, A1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黄狮渡、嵩市一线路出发。$ i: W% S, I3 M! [! `
. {5 Y  p8 Q; X# z* v
1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两路经资溪、谭头,于四日到达资溪县大竹、小竹之线。
# _3 [0 ~6 g! k0 G5 D, [' t9 f/ ]& v) Z- Z; b- n6 W
同日 彭德怀、腾代远致电朱德、周恩来并林彪、聂荣臻:敌军第五军周(士达)旅主力,盘踞黄狮渡、珀圩两点,孙连仲一部昨日亦开到黄狮渡,为歼灭该敌,决定部署是:二十二军迅速歼灭珀圩之敌,抄黄狮渡东北端攻敌之左侧翼;三军团由西南攻击正面之敌;第三十一师明日午前向嵩市之敌攻击,并截击黄狮渡敌之退路。
2 U) s7 y+ x$ R- F( v; J( j  V8 F2 ^) z0 O8 P. `
同日 日本军队占领山海关。: m& p/ @. W: K8 {5 s4 ?( k

) {& o  I( r7 D" Y8 e1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到达资溪县大竹、小竹之线。
% ^# p5 k/ w) Q/ K
& i! H; k% U$ |. C* W2 W! g8 a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策应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及红三十一师向黄狮渡、嵩市之敌发起攻击。歼敌第五师第十三旅大部,旅长周士达被红五军团击毙。+ ^  h, K8 }& ^- t+ \

7 F- V0 M2 t3 ]: Z. g$ J$ `1月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与红军第三军团、红军第五军团攻占江西金溪黄狮渡,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师十三旅,俘虏一千余人。战后,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逼近浒湾。! Y  m$ [" j% i0 F& y
" Q$ c" I" i* R5 x  `
1月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长岗铺、许坊村、山前村、枫树铺、丁坊村等地以战备姿态征集资材,调动敌人以求在运动战歼灭。
5 J) T5 u( j- F) P5 J" E" [) v3 [8 N3 u/ W% t4 N) ]- Y
1月7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腾代远:获悉敌由浒湾向长源庙、菏树铺推进,建议方面军应集中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兵力,攻击由浒湾出动之敌,红一军团及红二十二军集中于金溪以西地区。
* _& a) c( a( y& v8 K4 B. k; g' b
0 V& O5 @  [2 a2 v8 o% c同日 朱德、周恩来根据林彪建议,下达歼灭由浒湾方向出击之敌的作战命令,规定:由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二军及红三十一师组成右翼军,统归林彪、聂荣臻指挥,歼灭由浒湾进犯之敌。由红五军团组成左翼军辅助右翼军行动。) D+ {' ~- E9 c4 c* {) i
1 a* K% b7 ~) {* ]
1月8日 同聂荣臻指挥右翼军,与进至江西金溪县枫山堡(枫山铺)之敌第二十七、第九十师各一个旅遭遇。在敌人抢占了公路北侧制高点,并在飞机、大炮的协同下占领有利地形下。遂即指挥部队在公路两侧展开,并从正面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敌人第九十师第二七零旅会合溃军重新发起反击,在激战中,红四军第十师、第十一师两位师长先后负伤。. a  U' w8 F0 T7 R: G3 P4 g1 O

  o3 ~+ X9 x  v6 I同日 红一军团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周昆、第十一师师长刘海云先后负伤。1 |3 _5 t- }& Y3 {+ i0 E& S8 u

, `5 i1 P1 Z$ U同日 红一军团参谋长徐彦刚以敌第十四师参谋的名义与敌第九十师师长吴奇伟通电话时,获悉:从抚州、浒湾向金溪、黄狮渡进攻之敌被我击溃后,令第十四师来援。徐彦刚当即率领红七、红九师袭击进至彭家渡之敌第十四师。林彪、聂荣臻将这一情况致电报告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滕代远、董振堂、朱瑞,并向朱德、周恩来建议:“我们今晚率四军及三十一师经茅店向石门截击敌人,三军团亦宜向彭家渡、石门尾追,此刻,浒湾已被二十二军占领,今晚应继续向抚州追击。”) J0 i5 O; [3 w

2 R/ s/ @/ Q1 D" r, A7 ^* K/ g* r同日 红五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在黄狮渡战役之长沅庙阻击战中阵亡。# g& T9 u; u+ ?4 N2 ?3 l- Z2 Q

1 t' [$ S1 V0 p2 X同日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同聂荣臻亲临前沿指挥,鼓舞了士气,与敌顽强抗击,战至十六时将国民党军击溃。林彪亲临前线指挥浒湾战斗时下达的命令:占领那个山头,就是胜利!同志们!跟我来![]
# S! Q. X# x( q( ^! d7 ]; L/ i6 |' j
1月9日 凌晨,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浒湾。
* `( S& x& u' t1 v  B$ G. X; ~' z- w$ m8 N* i4 \
同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致电中革军委并转红一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对红军连续取得在黄狮渡、浒湾等地歼敌二千余人的胜利,表示祝贺与慰问。
" G9 M, G, \4 M
2 P6 U) ^. k% F1 q: n8 z2 g1 m1月1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致电嘉奖红军全体指战员。3 Z' V/ K3 [, i- |4 B( s! D/ n
5 z$ ~$ s) C7 C* e2 z0 \
1月13日 同聂荣臻总结浒湾作战经验,并将经过报告朱德、周恩来。报告提到:浒湾等战斗的胜利“在政治上打破了敌人围攻线最前线的部署,威胁了南昌、抚州,调动了贵溪第五师及宜黄的第十一师及南昌的第十师,增加了敌人大举进攻的更多困难,直接帮助了赣东北苏区和红军,以及其他苏区红军的发展,增加了全国工农斗争的积极情绪,尤其是开展了冲破敌人大举进攻的局面。”“在军事上打败了所谓‘铁军’、所谓‘基干军’,提高了我们的战斗自信心和战斗经验。”0 ^! H( F! Z0 v7 K: y4 i! [  e) O

' c7 [% D' |4 d' ]8 P4 x1月17日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号召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民主权利和立即武装民众的条件下,和国内任何军队订立抗日作战协议。
$ \3 I7 w0 q0 {# H- s
2 z, J% X( r8 m5 T$ i1月19日 后方开来两个补充团,补入红一军团各部。
) g& S9 [' h. V
, k+ ]& m  X' ~1 e' _1月20日 同聂荣臻参加红一军团召开的欢迎新战士大会。
9 t$ `& `% i, J- C( r' v! i
' a. b  d7 h: w) C1 Y+ r1月中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金溪附近继续整编部队、正式撤销了红三军、红四军军部,原红四军军长周昆调任红十师师长,同时健全了军团司令部,建立了师司令部。通过整编,精简了机关,充实了基层战斗部队。
9 _3 \% M. i, ^7 G' y
# k  u0 g6 Q; ?1月中下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至金溪以北洋田、青年桥、双塘岗、肖公庙等地,以备战姿态迎接红十军南渡信江,与红一方面军主力会合,并继续开展群众工作,征集资材和筹款。# f8 f5 U( B& Q
2 h( |) `; ~1 W3 I. j/ U# ~  H. z
1月21日 同聂荣臻率红一军团军团部移住金溪县城。5 v3 o, U7 r/ k; u% b$ p

! ~6 K2 k3 \) |, Y. Y1月23日 红十军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南渡信江,进到金溪以东上清宫地区,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一师会师。会师后合编为红一方面军第十一军,军长周建屏、政治委员王如痴。/ R5 d1 n" h1 j* e
- F1 e1 v! a1 U$ V4 s7 |9 R
1月24日 苏区中央局致电红一方面军总部,要求站在一致的路线上执行以下指示:集中我们所有主力取得南城并巩固和保持它,然后再进攻和取得南丰并巩固和保持它。, p# Q5 T+ `  h: f6 |
* J6 E2 j8 K: `) l5 C
1月26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要求在金溪、资溪战役后已经集结于抚河以东,准备以运动战消灭敌人的红一方面军转移到抚河以西,调动敌之主力决战。进攻敌人的重兵集团和攻击坚城。& r$ D& M% D* H8 U% a% X) N
6 s; v  D: N7 G. k! G9 E
1月27日 蒋介石正式设立国民政府委员长南昌行营。统一指挥对红军和苏区的军事围剿。& M7 E# Z! i. g3 j7 i( Y

  i: {/ G, B) I1月29日 蒋介石抵达南昌,坐镇指挥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 Y. q  j7 a- U
: i' X) _0 W! f2 w' D
1月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洛甫等从上海抵江西苏区。其后中共苏区中央局与临时中央合并。改称中共中央局。
5 k& g$ v* R+ w1 @2 U; A
6 c) L% x# c- f/ E; F2月4日 在红一军团总部主持会议,欢迎红十一军(军长周建屏)参观团。# `8 x, t4 t4 r
  z7 `( I, z" N2 u6 O' n
同日 苏区中央局致电红一方面军总部:在目前敌人据点而守的形势下,无法避免攻击坚城。在总政治任务之下,应以抚州为战略区,目前行动先攻南丰。虽大损失亦所不惜。虽敌三四师由马路并进亦非与之决战不可。7 D5 S7 j  K% i4 }) L

  W  {/ A* O, S: J2月6日 蒋介石决定自兼江西省“剿匪”总司令,并在南昌设立行营,统一指挥对中央苏区的进攻。' l1 E3 ~; J( Z# P* r
+ j) A$ j& \/ m+ @& p% j* `) U
2月7日 朱德、周恩来决定红军第一方面军西渡抚河,攻打南丰。
+ M, e7 g$ W% `' L% M2 r9 v' k8 u* q& x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开始由金溪地区向黎川集中前进,准备西渡抚河,进攻南丰。, @1 V4 Z4 e2 I( u+ {
, n) x/ \5 |$ |0 Z; Z, m) C( `
2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纵队,由黎川出发,经团村、横村、西城桥、沙洲,在杨林渡渡过抚河。5 J) q* j( t; Z
# R1 Y9 I4 B0 |1 f
2月1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抵达南丰附近之茶嵊、合溪地域待命。( i; Z" C1 Y, B" k8 x& @( M; v9 x

7 U  @0 v, m4 o: R7 O# X' w' y5 y同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命令红一军团集结于南丰城西的尧石、贯巢地区,准备打击援敌。
6 G9 D  C9 J1 {9 y# A
- ?  _4 s. X  o+ ?0 `* o4 |2月12日 黄昏,红一方面军所属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各一部开始攻击南丰县城,攻击一昼夜不下。1 |& \! o! r' P) u! g2 I7 m$ J

. q4 `9 ], b7 }, j同日 红一方面军围攻南丰,激战一整夜,未能攻克。
. I& a6 t. x6 R% g# b+ \0 p$ q( y. u% g! ]5 V" d" s* d
同日 红三军团第三师师长彭遨阵亡。
5 u2 L0 A" @' f4 n7 H
) @  K( z) e. g1 A: Q  J2月13日 国民党军开始向南丰增援。: o4 H0 B/ d+ n" ~  Z

  ~6 J/ f3 x$ `7 M同日 第一方面军总部命令各部开始改强攻南丰县城为佯攻。在周恩来的建议下,改强攻为佯攻监视南丰之敌,寻机消灭增援敌军。
+ Q- \$ g, G4 X8 U- O; x9 E" [7 m0 s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主力向南丰、里塔圩以西转移,待机歼敌。& r) b: c7 Y5 D2 X3 ~0 H

3 b/ ^- t/ o: H! R3 s2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司令部驻官家僚。! b3 q& l9 @7 d0 b; G) ~* U

3 L% ^$ @; ~6 y7 S2月15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责闽粤赣省委内部形成了以罗明(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决定在党内立刻开展反对以罗明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
/ I, Z. \4 o& r4 `' |* a# X* ~: ~7 B- f* Z- k# v
同日 同聂荣臻拟订歼灭增援南丰之敌的作战计划。计划提出:我军大举围攻南丰之敌,已形成敌固守待援的形势。计划中还向方面军首长建议“我方面军乘敌分进而未合击之势时,采取各个击破之战略,以遭遇战之原则,站在主动地位消灭来援之敌,以冲破敌人四次‘围剿’,展开四次革命战争的新局面。”2 \1 M5 J/ y' l- d+ d4 k  S) }
  P6 i& U7 b. S- y
2月21日 聂荣臻、罗荣桓、李卓然致电朱德、周恩来:“大战当前,我们请求荣桓工作不要调动,理由当另作书面报告。”四月中旬,罗荣桓离开红一军团,任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升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u4 O: I7 k( s# v7 i# d) ~

4 I! I1 K, t  G8 _& J: f9 p2月22日 国民党中路军第二纵队正由抚州地区向南城进发,第三纵队准备由金溪地区南下,第一纵队准备由宜黄、乐安地区迂回红军后方,企图围歼红军于南丰地区。
/ i) R. K( }3 ~- G; `3 u$ ?( _! E% q& |! h+ u; x
同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鉴于敌人兵力过于集中,再战不利,毅然决定撤围南丰。+ c( Y+ q: J/ ?. V6 b% w7 X( v
# J% M- d0 ]6 U" l# h
2月23日 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发动侵略热河的战争。" o" b0 `1 e" g2 z% F

! h4 o* l' N2 a& x2 \: _同日 红十一军奉命伪装主力向黎川方向佯动。1 E5 S+ S  K# j  `! `9 v) W" O

& a$ p% g" T$ B4 F- H! r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秘密向洛口、东韶地区转移,待机歼敌。! _, B9 @5 A  c1 c8 F
& o) _0 |8 {7 D3 \" H
2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再由洛口、东韶地区秘密北进,在金竹、小港、茶元、严坊地区隐蔽待机。9 u2 c, \% U; r: J" k: C, j

( E6 I$ F, f- u' k( n- d同日 国民党军误以为红军主力退向黎川,一部退向广昌。陈诚为寻求红军主力决战,决定以第一纵队于宜黄以南地区集中,然后出广昌、宁都,堵截红军归路;第二纵队由南城、南丰出康都,侧击黎川、建宁;第三纵队由金溪地区南下,从正面向黎川方向进攻,分进合击红军主力于黎川、建宁地区。
4 ?: O# g; \' T: Q% p5 p( a
' c: f# X$ e$ A) s4 l- ?; ^" ]同日 国民党军第一纵队长罗卓英依照陈诚的部署,率第十一师由宜黄南下,令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师由乐安地区东进黄陂同第十一师会合,尔后向广昌、宁都进攻。6 h( s5 u! T4 i3 s

! t7 m. L2 ~! |- Z. s+ c+ i% d- J6 m2月26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采纳了林彪、聂荣臻的建议,决定:“乘敌诸纵队分进而未合击之前,采取各个击破之战略,首先消灭由乐安向东南前进之敌,以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消灭蒋介石主力。”部署以红一、红三军团和红二十一军为左翼队,林彪为队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红五军团和红二十二军为右翼队,董振堂为队长、朱瑞为政治委员;红十二军为预备队,共同消灭向黄陂进攻之敌。
5 K: v7 Z( @4 B2 W+ d, P9 e8 h+ E2 [' X8 R9 Q" A% L3 g4 l/ b7 m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沿金竹、王都、竹坪之线,采取平行路线,隐蔽接敌,准备以侧击、伏击、兜击等手段,逐次消灭敌人。$ ?# E5 l3 H, g: S0 Y( T

) k" b! K" Y* c8 P% H% ]# ^同日 国民党军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师由乐安分两路东进。第五十二师(辖二旅六团)为右纵队,沿太平圩、登仙桥、大龙坪向黄陂前进;第五十九师(辖二旅及一独立团共五团)为左纵队,沿罗山街,龙王庙、霍源向河口前进。当晚,第五十二、第五十九师分别到达太平圩和罗山街宿营。
# X6 e; h, v0 @5 X- m  v5 X" S
5 d6 I* O( n" e4 U2月2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部队和红三军团部队开始展开。
( H/ S- i) b  y/ Z7 I+ K" }) ?* q& n0 L- E& V4 x
同日 前往红十一师指挥阵地,部署作战任务并检查师侦察人员派出情况。
' p: \+ l. p2 h) W6 [, u) M5 B; ^5 e5 a8 K" x6 b/ \
同日 天亮后返回红一军团指挥所。) v( P, |2 v( g6 v

" `6 }" ?, ~/ {. [+ x' C4 b! R3 r! ~同日 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继续东进。7 {( D; L& y0 f* E
& Z: E7 C2 s( E* O
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七师由杨梅嵊向到达蛟湖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一五四旅攻击,将国民党军拦腰截断。同时,以一个团插至蛟湖与大龙坪之间,阻止蛟湖国民党军回援;第九师由苦竹坳向大龙坪之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师部和直属队攻击;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和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向进至登仙桥附近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后卫第三零九团攻击。分割敌人后,命令第十、第十一师协同第七师、第九师围歼大龙坪和蛟湖之敌。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协同第二十一军攻歼小龙冯、蛟湖之敌。经三小时激战,将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师部、师直属队、后卫第三零九团和本队第一五四旅一部歼灭,俘敌师长李明。
) L! X6 }2 B4 j7 A' W
4 S( `2 K; \3 K同日 十三时,红军右翼队第十五军与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第一七七旅第三五四团遭遇。激战后将敌击溃并占领军坪。迫使国民党军转入防御。
& ?  J% q0 Y& t. u6 W, f* W- D
- n5 }6 v$ ]" q1 d/ k$ M# M. \同日 十六时,红三军团第二师与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一五五旅发生战斗,十八时,红三军团主力到达战场将第一五五旅包围。
7 R0 t* y4 W' U
# X) R) S0 c$ W) p' O. n5 U2月28日 六时,就登仙桥、大龙坪、蛟湖之线战斗及部署,同聂荣臻致电红军朱德、周恩来,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朱、周,董、朱:甲、五十二师六团之众被我军□在登仙桥、大龙坪、蚊〔蛟〕湖[]之线,消灭敌全师直属队及另一团余兵力。乙、现在登仙桥之西的大华山约有一团,本晚有退却之势,在蚊〔蛟〕湖罗坊之线有敌约三团余与我抵抗。丙、我们决于二十八上午以二十一军将板岭坳、西元前进,三、四两军主力向黄陂、罗障进攻,一部牵制蚊〔蛟〕湖之敌,向霍源、西源[]前进。丁、三、五军团须配合我们行动。
- n% i  K3 U- b- X' f, a* P! ?6 \6 t( Q) O. n! y
同日 八时,红军右翼队发起全线攻击。激战至十九时全歼霍源之敌。红军右翼队在霍源、黄陂附近歼敌五十九师大部,活捉五十九师师长陈时骥。击毙第一七五旅旅长杨德良,伤第一七七旅旅长方靖和第三五四团团长李青。
; ^5 A2 o" B  j. e% P, I* @6 w( L- S! A  K* W2 P% l1 {1 Z
同日 十一时,红三军团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一五五旅。! I8 @3 L0 E* S

: ~0 t/ @7 e. I0 Z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一师、第七师协同红七军,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第一五四旅主力。3 P' f6 r) F9 b3 Y, t2 F* G

. g! Y* _8 O4 r0 ^; N+ A* }同日 是役,红军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俘师长李明、第三一二团团长彭梦耕。击毙第三零七团团长房少斌,伤师参谋长柳际明、第一五四旅旅长傅仲芳、第三零九团团长吕国铨,第三一零团团长王岳。缴获步枪三千余支、机枪八十余挺、迫击炮十余门,无线电七部。/ C  Y# V5 [8 @6 I( ]$ s# ^

2 r" X2 b! y* K3月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登仙桥东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残部。
) \, p) w5 {2 ]% ]& o
" v) R4 U. \1 ]/ h: x3 U* r+ D同日 中共中央局电贺红一方面军取得的胜利,贺电指出:黄陂地区作战的胜利,“给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以致命的打击,给了帝国主义完全瓜分中国、镇压中国革命的企图,以工农红军的铁掌拳的回答。”& j* {! U3 D6 v& g& M- ?. R

& j1 r2 Q; C  g8 }+ D0 r3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驻金竹、茶元等地,隐蔽待机消灭企图增援的敌第五十九师。率领部队移驻金竹、茶元等地,隐蔽待机。  y0 `/ ^$ L. m: o: j% h+ j" Y

6 d* {' R$ ?1 A3 Z9 S8 f. ]6 t3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招携地区。, P, o& l2 Q3 j4 y  l
6 T: `8 V" d2 L8 u5 v% b
同日 日本侵略军占领日热河省会承德。
9 h8 g6 k" L# H6 h; V' j( p* Z! o' _6 V" O/ M/ G
3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芒东坑地区。
. J8 }+ }' z+ \3 M
) ~0 I% l3 D1 O3月6日 日本关东军第八师团铃木美通第四旅团进攻古北口,长城抗战爆发。/ T. B9 R0 V+ P6 V3 V; P% |
8 S- b& o3 P! z' k2 F
3月9日 蒋介石下令严禁将士请求抗战,“侈谈抗日者杀无赦”。; C) x8 \9 }9 T6 V5 t3 m

) ]( a0 B6 U. q. X4 ^2 i$ X; F3月15日 朱德、周恩来发布命令,决心歼灭来犯之敌。
7 K& z2 t/ C) Q1 s4 [
" U5 |  z& Q, R, h# J& x同日 红一方面军根据敌情,将部队分为左右两翼队,以红军第五军团、红十二军及宜黄独立团为右翼队,隐蔽于广昌之东陂草台冈南侧地区;以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二十一军、独立第五师为左翼队,向北转移,准备侧击敌军后纵队。: E/ J& l. r  V  v
4 V  @; J! h: P1 k- M
3月中旬 国民党军重新调整部署,以第二、第三纵队为前后两个纵队,交替掩护向广昌方向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t2 b# l/ z0 W9 V

1 f* Y. m9 F" c/ u) l; O. g3月16日 红一方面军首长命令:红十一军向广昌方向佯动,以吸引敌前纵队南进,方面军主力迅速北进,准备侧击敌后纵队。
/ _6 b9 `7 U. y, R! d6 ^$ `
* s5 l. s) q! p/ }4 L3月19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收回棉衣大衣及多余被毡缴存后方的训令》。命令各部务须严令所属百分之百的做到,绝对禁止将棉衣扯出棉花改做夹衣,和将多余被毡撕打草鞋及随意抛弃。! e, b7 A0 r0 s0 h* p. K

$ z$ b! }$ @4 l( x3月20日 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迅速消灭草台岗附近之敌的作战命令,决定:以红军第一军团、红二十一军(军长寻淮洲、政治委员李井泉、参谋长宋时轮)和独立第五师(师长谢唯俊、政治委员胡嘉宾)为左翼队,统归林彪、聂荣臻指挥,由西北向草台岗之敌攻击,截断东陂与草台岗之敌的联系,并歼灭之;红三、红军第五军团、红十二军为右翼队;红二十二军为总预备队。
8 t& D9 M) |* x2 @' M
9 S0 j$ k8 D! X/ n) ?0 S! S2 B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左翼队,由三坑、茶元、金竹之线出发,于黄昏前到达邱坪、徐坊、大坪、三溪等地,完成攻击准备。- N; d+ w0 ?' Q6 ~
0 A5 B& |! t- R: f( ~" n8 }) q
同日 就左翼队攻击草台岗之敌的作战部署,同聂荣臻在攻击准备期间向朱德、周恩来报告作战计划。朱、周:三、五军团二十一军二十一日拂晓攻击预定部署如下:(一)一军团拟主力取道止〔泚〕州、白铁、石坳、玉华山、下堡、草台岗之敌攻击。以一师经三溪(现此地无敌)向张山、玉华山攻击,并对林山警戒。(二)二十一军以全力攻大公田、西岭、东陂,以积极行动阻止敌向我一军团左侧背进攻和威胁。(三)独立第五师经西元、西杭向五里排攻击。(四)在我们这一部署下,二十二军应在一军团后推进到铁石坳西端,在东陂敌增援的情况下即使用。(五)左翼队出发时间为二十一日一时左右,决于拂晓前开进完毕。拂晓时即猛攻。(六)草台岗歼灭后,一军团即取道沙源、大公田、西岭,向东陂之敌进攻;三军团似以沿草台岗大道前进为宜。(七)战斗时我随主力行动。0 K* m* r! H; M* N1 D) I# i. l0 a: q, ?
/ w9 s& a6 Y; X% V( Y- u3 R& \
同日 同聂荣臻在草台岗战斗前发出《关于草台岗战斗给左翼队的命令》:军队区分:右翼支队,队长刘海云,代政委张兴。第十一师、教导团(缺第四连)。中央支队,队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第十师、第九师、第七师、炮工营。左翼支队,队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二十一军、三军、独立第五师、二十二军。预备队,队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二十二军。一、敌情另详通报。二、我方面军拟于二十一日拂晓采取迅雷手段,干脆消灭草台岗、徐庄附近之一师,然后再突击东陂五里排之敌。我五军团、宜黄新老独立团为右翼队,于本二十日已到端溪、斜番附近,二十一日拂晓以主力沿落马山、霹雳山进攻草台岗、徐庄敌人之左侧背,以一部侧击侯坊、徐庄、雷公嵊之敌。同时,并从摇篮寨方面牵制东陂之敌和防新丰市敌之回扑。我左翼队之第三军团为右翼队,于本二十日已到东边岭、亮溪附近,其掩护队则已占领界上雷母山附近,拟于明二十一日拂晓由西南向东托〔北〕进攻草台岗之敌。三、本军团、二十一、二两军、独立第五师为左翼队之左翼队,具有于明二十一日拂晓以主力由西向东猛扑铁石坳、草台岗之敌,一部截断东陂与草台岗敌之联系,并钳制东陂之敌,候草台岗之敌歼灭后,再以全力突击东陂五里排之敌。四、诸兵团明二十一日动作如次:(一)右翼支队应于一时由现地出发,取道三溪,务于拂晓前到达三溪与张山之间开进。拂晓时(五时半左右)即开始由西向张山、玉华山攻击,并以一部向灵山之敌警戒。(二)中央支队应于一时由现地出发,按十师、总部、炮工营(缺工兵连)、九师、七师、无线电队、交通队之次序,取道江洲、排上、扁担坳,务于拂晓前到达张山之北端开进。拂晓时(五时半左右)即开始向铁石坳、玉华山、下堡、草台岗之敌猛攻。(三)左翼支队之二十一军应于二时由现地出发,取道容里,务于拂晓时(五时半左右)以一团向大公田、西岭、东陂之敌开始攻击,同时须以一团位置于东陂与草台岗之大道上万家向东陂攻击,其余军部及两团应控制于西岭与万家之间,策应各方。但该军作战须以积极行动阻止其〔敌〕向我中央支队有侧背进攻和威胁,如万一不能支持时则经太公田、万家节向草台岗方向抗退,其独立第五师应取道西源、西坑,务于拂晓到达五里排附近,开始向五里排附近之敌攻击。其出发时间由该支队自行规定。(四)二十二军为预备队,应在中央支队后推进,控制于铁石坳西端附近,并对东陂警戒。五、作战分界线规定如下:右翼支队张山北边的三□路口及玉华山、山庙之南。中央支队、左翼支队上堡、沙源、万家。线上属于右方各支队。我左翼队与右翼队作战分界线为灵山,南大道属右翼队。六、野战医院在长罗开设。前线伤兵转运站在三溪设置。胜利品及俘虏兵的收容所,由军团后方政治部及经理处派员在严塘负责收容。前线转运站亦由经理处负责在□洲、王〔五〕都(后方政治部保卫局及教导团第四连亦在此)分别处理胜利品及俘虏等事宜。各支队之伤兵、胜利品及俘虏,可分别送前线转运站收容。七、后方联络干线为严塘、三坑、招携、中村、小布,支线为长罗、徐庄、引水、中村、小布。八、各支队之大小行李(伙食担子及不需用之卫生材料、弹药等在内),均在本二十日之驻地停止,伙夫即进行造饭,听第一军团司令部管理科政委邱军桂指挥,相机前进和送饭。九、我们随中央支队行止。附记:另由通报下达。此令左翼队队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1 t# t6 B( Q2 m+ s, g2 x. ]
8 O+ H' ?# X# ~9 v5 f3月21日 午夜,前往第十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胡阿林)驻地,督促第十师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出发。) ]+ w; q# n7 Y4 x
4 a/ {8 ^9 M2 H/ m" }- C" L# ^
同日 拂晓,同聂荣臻指挥第一方面军左翼队在江西宜黄县东陂地区向草台岗、黄柏岭敌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战至中午,红十师师长周昆负伤,第二十八团政治委员沈联雄牺牲。即同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战斗中被炮弹的气浪掀到山下,但仍然指挥战斗,就近指挥时,发现黄柏山与龙咀寨之敌,分别为第十、第十一师和第一、第三师所吸引,中央空虚,即以第九师从中央穿插进去,支援黄柏山、龙咀寨红军的作战。到十五时,红军各部协同作战,占领龙咀寨。为迅速解决战斗,林彪即命令以第七师投入黄柏山方向的作战。激战至十七时,敌第十一师全部阵地均为红军突破。红军各部队乘胜追击,将敌第十一师大部歼灭,击伤师长萧乾和第三十二旅旅长莫与硕少将,击毙第六十二团团长曾孝纯上校、第六十四团团长孙嘉傅、第六十六团团长李宴芳、第五十九师一七五旅团长陈军锋上校。重创敌援军第九师一部、重建之第五十九师一七五旅大部。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 G% Z# j/ d7 w" {7 n! |& t. I8 |) z# e/ Y. r+ N( I4 r) L) e
3月22日 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其中路军主力撤退至南丰、南城、宜黄、崇仁、乐安、永丰、新没以及抚州等地,转入暂时防御,准备新的“围剿”。4 [' F9 E; p1 g; d* s+ M% C

0 N) O" n8 j+ O$ g同日 红一方面军草台岗战斗刚刚结束,战场没有清理,部队未及休整,即按照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向北发展,扩大苏区和夺取中心城市的战略方针。林彪、聂荣臻率部由草台岗地区北上,准备进攻乐安,并把攻占乐安城作为继续北进的突破口。7 ?+ ~% J* D& J. m6 t- M' }

& l  w( M- K( C4 E) f同日 红一方面军为执行中共临时中央向北发展、扩大苏区和夺取中心城市的方针,下达进攻乐安的作战命令,决定:由红一、红三、红五军团和红十二、红二十一、红二十二军组成“攻乐军”,统一归林彪、聂荣臻指挥。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林彪、聂荣臻指挥“攻乐军”包围乐安,先后于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奇袭和强攻,因敌预有准备,均未得手。二十七日、二十八日“攻乐军”改以夜袭和进行坑道作业爆破攻城,也未奏效,遂根据方面军命令,于二十九日撤围乐安,向乐安以西转移。
# d, U7 B, s& E) i) C6 O3 P. V, s3 E; o2 ]7 O; K, V1 [
3月23日 同聂荣臻拟定攻击乐安的部署,并致电报告朱德、周恩来:决定以红二十二军为右翼队;红一军团第七师为中央队;红三军团及红一军团炮兵营为左翼队;红一军团主力为总预备队。计划“如奇袭不奏效时,即准备夜袭及强袭。”: ^# M7 O" E  d( b5 _: `# W

: r$ S0 g2 s8 A/ z0 Q3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攻乐军”分别由南村、金竹、登仙桥、黄陂等地向乐安地区开进。% r8 O' z+ I" s
& E) w; G! ]) z8 M* i
同日 同聂荣臻签发关于红一军团攻取乐安的作战计划(节录):[]第一、作战方针一、固守乐安之敌为四十三师之一旅,阵地构筑如另图,其师部及另一旅尚在崇仁。当我军攻乐,该敌有移至乐安来增援之可能。被我击溃之第九师似向崇仁移动,七十九师仍在宜黄。二、我军以乘胜袭取乐安并准备打击其增援队,拟于二十五日开始攻击。首先采取伪装敌之溃兵,一举而奇袭其工事之据点或城门,随即以主力扩张其战果。三、如奇袭不奏功,则采取夜袭及强袭之手段,于二十五日黄昏前准备,于是夜黄昏时至十二时施行猛烈的夜袭,略取其阵地,如夜袭不奏功,则于二十六日拂晓以炮火及机枪掩护实行强袭而攻略之。第二、军队区分右翼队队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二十二军;中央队队长曹李槐、政委蔡书彬,第七师;左翼队队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第三军团;第一军团之炮工营总预备队队长林彪兼政委聂荣臻,第一军团(缺七师及炮工营)。
$ r1 W" ?* D- ~4 M5 m1 w) t4 ^5 E* _  Y3 j+ e1 n# |, o
3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奇袭乐安县城,因敌预先有所准备,未得手。' {9 M9 x3 d, y9 k
* i& r* b( L8 i7 o1 Q, m
3月26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改用强攻战术攻击乐安县城,因敌预先有所准备,仍未得手。9 ?0 k* E( H: v

" p$ W1 g. W! l! B3月27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采取夜袭战术攻击乐安县城,因守敌预先有所准备,仍未得手。
+ ~/ d7 k) O2 `9 T- U5 y/ [! _
$ v- F5 G" }5 d. V2 y9 L3月28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采取坑道作业攻击乐安县城,因守敌预先有所准备,仍未得手。5 i- y: X  r6 [; ?, n" o- X6 J
! @' o% L( x# T' h1 G; E. B
3月29日 国民党军五个师的增援部队先头已进至崇仁。' w  U- ~6 M( _

3 D8 |7 e# a6 D' \  V- J; d/ V8 y  j  ~8 u同日 根据方面军命令,同聂荣臻指挥部队撤围乐安。
8 C- w! Q" z7 I- x2 C$ u- l% F" ~" O; g
4月4日 主持召开红军第一军团祝捷大会。( u3 ~& y: J3 Z

  m* J! T' E3 H6 [* y: o6 |( e4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乐安以西转移,以战备姿态分别集结于水东、村前、竹山坑等地,并向鹿岗、谭港、戴坊、龚坊地域游击,开展群众工作和征集资材。( E8 [. A' _: r; [# I4 q7 w- w

" `- X8 Z& W, P+ Y6 o* t4月6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报告红一军团各部集结的位置,及要求各部分散于各地时,要注意“通讯联络,侦察、警戒敌袭击等工作,当利用一切可能作到,如有敌时,能使主力迅速集中水东附近”。
0 @. I- X3 Q2 x% t' s
) a9 C. ~' f1 r1 {' B' Z4月11日 朱德、周恩来致信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滕代远、董振堂、朱瑞等,通报敌情,部署作战行动。
1 y% H. o/ D" }1 z7 `% t8 K# u9 f& S" u: _6 e$ I/ u9 a6 T
4月1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乐安以东秘密转移,绕经大湖坪,于十四日到达太坪圩附近,待机歼敌。
. p1 X' S! h4 W+ Y3 e' T7 W
! c8 |+ H# `1 _5 c/ }, B4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大坪圩附近待机。' ?* `" f0 w) n3 F& S+ A- ]
$ g7 E$ r& O4 R
同日 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调往江西省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升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3 Z2 c. d9 H
# ]: `2 d, V. f' C( t8 M: `
4月1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袭占公陂,并以一部配合红三军团向屋头街攻击,敌坚守不出,虽猛烈进攻,但未达到调动敌人而歼灭的目的,当晚撤至公陂以南。
6 F" ^5 f- f8 P# v
: n% E1 s# e. P; b2 x# D  R4月17日—1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袭占公陂,并以一部配合红军第三军团攻击屋头街,向国民党军六师、九师、十师、九十师各一部发起攻击,因敌人增援已至,遂指挥部队退出战斗,撤至公陂以南地区。
" Z0 j. E& F$ r6 ~+ _! \5 [$ z$ N) l9 o( j
4月19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等,通报获悉蒋介石“围剿”红军战术原则的内容:“(一)无十分把握的时候,以守为主,但一有机缘则直取攻势。(二)应力避正面一线配置,而应转取纵深与集团配备,只要吾人能坚持固守,则‘匪部’交通接济均无来源,必难久持。(三)急须实施讲求游击战术与伏兵战术‘剿匪’”。' W: B# Y# B7 V7 ~9 ~( Y3 i8 p

. b: B% j5 A$ W  ^$ W- G4月27日 红一方面军发出指示:命令红三军团部队接替红一军团在凤冈圩的警戒,并以一部向崇仁、宜黄方向游击,侦察敌情。其余部队仍在原地待机。
( T' }( y& p4 w8 I# u/ i/ k+ ]" S% \; w) y& R
4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凤岗圩移驻上下感口、太坪圩一带,以备战态势,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扩大苏区,并派一部驻罗山街,向乐安游击、侦察、警戒,待机歼敌。% c. D* \& g$ _' G# `5 _

' e$ \4 z$ R: r5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进至岔路口、熔炉坑、孤岭一线,余部集结于河口、徐家一带,形成夹击之势,待敌进至官仓前歼灭之。+ ]. O3 A8 |' @0 }: x5 m3 r; c

' \8 E- M, M! z同日 同聂荣臻拟订红一军团歼灭向官仓前前进之敌的作战部署,并致电报告朱德、周恩来,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红十一师师长刘海云、代政治委员张兴。朱、周,董、朱,张、刘:一、一军团司令部与十、十一两师,已于本月五日八时四十分先后到达岔口、熔炉坑、孤岭之线,其余仍在续到中。二、我们攻击部署:(甲)第十师集结于孤岭,如敌到官仓前与三军团接触时,即经罗坊嵊附近到白路下自北向南侧击敌人,并以主力截击其大路。(乙)以十一师经熔炉坑、钟家自西向东攻击该敌。(丙)其余七、九两师集结在河里、徐家一带待命。如宜黄敌增援时即使用,如丰陂桥发现敌人时,则以九师在熔炉坑附近占领阵地抵抗迟滞其前进。该官仓前之敌解决后,即以主力回击该地。三、军团司令部在路口。; S5 m8 F$ ?! }) c
# s' F9 w! c: g$ I1 ?. s6 L5 l$ V
5月8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四十一次常委会决定,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前方移至瑞金,增加项英、博古为委员。朱德在前方时,由项英代理主席。同时在前方另行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
# a& f4 r) a8 P& E
2 a3 \- \  b, v* Z  m7 q) t. k- f$ Q6 f5月12日 根据中革军委改编红一方面军的命令,指挥部队在永丰县腾田镇进行整编,改小师小团为大师大团。将第七师、第九师、第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一师及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中央政府警卫团、军团教导队、瑞金模范师合编为第三师(归中央军委领导)。全军二万四千六百五十六人。
1 i: ]3 Q+ B1 n3 ^' z( n
' |( [8 [& c! }# t同日 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杨林、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作战科长李棠萼、聂鹤亭、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宣传部长张际春。第一师师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一团团长周振国、政治委员符竹庭,第二团团长李聚奎、政治处主任谭冠三、第三团团长黄永胜、政治委员邓华、政治处主任黄励;第二师师长徐彦刚、政治委员胡阿林、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蔡书彬、刘亚楼,第四团团长萧桃明、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五团团长吴高群、朱水秋、咸吉,政治委员刘亚楼、刘忠、政治处主任赵云龙、第六团团长张世杰、刘少卿、朱水秋,政治委员宋清泉、钟荣汉、王集成;第三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伍修权、政治部主任庄振风,第七团团长龚楚、政治委员方长;第八团团长刘雄武、政治委员林发。8 O4 e7 `& P7 {2 \

. H  z6 \% n2 v8 `同日 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增补博古、项英为中革军委委员,并规定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在前方时,由项英代理中革军委主席职务。
- ^+ l, f. u( g7 u  t# `+ E) k& v
) y3 h4 B/ [# d- `4 j9 e+ `" L/ ?同日 中革军委遵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决定,由前方移至瑞金,并在前方另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除指挥所属军团和军外,还就近指挥作战地域和前线附近的其他红军和地方武装。
. A6 }+ \! h8 j1 l0 t: y% b3 K. j+ Z1 Q- y2 V
5月13日 出席红一、红五军团盛大的联欢晚会,同聂荣臻、朱瑞、刘伯坚、李卓然先后在会上讲话,表示祝贺。1 d# u/ P  D& M1 k( E. A$ U
* j# B' y, T. h; n9 Y7 L
5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中沙、藤田地区集中,进行整编。至六月七日,按照中国工农红军新编制,完成整编任务。原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师及红二十二军改编为红一军团第一、第二师,每师辖三个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罗炳辉任第一师师长,蔡树藩任政治委员;徐彦刚任第二师师长,胡阿林任政治委员。全军共八千五百余人。中革军委还规定,将瑞金模范师改编为红一军团第三师。红三师在瑞金改编完成后,一直由红一方面军直接指挥。
! M( _* S7 o+ Z& x% B0 i  C
$ I0 m1 n& W  D5月17日 中革军委发出通令:在前方单独的组织第一方面军指挥机关——司令部、政治部、卫生部、供给部等。
0 V2 t! C8 i9 v& t  S% A* z. ^$ y. y, f
5月21日 国民党撤消了赣粤闽边区剿匪总部,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  ^& y8 L  N5 k" W9 }! ]
) I/ c' A+ h( z# v8 H
5月30日 中革军委委托朱德、周恩来公布了方面军指挥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员: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张云逸、第一局局长张云逸、第二局局长曾希圣、第三局局长宋裕和、司令部通信主任王诤;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秘书长萧向荣、组织部部长欧阳钦、宣传部部长徐梦秋、破坏部部长李涛、民运部部长周桓、总没收征集委员会主任赖毅;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党务委员会:委员袁国平、朱德、林彪、王稼祥、蔡树藩、刘伯坚、乐少华、陈阿金、罗荣桓、黄甦。书记:袁国平;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分局军长胡底;红军第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叶季壮;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兵站站长赵智材;红军第一方面军卫生部部长彭龙伯、政治委员王立中; 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张令彬;第二兵站医院院长顾正钧;第三兵站医院院长俞忠良;总医院院长杨光耀、政治委员黄应龙。
; U7 I  L5 D, Z/ \2 A2 B6 T9 z. l  d6 b
5月底—6月初 红一方面军根据中革军委的指示,按照中国工农红军新的编制,在乐安南部的藤田、大湖坪、善和地区实行改编。这次改编,师以下部队逐级缩编,师缩编为团,团缩编为营等;同时取消了军一级组织机构,由军团直辖师。改编后,红一方面军仍由朱德兼任司令员,周恩来兼任政治委员,由中国工农红军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和张云逸分别兼任参谋长和副参谋长,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代理政治部主任),辖红1、红3、红5军团和独立第1团。红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杨宁(即毕士悌)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任副主任,辖3个师:第1师(由原第7、第9师和第22军一部合编),罗炳辉任师长,蔡树藩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团;第2师(由原第10、第11师和第22军另一部合编),徐彦刚任师长,胡阿林任政治委员,辖第4、第5、第6团;第3师(由瑞金模范师、中央警卫团、东南战区模范团和军团教导团等合编),周昆任师长,伍修权任政治委员,辖第7、第8、第9团(该师实际未编入红1军团,而是由方面军直接指挥单独执行任务,后来编入新组建的红9军团)。: x+ B; K/ T& a' d

1 l- Z8 }  W5 Y2 p$ B5月31日 中日签署《塘沽协议》,继东北三省后,国民政府又断送了冀东。9 B' O1 j+ ~4 V: u3 P; r* h+ N

4 E( c  U5 [: x4 m+ V4 x: s6月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8 D0 W6 m4 P: C6 T2 B" o# v0 r

4 W) p! l0 |9 s+ ~6月2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了《查田运动的决议》。
( F# D/ {2 J) C7 A! N! x# |6 |, G7 J/ ^2 t
6月5 日 红一方面军命令:以第一军团担任主攻,以第五军团担任助攻,第三军团为预备队,进攻已经开到宜黄的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二旅。; v7 A- G* u  z/ S) @" Q
9 N; b7 b! o  A- K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乐安北面的沙港、马鞍坪一线出发,九个小时赶到宜黄以北地区。/ d  Q% R4 ^; i( y* ?/ p! u6 d! ?
! g0 T0 W$ V! u) E- D  ~
6月6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在宜黄北郊、赤井亭附近击溃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二旅。8 f: |: s" P  P7 V2 b8 @
8 v6 `, U) Q; S/ @
6月7日—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乘敌换防之机,袭击宜黄城内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旅部队,战至八日凌晨,尚未攻克。九日夜再次强攻,敌固守坚城,十日,红一军团奉命撤围。9 e2 D& @8 ], E

2 y  k# b$ U+ B) Z) I- j6月8日—12日 蒋介石在南昌召集会议,讨论第五次围剿的战略战术问题。会上军官柳维垣等人向会议提出普遍推行“堡垒政策”,被蒋介石接受。
2 Z+ O; q  e0 L
! a4 Q  m/ r* C* _/ |6月1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撤至里荫陂、下沙湾、谭坊等地以战备姿态征集资材,威胁抚州、南城之敌。/ d2 H5 W. p. x( C/ l9 {; u" G* f+ I

+ K. V3 y. L+ ^. |$ ]% u同日 中革军委命令以江西军区的博生、胜利、石城模范师改编为红军第五军团第十四师,师长程子华,政治委员朱良才,参谋长袁良慧,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全师五千六百余人。
+ G9 W% j' V0 C# I$ H3 B4 V4 q2 m
8 R, Y" q; v5 o+ O- N# {6月13日 中共中央局转发在上海的共产国际总顾问以中共临时中央的名义发出的《对今后作战计划的指示》:提出分离作战的方针,把红一方面军主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后称中央军)在抚河、赣江之间作战;一部分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随后,红一方面军以红三军团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红一军团留在宜黄、南城间活动。; ~1 b" o4 B6 c
( m3 i, ]7 Q) Y: h
6月18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苏区中央局,提出方面军主力一、三军团目前绝对不应分开。东方军应以五军团一个师、第三师、十四师组成。+ p: {; h+ K; w+ u/ }' k/ N

+ l& q2 i3 f% F, z7 E  z6月19日 中革军委颁布《关于收集各级机关所存留的步枪转发给红军的训令》。
6 w- \% p4 Z% P8 U1 ~  c: O+ R, X
& w8 j( ?* P7 W  v  o0 d: `5 P3 H" Z6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宜黄、南城地区休整。
% A3 ]* I( a9 i# G8 P9 }- a) k; n' n- S! y8 r0 J% v
6月30日 中革军委代主席项英发布命令: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决定自一九三三年起每年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我们纪念工农红军成立的“八一”日子,正是全世界工农劳苦群众每年举行反帝战争的日子,特别是我们现在决定开始来纪念之时,正是帝国主义新的世界大战与反苏联战争的危险极端紧张,特别是国民党与日本订了卖国的华北停战协定,移兵进攻苏维埃和红军之时,凡我红军军人,更要学习与提高军事学术和政治知识,以造成百万铁的红军,完全粉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帝国主义直接作战武装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大战,为苏维埃新中国胜利而奋斗等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一光荣日子,此令。, b: B1 r1 U& t+ E6 z, t

0 O& H& H, ^. v0 k: F% k( ]1 {) i8 z6月下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转移至乐安、永丰、吉水一线南北两侧地区活动,协助当地苏维埃政府开展工作,扩大红军和筹款。
  {- @+ I  m+ N
7 X! F7 I% }+ r2 `- L3 J7月1日 中革军委命令:以红军第三军团(欠第六师)和第十九师组成东方军,彭德怀兼司令员,腾代远兼政治委员,并就近指挥闽赣军区,福建军区的地方部队。以红军第一军团(缺第三师)、红十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卢寿椿)及江西的四个独立团组成中央军,林彪兼司令员,聂荣臻兼政治委员。7 K8 C. k, X0 g. V# k

/ f/ V7 y0 S+ k9 \" f# d7月4日 针对在扩大红军,创造少共国际师、工人师的工作中不注意政治动员及强迫命令等现象。林彪、聂荣臻及时写信给当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加以纠正。同时将此情况致电报告朱德、周恩来。
) A% t3 Y2 w; H$ L. y4 r& _* f# Y% M9 y" D
7月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由古县出发,进至乌江附近,与敌人掩护部队遭遇,击溃敌人后向枫坪国民党军二十七师一部攻击。
: ?" P  D4 M7 v( E* A! F( I3 j5 U% c
7月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攻占枫坪,迫使敌人退回吉水。
1 q) F# {* M+ j1 t  Q2 E! X
5 _4 z) e+ a7 [# O3 {7月9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颁布红军奖章命令》,提出给在作战中有特殊功绩的红军军人,按功绩大小,分别授予由军委制订的一、二、三级红星奖章。
5 {6 \' n% H( i$ R+ q
- K( n- _# D% g1 {# ]( I9 g" d7月1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召开常委会,会议批准中革军委关于以南昌起义的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会议还决定在苏区建立红军烈士纪念塔。
9 K5 K) I" Y/ k' f* b  P( r. A) B+ B9 n7 Z, Z; Y
7月12日 对国家政治保卫局拟调罗瑞卿,同聂荣臻、李卓然、罗瑞卿致电朱德、周恩来、杨尚昆、李克农提出: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分局刚刚建立,无工作基础,如调走罗瑞卿将使军团肃反等工作受到损失,建议转告国家政治保卫局,撤销原议。1 S4 G5 a4 ~, Y/ P. e
  {8 a$ u+ g) P# N2 @$ k
7月14日 聂荣臻、李卓然致电周恩来、杨尚昆,报告红一军团在新淦、峡江、吉水一带开展群众工作、征集资材、筹款、扩大红军等情况,并建议将八都以南地区划归公略指挥,积极争取向北发展,扩大苏区,成立以流源为中心的新峡县委,与永丰苏区打成一片。
' S; M) \) W& |0 \! z2 \8 K6 y3 {4 `4 b* k- i5 ?& X, t& G
7月18日 蒋介石在庐山举办军官训练团,开始为新围剿准备军事人才。
% u. `/ u) K( q) W6 c# N9 B1 M& Z; B. o# P( ^* r! P
7月23日 蒋介石、汪精卫在庐山召开将领会议,策划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并确定在红色区域周围建立碉堡。
4 i0 N$ l, A/ ^5 [. @
. e( W, @! @' M# Q7月2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五次“围剿”与我们党的任务的决议》。指出:粉碎五次围剿的斗争,即是阻止危机中的帝国主义的出路的斗争。五次围剿的粉碎,将使我们有完全的可能实现中国革命一省和数省的首先胜利。
, A1 m# [. i( c7 `  m
8 q2 F" O, f0 ^; g$ [- n* y  f  }# M3 w8月1日 出席红一方面军为庆祝八一建军节而举行的阅兵式和红一方面军在荇田召开的运动大会。比赛中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获得中革军委颁发的“模范团红五团”称号的奖旗。
5 U0 f/ Z( b) R; g) Y
/ B+ T' M. W9 G9 V" K, L! Q同日 根据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政府七月十一日的决议,作为有特殊功勋的指挥员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八人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一等红星奖章。
) e" h5 _0 B1 j' @6 p3 X- Z/ H7 L
同日 中革军委颁布《工农红军纪律暂行条例》。' j* f" G5 C9 J# i) h+ y" N. ^
" n* T, s6 R% X9 z* [+ f
8月6日 参加红一军团纪念“八一”举行的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体育运动会持续进行了四个傍晚,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游艺晚会。' X4 A) q6 {) h% f4 J
/ |% a! Y1 `, C- o; j
8月上中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地方武装活动于乐安、永丰、吉水一线,监视和破坏敌在永吉、永乐道上构筑工事;在戴坊战斗中歼敌数十名,缴枪数十支。
0 v5 ~" v' R+ w* [; C8 D' M  U# i2 K% K* ^) y
8月15日 根据中革军委和红一方面军的命令,正式组成由林彪任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的中央军。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和红十四师及独立第一、第三、第四团活动于永丰至吉水、永丰至乐安南北地区,以配合东方军作战。3 }0 q' E( ?5 k9 g

- M* t3 y4 d6 G: ~) Z6 j! V2 t8月30日 获悉敌第八十师约三个团及师直属队于二十九日进至乌江圩修筑工事,即同聂荣臻决定:趁敌立足未稳之机消灭该敌,打击增援部队,命令红一师(缺一团)绕至乌江圩西北切断乌江圩至吉水间交通,夹击乌江圩之敌;红二师及红一师一个团随红一师跟进,从东北方向向乌江圩夹击;独立第二团配合主力消灭乌江圩之敌。
) R0 W( {2 Q2 \4 V) I/ i$ _* c% k& W7 T( }. W) J$ p. G
8月31日 同聂荣臻指挥中央军主力向乌江圩之敌发起猛烈攻击,激战四个小时,全歼敌第八十师第二三八旅二个团,师补充团和师直属队等,共约四千余人,内俘敌旅长以下二千余人,缴获长短枪二千六百余支、轻重机枪五十二挺、迫击炮八门、无线电台二部以及大批弹药和军用品。我军伤亡二百一十余人。
1 s) h/ Q( x8 [) e/ ]3 Y9 F
. Q0 R1 T1 f3 G# u5 ]  b, W+ z9月1日 中革军委致电中央军全体指战员:“热烈庆祝你们乌江的光荣新胜利,这一胜利是有力地配合了东方军胜利”。$ A) R# ]& {* D7 N4 g) ~; y
7 H' ]2 Q$ ?5 L' U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建议红三师应迅速北调,及加紧该师整理训练,并为解决红三师的干部问题提出了具体办法。2 x% C: ~& {- b& S/ m8 i9 o* v

0 t5 i' N% \% ~% O7 V. }* f  A9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在枫坪、乌江圩拆除敌工事,派部队向江口、鼓岗、鹿岗、谭港袭击和破坏敌人构筑堡垒封锁线,并向永丰、吉水游击,待机歼敌。" \$ F7 P2 f$ q4 f3 L2 `6 C+ |

& l6 W3 `6 e$ \9月4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一方面军首长,报告与被俘的敌第八十师上校参谋主任金丹成等军官谈话的主要内容。在谈及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军事战略问题时,被俘军官认为:“可以说还是继续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计划”,“不过五次[‘围剿’]中蒋介石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用据点堡垒,完成北面吉水、乐安封锁线。”在谈到国民党军为什么会失败,被俘军官认为:“国民党军队腐化堕落……,军官怕死”,派系严重,“不是黄埔学生,莫想当他(蒋介石)的团长。”在谈到乌江战斗时,被俘军官讲:“红军作战猛烈、准确,几个钟头,我们的官长损失已达五分之四……红军的射击我是很佩服的”。9 U8 ^9 j( K5 B! k; I) f+ n

& i( Q7 T/ j$ a8 w! _9月9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朱、周,董、朱:甲、(略)乙、全师[]情况现有人员三千四百七十三名,步马枪……工作器具、刺刀、炸弹等均极少,毯子尚差半数,服装除部分未领外,领过的现已多破烂。医药缺乏,病员增加,作战时更成问题。全师并无一份地图。以上各项,请设法补充,特别是人员不充实,影响今后的作战程度。
3 O" @4 J( q$ O3 C0 T" M, P3 z: W) D) a  k; ~3 Z/ b
9月17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敌人采用逐步延伸的办法,首先完成在永吉间之封锁线,然后再移其兵力,进行永乐封锁线。……在此情况下,如我军仍在现地不动,则有使敌封锁线完成可能,故我们意见,应以我们的行动调动敌人,以寻求击敌机会,以破坏敌封锁计划,我们除以一部正面钳制外,余应到北线敌人之后方翼侧及间隙中活动”。% r1 w3 ~& w: k$ L2 h6 ^9 ^$ m
" ^, Z& ?  V& H6 y+ d' T4 b
9月中旬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继续破坏敌永丰、吉水、乐安封锁线。二十日,中央军一部截击吉水至八都和八都至永丰道上的敌人,缴获一批物资。
% |5 e: A2 v2 @' W
; q! J$ t- @- V1 u; G9月25日 国民党军集中五十万兵力,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持久作战的新战略,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首先以北路军第八纵队由南城向黎川进攻。
' ~% O' b) D, T$ p% a& w# q) C
; Q* A$ \. M: ?1 P/ G0 Z" W同日 中革军委指示:第一方面军应立即结束东方战线,集中于泰宁地区,并出其西北地带,消灭进逼黎川之敌。命令红一军团(缺一师)应迅速秘密地转入宜黄南部,参加抚河会战,并规定,最好于十月二日到河口、黄陂以东地带。同时,命令中央红军十四师在宜黄南部阻敌进逼黎川和集中抚州;独立第二、第三两团继续在乐安、永丰、吉水地带活动,吸引当前敌人。
6 Z4 @7 h3 m' w" G4 b$ X1 h7 b# |8 s4 g5 Q$ U
9月26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项英:拟以红一军团及独立第二、第三团等部,打击和消灭由永丰南进之敌,及继续拆毁敌堡垒工事和破坏桥梁、道路。
1 j+ K# B/ s$ ?7 ~+ _1 K  {" p8 v8 f
# `/ k5 D  c: n; C9月27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滕代远并急转董振堂、朱瑞:第一军团(缺一师)于十四日到演口附近待命。
& i/ ]2 t/ Q% t. a0 [' y1 T- W- R& l- u2 N( X9 f' x
9月28日 国民党军占领黎川。
9 o9 k" x5 G9 u& \9 }" x- t& Z9 E3 p0 v( R7 a' I) d/ I  _$ G, X
9月30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依据目前作战和红二师在乌江圩、戴坊等战斗中的干部减员情况,建议暂时不要调动该师师长徐彦刚。$ v" V. P! j, M
9 [3 S5 v: b  ]) @9 w4 C& ?
9月底 共产国际东方部派到中国工作的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被秦邦宪聘为军事顾问,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5 v- C" [+ q, {+ m" x  v/ W
! v+ L2 K! P# |7 d$ ~
9月 一九三三年6月8至12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召集会议,讨论第五次“围剿”的战略战术问题。柳维垣等人向会议提出普遍推行“堡垒政策”的建议,“主张构筑碉堡,侧重据点战”,以此作为防御和进攻的手段。蒋介石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南昌行营内设立了碉堡专课(即第六课),专门担任碉堡设计指导事宜。6月12日,蒋介石在《推进剿匪区域政治工作的要点》中,又强调:“剿共”必须继续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军队所到的地方,其政治、社会、教育,甚至产业,统统要军事化”;“党政军一定要整个的相辅为用,通力合作”;加倍地运用种种方法来摧毁共产党的“所有一切的组织及在民众中的一切潜势力”;“尤其是匪化的心理,更应设法改变”。为推行这一方针、原则,蒋介石举办了党政人员训练所。同时,加强特务活动,规定各县厉行保甲制和“连坐法”,编组保甲,训练民团,改组反动的地方武装队伍,建立保安队、壮丁队、铲共义勇队,强化各级反动的政治机构,让各地方的土豪劣绅回乡主持地方行政,直接协助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行动。7月签署颁布第六课拟定的构筑碉堡的具体办法和规定,要求军行所至,立建碉堡,逐步推进,稳扎稳打。并称:中央苏区面积不过5万平方公里,如每日进展1公里,“则不到一年,可以完全占领匪区”。蒋介石还把中央苏区及其邻近地区划分为8个筑碉区,又将抚、赣两河间划分为7个碉堡群区,并分别派员“选筑碉堡”。据统计,1933年10月以前江西全省有碉堡1157座,到1934年2月增至6053座(包括碉楼、堡垒、桥头堡、扩路堡、坏寨等);到同年10月,已增至14294座。7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召集师参谋长以上人员开会,决定:“将以往师辖两旅、旅辖两团或三团的编制,一律改为师辖三个团,减去旅指挥阶层”;团以下各级部队力求充实,以便长久保持战斗能力;团以上各级部队,均增设侦探队,扩大运输队编制,以加强搜集情报和提高运补能力。至8月底,“围剿”中央苏区的北路军多数部队先后改编完毕,大致分为3团、4团、5团制3种师。蒋介石以改编后的3团制师和整理过的5团制师为进攻红军的主力,人员武器补充充足;把新调至江西的部队加以重新整理,改编训练成“剿共”的基本队伍;以湘军及未改编的部队为筑垒守碉部队等。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在南昌、武昌、洛阳、杭州等地设立新兵训练处,拟训新兵150至200个团。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采取持久战与“堡垒主义”新战略,实行“以守为攻,乘机进剿,运用合围之法,兼采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的作战原则,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企图依托碉堡逐步紧缩中央苏区,消耗红军有生力量,尔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彻底消灭红一方面军,摧毁中央苏区。这次“围剿”,蒋介石坐镇南昌,亲自指挥。其部署是:以驻赣、粤、闽、湘、鄂各省部队分编为北路、南路和西路军。北路军以顾祝同为总司令,蒋鼎文为前线总指挥,下辖3路军,共33个师另3个旅,是“围剿”中央苏区的主力。该路军的编成和任务是:以4个师另2个旅编为第1路军,顾祝同兼总指挥,刘兴为副总指挥,配置于新潦、吉水、永丰、乐安、宜黄地区,构筑碉堡封锁线,逐步向中央苏区推进,并阻止红军向赣西北前进;以6个师编为第2路军,蒋鼎文兼总指挥,汤恩伯为副总指挥,配置于崇仁、腾桥、金溪地区,构筑碉堡封锁线,逐步向中央苏区推进,并阻止红军向赣东北前进;以18个师另1个补充旅编为第3路军,陈诚为总指挥,薛岳为副总指挥。第3路军又以14个师编为机动作战的第5、第7、第8纵队,以4个师1个旅编为守备队,集结于南城、南丰地区,沿抚河两岸构筑碉堡封锁线。第3路军是北路军中的主力,其任务是:在第1、第2路军的配合下,依托碉堡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求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此外,北路军总司令部还直接指挥第23、第28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封锁赣江,阻止红一方面军主力西进。第13、第36、第85师为总预备队,置于抚州附近地区。南路军以陈济棠为总司令,指挥粤军11个师又1个旅,筑碉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发展,并逐步向筠门岭、会昌地区推进,协同北路军作战。第19路军等部共6个师又2个旅,扼守闽西和闽西北地区,阻止红军向东发展;浙赣闽边区警备部队5个师另4个保安团,“围剿”闽浙赣苏区,并配合北路军第2路军,阻止红军向赣东北方向发展。空军5个队,配置于南昌、抚州、南城等地,掩护和支援地面部队,特别是北路军的作战。西路军以何键为总司令,指挥湘军9个师另3个旅,“围剿”湘赣、湘鄂赣苏区,并相机东进,阻止红军向赣江以西机动。9月25日,国民党北路军第3路军第8纵队周浑元部第5、第6、第96师由南城出发,经硝石进攻黎川,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黎川,位于闽赣边界地区,东连光泽、邵武,南达建宁、泰宁,西通南丰、南城,北出金溪、资溪,战略地位重要,由闽赣军区部队防守。但是,闽赣军区的部队几乎全部被调去配合东方军作战,防守黎川的兵力只有1个70人的教导队和一些地方游击队,力量十分薄弱。第五次“围剿”开始前,闽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曾建议,红军主力应及早集结于黎川东北的光泽、资溪一带,从翼侧打击进攻黎川之敌,而不死守黎川。毛泽东亦认为应该放弃黎川,诱敌深入到建宁、泰宁地区,集中红军主力,在运动中加以歼灭。但是,“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却要部队死守黎川,不能丧失苏区的一寸土地。当他们发现国民党军3个师由南城,经硝石向黎川进攻时,才急命红一方面军总部“应即结束东方战线,集中泰宁,出其西北地带,消灭进逼黎川之赣敌”,企图拒国民党军于苏区之外。但是,红一方面军的东方军正在围攻将乐、顺昌,中央军正在永丰、乐安地区作战,一时难以赶到黎川。27日,中革军委又仓促命令东方军迅速从将乐、顺昌北上泰宁地区,“先消灭进逼黎川之敌,进而会合我抚(河)西力量,全力与敌在抚河会战。”28日,国民党军先红军占领黎川。国民党军占领黎川后,加速构筑工事,巩固黎川与资溪桥、硝石之间的联络,以全力完成其由吉水到黎川的“全线封锁”。周恩来、朱德根据上述情况,判明敌军已开始大举进攻中央苏区,遂就方面军新的作战部署连电中革军委和中共临时中央,提岀:红军“必须以极大机动性处置当前战斗,正面迎敌或强攻黎川都处不利”。周、朱建议待东方军集中后,以一部佯攻黎川,吸引该敌;主力突击飞鸢敌之侧背,“并以二十师突入金溪、浒湾之间,以调动敌于运动中给以各个消灭”。但是,“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震惊于黎川一城之失,不同意周、朱的建议,而急于恢复黎川。他们命令第3师2个团、第15师1个团和第3军团教导营,迅速赶到黎川西南之龙安镇、弋阳隘地区,阻止黎川地区之国民党军向南推进;集中第4、第5、第6、第13、第15师(欠1个团)和第19师,“进攻硝石、资溪桥、黎川之敌”;中央军第1、第2、第14师及独立第4团等,由永丰、乐安等地东移,攻击和牵制南城、南丰、宜黄之间开进之国民党军,以保障东方军的行动。' k' v0 p6 x" x8 P+ Z: ^6 s/ i+ }
" j7 S9 U; P+ }
10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主力由永丰、乐安一带东移,急行军进抵神岗、党口、五都、东黄陂等地,牵制南城、南丰、宜黄之敌,保障东方军北上作战。
) G% E& m. |8 o6 G
4 o3 q/ m) Z0 m% J: Z, \$ K; T10月2日 共产国际所派军事顾问李德制定了《硝石、资溪桥作战计划》。计划中命令中央军由永丰、乐安地区东移,攻击、牵制驻守南城、南丰的国民党军;命令东方军兼程北上,消灭硝石、资溪桥以及黎川附近之敌。! d$ v( y) N7 V/ |9 N- N
& A. H& [- A4 K& C# e$ @
同日 蒋介石在南昌召开军事会议,确定围剿红军的战略要点和战术要点。
1 D! p( R6 E* Y* b+ w4 N9 J* m
) N0 O# I( u! E10月3日 同聂荣臻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徐彦刚已遵令照调,……二师长以吴皋群(吴高群)暂时代替,”并请求调红军大学学员曹李槐(即曹里怀)、唐儒、彭万玉回红一军团任职。
2 A8 `3 X% ?8 C: w7 h( a# R$ B% D7 }* R
10月4日 中革军委指示:为配合东方军消灭硝石、资溪桥、黎川地域之敌,“中央军应即以小部进攻南城附近之敌,以主力出新丰、里塔地带,力求消灭敌人实力,来吸引敌军。”有关攻击李五嵊之敌的这次战斗,董小鹏在《军中日记》中记载:“前面部队今日拟消灭艾家园、李王嵊一带之敌,接触不久,敌即溃退,但因截其回路之友军未依作战计划执行,故为其退出。实在可惜!”! e9 K, M) H8 y: r0 L- |5 S
7 q5 P/ b: {. G. t' z  D
同日 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等部队组成的红军东方军在泰宁地区集结完毕。
, @" v  w# F& A3 X$ p. `: C+ ~6 G0 ~  s; E2 I
10月5日 东方军由泰宁出发,向黎川以北的硝石地区前进。" ]* G) j$ M  {2 R

' Y& e, f! D% E3 E同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紧急命令》。
' L4 l; F" U: }' U5 c( B& k; I) b* u. }
10月6日 晨,同聂荣臻率领部队向李玉嵊之敌发起攻击。命令红一师由南攻击该敌,并向新丰方向警戒;独立第一、第四团由西南向北助攻;红十四师(师长张宗逊、政治委员朱良才、参谋长潘同、政治部主任唐天际)进至石街等地向南丰警戒;红二师进至里塔圩附近,作预备队。
* r3 \$ X2 o9 V, E- o9 ?* v% D" L* j% Z
* h! b0 d( v. h1 o5 R7 n3 m同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并转林彪、聂荣臻:“(一)独一、四两团仍立即转到北面,遵军委给予的基本任务。……(三)无论任何情况,中央军不得过抚河。(四)以后你们决[绝]须根据军委企图。”# [& }/ i7 i/ h7 ^! o! F5 R' K

' A! F- Z, W0 \7 U0 B+ ]8 T10月7日 红一方面军电令中央军配合东方军,消灭硝石之敌和进攻黎川,要求:“中央军不管李王嵊战斗能否解决,即以主力于明七日拂晓前逼近新丰街对岸西南适当地点,占领侧面有力阵地”,以积极动作牵制该敌,使其不能向硝石、黎川增援。7 [" X2 w. _8 T
8 i0 v% x  p/ |9 g+ v* _5 ?
同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滕代远:“一军团应即向抚河西岸吴(奇伟)纵队之各部作有力之进攻。”2 S6 v& e) P. D" r& p/ E! m
3 y& K! y7 D# v% P; ?$ f8 I5 s5 {! q
10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沙洲坝召开,秦邦宪宣布了军事顾问的职权和职责:顾问将参加中央和军委的重要会议,参与党和红军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所有政治和组织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机构编制和干部任免,所有重要军事工作,从战略方针、战役部署到战术方案的研讨实施,从作战计划到战场指挥以及红军的训练教育、后勤保障都必须接受顾问的领导和帮助;所有送中央和军委的文件、报告都同时报送顾问批示。党和红军各级组织、各级领导都必须尊重和服从顾问。
& }3 a' d- F  l) ]6 `
& b' E/ e; M5 _. R8 L# [10月9日—13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主力在里塔附近牵制敌吴奇伟纵队,并派二个团的兵力佯攻新丰街抚河西岸之敌第九十师,以吸引敌人,配合东方军进攻硝石。
8 g  J+ l. B4 W2 c1 C: w( ?( q* C7 d1 b% W( ~
10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主力在里塔附近牵制敌吴奇伟纵队,并派两个团的兵力佯攻新丰街抚河西街之敌第九十师以吸引敌人。配合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七军团一部组成的东方军进攻据守硝石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第九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九十四师等部,数日未克。6 v7 n1 c& w, x4 R/ l8 d  ^7 R+ d
% d; J, K% ^0 |
同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一军团继续在抚河西岸钳制吴(奇伟)纵队。”& J' S6 q0 ^+ U/ A) D

8 S! a" ]% J1 j& ?10月11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腾代远并报中革军委:我东方军各兵团在目前九天中须以最大的积极活动,尽力求得阻止和迟滞敌人集中(但不应强攻堡垒,不应向阵地战的敌人作正面攻击),以便东方军能用大的运动机动包围和迂回,争取在有利条件下首先侧击行进中敌之部队来扭转局势。
$ c) D' A! V. c4 m1 K: v
& ]# w# d" `! d: ~1 ~10月13日 东方军处于敌军包围的威胁之下,中革军委决定放弃进攻硝石,撤出战斗,并令“一军团主力暂时转移抚河之东”,红十四师移驻红一军团现所在区域,在抚河西岸牵制敌人。& a; b' C! @5 s/ X% k: ?6 F
6 ]8 p$ x" G3 D0 V7 d( j) `
10月17日 蒋介石颁布对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围剿的行动纲要及计划。
# @- w3 L' h. V- A* s5 k, S0 x
# e. [3 G: s, S6 }9 W同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林彪、聂荣臻:“我一军团明十八日仍须继续照原定路线由石咀、千善地域前进,务于十九日到达该地域。”" Y6 n5 [, O$ }# m. J
% A- P) K  S6 U! [( g; f5 u
10月18日 遵照中革军委和红一方面军准备在资溪桥地区与敌薛岳、周浑元纵队决战的指示,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东渡抚河,经饶坊、洽村、甘竹,十九日到达广昌县千善、南丰县石咀地域。( B$ D5 }, \5 l2 Y( @4 g1 I
1 D/ a/ j! s' }) E. S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发布紧急动员令。0 t( Z8 G. M$ [( I. T2 e% k

1 L5 `! Z% p" F, a% Z/ J10月1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广昌县千善、南丰县石咀地域。0 X2 `% O, m  D4 \

: ^! e0 H" o8 ^2 T10月22日 根据李德制定的作战计划,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十九、红二十师在彭德怀、滕代远的统一指挥下,进攻驻守在资溪桥、潭头市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第九师、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九十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九十六师,四日未克。
2 G: Q5 o- U4 ^2 D. N
0 |- A* U5 }$ R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集结于湖坊地区作为预备队,准备突击敌援军。) T: S2 M& {/ t" }( N0 ~/ T3 O+ C
9 G& c' V+ ]- R, k% B8 v3 c
10月25日 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一部,不仅未能牵动敌人,也未攻占资溪桥。
% t  u, V( f% |7 m8 `
! `) s6 J1 j) W* |9 i# F3 [10月26日 红军被迫撤出战斗。7 V$ u' e3 y- e0 x  _% S1 }
* y9 B+ |  M% P- q( e8 E8 [, K
10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湖坊地区秘密转移,经八都向硝石以南黄原圳地区开进。- M! V# }, _+ ]

! o7 H# v# P1 f2 S/ F2 N同日 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代表徐名鸿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及中国工农红军代表潘汉年签定《抗日反蒋初步协议》。; Q' W6 _6 i/ P# u: w
* q( W+ V6 X* |" C
10月27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第一军团应在硝石之南、黎川、河西之驻地,并于运动中打击敌第九师、七十九师部队,在万一时则向康都撤退,每日要转移驻地。”
: P* ]: c. H6 D4 I2 ~( D
3 |4 I1 \6 A* D, u10月28日 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正式成立。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粟裕任参谋长。4 ~3 \  j7 i9 P+ }
" w, a5 [8 E( _$ n
同日 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正式成立。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涛。* e# @. r* f' R5 L! q) V) t
7 D9 b' r2 L" I% w7 C
10月29日 中革军委作出《各部队之部署、任务的决定》,重新规定:“中央军的任务是在粉碎抚河沿岸及抚河西的敌人”,指示“红一军团应经康都渡河过抚河西岸”,会同新成立的红九军团主力,在康都地域阻止南丰、黎川间敌人的前进及破坏敌堡垒工事。同时,调整了中央军,由红一军团和红九军团第十四师及独立第一、第四团组成,统一由林彪、聂荣臻指挥。红一师师长罗炳辉调任红九军团军团长,李聚奎代理第一师师长、黄甦任政治委员,吴皋群任第二师师长、胡阿林任政治委员。
$ F1 t/ z. e) A/ l1 {- G; J( \, b7 `( t7 U  t0 b; o  u2 [$ Z
同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下达截击国民党军吴奇伟的命令,强调这一截击应是迅速突然短促的,然绝对不应正面强攻。
4 j- m6 h3 A+ A; h! U
8 z& a4 \6 z: M11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隐蔽集结于洪门附近,截击由硝石向南城运动之敌第十四师,因隔河侧击,友邻部队未能及时赶到,敌退往南城。( S$ V- ]. L/ l" x

. w$ a( _' E" t+ L0 c/ N11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转移至黎川以西钟贤、黄沙一带,掩护红三军团集中打击敌人。  z. r/ w9 Z2 z, P  S  d! V

" L$ u5 m8 z8 [% r# _) D5 w. k3 m11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钟贤、上坑圩、东坪圩地区向西突击,破坏里塔圩、枫林塘一带堡垒封锁线。
; M" S8 B! }4 _9 E: j4 K. v# R/ }& n7 z# U
11月6日 同聂荣臻签发为注意警戒严防敌袭与随时准备消灭敌之袭击部队的训令:[]据最近战斗中检获敌方文件及其俘虏官供称,敌谓我军警戒历甚疏忽,故敌常有乘机袭击我军之企图(如最近黎川东山、胡坊等处之被敌袭击,以及过去敌袭宜黄之教训)。因此,我军与敌相隔较近之部队须特别注意严密警戒,如遇天冷或风雨与月明之夜,尤须注意严防敌人乘夜袭击。除一般应注意事项外,兹特规定必须做到的条例如下:一、我军如在与敌相隔不远的地方宿营时,务须周密地配备警戒详细计划、紧急时的处置(各方大小道路的调查与明了,尤其是通敌要道兵力配备及其哨兵的位置,“白天的、夜间的”抵抗线及主要阵地的选择与夜间射击设备,以及紧急集合场的规定等),并且须将这一计划和处置详细通知各部队首长及各个战士知道,以便发生紧急惰况时,才能从容应付。不致手忙足乱、为敌所乘。二、警戒线前面各道路,特别是通敌道路须密布潜伏侦探或坐探以及便衣队积极活动。三、担任警戒的部队首长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别担任轮流査哨,坚决反对不査哨或不经常査哨的现象。四、在驻地通敌各路,每夜各须派约一排兵力前出十里至二十里游动警戒(不可固定一地不动)。五、前哨警戒部队必须在通敌道上设置夜间射击设备,并多设临时人工障碍物与简单工事。前哨警戒部队必须在其警备阵地前面适当布置与多设照明材料。六、各部队须经常注意利用时机多演习夜间动作及加紧夜间教育。七、在距敌不远估量敌有袭击我军可能时,须预先布置计划伏击或侧击与消灭来袭之敌。八、各部队随时须准备打击和消灭敌之袭击部队。以上的办法,望各级首长充分传达与严格执行为要。此令,中央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
; h% B5 N& I7 ^8 h* z  V
  S) G: p: a( x: {  V11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神岗地区,待机突击在麻坑至见贤桥构筑堡垒封锁线之敌第九十九师郭思演部。+ W8 f( D  |& r/ g  A& a

& `0 v$ H" h0 q( N& c5 K' S11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主力由神岗地区出发,从见贤桥至麻坑之间突破敌人堡垒封锁线北进,抗击敌第三路军向南推进。国民党军集中十个师的兵力,从南丰、新丰城、塔里圩侧击,封锁红军归路。
) ]$ s7 Q* k  R- ~) A, N
" l  u" J. s: T3 @* i; G11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中央军主力迅速南返,进至圳口、上下南罗坊、滨源、神岗等地,并占领云盖山一带阵地,摆脱了敌第三路军十个师围歼的企图。" H( [" p# i* C. F( x

; w5 g2 y3 [& h6 I+ }7 h11月17日 十四时,国民党军第三师、第九师、第五十九师、第九十师、第十一师、第六十七师、第十四师、第九十四师、第九十九师、第九十七师等部攻击红军第一军团占领的云盖大山阵地。激战十小时后,指挥部队向神岗、党口、熊坊等地集结。
+ t& i$ `, v7 h- M- ?6 y( }) h' x9 F$ A4 _, G
11月1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进至神岗、党口地区,以一部兵力占领大雄关。
) F) m4 |7 T+ {+ `4 w8 O- S; S! u% a' E& _# Q5 o6 Z
11月19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攻击木鱼嵊、西山岭的国民党军九师李延年部。但是,敌人炮火强烈,红军伤亡极大,战斗中,红军第一师、第二师师长负伤,第二师政治委员胡阿林牺牲,第二师第六团团长张世杰阵亡。黄昏率领部队撤出战斗,向朱坊、沙坪上、新丰一线南移。
6 h/ p6 {; L4 \7 r- @, `  _+ b1 Y, ?
同日 刘亚楼继任第二师政治委员。第二师师长吴皋群调离,由陈光继任师长。红四团团长萧桃明牺牲,由钟福元继任团长。张宗逊继任第十四师师长。
8 \* L/ @0 e# W6 M& K2 G, {
: R7 T# Q; f! Y7 n5 }; |11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朱坊一带地区休息整理部队。红九军团第十四师移至罗坊、白舍圩地域整顿。$ f8 Y/ h0 Q7 e4 k  u' n/ q

' ]5 h5 u8 ~% g/ ~' o, M" v1 F* B' m同日 中革军委发布致红军师以上首长信,对方面军领导同志干预了军委的正确决心和各军团执行军委指示不坚决提出批评。0 w7 z5 I: k* J' l( G. K; y

! S3 S4 v7 Y7 z% C/ G. D2 `( Z同日 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和国民党内一部分反蒋势力李济深等,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宣布同蒋介石决裂。
$ R7 t7 Y$ M, V0 Z+ q! d( J, M# |/ x/ L: j- x4 g+ J: B. m' U
11月22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第一军团暂时不要转到抚河东岸”。3 c( l# k+ \) d: O8 v

# @! u9 X3 x2 _, P8 i& \" O  U% }* H同日 福建人民政府宣布正式成立,主席李济深,委员陈铭枢、陈友仁、蒋光鼐、蔡廷锴、戴戟、黄琪翔、徐谦、李章达、余心清、何公敢。两个月后失败。
5 C) K( b. d- @$ e* B
7 G( I. f  k) P  c6 w11月24日 同聂荣臻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报告红一军团在休整期间的工作:各级逐次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作战及部队的情绪,并要求各部队防止松懈及各种不良倾向的发生。报告同时提出,因作战伤亡较大,请求军委给予补充。
- S! w. w" s* l' \" M7 v* U! X
9 w' s9 F# t8 R* W( S- Q0 X4 N11月28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一军团的主力应于沙坪上以东的地区,该域由方面军的首长确定、整顿”。$ u; i$ o9 z( w9 ~  i$ @

+ s/ ]% m8 d- I# ]' f" c11月29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下达截击国民党军吴奇伟的命令,强调这一截击应是迅速突然短促的,但绝对不应正面强攻,要求林、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布置。
; @- d, x! k' H2 a0 v
0 B' f; A/ p7 X4 w, B8 z' v0 }11月30日 同聂荣臻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红一军团及第一、第二两师均无参谋长,缺乏很多干部,请求派干部来,不然红一军团司令部无法开展工作。% ^8 \' }' |, |% b
. u  U6 d: {* n* {3 w8 F# s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准备于十二月中旬调左权任一军团参谋长。8 u% r( t; X/ c5 d1 o+ ~# D

& g2 g( w: Y/ c/ h& u同日 项英致电朱德、周恩来:“一军团及独一团:游击党口;袭击九十师的部队”。
- s4 r0 h9 m, h" M  ]' o3 `! Q# o/ e8 u5 p/ [  K( n$ U: v" H- T, u
12月3日 同聂荣臻、李卓然致电项英、王稼祥,针对新战士开小差的现象,建议各级领导加紧在扩大红军动员时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注意对新战士的家属宣传教育工作。
( V) [( K! y  P- T. x, b, o# n  p2 E, M
12月5日 中共临时中央又发表了《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进一步指责福建人民政府的一切主张和行动:“将不过是一些过去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们与政客们企图利用新的方法来欺骗民众的把戏,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推翻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是为了要维持这一统治,为了要阻止全中国民众的革命化与他们向着苏维埃道路的迈进”。2 c# q+ W+ G" m* [2 W( }; j
! o/ m3 g  e& Q9 w1 A" B4 m' s* J2 ]
12月6日 遵照朱德、周恩来以积极行动造成吴奇伟、傅仲芳两师出动,以便突击该敌的指示,同聂荣臻命令周振国、黎林率独立第一团移至礼保、外堡,向五都至演源间之敌不断袭扰,诱敌出击,并决定红一军团主力自九都、东陂之线实施突击。十日,独立第一团由七都出发,经六都向五都之敌发起攻击,诱敌出动。在战斗中,独立第一团团长周振国牺牲。
+ H6 t, B5 N8 F7 k  m/ X3 v7 l
9 q5 v3 j$ [$ u9 i  t" }12月10日 九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朱、周:一、独一团今晨已自七都出发,经六都向五都之敌攻击,诱敌出击。二、九都到五都二十三里,东陂到五都三十五里,接五都二十五里为敌行短距离之出击,待我们得信后再出动,则驻东陂之第一师为失时机。均本日已令第一师移九都附近待机,如十六时仍不发现出击,则□□陂宿营。二师及军团仍在九都边山下原地待机。三、我们准备一发现敌向南或向西南出击,则我们即自驻地平行路出动,但须待敌出至距五都六里以外之地点不打,如走进则恐仍变成打了五都。
& m! }. Q; j' h6 G6 m  ^+ ~
& ?6 ~1 d/ I( ~& n12月11日 红军独立一团在仙子桥与敌人激战,指挥红一军团投入战斗。十五时红军占领仙子桥,敌人向五都撤退。指挥红一军团即行追击,于五都附近歼灭敌人一部。
' a5 M, W8 n; \5 ^6 j8 R
7 l* J3 a) |3 m, v  h12月12日 国民党军第八纵队开始向红军团村阵地攻击前进。其部署是:以第六师经余庆亭、谢家排、五都围,向李家洲前进;第九十六师经鲤潭桥、大芸以及新峰、三都、团村,向东山前进;第五师随第九十六师后跟进。
* a5 K  q* ?3 U8 z$ q# B/ q) T. r% t/ N, }
12月14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闻方面军将回瑞与军委合并,请求军委调几位参谋人员随同左权一起前来红一军团。
$ G4 m( ], e! X" J  q% R# b9 v
2 I7 ?- q" u3 Z/ N+ g& G12月15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攻击南丰南部丁毛山地区国民党军第九十三师,红一军团第二师向永丰、江口警戒。红一军团警卫师担任助攻,协同红一军团第一师突破大桥至永丰敌人之间的封锁线,切断敌人永丰、大桥、古县之间的联系,包围国民党军第九十三师。但红军缺乏重武器,攻坚失利,且遭受重大伤亡。
& a3 f1 O) R( a* y% p' j2 o, h& z% l! A
12月20日 根据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中革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总部移驻瑞金并入中革军委,红一方面军再次改称中央红军。
! H: F' r4 F( N# `
& v. k& o! C& D" B% ~5 {同日 同聂荣臻、陈毅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为执行在乌江北岸打击敌人之作战方针,建议:首先袭取大桥与永丰间敌堡垒,切断敌与永丰之交通联络,无论如何必须在大桥、永丰间打开一个缺口,才能便于今后进出行动。
) u7 `4 z& _4 m  k& f- L1 q7 O4 R% e" l
同日 根据李德建议,中革军委下达《关于转移突击方向和组织三个军及各军动作的指示》,指出:目前,敌以第八纵队三个师在德胜关附近暂时钳制红军,处于守势;第五纵队四个师向东进攻,企图与其邵武地域之部队切取联络。东北方已被敌切断,西方的永丰、古县是敌“最弱的地位”。因此,应该转移突击方向,“消灭乌江以南及以北的敌人部队和恢复我们的苏区”,迫使敌人改变部署,转变战局。并决定:以第五、第七军团及独立第六十一团和东北各地方部队编为东方军,留在建宁、泰宁、黎川、光泽、金溪一线,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和消耗东线之敌;第九军团及独立第一、第四团编为中央军,在第五军团左侧前牵制和消耗敌人;第一、第三军团及独立第二、第三、第十一、第十三团编为西方军.转移到永丰地区消灭敌税警总团,并相机消灭第九十三、第二十七、第十三师等部队。警卫师仍在永丰地区活动,并以自己的动作掩护西方军。
( j  V* c8 C% t. ]8 K* q+ n; d$ x
12月21日 同聂荣臻、陈毅致电朱德、周恩来、项英:“已派队到江口、鹿冈间侦察北出道路”。同时提出,红一军团北出后,在封锁线以南的部队由陈毅指挥。$ g; o% b+ o* T. t

- d. |. s- N& d+ T* d; N12月2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至永丰县七都、洋湖之线。
/ l8 h- i, `0 \% v( r1 F
# L( Z0 V+ U3 g+ o% w12月23日 同聂荣臻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根据对江口、永丰间敌封锁线的侦察,此间敌堡垒工事相当坚固,各碉堡均有兵把守,极难通过。“在上述情形下欲通过敌堡垒线,则必须夺取敌之一部碉堡后才可能北出,……建议西方军缺三军团,目前以主力应首先解决九十三师,……以一部同时攻击永乐封锁线之薄弱部分,准备北出”。( T3 z# q& R  n/ ]

5 m  \* W5 Z1 `, s7 x: P. E3 U12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驻七都、水东、鸡田、坑口、遇元等地。
6 o: Q+ p' [: v1 [2 ~, H( f. k- G* [0 ?, A0 d' V' ~9 L
12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西方军向永丰以南丁毛山之敌第九十三师和税警团发起攻击。具体部署是:以第一军团第一师担任主攻,第二师负责向永丰、江口警戒,警卫师及独立第十三团担任助攻,协同第一师首先突破大桥至永丰间之敌人的封锁线,切断敌第九十三师同永丰间联系,尔后由大桥向古县方向筑垒前进,压迫敌第九十三师收缩于瑶田、荇田一线,聚而歼之,或迫其撤退而在运动中加以歼灭。战至一九三四年一月四日,西方军曾一度攻占上坑西北高地,占领上州附近敌堡垒,截断敌第九十三师由永丰至大桥、古县间的交通,并给税警团以沉重的打击。但因敌固守堡垒,并以强大的兵力及火力向我反攻,西方军遭受较大伤亡,被迫于四日黄昏撤出战斗。北出作战计划未能实现。$ E! R) l2 H, V  \/ E" F
7 V8 a5 \7 e& {* ]2 U3 l- c
同日 丁毛山战斗:这时,永丰地区的国民党军防守得仍较严密。北路军第1路军,以骑兵第1旅驻守丰城、清江一带;“剿共”第2纵队驻守吉水;美械装备的税警总团驻守新浪及永丰、乐安地区;第93师驻守大桥、藤田一带;第27师驻守乐安;第46师驻守凤冈。这个地区堡垒林立。特别是税警总团一部和第93师防守的藤田至永丰之线,构筑碉堡共230余座,平均2公里左右1座。其中坪寨3个,连碉5座,排碉42座,班碉180座,石碉占总数约38%,火力配系比较周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无视这种情况,要求西方军以堡垒对堡垒,实行“短促突击”的新战法,消灭国民党军第93师等部。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西方军(欠第3军团),在第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开始向永丰以南之丁毛山地区发动进攻。部署是:以第1军团第1师担任主攻,第2师负责向永丰、江口警戒,警卫师及独立第13团担任助攻,协同第1师首先突破大桥至永丰间之敌人的封锁线,切断敌第93师同永丰间联系,尔后由大桥向古县方向筑垒前进,压迫敌第93师收缩于瑶田、若田一线,聚而歼之,或迫其撤退而在运动中加以歼灭。12月25日,西方军发起攻击,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与敌人浴血奋战至1934年1月4日,攻占了上坑两翼高山,占领了上州附近的敌人堡垒,切断了敌人永丰至大桥、古县间的联系,包围了敌第93师。但是,红军缺乏重武器,不但无法消灭龟缩在堡垒内之敌人,反而在敌人的强大火力射击下,遭受较大伤亡,第1师第3团的9个连队,有13名连级干部阵亡,被迫于4日黄昏撤出战斗。后在大旅与敌对峙3日,寻战未果,于8日东进至大湖坪地区。至此,“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西进永丰地区的反攻计划化为泡影。
) X/ z3 `6 j1 s) ?: U0 R: W  Z$ }5 W/ P
同日 项英关于接收调拨新兵工作复电朱德、周恩来、林彪、聂荣臻。
- ]6 T7 V1 B; ~* Y9 @' U1 u" D' e& K/ T! D
12月28日 同聂荣臻致电项英、朱德、周恩来,请求调红军大学高级班学员曹里怀回红一军团任第二师参谋长。% ^! `5 {; [, E

. i) _6 ~! o2 R) @( j年底 中革军委任命左权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 M' W" P( a/ l$ W( x8 |: t: ~1 G% \. k. m: K2 |$ U6 X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30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4年 27岁
9 ~  ]0 g" w* c4 n! i- a% P
% I, M) p+ z) Q& H1月1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红军总部合并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 z4 t: }  V" J2 d0 r% O; J+ G. {( [  r( o5 N  z
同日 中革军委颁布《关于重新规定红军供给标准的命令》。
& K  k% v( W+ ~) }5 v) C8 l$ n. c. V' J+ _8 `% S1 u
1月4日 同聂荣臻指挥西方军攻占了上坑两翼高山,占领了上州附近的敌人堡垒,切断了敌人永丰至大桥、古县间的联系,包围了敌第九十三师。但是,由于红军缺乏重武器,不但无法消灭龟缩在堡垒内之敌人,反而在敌人的强大火力射击下,遭受较大伤亡,第一师第三团的九个连队,有十三名连级干部阵亡,被迫于黄昏撤出战斗,红军北出作战计划未能实现。
7 y$ M8 `0 L7 `. U* n1 n2 S
& }( U" ^; b( s! O同日 朱德、周恩来自前方返回瑞金。
0 _# R  h$ h: {0 l6 c! n5 G* j
  h4 s! Z/ u: f% H+ J1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在大汾与敌对峙,寻找战机。; p( A; X% F, _/ ^! R

5 m' d: F' M# o6 k% u" A" c* ?1月8日 在大汾连续三天寻战未果,同聂荣臻即率领部队东进至大湖坪地区。8 G7 B9 Z- ~1 c  g0 Z) T/ ]5 W

7 j7 \; s! {8 Z2 V1月15日—18日 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在瑞金召开,会议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王明、陈云、康生、任弼时、张国焘、毛泽东、顾作霖、朱德为政治局委员,刘少奇、王稼祥、关向应、邓发、凯丰为候补政治局委员。会议讨论博古《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张闻天《关于苏维埃运动与它的任务》的报告。会议通过《五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提出中国的革命危机已到了新的尖锐的阶段——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第五次反围剿即是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 E1 Z1 @* K% z6 O+ n/ h
" \$ I1 U, F+ Y' {, F
1月21日—3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到会正式代表六百九十三人,候补代表八十三人,列席代表一千五百人。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文件。: d% Q/ C( q1 ?3 b8 c# @

+ u) I9 N% r- v2 K" H+ c3 h1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永丰地区向东转移。
% V; C& A# w& ?$ B3 X# Z. O& ]7 T. z9 A
1月25日 国民党军第三路军主力向建宁方向发动进攻。, `. ~/ G, K0 E3 i3 E

3 ^  J9 x& M! N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建宁以北地区前进。
* c$ @# L* o3 T8 F4 I, S* P
$ ?1 ?2 k: ~7 w/ N& o' T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樟村、横村。
  R; P+ Z" i* T4 P2 j
' f* t" O4 \( n. p5 K( W0 W! ~1月26日 红五军团撤退至寨头隘、邱家隘一线。  ]" _+ a4 k  ?5 a! G+ q
, o0 y* j* ]$ `4 i3 B, q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抵达建宁东北地区。6 e' b, \4 }5 |* @) o
$ a- a6 y7 I) J, X8 l' x6 Z5 M
1月2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主力由邱家隘东南向进攻建宁之敌实施反击,在溪尾附近与陈诚部激战,打成对峙。. I9 Z8 ?3 G+ y4 L# e$ |  t& `: k
5 q( g0 t6 r& O; h! Y
1月28日 陈诚发现了红军的企图,即暂时放弃进攻建宁的计划,以第七十九师防守寨头隘、邱家隘等阵地,其余兵力向横村、樟村、西城桥地区集结,准备由樟村西向南丰,构成樟、南间横的封锁线,巩固其后方,尔后待东路军西进至闽赣边界地区时,再用交互前进法,向建宁进展。% e' A3 t( l9 Y) Z5 b3 \% |
  w7 ]0 r9 C. w2 O) C/ Z
同日 同聂荣臻奉命率领部队撤离战场,至溪口附近待机。
1 F) n. u0 P& j9 `5 S. |
, e) v4 \2 F2 k& ]; i! {8 O- w2月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江西黎川坪寮地区攻击国民党军第七十九师,歼灭第七十九师第四七零团大部。因敌人援军已到,当晚主动撤出战斗。" O& k7 d8 L2 v2 ^

/ E6 [3 o- e0 g/ U. H5 D! J! P同日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闭幕式。会上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等一百七十五人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7 v  @2 b* t3 s: a3 Q
" U$ ]3 l2 \. H8 E% V8 j
2月2日 拂晓,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乘雷雨交加时,再次攻击坪寮的国民党军,攻占多处据点。雨后,国民党军向红军发起强烈反击,红军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战斗,率领部队撤至溪口、朱谭等地集结休整,构筑工事,待机歼敌。5 l" \# V9 ^3 Y% U. F' o- {3 ]7 b
. N1 }# G/ P9 N6 b+ V* Y
2月3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毛泽东、项英、张国焘、朱德、张闻天、博古、周恩来、瞿秋白、刘少奇、陈云等十七人组成主席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会议通过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选举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稼祥为副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外交人民委员王稼祥;军事人民委员朱德;劳动人民委员邓振询;土地人民委员高自立;财政人民委员林伯渠;国民经济人民委员吴亮平;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司法人民委员梁柏台;内务人民委员曾山;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国家人民银行行长毛泽民;外贸总局局长钱之光;工农检查委员会主席项英;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中央合作总社主任徐长山;最高法院院长董必武;秘书长谢觉哉。
. K! b" w3 s1 M& K& T. `: M" k6 l' {" l$ X  u: y, h1 y
2月5日 六时,为打击西成桥之敌,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平寮距寨头隘六里,中为谷地,寨头隘与平寮能以目视连〔联〕络,平察〔寮〕地势正高。岩前在樟村东南里岭下,东平察〔寮〕之东北,距樟村五里,距岭下五里,距平寮八里。二、如敌固守现在阵地,我军从正面进攻则兵力展不开,且系仰攻,敌有利阵地上之堡垒。我军如在寨头隘、平寮、岩前之间隙中行包围或迂回的攻击,亦系处仰攻地位,兵力之运动与展开均受地形限制,且侧面暴露在敌之堡垒下。准备突击向安仁前进或向康都前进这敌之侧及后,或突击樟村或横村或龙安镇向西成桥之筑堡部队。因此,我军须以有力部队在两〔西〕成桥教通龙安德、横村,通樟村路上活动,孤立与封锁西成桥之敌,迫敌向西成桥修连[联]络堡。如敌往右前进又不派兵在与西成桥间修连〔联〕络堡,则我军可佯攻西成桥而打击其增援队。如两〔西〕成桥较易攻时亦可攻下来,西成桥敌人是不比较孤立的敌人。三、敌军以建宁为作战,其主要突击方向当在经将军殿、安仁寮前进,平寮、岩前方面敌多半是取守势的,因坪十字隘、茶庵隘、大岭、朱团之线他是很难攻上的。四、(一)我军主力集中后,宜以一部在扼守十字隘、茶庵隘。朱团、大岭阵地并伪装,且我□面以主力任此一举。(二)诱敌向将军殿、安仁前进或向康部前进。(三)主力隐蔽集结于邱家隘西或南龙安镇以南之适当地域。
9 K; X1 W' Q5 d+ E4 g  L* s' Y3 D. G0 B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急!平寮、茶庵隘、上坪、大岭、朱团一带地形甚为险要重要,迄今该地带堡垒构筑仍未开始,十五师只派兵一营接替茶庵隘附近守备,该营须监视平寮附近之敌,无暇筑堡,同时该地带较为宽阔须两团兵力守备。望即指[示]。
8 w# V  u! a, Y' ]5 y
. v- W( {, K3 _6 B! n9 j8 C2月7日—14日 中国工农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在瑞金召开。红一、红九军团和湘鄂赣、闽浙赣红军及补充师代表编在第一组。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等思想。
  f& D$ @( m- p$ H3 F& C
8 d+ w3 L' i; S  R# Q! U8 E2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鸡公山西南的掌坊、芦坑坳一带以佯攻,配合红九军团抗击向鸡公山攻击之敌,终因我防线太宽,遭敌猛烈炮火及飞机的轰炸,部队损失很大,鸡公山、坪上圩等阵地先后被敌占领。5 ^" X/ D& G  U

. f6 s- Q$ ]2 h, F6 Y- n同日 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红军第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政治委员黄克诚:朱主席、罗、蔡、洪、黄:(万急)一、今日我们到达鸡公山附近谅已天黑。二、如今日到得早,则我们今日即进入战斗消灭敌人,如到时天已黑则隐蔽不进入战斗,明晨行拂晓攻击。三、如坪上圩有我军堡垒,则九军团须集结完全足够的兵力死守之,切勿将堡[垒]落[入]敌手,以便一军团突击。四、第四师今日的行动亦应与一军团采取同一原则。3 R' t& b) [; v0 V
, {1 L1 ~$ y5 Y# b& A$ Q
同日 坪寮战斗后,国民党军进一步巩固了占领区。2月9日,按照既定计划,由樟村、横村地区向南丰筑垒推进。其部署是:以第11师向宜古坳、坪上圩之间地区推进;第94师向西城桥、坪上圩之间地区推进;第14师主力向西城桥推进,并以1个团经孔岩,向河桥前进,钳制红军,掩护其主力前进;第67师为预备队,控置于梅源附近地区。为阻止敌人前进,中革军委命令红9军团,在苏家洲、窑下和芦坑、五通桥以及樟坊、增坊构筑3道防御阵地,分别以1个团防守,主力集结于五通桥地区,准备突击敌人。9日9时许,国民党军开始对红军第一线阵地实施猛烈的攻击。不久,红军第一线阵地被敌摧毁,坚守阵地的部队被迫退守第二线阵地的鸡公山。鸡公山位于西城桥以西地区,是扼制西城桥的要点。是日12时,国民党军以第14师为左翼,第94师为右翼,同时向鸡公山发动猛攻。坚守阵地的红3师第7团同敌人展开顽强的拼搏,特别是该团第1营营长岳忠山,当敌人迫近阵地时,他以手榴弹,杀伤敌30余名,接着,跃出阵地,用马刀砍死敌人10余名。全营指战员在他的率领下,多次同敌人肉搏,接连打退敌人数次冲锋。但是,红军由于兵力薄弱,弹药用尽,战至19时许,岳忠山等指战员英勇牺牲,鸡公山阵地被敌第94师占领。
# k5 p2 }. m$ ?: Q0 S! b6 C- z9 S/ l% S5 G. f3 t
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第一团(团长杨得志)占领三甲嶂。在鸡公山战斗期间,红1军团首长为支援红9军团,命第1师第1团为先头,由团长杨得志,政治委员符竹庭率领,于9日傍晚,冒著绵绵细雨,踏著泥泞道路,向鸡公山地区疾进,是日夜先敌占领了三甲嶂(今三家帐)。广大指战员不顾疲劳和满身的泥水,连夜构筑工事,掩护军团主力开进。三甲嶂是1座土石山,高约500米。山虽然不大,但地势比较险要,易守难攻。
- q5 u( F4 u0 b$ h! z7 D( ~6 c- s9 n! X- ~( c4 C& W
同日 十八时半,聂荣臻个人署名给朱德发电称:朱主席(十万火急):一、我们于途中接罗、蔡报告,敌十一日与之接触,分向坪上圩、杨梅寨、苏家桥攻击,并云,我第一线阵地已动摇。下寨子已失,敌并向鸡公山之侧后迂回。我反突击队已尽用。二、又据参谋汇报,鸡公山已失。三、因本日一军团接命令过迟,使部队经返周折致不能及时来增援反突击。四、我一、二师及九军团部队均在撑坊、芦坑附近佯攻。五、军团司令部在撑坊村,尚在前面侦察。详当再□。& d( u. e/ `4 [
) }! R3 h# h. s8 t, z- ?
2月10日 拂晓,国民党军第94师开始向三甲嶂阵地进行猛攻。红1团广大指战员毫不畏惧,沉著应战,接连打退敌人数次攻击。14时许,敌第94师在第67、第14师等部的增援下,再次向红军发起攻击。红1团广大指战员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坚守主阵地的第2营,在营长陈正湘率领下,顽强战斗,英勇杀敌。4连战士梁署科在全班只乘他1人的情况下,仍毫不动摇,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冲锋;二班长杨初根,在子弹打光后,带领全班战士用石头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全营打得只剩100多人,但阵地仍増然未动。是日傍晚,红1军团主力赶到后,红1团协同主力,将敌第94师等部全部击溃。三甲嶂战斗后,红1军团并指挥红3军团第4师,从2月15日起,又进行了凤翔峰、乾昌桥、司令岩等战斗,其中主要的是凤翔峰战斗。
9 \2 d7 g- y1 }4 z3 z: g$ Q. d% Z1 _1 T8 a2 V/ _6 s
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写信给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政治委员谭政。李师长、谭政委:本日敌以猛烈的炮火与飞机的轰炸,掩护其部队向我鸡公山、坪上圩、杨梅寨等处守备部队猛攻。至下午三时许,均已被占领,现已成对峙的局面。本晚我们即在杭山圩、芦坑坳、五通桥、撑场附近一带宿营。你师应即在杭山圩岭下附近一带布置宿营,并担任向坪上鸡公山、芦坑等方向派出严密警戒,与防止敌人夜袭,与封锁消息。并与芦坑坳之第二师部队切取联络。九军团部在石古坑,我们已饬军团电话队向你们架设电话,你们亦须注意与九军团部队切取联络。我们今晚在撑场与芦坑坳之间村子宿营,地点另告。林彪、聂荣臻,十日十八时于石古坑。  }9 D% ^0 f% [! X+ ^1 n

$ _! o# G0 h+ ^2 z) s# J0 J- l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现在,我军的防御阵地,自茶庵隘至杭山圩之线,横数十里。自此至建宁,直亦数十里[]。各守备部队均是奉令顽强防御,可是因防线太宽,守兵薄弱,弹药缺乏,工事不坚固,故结果处处薄弱,均易被敌攻破。又因我工事纵横距离间隔为三里或五里或七里或十余里。敌占我失之工事立足和前进,我如反突击,将其击溃。彼则利用我失之工事掩护撤退,使我没有在较长距离进击中消灭他们的机会。在这种宽大正面的对阵中。我们不得不时刻紧张地防敌进攻。但敌进攻时,待我们明察其主突击方向后再调附近部队去打击他,等我突击队赶到时,我们所守之阵地则往往已被敌占领了。这种宽大正面的防御,消耗我们子弹太多,和占用守兵人数太多。为今后取得用运动战的机会消灭敌人,建议:一、只在城市和要道上我能居数师军队的大居民地,预先构筑坚固的新式堡垒,以一营左右兵力死守之。并予以充分的弹药供应、加强其防御的军事、政治教育,须确能守五日以时间。以待主力赶到突击敌人。二、在运动战预期战场上的最重要阵地,须先敌一日或半日或数小时构筑临时的工事,以占先机之利。三、我第一防线与第二防线应相距一天至少三十五里以上路程,以便万一我第一防线失守后,敌向我第二防线进攻时我以第二防线阻敌。而以主力在第一、二防线之间,以运动战侧击或夹击和尾击敌人。四、我主力所在地域如附近有敌,则应诱敌和放敌大踏步前进,以便我主力在敌运动中消灭之,如我主力不在某地而该地有敌前进时,则应以一部兵力进行运动防御战,滞敌前进。如无把握固守工事,则不应到处做工事,以免做好后反被敌人利用。五、如敌出堡垒或要塞,一下子前进达数十里之地,在敌前进中或到达之初,其时我主力如赶不到打击它,则应以有力之一部阻敌构筑堡垒和联络堡;我主力军到达后,如见敌工事尚不坚固,则以主力攻击之,如敌堡垒已极坚固,但联络堡尚未做好,则应佯攻与围困其堡垒,而打击敌来做联络堡之部队或增援队。: q$ G3 S/ i. L5 m3 G2 \

: g; k/ j, J/ C, [$ x% z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临时中央开始推行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命令红军硬打硬拼;两个月后又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命令红军实行阵地战、堡垒战,以“短促突击”顶住敌人的进攻。林彪、聂荣臻二人的意见,道出了当时红军保守防御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的窘态。但这并未引起中革军委的重视。
9 {( M* A/ h; |" h0 g: W6 j. R: T
- i1 @/ R4 R" v: W2月12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为消灭乾昌桥、凤翔峰附近之敌,建议“在三军团未到前,一、五军团须阻滞敌做[筑]堡和前进,并力求局部的反冲锋,消灭局部的敌人,对工事构筑须估计到不致将来被敌利用阻我突击及追击,一军团暂在杨家排、前塘之线隐蔽集结并将凤翔峰、司令岩控制在手中”。
$ \. T% {9 }& O3 [" f' |4 r9 _! @
9 K3 D0 ~- B& V/ e- Y( u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你们十一日(实为十日)的来电原则上是对的,惟提议防区之间要相距一日行程,我们是不同意的,因为照例不是离开自己堡垒几十里,而是要补筑工事。”“我们深信军委的命令及决心旨意,你们能无条件地执行。”# X8 R: v5 D+ S

1 r: c+ A% n) g! B$ K3 E2月13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乾昌桥附近之敌第六十七师连续发动多次突击,十四日夜,占领乾昌桥东南一带阵地。
8 r+ M% m# Y1 ]  `$ I- i2 Z3 b  U$ u# k0 b: ^, D9 _
2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占领乾昌桥东南一带阵地。' u# M6 P0 g0 I" Y
0 a3 Y7 ]9 n/ I5 c$ x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一、只在城市和要道上能居数师白军的大居地预先构筑坚固的新式堡垒,以一营兵力死守之,并予以充分弹药和加强其防御的军事政治教育,须确能守五日以上时间,以待主力赶到突击敌人。二、在运动战预期的战场上的最重要阵地,须先敌一日或半日或数小时构筑临时的工事,以占先制之利。三、我第一防线与第二防线应相距一天至少三十五里以上路程,以便万一我第一防线失守后,敌向我第二防线进攻时我以二防线阻敌,而主力存一、二防线间以运动战侧击或夹击和尾击敌人。四、我主力所在地域如附近有敌,则应诱敌和放敌大踏步前进,以便我主力在敌运动中消灭敌人。如我主力不在某地而该地有敌前时,则应以一部兵力运动的防御战滞敌前进。如无把握固守工事,则不应到处做工事,以免做好后反被敌人利用。五、如敌出堡垒或要塞一下子前进到数十里之地,在敌前进中和到达之初,其时我主力如赶不到打击他,则应以有力之一部阻敌筑堡垒和做联络堡。我主力军到达后,而见敌工事尚不巩固,则以主力攻击之;如堡垒以极坚固,但联络堡尚未做好,则应佯攻与围攻其堡垒,而打击敌来做联络堡之部队或增援队。一九三四年二月十日林彪、聂荣臻曾给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写了有关运动战的五条建议。二月十四日林彪、聂荣臻又将五条建议再次发给中革军委。
, {( h3 W' a) y1 S0 t
8 Z$ A0 a( A- k1 q2月1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第四师在凤翔峰附近顽强抗击并打退敌多次进攻,后敌调集第七十九、第六十七、第八师等部向红军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红军英勇反击,激战至十九时半,由于伤亡较大,被迫撤离凤翔峰等阵地。十六日,转移至沙洲、大和、丹阳圩地区。
( _8 G9 t  i6 ~- Q" I( p) @! S2 r5 J0 V
同日 凤翔峰战斗:凤翔峰,耸峙于宜古坳、乾昌桥以西,扼制国民党军由樟村向南丰筑垒推进的去路。中革军委为阻止敌军推进,命令红1军团由三甲嶂地区兼程西进,先敌占领凤翔峰,求歼推进之敌。红1军团首长按照军委的指示,确定部署是:以第2师第6团坚守凤翔峰制高点,主力隐蔽集结于凤翔峰西南面待机;第1师主力位于凤翔峰东南面隐蔽集结,待第2师发起突击时,由右翼突击敌人,切断其向乾昌桥之退路,并消灭之;第4师控置于凤翔峰东南地区,集结待命。15日,国民党军第79师主力进至宜古坳地区后,发现红军已进占凤翔峰高地,即于是日9时半,在第67师一部的配合下向凤翔峰阵地发起猛攻。红2师第6团等部沉着应战,歼敌第470团第1营,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与此同时,红4师在凤翔峰东南地区击溃由封家湾增援之敌1个多团的进攻,保障了第6团等部的作战。敌人第一次进攻被打退后,接着又以第79、第67、第8师等部,向红军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红军奋起抗击,激战至19时半,由于伤亡较大,并发现敌人约6个团分3路向侧后迂回,遂主动撤出战斗,转移至沙洲、丹阳、康都地区。在此期间,红3军团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将沙县城交由红7军团防守,主力西进,配合红1军团等部在建宁以北地区作战。6 o. ]+ P) I8 A+ C7 ?( V& p
- C( y6 d, g7 b2 @0 B
2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转移至沙洲、大和、丹阳圩地区。
9 Y5 a5 Z! [" W/ b, q' |! t
- \, c% I/ v  I3 D+ P  p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向朱德书面报告凤翔峰战斗经过及经验教训。朱主席:昨日凤翔峰战斗又重复了三甲掌血训。敌又是用飞机轰炸及堡垒内炮兵火力向我军阵地轰击,尤其是敌人的飞机所起的作用太大,使我一举一动受甚妨碍。敌步兵在其空、地火力掩护之下,向我阵地推进。我军以反突击将其击溃后,敌缩回堡垒附近从容整顿。我军因被敌方堡垒所阻,而不断行较长距离的进击,进行反突击亦只能做到向敌之侧面搏击及正面冲锋,而无法做到压迫到敌之后面。如我们正面与侧面之冲锋部队配合稍差,敌乘机逃走。昨日开始一次的反突击,便是正面冲快了一点,而侧面动作慢了一点,而在敌后面又不容我们用迂回。我们时刻觉得,到敌人堡垒外的近距离或到堡垒间隙中去求运动战,结果仍变成堡垒战。以大部队在这种场合想行短促而突然的袭击,结果打响之后仍然不易摆脱而成了对峙局面。这种战斗打法最好的成绩也只能消灭敌之一部,否则仅仅将敌击溃而不能消灭。但这种战斗,我们比他们的伤亡和弹药的消耗都很大。我们在五都、丁毛、平寮,在三甲掌和昨日的战斗性质和结果都差不多。平寮、三甲掌及昨日的战斗,我们伤亡在约一百人以上。因此觉得以后须尽量地避免这样的战斗。在距离敌人半天或一天的行程处隐蔽,应于敌前进而于敌之运动中或初到时消灭之。敌人虽然在一般原则上采取堡垒政策和步步为营,但他们在优势兵力时或他们有集团的兵力时,他们仍有采取急进办法可能。他们如完成每次跃进数百米达或两三里的前进和筑垒,他们则要准备数十年的时间才好。但他们决不能这样。因此他们是不得不用较长距离的跃进的。我们只要敌离开其(堡垒)八里到十里路以外,我们便能完全给[集]中地消灭敌人。虽敌数倍我军的集团兵力,只要敌后尾离开其后面堡垒在十里以外,我们是有把握消灭他的。因为敌一出堡垒便等于剥了壳的乌龟,我们在实战中了解(他)的情形。故我们根据此实际情形和军委教训向军委报告,以作军委参考。如果我们的意见有错误之处,很盼军委及时纠正。这一电的大意,也是阐明我们十四日二十二时的意旨。
; C+ v) h  I7 n5 S% k; g1 s' @( J+ K( W3 g3 @( j" ?6 @$ t3 w+ i
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王家园在司令台西南山脚,距杨家排只五里,距凤翔峰山顶十里;杨家排在凤翔峰山脚。我军在王家园以北消灭敌人,则结果必然变成仰司令台和凤翔峰一带之高山,右司令台上面能一(?)[]军团。二、为了求得运动战和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则一、三军团及九军团两个团统须于十七日控制在康都左侧后,成梯队形,隐蔽待敌进攻康都阵地,再以我军占领向敌左侧及后突然猛攻过去。我们仍坚决建议迅速毁击康都以北所筑工事,以免妨碍我军在敌侧后突击和追击敌人。如何?盼指示。
; B+ D: ?6 v5 z6 G& P; P
) M1 }# m1 u$ u  ]# k# d2月17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杭山圩即在三甲嶂脚下,如放弃三甲嶂,杭山圩、岭下、芦坑就不能守住”。建议在“三军团主力未集中前,不能放弃三甲嶂至石螺坑的阵地”。8 \9 M! u& I, k9 p* p! o
+ T' G" _) A" h& w
2月23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复二十日十九时判断敌在我方面军主力目前与其对峙之下,敌当判断我之企图,在引其在运动战中与之决战。以敌整个战略战术的惯性,该敌目前极少向我前进,可能蒋介石必须以该敌吸引和牵制我军于康都附近,而以其在延平之主力由沙县向归化前进,另以进入沙溪部队更向沙溪以南挺进,沙县方面部队前进速度或比沙溪方面更快。二、我们如何以现姿势待敌前进,结果必守株待兔。以前佯攻两次,诱击其出击部队亦极少可能。如我们愿望或敌仅以小部分在其充分飞机、炮火掩护下,行短促的反冲锋,并且在荷田冈、北三星以外出击敌可固守碉楼。规定一军团的隐蔽地是已有敌堡荷田冈、古城岗、双田圩一带,皆敌坐探遍布,且距南丰极近,为敌采买往常到之处。三、我们意见目前须采取一个较小的佯动行动,使我军西移打沙溪,以引诱敌及沙县方面之敌。在前进中和初到时,作大规模的袭击,同时这一袭击行动可能阻住沙溪之敌,暂不敢向我腹地深入。四、目前仍照军委二十二日十九时半部署与行动,争取敌百分之二十以下的部分出击可能。如无效,可将敌威胁一下,并将一、三军团之一、二、四、五、六师番号使知道。然后一、三军团全部经磨刀渡、杨井渡,向广昌急进扬言去打荷田、沙溪。到广昌后一方面以十四师之一部和其他地方武装天天在广昌到荷田道上,白天对空暴露目标和射击飞机。一、三军团改以夜行军,极端秘密地移至建宁城以南附近隐蔽,待机袭击向归化前进之敌。对向建宁之敌在康都以北或康都建宁之间仍照旧。五、一、三军团向广昌前进时敌如飞机向康都前进,则九、五军团在康都以北和康都阻滞之敌,待一、三军团到[后]可就地由西向东侧击之。六、在一、三军团到达建宁附近时,七、九军团采取诱敌前进的行动。二月二十四日二十二时,林彪、聂荣臻再次致电中革军委,不同意“堡垒对堡垒”的战术,直言对作战原则的建议,但无人理睬。4月3日,林彪写信给中革军委,再次提出:“关于我军战略应取的原则,林、聂曾于二月十四日二十二时发了一个电给军委,这电里所说到的原则在今天我觉得仍是适用的。”5 e: e  v! i* |. r. E
- ~% ^' h/ @# u- l0 X
2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西转移,由杨林渡附近渡盱江进至南丰、广昌之间的自舍圩地区。
% F  u' ]% T* {8 z" o* K9 |3 E
' |5 W4 k$ ~3 Y  j% H$ p1 D# t. X) E同日 红3军团主力到达江西南丰以南的石嘴地区,准备迎击敌人新的进攻。这时第4师归还红3军团建制。蒋介石鉴于北路军第3路军已完成樟村至南丰的封锁线,第6路军占领了沙溪;东路军第10纵队占领了沙县城,即命东路军、北路军分别占领将乐、泰宁和南丰以南地区,尔后协力进剿广昌、建宁。& N3 p: T' K( z% f0 B+ B; g
" z/ a$ g+ k1 F2 t2 n
2月24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鉴于敌由沙县向归化、沙溪推进,建议目前须采取一个较小的佯动,以示我军西移打沙溪,以引诱沙县方面之敌,在前进中和初到时,作大规模的袭击,同时这一袭击行动可能阻住沙溪之敌,暂不敢向我腹地深入。
0 z' O9 H# v+ j3 |& v* M' L! k+ f( G' M
2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西移,由杨林渡附近渡盱江进至南丰、广昌之间的白舍圩地区。
; F" p0 t2 R7 a$ h$ V: Y4 L0 B. `
同日 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政治委员黄克诚)调离红一军团,归还原建制。
& G4 I3 V+ K2 z, L# a9 G& `: n* u) J8 a' P  {; X$ u. x" O/ U
同日 国民党军第九十四师全力猛扑红一军团阵地的制高点三岬嶂。4 I5 a' [; @  a) g- e) w
7 N$ A  d9 R7 R: I) b1 G) S0 Q
3月 红十四师调离红一军团建制,划归红九军团。
9 W4 L6 g- M, f) i: J& _! s& ~7 B5 {, l! a9 q
3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苦竹坪、中和圩之间隐蔽待机,协同红三军团、红九军团打击南进之敌。
5 S- y/ i8 q6 {0 M
+ ~( t; K- O6 Y/ C4 B1 N# P) p3月7日 国民党军第十纵队占领将乐县城。, l  V+ J6 E/ @0 H4 |! n8 S
- x& V( c5 G6 t; a# M
3月10日 中革军委命令成立红军独立第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治委员黎林,参谋长朱英。该师成立后,即隶属于林彪任军团长的红一军团指挥。
6 w# r7 i' Z1 Y5 O4 D& a/ g6 |6 _- @+ P3 o1 A# D& j2 T$ u3 {
同日 彭德怀命令红一军团为左翼队,占领石岭、尖岭及三六八八高地.截击由西而东增援之敌,并协同中央队攻占五都寨。; W4 ?5 k2 @! t) R
0 A! S# G" _6 m% O
3月1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为左翼,协同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和红九军团,红三军团(为中路)全部。向国民党军南丰五都寨、东华山阵地攻击。击溃第九十四师,攻占五都寨、东华山阵地。接着又向敌人纵深阵地石鼓岭、立壁岭、三坑攻击,攻击多次,均未奏效。
* [! i% ~3 h! h$ S1 M5 c! A) s$ _6 ]  p6 X4 r
3月11日—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翼队,协同红三、红九军团向进占三溪圩、三坑地域之敌发起反击。十一日,占领五都寨、东华山一带阵地。十三日,国民党军集中十个师兵力向红军全线反扑,并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五都寨、东华山等阵地实施猛烈攻击。红一军团与红三、红九军团虽经英勇抗击,多次打退敌进攻,终因连日恶战,部队伤亡过大,十四日被迫撤出战斗,红一军团退至沙坪一带休整。
& S1 k0 K# z. u9 C3 G2 b5 I
+ e. W: X/ v$ c( I  r' p( G4 F3月13日 国民党军集中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六十七师、第九十四师、第九十八师、第四十三师、第九十七师、第九十六师、第七十九师、第八师的全部兵力,向红军阵地实施全线反击。企图将红军歼灭在三溪圩、三坑地区。
- M8 i2 {( u+ d& E
) H/ a6 J4 X# J3 }& A) V3月14日 红军在伤亡二千二百六十七人后,被迫撤离三溪圩、三坑地区阵地。
! N: b7 s& j/ O6 K$ {, y' B' b8 m
$ O5 V5 m7 ]6 Z# W. A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退至沙坪一带休整。
; U+ l$ a0 {+ _3 h9 Y. F- h6 W# l) R8 l: o
3月15日 国民党军第十纵队兼程向泰宁推进。, O, x8 ^0 d- Q" x. u* m

, G# X$ b: ?6 J+ Z1 m3月17日 国民党军第十纵队占领回马岭,逼近泰宁县城。& ~9 w% ?# ?/ ?) `( q3 s
. w  T4 g( E1 r( ]- R
同日 中革军委仓促决定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等部迅速东移,向敌第十纵队反击。
6 d+ z4 t4 \) M$ n9 s2 R; `6 `- u. E$ [# B
3月18日 晚,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由洽村等地向东转移,打击向新桥推进之敌第十纵队。
$ {% P) q# J7 C9 n7 G# v$ U+ f5 ?1 n) t& y% @
3月19日 国民党军第十纵队占领泰宁县城。- D1 o8 Z# p- O
4 \5 P, B( H8 o5 v, @- V' w
3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新桥地区,准备向该地区的国民党军实施突击。
( C7 }* Q2 {9 W$ w& n
* I1 V5 I  ?0 u2 n: K3月23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由德胜关出发,向盐隘、无廖等地发起攻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八团(团长余孟头)奋起抗击,不支后撤往大湾、新桥一带。
( A8 x/ O4 z6 y- h4 N) A9 A1 k& q! T! m- e" d  c
同日 中革军委命令将红军独立第一团改编为第七十团,划归红军第二十四师建制,隶属于红一军团指挥。1 `5 j" E8 z- D2 ]( ~! ~

9 k" \3 x3 J# W3月24日 国民党军第十纵队第四师四个团进至新桥地区。
- o- m# }* t" y
8 C7 Z4 o7 m! p7 z& X  b# z& i同日 十一时,同聂荣臻向朱德报告突击和消灭向大湾和新桥前进之敌的计划:甲、昨日大湾并未失守,全系赖传珠[]同志两次报告失实,现三十八团之一营仍在大湾附近。乙、樊敌之一部现在向大湾运动,已与我守大湾之一营接触,后续部队不明。丙、如该敌续向水甫新桥前进,已决定在水甫附近侧击敌。如敌到大湾后不进,则相机突击大湾之敌。如果突击这一敌人得手,则一个师猛向无彦经得〔德〕胜关进击,相机恢复失地,使樊部远离汤邵,我们一、三军团及十三师则可继续消灭到新桥附近之敌四师。
* A6 w# O$ @3 ~6 b6 j
8 j6 [2 @% [8 s* l! ]+ v* l; [3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向进占新桥之敌第四师发起攻击,击溃该敌,毙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俘敌一百七十余人,缴获各种枪二百余支,红军伤亡七百余人。新桥、太阳嶂战斗后,国民党军又于29、30日两次向红军发动更加猛烈的反扑,先后占领新桥、太阳嶂等阵地,红军被迫撤退至建宁以北地区,隐蔽待机。至此,从泰宁至德胜关一线阵地全部被敌人占领,红军在东线亦陷入被动。& Y6 P" J& j, c! x
- ~/ W" J$ ~, X" |9 i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朱主席并致彭、杨:今(二十五)日一军团在新桥附近之战斗,系与敌四师四个团。该敌于昨日晚进到新桥圩及其东与东北面山地,开始筑堡,并占据我军遗弃之堡垒。今拂晓后,该敌即以三团兵力,开始向其西北高地猫咀峰攻击(该处有我守兵两营),并以其有力一部向我右翼陈家地迂回。战至十三时许,我一师及二师全部,分从猫咀峰左右两翼向新桥的〔圩〕突击。不久,即将该三团敌军全部击溃,敌退却时亟〔极〕为混乱与狼狈。但因敌跑〔距〕新桥东边及东北面地上堡垒甚近,和我军配合行动之不善,故只给敌以严重打击而未能消灭敌人。现敌大部已向东逃,[我]军另一部占领新桥东面一带高山,继续筑堡。新桥圩内似有敌之收容部队。今日战斗的伤亡与缴获现均在清查中。  ~9 E6 |4 o0 p% ]
8 X' g% A$ g2 e. c  g$ x
3月25日—2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红三军团配合下,发起泰宁战役,与国民党军第十纵队汤恩伯部第四师、第八十九师激战于新桥、太阳障一线。击溃敌人七个团,毙伤一千四百余人,俘虏三百七十余人,子弹九十万发。红军伤亡七百余人。
( [* i! H/ T4 C# n: ~4 d3 [
, H' \; W+ T0 V2 l3月30日、31日 同聂荣臻指挥由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第六师组成的左翼队与红三军团(缺第六师)组成的右翼队及由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组成的中央队在峨嵋峰附近多次抗击敌攻击。
' G0 D. }3 U% c" `) D/ X* h3 U/ q+ V3 d/ ?+ d; n7 P- s& t
4月1日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写信给中革军委,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军委尽可能给予下级指挥员以充足考虑问题的时间和最大的机动余地。他批评军委战略决心迟疑,战术不够机动,失掉了许多战机,使应得的胜利推迟,使某些战役流产,并把战术动作限制得过分严格,使下级失去机动,只能机械执行。他指出:“我们每一次接受军委电令,差不多完全没有一点思索的时间,甚至请向导、打电话下命令的时间都没有。战略决心迟疑也如此,甚至以超强度行军都不能赶到。”并举例说:这次向泰宁地区转移,犹豫不决迟延了一天,致使国民党军抢先占领了泰宁城。4 o7 d3 i; H9 ^; s' a' C, m" ^

! f" D  k6 S  k5 {4 ^$ Q4月2日 写信给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实行运动战,釆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对付国民党军的“围剿”。林彪这封信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在作战指挥和战略战术上存在的问题,要求实行运动战,釆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对付国民党军的“围剿”。这是继昨日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给中革军委写信后,又一军团长对中央军事指挥表示严重不满。红一、红三军团是中央红军的两大主力,两个军团长都分别写信反映军事指挥问题,这也说明中央红军在中央苏区的军事形势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已经是势在必行。中央根据地逐渐缩小,由大片到小圈,最后再压缩到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一点。瑞金及附近区域,悲壮地成为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出发地。林彪和彭德怀的信,较早而系统地总结了红军反“围剿”失利的深刻教训,也是红军被迫长征的重要军事因由。/ ?& f9 L2 v- @% a- j1 @

* j9 P) ^% J4 X9 J) z( S4月3日 写信给中革军委,再次提出:“关于我军战略应取的原则,林、聂曾于二月十四日二十二时发了一个电给军委,这电里所说到的原则在今天我觉得仍是适用的。”该信后来以《关于五次反“围剿”之战术问题》为题发表。, a  c' x! G( i" `' @

/ F8 _1 Z, }. a+ }4月5日 博古、李德来到前线实行全面指挥,并在前方组成临时司令部(即野战司令部),朱德兼司令员,博古兼政治委员。同时下达保卫广昌的作战命令。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及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奉命由建宁回师广昌地区。
1 X8 n) c( k- [& b1 t
# `1 }! ?! V1 [- v9 o; L/ q同日 同聂荣臻奉命率领部队回师广昌。
7 M" r5 s1 c! b: I8 M) O6 Y, V* v6 z( W2 }
4月6日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第四纵队攻占白砂。
- `& z) }8 N' i) S" Y% }# ~9 D  ^( F3 |  d' K, a" t
4月9日 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第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政治委员黄克诚。万急朱主席,罗、蔡,洪、黄:一、今日我们到达鸡公山附近谅已天黑。二、如今日到得早,则我们今日即进入战斗消灭敌人,如到时天已黑则隐蔽不进战斗,明晨行拂晓攻击。三、如坪上圩有我军堡垒,则九军团须集结完全足够的兵力死守之,切勿将堡[垒]落[入]敌手,以便一军团突击。四、第四师今日的行动亦应与一军团采取同一原则。
. w) W2 O4 [9 l" X$ l  C- W  x% `9 m+ h: u9 o( a
4月10日 六时,国民党军集中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六十七师、第九十四师、第九十八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十九师、第九十六师、第九十四师、第四十三师的全部兵力,沿盱江分两路开始向广昌推进。
. g9 @. G0 R9 \. T3 R5 G
0 K& B# i  B5 {同日 红军集结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九个师开始执行保卫广昌战役计划,阻敌进攻。+ y9 Q1 n! i# F5 u  Y
& N- {! G' e9 C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坚守在盱江东岸之大罗山、延福嶂、白叶堡等阵地,抗击国民党军的攻击。& l! N& @$ c) P. q" G5 }

6 R) _. ^0 S- d) k" Z$ x& O同日 廿一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仰及林树下北端高山之敌,已于黄昏时被我击溃,已恢复□洋堡之。现据洋堡南端阵地,其敌退路已被我完全截断,在我包围之敌约一师左右。
6 z9 h* {. _2 O  R+ d$ R' Y
# a1 |* t* y+ N" u2 R" L% t同日 廿三时,同聂荣臻致电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朱、周:一、今日与我对战之敌为[第]八十八、第十两师。因七军团未将敌退路至此刻尚未切断,敌已纷向茅店方向撤退出。一、五军团缴获□□。洛阳堡附近尚有敌之掩护队据守山头,与我投手榴弹中。二、判断汤敌今日经我军此番重大打击后,明日不会急进,因敌有向建宁急进可能。三、我们意见,如我们明日在此继续战斗不动,则无仗打或不好打。故明晨一、七军团时间上虽有来不及之可能,但仍应尽可能争取此机会。应移至安仁至建宁道以西隐蔽,准备侧击向建前进之敌;而三十四师率四团在林树下钳制汤敌和打扫战场。如何?请速复。0 d) h. z" D7 S  O

) R# O& J. A$ a& o4月11日 国民党军河东纵队前进受阻后,即改取以河东纵队在河东钳制中央红军主力,掩护其河西纵队推进。博古、李德无视敌情变化,仍令中央红军主力坚守阵地,与敌河东纵队对峙。
* f0 J  F. X" t" g- m. Z$ a
) P- f, E1 ], ~' v- C! E  K8 O& L同日 奉命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在芙蓉段、大罗山、延福嶂等阵地抗击敌河东纵队共五个师的攻击,与敌形成对峙。
: A2 _! a% x! v+ G
4 Y+ g3 _+ |; c5 {+ Z4月13日 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一、对付敌人的飞机,除积[极]注意伪装法,必须实行对空射击,以击落敌机,至少亦可使敌机不能在低空向我侦炸。一军团的高射排,虽成立甚久,但仍起作用甚小,主要由于训练得不好。建议将红校训练高射的同志,到广昌、建宁以南适当地点,将各兵团之高射排集中训练二十天或一月,专教机枪的兵器与射击,不必学步兵动作。军委前定之高射训练计划内面步兵的动作占训练时间太多,这完全没有此需要。二、对付敌人的堡垒,除加紧我们的夜间进攻战斗的训练外,必须将苏区现在缴获的及宁暴的迫击炮统搜集起来由军委成立炮兵团,加以最实际的炮兵技术教育。兵工厂须制五六十门重迫击炮和大批炮弹。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数十[门]重迫击炮,敌人的堡垒政策是会破产的。这对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有极实际的意义。构造重迫炮,这完全不是做不到的事,我们须克服一切困难做到才好。
' |& V4 ^$ P  i& }$ Y6 `1 |6 @1 m( e; ]% N6 d8 q
同日 廿二时,同聂荣臻致电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朱主席:一、新安、赤水附近战况已成对峙形势,我军与敌过于逼近,更促成敌采取以堡垒与火力掩护的方法推进。在此情况下,连较有利的短促突击的机会亦不易取得。二、我们意见,我军应以求得歼灭敌之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须将部队后移保持与敌阵地相距十五里左右地域隐蔽集结,对敌前进方向五里以外之制高地点及要点则派出守备队及值班部队。待发现敌进攻时,再出动主力歼灭敌人。对易攻难守之地点,或某易守易攻地点则放弃之,待敌占领后乘其立足未稳时而突击之。如我军以滞敌前进为主要目的,则应在敌前进方向沿途稍有用之地,均须构筑工事,部队须更靠近敌人待机。我军对此两种目的虽可同时并具〔举〕,但不可同时并重,须有所侧重,否则对工事之构筑、部队待机位置选定均不便决定。军委意见如何?盼复。4 ?- Q5 B. {6 ?, v7 J8 W, f0 Z  W( A
0 L3 e! w$ ]* v
4月14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樊敌[]对大罗山及延福庵均采取以堡垒来进迫的办法,而不用直接进攻的办法,以防我军的反突击。二、目前敌我形势又成对峙局面,这种对峙虽能妨碍敌人前进的迅速,或能完全阻住了敌人的前进,有时也能消灭小部的敌人,有时某些有利条件的争取与偶然配合的洽〔恰〕适才能消灭敌人较大的兵力。但这种对峙距敌愈近愈引起敌人的谨慎,而采取更短距离的堡垒推进,这就愈使我们失去无堡垒的较长距离的消灭敌人的机会,并反被敌人监视与钳制了,而失却秘密与迅速去消灭在其他方面采取跃进或急进的敌人的机会。这种对峙最疲劳兵力、消耗弹药和有生力量,有时却收不到什么好的结果。如为了诱致当前敌人以外的敌人前进,则以我军一部伪装主力,或开始以主力然后代〔带〕一部兵力均可,但不宜主力长此与敌对峙。三、判断罗、樊、周纵队[]目前必须巩固甘竹河东及其与其后路的阵地和交通,然后再以主力经河西暗向广昌前进,以一部在河东岸配合动作,汤纵队[]在完成新桥、泰宁工事后必向建宁前进。四、我军主力目前宜隐蔽于千善、百嘴以南诸地,而以一部伪装主力在现地诱敌,主力准备突击经河西前进之敌,和准备突击向大田市、溪口前进之敌,如周纵队联合向南采取跃进时,我们更便于突击他。五、敌所在地的周围及以南须进行坚壁清野,我军不必要的工事应速拆毁。& O1 m9 m/ I1 z& b3 Q  y. k

4 C1 X8 l) V' D0 q' t2 S. {  ]/ l4月17日 敌河西纵队攻占甘竹后,企图沿甘竹、罗家堡向长生桥推进,以占领广昌。同聂荣臻拟定防守长生桥的作战部署并致电朱德、罗炳辉、蔡树藩,告知这一部署。4 {( b) t1 R; h6 k7 E* P1 h

4 J: |+ P9 M- v" s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和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朱主席,罗蔡:(一)据我们本日在赤坝西北端窥望,敌正在朱溪堡及以西之黄绿色土岗上构筑工事,已做好一层鹿柴〔砦〕。该土岗之末端有数孤之尖山,似亦被占领作其右翼依托支撑点。朱溪堡及其以西之土岗,到长生桥道上及西六、七里以内,均系水田,村子树林的地势均较朱溪堡及其以西之土岗为低。朱溪堡到龙背岗约三、四里,龙背岗到长龙下约三里,长龙下到长生桥二里。朱溪堡到长生桥之河东岸为不甚高之联络山,能瞰视长生桥至甘竹之线。(二)如敌自朱溪堡直攻长生桥,则我军最好以一部守长生桥小高地村子及河东岸堡垒。主力隐蔽集结于长生桥西北十里路至十五里山地,以一部隐蔽于河东岸之苦竹坳西北端。待敌主力进至长生桥附近时,我突击队取平行路突击敌之侧面。另以一部在长龙岗附近截断敌归路,在苦竹坳西北隐蔽部队见河西岸敌败退时,即不顾一切断敌退路。河东西岸须架电话。(三)一、三军团炮兵主力及军委小炮,用控制置在长龙下河东岸,以便射击河西岸占领村子之敌。(四)须以九军团一部在突击队左侧占领阵地和控制部队,以保障突击队左侧。(五)如在长龙岗以北作战,则敌有朱溪堡之掩护很不易消灭他。(六)一、三军团过早过河则易露企图,最好等到敌自朱溪堡出动后,一、三军团才自现地出动,则又很难赶上,故过河时拟须极适当。(七)以上系向军委报告和建议之项,详细地形敌情盼罗蔡告军委及我们。
* Y$ z% }6 Y- O6 l7 G3 M6 t8 q6 H+ u' c4 m' C, D$ F
同日 国民党军先后占领了百子岭、刘家堡、将军渡、仙山嵊、咸水岩、甘竹市等地区,完成第一期进攻计划。" R+ _! [% W  K+ w# U' R# p3 Q/ p

7 d! Q3 x) J9 Y. G4月18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收集弹壳及铜锡等重要兵工材料的命令》。3 X6 v1 [7 S6 c
  f1 L  B) d& }8 S" u9 H" f
同日 廿二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火急!!)一、我们十四日二十四时电判断敌多半以主力向广昌前进,而以一部在河东岸配合动作,系估计敌在五次“围剿”中的作战惯性,不是寻求我主力与之决战为主,而是侧重向我苏区要地前进并占领之,以缩小和隔断我苏区,准备最后与我决战。目前我军既在河东岸,因此敌多半不以其主力经东岸采取急进行动与我主力决战。敌目前目的既在夺取广昌,在地形上他如经河东岸前进则到达广昌附近,又要过河且河东岸多高山阻碍其前进,逐步仰攻高山亦非其所愿。但一、三军团如西渡并被敌知悉之条件之下,敌其时为达到夺取广昌之目的,则有可能以其主力与我在河西决战。二、在敌企图与前进部署尚未确悉之前,一、三军团位于千善、石嘴以南,才便于应付各种情况。(1)如敌主力向长生桥、广昌前进,则一、三军团均应迅速西移去突击河西之敌,不应仅将一军团移河西而将三军团留河东。(2)即令在敌人采取编成两个纵队同时夹河而上的行动,我一、三军团亦不应分开行动,以免分散了突击力量。(3)如敌万一以主力经河东岸前进,我们自董家店、港下河、竹坑等地去突击该敌亦方便。(4)在应付汤纵队的前进上亦较方便,如三军团在现地不动,不仅不便于对付敌主力自河西前进的情况下,即令在对付敌经河东岸南进时亦成了在正面和距敌的近距离内阻敌,或成了过早进入侧面阵地的不利。
# Z6 h. H6 Q* j$ ]5 ~1 X1 I6 U$ o, _* S# o8 j% L0 g, P
4月19日 国民党军第七十九师、第六师在飞机的掩护下,开始进攻大罗山、延福嶂等红军阵地。
- u& O+ F+ J1 |5 g! g4 D! ~5 t* y
) a& A/ y. j# R+ a& D0 I; C7 v同日 十九时,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大罗山及其以北地区之国民党军发动反击。激战一夜,予敌大量杀伤,毙国民党军第三十六团团长李芳等人,恢复大罗山以南阵地。! `' F" ~7 x' Q- @: ?: ?9 z) [

' K  b& ], t9 x* A+ o! q9 \4月2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为左翼队,向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大罗山等阵地之敌第六、第七十九师发起猛烈的攻击,由于其他部队未赶到,红一军团虽经顽强抗击,反复争夺和肉搏,大罗山阵地再次失守,红一军团被迫撤出战斗退至饶家堡地区。
- [4 p( }) I* x1 y2 ~  g8 ]/ k0 V% J( u  Y$ z
4月20日—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会同红三军团于二十日下午围攻进至饶家堡附近之敌第七十九师,战至二十一日拂晓,因敌第九十七师赶至增援,饶家堡阵地得而复失,红军被迫撤出战斗,退至长生桥东南之山地,控制长生桥渡河点。是日,红九军团防守的长生桥阵地也被敌占领。( b$ B+ |$ x$ I/ Y0 N
7 p% N* w; i6 v" u( ]# G
4月21日 中央苏区政府南大门会昌筠门岭失守。* l* |: _6 c7 t% h

& D1 x. v8 }$ G6 K6 F& Y2 s( Z9 m同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博古、军委主席朱德、代总政治部主任顾作霖联名发布《保卫广昌之政治命令》,要求守备队“应毫不动摇的在敌人炮火与空中轰炸之下支持著,以便用有纪律之火力射击及勇猛的反突击,消灭敌人有生兵力”;突击部队应努力隐蔽接敌,“进行出于敌人意外的突然的攻击。”并强调:“在攻击时应不顾一切火力,奋勇前进,坚决无情的消灭敌人”,“全力保卫广昌”。但是,广昌不利于坚守。其附近地区大部系开阔地,便于大兵团运动作战;红军虽然构筑了许多“永久”工事,然而经不住敌军飞机和大炮的轰击。彭德怀“再三说广昌不能固守”,“如果固守广昌,少则两天,多则三天,三军团一万二千人,将全部毁灭,广昌也就失守了。”
, @0 Z! |- P( I
& W- d# ^: }8 t" k3 k' v- S# [' U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和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万万火急)一、据我们观察西案〔岸〕之敌于×许即占领长生桥、沙子岭间村,敌桃[]占领苦竹坑、樟树下堡垒,现尚与掩护部队对峙中。我们此刻正在沙坪上集中待命。二、我们意见,如突击当前之敌无把握,且广昌××三军团,本晚须即由沙子岭以南渡河与敌决战于广昌附近。如何?请立即复。
0 q3 L* C+ [! ]) N6 d4 V1 V. A1 x: |0 _2 _
4月23日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第四纵队攻占新泉。
% ^9 l, G  F. U5 V1 ?! W2 ~
% m" Y( i0 ?+ `4月25日—28日 在敌逼近广昌时,博古、李德仍坚持以阵地防御和短促突击来保卫广昌,指令:由红一、红三军团及红二十三师组成西方集团,在盱江及广昌以西突击向广昌进攻之敌;由红九军团第三师及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组成的东方集团,在盱江以东钳制敌人,配合西方集团保卫广昌。东西两路红军奋勇杀敌,阻止敌进攻,虽予敌以杀伤,但因实力悬殊,博古、李德等指挥失当,红军遭受很大伤亡,二十八日被迫撤离广昌。
1 e9 G5 R& k& S* L3 l$ ]% ^8 Z
# B  V# a3 ?& K" L, d2 v* y5 Z  w4月25日 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及第二十三师(师长孙超群、政委李干辉、政治部主任周桓)组成西方集团,在盱江及广昌以西突击向广昌进攻之敌。
0 V8 o/ C, `) ^* ]; `: E( c
  B: S' U, ]; z% r2 r% P4月26日 博古、李德以朱德的名义下达《坚守广昌的作战命令》。命令要求红一、红三军团和第二十三师组成西方集团,由军委直接指挥,担任保卫广昌任务。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广昌。”并以红9军团第3师、红5军团第13师组成东方集团,由罗炳辉、蔡树藩统一指挥,在旺江东岸抗击敌河东纵队,掩护红军主力的行动;红1、红3军团和第23师组成西方集团,由军委直接指挥,担任保卫广昌任务;红9军团第14师和总部高射机枪连组成广昌支点地域守备队,坚守广昌,并规定“只有受命后才能撤退”。同时,将西方集团具体任务区分为:红3军团主力集结于广昌西北的新人坪地区,准备反击南进之敌;第6师第18团会同第23师,坚守马脑、印南坑、摇篮寨、西华山等阵地,并准备协同红3军团主力反击南进之敌;红1军团集结于广昌以西的蕉坑、上西之地区,阻止敌人沿旺江南进,并协同红3军团向西北方向反击。8 Q. f  |4 ?; M+ s
5 \+ Q, ~$ L! m) a! t5 ~
4月27日 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于广昌前线千善、长生桥、徐村阻击国民党军陈诚部第三路军第五纵队罗卓英部、第八纵队周浑元部十个师的攻击。经苦战不支,放弃广昌。红军损失巨大,伤亡达五千余人。! d& e; l) `6 X# {" u

& [9 t6 c1 Z& z6 e; j. Y同日 国民党军集中10个师的兵力,开始会攻广昌。其部署是:以第5纵队5个师,加强山炮1个连,迫击炮2个连,为右纵队,担任主攻任务,由伞盖尖、长生桥之线出动,同时向巴掌形、摇篮寨、西华山、清水塘、莲花山等阵地展开攻击;以第8纵队3个师,加强山炮1个连,迫击炮1个连,为左纵队,担任助攻任务,由高洲土段之线岀动,攻击乌溪、藕塘下、桃牌洲一线阵地;第3纵队2个师为总预备队,控置于长生桥、樟树下、苦竹坑一带。是日拂晓,敌右纵队第11师,在飞机的支援下,以猛烈的火力,向巴掌形阵地实施攻击。红3军团主力冒着敌人的炮火,依托阵地,向敌人进行反击。经约4小时激战,连续打退敌人10多次冲锋,并予敌以杀伤后,于10时左右南撤至西华山,巴掌形阵地即被敌人占领。11时,敌第98师向西华山阵地进行猛烈攻击,红3军团主力与敌展开了激战。战至是日傍晚,多次打退敌人的冲锋,牢牢地控制著西华山阵地。在此期间,红3军团第4师会同红1军团,向进占清水塘阵地之敌第67师进行反击,歼敌一部,恢复了部分阵地。随后,该敌在第79师和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再次向红军进行反扑。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进攻莲花山阵地之敌第14师发起反击,予敌以较大杀伤。与此同时,国民党军河东纵队接连突破红9军团等部的防御,先后占领了桃牌洲、藕塘下一带阵地,并与河西纵队取得联系,准备28日向红军进行全线攻击。这时,广昌已处于敌人的东、北、西三面包围之中,博古、李德被迫放弃坚守广昌的计划,命令红军撤离广昌,转移至头陂、白水镇地区集结待命。
6 V+ H' `1 S5 J3 W- L  u# p8 A( G1 l+ ]' ^
4月28日 凌晨,朱德向各军团首长下达放弃广昌的命令。/ a3 E# U: z3 S# G- ~

4 `8 L% n/ k1 W  `  T- T# s同日 国民党军攻占广昌,中央苏区政府北大门广昌失守。广昌保卫战结束。广昌战役历时十八天,红军伤亡五千零九十三人。中央红军毙伤俘敌共2626人,自身却伤亡5093人,约占参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红3军团伤亡2705人,约占全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第6师政治部主任曹其灿牺牲。这是红军历史上最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它给红军尔后的作战带来了极为有害的影响。
+ m2 X0 i; U; h) |( |" h+ o8 f3 q
. D0 L( @, W# F/ {4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红十三师移驻珠师坪、尖峰地区。
" q$ I9 u/ S  M+ b
( H. j# |* i# r) m! @: \同日 十六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罗炳辉等,通报敌人进抵之线,命令红一军团明三十日早向建宁方向移动,并告:“从三十号晚上起野战司令部将在头陂。”& ]7 m, a8 R4 V3 B% o4 h3 w9 g

7 d: j2 `+ p! J! N; W* a9 ?4月30日 中革军委命令红军第一军团、第九军团由尖峰、白水镇地区出发东进,会同在建宁地区的红五军团、红七军团,组成东方集团,由林彪、聂荣臻指挥,阻止国民党军第八纵队、第十纵队向建宁推进。
) n& }8 z; P0 y+ n. \, F; p9 `. y  @" @0 c6 ?( O$ k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由尖峰向东转动,遂行中革军委的命令。$ O4 z5 }& I) F5 A2 _' u! I% Z

3 E+ z$ x, r3 d! o; C' p同日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第四纵队攻占朋口。
* U5 S5 a8 n& C
/ r3 h) z* }# x3 h! B0 _5 |5月1日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开展红五月突击扩大红军运动,计划在五月间扩大红军二万七千人。至五月底实际扩大三万人。
* a+ T' Z) g  l7 _- H& B  J& S  J* \* g* F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建宁附近地区。
/ s. x* `2 D* d0 }3 V! K" S+ E$ q* U" g+ W1 e
同日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第九军团第十四师划归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准备在建宁附近作战。
% z, \4 N( F' H* f9 x$ e
5 ?/ k, N5 b' a; J8 T同日 国民党军薛岳部第六路军攻占龙冈。+ x- Z& _! t3 T4 A$ V( x
$ m. ?1 j5 N! R$ C
同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周恩来、朱德:一、在广昌敌停止前进及敌对我主力不明或明了情况下判断,汤敌[]目前的巩固现阵地,将周纵队[]到达向康都前进之进攻出发地,后在协同周纵队向建宁前进,其每天前进距离大约十五里至二十里。但我军如愈逼近该敌,愈行有力阻滞,则敌时愈采取更短距离的堡垒推进。二、我军应极力阻止该敌速进。一、七军团、三十四师应完全隐蔽于铺前以南,十五师之小部在正面,引敌前进。则以一、七军团自南而北地突击敌人,并断其退路。以十五师担任正面和攻敌右翼侧。甘龙以三十四师控制,在一、七军团左侧,相机使用。如敌进至距建宁十里或十五里停止不进时,亦立即突击之。三、铺前及以南房子甚少,明日即将驻移屠前。一军团尽可能向铺前以前移驻,十五师不动。林、聂明晨至前线侦察和决定应放弃、应固守、应佯攻、应毁工事之诸地总和决定作战部署与方法。四、以上意见同意否?请周速复。五、与五军团电话在架[设]中,三十四师地点不明。
" R9 G: r1 b  H, N0 x$ l$ }% T9 Q1 X0 _/ R! o0 ]( O* {
5月3日 同聂荣臻致电周恩来:“因地形关系,判断敌不敢直攻铺前,更不敢直攻建宁,敌多半先攻下与巩固朱高坳及其以北阵地,然后再攻洛阳堡,第三步攻都书坳下北端大山,最后沿该山居高临下向建宁前进。”因此,建议红一军团应在朱家坳、洛阳堡、都书坳下等地,适时袭击进攻建宁之敌。, w+ c2 h# w' [, [+ X5 W
; Y7 ~# s8 X  F1 k# ]
5月4日 致信中革军委,提出关于作战问题的建议:判断敌每次前进通常至少要走十五里至二十五里,甚至三十里,在这种距离内完全容许我们进行运动战。我们仍然有求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充分机会,宁可多走点路,宁可万一扑空,只要时间上赶得上则应当去赶那个机会。我主力兵团可以取得胜利的仗不应放过,对于得不偿失的仗,对于胜利条件不大足的仗,则不应以主力进入战斗,过去那样以主力逼近敌人,与敌对峙的方法,消耗兵力和弹药,陷于被动。地形条件对于作战有很大的决定意义,战胜敌人时的兵力对比的少不成为重要因素,在山地战为尤然。如地形条件适宜和战术运用巧妙等,是能少胜众的,至少能消灭敌之一部。该信后来以《关于作战指挥问题向军委的建议》为题发表。
: k. D0 P! r4 i8 {8 u, g4 N! W' g; o' Q4 U1 _: r- Y8 P  }
同日 博古、李德复信林彪:人们不能迷信地形,在任何战斗中谁也无法事先确认一定能取得胜利。# Z# j2 e/ k1 o7 Q1 l: G- @; O

6 @( I5 w1 z0 O7 W& _- b3 q同日 中革军委为保卫建宁,命令红1、红9军团由尖锋、白水镇地区出发东进,会同在建宁地区的红5军团(欠第13师)、红7军团,组成东方集团,由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阻止敌第8、第10纵队向建宁推进;红3军团和第13、第23师及独立第4团,组成中央集团,由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在新安、头陂、郎君桥、巴口桥等地区活动,钳制敌北路军第5、第3纵队,阻止其向广昌以南前进,并掩护东方集团的行动。从4月30日起,红1、红9军团先后东进,至5月4日,陆续到达建宁地区。
) ^) l+ Z. V0 B; {4 P% N; K3 C5 X$ W8 h' y/ `* f0 G5 @( w4 }
5月5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周恩来、朱德(军委4号281字)。周、朱:一、在广昌敌停止前进及敌对我主力不明,在此情况之下判断汤敌目前当巩固现阵地待周纵队到达向康都前进之进攻出发地后再协同周纵队向建宁攻,其每度前进距离大约十五里至二十五里,但我军如愈逼近该敌愈有力阻滞,则敌将愈采取更短距离的堡垒推进。二、我军应极力吸引该敌速进,一七军团二十四师应完全隐蔽于甫前以南,十五师之小部在正面引敌前进,即以一、七军团自南而北的突击敌人,并断其退路以十五师担任正面和攻敌右侧背,以三十四师控制在一、七军团左侧相机使用,如敌进至距建宁十里二十五里停止不进时亦应突击之。三、甫前及以南房子甚少,明日暂将七军团移甫前。一军团尽可能向甫前以南移驻,十五师不动。林、聂明晨至前线侦察和决企应放弃应固守应作工事应毁工事之诸地点和决定作战部署与方法。四、以上意见同意否请周速复。五、与五军团电话在架设中等地带地点不明。林、聂五日二十四时。录自赣州市委党史办资料中33-5-227铅印件。
4 e# j9 K" t4 O" O. e  i( x( L
- J1 Y& ?( W3 _2 t7 f" S) U/ G5月7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红军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朱瑞,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朱主席,董、罗、朱、蔡、寻、乐:(万急)一、九军团及十五师缺四十四团及四十三团一个营,以牵制周[]敌之目的,归罗、蔡[]指挥,明八日八时到达将军殿、何邱隘东南侦察。如周纵队敌未动,须向该敌佯攻;如周敌前进,须以十五师在敌进路上阻敌,而以第三师侧击敌之一部。二、三十四师及四十四团明日动作照军委七日十三时电执行。三、七军团应于明二时出发到达本冈、上川坳分别隐蔽,一军团司令部及一师明日到建都、都浦前及此线以南隐蔽待机,三师仍到达建宁。四、预定九号各兵团动作如下:(一)以三师、十五师(缺一团一营)极力阻滞周纵队,以十五师在敌进路上阻截,以三师在敌侧后适时短促突击,十五师予[预]于最后适时进入建宁堡垒。(二)以三十四师及一军团一个团归董、朱[]指挥,担任扼守在树下北端阵地(由一军团之一个团守阵地),及诱向该阵地,及甫前进。当一、七军团主力向敌突击时,须向敌正面右侧行反突击,但一部仍固守在树下北端阵地。(三)一军团缺一团,七军团四十四团归林、聂[]指挥为突击队。如敌不攻朱家,而且攻路阳堡在树下时,则七军团自朱家坳向洛阳堡前进,突击敌之侧左右,断敌退路。一军团到接七军团取平行路,向杜树下前进突击之左翼侧。如敌右翼队经朱家坳向杜树下前进时,七军团即待敌通过后突击敌人背后。一军团向敌左侧突击,如敌左翼队占领朱家坳不进掩护其左翼进攻时,则七军团之一部牵制待西方(军)[]通过后突击敌,以便一军团及七军团之另一部突击师攻杜树下北端阵地之敌。五、建宁城由四十三团一营担任。六、后方联络线右翼集团取道建东、黄泥铺拿右翼集团,取水西、肖溪、易家湾、安远市。2 |' k9 n8 u' w% R( S: @

% Q& v- J4 y. z+ D$ |5月8日 红一军团经过补充,全军员额达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1 u; b$ y. {7 ?
, q- C# H4 s/ t3 k5 ~3 @! Q5 q) H1 f
同日 红七军团经过补充,全军九千人。* L; r- @; \9 C3 C& O* n+ E
7 r+ \' C# X0 z7 U
5月11日 二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万急)一、判断因敌明日有向建宁急进之极大可能。二、我一、七、九军团及十三师(缺一团)决于建宁城附近消灭周敌[]。现诸兵团明十一日动作如下:1.三十四师及四十四团为董、朱[]指挥,应在珠树下雪山(山村)及洛阳堡附近牵制敌。2.第七军团[应]一团备建宁堡垒,两团控制在建宁城村落堡垒线内。3.九军团应隐蔽集结于单鞋岭,接电后立即移动。4.十五师之四十五团应在马亢桥附近,如发现敌进攻时,须节节向建城抗退。四十三团等七军团到后即交防,后该师缺一团,在建城待命动作。5.一军团立即出动总结了坊家湾□□□先头进至堡垒严时,一军团除以两连(?)[]守垒外,以主力领安仁大道樑〔梁〕村向敌前进。以一部配合十五师阻敌,自正面向马亢桥攻击前进。一军团取平行路突击敌之右侧,并由九军团断敌后路。6.马亢桥西高地向敌之寿沙峰相联同亢桥两端高地甚近同亢桥至建宁道旁□子山[]。
( i3 Q; r/ e' c# e% x- H: N5 q
  g( e+ b9 H- P8 X& n5月12日 同聂荣臻指挥由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红七军团、红九军团组成的东方集团进行建宁保卫战,在建宁及其附近的洛阳堡、都书坳下、雪山嵊、安仁、武镇岭、马元桥、同元桥等地抗击国民党军第八纵队(指挥官周浑元)、第十纵队(指挥官汤恩伯)的进攻。
' L0 F! b# L/ q' O: J
9 y' S! F- Y& w4 N: G9 k) Z+ z5月12日—16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由红一、红五、红七、红九军团组成的东方集团进行保卫建宁之战,在建宁及其附近的洛阳堡、都书坳下、雪山嵊、安仁、武镇岭、马元桥、同元桥等地抗击敌第八、第十纵队的进攻。十六日,敌集中八个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猛攻建宁城。红军广大指战员依托阵地顽强抗击,打退敌人多次冲锋,予敌以较大杀伤,红军损失很大,遂主动放弃建宁城,向宁化地区转移。
# }- S. V0 z# T" W2 Z# @
9 n% b0 R* b0 a3 _( X% u5月13日 彭绍辉日记:午饭后接林彪、聂荣臻来信,令我师回建宁守备。' Z( K  C) L) ~# ^

- I( o) t( `) n% ~( p7 @5月14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一、据敌今日工事情形及位置与动作,判断周、汤[]两敌明日会有攻建宁可能。二、我军仍钳制汤敌、突击周敌。三、以四十四团守河东堡垒,三十四师在汤敌之正面(一部及侧面主力)极力阻滞与突击汤敌之前进。汤敌攻堡垒时,则三十四师全部位置于汤敌左侧,突击该敌之一部。敌攻堡垒极猛而不能继续固守时,则将四十四团撤至河北岸并将桥破坏,凭河扼守。三十四师则背靠长吉水西,仍与敌保持接触,使汤敌不敢过河入建宁。四、如周敌仰攻朱马寨时,则二师以一部固守该寨。待敌已攻至我堡垒时,则该[师]先一部断敌归路,旋即同机自敌正面及侧[面]打击去。以九军团保障一师右翼,以一师、二师(?)右侧,七军团、十五师(缺一团)均不动。如敌监视朱马寨,绕道经马元桥、同元桥至建宁道以东向建宁前进时,则以二师一团守朱马寨,作我左翼保障;以一、七军团大队转向东侧击该敌。七军团以一部扼守建宁东北之集某山,当七军团开始突击敌之右侧时,即向敌正面及左侧突击。五、四十五团明日在同元桥东北附近,向武调其东警戒,如周经同元桥以东向建宁前进时,该团即退至七军团附近,归七军团指挥,建城堡垒仍四十三团守备。
! @4 n' l- ^! b* ^
$ Y% }1 d! a# B8 I3 G7 n- _2 L5月15日 国民党军陈诚部第三路军第八纵队在第十纵队配合下攻击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守卫的马元桥、同元桥阵地。国民党军第十纵队突破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的防御。- t, v( Y& J9 i8 l. P1 P

2 \* k6 }' d. `/ S, l同日 彭绍辉日记:当晚,接军委电令,我师建制划归红一军团,番号仍为第十五师。9 l+ `, e( B4 f% s
) H8 |3 I% L5 h% N! R$ c
5月16日 国民党军集中第八纵队、第十纵队的八个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会攻福建建宁县城。红军广大指战员依托阵地顽强抗击,打退敌人多次冲锋,予敌以较大杀伤,红军损失很大。十时,红军主动放弃建宁县城,向宁化地区转移。至此,中央苏区西起龙冈,中经广昌,东迄建宁、泰宁、归化、永安、连城,南至筠门岭,均被敌人占领。中央苏区的形势日趋恶化。3 O0 q- w$ {+ n$ o$ M
, e9 B" T3 L( v4 A
5月17日 中革军委发布《中革军委关于划分军区分区及其目前任务的命令》,将中央苏区各军区及下属分区重新划分为五个军区:江西、赣南、粤赣、福建、闽赣军区。
/ q! L$ N7 P$ l) u0 v; p
0 ~9 f% `, W) R& J) W; z8 K  s5月18日 彭绍辉日记:在里心。今日本师营以上干部参加红一军团召开的同乐大会。战士剧社表演新剧。
2 @6 U* y# V4 i1 X9 j
& u( }* h8 t% b4 z; z5月19日 彭绍辉日记:在里心。全师召开同乐大会,林彪、聂荣臻首长均到会并讲了话,交待了转移的任务,解释了改编的意义。2 \6 @( F/ ~6 `8 V  O6 \# y
9 r( `: f& i6 p8 c: ]
5月20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在撤离建宁后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再次强调“我军目前行动目的应当最主要是消灭敌有生力量”。朱主席:接军委二十日一时电后我们有以下意见:一、薛军及邹、孔[]为敌辅助突击队,该敌目前已孤军深入苏区腹地。过去该敌前进速度甚慢,判断此后亦不会快,因此我们对他仍只能短促突击,而很少有大的运动战给我们打的可能。二、基如上判断,则用不着以庞大兵力西移,因短促突击的战斗地区甚狭,战斗经过甚短,使用不下大的兵力。三、我军目前行动目的应当最主要是消灭敌有生力量。如军委的十九日十三时重部署是从此点出发,同时又判断西移仍无作大的运动战的机会时,则我们主张一军团应留原方向,突击建宁、水南、□□之敌,以三军团西移突击薛军及邹、孔。四、敌占广昌、建宁以后,战争已转入新的形势。因敌开始侵入基本苏区,其每次前进的距离当更短。我军战斗方式将更趋向于短促突击,我一、三军团如经常分开一处,将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故一、三军团须有时集中突击,有时须分开突击。五、如军委根据有另外可靠谍报,知薛军及邹、孔必要急进时,则我们仍同意照军委原计划执行,如军委原计划包含有第一步战略的意义则当别论。
6 @) D3 r9 q+ x; V2 E2 S' `8 K, h9 Z; \& H' S! {8 r0 e
5月29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集中一切武器加强红军力量的命令》。责成各军区、作战分区及各县军事部,立即调查在各管辖地区内红军过去存放在各乡村的各种军用物品,并从速送来瑞金总供给部。) i7 i8 J3 T) j; ]7 R/ [
& V9 f8 y! ~( i, I8 m
5月 红一军团由左权具体负责组建侦察科。9 Q  l& P$ P. [' V: W1 H$ `

8 J. F0 b& p5 t0 g6月1日 国民党军李延年部第四纵队攻占连城。
- A! Q4 H+ t/ P, W* S; C
# D2 ]1 c* O0 @) A; J  S  L6 v6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奉命转移至古龙岗、江口一带地区,抗击敌北路军向兴国推进。
  e( B6 N3 P/ X: r! M
, ^+ r1 F, `( f9 ~% X6月7日 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收集地方武装和政府机关冲锋手机关枪的命令》。) V. B: H4 x( h
+ A( T' U+ i  v4 v
6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在银龙下、古龙岗附近地区设伏,抗击敌第六路军(总指挥薛岳)第七纵队(指挥官吴奇伟)的进攻。因红军出击过早,只歼敌一部,俘敌四百余人,失去了打歼灭战的机会。2 Y+ ^- G9 k+ M5 C. O/ e5 C
: q, e' w# x& D! J  d4 h/ o
6月9日 廿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我们建议一军团东移突击罗、樊纵队[],以三军团在原地或求战斗与诱敌。其理由如下:一、目前敌已入我基本苏区,每次前进距离较其过去在边区为短,在白区则更短。在此短距离的前进中,我军突击敌人因地域甚□,不关部队进入战斗[],同时因战斗发生系突然,战斗经过时间极短,等大部队赶到后战斗已结束。二、薛路军[]为敌之辅助突击方向,该敌历来进展减慢,今既在八号不意中遭了打击和发现我三军团到此,当进展更慢甚至暂时不进。三、敌向一军团现地域前进的可能极少,其前进方向多半是经三军团地域方面向南坑前进。四、一军团现□之铁构再倾斜甚急,敌颇不易攻下[],但□山与敌现占之笔架山对峙,敌能以笔架山之火力掩护攻击我阵地,不便我军消灭他仰攻部队。五、判断罗、樊纵队及汤、周纵队[]皆有乘机前进可能。六、三军团地域较一军团求得战斗的可能较多,在地形上亦较好。因山大而倾斜不急,向敌方之山脚距顶较远,敌向山顶攻击时得不到火力掩护,便于我军之反突击。七、以三军团暂在其现地域求战和诱敌他方面之敌前进,三军团至适尚时机可忽然转移地域突击,□□□□四十三师。八、每次前进只需数小时即到其目的地,待确知敌将前进时才自此地出动,则其易失去时机,故一军团转移此地不宜迟。九、五月二十日六时致军委电[]原则上仍适用。
8 t8 t. I  Q( y3 n3 V9 {; U! K* ?1 ~% g' v
6月1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向南坑、蔡江以北地域转移,待机抗击敌人。
4 a+ P" L9 Y: Q. H& [! \$ p" C& t% Z4 H9 i- J" |7 z. r$ K
6月14日 因大雨,难以调动敌人,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稍作休整后,向黄陂、东韶、吴村转移,抗击敌第四十三、第九十七、第八师在黄陂、东陂构筑堡垒。
$ ^( e+ o& D/ U% p1 y5 ]' D, ~6 ~" y% J4 @5 i1 t
6月17日 发表《论短促突击》一文。原载1934年7月《革命与战争》第6期。这是林彪发表于当年七月出版的《革命与战争》第六期上的文章。有的书认定该文发表于《革命与战争》第四期是不准确的。《革命与战争》第四期的出版时间是五月十八日,林彪文章的落款时间是六月十七日。林彪该文第二十三条及结尾还引用了华夫(即李德)发表于《革命与战争》第四期上的一文内容。当时李德建议林彪为《革命与战争》撰写文章,林彪应之撰稿。综观全文,该文仍然坚持了打运动战的观点,名为《论短促突击》,实则论述的是在运动战中的作战战术。文中并没有无条件地附和逢迎李德等人的观点,而是对“短促突击”作了辩证的分析,并借此在文中对中革军委指挥作战上的失误进行了批评,强调了“最基本是要巧妙地机动。以主力寻求在更宽大无堡垒的地域,进行正规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大量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6 }9 O! t, [4 i& V3 v+ T0 [  E; x+ s1 y- q) E1 w$ T' ]0 q0 z
6月下旬—7月上旬 同聂荣臻、李卓然率领红一军团在广昌、宁都、兴国间组织扩红突击队,共扩大红军一千七百余人,其中一部分送补充师训练直接补充各部,其余转送各县苏维埃政府训练。此时,红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归属红一军团建制,彭绍辉任师长,萧华任政治委员。# s, P9 O7 Q; G. s6 k  q
. c+ d( w, R, i, |
6月25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樊菘甫部攻占安远。
2 N9 d: i' c3 H+ ]9 U7 C% Y" [$ T( _7 l# j2 X/ C
6月 红军开始整编部队。' L% `. g% J1 A2 |, ?
1 }0 a! E# x) L1 r
7月1日 左权向林彪、聂荣臻报告红一军团准备在江西广昌头陂阻击敌军的情况。, M5 ]  A2 Y- F: d  T$ C' a
7 l' r! Q/ X$ n& t8 ~
7月2日 国民党军陈诚部第三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攻占兴国。
6 f7 h4 b5 _/ [3 S' y$ D1 ~* w  f* T& [5 c( \7 j
7月3日 国民党军第十四师、第九十四师开始向五陵山、头陂发动进攻。+ u/ w3 l- n( X( K
: p3 ?6 G: g9 I& p
7月7日 红七军团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准备前往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诸地建立新的根据地,以吸引国民党军将兵力从苏区调回一部分。6 E' C! j; X, z: m( G2 Z
0 |4 ^5 x+ d: C5 d6 p7 h' E
7月9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新安、赤水间抗击国民党军罗卓英部第五纵队的攻击,几乎击破敌人的攻击,但因汤恩伯部(第十纵队)加入进攻,吴公山、下坪阵地又相继失守,迫使红一军团放弃攻击。, O" j6 X  U( R9 j1 q# ]2 W
  P1 [+ B9 Z0 v: |/ D
同日 十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和红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委杨英:一、你们收集了多少子弹壳?即电复,并令兵站速送瑞金。二、现多收集一弹壳等于多缴敌人一颗子弹,望应尽一切办法继续搜集,并将收集数目随时电告。$ ~- d) e6 u, j, K4 h

' d( c5 f6 r' r1 n. U" E: }7月9日—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新安、赤水间抗击敌攻击,吴公山、下坪等阵地相继失守。十日,撤至广昌县中寺、良田附近隐蔽待机。红十五师移至良田、赤水间的大寨脑地域阻敌前进。# T9 u1 ~+ I+ [

# k0 m* h: \( P* c4 ]( ~% U) F9 m7月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撤至广昌县中寺、良田附近隐蔽待机。红军第十五师移至良田、赤水间的大寨脑地域阻敌前进。0 H9 _8 M' K5 j* U

6 o7 ]/ t5 z9 \) X! G; @. @同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樊嵩甫攻占宁化。
6 `8 p4 g/ a/ {! ]+ n% C# a) U* k& T6 a3 ^9 q
7月13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新安、赤水附近战况成对峙形势,我军与敌过于逼近,”极有利于“敌采取以堡垒与火力掩护的方法推进,在此情况下,……我们意见,我军应以求得歼灭敌之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须将部队后移,保持与敌十五里左右地域集结,对敌前进方向五里以外之制高点及要点,则派出守备队及值班部队,待发现敌进攻时再出动主力歼灭敌人;对易攻难守之地点或某易守易攻地点则放弃之,待敌占领后,乘敌立足未稳时间而突击之。”
& n5 h4 E: M& T- S1 i' T# P' s( g1 a! V+ m
7月中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向永安方向开进。十四日,进至洪田、苦竹、刘家山、张家山等地,抗击向永安推进之敌,并掩护红九军团安全转运资材。
( t5 Y# @: J$ w& p0 g2 ^5 ^) J6 Z7 K6 v7 C' m$ ^
7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部队进至洪田、苦竹、刘家山、张家山等地,抗击向永安推进之敌,并掩护红九军团安全转运资材。' l! ^. b0 E% o7 f- |, F2 Y
# L9 L8 D+ n  d7 f2 e* g
7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发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声明为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同时,决定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并提出五项抗日主张。) C- L  |& B; }( c( J

* u+ {* R, [6 @3 T7月16日—2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于桂风台、大寨脑阵地阻击国民党军汤恩伯部第十纵队的进攻,最后失败。4 x: b& e/ I+ H/ Z, w
: g# X1 c0 g: ?# T5 r, ?# B
8月1日 中革军委在瑞金大埔桥举行八一阅兵典礼和授奖典礼。& [; T: _# F* e9 G; ~+ k
0 z# p9 R; W( o
同日 红十五师从石城转移到石壁。
" e7 g, H& n2 f; Z* @8 w  h' I, k/ l3 F! n4 m" }  H
8月2日 朱德在获得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关于福建敌情的电话报告后,向林彪、聂荣臻发出第一份作战命令,命令红二十四师于8月3日拂晓主动出击,袭击对象并非连城朋口的正面之敌,而是侧翼新泉县(现属上杭县)敌人“南阳工事簿〔薄〕弱部”,“以地方部队截断南阳旧县的交通”,而“以小部扼〔遏〕阻新泉敌人增援队”;如条件不利于我时,不应强攻,“而应改为截断交通,围困该敌,以便侧击其增援队或出击队”。. v6 I6 `/ K) R* r2 _; _

& _5 Z) g/ d4 @9 b同日 朱德又令林彪、聂荣臻、红一团主力暂按兵不动,“准备在朋口敌人进攻时,适时突击之”朱德这一招,实属出人意料。因为敌李延年纵队大部集结于连城至朋口、新泉及周边地区,图谋西越松毛岭至长汀县钟屋村(现名中复村);而红二十四师仅留一个营在钟屋村,红一军团大部队尚在向钟屋村集结途中。朱德这一布局,意在声东击西,袭击远离朋口以南侧翼之南阳,而又估计朋口之敌有进占钟屋村地域的企图,因而在红二十四师袭击南阳的8月3日,令红一军团应估计到驻钟屋村的红二十四师守备力量不足,须迅速以一个团赶到钟屋村以东,“协同二十四师一个营守备猪鬃岭支点地域”,以备向朋口之敌突击;并令红二十四师主力完成袭击南阳任务后,连夜返回钟屋村,“以便协同并指挥一军团一个团仍执行突击朋口向西进之敌的任务”。
4 \# w2 C7 E( \  T; y, P; R5 R- S  Z7 }
8月3日 红二十四师奉朱德和林彪、聂荣臻电令袭击南阳,拉开了松毛岭温坊之战的帷幕。看起来这只是一次小规模的袭击,却是朱德的一次试探性行动,是对于下一步大规模作战的一次预演。) M( O* t8 u- f  l: n- R1 a- E

% C( v1 P5 t, s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向洪田地域集中,会合红十五师抗击由宁洋向永安推进之敌,并接应和掩护红九军团取道永安以南转运资材回中央苏区。
" i4 ~* L2 e! X1 N  m; h9 {3 O& p0 Z% p# h6 Q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有突击敌李九师及八十三师于宁洋到永安东南道上,并接应九军团由尤溪以南携带资材转回苏区的任务。并作出具体部署。
) Y9 d* N7 n8 Z# |
8 c0 P( K8 E4 [* }& z8月6日 到达安省的红十五师急行军到一百一十里外的洪田。
' j4 q3 `  Y3 z3 V/ z5 g& z+ M- Y* K8 |$ v- J. B6 x2 g
8月7日 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九千七百余人从江西遂川地区出发,开始突围西征。
2 |+ w4 ?, i  R1 F+ ~8 u: U$ }: `; w( [0 I! ^0 e1 D
同日 红十五师到达福建连城东北之洪田地区,归还红一军团建制。. t7 b# t5 v2 u+ m, O0 i. m. N; {
$ l1 q" ^1 D/ Y5 X  v3 f
8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经余畲到达小陶附近与到达洪田附近的红十五师会合,隐蔽集结于洪田、小陶以东之高地,并控制其渡河口,抗击敌李延年纵队的进攻,并掩护红九军团转运资材。
3 @2 {& K2 t/ S& l0 U7 Q# M% Y- |: @  V' L7 a* d& r
8月16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鉴于东线敌李延年纵队拟于朋口集结,准备会攻汀州,命令一军团二十日前加强游击活动,防止过早暴露我主力的部署。二十日后放弃现在地区,看当时敌情转移至朋口方向。
: Z+ @( a% w+ R7 k: @; f8 F" k' x4 z' b( f
8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掩护红九军团由桂口至洪田间向清流安全转运资材,同时负责点交资材及部署洪田、苦竹等地防守和物资运输任务。
; D3 @+ a$ L/ g. P3 h5 M
3 ]3 Y: k- w9 n: d7 w' P8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分两路由洪田、苦竹出发向西转移。红九军团主力及红十五师留在洪田、苦竹等地抗击敌向苏区中心推进。
2 U9 |& d" C% V8 ~3 V/ j
9 i. A( J: i4 t同日 国民党军第三纵队樊嵩甫配合罗卓英第五纵队攻占宁都县城。
2 G% h6 t0 L6 w& b( |1 T; ?7 ?9 k7 V6 S( ^
8月23日 朱德电令红一军团西移到长汀以北的曹坊、罗溪地区待命。+ B  c) w. T, s, {

' S" K  K/ C, N5 C& R1 L7 B; y8月24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有全部西移抗击周纵队的任务,并分为左右两纵队,向老营盘地域前进。+ |0 U% x0 w" Z& A3 L; w
2 ~  E; _3 B' X+ f! k% l  i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师长彭绍辉:在宁化的红十五师将战利品移交当地兵站,迅速向北线转移。+ a( }6 j) o  c3 G! ]
( J' L+ x- z8 C* E
8月25日 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八纵队击溃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的防守,攻占老营盘。; `' @2 j( o3 O
9 X$ S' o' R% N! U6 W; W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分两路分别经罗坊、田元和溪坊、李田等地到达曹坊地域,抗击李延年纵队。
, h9 i6 I+ D; F7 D/ o& ]
! V( D' c2 M# L: h/ Z( K( _$ f4 ~同日 中革军委颁布《关于成立第二十一师的命令》,决定:以第六十一团、第六十二团和由赣江独立团改编的第六十三团合编为第二十一师,师长周昆、政治委员黄甦、参谋长唐浚,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全师四千三百余人。" n2 F+ W; J9 N) d
; w/ E: @6 e4 m
同日 根据中革军委颁布的《关于成立第二十一师的命令》,从红一军团抽出一个驳壳班补充第二十一师。
6 y8 D7 B! G: Y- u6 V  P6 d4 k
8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由曹坊、罗溪等地南移。二十九日,进至南山坝、大田地域。$ C6 K+ b3 `3 f0 s4 b1 n

8 U( Q0 P' P5 {" ~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军第二十四师伪装为地方部队,在猪鬃岭、萧坊、桥下一线构筑工事,诱敌深入。同聂荣臻率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九军团主力由安砂、宁化地区秘密南移。
7 q. x; S) H2 V. q$ Y
, S. I8 @1 a2 `. M; R! O" h同日 彭绍辉日记:上午接军委来电及林、聂来信,即决定下午向西行动。
. \4 ~! R3 u2 I0 a- Y4 M5 P* C
! n- r; y. E; g# ^/ q同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朱瑞、罗炳辉、蔡树藩,通报敌情并指出:我军目前作战任务是:(一)以一军团(缺十五师)协同二十四师,在朋口以西地域抗击李纵队,并以九军团为预备队。……电令还对各部行动与接替任务的时间做了具体部署。为集中兵力打击西路敌军由连城向河田、汀州进攻李延年纵队,命令一军团秘密地迅速东返,于二十九日上午集中河田地域,会合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在朋口西侧的童坊及河田地域隐蔽集结,同时,指示一军团以一部即十五师伪装成整个军团于二十七日从宁化向西转移到向石城方向,以迷惑李敌以为红军主力已远离闽西。
' F+ z1 S! u& A! I  ^& ^( @4 u) t, x& N8 d6 t* m
8月27日 朱德根据敌李延年纵队“三十日以前可集中朋口、壁洲、庙前地域,其目的将由朋口进攻河田、汀州”的新变化,电令红一军团“于二十九日上午集中河田”。
, N8 J; J! u1 |! Q+ W! w% \: q
) D- t& @' z3 r8月28日 拂晓,国民党军北路军第三路军为突破红军在驿前地区的防御,集中七个师的兵力,二十多架飞机和近一百门火炮,向红军阵地发起全线攻击。' p$ C  P* z2 j1 u5 W& Q" T! {

0 M2 _, v7 u, A8 X9 h' e- t- Y同日 为部署对向河田、长汀进攻的李延年纵队发动温坊伏击战,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 、周建屏、杨英:一军团今日到达河田地域后应于今晚继续前进,限明二十九日拂晓集中到南山坝中堡村地域,以便适时赶到突击李敌;……林、聂(仍须伪装)应于今晚赶往我二十四师阵地规定作战部署下达命令。6 J9 Z. s% S7 C3 L! o' w

, M( J/ z5 p$ L同日 林彪、聂荣臻则在抵达后“亲往二十四师阵地视察工事”,作出战斗部署。而红九军团仍留童坊休息整理,“并派队伪装军区地方部队经水头坪、上向、吴家坊方向游击侦察”;二十四师应“迅速加强猪鬃岭冈坊桥下地域支点工事及其守备队”,“派分队向温坊、曹坊、吴家坊游击侦察”。
: I1 t2 X+ U: N  \
% f5 Q/ F* D& `: F# j8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主力进至南山坝(福建连城)、大田屋和童坊地域,隐蔽集结。* f, {* v$ j3 U& z; w
+ j( a+ n- {# t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建议:要不失时机地突击由朋口向汀州进攻之敌李延年纵队第三、第九师,并拟定了在温坊、猪鬃岭等地的作战部署。, |" S" Z, t6 m0 Z  S

4 M$ t. |  k1 b( @% V6 g8月30日 朱德复电:同意来电部署,最后部署应由林、聂依实况自下决心。) u6 |" _' x3 _; ~
' s1 W  j# P6 _" \) D' a; I
同日 同聂荣臻决定:诱歼向汀州进攻之敌,命令红二十四师以一部兵力继续构筑工事,诱敌深入,主力会同红一军团第二师为突击队,分别隐蔽集结于八前亭、上莒溪之间和桥下、中屋村地区;红一军团第一师为右翼截击队,隐蔽集结于上莒溪附近;红九军团为左翼截击队,隐蔽集结于连屋冈、邓坊、肖坊之线;红一军团指挥部设置于温坊以西之松毛岭。各部根据命令于三十一日秘密到达集结位置。
- E6 r3 ]  z( ?0 p5 o2 U; D: P/ }' u9 O9 M6 n- _# P  B* ~0 V1 P
同日 国民党军李延年等部四个师集结于朋口、莒溪、壁州、洋坊尾一带,准备向汀州筑垒推进。其部署是:以第三十六师守备连城、朋口封锁线,集中第三、第九、第八十三师,经温坊、河田,攻占汀州。/ f' n9 ?1 d; H5 W. r# v3 }
: h) `7 r6 K8 p# ?( F) G" j/ T
8月下旬 李延年纵队对于红军的行踪虽然大致有所了解,但并不准确。据国民党军第三师《战斗详报》称:在战斗之前,“共军一、三、九军团等匪部,约两万余人,于八月二十四日,由苦竹、沙田芜退窜宁〔化〕属曹坊一带,企图不明。温坊以西之猪鬃岭、金华山、松毛岭一带高地,有匪坚固阵地,仍系为二十四师踞守”[]而且把尚在北线兴国战场的红三军团误判在松毛岭,对于红军作战“企图不明”。而敌东路军第四纵队指挥官兼第九师师长李延年,也仅“判断该共军企图,似有凭借温坊附近之复杂地形,实行其包围攻击之策略”[]全然不明白红军发起的温坊之役意图在于打击其堡垒战术,消灭其有生力量,阻滞其向长汀进攻的势头。无疑,国民党军一开始就陷入了对红军实力与作战意图的误判。正是由于国民党东路军第四纵队李延年部对红军作战意图与兵力配制情况并未充分掌握,依然挟其优势兵力和堡垒战术步步推进,于8月29日“向朋口、龙冈及莒溪一带地区集中完毕”;8月31日又获蒋介石电令:“第四纵队须照原定计划克日向长汀推进”,李延年当即决定“先遣第三师八旅进至温坊筑碉”。[]
5 G1 R# {1 u3 Q$ E+ }3 R7 {: b
! d% j# X& C, N7 l( H$ D8月31日—9月3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于三十一日二十一时向进至温坊地区之敌第八旅发起突然攻击。激战至九月一日上午十时,歼敌二个多团,其中红一军团俘敌一千六百余人。三日,再歼向温坊反扑之敌第九师一部。温坊附近两次战斗,共毙伤敌二千余人,俘敌二千四余人,缴获各种枪一千八百余支、迫击炮六门及大量其他军用品,红军伤亡七百余人。温坊战斗是1934年9月,中央红军为抗击国民党东路军实施的松毛岭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1934年9月1日至3日,在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直接指挥下,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及红二十四师摒弃了“短促突击”和“全线抵御”的消极防御战略,而实施毛泽东关于运动战及“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在中央苏区东线战场连城县温坊出敌不意,主动出击,打击向长汀、瑞金进逼的国民党东路军第四纵队李延年部4个师,以很小的代价重创敌军两个师,毙伤俘敌44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有效遏制和打击了敌人从北、东两线合击长汀、瑞金的图谋,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胜利,被中革军委嘉奖为“红军战史光荣的一页”,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 s6 |, k! b  y9 J7 x& o8 f* }# D' c
8月31日 国民党军攻占驿前一带阵地。中央苏区东线和北线完全被突破。李延年部第3师第8旅3个团,由朋口地区出发西进,至13时许,进到温坊地区,并以2个团占领温坊及洋坊尾附近村落,1个团在曹坊至洋贝间地区,抢占要点,构筑堡垒,准备向汀州攻击。该敌孤军深入,远离其堡垒地区。  c; S3 F( Y! i4 C" y& V

* A. E' f9 n2 t. V3 Q7 f) c同日 林彪、聂荣臻决心抓住这一有利战机歼灭该敌。部署是:以第24师由集结地域出发,分经中隘嵊和王坑、中田之道,隐蔽迂回至洋坊尾、马古头之间,切断敌人的归路,并由西北向东南攻击敌之右翼。红9军团“以轻装出发,迅速经大坪坝、白茬子、吴家坊,向曹坊攻击前进”,保障第24师左翼安全,并协助该师进行突击。红l军团第1师第2团,由集结地域出发,向八前亭、王沙坑、洋贝攻击前进,切断曹坊、温坊之间敌人的联系,保障第24师右翼安全;军团主力由西、南两面向东、北方向突击进占温坊之敌。
; m% m: q$ d; D7 ?" U
& E9 @- ]5 _9 @" Q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归红一军团指挥)、独立第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治委员杨英)秘密将国民党军三师八旅三个团包围于温坊。并于二十一时发起突然攻击。
+ H9 t, I9 g9 T8 u# H& _7 E5 |" {: S3 z/ F# z* t5 Y
同日 朱德将全部兵力隐蔽集结于温坊附近的待机位置,准备短促突击向钟屋村前进之敌,并对红军的兵力作了如下部署:(1)甲师(即红一军团第一师)集结于上莒溪附近,为右翼截击队;(2)乙师(即红一军团第二师)集结于八前科及上莒溪之间,为主力突击队;(3)丙师(即红九军团第三师)集结于连屋冈、邓坊、肖坊之间,为左翼截击队;(4)丁师(即红二十四师)集结于桥下,为主力突击队。[]按照这一部署,红一军团第二师与红二十四师为这次战斗的“主力突击队”;红一军团第一师与红九军团第三师分别为右翼、左翼的“截击队”,从左右两侧配合主力突击队打击敌人,防敌逃窜并阻截来援之敌。而主力突击队红二师则置于温坊西侧的制高点松毛岭,“其实我军团指挥位置也设在松毛岭上,敌人并未发觉”,居高临下,指挥这场第五次反“围剿”危急时期极为重要的一战。[]0 _8 @5 U9 S, l( [/ y
* F# O3 d/ Q. R" a! m0 n2 D5 X# ^
同日 敌许永相第八旅向温坊出动当天,朱德即获得准确情报,即于当日深夜12时向林彪、聂荣臻发出突击命令:(一)敌李纵队于明(一日)起向温坊中屋村筑碉前进,其预定计划为十日到达中屋村。判断李敌此次进攻性质为逐步的筑垒推进,并配合炮火、飞机攻我支点,不易得手时,则向我侧翼包围和逼近筑垒,以图压我后退。(二)一、九军团及二十四师主力应在温坊、中屋村间实行突击李纵队的任务。[]
* Z/ ?; f, O+ `% l: C* ^
5 d6 F5 @7 i9 B3 E6 Y% I同日 朱德对作战要点作出了具体规定:指出红二十四师在猪鬃岭、连屋冈构筑的支点工事“不堪敌人一击”,“即于猪鬃岭以东山地”构建几重坚固工事,扼阻敌人,“以便逐步杀伤和消灭敌人的实力”;指令各支点枪眼须有效击杀敌人与防护自身安全;指示红一、九军团“应严防敌人在我两军团之接合部实行突破或向我两军团的侧翼包围”;各突击队不应拥挤于一处,应布置于多个出发地,“以使能同时向着一个方向突击,既可使突击有力,且易避炮火损伤”。( F% K" ^6 m$ W9 Y+ s
- B1 e1 O& `' f. z1 Y* ~1 |7 |1 `
9月1日 参加温坊战斗的红军各部,实际上从8月30日开始向作战地域运动集结,作好战前准备,于9月1日晚上奉朱德命令向温坊之敌出击,9月2日上午即结束温坊之役的第一次战斗,大获全胜。战斗基本情况大致如下:参战4个师按照朱德命令,于9月1日黄昏前分别进抵指定作战地域。作为这次战斗的主力突击队,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率部从松毛岭、八前科出发,配合左右翼包围部队,于当日傍晚五点半与敌接触,“二十时开始夜袭”,突入温坊村内,“用手榴弹猛袭,约三十分钟之久即夺取了敌人主要阵地”。[]红二师四团“由村西北端”,六团右翼“从敌人堡垒间隙”,四团主力“沿河右岸”,五团“由松毛岭向八前亭东南等不同方向,向温坊村内攻击,消灭温坊之敌,同时配合二十四师消灭周边村庄洋贝(今洋背)等地固守堡垒之敌”。“约于二日晨一时许,则完全占领温坊村”,下午四时,“战斗遂告一段落”。温坊守敌除被歼之外,“大部均被俘获”或“自愿缴枪投降”。[]
# \1 c/ f8 m. T$ D% s# F1 p) O( {) ?
同日 红二十四师9月1日[]下午1时20分接获红一军团首长电话,获知温坊敌情,红一军团主力将从温坊以西地域突击温坊之敌而消灭之,红二十四师须以2个营兵力,由师长周建屏率领,从驻地钟屋村以北之桥下出发,“经中隘嵊之道隐蔽迂回至洋坊尾马古头之间,截断敌向洋坊尾、马古头退窜归路”。红一军团主力则“由温坊以西(松毛岭)向温坊突击消灭之”。下午三时三十分,红二十四师政委杨英按红一军团电话通知,亲率主力3个营,即刻由桥下出发;行至中隘嵊,又获师长周建屏信,告以其在上溪附近,“决从敌之右翼侧绕过向马古头洋坊尾前进断敌后方”。[]当天傍晚前后,周建屏、杨英分别率红二十四师5个营到达指定阵地,夜二十一时投入战斗。周建屏率二个营于温坊、洋坊尾之间,“向温坊东南攻击敌之右翼侧背,连夺敌人几个阵地,俘虏百余名,枪约百枝,并继续向敌之旅指挥阵地温坊村东南高地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七十团参谋长牺牲,二连长牺牲”,夺取敌指挥阵地。[]杨英所率红二十四师3个营,占领了洋坊尾与马古头之间,断敌退路,俘虏百余名,缴获轻重机枪和各种枪支七十余支。战至八月二日凌晨四时,温坊之敌大部被歼,周建屏、杨英所率各部会合,遂以主力“转向协攻温坊之八角亭和攻击黄沙坑后背野堡,七二团一营兵力经两个钟头激战,率将右还夺堡之敌一连完全消灭”。上午十时,结束战斗。[]1 P" K+ f% G1 L! |, C! Y  `, c9 Y

7 c6 r& _9 V6 J1 E同日 担任左翼截击任务的红九军团第三师,8月31日下午5时许得到林彪、聂荣臻电令,主力立即从驻地肖坊地域出发,“迅速经大坪坝、白菴子、吴家坊向曹坊攻击前进,主要任务是保障红二十四师左翼安全,协助该师的突击”。军团长、军团政委兼第三师师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即率全师第七、八、九3个团,于9月1日0时30分抵达吴家坊,随即遵令攻击曹坊之敌。因曹坊之敌已经败退,即率部继续经杨梅坑、洋贝(今洋背)以东向温坊东北高地攻击前进。但是,由于远途奔袭,部队未能及时赶到战场,当“各部到达攻击位置时已6时30分,只赶上了战斗的尾巴”,参与了攻击敌人最后阵地的战斗。
! S8 O" C4 I( _. V9 r+ _
2 S* H" c' P% P' ^, k3 I# {同日 经一夜激战,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第二十四师在温坊歼灭国民党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许永相)两个多团。1 q5 v$ m* R9 `- C" C! M$ v
, X& r6 p1 P5 C( b" j" O; @+ G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罗炳辉、蔡树藩及朱德。罗、蔡并报朱:(火急)一、温坊之敌两团已在我包围中和夜袭中,拟明晨拂晓以一军团全部坚决解决该敌,并打击其增援队,结束后再攻槽坊。二、九军团今夜主力须集结休息,须断敌退路,以有力之一部逐步夜袭和扰乱敌人,增加敌人恐慌混乱,妨碍其作工事。敌退则退。明晨须压该敌勿使向温坊增援,如形势有利则配合二十四师消灭该敌。二十四师一部向槽坊地域攻击。望即联络。) A# Q; |6 t: J  J3 ]

2 s9 r0 V& |$ ]0 H同日 上午,李延年纵队第八旅旅长许永相率三个团由朋口南下抵达温坊开始构筑碉堡。东路军的这一部署,正好给已经准备了一个月的朱德以打击敌人的绝好机会。$ d0 y% W& M/ l7 _4 v. u

4 I' Q! M, _* E0 u3 E9 P9月2日 凌晨,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报告温坊战斗的战果时说:“苦战一年,此役颇可补充。”朱主席:(火急)(一)温坊之敌于今早二时即解决,但约有一营左右逃脱,此为第一师长之错误。除二十四师及九军团外,一军团俘虏约一千六百左右,轻重机枪约在三、四十挺以上,迫[击]炮数门,步枪弹药数目现尚无法统计。苦战一年,此役颇可补充。(二)因夜间战斗,我军伤亡不大。(三)将放出之俘虏,仍须发三元,但无现款。(四)我军今后布置,以九军团位于吴家坊附近,二十四师除留一营守备阵地外,主力集结三溪附近。一师位于上管溪官科之线,二师以一营守备松毛岭,主力在钟屋村,军团司令部亦在此。(五)望催朱瑞[]速来。
- K* w! E. C9 h5 Y: A9 P
/ m; [0 X& n& y同日 0时30分,朱德在战前再次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应于今夜解决战斗,如万一因黑夜与地形条件不便,则必须于明二日拂晓解决战斗。但:1.今夜须袭扰敌人堡垒与野战工事,并侦察好攻击点。2.应于今夜调好迫击炮,集中机枪火力,以便攻击敌人工事与其集团突围的部队,追击炮弹打完,军委可供给你们。3.包围兵力不应成一线,使处处薄弱,易于被敌突破,应扼守要点,断其退路,以便策应与突击。二、对通朋口方面要控置重兵,防敌突围与朋口之敌来援。三、我二师应以一营兵力掩护自己向曹坊的侧翼,而二十四师四个营则担任监视与钳制曹坊之敌,不得使其于明早增援温坊。[]
/ X: w0 f+ m& s8 J0 P+ H" w7 J8 }; A/ g4 ]/ h8 i6 L
同日 凌晨2时,朱德复电林彪、聂荣臻:天明后敌机“有向我现在阵地及钟屋村东西大道轰炸的可能”,我各部队“现在地域过于突出,目标亦大”,应分别转移附近山地隐蔽。“料定敌李纵队不会甘心失败,还会再派部队向温坊反扑。”
8 m4 m6 D3 `1 Y$ W8 \% b$ h2 s/ I1 r+ `2 l! r/ {" f5 @" F
同日 早晨八时,朱德再次致电红一、九军团,指示他们准备遭遇和消灭朋口李延年纵队三师来援部队。
7 ~9 ~. m. C. d' f: j" ]4 O! \& S
同日 林彪、聂荣臻接获朱德命令,立即以“火急”电通知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并报告朱德:“温坊之敌两团已在我包围中和夜袭中,拟明晨拂晓以一军团全部坚决解决该敌,并打击其增援队,结束后再攻曹坊。”“九军团今夜主力须集结休息,须断敌退路,以有力之一部逐步夜袭和扰乱敌人”,压制增援温坊之敌,并配合二十四师消灭之。“二十四师一部向曹坊地域攻击。”[]
2 d/ K( L7 N% Y0 R
: M$ G: w3 G' b0 H' Y同日 由于朱德在9月2日凌晨即已估计到敌人的报复性攻击,已令林彪、聂荣臻预作准备,注意隐蔽,并作出部署:自9月2日上午战斗结束后,各部队迅速撤出温坊转入待机位置,隐蔽集结,更有计划地布置了阵地,加筑支撑点,较前更为集结;仅由红二师“派出一营的兵力固守温坊的支撑点”。[]
- w2 l4 z$ o) X0 B6 k9 p3 B
+ N; ^+ K4 @6 B2 t- s' V# ~8 p( ~同日 实际上,9月1日深夜红军向温坊发起战斗之时,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正在连城,获悉其许永相旅惨败消息,即于9月2日清晨8时,偕同第四纵队指挥官兼第九师师长李延年等一干人马,从连城驱车直抵朋口第三师师部,听取师长李玉堂等“报告昨夜战斗状况”;旋即,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和副师长柏列(即柏天民)由新泉赶到。会议商定,“再抽调第八十三师之某部,前来增防,加厚实力,以备万一”。午后,蒋鼎文复与李延年、李玉堂、宋希濂“召开机密会议”,商决进一步向红军攻击的部署。而蒋鼎文当晚就宿于朋口第九师师部,亲自部署次日凌晨对温坊红军的反击。[]( p: W. }' C* E, r

  p& ?4 ^- E' d7 I1 J9月3日 鉴于李延年纵队已出动其第九师和第三师三个团再向温坊推进以求报复,凌晨二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指示一、九军团及二十四师“应在温坊阵地前,给敌以短促突击,以消灭其先头部队。”
  w! c0 T8 Z- M) `6 `# v0 x' I; ^# Q' E
同日 凌晨三时,国民党东路军发起反击。不过,由于前一天在温坊的第三师第八旅已受重创,加以旅长许永相临阵脱逃,旋改由第四纵队指挥官兼第九师师长李延年亲自出阵,率其第九师及第三师3个团向温坊红军阵地攻击,寻求决战。
3 e( v. p. N, W) d$ [' a
" E7 ^  R  W7 W9 x7 V/ m同日 八时,国民党军第九师先头部队第五十团进至温坊,其余部队抢占温坊两侧有利阵地,企图与红军决战。
3 k& F4 Y0 Y) ~
, @: \' {$ z" e3 K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以红九军团切断敌向洋坊尾退路,并向马古头实施攻击。红一军团第一师切断敌温坊和洋坊尾之间联络,阻止和打击援敌;第二师和第二十四师担任主攻、分别从八前亭、马古头两个方向夹击温坊之敌。. N6 c- H) {, \0 X+ i

. `! I5 z3 Q( T! Z0 I! g+ k同日 九时,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第二十四师向国民党军第九师、第三师发起进攻,激战至十六时,击溃国民党军的进攻。
% R' y0 b( }2 o# A
5 n1 B! S6 t: L8 P1 B同日 两次温坊战斗,共毙伤敌人二千余人,俘虏二千四百余人,缴枪一千八百余支,迫击炮六门,子弹四十四万发,迫击炮弹三百四十一发,手榴弹三千余枚,骡马五十余匹,西药十一担,以及各种通讯器材等物品。
8 w  C3 d' g0 ^) H# U5 M, ]( ^# G8 _3 n& Y  S: V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李苗保在追击敌人时牺牲。
0 X& m/ q9 L7 ^1 o! K* Z. c# j+ c6 N' w" S( ]
同日 凌晨,同聂荣臻给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红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治委员杨英下达命令。罗、蔡,周、杨并报朱主席:(火急)(一)判断朋口敌今三日有推进至温坊极大可能。(二)我军以消灭该敌先头部队于温坊地域之目的,部署如次:(甲)一师集结于上莒溪、洋坊尾间之适当地点,担任截断温坊、洋坊尾联络,并阻止敌人之增援部队。(乙)二师集结于温坊大湾间山地,任正面突击并担任正面支点之守备。(丙)二十四师集结于曹坊、洋贝之间,当敌先头进攻温坊时之东北间温洋坊尾之间突击。(丁)九军团集结于曹坊,与二十四师密切联络,随该师挺进,保障该师左侧之安全,并相机加强该师之突击。(三)突击开始时机,以一师截断敌先头部队与之先头部队先打响了,二师开始突击,二十四师则按规定之讯号执行。(四)当敌先头部队被我消灭□□□□□□□□□□集结布置今晚。- U6 W1 O7 F: ?/ p$ q8 z9 q- g

' Y8 ~6 f+ S- g3 L3 a同日 按照这一部署,各参战部队于9月3日凌晨分别进抵集结地域。“三日午前七时,我观察所已发现敌人开始向温坊运动,A军团首长亦即决心短促突击该敌,在八点半即开始了战斗,八点四十分放出了突击讯号,各师开始突击,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将其正面完全突破。敌全线即开始溃退。”[]担任主要攻击任务的红二师在9月2日第一次温坊战斗后撤至官坊附近宿营,3日晨获军团部令“迅速出动到八前亭附近隐蔽集结待机”;随后又获军团部电话,以四、六团集结于八前亭附近,向温坊及附近小高地突击,“以第五团集结于白衣洋(应为白叶洋,下同)沿松毛岭阵地向温坊突击”。而“第一师在上莒溪集结,担任由乳洋、塘〔发〕从右翼截断敌退洋坊屋的退路,红二十四师在洋贝集结,担任由左翼截断敌退洋坊尾的退路”。[]3 ^) A' N3 D" T& \
' ?9 R6 G: b4 t7 t# e* R: e
同日 八时许,刘亚楼率红二师第四、六团进至八前亭附近山上观察,发现敌先头已在温坊以东阵地集结,并与红二十四师在马古头接触,随即发生激烈战斗。9时许,红一师进至温坊以东乳洋、塘发地域向温坊进击;红二师六团也从八前亭东南山地向温坊东北及其以南之敌攻击,随后赶到的红二师四团、六团立刻投入战斗;红九军团第三师则从吴家坊方向南下曹坊直抵洋背,向敌攻击。连续不断的战斗,主要在温坊以东及东北地区密集展开。敌人借其基本堡垒火力,节节抗退,“以掩护其溃乱部队退入堡垒内,约于午后四时许,马古头岭敌最后阵地亦为我四团之一部配合二十四师之一部所占领,战斗遂告结束”。所部第六、四、五团依次撤回官坊宿营。[]
- T5 u8 w7 R3 b) @* \' L
) J' m0 r" {! V0 F) ~9月3日—23日 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八纵队击溃红三军团第六师、第三十四师(师长彭绍辉)、第二师(师长陈光)、第十三师(师长陈伯钧)的阻击,攻占蓝田圩。
# h% n1 V4 g3 d+ R
& H  c# Z; S. v, D( R9月4日 同聂荣臻致电周建屏、杨英:对在温坊的两次战斗中,红二十四师“在周、杨指挥下,每次都很英勇、坚决、机动,特别对执行命令,对每次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光荣地取得了胜利,我们相信红二十四师定能继续发扬这些长处,建立起很好的战斗作风,锻炼成为东南战线上一支劲旅”。0 B3 N, m+ s- V7 n
6 l: ~- b9 h9 ]% F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朱:(一)一号战斗黄昏则开始接触,至次晨拂晓解决该敌;敌为第三师第八旅全部,仅逃走约二百人,余全部被俘及伤亡。一军团伤亡约三百。三日战斗自开始接触至午后四时全部被我击溃。敌系第九师全部、第三师之一旅亦有加上了之说。此役敌伤亡甚大,但我得利不多,一军团伤亡约三百。(二)一号战斗敌对我情况似不明;三号战斗探得敌九师命令,敌知我军为一军团。及一、三(号)两次战斗均进至温坊附近、洋坊屋约七八里路。两次战斗一师之动作均不勇敢坚决,三号战斗已三面被围。我一师该日系截敌退路,但因无消灭敌人决心未坚决迅速断敌退路,故敌得有溃走,问题应由该师首长负全责。(三)一号战斗侦察工作不好,发现敌人太迟,其运动与突击均不迅速和适时。两次战斗一军团均为担任突击敌之左侧,乃断敌退路。二十四师及九军团向敌之右侧突击。(四)今日部队布置除二师在中屋村外,余统在猪综岭以东山脉山腰山脚。一师在管溪官斜,二十四师在三溪,九军团在呈家坊,军团部中屋村。
1 u. q, L* C4 e  U/ C3 k
0 d$ [5 m1 w3 `1 Q" P9月5日 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在连城温坊大捷,是第五次反“围剿”一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东路军,给了此前在“左”倾错误指导下一再遭受挫折的中央红军以极大的鼓舞,振奋了苏区军民争取更大胜利的信心与决心。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即于9月5日签发《中革军委给东线红军的奖电》:这次你们接连两天在温坊消灭李延年纵队两旅,击溃敌人七团,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严厉地打击了敌人进攻长汀苏区的企图,给了敌人两翼包围的计划以当头一棒,胜利的保卫了长汀苏区,写下了红军战史光荣的一页!你们能够获得这一伟大的胜利,是由于你们坚决的执行了军委的命令,英勇的机动的突击了敌人,与各部队之间有了很好的协同动作。军委除号召各线红军学习你们这一胜利的模范外,特电嘉奖。[]这份刊发在中革军委机关报《红星》上的嘉奖令,立刻引起中央苏区军民的高度关注。邓小平主编的这份报纸随后连续发表了《东线红军连获两次伟大胜利》(9月5日)、《温坊战斗中的新桥师》(9月10日)、《温坊战斗的胜利》(9月10日)、《夜间战斗模范的勇部第一营》(9月10日)。这些来自战斗第一线的报道,迅速向苏区军民传播了温坊战斗的经过和消灭敌人与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情况。有的对新成立的红二十四师作了特写,有的特别介绍了“百发百中的炮手”红一军团炮兵营长赵成章的事迹。更有一篇来自温坊前线指挥员的特约通讯。其作者有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谭政,有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耿飚、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舒同等著名将领。他们对温坊战斗作了真切的记录:九月一日的下午,我们从待机休息的状态中,突然一声出动,于是队伍纷向着温坊的总目标飞奔前去。百倍高涨的战斗勇气,随着雄壮的口号声,刺人心目的喊话声□□激荡起来。深沉的夜色,猛烈的风雨,在战斗刚开始就笼罩了这紧张的战场。……“英”师“锋”团[]大胆地插进敌人中间去,在敌人两边侧射的猛烈火力底下通过。……“勇”团“勇”团,似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摸到敌人驻地街口(警戒线上),一直趟进他的□□;“冲”团“锋”团一声不做的接近敌人堡垒。“插”师“插”师似为红一军团二师。亦于十七时半进到了攻击的位置。一切都布置好了,敌人还不知道。直到枪声一响,手榴弹一打,敌人才大叫起来,忙乱无□的放枪,这样就占领了敌人的村口,夺取敌人的堡垒,缴枪的缴枪,俘虏的俘虏,首先是消灭中间的敌人,接着才打下周围堡垒,白军第三师的一旅全部覆灭。文章对9月3日在温坊的第二次战斗,也作了真切而生动的记述:在这天的早上,我军以不疲劳的精神,回头待机,决心消灭来攻之敌。……约莫九点钟的光景,战火就在左右两翼爆发了。我守备部队稍为抗击和诱敌,接着就是全力向敌人突击,在极端激烈的炮火底下,我攻击部队以坚决迅速、一往无前的精神向前冲锋。特别是“勇”团显示了他不可抵挡的攻击力量,从左翼高山打出去,接连夺取了敌人十五个山头、四个主要阵地、五个比较坚固的堡垒,白刃拼杀肉搏血战,击破敌人无数次的反冲锋。尤其是“八一”运动创造出来的模范第一营登先陷阵,终于配合友邻部队将敌人全部击溃。敌(死)伤枕籍狼狈,奔窜逃命。[]类似这样的新闻与特写还有不少,令人仿若身临其境,看到了东方战线上与敌人作誓死血战的红军将士勇猛战斗、浴血奋战的场景;也向正在苏区全线浴血抗击敌人第五次“围剿”的苏区军民传递了一个决心与信心:“这是给敌人进攻汀州的企图以铁拳的痛击”,“这告诉了敌人,苏维埃的版图是不容侵犯的,工农红军是无敌的!”[]受到重创的国民党东路军第四纵队李延年部第八、九、八十三、三十六4个师,为蒋介石的主力师,“但在福建作战约一年,兵力疲惫,自进攻十九路军后,甚为骄傲,进攻我闽西苏区,经常是遇着我们独立师、团,没有受过极大的打击”。其原定计划是由连城直攻长汀,以与北路会攻瑞金。但由于北上抗日先遣队打破了其在福建连城、永安间的东部封锁线,“该纵队不能不变更会攻长汀的原定计划,而转到永(安)、连(城)地域,重新构筑封锁线”,减少了连城、朋口间的兵力;加以其骄纵轻狂和优势装备,轻视红军。[]由此,李延年既不了解红军军力与斗志,也不明了红军的作战部署,仅派出第三师3个团去温坊修建碉堡,受到毁灭性打击当然在所难免。至于参战的国民党军如何看待与评价温坊战斗,各有关部队在其战后呈报的战斗详报,也分别作出了总结。这几份报告尽管为掩饰其败绩,文过饰非,却也不得不承认其不堪的一幕。国民党东路军所写长达9万字的《国民党东路军蒋鼎文部与红军在闽赣境内战斗详报》称:“本路军(为)进取长汀,正向朋口集结间,九月一日第三师第八旅在温坊遭匪袭击颇重,三日第四纵队先头第九师攻击前进亦未成功。”温坊一战,是为执行蒋介石8月31日之“克日向长汀推进”电令,李延年第四纵队“为进展容易计”,于9月1日“先遣第三师八旅进至温坊筑碉。乃是晚共军一、九军团猝来袭击,该师主力应援不久,遂为所破”。9月3日,又加派第九师向温坊推进,“激战竟日,猝未得手,仍撤回洋屋[坊]尾附近抵抗”。究其失败原因,是红军阵地强固,“非步炮空协同攻击,难期奏效”。蒋介石闻报,即于9月6日晨电令“暂行固守原地,一面从事整理,一面待卜福斯炮来到”[]。期待德国制造的洋炮发挥作用,挽回败局。而遭受惨重打击的第三师师长李玉堂撰写的《战斗详报》称,该旅奉命于9月1日晨5时到达温坊,令其十五、十六团分别在温坊东北、西北和西南、东南占领阵地,构筑工事。傍晚5时许,突有红军数千人向我两个团攻击。旅长许永相即令“各部队在原地抗战”,“时近黄昏,战斗渐由缓和状态而转入激烈”,令各团预备队投入战斗,并向师长求援,然电话不通,通讯阻隔,适逢大雨倾盆,天色黑暗,“而此时匪复以大部兵力向我全线阵地猛烈攻击”,“激战十二时许,匪复增加部队,将我四面重叠包围攻击更烈。旅长当令各部队固守阵地与匪作殊死战”,终因“众寡悬殊,伤亡过重,匪势顽强”,于9月2日下午2时许,“匪突破我阵地数处,深入温坊。而第十六团东南阵地,亦相继被匪突破”,[]终于以惨重失败而告终。参与了先后两次温坊战斗的第八师、第九师师长李玉堂、李延年,在战后所写战斗详报对于失败的原因,要么推托客观因素,要么轻描淡写。李玉堂总结的要点是“各级官长轻敌之心太慎”,阵地选择过大、布置不缜密;“不知利用现成地形,以发扬火力”;“各级指挥官事前都不能侦察,妥密布置”,以及通讯联络不畅;而对于其战场指挥、第八旅旅长许永相怯战临阵脱逃以及几乎全军覆灭的狼狈一字未提。[]而第四纵队指挥官第九师师长李延年所写的《战斗详报》,则更为寥寥二三千字,“所得经验教训”不过一二百字,主要教训即为“此役无炮兵空军协同作战,以致共军利用复杂地形,密集冲锋,步兵火力,无法制止”。此《战斗详报》统计,参战部队两个旅及一个补充团,损失惨重,死伤官兵高达1235人,不得不承认“此役伤亡奇重”。[]倒是当时国民党军第四纵队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在后来所写回忆录中道出了实情:许永相率部到达温坊以后,“既没有亲率干部侦察地形配制警戒,也没有严格要求各团严密警戒,如同普通行军宿营一样,随便派几个哨兵就算了。就在那天晚上,红军来了个袭击,不到两个钟头把这个旅消灭得干干净净。旅长许永相于睡梦中惊醒起来,乘黑夜只身逃脱。这一失利,给东路军以很大的震动。指挥官李延年不服气,立命他的第九师开上去,对当面红军也不侦察就下令进攻。结果第九师又损失了一个团的兵力,攻势顿挫了”。[]蒋介石在南昌获悉温坊战斗惨败的消息,“极为怒恼,立电蒋鼎文将许永相扣押交军法讯办,随后枪毙了;第三师师长李玉堂降两级(由中将降为上校),革职留任。蒋鼎文、李延年均受到严厉申斥”。[]3 t7 X7 S! O! _# T% t0 m
. r! X5 g( o# ?+ S; Z# B- o; ]
9月6日 同聂荣臻致电周建屏、杨英、罗炳辉、蔡树藩并报朱德,指出:“目前对敌在其堡垒火力的掩护推进筑垒手段,应采取以抗击方法迟滞其进展和以袭击之方法,求得消灭局部之敌人。如敌在日间推进则应与敌保持接触,阻滞敌进。如地形许可,则力求行小的包围迂回,配合火力袭击与突然突击,消灭部分之敌人。如敌在午后三四时以后出来筑堡,则可让其出来,我军乘夜暗,以一部插[切]断其退路,一部选择敌弱点突击,此种动作须有精密组织,才可避免误会和保障成功。”7 ^! v5 I9 W! k$ ], C- m1 e
5 @, _) g3 r! }* q3 t, y
9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由温坊地域向西转移。九日,到达南山坝、大田地域进行休息整理和补充。
3 K& m( i! Q6 t$ ]5 b5 W7 R1 b1 N+ d" m( ~
同日 三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并告罗炳辉、蔡树藩、彭德怀、杨尚昆:李(延年)敌经挫败后,现已改为稳进,我军在东南战线已少较大的机动可能,而周(浑元)纵队则已逼近高兴圩,直接威胁兴国;一军团缺十五师,目前任务在西移抗击周纵队而留九军团及二十四师主力钳制与抗击李纵队。并对部队行动作出部署。
& m* `6 B9 H6 X/ F; X6 J  R) i+ _7 j/ n* i$ N3 @
同日 红军第二十一师正式成立。% z4 C3 P7 }% y; N$ J
7 \! D* n' g; l$ o& D
同日 中革军委开始部署战略转移。
( e( R- e5 B3 P6 _4 Y  e8 G; E& v5 x. l5 T" i/ `9 z, k
9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南山坝、大田地域进行休整和补充。* l" t7 {! E+ D; `
0 v* g* x) C$ r$ @1 w! q- u3 m, u" x1 a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曹里怀、萧华:一、军委拟补足一军团每师步马枪二千五百支,军团直属队则留四百五十支,共七千九百五十支枪。二、八月份统计一军团共有步马枪六三五九支,缴获九零九支,共七二六八支,尚少六八二支。明十日可由教导团战士一营带四百支给十五师,每支配弹十发。还差二八二支,九月底补足。三、十五师限接收军委补充之六八二支外,尚缺三零三支,应由一、二两师及直属队中抽出。
$ R' z3 L2 @; s- w6 X0 b' g- F! K/ h( w+ m) s% R
9月10日 为部署红一军团向瑞金、兴国西移,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一军团(缺第十五师)应于明十一号晨开始西移,以三天行程,限十四日早晨到达瑞金东北之云集圩壬田市地域休息一天,然后再向兴国北地域前进。(二)林、聂本人可于十三号间到达军委。(三)在福建地域移动应保持绝对秘密,并不要经过汀州城。”; Q9 i! [  N( \- `3 b
, r- G& M( V' Z9 d& H
同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罗炳辉:“九军团目前正在东南战线领导两个师抗击李敌,责任极重,你不可能抽身来瑞金晤军委。”“现军委委托林(彪)军团长代表军委明早与你约地会谈,为你解决与转达一切问题。”
! O7 [& J5 @& o, h/ \) @8 a' _7 c9 H; y
9月11日 黄昏,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秘密由南山坝、大田地域继续西移,向兴国东北地域开进。
0 K8 b5 l% m6 `3 J' R  R0 L0 t
$ O2 _2 B, E/ h9月12日 朱德、周恩来、林彪、聂荣臻等在叶坪检阅红一军团六个团的干部。) a; ]& D( o" c
. B6 l7 g/ K" v4 d+ i6 P
9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到达瑞金以北云集圩、壬田地域,左权率部继续向兴国地区前进。同聂荣臻来到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会见朱德、周恩来。周恩来传达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关于红军准备战略转移的决定,并指示红一军团保卫兴国,迟滞北线敌人,以掩护中央红军各部集中转移。
1 ?4 M8 N9 C2 h# x4 E" k
4 [) _" ~+ }! Y! u( k+ E9月16日 同聂荣臻在红军总部受领任务后,十八日赶至江背洞地区,亲自察看地形。
' y! G: N$ [* b
1 F) V  b$ H3 E0 X3 n0 T9月19日 同聂荣臻判断敌第八纵队将攻击庙背,向兴国推进。二十时,和聂荣臻致电朱德、左权:“我军决利用庙背以北阵地及寨脑嵊阵地实行顽强防御,大量消耗敌人战斗力,并迫使敌人向我阵地翼侧包围,以求得消灭包围之部队。”要求,“第一军团缺十五师应于二十日二时出发,向高兴圩前进,限九时以前完全到达。一师应在高兴圩附近待机,二师在老圩东北森林待机,突击敌之左侧背”。
' X  s' G" |: k& ^9 Q$ i
+ F: J# Z" j2 K! o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左权。朱主席,左参谋长:一、据今日敌方阵地上及诸徵候判断,敌有于明晨进攻的充分可能,其主要突击方向当由庙背一带。二、我军决利用庙背以北阵地及寨脑嵊阵地实行顽强防御,大量消耗敌方战斗力,并迫使敌人向我阵地翼侧包围,以求得消灭敌方包围部队。三、三十四师、十三部〔师〕、第六师之一营明日仍照原定部署动作,统于明署〔晨〕拂晓前进入阵地及待机位置。发现敌进攻时。各地区守务部队须极力以火力袭击杀伤敌人,并以各地区予〔预〕各部队进行局部反冲锋,求得消灭部分敌人和巩固阵地。第六师缺一营,为总预备队,须相机行反突击。四、第一军团缺十五师,应于二十日二时出发向高兴圩前进,限九时以前完全到达。一师应在高兴圩附近待机,二师应在高兴圩东北森林待机,突击敌方左侧背。军团电话队及炮兵营应于明晨一时出发,迅速赶到高兴圩待机。五、明日如无战斗,六师则仍照军委电令黄昏时东移。
# U4 K% W7 E- I4 k: G
1 i9 n9 F7 h, F3 T9 w9月20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同意你们十九日二十时的来电”。7 f8 c5 K# z; P5 L; \: q
0 |4 _$ X" X. f, W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一、我们判断敌向高兴圩进攻时,当由庙背以上及以进行主要突击,向寨脑嵊塔脚形之线阵地行补充突击,或佯攻或甚至完全取监视态度。敌方攻击步骤,其第一步占领和巩固庙背以北阵地;第二步再向庙背以南进攻;第三步再南占高兴圩。但亦有充分可能,企图一气攻破我第一、二线阵地。敌方攻击时间大概待在卜福斯山炮赶到之后即行开始。敌向我方阵地之两翼包围可能,故当限目前三十四师及十三师第一线与敌相距只二、三百米长。三十四师阵地及原有一个营阵地,系前后重垒中隔一小河两阵地,地形并无天然险要,工事亦不巩固,因地质关係有些地方只能从自然土上高脑地之工事。如敌采取报填空之逐步推进,则我大部队无法突击,只能容各地区之一营以上兵力行局部反冲锋。二、我军作战基本方针,仍以林、聂十九日二十时电第二项实施,目前继续加强工事。一军团主力隐蔽,只以一个营接替原六师一个营之阵地。但建议三十四师阵地在二十三号晚交一军团以一个团接守。因据云,该师颇无顽强防御扼守。如三十四师阵地失守,则我军在敌主要突击方面只剩原六师一个营的阵地。这个营之阵地应作为顽强的防御地带,高兴圩附近之阵地带只能作为后阵地带。三、明日集中五军团三侦察连附迫击炮一门穿老营盘、泰和界活动,限三十号归队。四、在滞敌前进、保卫兴国、杀伤敌人兵力并尽可能俘获目的下,从加强工事、节约守兵、不冒昧行大部队的反突击以及防空等方法中以保存有生力量。
: H' N: c0 l# S6 d, Z, @8 T3 O; h* ?4 H8 P
9月22日 夜,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和红五军团第十三师袭击新田之敌,因侦察准备不周密,及冲锋时队形密集,部队损失较大。
; z8 o! X+ {6 F9 m, X& b" ?, ~; ]" w, S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将红二十一师、红二十三师合编为第八军团,周昆任军团长,黄甦任政治委员,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罗荣桓。2 o/ k" f7 V6 p! u6 [0 Q) S, W

5 g+ r4 V' r8 k( Q9月24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指出:“ 二十二日对新田圩的夜袭,我们的损失要多敌几倍,这证明预先没有充分的准备及侦察,并以密集队形冲锋,这是不适当的”;“ 以后抗击周纵队行动中,第一等的原则是爱护兵力,因此主要的行动方式,是防御和局部的反突击。”; H- }3 ]0 ?/ h
9 S3 P+ c' t. @6 s8 d
9月25日 十六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一、二十六日晨,蒋敌向我行总的攻击,李(延年、第四)纵队向汀州进,陈(诚、第三)路向石城进,其以后目的是占领我们的中心瑞京。而薛(岳、第六)路军和周(浑元、第八)纵队近日亦逐步前进,其目的是占领我们的兴国,从西面切断我的主力。二、各兵团于明二十六日晨以前,应有充分的战斗准备。在战斗以前,应进行最高度的政治工作,并解释此次战斗重大的意义。三、在明二十六号及以后的战斗动作中,各兵团应再度估计情况,并检查自己的决心。一方面你们应给敌人相当的损失和抵抗;另一方面应很爱惜的使用自己的兵力,并且应坚决避免重大的损失,特别是干部。四、在飞机轰炸、炮兵集中所威胁不利的条件下,及我们工事不十分巩固时,指挥员应适时放弃先头阵地,以便我们阵地的纵深内实行突击。五、应特别注意在战斗中不间断的对于部队指挥,应有组织的退出战斗的计划。六、明二十六日战斗至二十四时止,应速将战斗经过及结果电告军委,以保证我们能适时的下达命令。, F0 N; g- N  z" T  @
/ O! e( ~) G7 Q( O: u9 j( F
9月26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甲,十月中以前,兴国应保持在我们的中;乙,在各地区组织防御时,应照军委昨二十五日给各兵团的训令行之;丙,一军团应最高度地加强五军团军事、政治的工作。”# b9 e1 A# M5 U, }2 P) ?

% V1 y* x- F/ S1 t  h同日 国民党军对红军发起总攻击。其第三纵队(指挥官樊菘甫)、第十纵队(指挥官汤恩伯)、第五纵队(指挥官罗卓英)共六个师向石城攻击,第八纵队(指挥官周浑元)向兴国攻击,第七纵队(指挥官吴奇伟)向古龙冈攻击,第四纵队(指挥官李延年)向长汀攻击。南路军向会昌进逼。. O! N  y# U8 S. G3 i5 [
5 ~: i* _( O+ i- }( T. o1 O1 v1 t
同日 张闻天在《红色中华》上发表《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文章,号召红军为保卫苏区,粉碎敌人的五次围剿而血战。
( D( N4 e' ^$ F% v' [$ ^) u7 B4 {' u2 n& G- G% B9 k* W! C
9月26日—30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红五军团在庙背以北及寨脑嵊阵地和高兴圩西南至江背以北地区,顽强抗击敌周浑元纵队的攻击。因敌在猛烈炮火和飞机轰炸的配合下轮番进攻,以及地形极不利隐蔽,庙背、高兴圩等地先后失守,红军伤亡数百人,红一军团被迫撤至城皇、新圩一带地区,继续抗击敌攻击,保卫兴国。红五军团撤至文陂以南地区休整。
/ h# Y" \0 C- r& {5 [& Q
3 U# g! r; Y6 ?% r2 X9月28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抗击周(浑元)敌约至五日止。三十日,一军团应接替五军团的任务,使二日至五日间进行整理。约从五日起,五军团再接替一军团的任务,一军团则他调。”
0 E5 X" o5 t7 t+ K  }1 b- @  w) M  p
9月30日 朱德、周恩来、王稼祥、贺昌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到达高兴圩之后,受到两次挫折,这不能推之于客观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受挫折的原因如下:(一)对周敌的估计不足,以至在部署上未加注意。(二)未有完备的侦察警戒,故敌人能够突然地向我攻击。(三)对五军团的政治团结和军事训练的帮助不够。一军团首长应采取一切实际的步骤,来克服上述的现象,并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 C! {) m2 [- u9 t' ^! x

  t! T1 C4 w2 q& Q, a. B3 c同日 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第八纵队攻占高兴圩。
8 h" _+ _" s4 p$ O, d5 y) z
# k6 z" s% d5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撤至城皇、新圩一带地区。
/ B. X4 W0 j3 Q3 O5 T7 K1 O' H9 O' a; g- x- g; r2 d: E
10月2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董振堂、李卓然:“五军团从一日到五日从事整理。整理后,五军团应在组织上、政治上、军事上能独立地继续长期的战斗。”并告林、聂在刘伯承到任五军团参谋长后即向五军团首长“亲释我们一般的作战计划,并亲释给与五军团的任务。”另嘱:“在干部中,要特别加紧夜间动作、防空、各种警戒及运动防御动作的训练。”
0 b! B) B) q0 l5 Q: j3 |) b8 J2 c) o
6 ?6 E: q, @7 ~; M同日 八时,同聂荣臻致电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政治委员萧华。彭、萧:红校毕业生及军团教导队毕业生能任连排长的约能分五十名给你们,要在十月半才能到达。规定十五师应选送军团教导队学生,必须按照规定条件选送待命来军团。集中地点另行通知。8 `! W4 e5 S, {$ [( L
/ W& t' |2 k- S7 {
10月5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一)周敌今日又运动约一师兵力集结于高兴圩,其炮兵亦转移至高兴圩附近兴老圩,已增加敌一团以上。高兴圩附近及反面(原件如此)。其以北以西及西南面等敌工事似已完全,估量该敌明日向我河东岸阵地攻击前进之极大可能。(二)明日作战布置如下:A、以第五团担任由通岩拉石寨茶亭□到高兴圩河南岸一线阵地之守备。B、以第二团之一个营守备羊岗马古寨以南之阵地,另两个营集结该阵地之左翼后为突击队。C、第一、三两团集结于拉石寨西南山脚为突击队。D、十三师之一个团进至樟树潭南端左翼突击队。E、第六、四两团仍位置城皇日头岭以南以一个营任守备五个为突击。G、三十四师仍在原地整理训练。+ ?* C5 a' O2 D, O* o1 m* O

' R; h( K) H1 _: N5 v0 l- ?$ [10月6日 晨,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抗击敌周浑元纵队沿高兴圩河向兴国的攻击,战至十五时,敌进占殷富后停止前进。, S9 ?- T" b# I% V' N

- R2 P; X* Y1 n9 X同日 上午,到一师指挥所吩咐师长李聚奎把战地交给五军团的第十三师。李聚奎回忆道:有一天林彪来到我们师部,他简单了解了一下战况,然后小声地对我说:“你回去马上布置一下,把阵地交给五军团的第十三师,你们撤下来,把队伍带到兴国的东南地区集结。”他说完这番话后,又神秘地说,“可能有大的军事行动。”我问:“有什么行动?”他说:“以后再说。”之后我才明白,这个“大的军事行动”,就是战略转移——长征。”' h* ^5 y2 Z6 @# N, z

  C5 A% [  t2 t& m1 n同日 十五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拟本日黄昏时起,开始将一军团全部守备任务交五军团接替。”十九时半,朱德电复林、聂:“同意一军团防务今夜交五军团接替完毕”,并指示:明七日,一军团应仍“留五军团阵地两侧为突击队,并准备于明晚向兴国及以东地区移动,但须得军委最后电令才动。”
/ X0 z9 k: _% S! a
9 k1 ]( q$ G% X. ^9 _: G; X6 q) ~& Z* A同日 国民党军攻占石城县城。
: G. B+ R* A! e' V; a; `1 v$ C
$ e8 t( ]4 _8 x% _+ Y/ |10月7日 红五军团休整完毕,接替红一军团抗击周浑元纵队向兴国推进的任务。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于黄昏开始向兴国东南江背洞、社富圩、溪源集结转移。' n, i4 @' {' f& s" o9 {/ ~
; w0 [8 z/ ]; l! ^! y0 T2 q
同日 十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甲、一军团(缺第十五师)及全部后方机关,应于今七号晚集中于兴国东南竹坝、黄门地区,于八号晚开始向集中地区移动。十一日晨应集结于以下分界的地区:在北面及西面则以宁都河为分界线,在东面则以下坝、宽田为分界线。[在]南面则以宽田、样山市及向西到会昌、宁都河会合处为分界线,各分界线均不包含在一军团集中地域内。乙、为保守军事秘密,应采取如下的办法:A、对于部属只告以每天的行进路和宿营地。 B、为避免敌人的空军侦察,应于夜间移动,拂晓时则应隐蔽配置起来,并采取各种对空防御的手段,C、要克服落伍及逃亡。丙、十五师约于十二号到达你们集中地区内的东部。丁、到达集中地域后,你们应于宽田、岭背间接上我们的长途电话。戊、应给五军团首长战术上的指示,而兴国最少要于十五号以前保持于我们的手中。五军团从八号晚起即直接受军委指挥。己、执行情形电告。$ M+ o- y# F. U1 N$ _8 [

( `1 V9 h) ^) m! e" Y同日 同聂荣臻前往瑞金会见周恩来,得知中央决定红军作战略转移的计划。并受领到兴国阻击和迟滞国民党军进攻的任务。7 D1 G1 r8 H3 p

/ b3 s3 ~8 E3 ?0 [同日 中革军委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命令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陆续接替中央红军主力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第五军团、第八军团、第九军团的任务,红军主力先后撤出阵地,向瑞金、于都、会昌地区集中。9 _! D- t" g% k9 p- f9 q
6 ]! |7 {2 Z) {0 B
10月8日 国民党军东路军蒋鼎文部第十师进入瑞金。
2 C6 H& V6 S6 q; Q6 b5 K: O& w7 \- e6 f+ b& x) }
10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十五师)由江背洞、社富圩、溪源等地向仙霞观、水头圩地域集中,进行休整和补充。8 O3 X. G3 s" b0 x/ O2 |6 R

, X; r9 ~" k  a6 y! S4 L同日 八时,朱德致电第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并林彪、聂荣臻,指示十五师应于本九日晚由现地出动,于十二号拂晓前到达翰林头、半裁、马头地域,归还主力。- x4 o" P: \  x

; T# u- ?! U) r8 D) l2 T+ o同日 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要求加强部队的政治、军事训练,发扬部队的攻击精神,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作战。) @, N, [4 d6 Y) b% i

! y6 P7 P, ~( H( T同日 中革军委编制出《野战军由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对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的行动路线分别作出明确规定。
0 w- z2 q+ g8 g; E. d
/ E. P4 I' _6 i. p3 T7 ]10月10日 晚,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八点六万余人,开始从瑞金等地出发,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向湘西进发。红一、红三军团分别担任长征纵队左路和右路前卫。& s# D8 y  P8 h5 U! c% v; k- ?

6 Y8 f4 L4 V2 ?& T同日 临时中共中央决定留下项英、陈毅率领红军第二十四师、独立第三团、第七团、第十一团、第十五团、第十六团,江西军区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四团、赣南军区独立第六团、第十团、第十三团、第十四团,闽西军区三个团、赣州军区第十三团、登贤独立团及各县独立营一万六千余人,伤员三万余人留守江西;博古、李德、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率领中央红军八万余人突围。第一方面军分别由瑞金、于都、长汀、宁化开始长征。
* M/ B3 K* @/ G0 K4 n' ^# [1 ~  O! Q. i1 `5 R
10月上旬 长征开始前夕,中央红军各军团紧急调整编制。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第1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下辖第1团,第2团,第3团;第2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下辖第4团,第5团,第6团;第15师,师长彭绍辉,政委萧华,下辖第43团,第44团,第45团。
; d& b& z+ h% _7 X" J* ?# `! j/ o: f! v
/ E( s: I6 P, Q4 U8 s10月11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发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的命令。' C$ @# q( |# S$ e2 r% z" n
  k8 W4 Y' U/ `0 O% j9 P, r
同日 中革军委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与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一同行动,叶剑英任司令员;中共中央、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门、工会、共青团等单位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r" l! P3 M, f; K$ B9 M8 z4 {. K4 V9 W$ M, q2 P
同日 同聂荣臻指示彭绍辉、萧华率红十五师进至江东塘、山下村地域归还红一军团建制。十三日,同聂荣臻令红十五师集结于翰林头、马头一带地区进行休整、补充。0 C6 ^$ D6 g0 p

8 Q. M; T3 O; S; H! J同日 十二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坚决命令采取严格办法以防止暴露我军主力,日间不得有任何部队移动”并“注意伪装”;移动时,须“防止逃亡和敌探的侵入。”  `7 n7 @* W) b9 w
! s( j+ d7 ^6 P1 Y: o1 T
10月12日 八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发出关于野战军全部行动推迟一天执行的通知。
2 t" {& ~3 n: l$ _8 X- n. A
( R- I( N% b+ e+ C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全部到达预定的集中地域。
7 D  p6 a) |! {4 o+ R5 l& I
9 E6 I& Y7 P5 S) d& U10月13日 中革军委在于都城北古田村召开扩大会议,向已集中到于都的各兵团首长部署西征行动,并发布《关于军委及各军团代名的规定》:军委为红星,军委直属各部一津代以红星二字。军委第一纵队为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红军第一军团为南昌、红军第三军团为福州、红军第五军团为长安、红军第八军团为济南、红军第九军团为汉口。以上代名自十月十五日实施。) m4 s8 \+ |6 K0 A

, d  q0 K$ U* _( H9 j; w- ~. b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各部首长:甲、兹从新规定各补充团正式拨给各兵团管辖,区分如下:一、江西补充第二团、于都补充第八团拨给一军团。除补二团已补一军团外,一军团应即派员到于都接收补充八团,并于十五号晚带往一军团集中地点。二、补充第三、第四团均拨给三军团。补充第三团,应令其由长胜随三军团后十六(日)早开到三军团第二集中地区之车头;补四团由三军团派员至于都接管,于十六号晚开至埠前冈附近,随三军团后跟进。三、补充第五团仍拨给五军团,由五军团派员至江背洞直接接收。在五军团末移动前,仍继续接收新战士,当五军团移动时,即随五军团后方部移动,并特别进行巩固工作。四、于都补充第六团拨给八军团,由八军团立即派员前往于都接收,并于十五日晚开往社富地域随八军团行动。五、现在于都之补充第一团拔九军团,由九军团立即派员到于都接收,并于十五日晚由于[都]开往会昌。到达会昌后,即随九军团行动。乙、各补充团拨给各军团干部及新战士,全部均由各军团负责训练,并切实进行巩固工作。第七补充团干部仍须继续接收新战士,准备补充二十四师及军委直属部队。该团驻地由项主席指定。丙、执行起情形,望电告。
/ L8 V3 f  n" b7 I3 h9 T0 t8 S' t# c' h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司令部抵达信丰以东的新田村。
+ N. A0 L: G) [7 i9 Q: E  d7 f% g4 {5 C! L& R3 I( ~  n9 ~& {
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第十五师集结于翰林头、马头一带地区进行休整补充。: U! @5 b9 K9 w9 T1 l8 e; o
& A9 q6 X4 F6 T) o0 {( v' x0 h
10月14日 国民党军攻占兴国县城。; ^# e" j: `1 A  C' K, W

  c; G. P. O$ f! q& [/ z/ x10月15日 同聂荣臻联名给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写信,将中革军委关于红军撤出中央苏区的命令和行军路线图交给他们。并指定第一师、军团供给部、卫生部为军团右翼队,于十六日向信丰县属的新田、古陂前进。李聚奎回忆道: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五日,我们刚收拢集结于兴国县的东南地区,军团司令部派机要参谋给我们送来林彪、聂荣臻写交我们师长、政委亲收的绝密信及中央军委关于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的命令和行军路线图。……”
0 K6 E) r& {) ?' ^
" D- S  j; m6 y% b$ g9 a0 t  k10月16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代号:南昌)在军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指挥下,率领第一师(代号:广昌、师长李聚奎、政治委员赖传珠、参谋长聂鹤亭、政治部主任谭政);第二师(代号:建昌、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刘亚楼、参谋长李棠萼、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第十五师(代号:都昌、师长彭绍辉、政治委员肖华)全军除教导队外共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人(拟补充为一万九千八百八十人、枪支七千一百九十三支)离开江西瑞金以西的宽田、岭背,跨过于都河,开始参加长征。
, K. Y8 O* }/ y) K
: ?( C  f2 X, c+ V0 h: t10月1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仙霞观、水头圩等地南渡雩都河,向下油挺进。
* `( f' v# N) t
, u) u1 p- E6 G# C1 J5 P; K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赣南军区,通报蒋介石、余汉谋等派参谋人员到大余、信丰、南雄等地视察地形及碉堡守备的情况。
. D9 \3 C0 I- u2 u. f; |; Z% J9 j) @; \
10月18日 红军第一军团晚一时抵达下油,部队分散在同仁圩、乱石圩、畚岭、下元头地区。并派部队向新田、金鸡及版石、新田间进行侦察。3 X0 ]& H) v" y/ c4 _( W) y% I
' G) d2 s2 g) a7 F3 U
10月19日、20日 中央红军主力先后到达国民党南路军阵地前的仁风坪(街)、双芫(园)、牛岭、长洛、桂林江等地区,完成了突围准备。这时,国民党南路军陈济棠部为配合北路军、东路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在赣州以东,沿桃江(即信丰河)向南,经大埠、王母渡,折向东南,经韩坊、新山等地,构成了第一道封锁线,阻止中央红军进入广东。其第4师驻赣州、南康,第2师驻信丰、王母渡,第1师主力驻古陂、新田、重石、版石等地,独立第3师驻韶关、乐昌、连县、南雄等地,第2独立旅驻安远。根据上述敌情,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王母渡、韩坊、金鸡、新田地段突破粤军的封锁,向湘南前进。部署是:红1军团为左路,攻歼新田、金鸡之敌,向安西、铁石口方向发展;红3军团为右路,攻歼韩坊之敌,占领古陂,向坪石、大塘方向发展;红9军团随红1军团后跟进,掩护左翼安全;红8军团随红3军团后跟进,掩护右翼安全;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红5军团担任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前进。
3 l; I& [% d% T# F9 U2 u; ^% S+ o- g2 s5 u
10月1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马岭、牛岭、小岔圩、合头等地,并指示红二师侦察由合头、双芜到金鸡、新田的道路,做好袭取金鸡、新田的准备。
+ K% ~3 e- z- Z0 {1 k6 i% V" G( b3 y+ `2 Q
10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双芜地区集结。
. l/ f/ k0 K# n* J1 u( w; {
3 B9 c1 H  A) f- }1 Y- g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等军团首长:(一)三军团未能赶到二十日的指定地点,其他各军团尚无报告。(二)为保证各军团行动之协调及同时动作,总攻击改在二十一日夜至二十二日晨举行。(三)三军团及其他未能按时抵达之各兵团,应于二十一日晨全部抵达指定地点(命令上二十日晨地点)。特别后方机关,不应在指定的后方分界线以北。(四)已抵达二十日指定地点之各兵团,应隐蔽配置一日。(五)各兵团利用二十日及二十一日应进行:(A)加强侦察敌情与地形。(B)肃清进攻出发地区与向前接敌地区之铲共团及可疑分子。(C)最后制定进攻计划并准备攻击。(六)各军团、各纵队应逐日报告自己行动及配置,各军团(除五军团)应于二十一日午前报告自己的进攻决心。(七)军委司令部二十一日仍至河头。* d* \4 _7 i  @. V0 T7 ~2 Y) P. S
9 t- I& f- O$ q2 J
同日 十二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等军团首长:(甲)为严重注意拦阻与收容野战军的逃亡与落伍疾病人员及收容二十二日战役的重伤人员,规定办法如下:(一)赣南军区在小溪、新陂设后方医院,在马岭、畚岭各设一医务所收容全野战军的重伤病员,并由蔡司令员亲到小溪指挥。(二)各兵团后送重伤病员的路线:一、第八军团由营田、牛岭到小溪。二、第三军团小岔、牛岭到小溪。三、第一军团双芜、唐村、畚岭到小溪。四、第九军团由荷梓、仁风、何杵岽到小溪。五、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均经畚岭送小溪。(三)各兵团、纵队后送重伤病员应尽量利用地方挑米夫子,并请当地政府发动群众搬运,在半白区域可出代价雇夫后运。(四)已令军区派地方部队在牛、马岭,小岔,畚岭,唐村及茶梓地域掩护重伤病员后运,各兵团不应再分武装掩护,而只应以自己的兵站递送至军委掩护线以南。(五)后送伤病员应只限重的,轻的能行的应带走。(六)各兵团、纵队除自设收容队、拦阻队严格执行军委规定行军要求外,第二纵队应在小溪、畚岭之线设第二线总的收容队拦阻队,由总卫生部医院带走全部轻的能走的伤病员,保卫队负责收容逃亡人员。五军团应在新陂地域设第三线总的收容队拦阻队,由军团医院带走轻的伤病员,保卫局收容逃亡人员,军区沿河两岸收容拦阻队为第四线。(乙)各军团应严格注意自己的后方处理,使其有组织进行工作并与军团部只能相隔四十里以下路程。第八军团后方部应与第三军团后方部连接,第九军团连第一军团,第一、第三军团连总司令部五局,第五军团连军委总兵站。(丙)执行情形随时电告。(用电话通知赣南军区)
: ~, J( L% w2 y% x! B4 K
) H! d8 @- Y/ _5 t6 i5 V同日 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告以:粤敌现已部分地知道我军南移,并派出飞机侦察;“各兵团今后只应于夜间移动部队,并且不要利用火光,而要利用月光。”6 N% C8 w$ U/ S5 ^8 j

4 D6 B2 a& ]* d10月21日 九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告以:“总部于今二十一日七时抵合头”,要求“一、三、八、九军团今晚攻击部署和决心,立刻电告我们。”
( c2 |. K) T  @- g* W) K' z
; s- _3 f8 l( _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军委纵队首长及项英,告以:……红一军团一部今午占领信丰金鸡。……红一军团今晚向新田推进,明日拂晓消灭新田之敌,然后前出到石背圩、安息地域……。4 L$ S2 D9 v) P% g
7 n6 v* \" F/ k: H* Y
同日 夜,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金鸡、新田之守敌粤军余汉谋部发起攻击,击溃一个师,红二师占领金鸡、新田等地,第二师第六团袭击金鸡,第二师由新田、金鸡间插入敌后。红一师进抵石背圩。二十一时,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袭占新田,突破国民党粤军余汉谋部设置于江西省信丰(县)、安远(县)间及王母渡一线的第一道封锁线。" w/ l0 g9 h' R+ C% }/ N, q) j
+ m, s- k0 h: k) ~5 G8 q% X
同日 夜十时,同聂荣臻发电向军委报告了初战胜利的消息,电报内称:由于敌军撤退,我一师和二师六团已占领新田、金鸡,旗开得胜,“亡伤不大”。[]5 Y$ y8 D. v8 a3 l' o; ~

+ J8 ]4 k8 `; V7 b0 J# o同日 各军团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开始突围。红1军团攻占金鸡、新田,红3军团攻占百室、韩坊、古陂。军委总部进至合头地区。国民党南路军稍加抵抗,即从重石、新田、古陂、韩坊全线撤退,向安远、信丰、南康集中,红军主力随即向信丰东南地域前进。1 a& V& h. b5 M( o/ s0 t4 b

6 ]0 Q1 {0 \# o+ u10月2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重石、版石之敌粤军发起攻击,占领版石,敌向安息撤退,在追击中与粤军二个团遭遇,激战数小时,将敌击溃,俘敌三百余人。红一军团乘势占领安息以北的大平圩。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陈光)进攻重石、版石圩的粤军,经两小时激战击溃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和教导团,歼粤军约一个团俘敌三百人。红军伤亡四百余人。使粤军退至安西地区不敢再出。红军乘势占领安息以北的大平圩。
, \: C0 ?- e: Z8 ^  C  B) p5 s( W: J/ O" x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以项英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龚楚任参谋长,贺昌任政治部主任的中央军区,指挥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五个军区及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和红二十四师、红十军。
! F, g& S4 V5 g: L1 d! G4 A+ s( e. |, e4 V3 O/ e+ h
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八、九军团首长:“二十二日我军之任务为:当敌一师向安息撤退及集中时,消灭之,并预先占领陈(济棠)敌各部预拟集中之要点。”
% g! N4 J! Q2 h8 t# s! l
  Z( H1 a, g/ L0 _10月23日 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指示:“一军团主力,应不等九军团接替石门(背)圩任务,立即转移到安息地域,以便于本月二十三日晨,以一军团全部之三个师进攻安息之敌”;已令三军团分出一个师及迫击炮进攻;一军团主力准备于二十四号过信丰河。, v) m% B+ E# S* m9 [. Y& i

' a6 ~: J1 p# t5 c6 u; Z$ E( I; k! R同日 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鉴于敌已先我占领安息,三军团已不能参加进攻安息的战斗,命令红一军团改变原定行动部署,“可不进攻安息,而迂回安息,以取得渡河点。”( D- U# A. p: t' D0 S$ o
) e- ?! E0 Y/ I  ]
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一、敌第一师主力在安息,第二师在信丰,第四师在赣州、南康;独二旅在安远,但有经关头寨开安息之可能;独三师集结南雄。二、野战军于渡过信丰河后,除八军团于南康、大庾间西进外,其余均在大庾,南雄之间西进,对安息、信丰之敌只留监视部队。三、二十四日晨,各兵团应到达下述地域:甲、八军团全部应前出到大龙、坳头地域,并向信丰派出警戒,向龙回派出侦察队。乙、三军团应前出到大塘铺、大江圩、小河、王庄地域,向信丰派出警戒,并向准[正]平圩、九渡水及坝子上派出侦察敌情、道路。五师随带小电台,准备一得野战司令部命令后,即向前出动为先头师。丙、一军团应前出到铁石圩、铁石口、石材圩地域,并向流塘圩派出警戒,向大龙冈、罗塘圩派出敌情、道路侦察。丁、九军团应到达走马丘、枫树下、石门径地域,并有监视安息之敌的任务。戊、第一纵队到达场坊地域,并向信丰警戒。己、第二纵队列达古陂、大桥头地域,并向信丰警戒。庚、五军团则应到达小坌、双芜地域,并由其右翼队由小坌派出一个团,进至韩坊,向信丰警戒。四、各军团及师的后方机关,应跟进到指定各军团应到达的地域。除五军团与第二纵队外,其余各兵团应停止后运伤病员。五、各兵团于本日二十四时前,详细电告执行野战军司令部此电令的情况,并准备接受作战命令。/ J2 R  S- r6 q, S; z

9 @7 r, G& K; s, c; x10月24日 晨,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铁石口、铁石圩、石材圩,当晚,渡过信丰河,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二十六日,红一军团到达南雄乌迳地区。红3军团主力占领大塘铺等地;两军团的前锋占领桃江东岸,控制了渡门。当晚,各路先头部队开始西渡桃江,抢占河西要点,掩护主力渡河。红3军团第5师占领江口等地,前锋进至梅岭关、中站,红1军团第2师向广东的乌径方向前进。. Z: w% a* _" _# ?4 s" k( Z

/ z* S. w% ?5 L) z同日 一时,朱德电令各兵团首长:“各兵团在到达军委二十三日十二时半指定地域后,应火速电告执行情形,并候军委新的作战命令。”各军团电台必须“随时准备接收军委电令。”9 c2 N  j) M6 q) t; ~

0 ]' A+ B5 ^. F8 y4 X同日 三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至今二十四日晚止,一军团全部应到达军委二十三号十二时半电令指定的渡河集中地域,隐蔽集结”;“今日白天行动,应严格注意防空。”
9 c6 J! g6 Y% G4 h
$ T- d# x3 U5 f6 w8 m4 \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第二师向广东的乌经方向前进。( D, I9 S2 n+ j; U0 z" _+ }4 q
' H+ @/ D8 a$ R& M. }
同日 红六军团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同红三军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A" U3 r9 U# o; X& }/ p8 ~4 r3 f

$ K' }  i2 s8 m$ w0 ^/ u/ M10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掩护军委纵队的前进。$ }! F0 I' i2 u

7 P; o+ U' O9 o& w' Q* ?1 t同日 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罗炳辉、蔡树藩,指示所辖各军团今二十五日下午移动,二十六日晨应到达如下地域:一军团到达乌径东南地域。# O' \- Y0 a" m8 O8 ^1 A# T! b# I

. {. p* R+ M3 b) i: s同日 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一、二纵队首长,对中央红军西进赣粤边境、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作出部署:“野战军从二十五日晚继续向西,约向汝城地域前进,北面以沙田、南面城口(均含)为前进时的分界线。”
  M& w7 @7 \% X- r7 a4 R) [
' C, h5 S$ r9 C9 h2 B: o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首长,指出“各兵团自转移到白区后,对于后方的工作非常不够”,并对军团后方部工作作出相应指示。" c8 |- }( n* K. w$ I* m5 B0 r
4 S$ U' b1 t# C3 X" p, V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军委再指示你们,各兵团自转移到白区后,对于后方的工作非常的不够,各军团应严格遵守下列各项:甲、各军团和各师的后方,应在部队之直后跟进,如必要时,并应派部队掩护;在行军时,军团后方部应在作战部队半日行程后跟进,宿营时则应在军团宿营地域。乙、停止一切伤病员后运,而应随军团后方部前进。在万不得已时,重伤病的战士则留下于同情的群众家,就地医治,进行很好政治工作。除重伤员外,应给以十元休养费、而干部则应带着。丙、供给方面则应就地征集(没收或收买),没收物质资材,应有组织的进行,并严守阶级路线。应最高度的保持现时随身携带的食米。
1 G9 P5 @( ^; q4 i. p2 a
1 b5 n  M' s1 [9 ?. Z$ H) b9 u同日 九时,同聂荣臻关于电报收发问题致电朱德、周恩来。朱、周:(一)近几天来军委电台发来许多重电给我们,甚至有重复至三四次的。(二)十九日火急的密译电于昨日二十四日才收到,二十二日的密译电昨晚才收到,二十二日关于伤员处理之火急电昨日才收到。(三)我们发军委之火急或急电,总队电台亦有时推迟许久的或拒绝接收现象。上述这些,请饬联络局[]注意。8 v2 M' C+ _; v0 X0 j
2 N* q' ~4 r% x, W- n5 D( y' n
同日 军委第1、第2纵队和红军其他部队从信丰南北先后渡过桃江,突破了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继续向西前进。中央红军突破粤军第一道封锁线后,陈济棠已把其主力撤至大庾、南雄、安远等地,取守势,以防红军进入广东。何键部队正处于分散“清剿”状态,湘中、湘南仅有一些地方部队防守。国民党“中央军”还远在赣江以东的兴国、古龙岗、石城等地,短期难以赶到湘南和粤北地区。
( f6 t: S" u; k8 t8 E8 E- E4 g
: ^( }0 p/ w  Y5 ~. u" W+ F; c8 z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乘敌军尚未弄清红军意图之际,沿赣専和湘粤边界,迅速向湖南的汝城和广东边境的城口方向前进。并规定:第一步进到西江、大庾、南雄地域,主力则于大庾、南雄之间西进;第二步进到沙田、汝城、城口地域,并相机占领汝城。当晚,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仍以2个军团在左,2个军团在右,军委2个纵队居中,1个军团在后的甬道式的部署西进。由于中央机关把笨重的机器和“坛坛罐罐”都带上了,有上千名挑夫组成的运输队伍,行动十分迟缓,有时一天只走10至15公里。这种大搬家式的转移,使主力红军变成了中央机关的掩护队,严重地影响了红军的机动能力,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4 w. I& J2 p/ {) c
( X- u5 f) z" P6 t3 G- ~& w# U1 F同日 红军全部渡过信丰河(桃江)。
, A/ s. S' \! a* Q( Q- }4 z  C* n/ i; w8 I3 A4 ]
10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直属部队抵达三江口(湖南汝城县境)地区。
4 k7 j& h$ N: A) b1 n! W
, @% j- Z9 ~) ~  K% x4 h+ z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首长:“现我方正与广东谈判,让出我军西进道路,敌方已有某种允诺。故当粤军自愿地撤退时,我军应勿追击及俘其官兵”,但“决不能因此而削弱警觉性及经常的战斗准备。”
& w8 o! d2 ~3 z1 M0 k/ {! s. X# ]; I4 S
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宁都县城。3 K: y5 X8 w. C+ H

8 p. j' e% y8 u  j- C同日 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将二十五日十一时命令变更为:“野战军改向北转,而前出至大余、贤女埠,在大余、崇义之间西上。' t7 O( N, f+ C+ X

4 l6 C7 }- S5 S10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抵池江、青龙、黄龙、甘村一带地区。二十八日,渡过章江向西前进。二十九日,到达崇义县铅厂、义安地域。
, C( R$ l, p9 [9 c% U% o# r9 Y! ?0 \" U" f' j8 g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渡过大庾河。
& t1 f4 t: @" S" i. p: O+ G. @  ^/ z  D( s) x
同日 国民党军在桂东、汝城、城口、仁化地区构筑第二道封锁线。# p: H9 g  R' Q# o

* d! l8 V3 r# l: P10月2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突破大庾岭封锁线进入湘东南地区。: S/ S. i  e$ V+ e
' c2 t  I* d- l+ w. s0 g& \
同日 十三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一、二纵队首长,告知:敌军主力现向赣西及湘赣边境集结,企图在我军还未到湘南时从两侧进攻我们。为取得先机之利,野战军必须北移至崇义南部的铅厂圩。并指示各军团及军委纵队的行进路线。1 f8 `+ L# z( h; h
8 e; D- E) \( b; d5 J. J
10月29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到达崇义县铅厂、义安地域。
$ h2 l  k7 y/ }# g+ q% T8 A9 }' @9 I  a
同日 七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邓发、罗迈:一、粤敌第一军部队现集结于大庾、南雄、新田地域,湘敌主力现向赣西及湘赣边境集结,而六十二师的主力正向汝城开动,而周纵队之四个师亦向遂川集结,其企图是使我们还未进到湘南时,从两侧冀进攻我们。二、为取得先机之利,野战军于十一月一日应进到沙田、汝城、城口及上堡、文英、长江圩地域,并通过湘敌由沙田到城口在战略上的第一道纵的封锁线。三、各军团前进路线如下:甲、三军团分两个纵队有占领汝城的任务,并于暖水、大坪间打开自己的前进路,依据军委二十八日十三时电令派出先头师,并于二十一日应前出汝城地区。而三军团主力则分左右两纵队前进,以一个师为右纵队,由祟义经黄竹洞、古亭、集龙向汝城前进;其余部队及后方部为左纵队,由稳下圩、左溪、关田、文英、热水向汝城前进。乙、一军团有消灭从南面进攻之敌,于大坪、城口之间打开自己前进的道路,并分左右两纵队前进。以一个师及后方部为右[纵队],由铅厂经沙溪、禾溪头向大坪前进;其余两个师为左纵队,由义安经章东坑、青草英、聂都、内良坪、长江向城口前进。丙、八军团有掩护野战军右翼的任务。为执行这一任务,于三军团之右侧后由杨眉寺、大坝坪经过埠、鳞潭、古亭、上堡向沙田前进。丁、九军团有掩护野战军左翼的任务,并于一军团左纵队后跟进。戊、军委第一纵队随三军团左纵队后跟进,第二纵队前出到新溪圩、新绥[溪]背后,则随一军团右纵队后路进。己、五军团有掩护野战军后方的任务,并分两个纵队行前[进],五军团全部(缺一个师)为右纵队,在军委第一纵队后跟进;其余一个师为左纵队,在军委第二纵队后跟进。四、上述是规定大概的方向,但在如下的分界线内,各兵团首长有确定之权。甲、大坝圩、过埠、上堡及沙田(均含)为八军团之左方分界线。乙、三、八军团分界线,为祟义(属三军团)、鳞潭(属八军团)、古亭(属三、八军团)、集龙、暖水(均划属三军团)。丙、一、三军团分界线,为铅厂(属一军团)、关田、文英、热水(属三军团)大坪(一军团)。丁、一军团左翼线为义安圩、聂都、长江、城口(均含)。戊、未另规定之兵团的分界线的,应准照其跟进路上的分界线行之。五、工兵部队应派在各该兵团的前面行进,以便修补道路不良的地段。侧翼部队(八、九军团及一军团左翼队)应有系统的破坏由敌方通我处翼侧的分界线上的道路及电话联络。六、在到达大庾北之祟义山地时,可于日间运动部队,但应严格注意对空防御和警报。七、各兵团每日的移动及作战动作,由军委单个命令规定之,你们在末得其他电令前,军委二十八号十三时电令仍继续发生效力。八、正确执行这一命令,要求全体指战员要有高度努力。因此必须高度加强政治工作,注意行军中卫生的救护和收容拦阻队的工作。在经过地域中,居民少、粮食缺泛[乏],故必须调剂司令部与供给的工作。5 @% `9 q- [: \$ f: O6 Y4 i- C
* j- b. Q1 s. ?: Q
10月3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与军委纵队,从江西乐洞同时抵达汝城的鱼王,在义安附近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崇义、义安之线,抗击由大庾方向来犯之敌。令红二师向城口急进。. F0 E5 d9 Z. U
" ]+ I6 l1 O9 J
同日 十七时半,朱德急电董振堂、李卓然,告以:红三、红一军团于三十一日晚进达新坪、官田、沙溪、聂都地域。: R5 f! \' ?- q- h8 H! Q
" ]! d! T" t& B
10月3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分左右两纵队向大坪和长江、城口前进,由鱼王进抵东岭、大坪地区。
3 k0 |0 i/ y# ~" X+ |5 p9 x4 e" q; T$ l, G3 s' L2 ?/ i1 R- f
11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左右两纵队向大坪和长江、城口前进。率领红军第一军团部队经九牛塘,进至犁壁岭。0 b* t* Z/ f; A/ l* W5 K
$ V( k4 P/ b3 S/ u& D- U3 x
同日 十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军委第二纵队首长,部署进攻汝城、城口,以迅速通过敌人封锁线。% x' L$ j1 d4 Z: F
2 j. Z$ X* L* T0 M" T6 ]; m" G" p* K
同日 野战司令部致电各军团、各纵队:敌跟追我军要令:一、白天派飞机阻我行动。二、以一部化整为零,每组一连或一排,专任对我前进要路及山头迎击,其目的在不求决战,而在迟滞我行进,夜间则多派小组兵力袭我宿营地。三、追剿部队在挺进我军前方或尾追时,亦须与我分列行进,乘机猛击我行进部队中尾;尾击时,力求与我保持接触。四、如跟踪不上,不可距太远。在我行亦行,我止敌亦止,在我途中行进或宿营时赶到而行袭击,使我不及休息,以致沿途溃散。五、追击队注意警戒、联络,多通消息。
# B3 R& d/ _% v) I' C
6 s5 u6 H% E" h" k: N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福建长汀县城。
: [* t6 G( H: f2 j3 s8 I* ?7 y+ w1 z
! x' E5 k4 b' g8 j$ z4 b6 y$ f) B11月2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王集成)奇袭夺取城口城(广东仁化县境)、大坪,突破国民党军湘军胡凤璋、欧冠部防守的第二道封锁线。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进至聂都圩地区。
/ O5 q* H. }' B5 T+ V' V1 }( F. o8 F* T3 f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城口、大坪、新桥之敌发起攻击,红二师于二十时以奇袭攻占城口。
; z" {% s: j5 V# O
. e$ a$ H- }/ A2 m0 X$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军团部移驻城口三日,红十五师攻占新桥、高排。
, D! J8 n0 K  j3 P3 M
5 T, ~- B# v7 j" A; o! o11月3日 十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指出红一军团亦有打开两条道路相机攻占城口的任务。, j4 O- [* I) N4 k2 o* o: ~$ D8 ?+ N

8 H2 E( V, w1 R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城口已于昨晚二十时被我二师部队占领。”(并致彭、杨、李(聚奎)、赖(传珠)、罗、蔡)5 `6 t8 v( Y5 m: r

% R) O6 G  r; D同日 红一军团、第三军团、第五军团集结汝城至城口一线,与固守在沿线数十座碉堡中的国民党军发生激烈战斗。6 ]: @. J" b1 r, ^

4 z4 U$ t- a+ M2 o! }9 O& _同日 红一军团第十五师攻占新桥、高排。5 G. T( |& M3 ]; s0 x  d
& W& X: ?9 y: W3 ?$ ~
11月4日 军委命令红一军团打开由官路下到文明司山田堡的道路。: A  b- f6 ^( [4 o  E+ ]% d8 c! n
" k" i, w" T  n+ q# z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组成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乐少华。- O7 Z5 k; `# h8 t
; j$ \; x7 Y" [
同日 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基本同意红一军团三日二十时来电关于巩固城口,掩护红三军团向城口、大坪之线前进的部署。指出:“城口应顽强地保持于我们手中,并向南北两面扩张,以便在三军团的地段内,确实能争取两条前进的道路,并侦察有无补充道路,迅速电告。”$ N1 K5 V1 J) ^
4 ~, A* s2 n; G3 X: b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红十五师四十三团到城口接替红二师向仁化的警戒任务。师主力继续攻击敌封锁线上的碉堡,并向汝城方向警戒。”红十五师遵照林彪、聂荣臻的命令,在东坑、半沙水、城口、恩村等地,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三江口等地,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汝城至城口间敌第二道封锁线。六日晚,红十五师奉命撤离城口。
# w* V/ _* i/ X# x! B" Z3 I& Y  l2 S: W& F: Q. O/ P
11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由城口沿湘粤边境进至新田,经大小王山向九峰山前进。左纵队第二师经坭洞到白沙圹,右纵队第一师经鹿洞、老虎洞到达石洞;第十五师在东坑、半沙水、城口、恩村配合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在三江口等地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汝城至城口间敌第二道封锁线。六日晚,红十五师撤离城口,八日进至麻坑圩等地,随红二师跟进。
# A& ]3 e, h% W3 F- E" x: H0 x- M) ^: a( K7 S
同日 十三时三十分,朱德致电各部兵团及纵队首长:(一)五号晚,野战军开始通过汝城到恩村间的封锁线。(二)规定三条基本的前进道路:A、右边的道路由大来圩经店圩、百丈岭向文明司、山田铺方向前进,另经店圩南之延寿圩向三界圩,为辅助的道路。B、中央道路,由新桥经界头、燕子排、九峰山向九峰圩方向前进。C、左边的道路,由城口经麻坑圩向岭子头方向前进,但是确定这条道路的路线,要看粤敌的行动,由林(彪)、聂确定之。(三)为掩护通过封锁线,规定以下的部队担任之:A、汝城地域由三军团派出一个师任之。B、大坪地域由三军团派出一个团任之。C、为钳制长江及厚坑圩之敌,由一军团派出一个师任之。诸掩护部队应于其他部队全部通过后为后卫跟进。(四)通过封锁线的秩序如下:A、六日早三军团主力走右边的道路,一军团一个师及军委第一纵队走中央道路,一军团一个师走左边的道路,通过封锁线。三军团司令部直属队及后方部,应随在六日早通过封锁线部队的后面跟进。B、七号早通过的部队如下:八军团走右边的路,军委第二纵队及十三师之一个团走中央的路,九军团走左边的路,通过封锁线。C、八号早通过如下部队:三军团一个师加一个团的掩护队走右边的路,五军团(欠十三师之一个团及三十四师)走中央的路,一军团掩护的一个师及三十四师走左边的路,通过封锁线。(五)掩护部队依据各该军团首长的命令,于本五号晚即占领阵地。(六)为求得各部队有配合的移动及规定各兵团的作战任务,军委对于各兵团有单个的命令规定之。至八日晨,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粤北地域。+ [3 B  t8 L& W7 T# ]; x

2 O3 {" f! @5 N' |* i( v" R: f11月6日 同聂荣臻率领军团部抵达麻坑圩,亲自利用敌人的电话与乐昌道上赖田民团团长通话,得知粤军邓龙光部的一个团已经开往九峰山。即马上命令第二师第四团抢占九峰山。
7 s, F) |( r' C
, h7 K! k0 r. k4 ^' T" z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攻击九峰山南侧之茶岭及乐昌以北的岭子头,监视九峰圩的敌人,掩护红军主力西进,突破湘粤边界的第三道封锁线。
( X$ z! v: f( [+ y. @+ a0 K. w. X$ ~
同日 晚,红一军团第十五师撤离城口。8 d& M7 D9 v4 _) [6 z
: E- |$ r* k" {  y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杨岳彬(军委总动员部长)投蒋敌第三师,详述了我军情况,并说我军有西进准备,将经安信三南入湘南,趋川黔。1 a0 m& z! o" R+ G8 ~; u
; J, j- W# A- O3 A3 V! U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我们本日十五时到麻坑圩,林亲自用电话与通乐昌道上之赖田民团团长讲话。据云,乐昌前日到邓龙光部三团,该敌昨日开一团到九峰韶关,有无后续部队到该民团团长亦不知,亦不知红军到何处。二我们正计划插断乐昌通九峰之路以便歼灭该敌。一师现在何处,应迅速单独消灭该敌。& S2 M4 v, a0 H9 u8 O
* G9 d5 J; A4 F& `  N. N* q
11月7日 中革军委决定,从宜章南北通过敌人第三道封锁线。% @3 ^8 ^; O: ^  S' L
4 V. T' N1 r6 L. @
同日 十六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九峰似有粤敌独三师一个团,该处并有堡垒,而乐昌似有独三师二个团,在汝城、宜章间没有正式部队,宜章及其以北为湘敌十五师之一个团,在仁化、大坪、汝城之敌无大变动。上述情况均未充分证实。乙、野战军于宜章北之良田及宜章东南之坪石(均含)之间通过。A、第三、第八军团的右翼队,经过宜章以北通过。B、第一、第九军团的左翼队,则经宜章以南通过。C、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及五军团,由当时情况而定,主力在内翼侧道路移动。丙、估计通过乐昌、坪石间河道的困难,应占领九峰并确实钳制乐昌之敌,以保证野战军通过封锁线。在万不得已时,则钳制九峰之敌而绕过之。丁、八日晨,其他兵团前出到如下地域:A、八军团仍留东山桥地域,并向汝城严密警戒,让四师通过该地。B、九军团前出到麻坑圩地域,并向乐昌方向严密警戒。C、军委第一纵队进到大山地域。D、第二纵队及十三师之一个团进到大山都、木江地域,并向大坪自己派队警戒。E、五军团(缺十师之一团)进到鹿洞、厚溪地域,并向汝城、大坪、城口、仁化方向警戒。戊、三军团于八日早进至里田、界牌岭地域,第四师即于明八日晚赶到该地域归回建制,三军团应派一个先头团进占赤石司,并向平和、良田东(派出侦察队,查明),由良田到宜章间的敌情和堡垒,及其前进路上的堡垒,向九峰派出战斗侦察,如必须时应派出一师以上的兵力,协同一军团部队进攻九峰之敌。己、一军团有消灭九峰及钳制乐昌之敌的任务。一师应接近到九峰及茶寮,进行补充的侦察,井作进攻的准备。二师则有切断九峰、乐昌敌人交通的任务,准备从南面进攻九蜂,并派出一部钳制乐昌之敌,但须等待十五师部队来接替。十五师在二师后跟进,到达麻坑圩六号直接受领军团首长的命令。一军团应派出道路侦察及高桥、横廊附近的渡河点,直至坪石街为止。如不能占领九峰时,则应派一师以下兵力钳制乐昌及九峰之敌,以保障诸野战军从九峰以南及以北通过。庚、详细报告应于八日午前电达军委。
0 ]" |; O$ c" V5 F2 q2 s6 @- x1 J
11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攻击茶岭、第二师第五团攻占岭子头。并电告军委:明日率领第一师经大王山及砖头坳以东向九峰山以北转进。
5 I, _6 r2 j5 Y8 t2 N9 G
& P; K$ n, B; y7 K5 S4 {  e, O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向三界圩前进,抵达上庄宿营。% q# |  I2 W% {6 S

6 G7 i! O6 f9 ?- S4 x0 `同日 红一军团第十五师进至麻坑圩,随第二师跟进。
) s# j/ r( Y1 o1 M4 H4 {& e
+ a8 U' `1 d: K6 \同日 四时二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及李聚奎、赖传珠。朱主席,李、赖:(一)由九峰、乐昌之线东向西前进,经九峰、茶寮或北乡或乐昌,此数处均有敌阻,另外有一条极小的路直到枫门坳,但枫门坳亦有敌做工事之□,九峰以北敌情通路如何,不明。(二)今日以二师一个团走小路攻占枫门坳,以一个师全部及二师两团(缺一营)攻击茶寮。(三)一师应经蒋元向茶寮前进,到后如敌不多,工事不坚,□、刘应单独攻击之,否则待二师到达后与二师取得电话联络再候令攻击。(四)我们随二师前进并向蒋元架电话,蒋元至茶寮电话由一师自架。# S) o: R& X% J

1 U" N5 p  v: S$ G" x' L6 ~  \同日 十五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通报敌情。并告:一军团应监视九峰、乐昌之敌,并迅速于宜章、坪石之间突破封锁线。# M9 ]/ T- X' ?+ X% w# `

- W8 B, q" G! o; v3 i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我军左纵队已不能经九峰、乐昌间西进而应改自九峰以北西进。”8 ~( Y! s6 q/ |1 C7 Q' ~

/ t. n' c7 ]% [" o2 a* R; x6 _同日 十九时半,朱德复电林彪、聂荣臻:“依你们来电看,一军团主力的部署仅在九峰东南及以南地域,这使军委一、二纵队受着九峰之敌的威胁”,“ 一军团有防止九峰之敌向砖头坳前进之任务,因此,一师应派出一部控制九峰通砖头坳的大路”。接此电后,林彪、聂荣臻电告司令部:“我们明日率一师经大王山及砖头坳以东向九峰以北转进。”林、聂并派出有力部队抢占九峰山制高点,保证了红军左翼的安全。
' z8 d9 \* t" a+ D; y
  W6 X' A/ ~2 T  T) L" G/ q同日 红军各部队全部通过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 W# F7 k' x, r* v% }% L7 Q+ {+ r7 F4 o# g; d- `5 h# [6 C6 x
11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第一、第二师经小王山、大王山向九峰前进,并占领茶寮、延寿圩等地,掩护野战军左翼行动。红九军团及红十五师也进至大王山地域。
' R) P0 M/ T5 n
* v& X% Q2 `3 E8 P% u" W2 `5 _% M' p同日 二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变更一、九军团之任务”为:“一军团(缺十五师)以强行军前出到九峰的东北,有如下任务:(一)无论如何不得让敌人进到九峰以东及以北地域,为得如此,必须确定占领砖头坳山地。如不得占领砖头坳时,则至少以一个师掩护砖头坳、延寿圩间的道路。(二)至迟十日,一军团应前出至延寿圩、三界圩至里田间之小道,并到达三界圩、中塘地域。以便能从十号经赤石、塘村前进到宜章以南之坪石地域,执行基本的任务。”九军团及十五师“九日由麻坑圩转向石洞地域,十日则随一军团后进,经九峰东北进至三界圩、中塘地区。”6 W% G8 E9 t' |1 d: J/ s" K
/ m& A0 l/ s3 ?: J
同日 电告军委:红军第一军团以取道大小王山、延寿圩向九峰山东北地区转进,第一师、第二师经大王山向九峰山以北转进。
! U& `! t9 G: z: B$ n* F3 d; ~. i4 g% r/ w
11月10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西进。率直属队进至大盈洞;第一师由延寿圩经大盈洞,到达三界圩附近。
3 t+ j. m0 m2 G6 Y# f/ \/ m% L& M% T* `% y
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告以三军团行动日程。并指出“为争回已失去战术的时机,一、九军团十日及十一日应经三界圩、中塘、里田至赤石司,以便以后能出于三军团左翼以前指定之宜章以南地区。”
5 N* s4 m% n5 h1 z" r' |5 [- U1 Y5 t
8 w# s: E. f+ N- \, ?. h9 }同日 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红九 下担任警戒任务,主力到达白石渡;红二师及红九军团、红十五师分别经甘家桥、大盈洞、姜阳洞到达三界圩和文明司地区。, m# t+ x1 V$ L7 Y: N( C6 T! w
6 N, v) e2 |8 X" Z
同日 十时,红军总部批评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行动无计划及执行命令迟缓,致使红军迅速通过敌人封锁线受到影响。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批评一、九军团行动的无计划和执行命令的迟缓,“使迅速通过敌人封锁线成问题。”% p. R) I3 _) ~: F+ `) ]( ]; [1 T8 h

% e3 S, k, ^- {! i; D2 z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激战一天,抢占九峰山。
7 J; W& K/ Z/ G  m- N6 b& k7 s8 h, J5 d! E
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瑞金县城。
- ]: h$ L; X0 \2 ^4 g3 G+ y" p# z# R$ Y7 r& D' v% w. ?: B  y6 A1 S
11月12日 蒋介石任命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薛岳、周浑元两个纵队共十六个师七十七个团,专事追剿。同时命令粤军陈济棠部四个师、桂军白崇禧部五个师进行堵截。: U. L% c! A' P( \  W+ z
) K( Q2 t$ |7 P9 }* R6 E5 r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进至上章、三界圩;红一师留二团在上章、香树下警戒,主力到达白石渡;红二师及红九军团、红十五师分别经甘家桥、大盈洞、姜阳洞三界圩和文明司地区。
6 ?9 k& U  F3 e, y0 M9 O8 g* c) C1 Y& _: A
同日 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等各军团首长:野战军正向郴、宜线以西前进,沿途多山,房屋、粮食均较缺,各兵团应利用今明两日到达地点进行下列各事:一、将没收土豪的谷子迅速磨成米。二、携带五天米粮,并应有炒米一天,以备在煮饭困难时吃。三、应带干菜或盐炒豆子。四、没收土豪的衣被、布匹,除发一部给群众外,主要应发给各战士打草鞋或做布袜子,以减少烂脚发生。& y- c# ?5 O# ?' [* R
$ N8 X2 D0 s$ m/ c" b9 I+ R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李聚奎、赖传珠、陈光、刘亚楼、彭绍辉、肖华、周昆、黄甦并告董振堂、李卓然:“明十三日,我野战军开始通过万会桥、宜章之线西进。”8 a& O4 _# d0 ]: Y$ D

6 k$ Z7 F' X, u0 z11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越过大王山,沿湘粤边境进抵宜章白石渡;红一师在坪石、白石渡间;红二师在香树下、塘村间向坪口警戒、扼阻敌人,命令红十五师经香树下,向宜章开进,抗击粤军。. f/ D" K: {" Y! E3 p6 e6 h0 M1 s

' A2 }% b3 C1 ^( a7 X: b: v+ l7 E, ~同日 四百名筑路工人参加红一军团。- Y# W7 H& [! @1 q- F/ P7 X
1 n3 p: w2 p4 `2 g0 N
同日 红军长征走出广东省境。
2 f) v5 z: A9 O  ?7 P
1 a* P7 F% m* h, N+ Q3 ^! u* r同日 何键发布了“追剿”计划,将所属部队编为五路“追剿”军,以第十六、第六十二、第六十三师和第十九师第五十五旅、补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和保安第九、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团编为第一路军,刘建绪任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黄沙河附近,与桂军协同,堵击红军西进,并以一部兵力沿湘江碉堡线布防;第五十九、第九十、第九十二、第九十三师和一个支队编为第二路军,薛岳任司令,其主力集结于零陵附近地区,与第一、第三路军联系,堵截红军北进和西进;第五、第十三、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师编为第三路军,周浑元任司令,继续向道县前进,尔后与第一、第二路军及桂军联络,截击红军;第二十三、第十五师编为第四路军,李云杰任司令,与第三路军联络,经嘉禾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尾追红军;第五十三师为第五路军,李韫珩任司令,与第四路军及粤军联络,经临武、水口(今江华)、永明(今江永),尾追红军,并以航空兵实施侦察和轰炸。
7 B. h, F0 Y" W& q
1 x- h0 w' q8 Y9 ~4 S7 o5 x11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第一、第二师在坪石、白石渡和塘村、赤石司、香花树下,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通过良田至宜章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当晚,红二师向白石渡开进,向宜章东北一带地区集中继续西进。红十五师由宜章城出发向麻田圩、泗溪、水东前进。6 f$ E, ~, a1 k1 g) ^
7 L% E0 T8 {3 i% w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一军团应占领临武及蓝山城。”野战军分三个纵队前进:一、九军团为左纵队,归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要求各兵团十五日晚止“无论如何应到达”规定的地域,“以便能确定脱离敌人。”(一)周纵队今十四日有到达郴州可能,六十二、二十三师及十九师一旅在继续到达中。十五师的部队已开始向郴州之南及西南前进,粤敌第一军现在乐昌、坪石及塘村以南的地域,六十二师主力已占领文明司,现仍在继续西进中。敌人主要的企图,是在从两翼截击我军之进入部队,以后则向我主力两侧后行并行的追击。(二)军委决定迅速秘密的脱离尾追之敌,前出到临武、嘉禾、蓝山地域。三军团应占领嘉禾城,一军团应占领临武及蓝山城。(三)野战军分三个纵队前进:(甲)第三、第八军团为右纵队,归彭、杨统一指挥。(乙)军委一、二纵队及五军团为中央纵队。(丙)第一、第九军团为左纵队。归林(彪)、聂统一指挥。(四)十五日晚止,各兵团应到达如下地域:(一)八军团应进至老铺上、新铺上、南溪地域,准备随第六师后西进,并向桂阳方向严密警戒。八军团留在安和圩的掩护部队,由彭、杨规定其撤动时间。(二)三军团(缺第六师)分两路西移,四师由秀风圩、经保和圩到达青和圩地域;五师经黄泥山到达保和圩地域,均向郴州、桂阳向方警戒,并侦察通嘉禾道路。两师撤动时,在草鞋岭、围塘和四八零南端高地及黄坳应控制相当兵力,相互掩护三军团主力西移。最后掩护部队的行动,应在明十五时以后。六师应到达两路口地域(已由军委直接去令),向嘉禾、桂阳及临武三方向侦察、警戒,并侦察经秀罗与十子梁通嘉禾的两条道路,以后并将以第六师为先头师,担任占领嘉禾城的任务。三、八两军团后方部应在八军团先头师后跟进。(三)军委一纵队进至沙田圩,二纵队进至安源,五军团由平和分两路到达黄茅地域,十三师经两路司为右翼队,二十四师及军团后方部经樟桥小为左翼队。后方部应在三十四师先头团后行进。两翼队各应以一团为后卫掩护,后卫团统限十五号十五时全部通过封锁线。五军团到黄茅后,应向郴州、宜章及来路严密警戒。(四)九军团明拂晓前应在十五师及一军团后方部后经狮子岭、四溪,进至牛头粪地域,向临武方向派出侦察,向坪石警戒。如在四溪诸侯渡地域不便渡河时,应改经水东取小道到达牛头粪北岸。(五)一军团之十五师及军团后方部,应于今十四[日]夜出发,经狮子岭进至四溪、万合圩地域。停止后,让九军团通过四溪,该师应对坪石警戒,其在罗家观一个团,应由一师派队接替任务。一师(缺第二团)应于今夜由白石开至宜章,二团亦应由塘村集中宜章归还主力。二师今夜由塘村附近应直接撤至白石,并加强对坪石警戒。明十五号九时起,二师即由白石经宜章、狮子岭开至梅田地域,对坪石严密警戒,对临武派出道路侦察。在时间上,如因道路拥挤一师不及出动,则一师应十十五号晚由宜章、罗家观地域西移至狮子岭、高明埠地域,以便靠近主力便于策应。一师在末离宜章前,如遇敌人来攻,应扼阻敌人于宜章以东地域。一、九军团从今夜起出动,时间与次序统责成林、聂依此电令规定施行。(五)诸兵团勿论如何应到达规定的地域,以便能确实脱离敌人。(六)左右两纵队之外侧翼部队及各后方掩护部队,应尽量破坏敌人通我方的大小道路、桥梁、电线等。3 [) ?3 _- Z) ]' P0 _$ H6 F

0 v" D7 B  n/ M& Q同日 何键下令以十五个师分五路追击和堵击红军。第一路刘建绪四个师由郴县直插黄沙河、全州;第二路薛岳四个师由茶陵、衡阳直插零陵,负责堵击红军去湘西。第三路周浑元部四个师;第四路李云杰部二个师负责追击。第五路李韫珩一个师在红军南部跟进。广西军阀已经先期占领全州、灌阳、兴安等地。! z% g  [/ c1 J

  [' |  T$ n) g11月15日 晨,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为左纵队,分别由罗家观、白石渡、狮子岭等地出发西进。十八时,红一军团直属队到达梅田,红一师在石子岭与梅田之间,红二师在桨水与梅田之间,红十五师在泗溪宿营,红九军团进至牛头粪。
' Y8 f  o! t) e0 k6 q( K3 ~9 h: x4 U
. ?# t  S5 Z$ D- O  J同日 十九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要求一军团十七日晨占领临武城,九军团占领蓝山城。
  {/ T( k/ F9 t; A" M2 |# C7 @2 d1 {+ S6 Q0 q: N
同日 红军全部通过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
' k# F; g% b3 a
: R( [' J- j: g11月16日 十五时,红一军团先遣团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陈正湘、政治委员易荡平)占领临武县城。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到达临武城及其附近地区。3 N* L% G& H7 Q  w5 s1 [% [

1 O! \6 b! }) T& [- U6 q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经临武进抵蓝山雷家祠堂,继续向江华(县)、永明方向开进。率领主力抵达临武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V) M4 V& K* J  @# r( u

8 z! b$ R9 A8 [- s0 n同日 广西军阀白崇禧命令部队退守龙虎关和恭城,以防止红军进入广西。9 U& v7 j) @. h- _
0 N% {  K, Z8 x7 B7 w) Q& _
同日 红军第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开始长征。- f0 s) ?- j& y. l/ t5 A$ v7 ~
# u+ v- Y3 O7 F% A$ E
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归化(今明溪)县城。+ A9 [3 b# Q* D
& {; i0 P1 Z! ^- p/ @
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军团直属队及一、二师于二十一时到达临武及其附近宿营,一师尚在运动中。(二)已令十五师在临武与三拱桥之间地域宿营,现刻是否到达未明。(三)我先遣团于本日十五时占领临武城,团匪一部被击溃、但无缴获。(四)据群众云,星子坪有敌一营,确否待查。并致彭、杨、罗、蔡。
6 k- T! T) U9 j" x  b/ H% U' x, }: ~0 A/ ]  Y6 F" b8 g! n, w
11月17日 蒋介石下达《湘桂黔会剿计划大纲》,调集十六个师,二十万人马,分五路追堵红军。
& M+ ~1 w' r% Z8 P- e
% t* }2 ?0 a$ v) W) H8 |+ E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于都县城。
; r7 a" k% K2 [1 A% H# Q  G8 j& j3 D6 z7 h. Z" Q
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以急行军姿态,去抢占蓝山县。! _. _# ?  ^$ {
# X) o; K3 O9 C$ u
同日 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缩编,由原各两个师改编为各一个师。编余的部分人员补充到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仍直接归中革军委指挥。
9 W9 j: u2 S! y" I+ Z+ y1 o5 J5 d6 I* h; h9 Z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黄永胜、林龙发,令第一师(缺第三团)十八日正午前开到清水、新圩地域,“(一)协助三军团经塘村圩、太平圩到新村渡河。(二)以后则转至上(土)桥圩、新村渡控制该地段的渡河点,以掩护野战军继续西进。(三)策应第三团占领蓝山。(四)侦察由新村向宁远及白草坪的道路。”& d# l* y& R% C. Y5 ~

9 b0 o7 N! k  |' G$ @同日 二十四时,野战军司令部急电各兵团,通报关于国民党军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潇水以东地区的部署情报。
, S' r; t& B+ x' p- }5 W- F3 _, O
11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一师)在临武地域扼阻粤军,掩护军委第一、第二纵队西进,红一师经楚江圩前往清水、新圩、塘村协助红三军团、红八军团控制钟水渡河点,掩护中央红军西渡钟水。
- ]6 t. W4 ]; c4 b8 A; }* H& [, H: F, _( {$ F) e
同日 十六时三十分,朱德致电各军团、纵队首长:一、周纵队经桂阳、宁远向道县与我们并行前进,以图向南突击我之右翼队。湘敌之一个支队于我前进路上阻我前进,其另一支队则尾追我们。粤敌有两个师正向临武前进中。二、军委决定为取得更有利的作战及前进的条件,立即由现地转移到道县、江华、永明地域为转移地域,分两翼队西进:甲、一、三、八军团、十三师及一纵队为右翼队,经嘉禾、蓝山间向宁远及其以南地区前进,以后则续向道县及其以南地区前进。乙、九军团、五军团(欠十三师)及二纵队为左翼队,经蓝山城向江华城前进。三、各军团十八日至十九日的行动如下:甲、三、八军团归彭、杨统一指挥,前进到水乐坪、甘露田、下路桥地域,并向冷水铺及宁远派出得力的侦察队。如沿冷水铺至宁远的道上及宁远无敌或只有少数敌人时,则应迅速前出到该道上,向嘉禾派出掩护队,并迅速占领宁远城。如宁远城及其道路以东有敌人大的兵力时,则应由宁远城之南及其西南,侦察到柑子园及到油湘的道路与渡河点,以便取得由柑子园及油湘西进的两条道路于我们的手中。乙、一军团(缺第一师)于临武地域扼阻粤敌,直到十九日晨。然后进到朱木铺、大树脚地域,以后则赶过第二及第一纵队前出到阴亭铺、楠木圩及落山庙地域。第一师(缺第三团)于军委第一纵队未到达竹管市地域以前,应留虎口渡、上桥圩地域,以后则向楠木圩归还主力。第三团于九军团先遣团到达蓝山后,即向楠木圩,以便归还主力。丙、九军团于十九日晨进至蓝山地域,向万年桥派出警戒部队,并派出侦察队查明由廖村洞、樟水口经香草坪冲到咸宜亭,及由樟水口至下雾、江中的这两条山路。丁、一纵队明十九日早进到雷家岭、永盛坪地域,以后则让一军团通过,然后则前进到竹管市地区。戊、第二纵队明十九日晨进到田心铺、雁山地域,以后则随九军团后向蓝山前进。己、五军团至半夜止,阻止敌人于土地坪、牛头粪地域,以后则转移到粗石江、楚江圩地域,继则向田心铺前进。由田心铺地域五军团(缺十三师)随第二纵队后跟进,而十三师则受军委直接指挥,随一纵队跟进。四、破坏道路仍照以前电示执行。4 P7 N" F/ ~" u3 v7 P2 q! l) S
/ u  X4 b/ }6 T! q4 D2 ?
同日 红九军团抢占蓝山县城。1 M- d* n  X2 k# h9 W* Q
4 ^+ W, |2 ^4 V' X
11月1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一师)经朱禾铺,由火田渡西渡钟水到达楠木圩地域。红一师(缺第三团)完成掩护任务后,经竹管寺到楠木圩归还主力。红三团向宁远城攻击前进。
! j/ `% o5 N6 X; ~5 L6 s0 |" y# p4 V4 q5 M: ?
同日 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指出“野战军今后的机动和战斗都密切的关连着争取少数民族的问题,这个问题之解决,对于实现我们的战略任务有决定的意义,因之各军团政治部,必须立即把这个问题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h2 o$ [4 x9 T0 ^

7 x) L; K& I9 |8 F8 X. G11月20日 二十四时,野战军司令部致电各兵团,通告何键十九日下达追堵我军部署命令的情报。, D8 N" ~7 E, b" @9 [' P' d/ `  k

6 V$ U! A( p( s9 t6 b同日 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以第二师(缺第六团)附迫击炮连及电台即向道州侦察前进,限明晚赶到道州地区,在有利条件下即攻占该城”。
& a( [' Y$ u7 g( U: m. I3 |: `6 a: W) [- Q* }8 S9 J" Y
同日 根据军委命令,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奔袭道县。
1 }6 R" z8 M8 Q2 Q. y/ m7 u- p& D* q: R3 F1 B5 t* _' C  z
同日 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将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六县,划为“特别政治区”。
# c7 W1 q3 f" y$ P/ @
) H" T+ B8 _# G7 O" k6 K4 X! n11月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进至天堂圩、梧溪、柑子园地域。并命令:第二师相机占领道州城,侦察西渡潇水渡河点及收集渡河材料,控制渡河点。红三团到达天堂圩地区归还主力。* _9 G$ t5 E" L& y" _+ i

  u6 }  k3 ]; U  d& i6 l* _同日 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陈伯钧、罗华明:一、军委决定,于今二十一日晨与敌二十三师、(十五师)当其由嘉禾向宁远及甘露田(正义圩)方向前进时进行决战,目的为在其他敌军末到达之前消灭之。二、各兵团在四时前应准备进入进攻出发点,以便在得到命令后可执行规定部署。三、政治机关应立即起来进行各兵团间之短促政治工作,电台应立即准备接收作战命令。" A% a% Y7 U; w6 a
9 ]' [; v' g7 d. @$ {
同日 中革军委通报各军团:由于我主力冲破敌人的重围,已胜利转入敌人的大后方,蒋介石南昌行营已严令李延年、刘戡主力配合薛岳、周浑元纵队沿铁路进抵长沙,铣日进到衡阳,现在其先头部队已达绥宁附近。
- ^1 p+ n0 H- t$ e- [4 @
/ s7 x+ o9 \) x+ d0 ?* D.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进至天堂圩、梧溪、柑子园地域并命令第二师部队逼近道县,侦察西渡潇水渡河点及收集渡河材料,控制渡河点。红三团到达天堂圩归建。
7 u# Q" L& \" y3 x% P
5 u" z2 q5 a3 D3 x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陈伯钧、罗华明:(一)敌二十三师于二十日、二十一日与我军作战后,已在嘉禾之西面及南面停止作工事。周纵队于二十二日全部到达宁远,其主力有向道州前进可能。(二)军委决定于宁远、道州之间坚决突击和消灭周纵队之左翼队,对敌二十三师则以后卫部队钳制之。(三)二十二日各兵团的动作如下:甲、一军团(缺第二师)于二十二日上午仍在天堂圩、柑子园地域,并向黄金桥派出一个团,担任掩护主力西进及抗击宁远周敌之任务。从二十二日晚,一军团即向鸡公神、大坝头、石马神地域移动。一师在楠木桥[圩]之三个营,应由三军团令其于二十二日归还主力,第二师明日应首先佯攻道州,以后则转移到桐油坪地域,有掩护野战军左翼之任务。乙、三军团经水源洞、吴家坊、项山,于二十三日前到达梅山冈、欧家及大欧地域。丙、五军团经殖黎铺、山口、南坪圩,于二十二日晚到达百草坪、杨梅洞地域。丁、八军团应经新屋地、曹家园、宁蓝圩,于二十二日晚到达下灌地域。然后即占领阵地,以便扼阻敌二十三师的追击部队,并掩护五军团通过。戊、九军团于二十二日晚,应转移到新铺及风村铺地域,并准备于薛家厂附近渡河和侦察通江华的道路。己、第二纵队于二十二日晚以前,应到达四眼桥地域。庚、一纵队二十二日晨进到南坪圩地域,二十三号晨则进到消水塘。(四)各兵团在进军及宿营时,应加强对宁远方向及对敌二十三师严密警戒,并须特别注意防空的规定。- K" f9 n# ~# s" |

9 h3 G; d' ]/ Y: w- P5 @同日 四时,朱德、周恩来急电林彪、彭德怀、董振堂、周昆等,部署各兵团的具体动作:一军团集结天堂圩、梧溪洞及柑子园地域,准备当周浑元部左翼队向道州前进时,坚决进攻之。" q7 `* y7 ?* D7 ]0 t5 x% P0 A

" x* m( n3 h' u1 P& z同日 赖传珠日记:拂晓第二团缺一营开至天堂圩。我们直属队到达天堂圩已夜十二时了。见到林彪,略谈即到宿营地。9 Y3 g0 B8 |( C7 f- [
: m6 _; O1 K9 _7 a- H/ g. G
11月22日 二时半,朱德急电陈光、刘亚楼并告林彪、聂荣臻,令红二师:你们如估计道县易取,则限今日攻取该城;否则应放弃攻取道县,于今晚移至桐油坪地域,掩护一军团的左翼。  t* a+ V3 T+ F; \
! K) F8 ~" l  t
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五团攻占道县县城。第二师第六团在道县以南的葫芦岩、莲花塘、九井渡架起浮桥,掩护中央军委纵队过江。红一军团直属部队经宁远(县)天堂圩进抵白水塘地区。' @% x: g( P3 P3 q! Q+ I

2 q5 F7 l3 \/ d4 X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报告红二师击溃道州守敌第四十四师一个连及保安队,一举攻占道州。同时通报了道州附近的敌情及潇水沿岸的桥梁等情况。
& \: h5 O7 I, p" H9 S
! V  c5 H5 z8 E* }) O& |8 b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在我二师已占道州条件下,周敌由宁远前进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宁远河北岸向道州迂回,一种是从宁远之南向我尾追。” 指示各军团变更集中地域:至二十三日晨止,一军团西移至柑子园、广文铺、野鸡铺地域。& u: l  B' k6 Z/ p& d

# x, V4 u8 Y5 r+ W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林彪等:为通过国民党军的湘江防线,应以疏散进军,避免与沿湘江岸众多敌人的决战,以保存有生力量。红一军团抢在蒋军主力到达之前先一步占领道州,并在道州以南的葫芦岩、莲花塘、九井架起了渡桥,掩护中央纵队安全渡过了潇水,使蒋军合击红军于天堂圩与道州之间潇水之滨的计划落空了。
8 l+ b0 U: X$ A+ c/ L" M; Z( ~( D7 Y7 X3 c
; U0 D6 s  Q) n! {  w( r1 @11月23日 红军部队正在进入国民党军预设的合围圈内。% {" K& M% c; ^# U" p

. _$ H: {3 |: c# @同日 同聂荣臻指示红二师、红十五师和军团直属队两个工兵连在道州城附近设法多架渡桥,以保障中央红军顺利通过潇水。
, _+ V; J# l5 s6 f  L8 d( @. C* u4 R3 E' B' [2 E, p7 I$ G9 W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在激战后,放弃黄岭,黄昏时撤至巴截宿营。
$ T/ w$ J8 U) |! i
, F# k5 C! B8 e) B7 M同日 三时半,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一、三军团今日应协同突击周浑元向天堂圩方向进攻的部队。" }8 F# f4 f$ b( v
: n" F0 k( _2 N( m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邓发、罗迈:A、周敌以一部进占构[横]岭、天堂圩,而敌二十三师已前出到张屋、南坪圩地域。B、我野战军为执行迅速开辟西进道路,并打击尾追之敌的任务,定二十五日晨止的行动部署如下:一.一军团(缺一个师)应于今二十三日夜移至道州地域,以一个师控置[制]于河水东岸之瓶塘、佛祖庙、七里岗地域,向宁远、天堂圩之敌布置阵地,准备突击向西追我之敌。第二师附炮兵营,待一军团先头部队开抵道州后,立即向蒋家岭、永安关搜索前进。在有利条件下,应攻占该地。第六团待三军团先头师接替任务后,即归还主力。二十四号黄昏起,一军团主力应向永安关方向移动,在河东之后卫师转移到道州地域,并破坏浮桥。二、三军团应即以先头师及后方部由九并渡渡河(如桥末架好,则改由福禄岩,进至九井渡、新车渡、福禄岩地域,接替六团任务。三军团主力如来得及,仍应以一个师随先头渡过河西。三军团主力或一个师,则应控置[制]在鸡公神、大坝头、石马神地域,准备明晨突击追我之敌。二十四号夜,三军团主力应全部西渡完毕,而后卫则应破坏桥梁,以后前进方向由侦察结果而定。三、五军团今夜应移至桂里园、大欧、周塘营地域占领阵地,准备明日突击由东向我尾追之敌。部分的参加突击由宁远方向追来之敌,严防敌向翼侧包围。从二十四日黄昏起,应迅速脱离敌人,从福禄岩、下茶园两处浮桥渡河,并在九井渡、福禄岩、薛家厂地域阻止敌人西进,并破坏浮桥。四、八军团今夜移至新铺地域,以一个团接替第八团,控制井塘;一个团接替薛家厂、下茶园之干部团两个营的任务,并令其于明早开咀塘归还野战司令部。如时间许可;八军团主力可于二十四日拂晓前渡过河西,如不可能,应改于二十四日黄昏时经下茶园浮桥全部渡过河西至大盘铺地域,并限三小时渡完。五、九军团袭取江华的任务不变。六、军委一纵队二十四日晨到达咀塘(福禄岩西岸四里),二纵队到达杨林塘地域。C、各兵团渡河后的侦察、警戒任务如下:一、一军团向永安关、全县,及由小坪道理阳的道路。二、三军团向永明、灌阳,及由新车渡、上江坪通灌阳及永明以北程义家的平行山路。三、九军团向江华、永明及其通灌阳大道。D、二十三日抗击追敌,一、三、五军团应协同动作,并保证电台不断连络。E、二十三、二十四日两夜渡河动作应迅速,绝对保证遵守时刻,严禁日间渡河。各兵团应派得力人督队收容落伍,限二十五日拂晓前止全部渡完,并破坏完浮桥,将一切船只集中西岸。
9 Z) ^! G. D# s( w2 U% _
8 I! f5 N, g  c6 L' k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会昌县城 。6 v; G9 Q7 O7 g- d( c% P$ s  |

0 H( H5 W) W  s5 [% c11月24日 晚,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一师)于黄昏起由道州附近出发,向永安方向前进,第二师全部抵蒋家岭、永安关并占领水口,经蒋家岭于二十六日到达文市。红一师在道州至青口市之间与红五军团、红九军团扼阻敌第三、第四、第五路“追剿”军前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西渡潇水。
2 n7 @, v( q' s, W3 H* S
/ T  X+ R) O2 I1 L! r  K& I# H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十时至二十四时全部撤至道州城宿营。并破坏浮桥。当夜,潇河上已经发现敌人。
2 N! A/ m; Q0 v2 e- Y, T# N
" I* U+ |. P6 _+ r" ^同日 十四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对各兵团二十五日的行动作出部署。其中,一军团主力二十四日晚自道州地域向高明桥、深田地域前进,二十五日以坚决之攻击占领永安关。6 h3 U) P" _8 ^; A$ p! h: U8 V! M9 v

/ j! C# v8 i; a0 ]) Q0 G7 ^同日 二十二时三十分,野战司令部致电一、三、五、八、九军团,罗迈、叶剑英:甲、何键二十三日命令:一、情况:我军大部在宁远、道县刻与第三、四两路对战中,我军一部已进富川,我一、九军团在龙虎关与敌激战,桂敌主力已移向恭城方向。二、判断:我军以一部佯攻龙虎关,吸引桂军主力东移,以大部沿我六军团原路向西突窜。三、决心以不失时机向我追击,巩固湘水上游防线,协同桂军防堵。四、部署:(1)三、四路速击破当前之我军,而追击之。(2)第二路克日集结东安附近,与第一路连合并抽出一部开赴城步,沿某某庙、某某水、下某水、桥头寨、梧林口、长安营之线,赶筑工事,扼要构成据点堵击。(3)第一路沿湘水上游延伸至全州之线,与桂军联络,堵我西进。(4)第五路由嘉、蓝向我追击,随三、四两路之进展,连络策应,并与桂军连络。
. r$ ^/ |) P$ U  s
& o% H- f5 B2 O  n) Q" C11月25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邓发、罗迈:(甲)根据敌人最后的部署,其企图是在湘江阻止我们,并从两翼突击我们。北面为敌之第一、第二路军,南面则为广西的主力,而敌之第三、第四及第五路军则直接尾追我们。(乙)我野战军为达到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湘桂边境)的目的,应该:(A)我进攻部队(一军团主力及三、八军团)连续的应迅速的占领营山山脉之各关口隘路,并于全州、兴安之间渡过湘河。在此种决心下,应迅速、坚决消灭敌之第一、第二路军及与我接触之桂军部队。(B)掩护部队(一军团一个师及五、九军团)应连续于潇水及营山诸隘口,阻止敌第三、第四、第五路军前进,当其急进时,则应坚决消灭其先头部队。(丙)作战的第一步是前出到湘江地域。在这个阶段中,野战军分四个纵队前进:(A)一军团主力为第一纵队,沿道州、蒋家岭、文市向全州以南前进。(B)一军团一个师、军委第一纵队及五军团(缺一个师)为第二纵队,经雷口关或水安关及文市以南前进,以后则依侦察结果决定前进路线。(C)三军团、军委二纵队及五军团一个师为第三纵队,经小坪、邓家源向灌阳山道前进,相机占领该城,以后则向兴安前进。(D)八、九军团为第四纵队,经永明(如不能占领永明,则从北绕过之)、三峰山向灌阳、兴安县道前进。(丁)二十六日诸兵团的行动如下:(A)一军团主力于文市地域停止,向全州派出得力的侦察队,井侦察向全州、兴安间的前进道路、渡河点及沿岸的工事情形,特别要注意麻子渡、咸水圩等水田地域。第六团则进至永安关地域。(B)第四师占领邓家源以后,则向灌阳方向侦察前进。三军团主力于二十六日晨应进到小坪地域,以后则随四师后跟进。(C)八军团应协同九军团之第九团占领永明城。如不能占领永明城时,则从北绕道进至武村、程义家地域,其先头部队应进占三峰山隘口。第九团则仍留水永明附近,以保证九军团主力继续通过水明地域。(D)第一师、五军团及九军团的主力应照今二十五日十时[半]的电令行动。(E)军委一纵队于二十六日晨进到高明桥地域,军委二纵队今日仍在原地休息,并准备从二十六日午刻随三军团后进到小坪地域。(戊)各军团执行情形电告军委,此电不得下达。
0 ^/ J/ ^, E! Z* }3 r3 y, z' T4 E" }/ l9 j  o
同日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红军总政治部发布《野战军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政治命令》命令指出:各兵团首长,一、我野战军即将进行新的最复杂的战役,要在敌人优势兵力及其部份的完成其阻我西渡的部署条件下,来突破敌人之第四道封锁线并渡过湘江。此战役须经过粮食较缺乏之两个大山脉,并要克服二条河道与开阔地带,及部份的敌人堡垒。野战军应粉碎前进路上敌人之抵抗与击溃向我翼侧进攻及尾追之敌,任务是复杂与艰巨的。但由于敌我部队质量之悬殊,我工农红军之顽强坚决、忍苦耐劳,可断言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二、为着胜利的进行这次战役,要求野战军全部人员最英勇坚决而不顾一切的行动。进攻部队应最坚决果断的粉碎前进路上之一切抵抗,并征服一切天然的和敌人设置的障碍,掩护部队应不顾一切阻止及部份的扑灭尾追之敌。各兵团应不断的注意自己冀侧之安全,如敌人向我翼侧进攻时,应机断专行的坚决击溃之。同时,不应离开、放弃完成自己的前进道路。三、对每一个指挥员要求明确的执行放在前面的战斗任务,与友军确实的协同动作,不间断的进行各种侦察、警戒,并应遵守一切战术规定,以避免不必要之损伤。指挥员应牢记争取战斗的胜利,不仅依靠个人的勇敢,而首先是在正确的指挥部队。四、政治工作人员应不疲倦的政治宣传与鼓动及个人的模范,克服战斗员中的疲劳、落伍与各种动摇,应与指挥员一起征服为完成战斗任务上的一切客观困难,并最高限度的提高全体红色军人的战斗精神、顽强抗战及其坚定性。我野战军的基本口号应该是:不仅要安全的不受敌人损害的通过封锁线,且须击溃及消灭所遇之敌军。五、当前战役的胜利完成,是将决定着我们突破敌人最后的封锁线,创造新的大块苏区,协同其他红军部队(二、六军团,四方面军)一致进行全线的总反攻,与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六、本政治命令随军委二十五日十七时作战命令同时下达至团、至梯队首长为止。军团、师、团政治部(处)应据此进行加强的政治工作,但不应下达提出作战任务。; F; o3 V7 Z/ ^  r: J) \7 h" j7 G; H0 Q
2 z4 T, ^! Z: `' E7 w4 B& @  Y/ _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攻占永安关,掩护红军主力突破湘江。红一军团第一师留道县地区,预备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 j6 L$ U$ Z5 u8 G1 g( U' m

& S4 X* s0 n# v# r- j, I1 S同日 红军全部从道县与水口之间渡过潇水。
( p7 H7 H  g% Y" H7 W
9 V7 V8 k( [9 n4 h6 B9 V* X- Y5 Y同日 国民党军占领道州。红一军团第一师撤至十里堡宿营。
+ O* V; Q+ V! a- H6 d$ f5 R, g9 N& q% u' u. F
同日 十时半,朱德致电董振堂、李卓然、李聚奎、赖传珠、罗炳辉、蔡树藩并告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第一师、五军团及九军团(缺一个团)有掩护我野战军西进之任务,为此至少要扼阻周(浑元)敌及二十三师于潇水东岸两天。”规定各部队负责地区是:第一师由青口市到分江渡止,道州为其主要方向。" ]$ E6 s% }% c3 i- R. z( B+ t( n

1 Z/ a5 b" t! G5 H1 ?同日 二十一时半,朱德急电董振堂、李卓然、李聚奎、赖传珠,命令五军团和第一师扼阻敌人于潇水东岸。0 P# z4 R  x7 f# Z: K  i
" i+ Q0 B0 e! e, D! e
同日 二十三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全州为战略重点,占领全州能保证野战军迅速通过湘江进至全州西北之山地,并使湘敌一、二路军失去侧击我军机会”,你们必须立即详细侦察占领全州的可能性,并相机占领之。) a& I: z* p, M! Q
: H7 M: W! f. R6 ]6 O' b
11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一师)为第一纵队,由文市向全州以南急进;红一师完成掩护任务后与军委第一纵队和红五军团(缺第三十四师)为第二纵队,向文市、新圩前进;红三军团和军委第二纵队,及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为第三纵队,向兴安前进;红八、红九军团为第四纵队,向灌阳和兴安前进。! j' j( c9 j# `9 L
0 M, F' `5 [1 f6 N2 w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湘敌一路军正向全州前进,桂军向灌阳及其西北前进。如二十七日晨未能占领全州,则应停止进攻全州,转在黄土江(灌江)上全州至上林家之间架三座浮桥,或寻找适于徒涉地点,并派队侦察湘水上从全州以西、南至渠口之间的徒涉场和架桥地点,重点应在界首。
' M1 v+ q" ?$ w% r$ A% v: X$ ^9 f& m& v3 I8 a3 `
11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湘江东岸,其先头部队渡过湘江,抢占并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间的渡河点。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全部进入广西全州县境,第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抢占湘江重要渡河点界首(兴安县境),第六团由大坪涉渡湘江到达二美滩(全州咸水),控制了从界首至大坪的所有渡口和徒涉点。
* L% D. _1 q6 P  c: p4 @- b1 F1 x$ [" A( ~7 S& W2 E( {3 h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军团干部察看地形,决定将第一师重点部署在桂黄公路两侧,加紧构筑工事,等待第一师赶到。
2 x) L* n1 u1 B) q: @7 l6 O% G/ r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在道县境内阻击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的攻击。
4 c, o2 U6 i7 X; }
6 r1 B+ K# N# w! _同日 十八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湘敌军似已抵全州,薛路军之一部续进至黄沙河、东安之线,灌阳情况尚不明,周敌今二十七日可全部渡过潇水。二、我五军团二十八日扼阻周敌于蒋家岭、永安关、雷口关地域,而后卫部队在其以东地区与敌保持接触,以迟滞之。已令一师二十八日中午前开抵文市归还主力,八军团正攻击三峰山之隘路,九军团随其后进,已令其至迟于二十八日晚抵达永灌、道灌两大道交叉处之孔家地域,以便参加主力战斗。三军团情况可询彭、杨,致彭、杨电令另附。三、一军团之任务为:1、保证一军团、军委与五军团之通过及在全州与界首之间渡过湘水。2、坚决打击由全州向南及西南前进之湘敌一路军,为此:甲、二师应确实占领界首、咸水圩、朱塘铺、坪山地区,应准备打击由全州出动之敌,并与四师前出至界首、兴安间之部队取得联络。乙、十五师应派出至少一团至水井坪、木叶铺及土桥地区,扼守该处隘口。丙、十五师主力及一师应集结文市及其西北地区,准备突击由全州出动之敌,丁、最后查明文市、全州及界首、全州间之平行路及徒涉场,以便保证数纵队同时并进,并于二十八日中午报告我们。在各南北小路上,应派出小部队以防止敌人之袭击。戊、林、聂准此令目的,依情况变动得变更部署,特别是十五师主力与其派出之一团相隔太远,林、聂可改定或令十五师之一团的〔向〕主力靠[近],最好是十五师主力稍向其派出之团靠近,但最后决定望与军委商定后执行。
* g( w8 z. C8 B, g# g& p$ [0 R5 U4 `) P
同日 红星(军委)纵队抵达灌阳北的文市、桂岩一带。; }9 L- M# [) w2 h9 Z; ?

3 I+ I. u) t& Y' k, d  [% L11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二师渡过湘江。红一师由寿佛坪、牛路口经高明桥、蒋家岭、永安关向文市前进,与红十五师在文市及其西北地区抗击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西进,二十九日,继续西移,分别进至太平、水湖等地。
, ?/ u. I. c& S9 {& N$ X
3 l/ u3 _" U1 P! C* N6 N同日 红一军团第十五师主力经鞍山坝抵达石塘圩,在文市及其西北地区抗击敌人。
* D% G) [- V4 Y! W, ^2 w6 O; v% n7 x8 m/ t. w& r/ {* g) C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离开潇水西岸由寿佛坪、牛路口经高明桥、蒋家岭、永安关进抵文市。' x, T% w( x6 q& g0 y
+ a7 c9 `7 c0 b; W
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警卫界首,第五团、第六团占领咸水(全州境内)之朱糖铺、坪山地区。  c( S7 ^( \+ ~

) l/ z. j0 }% \3 v8 [# p  K同日 同聂荣臻在山上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将各师团在阻击战中的任务作了明确的分工,并向各师团首长下了死命令,即坚决守住阵地,掩护中央领导人渡过湘江。
% ?# \2 x$ L* F* F# [2 D0 d  |4 _, g, N3 V
同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邓发、罗迈:(甲)敌情另电告。我们估计湘敌第一路军之两个师,明二十九日晨有可能由全州沿湘江向我进攻,其主要突击方向是沿全、桂汽车道。桂军于灌阳、兴安间约各有一个至二个师,企图从南阻止我军沿灌阳至界首大道西进,并由南进行辅助突击。周敌将企图占领蒋家岭诸关口,并进行猛追。(乙)我军应自二十八日起至三十日止全部渡过湘水,并坚决击溃敌人各方的进攻。(丙)各兵团二十九日之部署及任务:子、一军团明二十九日晨主力应在朱塘铺、咸水圩、坪山地域,并准备消灭自全州沿汽车道或湘江前出之敌。十五师应固守小东岭、五百岭、算井地带,主力位置〔于〕文市河西岸,在敌人向文市方向强力压迫之下可转入运动防卫,并应于文市之北最后扼阻敌人。丑、三军团应确实保持石玉村、水车、光华铺地域.并应消灭自兴安前进之敌。五师应进至四师之西南地区,并突击自南经建乡、富岁塘两路前进之敌,并协助四师。第六师以一个团固守泡江之北,主力应移至新圩及其以南地区,以击溃自灌阳前进之敌。寅、五军团至二十九日中午止,应扼守蒋家岭、永安关、雷口关地域,从二十九日中午后到〔则〕于蒋家岭及文市、水车之间沿永安、雷口两道〔条〕大道进行运动防卫,并扼阻周敌于文市、水车之线以东,后方部则转移至古岭头。卯、九军团二十九日晨应赶到文市,其任务为当全州之敌向文市前进时则消灭之,因此,应与在小东岭之十五师之一团取得连络,并准备经古头岭、桥南山头(凤凰咀)方向前进。辰、八军团二十九日中午应赶到水车地区,并于六师取得联络为其突击队,并准备经下背田、青龙山向光华铺方向前进。巳、军委一纵队进至石塘纤以东之官山。午、军委二纵队分两队前进,二、四梯队由邓率领,随三军团后方部行动,并受彭、杨指挥。一、三梯队由罗迈率领,随一纵队前进。二十九日晨应至上营地域。未、各兵团应以最大的坚决性完成放在自己面前的战斗任务,各兵团后方及军委纵队应充分准备坚决抗击侵入与接近自己之敌人。+ E6 C: W4 `4 p& J; y  F$ T
6 `# x4 Y; F$ C: f/ c
11月29日 同聂荣臻红一军团第二师在脚山铺、朱糖铺、咸水圩等地阻击国民党追剿军刘建绪部第一路追剿军的攻击,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并向全州迫进。军团主力由石塘圩(全州境内)、太平圩渡过湘江,占领界首、绍水(镇)。8 A: U) n0 F2 r

& N  L# j% x5 c+ z0 J. U9 d9 Y$ ^同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指出:三十日的部署和任务是:一军团(缺第十五师)于朱塘铺、咸水圩、界首(不含)地域消灭由全州出击之敌。7 I  |6 L# b/ R/ F5 V

' j* `& U6 o4 U( h11月29日—3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二师在脚山铺、朱塘铺、咸水圩等地抗击敌刘建绪部的攻击,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战至三十日,红一师由石塘圩、太平圩渡过湘江赶至脚山铺,立即投入战斗,同红二师顽强抗击敌人攻击,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和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渡过湘江。* I# B) x; ]$ d* L# _
3 p; E; A/ ?  p$ X! c
11月30日 一时,彭德怀、杨尚昆致电朱德、林彪、聂荣臻:(一)马渡桥口敌约一师,拂晓向新坪出击,五师伤亡颇大,两团长、政委伤,师参谋长及一政委亡。六师末按时赶到接替任务。五师(缺十三团)二十九日晚尚在新坪以北,今改道上林家、青龙山、大塘村到达光华[铺]以北及以东之唐子头、陈东、渠口。第六师主力尾五师进到保布圩、佳城向文堂、富口塘派出侦察,以一团主力位置于新坪,阻止农塘之敌北进,以一营位置于陈家背附近,以保证友军通过,该团待五军团接替后即归还主力。(二)第四师在彭、杨赶到以前由林、聂指挥。(三)第二纵队于三十日午前进到界首以东之月亮山附近,准备黄昏渡河。(四)第十三团二十日八时可到渠口,接替四师河东警戒,该师河东之警戒队待该团接替后归还主力。
& q- I4 R& r2 k, y! k# Z* {9 G; _- C2 j* F& U! J  A
同日 凌晨,红一师赶到归还建制后,即马上投入战斗。7 A1 P0 p+ O! C- Z- l: W% D. B
# \  D2 t2 m# U. |2 p
同日 因国民党军占绝对优势,为避免被包围。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自脚山铺撤至米花山和美女梳头岭阻击敌人。
. X7 e8 w  K% z! [! }3 v# T
" L9 Z5 \, E: l  u) E4 g同日 下午,国民党军突破红一师米花山防线,威胁红军在美女梳头岭的阵地。. o) w# a8 ?! ]4 k( W

' p! E" {. |- i! {同日 红二师尖岭阵地失守,退守皇帝岭。
0 l* a9 V3 u5 h
* E0 K4 O3 |4 ]* M8 q5 N同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在界首以南的渡河点,因作战关系除三军团使用以外,其他部队不能利用。(二)在界首及凤凰嘴之渡河点应迅速空出给其他兵团渡河。(三)一军团则利用屏山渡、太平的渡河点。”# Y1 ^, A( b$ z% u* m
) k& W2 i, N( D% V
同日 夜晚前,红一师只剩最后一个怀中抱子岭阵地。第二师为避免被敌包围,退守珠兰铺、白沙一线,与红一师占领的夏壁田、水头构成第二道阻击线。& t+ \7 p+ O6 j8 R* [1 z4 V

  i: N3 S, m8 s6 ]$ _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易荡平阵亡。
2 R5 X: u+ g4 L- x
$ a* C" e0 O- E7 j) t同日 红军全军十二个师仅过江四个师。6 P1 s( [  }! B- t: S

( G3 y: W8 x7 S3 M* O- e同日 夜晚至次日拂晓,同聂荣臻动员红军第一军团所有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参谋人员和各类战勤人员以及连队的党团积极分子,全力进行战争准备。
: l5 f% E- _  a* b. L  M2 d% @8 t# m5 Y# F! x2 ]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我军如向城步前进,则必须经大埠头,此去大埠头,须经白沙铺或咸水圩。一由觉山到白沙铺只二十里,沿途为宽之起伏树林,敌能展开大的兵力,颇易接近我们,我火力难发扬,正面又太宽,如敌人明日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江]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
* j2 u2 S% |! O/ b  {
; h$ u( B0 ^$ O4 Z# z% g& {8 T同日 军委第一野战纵队渡过湘江。$ H# w. D. ?$ |' {% |: L

( t3 \+ s3 R: h) _' e- a12月1日 一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一)三十日的战斗,全州之敌已进到朱塘铺,兴安之敌已进到光华铺,灌阳之敌已进占新圩,并续向古岭头方向前进。周敌之先头部队有已渡过文市河之可能。(二)一、三军团主力在全州、兴安间河西岸沿马路的地域,军委一、二纵队已进到路塘、路江圩地域,九军团已通过到石塘圩地域以西,五、八军团情况不明,其一部及六师之一小部有被新圩北进之敌切断的可能。(三)一号,敌人将从各方面向界首行坚决的进攻,目的是在驱逐我先头部队到山中去,并切断我之后续部队,以便其各个消灭我之单个部队。(四)野战军应以自己的主力消灭由兴安、全州向界首进攻之敌,钳制桂军及周敌由东尾追的部队。这样可以保证我军之后续部队于二号晨在掩护队掩护之下通过湘水,以后即前出到西延地域。(五)一号各兵团之部署及任务应如下:A、一军团全部在原地域,有消灭全州之敌由朱塘铺沿公路向西南前进部队的任务,无论如何要将由汽车路向西之前进诸道路保持在我们手中,在湘水东岸只留小的侦察部队。B、九军团于一号转移到清水、严家地域配置,暂为一军团之预备队,并受其指挥。C、三军团应集中两个师以上的兵力在汽车道及其以西地域,有向南驱逐光华铺之敌的任务,并须占领唐家市及西山地域。六师之部队应留河东岸,有占领石玉村的任务,并掩护我五、八军团及六师切断的部队通过湘水。以一个营仍留界首任掩护,该营应向麻子渡派队与五军团切取联络。在万不得已时,三军团必须困守界首及其西南和东南的地域。D、五军团于[一]号晨渡过麻子渡、大塘村问的河道以西,主力应向麻子渡前进,并有扼阻桂军及周敌追击的部队之任务。被切断的部队应自动的突围,向麻子渡前进。E、八军团前出到马路上,经麻子渡进到凤凰嘴与咸水圩(均不含)间的适当地域宿营。F、二纵队进到路江圩待命。G、一纵队在路塘地域。(六)各兵团与军委保持无线电、电话联络,并与军委在界首所建立之交通站取得徒步的通信联络。/ r' N5 k4 X+ y$ v4 H6 l2 s- N) k

5 e. W3 p2 j4 @) t6 l* [同日 三时三十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在全县大田联名发布致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命令: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迟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连夜派遣政工员,分入到各连队去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保证军委一号一时半作战命令全部实现,打退敌人占领的地方,消灭敌人进攻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
9 i. r; E# s  x0 U9 l  X- w1 _% r, G9 Q( ]) o2 h# B
同日 六时,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灌阳之敌三十日占领新圩,击溃我六师之部队并于追击中进至古岭头上林家之线。三十四师及六师二团被切断,八军团不知,五军团无联络,但我们估计主力已通过,可至麻子渡方向。四师一部在光华铺被敌截击。五师及六师尚未抵达。已令三军团在界首西南收集自己的部队,并扼阻敌人于界首西南并派小部于界首之东,另派出一团袭击光华铺之敌,万不得已时,一号晚经路塘向路江圩撤退。7 \9 V9 {( [$ Z+ r/ u0 D

1 V5 t8 G, u. e+ E  N同日 同聂荣臻坚决执行上述命令:率领红一军团第一、第二师在咸水圩、脚山铺继续顽强抗击国民党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和军委第一、第二纵队抢渡湘江。指挥红一军团主力固守珠兰铺、白沙、夏壁田、水头之第二阻击线,与湘军激战。中午,得知中央纵队渡过湘江并已越过桂黄公路,第一师、第二师结合部被敌人突破,即命令第一师和第二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第一师经木皮口、鹞子江口;第二师经庙山、梅子岭、大湾向西延的大山(越城岭地区)撤退。5 H  v! v; k) ]) l; ?- G
# E: @0 R4 C( H0 R2 `
同日 中午,毛泽东渡过湘江。
5 J3 `& w+ Z& k/ s! m1 A: D" G/ k7 z8 T  G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积极接应掩护红军第八军团余部渡过湘江。9 j& T: v* y/ R$ E$ n1 n
3 T- a0 {8 u4 _& f: N. ~( S) y8 M6 F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全州之敌由湘桂公路南下,我红二师正与敌对战中。红十五师立即出发,在九时之前须渡过湘江,跨越湘桂公路。& R: u6 r3 Y; H+ V0 p4 V  h" q

# }. n% t2 x( R9 u) ?; t4 u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部队再次渡过湘江,将被隔绝在对岸的红一军团第十五师接应过江,归还军团建制。
+ s& |* w7 G7 v8 i. K3 v) k
$ x7 h& ~, b4 y. ~9 Y2 r  a$ G+ }同日 红十五师在石塘圩完成掩护任务后,渡过湘江,同红一军团主力会合。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和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为掩护主力,被阻于湘江以东,在与国民党军作战中大部英勇牺牲,全军覆没。; U. X& ~# b* [% T( ?7 j
+ U9 p0 }& N5 Q6 v- _3 |2 r9 Y( m1 T) \
同日 中国工农红军能够渡过湘江的部队于本日全部渡过湘江,部队人数由长征开始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至三万余人。红军第一军团自身损失六千多人。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
0 H5 J- D( A) ]- F: Q! u, y6 ~7 J2 U( ?2 B( _
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甲)在二十号及一号战斗中,桂敌之十五军已进到古岭头地域,兴安之敌无大变更,周敌及湘敌第一路军尚无新的情报。我八军团之一部被敌击散,我六师约一个团及三十四师被切断,其余部队则已渡过湘江。(乙)估计明二号敌人将继续其坚决的进攻,其目的是在占领湘水西岸的谷地,并前进到西延地域,以求消灭我军主力。兴安之敌将会派队前出到华章及路塘地域,而全州之敌将会派队前出到土地坳、大埠头地域。(丙)我野战军于二号早应进到西延地域,整理部队并准备新的战斗。被切断的部队,应自动的突围向西延总的方向前进。三十四师归军委直接指挥,井于新坪以南突围西进。(丁)各兵团二号的部署及动作如下:A、一军团应转移到尧家塘、杨梅道、梅岭、西山、黄屋田及清水江地域,转移的道路由咸水圩到瑶岭及其以北的诸道路(均含),并有掩护九军团集结油榨坪及五军团集结咸水圩的任务。明二号应于全州至咸水圩间进行严密的侦察、警戒,当敌人侵入或接近我配置地域时,应坚决击退之。B、三军团转移到路塘、路江圩、华章(江)地域,利用由界首到华章及于夜间利用界首到路江圩的道路前进,向麻园、界首、华章间及兴安方向进行侦察、警戒。至少应以一个师布置在路塘地域,向界首方向占领阵地、组织顽强防御,如敌侵入到我驻地时,则应坚决击退之。C、五军团(缺三十四师)于集结咸水圩地域后,今晚即经屋田转移到南宅、田川地域,并向咸水圩方向严密侦察、警戒,二号应坚决扼阻由咸水圩向南宅、田川前进之敌。D、九军团转移到油榨坪地域,向大埠头派出得力的侦察队,查明由全州及觉山西进之敌。如敌接近土地坳、油榨坪时,则应坚决扼守以上地域。E、一、二纵队明二日早进到西延(胡岭)地域,井向大榕江口、城步及新宁方向警戒。(戊)八军团突围的部队及其他失联络的部队与人员,一号、二号当到达某个地域时,即受该地域行动兵团首长指挥,(各)兵团首长则应将这种情况经常电告军委。(己)各部队应于二号晨移动完毕,并应于二号内整理完毕。(庚)各兵团到达指定地域后,即应电告军委,并保持与军委不断的无线(电)联络和徒步联络。军委在界首之交通站今晚撤消之。2 t+ G/ m- }% l. a+ ~

, {) D: U# t: D# V% k+ V12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咸水圩等地转移至大埠头、油榨坪地域休整。指挥红一军团余部由咸水地域经瑶岭及其以北进抵尧家塘、杨梅道、杨岭、西山、黄屋田、及清水地域,对全州县城至咸水圩间进行严密警戒。第一师进至大埠头及其以东地区休整。6 H9 `: {. h7 Q% g3 B$ R  j3 S
8 G6 A. t, `5 k* m9 q5 ^5 c
同日 红八军团第二十三师(师长孙超群)已被打散,第二十一师(师长周昆兼)严重减员。
. t) O& m: {/ n5 U1 l/ G7 I( ~
( c; s, b$ J$ i1 o( A$ P同日 十六时,中革军委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现决脱离敌人继续西进”,并部署当晚到明四日晨止各军团的行动。% W4 Q( x" O) e

( r, E7 g) b0 X12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余部控制土地坳、大埠头地域,第十五师集结油炸坪地区并控制青坪界隘口。- N8 L) x8 d/ J/ [8 ]

4 u" E; W4 r2 n. n; d# g同日 十六时,中革军委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现决脱离敌人继续西进”,并部署当晚到明四日晨止各军团的行动。& k, N* Q3 }- ], K6 B* b, A

1 x7 u! S  ^* r12月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军第一军团余部进驻小地、车田、打水铺地区。一部前出至社水。
; A) f! R' F" p& i: O$ k
. v4 C" |7 `4 U0 Q5 J同日 中革军委发布《后方机关进行缩编的命令》,命令缩小军团、师级的直属队,取消师的后方机关及兵站,将所有后方机关直属队多余人员全部编入作战部队,立即检查、抛弃和销毁不必要的担子。
- N. n! ^- B+ j" C: o  _0 X  N5 E+ w1 {! ?
同日 十六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叶剑英、罗迈:甲、敌十六师占领大埠头后,估计湘敌主力将出城步、通道向我截击和堵击,其一部将随我右纵队后尾追。而桂敌则将由大溶江口、龙胜有袭击我军左侧之可能。乙、我野战军以继续西进至通道以南及播扬所、长安堡地域之目的,定明五日晚止,各兵团应到达下列地域,并执行如下任务:一、一军团主力及九军团应进至社水、沐水、茶坪地域,向城步、新宁两方警戒。由一军团留一个团在小李向大埠头之敌严密警戒,如该敌向我进攻,应以运动防御迟滞其前进。一军团另派先头师前进至皮水隘地域,向城步侦察、警戒,并派出侦察部队至横水寨,侦察经鸡心界、白水、龙坪(或杉柳坳)通通道的道路。云〔五〕牌、沐水、大湾、皮水隘诸点以北通新宁、城步的横贯大小道路统破坏之,九军团仍归林、聂指挥。二、三军团主力应进至中洞地域,向大溶江口、灵川侦察警戒,并破坏由中洞南进之路。留一个团在洞养警戒,另前出一个师到河口、八滩地域,向龙胜派出侦察并警戒,对由河口经马蹄街、碧林,河口通长安堡,派出道路侦察。三、军委二纵队随三军团后前进至中洞地域,由彭、杨规定其驻地并指挥之。军委一纵队进至唐洞、源头地域。四、五、八军团进至水埠塘、干家寺、雷霹州地域,向司门前、华江及大埠头方向严密警戒,并派出游击部队向以上三方游击,并彻底破坏其道路、桥梁。八军团仍归董、李指挥。丙、执行情形,电告。
) b6 m2 v+ D, ~+ N# C9 o% _1 M# h' F
12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为右纵队继续西进,翻过湘桂边界的越城岭进至车田以西地域。沿着湘桂边界,翻越越城岭(老山界)进驻社水地域,先遣师进至皮水隘地域。
8 O& ]$ \8 S7 q* Q: \0 H4 n
7 _: ^) n7 Y2 e! ]; a0 w6 g  h12月6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在蓬洞、横水寨、江头司、杨梅坳、洪水、社水等地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由城步、龙胜间西进。率领红一军团主力进至皮水隘地域,先头部队前出横水寨。翻越越城岭(老山界)。4 _6 m* \& z5 T, j* K7 p
! t# R3 `3 q+ Z* g& Y# j1 N
12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西进,分别进至鸡公界、甘蔗水、布棚、水路口和长安营等地。率领红一军团主力部队进入芙蓉抵达白竹坪地域,余部西进至湖南城步县的蓬洞、杨梅坳地域。( A7 f& \' g, m# ?; T. T
5 i! Y" m3 U5 x' v5 g- f) A$ q
同日 十九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依原定作战任务部署八日行动:一军团、九军团以两个师进到鸡公界、甘蔗水、布棚地域,另两个师进到江头司、横水寨。2 N5 y$ {/ ~! `. q; w% {1 C
: o6 v5 j( v. ~! y6 N  ]
12月8日 同聂荣臻根据命令指挥红一军团进至鸡公界、甘蔗水地域。两个师推进至江头司(城步县界)、横水寨地域。- @- [3 ]: Z, z( g8 y; f4 f

! z$ n# Y' _/ d1 J0 m. T) x6 t1 L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九日继续西进行动。其中,“一军团有钳制城步追敌,消灭沿途团队,以迅速占领通道的任务。”
+ q; t  Q/ {; c9 ?3 a$ g7 h$ Z
/ N9 B) m6 [+ s2 Q* W9 L" @+ s! a12月9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进至广南城、南柴。第二师进至木路口及其以西地域。第十五师进至鸡公山。3 }# [/ ]: v# Z- ?' h2 Y9 a
) a* m5 B  U* I* j0 C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及各军团首长:甲、依本日情报,通道似尚未到敌。桂敌廖部约一师,其前出部队昨已逼近马蹄街、八里,与我四师对峙中。占领唐洞之桂敌仅一营,今似未续追。乙、我各兵团、纵队明十号前进部署如下;1、一军团应以前头师进占通道,向绥宁、靖县警戒。其第—师经长安堡或经长安堡东北,进至通道以南适当地域。九军团进至临江口、木路口之间,向绥宁及来道警戒,其在大岩、岩砦警戒部队待十五师接防后归还主力。十五师进至长安营,并应以先头部队接替九军团留在大岩部队的任务,向城步严密警戒。: G0 l; a2 M# S4 d3 E
( d/ [* K6 Q5 {9 W
12月1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向通道前进。第一师经长安堡进至通道以南地区双江口与军团部会合。
( G- b7 a( l/ D% I# w% q. {/ H
3 L4 [% e: s' W0 `& H: g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通报敌情。部署十一日的西进行动:一军团主力及九军团应进占通道及其东南与以南的地域,先头部队侦察入黔道路。+ }; Z" Y5 i+ r6 w8 t& [% ^

4 }9 j- U  F' o6 ?' Q12月1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继续西进,其先头部队红二师攻占通道城。红一师进占长安堡,红十五师进至长安营,红九军团进至临口、水路口。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由平溪、刘延一带攻击国民党军六十二师一八六旅、第十六师等部队,占领通道县城。一部经通道县城进抵牙屯堡(湖南通道县境)地域,向新厂、马路口前进。
5 F2 K9 u& |# W$ h/ N! X( w8 }: A, J5 Q( A- L7 {8 h; E/ T
同日 十八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A、湘敌情况无新得。桂敌廖部昨十号占独境以南山地,与我六师对峙中。三军团主力今日由陇、麻、包田向西移动,并准备侧击北进之敌。明十二号,三军团主力进至长安堡、黄土塘、辰口地域,其先头师则进至团头所、头[所]地域;军委一、二纵队及五、八军团,则由流源、辰口、麻隆塘之线继续西移。B、我一军团主力及九军团,明十二号应集结在通道及其附近地域、向靖县、绥宁方向派出侦察,向城步方向警戒。其十五师,应于军委一纵队明十二时全部通过下乡后,移动至瓜坪地域,在移动前应加强对木路口、临口的侦察、警戒。并扼阻该两方可能来敌的前进。一军团应另派不大于一团兵力的侦察部队并带电台,前出至崖鹰坡,向新厂、马路口侦察入黔的道路。C、执行情形,电告。
4 W& r) O8 f9 W4 }& [( Q) w1 p: Z6 P$ c9 T) Y& f$ ~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红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刘亚楼,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政治委员肖华并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罗蔡陈刘彭肖:甲、湘敌六十三师已到绥宁,六十二师亦将续到,[有]由绥宁以南及向通道截击之可能。桂敌一部到马蹄街、石村,林溪,企图利用南北大道向我侧击。乙、(一)九军团今日继续西进,其部署如下:我二师今日应在通道城并向靖县、绥宁严密警戒与侦察,并搜集洋油、布匹、粮食及其它资材和调查西进入黔路线。(二)九军团及第六团今日应赶到通道宿营,第六团行动由罗、蔡转知。(三)十五师应经龙坪、平溪、流源到达黄柏宿营,行程六十五里。(五)军团直属队,后方部队及一师,今日经双江进到距黎平六十里之牙屯堡宿营。
& A2 m5 \$ L) `4 }- S) G4 F  X( ]1 n  P2 {$ r! M7 x  ?
12月12日 同聂荣臻命令参谋长左权率领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及电台前出苍鹰坡向新厂、马路口侦察入黔道路。同聂荣臻率领主力集结在通道附近地域。
  y3 q6 u3 ]5 A! j; \, O2 d2 ]! q0 I% `
同日 一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刘亚楼,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政治委员萧华。朱主席,罗蔡陈刘彭肖:一、九军团明十二日部署如下:甲、九军团及二师主力明十二日在通道不动,并向绥宁、靖县、城步等方向严密侦察与警戒。二师应派出一个团及电台,由左参谋长率领前往崖鹰坡地域,侦察新厂、马路口入黔路线。乙、十五师动作请军委直接指挥,望彭、肖与军委即取得密切联络。军团直属队、后方部由金殿进到播阳所(四十五里),一师由牙屯堡进到洪州所(五十里)。丙、据调查,由金殿往播阳所、洪州所到黎平,共一百一十五里,牙屯堡往洪江所到黎平二百里,由金殿往通道到黎平一百八十五里。丁、上述规定,军委是否同意?我们在待复执行中。
- F7 R' ]! v& b. D# C2 W# A0 |# z0 m+ z0 D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在湖南省通道县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问题。经过激烈争论,会议决定采纳毛泽东的红军主力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的意见。与会者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李德、博古认为“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肖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说:“应该放弃在长江以南同二军团一起建立苏区的意图,向四川进军,去和四军团会师”。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但李德、博古仍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原定计划。这次会议虽然通过了毛泽东的建议,但由于中央领导层中意见不统一,故未能对战略转移的大方向作出决定。
& D0 G  R8 t. x  {0 N- u( z6 }" F, L& q
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中革军委致电各军团、纵队首长:(万万火急)各军团纵队首长(五、八军团互相抄送):A.湘敌与陶广一路军主力向通道逼进,其他各路仍续向洪江、靖县前进,并准备入黔。桂敌有拟由林溪进至团头消息,但未证实。B.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如下:一、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前进至新厂、崖鹰坡、溶洞地域,向靖县派出警戒,向白路口及黎平方向继续派出侦察部队。其第一师如今日已抵洪洲司,则应相机进占黎平,如尚在牙屯堡,则应进至洪洲司向黎平侦察警戒,并须于十二时前全部要开牙屯堡。其十五师应进至通道,向绥宁、靖县两方向派出游击部队加强侦察警戒,在十五师先头部队未到达接替任务前,九军团警戒部队不得先撤。二、三军团以迅速脱离桂敌之目的,明日应以主力进至平屯堡、团头、所头所地域,向林溪、古宜方向游击警戒,其先头团或师应进至播扬所、黄垢地域,侦察部队则前出至贵州境界之江口屯。三军团在长安堡、黄土塘地域应留下后卫部队向陇城、林溪警戒,以保证主力通过。三、军委一、二纵队拟进至播扬所以北地域。四、五、八军团应赶进至土溪、元心园地域,并应内双江口不经牙屯堡另找路线西进。C.各军团依实际情况得变更其前进布置,但须严格地遵守前进的主要路线及其分界线,以免障碍运动,并将部署电告。
2 U  I3 I) Y; V
, Y: Y4 |+ k6 }( _同日 同聂荣臻下达红一军团、红九军团西进入黔部署,并指示左权参谋长率红二师第六团及电台,前出至崖鹰坡地域侦察由新厂、马路口入黔的路线。
" u  @- Z" \$ {, C. ^" j% J0 W0 x' z7 H+ R4 T6 Y
12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由通道等地区出发继续西进。红二师主力及红九军团进抵新厂、崖鹰坡;左权率领红六团进至马路口,并继续侦察向黎平前进的路线;红一师由张坊随红九军团向新厂开进;红十五师接替红九军团在通道的警戒任务,并派出分队向绥宁、靖县侦察、警戒。
$ |! \+ R! b# K% u+ _, Z% A- E& R1 _. F9 D9 `
同日 三时半,同聂荣臻致电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和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刘亚楼,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政治委员萧华,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罗蔡,陈刘(罗蔡抄转彭萧朱):军团今日以继续西进之目的,决定各兵团动作如下:甲、九军团缺一个团及二师部队应经深渡到达新厂地域宿营并靖县宿营,向绥宁方向侦察警戒。九军团之另一个团,留通道担任向城步、绥宁、靖县警戒。该团待十五师部队接其任务后,部队随主力跟进。乙、十五师应进至通道,并接替九军团留通道警戒任务,向绥宁、靖县派出游击侦察。丙、第六团应从新厂地域团矿、梁平侦察前进,宿营地自定。直属部队在二师先头行进到达马路口以西宿营。丁、一师及后方部于□□从张坊出发,随九军团后到新厂宿营。" T: J! e8 F1 R
; U3 A# p: U; J0 G% y
同日 二十一时半,朱德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通报敌情。部署十四日的行动:一军团主力应经马路口入黔,向黎平以北地域前进。
! W# J: @6 A' w8 Q9 ?, Q* d5 |9 j( ~
同日 中革军委命令撤消红八军团,红八军团所余部队编入红五军团。
1 K' C8 N  v# ?  m  g# a0 `( t
' d' ?1 ^% @6 |12月14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王集成)经新厂、平茶、潭溪向贵州黎平攻击,于潭溪击溃黔军周芳仁部,占领黎平县城,进入贵州省地界。3 q2 x. @' ~# y' R9 ^% i) K# k
- W, v% Q& Q' Q  l: m  g8 [
同日 军委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在黎平洪州司合编为中央纵队,刘伯承兼任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4 L" G8 b9 }& ?
( r$ c0 \, ^" {; ]( w  T同日 中革军委火急指示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以发展湘西北苏区并配合西方军事行动之目的,主力仍应继续向沅江上流行动,以便相机调动或钳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3 _$ ^2 O& X" \: N4 U9 O* t

8 }# v! ]8 n0 @, J# y同日 十七时半,朱德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以夺取黎平、锦平开辟前进道路之目的”,部署十五日的行动。一军团应以第一师攻占黎平。2 D" e1 c0 t( d/ V6 J, {0 g
$ J) e; l7 v  }" o! _! ?
12月1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黎平发起攻击,红一师击退守敌王家烈部一个团,占领黎平,红九军团攻占老锦屏,红一师进至熬鱼嘴,红十五师到达报洞。
/ X# J5 J$ V# F5 Q
# V2 N$ y$ U. e, e9 x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给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刘亚楼、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和政治委员萧华并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火急)刘彭肖并报朱主席、罗、蔡:一、军团明十六日继续向剑河前进,其部署如下:甲、军团直属队经婆洞、河塘坳进至河口。乙、一师进至鼇鱼咀。丙、二师应于六时半出发经河塘坳、河口占领南家铺。丁、十五师应通到达波洞。戊、后方部队到河塘坳。二、二师进占南家铺后,应对剑河方向进行紧密侦察敌情、道路,并严密警戒与封锁消息。三、九军团明日行动请军委直接通知。
* @! H" A9 x9 R
$ e8 u  _- l& |1 T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以集结主力、打击黔敌,开辟前进道路之目的”,部署明十六日的行动:红一军团部及红二师在原地休息一日,继续侦察通剑河道路及敌情。( B% w! F2 x6 o* G' c
/ M' [8 ]- L5 a/ W
12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所部离开黎平,继续向前进军。: \( Z" Q' f5 ?
$ E" Y9 p3 ^) B: c
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目前我已脱离受敌侧面夹击的不利形势,敌对我入黔后之企图似尚不明白,敌主力距我亦较远,而我军本身甚疲劳,且不易集结,黔敌为极不团结,缺乏战斗力之诸小集团,其主力王家烈部,报载该敌集结镇远、施秉一带。二、在上述情况下,我军主力应利用目前机会,在黎平西北一带略事休息整顿,重新布置经施秉以南向镇南、绥阳、纳溪、毕节,而以桐梓、遵义、仁怀为中心地域前进,在前进途中须决心消灭阻我前进之黔敌,以便巩固,尔后再新发展之便。三、建议一军团全部明日在波洞、入漂、鳌鱼咀之线再休息一天,如何盼复。这是林彪、聂荣臻给中革军委主席朱德的建议。该项建议,为党中央和军委确定以遵义为中心发展黔北的新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 b  H2 z5 A6 r8 O5 |) l7 S* `& M" S1 U2 R7 E& K
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朱德致电各部首长:A、我一师昨占黎平城。黔敌在锦屏、黎平的防线已为我突破,现黔敌正企图固守清水江、沅江的第二防线。湘敌、薛、周第二兵团的先头部队,正开始向铜仁、玉屏、天柱之线前进,其陶广一路军则尚在通道以西地域停止。桂敌周师向榕江前进,企图向我军续行侧击。B、我野战军以继续突破黔敌第二道防线与赶过薛、周两敌之目的,定明十七号部署如下:一、一军团应以先头师前进至柳霁地域,并派出一团占领柳霁通南包、龙塘的渡河点,向玉屏、邛水侦察、警戒。一军团主力应进丰柳霁东南地域,一师应经鳌鱼咀向主力靠近。二、九军团应由老锦屏沿清水河南岸约前进至时洞地域,以后即经拿洞、尧光准备经柳霁以北渡河。在行进中应向对岸及来路警戒,宿营地点由罗、蔡自定。三、三军团主力(缺四师)应前进至黎平通剑河道上之鳌鱼咀及其东南地域,侦察由鳌鱼咀到剑河之线以西的道路,四师则前进至黎平城。四、军委纵队前进至黎平城。五、五、八军团进至中朝地域,实行合编与改编,并破坏通播扬所、洪州司的来路。C、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的出发时间,另行规定。6 G' \, S$ [5 z/ d$ W  o& {. h

; V" o5 h( ?! B2 t: V  Y" O  U同日 红军总部进至黎平县城。
. O0 n, `6 r8 h/ z& V3 b* M$ X6 e( b4 @* [/ |& ]5 g
同日 红八军团政治委员黄甦接替赖传珠出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职务。
- E  K3 C  l5 ^4 Y# Q3 Z8 _$ S# {3 T6 g" f
12月17日 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红一军团不渡清水江改由清水江南岸西进。
( E/ t8 {) m+ {5 `4 t+ O  O7 p- [( n8 _; v$ B1 a( m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周恩来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部署十八日各兵团的行动:一军团由婆洞、八飘、鳌鱼嘴地域移至柳霁、南家堡地域,并准备占领剑河。
% y" b- K4 d; `# k# ~0 H
/ Z$ b3 k8 P! S1 Q同日 上午,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接到通知到军团部来领受任务。林彪、聂荣臻指示:十五师单独行动,翻越苗岭山,向贵州前进。7 J% v6 c- k* q7 E' H' ^
6 R# I0 V5 Z. F* j# ?. r: ]1 _
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县城教堂边的一座房子里举行会议,主持会议的周恩来站在毛泽东一边。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会议决定:“鉴于目前所形成的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因此,“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因此,红军向贵州北部发展,以遵义、桐梓为中心,创建新的根据地。' ]7 o) k# x$ X  K" v7 w6 M8 E

. Z% X& m! F" p! W" L! Q$ o同日 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八军团建制和番号撤消,余部编入红五军团。& Y/ f) S- N# \* }
" V  G6 p2 i! }- N9 n
12月19日 十八时,朱德、周恩来发出《关于军委执行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决议的决议》的通电,部署红军各部队最近时期的行动:一、九军团为右纵队,有占领剑河的任务,以后则沿清水江南岸向上游前进。* a9 _1 U  n0 r. C
8 G0 @& y6 h9 P
同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等:为执行党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的决议,军委对红军部队于最近时间的行动有如下的决议:(一)野战军大致于二十三日可前出到剑河、台拱、草东地域,其区分为:甲、一、九军团为右纵队,有占领剑河的任务,以后则沿清水江向上游前进。乙、三军团、军委纵队及五军团为左纵队,应经岭松、草东到台拱及其以西的地域。前进中如遇黔敌应消灭之,如遇尾追之敌应击退之,在不利条件下则应迟滞之。(二)野战军到达上述指定地域后,于十二月底,右纵队有占领施秉地域、左纵队行占领黄平地域的任务。为此应坚决进攻和消灭在上述地域的黔军部队,并钳制黄平以南之黔军及由东面可能来追之湘敌及中央军。(三)在前出到施秉、黄平地域以前可用常行军前进,最后则应迅速地占领施秉、黄平两城。(四)二、六军团目前应在常德地域积极活动,以便调动湘敌。当湘敌所抽调之部队已北援时,二、六军团应立向永顺西移动,以后则向黔境行动,以便钳制在铜仁之薛敌部队及在印江、思南之黔敌部队。(五)四方面军应重新准备进攻,以便当野战军继续向西北前进时,四方面军能钳制四川全部的军队。(六)未参加决定此问题的军委委员应于二十晚以前将自己的意见及其是否同意电告军委。
2 n) ~% p8 `& ?# {
1 G  L$ h8 K) `( w' F* d: r' n12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为右纵队,沿清水河南岸向剑河西进,进至柳霁、南家堡地区。二十二日,占领剑河。途中收到黎平会议决议,表示坚决拥护中央政治局决定,并向军团师以上干部作了传达。率领红一军团、红九军团为右纵队,由柳寨进抵南哨(剑河县境),先头部队迫近剑河县城。
( Q9 N* D# ?9 e& O1 [9 t3 H7 X, Q+ Z. J) t# k
12月2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从南哨进占剑河县城。' O: o1 u7 A$ O
3 k# S+ T/ e2 K- L5 A
同日 三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朱主席、周副主席:一、判断施秉将为黔敌主力集中地点(施秉距黄平九十里)。我一、三两军团应向施秉齐头并进,以便在施秉附近向敌行全线包围或多面包围的歼击战。五、九两军团目前暂分别随一、三军团行进。五军团应向施秉、黄平间前进,以作一、三军团行进时之侧,战斗间隙分别钳制镇远与黄平两方之敌。该两军团须尽可能与一、三军团取得齐头并进。二、我军的人数虽较敌多,但不充实,又疲劳,地形不熟。施秉敌目前不多,但十二月底在他处的某些敌人有增到该地可能。又因消灭此敌主要成功条件之一是多方面的包围,否则该敌败时即被其逃脱,因此一、三军团须统向施秉前进。三、第五、九军团在各独成一纵队行进时,如途中遇劣敌则歼灭之,等敌或敌优则消灭之或钳制之,在力量不够时不必勉强单独与敌人决战,以免被敌各个击破。四、各纵队间隔各约一天行程以内。五、余同意中革军委原电[]。
$ i9 O8 ^0 K5 t% ]9 v" j
. ?# V, }( u1 z同日 同聂荣臻写信给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今日红二师已占领剑河城[]。7 r' p3 F4 C# z% z

0 [% E6 i, k9 V5 ?! }3 `* R12月2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从剑河出发,经中斗进抵上革东(台江县境)地区。) W& r0 _$ x3 X1 u  a

9 E! v' @8 y1 Y$ F3 z同日 同聂荣臻向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传达黎平会议决议。4 P( }) n0 a$ R$ F* J9 @+ P
% b% t( Y) J, y/ e/ J- ]
12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离开上革东,渡过巴拉河,进抵偏寨。" H% n, E* z, ]1 U) m" v2 {7 _/ s
: V% c' f1 \  m4 ^: a" C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二十四日的行动:一军团进至或在清水河南岸之施洞口、高公地域,以待三军团赶过台拱能于一军团齐头并进。
2 d$ M8 v5 i8 I6 G; N
  U0 X  d& z! f2 |& v0 J  ?# ?& U12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部队驻扎偏寨待命,红二师攻占镇远县城。4 ~( @" U$ F" Y6 t4 z8 [" ?9 U

9 p: t7 i( }2 Z( U  H" ^$ I同日 七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以夺取先机,首先消灭黔敌,并占领镇远、施秉、黄平地域之目的,定明二十五日行动部署”:一军团有首先占领镇远、施秉两城,消灭该地黔敌,以便协同三军团会攻新、旧黄平之任务,应以主力两个师攻占镇远,另一个师向施秉前进。* r9 e  S3 E! \7 h6 \4 v% k

2 Z# F, }! w  ^9 c' d! m; F$ P同日 红十五师师长彭绍辉应召到施洞口红一军团军团部领受林彪、聂荣臻的命令:令[红十五师]四十三团配属迫击炮一个排攻取镇远,师主力协同红二师夺取施秉。& @5 P) l0 p- a; m

+ t* p' h  n$ H3 W( N: h12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红九军团的协同下向镇远、施秉攻击前进,当日攻占镇远城。率领红一军团离开偏寨进抵翁古垄(黄平县界)地域。
! A( ?* H$ z- s& m- Q3 m: ^) |9 w9 W% C% d$ w9 Q9 p  A
12月2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离翁古垄经平寨、白溪(施秉县杨柳塘镇)攻占施秉县城。
* l9 w9 F2 Q: P
2 F4 U2 f0 z& ~6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刘伯承、陈云:A、我四十三团昨占镇远,敌似向清溪方向退去。我五团今日继占施秉、敌向余庆方向退去。估计湘敌之周路军其先头约一团,最快二十七日方能逼近镇远,主力则在其后约一日行程;吴路军之先头,则二十七日可能达到镇远。今十四时,九军团一个团在两路口与敌遭遇,属何部队末明。黔敌约五个团以上兵力,可能在新、旧黄平、重安江及其以西地域集中,东陂则尚未到敌。B、我野战军近数日内,有消灭新、旧黄平地域黔敌及占领该地域的任务,同时与[于]镇远及其与施秉之间的地域钳制周、吴两敌前进的部队,以保证我军得经黄平、施秉向遵义前进。C、我野战军明二十七日行动:(一)一军团(缺一个师)应留在施秉城,并即派出侦察部队(不大于一团),带小电台向余庆方向尾追退敌和侦察前进道路,其四十三团应由镇远开施秉归还主力,并即在通余庆道口之偏桥,向镇远布置智戒。其另一个师(有一、二两师之一),应率迫炮两连于明日直开向老黄平,以便二十八日晨协同三军团攻占黄平地域。(二)九军团应全部到达镇远,向邛水、青溪两方向各派出一得力游击部队,侦察和尽力迟滞敌人行动。如敌人逼近镇远,应尽力保持镇远城在我手中。在极不利情况下,九军团应退至镇远城西通施秉方向之文德关,以后则[在]正雄关扼阻追敌。(三)三军团主力应进至黄标地域,六师及军团后方部队进至翁古陇。各向重安江、炉山方向警戒,向黄平新州派出侦察部队,弄明敌情工事,以便二十八日三军团分两路:一直向黄平,一经由东坡[取]黄平。具体部署由彭、杨规定。(四)军委纵队进到新城、平寨地域。(五)五军团进至台拱休息半天;并准备二十八日经包哨继向平寨、黄平前进。D、一、九军团依此电令的具体部署,限二十七日三时。三军团限二十时前,电告军委。$ F3 u: H5 r( Y8 z
; B" ], ^- ^6 W6 X  |
12月28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缺第二师及第一师第一团)和红九军团,在施秉、镇雄关等地抗击敌吴奇伟、周浑元纵队向镇远、施秉的攻击。红一师第一团和红二师向乌江开进,攻占余庆、黄平旧州。当晚,率领部队驻扎施秉县城休整。+ b% @7 L7 w6 p7 d! w& o( }" ~1 M
同日 二十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今日我第一师第一团占领余庆。二十九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之第二师进至后洞,第一师一团留余庆,主力移往紫金头地域;十五师和九军团继续扼阻吴敌部队的前进。: h+ g7 ?7 y+ E! R' _/ s0 C

  F" G- [; O6 M( j# G& W4 f1 T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师(师长李聚奎)第一团和红二师向乌江开进,攻占余庆县城、黄平旧州。
, U* i8 I- N' s3 v. \# q" y
' c9 _# v9 ~& \8 @1 V4 y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刘伯承、陈云:A、今日我一师第一团占领余庆,敌约一团向龙溪退。二师占黄平旧州,该地无白军。三军团攻占新州,敌约两团退向重安江方向之五里墩,与我抗战中。吴敌部队今日午后攻占文德关,我九军团一部在白杨坪与敌抗战。估计明二十九日,吴敌可能向镇雄关、施秉地域进攻,周敌有可能由邛水直向施秉前进。B、我野战军明二十九日行动如下:一、一军团之第二师应以主力(缺一团)由旧州进至后洞,并侦察经猴场的道路,其另—团留旧州警戒。第一师之第一团应留余庆,一师主力应于明日午后移往紫金头地域。—军团后方部则前进至大塘甫〔铺〕。十五师及九军团应继续扼阻吴敌部队的前进,十五师仍留沙坪布置第二道防线,并掩护九军团于明晚转移至施秉;九军团应于明晨占领镇雄关、刘家庄之间的险要阵地,以便于明日扼阻吴敌进攻部队于该地域以东。至明晚则撤回施秉城,以便三十日拂晓随一军团一师后向余庆转进;十五师则为后卫师,于三十日上午离开施秉。在此行动中,一、九军团统受林、聂指挥。二、三军团应以一个先头师由新州经野洞、上塘向瓮安方向侦察前进,相机占领之,并向炉山、平越方向警戒。军团后方部可随该师后前进。三军团(缺一个师)留新州,消灭或驱逐五里墩之敌,向重安、炉山严密警戒,并准备从三十日向瓮安前进。三、五军团今日如已进至翁古陇,明日应进至黄平新州,并准备二十日续向旧州前进。四、军委纵队分两路前进至金坑、罗朗之线,野战司令部随一梯队、干部团进至罗朗、带翁甫地域,二、三梯队及政卫团则进至金坑地域。C、我野战军突破黔敌第二道防线后的第二阶段计划,另电告知。
: m6 `" ?% h/ G- X$ M% z( ?. l  N$ R$ A+ H+ I
12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分两路进逼乌江。红一师由余庆出发,向龙溪、袁家渡、回龙场方向前进,红二师由黄平旧州、梭桐出发,向猴场、江界河方向前进。红十五师主力由施秉进至余庆,红十五师第四十五团在沙坪地域和红九团迟滞敌前进,进驻老塘寨地域。三十日红十五师随红一师后跟进。, a9 q6 {. w0 B- E0 H

$ c. \: o) e5 g6 P: q1 Q$ S12月3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分别抵达乌江南岸龙溪、猴场、陈家寨,第十五师随第一师后跟进。三十一日,占领袁家渡、回龙场等渡河点。  |* u0 O  }3 Y3 Y$ C
. ~( o$ o5 d  R- t% X9 n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今三十日,我一军团(缺第二师)及九军团到达龙溪、余庆、白塘之线,第二师进至猴场、陈家寨地域,三十一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主力及九军团应在现驻地不动,第一师应继续侦察袁家渡渡河点,第二师应侦察江界河的渡河点。+ Y4 j# d* n1 G' \4 r: T; b

7 A& L) q, X& m7 Z2 `% K12月31日 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进抵乌江边,占领袁家渡、回龙场等渡河点 ,担负架桥任务。3 m  t3 t! v" L& H- l

- X, |/ G" m' k3 e0 T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刘伯承、陈云:A、吴敌四个师昨到施秉,今向新黄平续进.其一部向老黄平方向追我。周敌仍经施洞口向新黄平前进,其先头师二十九日到施洞口,三十日末动。黔敌第四师在遵义,其一个团在珠场,并派队扼守江界河北岸渡河点的消息但尚未证实。猴场昨有敌一个团逃向瓮安。今日四师占领瓮安与否。尚未得报。B、我野战军明一月一号动作应如次:一、一军团之第二师应进至江界河渡河点,并侦察对岸敌情。如无敌,应即派兵一团过北岸占领阵地,向珠场侦察、警戒掩护并令工兵实行架桥,以便二师主力及军委纵队、五军团由此渡河。如有敌扼守对岸,则应先以一团兵力绕道渡河驱逐该敌。万一无法绕渡.则应监视对岸之敌,待一军团主力赶到后协同消灭该敌。我一师应进至袁家渡及其附近地域,以一个团占领河北岸阵地,向湄潭警戒指挥一军团两个工兵连实行架桥,以便二号一军团主力由此渡河。—军团部及十五师进至龙溪,九军团至余庆,均向石阡方向侦察、警戒。二、三军团之第四师应经前川西进[中]坪、龙场坝、又州地域,并侦察经中坪到清水口的渡河点。三军团主力则进驻瓮安,向平越、重安江方向警戒。三、五军团进至甘塘、老坟咀、蔡家湾之线,向老黄平严密侦察、警戒。四、军委纵队主力仍留猴场,二、三梯队及政卫团则进至猴厂〔场〕。C、五、九军团破坏通追敌方向道路的任务仍旧,三军团应破坏瓮安通梭洞及直通新黄平的两条道路。各兵团应澈底破坏乌江南岸的电话线。D、一、二两师架桥情形及可能,统限明一号十八时分电军委及林、聂。* l& n1 {* t& i9 w9 k
; y7 Z4 E  T7 W, e" Z- b
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红一军团限今晨八时前全部渡河完毕。
5 E8 J' ^7 Q2 i
0 k9 V$ r( K7 y; k. a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31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5年 28岁1 V% {2 ~8 V- {5 {9 H& K
0 u2 `  E  n* ^
1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场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指出:中央红军北渡乌江,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是目前的中心任务。
) {; C/ n% @+ V
4 i% w2 A& p) @7 L5 i6 I9 x9 C- B# x同日 六时,同聂荣臻致电红一军团作战科长兼第一师参谋长聂鹤亭。聂参谋长:1.吴敌[]已追至施秉,今日将继续向新、老黄平追击。黔敌以三团以上兵力扼守乌江各渡口阻我北渡。2.我一师主力今日可进到回龙场,军团直属队及十五师可到龙溪。3.你们应迅速架桥,并驱逐或消灭对岸之敌,以利我军迅速脱离尾追之薛路军[]。4.一师全部到达后,如桥尚未架成和对岸之敌尚未解决时,则二、三团应协同一团完成架桥与解决对岸之敌。如桥已架成,则一师应渡至北岸之适当地点,向湄潭、袁家渡方向占领阵地,严密警戒,掩护渡河点。5.一师应向凉风哨架电话与军团电话衔接。
& Z7 H; ]3 Q% t* Q# p' w1 H+ n
同日 六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由回龙溪经大铺到袁家渡九十里,经回龙场过河走河北岸到袁家渡亦九十里,我一团已抵回龙场并正在架桥,如向袁家渡前进,则该团又要折回龙溪(回龙场到袁家渡河南岸无直路),计一百三十余里,要两天才能赶到。故决以一师全部,今日仍进至回龙场迅速架桥,并准备以一军团主力,沿河北岸配合二师消灭阻我北渡之黔敌”。
' a8 _9 j3 A: L% g2 H3 [4 ~3 F: D0 w& B$ c5 T, t4 j! ~
同日 十一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因“黔敌现以其第四师、教导师各一部,扼守乌江北岸渡河点,阻我渡河”,“一军团主力有协同第二师包围及迂回猪[珠]场敌人左侧,消灭或驱逐该敌,以保证中央纵队经江界河渡河的任务”。“ 一军团主力至迟于二日渡河,在回龙场或在袁家渡渡河则由实况决定,并立即向猪[珠]场、江界河之敌进攻。而二师则从正面钳制猪[珠]场、江界河之敌。”九军团应在回龙场、袁家渡及其以北地区掩护一军团侧后,并受一军团指挥。- C; B+ N" y* H" M! u+ [
/ }7 B- K! S5 E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陈光、刘亚楼:“望分令各先头部队在规定的渡河点附近,必须找到另一渡河点设法偷渡。同时在原渡河点仍留部队伪装架桥,以迷惑敌人,以便能绕道从下侧后驱逐该敌,然后开始架桥。”- F+ L! H) M! s# L1 I0 h  e7 F
7 d; }0 I0 E- V' F5 |$ |
1月1日—4日 红一师第一团在回龙场偷渡没有成功,再乘夜暗强渡,驱逐和消灭河对岸黔敌约一个营的兵力后,至二日红一师全部渡过乌江。林彪、聂荣臻率领军团直属队和红十五师先后赶至回龙场,三日,渡过乌江。红二师前卫第四团在江界河于二日先偷渡,再强渡,渡过乌江,至四日晨,红二师主力和军委干部团在刘伯承的统一指挥下全部渡过乌江。3 o9 q2 u! n" u2 T
/ B7 K3 Q6 J' q* q( r  x) E
1月2日 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陈光、刘亚楼、彭德怀、杨尚昆、罗炳辉、蔡树藩:(一)回龙场附近之敌已被我强渡部队驱逐,此刻我一师已有约两营兵力过了河,其余部队尚在续渡中。浮桥正在赶架,大概明午前可架起,估计一、九军团(缺二师)明日可渡河完毕。(二)蒋[江]界河方面情况,望陈、刘速告。
5 p1 b) J! S/ W) f, ?& W2 q1 c. ?8 c; c; N6 `: I
同日 夜,指挥红一军团于江界渡口强渡乌江成功,并架设浮桥北渡。这时尾追红军之敌薛岳部吴奇伟纵队4个师已进占施秉,周浑元纵队4个师已进占施洞口,正向新老黄平逼近。中革军委为执行猴场会议的决议,决心在薛岳部尚未到达之际,迅速抢渡乌江,向遵义地区前进。乌江是贵州省最大的河流,江面宽2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悬崖绝壁,难以攀登,素有“乌江天险”之称。乌江对岸有黔军教导师一部凭险防守。从回龙场到茶山关对岸有敌3个团,企图阻止红军北渡乌江,并配合“追剿”军薛岳部围歼红军于乌江南岸。中革军委为打破敌人的企图,规定1935年1月1日红军的行动如下:红1军团以第2师加军委工兵2个连,进至江界河渡河点附近,侦察对岸敌情。如无敌,应即派兵1团过乌江北岸,占领阵地,向珠场(今珠藏)侦察、警戒,并掩护工兵架桥,以便第2师主力及军委纵队、红5军团由此渡江;第1师进至回龙场及其附近地域,以1个团占领乌江北岸阵地,向湄潭警戒,并指挥1军团2个工兵连实行架桥,以便军团主力由此渡江。红9军团应在回龙场、袁家渡及其以北地区掩护红1军团之侧后,并受红1军团指挥。红3军团第4师应于1日经前川进至龙场坝、又洲地域,于2日前进至清水口渡河点之茶店地域,并派部队侦察清水口渡河点,向紫江(即开阳)警戒,准备3日拂晓架桥。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于1月1日由龙溪到达回龙场渡口,对岸守敌1个营立即向红军开火。团长杨得志、政治委员黎林立即组织火力压制敌人。此处两岸悬崖陡壁,又无渡河工具,他们紧急动员起来,赶制竹筏,于当日下午以8名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乘竹筏偷渡,没有成功。接著,又乘夜暗,在乌江下游水势较缓的地方组织强渡。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竹筏一个接着一个的渡过乌江,消灭和驱逐对岸守敌,占领滩头阵地,并掩护后续部队渡江。至4日,红1军团主力及红9军团由此渡江完毕,残敌向湄潭方向退却。与此同时,红1军团第2师师长陈光带领第4团为前卫,于1月1日逼近江界河渡口。团长耿飙、政治委员杨成武为了解对岸敌情,进行火力侦察,发现渡口大道是敌人防御的重点,工事较多。渡口上游500米处,有一条小的横路与大道相通,勉强可以行人,敌人对此处疏于戒备。因此,师、团领导决定:佯攻渡口大道,主攻渡口上游的小道。强渡由第3连连长毛振华率7位水性好的战士泅渡,打算拉绳索架桥,由于绳索被敌人炮火炸断,没有成功。晚上,部队又组织18位勇士乘竹筏偷渡,只有以毛振华为首的5名勇士所乘的竹筏划向对岸(当时领导并不知道毛振华等已偷渡成功),其余两只竹筏都被急流卷了回来。2日拂晓,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赶到第4团,向师、团领导说明追敌薛岳兵团已离这里不远,军委要求第4团迅速完成渡江任务,否则有背水作战的危险。该团遵照军委的指示,紧急动员,绑扎了60多个竹筏,组织强渡。当日9时许,强渡乌江战斗开始。除继续对大渡口组织小部队佯攻外,主力在渡口上游实行强渡。突击队乘坐竹筏,在炮火掩护下,奋勇前进,在竹筏接近对岸时,在对岸石崖下潜伏了一夜的毛振华等5名勇±,适时地向敌人发起攻击,接应强渡的部队登岸,打垮了守敌。此时,敌人的预备队赶了上来。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地形对红军十分不利,第1营被迫退守江边。在此紧急时刻,红一军团炮兵连连长、神炮手赵章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连打3发迫击炮弹,命中目标,压住了敌人的反扑势头,红军乘机反攻,敌人全线溃退。工兵部队迅速架起浮桥,至3日,军委纵队和红5军团由此相继渡过乌江。1月5日,红3军团由马场及其以西地区进至茶山关渡口,先头部队第10团开始渡江.此处的敌人得知回龙场、江界河渡口已经失守,不战而逃。6日,红3军团全部渡过乌江,并向遵义及老君关前进.至此,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全部渡过乌江天险。敌人围歼红军于乌江南岸的企图化为泡影。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后,中革军委发布命令,授予红4团第3连连长毛振华红星奖章1枚,奖给红4团第1营营长罗有保,机枪连连长林玉式,2连连长杨尚坤、政治指导员王海云、青年干事钟锦友、班长江大标,红2师师部王家福,红4团王友才、唐占钦,红6团赖采份、孙明以及曾传林、刘昌洪、钟家通、朱先宣、林文来(新战士)、刘福炳、罗家平、丁胜心等,每人军衣1套。
/ _( N' T2 O2 |1 n
7 s8 Q5 _0 _5 q& O3 x2 j同日 红一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长张绩之(江苏省滨海县人)阵亡。; N4 y5 l0 ^5 B

% N  b8 C# N3 b  o1月3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全军渡过乌江。
5 f( `" O# ?. M
* u1 j: u0 J, P; J同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责成各军团首长将中共中央在猴场会议的决定向团级以上干部传达。. a; k' R' h: _" _, x0 [

- u" ]+ m' d) @8 s/ {4 k% ^1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余庆司、茅坪场、朱场地域。
& {  C1 Y8 c( ~% p; m# z/ W
! a( ]# d5 I9 V1 u* u3 R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全部渡过乌江。
" c8 ~) ~8 n! Z$ J7 e
# F/ Y' b9 B5 l& i# i) O7 R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从鳌溪(余庆县境)进抵落水洞地域。第十五师攻占湄潭县城,并向遵义攻击前进。第二师第六团进抵团溪镇(遵义县境)。/ Z! ~9 k7 d& s6 m/ R8 t  z( F

6 [  J) }: ~1 t2 e- ^% n同日 二十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李聚奎、赖传珠:今四日二师及干部团正向珠场追击。“我一军团之第一师今日抵茅坪场后,如并未向珠场前进,则明五号可改向湄潭侦察前进,并相机占领该城。一军团部及十五师明日随一师后跟进。九军团则经余庆司直向湄潭前进。”
/ M1 x' L* L* y/ U
3 x$ Q/ h9 |' |* b* P, O4 m. ]$ x: h1月5日 同聂荣臻向红一军团所属部队的负责人李聚奎、赖传珠、陈光、刘亚楼、彭绍辉、萧华下达红一军团会攻遵义城的作战命令,同时制定了《关于进入城镇执行政策的规定》,指出:“我们已进到以遵义为中心赤化黔北,创造黔北新苏区根据地的地域,就要夺取遵义城及其附近城市与市镇了。为了保证正确地执行苏维埃的各种法令,特别是城市政策,以及给群众的更好影响,保证在赤化工作开始时,更易发动与争取群众,组织群众,扩大苏维埃、红军的影响,以便顺利创造这一地域的新苏区,便要求我们红军能遵守严格的纪律,毫无违犯苏维埃法令的行为,以及有庄严的军容。为保证这一要求的充分的执行”,特提出下列规定:除政治机关及执行战斗任务和警戒任务的部队外,原则上一律不准进城;城内部队不准驻宿商店,其余部队集结在城郊宿营;进城人员要有整齐的军容;在城市中打土豪必须经过详细调查和政治机关批准,才许可进行;严禁在城内或城郊乱解大小便和乱扔脏物等。要求部队深入传达,进行教育,彻底执行。
$ U) B6 T% v' k8 a
9 Q0 U2 E9 Z; q+ x8 m$ t5 P同日 同聂荣臻、刘伯承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及红九军团为右路纵队,红二师及干部团主力为中央纵队,向遵义前进。右路纵队红十五师先头部队攻占湄潭,余部相继进至湄潭及其附近,红二师在江界河击溃黔敌一个团的追击,攻占珠藏,六日进至团溪。  I9 ^/ X- _7 L% j  b
" `8 k% k1 d3 s4 U
同日 二十二时半,朱德、周恩来、王稼祥急电中央红军各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并转各师、各梯队,通报敌情。“决定六、七两日我野战军达到下列的第一步的集中地区。”要求:野战军仍分三路前进达到各目的地:右路纵队为一军团(缺第二师)及九军团,在迅速取得湄潭后,一军团主力应向虾子场集中,九军团即留在湄潭、牛塘地域;中央纵队以第二师及干部团主力担任攻占遵义,消灭黔敌。
0 d, j7 p6 S4 o
5 i* r0 M$ C: ^) O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六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王集成)第一营(营长曾保堂)向遵义前进,行至龙坪(遵义县界)、深溪水(遵义市界)时,击溃黔军侯子担部,以一个营攻占有敌一个师驻守的遵义新城。
  m8 T$ ^* C+ y6 M" K3 y/ G' {6 V. j- \" o6 m& r4 e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进抵遵义老蒲场、虾子场(遵义县境、镇)。
: {; b0 \- g1 F- U- L( o/ t9 i
( Q4 h' C' i. ^1 Y. h7 I( g同日 二十二时三十分,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下达中革军委《关于我野战军迅速休整准备进入反攻的命令》。命令规定:红一军团(欠第二师)及红九军团为右纵队,攻占湄潭后,第一军团主力向虾子场集中,必要时协同红二师攻取遵义,红九军团留湄潭、牛塘地区。
  M8 Z0 G, J8 O# A
, o& @: S2 A( S+ S7 N) ~+ U" r+ J同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中央军委:一军团缺二师拟于明(六)日通过湄潭向遵义前进,并拟于八号为二师会攻遵义城。2 Y& x, \, l, j! `: L

6 d$ g. X8 y8 Z1月6日 红一军团侦察连于遵义红花冈上发现老城之敌正向北门溃逃,即发起阻击,攻占遵义老城。
( h# I4 G" o  U
! q& e. |+ q" K; Q1 J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刘伯承、陈云:甲、敌情无新得。乙、我野战军今六日可全部过河完毕。十五师先头部队昨日已占湄潭,敌退方向不明。二师今日可逼近遵义,遵义敌情尚未得报。丙、我野战军明七号以前到达预定集中地域之目的,定行动如下:一、一军团之第一师应继续向遵义前进,并向遵义逼进,以便必要时协同二师攻占遵义,消灭黔敌。一军团部及十五师随一师后向虾子场前进,准备在该地域集中。九军团即留湄潭、牛场地域,向正安、思南两方向派出游击、侦察。二、第二师应于明晨拂晓攻占遵义,消灭黔敌。当敌溃退时,应实行追击,必要时得使干部团主力参加。只有在黔敌顽强固守遵义城条件下,方得待一师赶到后再行攻城。军委纵队明日全部集结团溪休息。五军团即留猪场及其附近地域,其派在蒋[江]界河、袁家渡的小部队任务不变,并应另派小部队至孙家渡握住[扼守]渡河点,在该处游击、搜山、消灭团匪。三、三军团一个师应确实占领老君关,执行昨电规定任务。三军团主力(缺一个师)应集结尚稽场及其附近地域,并扼守其以南各渡河点。如三军团已有一个师向遵义前进时,应即集结懒板凳以便与主力接近。四、各兵团到达集中地域后,应即以军委昨五日二十二时半电令进行—切工作,关于预定的集中地点,得以实况相当推广,但不得渗入其他兵团集结地域以内。. q; X4 p! E9 I! N( p/ G. `, s/ g

0 r6 t0 h) b* d9 f% \同日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0 |3 o5 l/ h0 \4 ~2 C* |8 ?. L
7 G7 D+ S' ?5 E+ j) u! T8 ?: ?/ {
1月7日 凌晨,刘伯承指挥红二师第六团智取遵义,红四团乘胜追击逃敌。林彪、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军团部进入遵义城内,红一师、红十五师进抵遵义城以东虾子场、老婆场。
) x+ C3 X# u" T7 n: J8 r1 V$ n3 ?; d$ }( H9 p; a7 k: `- ]
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部队进占遵义城后继续北进,准备占领桐梓。命令红一军团第一师部队进驻遵义休整。
( L5 X6 q7 U* \% E2 x) Z8 i
' d. E! J  i4 C; C  h+ x% r2 Y同日 二十一时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陈云、刘伯承、刘亚楼、陈光:(甲)敌情:王家烈四日令驻遵义部队三团死守待援,并令一、三、九三个团于五日由省开遵义,切保遵息交通。(乙)我二师今二时已袭占遵义,敌由北门溃退,我正乘胜追击中。我野战军今日已达预定集中的地区。(丙)兹规定明八日起我野战军行动及活动地区如下:一、一军团第二师的追击部队应继续侦察敌情及其退窜方向,并准备占领桐梓。二师主力应在遵义休息一天,准备九日移至遵义通桐梓道上之高坪子、排居场地域。一军团主力缺二师即留在老婆场、青神桥、虾子场地域进行工作。二、九军团仍留湄潭、牛场地域不动。三、五军团主力仍留猪场地域,另外一个营分守袁家渡、江界河、孙家渡三渡河点,执行原定任务,并派教导队明日开团溪驻扎,进行地方工作。羊肠河的渡河点则由五军团工兵连驻守。四、三军团集中地域暂仍在老君关、尚稽场地域。但军团司令部为求得利用公共电话线与遵义军委联络,应移至老君关通遵义道上之适当地点,并应侦察遵义通老君关大道以西地区的道路、村落、人家及群众政治经济条件,电告军委。五、军委纵队决移至遵义,明日开至龙坪。干部团即留遵义。(丁)各兵团在指定集中地域应以战备姿势依军委五日二十二时半电令进行工作,将所在地区的一切情况和自己部署及每日工作情况电告军委。
" Q+ \- S$ y. G
0 n0 W) g) Y0 t.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第二师、军委纵队首长:“我二师今二时已袭占遵义。”部署部署各兵团八日的行动及活动地区,要求“一军团第二师的追击部队,应继续侦察敌情及其退窜方向,并准备占领桐梓。二师主力应在遵义休息一天,准备九日移至遵义通桐梓道上之高坪子、排居场地域。”* q7 N" r; D1 l3 e' Z; P7 W

( m; [4 ]) k% h, z( A8 R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各部:各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 A.总司令部决九时移至遵义城。B、特规定各兵团与总司令部通讯联络办法如下;一、一军团可移驻老蒲场(适当位置由林、聂决定),利用遵义通湄潭电线与军委及九军团通话,并与九军团各设一徒步通讯站。联络地点则由林、聂指定,并电告总司令部及九军团。 二、三军团司令部位置应靠近贵阳、遵义大道房子,利用大道电线与总司令部及第五师通话,并在通遵义大道适当地点设一徒步通讯站与总司令部联络。三、九军团司令部驻湄潭,利用湄潭通遵义电线,经过一军团总机与军委通话。四、五军团司令部驻猪场,在老隘、团溪各设一通信站,总部在龙坪设一站。C.各军团司令部与各师司令部架设有电话时,则各师电台应即停止工作,但军团电台须与军委保持经常联络。  {0 P; z, T' U

7 i. Q/ x, a; m! P4 N( B1月8日 红军总部机关进入遵义县城。
6 P7 v! m2 n: `8 [2 c  i+ P8 ~; t0 d, D( [) W/ e3 _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陈云、刘伯承、刘亚楼、陈光:(甲)敌情无新得。(乙)我各军团除二师外,明九日仍在原集中地区执行原任务不变。(丙)我第二师先头团明日应向娄山关侦察前进,驱逐和消灭该地敌人,并相机占领桐梓。我二师主力应前进至四渡站地域策应,并利用通遵义电话线与其先头团及总司令部两方通话。(丁)军委纵队明日进驻遵义,以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兼任遵义警备司令。
( I1 Q0 @. a- W0 i5 x' I2 C0 L: w. w
同日 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向娄山关方向侦察前进。" x8 G! d$ i+ ?6 u

' j0 }& ~" b+ z1 \0 Q0 e+ |同日 彭绍辉日记:红一军团林彪军团长、朱瑞主任、罗瑞卿局长到我师来一次,对部队在此地整理休息工作作了指示。/ t) |; _) q# V5 |
$ N, D2 t4 ~/ G; {8 }# A
1月9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军委纵队进入遵义县城。
: G( H( }+ b) q$ N1 O0 [# I' o
( G4 J, k) @. u8 l0 O1 D/ h同日 刘伯承受命出任遵义警备司令。# \. n* u9 u4 ?

4 d3 x4 f( H% y! V同日 中央红军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以红一军团第二师推进到娄山美、桐梓地区,第一师集结在遵义东北之新街,第十五师在老蒲场。
+ ?% B; Q1 r/ M+ E2 V" Q. V* X5 D" p8 v  ~0 R9 O2 G* s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攻占桐梓县城,之后继续北上,向松坎、赤水县前进。率领红一军团军团司令部进驻青乘桥地域。1 H2 j+ }1 @6 C$ y! T$ m! p

& Q4 [4 x8 b' V6 i1月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军团司令部移驻礼仪坝(遵义市郊)地区。指挥红二师向娄山关、桐梓推进,歼灭和驱逐由遵义溃退之敌,并攻占桐梓。红一师集结在遵义城东北之新街,红十五师进驻老蒲场,以战备姿态进行整训。
- c7 I! E/ m5 e/ y3 Z
) D5 p* K! \; }9 [同日 五时四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刘亚楼、陈光:A、敌情除本十号四时半电令外,另据六师电台,马场昨到敌三团。五师侦察老君关河南岸,三十里处无敌,判断马场之敌似系黔敌,筑垒与守备部队薛岳兵团及黔敌主力似仍出乌江上游逐步向我“进剿”。B、遵义溃退之敌一部现退据娄山关、桐梓地域。已令二师今日以全力消灭和驱逐娄山关之敌,并相机占领桐梓,一师集结遵义东北之新街,十五师在老蒲场。C.九军团在永兴场、湄潭、牛场执行原任务不变。D、五军团仍在原地不动。E、三军团之第四师移至鸭溪口地域,向紫红、息烽、仁怀三方向警戒。五、六两师仍在老君关、尚稽场沿河警戒,并有消灭敌之偷渡和强渡部队之任务。F、军委纵队昨日进驻遵义,将继续留此工作。附:十日四时半敌情:薛敌及七纵队七日到达贵阳,第八纵队八日可到达龙里。" o' ~9 y$ O2 l8 Z4 L+ g# W
; M/ [4 ~9 C1 E- n% e  z( V
同日 同聂荣臻关于收集资材等问题致电陈光、刘亚楼。陈、刘:(一)望注意收集资材,特别是通信器材、洋油、地图、书报、药品,鞋子、布匹。(二)军直属队及十五师尚缺帽子、傍〔绑〕带,望做一部[分]寄来,并望开始制[做]夏季单衣。(三)由娄山关及桐梓附近地形,应由你们详细测图;赤水、松坎等方向路线,你们应详细调查。(四)侦察地方情形,并肃清地主等武装组织。(五)立即向遵义对修沿途电报线。' T8 s2 A0 Z! Y/ n8 A( j7 U2 E  j
7 I8 n& M# M; v
1月11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前卫部队攻占川黔边境的松坎县城(现为镇)。3 {) s+ ~% v" @8 Z/ |

: m0 W% F5 s, H% C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二师昨已占领桐梓,现令其派一个团前进至石牛栏,对松坎方向侦察。”
0 V: U8 W9 r2 C' i" i3 ~
: W6 c* ]1 x* ^1 Q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赵尔陆(红一军团供给部长)、彭德怀、杨尚昆、周玉成(红三军团供给部长)、董振堂、李卓然、傅兰荪(红五军团供给部长)、罗炳辉、蔡树藩、赵熔(红九军团供给部长)、刘亚楼、陈光:关于供给工作有如下的指示:一、粮食问题:(一)各兵团应在已经规定的工作区域收集一个月的谷子,来源是靠没收。当部队移动时,应移交于接替部队或报告上级处理,在未得指示前应负责派人看守。(二)收集谷子除准备一个月吃用外,各地多余谷子不满一百担的,由政治机关发给群众,超过一百担以上的,应报告军团司令部及没委处置,超过五百担的,应报告军委及总没委。(三)食米,规定工作人员、指战员每人每天吃一斤半,运输员每天每人吃一斤十两。(四)应以团为单位分配粮食。(五)应经常准备好三天预备米。(六)打土豪应注意收集小菜做预备菜用。二、财政方面:(甲)供给机关应帮助没委多筹现款、烟土值钱物品及通讯卫生材料。(乙)特别注意在政治机关领导之下进行提倡储蓄,指定军团及师供给部为收取储款机关。三、军实方面:(一)各兵团用一切有效办法收集布匹,收集多少应报告军委作整个分配,以补充被服。(二)所存坏枪应立即修理,现有枪工多少,是否够用,望报告。(三)应以没收来的烂布,分发包脚布、打草鞋,每人要准备三双。
5 M) U) ^0 k4 m& |
6 c. v: k2 O2 K, v! O# F1月12日 同聂荣臻奉命由礼仪坝红一军团司令部到达遵义红军总部。/ }# H2 }0 g- V( b0 L

3 Y# _5 b6 `* h' f9 ^# M5 s. Y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陈云、刘伯承:甲、敌情已电告。估计湘敌正在配合徐源泉部企图消灭我二、六军团于湘、黔、川边境,而以其主力在乌江东岸筑垒,截断我野战军与二、六军团联络。薛岳兵团则由贵阳、贵定地域向修文、黔西推进,而以黔敌为前卫,由乌江上游过河,向我逼近并企图控制赤水上游阻止我西向。粤、桂之敌将由都匀前进夺取贵阳,川敌企图拒我侵入川南。因此,各方敌人的共同目标,在抑留和围阻我野战军于与江西北地域,求得最后决战。乙、我野战军为求得机动,便于今后向川南发展与打击阻我发展之敌,特重新规定各兵团集中与行动地域如下:一、一军团的第二师主力仍留桐梓,向赤水方向侦察、警戒,其第四团在山坡附近,应驱逐新站以南黔敌,进占新站,并向松坎侦察、警戒。一军团主力(缺二师)应于明十三日起,以两天行程移至桐梓及其附近地域,并进行缩编。二、九军团应派出一个得力团进驻绥阳。于明日到达火烧舟,于十四号早到绥阳,向正安侦察、警戒。九军团主力仍留永兴、湄潭、牛场地域,向凤冈、正安警戒,并派队在湄潭附近之永吉洲、编刀水等地,征集资材。三、五军团(缺一个营)明日应移驻团溪地域进行工作,另留一个营在猪场,派队到袁家渡、江界河、孙家渡等渡河点进行游击、侦察。在羊岩河至楠木渡以东,沿羊岩河、乌江之线的警戒,则由五军团主力派出一个连担任。四、三军团仍留原地执行原任务不变,并进行缩编。另令四师应速将其在沙土口游击部队的当前敌情,电告军委及三军团。五、军委纵队仍留遵义不动。丙、各军团明日布置行动及工作情形,应按时电告军委。% H6 A& L& w( |2 j* f
+ G# L8 @3 X2 Q' m
1月13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第一师部队北进。7 z2 }6 B% J& E+ m) ?5 R

" B( C, T3 |( q- }) g同日 红一师、红十五师向桐梓及其附近地区集中,准备进行整编。
! c2 t3 t6 t+ m' ~5 W
4 n; |3 S+ N* h7 P4 j同日 红一军团司令部开进遵义。
5 F1 v, @, Q, v/ H- Q' z2 M$ d- n6 x0 |
同日 同军团政委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朱瑞、参谋长左权、政治保卫局局长罗瑞卿等商谈工作。
0 ~3 Y, z7 K; Q& G5 f5 P; C' b" T/ G8 j( {
1月14日 同聂荣臻赶赴遵义,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红一军团的行动暂由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统一指挥。十五日,红二师占领新站,红一师追击溃敌,于十六日占领松坎。十七日,红一军团集中在松坎地区进行整编,将红十五师分别编入红一、红二师,于十九日整编完毕。7 ^% L4 a) `% `# J$ G. L5 ]4 D
% N) K. r3 h/ q* t9 @, I, m
同日 红一军团司令部移驻桐梓。红一军团第一师进至桐梓。
9 V1 ^$ E, C5 n4 ~$ K
1 j- e5 d9 d" r  D" ?! t1月15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遵义老城红军总部驻地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红军总部及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队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及其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一)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v: W1 D4 R- L1 P$ K) e
- H0 Z+ ~$ i$ U. p2 e+ x, _3 w
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占领新站。" `* K! ~0 i- Q+ V) W; |+ Q- b. y

4 f! X- W: M. C$ w1 X2 U同日 二十时,左权、朱瑞致电朱德、林彪、聂荣臻:我二师已占领新站,并向松坎方向追击。一师、十五师及军团直属队到达草米铺、石牛栏山坡之线宿营。
0 G- a0 c/ h7 |. H7 L' [) I, h. A' q: f# u5 |
1月15日—17日 参加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会上,赞同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批判,坚决拥护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8 @" x9 D& t& m; x/ p" {
% H4 {3 X3 P$ d$ J# @* a
1月16日 中革军委致电红一军团:红一军团集中松坎地域,向綦江、赤水方向警戒。2 l% N1 j2 Z9 Y8 i# a* f$ @$ ~1 B( D' R
$ n$ n. z8 z0 ~; x# p
同日 红一军团部队集中在松坎地域,警戒綦江、赤水方向。第一师进抵松坎附近的地方坝子。6 d: [; q( U# `0 X  D. ]  n8 j
! u+ l  q3 @) v# F3 B
同日 十七时三十分,左权、朱瑞致电朱德、林彪、聂荣臻: (一)一师追击部队于本晨占领松坎,敌约两个团向綦江方向撤退。(二)现刻二师已全部到达松坎。一师及军直属队于十六时到达□□、□□之线宿营,距松坎三十里。十五师留新站,并进行缩编。(三)昨日战斗共俘护[获]百人,枪约百支,子弹两万余发,迫炮三门。敌退极狼狈,沿途抛弃东西很多。我伤亡约二三十人。(四)在新站没收食盐万余斤,除补充外,己开始廉价出卖。(五)军团后方部、保卫局及各师供给机关均留桐梓,他们行动应如何明日?行动应如何?均望告。
9 G/ U5 q; `0 ~1 B. [8 ]
2 w, l, V' ?1 \. G1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会上,博古先作关于五次反围剿总结报告,说红军失利是由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力量的强大。周恩来作副报告,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上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地承担责任,同时批评李德、博古的错误,表示完全同意毛泽东、洛甫、王稼祥提出的提纲和意见。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根据地。会议决定(一)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二)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文件,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四)取消三人团,撤消博古、李德对军事的领导,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负指挥责任。而周恩来是受党内委托在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3 W* }$ u4 P" t% ]
' F0 a! X! {2 p7 O; w7 B7 C/ d: G7 `同日 红一军团集中在松坎地区进行整编,将第十五师建制和番号撤消,余部分别编入第一师、第二师部队。
5 l' x, |6 e% a& U: q2 Q: X9 B1 _5 y* m
1月18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决以战备姿势定明十九日行动”:一军团仍留松坎地域。
, m, r8 w. S, |6 O! d6 C: y8 ]' Z$ X: K6 ^: F7 t
同日 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松坎(桐梓县境)地区。$ {/ c; P& _% t) M& \, T6 D7 j

2 V" E$ u% G% q8 c2 E同日 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返回红一军团军团部。后来的长征中,李德即随红一军团行动。+ q7 ]4 J6 k$ j7 Y9 ~  n4 X9 z

' Y" n) m/ g& e& Q同日 红八军团政治委员黄甦到红一军团第一师接替赖传珠政治委员职务。赖传珠到政治部报到。
, R2 n; C2 \, W0 j3 x' K- q7 f, B# F3 F, T
1月19日 中共中央撤离遵义县城,红军分三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向土城(习水县境)前进。红一军团为右路军,由松坎出发,经温水向旺隆、赤水挺进,以牵制綦江、合江之敌。, A* `  t1 w3 }. e! ~

' b" W* f; a4 V+ `( O同日 红一军团部队驻扎松坎。部队整编完毕。
4 P6 R( g; ~' O. n
) f) s7 C+ I) {同日 中革军委下达《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计划指出: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为实现上述方针,计划规定红军当前的任务是:1、由松坎、桐梓、遵义地域迅速转移到赤水、土城及其附近地域,渡过赤水,夺取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之线的各渡河点,以便迅速渡江;2、消灭和驱逐阻我前进之黔敌与川敌,尽力迟滞和脱离尾追与侧击之敌;3、在尾追之敌紧迫我后,而我渡赤水与渡长江发生极大困难,不能迅速渡河时.则应集结兵力突击尾追之敌;消灭其一部或多部。4、在沿长江为川敌所阻不得渡江时,我野战军应暂留于川南地域进行战斗,并准备渡过金沙江,从叙州上游渡河。$ k, r1 |: |, P0 K8 K
8 W" w  u. M0 t5 b/ A1 m! y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指示林彪侦察通向泸州、纳溪的里程和住户情况,并报告军委。& d* ]" X( Y3 l/ W7 k/ I1 O$ u9 l

8 x- u8 W2 W' k+ W& T5 X/ t, ?同日 国民党军黔军部队占领遵义。" o$ h/ I" ~" X. o% y: ~
3 K* I6 \" X* n/ t; q
同日 左权、朱瑞致电朱德、林彪、聂荣臻,报告红十五师分编的情况。
5 N) M" l' j& [
" i& q; a, {# \& X4 s& `. x9 s1月19日、20日 彭绍辉日记:在松坎。我到军团教育科工作,林彪军团长、聂荣臻政委同我谈话时问我,把部队编散了,有什么意见?又问到军团部工作有什么意见。
" f- V. f0 Y3 z2 M* q. E5 a) s6 q- t/ n% y( L6 f# d# D7 P9 w
1月20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指出: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而以第二、第六军团在川、黔、湘、鄂之交活动,来牵制四川东南会剿之敌,配合此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夺取和控制长江各渡河点,为实施此计划之最后关键。
2 ^) v! U* x) `7 Y7 ]+ \! m4 C! I3 G0 ?0 Y1 P- b. O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应迅速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集中,以便争取渡过赤水的先机。”二十一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全部为右纵队,以向习水、赤水开进为目的,明日到达石壕口、鱼栏坝地域,准备二十二日消灭温水之敌。
9 @* h( B6 i& Q7 b& r( W1 L/ I- @& f5 E7 c: I) A
同日 红一军团受命为右路纵队向赤水、习水开进。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石壕(今属重庆)地域待机。0 P  P6 c' j1 q+ G7 ?  J6 r& H

- ^2 I9 a# X" ?% J7 |1月21日 红一军团部队经良村、东皇场、土城向赤水城急进。
3 D0 Z+ f/ j8 B3 l  g* [9 O; s5 t+ z6 \( o5 ~, H5 {% t' z
1月22日 左权、朱瑞率领红一军团为右纵队到达温水等地,林彪于当晚归队,李德随林彪来到红一军团。
6 k% w/ I- \, s! F
& b5 G- L+ V( {- [同日 红一军团于温水经梨园坝歼灭向赤水撤退的黔敌侯子担部后卫部队。并进驻良村(习水县境、镇)。6 H* C1 t6 ], P4 d* e% W' P
. n* A: X3 }/ R4 y9 x
同日 中央政治局、中革军委电令红军第四方面军以主力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1 x8 R5 J1 Z! s4 j: r. ^/ j. e9 b& O) h3 B  s; D
同日 十九时,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温水侯[]约二千人已向赤水撤退,其后卫一部被我歼灭,一师主力今晚宿营良村。
$ c0 f% m% Y- Y, l3 M4 c( F  U( K4 x- }3 |. @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二十三日行动:一军团主力(缺第一师)由温水向习水前进,约至狮子口地域,第一师应由良村开至狮子口与习水之间适当地域,准备二十四日进占习水。
) M5 L( S! {" H* U8 T) t
) w# ^. b5 i7 L) R# @8 l1月23日 朱德、周恩来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要求各军团接近赤水河时应查明渡河点及其下岸上岸的地形和架桥占领左岸的要点,并规定各军团执行任务的地段。) ], A( H9 J0 R; _

& q% V, s9 R  G$ a同日 一时,朱德急电林彪、罗炳辉、蔡树藩:“为不失时机猛追溃敌”,“第一师今二十三日即由良村向东皇殿追击前进,并向土城侦察、警戒,准备协同三军团进占土城、赤水”。
$ _% z6 @: e1 @. E( y: s: p, _* r& h# B2 H6 v! L+ N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于梅溪阻击尾追而至的国民党军川军郭勋祺旅的攻击。2 W7 F/ c7 T* ^

+ F- c, S8 R4 b- D( v同日 率领军团司令部进抵图书坝(习水县城附近)地区。8 _! P2 F' [. W( w1 C  E7 E8 y
2 p3 N/ N3 z+ ^5 C$ \$ M6 i
1月24日 林彪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经东皇殿进至土城、三元场(习水县境村庄)一线,击溃黔敌刘翰吾旅进占土城镇。聂荣臻随军委纵队在红一军团后跟进。# y" v5 \0 ^1 l* \4 W) A( O" Q
( e- D# }6 Q$ @2 Q. F% ^8 \
同日 二十二时,林彪致电中革军委。军委:谍息赤水城仅川敌一旅及溃兵、团匪各若干,判断系相机保持赤城,如一经我军攻击即转向合江撤退。令一师明袭击,万一有敌,则改为佯攻与战斗侦察。/ W! |2 f8 ?# L) P" o6 n

( B, W2 F+ S3 ~! J7 N# F5 E" \同日 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以林彪率领的作为右纵队的红一军团于二十四日十二时以前主力经过习水县境内东皇殿、图书坝,进抵土城地区。随即击溃黔军刘翰吾旅部,占领土城,沿赤水河向赤水县前进。红九军团跟进至东皇殿,归入右纵队,由林彪指挥。$ e2 o" c8 _: Y8 ~- j' J
! y$ n8 j7 o4 Z3 I; p: f
同日 二十二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十五日行动。其中:“一军团应确定占领猿猴、土城地域,如溃敌沿赤水东岸北窜,应以主力向赤水方向猛追,并须另以一部由土城、猿猴之线渡河,控制渡河点,并驱逐向西岸溃退之敌于远距离外,最好压其向叙永退窜以掩护我一军团主力沿赤水东岸向赤水城前进,该掩护队须待三军团到后接替。”: k3 }3 E0 t, q+ l) N6 T  C  ?1 W

8 ]5 a# ^3 l- `% c( x6 z; S1月25日 二十一时,致电张云逸:“张司令员:1.我们及二师主力今晚宿营猿猴(今元厚,属贵州省赤水县),一师已占领旺龙场及七里坎,其侦察连及二师之一部占领川丰坳。2.明日拟续向赤水前进,请即转告赵尔陆同志率后方部,经猿猴过河,到达背兴照及背兴照与川丰坳之间宿营。”
3 w' i+ L( ?/ x0 k! p% K5 [- L  T! u- e" B4 \8 h# |, D% _
1月25日 二十四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为执行二十四日电令规定的任务,部署二十六日各兵团的行动。其中:一军团之第一师应继续猛追、消灭溃敌,乘胜占领赤水城。
! `" m. G9 x$ S( J% p' F
1 \8 Y& Y4 k4 P: M  T+ A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在离元厚(赤水县境)十四里处渡过搭浮桥赤水河沿左岸向丙滩、风溪口、复兴场(赤水县境)挺进,第一师沿右岸大路向葫市、旺隆场(均为赤水县境)前进。
9 f6 i5 U$ f( P2 D0 h9 j' v* j/ I0 L9 T1 r9 K8 p! J$ o3 f( ~
1月26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于七里坎的黄陂洞遭遇由赤水向土城开进的川军章安平旅,章旅先我占领右侧高地并以高地为支撑点,凭借左侧碉堡封锁我军。不久,川军达凤冈旅的一个团加入战斗,红一师不支撤出战斗,退过赤水河。
/ F; L# M0 A, b7 c& e$ k4 i- {
4 `4 Z) y: K0 n" U% d  V0 q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国民党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 i4 u& P8 I3 j6 Z+ s& Z

7 }  N( ?9 W, J. k" S3 p# l" g: G1 W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关于国民党川军动向致电朱德。朱主席:(一)据军委廿六日四时密译电及我们截获敌人之信件及昨日一师偷听电话所得消息,判断赤城有川敌两旅,本日有进攻旺龙场[]之极大可能。我一师此刻(二十三时)尚未见其电台出现,战况如何不明。(二)复兴场有敌一小部,已令二师以一个营及侦察连袭击[之],以捕获俘虏和策应[一]师方面,力求夺取复兴场。(三)又据二师偷听敌电话,敌罗团长向赤水某一长[报]告,旺龙场在激战中。
! K6 S) E4 w) p% r
9 v9 ?+ d; k: I& a8 h1月27日 五时半,为部署土城战斗,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其中,红一军团主力集结到猿猴地域,准备二十八日参加战斗,另以一个师在旺市场至猿猴之间迟滞由赤水来攻之敌。
  y  y. [5 ^/ U6 H% @: u! A8 E  I7 H8 ]2 {* J2 ?/ S5 Q* W
同日 六时,朱德致电各军团首长:甲、川军第五师陈率其达旅约三团,昨二十六日早抵赤水,其前卫刘团协同张旅约三团在重盘与我第一师激战五小时,敌占旺龙场。我一师以一个团监视该敌,主力撤至白坎、小官地域,一军团部及第二师则由贝站渡河抵丙滩、风溪口之线并占取丰〔风〕溪口浮桥,一部向复兴场前进。乙、长沙坝之川敌约三团于昨十八时占习水,其一部向葫芦脑前进。我九军团已转移至习水南岸,以一部在鸡飞岩扼守,其先头团则进占葫芦脑。丙、川敌廖泽部约四个团,昨日追我五军团至木兰坝,我五军团在三元场与敌对峙。丁、判断川敌计划,系由赤水、习水、温水三方向土城、猿猴地域实行分进合击。习水距离葫芦脑六十里,川敌有可能以其在赤水之两个团钳制我第二师。而以其前进之四个团及习水之三个团夹击我一师及九军团,以便得手后再配合廖敌向土城进攻,但习水之敌当被阻止于鸡飞岩东北地域时,有转向廖敌方向增加可能。+ c% X! t4 i( L' W: q: \
5 Q, J1 l' p6 Q) q! {
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阻击赤水河之敌。红一军团第二师过河抄快捷方式于复兴场与川军达凤冈旅激战,逐步退却至红岩寺时又于川军章安平旅相遇,受腹背夹击,遂撤至风溪口(赤水县境小村),渡过赤水河,向古蔺县前进。
2 Q2 A0 ^. S$ i" u: s
3 H0 A2 D$ U0 u# q* r$ Q$ Z, W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陈云、刘伯承:甲、川敌潘文华二十六日令郭勋祺指挥官、廖泽指挥官、穆旅、潘旅各部速向东皇场猛追。依此判断,今日进占枫村坝、青岗坡地域之敌约四团,或有后续四个团左右兵力于明后日赶到的可能。其他敌我情况见另电。乙、我野战军依军委本二十七日五时半电令所规定任务,定明二十八日行动部署如次:一、我三、五军团及干部团应以迅速干脆的手段,消灭进占枫村坝、青岗坡之敌,其具体部署及战场指挥统由彭、杨指挥令行。二、我九军团及第二师应担任这一战斗预备队的任务,九军团最好于明日经大金沙、浊风开至三角堂、荣华坝地域待令,并向习水及青岗坡、枫村坝之线严密警戒。万一此路过长或过小不便运动队伍,则九军团可沿河开至猿猴地域待命。一军团之第二师应开至水石坝地域待命,并限十三时前赶到。三、一军团之第一师仍继续担任钳制赤水、旺龙场之敌的任务,敌如向我猛进,应利用葫芦老至猿猴之间隘路,节节阻敌,直至二十九日,使敌不得占领猿猴地域。四、军委纵队仍留土城、猿猴地域,野战司令部指挥所于蓝坳头附近,与一、三、五军团保持电话,与九军团保持无线电联络。3 I# x2 ^+ U3 v6 i% d' |
: F9 |: y+ G- Y% L6 s# v$ x
同日 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到达土城地区。
. ~2 J% P2 M# n, [- i0 i0 r, C
+ |1 ^2 d, _; q; M- j2 D+ ~3 x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通报敌情。部署二十八日各兵团的行动:“一军团之第一师仍继续担任钳制赤水、旺龙场之敌的任务。”+ f/ V* V7 l* Y
' E& X) G/ ]- O3 [. Z& p3 V$ a, h
1月28日 中革军委决定发动土城战役。* e8 E- a$ U. ]9 J) o

9 ^# |( t6 }0 c9 {' N0 d同日 五时,指挥红一军团在土城投入战斗,第三军团、第五军团向占领青杠坡的川军郭勋祺部发起攻击。中午,川军廖泽(第三)旅先头团加入战斗,红五军团阵地被突破,战况激烈,损失惨重。下午,军委发现川军不是四个团,而是三旅九个团时,即决定西渡赤水河撤出战斗。
) K* C: N0 d6 W- P7 u; R
. Z1 N" ?; C7 P7 i, J9 C& O; k* v同日 黄昏,指挥作为预备队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投入战斗。是役: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赵云龙阵亡,第六团政治委员王集成受伤。
0 ~/ _4 v6 k( [* \: v2 ]& n
, @6 T2 W) y' i! D- [( S: Y同日 晚上,土城战斗结束。# b; ?/ ]5 D3 d6 n5 w

: J$ m: S1 B( a0 A7 H% s( y; r% i! k1月29日 三时,朱德发布命令:(一)昨二十八日与我军对战之敌为川敌郭勋祺旅三个团、潘佐旅三个团,廖旅则已至习水,穆旅尚未到,有向郭、潘两旅靠近可能。赤水方向之章旅昨日进到离葫芦脑五里处。达旅则进迫丙滩,范子英旅有由叙水开古蔺讯,刘旅则由泸州开大石母。(二)我野战军拟于今二十九日拂晓前脱离接触之敌,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南部西进。(三)诸兵团部队区分及今二十九日行动如次:一、一军团,九军团,军委二、三梯队,干部团上干队,统归林(彪)指挥,为右纵队,由猿猴渡河,渡河后可取道黄泥硬转向古蔺以南前进,并自定警戒之设置。但九军团在川风坳向赤水方向的警戒,须二十九日晚始行撤收。二、军委直属队(第一梯队)、干部团及五师为中央纵队,五师仍归彭、杨指挥,由土城下游浮桥过河,取道角子头、三角塘、头场坝前进,从撤动时由四、五两师共派出相当兵力为掩护队,以掩护中央纵队、左纵队的行进,并须至迟今日十二时渡过赤水河。三、五军团、三军团直属队及第四师为左纵队,统归彭、杨指挥,由土城上游浮桥渡河。取道头场坝向太平渡前进,从撤动时即由第四师派出一营为掩护队。(四)诸纵队在由西进路线折向古蔺之东南行进时,其转折处以距赤水河边较近为要。(五)各纵队渡河后,浮桥之破坏由一、三军团后卫任之。(六)诸纵队须在行进中调查通古蔺南部的路线,具报。; \  @4 v& }& s3 c/ W

7 H; D4 L2 r# m- _4 l# D同日 指挥由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和军委纵队第二、第三梯队、干部团上干队编成的右纵队在猿猴西渡赤水河(即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兴文(四川省界)前进。
6 B% g& _$ D. X$ ]( L' w5 n4 }* x" O; }) w2 {& u# b* }8 I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命令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向西线进攻,掩护中央红军从宜宾、泸州之间渡江。
: W2 q6 I4 A1 l) {$ k: b
& t) M' }0 m2 ~) S' ]' s$ t0 @" m1月30日 同聂荣臻联名于十八时、十九时两次致电中革军委:十八时两日行军放弃小路爬高山,宿营地粮食均少,群众亦跑光,部队是露营,吃粥亦不得饱。十九时,如此行进,绕道太多,请改变行进路线,不向古蔺以南行进而经古蔺向永宁[]前进。[]7 E) M* o6 {. S+ w; [

3 ^8 }( J. T/ x2 l4 s! A+ V  P) x" m同日 二十一时,关于行军路线致电中革军委:二师今晚均在张家山山上宿营,该处只数家人家,粮食亦困难。由猿猴到张家山到马路坝,道路岐极,运动困难,马匹多跌死。三十一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复电林彪、聂荣臻,“同意右纵队改道向古蔺以北向西转移”。
3 ]0 f$ E# m. Q6 B
2 j. m# O& ^2 d  R9 E4 x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抵达马鹿坝地区,前卫部队进抵龙爪坝地区。8 H  w% c  @7 X; D# G9 S

' M7 b3 K& n$ F* ]1月31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罗炳辉、蔡树藩、张云逸,命令右纵队红一、九军团:“向叙永、古蔺之两河镇前进,以便与我右纵队会合”,“今夜应各于原驻地提前出发,统限明一号拂晓前通过香楠坝,并须走八十里以上的路,到达古蔺西北地域再行宿营,以便摆脱北面敌人的侧击和尾追。”) i2 H- T4 z$ h# y$ ]2 i6 l

4 u: {' D  d4 L6 b2月1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进抵三岔河鱼塘坳击溃民团后,直抵永宁县城东郊并进攻县城。红一师于火烧岩遭遇川军第二十一军。2 q' N7 v; k8 A/ S% c& B- d$ M( D
5 T1 E% ?+ h4 P7 v1 k5 M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三叉河地区。- W; S) J$ S8 e* R! _# ]5 ~; f

; f! h2 L1 Y1 R; e! M8 l5 K同日 十六时,致电朱德,罗炳辉、蔡树藩,张云逸,陈光、刘亚楼,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军委先遗队和第二、第三梯队应到香楠坝与大寨之间宿营,但是否到达还没有取得联络,望张云逸等电告所在位置。; [; `/ M: L6 t7 \( w6 v1 N/ x

/ s! S, F0 M% Q1 O6 h, r6 N同日 二十一时,致电陈光、刘亚楼并报中革军委。陈、刘并报军委:将部署二日红二师及军团直属队之五个连袭取永宁[]城。[]
) O7 f  h+ e# Z) H
" }$ o8 p  i% M3 p0 ?& [$ W2月2日 随右纵队行动。红二师及军团直属队五个连,向永宁发起攻击,因敌一个团扼守坚城,未能攻克,随即撤出战斗。三日,右纵队经两河镇西进。
5 s% f8 {5 r6 }! ^* ~9 W4 J, a, z7 Z. s& c+ s
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攻击火烧岩之川军,攻克其据守的石寨后向黄泥嘴、大坝前进。红一军团第二师攻击永宁县城。
5 F. a  H3 ]! {5 J$ ]3 a) K: N8 z- p
( A, h" w4 }5 W) u, P6 t: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驻扎苗儿坝。; c5 z4 t% Q! |; ]1 K
0 h  h; J  r' H; m! x0 {
同日 十七时,致电中革军委:二师袭永宁未奏效。三岔河今日发现敌情,该敌大概是刘旅[],我一师主力已被截断。[]" E$ h1 ]3 Z. i5 q: b) W2 H) Z' G

+ g" C. s  i0 w6 w$ t同日 十八时,致电中革军委军委:三岔河发现敌情,我一师主力被截断。敌明日有夹击我一、九军团及二、三梯队之可能。请军委即派有力部队钳制范旅[]向永宁之行动,以便一、九军团及二、三梯队西进。[]8 d" [7 S* C! k0 n8 h8 H. @+ J" s+ A
* Z& R; s7 Z% n  T  O5 s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周恩来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部署三日各兵团的行动。: [, D4 E& C& A8 k, X1 |/ a4 d/ b4 @
& ]; X; z+ f3 J/ q# t4 O9 ?
同日 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西入云南,重新调整部署,将追剿军改为第一、第二路军。以何键为第一路军总司令,率主力围剿红二、六军团,另以一部封锁湘、黔边境,防堵中央红军进入湖南。龙云任第二路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率主力集结川、滇、黔边地区,追剿中央红军。
4 W, Z3 `8 A. J; v1 {  A" e( ?
8 C. \7 v7 n3 W% [) x9 M6 w6 W2月3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继续攻城,掩护右纵队经过永宁西进。! G6 k  U  B) Y% `7 F3 z
1 m2 F5 k. }3 f1 R* B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张云逸,通报敌情,部署各军团四日的行动:(甲)我一师昨二日在二岔河、二师今三日在水宁继续被敌截断,结果尚未明,估计三岔河之敌似系刘旅,明日有联合范旅分向两河口、君山铺、站底继续截击我军的可能。(乙)我野战军为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行动,特改定分水岭、水潦、水田寨、扎西为总的行动目标。(丙)各军团明四日行动如次:A.第一军应以集中扎西为目的:第一军团部及第四团之一部应于明拂晓前通过两河口折向西南,进到黄泥咀地域向永宁警戒,其第一、二两师主力,如可能应于明拂晓在三军团一个团掩护之下通过站底,或仍盘山进到沙坝场地域,如不能通过站底则改经摩泥经五里铺地域集中。B.第九军团及二、三梯队如已到两河口则应经黄泥坝向分水岭集中,如未到两河口则应经刀盘山开马家湾集中。C.第三军团的主要任务是先行掩护一、九两军团的集中并准备开到水田寨,明日以四师的一个团在站底通永宁路上,并以一个团在后山铺通永宁路上,直到明晚止占领掩护阵地,阻敌南进,其主力则开至后山铺及其西南地域集结。D.第五军团应开到摩泥,并以得力的团警戒永宁,以掩护一军团主力通过。E.军委纵队明日仍在石厢子不动,准备开水田寨、扎西之间的地域。(丁)一、九两军团及军委三、二梯队,应于明四日以急行军通过永宁、摩泥之线。(戊)各军团依此电令的具体部署及执行情形望电告。
3 ]4 W$ W1 F9 f& Y' q$ ~; H- ^4 u6 k7 W$ l) y. J& _1 H# x
2月4日 指挥右纵队红一军团撤出阵地,向大坝方向前进,到达黄泥咀、后山铺地域,同由军委纵队第一梯队、干部团主力及红五师编成的中央纵队和由红五军团、红三军团(缺第五师)编成的左纵队会合,向扎西地区集中前进。将国民党军截剿部队川军刘兆藜部甩在永宁及其附近地区。  g# g  D* R( w- a- @( |; W

. j2 h* X+ l+ T% B同日 三时,致电张云逸,罗炳辉、蔡树藩,李聚奎、黄甦:“1.你们应立即出发向两河口以南金鹅池以南前进,宿营地点与平行路线由你们自定。2.九军团、军委二、三梯队及一师统由罗蔡指挥。3.—军团直属队及二师今日到大坝宿营。”
5 V1 }# ^; J+ |& @& ~
7 {! n0 Z2 N$ d+ _" L同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致电中革军委:军委三日二十三时[]行动命令,我们七时才收到,其时军队已大部向大坝出动,并已去信要二师到大坝。现军直队及二师一部已到大坝,二师主力大概距此不远。一师及九军团,军委二、三梯队,则仍执行了军委命令,故今日与我们相距甚远。我们昨今两日均在两河口以西宿营,再向军委指定地点进行,则我们需回头向现地域之东南行进。野战军基本意图如何?一军团(缺一师)是否明日仍回头向扎西前进?$ P; M3 K% {# o: _/ _4 D( K
+ x0 [7 N- z- Z) P* {
同日 二十三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部署五日各兵团的行动:一军团各部由现地向扎西集结。
! ~+ g% ?0 ], h: U1 ?6 [
0 R6 M# ~7 z8 s' v同日 川军沿川黔长江两岸集中布防十几个旅,又以十几个旅追击。- U0 N" O) a3 B/ G" ^6 X4 j
0 E/ j3 p' L* ?1 G" Q- u/ B% ^
2月5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五村。
+ X2 G# a1 [, E, M& P# N) N: K
' j- U' o9 W6 K( U同日 三时,朱德发出《我野战军目前方针在集中全力于长宁以南及西南进行渡金沙江侦察》致林、彭、杨、罗、蔡电:(甲)我一、三、九军团昨已集中并重叠在一路由大坝经黄泥咀到后山铺。(乙)我野战军目前方针在集中全力于长宁以南及西南地域争取休息,进行渡金沙江的侦察,在渡江不可能时即留川滇边的机动。(丙)一军团不必到扎西,应由现地域改向长宁西南适当地域集中,进行路线及地域由林自定,但不得经两河口。(丁)三军团依彭、杨昨四日十七时来电,向大坝山以南西进,但应以避免走一军团在同一路上运动。(戊)九军团及军委二、三梯队仍向分水岭前进不变。(己)各军团仍应以急行军超过敌人,由两河口向我追击的范围,在进行中应加强对两河口侧后卫的警戒掩护。(庚)执行情形电告。(彭、杨、罗、蔡得此电后应立即互相用电话通知)。% ?# C7 |+ O% V
% A# Y3 s) b! o1 d
同日 四时半,致电中革军委。军委:军委四日二十三时半电收到。据来电可以看出军委尚未弄清大坝在何方向,盼军委将我们昨今两日电详细研究,弄清我们在何处,再给我们行动命令。明我决在原地待令等二师主力到达。我因接军委电较迟已向两河口以西之大坝。二师六日可到大坝。
  i* d2 N8 |# O1 G: c  C4 p7 ?* X2 e/ q* i/ e- M1 k
同日 张闻天、毛泽东等离开石厢子,率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总部进驻川、滇、黔边界的云南威信县水田寨”鸡鸣三省村”。总部宿干水田塞花房子一带。
% c1 I) j+ _  i# K5 g" J$ Y% ^4 I( x" n! |
同日 毛泽东、周恩来谈张闻天提出的变换中共中央领导的问题。
4 R2 s/ y4 ~9 K& R* v/ ~' U/ @  o( M) G* s
同日 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花房子召开常委会议,研究解决了三个重大问题:(一)会议同意在常委分工上,决定以洛甫(张闻天)代替博古任总书记,博古任总政治部代主任。(二)决定致电项英转中央分局,传达政治局及军委讨论的关于中央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战争,立即改变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之与游击战争环境相适合,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三)根据当前敌情,决定了红军目前的方针”在渡江不可能时即留川滇边的机动”,“留川滇边境进行战斗与创造新苏区。”
- x; A5 T! i& V" Y, Q, W; q
$ L1 ~" }0 |) ^$ B) H3 {1 Y6 g) z% r* ~同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项英转中央分局,传达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的决定,要求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立即改变组织与斗争方式,分散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指示:“(万万火急)项转中央分局:政治局及军委讨论了中区的问题,认为:(甲)分局应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目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斗争的前途是有利的。对这一基本原则不许可任何动摇。(乙)要立即改变你们的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合,而目前许多庞大的后方机关部队组织及许多老的斗争方式是不适合的。(丙)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以项英、陈毅、贺昌及其他二人组织之,项为主席。一切重要的军事问题可经过军委讨论、分局则讨论战略战术的基本方针,先此电达,决议详情续告。中央书记处。”  S; o& V" r2 U
' `8 K% H9 Q" ~2 M- J% ?7 H2 t
同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中革军委电示林彪:“一军团不论今(五号)移动与否,明日应继续向长宁西南地域移动,其目的地最好在长宁、罗星渡、乐表、扎西大道以西。”二十二时又电示林彪:“我野战军改变集中到扎西、水田寨、分水岭之理由:1.我一、二两师二、三两日先后被敌截断,情况不明,而一军团又未以具体部署电告;2.川敌正分三路向我追击.而古宋、兴文、长宁又为其前进的主要目标,故改变集中地域到长宁以南,正为便于机动。现为便于部队运动,特改在长宁、扎西大道以西地域集中……”' x. c- O! }6 w
' L1 U$ m6 n; t4 W# D4 s/ u" `
同日 红一军团部《长征经过地点及里程表》:“二月五日。大坝→吴村。二十五里。”& l$ v5 y& j! H4 p; Y7 V/ r& P

) B4 [2 V5 U4 e( B1 q( n同日 《红一军团在长征中战斗日程表》:“二月五日,红一师,大坝,川,受侧击。”* B' r: ~. Z9 z2 y8 p

# k  ]' p/ r+ K% f* E. D同日 《红1军团在长征中战斗日程表》:“二月五日,红二师,大坝,川军,受敌侧击。”
3 M% ~6 B$ j, [' `
2 g( G* M' V7 l% A. P. a. ^同日 赖传珠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1 }8 @* Y. f5 I5 ]( W8 u' d0 b- G7 z1 h; l  i" n# F; i4 {# O
2月6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至建武。
& r: D: u" m8 r) g. ]& {$ }3 v: @9 I5 a1 W; c' @
同日 一时,朱德致电彭德怀、林彪、杨尚昆:(一)根据目前敌情及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困难,军委正在考虑渡江可能问题,如不可能我野战军应即决心留川、滇边境进行战斗与创造新苏区。(二)因此我一、三军团今六号前进地点应向扎西靠近,最适当位置应在长宁通扎西道口及扎西西北(即长宁西南),以便迅速集中,便于机动。(三)望将你们意见及今日预定到达地点与距扎西和长宁里程迅速告诉军委。[]
/ Q$ ~# x3 v, T. c1 g  P% _& o( Q. Y3 s; k+ U8 Z: m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一军团如今六日已到达扎西附近,明七日即应与一师靠近集中。”3 F% c5 t: u) O3 s* [( X8 T

. p. [2 y! V4 l/ z5 w2月7日 率领红一军团部队进至罗亥地区。& E) V5 [- i; e9 T) z
4 C- ?* n5 M! n- C& E
同日 三时,致电中革军委:同意军委六日一时电的意旨。今日由建武营到乐表宿营。一师仍宜开乐表与我们集中,乐表、上乐一带极富足,能集中野战军全部兵力。
* G7 h! o! O5 v1 h+ S1 l! W/ t6 j$ q& @8 _4 y, w. i
同日 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九军团首长及第一师首长,部署七日各兵团集中地。& h6 ~1 a" @, U1 R
, I6 ^" C* t0 s2 v/ z
同日 十九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致电林彪、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根据目前情况,我野战军原定渡河计划已不可能实现,现党中央及军委决定我野战军应以川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乙)依此方针,我野战军目前的作战任务是:一、迅速并立即脱离四川追敌向滇境镇雄集中。二、进行与滇敌作战的一切准备,并争取在该集中地域的休息和缩编。三、对沿途地主碉楼在不阻碍我军行动条件下暂让其存在,如向我开枪阻我前进,应消毁或监视之。(丙)我野战军明八日行动另电告。' x" J. Y/ c! t

5 Z9 ]. c$ v; \  C; V+ ~同日 十九时,致电中革军委:自温水、猿猴出发以来,一军团为争取野战军渡长江、金沙江在战略上的先机利益,故采取迅速行动,选择捷径,有时曾不惜以一部部队采取若干危险行动,以图先敌争取野战军向目的地前进。打开大道路,以保障野战军之翼侧并力求脱离侧与尾追之敌。昨日军团主力到达建波[],因为一再迟误时机,野战军主力落后太远,致使野战军在目前具体情况下,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一军团今日不得不撤回转进与主力靠近。今天军团直属队,三、二团已到罗海[]宿营。部队有相当疲劳,此去扎西南走,尚须两日行程。
% Q3 N8 f" F! n& j& w6 F+ B0 ?1 E
同日 致电中革军委:连日我们多根据野战军拟渡金沙河〔江〕及第一步在长宁西南集中之基本企图而行动,因图上地位不确不详,电台通信又常不灵活,故军委指〔示〕我们的行进目标,往往不能执行,军委原要我们到两河口西南之扎西一带集中,而其实我们已在两河口之西北或西,我们根据军委之基本企图,故未执行而续向两河口以西及北前进,今日已达长宁之南,而在你们现在地域之正北,依照当刻敌情及军委基本企图,我们缺一师之两个团今日应西进至罗表坝待命,与野战军主力靠近集中,而不宜向南去到扎西集中,现究竟应如何,盼急复,连日我们的作战电,许多发不出,到次日只好作废,军委来电,我们收到已失时机,〔应〕严递〔整〕电台工作。[]
/ x. m4 P7 o+ T6 k. ^
4 _# ^5 @8 S- t& M7 a& O5 u0 ^2月8日 一时,朱德致电林彪:“你们昨午后得到军委昨七日四时电令后开到罗海(洛亥)宿营与主力愈离愈远是不妥的”;“万望遵照七日十九时电令向镇雄方向前进”。9 h  `; F0 m+ Y; u8 N: n0 D

- x& G3 }9 H3 t0 e* U3 ~  g8 {( `同日 一时四十分,在接到中革军委命令后发出红一军团命令:改到云南之镇雄地域集中,一师应立即从现地改向镇雄前进。军团主力亦由罗海向镇雄前进。
" F6 p; T/ k5 z- b( e  c$ p
, l, C9 Y2 A; S/ E! J同日 十八时三十分,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询问红一军团主力及一师(缺三团)今日已到何地?距扎西、镇雄多少里?军团主力与一师彼此相距多少里?要求红一军团于九日应全部进至同一地点,并靠近扎西约二三十里处。
1 A9 ]0 R& G/ A+ F) ]! n+ Z: C
0 _9 }+ T1 s1 `% E( t同日 十九时,在接到中革军委二月八日一时命令后给中革军委复电。军委:军团直属队明日进至两河口宿营。3 n0 F$ ^" i- p4 D  N0 t

2 g1 r; P/ V- h) [/ F  i* E同日 二十三时,给中革军委十八时三十分电报回电。军委:已令其各部向镇雄前进。二师及三团十一号到达镇雄与一师会合。一军团由现在位置向镇雄前进,均不须过扎西。军委八日十八时半电令一军团,明日九时全部集中同一地点,并靠近扎西二、三十里处,为不能做到之事宜。军委处置之企图如何?
. b. S9 ?3 K3 H& I& g$ r% B
1 \9 b9 x+ v% @: H; J& y; H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向扎西、镇雄集中,抵扎西三角塘、珙县(今属四川)王场。% {/ J3 ~1 f% N7 u6 b! J
- G7 O" E3 d) P2 j
同日 为了统一传达遵义会议决议精神,张闻天完成《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的起草工作,此项决议又称《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由是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查通过。决议主要内容是遵义会议所定,共分14个小节,全面分析第5次反“围剿”军事战略方针的错误,并总结战役失败的教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毛泽东代表的反“围剿”的军事战略思想。其要点有以下6项:(一)指出这次战争应该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我们的战略路线应该是决战防御”,“然而在反对五次‘围剿’战争中,却以单纯防御路线(或专守防御)代替了决战防御”,“这一路线,同我们红军取得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相反的”;(二)批评“分兵主义”错误,肯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方针,“集中最大力量包围敌一路而消灭之,用这种办法去各个击破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三)红军作战应该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在运动战中消灭敌入,是我们工农红军的特长”,而华夫的“短促突击”理论却“绝然否认过去运动战的经验”,去“轻易的强攻堡垒”;(四)批评单纯同敌人拼消耗的错误观点,阐述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速决战的原则,指出:“必须明白中国国内战争不是一个短时期的战争,而是长期的持久的战争”,“这是第一个基本原则”,“但同时必须了解另一个原则,即为了进行长期的持久战,对于每一个‘围剿’与每一个战役,必须极力争取战局的速决”;(五)批评“不放弃苏区寸土”口号在军事战略上的错误,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原则,指出:只有“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才能粉碎‘围剿’”,“只要我们能够消灭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我们不但能够恢复放弃的土地,而且还能够扩大苏维埃领土”;(六)肯定“诱敌深入”和转内线作战为外线作战的方式,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继续在内线作战已无胜利可能时,“我们应毫不迟疑的转变我们的战略方针,实行战略上的退却”,以便“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时机,转入反攻,粉碎‘围剿’”。决议仍然肯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的是正确的”。决议并根据遵义会议后新的情况,提出“在云、贵、川三省广大的地区中创造出新的苏区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为了战胜敌人,决议强调“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实现“从阵地战战术(短促突击)到运动战战术的坚决的迅速的转变”。决议还提出:建立和加强白区工作,“对白区群众斗争的领导方式,必须有彻底的转变。”同时“同二、六军团及四方面军必须取得更密切的关系并加强对于他们的领导”。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毛泽东、陈云等陆续到军委纵队和各军团干部会上传达决议。
$ _* m* u7 L* U" _! I: H& p( f! F- G* f7 O: _
2月9日 指挥红一军团由三角塘、珙县王场进抵镇雄(四川属县)两河爪雄、威信(四川属县)鳞凤斑鸠沟。& S- G: ~, O9 u$ ?( }

8 o, I: x$ r5 g* w- S同日 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红军总部及部分军团负责人在扎西举行会议,研究部队暂缓渡长江后新的战略方针及部队缩编问题。9 h; w6 k9 m$ g  `( K7 f

6 x9 k: L5 L0 z7 H* Z: I" P同日 三时,朱德致电林彪、彭德怀、杨尚昆,令一军团全部今九日应集结扎西西北二三十里处待命。7 h8 J# X, }: v5 g+ K
7 E& |0 P- {, {* k* S1 _( ^
同日 七时,林彪回电中革军委:扎西西北人家极少,一军团无法在该地集中。昨日一师开到雨酒河,第二师、第三团及军团直属队今日决开至扎西西南斑鸠沟、瓜雄一带待命。
4 o5 Q9 X- K, q) m! J! F! k$ X
, W  i0 j" U0 Z1 l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部署各兵团的行动。; i' B/ r3 q6 U4 ~# N1 B+ V

9 u  Q/ m! t; a7 Z5 h& |2月10日 中革军委决定,为摆脱川、滇敌人的夹击和中央军的追击,转兵东进,再入黔北。( h) d5 O3 S0 U8 d) `! ?3 ?

: x* X6 t4 B+ s5 U' G9 r(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到达扎西附近地区。5 p- b, b6 r6 G5 \6 D* V4 R( O# `

1 J' R; a/ }1 m2 q/ A( i同日 二时,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于扎西发布命令:(一)为适应目前战斗的需要,充实各连队的战斗力,以便有力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决定实行缩编。具体规定办法如下:一、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三军团取消师的建制,各以新颁布的团的编制表编足四个团。二、红军第五军团将现有的二个团,依新编制编为两个团。三、红军第九军团将现有人数(军团在内)的五分之三依新编制编一个团,并入红军第五军团为其第三团,其余五分之二的人数编入红军第三军团。四、红军第一军团部、红军第三军团部应依新编制改编,多余人员应尽量补充到战斗连中去,并选其一部可成立游击队在地方活动。五、五军团部应依照师部的编制改编,多余的人员处理与上项同。乙、为实行上项缩编,各军团应在于部与战士中进行必要解释的充分准备工作。丙、各军团的新兵,一般的应利用此次缩编补入到各战斗连中去,惟大烟瘾尚未戒脱的新战士,则仍留新兵连训练。丁、各军团应利用休息的间隙期中进行缩编,其日期由军委个别命令规定之。
. V9 N( r+ _8 q& U
; s; a0 y( i/ o( G1 q2 r3 _同日 十一时,致电中革军委:川敌将赶上,目前我军应以主力向大湾子敌实行分进合击。而以我一师一、二两团由现雨酒河前进,先敌占领镇雄城。- ?" }# N% Y& s3 s3 W# C
/ Q2 k/ k! ?$ e6 a  Z; H* i
同日 令红一师从雨酒河经罗坎向镇雄开进;罗坎有滇军守卫,一师乘大雾连夺几个山头和村庄,歼敌两个连,俘敌一百八十多人。
9 z+ f% M1 F0 F; c' l. Q  k/ r& V
同日 上午,中革军委决定从扎西转兵东进,回师黔北,十三时三十分正式通知林彪:大湾子之敌,昨未续进,在扎西附近之伏击已无可能,现中革军委正式决定转移。林彪接指示后,令红一师停止向镇雄前进。! l$ `$ S. O4 W3 R* {3 [

9 Y+ V) Y8 q* x; i) h5 G: Q同日 十九时,朱德代表中革军委致电林彪、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目前川敌以其主力由长宁、琪县向西南攻击并困守金沙江两岸,另以其三个旅在大坝至两河口之线向滇边布防并以一部入滇追击,滇敌三个旅将集中在大湾子至镇雄之线向我进逼。薛岳兵团主力及黔军仍在赤水河东地域。(乙)军委认为,我野战军目前在扎西地域伏击安旅一部是不可能亦不适宜,而应迅速脱离川敌与滇敌之侧击,决于明十一日起转移到雪山关及其以西地域,争取渡河先机,并准备与薛岳兵团及黔敌为主要作战目标,在转移中应力求避免川滇之侧击,但在逼紧与阻我前进的条件下应击退之。(丙)依此目的我野战军前进的区分如下:一、我三军团及一军团一部为左翼队,经扎西、双河场向摩泥前进。二、军委纵队及一军团主力为中央纵队,经大河滩、石坎子向石厢子及其以东地域前进。三、五、九军团为右翼队,担任佯攻和迷惑滇敌,以掩护我野战军主力向东南转移,然后向水田寨、水潦前进。(丁)望各军团首长依此决心进行一切准备,明日行动命令另下。3 `3 ?4 l8 y% N2 S

0 O0 A+ [6 M9 M' t# G同日 张闻天在扎西向军委纵队营科以上干部报告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和目前的任务,首次正式向红军干部传达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
1 d9 e- \" n* K0 G
1 p( s6 \/ T. @8 A# r) T同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优待技术人员问题的指示》。
1 n  l# [; y/ H2 g3 l# v! X
, t6 S9 h: c& r' Y0 Z/ F4 T  a4 f2月11日 聂荣臻足疾基本痊愈,回到红一军团,主持军团整编工作。整编后,红一军团辖第一、第二两个师,共六个团。第一师辖第一、第二、第三团,第二师辖第四、第五、第六团。
$ U  Q: o: b2 N, [  f( e% e+ w
' x, a( v+ c: H, I, ?! m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扎西回师东进,到达五仙坝、双河场、分水岭及其以西地区。
3 G6 f! `, j9 ?" a* K
3 F5 p  e0 H* z, Q7 R0 T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黄甦、罗炳辉、蔡树藩:(一)综合目前敌情:一、川敌追击部队大部集中高、珙、长宁之线及其以南地域。其达、袁两旅十号抵高县,刘旅由珙县向筠连,范、章两旅在珙县,章旅将向安边前进,潘旅主力在长宁,一部在兴文,郭旅十号在罗表,廖旅缺一团在罗海,郭、廖均拟向王场前进,穆旅向屏山前进,蒋旅布防滩头、安边之线,另二、三两旅前在永宁,目前行动不明。二、滇敌安旅今十一号仍在大湾子并筑工事,鲁旅主力今日可到大湾子,龚旅昨到毕节,有续向大湾子前进的可能。三、黔敌何、柏、侯三师似仍在赤水右岸,驻地不明。四、薛敌之“追剿”队约两个团,由二都向叙永前进。周敌率两个师十二号集中黔西,有经毕节向叙水前进模样。吴敌两个师似仍在黔西、大定。其余不明。据此判断:四川追敌几全部西向,滇敌则堵我入滇,黔敌尚未参加“追剿”,而薛敌追我行动亦不迅速。(二)我野战军为准备与黔敌王家烈及周浑元部队作战,并争取向赤水河东发展,决改向古蔺及其以南地域前进,并争取渡河先机,在前进中应准备与薛敌“追剿”支队遭队并相机占领古蔺城。(三)依此目的:一、我三军团应立即侦察由分水岭直经站底向古蔺前进之道路、里程、人家及永宁方向敌情。二、一军团应准备于明十二日前进至分水岭及其以东地域后,侦察向营盘山、回龙场的前进道路。三、第五、第九军团应准备经石厢子、摩泥向养马嘶的前进道路。四、军委纵队拟在一军团及五、九军团之间前进。(四)明日行动另电告。
1 L6 g( `5 T. l3 a* W
9 O: c: w( {7 n% a' V$ z1 Y* S" Q同日 国民党川军三个旅慌忙由扎西向东追击;黔军一部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吴奇伟部两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开进,准备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5 a. a4 H1 O' N" r) O! X; V
6 e' t* G. k- R
2月1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离开扎西进至大坪上,前出至分水岭。* Y$ z( f, ?& R+ k) |7 N

' M8 b) h% @2 Q0 }5 z) P. `同日 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在大湾子仍有敌,我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行进路线易暴露企图,一军团今日应向分水岭一路前进。
+ u1 v! j! D; K6 Q0 `3 r4 O6 `
# j  a* [. _; I5 }3 i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对各兵团明十三日东进行动作出部署:第一军团应进到海坝地域向天堂坝、两河口方向警戒并侦察到营盘山的道路和敌情。
3 M9 f* N0 _" x1 L0 o) |
0 [8 e, N" n' n1 I' F5 x9 x: G2月13日 张闻天、毛泽东随红一军团离开扎西。
$ B5 o. J; |' }
" r" f. V' O7 f6 w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至视槽。) r3 m& Q: y7 ~2 p' S) \
. V3 t) \; m; D0 _4 b  }" l! Y$ F
同日 红军主力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主力东进。
- r2 N) L8 Y0 ]; r+ I( p
4 Y6 o2 G6 t! S9 [: j9 V同日 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万万火急)(一)我们照昨电令已令干部团昨晚开倒流水、枫香坝间之青溪归还军委直接指挥,今日我们亦未取得联络。(二)一军团直属队今日停止田坝,一、二师已进至井坝,观音阁、杨树地城待命。(三)军委企图究竟何在,今日行动如何,请速电示。
6 l* W8 F" B2 k/ S  K+ ]+ f" F, E6 W( b! A+ {9 e9 G6 J7 z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对各兵团明十四日行动作出部署。  z% x5 M7 Q( b% r% q) B+ l
# q9 f0 r5 |6 E* {" z
2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营盘山及其附近地区。其他各部紧随其后,中央红军全部离开威信县境,回师东进。
: G7 k+ }0 b1 b1 a9 h2 e6 o3 o1 C5 B7 n2 ]% g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各军十五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进到白沙及其东北端地域。
" }: j  o0 f+ j- D0 w& w$ F0 `9 N, E( R9 z& E2 C. Y$ @  k$ z
2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白沙及其东北一带地区(白沙、麻线铺地区)。/ k: c& G: R; F( b. K. o. t

: f' ]. s- N8 K同日 二十时,朱德代表中革军委致电林彪、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一)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军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决先由林滩经太平渡至顺江场地段渡过赤水,然后分向桐梓地域前进,准备消灭由桐梓来土城的黔敌,或直达桐梓进攻而消灭之。(二)基于上述作战目标,决区分三个纵队向桐梓地域前进:其一,第三军团为右纵队,由回龙场经亚铁厂到太平渡上游的顺江场地段过河,准备取道回龙场、江场(赤水右岸的)直往桐梓。其二,军委第五、第九军团为中央纵队,由白沙经丫叉、鱼岔到太平渡,渡河以后,东岸的取道看情况决定。其三,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由松林经白沙、锅厂坝、镇龙山、石夹口到悦来场、林滩地段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则取道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往桐梓。(三)明十六日各兵团行动:一、第三军团集结于回龙场附近休息向古蔺警戒。二、第一军团应取道白沙、回龙场进到锅厂坝、新寨地带,向古蔺警戒。三、第五、第九两军团当各由现地进到白沙地域,分向古蔺、永宁及来路警戒。(四)我们率军委直属队明日在白沙休息。(五)各军团执行情形电告。以后并由军委逐日命令指导上述计划的实施。+ `+ N- ?( s) \2 T; Z1 `% _6 D

2 d" z! g! @% Y' T3 b同日 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博古、王稼祥在白沙塘湾崔家祠堂召开会议,研究东渡赤水河的计划。
$ b$ {' c7 k6 p" u& [7 r) s) t$ F, ~* J' t. f+ g5 {  |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发布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由松林经白沙、锅厂坝、镇龙山、石夹口到悦来场、林滩地段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则取道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桐梓。/ \* g, K9 Z7 }- w

7 o! R8 K" X1 V, z2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纵队,经双林、麻线堡、回龙场、新寨、镇龙山移驻锅厂坝地区,向赤水河前进。' v: o- s3 C& Q% K' N

! D5 c* b  U6 |: K- j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告以“根据乌江、赤水渡河经验,在无船无锚情况下进行架桥”应采取的具体办法。$ @" ^4 f( [, d) ]

" T+ G) H/ R/ J& k同日 中革军委发出《告全体红色战士书》,指出:现在我们需要在云贵川三省的广大地区中,创建新的苏区根据地。过去党中央与中革军委为要赤化全四川,同四方面军取得更密切联系与配合,曾决定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向川北发展,故当时决定放弃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向长江继续前进。然而由于川滇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中央与中革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建立根据地。
) t8 [1 L1 o/ s' g- O/ u- E% |7 }- t* r7 }; Z' U9 W9 \+ N! e
同日 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由川南回师向东的政治工作指示》,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k& t5 w: R/ ?. O, T

0 `) f, G" [1 W# v% o2 S4 n- c2月1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至太平渡地域。
$ V) _9 E8 L6 \9 @6 ~$ ^4 U/ |* P' o- ?2 y9 a
同日 十九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敌情另电台,判断何知重所指挥之六个团在赤水、土城,其警戒部队或在太平渡。(乙)我第一、三两军团以到达顺江渡至林滩地段渡过赤水河东之目的,明十八日行动应如下:A、第一军团应进到太平渡及其以东源河岸地域并在太平渡、林龙河,如太平渡确有黔敌一部则消灭之,乘势夺取渡河并特别注意捉拿俘虏,查明土城敌情,其先遣团须预先控制渡河点进行架桥,参昨十六日二十四时电示架桥法,向土城方向严密警戒,该团最好先渡过东岸,一军团主力则准备于情况紧急时于明晚赶到河岸渡河,万一因敌情变化不能在上述地段渡河时,则应迅速向顺江渡移动,立选渡河点架桥并控制渡河点。B.第三军团应进到顺江渡附近,其先遣团应预先到顺江渡控制渡河点并于明架好浮桥,三军团主力则于今晚赶到渡河。(丙)第一、三两军团均须明日白天完成渡河准备并侦察东岸敌情,限于明十八时前告军委。(丁)军委明日前进方向另告。4 e. U, G. d1 _0 q$ b+ V- j

, C; K7 \6 L9 W0 u( ~2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到达太平渡及石夹子附近。红二师先头部队占领太平渡,搜集渡船六只,并架设浮桥,于十四时渡过赤水河,当晚,红二师余部过河,并向鼎新场前进。第一师进抵铁厂。
# p3 m% w) c4 h* f1 Y! T% V4 ?3 Z+ T7 j
同日 同聂荣臻在走马坝召开红一军团直属队排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报告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精神,指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单纯防御路线,短促突击,分兵把口,不让敌人进占苏区一寸土地等,都是错误的。“反攻”以来这个错误还在发展,变成退却逃跑,叫做“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跑”,这也是错误的。3 [% S  X; V$ K- R" u
# ~# d2 [8 {5 C, Y/ B" C/ |7 b
同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太平渡无敌,我二师已于本(日)十四时占领太平渡,并有一个团渡过赤水河向土城侦察警戒。
8 O# n3 J$ Z$ u' C( Q: t2 N6 R
, O' l( w/ ]( h# a. o& c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四川“剿匪”军后方驻赤水城,有拒黔军入该城模样,敌何知重所率李旅之三个团十二号尚在复兴场,目前可能在复兴场、土城一带。(乙)川敌回追我们的部队,今十八日大概潘旅已到古蔺,郭旅到两河口,廖旅向黑泥哨前进中,距我五、九军团约三天路程,距一、三军团四天路程。(丙)周敌肖谢两师十七日已到毕节,其十三师先头旅今(十八日)明两天可到仁怀。薛敌已知我东移,其向威信前进的部署必在变更。(丁)我第二师对太平渡黔敌动作及如何控制渡河点尚无报告来。(戊)现在我军处此各方有敌的河套中,急须远离追敌,迅速渡赤水,争取有利阵势,以便集中全力消灭黔军一部,开展战局。我各军团首长必须认识这一战役的严重性,须在明(十九)后两天以最迅速坚决行动确实取得并控制渡河点,架好浮桥,最迟要在二十夜及二十一日上午全部渡河完毕,以利时机。
2 X0 z1 n1 q" w! g' B' k, g5 M/ g7 v% W# o8 C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太平渡无敌,我二师今十八日十四时已由该地开始渡过一团。(乙)我野战军以在现在地段渡过赤水东岸之目的,各兵团明十九日行动应如次:A.第一军团缺一个团应于明日在太平渡渡河完毕,进到林滩、坪上地域,占领掩护阵地并侦察土城敌情,如土城系敌少数部队则袭取并消灭之,以便取道枫村坝、东旦皇殿东进。其另一个团则留太平渡左岸向上城警戒,掩护浮桥,待五军团一个团赶到接替任务后再渡河归还主力。B.第三军团应于接到此令时派出先遣团附工兵,先到顺江渡附近架桥并向仁怀方向警戒,三军团主力则跟进。限于十九晚除一营外全部渡河完毕,此一营即顺江渡左岸掩护浮桥,待九军团之先头团于二十号上午赶到接替任务后渡河归还主力。C.军委纵队应分由石夹口及高泥坝进到太平波、九溪口,准备二十号渡河,看情况到仙人凹、窑场地域或到林滩地域宿营。D.第五军团应进到走马坝,向古蔺、土城两方面警戒,准备二十号在太平渡渡河,并顺派出先遣团,限明十九日十四时赶到太平渡掩护浮桥,并向土城警戒,该军团在石夹口如遇军委纵队,则应让其通过。E.第九军团应进到大村附近向来路警戒,准备出先遣团,限于十二时以前到顺江渡掩护浮桥。(丙)各兵团执行情形电告。
4 ?6 z$ I* }2 {7 Q! h/ D" g% d8 Z/ @6 u3 }$ S* _0 n
2月19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从太平渡、九溪口东渡赤水河同时派出掩护部队涉过古蔺河口,经贵州醒觉溪(习水县境)于土城附近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对土城、元厚地域之黔军侯汉佑部进行侧击,掩护红军主力东渡赤水河。
4 W  j! k5 b( n) f* L% {, X0 D$ r0 V' C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二十日的行动部署是:第一军团应集结主力于枫村坝、土城地带。' O' Q! y4 x8 _# \2 v
, Q& q" q, {/ e5 O* K
2月20日 一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规定各兵团的区分和进取路线:甲、为准备进取桐梓、遭遇黔敌,并严防其侧击和截击我军起见,我野战军军队区分及所取路线大致预定如次:A、第三军团为右纵队应由临江渡、回龙场经沙坝场、花板坝、兴隆场向桐梓西南地区前进,并严防犹国才部及十三师截击,同时要侦察在此路线以北的并行道路。B、第一、第五、第九三个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应经东皇殿、图书坝、梅溪、官店、九坝向桐梓西北地区前进,并严防赤水、习水、温水方向敌人的截击与其尾追。C、各军团每日行程应是五六十里,计自二月二十一日起至二十六日可达指定地区。D、各军团周围应据此察明其所取道路、里程、人家及其给养条件,并将所下决心电告我们。
3 f. t2 v1 P. f( f+ O; |0 x- g4 ]
7 _& v' H0 ?& V+ r! M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鼎新场到达土城附近休整一天。
. o5 B) `# U8 z, }4 J7 [
! m  y& e. F, D& q- v8 h' ^" t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驻扎枫村坝(今习水民化)。
  n& U+ x/ N; ?  K8 ~; B7 X) o3 l" {# o
; Q( c- g2 n5 E8 r9 I! s5 C* j4 Q' Q5 q同日 主持会议,向军团连以上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同时,各师召开干部会议。' n. C7 c7 C& w7 v8 l

8 M; m% @: P; H同日 二十四时,致电中革军委:一军团以协同友军进取桐梓之目的,拟于明二十一日起,以六日行程进到桐梓西北地区。由此拉开桐(梓)遵(义)战役的序幕。0 r: E" }7 ~, E" l! |
" f' t( s0 e& F9 K; R2 \# I" j+ b/ I
同日 红军主力开始东渡赤水河。& Y0 c6 @+ H7 ^7 Q0 e: _
: \. i  q3 S% `& ^7 r2 P5 N
2月21日 红军全部东渡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
. I  N' _, h: V
$ `% v& G8 X2 `7 l% d) n8 f/ A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左(红二师、军团直属队)、右(红一师、军团后方部)翼队,经猿猴场、东皇殿、图书坝、良村等地向桐梓前进。二十四日,到达桐梓西北之李子坝、九坝等地。红军第一军团司令部进抵东皇殿(习水县境)地区。# {  B2 ]* b1 T2 V# W
! j; R. y: T* T" x+ s1 M5 b
同日 十七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敌情另电告。判断川敌将有四个旅渡赤水河跟追我军可能。黔敌分布在赤水、猿猴者,正联合川军动作,其另一部则正由路义开桐梓,可能与我军遭遇。薛敌总的部署未定。滇敌主力距我军较远,安旅有向我逼近讯。(乙)现我野战军任务主要是迅速脱离川敌,进攻桐梓,遭遇黔敌,对追我之敌则侦察戒备并掩护,在有利条件下则准备回击,消灭其一部。因此为争取先机,我一、三军团应日行七十里左右,用四天行程逼近桐梓,限于二十五日会攻桐梓,并准备沿途遭遇黔敌。据此各军团明二十二日行动应如次:A、第三军团应赶到尤光坝及其以东地域,须加强前方及右侧的侦察和警戒。B、第一军团右纵队应赶到葡萄坝、吼后滩地带,左纵队应赶到下坝、良村地带。该军团须加强前方及左侧的侦察和警戒。C、军委直属队及第九军团应随第一军团右纵队后跟进,明日军委直属队赶到西津、土豪坝。第九军团主力则赶到蚂蚁坝,其后卫团须取主力半天行程进到张家坝与隆兴场之间的地区,对右侧及来路加强警戒。D、第五军团应随第一军团左纵队后跟进,其主力明日应进到图书坝,其后卫团则进到东皇殿与天堂坝之间的地区,对来路及左侧加强警戒。(丙)各兵团明日以后赶站宿营地点,望察明情况于明晚电告。; V; M( R+ R/ s

2 \+ s  J9 J# B0 w& x- J1 @" ^2月2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继续东进,抵达良村(习水县境)地区。5 J% n( L; @4 c  V9 e% e
8 r* f* M0 k2 M4 M# H# p, M( V; h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我野战军明二十三日继续东进会攻桐梓,第一、三军团并有在官店、花秋坝地带迎击黔敌之任务”。具体行动部署是:第一军团应以遭遇黔敌姿势会合其两纵队进到和村、官店、双龙场地带,并向温水警戒。
: \: F. [; J* `
" P; Z* K) z4 c2 _3 w2月23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在向桐梓进军途中进抵高桥(桐梓县境)地区,司令部驻新四坝。
0 v0 K1 ~( ]- `% ^6 a+ z  k/ D3 D9 Q9 U% l& ]( w  F& r% \) c) u3 ?
2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司令部进至栗子坝(今桐梓九坝镇)地域。红一军团以战备之势,进至九坝、何村地带,向桐梓及其通松坎、新店方面侦察、警戒。一师于17时到达李子坝宿营,二师宿九坝,直属队宿何村。! i5 j. i* b$ n8 [. H* ^
+ i- ^$ k3 f- @. X$ \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敌情已告,估计黔敌正分头集结待机,其守桐梓者两旅约四个团,川敌郭、潘、廖一部则企图乘机尾追我军。乙、我野战军以一部阻滞追敌,主力则迅速袭取桐梓城,以转移战局。据此,明二十五日第五军团主力移双龙场,其后卫团应在梅溪、良村之间阻滞郭、潘两敌,并尽量吸引其向温水方向,第九军团主力移新罗坝,其后卫团则在七碗井至庙堂坝地带阻滞廖敌。丙、我第一、三军团由林、聂统一指挥,于明二十五日以迅速袭取桐梓城之目的,其部署要旨应如次:A、第一军团为袭取桐梓城第一梯队,首先进占并依托城西山地进行袭击,如不奏效或不可能,则依条件可能部署强攻。B、第三军团主力为第二梯队,控置于桐梓城西南地区,并以一团经桐梓以南占领娄山关,截断桐、遵交通,向遵义严密警戒。C、林、聂应本此要旨指导袭城,如不奏效或袭击不可能时,将强攻条件和部署及自下决心限于明二十五日十时以前电告。丁、第一军团后方明日应由栗子坝转到桐梓以北之车南、炒米铺附近,第三军团后方应准备转移到桐梓以东地区。但首先第三军团应先察明经桐梓以南到城之东南通绥宁〔阳〕道路,第一军团应察明经桐梓城北炒米铺到城之东北及以东的道路,限二十五日二十四时电告。戊、我率军委直属队明日由官殿[店]进到九坝。
7 i0 E; Q& {0 c  H; g7 K+ ?! C8 a+ }2 Q/ K  T6 A# o" R- I, R) I4 ?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夜袭桐梓县城,击溃黔军第四团蒋德铭部两个连,占领桐梓县城。+ P7 I' A/ x' c# V: ]1 p8 L
7 Z9 H; O3 F4 k/ r+ h8 y" d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杨尚昆:一、我第一团已进占桐梓城,敌约两连与我接触,退至遵义方向约三里处,仍与我一团部队对抗中。二、第一、第三军团明日行动应如何,望朱即告。- I3 i3 j: R2 [/ v) E1 N

4 w' H6 V9 W6 D同日 苏维埃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瞿秋白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径村被国民党军队逮捕。苏维埃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检察部部长何叔衡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径村突围时牺牲。& r) l9 f. S- z& v6 d+ g6 r

" r0 j2 I6 l8 N2 ]$ z& a6 @" b2月24日—2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桐梓发起攻击,红一师第一团击退桐梓守敌约二个连,再占桐梓。二十六日,率部向遵义攻击,二十七日黄昏,红一师攻占遵义新城。二十八日晨,红一军团协同红三军团重占遵义,随即顽强抗击敌吴奇伟纵队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的反攻,经激战击溃该敌,并不顾疲劳猛追逃敌,再歼其大部。红一军团与中央红军各部在五天连续作战中,共毙伤敌二千四百余人,俘敌三千余人,缴获各种枪一千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0 D9 @  s& C% Y* W
+ J; c0 O% g) U1 x
2月25日 中革军委决定集中主力进攻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 m: x2 }7 o/ a9 @
, I, b& G0 z3 U/ t7 q$ X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迂回至娄山关东侧之石炭关,助攻娄山关。并攻占黑神庙、板桥(遵义县境)、观音阁等地。
$ r" V* h2 Q! p+ Y/ V% e. J
! [& B) R2 d+ D+ J4 h, ?% e同日 六时,致电中革军委:此刻尚未接得军委关于今二十五日行动问题的回电。现暂规定今日在桐梓城南门外村落宿营,以一部进占娄山关,向遵义侦察警戒。
$ d: J6 Y* ?+ Q+ X; ?7 p3 g! v% ?# K/ J6 ~' t8 z8 z
同日 十三时,致电中革军委:得悉杜少华[]率六团于明日到达黑神庙(桐梓东南三十里处),对我已占领桐梓城仍不明;黔敌第四团两个营在松坎,柏辉章[]似在遵义。一军团本晚宿桐梓北门外,三军团宿南门外,并以十三团占领娄山关,是否已达此刻未报。) o0 E- q1 ?' B  r9 ]" x( g7 d4 ~
2 e' R  F6 k* m! ]: l. i
同日 二十时,林彪致电中革军委:判断娄山关、黑神庙之敌,明日誓守娄山关、石炭关之线,待遵义敌增援到后,或甚至待川军更逼近桐梓后,以其主力出石炭关向桐梓行主要的突击,而在娄山关方向取守势或作辅助的突击。遵义敌明日下午可能赶到板桥附近,川敌明日将陆续跟追,松坎之敌两营明日亦会向桐梓进逼。一军团主力今晚在桐梓之线宿营,黄昏时已派第一团缺一个营星夜驰赴石炭关,如该处尚无大敌,则明拂晓可占领该关。三军团在红花园附近。一军团明二十六日应进至牛市场、河之溪之线隐蔽集结,准备(二十七日)晨向娄山关、板桥之线突击;三军团以一个团在现阵地与敌对峙并加筑工事,主力两个团于下午转至娄山关以西或西南适当地点隐蔽。三军团另一个团为一军团指挥,以加强一军团方面之突击力量。三军团各部统于二十七日与一军团同时向娄山关以南之敌猛攻。如一、三军团明日即行攻击此敌,则无法在明上午包围迂回到娄山关以南;如单从正面攻,则兵力用不下,且系仰攻;如即令明日部队在明日下午能赶到娄山关以南,但必极疲劳,且当日不能解决战斗;而明日下午,遵义之敌有赶到娄山关以南之极大可能。遵义娄山关之敌最多不过八团,但不充实,素质为黔军之更差者。如在二十七日突击此敌,我五、九军团及干部团主力可能赶得上参加此战。[]
) e" @* q  z- r; d& U5 w: ?$ i2 Z$ J4 \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敌情如你们所知,估计守娄山关、黑神庙的柏(辉章)、杜(肇华)两部可能为黔军第一、第四、第五、第八、十五、十六共六个团或仅一部共三个团,有凭娄山关相机出击阻我南下掩护遵义以待薛敌来援的模样。(乙)我野战军应以一部阻滞四川追敌主力,坚决消灭娄山关黔敌,乘胜夺取遵义城,以开展战局。我五、九军团主力明二十六日均移宫店,其两个后卫团分在温水与新罗坝两处阻滞川敌,并令其在二十九日以前不使逼近桐梓。(丙)我一、三两军团及干部团统归彭杨指挥,应于明二十六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该两军团及干部团明日进攻部署,除照彭杨二十五日十四时来电外,兹补充指示如次:A.右翼队第三军团从正面进攻的十三团及预备队干部团,应预计我迂回部队尚未到指定地点攻击时,该敌可能向我出击,反攻桐梓,因此须预筑工事准备顽强扼止之,及迂回部队攻击时则行猛攻。D.两翼迂回部队所取道路不宜过远,以免延长时间,并须注意到达与攻击时间的配合。C.两军团在运动及战斗间,三军团向遵义及仁怀方面,一军团向遵义及绥阳方面侦察警戒,D.进攻成功后应乘胜直下遵义,而以清扫战场任务交干部团,万一今夜或明晨敌退应猛追。E.两军团后方暂在桐梓城,应准备随战斗之进展转移于遵桐马路以西适当地点。F.第一军团教导营应留桐梓城北端,向石牛栏方向游击警戒,向正安方向警戒,军委警备营将于明二十六日晨到桐梓城任城防。(丁)战斗前政治工作应使战斗员认识此战役为立足赤化黔北之关键,鼓动其拼命争取胜利。(戊)我拟明日十三时前到桐梓城与你们用无线电联络,娄山关正面部队则用原有电线。(已)彭、杨攻击命令,望告军委。
) N7 X: X& O3 C6 U  _8 [
. I- C0 X% v# R9 U' q/ d, K2月2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部队从右长岗、大银场出发,攻占石炭关后继向黑神庙东南之娄山关敌人侧后迂回攻击。
* ]- M2 a  I8 H
* Z7 |3 _% H9 }$ C  C, o, v: O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今二十六日被我击溃的黔军约六个团,估计遵义空虚,薛敌唐、韩两师今日以前不能到遵。乙、我一、三军团仍由彭、杨指挥。应乘溃敌喘息未定跟追直下遵义,并准备打击援遵的薛敌唐、韩两师。现三军团一部追击,一部停在四都站,而—军团又徘徊途中,将使敌人整顿抗我,是不对的。刻已令二师今晚回到板桥受命再追。丙、我一、三军团今二十六日夜及二十七日行动要旨如次:A、第三军团全力为第一梯队,应乘破竹势赶快直逼遵义城。如三军团主力末动,应于明二十七日一时起续追。B、第—军团为第二梯队,一师应于明日一时,二师三时,各由板桥开始续追。C、行进中要集结,日间注意防空。D、进攻遵义布置由彭、杨决定,要在明日十二时前开始攻击,干脆解决战斗,并准备转击可能援敌。丁、夺取遵义系我军继续作战、生存黔北和得着休息、整理的关头,望鼓动全军于明日取得遵义。
; g$ `+ T9 I7 d5 J- r3 _1 \) [/ F* ~4 g; ?3 f5 [1 f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关于利用原电报线联络及窃听敌情致电李聚奎、黄甦。李、黄:望立即利用原电报线与我们联络,但必须剪断通敌方向之电线,而在敌方电线上亦须接线偷听敌情。
" H4 {) x8 V! a8 {3 W( n8 m' Q& l* t8 B* Q3 c8 o
同日 二十二时,林彪发出红一军团命令:“已令二师立刻出发沿马路向遵义追击前进,并限于明日十时前占领遵义城。一师亦应立刻轻装从现住地出发,沿马路向遵义城追击前进。如三军团部队在你们前面追击时,则你们随其后跟追;如三军团停止未追时,你们应超过他们,迅速追击。”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中革军委以红五、红九军团在桐梓西北地方迟滞川军,集中主力南取娄山关。红三军团第十三团于当日晚攻占娄山关。接着红一、红三军团在彭德怀、杨尚昆的统一指挥下,以一部兵力从正面钳制敌人,集中主力分别从两翼向敌人后方迂回,歼敌一部,余敌惧歼,仓皇夺路南逃。娄山关战斗后,红一、红三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攻克娄山关后,一军团在黑神庙偷听敌人电话,得知遵义只有敌军约一个营,其他是娄山关溃退下去的部队,敌师长命令他们在遵义城外各处整顿,不准入城。获知如此重要的情报,林彪、聂荣臻顿觉机不可失,立刻给其正在追击溃敌的前锋部队第一、二师下令。彭德怀则得知吴奇伟的增援部队即将赶到遵义,因此严令部队不怕疲劳,必须在27日晚占领遵义,结果三军团在28日凌晨完成了任务。吴奇伟在27日傍晚赶到遵义南郊忠庄铺,却没有立即投入战斗,而先会见了刚从城里逃出来王家烈,商议的结果是决定次日晨趁红军立脚未稳发起反攻。结果这一切又尽被红军掌握,军委决定针锋相对,趁敌军长途跋涉喘息未定之际先声夺人,发扬红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特长,主动出击,把吴奇伟打得落花流水。这次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长征中红军的通讯技术人员除了利用无线电侦听与破译敌军电报,还充分利用有线电监听敌人的电话而获得长途奔袭进行运动战成功的一个范例。[]# D$ `8 }3 W6 T7 I# {; }

( ]9 X1 Y- ]* @% f同日 红三军团攻占娄山关。
1 B& [* n; Y; L% x* F3 F4 M3 p* [. i
2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以集结主力打击增援之敌为目的,随红三军团进入遵义城东南水师坝及其东北集结。8 S: U" C- V# `& P

& T0 M3 C. f" W( F同日 十五时,致电中革军委:黔敌今晨以一、五、八团在石子铺、董公寺与我三军团部队接触,约二小时,敌溃守遵义城。一、三军团各一部正攻城,主力均在新街以北集结未动。
7 R% T  z. w( `# q7 ], f# w, }; G& v  ~- k9 u4 i3 V- t; H( \
同日 十八时、二十一时,连续致电中革军委:击溃之敌现守遵义老城及红花岗,无退却征候,谅该敌系固守待援。我们以小部队袭城,主力休息。把在遵义东南之第二团撤回,因不易联络。新城敌人已退,我军已入城,老城亦无枪声,谅亦无敌。& [  X5 l) {: E. H: z% f
$ ~' Z; u* k% _" ^/ ?/ l/ p: m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多部敌军正向遵义逼近,可能于明二十八日下午到遵义。情况迫切,而夺取遵义之战又是转换战局的战役,要求一、三军团尽其全力,期于今二十七日协同干脆消灭遵义之敌,“勿使良机稍纵”。3 g! H9 K3 H( n

$ n7 [% ?) A! t. {同日 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韩汉英部第五十九师、唐云山部第九十三师渡过乌江。
9 q: J8 r9 O+ i/ H; X# s+ h* P5 |# ^
2月28日 七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并告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遵义新老城已于本二十八日晨完全占领,缴获在清查中。3 Y* f0 a0 }3 @4 C
: J' D" E) {  S' U1 L" K, _; P
同日 红三军团在红一军团协助下攻下遵义追击溃敌时,与驰援遵义的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接火。敌人向红三军团据守的老鸦山阵地猛攻。林彪率红一军团从城东北侧迂回到城东一线丘陵上隐蔽集结,在山头上可以看见红三军团正与来犯敌人激战,空中有敌机狂轰滥炸,情况很是危急。林彪在前沿指挥所指挥,他没有让红一军团直接攻击红三军团当面敌人,而是一直用望远镜观察敌人后续部队的动向。就在敌人后续部队从红一军团集结地附近向老鸦山前进时,林彪命令迅速出击。这样打法,既避免了红一军团陷入敌人的夹击,又突然改变了战场态势,解了红三军团之围。红一师、红二师的部队迎着公路向下猛冲,敌人被这意外的冲击弄懵了头,纷纷调头逃跑。林彪看到这种情况,从参谋的包里拿出一个本子,撕下一张纸,然后对折撕成两半,拿起红蓝铅笔,写下了命令。他先画了两个箭头,标示了第一师、第二师的符号,又画了一条蓝横线,当作乌江,再画了一条红直线,当作公路,然后在上端写了一个大大的“追”字,分头传达给了第一师、第二师的首长。部队按照这个“一字命令”猛追逃敌。红一军团的部队一直追到鸭溪以南的乌江边。吴奇伟唯恐被活捉,率残部逃过乌江后,立即砍断浮桥,把大批辎重物资和一千多士兵抛在江北,成了红军的战利品。[]* b4 a; ~2 p# l: u5 y3 O, E
1 I1 o; x# Q* d( K, v9 g/ D: n  o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于遵义阻击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五十九师(韩汉英)、九十三师(唐云山部)对老城的进攻,并与国民党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部黔军(向新城进攻)激战于遵义城外红花冈、老鸦山、碧云峰一带。击溃九十三师全部,五十九师一部,红一军团第二师向乌江方向追击溃敌。
" H7 K- b: L4 J$ ^) Q
; n0 [/ Z+ F& y1 g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杨尚昆:一、敌九十三师全部及五十九师一部已[被]我完全击溃,缴获正在侦察〔清查〕中。二、我第二师全部及第一师之两个团正向贵阳马路追击,一师之另一个团正配合三军反攻插旗山、碧云峰并攻山之南端。三、已令第二师全部不顾任何疲劳的拼命猛追,直至乌江河边,将敌完全歼灭。如途中遇生力军大举反攻,则沿马路节节抗退,以争取时间。现令第一师之两个团停止追击,折回遵义,于明日拂晓赶到,协同三军团解决插旗山之敌。第一军团之非战斗部队在通团溪大路停止。
( N" A  ^/ y& B' r9 F. U! |1 `8 z6 H5 ^4 o# ]( E' }; r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薛敌今二十八日晚决向懒板凳、新站转移,并令周、万等部转向仁怀集中筑工事。乙、第一、三军团应不顾一切疲劳,马上乘胜南下,坚决猛追该敌。并部署在新站地域与敌决战。我主力须用在西北面迂回和截击其归路而消灭之,另以一个整齐的团带电台飞速由东向刀把水、老君关地域破坏浮桥,切断电话,断其归路。丙、五、九军团主力、干部团明日跟进。丁、军委直属队、上干队明拂晓入城任城防。戊、这一追击的决战关系全局胜负,无论如何要扩张战果歼灭其全部,不得丝毫动摇。己、执行情形,彭、杨立电复。
. @0 X- q; p# g( `' m4 D  u% i0 r) m0 [, l& _/ C% c
3月1日 零时三十分,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前令迂回刀把水、老君一带的别动团,关系战役很大,应由一军团选出交左(权)或周(兴)带去。”并指示了具体的战术。
' [" k7 c, E1 s% F8 K5 E9 v
( D8 D' W' u( m% [同日 三时,朱德、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军委决心增加兵力,继续战斗,争取最后胜利。”' ]9 q& P2 C7 m/ H$ d: W
, j+ I7 u0 o$ L1 y. \, t
同日 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我一、三军团今一日应坚决执行昨二十八日二十四时电令,火速猛追该敌,注意两侧包围,压迫其走乌江边而消灭之,以竟全功。”
1 i% X7 l* x1 ]* e0 a
; z8 p0 S; f. b; I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乘胜向懒板凳、鸭溪(遵义县境)方向追击逃敌,进至鸭溪及其附近地区。俘五十九师一部、九十三师大部,俘虏一千八百余人。, D2 E9 ~; s' i* X3 g- c
7 K4 n* I( B+ I# q7 D# f8 q
同日 九时,致电红二师:薛敌九十三及五十九师向大渡口撤退,你们须乘胜前进,消灭或抑留该敌。一师及三军团亦拟追击。# y$ p" |  Z, p% s6 [. z- Z8 b

) H( t5 r) N& C/ C2 }* S; _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陈、刘:(甲)黔敌一部今一日进向桐梓及红花园,我罗蔡之一部在类山关附近,刻已今第五、九军团主力火速赶到并守娄山关,迟滞桐梓方面之敌,以便一、三军团休息和回击该敌。(乙)我一、三军团以集结休息准备机动之目的,明二号动作如次:A、第三军团应在鸭溪休息。B、第一军团欠第二师应折转八里水地域休息。C、第二师应折转懒板凳休息。D、干部团欠第一营开回遵义城。E、各兵团在休息中应:一、除警戒本身、收集附近溃敌及其武器外,各向敌退方向游击侦察具报。二、擦枪、沐浴、洗衣等内务。三、须要进行准备继续作战的政治鼓动,且需顾惜体力。(丙)我明日在遵义城。
" \; m5 f) [" L; j- P( s* D- u4 E! ]- K  Z$ h
同日 中革军委发表捷报,公布:中央红军在“3日内连下桐梓、遵义,击溃王家烈8个团,消灭昊奇伟部2个师,缴获枪2000以上,俘虏约3000人,开展了黔北新的局面,造成了创造云贵川新苏区的更有利的条件,使围攻我军之敌不敢轻进”。1 z; H" X% x' x) n* h" h. K
; E$ _# ?" N  L3 F3 Y+ @
同日 毛泽东等随军委纵队进入遵义城。
3 J9 r" c- D. D+ [7 i5 B. |( B, u! I9 i! t4 a
同日 彭绍辉日记:在懒板凳。闻军委命令我回红三军团,彭德怀同志也要求我回去,但林军团长仍挽留我,并听林打电话给彭,彭不肯。
% W1 I% Q8 Z( S1 v; a' [+ s
( E0 e% Z! Q, z0 v! P& x& N3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遵义等地驻扎休整。
4 R6 s$ p5 d) p9 L( p
0 Q( P2 Z1 H3 E) |同日 蒋介石紧急飞抵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剿。其部署是:周浑元纵队进到仁怀、鲁班场地区,向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进攻;川军郭勋祺部由松坎和桐梓向遵义方向进攻,令一部从叙永、古蔺方向进攻;黔军一部在赤水、土城一线待机;滇军孙渡部进到大定、黔西地区阻堵;吴奇伟纵队和部分黔军在乌江以南息烽地区配合行动。
! |* e% O+ i7 M
/ K- B% W. O; E: I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并抄陈赓、宋任穷:根据敌情,部署明三日各兵团行动:第一、第九军团仍在娄山关、板桥地带扼阻桐梓敌人南犯,并加紧向西翼游击警戒。第一军团移到遵义新城以北地域,对绥阳、湄潭方向警戒。
; O, n" q! N3 W9 U" n$ }7 F( q5 i  N( C" Y) c. X
3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驻遵义新城、董公寺等地休息整顿。
7 |- n5 L- a- F; @. Q' l2 A* X5 N% Y% w9 ^! p
3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连以上干部,在遵义老城杨柳街总政治部驻地天主堂参加会议。毛泽东作报告。( N3 Q3 n$ }/ H4 H0 z
$ L# j8 z, p' g
同日 十八时,朱德、周恩来、王稼祥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为加强和统一作战起见,兹于此战役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 i+ K# B9 a& Y

/ d" Y  I5 K/ {) h: Q# D3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遵义新城北门出发,向鸭溪前进,寻机歼敌。1 L; R8 [1 d+ C$ [1 p0 `& k! U1 ^
$ {5 ?  @6 j1 ^  |
同日 三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甲)敌情另电。(乙)我野战军决以九军团在桐、遵间地域吸引川敌向东而钳制之,主力则西进遵、仁路上突击周敌。(丙)主力之第一、三、五军团及干部团今五号应集中于鸭溪及其附近地域,其具体部署由前敌司令部直接指挥之,行军部署应如次: A、第三军团上午停鸭溪待命,以下各兵团应依下述行军序列取道忠庄铺、马坎向鸭溪运动。B、前敌司令部六时半由遵义老城出发。C、第一军团七时由遵义新城北门外出发。D、干部团十一时由高桥出发。E、第五军团十时出董公寺出发。F、第三军团后方部十四时出遵义新城南门外出发。G、第一军团后方部十六时出遵义新城出发。H、野战司令部停遵义。(丁)各兵团一到集中地即受前敌司令部指挥,但第一、三军团后方部则受野战军司令部指挥,并临时指定其宿营地点。- a/ {9 b! s+ i7 L4 f1 }$ W% @

6 C7 N/ }4 U( s; Z/ [; L1 x# `* a+ ?同日 二十三时三十分,毛泽东、朱德于鸭溪司令部致电林彪等,下达《前敌司令部关于消灭萧谢两师的部署》。一、判断周纵队肖谢两师共七个团明六日有由长干山向枫香坝、白腊坎前进,万师六个团则有向长干山前进模样。黔敌何知重部三个团将由石坑坳口向大黑水前进。二、我军有首先消灭肖谢两师之任务。明六日部署如次:(甲)一军团及干部团为右纵队,于明六日拂晓取道花苗田向长干山、枫香坝之间攻击,其第一师应绕至倒流水、李村地域突击敌后尾,以第二师向青坑地域之敌侧击,干部团随第二师前进,受林聂指挥。(乙)三军团为左纵队,以主力三个团经温水沟绕过温水大山西端向倒流水、青坑、养马水,由南向北攻击,以一个团扼守九龙山、白腊坎,正面吸引敌人东进。该军团应派出小部至太平场以南迷惑并钳制何敌。(丙)五军团为总预备队,进至白腊坎附近待命。三、明六日各兵团须以猛烈动作解决敌肖谢两师,以便七日继续对万师作战。四、总后方在鸭溪、花苗田至遵义地域。五、前敌司令部随一军团司令部前进,明六日在白腊坎。附记:通讯联络除用无线电随时报告战况外,规定烧烟火办法,大胜利烧三堆火,小胜利烧二堆火,相持或不利烧一堆火。
3 z2 j" T; \+ _8 g( h) G' r/ u5 b. }! Z& O3 m) x
同日 红军在遵义第三中学召开祝捷大会。
% c* {1 N, i* _: l9 o; M4 l0 C: D) T: F: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经马坎、八里水出发,向鸭溪前进,寻机歼敌,进驻乐门城。
1 L& {7 `9 V- C( \+ A: W' h9 S/ V2 V2 d
3月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向长干山、白腊坎开进,寻歼中央军周浑元部未果。向西安寨、泮水方向寻歼王家烈残部未果。1 A; O' a& @  Y/ t

) B! a/ {9 h  }+ e& z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鸭溪、花苗田一带,以备战姿态休息补充整理,开展群众工作。5 C  F3 N" N, \# P

7 [# G5 {$ k" B9 y' D8 S3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全部集结鸭溪地区,休整、备战。
4 H& N+ Z9 M0 m4 Z- a
* n$ w; P8 O; x3 v. s$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我野战军以待机机动的姿势休息、补充、整理和赤化所在地之目的。”2 l  Y9 I& Z- d8 H- f

7 b9 s, k2 j4 F- R3月8日 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并告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我一、三军团有继续迷惑和吸引吴敌向西、周敌向南,以便我向周敌寻求机动的任务。”八日的行动如下改变:第一军团在原住地不动,并向长岗山及毛石坎严密警戒。
/ m/ E" f  [: c' }- {3 f! a  r' C6 ~' t1 }$ h3 n
同日 红一军团主力仍处于休整,同聂荣臻率领司令部移驻箩筛坝地域。9 V9 Z4 J- }! T8 \
1 h# T& ~% B& r6 k) V$ h  z
同日 中共中央发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全贵州告全党同志书》,指出:遵义战役的胜利给了我们在贵州首先在黔北站住脚跟,开始赤化群众建立苏维埃根据地的可能。这一胜利是在党反对了军事的单纯防御路线之后,证明了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正确,粉碎了一切动摇悲观、过分估计敌人力量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等机会主义观点,发扬了红色指战员的高度积极性。遵义战役的胜利就是党的路线的胜利。
, q# L+ R1 D' R) ]7 U
+ X1 q; r$ I% b- J4 n0 q同日 出席方面军于遵义中学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
$ f( F9 u5 x. r4 L  c) F! a2 H4 f% Q6 M2 ?! S* v
3月9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及干部团为右翼队,分别经平家寨、元宝山向长干山方向攻击前进,以迷惑和吸引敌人向西向南前进,寻求新的机动。十一日,集结于平家寨、纸房、甘溪地区待机歼敌。
* m; l/ D/ I: x- Y& j! b
9 |. S& B  A" `7 m+ s同日 三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并抄陈赓、宋任穷,作出红军主力迂回攻击长岗山周浑元部的部署:第一军团及干部团为右翼队,由西北迂回攻击长岗山之敌。
3 m& y3 j" M9 \. L( C- S+ t, r& P
3月10日 红军放弃遵义,挥军西进。% G; y$ ^/ ~4 X
' M1 C  {. {. m7 }4 t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干溪出发经井坝,进驻严家寨。
. F5 j6 E/ h0 `% O. O* c, f0 D
4 z) t" s$ \& `6 x同日 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万急)朱主席:关于目前行动,建议野战军应向打鼓新场、三重堰前进,消灭西安寨、新场、三重堰之敌,方法如下:一、以三军团之两个团经安底、儿母洞向三重堰前进,以三日行程赶到,切断三重堰至西安寨地域之敌退黔西之路。二、三军团另两个团及一军团之两个团明日协同消灭西安寨之敌,一军团之两个团明日经洪关坝,十三时到达泮水,断西安寨敌退新场之路,三军团之两个团经波罗海到西安寨,于十四时到达西安寨(西安寨到泮水十五里)。十一日此一、三军团之各二个团到达打鼓新场。三、第一军团主力四个团经永安寺、无马口、岩孔于十一日到达打鼓新场附近攻击,干部团明日佯攻周敌。四、第五军团为总预备队,明日由原地出发向打鼓新场前进,限十一日到达。五、第九军团任务依旧。并与聂荣臻拟制了具体作战计划。. T- g( N+ l' n. C

$ \" z4 W, s2 q1 d+ W& o6 A同日 中共中央负责人在狗坝召开会议,讨论林彪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会议除毛泽东外均同意林彪的计划。毛泽东不同意这个计划并在会后找周恩来要他晚一点下达攻击命令。之后,周恩来立即再召集会议,说服与会者,放弃攻击打鼓新场。同(十)日二十一时以中革军委的名义发出电令:“集中平家寨、枫香顶、花苗田地域,以便寻求新的机动。”即,放弃遵义,放弃攻击西安寨之敌。次日,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说明放弃攻击西安寨、打鼓新场的理由。认为“滇军鲁旅已到黔西,十二号可到新场,安、龚两旅则跟进,依此,我主力进攻新场,已失时机。”: }! C, G& y- q" m
; ^' G4 w& N6 W" @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下令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而向平安寨、枫香坎、花苗田地域集中,寻找新的机动:(甲)敌情另告。我九军团今日十日下午在四都站附近与由桐梓南下之川黔两敌对战。已令其于明十一日拂晓前脱离黔敌,由马路以西之迂回外围转移于遵义通毛石坎路上拒止敌人。(乙)我野战军以放弃遵义、集结主力、准备转移、寻求新的机动之目的,主力各兵团明十一日行动应如次:A、第五军团应集结于长干山、大王寨之线,以一营佯攻坛厂之敌,以掩护我主力集中。B、第一军团应集结于平家寨、子房、甘溪地区向坛厂警戒,封锁消息。干部团仍受林聂指挥,集结于甘溪附近,并望以地点电告。C、第三军团应集结于花苗田、枫香坝,向遵义及大渡口方向警戒并游击侦察。(丙)各兵团应特别注意:一、进行战斗动员和政治工作。二、严密防空并教育新战士、夫子防空动作。三、安置伤病员在群众家中。四、捕杀敌探,打击其别动队。(丁)我率军委直属纵队在狗坝附近。2 \9 t% ~+ `( _1 Q/ g1 S2 Q, R* K

9 b6 w! s. T; N. ~) z同日 毛泽东鉴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提议成立三人团指挥军事。
; ]& |$ p1 i4 V! X2 ?# q/ `. y$ v0 ~5 F' ^/ o" @7 ?) F. m, W$ H
3月11日 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向仁怀、茅台进军。  I5 G# M+ r: T4 X+ F: O

% U' s# \1 n, q$ o' y1 J7 a: t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集结于平家寨、纸房、干溪地区待机歼敌。& K% d) x8 V  C3 S

) j# ]4 f7 V+ O( I; H" g$ Q, R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据昨前两天情报,犹旅已出西安寨退泮水,如见我大部则续退新场。滇军鲁(道源)旅已到黔西,十二号可到新场,安(恩溥)龚(顺壁)两旅则跟进。依此,我主力进攻新场已失时机。因为我军十二日才能到新场,不但将为黔滇两敌所吸引,且周川两敌亦将出我侧背,如此转移更难,所以军委已于昨十号二十一时发出集中平家寨、枫香坝、花苗田地域之电令,以便寻求新的机动,望准此行动。决定不向打鼓新场进攻。
, n  Q  U  A2 t; T* |/ E
( M7 v3 _6 y$ h! ^$ J& z7 V同日 国民党军川军潘文华旅占领遵义。! b# k+ {# g# J! h1 S& R$ Q

/ ]9 O4 A' P* f/ R# q" j7 u5 q3月12日 中央政治局于苟坝(遵义县境)新房驻地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我野战军战略方针仍应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并应控制赤水河上游作为转移枢纽,以消灭薛岳兵团及王家烈部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对川、滇敌人须在有利而又急需的条件下才应与其作战,求得歼灭其一部。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成为最高军事领导集团,全权负责指挥军事。
& w7 p9 H: o% s; B2 W% c% i% x$ P0 k, R! `2 e1 f  W. z
同日 五时,中革军委在苟坝致电红一军团,“为寻求新的机动,一军团应于今晚经倒流水、长干山附近,于十三日十时开到井坝、石坑、凹口地域”。
3 L; n! T0 a7 t& M( P! P' E, M, ^$ I& A% X; o$ C" l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进至平家寨、田坝、井坝地区。
6 U! ~/ b) Q7 {; U5 ?, d1 D5 g) t' ?2 Q, u8 u1 [1 a
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我野战军决转移于仁怀东南及以南地区,消灭王家烈敌,以寻求对周浑元、吴奇伟两敌的机动,并略取和控制赤水河上游渡河。”& L) B8 F4 R5 l# ]0 ?
4 `7 U2 h5 [" x( H; q
3月13日 依据中共中央“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并应控制赤水河上游以作转移枢纽,以消灭薛岳兵团及王家烈部”的方针,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干部团向仁怀方向转移,经波罗海、井坝、观音岩、杨树坝和李村进驻永安寺、深水坝、五路口。十四日,到达坛厂附近地区。
; F( `. W' e/ ?5 i0 U" M
4 D1 c5 T. O. D/ \; I! a3 X+ M. e, d同日 一时,同聂荣臻根据部队实际情况给中革军委回电:因队伍拥挤走不动,我们即令直属队二十四时到田坝、李村之线宿营,准备明早续进,一师于明晓可到井坝、红关坝之线,二师可到波罗海。[]% V* @7 D/ d1 l$ f4 c$ j5 H4 f' f
$ \  y% Y. N6 Y: z
同日 六时,同聂荣臻于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三日关于部队宿营一事第二次致电中革军委:中革军委根据吴奇伟、周浑元两敌将向红军出击的情况,令红一军团十三日上午原地不动,以一部占领长干山,下午准备出发。“因石坑、凹口、井坝一带,共有不到五十户人家,无法住下全军团。二师今晨大概会到波罗海宿营,该地离西安寨只有十五里……”[]/ j2 B: R; K, u; j, {0 }' p; I) I

/ h* g; U0 L4 y* E3 U$ G同日 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我们照昨电令,已令干部团昨晚开倒流水,枫香坝之青坑,归建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并告一军团直属队今日停止井坝地域待命。[]  ?; y$ [9 z8 n

0 S* g9 h+ ^" _& z1 `同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给部队电报命令:令红一师应移至吴马口,向三元洞严密封锁消息与警戒。红二师移至永安寺、深水坝一带,军团直属队前梯队到深水坝附近,后梯队移到井坝以西。[]
+ s- H" e0 n9 @% ^. r
& s5 P8 i/ p7 M# W8 V5 ]- B, e" Y2 l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董振堂、李卓然,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彭,董李并报朱主席:一军团及干部团于十一时到达李村附近。三军团部队正在续到中。现决定以主力由翁石坝向鲁班场东北端攻击。以一师之两个团由鲁班场之西向东突击。干部团在李村策应,望你们配合行动,迅速将当前之敌解决。0 ^3 t6 |# y! _  a: f* ^' B; t
. U2 x1 H) N/ `: K' {2 y" d8 k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依据目前情况,党中央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战略方针仍应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并应控制赤水河上游以作转移枢纽,以消灭薛岳兵团及王家烈部队为主要作战目标,对川滇敌人须在有利而又急需的条件下才应与之作战,求得消灭其一部。(乙)军委依此方针决定,我野战军应向西南转移,求得在转移中与在消灭王家烈部队的战斗中调动周、吴纵队,实行机动并迅速略取与控制赤水上游的渡河点,以利作战。(丙)在这一战役中,各兵团后方统应向西。
7 u; Q; J, S! R2 c2 ?* U' [# K- k2 s6 [8 q# |7 p6 F( g
同日 二十四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决明十四号转移到长岗山附近伏击,并消灭吴敌两师,造成有利的战局。”! h4 t' [# i0 O, R4 k( c' V4 w. [

" |4 \/ K6 g  p% y同日 国民党军欧震第九十师、梁华盛第九十二师北渡乌江,进入鸭溪地域。
" G4 m. ^( C% v2 f4 B/ X1 b3 z# [7 I6 e8 v" u1 b5 Y! i! u
3月1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经长干山、桑树湾进至坛厂(贵州仁怀境内)地区。- K5 t' P  P5 X  |1 d# l/ @/ w
' B1 {0 w* |  `' v! E. ?& R
同日 八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万万火急)1、分水岭无敌,五军团于本晨占领分水岭。我们已令其主力推进分水岭附近,并侦察鲁班场地形敌情直告军委。2、另派一小部队注意封锁消息,进至吴马口与三元洞之间活动,诱引敌南进。; s5 K4 C8 z+ I+ a7 G1 ]5 b( Q

; s  d# P8 f* e" Q$ J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董振堂、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朱主席,董、李,彭、杨:(万急)1、我一师先头部队于二时到达坛厂,敌便衣队数十名向鲁班场逃去。第一师、干部团及军团部今晚在坛厂宿营,距鲁班场及仁怀均为三十里。二师在桑树弯宿营,到鲁班场四十里。2、据本日自茅台来人称,茅台无敌,仁怀情况不明。% M3 A! p8 S8 Z3 E! F
3 `) d9 V& D, _3 ]& F! l( t" A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甲、周敌三个师现在鲁班场、三元洞地带,其主力在鲁班场,似有第十三师之一部在观音场,吴敌两个师明天有到枫香坝可能,王敌可能固守孔岩、泮水、新场地域。现我一军团在潭厂、桑树湾地段,五军团主力在分水岭,另一个营在吴马口、二元洞之间迷惑该敌,三军团主力在梯子岩、牛仓坝、林家坪地域,其十一、十三两团计在吴马口附近,九军团在百谷坝。乙、我野战军决于明十五号以全力进攻鲁班场、三元洞地带之周敌,期于当天坚决干脆消灭该敌,而以小部在枫香坝监视吴敌。丙、为此,各兵团明十五号进攻动作应如次:A、第一军团、第三军团主力(限明日十二时前赶到鲁班场作战)及干部团为右翼队,由林、聂指挥,取道潭厂,由北向南突击鲁班场之敌之左侧背及左正面,一军团教导营应监视和相机消灭观音场之敌,并切断其通仁怀交通。B、第五军团及彭雪枫指挥之两个团为左翼队,由董、李指挥,应以五军团之一个营固守分水岭工事,主力则出分水岭,由西南协同一军团突击该敌;其三十七团一个营应协同彭雪枫指挥之两个团作战,并受彭指挥。彭雪枫应以三十七团一个营先进攻并吸引三元洞之敌向南出动,主力则从鲁班场、三元洞之间突击,并向五军团主力靠近。在雪枫末到前,董、李直接指示该营行动。C、第九军团主力应由蔡领率为总预备队,于明日九时以前赶到潭厂,另一团带小电台由罗指挥于明日十二时前出枫香坝以东地区游击、佯动,监视吴敌,并迟滞其向西进。丁、野战军此次作战,除预备队外均归林、聂指挥,一、五军团、干部团应于明日上午开始攻击,但左冀队之左翼部队应在八时开动。戊、各兵团后方应集结潭厂、桑树湾地段,受张云逸指挥。己、我于明日到潭厂附近。
, N4 }" ?, ~" y6 z( y4 c( {7 j. Q8 h
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据窃听仁怀电话之参谋报告,仁怀有民团之教导队长找冠英场某副官讲话。2、已停止令我教导营向仁怀前进,免引起周敌对其后方之敌顾虑。占领仁怀宜在战后待我主力已与敌打响后为好。0 i* h6 ^5 ?( L+ ~
0 o7 \* a! W: T- g/ t, F
3月15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由红一、红三军团及干部团编成的右翼队,在左翼队红五军团的配合下,由坛厂攻占观音场后,进至李村,向鲁班场(贵州仁怀)之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第五师(谢溥福部)、第十三师(万耀煌部)、第九十六师(萧致平部)攻击。十五时发起总攻,战至二十时仍然无法解决战斗,为保存红军力量遂指挥部队撤出战斗,退至观音场,并乘夜向仁怀、茅台转移。
$ H- [  X% e& N! B- ^6 X8 d
* P+ _2 a0 n! @0 [3 _% I同日 二时,同聂荣臻致电董振堂、李卓然,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治委员李干辉。董、李,彭、李:(万万火急)1、周[]纵队现分据守冠英场、鲁班场、三元洞,其主力在鲁班场。2、野战军决于本十五日坚决消灭该敌。第一军团及干部团本日拟首先消灭冠英场之敌,然后协同三、五、九军团会攻鲁班场(十时攻击)。3、第十三团、第十团应于本日十时向三元洞之敌突击,得手后继续向鲁班场突击。4、第五军团在三元洞附近之一个营及侦察连,有吸引敌人于三元洞方面之任务,应以各种手段伪装主力,并于本日晨七时开始佯攻三元洞之敌。5、第五军团主力应于本日晨十时以前到达鲁班场附近,以小部向敌进行战斗侦察,选择攻击点,并妨碍敌筑工事。如敌向冠英场移动则极力抑留之,待一军团及九军团到达鲁班场附近后,则协同一、九军团及十一、十二团猛攻鲁班场之敌。# F2 ?" N4 ?1 P& D! r; {
  G8 x' R; u+ ~- U, @) c+ \; u
同日 十一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冠英场无敌。我先头部队抵平桥时,与敌便衣队遭遇,将其击溃,继续占领李村附近敌之警戒阵地。2、现主力集结在翁石坝及李村附近,正在进行侦察。3、据俘虏称,周敌全部集结于鲁班场。: [+ Z' ]8 k' S1 O0 T7 f2 t& \3 C

% {0 k# w& I+ |; e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董振堂、李卓然,第三军团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治委员李干辉。朱,董、李,彭、李:一军团全部及干部团于十一时到达李〔礼〕村附近,三军团部队正在续到中。现决定以主力由翁石坝向鲁班场东北端攻击,以一师两个团由鲁班场之西向东突击,干部团在李〔礼〕村策应,配合动作迅速将当前之敌解决。
, _* W& X/ t6 n  J; t" d% u. ~" [9 |4 ?; B/ }! z9 u8 @
同日 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敌工事有一部分完成配备很紧缩〔密〕。2、我主要突击方向均密林,不易运动,且甚狭,须十五时后始能开始总攻。# K0 x5 A0 c5 l$ ]9 u5 [; `4 [: s1 ~
, x( c1 ?* |$ f; {4 Q
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杨尚昆,朱德和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彭杨并告朱主席,董李,罗蔡:1、截至十六时战况尚无大进展,现继续攻击中。2、你们应立即移至鲁班场东北地区,在第二师后推进,并相机加入战斗。
& Z  R# I: m6 S% ?' d! ]: R; f% a+ m3 K! }) o8 t) o0 \9 S
同日 自攻击鲁班场战斗打响后,担任主攻的红一军团三团和六团指战员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虽然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终没有突破敌人整个防线,并且遭遇重大伤亡,最终与敌人形成对峙局面。3 m* U; O- z/ O/ H3 e
% v; I9 @& o5 T1 y$ w; S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杨尚昆和董振堂、李卓然。彭、杨,董、李:本日战况无进展,我们意见,不宜与敌对峙。请[在]适当地点整理,并向鲁班场以东与我们靠拢。
5 A1 L2 h. Y0 U( U7 X" A
0 Y9 t8 l( R% i% g, \! {$ {7 Z+ h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战况如十九时电。现敌有由三元洞方向向我右翼高山运动。2、在这情况下,我们建议应转移地区,以一军团之教导营附两个工兵连立即袭占仁怀、茅台。3、现令各师为单位集结整理,派一小部分扰袭敌人。以干部团占领大路附近阵地,保障此路在我手;并令五军团及彭雪枫部即向鲁班场东靠近。4、我们后方梯队尚在桑树弯,请军委令其今晚开至坛厂随军委行动。
/ v: b, Y8 N/ _/ d
9 W0 C3 S# Q  p: [8 B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及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我野战军主力应立即乘夜转移到小河口、坛厂、仁怀、茅台地域,限明十六日午前到达。”+ X' }0 ^# R: j

! x$ X  ?% F  R$ A* \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派兵于十六日拂晓赶到茅台至小河口一段架设浮桥,并侦察徒涉场。
; T4 a( @& Y+ ~5 i+ U. V, {; ]- X! x
同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董振堂、李卓然和彭德怀、杨尚昆,朱德。董李并转彭杨并报朱:军委来电,我军乘夜转移至茅台、仁怀两路口之线。现决定左翼一军团及干部团沿大坪撤茅台左翼,三军团由彭杨指挥撤仁怀,你们接电后立即转移。五军团应掩护十三团首先转移。三军团主力之一部掩护五军团,一军团之一部掩护三、五军团。右翼队掩护之详细部署和路线之规定由彭杨决定之。各军团须于明拂晓前撤完毕。' V. o. {% F7 r! j% v" O
8 J) v" @8 ]. ~( I& w
3月16日 一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已派三军团之教导营协同上干队袭取仁怀。2、我们已令三、五军团到仁怀两路口集中。如军委仍令九军团到长干山,则请军委直接令五军团以一个团在坛厂掩护。
8 z$ e7 w% H; L8 `; Q1 h$ ?
8 u" i9 q, c# T同日 凌晨,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教导营袭占茅台镇(贵州仁怀)。$ p8 K& E  A8 }% |4 X! J7 ]' [+ _% g
! C7 q" C, ^" i
同日 十五时,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抵茅台。并指挥部队开始渡过赤水河(即三渡赤水河)。; L- k* A1 Z/ Q" H8 T0 }
7 M% l' f7 s. \) N6 b
同日 十六时三十分,朱德下达西渡赤水河的命令。
1 {% L6 S5 C4 W! J$ J8 _" p  a& D7 ?! {: ^
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朱主席,彭、杨,董、李,罗、蔡:1、鲁班场之敌约两团向冠英场前进,现与我干部团及第三团、第六团之一个营在冠英场西南地域对峙中。2、我教导营本十六日晨袭击茅台侯之担[]这一个连,俘虏人枪数十。3、浮桥本日可完成两座,茅台上游有一徒涉场。4、一军团主力已于十六日五时到达茅台宿营,并以一个团及教导营过河宿营,向古蔺方向侦察警戒。5、彭雪枫率之两个团及五军团在三元洞方向之一个营是否归还主力请告。
# A% `" y) d9 ?& E& a' N& t; {- y' z
4 I/ r4 N5 J/ d9 P5 u. @% l0 j( W同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和罗炳辉、蔡树藩,董振堂、李卓然。朱主席并告罗、蔡,董、李:1、浮桥已勉强架成两渡〔座〕,因材料缺乏。2、距茅台上游约四里之王高沟〔黄桷沟〕水最深约一米达,可以徒涉。3、敌约一团进至冠英场附近,分左右两翼包围警戒中。三团将敌左翼击溃,并协同干部团准备突击。但于十六时许敌即退回去。现令干部团和三团于黄昏时撤退至梅子坳。
9 H: A# s4 }/ e) V) S+ u) ]8 X% v: _4 h
同日 十八时,朱德致电林彪等:(一)敌情另告。(二)我野战军决于今十六晚和明十七日十二时以前,由茅台附近全部渡过赤水河西岸,寻求新的机动。(三)为此,各兵团于今明两天渡河动作应如次:一、干部团应于今十七时在茅台渡河地段布好阵地,掩护渡河。但须以一个营先渡河西候军委到时掩护其行动。陈、宋并为全军渡河司令员及政委。该团并应于五军团到时将渡河指挥及掩护任务交五军团,并于明四时至五时渡完,渡后即向西走二十里,在军委以西隐蔽休息,向西警戒。二、一军团应从今十八时起至二十二时止渡过河。渡后即向西北通核桃坝方向走三十里隐蔽休息,向西北及二郎滩警戒。三、军委应从今二十二时起至二十四时止渡完,渡后即向西走十五里隐蔽休息,即以干部团之一营向西警戒。四、三军团应从今二十四时起至明四时止渡完,渡后即向西南走三十里隐蔽休息,向西南警戒。五、第五军团应从明五时至七时止渡完,当向茅台渡河时须留一个营及侦察连在两路口、盐津河附近,对观音场方面警戒,候九军团通过两路口后跟进归还建制,该军团并于明四时前接任干部团掩护渡河的任务,候九军团全部渡完后即破坏诸渡河点渡河器材,扼守西岸。六、第九军团应从明九时至十一时止渡完,渡后即向西走十里隐蔽休息。(四)诸兵团都应依据上定渡河时间计算其现地行程出发于渡河前半小时开到茅台附近,并派参谋长到渡河司令员处接受渡河指示。(五)各兵团应将渡河后到达地点电告军委。(六)我率军委于今二十一时半到茅台(九军团洪(玉良)团长所率之两个连已随我们行动)。+ P* g" M  i3 O! X1 U- y
8 K& u: e5 V- _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周敌约两个团进至冠英场以南地区,经我稍事抵抗即退回鲁班场。
, N3 \" y1 \, [, k' P! {8 T) \4 Q+ z2 C: a8 H+ D! J2 c  T. d* J
同日 赖传珠调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 }' u9 ]4 y: q+ @  D, O/ P1 k

* T6 ?2 k# s, D1 K: T$ \+ w* J3月1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茅台镇三渡赤水河,经过土滩坝、草子沟、草子坝到达大村、三木坝一线。
, ]1 Y$ @( J) R" `+ z
) [! Q# L/ ^4 l; w" Z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决明十八号以一部停在茅台西岸扼敌,主力西进到待机位置,以便休息。”并对各兵团行动作了具体部署。
" d+ X% T+ r* s, G' [; u5 ~" @+ n! C) T3 c/ D0 F5 ?8 H
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1、鲁班场战斗,我们伤亡四百八十九人。内亡团参谋长及团参谋、营长各一、连长三、排长六,伤营长一、连长四、排长十。武器弹药还在清查中。2、连排长已由教导营调出好的学员补充,唯营长、团参谋长无法解决。3、一师去年八月曾送三个较好的连长于上队学习。现是否尚在不知,如还有其人,请即日调回我们(王天邦、邹正当、萧家全)。如无,请另调三个能任营长的(缺二,须调换一)及一个团参谋长。
) ~! E) x& S1 J1 c
& [/ V5 d$ C* x. {% @$ @  I$ K/ w3月1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进抵镇龙山一带集结隐蔽。
* J+ v* p1 W. V: K2 W- m( w5 ^3 P/ m3 ^$ E
3月19日 二时,朱德发布各军团及军委纵队十九日应到达地域的命令:一军团鱼岔、镇龙山。7 N* V' N# @: r3 P( b# ]

" k% @. s% J6 A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个团佯装主力经正峰寺、朝阳寺、泥壁水向古蔺方向疾进。击溃镇龙山、营盘山守军,占领蒋家田。摆脱了敌人。攻占镇龙山进至鱼岔、鱼陂水一带地区,就地休整,开展扩红工作。
" k8 s/ ^# m) D. D" f* D
4 G, G; z. Y* g6 E. v  [. a) G同日 二十三时半,朱德发布电令:我野战军诸兵团明二十号白天各在现地休息,并准备十六时后移动。
' s3 `4 n) D) Q! R& F, M
7 ~: d2 w4 J/ l* O$ X0 g0 x& i3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第一师及第二师大部,乘夜暗秘密地向太平渡、林滩急进,红二师一个团在镇龙山伪装主力向古蔺西进,迷惑吸引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北渡赤水河。3 x1 L6 h7 Q6 A, K7 R% _

8 H( ~& b: b% |同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甲)我军决东转经二郎滩、林滩之线渡赤水河。(乙)一军团得电后立刻派出两个先头团,每人沿途砍带可架桥竹子一根,并带全部工兵连夜兼程赶到,并急袭太平渡(今夜袭占)、林滩(明日上午)两点,抢船各架桥两座,由师长、政委分往亲自指挥。太平渡之桥限明二十一日十二时架成,林滩限十五日架成,其先头两个团主力应过河控制太平渡、林滩渡河点,向二郎滩、土城严密警戒。(丙)一军团主力(缺三个团)于今二十日下午出发,入夜后休息,限明十五时到达林滩渡河,限明晚渡河完毕,太平渡桥则交三军团渡。(丁)一军团另留一个团在镇龙山,今日向古蔺游击惑敌,明晨再随一军团主力前进路限十八时全部到达林滩渡河。(戊)架桥须绝对秘密,详细命令另下。你们部署望电告。" M4 _( j$ D/ j: J' y5 s1 E5 e

0 f( o, P1 u9 V2 u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蔡树藩:(一)估计尾迫我军之郭敌,将配合叙、蔺之川敌及毕节、赤水镇之滇敌等的截击,这使我西进不利。(二)我野战军决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二十一日夜由二郎滩至林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三)为此各军团今(二十号)明两天行动应如下:一、第五军团应以迟滞并吸引郭敌向古蔺前进争取渡河时间为目的,以两河口、大村、鱼洞沟、太平渡为后方交通线,明二十一日拒敌于大村以东至二十一晚,即速往鱼洞沟转移到太平渡于二十二日上午继续渡河。以下各军团采取道路及渡河点如次。二、九军团经核桃坝大路渡二郎滩。三、军委纵队经鱼洞沟渡九溪口。四、三军团经鱼岔、石夹口、走马坝渡太平渡。五、一军团经石夹口、走马坝渡林滩,在三军团未到前则以一部渡太平渡。(四)二项以下各军团于得令时即各派先遣部队带全部工兵、电台各赶到渡河点,各以其主力过河东岸向可能来敌方向警戒,并限于明二十一日十二时至十六时架好桥,各军团主力则限于明晚全部渡过东岸,但一军团主力运动时须加快速度,勿阻三军团,其在太平渡之先遣团,候三军团先遣团到后即协同动作。(五)为迷惑川、滇敌人起见,一军团主力在镇龙山应留一个团,并派队逼近古蔺方向之敌游击,伪装我主力西进,该团遂行此任务后,于明日午前跟主力进路,限于明晚渡过太平渡。(六)各军团渡完后各负责破毁桥梁,但太平渡桥梁须候交五军团使用和破毁。(七)我率军委于今晚移鱼洞沟,明午抵九溪口。5 |' \+ A# C: s" c0 N
+ T, f4 f) S0 B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乘夜暗秘密向太平渡、林滩急进,进驻鱼岔。' Y' a: j1 R( X4 B( s& E7 e% o$ `7 J7 S
1 m' M2 B$ A& m+ H2 \6 i
3月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太平渡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军团全部从太平渡渡口渡过赤水河,经下集、回龙场、二郎坝(四川境内)、火石岗(贵州仁怀)、松林坡、三元场、高大坝(贵州仁怀)、进至坪坝营再经河坝、山元场至遵义县的蔡家坝、观音寺直抵袁家沟。: _3 H; s- a& D1 `! K# u6 i
) R) ^/ `: s5 s+ X9 Z# t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我野战军渡河后应迅速南移,先敌到达遵义、仁怀的中间地段,以便实行新的机动。”依此部署各兵团二十二日的行动:A、吴敌有将转至仁怀、茅台筑碉消息。我九军团已渡过二郎滩,两河口敌人至今日十六时止未前进。五军团明日上午转至太平渡过河,并接收三军团一营的警戒。B、我野战军渡河后应迅速南移,先敌到达遵义、仁怀的中间地段,以便实行新的机动。依此,我各兵团明二十二号应到达下列地点:一、第一军团经临江场到周家场、二郎坝地段,并派工兵架好二朗坝浮桥,向桐梓警戒,向南封锁消息。二、第三军团到达回龙场、临江场地域。三、第九军团留二郎滩东岸,向马桑坪封锁消息,并扼守东岸。四、第五军团扼守太平渡东岸,并警戒土城。C、军委纵队明日上午在九溪口东岸之下寨、烟房沟地域。
2 O# ?+ H8 d  [! O7 j% M7 `8 ]$ i% v
3月22日 红军全部渡过赤水河,摆脱国民党军正在形成的包围圈。6 E$ ~8 e  q( k" E1 N

" b0 T  n8 _; K: r' V  o& i+ `8 P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临江场向仁怀、遵义方向前进,进驻桑木地区。, F. ]: W1 ]! G& |7 @+ i8 Y
3 Q' t  e" \  V* h0 ]
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我野战军仍以迅速动作进据仁(怀)、遵(义)中间地段,寻求新机动。”二十三日各兵团的行动部署是:第一军团应进到大坝场、松林坡地带,查明去三元场及水淹场的两条路。
# g% K5 t! c) h# y  {) x% ]$ L( _$ h; U1 o8 L+ h& T# U
3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二郎坝到达火石岗、五岔河、大坝地域。经火石岗、三元场、松林坡进入遵义县境。- H' E4 z9 s$ \, {: b& n# l
0 D7 I/ F9 L# P
同日 蒋介石由重庆飞抵贵阳,督剿红军。& n( A3 a3 _- s/ e

# J* j6 ]8 X& o# o$ {6 c3月2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进至平家寨、干溪地域。
: z3 F. c) {5 s1 C4 H$ q* \! I/ [8 s4 Y5 D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发出《关于各军团二十五日行动部署》致各军团首长电:“林聂彭杨董李罗何:(甲)敌人企图连接遵仁封锁线,阻我在其以北地区。(乙)我野战军以遭遇敌人姿势赶快通过遵仁之线,向北寻求新的机动。(丙)为此各军团明二十五日行动:A、第九军团应提早(超过三军团之前)进到楠木坝,向仁怀侦察警戒并散布我主力攻取仁怀谣言。B、第三军团应进到平家寨附近地域,向坛厂警戒,并侦明长干山是否有敌电告。C、第一军团应进到狗坝、两河口、观音寨地域并以有力之一团进占花苗田,向枫香坝、鸭溪线上之敌侦察警戒。D、第五军团应到水淹荡向仁怀、茅台警戒。E、各军团应乘月夜运动,在白天飞机活动时间,则区分各分队成梯队,伸长距离,加意对空伪装,逐段前进,黄昏进入宿营地,并要加强政治工作,使指战员努力争取南下先机。(丁)军委纵队明日拟进到闷头台地域。
1 L8 O9 c# O, [4 }, v" c
/ w, ]& z/ W7 X9 }0 i3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纸房、狗坝地域。
: I3 ?% O' F8 |" a' [# q. B$ h* [1 w  I4 F) J9 R- ^
同日 二十时,野战司令部致电各军团,通报蒋介石抵达贵阳及在遵义附近地区敌军部署情况。(密译):甲、蒋敌现抵贵阳。乙、周敌万师(缺一团)本日集中枫香坝,谢师两团二十六、二十七两日可赶到枫香坝,萧师仍分在枫香坝、白蜡坎。其余万、谢两师各一团尚在新渡、大渡口、赤水镇之线,待黔敌何、柏两师各一团接防。周敌并有酌派一部至长干山、泮水等处筑工消息。丙、吴敌欧(震)师两团在仁怀,一团两路口,梁(华盛)师茅台及其附近,唐师两团在仁怀、茅台间筑工。丁、黔敌何知重有两团在毛坝,柏师两团在鲁班场,有各派一团接周敌赤水上游防务消息,李成章(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第二旅长)旅到鲁班场,分一团到观音场,犹禹九(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三旅长)旅分在新场、岩孔、吴马口筑工。戊、魏(金荣、黔军二十五军第三师副师长)、蒋(铭德、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五旅长)两部仍在遵义,李(抱冰、第五十三师师长)裴(昌会、第四十七师师长)两师有别动队向桐梓前进。已、川敌昨二十四日潘旅抵龙新场,廖(泽)旅太平渡东岸,袁(如骏)旅土城,今日续进,田(钟毅)、刘(兆藜)、张(竭诚)三旅将在赤水、习水、松坎防我。3 h5 F& y  b% M+ ^5 A& Q
" u, O6 e# U1 s( }* t2 o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首长,告以作战方针。* O6 i9 b- D5 z" f3 B
2 m9 d* V' I* b7 B
3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协同红九军团向抢先进占长干山、枫香坝之敌周浑元纵队发起攻击,虽经激战,未能攻克。随后,敌吴奇伟纵队由仁怀地区赶来增援,占领楠木坝,长干山之敌又推进至平家寨、李村。二十七日,中央红军改变从长干山、枫香坝之间突围的计划,决定从鸭溪、白腊坎地域向西南转移。当日黄昏,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花苗田进抵鸭溪地城,监视和包围鸭溪之敌,以断敌通往遵义的交通,保障中央红军向西南转移。
5 u4 ?" i. L$ N0 {9 }* F3 N. ~7 p3 i" X' O" S8 b
3月27日 六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甲、长干山之敌已进占平家寨、李村,吴敌九十二师已到潭厂与我九军团激战。仁怀之敌约一营兵力已进占楠木坝西端之山地,余无新得。乙、因此,我野战军原定从长干山、风香坝之间突围行动已不可能,决改从鸭溪、白腊坎地域向西南转移,并规定今二十七日部署如下:A、一军团应由纸房、狗坝经过花苗田后隐蔽休息,然后分两路于黄昏时进抵鸭溪地域,监视和包围鸭溪之敌,切断其通遵义、白腊坎交通,有与三军团连络,侦查由鸭溪、红毛坝、张石坝到六古塘及底水河渡河的道路,以便明二十八日由泮水河的下游渡河。B、三军团(缺第十团)应由干溪经保海开至红石以北隐蔽休息,待一军团通过后即由花苗田进至白腊坎地域,监视和包围该地之敌,并向枫香坝进行佯攻,切断白腊坎通各方交通。侦察白腊坎经平桥、青冈坝到扁岩塘、官村渡河的道路,准备明日由泮水上游渡河。十团则留凉水井,掩护九军团转移,至十时后开白腊坎。c、鸭溪、白腊坎之敌如便于袭击,一、三军团得相机消灭之。D、五军团应由干溪与三军团取平行路,经庙林坝开至花苗田以北隐蔽休息,然后随三军团后跟进至白腊坎以北地域,并准备明日经白腊坎、马蹄石在军团右侧行动。E、九军团今日应转至干溪地域,向平家寨、长干山之敌佯动。丙、军委纵队今日转移至萝筛坝地域。丁、各军团应严防敌之别动伏击、袭击,并应留强有力的后卫和侧卫警戒。
: Q1 k* N' J% v4 b  F0 u# }, z, H% Z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鸭溪土坝、白蜡坎、底坝地区,监视和包围鸭溪之敌,切断敌通往遵义的交通,保障中央红军向西南转移。  B2 h& h, y- e1 r
' o! l4 E% x; w  b; x% T; I/ }% j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信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一、今二十七日二十时二十分来报告已收到。 二、对敌人守备碉楼的部队应以有力部队监视或包围之,断绝其与外面的通信交通,其突击队则置于该碉堡的附近,以便适时打击其出击或袭扰我后方的部队。三、对枫香坝警戒,在五军团未到和未派出以前,则由你们加强警戒,防其明了我军企图或袭扰我花苗田后续部队。四、一、三军团主力应控制于敌人封锁线以南,布置侧面阵地,其布置要旨:A、能掩护我后续部队通过封锁线。B、敌出击时,则便于侧击之。C、今后便于南移。但对于碉堡,如仅留少数部队随便监视是不能达到任务的。五、尽量侦察白腊坎与鸭溪之间南下的平行道路告我,最好一、三军团及军委纵队各有一条南下的平行路。六、一军团应于明二十八日四时布置就绪,并将后方通过封锁线;三军团则于明三时布置就绪,并将后方通过封锁线。这两军团在五军团主力及军委纵队未通过这封锁线时,不得撤收包围、监视封锁线的部队。七、五军团主力明二十八日上午通过这封锁线,以一部监视白腊坎,主力则南移于(烂沟、兴龙场地域)适当地点,对枫香坝严密警戒,该军团受彭、杨指挥。八、军委纵队明二十八日一时由花苗田南移,沿三军团路线通过封锁线,十二时可通过完毕。九、一、三军团应于明二十八日拂晓各派一个先遣团,各带小电台、工兵,全部前往底水河至扁岩塘地段赶快架桥,限明二十八日十二时架好,其争取架桥是由你们与林、聂商决,架桥进度随时电告。十、九军团已令其依托马宗〔鬃〕岭,明二十八日以主力向长干山,一部向枫香坝佯攻,吸敌北向,使其不能南下。十一、这信望你们妥为转达林、聂。先用电话通告,随抄寄之。十二、明二十八日,一,三军团主力集结鸭溪、白腊坎以南适当地域,准备与敌作战,由彭、杨统一指挥,望预筹之。7 t& z* v" G( z. Q6 L7 }5 W( g7 Y
: Z& ~3 Q4 A/ R" ?/ `, a# E( p- B
3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冒着暴雨由白腊坎与鸭溪之间通过敌封锁线,进至底坝,进抵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地域。控制乌江渡口。并在四牙坝掩护军委直属部队通过白腊坎。
4 W2 K( Y0 S, M( f8 O5 i, Q: W7 I2 e3 }6 M8 x# a) ]
同日 朱德致电罗炳辉、何长工:“我一、三军团明二十九日继续南下,争取控制乌江,执行新的机动。”; {) S/ n2 |' q* E' J

6 b* g, T1 K5 g同日 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 C+ Z% H5 q% @1 q  `# c, c
% _  ^8 T' V, e8 U3 x8 l
3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继续南下,进至沙土和狗场地区,进抵安底、茶园一带。& R% s) _" v3 o4 }/ ~

# l$ g. C& w( F, w7 S: K3 Y3月3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沙土、狗场分两路分别经三临水、罗家寨和翁贡水、后山到大塘。指挥红一军团进抵安底、茶园一带,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黄永胜)于黑夜从手扒岩偷渡乌江,击溃薛岳部九十一师一个营,俘敌营长。军团工兵连于大塘、梯子岩、江口架设浮桥。5 M4 Z+ S. q% P7 b
0 g) Y$ c, V; H& t$ h7 {.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渡过乌江向息烽疾进。军团司令部驻王家坪。3 Q9 ]9 y' f+ C# }$ g3 C

) Y! O, I, S) `( I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部署各兵团三十日的行动:“我野战军在桥架成时则南渡乌江,架不成时则速向三重堰与黔西之间西进。”对桥架成南移或架不成西移两种情况分别作出部署。
) |1 r! L$ w/ L) a/ i6 G+ x% r4 K- @1 k  C0 c4 V
3月3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大塘等处南渡乌江,进至息烽西北之蔡家寨、湖水坊地区,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2 l3 p! o: J" O8 \' \

+ m- s3 Z" B, D.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甲、敌情另电告。估计南岸之敌有集中唐师及郭、李(抱冰)两师各一部向息烽堵截我军,北岸周、吴主力有由泮水、安底向我猛追的可能。乙、我野战军主力应迅速渡过乌江,我五、九军团则尽力钳制与迟阻北岸追敌,以便我主力得集结南岸实行机动。丙、为此,我各兵团今三十一号部署:一、一军团限今晨八时前全部渡河完毕,主力进至蔡家寨、湖水坊地区,以先头因向息烽侦察前进。如息烽无敌或少敌,应相机占领之,否则监视之并封锁消息,对黑神庙方向应派教导营前出牛场二十里警戒。二、三军团随一军团在江口、大塘河、梯子岩浮桥渡河,限今十四时前渡完。主力经牛场进至黄冈、凤凰寺、苦草坪地区集结,准备协同一军团遭遇南岸之敌;其另一团应派往黄沙渡附近,相机占领该地,其后卫团在长坝,应掩护军团渡河。三、五军团继续钳制与迟阻周、吴、王三部,首先在苦茶园,最后则扼守狗场、沙土地段。四、九军团现在构[狗]坝,准备向南转移。丁、军委纵队限今十时渡河完毕,干部团则为后卫警戒。8 t' a; S% A. L) P: Q, z. n
% L+ t) e  R8 `; G
同日 红军除红九军团担任牵制国民党军的任务外,红军全军渡过乌江。直逼贵阳。
8 ]9 O4 }5 f! }# o
1 T+ r! R2 [: N' o4月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以一部佯攻息烽,红军主力逼近贵阳。进至小龙窝地域。2 e2 m/ }8 q* G% S. o5 t2 x
9 T- x1 q, a2 y8 h6 F9 h1 B, A+ d  o
同日 十九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A、估计蒋敌正以二路纵队企图堵截我军向西南转移,其孙、吴两纵队之先头部队可能于三号赶到镇西卫,而我野战军(缺九军团)全部通过镇西卫、贵阳之线须在四号以后。B、因此,我野战军决改经息烽、修文之线向东南过(底)寨渡河,以便寻求新的机动。C、我各兵团应即侦察下列路线,并准备明二号拂晓前出发和备足火把、响(向)导待命行动:一、一军团分经百花坪、底寨向养郎坝、桐子台前进,然后转向马场(紫江以南)、羊场续进。二、三军团经石洞,十三团则经九庄、石洞向猫场、狗场坝前进,然后转向新铺及羊场西南续进。三、五军团应随一军团后经王家坪、大寨、底寨前进。四、军委纵队应随一军团后及一、三军团之间前进。/ H% P) t& M$ @* k8 ]
' x, ?4 ^0 G9 C; c2 }6 u3 h. H1 b
4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抵潮水、九庄、龙盒山、石洞、底寨地区。! f4 Y& S( Q' _4 w" I

( P( T; J/ N7 B6 P同日 红一军团以一部佯攻息烽,红军主力逼近贵阳。, D) Q4 r* _1 S! t( k# Z* @& v

" L5 T6 G/ A" b# S同日 二十时,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甲、周敌先头昨一日逼近黄沙河,今二日可架好桥,明三日渡河,主力可到石洞追我,四日可超过扎佐。吴、孙两敌情况刻尚不明。李抱冰师两个团昨日集结黑神庙,三个团集结养龙站,明、后两天可能乘机截击我军。王敌何师有经安底向对门寨前进消息。乙、我野战军任务仍是迅速通过息烽、扎佐马路线,以脱离敌人而向东南机动。丙、为此,各兵团明三日行动:A、第三军团为右纵队,取两路:一经狗场坝、马安山、云山坝、大坝、大桥、新田、滥泥沟、凉水井往宋家渡渡河;一经扎佐、将军山、新场、新铺、徐家堰、展曹坝往苦竹塘渡河。明日各部队须在上述路线行八十里。该军团并应派先遣团附工兵、电台限四号到牛渡河架成两桥,另一个团为后卫,对来路、修文和贵阳加强警戒。B、军委纵队(含干部团)为中央纵队,经罗蒲洞、黑土坳、安马庄、龙场坝、桃花坝、白石岩、黑石头、滥泥沟、光村往油鱼井渡河,明日在这路线上前出八十里。C、第一、五两军团为左纵队,归林、聂指挥,取两路:一经底寨、阳朗、两流泉、底富坝、琵琶哨、大石板、羊场往小河口渡河;一经老鸦河、阳朗以南,白马洞、光度河、芭蕉湾、马场、杨米寨、羊场以南往脚都渡河(五军团则走其右路)。各部队明日在此路线走九十里。以上各兵团明日约达新铺、黑石头、马场、琵琶之线。第五军团明三日四时前应以一个团接收一个军团部队在杨(阳)朗、底寨封锁并佯攻息烽,以掩护我军通过马路线。该团应于明三日夜撤归,撤归时在主力后半日行程,准游击方式阻滞敌人。第一军团应留二个团继续封锁息烽,一候五军团接收此任务后,即另出一个团,限四日十二时赶到牛渡河边架两桥。另以一个团在通过两流泉后逼近紫江,佯攻、监视李敌,以掩护我军左侧。丁、我随军委纵队行进。; v! k" w8 s7 e9 w- a8 m6 f: {6 |

; a1 ~/ Q# @/ e4月3日 国民党军滇军孙渡纵队赶抵贵阳地区。: z: Z% U7 Y* g* I* \' n2 X
5 l  N7 e! \; ]* v% M* f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白马洞进抵窝坝地域。) q9 x9 ?2 X# Y( O
/ B% P; R3 s0 ^" G# N
4月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贵阳的沙子哨、观音山一带佯攻贵阳。掩护部队南下。/ @/ W. u. j9 \' @8 v; Q" l1 V

' C# Y) @) G# z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我野战军决突破诸敌堵截,相机出东南或南机动。如追敌逼近,则我钳制李(抱冰)师,突击吴(奇伟)敌两师,转移战局。”令各军团各在现地查明敌情,准备小的移动。
$ v- b4 x, s1 }; b+ }& {0 U& C- l3 S: ]9 h3 `1 u/ ~# U
同日 蒋介石由贵阳飞抵昆明,指挥对红军的围剿。
- H* |: {1 k" @" i% }+ A
+ D6 K3 Y1 q" w7 {* z4 K$ _2 S4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经林坡岗集结在平寨、谷坝、高寨、羊场地区,伪装东渡清水江。1 c" J7 ^2 G3 v

) x/ W* ~: s" |" K( t同日 十三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我野战军今五号应以小移动集结全力于下述地域,以便明六日进行作战机动,不便作战时,则仍继续前进。”第一军团(缺第一团)集结于平寨、谷坝、高寨地域。. S1 h9 I$ {, C. ]8 H' W7 R
$ \" J, i+ j' m, k/ ^' N
4月6日 中革军委发布命令:野战军决定于平场以南地区,以全力遭遇和伏击国民党军薛岳部两个师(欧震、梁华盛部),并将该敌消灭。为此,红三军团、干部团为左翼队;红一军团、红五军团为右翼队。但伏击未果。
! E2 Z5 z8 I  R. v3 o! ?; Z2 `; w3 j* m' e/ }$ s. K- Z( J* v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驻岗寨。. N( [1 g& Q- @* Z; [

1 Y/ ?: \" ], t% e% e* u( y" l4月7日 十八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滇敌有到贵定并向羊场“进剿”讯。(二)我野战军决从贵阳、龙里之间南进,望立即侦察由老巴乡、刘家庄转至洗马河、喇磅、隔水、高堡、龙里、麻若场及经观音山小路向王关、比孟场、鸡鸣堡的两条道路与其平行路和里程,准备一军团及军委纵队八号向此路前进。(三)你们派往水尾、独木河、红岩河的警戒部队今七号晚可作准备架桥东渡姿态,并即作侧卫及后卫警戒,随一军团后卫前进。(四)三军团先头师应准备明日三时出发,并有佯攻龙里之任务。
3 u' e/ Z! B+ }% H4 G% J9 v3 b6 O$ ~2 M/ `( W7 ^) ?6 `! a0 r* U6 T
同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朱德急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甲)估计现敌人吴纵队李抱冰师及在贵定之滇军将会攻草场,如其知我南移,则吴敌将经朱家渡向洗马河追,滇敌后续军队将开贵阳、龙里。(乙)我野战军决以遭遇敌人佯攻贵阳、龙里姿势迅速占领定番。(丙)各军团明八号行动:A.第三、五两军团为右纵队,三军团应派出两个先遣团,一经贵阳大道,限明十二时占领永乐堡、大关;一经羊角桥南进,限十四时占领梨儿关,均控制洗马河及龙里通贵阳两大道,并前出游击队作佯攻贵阳姿势,以掩护全军南移。三军团主力应明四时出发,进到永乐堡、梨儿关之间宿营,策应两方。五军团应由牛场坎经干坎、毛洞(不经洗马河)到大小谷龙,在三军团后经羊角桥进至梨儿关东北之源水井宿营,并应留后卫团在主力后,两小时后跟进,以阻滞吴敌可能的尾追。B.一军团及军委为左纵队,由一军团派出先头师(缺一团),经刘家庄、罗邦、新场,以一部佯攻龙里,主力控龙里以西之水桥、东下桥地域,限明十四时到达以掩护全军南移。军团直属队、军委前梯队及另一个团跟该师主力后,经高堡转小路,由观音山进至哨宫田、王关一带宿营,该军团后卫师及军委后梯队干部团经洗马河、新庄、元保寨、石头寨到搪房、高莱塘、哨宫田地域,以便策应龙里及贵阳两方友军。(丁)各军团应准时出动,加强侧卫,严密搜索。遇敌尤其小队应赶快解决之,迅达目的地,免被阻滞,并严密夜间警戒,破坏沿途电线。" N4 e6 E" J7 ^3 [/ j
* t8 u8 \& n0 y; p2 h* B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乘虚向云南进军。
/ s+ `; p* f! t* Z  }# h( _( V! D) X8 e2 j4 G0 K* ?0 b1 Q
4月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占领控制贵阳至龙里间公路的黄泥哨至观音山及其附近一带阵地,扼守三十余里宽的口子,掩护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至龙里间南进。一部佯攻龙里县的簸箕堡击退敌人的多次反扑。九日,完成掩护任务后,进至比孟场、鸡呜堡、麻若场地区。
: |) P6 U  H# X! p# b/ g1 m: q0 X8 ]0 K3 \# X- f- u9 e
4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越过湘黔公路经混子场进驻比孟场、鸡昌铺、麻若场地区。
( T. k: F# E% n8 i7 k; n9 e( X$ `& V4 A1 k3 Y9 E" a6 X
同日 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穿过国民党军防线,以每天六十公里的速度向国民党军兵力空虚的云南挺进。+ }3 `; B- ^# S5 N# t9 _1 [* [

. P3 ^' G2 O* d6 u, f5 y同日 蒋介石自昆明飞抵贵阳。
7 Z  \  w9 M/ \# k# `9 b8 H* C0 W! W
2 N- F) J2 x- ]5 S4月10日 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通报敌情。要求“各军团今十号拂晓由现地向西南地区转移”。一军团占领定番,主力进到赤土街、高正地域。
3 B4 _1 z6 E4 _! H  c! ]0 S( N* G3 t. J9 k, D' F- R1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西进,抵达赤水街、定番,进驻定番县城。
7 t# r3 K& e" I3 v: b# J
: G& P- z- Z7 ]. ?同日 蒋介石自昆明飞抵贵阳。
1 g3 f, w8 S$ |" d
& M4 z2 O5 `, [8 S4月1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西进,分别经沙坑、白水井和道口、白岩脚进至羊毛场。于十二日到达宗角场、长寨地域休整。
9 Q  n. p6 z9 ^& n$ n4 }, ]/ y% F+ l+ z1 }& o
同日 零时三十分,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和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我野战军以向广顺、长寨集结并寻求机动,打击追敌”,定十一日行动部署为:一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一部进至通广顺道上之沙坑场、白水井地域,另路进至白岩牌地域。3 K8 _: m/ k% u& T- }! W2 @
6 o) X9 n, l: p
同日 三时三十一分,同聂荣臻率左纵队西进途中致电第一师师长李聚奎、政治委员黄甦,第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刘亚楼并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李、黄,陈、刘并报朱主席:一军团以迅速西进并占安顺之目的,今十一日行动部署如次:李、黄率二、三两团及六团为先头师,由上马司地域出发,取捷径通过广顺进到广顺、安顺大道上约三十里处宿营,并准备后十二日进占安顺。陈、刘率四、五及第一团及军团后方部由□坝场、上马司地域出发,进到广顺地域宿营。军团直属队除教导营之两个连及政治部、保卫局、供给部各一部分人员在定番收集资材,于十时后向广顺前进。余概于六时出发,经翁卦、干姚、凉水岌〔井〕进到广顺通安顺道上一、二十里处宿营。6 ^2 A: m; W  J( _
; B8 G& o) O0 o4 ?0 k! j9 O
4月1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攻占紫云县城。3 o6 B1 r1 f8 F. L( T
' z7 R" q' A, m7 w" Q+ c
4月13日 红军突破国民党军贵阳、龙里之间的公路,打破国民党军的围歼计划。/ R: g0 c1 i, x( j5 ?# W9 L$ D, V
, u5 R# C0 m3 r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陈赓、宋任穷:(万万火急)(甲)滇敌集结一路向广顺推进并靠拢周吴两敌,使我不便回击。蒋敌刻似疑我将由安顺、镇宁之间前进,但如探知我将渡北盘江,则吴纵队温旅必由关岭铁索桥渡河控制兴仁。(乙)我军决速渡北盘江,先机进占兴仁、安龙地区,以利机动。(丙)各军团自明十四日起行动:A.第三、五两军团为右纵队,归彭杨指挥,其任务在争取先机由百层附近渡河进占兴仁。(1)十三团明日向江龙场前进,先遭遇并相机消灭温旅一团之一部,以伪装我军将进规〔窥〕镇宁,否则监视之,并控制猛村山南下道路,该团并应派侦察连经吴胜堡,郎洞马场、木村、关岭(或绕过关岭),限十五号赶到,并破毁铁索桥,当西岸无敌则过河往贞丰,否则沿东岸往百层归队。该团在江龙场之主力钳敌至十五号后,由猛村或小寨南下,在右纵队后跟进。(2)三军团应另出先遣团,带电台、工兵经石板井、栗树关、新路坡,限十六号午赶到马口洞、百层架两桥,主力则跟该先遗团前进。(3)五军团在三军团之东取道猫营、凉风关、白石岩、猴场坝向百层前进。(4)该两军团明十四日约到洞门寨、凉风关之线,十六日达百层附近。B.一军团及军委纵队为左纵队,其任务在罗炎附近渡河经册亨进占安龙。一、第一师应派先遗团带电台、工兵经紫云附近打邦、羊场、红岩,限十六日赶到罗炎附近架两桥。一军团欠第二师及军委前梯队、干部团经龙场、紫云跟先遣团前进。二、第二师及军委后梯队归陈、刘指挥,取道板当场、紫云、甲西、潘东、石屯向罗炎附近前进。三、明日一军团主力到沙坝、龙场,军委前梯队、干部团到狗场及其附近,第二师到老龙田之线,统限于十七日到达罗炎渡河点。C.各军团应派政治人员随架桥队工作,防土匪袭扰,对空隐蔽,争取弱小民众,扩大红军,由地方工作团分配粮食,特别要按期渡河,以便对追敌机动。/ [* \( I2 I# d8 |1 g; I" w1 E
* N4 L) E& V. g
同日 红一军团和军委纵队合编为左纵队。
' R$ l5 ?. A3 a' S9 G9 }! t7 l  {' @6 t. U
4月1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经紫云、甲西、平寨继续西进。' V, |7 q. f/ R0 T
! h: C! [: X% A6 Z
同日 朱德、周恩来、王稼祥、李富春急电各首长、各兵团:“以后打土豪,应归各该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统一指挥。”" X: N! v2 G% H

4 [& C6 B  k. }1 p. ?4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左纵队继续西进,红一师(缺第二团)及军团直属队和军委纵队前梯队,经紫云进至甲西、平寨地域,红二师及军委纵队后梯队和红二团由紫云出发经甲西、拉坝屯,于十六日到达罗炎及其以北地区。
# G+ ^( G( n" `+ q* q& w$ p# h% M4 S6 B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进至镇宁县境内。
' [/ a0 a5 x; a% ?5 i4 d% }) }: r. j" Q' \( M
4月16日 红军左右纵队分成几路继续向西进军。
7 G: g  F) |1 u% ~- O8 r+ z- T. ]; G: Q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进至杨家。2 z7 s7 p  J" V: m* b

$ J6 j7 W" [$ ]9 Q  N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军团及第一、第二师首长:“我野战军明十七日应完成盘江架桥,并开始渡河进占贞丰”,为此各纵队的行动部署是:左纵队的一军团主力进至罗炎以北渡河点,第二师及军委后梯队进至石屯、白石头之线;军委(欠后梯队)随第一军团部跟进。
% x  X6 k* `' u  n  p2 _# P. Y, c3 ^+ K; [4 Z% w- G$ X6 h) u* H
4月1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抵草坝,控制北盘江百层渡口,并架起浮桥。红一军团部队渡过北盘江。
& _+ h' L2 `( }; l$ Z: C- V6 p9 L1 G5 y4 }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万万火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 (密译):(甲)我军渡盘江后,估计敌情有下述变化可能:(一)孙吴两纵队在安南会合后向我堵截,或孙纵队经安南向我平行追击并图超过我军回滇防堵,而周纵队则大半将经盘江北岸向西防我北进。(二)滇省敌人将在滇东进行防堵,惟其部署尚不明。(乙)我军渡过盘江有首先向孙敌部队或云南来敌作战的任务,其行进路线预定如下:(一)三军团缺十一团经者相、牛场、白泥田、龙断坳向兴仁以北之安姑、排杉、马乃营地段前进并控制安姑西进道路,其十一团到关岭之铁索桥南后应为三军团后卫团跟进。(二)五军团经百层、贞丰、狗场、龙场、巴林向兴仁前进。(三)一军团主力(缺二师之一个团)经罗炎以北之者坪、贞丰、四门洞、马路河、屯脚向兴仁、父邦地段前进,二师之一个团带电台及地方工作团经罗炎、册亨向安龙、兴义前进。(四)军委前梯队改经百层随五军团后前进,后梯队则随二师一个团向安龙、兴义前进。(五)我军除二师一个团外,应于二十一日晚以前到达安站、兴仁、父邦地段集结,三军团之先头团则应于十九日赶到安姑。(丙)如敌情变化,当依实况改变作战目标,但前进与集中地点仍依上项规定不变。(丁)各军团行进途中应加强扩大红军与征集资材的工作,百层、贞丰、兴仁之线归三、五军团,罗炎、册亨、安龙、兴义归一军团及军委纵队,并由野战司令部给以调剂。" G" R! [8 y6 M* d& N
" P" E3 Z! x4 c- W/ H' Y: ^; @
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陈赓、宋任穷:甲、今十七日周敌三十六军向郎岱前进,并拟架通盘江浮桥,万师在普定筑堡,贞丰、兴仁各有犹敌一团讯,滇敌刘(正富、国民党剿匪军第二路军第三纵队第一旅长)部四个团在平彝布防。乙、我野战军明十八日应全部渡北盘江,进至牛场、贞丰、册亨之线。(A)三军团十一团仍在铁索桥西岸扼阻孙敌渡江,另派出先遣团西进至龙断坳地域,主力则进至牛场地域,并破坏坝草浮桥。(B)五军团应于明拂晓前全渡百层河,并攻占贞丰浮桥,交干部团接守。(C)一军团主力由者坪渡江并破浮桥,进至贞丰以南之大田河地域;其第二师及军委后梯队由罗炎渡河并攻占册亨浮桥,交后梯队游击队控制至十八日破坏。丙、军委前梯队明日经百层渡江并进至贞丰。
+ W, w5 p% S5 j2 i. F# p
, s) O0 S& c3 F8 c4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者坪、罗炎渡过北盘江进至贞丰以南之大田河地域,继续西进。十九日,到达安龙地区。指挥红一军团一部由百层渡渡过北盘江攻占兴义县城,一部随红三军团渡过北盘江攻占贞丰县城。2 u7 ^8 I% m$ w* F9 Q
/ y! Y9 f7 y  {6 k0 s
4月19日 二十一时半,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野战军明二十日续进至安姑、交邦之线,当吴敌继逼兴仁时,则进击之,融我续向兴仁西北前进。”并规定各兵团的行进路线。  ?5 Z: Q. N# B$ c8 h3 O" G

5 J: [  j, V* ~+ ^4月2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攻克安龙县城。" c- s5 A, p  d. S  T/ T7 r

6 E# h3 j2 N9 t" L( c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急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通报敌情,并指示:“我野战军应避免敌人合击,并转在周(浑元)敌外侧机动。”
7 A  n; y, T4 b
  {. \7 ^! y' S$ r, N6 Y6 M/ c4月21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经下坝进抵观音山。
8 u- D# [, D; {3 o1 Z4 I$ M1 v+ ?& C. ?, @
4月22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与红五军团、军委纵队、红三军团在品甸会师。: t& A: E$ J( Y# C, |# S
6 ]( R  ?  [1 [6 A9 h
同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分三路,分别经小平纳秧、红板桥和枫塘进至寡妇桥、威舍和兴义等地域。
- {; w5 w3 S( |- \, Y
. i: K4 [2 F; }! p0 j. Y* l7 l  I4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纵队,经猪场、黄泥河进至白云青地区,向云南曲靖方向前进。6 t% C! i4 Q. }; _" z2 G

  e7 H+ J4 Q; z# w% r  N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对目前行动,建议……须迅速脱离周、吴、孙而力求消灭万师,如条件不利时,则应力求迅速超过万师,在万师以北地域活动,即盘县、平彝以北活动”。同时指出,红军“须尽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宁可对不大的敌人(守碉的)采取以一部监视,掩护主力取捷径通过的办法”,向云南进军。- ]6 ^6 O% S7 E  u

$ i9 u3 F/ w( u6 X: ?% n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给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甲、据已告敌情,孙纵队在我左侧后,周三十六军、吴纵队在我后,十三师在我右侧后。乙、我军因地形不利,未曾在兴、盘路上取得消灭周敌的战役胜利,现应攻占平彝、沾益、曲靖、马龙地带,控制昆明东北要道,便于与追敌及新调动之敌作战。在向上述地点前进中,应消灭阻我滇敌,对追敌则迟滞之。丙、部署要旨,明二十四日开始实施:A、三军团为右纵队,任务在速占平彝、沾益,消灭阻我滇敌,应取捷径经亦资孔、分水岭之南直取平彝,并应派出先遣团带电台以两天到达平彝。B、一军团为左纵队,任务在攻占曲靖,消灭阻我滇敌,应取道益肠营或其以南地带趋曲靖,每日行程约六十里,但派出先遣团须速达曲靖。一、三两军团应派得力部队在本队后半天行程随行,迟滞追敌。C、军委及五军团为中央纵队,明二十四日军委纵队向益肠营方向前进,走六十里,五军团则转走益肠营方向行五十里,交叉时则让军委先走。丁、各兵团须将路线、行程电告。( t% l+ x+ `) }

! R1 u# u4 r. D. F$ g2 y; E1 u2 y$ _4月2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纵队,由喧场出发,经小黑泥沙向益肠营、曲靖方向前进。十三时,红一师先头团在白云山附近与敌滇军独立第二团遭遇,经激战,打成对峙,红一师主力赶至加入战斗。二十五日拂晓,红一师主力主动撤离,继续向曲靖前进,留一个团监视敌并防其退至曲靖。红二师进至营上附近。
- ~1 G' g( c- ~  E4 ~& V
: m7 U$ d3 b: p0 F5 m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团长陈正湘)于红五军团一部在富村、沙寨阻击国民党军安恩溥旅。红一师第二团(团长刘瑞龙、政委邓华)在营上白龙山与滇军李嵩独立团激战数小时。& N0 v' R, v; E+ a
4 E$ N- Y7 R& R2 r/ m% V# l2 L  c
同日 红军长征走出贵州省界,进入云南省界。8 j$ q2 D, k4 i3 g, i% G: V

9 {0 P6 }6 Y5 w4月25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与第三军团在沾益、富源两县交界的糯冈、东新口、朝阳箐,围歼滇军李嵩独立团二百余人。
& F" Y: a6 |5 v, _- n! R, o- I8 Q0 B( Y( d7 M) x( F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目前战略上已经起了重大变化,川、滇、湘敌及中央军正分路向昆明东北前进,阻我折回黔西,企图消灭我军于昆明东北之窄狭地域内。在目前形势下,我军已失去回黔之可能,且无法在滇东北开展局面。因诸敌已占我回黔之路,相隔甚近,且纵深配备,甚相互策应;敌兵力绝对优于我军,我军即令能消灭他一两个师,但仍无法转变形势。敌必继续进攻我军,其时成强弩之末,而不能取得最后胜利。又因河流阻隔,我军回旋地域甚窄,在敌分进合击时,极难回避所不欲打之战斗。因此,我野战军应立即变更原定战略,而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先敌占领东川,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合。
8 |( o3 }* z3 r; j- S" q! G. G; o& ~& r& d, {8 m
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对各兵团部署是:一军团集结庄溪村、朱街及其以东地域。
" J' r8 n& W! j3 J. i' Y9 v  o& o2 F5 D: w/ F
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林彪等军团首长:最近时期将是我野战军同敌人决战争取胜利以转变战局的紧急关头。中央相信你们对于中央与军委所提出的意见,决不会妨碍我们内部的团结一致与保障军委命令的坚决执行。这种上下的团结一致与军委命令的坚决执行,是我们争取决战胜利的先决条件,中央相信,在目前的紧急关头你们必须充分发扬你们的果敢机动与布尔什维克的坚定性,领导全体红色指战员奋勇杀敌,并纠正部队一切不正确的倾向,来完成中央与军委所给予你们的神圣任务。
. w) _2 q0 k7 W) N6 Z) P9 a# ?" k
& c7 V# M3 W( [4月2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先头部队进抵曲靖县城城郊,包围曲靖县城。1 e9 X0 q+ `9 L

% a! x, T( O# a7 u+ j/ q4 |) e4 g! N同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再电朱德:“于目前形势下,我们对战略上的意见二十五日二十二时已电告,但在周、吴纵队直趋宣威,且先头于二十六日即可赶到宣威的情况下,我军应经七星桥,寻甸向禄劝、武定地域前进,到后以先头师去金沙江架桥,主力在武定地域休息,并相机歼灭追敌之先头部队,待桥成功后再向江边前进。”林彪、聂荣臻的这些建议,为中共中央向川西北发展,会合红四方面军的战略方针的实现,起了重大作用。1 `& O  P* r+ B7 ]9 G2 x$ d

$ Y, `* S6 P. Q% k7 ^5 F; k9 G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决明二十七日西进至沾益、马龙之线。”具体部署是:一军团主力渡过曲靖进占马龙。# c3 o% \# ~* c: b. X. w1 t2 x% H

* U  [5 |& c4 u4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两路经曲靖向马龙开进,并占领马龙。在进军途中,部队俘获由昆明驶出的一辆敌人军车,缴获龙云给薛岳的十万分之一的云南军用地图二十余份,以及大批云南白药等物资。# M/ ]9 W3 K" V
1 l1 C2 u% U2 F& S' j4 L2 e3 T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与红五军团第三十七团(团长李屏仁、政委谢良)继续包围曲靖县城,红二师第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第六团(团长朱水秋、政委王集成)攻克马龙县城,俘敌二百余人。8 ~9 O4 R6 {. C2 E' b' Z/ W

& H$ u  M" O/ u! c. H同日 十六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据云,马龙尚有汽车、润滑油,望林、聂速派员检查,并派出小部伪白军,沿马路向昆明活动、截击,或尚有汽车来。”
: f1 P- ?/ L7 t, i# [+ @1 P" j  M4 L" q7 o, {' p
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第一军团为左纵队由马龙经易隆进至嵩明,并派小队二十八日由易隆、二十九日经杨林向昆明佯动。3 L' [. [0 J, w. e9 ]; S
/ i6 E1 n/ G% t4 U" b
4月2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由鸡头村出发,经马龙县,进抵寻甸县草鞋板桥。
7 `, Y( K% U$ S7 S, w+ p; x# F2 r& [$ {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北渡金沙江,向川西发展的战略方针和行动部署。
# A4 w) E6 {: w* j. S( v# Z/ F8 Z& s. p6 N. d& I) L
同日 十六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各兵团应调查下列路线里程电告军委,并准备明二十九日一时起继续前进,行程各走八十里以上并准备好火把”:一军团经易鹭取捷径往马厂、大营、榕桃树等地分向禄劝、武定的两条路。/ o8 L) u6 d+ M. c5 R

/ `4 n3 ]1 H' b4 h同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邓发、李涛、陈赓、宋任穷:甲、李、万两师今二十八日似抵沾益、曲靖,周之第五师昨似抵平彝东北之后所,滇安、刘两旅明二十九日晚上可集中昆明,前在黔西之川敌系章、于两旅。乙、我野战军明二十九日应进到寻甸、松林之线以西地区。(一)三军团分两路,一经官坝、黄家坟向海尾村,一经水平子、七星桥、寻甸向海头村、新田前进。(二)军委纵队经我相、中麦厂向三家村、母猪哨前进,五军团经汤沽、我相、中麦厂跟进至三元庄、清水沟之线。(三)林、聂率先头师带工兵,以赶到金沙江边架桥并侦察会理情况之目的,经嵩明以北取捷径以较急行军两天半先敌赶到禄劝县。该军团(欠一个师)由左参谋长率领经嵩明向牛路庄、龙塘脑前进,派向昆明方向阳动的部队,应转经嵩明归还主力。丙、除先头师及各纵队后卫营外,各部队均须日行八十里以上,力求脱敌和达战略目的。丁、一、三军团在嵩明、寻甸各留工作团征集资材半天。- c, `& P, W: x3 E
: |- @) j# X& |1 K
4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先头师及工兵向金沙江急进。左权率领红一军团主力经嵩明向昆明方向佯动,三十日经嵩明西北随先头部队跟进。
6 S; c$ ^5 a. U3 C' n( N; U
. Y) r; V1 u2 r;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第三营(营长尹国赤)全歼嵩明县城守敌。
( |# b% o! Z, p+ F) _% Z1 l* M; q0 }! e9 `' f  K: B
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由于两月来的机动,我野战军已取得西向的有利条件,一般追敌已在我侧后,但敌已集中七十团以上兵力向我追击,在现在地区我已不便进行较大的作战机动,另方面金沙江两岸空虚,中央过去决定野战军转入川西,创立苏维埃根据地的根本方针,现在已有实现的可能了。乙、因此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据此,我军部署如下:一、行进路线:A、三军团为右纵队分两路右经河脑村、海〔河〕尾村、甸沙村、万希古、江边、核桃菁、上色马;左经寻甸、海头村、海获得、狗街、以才得、法相戛、上包土司前进。B、军委纵队及五军团为中央纵队,经鲁口哨、中麦厂、鲁土村、可郎、乐郎大石桥、耿家村、老诗戛、石板河、马店前进。C、一军团(缺一个师)经嵩明、岩峰场、核桃树、小新街、萧家村、禄劝、德明村、法基、大小黑山或自乌花出前进。D、一军团另一个师为先头师,于五一到禄劝,以便赶往江边架桥,同时三军团亦须派出先遣团带电台赶往架桥。E、九军团则于相机占领东川后,西行至盐厂、盐坝或干盐井渡江。二、渡江点第一地段选在云南境内之白马口及太平地,由一军团先头师架桥。第二地段之鲁车渡、志力渡,由三军团先头团架桥。三、在渡江前一般应采取较急行军远离追敌,使先头能较敌隔三天以上,后卫应较后,隔本队一天至一天半行程;本队期于五月五号达到江边。四、各纵队前进中,遇阻敌应迅速消灭之,城不易攻则绕过之,遇追敌应尽力迟阻,逼紧则以相当兵力击退之。五、各兵团应严格执行此计划之规定,关于路线行程及作战部署之每一步的实施均关渡江大计,应力求协同动作不得违误。六、万一上述地段渡江不遂,则应迅速转入元谋西北地区,设法渡江。届时野战军主力应控制在武定、元谋之线,准备打击滇敌。丁、关于渡江转入川西的政治意义,应向干部及战士解释(内容另告),使全军指战员均能够以最高度紧张性与最坚强意志赴之,应克服疲劳与不正确情绪,行军中应争取少数民族,携带充足粮食,注意卫生与收容掉队。
6 i* j  Y4 P) L8 [
% R; t6 p& q) K. L$ G+ U8 C4月30日 红军分兵三路直趋金沙江南岸。红一军团第一师攻占嵩明县城,军团部进驻冷水沟。- n4 e! _; D7 z
$ B1 t$ H3 L7 i- v
5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左路向金沙江龙街前进,红一师巧取禄劝,并派一个团向武定攻击前进。二日,红二师先头部队协同红一师一个团袭占武定。三日,红一师占领元谋,其先遣部队进至龙街,抢占渡口,搜集渡船。
2 r" H1 v: O6 K2 y2 i: @% H) y$ S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杨成武部经富民县袭占禄劝县城、第二师第四团王开湘部袭占武定县城后,两军会合后共同行动,袭占元谋县城。4 G( A3 M6 W7 ?  j
9 ^9 q; r2 L, X3 f
同日 五时,朱德电示红二师陈光、刘亚楼,部署行动。# e$ o- H9 z; q3 e: u. v! C
5 i3 c0 c7 t) k# V* V, V! S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刘亚楼,部署行动。
! h. |/ d0 }3 f/ _, f$ r2 M: _; C1 T: I  ]# x9 ]; n; Y
5月2日 二十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刘亚楼:“一军团明三号起,应以先头团带电台、工兵经元谋或其以北赶往龙街,限四日午前到达,并伪装敌军抢占渡河点两岸,迅速取得全部渡船(上下游在内),以便架桥,不行时即改行漕渡”。“一军团主力(缺两个团),应于五日上午以前全部到达龙街。”
( J/ A/ `4 |( t4 ~3 h8 x% v% l/ i% N5 s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大部经武定、马鞍山、元谋进抵龙街,抢占渡口。
7 Z- R- E( p8 Z8 B6 Y6 x4 M/ E
; N) ~: r* @! O) {" y% d5 ?5月3日 军委干部团第二营前卫第五连在刘伯承、宋任穷带领下,巧取金沙江绞平渡渡口,缴获木船两支。) D; }. h% n1 S: q' ~
! t' C- f% `/ x; h! D
同日 红军开始渡过金沙江。
8 u( P8 H' ^3 a( ?  Y
3 c$ a- L* R0 i0 w1 C3 \9 p)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政治委员黄甦)在龙街渡口架桥失败。
8 c- E: m; v! q  U+ R" j$ p) s0 d" W' B+ b% O$ z1 N( M
5月4日 朱德致电林彪:军委纵队本日已渡江完毕,三军团七号上午可毕,五军团在绞西以南担任掩护,定于八日下午渡江,敌人八号晚有到绞西的可能。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七日兼程赶到绞平渡,八号黄昏前渡江完毕,否则有被隔断的危险。) {' f8 \# @  F% `6 g7 Z, ^. \

$ z1 b6 S2 t& W# _+ k4 f$ M5月5日 在龙街,因金沙江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又无渡船,加之敌机不断袭扰,同聂荣臻决定留少数部队和工兵继续架桥,佯作渡河,迷惑敌人。随后,遵照朱德电令,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向皎平渡急进,星夜兼程二百四十余里,七日,赶至皎平渡。
* g9 \( x+ p. R7 a* G# P% N7 h9 y6 I" s4 x) I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李聚奎、黄甦、陈光、刘亚楼:甲、军委纵队本日已渡河完毕,三军团七号上午可渡毕,五军团在绞西以南任掩护,定八号下午渡江。万敌八号晚有到绞西[平]可能。乙、我一军团务必不顾疲劳于七号兼程赶到绞平渡,八号黄昏前渡河完毕,否则有被敌隔断危险。丙、从龙街经白马口、志力、鲁车沿河小路直达绞平二百四十里间不能过马、行李,如绕绞西里程或较多,则你们必须日行百三四十里以上,由你们决定。但时限不能延误。丁、鲁车两船已集中绞平,志力闻已停渡,但白马口、大平地今须即刻查明,派队抢船,如得手,依船数即以一部或大部从此渡河,则更捷便。
" e8 h/ I5 c, m1 B5 R; m' k# d3 N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部队赶往绞平渡。% `; E( T' |+ q* d! ]: y) M  s% p
! z* z) h/ o/ V$ S, `/ v7 s
同日 中央军委纵队全部渡过金沙江。
2 z* m/ u( y- d* I
' `2 K/ `& V* K* K5月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各部相继进抵皎平渡,司令部进驻马口地域。. n' I' [( l! [7 ?

# X! I- L4 }7 X( v同日 国民党军追击部队进至团街。3 {: Z8 o* W$ d# `$ y4 z6 [: x
9 U% M. w7 [6 X. I8 e0 Q
5月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正在陆续向渡口集中。司令部进驻沙滩。
% x7 ~8 Q' I1 C* D3 e
& ~) O& Q$ _# `0 w: C5月8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开始渡江。司令部进驻皎平渡地域。
9 u; i' t7 g2 m4 d( q
& I8 j- r, C' W" t- z同日 同聂荣臻在渡口会见等待红一军团渡江的毛泽东。' I0 o$ Z" s$ \

. ~* [( t5 l7 K) q/ V5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6 Z, ?1 Q& ^4 L  G4 S* F3 I+ u
/ [# q) R+ n( p( [2 N& `# S5月9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一军团自从赶渡金沙江至现在,减员甚大,目前既无补充希望而战斗又日益紧张,如继续现状实不便作战,我们意见拟将两个师合编为三个团,取消师部,直接受军团指挥,多余干部编入教导营,编成一教导团,此外侦察、工兵、炮兵各编一连,将来有兵能补充时,干部均在,较易扩大。”( m7 k6 t- g4 s" X1 y. h! {  T5 `

0 q7 e# J. g$ N9 k* R. p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全部渡过金沙江,晚抵通安。
7 J3 z- A6 z! m2 v- C: k5 Q% h* E0 Z" p4 v) Z* o
同日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终于将国民党军数十万“追剿”大军甩在金沙江以南。
- V. j4 \- }. k% v: i' l& Z, B1 ?, r; @% @
同日 国民党军川康边防军第一旅部队向会理增援,被红军击溃后窜入会理城中。( Y- M" T7 m% n: X% T, }* L

9 L; V4 w% I! i' M: M: j同日 野战司令部致电各军团:红九军团向蒙姑、巧家之线开进,破坏沿江船只,扼阻东岸追敌。红三军团(欠一个营)及干部团继续围攻会理,消灭敌第一旅。若十日强攻不成,应加紧进行坑道作业,于十二日炸城;对城外一个团,应坚决消灭之。红一、红五军团消灭敌增援队于会理以北地区。
; z1 V' y% t* U* R$ j% ?; V2 d: a
同日 根据敌情变化,野战司令部决定:红军第一军团绕过会理城,开至会理以北之五里牌、大湾营、大桥、白云岩地域,向西昌警戒。红五军团取捷径集结会理城东北之交户保、杉松坡地域,向东、北两个方向警戒,并受林彪、聂荣臻指挥,打击又西昌增援之敌,保障红三军团进攻会理。7 p9 v. W0 d" z# d* [2 r' S  o" }

7 _1 u* D- W' k4 O/ R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首长,部署各军团明十日行动:“我一、五军团有消灭刘敌增援队于会理以北的任务。”
$ D: f( u; S; d% {3 B2 D" K, c6 [6 }: W& [9 M) P
5月10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绕至会理以北五里牌、大湾营、大桥、白云岩,打击向会理增援之敌刘元璋部,配合红三军团围攻会理。& w& e* ]/ x. T; M: s( Y
8 T1 n4 v% J* N6 k+ {
5月11日 军委发布《我军今十一日完成打击援会(理)城敌人的部署》的命令。3 ?* f. ]' [+ e9 T$ j

# R) t  b8 S: W, `( R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一军团以打击援敌之目的,集结大湾营、大桥、白云岩地域,向西昌来路侦察、警戒。* B5 m' B6 k/ ~/ N

: L2 A2 m4 \+ g& C: L( _1 g% p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全部集结大湾营、大桥、白云岩地区。% y( `: b( [$ Y# N

0 c# e# r2 {* f& v; D; J同日 红一军团到达会理城外的大桥之后,林彪给彭德怀打电话,要求彭出来指挥。聂荣臻回忆道:“他煽动彭德怀同志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他打电话时,我在旁边,左权、罗瑞卿、朱瑞同志也在旁边。他的要求被彭德怀同志回绝了。”聂荣臻严肃地批评林彪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1 h1 {/ ?; X. i% S+ M! F
/ O, L8 S" y* K
5月12日前 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写了一封长信。关于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彭德怀回忆道:“林信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林彪把这封信给聂荣臻、左权、朱瑞和罗瑞卿传看了,并要求聂、左、朱、罗签名,但他们都表示拒绝。林彪就以个人名义将信发出。
/ I/ m0 ~# {: H" B4 }
" M7 h. ?1 p2 N- z% S5月12日 六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我军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上胜利和进入川西的有利条件。现追敌正企图渡江跟追,但架桥不易,至少须四五天,西昌来援之敌前进甚缓,并企图从两翼迂回。同时,爆炸会城亦须十四号始能完成坑道作业。乙、因此,我野战军以扼阻追敌、打击援敌并爆炸会城之目的和部署,决在会理及其附近停留五天(十五号止),争取在长期行军后的必要休息与补充,如情况变化,当缩短此停留时间继续北进。丙、依上述决定,我各兵团应以备战姿势进行部队中尤其新战士的战术教育、队列整理,开干部及连队会议传达战斗任务,检阅工作,加紧扩红、筹款及地方工作等。但牵制部队须加强沿江警戒,攻城部队须加强坑道作业与收买硝药,其他兵团则须以消灭援敌为一切部署中心,不得丝毫懈怠,以实现全部战斗胜利,以便继续夺取西昌而北上。
8 m% a) V& X# K
# w  R9 P4 X4 m# l  l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A、党中央决于今十二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望彭、杨、少奇三人及林、聂赶于今午十四时到铁场。B、彭、杨不在时,由叶、袁代理指挥。C、林、聂不在时,由左、朱代理。" p3 f- P4 e) |& M# Z' m
( I) b0 X& I) y! j& N
同日 中共中央在会理城外的铁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及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等与会。会上,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给中央写信要求改换中央军事领导的问题。批评彭德怀右倾。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在会理及其附近稍作休整补充后,经西昌继续北上,会合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甘边苏区。* C' ~9 b( p$ }, K

. g' y' d& J; {' ]0 j5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公田营、白果湾北进,经分水岭进抵雪麻湾地区。十五日到达德昌地域。
$ k) ~0 h6 g% {4 {  r# q3 T0 h7 ]9 c1 |3 }; R: }- m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我野战军已开始北进,以遭遇和消灭刘文辉敌为各个部队的任务。明十五日的行动部署是:一军团由公田营、白果湾之线各前进六十里左右,并准备十六日拂晓相机消灭德昌之敌。, s& R  J8 D. z  }2 x

+ A! a' |. C% E$ n& j3 ~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各军团:红一军团由公田营、白果湾之线各前进三十公里,并准备十六日拂晓相机消灭德昌之敌;红五军团随一军团跟进;军委纵队由朱家坝、铁厂地区出发,经大湾营前进至白果湾、益门之线,干部团取捷径开至益门南之大湾子、上村地域,归还军委纵队指挥;红三军团仍留会理城附近,准备十六日晚北进;红九军团尽力扼阻敌李抱冰、周浑元部于金沙江东岸,完成阻敌任务后为右翼纵队,经葫芦口、披沙、普格之线向西昌前进、保障主力翼侧之安全。( \+ G! B' g+ U* H7 Y( S! Z2 W
% s; ^2 q+ Q1 ], z. t# k
同日 红三军团再次攻击会理失利。' a0 w- y6 O* A
- B+ h8 P0 [; C6 w" B
5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到达德昌地域。
* z; r/ [' j5 s
" n, ~& B* B! a. H1 P5 W  t同日 蒋介石委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指挥,以巩固雷波、马边、峨边、屏山四县防务,保障川南。! [: H9 `" q0 Z1 t4 K" E& i
" b6 k0 M8 x. m& z0 U% t  l1 @- d2 C
5月16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向德昌攻击前进。黄昏,红一师第一团在半站营、八斗冲击溃敌刘元璋部三个团各一部的拦阻,并乘胜追击,与红二师第五团向德昌发起进攻,十七日三时占领德昌。共俘敌数百名,缴获各种枪一千余支。# [2 P5 \( x+ d/ \7 r9 O) e
- G$ g, u8 x# T; b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渡过安子河进抵德昌镇城郊,守敌川康边防军暂七师第十六旅旅长许剑霜(刘伯承旧部)让路,红军第一团进占德昌。/ Y. X- m( S/ o- O8 [( {7 X

; E- O$ k% t& H% F1 Q3 Z  F  e5月17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沿安宁河西岸经沙坝、黄家坝、阿月沟、阿七沟、中坝、阿西、高草至张八街,控制锅盖梁与西昌城南三十里马站集马道。另一路沿安宁河东岸,经一把伞、凤凰桥、点马村至黄水塘。
( \% W" r9 r- ?/ k7 e" I/ p1 A/ D- T; w
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我先头第一团于今日三时占领德昌,敌向西昌方向溃退,拟以第三团于十四日后继续向西昌方向追击前进。
# o/ s; N' ~. `+ y6 ^# _
; c+ m8 r- m2 p- _  A. [; a. e! H同日 十五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董振堂、李卓然:(甲)我三军团昨十六日离会理,明十八日晨将到新马坎、永定营之线。(乙)第一、五两军团由林、聂部署,于今十七晚应向西昌路上追敌至适当地点,准备十九日相机袭取西昌,并侦察迂回西昌至礼州北上道路。如德昌可收[集]资材并处理俘虏时,则留必要部队及政治[工作]人员、先遣工作团一部在德昌工作一日。(丙)努力争取俘虏,以极少数经过工作向西昌、清溪、雅州方向放出,散布影响。(丁)军委纵队于明晨进到一把伞、小高桥之线。
( d  S& i7 F. {" J7 u  {5 m5 c  _5 y0 H0 }
5月18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向西昌开进,并派红一师第三团为先头部队向西昌侦察前进。十九日,红一军团到达西昌以西及西南一带地区。1 Z& V1 Q# ?' t( H& z! y

: [" S# |( }) w  l* j同日 七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野战军十八日、十九日继续北进的行动任务:一、五军团应前进至锅盖梁、西昌、马道子地域,相机占领西昌,并前出先头团占领和控制礼州。
$ ~0 @2 v  {  y7 ?8 w
6 s3 f% {% ^$ Z同日 张国焘在四川茂县成立中共西北特区委员会和中华西北苏维埃联邦政府,张国焘任主席。
, D+ l) K' l: C7 N8 d  ^9 n% M
; b( Q; y: e& S- ]- e; p6 l; S% [5月19日 四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一军团直属队于本十九日三时到达西昌南十里之小山宿营,一师宿摇山、吴家屯,二师宿马道子、汗田,五军团宿大小庙,二师与五军团尚在运动中。(二)据黄(永胜)、林(龙发)报告;(A)西昌城内有刘(元璋)敌之总司令部和其直属队,及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二、四十六和某团等五个团,但各该团均不足一团,实际仅两千余人,另有彝兵数百人,据群众称,刘文辉从雅安亲率数团兵力来增援西昌。(B)西昌城颇大,城墙高出三丈,除北门靠山外,在田陇中,城墙附近,房屋大部被烧毁,小部拆倒,城周围筑有相当坚固工事,配有碉堡,主要地点设有竹钉等障碍物,此敌有固守该城模样。(三)我三团于昨十五时到达西昌附近,并以两营兵力向西门接近,但因工事及敌机炮火力阻碍未及拢城。现今该团以一个营继续扰敌外,余均集结休息。(四)估计攻城须费许多时日,且奏效把握极少,建议放弃攻击西昌,拟以五军团监视该城之敌,红军第一军团继续北进。并已令一师另派出先头团附电台于今拂晓出发袭占礼州,一军团主力及五军团至今日黄昏时止,仍在原地休息。7 D; [' p8 A. N4 u+ A

6 @! W' H' @* D( ?6 H; H9 s同日 中革军委接受了这一建议,决定以红五军团留在西昌以西监视敌人,红一军团主力向泸沽前进,夺取大渡河渡河点,并以红一师第一团配属工作队、工兵、电台组成先遣队,由总参谋长刘伯承为先遣队司令,罗瑞卿为政治委员率部北上。5 W( N2 e! {! [+ q% u

) h+ a7 r6 \, d4 X5 y) k$ ?. F同日 四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西昌有敌约四团及夷兵二三千,刘元璋在城内有固守模样。B、我野战军以迅速北进在野战中消灭刘敌各个部队之目的,对固守西昌之敌,在不利的条件下应坚〔监〕视之,掩护野战军主力通过。现规定今十九号至二十号下午行动如下:一、一军团主力应向泸沾方向前进五六十里,其先头团应由二师派出带工兵及电台,限二十号赶到泸沽。军委并派刘参谋长赶往为先遣司令,罗瑞卿为政委,指挥该团,进行战略侦察,并为渡河先遣队。二、五军团应留在西昌以西,监视该城敌人,以掩护军委纵队及三军团北进并防敌出击。三、军委纵队应进至锅盖梁地域,干部团先开至小庙掩护。四、三军团主力应进至黄连坡、黄水塘之线,其后卫团则进至马柳寨。五、第九军团任务不变,续向阿泥、昭觉前进六七十里,并侦察经昭觉通清远及通泸沽的两条道路、里程,电告。8 E! [4 ^- c. f2 p. a# n6 f
* n! S% r  z3 C# F* s. Y6 \: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礼州与红五军团会合。
; o# A0 S0 V$ E) |2 q/ D! z8 m5 L6 b  C) q$ a: v  P
同日 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配属工作队、工兵、电台组成先遣队。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为司令员,罗瑞卿为政治委员。
9 @, [: Y# z! t4 E* I5 y1 s6 \; b4 M
$ e4 d9 T9 |1 o- m3 }同日 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罗瑞卿率领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一个工兵排、萧华工作队向冕宁以北安顺场前进。
9 R6 n' I7 U+ {/ b, {, W& e9 w/ s  f( G/ Z5 A/ g
同日 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红二师政治委员刘亚楼率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经越西占领大树堡渡口。
# r& k4 y7 I0 `& x1 c8 O* v* ^* y) x$ b% T7 F5 u
同日 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指出:野战军今后的机动和战斗,都密切的关连着争取少数民族的问题。这个问题之解决,对于实现我们的战略任务,有决定的意义。
* W- Y. I3 |$ N7 ?7 t" c# d7 P: P1 g5 W+ I7 X
5月20日 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经溪龙占领礼州,当晚进至泸沽地域。* z3 C# p8 O$ |9 Y
) N! ?, k5 M4 M/ g5 J0 ^+ ^
同日 因罗瑞卿病,中革军委决定聂荣臻兼任先遣队政治委员。刘伯承、聂荣臻率先遣队到泸沽,二十一日攻占冕宁,并释放了被国民党当局当做人质而监禁的彝民部族首领。: Y. y7 ]* B7 {- F4 A: v
% Z# ]! N2 h4 t2 J
同日 九时半,朱德急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二十至二十一日的行动:一军团(缺两个团)今晚续进至泸沽地域,向冕宁侦察。一军团之第一团随刘、聂(罗病聂代)明日向登相营、越西前进。/ u. z% C0 E( c1 R7 o4 ^1 @0 o
' D# Y* a/ K1 m- e
同日 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我军过江后方针任务的训令》。指出:敌人已预知和预防我军北渡大渡河进入川西,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彝民与红军的隔阂,以薛岳、刘湘等部夹击我军于大渡河南岸,另以刘文辉、杨森、郭勋祺部在北岸扼阻,破坏我渡江计划。消灭敌人,渡过大渡河,进入到川西北地区,遂成为目前战略上的实际要求。我野战军目前应以迅速北进,争取渡江先机,首先进到清溪、泸定桥、洪雅地区,与川敌进行作战机动,争取赤化,为战略上基本方针。各军团以极迅速、坚决、勇猛、果断的行动,消灭阻我前进的川敌各个部队。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彝民群众到我们方面,并组织彝民游击队,反对刘、蒋等敌。$ v! g9 I5 g' `( ~+ d8 ~
( j8 W5 p% x8 M5 T
5月21日 红军先遣队进入冕宁县城。6 t! f0 }# V  \+ ], O2 l
  r' m- Y8 n$ y) k$ E4 ~) n7 M5 p
同日 刘伯承、聂荣臻致电朱德、林彪、左权、刘亚楼:(一)冕宁原有敌十三旅之二十七团一个连,三[十]八团一个连和保卫团百余人,由其团长李某指挥。十六日晚与冕宁县长经大桥向大渡河进〔逃〕跑北恶瓦、拖乌间,被夷民全部消灭,县长、团长均被击毙。我—团到大桥时,经过宣传,大桥附近夷民之罗定族与拖乌、烧箕湾线之沽鸡族均派代表来接头,并将俘虏之收捐税转运员及冕[宁]县司监、县长来献。因时间关系,在冕宁县附近组[织]一班夷民随军外,并争取沽鸡、罗定两族出一部随军行动,并定明拂晓开大会,委以上各族以支队名义和授旗。此地带夷民工作十分重,望以大力进行。(二)我们明拂晓后出发,拟进至茸隆岗、烧箕湾之线露营,行程约百里。后续部队经此,须在冕宁带足米粮。! D) K& j! u6 ]0 I2 ]9 o+ U" S' d9 L
# g0 Y- l: \/ ]: L" v, X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进驻冕宁县城。
3 S* }9 X8 F) T8 Q2 ^, @3 p- `
6 ~- l8 U  O) {- }+ h( A, m同日 十八时,朱德致电林彪、刘伯承、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我先遣第一团今由泸沽经冕宁开大桥两站路,尚有四站即到江边之纳耳坝。我第五团今到登相营,侦察越西、小相岭、登相营一带仅敌一营,刘旅第五旅到越西讯似不确(刘、聂侦察报告另抄发)。B、我野战军以执行昨二十九时半电令所规定的任务,决以主力依一、五军团、军委纵队、三军团次序,改经冕宁、大桥、拖乌、筲箕湾、□罗向纳耳坝、安顺场渡北进。而以我第五团续经越西北进,吸引、迷惑并钳制大道上正面之敌,遇小敌则消灭之。以九军团担任迟阻追敌,其前进路按日规定。各兵团今二十一晚至明二十二晚行动部署如下:一、刘、聂率我先遣第一团续向拖乌、筲箕湾前进,日行一百二十里,准备至迟二十四号午前赶到渡口。左、刘率我第五团,如查明越西无敌或少敌应迅速进占越西,并侦察前至大树坪、富林及由越西至海棠之线中间向西去的道路、里程;如小相岭或越西有敌扼守,则五团应伪装主力先头在登相营或小相岭扼止该敌。一军团主力今晚二十一时起开往冕宁,以便随一团前进并策应其战斗。二、军委纵队今夜进至石龙桥。三、五军团今晚二十一时起经泸沽开至石阻地域,准备二十三日超过军委纵队,仍归林、聂指挥。四、三军团除留必要部队带电台监视西昌之敌,以掩护和接引九军团今夜或明日通过西昌外,其主力今夜应进至起龙、礼州地域。五、九军团通过西昌城外进至锅盖梁及其西北地域后,应即布置掩护阵地,筑野战工事,以便扼阻西昌及由南来之迫敌。C、为绝对保持改道秘密,必须:一、泸沾至冕宁道上严禁被敌机发现目标,不准挂露天标语,上午七时半至十时半,下午三时半至五时半,严禁部队运动。二、一军团部队对去路,三、九军团对来路,要断绝行人出去。三、严密搜捕敌探。D、冕宁至渡口有两站路缺粮,各兵团应在礼州、冕宁之线补充粮食,离冕宁时带足三天。E、关于搜集架桥材料,经冕宁起应严格执行昨日电令。( r' J) \' u* I# h) V. u
$ F9 Y  v, {+ G9 K3 g
5月22日 刘伯承在袁居海子同彝族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后。彝族沽基家族协助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
. n- {; N; y& w) y2 q% k( o
- ?$ k; A0 a+ {+ [5 z+ z7 X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攻占越西,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释放了北关押的彝族群众数百人,并前出到大树堡渡口,伪装红军主力北上,牵制对岸富林之敌。
6 W+ J, T, G$ }4 A
# v( b) S/ g  g( p- w同日 蒋介石自贵阳飞抵重庆,紧急部署对红军的防堵工作。  _, n7 y. g+ Q' S
7 R! i8 \8 I" U9 r' ~2 w( n
5月23日 指挥红一军团离冕宁进至拖乌地域。
# G8 t, a* B* a! B& b; o
6 y( f2 d: M2 ~0 x0 u! r5月24日 红军在彝族沽基家族帮助下,全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居住区。
) i/ O1 j6 |4 \+ n! N; F% B
$ B/ D- \7 b8 M( o/ ?3 }) V4 W$ P8 }2 t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进驻小铺子。
( Q0 x0 C# `* _9 _8 o. g/ `  W# J
6 a3 i. L: e- ~% L0 F, i* Q7 i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经过一天一夜的冒雨行军,奔波一百四十多里占领石棉县安顺场,控制了渡口,歼敌两个连,缴获渡船一支。
$ L3 @; G5 W; I' H  y/ m! i4 G; J! J; b; w4 c% A% n
同日 二十一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部署二十五日各兵团的行动:“我先遣之一、五两团均应到达河边,一团应控制渡河点,侦查和收集架桥器材,并实行架桥;五团应相机占领富林,并控制渡河点。一军团主力应在一团后跟进。”
0 a$ B5 u, H" p- L
! L" j3 x6 K$ A8 A8 T" p* `. }同日 晚,中央红军先遣队第一团在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率领下,攻占大渡河南岸石棉县的安顺场,夺得渡船一只,控制了安顺场渡口。
1 K4 E8 w& U% {3 t5 U/ r# `* L. S7 t  w1 n1 ]4 ^1 H# |4 e$ m5 f
5月25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第一团(团长杨得志)第一营第二连连长熊尚林带领战士曾会明、刘长发、张表克、张桂成、肖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世苍、张成球、肖桂兰、朱详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等十七人,突破大渡河,强渡成功。红一团一营二连十七名勇士乘一条小船冒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成功,击溃北岸守敌一个营,巩固了渡河点。至翌日上午,红一团全部渡过。因大渡河水深流急,一时难以架桥。! Z2 g  w2 Q+ I0 [5 x) ^- n

$ c: f6 k& f2 y7 N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司令部抵达安顺场。9 _; |6 y2 G* _$ x" h' ]

, j' z6 a8 `6 r* z5月26日 七时,同聂荣臻致电董振堂、李卓然、彭德怀、杨尚昆:(一)安顺场河宽百米,深约三十米左右,但流速一米达八至两米达。(二)架桥材料已备齐,今二十六日拂晓开始架设,本日尚无把握架成。(三)找到船共四只,只一只好的,可容四十余人,余三只均坏,刻正赶修中。(四)我一团主力已船渡北岸,余尚续渡中,本午十时前可全部渡过。该团渡完后.一师即继续渡河。(五)安顺场至龙场河北之敌均逃。
& M7 G* X3 D! N  ]0 \, N2 ]! {: t/ L- q6 A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刘伯承、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抄送邓发、蔡树藩)、左权、刘亚楼:A、安顺场及其下游之小水、龙场三处共有渡船四只,因水流急,每天只能渡团余,架桥不可能。同时由安顺场至泸定桥之铁索桥仅三站路,由泸定桥可直趋天全、雅安或芦山。我第一团现在龙场对岸之老铺子,扼阻并监视其东北山地之刘敌第七团,一师明午可全部渡完。B、我野战军为迂回雅安,首先取得天全、芦山乃至懋功,以树立依托,并配合红四方面军向茂县行动,决改向西北,争取并控制泸定桥渡河点,以取得战略胜利。其部署:我第一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归聂、刘指挥,循大渡河左岸;林率一军团[军]团部、二师主力及五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右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桥。军委纵队及三军团、第五团、九军团随一军团部及二师主力行进路线跟进。C、一军团之第一师应于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两日由安靖坝先后经瓦狗坝、龙八布,以两天半行程达到泸定桥急进。经瓦狗坝、龙八布时,应向清溪方向各派出警戒部队,待干部团赶到后撤收。干部团主力明二十七日开安顺场渡河,接替老铺子第一团任务,以一部留龙场、小水警戒并监护渡船。D、一军团部及二师主力,于明拂晓起亦以两天半行程由安顺场经四(田)湾、楂维到建沙坝、泸定桥急进。五军团明晨由现地经新场、安顺场进至海罗瓦、草罗沟之线。E、三军团明晨应由海棠或海棠以南西转至洗马姑、岔罗之线,并须到岔罗补充足五天粮米。F、第五团仍留大树堡及万公堰、大冲南岸,续行佯渡,惑敌有一天,并准备二十八号向海棠、洗马姑转移。G、各兵团均须在岔罗、安顺场补足五天粮食。H、军委纵队明日集中安顺场。: @+ O5 x" w* W9 `- |, m

' j, C* k4 \% k! \同日 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取得天全、芦山乃至懋功,以树立依托,并配合红四方面军向茂县行动”,决定“改向西北,争取并控制泸定桥渡河点,以取得战略胜利”。部署是:红1师及干部团为右纵队,归刘伯承、聂荣臻指挥,循大渡河左岸;林彪率红1军团军团部、红2师主力及红5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右岸,均向泸定桥急进,协同袭取该桥。军委纵队及红3、红9军团和红5团随左纵队跟进。
( T2 _+ f; Q7 v, q0 `# b% e" Z( f: J( g& i7 a, k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陈光)和红五军团为左纵队沿大渡河右岸前进。9 e& D/ ?- J' `
# h; k# j1 F' f7 u# Z
同日 刘伯承、聂荣臻率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李聚奎)和干部团(团长陈赓)为右纵队沿大渡河左岸前进,互相策应,限期三日夺取距离安顺场一百六十公里的泸定桥。4 q+ |) B& `6 [# }
( Z) L/ e( {1 e" [, y. X$ u4 ~) v" N
5月27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黄永胜)攻击大渡河右侧几个制高点。
9 ^: |& S; W* a' }: s0 W/ f$ U) i* |" ]* ]* e3 z; g/ `
同日 下午,红一军团第一师于瓦角坝遭遇并击溃川军二十四军第五旅。
& I  I1 _! h  c6 L# \# @4 g
. H: K& g$ j& p  ?0 `+ T8 C& m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于菩萨岗歼灭川军刘文辉部一个营。: K3 d$ M& N8 A( B

: o' ?+ ^# z' F9 r# ?% s6 M同日 军委纵队进驻安顺场。
- l% G4 T2 T1 ?1 k! }$ a
" J9 }4 [9 V& s( l; F% r4 G/ F  w同日 二十时,林彪在率队向泸定桥前进中致电总司令部:我左纵队先头部队红四团经海尔洼北进,于田湾东北端之菩萨岗击溃川敌刘文辉部一个营的阻击,并乘胜突破猛虎岗。
! ~( O7 H# f8 n- k" {9 P5 z: g6 W5 }$ d
5月28日 一时半,朱德致电林彪、刘伯承、聂荣臻:“我四团今二十八日应乘胜直追被击溃之敌一营,并迎击增援之敌约一营,以便直下泸定桥。二师部队迅速跟进,万一途程过远,今日不及赶到泸定桥,应明二十九日赶到”。“刘、聂率第一团亦应迅速追击北岸之敌一营,以便配合四团夹江行动。”
# U# ]1 ]  A9 E, `# e$ [
* p; o# b' ]+ ^( E7 F# p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林彪、刘伯承、聂荣臻、董振堂、李卓然:“我左、右两纵队之先头部队,明二十九日均应赶至泸定桥及其西岸,并力求于正午前迅速袭占铁索桥,消灭该处守敌,以控制该桥两岸,并准备与援敌作战。两纵队如途遇单个敌人迟阻我进,应坚决消灭之;如其坚守工事不易攻下,应留兵监视,而以主力迅速绕过向泸定桥急进,以便明日能确实占领该桥。”
% H0 k, t+ m( M( R1 T1 _- a4 M5 e( G" |6 E, @* q- o9 H. T7 ~, i
同日 同聂荣臻给红二师第四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下达命令。王、杨: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次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你们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模范。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此一任务,我们准备祝贺你们的胜利。[]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中革军委为迅速渡过大渡河,决定“改向西北,争取并控制泸定桥渡河点,以取得战略胜利”。部署林彪率红一军团军团部、红二师主力及红五军团为左纵队,循大渡河右岸向泸定桥急进,协同右纵队袭取该桥。林彪、聂荣臻将夺取泸定桥的任务交给了红四团。此时,红四团距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时间只有一天一夜。红四团领导边行军边开会,决定冒著大雨二十九日早上六点钟赶到沪定桥,平均每小时在雨中行军十里。这是林彪、聂荣臻给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下达的命令。二十七日拂晓,左纵队先头红四团,在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下,从安顺场出发,不顾饥饿,不怕疲劳,踏着泥泞的道路,冒着暴风雨的袭击,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昼夜兼程,和敌人抢时间、和敌人赛跑,经过160公里的急行军,于二十九日晨赶到泸定桥附近,并袭占泸定桥西桥头。% a$ B+ x$ N0 z

4 D( t1 M3 W' X- l; l  R& e+ s同日 红四团于猛虎岗击溃川军残敌一部后,搭浮桥渡过雅加更河,翻过磨岗岭,进至大渡河边的奎武村。1 M9 q) f& M! t) r/ x
0 H" C3 u- c) f! g- F2 U
5月29日 拂晓,指挥左纵队红二师第四团进抵泸定桥西岸并控制西岸。& u7 s5 p* o" o  j  a  N
" q3 ^* x; }4 H- P5 n& [
同日 召开紧急会议,做战前动员,指示夺桥部队,务必成功。! _" K3 l  M' S6 R

# O7 N6 B4 B3 K* U/ ]; i同日 十六时,第二师第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率二十二名勇士开始夺桥,击溃川军二十四军四旅三十八团,占领东岸。俘敌一百余人,我军突击队伤亡三人。泸定桥位于今四川省泸定县,是中国著名的铁索桥之一,扼川康要道,座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横跨于奔腾咆哮的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铁链9根平行系于两岸,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桥栏左右铁链各两根作为扶手,人行于上,摇摇晃晃,险要异常。泸定桥的东桥头与泸定城相连,城内驻有川军第4旅第38团一部,旅部在泸定城南的冷磺地区,另有2个旅正向泸定城增援。在红军到达前,敌人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13根铁链横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29日16时,红4团经过紧张的准备,发起夺桥战斗。全团的司号员集中一起吹响冲锋号,轻重火器一齐开火,由第2连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著敌人密集的火力,攀登著悬空的铁索链,向对岸冲去。第3连指战员在连长王友才的率领下,每人扛著木板,跟随在突击队后面,一面铺桥,一面前进。当突击队接近对岸桥头时,敌人在桥头突然点起冲天大火,企图阻止红军前进。但是,英雄的红军突击队员们面对熊熊烈火,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胜利地抢占了大桥,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沿大渡河左岸北上的红1师和干部团,在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下,也日夜兼程向北急进。红3团的5个连和红2团1个营于29日14时由冷硕一直打到泸定城,有力地配合了右岸红4团的行动。至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胜利地通过大渡河。敌人向天全溃退,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企图要“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计划彻底破产。强渡大渡河17勇士为连长熊尚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第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士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 v1 ?5 s* `, P" l2 {
, i' ^0 F6 W3 v8 }7 P同日 二十一时,致电朱德,刘伯承、聂荣臻、董振堂、李卓然: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
; B2 Z1 C9 c  _0 d. T- }- L- w+ @
同日 二十三时,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兼先遣队政治委员聂荣臻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中革军委:现刘敌第四旅第十一团守龙八布、冷碛、新村各要隘,三十八团守泸定桥,十团守化林坪。我各纵今日……(丙)我们今日八时至十三时击溃阻我之敌十一团,主力退清溪方向,当以李师长国率两营在龙八布北占筑掩护阵地,我三团之五个连及二团一个营今十四时由冷碛打到泸定桥,并配合第四团占领了泸定桥,敌三十八团退天全方向。(丁)今日共俘虏人枪各百余,子弹、手榴弹颇可补充。(戊)已令第一师全部明日集结龙八布、冷碛、新村,掩护全军过桥。; D- \4 J8 M+ h

% q6 ^( a3 g  v& K2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布嘉奖命令,嘉奖红一军团勇夺泸定桥的指战员。
/ a! c! Q* k- w. s* D
- x9 N" g8 B+ M* e0 c同日 根据军委命令,在泸定桥边将军委授予的奖旗、每人一套列宁装及军团奖励的一本笔记本、一支钢笔、一只搪瓷碗、一只搪瓷缸子、一双筷子等奖品颁发给夺取泸定桥的英雄们。
& {$ B, x( z& ^: w; o& G; {2 x8 \* h9 S8 ~/ @! j' j3 T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在石门坎、小寨子向敌攻击攻占龙八铺。二十二时进抵泸定桥。) l- s1 i1 }# _5 Z
! n9 e! K' |* @; E% {$ m
5月30日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抵达泸定桥。
7 }7 f# t3 [, L
3 v- D& w" H6 G+ y2 {/ ?: c, k+ v同日 聂荣臻返回红一军团。
  z: }2 R" B( T; K. ?3 u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入泸定城。
; u+ i* h: P# d/ p
, [; Q* D) n3 c* d4 L: p+ I$ }6 h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朱主席:(一)本日二师(缺五团)及军团直属队统已至泸定桥东岸县城,第一师主力集中龙八布、冷碛一带,一部与化林坪附近隘口之敌对峙。(二)化林坪分县为我军今后前进必经之路,建议明日一、五军团向化林坪分县前进,歼灭该敌,夺取隘口,并乘胜进展。泸定桥以五军团少数部队巩固之。(三)化林坪附近共有敌约二团,正赶筑工事。; `+ b! N$ E8 X! O$ p# x6 \
/ R0 v0 o% T9 r9 y( P3 \6 @' c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刘伯承、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左权、刘亚楼、陈赓、宋任穷、邓发、蔡树藩:A、我一军团先头部队昨已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刘敌约一旅昨向岩子上我干部团阵地攻击,并迂回我右侧高山,我干部团退守铺沙岗。B、我野战军以迅速过河集中天全地域、寻求作战机动之目的,定明三十一日开始行动如下:一、一军团(缺两个团)应向天全(泸定桥至天全二百四十五里)前进,行程可走七十至八十里,在门坎上、昌河坝、两路口之线,并侦察天全方向敌情及其附近地形、人家、给养条件,电告军委。二师应留一个团并带电台在化林坪、龙八布之线继续警戒,以掩护干部团北进。刘参谋长则留泸定桥待归总部。二、五军团仍归林、聂指挥,其主力应经泸定桥跟一军团后跟进,宿营地点由林、聂规定。五军团应另留一个营,以主力在泸定桥西岸前出至二里[坝]向康定警戒,以一个连监护铁索桥。三、军委纵队前进至泸定桥、沙坝之线。四、三军团进至芝泥坝、楂维、科五之线。五、第五团应赶至摩西面。六、第九军团、游击队及干部团第三营均归罗、何指挥,进至湾东、施药坪之线。七、干部团(缺第三营)沿河北岸进至德拖地域,向来路严密警戒,并扼阻追敌。C、各部须沿途补充粮米。- v6 z. y! t' J3 {0 W! A
( H4 S$ p+ U" e& Z
5月31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缺第五团)和红五军团(缺一个团)击退敌第四旅(旅长袁镛之),占领化林坪,俘虏约六百余。. T% {$ w7 K1 s
$ N1 ?# \5 |+ L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经过一天激战,夺取位于泸定、天全、荥经三县交界,海拔二千八百多米的飞越关(二郎山)。1 w# g- Z7 v$ x& g9 A" n
; ?8 A: ]2 Z! G* O3 J3 p
同日 二十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干部团首长,部署各兵团六月一日的行动:一军团(缺第五团)及五军团于攻占化林坪后即战备前进至泥头地域,并准备二号攻占清溪,以一部续向富林前进。/ t- D8 n9 R! A& _5 t4 ]$ `

- |) ]  R  A3 B+ k6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向泥头追击前进,攻占大垭口,进抵林口、三道桥之线。. Z4 d0 J+ ~3 Z8 v
$ I4 `# b% _2 K1 J% v
同日 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化林坪已占领,一、五军团即追击前进。”
. J4 i. g) L5 F, Y
$ m- x9 e5 J* ~同日 十九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对明二日行动做出部署:一军团及五军团应续向清溪前进并攻占之。5 E; |0 {4 c' f3 ^( y; B# u" `
# j( ]" H8 g$ q* _6 d$ L4 C
6月2日 中央红军全部渡过大渡河。蒋介石妄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阴谋彻底破产。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三路迅速夺取天全、芦山,规定:由林彪、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缺第五团)和红五军团为右纵队取道胡庄、凉风顶、牛尿坡、石坪、小河子及其以西平行路,向芦山前进,并掩护中央纵队的行动。1 @% A* M7 Q0 z+ l2 E7 i

! b5 f3 r1 X: S& D7 Z! y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红五军团开始翻越大相岭,司令部进驻胡庄街。
% Q) g% L. z) ?9 K1 E5 Q7 \
2 q% {1 Q% e3 B! D* `% X! `) m: v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彭雪枫、左权、刘亚楼、邓发、蔡树藩:A、据林、聂电,清溪有刘敌第五旅和第四旅残部及刘湘一混成旅,冷饭沟有其一部。另杨森一旅在汉源场、宫林。估计川敌有集中上述四个旅大部固守清溪,相机出击,同时在荥经及荥经通化林坪的新路上并以一部扼守的可能。B、我野战军以放弃攻取清溪、荥经,迅速夺取天全、芦山之战略要点的目的,定明三号起行动部署如下:一、一军团(缺第五团)及五军团为右纵队,仍归林、聂指挥,取道胡庄街、凉风顶、牛屎坡(今建黎)、石坪(今泗坪)、小河子(今荥河)及其以西平行路,向芦山或天全前进。明三号应以佯攻清溪姿势,留五军团佯攻和监视清溪及冷饭沟之敌,并接应五军团之一营和一连及一师侦察队和一步兵连归队。一军团则进至碗厂、石坪之线,派先遣队抢占小河子、花滩两渡口,并准备如遇清[溪]敌出击,应即协同五军团击退之。明日行动具体部署应由林、聂规定,并准备在石坪、小河子继续掩护中央纵队前进。二、三军团、军委纵队及第五团为中央纵队,以战备姿势取道化林坪、大桥头、水子地向天全前进。明三日雪枫率十二、十三两团经泥头、泥巴山开新庙子,向清溪、荥经警戒。三军团主力(缺两个团)起至水子地、宝兴厂之线。军委前梯队至大桥头,后梯队干部团主力及第五团在化林坪、盐水市之线,并补充粮米。三、九军团为左纵队,由沪定直向天全前进。明三日起罗先率两个营轻装以两天半行程赶占天全,何率其余部队暂留泸定。C、一、五军团及雪枫部队沿途须收集电线,以便架桥。
2 W; E0 k! Z' N' p; w同日 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邦政府宣布成立。张国焘任政府主席、熊国炳、刘百成任副主席,周纯全为人民委员会委员长。" w6 I1 R7 K# G6 p7 @' j4 ?
; ^$ K% M, i1 W
6月2日—3日 同聂荣臻率领右纵队北进,其先头部队红一团及军团司令部渡过二郎溪,翻越大相岭,于三日到达新庙子。红一军团主力经胡庄随先头部队跟进。# f2 Q! z, S9 o. E4 C7 L; s

  n3 @' {6 L& T% b! O' M. J4 r& U# W$ w6月3日 指挥红一军团一部经天全的陈家坝、大生溪、柳家沟到达始阳地区。另一部从天全与荥经交界的青山垭,经思京进抵天全河南岸的沙坝村,于国民党军川军杨杰生旅隔河对射。3 N7 s+ \0 r. k# B2 i' J- h: u$ V
) F# a  @; X5 l+ I1 w! t" g8 j+ c
6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进至新庙子、石坪地域,其先头部队到达小河子地区。0 _/ g8 F% v$ B. e, v
, g1 q  p1 M$ G* O% U5 ~7 e% C
6月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到达刘家沟、李家沟,并派部队前往高桥、三角庄寻找渡船和架桥,准备渡天全河。左权、刘亚楼率红五团和军团教导营由花滩向荥经佯攻,以吸引国民党军,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北上。
" N+ @) o% U! s, l5 b& z& _( M9 h0 J4 S, t, t% i
同日 二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彭雪枫、邓发、蔡树藩:甲、石坪、小河子为杨森十三团,昨四号与我第二团接触,即向荥经退去。荥经有其第五旅一部讯。五军团离开放羊坪,敌末尾追。估计杨敌在雅州、芦山、天全有其三个旅可能。乙、我野战军须以坚决迅速的行动,抢得天全河上下游的铁索桥,以突破杨敌在雅州、芦山、天全的防线,而便我与红四方面军配合,寻求作战机动。丙、我野战军今五号行动:一、一军团有夺取伏龙桥、罗羊坝及始阳三个铁索桥,并消灭该处守兵的任务。一军团之教导营应先开花滩向荥经佯动,并掩护一军团主力由小河子北进。第五军团由宝兴厂开小河子以东策应教导营。林率第二团经陈家坝开三角庄,夺取始阳铁索桥。聂率二师主力及军团直属队,经伏龙桥夺取罗千坝铁索桥。一师主力则经小河子跟进,夺桥不成,则应在始阳上游进行架桥。一切具体部署责成林、聂依实况自定。二、五军团应开至新庙子、石坪之线。三、三军团有夺取天全之龙衣、沙坝头两铁索桥,并相机袭占天全的任务。雪枫率先头两个团由现驻地经思金坝,以一部夺取沙坝头,主力夺取龙衣。成功则相机袭占天全,不成则进行下游架桥。三军团主力应跟进至思金坝(今思京)。四、军委纵队留水干子地。五、九军团任务仍旧。罗率所部应向紫石关吸引杨敌夏旅向西,何率所部应在泸定桥西岸两方严密警戒康定之敌。丁、为迅速夺取铁索桥,一、三军团先头部队如白日不及赶到,当晚应赶路抢到。, ]/ ~# G5 r- K5 S, _
: ?8 d3 H: t/ \: g5 L6 h8 f  v( q
6月6日 二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一军团渡过天全河后,首先分派小部队,一开灵关夺取渡桥,一开铜头场夺桥,并相机占领芦山,一开卸家坝夺桥,伪作向雅州前进模样;主力则攻取天全、梅岭之敌。. _8 T8 N: R3 O# h1 k+ j

, t; Q. e6 H4 ^/ e' F+ g! ^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通报敌情后指示,今六日“我野战军继续执行昨电任务”。具体部署各兵团的行动。
( S8 x7 B( G/ y9 U5 Z6 I5 z) z. M, c4 {' O/ E
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在天全城郊遭遇并攻击川军杨森部,第二师一个团在花滩、竹子坝之线向敌佯攻,掩护第二师第五团前进。/ g" ^; t% F6 K& }( \/ U
, R) x2 l6 w. J. z
同日 晚,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缺第五团和教导营)由三角庄、高桥渡河,至七日黄昏渡过天全河到达始阳镇。先头部队红一团向芦山急进,七日二十一时,在芦山附近的始阳坝,击溃敌王泽浚旅一个团。
% m( z/ {# X8 F7 K7 E" ^+ |0 P# V6 O( \! }/ z
同日 二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通报敌情后指示,今六日“我野战军继续执行昨电任务”。具体部署各兵团的行动。
( E) h) g0 N6 p/ g4 x) W8 |% A/ F* D8 ^) ~5 R4 g4 a
6月7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彭雪枫:甲、杨敌之夏旅似在新场、始阳一带,刘敌王旅昨晚抵飞仙关末进。我九军团主力昨攻抵天全西二十五里之太子地。乙、已令罗率部立即乘夜袭占天全,并在天全附近上游之铁索桥接应三军团过河,协同向东横扫敌人。丙、我三军团得手后,须不顾一切牺牲,立即开至天全、太子地之线南岸,与九军团配合行动,于今七日上午抢渡过河,得手后立即向东横扫,以接应一军团。丁、一军团今七日在始阳上游进行强渡,得手即依昨二时电令执行,不得手应加紧在始阳上下游的佯动,以抑留夏、王两敌,而便我三、九军团在天全上游配合行动,以挽目前危局。戊、至少每三小时须与我们通报一次,以便决定军委行动。
! L% U2 h  G6 }3 {! k
# P) T0 [$ o! U9 z. R) i' Q9 h同日 九时,致电朱德:(一)天全之敌大概已退,我一团正在高桥附近过河,四团正在三角庄过河,此两处之桥在十三时前均可成,十团在龙衣架桥,十二时亦可成。(二)现以第一团向芦山急进,由陈光率第四团附二十分队向灵关急进。以第一师之一个团向飞仙关佯攻,军团主力在第一团后跟进。日来林、聂身体均不适,不能随先头部队急进,否则及〔会〕迟滞先头部队之行动。& [9 X' E' {+ s+ d! P  E  U
, ]. H4 a, |# g- O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进驻芦山始阳坝地区,并击溃王泽浚第六旅一个团。
# Q# b/ ]$ Z% U
! G. O6 A/ t2 e- B6月8日 指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攻占芦山县城,并与退至芦山河以东之敌王泽浚旅隔河对峙。至此,红军突破了国民党芦山、宝兴防线。
, a1 t4 z& t, _: \9 \  B3 f: ~$ i, ~0 a# m' d; Z2 l, ~
同日 七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估计杨、刘两敌在我渡河后,有以其兵力集中雅州,一部出芦山,并图断我北进道路可能。B、我野战军应迅速渡河,经宝兴北占懋功(新街子),以便取道理番与四方面军求德[得]会合。C、我军今八日行动:一、一军团(缺第五团)有迅速进占宝兴,并控制芦山或双河场(今芦山双石)的任务。一军团之先头团不论已占灵关与否,今日必须以主力跟进攻占灵关、宝兴,侦察北进撤懋功道路。一军团另一团如已攻占芦山,应即控制该县,并前出—部到双河场。如芦山有强敌,除留小部控制铜头场铁桥外,应速以另一部由灵关进占并控制双河场,向芦山佯动。二、九军团应即由天全开向飞仙关,接替一军团一个团向飞仙关、雅州佯动的任务,井切实警戒雅州之敌,一军团之一团即由林、聂规定其归还主力路线。三、三军团由〔为〕北进第二梯队,归林、聂指挥。三军团应以两个团先跟一军团北进,策应战斗。三军团主力今日集结天全、始阳之线,暂任策应九军团的任务,并与其密切连络(罗、何如会合,应将二十三分队连材料归还三军团)。四、五军团今日由陈家坝经三角庄渡河,集结始阳,亦策应九军团。第五团赶至三角庄掩护军委纵队北渡。五、军委纵队今日进至练金坝、干河之线,明日渡河。D、各军团应各就驻地补足五天粮食,尽量收集洋油。( }6 @" e- x" ~$ E4 `+ N, f6 u% [

2 }; J, x% j2 R8 _# i- ^$ f! q0 f) x同日 八时,先头部队红一团攻占芦山,并与退至芦山河以东之敌王泽浚旅隔河对峙。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红一师主力和红六团在先头部队后跟进,十八时到达芦山及其附近地区。陈光、罗瑞卿率领红二师师部和红四团经天全向灵关前进。* j* K1 l# P6 D
( f4 u+ |5 x# P! F9 g# j  r3 X$ S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发布《为达到一、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任务指示》,指出:(甲)今后我军战略任务,是以主力乘虚迅取懋功、理番,以支队掠取邛徕山脉以东,迷惑敌人,然后归入主力,达到与四方面军会合,开展新局面之目的。现敌杨森取守势,薛岳、邓锡侯到达需时。我军必须以迅雷之势突破芦山、宝兴线之守敌,夺取懋功,控制小金川流域于我手中,以为前进之枢纽。懋功南至天全约三百里,东至灌县六百五十里,东北至理番五百五十里,西北到崇化、绥靖约三百里。(乙)一、三两军团统归林、聂指挥,经宝兴向懋功前进,军委纵队率五军团继进;九军团为右翼支队,经芦山东北迂回大邑、懋功之间,然后到达懋功。因洋油缺乏,无线电指挥有中断之虞,届时各军团首长除随时用徒步与军委联络外,应本此战略意图机断专行,完成总的任务,并将此任务传达到每一中下级首长。(丙)我军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不顾一切困难,取得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但在遇特殊情况使我们暂时无法直达岷江上游时,则以大、小金川流域为临时立足之地,争取在以后与四方面军直接会合。(丁)取得懋功及小金川流域是关系全局的枢纽。各兵团首长必须向全体指战员指出其意义,鼓动全军以最大的勇猛果敢,机动迅速,完成战斗任务,以顽强意志克服粮食与地形的困难。此时,政治工作须特别努力。; B5 V6 n, X4 E# o& g7 Y
% t4 ~1 ~! u8 u* O5 h! o9 q0 @( |8 }
同日 十九时,同聂荣臻致电朱主席,陈光、左权、刘亚楼;(一)川敌第六旅一个团,昨日二十一时在始阳坝(距芦山八里)被我第一团击溃后退到芦山河东岸固守,并与其旅之主力会合。我第一团于本日八时进占芦山城,与敌隔河对峙,至此刻尚无变化,芦山河上游可徒涉。(二)军团直[属]队及第一师主力和第六团,于十八时先后到达芦山城及其附近宿营。并告彭、杨、董、李。
& ~; w2 n9 u$ A  X2 _- z
9 Y+ ~9 O5 j& t; _+ m' W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芦山今八号被我占领。王(泽浚)旅退守芦山城东河之左岸,防我出邛、大。杨敌四个营今由雅(州)出发,增援王旅。七号,邓敌有两旅到雅州。乙、我野战军决以一部赶快进占懋功战略要点,主力继进。明九号行动如下;A、陈(光)率二师主力带电台迅速取道宝兴,限十一日赶到和攻占懋功,并查报沿途道路、粮食情形。B、一军团主力于三军团到达芦山后,即开到双河场、灵关之线。C、三军团开到芦山,以一部控制铜头场桥梁外,应对芦山城东河左岸之积极作动〔动作〕,作将出邛、大模样。D、九军团留飞仙关,继续向当前之敌佯动,准备九号开芦山、双河场北进。其后方部明日可抵天全。E、五军团主力留始阳,以一个营渡河开三角庄接替五团任务,向新场、陈家坝方向警戒,掩护军委纵队渡河。F、刘(亚楼)率第五团候五军团一营开到后即赶往灵关,在二师主力后跟进。左(权)归还军团。丙、军委纵队明日进到天全。丁、各部队就地补足五天粮食;并收集洋油。7 ~* ?+ _8 d* c- U; b
2 L9 S0 l: u0 \; X8 j6 R1 v+ T
同日 红四方面军先头团占领懋功县城。
6 `; b, w( X, c1 x9 v- }4 p7 s2 f: g6 a0 j
6月9日 同聂荣臻受命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4 j5 a# o; [0 U( i

) y- b' u0 p' U. _2 p5 S/ c同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经宝山县城赶往盐井方向。
  z1 ]9 k3 a) Q% i8 M: Q$ ]3 O1 m) D# ^1 q( c; \5 q& E
6月10日 一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刘亚楼、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杨(森)敌清溪、荥经部队,昨似开雅州集中。另无新得。乙、天全至懋功约四百二十里,宝兴至懋功只产包谷,懋功(今小金)至理番(今理县)五百四十里,人烟少,产包谷不丰。丙、为实现与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除下述部队外,各兵团今十号各在现地不动,并每人须补足七天粮食,加以途中添补,期于到懋功时能余粮四天(携粮洋〔详〕另电)。A、第二师应继续前进,赶于十二号攻占懋功,但须携带五天粮。B、第一军团主力如双台场缺乏粮食时,则开到宝兴、灵关补足七天粮。C、第九军团全部开芦山地域,并准备十一号开双合场、太平场,其现任务则交五军团派队接任;D、第五军团主力仍留始阳,派一营兵力接任九军团对飞仙关敌人警戒及阳动的任务。在三角庄的警戒留一连,任务不变。丁、除上述九军团及二师外,其余全部今日必须补足七天粮食,绝对不得违误。戊、三军团须向芦山后河东岸严密警戒,如一军团离开双合场时,则并向双合场派警戒。己、军委纵队今日仍在天全。
' d0 d" m6 v9 m6 k- {) E, N; v& }# t: U) [  c5 i2 p: c
同日 为执行迅速进占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任务,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红一师主力和红六团,由芦山出发,向宝兴开进。陈光率先头部队红四团经宝兴到达吹店子,向懋功前进。左权、刘亚楼率红五团赶至灵关。, u1 B0 F  i# S1 v5 O8 M2 H7 p

( ?3 ~2 J, C8 X5 K同日 参谋长左权返回红一军团指挥部。- V! w) {% S% r& ]* L9 a

& L8 Z2 l% T/ x/ K% Y* \1 T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陈光、刘亚楼:一、军委限二师十二号占领懋功。二、陈光率四团今晚在吹店子宿营(距宝兴百一十里)。三、刘率五、六两团明十一日须向懋功赶进,须于十二日或十三日赶到懋功。明日宿营地由刘自定并电告我们。四、陈率四团须速架好桥,向懋功前进,明十一日宿营地自定。沿途架桥,须尽可能发动部队及土民架设,勿专恃工兵。五、四团须多带粗铁丝及竹子,以便架桥。六、望带六天粮食。" p' M  h% K! g3 Q% ~8 Q

2 t# r5 b: V# y0 }同日 南京国民政府下达敦睦友邦令,公开声明将严惩一切反日的言论行动和反日的团体。+ I4 N8 ~. x1 F( J  O

  U% k$ _0 Z& I& O% H4 V6月11日 同聂荣臻统一指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第十、第十三团向懋功急进。陈光率领红四团到达大跷碛,刘亚楼率领红五、红六团在其后跟进。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一师到达宝兴及其以北地区。+ u% {5 ^: g2 v: u

' |' U3 }: s$ U' R4 t1 R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转陈光、刘亚楼、彭雪枫、张宗逊)、彭德怀、杨尚昆(转谢嵩、苏振华)、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敌今午攻占芦山,我三军团主力退至检查坪、龙门之线阻敌。其司令部在双河场。九军团已抵太平场。余无新得。乙、我野战军继续原任务,定明十二号行动:一、一军团及彭(雪枫)、张(宗逊)所率第十、十三两团,由林、聂指挥续向北进。师主力应相机占领懋功,后卫部队至少应到达或超过盐井坪。二、军委纵队经宝兴进至野毛坪。三、第三军团主力及五军团由彭、杨指挥。五军团不动,应在灵关通卢山及通双河场道上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坚决扼阻追敌,以掩护三军团主力移动至小关子、上坝、中坝之线。万一追敌猛追,三军团主力可进至宝兴,一部出宝胜场威胁敌侧。丙、三、五军团明日应尽全力补足七天粮食,不得违误。7 ^1 T, s' r. M! r7 v+ R5 L
) N) ?4 A! G! r3 \& m4 i
6月1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及红三军团第十团(团长张宗逊)、十三团(团长彭雪枫)进至新寨子、野毛坪、丰洞寨、观音岩、吹店子一线。陈光率领红四团由雪山脚下的大跷碛翻越夹金山,在向达维前进的路上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红九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团取得联络,随即到达达维。刘亚楼率领红五、红六团在其后跟进。$ q  ?& H" M  C
0 c' N- d1 T- E3 u
同日 十二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政治委员杨成武)翻越夹金山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团长王祖营)第三营在懋功县达维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完成了长征的第一阶段。红军第一方面军全军剩两万余人,基本丧失战斗力。# \  D+ k' _) [, c" i

( F* x7 i9 Y1 r, L7 p6月1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及红三军团第十、第十三团进至大跷碛及其以北地域。陈光率领红四团到达懋功。刘亚楼率领红五、红六团进抵达维,筹集粮食。
" ?. r+ X. o* V* Y0 B# h: g
! ?+ K1 ^# b: w1 g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杨尚昆:(一)一师于十三时到达辛尧咸,十团及十三团在腰塘子、小尧,所有尚在运动中。陈率四团今日到达懋功,刘率五、六团可宿大维。(二)我四方面军之第九军之一部于八日占领懋功,昨日已于[与]我四团在夹金山、大维之间会合。他们正向天全方向来迎接我们。(三)明日向懋功续进,我们及一师、十、十三团可达大维,五、六团进到懋功,昼肃应刻重发亥□通(原文如此),向灌县方向侧击、警戒,并努力收集粮食供给野战军。7 e+ U7 ]& S) h% K
9 ^. l3 b* y& F4 f, ?
同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开始翻越夹金山。
2 ~$ m. L& I! V# b0 ?8 Y1 ]# h( w( s, N  a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刘亚楼、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甲、我二师昨与四方面军西路军先遣团在甲金山、大维之间会合,十三号同到懋功。昨芦山敌人只以其侦查队到梯子岩。乙、我野战军决以主力集中懋功,一部控制宝兴及懋、灌路。明十四号行动:A、第二师集结懋功与四方面军西路军联欢,以一部对通灌县路戒备侦察,同时在懋功筹备粮食。B、第一军团主力进到大维,第十、第十三两团由林、聂酌定,在十五号才能过甲金山时,则明日宿营新寨子。C、军委纵队进到头道桥、大硗碛地段。D、第三军团主力进到盐井坪、野毛坪。E、第五军团进到宝兴,并在对岸收集粮食。须以一部留通灵关隘路筑工、阻敌及对太平场路警戒。董、李应令井泉部留灵关收容落伍人员,同时进行地方工作、扩充战士,部署造成游击区。F、第九军团留大川活动。
) N) a% B- }0 h5 Q) D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二师昨与四方面军西路军先遣团在夹金山、达维之间会合,十三日同到懋功。”明十四日的行动:第二师集结懋功与四方面军西路军联欢;第一军团主力进到达维。6 F6 M" R: x; B% ?, c9 h

. s6 c* `2 r. k* r4 v6月14日 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红一师第二、第三团翻越空气稀薄,天气寒冷的大雪山夹金山,进抵达维。林彪率领红一团和红三军团第十、第十三团在其后跟进。陈光、刘亚楼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会面,两军先头部队举行联欢会,祝庆会师。
4 {# \3 N! F/ [
% ~- Y! L2 [8 H9 X' V+ m同日 红一军团大部翻越夹金山到达达维镇。期间林彪在山上晕倒几次,后在警卫人员的搀扶下返回山下。第一团跟随林彪行动。0 s4 `; ], k0 y" ?+ s

& H& K5 I  J' G6 J& A" K/ Z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转彭雪枫、张宗逊)、陈光、刘亚楼、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追敌约一旅昨占灵关,其先头逼近中坝。罗、蔡电,大川北之双河场有到敌一旅,将开大川讯。锅巴隘附近有四道独木桥及一悬岩,部队运动困难,军委纵队在三军团两个团后末得过。懋功只能驻兵一个师。B、我军改以渐次向懋功移动,而坚决扼守宝兴之目的,定明十五日行动如次:一、二师留懋功,其任务仍旧。二、一军团主力进至大维地域。三、彭、张所率两团进到新寨子及其附近。四、军委纵队进至头道桥、大硗碛。五、三军团主力留原地不动,并派工兵带绳索、门板来锅巴隘。六、五军团继续扼守宝兴,坚决抗阻追敌前进,并令李井泉所率独立营,在五军团后卫营后协同五军团工兵彻底破坏道路、桥梁。七、九军团留大川附近,补充七天粮食。C、各部队应严格注意节省粮食,收容落伍,加紧卫生与严禁沿途乱拉屎。' m8 [( s0 z3 _# H, V3 ~
& L4 F8 Z" Z7 C5 W
同日 蒋介石发表《劝告川、康、陕、甘、宁、青诸省民众协剿赤匪书》。
4 u/ p- g2 R4 c* ~% g5 H( V7 A$ u- l5 Q- W) ~, M2 b; [$ T
6月15日 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代表第四方面军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及第一方面军发来会师贺电,晚上,红一、红四方面军在达维举行联欢晚会。. L( @; u! {" b
: \+ u* x* |1 m- q# J. k) [- w
同日 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红一师主力,进至光寨、木栏坝、木垭一线。陈光、刘亚楼率领红二师在懋功及其附近,继续开展群众工作,筹集粮食。
7 w5 q% @- r2 t! \5 D7 v/ m, i9 b1 {& a( I/ R' q0 M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王稼祥联名发布《为反对日本吞并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号召全国一切军队与红军携手共同北上抗日。
# K6 z6 b9 E+ Y9 ^+ O) t$ R$ |8 _* ]8 d) P% M  i
同日 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决渐次向懋功移动,并固守宝兴。”明十六日的行动部署是:第二师仍留懋功筹备七天的粮食,并察报通理番路线、粮食情况,准备前进;林、聂及其直属队进懋功。4 o7 `4 N$ [5 i" \" G) h; x) n
$ C7 j& B' c) k3 A7 i0 j
6月16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致电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指出:“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应是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目前计划,则兄方全部及我野战军主力,均宜在岷江以东,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大举进攻,给以坚决的打击,向着岷、嘉两江之间发展。至发展受限制时,则以陕、甘各一部为战略机动地区。因此,坚决的巩固茂县、北川、威州在我手中,并击破胡宗南之南进是这一计划的枢纽。以懋功为中心之地区,纵横千余里,均深山穷谷,人口稀少,给养困难,大渡河两岸,直至峨眉山附近,情形略同。至于西康情形更差。敌如封锁岷江上游(敌正进行此计划),则北出机动极感困难。因此,邛崃山脉区域只能使用小部队活动,主力出此似非长策。”( N- A- J0 |8 Q' W9 J
% f! n/ i1 g  u# p* h5 X
同日 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进驻懋功县城,受到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第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政委郑维山)的夹道欢迎。在城内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治委员李先念亲切会面,受到盛情的接待。
5 M7 z9 o# U) \, z$ h1 t  _2 r- h( N' k( a
同日 聂荣臻致电朱德: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到达懋功后,开展工作及侦察情况所得,“(一)此间粮食除收集万余斤,现继续收集中,由懋功经两河口、红桥,理番到威州,沿途粮食极为缺乏,加之红四方面军七个团由此路通过,理番共有三团,粮食已被收集,尽足其五日用之。(二)由懋功到威州一经巴郎山、灌县到威州,计九百五十里,且河西岸无路,绕灌县、汶州;一经两河口、红桥、理番到威州,计六十里,除红桥,大山一百二十里无宿营地,山顶有积雪三十五里外,沿途有稀疏小道,路亦较好走,沿途桥梁亦好。依以上情况,我野战军以理番、威州并迅速运动部队,赶快通过此区域为宜,并建议我先头师明十七号上午开始出发,全军团分配之梯队,每梯队半日行程赶到威州”。
; Z4 T! }. `; O4 H+ ?5 Y4 I% U% k2 i, G
同日 十六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以与四方面军会合并协同作战之目的,决经懋功渐次向理番移动。”部署明十七日各兵团的行动。/ R8 u+ U7 ^& }# C( A5 u" E' Q! V: M
) \+ j+ g2 f( a9 `/ K" s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转陈光、刘亚楼)、彭雪枫、张宗逊、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邓敌刘部三个团,有由牛头山进窥日隆关、达维、懋功模样,其后续三个团则进至水磨沟。我四方面军之西路军主力,已超过达维百二十里至巴郎山,扼阻该敌,掩护野战军北进。邓敌周部两个旅协同杨敌四个旅,向大川、宝兴追我,五军团则于今日回守宝兴。B.我军以与四方面军会合并协同作战之目的,决经懋功渐次向理番移动,定明十七日行动;一、一军团须首先向理番移动,二师明日开抚边屯,军团部跟进至木果,一师经懋功进至八角,准备在以上地域休息两日并补足粮食,出发时要带走五天[粮](懋功粮食要留下,并由林、聂派人保管,待移交后至部队)。二、彭、张率两团及军团后梯队进至官寨,准备在该地休息两天并补足粮食。三、军委纵队进达维,向巴郎山警戒连络。四、三军团主力明上午在硗碛补充七天粮食,下午移沙鸡窝、新寨子地段。五、九军团进至大硗碛。六、五军团及独立营继续扼守宝兴一天,准备十八号移盐井坪,彻底破坏来路隘口、桥梁,并令云逸收容队明日移板桥。C.各部队严格节粮,收容落伍,注意卫生、严禁沿途乱拉大便。休息部队应加紧军政训练及地方工作(见另电)。
1 k$ v8 B" W6 X3 a( _( C" w. @& j
同日 中革军委总司令部、总政治部致电各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甲、我军进至懋功地域,已与四方面军取得实际会合。现为迅速实现协同作战,并估计到这一地域的房屋、给养条件。我们部队应依照下列规定地区,于到达后一律休息三天。(一)一军团在抚边屯、木果、八角地域。(二)三军团在官寨、达维地域。(三)五、九军团均在大硗碛。(四)军委纵队在懋功。乙、在休息期间应:(一)进行人员、武器检查并擦枪。(二)实行射击、刺枪、抛手弹及散开教练各一次,并加紧新兵教育。(三)剃头、洗衣,并进行卫生检查。(四)休息时节食,出发前须带足五天至七天的粮食。(五)每人打草鞋两双。(六)各团须调剂存布,补足帽子。丙、政治工作应做:(一)开干部会,报告与四方面军会合赤化全川、陕、甘的战略意义及今后战斗任务,并开各连队军人会进行解释。(二)以团为单位开同乐会。(三)各团政治处应进行连队的支部工作检查。(四)每团各连队应进行扩红竞赛。(五)每一军团应就地组织一游击队。(六)以团为单位集中各连队战士送四方面军礼物。(七)各连队应于没收土豪物件中,分送给彝、番人。丁、三天休息后,各部队应进行工作总结,分由司令部、政治部按级上报。
/ R5 }* l1 m* H6 k( M7 q
4 A! h' O# h2 p( [! {# O% [同日 中央及红军中央野战军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复电红四方面军。张主席、徐总指挥、陈政委并转红四方面军全体红色指战员亲爱的弟兄们:来电欣悉。中国苏维埃运动二大主力的会合,创造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录,展开中国革命新的阶段,使我们的敌人帝国主义、国民党惊慌战栗,我们久已耳闻你们的光荣战绩,每次得到你们的捷电,就非常欣喜。此次会合,使我们更加兴奋。今后,我们将与你们手携着手,打大胜仗,消灭蒋介石、刘湘、胡宗南、邓锡侯等军阀,赤化川西北。我们八个月的长途行军,是为苏维埃而奋斗。我们誓与你们一起,为苏维埃奋斗到底。特此电复。朱、毛、周、张及中军(央)野战军全体指战员。9 @% M7 I% n/ V; w' x* B: z  h

% \  J: O+ Z, Z/ u7 t- \; K6月17日 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
8 z3 s! L) d4 r4 q* P# v8 G. q
9 D  l- w  H" d2 A5 t1 B  X同日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人翻越夹金山。
" R3 ~; z2 p. M& W" J6 x4 i- C& R5 T
同日 出席红一、四方面军驻达维部队举行的庆祝胜利会师大会。9 L) I: a3 o( H* z5 `* a3 a6 Z'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继续北上,进至小金县八角、抚边等地休整三天。5 e( N' k" q/ y; U

1 Q0 U% ^. Q9 i9 ~1 I8 j同日 十七时,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继续执行昨电任务。”并规定各兵团明十八日的进达地域。
+ k5 @3 v4 ?6 z8 n3 ?7 c5 X: \# ]9 x" l/ w' t" n4 [, l
6月18日 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A.情况:一、邓(锡侯)谢(无圻)司令所率之两旅,仍在牛头水[山]、水磨沟之线筑工。我四方面军两个团之先头已进过邓村。四方面军之另一个团进至丹巴东岸,十九日改向祟化前进。五军(团)十八日放弃宝兴。二、邓敌林(翼如)旅在大川、双河场一带。一部向盐井坪推进,其李(树华)旅一团由太平场十八日进至宝兴,余两团因冻病[留]太平,另开两团至宝兴协助追击。三、杨敌四旅在灵关及其以北,郭敌集结新津。四、薛及吴纵队万师到雅安,周纵队开名山。五、五十三师三个团及刘元璋两个团,余旅三个团将先开丹巴,李师主力守康定,刘元璋另四团守康定、泸定、丹巴地域。六.敌五十九师将开川,黔军将调川任守备。B.我们行动:一、各军团从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懋功附近,原地休息不动。二、五军团留一个团[在]盐井坪,扼守通宝兴及大川两路口隘,坚决阻止杨、邓两敌前进。主力则移至大硗碛附近休息。三、军委二十二日赶到两河口与四方面军张主席开会。三军团主力(缺十团、十三团)、军委纵队二十四日由懋功出发,二十五日进至木坡,二十六日进至两河口,续向卓克基前进,二十九日到达黄草坪。四、一军团二十四日进至抚边,二十五日原地休息,续跟三军团前进。五、九军团二十三日进至新寨子,二十四日过夹金山开至太〔达〕维,二十八、二十九两日开懋功休息办粮,准备三十日北上。
3 F/ u) O7 |* l5 ^( o* L* h) S4 B% ]/ z8 u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到达懋功地区。
6 c- |5 t# W% `$ m6 d8 c! M4 U# x
4 J. Q5 W5 _1 L, I2 l. g6月2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驻八角休整。9 d1 R+ ~% @# T. |
! `! Q) `) J/ A$ S$ ?# i! b
同日 十八时,朱德、周恩来、王稼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罗炳辉、何长工、邓发、蔡树藩:我野战军目前所处地域给养非常困难,现特再规定筹办、节省及携带粮食的办法如下:甲、各部队除五天休息所需的粮食外,应筹足七天粮食准备携带,以后不论向何地行动或休息,都应有七天储粮。乙、筹粮地区:一、一军团,两河口至凉水井。二、三军团,老营至达维。三、五、九军团,大硗碛地域。四、军委及四方面军部队,懋功及懋功至祟化、懋功至丹巴。丙、各部队应尽一切可能,并派遣部队在规定地区没收、征发及购买一切麦子、包谷、杂粮、盐、油及牛羊猪等食物,统限二十二日将结果电告军委。丁、每人每天食量:一、麦子一斤四两。二、包谷、什粮一斤二两。三、牛、羊、猪等不作菜,应烤成肉干代替干粮,每一斤鲜肉作半斤算。戊、每天改成两餐,一稀一干。己、携带干粮除每人须指定七斤外,余可雇人及使用骡马背。庚、责成各部队首长及政治人员,向全体战士深入解释筹粮、节食及带粮的必要与责任,要动员全体互相督促并实行连队竞赛,反对浪费粮食。辛、严禁违犯这一规定与抛弃和浪费粮食,违者严罚。
9 P2 u6 v' E( n2 _8 a) Q( x& @% F# b4 f5 f% L/ W
同日 二十三时半,朱德致电红一、三、五、九军团及军委纵队首长:“我军各部明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均仍在原地休息不动。”7 C% ^# p8 [% a
, L; _; Q( Y$ {- J1 C" H  d
6月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抵两河口、凉水井地域筹粮,以解决部队给养困难。1 v* i( e, U; x3 G! k; z% k# b( a

  r$ c1 O, B2 b2 \+ C8 X同日 晚上,出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部队举行的联欢会,热烈庆祝两军会师。0 {" w  ?% Y7 M7 H, c; D

9 |1 W- E$ R) F( f, Y: f1 o6月22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部向黑水、芦花前进。
. W+ I1 p2 u1 _0 g, X0 Q2 f  t
; m1 q) W1 S  B6 d+ `& ~6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抚边地区。( ?/ \9 f6 |' Z& r9 j
( \% {0 n$ {# e& n5 L: N
6月24日 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到达两河口。
2 P, L- P3 o$ p
4 M- z8 B& I1 W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两河口附近地区继续筹粮。陈光、朱瑞率领红二师先行北上,其先头部队翻越梦笔山向卓克基前进,途中遭土司番兵袭击,击溃土司番兵三百余人。二十五日,红二师占领卓克基,二十六日,攻占马耳康。0 {( e: f# Q6 M% S$ q# z
; e+ w4 }: `* k3 M5 ]+ F# r3 r
6月25日 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国焘等出席在两河口举行的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大会。
" k8 y: Y0 X7 s3 Y7 x
" F) P6 |; p: K' R: Y" P  @同日 一时,朱德、林彪、聂荣臻致电陈光、朱瑞:“先遣团今二十五日应以主力守护卓克基桥梁,一部探查经大藏寺,经马塘到松潘两路线情形。”2 a! v* r% D' D, ~# U, L
# x. k( y: x% \" ~' S" M1 `% c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驻两河口(四川小金县境),第二师占领卓克基。% o9 F0 ^$ k1 [- A) g
7 K/ ], \; n) r6 O: x/ L
6月26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军团主力离开两河口北进,抵达黄坪。第二师部队攻占马耳康。# A1 \# [7 i& n
4 M, G& j5 I% m) D, z
同日 蒋介石电令四川国民党军:此后军队不论大小行动,不拘前线后方,停止不问久暂,无论何时何地,一遇停止,即应赶筑碉堡,时间稍长,尤应加固。违者定将该地高级官员以纵匪论罪。7 M0 b& o2 b( P1 a6 K$ |

. J- k( ?# j- ^6月26日—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懋功以北两河口的一座喇嘛庙内举行,会议集中讨论目前的战略方针问题。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刘伯承、王稼祥、秦邦宪、刘少奇、何克全、邓发、林彪、彭德怀、聂荣臻、林伯渠、李富春等十六人出席。会议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根据地。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向甘南前进。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林彪对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所作的红一、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报告表示完全拥护。
' u+ p0 m+ v* A# N* h
" C) j& D6 P/ ?6月2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主力翻越梦笔大雪山,进抵卓克基。' D, A/ K" Y1 A2 d& a! C

) X8 b6 d4 }- S9 t6 X1 O同日 国民党政府派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和日本关东军代表土肥原贤二以换文方式达成《秦土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在察哈尔的主权全部丧失。  ?+ P9 {+ C6 e  f, p

+ U+ }. J  N% B5 e  X9 }6月27日—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红一师翻越雪山梦笔山,于二十八日晨到达卓克基、腊脚沟一线。二十八日午后,林彪率红二师第四、第六团进至梭磨。陈光、朱瑞率红二师先头部队第五团经马塘到达康猫寺附近,并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师长柴洪儒所率之第二六七团取得联络。5 z+ _* F/ p6 X
! e% L+ C0 Y$ X3 B
6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的决定》。指出:一、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消灭与打击胡宗南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地向甘南前进。三、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夏河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四、大小金川流域在军事政治经济条件上均不利于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苏区之一部。五、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 c" `+ \* G1 @
4 ?3 n) j* U( X6 H" I同日 中革军委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何畏、周纯全:目前进攻胡敌的战役区分如次:(一)分为左、中、右三路军,向松潘及其西北地区前进。(二)左路军由十三至十六个团组成,以林彪为司令员、彭德怀为副司令员,聂云〔荣〕臻为政治委员,杨尚昆为副政委。经卓克基、壤口(或大藏寺)、噶曲河、色既坝,向两河口前进。(三)中路军由十个团组成,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委,经马塘、壤口、墨洼、洞垭,向黄胜关前进。(四)右路军由十二个团组成,以陈昌浩为司令员兼政委,主力经黑水、芦花,支队(四个团)经小姓沟,均向松潘城前进。以上三路及一支队,均须于七月七日至十一日分别集中于箭步塘、壤口、芦花、红土坡之线。(五)以八个团为蜗江东钳制队和西岸掩护队,以王树声为司令员兼政委。(六)以四个团为夹金山、巴郎山、丹巴东岸之钳制队,及懋功、抚边、崇化、绥靖等地之警备队,以何畏为司令员兼政委。(七)以周顺〔纯〕全为后方警备司令员兼政委,指挥理番、杂谷脑(今理县)、马塘、卓克基各地之警备部队及各后方机关,并处理后方事务。战役(总)后方暂设卓克基。(八)以一个团进至阿坝地域征集粮食,侦察道路。(九)中央军委及总司令部随中路军前进。8 A$ D( a- g+ `0 W# i; v

9 ^  M+ M& g( K同日 二时、朱德、周恩来、张国焘致电林彪、聂荣臻、陈光、朱瑞各抄送刘亚楼:A、二师全部今二十八日应推进至马塘,并与在马塘之八十九师柴洪儒师长所率之二六七团取连络,传达并执行下列任务:一、马塘警戒由二师担任。二、柴率二六七团应速侦察马塘、芦花道路、地形、桥梁、碉楼、里程、人家,及有无番兵扼守和破坏道路,并准备由马塘进攻芦花。三、侦察结果经二师电台电告。B、军团及第二团今日应推进至梭磨,留人员在卓克基筹粮。C、已令一师主力今日进至卓克基。
+ D0 ?. W5 ^* ^2 {5 l' s
, j: {: U0 l5 r# Y$ z) n. s5 [6月29日 同聂荣臻分别率领红一军团各部继续北上,因梭磨河河水暴涨,道路被淹,部队行动十分困难,前进缓慢。至三十日,各部分别进抵马塘、康猫寺一线。李聚奎、黄甦率领红一师第二团在梭磨筹粮。
7 [2 ^8 M' J. v% }3 V* \  U6 M+ f7 ~; E- z- |
同日 中革军委制定《松潘战役计划》,决定集中红一、红四方面军主力,“迅速机动,坚决的消灭松潘地区的胡敌,并控制松潘以北及东北各道路,以利向北作战和发展。”计划规定,由两个方面军组成左、中、右三路军,红一、红三、红五、红九军团及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师长邵烈坤、政委张文德)共十六个团编为左路军,林彪任司令员,彭德怀任副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杨尚昆任副政治委员,由卓克基、马塘、康猫寺等地出发,向松潘前进。1 r* m$ R, ]5 f

6 z( }4 e1 h3 w( h# {% D0 i0 r3 ^同日 二十时,致电朱德、聂荣臻:一、我率二师(缺五团)于十八时先后到达康猫寺(今四川红原县康乐)、马塘之线宿营。二、路线及给养情形及五团本日行动,如陈(陈光、二师师长)、朱(朱水秋、六团团长)本二十九日七时电告。三、由康猫寺到上壤口系二百里草地,无房舍;由上壤口出行[竹]勋坝、大将台之路,现时尚未问出,判断由此路向松潘以北迂回大概系草地,且路太远。近来天下雨,草地能否徒涉,前途极无把握,给养亦必极困难。黑水、芦花、毛儿盖居民甚多,距松潘二百里,由该处可直攻松潘,并大概有路可迂回至以北穿过,陈、朱已率六团及五团之一个营向上、中、下壤口侦察前进。第四、第五团各一部携带之粮食有限,同时为集中兵力作战。四、一军团各部明日应前进。二师之四团及五团两个营由林(彪)率领,向黑水、芦花前进,明日到达马河坝宿营,准备经黑水、芦花、毛儿盖前进,到后或直向松潘攻击前进、或向松潘以北迂回迅速协[同]作战。聂(荣臻)可率一师两个团及军团司令部到达马塘、康猫寺一带宿营。李(聚奎)、黄(苏)率一师一个团及一师与军团直属队(带二十分队、军团司令部)明日应在梭磨(今属四川马尔康县)继续筹粮,于七月一日进到康猫寺。方面[军](缺二师)到康猫寺、马塘以后之行动,须根据六团行动的结果而定,或准六团路线进,或从四、五团路跟进。(五)如军委对明日行动另有命令,则照军委电令执行。
3 h# `' |( V1 q* _" r' J7 V* B! A4 ^) k- h* x
同日 指挥红一军团从卓克基出发,经麻木桥进抵梭磨地域。' T, O) L9 W" Y! s
  o& I' h7 P0 Q. t6 D2 u- r
同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任命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徐向前、陈昌浩为军委委员。3 ?3 L+ H/ e. q! h# j
- O6 ~3 G5 m$ t% l
6月30日 红一军团进驻马塘、康猫寺地区。$ v, b4 w; c5 c4 _

( A# ^: m, U7 M/ y+ u2 _同日 十八时,在水卡子,朱德致电林彪、陈光、朱瑞,“陈、朱到壤口后的情况及侦察结果,迅速电告我。林率二师主力,协同二六七团速攻下芦花,向松潘侦察、警戒,并筹粮、争取夷民。一军团部及一师,留康猫寺、马塘线待命。”2 }" w8 ]9 D: f
: b- _& |7 u. c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86491: C. t0 u( X% v7 f

. H" U' k$ b% f: M  J3 ^7月1日 红一军团进驻康猫寺地区。* I% L5 e; E) q1 a9 A* ]; ]4 W: X
6 n; B+ b8 U% D- I) R
7月1日—2日 率领红二师第四团、第五团,聂荣臻率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师随后,翻越长板山雪山,向黑水、芦花前进,于二日下午先后到达芦花及其附近地区,同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会合,征集粮食,守备沿途桥梁。聂荣臻率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师于二日进至马河坝。陈光、朱瑞率领红二师第六团由康猫寺出发经中壤口向芦花前进,在中壤口与查理寺之间,多次遭土司番兵袭击,陈光负伤,先后击溃土司番兵一千余人。( z( p1 H) T: K. ^1 L' N7 E6 I
- f. p8 }- M, z: j" _  h
7月2日 指挥红一军团翻越长征中最高的雪山——长板山,进至芦花(今黑水)及其附近地区,同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团长张明伦、政委姚运良)会合。
3 b; o$ N5 \/ s9 t: _$ y
3 p& W7 F  E8 r6 t; X7 b3 U5 F同日 九时,朱德、周恩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张国焘,通报各部队行动情况:林率二师主力协同二六七团架桥,继续向芦花进;决令一军团改入中路军并指挥二六七团为第一梯队,受徐向前指挥。
- ]7 H: u0 |6 j8 W/ x% |6 |
7 m2 s4 Y* Z" @- \同日 十八时,致电朱德、聂荣臻:(一)我二六七团于昨日黄昏时攻[到]芦花附近,其时番人正在破坏通松潘之桥,当被我击溃。桥尚可过人,略修理后即可过马。我四团今晨亦赶到芦花,我及二师直属队,四团、五团(缺两营)亦于今日十五时先后到达芦花。五团一个营分留于马河坝至芦花之间一带守粮食、守桥梁。(二)黑水、芦花番兵约千人,现守石碉楼,与我四方面军抗战已八九日矣。(三)此地人口数万,粮食充足。此行程须经毛儿盖,此去毛儿盖两天路,经过四次桥。据说该地无白军,但亦说该地有番兵。(四)如我们在此停止,有以下之不利:一、后续部队列此地后,再前进时则走不通。二、番兵挖路、断桥、藏粮食充分。三、胡宗南向松潘以西堵路。(五)目前在此地部队(二六七团及四、五两团),应以主力向毛儿盖,向松潘急进,担任夺桥、修桥、修路、驱番、征粮。占领毛儿盖,逼近松潘,尔后则改以佯攻防御、运动防御等手段掩护一、四方面军之主力向松潘西北转进,或掩护一、四方面军主力向松潘以南之敌突击(由西北向东南打)。我一、四方面军应共约以二十五团兵力速向芦花、黑水前进。(六)明三日,以二六七团向毛儿盖前进;以第四团向石碉楼强攻,协助红四方面军,以五团一个营随二六七团前进,接守桥梁;我及五团另一营,明日在此不动。二六七团向毛儿盖、松潘前进时规〔归〕中路,会遇着番民的迟滞,结果,我后续部队一定能赶得上他的。(七)经阿坝、壤口两路向松潘西北前进,湾[弯]路太多,恐难期与中、右同时配合,且受河流、水塘、给养、宿营之困难太大,且甚至找不着响〔向〕导,故不宜与[于]多派去。(八)我判断毛儿盖无胡敌,或无其大部的兵力。胡敌在我一、四方面军向松潘前进形势下,以取守势之十分之多,而企图切我后尾与得援出击,其分兵隔来守毛儿盖,或向毛儿盖前进之可能较少。( |; ~: t4 I) e$ ^% {- m2 N1 Q

+ W4 S6 o- ]" W8 ]0 p7月3日 中共中央在卓克基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8 ?  c4 W) J! o2 B, l* h

% `. d" d+ `0 |- U0 L+ o. x同日 十三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甲、同意林二日十八时来电意见及部署,但进毛儿盖应严锁消息。芦花以西或西北仍须寻求迂回松潘道路,免一路挤不通,与被敌从毛儿盖正面阻塞。望即侦察:一、由芦花沿楚拉克河上过山,到墨洼转两河口的道路。二、由毛儿盖沿小姓沟上到竹勋坝,转两河口的道路。三、由毛儿盖经包子寺有无迂回松潘的道路,速电告,以便决定三、九军团进路。乙、李先念率一[八]十八师两个团明日开马塘。后晨到芦花,归你们指挥。军委及三、九军团在其后跟进。丙、攻石碉楼有二十军长余天云所率九十师两团,另二七一、二七四、二七九三个团,已过江经白溪塞向黑水进,望令四团联络。夹攻石碉楼何日可下,望电告。丁、目前四方面军已有八个团走黑水,七十三、七十五两团已将过河跟进,连一军团兵共有十六团,走中路。已严催四方面军速集六个团于松平沟,便与中路协作(红土坡已为我攻克)。4 c( j& m2 L& m) K* p+ }

  m4 I3 t0 a4 z8 {同日 关于部队向毛尔盖前进及通信联络情况致电朱德。朱:(一)向石碉楼前进之桥被蛮破坏,我判断四方面军已改自马塘前进。四团仍折回芦花,故已令其余向毛儿〔尔〕盖前进,本晚在二六七团后四十里宿营。明日继续向前推进,策应二六七团。(二)二六七团附五团一个营同我一师工兵连,今晨已向毛儿〔尔〕盖前进。(三)我拟明晨率二师直属队向毛儿〔尔〕盖前进,并已去信,约聂政委率第二团明晚与我会合,但不[知]聂明日能否赶到。(四)拟将军团供给、卫生两部及各师一部非战斗部队留芦花。另将(五团一个营)留芦花组织粮站,为一、四方面[军]过此部队筹粮,望令卓克基粮站接替。(五)数日来,你们屡次来的电我们翻不出(无那种密本)。我以〔已〕三次电告你们,我只带了南桂两密,望发斥你们机要科人员之疏忽误事。
5 r6 Y6 J, G6 v8 I$ a+ w% g# G3 k. J  e3 I7 R
同日 率领红一军团部队进驻仓德地区,进行休整筹集粮食的工作。# g( c* L4 N4 C" ]0 b

2 L8 q( M, R* {# [7月5日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欠一团)进抵芦花,接受林彪指挥。8 h, W) |( q* }3 I; s. u+ S

7 E3 A9 a2 k% x* L/ T) d$ ]! t8 u7月5日—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六团)及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向毛儿盖攻击前进。红二师第四团与红三十军第二六七团攻占打古,翻越打鼓山雪山。六日,红一军团主力翻越打鼓山,红二师第六团进至芦花,随主力跟进。
" P6 ?( e; P. i7 K4 A; Y
/ t0 ^- B; N) w7月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六团)及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欠一团)、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七团向毛儿盖前进,攻占打古,翻越第四座大雪山——打鼓山。进驻打鼓。
/ v5 O$ w! z) t+ z$ F% W: o# E* n* a9 y7 O7 G
7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六团)及红三十军第二六七团翻越拖罗冈雪山。九日,到达毛儿盖附近地区,强攻和夜袭毛儿盖,均未奏效。  ^- o4 n, V5 M5 B0 p  A
! D- }: Y$ \1 P2 K- ?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致电李先念转陈光、刘亚楼飞送林彪、聂荣臻:甲、四方面军五个团仍在石碉楼南。徐、陈昨由理往茂,拟经沙坝向石碉进,主力须俟石碉楼打开方由河东抽调。张主席今日赶杂谷脑,将经马塘到芦花与军委会合。三军团先头明日可抵芦花,军委开马河坝,九军团及军委后梯队在党坝、卓克基筹粮,五军团留懋功、达维,协同二十五、二十七两师扼守该地域。乙、胡敌既有两团在毛儿盖,我军不宜冒进,应集结二六七团、一军团主力及八十八师两团往攻,以便一举消灭其全部,并严防壤口通毛儿盖道上之敌向我前进的翼侧袭击。丙、八十八师两团应在芦花筹粮两天再进。六团留芦花整顿,并协同军团、师直属队与军委先遣工作团筹粮。丁、三军团九号起决以两个团带工兵、炸药向石碉楼攻击,以协同四方面军五个团迅速打开此路,其另两团及教导营则维护马塘到芦花交通,看守桥梁并肃清沿途反动。戊、总政明日起往芦花。各部筹粮,首先须搜山,并争取藏民回家。麦子未全熟的及非土司、汉官的,不宜早割与全割。己、二十二分队由李(先念)派队暂送林(彪)、聂,用徒步通信至少一个连。庚、部队运动必须集结前进,宿营地周围加障碍,严密警戒,搜山部队须配足火力,严密戒备。芦花至打古交通,由林、聂派队维护。辛、敌情、道路侦察及执行情形,电告。
. b+ a) H6 a* }, x
: p: u5 n! |, w. C; G7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部队进驻大杵林地区。! l! f; C* m, A1 D7 v% Y4 U% p4 y
, u7 K3 ~9 D# }/ X9 o- d- U( _1 b
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二六七团及四团已抵毛儿盖附近,胡敌一营扼守街道及山地,我军正攻击中。一师及军团部今晚亦可进毛儿盖附近。
# P! W" {2 b& h- V+ I* d& n; T/ {8 y: \' [( q$ N
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李先念(并转陈光、刘亚楼飞送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A)张主席本午电:石碉楼已攻开,惟大兴河坝之两炮楼和瓦布梁子尚未打下。又胡敌在屋里赶筑工事,并侦察黑水,似已知我企图。(B)三军团主力今日如抵芦花,明九日应急向石碉楼前进,以便协助四方面军五个团迅速解决两炮楼及瓦布梁子之敌。如未抵芦花,明日应先以一个团带工兵(连)循八十八师所走小路、先开芦花,赶往石碉楼执行上述任务。(C)林、聂应令二六七团、一军团及八十八师主力,依昨七号二十三电令执行任务,并提出赤化芦花、巩固理番等口号,严密隐蔽北进企图。(D)你[们]应各以自己部署及侦察结果速电告军委。4 o7 Z) w' k) ^2 y
" g; _4 q# X, T  I+ [
7月9日 松潘战役计划耽搁,红一军团进驻黑马寺地区。# ?0 ?1 r8 D6 ]

% q# E% f7 X0 J  J. H* Q# R, y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毛儿盖系敌廖旅一个营及喇嘛数百,退守街道及喇嘛寺。俘供尚有两个营在毛松大道中扼守。仓得、芦花、打古、毛儿盖,粮食均丰富。毛儿盖可驻五个师,仓得六个团。河东部队续抽调否,请告。
% s* n- O+ r3 j/ F! i! o$ J
" F5 _3 v- R- O7月1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三十军一部改强攻为监视和围困毛儿盖之敌。红四团向毛儿盖东北方向推进,攻占哈龙,击溃胡宗南部补充旅一个排。红二师在围困毛儿盖时,遭土司番兵袭击,师参谋长李棠萼牺牲。/ |0 x+ k( O3 U' B. o/ }1 P
+ R6 }) A$ U7 H5 b( t4 L  O
同日 三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毛儿盖之敌一营尚未解决”,具体部署进攻毛儿盖行动。( ]# M: d- g' z) m2 q

3 z1 X: N& k8 L( D2 J7月11日 五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在毛儿盖之敌未解决前,四方面军主力必须十三日后始能开始到芦花。“二、四两团决不宜突入受夹击,暴企图,应速派队与该两团联络。如处境不利,应即折回。”
/ r5 y/ R+ \+ d! w( C$ N/ m% m+ ~2 P3 @/ S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朱德:(一)我四团于昨十号十一时占领哈龙(即毛牛土寨),该处有胡补充旅一排人被击溃,并有少数缴获。据俘护[虏]称:A、胡敌及补充旅第二团在松城;B、第一团之一营在毛儿盖,二营在文县,三营在陂口;第三团在松城以北地区;C、第一、二及独立旅在松城南至镇江关之线;D、松城附近筑堡垒十余个,并在加筑计。(二)毛儿益至哈龙九十里,沿途无人烟,哈龙有三四十家,哈龙到松城一百里,沿途仅毛牛沟有三十家,沿途粮食极少。(三)由毛儿盖、哈龙及毛牛沟向松城以西及西北行进路线均调查不出,四团找当地喇嘛、道士亦问不出。(四)二团仍在毛儿盖,未随四团进。(五)二师部及五团主力今日到毛儿盖附近,李参谋长(棠萼、第二师参谋长)途逢番兵遇害。
$ L9 j5 y' v  I2 }5 T# [( w1 R$ m# i. B* [% @5 R' d# l# `$ k
同日 二十四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望令四团在哈龙严密警戒,速派队侦察至毛牛沟,并迂回松潘路,兼严锁消息。四团兵力单薄,应令先念率两团往加强。”" H% c8 [: V' C4 i- k: ~+ f2 x

1 a; C; H- Y( K" c$ w7月11日—13日 指挥红一军团围攻驻毛儿盖的胡宗南部第一师补充旅补充团第一营。红一军团司令部进驻毛儿盖地区。  b. V; ~; q$ G6 R
. _  c! U2 M' q8 ]
7月12日 军委总司令部、总政治部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董振堂、曾日三、罗炳辉、黄火青(并抄送何长工、蔡树藩)、邓发及其政治部:在此松潘战役之调集兵力期间,我军委纵队及一方面军在现时到达地域,应以战备为中心进行下列七天(十三至十九号)工作计划。甲、政治动员:一、开连排长以上干部会,报告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斗任务及进行松潘战役的意义(用《前进报》及总政材料),并开连队军人会进行解释及战斗鼓动。二、各团政治处应进行连队的战时政治工作检查。三、各团司令部、政治处应协同进行部队纪律检查(根据军委七月十二日命令)。四、在与四方面军部队同驻一地时,应开联欢会,订作战比赛。五、各团应进行争取番民、夷民工作(依总政训令及军委七月八号电令进行)。乙、粮食保障:一、休息时应节食,每天两餐一稀一干,要省至平均每人一斤以下。二、各连队进行粮食突击与竞赛,依军委、总政几次通令办理。三、各连队在四天内除日食外,至少须筹存平均每人十五斤麦子或杂粮,超过四天,按日加筹。四、各连队存粮应一部分做成干粮,牛羊肉做成肉干,随时准备行动和作战。五、各连队须按日将存粮报告团部,各团十七日将总结报告军团,军团十七日晚电告军委,十九号作第二次报告(筹粮、割麦地区及其知道分配,另电规定)。丙、部队整理:一、进行人员、武器、弹药、被服及卫生检查,限十六号报告军委。二、擦枪并修补武器及工兵通信器材。三、设收容所及临时医院,收容落伍疾病人员,洗刷残惫不堪分子,准备留在现地区,并严惩故意掉队及破坏分子。四、实行射击、刺枪、抛手榴弹、对空防御、河川战斗及对付骑兵战术的训练,并加紧新兵教育。五、每人打两双草鞋,最好用毡子或牛羊皮或做毛窝,各团须利用羊毛、牛皮补充皮衣、毯子,以便向北行动。丁、为保证上述战备工作的完成,各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及其供给、卫生机关,须负责督促检查,期满并做总结按级上报。戊、各兵团因作战或行动关系,有不能或不能完全进行这一工作计划的,由军委以单个命令改变之。9 v$ m# @' f2 I! r5 Q

0 H' V* w: P. J: `同日 七时半,同聂荣臻关于红八十八师等部向牦牛沟前进及通信联络致电中革军委主席朱德。朱主席:(一)八十八师今日已抵毛儿〔尔〕盖附近宿营,拟明日黄昏时出发,十四日到哈龙附近宿营,十五日到毛〔牦〕牛沟。(二)已令二六七团今日黄昏时出发,明日到哈龙,担任向小姓沟前出侦察、警戒。(三)已令第四团明晨由哈龙出发,进占毛〔牦〕牛沟。(四)拟着左权、先念到毛〔牦〕牛沟指挥。(五)十七分队[机]已坏,二十分队洋油已完。望电令将十三团所带电台暂拨我们用。此间,二十分队明日随左权、先念出发。
0 Q' j, C$ S/ p5 Y4 U3 d+ H) {5 o' T7 f/ Z/ M8 O/ K
同日 十一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同意以八十八师主力进占毛牛沟,扼要筑工,以掩护迂回到两河口道路。二六七团向哈龙,会同我第四团,以主力向小姓沟下游侦察活动,以钳制并扼阻原驻该处之胡敌丁(德隆)旅及其第四团。一军团主力则留毛儿盖,监视敌李营并策应前方。”7 i* V$ {  S+ d% P4 n) t6 u

% z" S$ P6 g' y* u& `( c7月13日 二时半,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预计中路军先头部队十九日后始能到达毛儿盖。( F' }! j! e( W

) B5 h1 G; ~& _. @4 A  ]7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三十军一部继续监视和围困毛儿盖之敌,并在其附近筹集粮食。左权和李先念率领红四团和红三十军第二六七、第二六八团在哈龙、小羊角塘抗击由松潘、小姓沟向毛儿盖增援之敌胡宗南部五个团的攻击,经激战,哈龙失守。
% a8 ~6 x( F, O5 S' B, f5 u) r0 b7 o) X. g" E1 h4 q1 \& t9 y7 c7 \
7月15日 十五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及三十军三个团,目前任务应在四方面军主力未到前,尽力扼阻胡敌于拉子梁、毛儿盖地段以北,并监视和围困毛儿盖之敌李营,以保持毛儿盖在我手中。”
2 @1 n, L* V+ d- Z
) I% N' N0 }9 o/ ^+ q7月15日—17日 左权、李先念指挥红四团和红三十军第二六五、第二六七、第二六八团顽强抗击胡宗南部李铁军旅向毛儿盖的增援,扼阻敌于拉梁子、毛儿盖以北地区。林彪、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三十军一部继续围困毛儿盖之敌。十六日二时许,毛儿盖之敌第一旅一个营向哈龙突围,林彪、聂荣臻率部猛追逃敌,将其全歼,俘敌三百余人,缴获各种枪二百二十余支、电台一部,并击落敌机一架,乘胜占领毛儿盖。十六日夜,左权、李先念率部袭击哈龙,十七日哈龙之敌逃往松潘,红军再占哈龙。: L# o- u! W2 s: |( W
4 n$ m& V. D9 u& w+ _
7月16日 红一军团侦察连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二八六团两个连再次将胡宗南部补充团第一营包围于松潘腊子山以西五十公里处歼灭。
% R( K) m% i. l( Y; N1 s4 C3 B' \
0 `4 D: D; K8 M7月18日 指挥红一军团前进时,在羊角塘与胡宗南部廖昂补充旅遭遇,激战竞日受阻退回。3 y. C6 W6 o0 C( o6 H& L) N

$ q5 H" m0 `5 W3 B" O同日 陈昌浩致电中共中央,建议由张国焘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并要求给军委以独断专行权。9 l& F% a3 a2 `7 v# [9 V
* a0 d5 k5 Z. r
同日 中共中央在芦花地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组织问题。会议决定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并为中央红军的总负责人。周恩来辞去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调中央工作。增补陈昌浩参加中央军委常委会;博古任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任政治部副主任;徐向前任前敌司令部司令、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 E- p% [: z. P. ]9 w* S* v
5 O* w; u; L# k+ c  V' o# R" c同日 中革军委发出通知:奉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一切军队均由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总政治委员直接统率指挥。仍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同志兼总司令,并任张国焘同志任政治委员。特电全体知照。
/ R1 D1 e" n/ x( W; V% @$ y8 L- y; ^6 x* C0 f: D
同日 同聂荣臻、李先念率领红一军团和红三十军在毛儿盖、哈龙等地筹粮。2 v9 U- a& U% [4 ~
5 F& n7 q1 k5 [& x3 W- }9 E
7月19日 中革军委制定《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
4 E5 p/ c  k9 Z2 F# e8 g" K2 ]% e3 H/ I
7月中旬 红一军团召开干部工作会议。
, ?/ e! t" |: e7 h8 X' \' |  R! i( {& W7 p+ [
7月21日 中革军委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原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第五、第九军团依照命令分别改为第一、第三、第五、第三十二军,林彪为第一军军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左权为参谋长,随后中革军委任命朱瑞为政治部主任。2 X9 ]: o/ r$ H4 y6 j. i7 U
2 c' v, C: l4 m0 D0 t
同日 中革军委下达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规定部队区分及集中的时间与地点,部署:由红一军和红三十军第八十八、第八十九师组成第一纵队,归林彪、聂荣臻指挥,并限二十六日在毛牛沟以西至哈龙、毛儿盖地域集中。) `- e8 L& d/ V  B0 w

! ?& n9 N2 t$ c" g同日 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发布中革军委《关于一、四方面军组织番号及干部任免的决定》:我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各军组织番号及其首长均有变化,军委现决定:组织前敌总指挥部,即以四方面军首长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原一军团改为一军,军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三军团改为三军,军长彭德怀、政委扬尚昆、参谋长萧劲光。五军团为五军,军长董振堂、代政委曾日三、参谋长曹里怀(代)。九军团改为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参谋长郭天民。原第四、第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等五个军番号仍旧。四军以许世友为军长、王建安为政委、张宗逊为参谋长。九军以孙玉清为军长、陈海松为政委、陈伯钧为参谋长。三十军以程世才为军长、李先念为政委、李天佑为参谋长。三十一军以余天云为军长,詹才芳为政委、李聚奎为参谋长。三十三军以罗南辉为军长、张广才为政委、李荣为参谋长。特电知照。
" W6 M/ I4 i0 R2 K
! i! h1 t9 T1 v$ ?5 f同日 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林彪、聂荣臻、王树声、彭德怀、杨尚昆、倪志亮、周纯全、董振堂、詹才芳、许世友、王建安:甲、依据目前情势,重定松潘战役的军队区分及其集中时间和地点于下;一、以四军之四个团组成右支队,许世友为司令员,王建安为政委,限七月二十四日止,集中小姓沟地域。二、以一军之一、二师,三十军之八十八、八十九两师,共十二个团组成第一纵队,林彪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限二十六日,在毛牛沟以西至哈龙、毛儿盖地域集中完毕。三、以三十一军之四个团,十一师、二十五师各两团,共八个团组成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树声。限二十八日止,集中哈龙、毛儿盖地域。四、以三军之四个团,九十师两团,四军之三个团,共九个团组成第三纵队,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除十三团外,集中在黑水两岸,为后续策应的兵团。五、以九军之五个团,五军、三十二军及二六二团,共九个团组成第四纵队,为向阿坝前进的左支队,司令员倪志亮。付[副]司令员董振堂,政委周纯全。限二十七日止,以主力集中马耳康寺、卓克基地域。六、以九十一师之三个团及三十三军,共六个团组成第五纵队,詹才芳为司令员兼政委。在茂州下游河西沿岸,直至理番、杂谷老[脑]及草坡、耿达桥方面,为钳制掩护部队。乙、任徐向前为前敌总指挥,陈昌浩为政委,前方一切作战部队均归其统率指挥,并即以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兼前故总指挥部。丙、军委除发布上述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外,各部行动由总司令部并责成前敌总指挥、政委以命令行之。1 r' l& l* n; ?3 c3 f, b6 S
* o; H2 ~8 o! _
7月21日—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芦花举行,会议讨论红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会议听取张国焘关于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和通南巴两个苏区对敌斗争情况及反围剿战略方针的汇报。中革军委发布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
! D7 `) G, J; |" h7 l' M3 ^! E7 h
7月下旬 同聂荣臻分别率领红一军各部在哈龙、波罗子、卡英等地筹粮,整理部队及肃清反动武装。二十四日,徐向前、陈昌浩来到毛儿盖。# X+ f+ v) W: g# B6 L# F

! j9 Z! j) @2 I: Q: J7 g4 ~1 J7月25日—8月20日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大会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作出《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统一、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任务》的决议,指出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人民反帝阵线。% q0 B- D0 W1 C4 `
8 B9 Y$ F0 J& A
7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离毛儿盖进驻荒无人烟的腊子岭。
' @( z3 \$ Y/ Y5 ]4 u! z7 _: u. e9 E" o" Z
同日 二十时,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李先念:“因粮困,明日部队不能出动。已令右支队部队仍在原地集结,筹粮待命。如三十六团已向左开动,仍令其回西开镇、红则筹粮。”请速转告许世友,“二六七团阵地重要,速令其坚工固守。”
" [" L+ F) n# ]+ r& M
7 k, s+ i& e1 X$ K7 m7月30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返回毛儿盖。
# W0 f$ k( G) l4 m. D  {) }& l: g- v6 o+ m4 }8 ~
同日 同聂荣臻商议并经中革军委批准:任命第一师师长刘亚楼,政治委员黄甦;第一团团长杨得志、政治委员黎林;第二团团长龙振文、政治委员邓华;第三团团长黄永胜、政治委员林龙发;第二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萧华、政治部主任舒同;第四团团长黄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五团团长张振山、政治委员谢有勋;第六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邓富连。
. n: C( A, l# @# T% J" L& d; C+ n: p0 s" H& |: w! k- }
7月31日 二时,朱德、张国焘致电林彪并转陈光、李先念:“因粮缺及各纵队不能同时北进灭敌,现正计划改变部署。” 依此,三十一日前线部队应作如下部署:第二六七团巩固现阵地并加紧两翼警戒;第一军直属队一部、第二师主力、第八十八师主力应集中哈龙;第四团即由婆东回哈龙,准备开婆罗子,与一军主力集中该地筹粮、整理部队、肃清反动。林随第一军行动后,哈龙前线由陈、李指挥并直报前敌徐、陈两总。' N+ e/ M3 f1 R2 ?

1 i1 k% q8 i# a/ f/ P同日 中革军委取消松潘战役计划。
' `0 P: y9 {4 O/ g, M$ Y
) u. h$ Z5 t$ g+ m0 }8月1日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3 P5 ^+ ^, w1 u

5 @! l9 L/ N/ N! o, l+ {& F5 X同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离开毛儿盖进抵卡英地域。6 G$ S' b8 {& U2 P+ E
* K. i% F) J; p' M5 i" Y
8月2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从卡英出发,经茶力格进抵小喇嘛寺。
" n* C* Y( j% I1 A1 K
- g) d. r$ X0 s+ T9 x3 x8 B0 g) F" _8月3日 红军总部下达《夏洮战役计划》,决定以红五、红九、红三十一、红三十二、第三十三军为左路军,由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统一指挥,经阿坝北进;以红一、红三十军为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统一指挥,经班佑、阿西北进;红三、红四军为总预备队和钳制部队,随右路军北进,以争取进占夏河、洮河流域。- b1 Y0 v% v/ S6 y) H
# ?) \) G0 e; ~- U
8月4日—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松潘县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会议,毛泽东、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张闻天、傅钟、何克全、邓发、秦邦宪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决议重申两河口会议创造川陕甘苏区的决定,指出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等活跃在这一地区,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力量增大;西北几省反动统治薄弱,又接近苏联、蒙古;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会议确定创造川陕甘的苏区根据地,是放在一、四方面军前面的历史任务。会议决定增补陈昌浩、周纯全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徐向前为中央委员,何畏、李先念、傅钟为候补中央委员;恢复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由周恩来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由陈昌浩任主任,周纯全任副主任。
$ E( p, u/ N2 X/ W1 w* `
0 ?4 A0 F% C/ G8月4日—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集结在波罗子至扎窝之间黑水河两岸,继续筹粮,休整部队,准备北上。) \/ E& c" n6 w7 t( \4 s

* f4 ~3 {7 d4 @2 j2 F: o; E5 g: ?8月8日 中革军委为贯彻夏临洮战役计划,决定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组成左右两路军,以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和红三军与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红三十军、军委纵队、红军大学组成右路军;以红一方面军红五军、红三十二军和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红三十一军、红三十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左路军,齐头向甘南进军。* d5 S! T2 M; O" d: p

4 h% |& ^  Z+ C) y5 t+ X- S. J6 p同日 中央军委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指挥机构,任命周恩来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v* Y2 A& f+ W% O3 o; @8 R% @

7 c% j) o: F3 `% b- b3 g9 ]同日 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兼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职务。$ B2 I. ]6 y$ m; o. A; {

5 Z! a# i4 G/ ]1 P% ~" \8月9日 中共中央印发沙窝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式与任务的决议》。
8 i/ A$ P" c- U0 n5 x( I+ a. ]' t$ N) P9 X0 T" L9 x8 _+ {# i
同日 二十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许世友、陈海松、李先念、余天云、詹才芳,先念并抄送孙玉清、王建安,许世友抄送张广才:甲、我左路军先头进占大藏寺后,正准备集力向阿坝攻击前进。乙、我右路军应求得与左路军切实配合。A、三天内,须完成每人十五天不熟粮。B、每人应尽力准备一件皮衣或棉衣,无棉用羊毛,两只草鞋或皮鞋及包脚布。丙、各部队应相当集结,迅速整理和政治动员,准备五天到七天后出动,应严守秘密。2 z" {! w( J  T* A& z
; p% {1 m  Y  b& e9 l& @" s5 ~: q
8月11日 中革军委命令左路军从马塘、卓克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前进。
, o$ U% i0 o, w! m9 P6 @/ Z5 o2 V6 ?
5 u0 J# j) E3 l1 z4 J% n& B同日 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祥、陈昌浩致电各部:为着加强与统一一方面军的领导与指挥,特组织一方面军司令部,并任命周恩来同志为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特此通令、并转所属知照。
) a7 }9 }3 t! t& Z6 x7 @9 K- O4 ]* c) f7 z; t
同日 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一、依据总司令部夏洮战役计划,我军前进道路,一经阿坝,一经班佑。阿坝情况尚不明,但由班佑到夏洮行程约十二日。为便作战,我军主力有出右路的极大可能,一军、三军应准备在七天到十天内经班佑前进。二、一军应集结波罗子、杂窝之线,三军集结芦花、亦念之线,并与宏坤及一军取得联系。抽出二六九团,担任维护仓得、打古、下郎、油溪一带交通与警戒,一军教导营待该团派队接防后,即经芦花、杂窝归还建制。三、抓紧最近七天时间,定出紧张的整理具体计划,根据总政治[部]保障计划,进行充分的深入连队的政治动员,加紧实际工作检查,保障做到:甲、详细解释与讨论最近中央政治局决议,具体开展反右倾斗争,大大提高部队战斗情绪,连系严整与改善连队中组织与生活,肃清散漫松懈现象,严整纪律,加紧肃反,撤换消极不负责的干部,大胆提拔新干部。乙、加紧对骑兵战斗及平原战斗教育。丙、严整纪律,争取番民回家。丁、努力筹粮,反对浪费,改善给养,每人带足十五天粮食。戊、收集番布、羊毛,每人有皮衣,每连有帐篷。四、一军、三军各派一得力供给人员,即来毛儿盖。: G: Q8 O7 w5 @- s% p# H4 T
0 d, z9 _4 i9 h& V8 k1 \( [
8月15日 十时,朱德、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转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甲、我一纵队现在陆续北进,十九号可进攻阿坝,续向夏河进,并以一部出班佑方面与右路联络。乙、右路军及三纵队应速由徐、陈部署,马上连蝉(联)北(进)经班佑向洮河左岸出动。A、陈(除)对松、黄警戒外,三军于其北进时,应令二十九团游击掩护之后,能接二六九团防务地东部活动。B、侧格经金藏赴毛路四三零里,杂窝以北险,跌死二十余马,三军应经波罗子或打鼓北进,由陈、徐决定。C、彭、杨速令独、教团与一军合编,免迟北进。
4 D8 V- h$ K& F% ^7 q& V2 q5 i8 @0 v. O/ Q
8月16日 率领红一军集结在黑水河、波罗子一带筹粮休整,准备过草地。
7 l) l4 j9 B7 C  Q1 [7 l' g5 q* Z; b; L( \
同日 二十四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一、你们可于明十七日出发,全部到毛儿盖集中,沿途须补充粮食。二、下令三军走仓得,打古浮桥可拆去。
5 I& A/ l. i- B+ ]$ q# p% o1 }- |
8月17日 清晨,召王开相、杨成武到军部,说毛主席、党中央要红四团担任右路军进入草地的左翼先遣团,要杨成武直接到中央军委毛主席那里去当面领受任务。并说,最近周副主席病得很厉害,要他接受了主席的指示以后,一定要去看看周副主席。对此,杨成武回忆道:十七日液晨,师首长叫我和团长王开湘同志到军团部接受任务。林彪军团长一见面就对我们说:“中央决定北上过草地,军团命令你们团为过草地的先头团。为了加强你们团的力量,军委决定把四方面军的二九四团编给你们,你们立即到毛儿盖同他们合编,进行过草地的准备工作。”他以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我们,继续说道:“这个任务是艰巨的,前几天六团曾先行过草地,因绝粮和遇到反动骑兵的袭击被迫折回。”他向北方凝视了一会以后,果断地说:“不管过草地有多大困难,我们必须走过去,这是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决定的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毛主席很关心这一行动,要亲自给你们先头团交代任务。”他又指着我说:“你先到毛儿盖去接受主席的指示,开湘同志带着部队随后出发。希望你们遵照主席的指示,想尽办法,克服困难,坚决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我们刚走出房间,他又把我叫回去,嘱咐我:“最近周副主席病的很厉害,接受了主席的指示以后,一定要去看看周副主席。”$ Z8 C. g& S3 ^+ w/ b
/ O. X0 k4 f* w% C$ A6 {: T# \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在扎窝及其附近,筹足平均每人十五斤粮食,经乌木树、波罗子、卡英,向毛儿盖附近地区前进。十八日返回毛儿盖及其附近地区。
& {3 x# ?' a4 q. ]( k
& N% S2 `5 `7 {: C6 I+ X. w同日 二十一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一、第四团已到,拟令其为右路军左翼先遣团,十九日下午出发。二、你们走何路来毛,如走波罗子、卡力格必须尽力带粮,毛地粮不多。三、可否先令二师派干部一人,先带电台一架,十九日上午赶到毛。! L# ?; G" k% ?0 r' L. Y6 b

/ |. g0 i# E  P- C- ?同日 二十三时,朱德、张国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王宏坤、倪志亮、周纯全:一、树声率九军四团及五军今到石匠公、龙耳头,明可达查理寺。三十一军四团跟进,十九日到查理寺。二、响[向]导、通司少,查理寺通班佑方向道路情况不明。三、总司令部十九日由大藏寺向查理寺进。四、各部注意解决带粮和收容办法。五、因给养不良,病号日增,速补救。六、毛儿盖、打古及侧格以下伤病[员],由宏坤责成各部向仓得、侧格、下朗、油溪运。七、三军何时走何路开动。八、以后右路军直向徐、陈报告,由徐、陈直接指挥,宏坤由总司令部直接指挥。九、工作队人员不可分散他调,笨重东西及非作战部队均可于右路左边行进。( y% K, H# K2 V/ E+ V, ]

6 [7 x2 O; M& G6 F1 b8月18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离黑水河,进驻小喇嘛寺。; U1 {& l* I" G# z! V# N3 Y
, {0 x) j4 ]* K4 ~: a  M2 r
8月19日 红一军第二师第四团(团长黄开湘)进入草地。( k& n0 K: H; A- o* b( p2 [6 B

! U9 P- ~' v0 [+ C: _同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进驻卡英。
' E: j% B3 y! P& X  P" O. p8 T/ ~+ U, z; t) P
8月20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返回毛儿盖。
& V6 h: ?/ k# c. d. p
. b7 Q: |9 O. @. ?( }7 h8 f同日 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陈昌浩、何克全、邓发、徐向前、李富春、李先念、林彪参加会议。林彪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完全拥护毛泽东所作的《夏洮战役后的行动问题》报告。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补充决定》,指出:“为实现六月二十八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基本的决定,要求我们的主力迅速占取以岷州为中心之洮河流域(主要的洮河东岸)地区,并依据这个地区向东进攻,以便取得陕甘之广大地区,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继续发展之有力支柱与根据地。”决定强调,“在目前将我们主力西渡黄河,深入青(海)、宁(夏)、新(疆)僻地是不适当的。”
) C5 P' R& U+ d2 V+ G/ @, ^- L" b: j- I/ w5 v
8月21日 早晨,率领红一军第二师从毛儿盖地区出发,进入茫茫无际的大草地,向班佑开进。林彪对过茫茫大草地是相当重视的,刘忠曾回忆道:林军团长在长征中时常有病,健康情况不很好。当红军翻过几座大雪山,要进入草地的时候,他的身体更显得衰弱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工作,为了战胜大自然;为了部队顺利通过草地,进行着更加繁重的准备工作。部队进至草地边沿的黑水、芦花地区,林军团长特别到担任全军前卫的第二师来,并且住在前卫团,具体地关照部队。我和侦察队也随着他一起行动。这时,部队里粮食的供给遇到极大的困难。当地藏族同胞,过去深受国民党残酷统治的迫害,这时,还不知我党我军的少数民族政策,所以,一看见军队就都跑进山里去了。天气又常下雨,我们派人冒雨四出去找藏民回来,想设法筹买一些粮食;可是找了好几天,一个人也没有找到。一天,我去向林军团长汇报部队筹粮的艰难情况,他听了之后先对我说:“粮食是困难,现在刚到草地边沿,还能找到藏民,如积极想办法还能解决一点。等到进入草地以后,粮食困难将更加严重。”接着他就向我们布置了一顼新的任务,他指示说:“你们侦察人员全体出动,满山遍野去值察能吃的草叶子或草根,要认真,要仔细,找它几百种、几千种,越多越好。”“好,我们一定遵照军团长指示,坚决去执行。”我这样向军团长作了保证。当我要走时,军团长又严肃地嘱咐着:“你们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荣的一件工作,要千方百计地去努力完成它。”林军团长这几句坚定的嘱咐,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了。自从接受了这个“侦察草粮”的任务之后,我每天都领着人去尝草芽,挖草根,煮草叶;同时每天也都想到军团长所嘱咐我的话。我想。我们这一支工农红军的主力,为了北上抗日,为了中国革命,现在确实处于难以想象的困境之中了。前边是茫茫无边的草地,后面是白雪皑皑的冰山,我们一定要向前进,一定要通过草地,但必需准备粮食。粮食,目前是全军最大的问题。林军团长紧紧抓着这个关键问题,出主意,想办法。是的,在这块茫茫无边的草地里,虽然找不到粮食,草可有的是,我们就让这些草来为中国革命的事业服务,给红军提供千千万万斤的粮食吧!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克服与战胜这样的困难,这确确实实是“一件最伟大最光荣的工作”啊!这里草虽然多,但并不是都能吃,有些草在嘴里嚼着,很难下咽,有些草吃了还要中毒。我们红六团有些同志就是吃了一种牛舌头似的大叶草,中了毒,情况非常危险。所以我们无论是找到“茴茴菜”、“野葱”、“野蒜头”,或是“野芹菜”、“豌豆苗”以及其它许多不知名的野草,大部分都拿去给林军团长看;凡是没人吃过的草,他都要亲自尝尝,亲自试试,并且还常常骑上骡子亲自到野外去找;找到能食用的野草,就拿到各单位去介绍,或是用文字通报全军。当时红军到底吃过多少种野草,就很难计算了,反正所有经过草地的人都吃过了。那些野草在嘴里咀嚼时的那种味道,咽下去时的那种艰难,从胃里反出气时的那种感觉;大家一生也忘不了!的确,每逢我想起了草地里的野草,就清楚地记起了林军团长嘱咐我的那些话。部队开始进入草地了,林军团长和前卫师的战士领先前进。他还是亲自紧紧抓着草地行军中的关键问题。从黑水、芦花出发的那一天,林军团长把我叫去吩咐说:“刘忠同志,你们又要担任新的任务了。”我以为前面发生了敌情,要叫我率侦察队出发。可是他讲的却是在当时我看来很小的事情。他说:“交给你们三个向导,一路上要负责照顾他们,在前面带路。”他讲完似乎还怕我不注意,又加重语气说:“你过去做过红五团政治委员,对这三个向导要多做政治工作,团结他们,让他们好好完成带路的任务。这就是你们当前的主要工作。”老实说,当时我的确把这个任务当做一件小事。我想:带三个向导有什么问题呢,军团长何必这样耽心!可是在以后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军团长交给我们的这一任务,是保证全军通过草地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先说这三个人吧:一个是本地藏民,他知道些路线,但不会说汉语。另一个是从山东移来草地的回民,他会翻译藏语,人称他为通司,但不知道路线。再一个是在这一带来往经商的汉人,是四川人,他既知道路线,又懂得一点藏语,这是我们最需要最有作用的一个。但是他的态度有些消极,对红军有一种抵触情绪。当时,对我们来说,显然这三个人是一个也少不了的。大军进入草地,最主要的是走路,而走路的关键是要熟悉路线,我们现在就要靠这三个向导来带路通过草地。林军团长为了作好这三个人的工作,不仅向我亲自交代任务,派我们侦察队负责照应,而且还给他们每人分了一匹马,发了足够的酥油、糌粑、盐、肉等,此外,还有一条毛毡……。可以说,这三个人要算过草地时生活最优越的人了。在路上,军团长还曾几次亲自找这三个人谈话。进军的第一天,在分水岭露营。这里有七、八棵一丈多高的浓叶树。为了照顾向导的休息,给他们三个人分了两棵。刚给他们安置好,林军团长来了。他坐在草地上,和向导们谈开了。“你们辛苦了。”林军团长很和蔼地问候他们。“长官辛苦了。”那个藏民回答,通司译给军团长听。“有什么问题吗?身体吃得消吗?”“吃得消,我们生活在草地,都是贫苦劳动人民出身。”“贫苦的劳动者是中国最好的人。国民党的大汉族主义,压迫你们少数民族,我们共产党和红军主张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你们给我们带路,也就是帮助我们为全国贫苦人民谋解放。……”林军团长虽然走了一天,很累了,由于关心向导们的生活,和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行军途中,军团长见到他们时,总要问东问西,非常关心。有时是关于思想方面的,有时是关于路綫地形方面的。草地里举目苍苍,一片荒野,灰暗的天空,一会儿是风,一会儿是雨,一会儿是冰雹。部队在草地里行军,真象一支孤船飘在大洋里,谁也说不清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侦察队走在最前边,紧紧地依靠着那三位向导。我们拿着指北针掌握着方向,他们三个边走边研究,找出一定的记号,有时找到一块奇怪的石头,有时找出一个野牛的头角骷髅。只有找到这些带有神话传奇式的记号,经过三个人的研究对証,我们才能定出前进的路綫。路上经过不少艰险,如今回想起来仍有余悸。比如有一天,前面遇到一条江河,猛然一看,他们三个人也楞了。眼望着急湍的激流,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江河,该从哪里过去,怎样过去……。最后林军团长来了,他对着地图和向导商量,核对了好半天,才弄明白,原来是白龙江。弄清情况后,部队才安全渡过。快出草地时,走到一个深邃的山峡里,迎面是陡峭的石壁悬崖,前前后后,找不到路径,人们着急起来。三个向导,当时也晕头转向了。他们七转八绕,在一个深谷里发现一座木桥。山谷深不见底,桥用很多根圆木排起来,横担在石壁之间,使人望之生畏。部队就从这个悬空桥上通了过去。当时如果不找到这座桥,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呢!由于我们对那三个向导作了许多工作,他们能真心实意地突破重重困难,终于把我们顺利地带出了草地。部队通过草地以后送他们转回时,又对他们做了很多工作,送了些礼品给他们,临走的时候,他们含着眼泪,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说:“中国有了工农红军,我们就得救了!”从这次过草地,“侦察草粮”和对几位向导的工作中,使我认识了一条真理,我永远忘不了当时林军团长说过的一句话:“有些事,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是件小事,有时,它会成为部队工作的主要环节。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必须要紧紧地抓住这个环节。”[]2 T3 y+ [3 U# e0 [% o* x" C1 L$ c
+ V4 ], \  L) K
同日 十八时,致电聂荣臻抄转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一、二师于十七时到达腊子塘露营。二、由毛到腊约八十里,路平好走,途中无人烟,须过五次河,有三次无桥。因天雨,水深及流速均正在增加,此刻水深约七十生的[]。三、编入四团之二九四团共三百余人全无雨具,通身透湿。四、腊子塘从前有牧牛及架帐棚遗迹。今晚各部均在雨中拥坐,此地树林甚少,不能全部搭棚子及烧火。
, a8 S% v  G* `6 ~7 Y9 {+ }( m9 n' O3 W2 o) [, B
8月22日 六时,聂荣臻致电林彪:一、明二十三日拂晓,我率一师、军直属队及军委纵队、红大等随你们后跟进。二、照约定时间通报,有重要事件望派队送信给我。三、三军主力明日可抵此,在我后三日始能跟进。四、教导营亦随之行动。五、毛、张、博于今晨随徐、陈行。! p. D, W. a" p  s
# G) Y# Y" V# N2 F
8月23日 红一军主力,军委纵队,红三十军,红军大学先后进入草地。
4 e; Q+ N# b; L. I0 k9 z+ `- n3 V4 O/ T3 E0 {# E6 ?4 K
同日 拂晓,聂荣臻率领红一军直属队和第一师及军委纵队一部由毛儿盖及其附近出发,随先头部队跟进,下午到达腊子塘。二十四日进至分水岭到达草地边缘地区。二十六日经色既坝,付出巨大牺牲,通过茫茫草地。二十七日,到达若尔盖县班佑与林彪会合。
5 B- J! n3 J6 B) f
, H4 B# o" b3 g' C' ?  m/ ]8月26日 率领红一军第二师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先头部队并向鹅界地区进发。
, X7 m! l' n4 \1 N% P2 t" @; S8 y! g$ O( r$ o1 H$ Q: J0 g+ c4 `
同日 致电彭德怀:红一军此次因衣服太缺和一部分同志身体过弱,以致连日来牺牲约百余人,经过我们目睹者均负责掩埋,在后面未掩埋的一定还有,你们出动时,请派一部携带工具前行,沿途负责掩埋。
! T0 a, {8 p/ S
5 y$ {4 D3 `7 F1 \, d8月27日 同刚刚走出草地的聂荣臻会合。
$ w; r$ w! C0 v, q
) f5 I, z8 l/ k5 S4 R& m8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直属队和红一师进至巴细,留红二师在班佑警戒及筹粮。  ?! }' N; f! ]: D  H, ], J
6 i" M  s0 Z, @  }. i( P" w0 `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李富春:一、我们率直属队及一师今日已到巴细宿营,二师留班佑警戒。班距巴二十五里。二、巴细大於毛儿盖,其东北之阿西(相距二十里)又两倍大於巴细,两处粮食均多。三、在来路半途有标示,去班佑一百里系严朵坝,严距班约一百六十里。四、一师及军直队明日开阿西。
. T* r; R5 R2 g# `7 L9 X
2 k9 \5 Q/ X  m8月29日—3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为预备队,集中在班佑、巴西、阿西等地,策应右路军红三十军、红四军向包座之敌发动攻击。包座之战,经三天激战,歼灭守敌及其援军第四十九师伍诚仁大部,击毙和俘虏敌五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余支、机枪五十余挺、无线电台一部。" Q# a5 G+ r: o* D2 q

; A/ H# K7 p0 {# t. }2 i8月29日 中共中央在班佑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宣传教育问题。  `/ f# t# F$ F
+ ?2 n3 O( x# C; \: D" u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杨尚昆:询问周恩来的病情是否好转。
8 I7 a, |" }$ ]6 {$ y( T6 \' {8 a1 x" u6 j
同日 红军右路军第三十军、第四军一部发起包座之战。* v2 {8 l4 ]0 X
$ \3 s' W' h# H/ L% j7 b- x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为预备队,集中在班佑、巴西、阿西等地,策应右路军红三十军、红四军向包座之敌发起攻击。
: |( u" c* _; }8 ^. u3 f( ]; f, ~/ s7 J# ]: {
8月31日 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我们率部已到巴西,此地有胡敌一个团守工事,今夜第二团准备袭击该敌。过了班佑后,路宽、平坦好走,沿途有住户,亦有粮。我们现在搜山割麦,除补充自己外,并为你们筹集。到班佑须两日行程,沿途注意“番骑”扰乱。
9 ]1 k# H5 ~+ ?( B- M* U
4 m2 O1 l0 p$ G4 w! D同日 包座之战结束,歼灭守敌及其援军四十九师伍诚仁部大部,击毙和俘虏五千余人,缴获步枪一千五百余枝,机枪五十余挺,电台一部。
" \* w& H6 K0 }
$ I7 u. s, ^& _$ q9月2日 六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甲、我二十军派队分向南坪、黄胜关前出百二十里侦察无敌情,向东北方向五十里侦察亦无敌情。蒋令胡敌以一部守备松、坪线,主力速集岷州,但至今末开动。乙、左路军已到阿,我二、六军团已占桑植、石门两县,迫近津市、常德。丙、你们应速侦明向罗达、岷州、哈达铺、西固大小道路、敌情,并控制隘路、前线要点,对河东要地亦须派队占领,并前出游击、侦察。主力乘时整理,以利作战。丁、侦察结果,望详告。
8 G6 j$ Y9 _/ n  X8 D4 u1 G+ }( d9 C9 ]" H6 F+ v% M# P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若尔盖县的巴西召开会议,就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合后,两个部队的团结、休整教育,以及党的纪律等问题进行讨论。
: n7 L' h: \* S% `, p0 O( \5 X5 u+ \- }  V3 M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主力由阿西等地出发,进至拉界,红四团随后跟进,于三日赶至拉界。
1 D) @8 H! ~3 k  d& D
7 ?; j" [1 X' R/ x6 x0 |! r3 g1 C9月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在拉界修复被国民党军及土司番兵破坏的通往俄界道路上的桥梁,并派红三团占领及守备。
" P# v; z; q% P! P, A, f, Y. _. J/ f4 h) d2 V6 N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进驻毛龙地区。
6 z0 K- q$ i( X; n! \& a( A7 o8 g. u) S1 p
同日 二十一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甲、蒋介石已令周浑元第五、九十六两师限七日移松潘,接胡宗南松潘至南坪防务;胡宗南除留一部俟周浑元接防后跟进外,主力速经文县向岷州推进,并限十一日前到达,觅我截击。鲁大昌约在西、岷线,十二师在岷、姚[洮]线。乙、我三军在阿西,三十里〔军〕上包座,四军一部仍围攻救济寺、脚大寺之敌,前敌总部在潘州。本日已派我二十八团带四台向白骨寺侦察前进,拿界以东之喇嘛岭有我三十四团一个营任警戒和侦察,望注意与之联络。丙、速查明前方情况,特别注意问西固、南坪方面。丁、左路尚未渡河。7 C1 H: N9 D: I4 S6 X  Z6 M5 h* X7 H

3 N( f7 x. z) ^" m- T5 J5 M9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主力进至茶里、公坝、俄格一线,留红三团守备沿途桥梁。7 E- a2 ?* X1 j5 j- j

" k/ M& @& W) N同日 周恩来致电林彪、聂荣臻:据三军收容及沿途掩埋死尸统计,红一军掉队落伍与牺牲的在四百以上,[]望特别注意改善给养恢复体力。; @1 F. ^8 ?* p

0 b$ }# f% d+ L4 e# ]8 I+ y同日 十九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一)今日情报,胡致蒋谓:杨、王、陈位原地,钟、李在松潘,丁旅由毛儿盖回松,廖(一旅有进抵包座讯。(二)左路因河阻、粮缺折回阿坝。(三)右路决心集中,九日在包座地区切灭敌。(四)一军即以一个团位拉界筑坚工,对岷、西警戒并探路;三个团于明五日早即回集救济寺北面一带通拉界路上休息待命,到后于[与]四军围救济寺部队联络,并即电复。; f% `: H" {7 v# I: v% o  A0 ^8 V
+ F3 d0 B  ~( s' M9 b. F2 D3 R3 h
9月4日—7日 同聂荣臻多次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指出:由拉界经俄界、鹅座寺及其以东,纯系隘路,白水江水深流急,红一军已派部队看守沿途桥梁,并向罗达侦察,现部队过于分散,且经常遭土司番兵的袭击围攻。建议,红三军迅速北上,进至俄界等地,以接替守备桥梁的任务。+ r8 q, r/ w: T. ]0 N

$ _. z; P: E  Y0 v2 @9月5日 率领红一军司令部进驻迭部县俄界地区。红军在该地区无地图、无向导,处境极为困难。彭德怀派武亭等人携带电台、密码前往寻找,给以帮助。( c4 Z1 i6 ?0 C; a, P* y
5 q( M: p6 i4 Z  n
同日 张国焘命令左路军部队停止北上,就地筹粮待命。
) s, l9 X+ H' c: b% r! A4 m9 X+ [; A" N$ P
9月6日 十五时,周恩来、彭德怀、李富春致电林彪、聂荣臻:(一)三军(缺十团)今午仍回阿细,十三团已接觉大寺防,望与之连络。(二)一军主力应集结鹅界,派队向罗达侦察前进。(三)根据总部命令,决定一、三军在原地休息、整理。望抓住此时期,定出五天工作计划,加紧整理与军事、政治的基本教育工作。不在多,应注意恢复体力,提高战斗力。( a3 j0 w6 U3 I/ g' ~
% S3 a8 F/ z) l% e8 ~2 k6 `( r
9月7日 十五时,刘亚楼、黄甦致电林彪、聂荣臻:(一)一、三团、师直属队于十四时半先后进到莫牙、莫牙寺宿营,二团仍末取得联络。(二)昨晚驻的俄座寺即瘠寺,瘠寺到莫牙二十五里,经石门隘口,两壁悬岩独路,两座桥末破坏,河右岸过莫牙、莫牙寺之两座桥,均被破坏,但下座桥之脚未烧,现决架莫牙寺门口这座桥。(三)战斗部队是由石门两座桥之间陡壁上一条极小的路来的,马匹、担子、电台均停在石门两桥间之岩岸下。(四)莫牙寺共可驻全军。
2 x" @! I1 x. c, E+ t) ?3 R7 f6 ]8 C* O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徐向前、陈昌浩:一师昨已到韦藏寺、浪牙寺,沿途隘路、深河,桥多、粮富,番兵稍有截击。浪牙可驻一军人。
1 ^# z$ g1 x9 s% L2 A" W/ K: M) B$ ?# m1 `0 G9 V( _9 ~
9月8日 七时,同聂荣臻致电周恩来、彭德怀、李富春:“我一师昨已占莫牙,该地到罗达一天,到岷州三天,军直属队及二师今日仍在原地未动。我军久滞番地,部队日益减员”,建议,“应即乘岷、西敌防御薄弱之时突出为妥。目前迟迟不进,究拟如何?总指挥部、总司令部、中央对行动意见如何?盼略告”。
$ {1 \3 W% S  T0 K9 \' ~$ T6 B2 q, V, x" q# ?
同日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徐向前、陈昌浩召开会议,研究北上问题,并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目前红军行动处在最严重关头,左路军如果向南行动,则前途将极端不利,因为(甲)地形利于敌封锁,而不利于我攻击,敌垒已成,我军绝无攻取可能;(乙)经济封锁,绝不能供养大军,(丙)阿坝南至冕宁,均少数民族,我军处此地区,有消耗无补充;(丁)北面被敌封锁,无战略退路。  J! Y5 J" ?- P6 @2 m4 |, d

) U& O+ d# Z( B: [( v3 n6 D, E同日 张国焘致电詹才芳:甲、九十一师两团,即经梭磨直到马尔康、卓克基待命,须经之桥则修复之。望梭磨、康猫寺路,飞令军委纵队政委蔡树藩将所率人员移到马尔康待命。如其[不]听则将其扣留,电复处置。
! Q) p9 n2 h: C- t
" x* b# l% H, ]0 ?, D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在俄界、鹅座寺、莫牙等地集中进行整理训练,征集资材,打击土司番兵袭扰。自进入该地区以来,搜集了大批牛羊皮和给养。" X2 R: }( S+ f, d
; H0 D8 X* E) R6 D7 y+ f& h
9月9日 张国焘坚持反对中共中央北上的正确方针,顽固坚持南下的错误主张,背着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看到电报后,立即赶往中共中央驻地,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同张闻天、博古等紧急磋商,一致认为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当晚,在红三军驻地阿西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率右路军中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并通知在俄界的林彪、聂荣臻,情况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 L' k' H: H$ g+ i/ ?6 u
6 g9 M; w) J4 e* m+ X+ G) R
同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行动方针有变,你部在原地休整,待令出发。! o1 ]+ p' P! Z

% b5 F5 {9 Z/ t7 n同日 张国焘从阿坝致电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对北进,坚持南下,并称左右两路军不可分开行动。并令陈昌浩率领右路军南下。9 I4 Z! k4 ?& Z" o  z- W6 Y
3 V) g2 T' _8 t. h
同日 四时,张国焘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并转周恩来、洛甫、博古、毛泽东、王稼祥:甲、闻中央有率一、三军单独东进之意,我们真不[以]为然。乙、一、四方面军已会合,□□忽又分离,党内无论有何讨论,决不应如是。只要能团结一致,我们准备牺牲一切。一、三军刻已前开,如遇障碍仍请开回。不论北进南打,我们总要在一块,单独东进恐被敌击破。急不择言,幸诸领导干部三思而后行之。候复示!1 o4 t( n+ ^3 q: o" |

$ u% k) H# @7 D8 z+ t6 }, }; o同日 十三时,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一)依目前情况,一军不要过于突出,应在现地域集结整理,并加强侦察。(二)望即补足十天米粮和衣鞋,以便作战。8 [9 `: D8 Q. R. X0 }

  z5 v+ c1 U2 t$ Y# U* ?9月10日 凌晨,中共中央率红三军和军委纵队由阿西出发,向俄界疾进,向红一军靠拢。- g" @) R! @; m  H3 U2 @9 N
" u; K! U5 U! V  }
同日 十七时,彭德怀、李富春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张国焘违背战略方针令右路军南退,中央已去电申斥(不得下达)。二、中央今日率三军全部及军委纵队开抵拿(拉)界,明日到鹅[俄]界。三、拿[拉]界到鹅[俄]界里程、沿途储况、给养条件如何?望立复。并请准备三军全部及军委纵队宿营地。
! ~, P) T- b' V" t0 O7 ^+ b+ {" S8 e8 m( @- v" M: _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李富春,对党中央率领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十分关切,询问:“你们现达何地,情况如何,除三军外还来了一些什么部队,中央各负责同志均来否,望详告。如你们今日已到拉界,则明日可到鹅格,我们拟将二师及直属队之一部先向鹅座寺推进,空出房子给你们”,并说“拉界有存粮数数万斤,你们可多带[些]来。我们仍留鹅格等你们”。
) S& ?# _. A" m3 d2 e( V( o# A1 \& [9 X# p4 |  r! F
同日 中共中央发出《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目前形势完全有利于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南下退回原路。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人口稀少,粮食缺乏,敌人在那里的堡垒线已经完成,我们无法通过。南下只能是挨饿挨冻,白白地牺牲生命,对革命没有一点利益,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为红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你们应该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新苏区去。
! U: g2 y, J  y# C( Y6 z5 q
: D; O8 a# t- d0 n同日 二十时,彭德怀、李富春致电林彪、聂荣臻:一、明十一日三军及军委纵队进到鹅格宿营。二、第一军望于明日移进鹅格以北。三、你们在鹅格警戒部队及各隘路、桥梁守备部队,须待我军逐次接替。* O" j9 q  J# O

* R( q& X, w  _, K0 l( F5 g9 Y9月11日 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黄甦:“朱、张十日四时电,除你们亲阅外,不许有任何泄漏,目前党内争论以后面告。”
$ j% P; g  @( R( R9 {& B# j* q8 R6 Q  _( M  B1 N: ]
同日 罗荣桓返回红一军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地方工作部长。
+ S: ~* y0 k3 F2 ~8 u1 f& j, w  q& d' G1 m- d) d6 ]& _
9月12日—13日 陈光、萧华率领红二师及红一军直属队由鹅座寺、俄界出发,十三日进至莫牙。刘亚楼、黄甦率红一师由莫牙出发,经罗达进至银固花园。十三日,林彪、聂荣臻离开俄界,到达鹅座寺与莫牙间的哇藏寺。
* q/ N) V* G2 L. u: @+ A
2 a: c* D- t: F( h& v( c9月12日 在甘肃迭部县俄界(今高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与讨论目前行动方针的问题。张闻天、毛泽东、秦邦宪、王稼祥、刘少奇、何克全、邓发以及叶剑英、蔡树藩、林伯渠、李维汉、杨尚昆、林彪、聂荣臻、朱瑞、罗瑞卿、彭德怀、李富春、袁国平、张纯清、李德参加会议。毛泽东在结论中指出:同张国焘的斗争,是两条路线的分歧,是布尔什维主义与军阀主义倾向的斗争。张国焘是发展着的军阀主义倾向,将来可能发展到叛变革命,这是党内空前未有的。会议决定将红一军、红三军和军委纵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各部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彭德怀任支队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林彪任副司令员,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军事五人团,负责领导军事;由李德、叶剑英、邓发、蔡树藩、李维汉组成编制委员会,主持部队整编。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与中央的争论实质是由于对目前形势与敌我力量的对比有原则的分歧;张国焘夸大敌人的力量,轻视自己的力量,以致丧失了在抗日前线的中国西北部创造新苏区的信心,主张向川康藏边退却,这种机会主义的倾向在自动放弃通南巴苏区时已经开始形成。张国焘有新的机会主义与军阀主义倾向,这种倾向的发展和坚持,会使张国焘同志离开党。% ]" i- L' }4 r) d1 U
5 [- e0 G! m6 v7 R
同日 二十二时,张国焘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甲)一、三军单独东出,将成无止境的逃跑,将来真会悔之无及。(乙)望速归来受徐、陈指挥,南下首先赤化四川。该省终是我们的根据地。(丙)诸兄不看战士无冬衣,不拖死也会冻死。不图以战胜敌人为先决条件只想转移较好地区,自欺欺人论真会断送一、三军的。诸兄其细思吾言。并报徐、陈。
7 ?8 B) c  `0 C) g4 ]6 Y- L1 {9 V& X$ }& N
9月13日 红一军、红三军离开俄界北上,沿白龙江前进。. W* H& U/ P9 w* {* R
/ ~! }0 g6 l6 I1 t
9月14日 中共中央再次致电张国焘:一、四方面军目前行动不一致,而且发生分离行动的危险的原因,是由于总政治委员拒绝执行中央的战略方针,违抗中央的屡次训令与电令。总政治委员对于自己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恶果,应该负绝对的责任。
/ k" A( V3 C' }4 I* _8 ?0 ?- V+ a+ L- }! q0 c% B
同日 四时,张国焘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并转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闻中央有率一、三军单独东进之意,我们真不[以]为然;一、四方面军已会合,××忽又分离,党内无论有何讨论,决不应如是。只要能团结一致,我们准备牺牲一切。一、三军刻已前开,如遇障碍仍请开回。不论北进南打,我们总要在一块,单独东进恐被敌击破。( J6 ?! \; H9 N) z
. v. t( @$ ?& u8 G8 ?
同日 十五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黄甦、陈光、萧华:一军全部应迅速以主力占领哈麻(今甘肃迭部卡玛)、黑尕寺(今甘肃迭部黑多寺)地域,以一部占领拉子口、车眼(今车念),以作我军北上之据点,我们拟十七时出发向莫牙前进,你们须待我们到后,对行动最后商决时才可动作。
% f* U" H' `" M4 {/ E! G  h& ]* r; T6 p9 W. g. `% R, p; _
同日 率领红一军进驻麻牙地区(迭部县境)。* s& v; ^1 e1 I4 i6 U/ y) N0 R
5 V5 w* O7 Z. [8 I1 [
9月15日 率领红一军到达黑拉及其附近地区,同毛泽东、聂荣臻赶至黑拉。
: U6 Y! ]1 _1 U* D1 A
6 G2 z8 _0 [# X2 K4 [0 D- p* ?同日 张国焘通过中共川康省委和四方面军党员活动分子会议作出《关于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决议》,并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名义下达《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
  W( F( z# U& v- C8 M4 ]0 o% t; z- w+ G% U8 ?) \
9月16日 同聂荣臻致电陈光、萧华:无论腊子口敌消灭与否,二师除以一个营留腊子口、车眼任警戒外,余应于明十七日经曹子里、悬窝攻占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而固守之。
: K8 t" [* @4 y, a8 `% ]. q; L8 `& p( }1 ]2 |2 }6 z
同日 毛泽东、聂荣臻接连三次致电彭德怀:顷据二师报告,腊子口之敌约一营踞守未退。该处是隘路,非消灭该敌不能前进。三军及军委纵队除派一个团去乃扎里接防外,余在黑拉原地不动,待命出发。
8 Q" O$ l6 S6 `2 P) |7 |+ F, h
# ^; m, ?) m  {( [' U; V, \4 c! v% k同日 陕甘支队击溃敌新十四师第六团的拦阻,逼近川甘边界要隘腊子口。
5 Z! l( Y( O8 |# b/ @! l
. p3 H" X+ ~4 ], [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甲、击溃鲁(大昌、新十四师)师第六团,据所获俘护〔虏〕及文件称:拉半口有敌两连,拉子里、三义门有敌四营,大草滩有一营说。明日一军推进大草滩。乙、明十七日应以三军之两个团于三时出发,以一个团接替乃扎里第一师部队之警戒,俟全军通过后随后跟进至里朵寺宿营;另一个团直开里朵寺东端,接替一师部队对罗达之警戒,即在此宿营。其余两团,则以一个团开至拉子口宿营,向拉子里、三义门警戒,另个团及军委纵队宿里朵寺。丙、由黑拉到里朵寺约七十里,里朵寺到拉子口卅里。丁、十八日行动,看一军进展程度再告。
' j, f; d( {# e. V1 h* h  H; t; f- T% S) ?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陈光、萧华:一、无论拉子口敌消灭与否,二师除以一个营留拉子口向车眼任警戒外,余应于明十七日经曹子里、悬窝(今甘肃岷县璇窝)攻占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而固守之。二、估量岷州敌明日有增防大草滩、占扎路地带,二师务于明早二时出发,限十三时前进占大草滩、占扎路,并消灭该地域内可能遇到之敌。: \2 s, n& P0 z. w
5 X/ U8 ^- k( C4 D( R, a1 N
同日 同红一军其他首长一起,靠近腊子口,在距离战地仅二百米的栈道旁边的树林里指挥红一军先头部队第四团攻击腊子口。
, g/ M: y( O! U; |$ q& T- C4 g5 I# `) ]5 b! M
同日 二十四时,同毛泽东、聂荣臻致电彭德怀:一、顷据二师报告,腊子口之敌约一营踞守末退,该处是隘路,非消灭该敌不能前进,似此三军及军委纵队除派一个团至刀扎里接防并筑工事外,余在黑拉原地不动。我们在黑朵寺不动,各部待命出发。二、据夺获敌电称,杨(积庆)土司有派骑兵千名来黑拉扰乱说,请注意。三、每人筹粮十一天。四、二局速侦王(均)、胡(宗南)两部。2 _  p) A6 y1 G- i9 P6 ]

+ `) P  C9 C0 S2 x5 v同日 夜,同毛泽东、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向北上甘南的最后一道险关腊子口发起攻击。十七日晨,红二师第四团击溃敌鲁大昌部一个营,攻占腊子口,缴获大批军用物资、粮食及食盐。红二师乘胜占领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地区。
. a& G: ~" L5 i2 d8 |# K1 D2 [9 a+ x7 ]& x8 g) x; T* t3 f" m8 |
同日 红二十五军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抵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苏区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 F  f  b$ F7 ]7 K- e! |! @5 P

. |- R' _" P) d) T0 W9月17日 清晨,红四团营长胡炳云率部击溃敌鲁大昌部一个营的守卫,攻占腊子口(岷县县境)。红二师部队乘胜占领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地区。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境,是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素有天险之称。隘口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一条水深流急的腊子河,河上架有一座木桥,要想通过腊子口先得过这座桥。桥头筑有碉堡,敌鲁大昌部在这里布置了2个营的兵力。从山口往里,直到岷县,纵深配置3个团的兵力,严密封锁红军的去路。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第1军第4团,奉命迅速夺取腊子口,为红军北上打开一条通路。当晚,第4团一部向腊子口发起进攻,由于地形不利,几次进攻均未奏效。遂即调整部署,改以第6连在正面轮番攻击,疲惫与消耗敌人;第1、第2连从侧面攀登悬崖陡壁,迂回到隘口背后奇袭敌人。红1军首长批准了这一作战方案。迂回的部队在一名苗族战士带领下,攀登峭壁到达敌人的侧后,协同正面进攻的部队对守敌发动猛攻。负隅顽抗之敌在红军前后夹击下大部被歼。17日晨,第4团占领天险腊子口,纵深守敌闻讯逃窜。红军乘胜追击45公里,占领了大草滩,又歼敌一部。这次战斗,缴获大批粮食和1000公斤食盐,这对刚出草地的红军真是无价之宝。5 C; G9 N+ x* H* Q7 G. `! @* h+ B# E
$ s) R6 {* v+ D8 S1 K
同日 七时,同毛泽东、聂荣臻致电彭德怀及彭雪枫、李富春:拉子口已得手,你们本十七日立即按原计划前进,一个团在乃扎里,一个团至拉子口,其余在里朵寺、康朵里(今迭部康多),我们即向大草滩进。”, I( |* M' ?! ]
$ n/ |7 z0 P& V) g. W
9月18日 红二师进占宕昌县哈达铺,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直属队和红一师进至鹿原里、占扎路、麻子川。# ]' K( s: r6 w; \8 q2 {7 n. h
9 b2 O, q1 ~2 P+ }2 x
同日 根据俄界会议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于哈达堡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红一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林彪任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任政治部副主任,政治保卫分局局长袁国平,宣传部部长邓小平,组织部部长谭政。第一纵队下辖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十三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杨得志、政治委员萧华、副大队长陈正湘、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冯文彬;第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政治委员邓华;第三大队:大队长黄永胜、政治委员张爱萍;第四大队:大队长黄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参谋长季光顺;第五大队:大队长张振山、政治委员谢有勋;第六大队:大队长朱水秋、政治委员邓富连。[]: e. n' K' s8 w/ r$ \( Z- Q& O, U) x

3 S) X0 F! ~+ n* x同日 二十时,同毛泽东、聂荣臻致电彭德怀及彭雪枫、李富春:“现一纵队驻占扎路、麻子川,纵队部驻鹿原里”。“明日你们全部开来此间。中央队一科、二科驻鹿原里,二纵队驻漩窝、大草滩,三纵队驻红土坡。”/ k/ J2 ?4 O. Z7 D1 j

# |5 Z6 b: h5 `! L同日 同彭德怀、李富春、聂荣臻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及各军首长:“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昨十七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三十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近岷州城,敌人恐慌之至。一此地物质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烈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苏]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
- _9 M5 n9 Z* Q. s& L6 A  O6 j. R+ b+ D. ~% C  S; M
同日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翻越岷山,到达鹿原里地区。" W! D8 E+ M* T- j5 |8 @# k

- C$ \6 B- k# g8 e# }% R( D同日 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在延川县永坪镇正式编组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高岗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全军七千余人。
) \8 C& |5 {% D. ^/ F* L1 v9 E3 R% e/ y2 H/ a" }! x' x  l$ G
9月19日 同聂荣臻再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通报:“岷州、西固之敌均各守城未动。”陕甘支队“已占领哈达铺,并在这一带缴获大批军粮、食盐和物资。”
8 w8 q# m. V3 D4 D7 L, Q, z' F! ~3 m6 @; b/ h/ m0 Z
同日 同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王稼祥、聂荣臻抵达哈达堡。
2 t, H" g4 K4 G9 _/ P9 p
; s7 g/ c, t9 _  l& e同日 中共中央召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组织部工作及地方干部等问题,并决定陕甘支队编制方案,除红一、红三军改为第一、第二纵队外,原中央机关、红军总政治部等机关组成第三纵队,叶剑英任司令员、邓发任政治委员。
' U; K% a9 ^& P  A9 ~3 A8 u$ A- I: C& ~% z2 T
4 S7 k7 k" C( M0 k8 k, b) O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岷州、西固之敌均各守城未动。已占领哈达铺,并在这一带缴获大批军粮、食盐和物资。
% ]: X( S8 ?" a* y1 X9 s+ W% ]9 `) b) A4 J& o! @
9月中旬 在哈达铺,从国民党政府《山西日报》中,得悉阎锡山的部队正“围剿”陕北红军刘志丹、徐海东部的消息,立即派通信员将报纸送交毛泽东。# N/ O: h% z7 K5 |" M4 }
. \$ g2 [  B8 r* k8 J
9月20日 出席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召开的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北上,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 T( w+ I2 O9 t' s6 L# q: T! Z  [8 ^( |7 @- }" S6 Y6 A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哈达铺召开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的计划,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8 w+ E: l% E! C+ s" J8 e
9 G( s, R, `3 A同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作出组织决定:叶剑英为第三纵队司令员,邓发为政治委员,蔡树藩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亚楼调任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罗瑞卿调任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调任第一纵队保卫局局长。6 e3 L  Z% i) ?0 [: W1 d$ o
" _6 j% v7 S1 N4 Y$ f
同日 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在哈达铺提出“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并给每一位指战员发一块大洋(当地物产便宜,二元可买一只羊)。* w) u% r0 I" W+ _7 [

* `0 h5 d( w8 K5 M9 F( [1 p  T9月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继续在哈达铺休整。
& S; t( I2 L3 o  |- s9 D# i* @, x" Q8 J
9月22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继续在哈达铺休整。
+ C' P- C7 d! n" G
: x+ f4 X# D& |9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由哈达铺等地出发,东进闾井镇,佯攻天水,以调动敌人。进驻岷县并向渭河上游前进。 陕甘支队主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乘机向北急进。
0 D" c/ ?% J  _, t
. W! @; j) T8 Y! ?! J2 M9月25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急行军一百七十里抵达渭河边的武山县(甘肃省境)鸳鸯镇。& M( ^! Z# j) o0 @* f$ z

- {  C$ N& ~3 ^/ h0 Q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部署第一、第二、第三纵队的行动,并要求林彪调查到通渭的道路、里程及敌情。
6 a5 b6 q7 S/ I* O* t0 y  f7 q% M: D: G2 h$ L% `( t( J8 ^
9月26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由鸳鸯镇、山丹镇之间渡过渭河,进至里心附近,并派部队向武山、陇西警戒。进至通渭县榜罗镇及其附近地区。
" G- L0 o  m# g- J( r7 X; f; Z' Z9 S5 [4 v$ b& q- O
同日 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在西安成立。蒋介石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统一指挥陕、甘、宁、青、晋五省军队围剿红军。: H; c* k- `1 o

/ \  b- H4 U2 d, N9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到达通渭榜罗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召开会议,确定了把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方针,决定率陕甘支队迅速北上,会合当地红军,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
( _3 D+ `# m5 ^$ g  t$ K
6 D- u1 W7 J! L9月28日 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接近苏联建立根据地的决定,正式决定把中共中央和陕北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6 \1 ~- M; ]5 I# K

7 ^  }- G- j/ Z' d同日 出席陕甘支队在榜罗镇一个空旷的晒麦场上召开的连以上干部大会。大会就突破固原、平凉封锁线,到陕北根据地去的决定做了动员。毛泽东、彭德怀、张闻天、林彪先后讲话。
0 g, U3 J2 @! R: E' Q8 M* |7 G6 q" Y  O  `- ]. z  [
9月29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离开通渭县榜罗镇,攻占通渭城,缴获食盐一点五万余斤。部队在通渭地区休整,发动群众,扩大红军。2 d$ H. r2 N, {: @  J
3 T% c& H$ q8 S$ t5 o- }
同日 晚,陪同毛泽东接见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全体指战员。
: G0 d, [' W, M- Z3 |7 E  k; u% q" a0 X" u; b
同日 参加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作《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报告讲了(一)日本侵略北方的严重性;(二)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状况;(三)北方可成为抗日新阵地的经济、政治条件;(四)避免同国民党军作战,迅速到陕北集中;(五)严格整顿纪律,充分注意群众工作,宣传我军北上抗日的意义,注意扩充新战士等五个问题。并号召全支队突破长征的最后关口——固原、平凉封锁线,同陕北的同志会合。
4 i- G! V: o/ h; ]1 U4 c6 M: v
! y8 d, @9 S0 r& q  u" Q. h- T) u9月30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同中共中央一起继续留驻通渭县
: U0 ?! a. `, M3 H4 n* S  H) _
3 B, P' x' v/ N! c) z6 N; p% K5 p10月1日 陕甘支队全体军人大会在通渭县召开。
, ~# w1 O' [/ H1 r7 `# q$ @6 j8 V# V( N* h$ }9 K: e
同日 十时,同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于通渭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一)我们自击破鲁大昌部,占领哈达铺休息三天,于二十七日占领通渭县城,拟在此休息数天,继续北进。(二)我们现用全力整理部队,因此部队日有进步,物质生活改良,体力亦逐渐恢复,扩大红军正动员中。(三)胡敌集中西固附近,王均第七师在狄道(今临洮)、十二师在岷州,周浑元向武都,于学忠在天水、陇西线,毛、许在静宁、平凉线,均各恐慌万状,踞守不敢出。(四)你们现在何处,是否乘虚进取松潘,若出此到,则你我两军配合更好,盼每逢五日联络一次。 10月2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由通渭出发,继续北进,经陇阳镇在蔡家铺附近击溃敌一个连,占领寺子川。经王家河进驻四子川地区。3 ]) Z7 V& w3 ]

8 r9 h) u; e4 y( F& P) H8 D- o, F7 Y同日 十九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叶剑英、邓发:(一)本日宿营,一纵队在寺子川、鸡口场之线,三纵队及支队部在距陇西川二十里之处,二纵队大约在陇西川与义江川之间。(二)据林、聂报:敌二十四师一个旅到蔡家铺(本日被我击溃之连),另一团在其后,似八师全部在马营、定西之线,静宁有邓宝珊(新一军)一部。(三)明三日,一纵队应由聂、陈率两个大队走右路,进至宋家沟,侦察静宁情况,并准备后日进至常家七。控置[制]静宁通固原大道的南端,以利全军向固原转进。林率其余走左路,进至高家铺、界石堡(今名高界)。支队部及二、三纵队均进至清江益。(四)硝河城、固原一带均回人区城,各部队从三号起须带足十七天粮食,无粉则带麦子,在汉人区域发动部队挖窖筹款。(五)各纵队注意收容落伍人员。! a  i2 |( i" {. d

2 k5 p% V; r  t( k同日 国民党政府派蒋介石兼西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朱绍良任第一路司令、于学忠任第二路司令、杨虎城任第三路司令。% m$ w6 N- v5 q# l8 q+ ]$ U
2 B: U, k9 b% H+ y6 m8 [
10月3日 率领第一纵队主力为左路,向清江驿前进。聂荣臻、陈光率领第四、第十三大队为右路,进至宋家沟,并向隆德、静宁方向侦察前进。- c) d1 F" i. U* S, V

6 W: }$ d+ ]3 @2 [3 b% P: o同日 指挥第一纵队到达西——兰公路界石堡,截断西(宁)、兰(州)公路。缴获汽车十余辆。
4 d5 V/ G3 _& M% A
& E# Z3 w& Z( Z4 Y8 S7 _2 g同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叶剑英、邓发:(一)我一、二、三纵队本日到达清江益、界石堡、高家铺之线,支队部到界石堡。明四日,除一纵队之两个大队外,其余一纵队主力、二纵队、三纵队及支队部均各在原地休息一天,进行纪律教育,打土豪筹粮食,准备后日向常[单]家七[集]、硝河城之线前进。(二)一纵队应以两个大队附电台由聂、陈率领,于明四日经圣庙到达延家庙地域(在静宁北三十里),调查隆德情况并准备后天向隆德前进相机袭取之,以利我军向平凉、绥远川、镇原、西峰镇之线前进。(三)敌八师在马营,二十四师在蔡家铺并有回援静宁讯,静宁住邓敌一部,隆德、平凉不明,但似无多敌。3 t0 M( Y6 \1 ?

  l/ L" P5 S* W' Z10月4日 指挥部队越过西兰公路,向六盘山进发。0 C1 d( g0 y+ K" b1 ]
: H: Z5 O' ~! D6 O
10月5日 同毛泽东率领第一纵队主力,与聂荣臻、陈光所率领第四、第十三大队先后到达单家集,第一纵队主力离开红家大庄在途经先圣庙时,击溃追敌第二十四师黄子咸一个营,缴枪十余支。
1 `6 M- {" d. W& B& g
6 v( g% }0 t4 D' j9 W4 }3 I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甲、敌毛炳文电令陶峙岳、卢××两师,努力跟踪穷追毛、彭两股,期在海×周×间协同友军歼灭。又电陶师长率曾(致远、第三十七军第八师第二十四旅长)旅缺一团于六日跟我进,指挥各部穷追;又电二十四师李(英)副师长,毛、彭所有匪众经我方防堵化[北]窜,刘团在静宁休息数日后,持组轻击队跟踪猛追,大队续进。功益群众说,固原有马敌两团,又毛敌两团尾我于黄昏前到功益镇(宁夏西吉公易)西端十里处向我两翼运动,有于明晨进攻模祥。敌轻视我军,如小部尾迫,应乘敌不易[意]集结支队主力于[马]连山地域打击敌。乙、二、三两纵队明六日决经常〔单〕家集、将台甫进至马连山。丙、第一纵队主力应在常〔单〕家集掩护二、三两纵队通过后,取平行道路进至马连山东南端之十字路附近,准备回击追敌。丁、聂、陈所率之两大队如未取得隆德,应向平凉、固原间前进,开辟道路、侦察敌情;如已夺取隆德,应于六日晚向平凉、固原之间前进。但确知平凉无敌时,即于六日晚或七日晨向平凉前进,诱敌主力追击。0 V5 i* l' {8 L% J2 L+ U1 X
* j6 @& s4 p, E6 K. C
同日 晚上同毛泽东到达隆德县单家集,进抵六盘山麓。
9 \# B  A+ F+ h
/ l4 W3 ?4 v' i, B: r& {同日 张国焘在四川马尔康县东南的卓木碉(今马尔康县白莎寨)另立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的党籍,免职查办杨尚昆、叶剑英。5 O) b- K4 d9 h" f5 K( x

1 B' E+ l0 b9 j: u10月6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到达张义铺地区,抵达六盘山脚下。
# i, U. ]! _( Z8 G; z; a4 R) o9 C* I+ \7 A) h% x
同日 十六时,同毛泽东、聂荣臻联名致电彭德怀、彭雪枫、李富春:一、一纵队全部本日十四时到达张义铺附近宿营,行程七十里。张义铺去固原、去硝何[河]城均六十里。据群众说,固原有敌三十五师两营,待证。你们现到何处,敌情如何,即告。二、据昨日在先圣庙追敌后归之一大队报,昨下午先圣庙附近到敌应是二十四师主力或一部,该敌本日有到十字路可能。三、我军以从固原、镇原之间向环县方向转进,选择适当时机、地点与追敌作战之目的,明七日一纵队以陈光率十三大队在张义铺西南十五里之黄父子湾扼阻迫敌,掩护二、三纵队通过张义铺作为后卫跟进,主力经固原城附近进至固原南端四十里之青石咀宿营(如固原敌小则袭取之)。第二、第三纵队明日应经张义铺向青石咀方向前进,里程及宿营地查明即告。四、望利用电报线与我们通话。
' h" E  j# ]$ G$ l6 p( I6 a. U7 Y. b4 m2 C4 h
同日 十七时三十分,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甲)毛炳文本人及二十四师三个团原在蔡家铺,七日均到静宁。朱绍良电某骑兵团归二十四师指挥,协同追剿。毛部向旅本日向某处前进,尾我二纵队之毛部两团本午到常家集北端,十七时进抵离马连山十里处。固原有马某部两营固守,并闻今、昨有到兵数团说。(乙)平凉、隆德最取得似者,一纵队应向平凉间之大场店前进,以正宁、庆阳续为我军入陕北进路。(丙)二、三纵队以相机袭固原之目的,明日经静原甫向固原南之二十里铺、牛岌子前进。如一纵队已到十字路,明七日二、三纵队决以诱引该敌之目的,待敌通过马连山,一纵队从十字路口向北打,二纵队迁出马连山以北向南打,干部营诱敌急迫,以期消灭该敌。如何,望毛立复。”: B4 @" a/ r* Z- j% d2 f; t
7 A. K0 s- d8 i. H" P
10月7 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缺第十三大队)分三路翻越六盘山,向青石咀前进,并在青石咀附近采取侧面迂回,正面突击敌何柱国部,歼灭敌骑兵第七师二个连,缴获战马一百余匹。第一、第四、第五大队分别进至青石咀以东及人仙河、遒家河等地。8 f  M$ t- f: l: q. j% s
4 G3 N2 V' p2 V4 P
同日 陕甘支队顺利地越过六盘山主峰,到乃家河,继续向环县与庆阳之间前进。随后,毛泽东作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6 C4 y- o) G' t6 H5 @" g" \* R
9 k% g8 \4 z" j4 B3 j  z- ]; \) E
同日 十九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李英华、黄甦:一、本日青石咀附近敌骑兵两连大部被我消灭,据俘护[虏]供称:敌骑兵第七师共十八连向平凉方面开来,今晨抵瓦店、青石咀、凯城之线,在凯城的有四个连。二、尾我二纵队追击之敌今日可能到固原、连花河附近。三、我军明日拟分两路,二、三纵队经石家沟口、翁家沟向羊城,本纵队经固城、大石沟向环县与庆阳之间前进。四、明八日第二大队应提早出发,以急行军经固城、大石沟跟我们行进路前进。五、第一大队今晚在人仙河向固原警戒。* A5 j3 x7 c( B! {

2 z' z+ @) A/ Y* l- Z; M10月8日 指挥第一纵队第四大队于固原白杨城遭遇并歼灭邓宝珊部一个团。至河连湾小镇时,击溃当地民团。第一纵队进驻布置要岘。
) W( ]3 B/ z# A+ ]/ r. }( B
0 z; F' m% _+ e9 c0 i- Q/ ~10月9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主力到达牛房坪、李家村。" W( B2 f' d+ Z/ E

8 I; f3 g, @9 `% ~3 F  C10月10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主力进至镇原县兰岔及其附近地区,陈光率第五大队在其后跟进,十一日在三岔附近抗击敌约一个师兵力的追击,毙伤敌近一千人,我军伤亡八十余人。8 U3 c0 Q* x- r& i3 }- k. v7 L6 k) z

: B5 Z) `+ z! e- L9 S. A1 g同日 中共中央、第一纵队到达甘肃镇原县三岔及其附近地区与刘志丹的接应人员会合。
8 f6 f. @8 z9 e, r& J) {8 I* Q
3 m* w3 c0 W7 ?2 C' [) `9 \3 r10月11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与中共中央进驻苏家湾地区。( E$ u& _; J/ `  q- R9 f9 d
* x3 Y0 e0 H  g* N
10月12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不顾国民党军的追击和轰炸,急行军百里抵达毛家川地区。
; F' O+ l, i  `3 {7 S, t  c* o  T4 x0 {' \5 X6 A
10月13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深夜通过国民党军扼守的河莲湾,日行七十里,抵达甘肃到达环县苗家庄、真家湾、小南沟一线宿营。
5 A7 W) c: ]8 H% |' n# P0 t) x+ w+ G9 Q  @
% `6 ?" c4 {7 B2 Y  ^' @10月14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向洪德城前进,途经河连湾时,向其守敌发起攻击,未克,留第四大队和第二大队一部在何连湾附近监视与警戒,率余部到达洪德附近地区。9 a8 q* n' c9 b
9 O" a! k/ |3 C7 H5 n6 S' ]: \
10月15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进至耿家湾地区,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到达王家湾。
6 h4 G: T5 w9 g" S$ ~7 ^; V  Y( K2 z" q' F# X1 b% N2 d
10月16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部队日行五十里进驻木瓜城。
: n" b/ `4 _: U( d) J( t
8 n( [% K: {0 V10月17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部队由木瓜城出发,进至离铁边城四十里的牛圈圪坨一带宿营。% b  ^! o( L5 Y2 Y; V

( j  E( L+ n+ z, V* y5 }) i8 E5 Y10月18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到达保安县吴起镇铁边城附近。' J2 d7 `# `: f4 e8 ~3 b+ V
3 g- M5 z8 v- S7 d& }
同日 中共中央于陕西省保安县铁边城(吴旗县境)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张闻天、毛泽东、秦邦宪、王稼祥及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出席。讨论陕甘支队入陕作战及方针等问题。毛泽东作了陕甘支队入陕作战方针,和深入了解红二十五、红二十六军及陕北苏区等问题的报告。
& [' S; Q. A7 b4 F' U+ ^9 l9 T# n( s
10月19日 同毛泽东、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到达保安县吴起镇及其以东地区。至此,历时一年,纵横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宣告胜利结束。+ P* ^- S4 N" v& V; L
/ h1 Z- K# k9 G# a) m& m* L# R2 ]# b
10月20日 同毛泽东、彭德怀、聂荣臻等在吴起镇研究敌情,商讨打击追敌的作战部署。$ s1 f7 C& Y$ z5 Z+ a" v7 g" [
) u& @: D6 J  j, L
10月21日 同聂荣臻指挥第一纵队在二道川之唐儿湾、刘家亭子一带击溃向吴起镇迂回前进之敌第三十五师骑兵团马培青部。随即率部在唐儿湾、于排坪、杨城子、瓦房湾、沙石河湾宿营。. m$ r8 J  n3 i$ {$ k

( {$ j+ F7 d) u2 I* y3 }1 {同日 原红1军团(陕甘支队第1纵队)部《长征经过地点及里程表》:十月二十一日。吴起镇→林家导→唐儿湾。四十里。红1军团部的《长征经过地点及里程表》到是日结尾。本表原说明:“(一)此表以军团直属队为标准,各师另有行动,均未列入此表。(二)经过地点之空格,因材料早已毁去,难于记忆,故未填入。(三)统计长征行程,共为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四)除休息外,行军作战时间,一九三四年十月十二天,十一月二十四天,十二月二十四天。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二天,二月二十六天,三月二十四天,四月三十天,五月二十七天,六月二十三天,七月十天,八月十四天,九月十天,十月十九天。(五)七、八两月行军时间少,在毛儿盖、波罗子休息的时间多。”其中统计数字“一万八千零八十八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编者在此作注:“照此表里程一栏统计应为一万八千零九十五里;据一般的记载,走得最远的部队,走了约二万五千里。”% D" j  E! _% i1 `0 A) T- b5 O9 Z8 Z
- j. f  Q, Y- C" R+ Y
同日 原红1军团(陕甘支队第1纵队)部《长征经过的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表》:十月二十一日。陕西,最后粉碎敌人“追剿”计划,胜利到达陕甘边区。此表到此结尾,并附有“说明:一、此表所列均为著名之山水关隘封锁线,次要者未列入。二、河流最险者为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白水江;高山最险者为大小相岭、猛虎岗及五个大雪山。所列关口及封锁线均极为重要。”# Q/ @# ]5 W; k, u, e
0 @/ U: B! G* w6 Q: C
同日 《红1军团在长征中战斗日程表》:十月二十一日,红一师,吴起镇,三十六、三十二各师之骑兵团,进攻敌人。4 o, h9 ]% q( q. V

3 x; s4 j4 t) ^- ?$ C同日 《红1军团在长征中战斗日程表》:“十月二十一日,红二师,吴起镇,三、六、三十二师之骑兵四团,进攻。此表记录红1军团长征战斗日程到是日结尾。其后有《附记》:“1.此表内所列的各个战斗,均以营以上作战战斗次数计算,营以下(连排)之战斗均未列入此表内;2.所有防御、游击及各部战线上稍有接触之战斗均未列入此表内;3.所有打团匪、土匪的小战均未列入此表内;4.表中所有许多同日进行的战斗,是在不同的地点与打不同的敌人;5.仅有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两日在坪山白沙塘战斗,三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在遵义的战斗,四月十五日鲁班场的战斗及十月二十一日吴起镇的战斗是全军团集结在一地域配合友军进行战斗,余均是以师或团[为]单位进行的战斗,或由各师各一部混合进行战斗;6.此表所举纯系本军团所进行的战斗,所有各友军独立进行的战斗均未列入此表内;7.芦花、毛儿盖、哈龙、羊角圩的战斗是配合四方面军之三十三军进行的。红一军团司令部。”“第一师作战62次(进攻42,掩护15,遭遇3,受敌侧击2),第二师作战70次(进攻46,掩护20,遭遇2,受敌侧击2),第十五师作战62次(进攻3,掩护9)。”6 @2 @8 I4 `% N3 Q+ E

, x1 j7 J1 [; f: r3 v同日 原红1军团(陕甘支队第1纵队)童小鹏《日记》:十月二十一日。晨二时部队已出发。因攻敌后方,移杨清川口休息,中饭后移回吴起镇附近宿营。今日我攻之敌为三师一团、六师二团、三十五师一团、四团,均为骑兵,一打就垮,缴获人马各二百余。敌尾追我许久,今日被我打他一个回马枪,使他往后跑,的确痛快得很!可惜未多缴人马作为给二十五、二十六军的见面礼!然而粉碎了敌人的追剿,倒是有很大的意义!此地是边区,今日总政找来一地方武装,这又是很久未见的事情,见了都兴奋得很。! i3 L1 C+ J& n% ^4 d

9 P& T3 s) R+ D' M2 l同日 原红1军团(陕甘支队第1纵队)赖传珠《日记》:“十月二十一日。打尾追之敌”4 `; h) |' d9 t' C' Z

5 S" L7 h0 n& H0 o7 w同日 原红1军团(陕甘支队第1纵队)萧锋《日记》:“十月二十一日(晴)。八时送别了毛、周、王正副主席。军团通报,我红二、四师和三军团在河湾柏坡、杨城子、岸窑间、前桥、李新庄间分别阻击敌三十五师、三十六师的四个骑兵团,击溃其一部,俘敌数百人。左权参谋长命令警卫连、工兵连拔掉吉驼山的白钉子,以解除对吴起镇苏维埃政权的威胁。警卫连很快就拔掉了这个白钉子,还打了几家土豪,把浮财分给老百姓。指战员们非常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央红军一到陕北,就给陕北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G& E% M! i/ ~; u+ K; f2 z
( g) V$ Z. }7 H
同日 十六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敌骑共约二干余匹,主力向吴起[镇]以北迂回,一部在二道川(河流名)之唐儿湾、刘家亭子一带。一纵队本日十时在唐儿湾与敌接触(接触前只知敌在吴起镇附近不知唐儿湾有敌),敌当即向二道沟与头道沟之山逃去,头道沟以北、吴起镇西北敌骑之主力亦迅向吴起镇以西逃窜。本日战斗经过甚短,伤亡缴获均甚少。据拾获敌符号,敌为三十五师骑兵团,敌兵力究共有若干,各部番号如何,均尚未弄清,且末见步兵及后续部队。此刻敌尚有少数与我追击队在芋排台以北对峙中。本晚宿营地,一大队(于排坪),四大队杨城子,五大队瓦房湾,十三大队沙石湾,二大队及司令部在唐儿湾。+ Y) M! O2 D: C( E/ J/ r1 _
* o* A0 v, a8 ~' q+ e
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一、本日已将敌卅五师骑兵团全部击溃,缴获正清查中。二、敌毛炳文军主力尚在廿里铺、红[洪]德城之线及其以东地区,距我约三四日行程,但其先遣兵力步、骑各一团则距我较近。□镇、铁角城到有奉军一部。三、我军坚决准备消灭毛炳文先遣兵力及求得整理之目的,明廿二日:甲、一纵队移至二道川、三道川一带宿营,派队向两川上游侦察。乙、二纵队在杨城子及吴起镇原地休息,派队向头道川(河流名)上游侦察。丙、三纵队在宁邑川原地休息。丁、支队直属队在吴起镇。四、准备廿三日再休息一天。五、加紧筹足三天粮食。六、加紧进行教育,解释支队训令。
- y8 a3 n9 m, a' P; D- C" `0 N6 h
' S3 t1 y7 H1 P5 n同日 第一纵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李英华阵亡。
" J. c2 v- G- E$ h( p; }) L6 u3 V: X7 T. B
10月22日 列席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认为红军到达陕北苏区后的任务是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的战略决策,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1 V& z# C7 S$ k% s; Y# ]
( {2 P9 C6 i: d7 f5 U  V; k, d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左权:(一)我军决定以战备姿势,以吴起镇为中心,分驻进行整理训练,征集资材,发动群众。(二)本纵队部署如下:一、第一大队附工兵连担任消灭三道川口之堡垒民团。二、第二大队、第四大队及纵队直属队分驻三道川间,完成该川侦察、警戒。三、第五大队、第十三大队仍驻二道川,由十三大队担任向头道川上游侦察、警戒。四、侦察连驻一道川之林集园警戒。(三)各部统于明二十三日到达指定地点。& R, d( q, b: ?8 K* P: h

* X6 ~# O& \9 D3 v10月下旬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攻击二道川、三道川及其附近的土围子,肃清民团,拆毁民团堡垒。4 X& U1 T5 s+ @  X2 h' V! s1 D

# E: Z0 |6 A" F. }10月25日 出席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作《关于目前形势及当前的任务的报告》。! M" y( d! D) Q" n/ t' A

# q& S( I( r7 l, S10月26日 二十二时,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得怀、李富春;(甲)我军于本月十三日起开始进攻,当将绥、祟、丹、抚、懋次第占领,击溃刘文辉、杨森共十七团,俘缴各约三干,我伤亡不到三百人。现中路已到宝兴、金汤附近,右翼迫近康定,左翼已占牛头山,准备与刘湘主力在天、芦、邛、大决战。(乙)两金今年收成极好,粮食不缺。汉番夷群众大半回家,分地正进行中。(丙)徐海东、刘子〔志〕丹两部在陕北极为活跃,目前其主力约七干余人,与奉军战两日。南江北部刘子[志]丹所领导之游击队已壮大到四千余人。(丁)你方情况希告。" M3 B* s) {' H; Y* |8 }
$ y+ d- b/ G+ e- \- f
10月27日 十五时,同张闻天、毛泽东、聂荣臻、李富春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甲)廿六日电悉。我一、三军在中央个别直接领导下,自九月十日由川甘边出发,经过四十天横扫甘肃全省,行程二千余里,于十月廿日安任〔全〕到达陕北苏区。沿途击溃鲁大昌新十四师、许克祥第廿四师、奉军骑兵第三师、第六师、第七师(这些骑兵战斗力极弱往往一击即溃)及马鸣〔鸿〕宽[宾]之第卅五师,俘虏缴获人马枪械统计在三千以上,得到回汉民众的热烈拥护,坚持了而且达到了党的战略任务。在陕北苏区西起甘边,东批[毗]黄河,北到长城,南至甘泉、耀县,已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大苏区。部队有廿六、七两军,为拥有广泛的游击队,有进步的做群众工作,自与廿五军会合后,消灭奉军一师,昨日又在甘泉附近消灭奉军两团。我一、三军正与蓝〔其〕会合大举进攻中。(乙)自我军接近陕北时起,蒋介石亲自任陕北“剿匪”总司令,张学良付之,除蒋、杨一团[部]外,奉军共出兵四十余团,现围绕我陕北苏区,此在□□□□以上。我们正在中央的领导下,动员苏区广大民众,配合廿五、廿六、廿七军行动。  b3 l4 t; p8 z7 a, c/ p- m

, E+ A/ M% I1 f/ c' K# C9 W10月28日 国民党西北“剿总”决定重新调整“围剿”的部署,以五个师的兵力,分别由富县、合水东西对进,企图乘红军立足末稳,围歼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于洛水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
# a5 y2 n* x* s/ R
! f- o; M3 |6 O" I10月29日 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体指战员发布《告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红二十五、二十六全体英勇的指战员,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经过了两万余里的长途远征,经历了十一个省的地区,粉碎了一切国民党军〔对〕我的堵击、追击、截击,越过了无数的天险、要隘、高山、大河,为的是要与亲爱的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弟兄会合,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替中国苏维埃运动定下巩固的基础,迅速赤化中国。现在我们已经胜利的完成了党所给我们的这一光荣任务,到达了陕北苏区与亲爱的弟兄们会面了。帝国主义、国民党任何阻鄂豫皖的英勇斗争和在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的远征,听到群众对于你们优良纪律和英勇战斗的称赞,最近更听到你们在合水会合的消息,和夺取清涧、瓦窑堡消灭白军、地主武装的胜利,这些使我们非常喜欢。今天我们亲自和你们会面,和你们握手,使我们更加兴奋。亲爱的同志们!记著: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正因为陕甘革命运动的巨大发展,因为我们的会合,震撼了地主、资本家的反动统治,帝〔国主义〕、国民党正在准备用新的“围剿”来对付我们,但是我们有著会合了的力量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有著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著广大群众的拥护,我们必定能够取得胜利。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亲密的团结起来,为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武装保卫苏联而斗争。同志们!我们手牵著手勇敢前进!伟大胜利就在面前!苏维埃新中国万岁!
5 T+ b% @9 e1 g7 Z' N( r( h; }6 H" Y9 L' G
10月30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直属队和第二、第四、第五、第十三大队,随先期离开吴起镇的第一大队南进,到达金汤镇。第一大队进抵旦八里。! E' Z) ]; \) D+ S1 h2 ~1 T
6 P! i6 p  R, B- P: z
11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主力进至川口及其西北一带,第一大队进抵定边集。6 G3 H; l3 A+ Q7 B- l
7 v* [5 k7 g1 x, b
同日 张国焘以朱德、张国焘的名义致电任弼时、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并转徐海东、刘志丹:要各军详报情况,反对继续逃跑。6 m9 p' d9 @5 ?# F
- g, b( |" V; I$ N0 V
同日 国民党西北剿匪总部在西安成立。. f# s" e. ~# n+ F
8 h5 L& l" U" L) x) ?! @+ f
同日 国民党六中全会在南京开幕,汪精卫在会议上遇刺。9 |! _$ \( o7 x
  H' {: j  P) R) J/ Y
11月2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叶剑英并转杨尚昆:(甲)第一、二两纵队及支队直属队明三日即现地休息一天,四号继续南进,各走六七十里宿营。(乙)打草鞋、洗衣、洗澡、补充粮食。(丙)沿途群众热烈欢迎须准备回答其口号,并注意与十五军团见面时应说的话。(丁)力求部队清洁、整齐、礼节。(戊)后方究到何处,如果无钱买柴菜时,须发给陕北苏票二百元,每人每日发六分。
; Q! c" w% o5 ^$ E. G+ O
, s% i/ c" x6 A( {6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在石板上、定边集及其以南地区宿营。
* s5 J# v2 K4 b3 y# @  q
3 G) X. K; v- S; x" I$ L0 U$ Q# u3 s11月3日 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在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红15军团编入红1方面军序列。同时,决定将陕甘支队第1、第2纵队合编为红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 M: \  E/ }. S: `! a. l* j' J) c: L
0 U+ O8 i+ p/ H& f1 r' r  \
同日 张闻天、毛泽东等出席甘泉县下寺湾群众欢迎大会., D3 G1 Q# j. i* O- Y0 U

7 {$ Y5 G: j2 M,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的署名发出布告,决定在陕甘晋苏区设立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以博古为主席,林伯渠、邓发、王观澜、崔田民、徐特立、蔡树藩、李振询分别任财政、粮食、土地、国民经济、教育、司法内务、劳动等部部长,罗梓铭为工农检查局局长。
/ ^6 q$ k1 \2 A* I7 K  A  Q; m# z% Z, b' Q6 F: b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下寺湾边区特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红军当前行动方针及中央组织问题。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以及王稼祥、刘少奇、凯丰、彭德怀、李维汉、林伯渠、李德、郭洪涛、聂洪钧等,会议记录所列为“洛、博、周、毛,参加者:稼祥、凯丰、李德、少奇、伯渠、德怀、罗迈”。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彭德怀等在大会上讲话。会议听取了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和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关于陕北苏区根据地和红军的历史及现状的汇报。[]听完汇报后,张闻天说:“时间不早,尚有欢迎会,报告不讨论,以后再个别讨论,一般看来,在中央代表团方面,党的领导是正确的,现在问题是怎样去彻底粉碎敌人三次‘围剿’。”
+ _6 P' ~) {' T2 U5 E4 C7 v2 A4 e' F  y$ K
会议在讨论中央对外名义和组织分工问题时,毛泽东发言指出:对外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的名义较适当,公开使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名义可在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后再定。作战方针,应在这个月解决第3次反“围剿”问题,经过一个深冬让敌人慢慢做堡垒是不好的。同红15军团会合后,红15军团的编制应保存,红26、红27军因历史关系也不要合并。陕甘支队可编成红1军团,并成立红1方面军。5 B* D- a( U1 m' E  S( m+ _
5 ]$ H; g! H2 i( T5 t5 ?8 s7 o2 ]6 Y
张闻天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怎样去彻底粉碎敌人3次“围剿”。他提议中央领导分为两部分行动,“一部分同志到前方去,一部分可在后方进行动员工作”。关于中央军事组织问题,张闻天建议成立新的中央军委(名义称西北军委),并提议毛泽东担任军委主席。张闻天指出:“大的战略问题,军委向中央提出讨论,至干战斗指挥问题,由他们全权决定。”会议经过讨论同意张闻天提出的方案,作出以下决定:(一)中央对外公开用“西北中央局”称谓,对白区则仍称“中央(秘密)”。(二)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委成员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彭德怀(副主席)、王稼祥、聂洪钧、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三)中央分两路行动: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部队南下与红15军团会合粉碎敌人“围剿”;张闻天、博古等人率领中央机关北上进驻安定县瓦窑堡。0 L( e8 x% y7 a. e
4 J6 L8 ~% `  K0 i! L7 D, z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即“中革军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发布通令,宣布:“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命令,兹委任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聂洪钧、林彪、徐海东、程子华、郭洪涛九同志(后增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此令遵即就职进行工作,特此通令知照。此令。”
& h$ d6 ~+ H; m% k4 t% B- i/ m( l2 U  M% B: Y+ a
同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彭德怀名义发布第一号命令:“兹委任彭德怀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林彪为第一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第十五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此令。”7 r6 t, N; R1 d  V  |9 B1 a

2 F/ G. p5 c$ N+ k' Y0 P同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恢复红1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15军团2个军团,原陕甘支队第1、第2纵队(第1、第3军团)改编为红1军团,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第4师和第1、第13团。红15军团编入第1方面军建制,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周士弟任参谋长,郭述申任政治部主任,辖第75、第78、第81师和1个骑兵团。全军共1万余人。后又任命叶剑英为红1方面军参谋长,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
# T+ W7 o6 m2 C  s7 ]& H2 C4 d5 g7 \! a$ \
11月4日 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主力继续南进,到达下寺湾附近,第一大队进抵张河湾、黑泉沟一线宿营。
4 \8 F8 r$ F/ C) ]$ }1 H/ K% O
8 X1 `5 H, h7 X+ X+ j$ p. \同日 十九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彭雪枫、李富春并转周恩来:一、敌董英彬率一零八、一零九、一一一师有日到大白镇的,因补粮并候其一零六师,二、三两日在大白镇末动。王以哲一一七师本日向富县进。二、我军为消灭该敌继续南进。甲、下纵队明五号由王家坪过河,取小路经克劳、九牛塔进至桥家庄、毛家庵、塔儿上、老人仓之线宿营,准备后日进至安沟、白灵沟、林家沟之线。乙、叶率直属队随二纵队司令部明日进至下寺湾,二纵队全部进至下寺湾、王家坪之线宿营,后日叶率直属队及二纵队准一纵队路线进至桥家庄、老人仓(今老仁仓)之线。丙、我们本日列桥家庄,明日拟到道左铺。三、务须带足七天粮食,不得误事。- @9 F. e. `/ }( _( x! P5 `4 b% _

& O  {$ S5 t# Z: Q3 A11月5日 天大雪,同聂荣臻率领第一纵队由王家坪渡过洛河到达刘家庄、九牛塔、毛家庵一线。( `$ {1 l; m2 h9 E: L# _& P; k

- g6 P2 q8 c4 T- E9 R) T" v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叶剑英,要叶剑英率直属队后日来象鼻子湾归队,并要林彪、聂荣臻来象鼻子湾,以确定发起直罗镇战役的总的决心。
! m4 q  z/ j: {. ]6 o0 V  Y; k7 }; e7 k/ a* b# C* S
同日 中革军委军队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但同时撤消红三军团的番号,所属部队全部并入红一军团。
1 X; X6 T% H% H, E5 X
" T' _- i6 G; {. _1 x11月6日 同聂荣臻来到象鼻子湾,毛泽东、彭德怀部署了下一阶段任务,并指示部队进行改编,同时,共同商定发起直罗镇战役总的决心和作战计划。( M) [4 M* o6 B! j1 V& O
  M7 h7 Q5 f" K# z$ H+ a) D" {
同日 陕甘支队恢复红一军团番号,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任政治部副主任、组织部部长罗荣桓兼、宣传部部长邓小平,供给部部长赵尔陆。辖第二师师长刘亚楼、政治委员萧华、副师长李天佑、参谋长钟学高、政治部主任邓华;第二团团长梁兴初,政治委员吴法宪、第四团团长陈正湘、(后)黄寿发,政治委员杨成武;第五团团长张振山、政治委员林龙发;第四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舒同、特派员许建国、供给部长邱创成、卫生部长饶正锡;第十团团长李天佑、(后)萧桂、政治委员杨勇;第十一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黄克功、李志民;第十二团团长文年生、谢嵩、政治委员苏振华;由第一师缩编的第一团团长杨得志、政治委员黎林、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冯文彬;第五师缩编的第十三团团长朱水秋、政治委员黄振堂。
& ?' x: V8 a( w; k" \2 e
: S1 S$ h6 y, e: a. s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由甘泉以西的定边集进抵富县西北之秋林子和甘泉西南的老人仓地区。8 b0 m8 ~) C) z! y

( t* z0 Z! M( p  h; @  L+ U! }  L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左权:第一纵队于七日在原地休息一天,进行改编。各大队各缩编成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排。步兵连只编一挺轻机枪,重机枪排只留两挺重机关枪,编余重、轻机关枪统集中纵队供给部,准备上送。七日改编必须完成。% c+ Y; i: l. |, c8 G# C+ J
3 y$ k+ K* n% h- r6 F( b
11月7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要一、二纵队次日各在原地休息一天,加紧教育战术及政治动员;还要林彪对直罗镇以北和以南地区的地形、道路、人家详加调查当面报告,并摘要电告。. N$ m3 I* T; Z! o. _/ s

+ I7 j4 Q  u! P- e& f/ R同日 率小部前往直罗镇以北和以南地区侦察当地的地形、道路、人家情况,并报告中央军委。
; p& r* x7 _9 t4 V$ u
  K7 V; X0 h8 h, _  b  Y0 V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一、由秋林子(属富县)经人家台、照八寺(四家)、高寺(十余家)、门家庄(一家)到直罗镇(廿家)共约五十里。二、由秋林子经人家台、高寺、雷风(五家)、元家河(一家)、日石咀(五家)到桃花砭共五十一里。三、由秋林子经人家台、袁家庄、魏家河、莫候元(一家)、江家川到直罗镇约五十里,此路房屋尚待调查。四、由秋林子经刘家原(二家)、道通(卅家)到张村驿(五十家)共五十五里。五、由铁炉庄到黑水寺卅里。六、由黑水寺到直罗镇廿五里。七、由黑水寺到桃花砭廿里,八、由桃花砭到张村驿十五里。
" ~- R9 }0 i  G
& V2 _3 F' h5 \8 A7 V5 R7 m2 a/ Z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一、本日各部已改编完毕,平均每连约七十五人,一、四、五大队每连配轻机枪二挺,二、十三大队每连配轻机枪一挺,各大队统各留重机枪二挺。编余枪支明日送老人仓,到该处后应由谁负责,运存何处,盼复。二、各部自明日起平均只四日粮,现存现洋五六百元,现发各部购粮,望再拨一部现洋。三、二纵队以移驻罗家塔、纸房、高家庄一带为妥。在攻击直罗镇、桃花砭之线头日晚,一、二纵队应何处宿营?因直罗镇东北地域之路线此刻尚未调查出来,故无法提出。四、我们在石门子并未设粮站,现究应设否,盼复。
' z9 j- g" E) k" X
( p1 _! n: N" d4 d3 Z- \- [4 j同日 共产国际代表张浩(林育英,林彪堂兄)自苏联回国抵达陕西定边,后在赤卫队的护送下抵达中央所在地瓦窑堡。0 t' n, M# {$ R8 Q# e" Q
% J% Y( Z& W7 D8 e) }
11月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叶剑英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王稼祥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同时任命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及方面军各局、各科和各处首长,健全了军委及方面军领导机关。红一军团的番号正式恢复,下辖第二、第四师和第一、第十三团。刘亚楼任第二师师长、萧华任政治委员,陈光任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任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共计五千一百五十余一人。; g1 D2 C0 n+ g, Z8 S7 @' `" q9 A! I

  t; x, c; k3 ]6 n6 _* `4 ~+ a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要求他再次率小部前往直罗镇以北和以南地区侦察当地的地形、道路、人家情况,并报告中央军委。1 ~/ W$ {6 w8 ~. i4 E9 T  M
3 }. @# Q/ m( Q, C
同日 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要各纵队在驻地自行筹足七天的粮食,以保障战役的胜利。
/ c& u1 Q- p8 l2 Z3 w, D( s* t! [/ _4 Z% l
同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彭雪枫、李富春:一、董英彬[斌]七日称,候百零六师到,该军各师由大〔太〕白镇依次东进。现一零六师一部已到太白镇附近,估计该敌三个师一二日内有向黑水寺、直罗镇前进可能。二、我军为消灭该敌明九号部署如下:甲、第一军团主力在原地不动,但将白灵沟以东地区之部队移驻秋林子西北地区。乙、第二十五军明日移至白灵沟、安沟、大星[升]号一带,后日经秋林子移至桃花砭、张村驿之线,丙、第二纵队明日移至油房原、老人仓之线。丁、我们明日在原地不动。林对黑水寺、桃花砭一线及其以东、以南地区地形、道路、人家限两日内绘图具报。0 X; p+ J" n9 k7 z" o2 y

! r# R0 S( {# w% D  P11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纸房、秋林子、老人仓、罗家塔、高家庄等地,开展群众工作,待机向直罗镇攻击。
0 C2 g3 b% u6 m3 o4 J7 d; ~& `3 w+ ]  Y- x3 m  N% T5 h
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要他们派人去瓦窑堡中央政府办事处接收一千名新战士进行训练,以便赶快补充部队。  s- W' g, o% C' I1 Q% U* y5 u

& Y- D. T7 P' @$ d* g9 z1 Z8 @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一、探悉:童英彬[斌]令其一零六师十号以前进出[至]黑水寺、龙益湾、锯家角、祟家湾筑碉,以掩护尔后该军东进,并有将占领该地南北地区说,似该军主力一二日内尚难进至直罗镇。二、明十号部署如下:甲、一军团在原地不动。乙、子华率七十五师进至桃花砭、张村驿之间地区荫蔽集结。丙、海东指挥张村驿、羊泉地区部队肃清金村、东村、套通、久原一带团匪。这一任务对于今后作战甚为重要。丁、海东速令独立营发动直罗镇、黑水寺一带及其附近地区群众坚壁清野,务将粮食、锅头搬尽,并令骑兵速向大[太]白镇侦察。戊、我们在原地不动。( l. P1 _. c0 }/ s! X

4 `$ h# e& f& V  R11月11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转彭德怀、周恩来:张学良以我们两军会合,令其各部一律不动,筑碉办粮,侯其大会开后增援队到再行进攻。似此,短时间内尚无机动可能,各部应就原地加紧训练,测绘葫芦河两岸各数十里地区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肃清团匪,筹集一个月粮,派出部分人员深入地方工作,以利今后作战。
+ L# k( P' d  m" |" W" a& C! L" V. u0 n6 C
11月12日 朱德、张国焘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李富春、徐海东、刘志丹并转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甲)我军于占领天全后,又于本十二日攻占芦山,是役击刘湘之教导师、模范师、新编二师之第四旅、刘文辉之第五旅,并将刘湘独二旅全部缴械。敌仓惶溃退,我军正跟踪追击,乘胜夺取名、雅,俘获已在五千以上。(乙)这一胜利打开了川西门户,奠定了建立川康苏区胜利的基础,证明了向南不利的胡说,达到了配合长江一带苏区红军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进攻路线的胜利。甚望你们在现地区坚决灭敌,立即巩固扩大苏区和红军。并将详情电告。  J* @% k4 t$ ?6 X, R
# s  ?4 `; r0 l# h  w2 b) t
11月13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提出在抗日反蒋的前提之下,愿与全国军队、政党、团体合作。: R5 K8 s: ^2 H
6 `+ H' ~/ R& i- T7 {
同日 十八时,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转彭德怀、周恩来:甲、敌情短期内不致有变化,各部照现位置进行工作,在此期内不发每日行动电令。乙、拟十八日在张村驿开军委会,请彭、周等候,已函朱理治来参加,拟总结并讨论下列问题:一、方面军及游击队的部署。二、军事政治教育。三、军区、军分区组织与工作。四、地方工作计划。五、筹粮计划。六、筹款计划。
  X# {: H0 D5 w: b9 _" Y# z9 |+ P$ o) m9 d( z
11月14日 同聂荣臻率部移驻上下高池、九原、套通、上留池、烟村、背几等地。
" a4 @( [% o5 Z8 \0 B% D( p$ @- i, l. A3 X4 v4 I
11月15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为筹集战费及在白区宣传与瓦解白军工作,拟将我们的侦察连派出伸至洛川、中部以南较富裕而少敌之白区活动半个月,再回苏区归队。你们同意否,盼示。”+ k9 P0 A# L; b. Q5 c

$ a! Z9 E# H% P/ B+ q* u11月17日 国民党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以一个师留守太白镇,主力继续沿葫芦河向富县方向前进。, f: q- z/ a7 s. j5 T$ Z0 y

$ i* Q4 o9 D0 v: ]) Y4 \; S11月18日 在张村驿以北东村出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的关于战略方针的报告。
% a* z3 q! p4 m. T1 g9 J5 x& a' ]6 e0 }+ s0 A
同日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在红军第一军团建制内恢复第一的番号。
% X7 V3 T6 p+ |; p; `& \7 h* M4 G- ?* g0 M4 L2 C3 S
11月19日 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到达湾子村、红树庄,红二、红四师和红一、红十三团分别进至石咀、凤凰头、毛家庄、龙家庄、上下莫河地区,准备攻击直罗镇。林彪率侦察队前往直罗镇侦察地形、敌情。
2 s4 M1 Y5 T) Z1 ~
7 b8 G) @" r, y3 F4 |: d/ q同日 红军第二、六军团在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
* h+ \5 N6 @8 q, B; p; s; s" W4 h! s' \
同日 十九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甲、董率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本日如到张家湾,则明日有到黑水寺,而在黑水寺、安家川之一个师明日有到直罗镇之可能。我军应准备后日(廿一)作战。明、后两日,你们应在安家川、直罗镇两点以北各设置一个观察哨。乙、你们移驻位置即告。丙、林看地形情况及对作战意见即告。丁、我们已移到张村驿西端之川口子,望派参谋率武装一班来此接收命令。
9 Y( m" z. M( o% ^* L9 R8 I" M5 F$ j! b- R0 A. z7 M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本日在直罗镇西南标高二百及西北高地侦察情形如下:(一)以望远镜望见黑水寺之敌本日开始在老人山构筑线式低胸墙、散兵壕,本日黄昏可完成立射散兵壕,但无障碍物之设备。(二)据独立团报告:安家寨内已为敌一部据守。安家寨附近山上我未见其有敌。(三)判断黑水[寺]之敌向直罗镇前进时,将沿老人山、安家寨北端高地、北山寺北端高地、马家湾、直罗镇西南二百高地推进,在未占领与巩固北山寺北端高地以前,似不敢以主力直接侵入直罗镇。(四)我军明日可暂在今晚宿营地待机(须移动一部分队),加紧侦察,依敌进实际情形而最后具体确定攻击时期与部署。' D2 w% x) |) i1 f% R) f+ u6 q

/ t% q8 Q$ r7 h( }) c" }9 ~同日 下午,指挥红一军团进至直罗镇东西的石咀、凤凰头、上下莫河地区集结,并于安家川、直罗镇以北山地开设观察哨,直接观察敌人行动。
7 a$ e) n; w. D5 |" c# E; b8 q7 s! |; r$ @& |7 g
同日 国民党军第一零九师(师长牛元峰)并指挥第一一一师第六三二团进至黑水寺,军部及第一一一师主力、第一零六师进至张家湾东西地区。* X6 M' N/ [  ~  p3 T

: V" j+ I) J: ?; C+ |& v& d11月20日 根据对直罗镇侦察所得的情况,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我们拟明晨拂晓,以主力向北山寺攻击,望令十五军团照原定计划,亦于拂晓向直罗镇攻击。”
, A) i  z0 m2 T9 ^* ~: v
2 h# P& c  O9 ^- h6 r同日 十六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甲、方面军明(廿一)日有消灭直罗镇一带之敌一师至两师之任务。乙、一军团于明四时出发,主力进至袁家山、直罗镇以北地区,由北向南突击之,以一个团进至老人山附近钳制敌后续队,于敌溃退时截击之,以侦察连向黑水寺佯动。丙、十五军团由药铺头以北地区由南向北突击。& B! w1 S2 \7 J% }6 Z2 E) H8 X

: b$ o# C* x1 X11月21日—24日 同毛泽东、彭德怀、聂荣臻及徐海东、程子华指挥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向直罗镇之敌第一零九师发起攻击。二十一日拂晓,红四师一个团直插安家川以东高地,断敌退路。在红军主力的猛烈攻击下,激战至十二时,歼敌大部,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五百余人,退守镇东的土寨内,固守待援。二十二日,红一军团主力在安家川击溃援敌第一一一师一个团,残部逃往黑水寺。二十三日,聂荣臻率红一、红十三团及军团侦察连迂回黑水寺以西张家湾附近,红一军团主力在黑水寺东北地区阻敌西逃。二十四日,红一军团在张家湾附近再歼援敌第一零六师一个团。与此同时,困守在直罗镇东土寨内之敌第一零九师残部,见增援无望,在突围中被歼灭。至此,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歼灭国民党军张学良部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一零九师师长牛元峰、六二六团长石世安、六二七团团长郑维藩以下一千余人,俘虏五千三百六十七人,缴枪三千五百余支,机枪一百七十六挺,迫击炮八门,马三百余匹。5 w# S1 X9 B! ~( L! _4 _
( W: v7 Z& h1 Z" g& x2 K
同日 二十时,同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致电张闻天及中央各同志。捷报:敌一零九师及一一一师一个团昨日侵入直罗镇,方面军本廿一日包围该敌,激战至十二时,被我一军团将一零九师之两个团及其师直属队整个消灭,末令逃脱一人一枪,缴获丰富,正清查中;其余两团困守土寨,已为我十五军团包围,决乘夜消灭之。董英斌亲率两个团增援,现在我阵地附近,亦决于明日继续攻击该敌。% K* h1 W2 a) E4 c' B( s" F  I

" |. }" ]7 ?' b  U2 ^: R/ S2 ^同日 毛泽东抵达红一军团军团部,同林彪、聂荣臻商谈明日战斗问题。" J! S. s# E: r: U

8 x; }0 s% }5 C- _3 q4 L) q' Z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代理政治委员黄甦(原红八军团政委)阵亡。
$ d; R9 q' N" W$ M# V5 U! j. v" \3 Y- R! z! d0 A
11月22日 国民党军第一零六师(师长沈克)由黑水寺增援董英斌。林彪、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从右翼打一零六师,协同红十五军团消灭董敌。% r1 b0 L" u9 D% u0 c! g5 T

9 x2 ~5 {) ]0 i; p11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子长县境)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红军未来行动与根据地的发展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与北边的绥远。1 }& ]9 F* a1 U* ]3 J
- Q) u6 J, {7 s6 S6 X1 O0 N
同日 牛元峰待援无望,于本日下令突围。
- [. c. M3 u/ @2 `/ a8 K
. p/ i7 J( {7 S( `* u4 t同日 红一军团部队向太白镇敌人逃跑的方向追击。
; {4 f3 G5 p- S/ n/ s) u+ x5 s1 {" a7 H& ?% R+ x/ J
同日 同毛泽东迷路走到石咀子。& }# t) Z, n. r/ r
! j4 D( g3 a1 e, [$ o
11月24日 九时,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叶剑英:直罗被围之敌两营,于本日四时突围向东北逃窜。当经尾追,四散乱逃。已飞转东村,向林沟、吴家塔、魏家河中[]鹿[鄜][]苏区均须搜捕,内有师长牛元峰,身材肥大年四十余,及六二五团马(镇夷)团长、营长、团附多名。
3 \" F  e. u( ^. ~2 j/ m. O5 W+ }3 s# T
同日 十四时,同毛泽东致电聂荣臻:一、直罗镇之敌已向北突围,正迫堵中。谍息:董英斌昨晚已退至太白镇,并拟继续退至合水集中。二、我十五军团有两个营由程子华率领,今晨由药铺头向和尚原、太白镇追击,我二师、四师及十三团昨、今两日均在向太白镇追击中。三、如敌现已退至太白镇集中,则你们须威逼其续退。如敌自太白镇继续西退,则你们须乘其在退却运动中截击之,尔后以一部继续追击,主力在太白镇停止待命,并扩大胜利宣传。四、我们昨日迷路走到石咀子来了,今日在此未动。一及十五军团之追击队统由你指挥,望相机处置一切。& P: M! \- r8 ?: O1 K
0 H6 M+ b' q: F4 I  F
同日 二十时,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张学良令一一七师(师长吴克仁)本日速回富县附近,协同一零七师(师长刘翰东)防守,筑工事。乙、董敌逃走时,留五个连在黑水寺死守。丙、太白镇仍有一零八师(师长江惟仁)及某一个团固守该地。丁、明廿五日各军团仍在原地集结待命。戊、毛回来否,望复。1 P, D; o9 d: S0 P, R4 |% s1 V

1 D* v- Q, \  g11月25日 聂荣臻致电毛泽东、林彪、彭德怀、周恩来、徐海东、程子华:一、昨日我到第一、十三[团]及四师,经黑水寺向大〔太〕白目标追敌,到电[雷]家沟附近发现敌主力尚在张家沟[湾]、大[太]白之线未退。我与二师取得联络,当即时率四师到达,与第一团及十五军团之全部会合。刘留指挥向该敌攻击,消灭一零六师约一团,获机关[枪]十余挺,枪四百余,其余在清查中。因右翼迂回部队较远,山高、坑深、路滑,行走二十四小时以上末停足,仍未赶上,否则胜利更大。我伤亡约百人,第四团长负伤。二、残敌及原在大[太]白附近工事内之敌,尚有一师以上兵力固守工事,已令第一团与敌保持接触。如敌今晚续退则一团尾迫之;如敌续固守,建议十五军团主力截断敌退路,一军团应位置于大[太]白之西北。今晚宿营于大[太]白之东北,但大[太]白西北之粮甚难,各部已无粮。三、政治部派员事、警备连来接俘护〔虏〕并率担架员来运伤兵,我在[张]家湾二师部,毛、周现在何处?
; V: |) `* |3 J7 Z6 m7 Q% C9 g/ a/ b& Y: N. y% t
同日 七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聂荣臻并林彪:(一)速放俘虏官数名与沈克办交涉,如他同意反蒋反日,则允许日后人枪如数退还。(二)仍向太白镇威迫促其西退,乘其退而消灭之,夺取太白镇。(三)直罗敌昨日突围,被我十五军团全数消灭,活捉牛元峰。十五军团有一个营向太白镇追击。+ C. w. n, n: ?

7 K5 U( G" p' C6 _+ a' ^6 ?同日 关于对付太白镇敌人的部署致电聂荣臻并告彭德怀、毛泽东。聂并告彭、毛:1.昨日整天通夜未见十七分队出来通报,想你机器已坏。今晨,我率二十三分队向太白镇[]找队伍,于十七时到达马家市宿营,距太白镇二十五里。2.情况如何?盼速告。已向太白镇道路架电话。3.太白敌小,则暂以一部监视之,主力准备撤回□□□□。如敌大(一师或二师以上),则以主力迂回围困之或威逼其撤退,乘其退却而截击之。! C3 @2 |: W+ l& o; k' z- k) A

; L' f; S0 K, C) c同日 根据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释放数名被俘东北军军官,同时与东北军第一零六师师长沈克谈话,让他转告东北军领导人,只要东北军同意反蒋反日,与红军停战,红军俘虏的人枪,可以如数归还,以争取东北军抗日反蒋。
: ]. Y, u- s$ B& `! X6 U
! N: `' C  Y& r. J, ~1 v同日 河北省滦榆行政区督察专员殷汝耕发表宣言,宣布脱离国民党中央,于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自任委员长。
1 V$ y" P! o3 h2 E: [; t' w/ Y* W- m" v
11月26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各部集中后,拟整理一星期,开军委会,开干部会,开祝捷会,以后按新部署行动。
8 N- p4 a* g; K. Y7 v
/ @% g. O! s0 e7 S  m( V同日 五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昨廿时电悉。甲、对一零六师的基本方针是用积极诚恳方法争取其反日反蒋。乙、无论沈克有无切实回答,一军团准备撤回。丙、告董彦文到张村驿的路线,以便日后接头。丁、给彦文以出入苏区证书。戊、十五军团现向张村驿集中,准备追击一一七师。. y& I& x0 r# j; E% m) B
! o0 h! s0 c* n+ R: e1 D
11月2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撤至黑水寺以东。
( x, m6 ?* z) w( F5 C) i6 H) |0 g4 d4 T! J* K6 @
11月2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第一军团集中在套通、东村地域休整补充。) Z" f- o) `% _
+ I: m5 h! H9 L4 S& N+ Q0 z
11月30日 在富县东村出席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听取毛泽东作《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报告总结了直罗镇战役胜利的原因,指出这次胜利给了我们以打破新“围剿”的条件,对巩固苏区,为党中央在西北建立广大的根据地“举行了奠基礼”。
; S7 v% h+ u! u2 \# [0 g6 ~$ o9 m+ z# ^% k' @, a. U3 i  z
同日 西北军事委员会任命左权为红一军团参谋长,朱瑞为政治部主任;周士第为红十五军团参谋长,郭述申为政治部主任;萧劲光为陕甘军区司令员,李富春为政治委员。
, E3 H. V" ^, x- l. q
% `9 {2 _9 B4 c6 C! X5 U11月 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政治部主任王稼蔷、第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朱瑞、第十五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政治部主任郭述申联名发出的告围攻陕甘苏区的各部队官长与士兵书。《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告围攻陕甘苏区的各部队官长与士兵书》:官兵弟兄们!国民党南京政府已经答应日本的要求,实际上将中国归日本管理,国民党军队归日本派军官训练,并由日本直接指挥你们到陕甘“剿共”。你们名义上虽然还是受蒋介石等卖国贼指挥,实际上已受日本军部的指挥来打抗日的红军,以便日本独占中国!红军在四年前,已经正式对日宣战,最近中央红军和二十五军为了实行北上抗日,都到陕甘来了。红军是日本的死敌,所以日本要亲自来指挥进攻红军!现在中国就要亡了!全国同胞都要当亡国奴了!你们还甘心受日本鬼的指挥来打抗日的红军么?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官兵们!一切不愿受日本鬼指挥的官兵同胞们!红军最诚恳的向你们提出,只要你们不打红军和陕甘苏区,我们愿意和你们互派代表订立抗日作战协定并组成抗日联军与国防政府,联合起来打日本救中国,不论哪一派的军队,不论一军一师或者一连一排,不论从前有没有打过红军和苏维埃区域,我们为著贯彻四年来的抗日救国的主张,都一律欢迎同我们联合起来共同抗日。谨此宣言。. `7 v* ?- e7 E! L2 {; q# a6 @- d

$ G, S$ x3 J! H5 z# F12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发布《关于伤病员柴菜费调养费抚恤费之通令》。0 X. J& j" O. V7 L6 v& [$ ~. N" Y! f

- t5 P4 O1 f0 i6 t$ x0 A同日 张国焘致电中共中央:(甲)此间用中央、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等名义对外发表文件,并和你们发生关系。(乙)你们应称北方局,陕北政府和北路军。(丙)一、四方面军名义应取消。(丁)你应将北方局、北路军和政权组织状况报告前来,以便批准。; M8 S" ]" D; {- S

# W! H% W) l7 o* a. {7 n% b( r- f12月6日—7日 同彭德怀、程子华参加红军祝捷运动大会。0 L$ Q+ n4 r& A) a9 p# q/ {

( W- W! b+ c+ Q8 C5 k- ]) b' r12月9日 给毛泽东写信说:“我对脱离现任职务改作游击战争已具不移之决心,一周来虽数次向军委请求,而卒未获准,致我非常不安。目前实为脱离部队之唯一良机,故决不因任何故障而改变决心。且准备于不得已时,宁可忍受处分。我很盼望你最后仍赞助我的建议,则不胜欣慰。”
4 J" C# `/ M8 ]4 y
" L8 w: ?' p3 }: x" `/ R, k1 N同日 北平爆发“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纷纷响应。
! Z- a) U1 M7 o' E% n" R: U' a- k
2 i- M. ?; X; |5 _7 P8 A12月上、中旬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套通地区进行为期二十天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 g4 c, ?0 e8 n" T" S
! B4 E7 T+ Q+ G7 {
12月12日 致电中共中央,重申去陕南打游击的意见,并希望中央批准。* |8 z) j+ M7 M# Y( W9 \& J

1 R0 A6 A4 q# a  L: C& w; M8 L12月15日 致电中共中央,重申去陕南打游击的意见,并希望中央批准。
# W+ z, b8 I( u8 `/ g. ^
8 Z( Y, T0 v- o* H; V! }" R12月17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发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办公费、津贴费之规定命令》。规定无线电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电话技术人员、红校军事教育专家,均列为技术人员,发给特殊津贴。  B& ^" U" \1 a9 q5 {% L1 p
4 J' y* i1 _0 e0 q6 f0 G
12月17日—25日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着重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和全国政治形势及党的任务的策略方针。1 {1 R) n! _- o

0 w/ G, t3 M( X3 A4 V: ?3 x& o  a12月18日 致电中共中央,重申去陕南打游击的意见,并希望中央批准。
2 ?1 k8 _: }) m0 Y, U! r) @
) o! u; _. X& K12月19日 毛泽东同张闻天联名发电给彭德怀,请彭德怀给林彪做思想工作,打消他“陕南打游击”的想法,此电称:“中央各同志均认为林彪同志是我们党内最好的、最优秀的高级干部之一。在过去以及最近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对中国革命,对于党是有着很大的功绩的,是有着中国及国际的荣誉的。”“近日接他许多关于调动工作的信及电报,我们认为拿出他这样的干部离开主力红军去做游击战争是不能同意的。但他心中存在着问题,他来中央一个时期,使他的意见能够同中央各同志交换,对他的不安心的问题,并且使他对于政治问题能够更好研究一番。他的职务以左权同志暂时代理。”9 J( L3 U0 z, ^# r2 u8 `; f; ?( {
$ r6 N2 |( e4 B0 @  @" Z' j: Q
12月2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离开套通向宜川开进,寻机歼敌,扩大苏区。
2 {$ L: a6 V- @' R1 O5 }( l( R
9 x: a! |$ |7 R9 _/ M6 h' T同日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并转林彪,答复林彪对战略问题的来电,指出:“在日本进占华北的形势下,陕南游击战争不能把它提到比陕北等处的游击战争还更加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后者比前者是更重要的。尤其不能把游击战争提到似乎比主力红军还重要的地位(如提出把红军主要的干部去做游击战争),这样的提法是不妥当的。林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是同我们有些分歧的,中央认为有当面说明之必要。现在前方军事不紧张,因此仍望林来中央,并在此一个时期,这对于林是有好处的。”
3 K+ w, _$ ]2 d* {8 |8 U2 b: a' D# b
同日 复电中央和毛泽东,仍坚持己见:“中央现尚未批准我改变工作的建议,则目前我无来中央之必要。”“我从没有说陕南比陕北的工作还更重要,游击战争比主力红军还更重要的话,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错误见解。”
' O5 t3 l$ G" n0 o( z. W+ d/ f' V( }* Y7 l
12月23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龙泉镇、英旺一线。红二师在向宜川攻击前进时,袭占文西寨子、白家,击毙敌团长、副团长各一人,缴获一批枪支和大批粮食。. D* |$ \( K! Y. y+ J
; k$ ]8 n* g0 x4 h$ L
同日 复电毛泽东,重申自己去陕南的理由:我从没有说陕南比陕北的工作还更重要,游击战争比主力红军还更重要的话,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错误见解。我如继续在一方面军中工作,对工作上没有丝毫的好处。我坚决不干,也决不应当勉强我干。5 i- |6 [/ n8 l; |! b, `2 O- F
; r1 M4 Z. {# H8 K9 H; ?% g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 i7 k& t- j. Y% L" u- r$ b$ z, H+ x
1 _: d$ K6 t$ l+ T" N# e) ^: c12月24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袭击宜川,国民党军第四十二师冯钦哉部一个团及数百名民团武装固守坚城,战至傍晚,未能攻克,率部撤至宜川以西及西北地域休整。& A/ K& O$ a* `1 [  @+ X1 S

4 k' c9 \$ h$ I1 _, V$ K# \同日 红一军团正式恢复第一师建制。第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成武、副师长杨得志、政治部主任谭政、参谋长耿飚、供给处处长邝任农、卫生处处长张杰。下辖第一团、第三团、第十三团。第三团团长曾保堂、政委萧锋、副团长阮金庭、参谋长陈英、总支书记严雄、特派员张明、俱乐部主任孔瑞云、组织干事匡道为、青年干事郑三生、作战参谋陈广盛、崔符庭、侦察参谋牟云春、通讯参谋刘玉衡、管理员黄景云、供给处长强锋事、卫生所长游胜华。
5 S# A& f# U- a5 e$ @
% G3 i* A% k4 K# ]同日 二十一时,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左权:甲、中央讨论了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及行动计划,通过了军委的报告。关于行动方向,如东村所定。乙、以四十天为准备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丙、四十天内须作以下工作:(一)夺取甘泉宜川两城。(二)赤化宜洛两县。(三)前线部队用极大努力扩红。(四)突击治疗,前后方医院争取一月底二分之一出院。(五)后方完成五千人扩红计划。(六)给北面进攻着的敌人一个打击,北路军立即出发。(七)后方准备二百地方干部随军出发,前方准备一百个。(八)红校第一期出校,第二期入校。(九)准备三百个团长在三个月后使用。方面军开办教导营(红军第一军团二百名,红军第十五军团一百名,抽选优秀士兵)。(十)着手组织蒙古骑兵队。(十一)着手组织骑兵连,由前后方各部队各机关抽调人员武器,先组成第二团两个连,委托李德同志训练。(十二)北面组第二十八军,南面组第二十九军,以独立团营充之。(十三)扩大赤少队,保卫地方。(十四)政治上的准备。(十五)其它由后方办理的许多事项。以上十四项,由军方负责的计七项,请你们切实具体而坚决地做去。丁、请回答下列问题:(一)部队在宜洛两县的具体部署及工作计划。(二)十天内宜洛买棉花八千斤以上,发给战士装被御寒。困难完成否?(三)前方自己制棉衣服一千套能作到否?能加多少?方面军司令部、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十五军团各承担做多少?(四)拟从红军第一军团调好马五十匹及红军第十五军团调好马三十匹来后方组骑兵连,能否如数作到?还能加多否?(五)林彪同志动身来中央否?5 g0 I% _0 z+ W* y1 g
4 |" z% Y- a7 J' V& r6 b
12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和军事战略,规定了全党全军进入新阶段的基本战略方针,明确了红一方面军的战略任务。会议听取了张浩(林育英)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
% z* O' k# G! w( }0 k+ j  r! }' Q7 n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宜川城郊及其以西,地瘠人稀,扩红筹款极困难,决定率红一军团东移。随即率领红一军团移驻宜川东北的交里、秋林镇一带休整,进行训练及开展群众工作。
7 I0 `6 g. ]4 ~+ G5 [" p7 b
# f! n9 ~) y$ \+ H! ~1 S# M12月 26日 再次致电周恩来:“我还在期待中央批准我打游击战争”。
/ R5 H% {2 N& |) s2 r( |0 @; c+ B; I2 T( m+ [, M/ K0 M0 K, h
12月27日 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彭德怀、杨尚昆,林彪、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凡属同意党的纲领政策而工作中表现积极的分子,不念其社会关系如何,均应广泛地吸收入党,尤其是陕甘支队及二十五军经过长征斗争的指战员,应更宽广地吸收入党,凡属经过长征的分子,一律免除候补期。  d+ P+ f& U- q, c5 h1 n( e: M
% J1 ~0 o6 z6 h! R
12月29日 二十三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令林彪:“接电立即来中央讨论你的工作问题,职交左权暂代。”
" Y6 G& G: Q+ `9 _
+ O# Y$ C* N$ Z4 u  r! J12月30日 毛泽东、周恩来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依前电所告战略计划,二十八军军已在陕北组成,刘志丹任军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预计一月份扩大到一千五百人。陕北二十九军亦应着手组织,由萧劲光负责,限一月底扩大到八个连约一千人。& T7 O$ c6 {: R  z! ~+ o/ P

6 B8 R3 Y' r+ q  M. ?- c. P同日 同聂荣臻决定:新年放假三天,要求各师、团直至连队在放假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和会餐,并按军委规定发给每人二角钱过年。- G! f* c: s! m% y- ?0 h- I- C

! x! A* i, f& H" b9 I同日 朱德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并转林育英:A.育英同志电悉,我处与一、三军团应取密切联系,实万分需要,尤其是对敌与互相情报即时建立。B.薛纵队调川,胡宗南部到青,亦向川中开进,钟林〔松〕旅开徐州。C.你处敌情近况望告。" P9 N3 {9 e; Q( v# ]5 s- h
% T3 c2 v. b: \& j
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要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选调人员和马匹送来瓦窑堡,以完成组建骑兵团四个整连的编制。
# b: a$ x* P8 u( i9 [4 y) k  P8 j- X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898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 29岁
0 d0 r" Y7 {$ y  N
; P8 H" d1 a( M: U* K1月1日 致电中共中央:中央二十九日电我今晨才收到,决明日动身去中央。% G' E5 R) N- Z* r7 y9 ?

9 J1 G4 x( Q& f5 c6 K1月2日 奉命去中央报告工作并为红军东渡黄河进行侦察准备。聂荣臻、左权率领红一军团及宜川地方武装继续在宜川附近训练、筹款、扩大红军。
$ d8 S1 n; `9 d+ E! `6 g( |* _# \/ J1 `/ n% m9 n3 c) |
1月4日 根据毛泽东、彭德怀的命令,聂荣臻、左权指示陈光、彭雪枫率领红四师前往澄城接取由上海送来的电台。2 z& e7 [# D: \7 O8 H

- E5 F$ J# a9 d+ f1月5日 陈光、彭雪枫率领红四师由宜川开始南下,先后经韩城、合阳、澄城、洛川等县,沿途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宣传党和红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6 b' C* I! s1 s: Y; X
8 I% z0 I$ h6 J' P6 w1月9日 聂荣臻、左权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二师向洛生镇西进,会合红十五军团主力,准备消灭东进之敌三个多团。
  U4 P7 S( s+ N7 b- ~7 P$ K* b3 B! j; P- E
1月10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员会议,讨论东征山西的作战方针和准备工作。
, ]# y1 [# c5 {
7 D# R0 x% K7 ?2 u- d1月13日 聂荣臻、左权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二师到达袁平村、任家湾。
4 U9 A. J; S% L" g. h1 s( q8 U+ g( v: T/ i8 ]* I' W
1月中旬 率领侦察参谋曾思玉及骑兵侦察连的一个手枪班前往黄河沿线侦察黄河地形。
' V. |  G+ b2 M4 X/ F8 d
  F8 I& a- v; i% Z1月14日 聂荣臻、左权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二师继续向洛生镇前进时,因荒山无路,改经宜川城以南及西南大、小南川,再向临真镇集中前进。( P/ _3 u/ d" Y7 @4 I/ h
+ Y8 ?+ j4 H7 [' d
同日 根据红一方面军命令,红一、红十三团和新编的第三团根据方面军指示合编为第一师,陈赓任师长,杨成武任政治委员,休整后向临真镇集中,同红一军团主力会合。
' @, q8 Q8 H% R4 N" y) z4 i7 g9 ~1 @& X# |" j- N
同日 聂荣臻、左权命令南下开展工作、完成接取电台任务的红四师北返,向宜川仙姑镇转移,同红一军团主力靠拢。/ w% h7 V" S* d9 s) g6 H
6 G9 i9 ^+ K- K/ U) L: K$ Y2 A
1月16日 聂荣臻、左权率领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二师在大、小南川,并命令红一师即日出动,经洛生镇、龙泉镇向临真镇集中。红四师由仙姑镇进至大南川附近,同军团主力会合。
! a6 g8 s) V) Z* ]
1 n9 R& |! v& @* Z( h- h3 w1 s同日 九时,张浩致电张国焘: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与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转达。
  C; Q8 y5 p2 d2 @# S! Q1 {) s- R+ O, H: d/ L! Y2 v# D
1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行动方针和组织分工问题,会议决定彭德怀、张浩到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张浩、何凯丰随红军主力行动;周恩来、博古、邓发组成中央局,周恩来任书记,主持后方工作,王稼祥病愈后可参加会议。
7 e4 Q% v4 S' G8 J5 d; [8 A
1 ^) n+ p1 i' w2 {% S1月19日 中央军委发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命令》。命令英勇的抗日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开辟抗日前进道路,同日本直接开火。
2 [5 U( C. ?8 F( x* t& C" ?* y% S9 P+ u! X: g6 @
1月21日 十四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徐海东、程子华并致林彪、聂荣臻:甲、前电七十五师在段仙待命,昨等待。程电已到道左铺,并未执行前电。现七十五师、八十一师及方面军司令部应在道左铺、麻子街、甘泉一带整理待命。乙、目前,进路尚未侦察好,新兵需月底方能到齐,洛川谈判需待数日才有结果,我军集中延长及开始渡河需推迟下月初。丙、一切关于行动方针之文件非得命令不得下达。
% K2 B1 s3 o! a# t, y8 f! F% k( e3 `, o; [( ^( t
1月22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做出《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指出张国焘同志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并决定在党内公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在俄界的决定。; e5 M2 o2 s5 f
$ o# T6 t5 p& s% g0 `+ {
1月24日 张浩致电张国焘、朱德:一、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基于第一位的。二、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争论可以提交国际解决。
6 r+ \: [) |( I0 n4 L
& Q: ~( N" W( l' O. X0 _1月25日 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聂荣臻、朱瑞、程子华、徐海东、张云逸、郭述申、刘志丹、陈光、刘亚楼、彭雪枫、萧华、杨森、高岗、阎红彦等红军将领联名发布《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指出:中国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是愿意与任何抗日武装队伍联合起来,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去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的。
8 H1 J2 I. J* c# n+ j5 d! `7 r. ^9 w- j- G6 u
1月26日 率领侦察参谋曾思玉及骑兵侦察连手枪班返回延长县城,向红一方面军首长汇报黄河河防侦察情况。
0 I' V4 c; O4 @$ L! O0 x' @+ P- p; z2 A0 l/ L$ P) A
同日 十六时,致电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一)我于本日上午抵延长城,计从瓦窑堡出发到今一共十三日,往返走路时间共计八日(延长停留一日)。沿河侦察的时间占五日,内两日在未结冰地方侦察即清水关到禹王坪,三日在结冰地带侦察即禹王坪到圪针滩。(二)清水关经马头关到禹王坪(共约百二十里)沿河尚未结冰。(三)禹王坪到圪针滩共长百一十余里均已结冰,冰上能过人。(四)黄河在目前枯冰之时期,河水宽约七十米到百余米远,两岸尽为石崖,高约三四丈或是崖之倾斜较急。(五)敌在结冰地段戒备较严,堡垒火力除有悬崖之处外均火力可达,但有些地方非有效火力或为死角,敌岸之兵力与其部署不明。但除重要路口渡口见有守兵外,其中间地段十里至三十里确不见有守兵,堡垒内不见有丝毫的动静,颇易乘虚占领。敌在未结冰之地段堡垒较稀,有的七八十里长无堡垒,火力不能联系。(六)我军宜在禹王坪以南到龙王岔以南二十里处之间地域渡河。在部队渡河前,须分派干部分段进行细密之地形敌情侦察。部队应在哈直与其东与东北各约四十里之地域内隐蔽渡河,须采取乘虚绕道占领其堡垒的手段,主力在主要方面推进,若堡垒届时均有守兵进据,则采取夜袭与乘夜在敌死角内与火力有效力处抢占之。(七)已请沿河政府继续探报沿河之情形。(八)我军如何行动,我如何归队,盼复。
& o& {% B3 D3 Y9 R: k) n9 K) i5 l) f, {& D- C4 R1 X- d4 B/ U5 z
1月27日 十八时,彭德怀致电林彪:甲、二十八日红军第一军团在临真镇举行誓师典礼,最好回去参加,鼓动士气,否则即在延长等。乙、我二十九日到临真镇,三十日到延长,三十一日军委在延长开会讨论行动。" M/ e  L, u3 P6 u3 m, J  G

) I+ J  B4 l! [$ u1月28日 参加红军第一军团在临真镇召开的东征誓师大会,将进入山西的部队命名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红军第一军团全军六千五百余人。( Y7 J9 r. B! `* n

# }4 B1 f/ C. G9 x" t1 z9 F1 v1月31日 出席中共中央西北军事委员会在延长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战略方针和研究东征战役问题。会上毛泽东再次阐述了巩固与发展的关系,解除了一些同志怕主力红军东征影响陕甘苏区巩固的顾虑,批评了个别同志害怕红军转进到绥远、接近中蒙边境,会引起日苏战争的错误观点。会议进一步统一了东征的战略思想,决定抓紧做好渡河作战的准备工作。
0 n8 B7 v4 p9 a; E6 W  y7 E9 ?5 f) V9 G! g/ [
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左权:我军为着保证巩固的向东发展,决于数天后渡河,目前须进行渡河侦察,已决定由你负责率四师或团参谋长三名及刘忠(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长)同志明日带电台向圪针滩至禹王坪之线前进,分区分段进行侦察,其应着眼之点如下:(一)何处有堡无敌,而地形上能上坡岸。(二)何处无堡无敌,而地形上能上坡岸。(三)何处有敌有堡,但有死角可利用或非有效火力,地形上可上坡岸。(四)何处堡较易夺取。(五)第一军团及红军第十五军团渡河地段之区分。(六)望注意秘密勿为敌知。7 _' h5 P6 Y' d, p+ w0 k
7 d$ g. ?0 Y( \7 m" d% }, I
2月3日 同聂荣臻由延长返回红一军团总部。# j) o% t$ L. U% a% w0 ^' g- x  x
6 T5 R  k! T& o5 P5 M% Y, e: m3 Z8 y
同日 十四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左权,徐海东、程子华并报周恩来:(甲)据县苏报,河冰已退至龙王岔,决心从上游渡河。(乙)两军及方面军直属队各在原位置集结待命。(丙)我们率电台出发侦察,左即率侦察人员取延河以西,延长、延川两城以东之中间道路,隐蔽向老娃关以北之马灰坪跟进侦察。
4 S8 ]! R4 [1 U/ c
5 v8 N0 E9 U$ ~/ I* K2月5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李富春:“我们曾去延长开会,战略方针有改正,大家都着重在巩固的发展,反对冒进与脱离现有根据地的危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河水已解,渡河点尚在侦察中。我们在原地待命。大约在九号左右可开动。彭毛亲去侦察,张(闻天)在延长。”并通报红一军团在临真镇及其附近待命,和侦察各渡河点等情况。! P/ Q: ~) Y5 B3 P" Z1 M2 {

: ?0 q8 a; X# C  U3 H) R2月6日 二十二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报曾希圣。情报:据最近由东岸来投诚称:一、第六十六师杨效欧临汾、大宁、蒲县、解县、赵城、洪洞一带。二、第六十七师于振河晋北大同。三、第六十八师王靖国绥远。四、第六十九师傅作义亦说正太路之平定。五、第七十师杨爱源省城。六、第七十一师杨耀芬师汾阳,其温玉如旅在中阳、石楼,其黄克有旅在吴堡、宋家川。七、第七十二师李生达,其陈长捷旅在绥德义合镇,余似在葭县一带。八、第一零一师似为孙楚兼领,似在兴县、临县、碛口一带,柳林有其马延守旅一团。九、另两个独立旅四个团绥远及晋西北一带。十、据二科报:晋南之长治、长子有某师一部。: |& w! _+ `+ k- R$ s

  j; O2 h0 Z, D; N/ T( n+ [2月7日 正月十五,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至延长宿营。; I2 T9 E* W' q5 C7 p$ w& @3 |
0 w- V" }; s  E* t. B! A$ F
2月8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北移,进至刘家河、延长城等地。( v4 @/ S! Y+ u+ N% K1 w

! l9 j- T, Y: B+ H, d同日 二十一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转张闻天、周恩来、左权:各部加紧训练,准备十二三号行动。请前委先来前方,注意隐蔽,走延水城、双庙河、川口镇至袁家沟。" ]4 C' F& t* P! b1 n$ H0 ?; c

3 F# V. [& y4 p1 d6 f0 i7 a2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在刘家河、郝家河之间集结。' l, f% v( c! d3 A( C& b3 w

& v# g' r2 ^2 v: \. E# o, d* S1 S2月10日 十六时,彭德怀、毛泽东、张浩致电叶剑英,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报洛甫、周恩来、左权:甲、调查结果情况无变化,现正准备一切。乙、各部加强训练,十二三号行动。丙、前令装备三天干粮现须加一天,共制四天好的干粮。丁、请前委先来前方,注意林聂抄送洛甫同志:一、请他先到前方来。二、延长到袁家沟二十二里,第一天经交口镇到甘家沟七十五里,第二天经延水城到双庙子七十五里,第三天经张家河、川口镇到袁家沟七十里。三、请注意隐蔽,前委在路上以陕北工作团名为好,用一陕北同志先头,有问答以此答之。
  P5 S! d7 o1 y
/ ~! i% M5 [& t- {5 t! l0 V4 A. F同日 彭德怀、毛泽东致电叶剑英、杨尚昆,林彪、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甲)政治上解释新策略,着重于对俘虏、对商人、对富农、对小地主的具体政策,部队中了解程度如何即告。(乙)大批准备将来使用的干部,消灭降级使用现象,不要把骨干的干部通通使用于现职。立即扩大教导队。
) h+ w" D% q% B3 C: V) ~. ~$ s
* v" u3 ?" J9 X* s, u2月11日 十八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叶剑英:甲、请林彪、海东同志并两军团各一先头师师长、各一先头团团长来河口一定亲看地形。来时各带一个至两个特务员。取延水城、双庙河、刘家河、川口镇道路,到高家村集合。十三号起程,十四号或十五号到达。沿途注意保密。乙、部队准备十五好开动。
- z5 ~9 P) o+ ], u  T- g: y$ I2 Y+ z) d. S8 e) W/ V
2月12日 八时,彭德怀、毛泽东、张浩致电叶剑英、杨尚昆,林彪、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甲、东征命令即行发布,于十三、十四两日传达解释完毕。十五日红军第一军团,十六日红军第十五军团及方面军直属队向渡河点开进,各以四天行程到达准备渡河位置,待命渡河。在开进时连队中讨论东征令,在指战员中建立巩固的信心,发扬高度的积极性。乙、东征行动在渡河之日以前对居民群众仍须严守秘密,每个指战员注意严守秘密。丙、开进取道延水城、双庙河、刘家河、川口镇到河口、袁家沟一带集中,集中地区另电遵照。并告恩来,东征命令在后方仍不宣布。! W7 _0 T3 I3 Z+ S9 w& |
& ^/ M3 a6 b5 t5 K$ F1 ?
2月13日 同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等前往黄河渡口察看地形。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仍在刘家河、郝家河待命。8 n  S; M: M. D9 ?+ j8 B% r% ~  f( W

4 I, Z  n; U+ _% ^0 `! y4 L同日 十八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作用的问题。我们向你们屡次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单从发展红军第一军团的观点出发,而是从发展北方以至全国的革命武装力量出发,要你们在原则上与实际上更大与更具体的注意。部队一经东渡即难于进行这种组织工作,因此请利用这几天时间,切实解决下列问题:一、清查降级使用人员,把他们提升起来。二、提拔老战士开办教导营(须有三连至四连)。三、此外,此次红校毕业生原则上应保存,继续训练。; J) g4 B. M  F6 @/ G: f" x$ Q# G
' |0 x  x) i+ l1 T0 L
2月15日 率领红一军团北移,经合头坪、双庙河、刘家山等地。
/ I6 e9 W0 G4 q
! w/ d/ B& |5 A: W  h2月17日 率领红一军团进至川口镇及其附近地区。2 Z  [4 e! }7 c% \9 ]6 G: e& S; M
4 \0 w$ X: {1 R6 I
2月18日 出席第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做东征形势与任务的报告。0 ~# w* y. Q7 o2 f7 G. s. X4 U
( u; N/ v# w3 v" W
同日 彭德怀、毛泽东发布关于东征作战的命令。命令规定:红一方面军的第一步任务是,东渡黄河,以坚决手段消灭东岸地区之敌,占领吕梁山脉各县,首先占领石楼、中阳、永和等县,粉碎沿河堡垒线,控制船渡于我手中,在东岸造成临时作战根据地;以沟口、河口两处为主渡点;两军团派出渡河司令员、政治委员及船只指导员,指挥每个渡河点,以保证最敏捷、最有秩序地渡河;二十一日二十时为渡河时间。# |% @0 ]" @6 X/ E$ @8 B
9 S& B# w; V- e6 f$ s  C
同日 十九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十九号红军第一军团全部休息(一师进至海家沟),二十号进至沟口、普阳沟地区。由林规定适当驻地,以不暴露又利渡河为原则。乙、红军第十五军团主力集中高家村一带,由徐规定驻地。八十一师进至袁家沟待命。丙、三天内完成一切渡河准备。二十一号二十时开始渡河。* w! t- O5 V- ]# }( e# V$ f  l, e( L; B

0 N* t2 {) }7 v+ [6 r/ H2月19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渡河时间不可参差,一律二十号二十时开始,以聂荣臻之表为准。”" [1 S0 t  B* o
3 n  M$ N" _3 E+ o% V, c/ A
同日 聂荣臻、左权、朱瑞率领红一军团继续北移,于二十日分别转移到沟口、汤沟、普阳沟、吴家庄,准备渡河。
! w9 a9 ^$ i1 L6 {
! h5 ]+ S/ I) _& ~# O5 H0 r8 G2月20日 上午,继续在黄河边侦察对岸国民党军的情况,并会见第五团团长张振山及第五团突击队第一组长龙书金、第四组长曾国华,部署突击的方向及注意的事项。6 o9 t" H, K! J8 Q, t) \' O; C
% \- `" p$ n4 U8 a3 C5 R5 h+ ?
同日 十四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萧劲光并告毛泽民、叶剑英:甲、渡河时间一律本日二十时开始,不得先后参差。乙、本日二十时起至明晨八时正,各电台每二小时联络一次,特别是渡河得手与否立即电告。丙、林聂以小部从福禄坪佯攻,徐程以小部从辛关佯攻。丁、阎红彦率八十一师第三营从马灰坪渡河,徐程派一个营从杜里渡河。戊、彭从沟口渡河,毛依河口得手与否决定从河口或从沟口渡河。; d% K% J$ V  ^: ], o  [: @

8 ?# j3 j/ J- M4 C; [  t$ g同日 任命孙毅为渡河司令员,政治部李部长任政委,统一指挥各部队的渡河。
7 @& S' o& L$ s8 P4 W' Y
5 R7 r8 K1 x/ h0 n! [' C0 Z# U/ W) z同日 二十时,同彭德怀、聂荣臻亲临黄河滩头,指挥红一军团及红八十一师,二十时开始,在沟口东渡黄河。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团长张振山、政委林龙发)作为渡黄河左翼先遣队,突破国民党军晋军的黄河河防工事,歼敌一部,登上黄河东岸。攻占中阳县坪上,击溃守敌第七十一师一个排,并向三交镇攻击前进。" ~% y( @3 W3 c5 u( Z6 U9 B
+ c( \/ \! F; c" @, t  [8 X6 \: F' K1 J
2月21日 同彭德怀、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及红八十一师继续东渡黄河。红一军团按照第二师、第四师、第一师的顺序,先后渡过黄河,进至大城塬、梁子山、东山、贺家庄、南刘家塬一带。第五团占领三交镇(山西柳林县境内)、贺家凹地区。红八十一师于二十二日渡过黄河。
: Z& Z* V8 Z+ Y# p$ ~! G0 l: m' Q. Z, @; u/ m  Z
同日 毛泽东、徐海东、程子华率红十五军团由河口、辛关渡过黄河。
) h' Q  i3 e0 p1 L& \3 E5 l( B8 J  ~  V4 q6 L0 H6 n
同日 一时,同聂荣臻致电徐海东、程子华:(一)我五团于昨日二十一时许即占领坪上附近堡垒,该地宋敌系七十一师二零七旅四一四团之二营六连之一个排。略有缴获,但未捉到人。(现)刻我第二师已渡完,四师可拂晓时渡。一师及八十一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明先、参谋长李寿轩)须在十五时才能渡完。(三)我五团正向三交镇攻击中。(四)二十一分队随四团行动,十七分队随我行动。
3 U! A. `# {  k' W% C1 E/ j" }$ l& Q( C) _0 o5 W: ^4 q' d8 E
同日 七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我两军团主力本日上午均可渡河完毕,下午可全部渡完。乙、从河口至三交镇沿河之敌约两团,现在我大包围中。估计该敌本日有转向石楼撤退之可能。丙、我红军第一军团应速向小蒜镇,红军第十五军团速向义牒镇截敌追击,两军团并各以先头师乘胜向石楼急进,相机占领该地。丁、义牒镇、河口两点是方面军主力后方联络线,红军第十五军团须酌派小部保护,候抗日游击队明日或后日接替。: G8 n% j8 k* C7 e$ S. s1 K; p5 g

5 ]  n' U, [7 i. U( K1 J7 V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林彪、聂荣臻,你们下决心速进,夺取中阳。
8 g$ A" Z, C, D* p
# r' i" z2 Y0 c% o" v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李天佑(四师十团团长)、罗克桂(四师十一团团长)、李志民(十一团政委):(一)敌情为你们所知。(二)估计柳林镇敌明日有向我攻击可能。(三)你们明日仍在现在以小部向薛村游击,如发现敌向我前进时,你们应在大成垣以北及东北地区抗击敌人,保持大成垣在我手中,以便主力进入消灭敌人。(四)二师主力明日可进到白家塔集结,四师在贺家庄,一师在东山杨家瓦,我们在南刘家元。; G4 q. u' N- V- y  z! U3 R  Y( i
5 D, q. C* W, @( ]9 V: x2 A' j
2月23日 红一方面军全部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省境内。5 ]$ T0 {, I  L0 d7 i! S! K  L9 i

# \& @1 q( s" z  r+ B' ]# `' z同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攻占留誉镇,俘敌一百余人,缴枪一百余支。随即在留誉镇、普善庄、暖泉镇、土门一带发动群众,扩大红军。
. Q* h; @7 [$ z) n9 @/ Z( O9 I. u2 F# j, ~' q0 I9 j7 g0 L
同日 蒋介石命令洛阳、徐州、浦口等地国民党军计十个师开入山西,协同晋军作战。同时命令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部进扰红军后方。; t+ ]6 C2 ?  s7 y* U9 H
4 q* q7 x5 N) `" G: `
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致电彭德怀并告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阎敌因我突然东渡颇感惊慌失措之态,正在布置防御。判断该敌短时间内尚难集中大力向我进攻。乙、三交镇、留誉镇、义牒镇均为我攻克,三交至辛关沿河守兵全部溃退,三交、转角、老鸦关、辛关各渡口均在我手中。群众表示欢迎红军,打倒阎锡山的口号得到广大群众同情。但石楼未得手,中阳无报告,辛关以南沿河守敌退否不明。丙、不论中阳、石楼等城能否攻克,不论阎锡山向我进攻之力量与时机如何,方面军目前基本的方针是用极大努力在中阳、石楼、永和、隰县等纵横二百里地带建立作战根据地,为赤化山西全省之起点,为迎接阎锡山向我进攻之战场,全部工作的中心放在更大战斗的基础上。丁、拟以红军第一军团位于留誉镇、暖泉镇、水头镇、坪底及中阳城附近,红军第十五军团主力位于永和、隰县两县,并相机占领两城。一部在石楼附近控制黄河,北自三交镇、南至马头关二百余里于我手中。以上布置拟从二十五日起实行。戊、诸同志意见及所得军事、政治、群众资料实时见告。己、方面军直属队今日宿义牒镇至石楼之间,明日在此不动。庚、请彭率八十一师明日到石楼附近。
5 L( ~. [) k3 P( @
0 W. M* U  i1 i( i' ]- _& o同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陈光、彭雪枫、黄永胜:军团以赤化地方争取资材待机出击之目的,拟于二十四日以第一师留留誉镇,第二师移土门,军团直属队移到刘家庄、塔上一带,第四师应于明拂晓开始移动,经梁山顶、普善庄,冯家岔到合家圪塔、石畔上地区。移动时注意破坏沿途电报线,到合家圪塔利用电报线与我们联系。; H8 p; N, D9 J- ^# P  k! [1 B

# `* Z9 V) P1 I8 J" A9 X2月24日 红军东征军总指挥部在石楼西卫召开会议,具体部署红军入晋后在吕梁山区创立根据地,开展赤化、扩红、筹款三大工作。会后在红军已经到达的北起中阳县、南到永和县的广大区域内,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d6 J* L. N: e) }/ k8 t+ U

& u- }3 u/ }# h' M9 W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向各军团、各师、各团首长发布粉碎晋绥军进攻及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训令:一、我方面军已胜利渡过黄河,粉碎了阎锡山的封锁线,占领黄河东岸数百里地,完成了东征战略的第一步。二、阎锡山在战略的防御形势下,正准备着战役的进攻,企图集中兵力,打击我军,救援石楼城。三、阎锡山因仓促应战,须从陕北及远地调兵,从调动开进到战役进攻,尚需十天左右,敌似从四路向石楼来援。四、方面军应坚决粉碎敌人之援兵,用最快速度争取群众与红军一致,集中兵力消灭敌之一路至两路,取得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之有利条件,完成东征计划第二步任务。3 h8 g. E% b1 s' p$ o5 f
/ r, C6 N/ l! w& r# @8 k
同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一)我们率直属队于十二时前移至塔上、张家庄。一师仍留留誉镇,二师移土门、沙塘,四师今日到土普寺宿营,明日到合家圪塔。(二)彭今日随二师到沙塘,明日率八十一师向石楼前进。(三)给我们发电,请发第三十一分队。: e: [2 y0 M" F" g/ J

3 |8 R9 M) \! S) P2月25日 九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新[辛]关下面贺家凹之守敌一连,二十一日受我游击队宣传全部出围缴枪。”计缴轻机枪二挺、重机枪二挺、手提冲锋枪八支、步枪三十五支、短枪二支、子弹数千发,手榴弹百余个,俘连长以下官兵七十余名。  z* d/ D) L1 \2 P- \

: t6 L) `( J- U) U; c- L3 t- n同日 十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甲、中阳河上游车鸣峪、关上之线,为东出要道,敌正派兵前去。为争先著,望立即派一个师附电台开赴该地,发动该地向东向南向北道路上的群众,创造作战根据地。乙、暖泉镇亦应即去占领。丙、孝义、石楼、隰县三县交界之水头镇亦作战役要点,已令十五军团派队占领。5 x# ]+ R7 b" w! Y. H
! r4 s- j9 ~! a( n
同日 十二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甲、据曾希圣报杨耀芳(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师师长)电称,汾阳周旅(两团)二十四日可达关上村。查关上村在中阳正南约四十里中阳河上游,为我军东出要道。又据报隰县到敌一旅,其一部进至水头镇。该镇在石楼正东九十里,亦为东面要地。乙、红军第一军团有消灭关上村周(原健)旅之任务,红军第十五军团有消灭水头镇之敌之任务。丙、红军第一军团全部应于本日开始运动,向关上村前进,于明日包围周旅而消灭之。丁、红军第十五军团向隰县前进之两个团,改于明日向水头镇消灭该敌。
0 f' O+ \2 n6 y- @: C- D& C# W/ Q6 E7 `" H
同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陈光、彭雪枫、黄永胜:(一)敌一旅由汾阳出动,二十四日已到关上村(中阳南五十里),另敌一旅,由隰县来一部到水头镇。红军第一军团有于明二十六日消灭关上村敌,红军第十五军团消灭水头敌之任务。(二)已令第一、第二两师和军团前梯队于今夜出动。于明拂晓集中干村,第四师立即集结寺上,详查由寺上迂回关上截断敌退路。(三)攻击时间及部署另电告。
0 i7 Q! t  |  \' f2 i5 \  o+ d7 ^& b8 R! @7 j; }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一)明日关上村战斗部署,拟以二师经干村、荣上房,由南向北攻,并切断退孝义大道;以一、四师经寺上由北向南打,并断掉汾阳、中阳路,我们随主力进。(二)二师黄昏前在沙塘,明日拂晓时才能到干村,一师在留誉,四师在合家圪塔,我们在塔口,明拂晓时可到寺上集结。0 [* a4 B% X# r/ K9 k, S

, N: b/ b$ S2 q4 Y2月26日 四时三十分,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甲)你们行动望即见告。(乙)徐海东率三团昨(二十五)日上午在石楼南端消灭敌一一三团一个营,下午在隰县北端又消灭敌四零五团之一营,俘营长李玉田,并击溃其一营,共俘三百余人,缴步枪二百余,迫炮二门,机枪多挺。(丙)据李玉田供:李生达七十二师二八零旅二十五日到石口镇,增援石楼。(丁)已令徐程率红军第十五军团(缺直属队包围石楼之两个营),本日向石口进四十里,明日包围该敌而消灭之。
" {' k9 }1 O4 a4 ?; F8 g% K" b* S; B3 U* y( ^) w# x
同日 上午,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乘国民党晋绥军独立二旅进驻中阳县关上村立足未稳,迂回攻击中阳、关上村之敌阎锡山部独立二旅两个团。红一军团以一部监视、包围关上村,并截断该敌与其旅部和第三团的联系。当日下午,以第一、第四师由西北向东南,第二师由南向北合击关上村之敌,经半日激战,全歼该敌、俘四百余人,缴枪二百余支、火炮三门。8 M+ r$ T1 e; p- s. k4 q' W

" t( @% o" ~5 |( d4 n9 K. x9 e- F同日 国民党晋军独二旅旅部和第三团向汾阳撤退。林彪即命令红一、红四师跟踪追击。% h) ?8 F3 U/ g3 b" i; i. ~

9 \3 O+ r' Y2 P) |" e/ m- W同日 十九时,于关上西端,致电彭德怀、毛泽东,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彭、毛,聂,徐、程:(一)关上村之敌系独立第二旅两团,自汾阳开来,于昨日黄昏到达关上村及通汾阳路上,距关上村约十五里一带,在关上村周围已完成立射散兵壕工事,而以关上村之大庙子为据点。(二)本日一军团于午后二时许开始与敌接触。因山大林密,部队运动极感困难,于黄昏稍前,始夺取敌之野战阵地。战斗开始时即将敌退汾阳路截断,击溃其一个营,将敌之旅部及一团与驻关上村之一个团隔断,其旅部及一团向汾阳退去,现究至何处不明。现关上村尚有敌之一个团固守[大]庙子及工事房屋,我们拟今晚袭取之。(三)第二师今晚在通汾阳靠关上村附近。第四师及十三团在通汾阳道上□关附近。第一团及军团直属队及第一、四两师之担子[队],在通中阳道上靠关上村附近;第三团在关上[村]东南阵地。(四)望聂令第一团坚决向关上村之东北袭击,于今晚十二时开始动作。
$ H( k4 ]. v. L& J  o, z1 [& }) M0 Y6 r6 r4 ~
同日 二十三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甲、敌情如另电。乙、对关上之敌,如地形有利,应于明日坚决消灭之。丙、如地形不利,无解决战斗之可能,则明日以小部队监视该敌,主力撤至关上以南隐蔽休息,以便待敌增援,向攻击前进,并待红军第十五军团靠近你们,然后全力消灭之。丁、红军第十五军团明日到水头镇。
2 |4 r9 [# q( G9 w4 Y- @4 {" O: c( n  f# g" ~  ]5 @
同日 关上村战斗:在红军抢占有利阵地的同时,晋绥军独2 旅抢先占据吕梁山东出要冲,防堵红军东进,其先头第4团加强1个炮兵连于25日黄昏进入关上村,主力集结于石板上。红1军团首长决心乘敌立足未稳,歼灭该敌。26日上午,红1军团以一部监视、包围关上村,并截断该敌与其旅部和第3团的联系。当日下午,以第1、第4师由西北向东南,第2师由南向北合击关上村之敌,经半日激战,全歼该敌,俘400余人,缴枪200余支、火炮3门。独2旅旅部和第3团向汾阳撤退,红1、红4师跟踪追击,于27日在距关上村约25公里之郭家庄附近将逃敌大部歼灭。随后,红一军团主力推进至关上村以东地区,一部前出到汾阳县三泉镇、孝义县兑九峪(今兑镇)地区;红十五军团主力集中于水头镇,一部东出灵石县双池镇。. g8 f! M- [% B1 b/ z+ ~5 `" N
2 S2 k. e! a/ C7 n( R
2月27日 同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全歼国民党晋军独立第二旅第四团,之后,在距关上村二十五公里的郭家庄,歼灭晋绥军独立二旅残部第三团。此役计歼敌一个旅部及两个团,俘虏五百余人,火炮六门。
' ]8 K$ ~; l2 x' x0 J7 A* }5 m- i+ D9 V* m" S
同日 八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彭、毛:(一)独立二旅辖第三、第[四]团分驻。第四团石板上,旅部及第三团石板上。关上及关口通汾阳路。距关上二十一里,其驻关上之第四团昨日扼守关上的□工事及庙内。(二)昨日我先头部队即开始与敌接触,并切断了石板上关[与]关上之道路,于黄昏敌将关上附近山头夺取,消灭其一部。敌第四团主力集守关上,其旅部及第三团不战而驳〔向〕汾阳退,昨应二十二时关上之内作战向柳林追击。二师一部在关上;教导营在中阳附近,警戒与堵断可能有向中阳逃窜之散敌。此去汾阳、柳林均须两天才能走到,敌今夜必在半[路]宿营吃饭,我今夜可能追上而消灭之。
- L, a9 q0 G2 {$ w1 e6 [
4 m% i1 M& J5 I! P3 \: p$ i同日 十八时,于白兑庄,同聂荣臻致电红二师师长刘亚楼、政治委员萧华。刘、萧:(一)中阳之敌约二团亦说三团向关上攻击前进,午后三时已达距关上三十里,并在续进中。我教导营及县[警]备连在抗击该敌。敌近正猛攻关上,本日谅不致失守。(二)已令教导营长、[警]备连及四团(缺一连)抗击该敌,尽可能保持关上于我手,在万一不支条件下,向水头节节抗退。(三)昨夜关上偷逃之残敌,系走小路向汾阳退,本日已被我四师在途中完全解决。敌第四团已完全消灭。(四)一、四师于十五时半,在距关上五十里之郭家庄附近,独二旅旅部及第三团追上。此刻正在攻击该敌,入夜可解决该敌。(五)军团须准备配合友军[攻击]由中阳南进之敌,亦力求巩固关上于我手。第二师明日应速向关上前进;如关上未失,则前出于关上、中阳间距离关上二十里左右地点警戒。如关上已失,则位置关上西南适当地点荫蔽,或抗击由关上向水头前进之敌。(六)一、四师明日决向弓阳镇前进,到后相机动作。弓阳镇在关上东南十五里处。
$ y! `4 h. T9 Y& O1 _3 [! u8 h! i" @
2月28日 一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徐海东、程子华并告林彪、聂荣臻:甲、据林、聂报,独二旅第四团被我完全消灭,其旅部及第三团被我追击,正在解决中。乙、中阳来敌两团,亦说三团,昨(二十七)日十五时进距关上三十里处,被我红军第一军团一部抗击,红军第一军团主力本(二十八)日向关上村转进。丙、着徐程率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八十一师及七十八师之一个营,接电后由水头出发向关上开进(关上在水头正北六十里、中阳正南五十里),由南向北进攻该敌。丁、红军第一军团则由北向南攻击。戊、如发现中阳续有援敌,红军第一军团派小部拒止之。已、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十五军团由林聂统一指挥之。庚、林聂与徐程互相派员至关上附近取联络,徐程令骑兵连保持水头于我手中。
/ P2 ?3 b  i7 C) p7 j- b
& i% A- b# }1 u! E, {; I同日 六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李天佑:(一)军团主力今日回关上村以东之汾阳镇,拟配合红军第十五军团消灭中阳向关上前进之敌。第二师(缺四团)应留二个连在普善庄附近监视与抗阻柳林方向来敌,并由你们三人中留一个指挥之,其余部队则转向车鸣峪前进。如该地无敌,则占领之,向中阳警戒。如该敌后有敌开来主力,则你们隐蔽于车鸣峪以西之适当地点,待机配合主力动作。如发现该敌已向关上前进则你们应由车鸣峪向关上敌攻击。(二)留普善庄之两个连今日应与敌人保持接触,待今晚或明晨向车鸣峪归队。(三)因时间地形关系,如中阳敌今日已通过车鸣峪,则红军第一军团、红军第十五军团拟于今日消灭该敌于车鸣峪与关上之间;如中阳敌今日仍在车鸣峪或其以北,则一、十五两军团拟明日消灭该敌。(四)车鸣峪在中阳与关上之间正中点,距中阳、关上各二十五里,该地有较坚固炮楼,敌已占领车鸣峪。
. \; n( ?; F  q$ n
9 ]6 J' S$ \! N+ Q0 H6 o. i# m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军团移至关上村、普善庄,并在易家庄再追歼逃敌一部,俘敌六十余人,缴枪五十余支。% W, t' j- q# \: t, o1 m  K+ o9 N
$ N' v8 l" R  v) S# n) s3 Y
同日 十八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敌既退入中阳,两军团即在关上南北及其以东地区集结休息,待敌再进消灭之。乙、两军团宿营位置以利于打由中阳向关上前进之敌,或由富家塔向普善庄前进之敌,又利于打由大麦郊向水头前进之敌为原则。由林聂区分之。丙、派队向大麦郊,向孝义,向中阳,向富家塔,向留誉镇五条路上游击侦察。丁、红军第十五军团留水头之骑兵连每日应向大麦郊游击,石口方向亦须侦察。
# m0 B+ }6 s- V7 e! f, Y' v3 y- M: p. W" S' e. v% g
同日 十九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甲、关上、水头之线,即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是我军作战枢纽,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临时后方根据地。望下创造作战根据地的决心,努力进行该地东南西北四方面各五十里地区的群众工作,详细调查该地地形、道路、村庄、人口、经济等状况电告。乙、工作重心,放在该线附近及通石楼、通暖泉、通留誉、通中阳、通汾阳、通孝义、通大麦郊、通水头、石口、川口,通双池各条大道上,每地派一工作组。丙、以关上为中心之各路,由红军第一军团担任,以水头为中心各路,由红军第十五军团担任。(十五军团准备于二号派二二四团第三营回水头配合骑兵连进行工作)。丁、目前的中心是作战,地方工作的任务积极努力以能直接有利于作战(部队须集结休息)并不妨碍作战为原则。
8 I- t+ b4 E& v3 X" v  ~* O
5 L4 t% y8 k. d. r% u4 j' k3月1日 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各同志并告周恩来、博古及二十八军军首长(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甲、红军第一军团与红军第十五军团连日的胜利,特别是关上的胜利和水头的占领,使红军取得了在山西创立根据地的初步自由。今后任务是确切粉碎新进攻与用切实工作创造根据地。乙、关上、水头的胜利,使汾阳马路与汾水铁路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使阎锡山对我们的进攻与防御陷入极大困难中。但此时不应估计阎锡山实时转入防御,他使用四个师至五个师在短期内向我们作坚决的进攻是没有疑义的。因此,一切为着打第二胜仗,是我们现在惟一正确的口号。丙、关上、水头的胜利,使我们夺取了石楼、中阳、孝义、汾西、隰县五县交界这个在军事的上有极大意义的地区。因为他把红军处在军渡、离石、汾阳、孝义、介休、灵石、汾西、隰县、永和这一广大弧线的中间,对于我们的作战与创造根据地给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丁、为了巩固这一区域,争取打第二个胜仗,两军团主力应在以关上为中心与以水头为中心的地区,蓄养部队锐气,发动群众斗争,把英勇的红军与有利的地区结合起来,在不妨碍主力集结休息的条件下,要用极大努力向着地方工作,把时间看作千金一刻。戊、石楼全县及永和北不是我军后方联络线,由方面军直属队、抗日游击队及红军第十五军团一部担任地方工作,加造船只,巩固渡河点。己、吴(堡)瑕(县)神(木)府(谷)广大区域的恢复与占领,使红军战略后方增加了力量。南边讲和的策略使东北军成为革命的友军,亦已达到第一步成功。这些都是大有助于主力红军的。庚、以上这指示转达于师、团首长及军、师之政治部主任。
9 h1 q: z% v+ p; I
& H+ y, J! u) ^: i7 B: O同日 八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一、本日我一及红军第十五军团均在原地休息未动。二、为便于赤化方面军所指定区域,为便于作战(主要是对付北方,次为南方),为解决给养与征集材料,规定一及红军第十五军团部署如下:甲、红军第一军团以一个师位于关上(含)与中阳之间,先头部队直至距中阳二十里,度及此路以西三四十里地区之工作,担任向中阳、柳林警戒;一个师位于关上通汾阳、孝义路上之兑九峪,向汾阳、孝义侦察警戒;以一个师位置兑九峪以南之大麦郊,军团直属队位置与汾阳山、兑九峪之间郭家庄一带。乙、红军第十五军团以一个团(七十五师)位置于水头关;一个团位置于石口镇向隰县警戒侦察;一个团位置于关上(不含)与水头(不含)之间,派出一个营到暖泉镇干村,向柳林警戒;一个团附电台位置于双池镇,征集数据并向汾阳警戒。(三)关上周围五六十里山多人少,住不下多的部队,水头关以南以东较好。(四)发现敌人时,由该方之部队抗击之,掩护其它部队集中,集中地点须依敌来之方向临时规定之。以主力在敌进路之侧面集中,以一部在敌进路正面集中,待敌至距关上(或水头)三四十里程消灭之。两军团集中所需时间约一天至一天半。(五)红军第十五军团明二日开动,红军第一军团二号尚需整顿一日,三号开动。(六)各部以电话或以电台联络之。
4 C$ h& H# Y3 A& O7 J9 M+ ^7 K" l( ^! X
同日 二十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刘志丹、宋任穷并告博古、罗迈,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甲、吴、佳、神、府晋军五个步兵已完全东调,最后守备吴堡、宋家川之方(克猷)旅,亦于今明两日撤至军渡。神木还有一个骑兵旅,估计亦有东调可能。乙、我军在东岸消灭与击溃了阎敌五个团,占领了石楼、中阳、孝义、汾西、隰县、永和六县广大地区,占据了石、中、孝、隰四县交界地区这个战略战役枢纽,巩固了作战的阵地,取得了创造根据地的初步自由,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完成了战略侦察,开始发动了广大群众。目前是争取打第二个胜仗。丙、请副主席直接指挥二十八军及吴、佳、绥、米地方部队大举袭敌堡垒,扩大胜利。无定河以西部队还须多调东岸,与神、府红军连成一片,企图夺取一、二个城。丁、沿河工作,暂由我们指挥杨立三、蔡树藩(三十军政委)二人,副主席请专任北面敌。
% v: J6 B! |/ `7 T5 }# u* W$ z
' c' k! i5 q( B/ F. _8 z3月2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朱瑞,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并致张云逸、刘志丹、宋任穷、阎红彦、蔡树藩、萧劲光转告各地方武装首长:关于改变待遇俘虏军官的政策,此次战斗中一团仍未能全部执行(四零五团王营长大衣帽子被剥)。必须向全体红色战士指战员说明优待俘虏特别优待官长的用意何在,以及对于清查敌军大小军官,一经解除武装,一律不得剥衣,不得搜身,不得打骂,不得捆绑,不得讥笑,而以热烈欢迎诚恳招待的态度向着他们,用此政策以瓦解白军。
; [: V( n) f# e, @% M
- A; E6 ?: k& R. g+ h* I$ p5 |8 G同日 阎锡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制定了实施反击的具体布置:第六十九师三个旅为第一纵队,杨澄源任司令,由隰县地区向北进攻;第六十六师三个旅为第二纵队,杨效欧任司令,由介体地区经孝义向西进攻;第七十二师二个旅(欠一团)和第六十八师一个旅为第三纵队,李生达任司令,由汾阳地区经三泉镇西进;第一零一师三个旅和第七十一、第七十二师各一个旅为第四纵队,孙楚任司令,由中阳地区向南进攻。/ {7 `5 Z) H- T4 w, E) }9 n% K- [% u
: X) ]  |0 Q' ~
3月3日 二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为争取我军赤化时间,调动由陕北撤回之敌向汾阳前进,免其经留誉南进,威胁我左侧及后方联络线。故我除佯言攻汾阳外,本日以一部攻击汾阳,增敌恐慌并可震动太原。
1 }1 ~. M% l1 ~" I+ b3 I: s3 D) v$ J1 P- ~( E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向汾阳开进,到达下堡镇、大麦郊、兑九峪、马庄、三泉镇一线。红二师留在关上村及其以北地区监视中阳之敌,创建与发展根据地。
% k/ k- Z+ r0 w' X( x* z+ }6 o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一)我们率直属队于十六时到达下堡镇宿营,距孝义、汾阳各五十里。一师主力宿兑九峪,一团宿大麦郊。四师主力宿南北马庄,一团宿三泉镇(距汾阳二十里,为汾阳第一大镇有数千家)。二师在关上及其以北与东北,监视中阳之敌和努力赤化该地区。(二)山地一带人烟稠密,富户颇多,若时间许可,争取资财有望,我们拟乘敌对我企图不明,扬言进攻汾阳、孝义,以战斗姿态迅速争取资财,扩大政治宣传,准备以短时间内转进。(三)汾阳为六十九师之三零二旅及七十一师(师长杨耀芳)师部与一个营。(四)汾阳、离石、中阳电线已被剪断。$ U- F- J% w3 Q: n

+ Q+ V! Y* H! E9 K9 L, w* x' p9 F4 `3月4日 九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一)如中阳之敌向关上前进,以及十五军团决以一部位置于敌之正面堵击,以主力向闹泥村[]侧击之,并断敌进路。在发现敌开始向关上前进时,二师之任务为以持久之运动防卫滞敌前进,掩护我军向方阳[]、闹泥集中,不应单独与优势之敌决战。依此,二师应全力或以主力沿大道抗击敌人,以一部向闹泥村前出,伏击敌人。望依实际敌情、地形决定部署。(二)汾阳有三个团敌开三角庄之说,详情不确。你们在土虎[]可勿撤,并努力侦查傅家塔敌情。(三)你们可派出一个别动队到中阳、柳林镇上去击一趟,偷听与破坏敌电话,增敌后方之顾虑并截取资财。
; @" q) b+ q& n% b  c+ x
$ P- G5 Z* {1 z2 F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报告红一、四师侦探得的敌情。彭、毛:(一)我四师侦探本日在离石汾道上距汾阳数里处截获离石来之敌一○一师之二十六个俘敌、文书一个。据供,离石有一○一师二部及第一旅在中阳,第三旅在柳林,第二旅在中阳。(二)我一师恢〔回〕复。本日,向孝义出来六○八师侦探供,六十六师自风凌渡乘车于前日到介休,现分驻介休和孝义,独二旅残部在孝义附近。(三)汾阳为六十九师之三十旅[]及七十一师补充师与一个营。(四)汾阳、离石、中阳电线已被我剪断。[]
4 z/ o( N+ V! [2 k1 {. J, T# U% i
同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并告毛泽东、彭德怀:“土虎岭对我作战上有甚大作用应尽可能收复”。“望派兵一团以上,明日向土虎岭前进,佯攻该敌(向敌之侧方或后方攻击之),尽可能消灭或驱逐该敌,但不必坚打硬仗。”
) Y& L) m" o2 |0 P) b8 o5 |
" p  {  X5 W9 O同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刘亚楼、萧华,通报关于敌情的判断并具体部署我军行动。. A2 S( |4 A1 v. r$ U% |5 F4 x

+ `0 R1 p9 f1 S3 L. S3 z7 N.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并告徐海东、程子华,刘亚楼、萧华,通报敌情及红二师袭击土虎岭、四师袭击三泉镇的具体部署。彭、毛并告徐、程,刘、萧:一、由孝义来敌约一团以上,向三泉攻击,与我四师稍接触,该师即撤回南北马庄附近。敌十时占领三泉并在该地筑工事。二、接二师电,傅家塔之敌一营亦占领土虎岭,筑工事。西方情况均有向我方推进筑工势[事]。已令四师今夜一部袭三泉镇,二师明日一部袭土虎岭,并相机恢复土虎岭。三、截至今日止,我们筹款和兰布疋一万四千元。四、四师昨日在马路上截获十五后方医院药品颇多,约值五千元以上,始于明日后送凤尾村;除留小部在前方应用的外,大部送方面军转后方医院用。请即派二十匹骡子来运至水头。报纸、地图亦明日送上,五万分之一地图只有一份,较全;另寻配十万分之一[地图]送你们。
4 F9 D; f' F3 A. c# D5 S( ?5 q! N" n, O
3月5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着一军团一、四两师,本日集中关上东端距关上二十里或三十里地区。二师主力集中关上附近,一部阻滞敌于万年饱附近。”; h. T5 j5 l3 f: _0 |) h; o
4 v. b5 w4 G( k# h
同日 六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第二师有阻滞关上以北之敌之任务,本日应以一团逼近中阳敌。”6 T% n. T  Y  `( z  U( k

# W  C+ _) c" R: j+ J3 Q同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报告敌情的侦察情况及一军团行动方针。
- L+ K' x% P1 b; j; G) U
7 j. J& f: x8 ?9 ^% r8 ?) }7 d#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方面军应以主力先击破孝义来之一路,次击破隰县来之一路,此路击破后,则中阳来之一路可不打自退。则追击之,或逐渐消灭之,或围困之。”
5 R; r% [- c0 R' m0 O8 S/ P/ Z+ a  x$ R
同日 二十四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通报敌情并具体部署六日行动。
- S; r% c1 ]9 c, T! k2 `- B. m* L, t+ H
( p) W; ?  `* ~2 O: e3月6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我军以待机各个击破、集中主力、连续战斗、先打东面、再打北面、击其侧后包围消灭之战法。本日两军团均须集结休息不应作战”。“望林、聂以作战意见送水头。”/ m" v1 Z2 H$ Y( f( Y
/ j& b6 D+ p7 ~; S9 F2 |  B. Q
同日 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望令十五军团速进至大麦郊,配合一军团主力突击敌之东路部队。”
. G- |  e) J% e- C1 A  T+ b0 l0 u, B7 q& g% z
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程子华,刘亚楼、萧华:“我方面军主力应在郭家掌以东消灭向东向西之敌,始可收各个击破敌人之效”。“第二师(缺一团)仍担任抗击中阳之敌,以一团到郭家掌附近归军团指挥使用,务于明日十时以前赶到为要。”
% f9 M% D2 H" }* j1 b# b" O- O( \! M1 f6 t( c; d9 k: n/ u
同日 二十时三十分,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具体部署消灭兑九峪之敌的作战行动。
" w$ r4 f" w% a; ]* S7 y/ p$ N$ e  S
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为准备打一仗后,又打第二仗,又打第三仗,必须以主力一部抄敌后路,把敌包围消灭,免去追击。必须免去追击,才能当日集合队伍于一处,才便于打第二仗,才便于应付意外变化。敌人战斗力虽弱,但主力数不少,我们应该集结部队好好的打。”
/ `  _  Z9 o# \$ C6 m8 J$ G5 \0 W' ]# M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缺第二师)集中在兑九峪、大麦郊、郭家掌、宋家庄,准备打击由孝义向兑九峪前进之敌。
, _, b+ I: e% k) a! H; V4 X' E; n
! [- a, V0 F( d: U! p3月7日 十九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军团直属队,一、四师今日始均在大麦郊附近之宋家庄、湾里一带宿营,十三团宿郭家掌。”7 ?2 I0 o5 u- }) G0 K
, x; L6 _5 p4 f% P3 j- P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萧华:“方面军决集结最大主力打击西进之敌,你们应率两个团于明(八日)十二时前赶到郭家掌待命,以一团附电台仍留现地钳制中阳方向之敌,你们师仍留一人指挥之。”2 D  `1 n$ S& W+ X$ K8 [% o& R
, s0 f5 h/ X& R
3月8日 在大麦郊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以来的政治、军事形势,调整了东征战役的战略部署,研究确定了兑九峪战斗部署。
# T% a! b2 S  o0 F, y8 a* i$ Z" I  c! Q& X) B
同日 左权、朱瑞率领红一军团主力与红十五军团主力在大麦郊、兑九峪附近抗击向郭家掌进攻之敌杨效欧、李生达部,战至十日,将敌击溃。
- t% @( v/ }) m. @& A* v) d  q  ~& Y) h* @" X3 ~
3月9日 二十二时二十分,李天佑、邓华致电林彪、聂荣臻,毛泽东、彭德怀,报告敌人活动情况并请示部队行动。
' k& z5 e! o$ r) \/ ~: e7 _# e2 f
3月10日 十五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战斗已无胜利希望。因我主力进至张家庄附近,敌由我后迂回,我陷于围困;同时十五军团亦未得进展,故决撤退至郭家掌附近。”
7 V; i: K) H9 E: Y  `; q2 ?3 I# Z" J# F$ n. |* v
3月11日 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我军有以主力乘胜东进,致迫太原,彻底打破阎敌总进攻部署,扩大战略上的战果,扩大宣传,扩大苏区,扩大红军,夺取民众,争取创造苏区有利条件之任务”。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t1 \6 b, X) E

4 r. O  E% w4 G+ a! L2 c3月12日 参加红一、红十五军团领导干部会议,讨论下一阶段的行动,为进一步发展胜利,扩大战果,创立黄河以东根据地,决定兵分三路,以红一军团及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组成东征先锋军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路南下作战,首先向霍县出击;红军总部和红十五军团主力分别组成中路军和左路军,掩护右路军南下作战。! P2 A2 E9 X/ u+ O: ~# s$ o; U

2 h# ^4 [) P* k1 U/ T8 j- o3 z3月16日 二十一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先锋军明日以渡过汾水、控制铁路并相机占领霍县之目的分三路前进。”
$ N2 T0 f/ Y. j2 q# e: a% t/ }2 N+ K+ \% Y, B- x( F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右路军分三路,渡过汾河南下,向霍县进击。$ z1 _% i3 A. I2 h$ v* W
3 E9 H9 j; X0 ^' E; A
3月17 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进占南关,切断同蒲铁路,破坏同蒲路南关段,迟滞敌前进;红四师、红二师(缺第五团)和红八十一师进至关上、霍县附近;红五团及骑兵连等部进抵霍县以南,破坏同蒲路霍县以南地段。! V+ G# i5 [* _% h% |" t* c

/ d; n/ }( r5 X& ]- y同日 二十二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李天佑、邓华并告毛泽东、彭德怀:“我军应力求夺取较长之铁路线于我手,以取代今后活动之充分时间与距离。”6 `7 F! ]" x% f( e9 s! z9 A  F! B
7 a. a6 ^( m% B# F
3月18日 同聂荣臻率领右路军主力沿同蒲路继续南进,红一师及红八十一师留在霍县附近开展正作。同时指示李天佑、邓华率红五团和骑兵连先行向洪洞攻击,并向临汾前进。6 C$ G& N' E/ f/ x0 e. d+ J

5 F& r" ^' I5 V# _( e0 W同日 二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李天佑、邓华:“你们今晚能攻入洪洞则最好,但无论能否得手,明晨六时出发,向临汾前进,攻占该城。如见无奏效把握,则监视之,以待二师主力到后再攻。”
/ f" v  ?- o" t) C- a; F$ b# F4 L2 g7 ^5 j1 c9 p2 r
3月19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你们须尽力占领一二个县城,并彻底破坏铁路、电线。”) v. B6 O( a4 I2 |3 \
5 `7 A1 H  I" y) w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杨成武、杨得志并转贺晋年、张明先,刘亚楼、李天佑并报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程子华,具体部署夺取洪洞、赵城、临汾、曲沃等地的作战行动。
2 _5 o* A8 z* h3 X
1 q0 B5 e. D+ [" X, p+ L3月19日—21日 同聂荣臻指挥右路军红二、红四师分别向临汾和赵城、洪洞发起攻击。终因临汾等城城高,城周围开阔,敌固守坚城,战至二十一日,我军主动放弃攻城。
2 L" j$ d/ v9 N% {. Y2 N% Y
+ g/ I) ?1 M0 [! b% P& y# T3月20日 三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指示应扩大占领区域,尽可能占领几个县城。
0 o0 M; `. y# X3 g: q/ V) O2 h  e) U% R0 {5 x, X* S& A& \' w! P# s
3月21日 十六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如城高难下,不必强攻,以扩大宣传、扩大红军为第一。”
; s$ Z7 j. x0 \% q2 Y; C4 [' p/ ~" U
同日 十九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前晚攻赵城未下,伤亡二十五人。昨夜洪洞未下,伤亡二十余人,拟今日天黑以火力掩护强攻之。霍县、赵城、临汾均不攻。”
1 y9 [  Z+ P1 g, J3 p2 T# a2 C  Z3 F
" A3 S  T# m7 I" W( ]0 @0 d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杨成武、杨得志:“洪洞未攻下,现决放弃赵、洪两城,自明(二十二)日起,二、四、八十一师及直属队均分散于霍、临两县城间、汾河两岸各大市镇工作,一师仍在原地不动”。“我们明早移洪洞西南十余里之西里村。”
# k6 A  H1 |. _8 E# ?% X, a& p' X# j$ R$ `9 ~3 a. a
3月22日 十一时三十分,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通报敌情并指示:“你们可在霍县、赵城、洪洞、汾阳[临汾]、曲沃广大区域,放手发动群众,扩大红军,能达千人目的即是大胜利。”" _& n0 z& _4 g4 X& t2 K# }

/ A( v* Z  ], B' Q+ U4 ^- {同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已规定一周内各师扩红与组织游击队的数目。”
8 I) x# Z- f( O" _4 _
/ W/ X5 q* j0 L7 s  E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本(日)十七时电悉部署及工作计划均很好,我们完全同意。”
% }  T; V  Z: u8 E) Z5 N2 T3 _1 X4 j, c4 q
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杨成武,李天佑、张振山(红五团团长)、林龙发(红五团政委),指示迅速解决战士衣服及在群众工作中努力组织秘密的党与其他群众团体。- N  s; \, z- j% `( V

4 M) O9 O9 [& y* z6 \5 a!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右路军分散于霍县至临汾之间汾河两岸各大村镇广大区域开展群众工作,扩大红军,帮助当地建立党的秘密组织,组织抗日游击队,并规定了各师扩大红军与组织游击队的具体任务。  j' I9 \! }; y2 @8 g9 J+ E

. B* ~. N4 h0 H( |+ v/ j3月23日 九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并致徐海东、程子华:“已规定各部以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为工作任务之一”。“五团昨已越过曲沃到达曲沃南部之侯马,该地颇大。”  m- T# O+ z( n6 i, z

2 A4 h0 t7 f. W! m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陈赓、杨成武、杨得志,指示第一师在霍县以北阻滞敌人沿同蒲路南下,以掩护东征先锋军主力在霍县以南开展工作。李天佑、邓华率红五团及骑兵连,奉命继续南进,越过曲沃,攻占侯马,阻滞北上之敌,破坏沿线铁路与交通线。
# |% M5 }( g: Y2 ?( {9 U( [. {0 R
' ]  k3 v3 k9 {& z/ K同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我左、右、中路军活动情况及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取得胜利的通报。/ t4 }% F3 C- p8 K/ z/ y* @

; ~, k) y* x4 O' I! A" T3月25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鉴于敌企图恢复同蒲路,由此向南压迫我军,建议仍以红一军团一部迟滞南进之敌,使红军主力尽可能久地在现地继续开展工作。同时以红十二团伪装主力,向西包围袭扰蒲县,调动敌人。红军主力向临汾以南,以曲沃为中心开展工作,当敌逼近时,再向晋城、长治转移,将敌主力丢在我背后。
, d8 W# O1 ~0 H  j
( o  E+ u% u& j9 [4 ]) u4 P同日 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石楼县罗村继续召开会议。会议进行第二项议程,讨论战略方针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以发展求巩固”,会议讨论并确定了这一战略方针。同时,毛泽东还讲到红军的军政团结问题,指出一军团的“干部是好得很的,干部是团结的。……遵义、会理等会议,虽有些不团结,但解释明白就好”。8 H; k& N7 e6 t8 C3 {. K4 u

5 A* y. N  ?. n同日 十九时,同聂荣臻致电杨得志、陈正湘(红一团团长)、罗元发(红一团政委):“你们仍执行原有任务,向北应严密侦察与警戒”。“我五团明日续向闻喜推进。”
: R3 i) S0 K0 u2 M8 k4 B2 I* z
  O" n# j+ U7 x9 E. Z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具体指示右路军的行动方针。# ~$ l+ V* {" b* o
2 ^" E9 G, ^' x! Q3 o7 b. q) F
3月26日 同聂荣臻命令红一团在霍县与汾西间,红五团向闻喜推进,分别迟滞南北之敌,红十二团携电台向蒲县前进诱敌西进,以掩护右路军主力开展工作。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指挥部移驻史村,主力仍在原地活动。自东征以来,右路军破坏敌人铁路交通线三百余里,扩大红军三千余人,并帮助霍县、洪洞、赵城等地区恢复、健全和发展了当地秘密党组织及游击队。
7 q7 X3 O) o! V$ O* H' O& b* }' z- F. F
3月27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建议:抗日先锋军今后应向晋东南行动,因晋东南回旋区域广阔,人口甚密,扩红条件较好。并指出,“在晋南行动时,应先佯作欲北进与十五军团会合之势,尔后则突围同蒲路,向晋东南前进,准备在晋东南利用尽可能长久之回旋”。+ w9 l* |1 W# B! @/ f/ E+ s* O
& C4 p: V3 N4 f* r: l$ v7 c$ h; \
同日 十时,同聂荣臻、朱瑞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杨尚昆,报告洪洞、赵城等地党的活动情形和建立河东工委及游击队。+ _# q% L4 `: ?$ u. r1 o  ?
' P% O! h. i$ p0 B  w( F
3月28日 一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朱瑞、郭述申,通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治军事等问题的情况。
( {% V" |2 f$ V3 ?
: u- ~. e0 q/ U! x$ E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杨得志、陈正湘、罗元发,李天佑、张振山、林龙发转黄永胜、刘亚楼,命令红一、红五、红十二团继续执行原有任务,迟滞南、北之敌,以保障右路军主力在霍县、曲沃间活动,并指示红十一团向浮山城前进。3 ]4 a3 F! J) ~7 h! z: D3 \
2 G/ Q- @0 J$ g
3月29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李天佑、张振山、林龙发转黄永胜、刘亚楼:“第五团应于明八时前移回金殿镇归还主力。”) A( a2 i, `+ [0 T  v3 e) v- C' W
, n/ e: j# E  E7 o1 D2 r2 R
同日 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罗迈、张云逸:“我一军团、十五军团须依前令分别以迅速行动扫除南北段黄河封锁线,使敌得了数十里,而失掉数百里。”/ O9 w4 L  w5 M4 P$ k+ I  r
8 R$ A  u& _! T( z* }' k
3月30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封锁黄河为敌整个战略计划中重要之一部,我军此去系经数百里之白区行军,向河边前进,沿河守备之敌必能事先发现且必准备固守,我难以袭取之,效[如]若行强攻,其结果过去已有教训。”建议,“先锋军主力目前仍在同蒲路工作(还有数日又可扩红数千),以一部进取襄陵,佯攻蒲县,待南北之敌相距只数十里时再行东进”,向晋东南发展。“晋东南地区广太,人口稠密,便于作战回旋,扩红希望极大,是我消灭敌人、扩大红军、建立游击队、削弱阎敌最好之地区。如我军待结束夺取黄河堡垒[线]的行动以后,始向晋东南前进,不但行程太远,且我由西转向东进,敌必能识破企图,而预先防堵,以其堡垒阻我(那时堡垒线已相当完成),同时可利用铁路运兵增防,……届时若我经临汾以西太原以北,转向东或东南或东北前进,不仅弯路太多,且在受敌侧击地位,所过之处又皆人口稀少之处,部队又难停驻,扩大与巩固都队均受妨碍。”
& d* c2 @0 g! X% z; H: Z' S! M. E! d
3月31日 同聂荣臻连续两次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们估计夺取与巩固黄河堡垒[线]无把握,并有引起敌人今后对黄河之封锁更加严密之可能,且此种行动将造成对[第]二步不利之环境,故建议不西进,而佯作向西而实向东之处置,你们意见如何,望再指示。
& L; Y. j6 Q- R# k8 J2 x$ N7 ]! c/ O  |4 s/ _* Z
同日 四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并告周恩来、罗迈、张云逸、郭述申,徐海东、程子华:“因为你们现在处于机动位置,由现地直接向东转入晋西南,然后向东为便利。因为你们在现地区还能扩大数千红军(如来电所称),同意你们三十日二十时来电,改变我们过去的部署。”8 g. Z* i; Q% t1 t, p+ i
8 n$ o/ Z) H3 k. v" i2 D
同日 十七时半,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等:“彭、毛两同志及方面军机关移至陕北苏区,与中共中央诸同志在一处工作为好,以便集中人力、精力、时间,充分冷静考虑与指导全部政治、军事、外交大计。彭、毛随部作游击战争,今日在此,明日至彼,必有碍指挥。”
: N) E8 D* e1 a% W0 ?" M* \8 R! `" C( C5 ?* r
同日 右路军红二师攻占襄陵城,俘伪县长、民团团长以下一百余人,缴枪一百余支。随即集结在襄陵上、下勒村开展工作。红八十一师一个团在赵城以北抗击由霍县南进之敌,以保障主力活动。
% K6 j5 _! u0 q6 x* {: E, L' Y4 `' B. r! h4 j4 X
4月1日 同聂荣臻率领右路军分别在洪洞、赵城间,襄陵、临汾间,史村、临汾间和石上村,继续集中训练及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组织发展游击队。
$ J8 `1 m1 O, C# o, b
% C5 r6 L. H9 G: @( f$ j5 Z同日 九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通报敌情并报告右路军各部的驻地位置。: |0 H+ x$ l: |: t$ ~  H
; r8 ^6 k' p, c# A& v
同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黄永胜、舒同、苏振华:“我二师已攻占襄陵县城”。“第十二团应即向蒙城镇前进,占领该地”。“一师主力明日到郑庄,以一个团进至史村策应你们。”
; N8 s" I' c& B- h& j) i! `8 e
2 J9 z' N; h7 r+ V2 y% i6 G$ L同日 十六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通报敌情并指示歼敌方法。
# X+ k3 Y! i& q+ q3 G' q) H. K8 m% H4 L  N. ~
4月2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指示敌人增援临汾的对策。( I1 t8 }8 T; S/ ?5 _# y% _' @* V- y: l

, U7 N; |& M- _同日 十七时三十分,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通报敌情并报告:“我们拟将临汾以北部队明日向翼城道上前进。”& {4 a0 O  n1 c" c2 }, i

1 x) K( \- D8 S+ p+ d( h* O. q  p同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并告曾希圣,通报敌情并报告右路军的行动。7 P! r* R6 [8 m8 j3 \, B6 `
9 `7 D9 F4 u6 }. ]6 |  M* B* r
同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基本上不改变你们出晋东南方针,取得上述胜利后,你们仍出晋东南,你们现有大批新兵,打仗又可增扩新兵,这样,无论从哪方面说,在现地区作战,都是最正确方针。”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以后,林彪、聂荣臻同毛泽东、彭德怀在右路军的行动问题发生了分歧。林彪等坚持要右路军在同蒲路以东广大区域作不规则、无定向的游击行动。并提出了毛、彭首长返回陕北,不要随军行动的建议。收到此电后,毛泽东、彭德怀于四月二日二十二时,联名给林彪、聂荣臻发了近两千字的长电,详细阐述了他们对形势、任务和战略问题的看法,对林彪等的主张进行了批评。电报的要点是:一、关于对形势的观察,毛泽东、彭德怀认为,林彪等“存在著对于革命形势估计不足与对于战略任务了解不足的观点,这表现在三十日二十时与三十一日十七时半的两次来电中。”毛泽东、彭德怀指出,林彪等提议军委与方面军领导机关回陕北去,是过高估计山西、华北及全国反革命力量,过低估计山西、华北及全国的革命形势,过低估计敌人内部的冲突和矛盾的结果,“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毛泽东、彭德怀认为,山西与华北在将来的对日作战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央与军委的极重大的任务是使第五方面军在数个月内扩大至五万红军以上,在山西与华北取得大胜利,在华北首先在山西以过游击区阶段创造比较陕北更大的根据地,在此根据地内建立模范的人民政权,成为号召全国革命的中枢,将此根据地与外蒙连接与苏联打通,凡此一切联系于争取迅速对日作战的基本方针,联系于国防政府抗日联军的形成,也只有如此,才有真正的外交可办,只有如此才是指导了具体的政治任务,放弃或忽视或减轻争取华北胜利这一环,均将造成很大的错误。”来电断然表示,“中央不能同意如此重大任务,可以不要一个中央委员直接参加而能顺利完成的。”二、关于战略方针与行动方针,毛泽东、彭德怀指出,林彪等对目前战略方针的了解是不足的。电报重申,“目前阶段战略基本方针是在山西战胜敌人千百万抗日根据地,把山西与陕北联系起来,在山西作战与赤化。不但包括晋东南,还包括晋西北,晋西与晋东北,不管晋东南以外之三区怎样人民经济条件较差,亦不能看轻其重要性。”毛泽东、彭德怀解释说,之所以同意林彪等出晋东南的提议,仅仅是从下面两点出发的:1.右路军现处于机动位置,直接向晋东南比较转到晋西南再向晋东南为便利。2.右路军还能在现地扩红数千。毛泽东、彭德怀表示,林彪等所提出晋西南不利的种种理由是不能同意的,“因为同意了这些理由,即是同意了一军团以后只能在晋冀豫之交创造苏区与作战,其他地区将皆不能作为你们回旋之地与转变为苏区的任务。”从现实直接对日作战着眼,毛泽东、彭德怀认为,不论红军“在河北取得何等样大的胜利,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能设想同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更不能说同他决战。同日帝作战,绥远的经营也是不可少的,不管那里人口经济条件还更差些。”三、关于作战原则,针对林彪等在来电中提出的要在同蒲路以东“作不规则无定向之游击行动”的意见,毛泽东、彭德怀指出,“在战役方针上不规则无定向(这一仗在东打,那一仗在西打,没固定战线,全依情况决定)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现实的指导原则,在战备方针不规则无定向是不许可的,应有明确的方向与地区。”
3 @5 Q: q; D% ]( O3 U! f/ _- L. {4 v* O) [, b4 ^, X$ g
4月3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驻西面敌情已变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均已东调,西南敌情空虚。……我们意见拟明日移至汾河西岸,进入山地内蒲县东南,择地集中训练并准备打仗,待相当达到目的后,而于同蒲封锁线未完成前再穿过铁路东,在晋东南广大地域内活动,如何,盼立复。”2 w& x, }& g( g4 a7 Q8 G! ]

; p( Z* W$ _% ]) {同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等:“因敌情变动,复令一军团暂不去晋东南,明日开始转入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准备作战,尔后一时期内,由一军团与我们共同担任这一区域之赤化与破坏封锁线。”) f, r. }+ k  ^! r" ~# F+ l* D8 l

+ ~' z4 H2 T2 d( E* w! S* `: X4 b4月5日 二十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等各师首长,指示:“各部仍尽最大努力进行扩大红军,争取完成和超过扩大红军一倍的计划,努力收买布匹,尽量的分发东西给群众”。并要求在敌进占襄陵城后,红二师移至火柴村、严田树,红一、红四师移至古城和汾城以南,红八十一师进占古城开展工作。
3 [4 ?" f/ r/ w1 z
/ y# K; T9 l( J+ F4月7日 十七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杨成武、杨得志并报毛泽东、彭德怀:“汤(恩伯)敌两个旅于昨日进汾城及其以南和东南地区,本日在原地未动,敌六十九师两个团到襄陵后,主力亦在原地未动。”决定“为争取时间,进行部队之训练,先锋军主力决于明八号起开始西移,并拟集中于乡宁城和相机占领乡宁城。”
$ ]; W3 W  \" ~2 w
8 e( Z6 U4 }1 Z2 J+ h. M  f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军创造苏区,首先是在晋西北与石、隰、大、永等县,为使在石、隰、大、永等县创造苏区的工作在有利条件下进行,则一军团不宜久滞晋西南,尽可能避免将敌引至石、永、大等县,而妨碍该区苏区的创造。”
/ M& @+ a, d  e3 a; \4 L9 B8 H
: y0 ?( K& [1 c2 \+ Q! B5 }# X4月8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指出:“你们不是迅速离开晋西南的问题,而是尽可能长久的在晋西南工作,直至敌情不许可继续留在此区域时,然后离开此区域,转至另一区域。”“目前准备转入乡宁地域,第二步转至蒲县、大宁、永和地区。”同时指出,在晋西南的任务是“打仗及收缴枪支,武装新兵,训练新兵,……发动民众造成游击区域,创造新的游击区域”和“继续扩红”等。- I$ S. M+ q, \8 _8 k" m# J1 X

3 Y1 w4 U( u% \7 I: A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我们对于党目前整个政治形势的分析,是没有丝毫怀疑,对于军委所规定之战略方针我们也完全同意的”。“我们对于建议方面军过[汾]河指挥之出发[点],简单原因是想着当时,我们指[前]出晋东南,而十五军团又在西北,你们仅率兵一团,在尚未成苏区之形势,难免过于流动,而有碍指挥我们根据向西行动,而对敌情的判断,将使我们出东北之举,似较难先出晋东南之意,亦不是我军仅限于该区活动,在山西建立苏区,首先在吕梁山之西,特别是西北,先锋军的任务是要调动敌人大的兵力,离开我们所要建立苏区之地域,在敌人之包围线对大的行动从总的方面来削弱敌人,并在所到之地扩大宣传,发动斗争,进行[组织]各种组织和游击队,但行动的步骤,是依据敌情才能决定的。”
+ t# I$ I* K7 t4 k9 g6 Q: W& X' i
4 H% r- f7 V& T* V% d9 Y+ f' j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为继续吸引敌人于西南一隅,明日决以第一师攻占稷山,以骑兵连相机自稷山县附近出汾河东岸,破坏铁路,佯出,我将自稷山再渡汾河东进,先锋军主力明日移稷山东北吕梁山脚,准备适时占领乡宁。”* @$ ^0 u7 n9 r# M6 Y! j5 H! r
0 \$ R. L9 u2 i! X' R+ m4 a
4月9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原地活动,红一师奉命向稷山攻击前进,抢占城西汾河浮桥一座,城东浮桥得而复失。因稷山城外地形开阔,易守难攻,十日,红一师放弃攻城,移至稷山、河津间开展工作,骑兵连南渡汾河破坏铁路交通线。5 h" c, B' y  `

  P6 \/ p+ ^8 a, A. C4月10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你们须在一星期内,从永、大、吉方面打一缺口,完成与后方交通之任务。”  \$ F1 m8 I4 N3 g

6 d9 s5 J0 K  C" j( F  X# \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事处命令:委任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 A) d' Q1 H( b3 Y
) H- s7 n( V& M4月11日 十一时,同聂荣臻复电毛泽东、彭德怀,认为:“以永和以西打开黄河缺口实有重大之意义。但一军团目前立即出永、大,则不能调动敌向南。为了造成在永、大、吉、乡、隰、蒲活动与消灭敌人与[创造]尔后东进的有利条件。且永、大以南,尚可找作一个时期活动的良好地区,过早放弃,将使我过早陷于南、北、东三方敌之紧逼状况下,如此不利。但我目前外交形势如确实,我此间在永、大黄河岸边起声援作用,威胁到[许]多蒋军者,我迟去,则有失时机,不利。然则究应如何,望复外交情况,敌进攻陕北情况,及估计我今后行动,十五军团需要等,予我们行动之指示。我们有如下数方案望作参考:目前敌已开始判断一军团有再渡汾河东进,而将其部南调之势,一军团暂时仍在现在地区加紧汾河南岸之活动,将汤恩伯、杨澄源、八十九师、胡宗南、效臻(杨效欧)[诸敌引至]新绛、稷山、河津之汾河南北两岸,使该敌今后由南向北尾迫我军,使敌各纵队不直接攻击蒲县、隰县,甚至亦向南进,一军团于完成佯动任务后(需二、三日时间),再行以一部速攻黄河封锁线之一段,以一部节节迟滞南敌之北进,并准备适时集结全力回击敌之一部。”其二“目前即应以两师攻永、大以西之黄河堡垒线,其余在现地任佯动,尔后迟滞敌追击”。其三“以全部兵力立即向永、大以西[黄]河岸打封锁线。”7 {8 t4 [8 ]! T5 Y
/ s1 `# V5 U& h! Z+ q3 y3 [6 N
同日 十二时,同聂荣臻再电毛泽东、彭德怀:“新绛之敌已进稷山,并北进向我拢乱,杨澄源主力本日已达苏村以西”。“望即指示我们关于夺取黄河堡垒线的行动,应立即全部执行该任务或应以一部先出,一部滞敌柳林,或应全部先在乡宁以南之区域求得打一仗,然后再去打黄河堡垒线。”
. s5 M5 y. W1 b0 M( Q# m% w5 v1 x4 w  ~, p5 v$ s
4月12日 二时,毛泽东、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同意你们首先集中全部兵力在乡宁、吉县、大宁、蒲县地域找寻作战机会,求得在此地域打一仗,消灭敌一二个团,这是最好的方针。你们准备以十天至十五天时间完成作战与破坏封锁线任务,而把作战置于第一阶段。只能打一胜仗,打破封锁线就不是迫切问题了。”; l* Z* ~# w5 l2 T9 {* c! j

% J& s8 n( M+ T. G* N8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及红八十一师移至河津、稷山以北樊镇村、固镇村、南午芹、吴府村一带,红一师附骑兵第一连仍在河津、稷山间活动,并以一部向汾河南岸佯动,以调动吸引敌于新绛、稷山间汾河南北两岸,骑兵第二连向黄河渡口禹门袭击。
* _& T" a3 T+ E' Z3 B% A7 u% W) |9 N/ T, K; @' T
4月13日 晚,同聂荣臻率领右路军开始北进,向乡宁、吉县前进,结束了分散活动的阶段,转入集中行动。自东征以来,红一军团扩红五千余人,组建了两个独立团,筹粮超过十万余斤,并解决每人两套夏衣。3 {. s8 J6 _( n5 E# N+ y, m

' D3 ^! N1 Q6 z4月14日 二十一时三十分,毛泽东、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破坏河防与寻敌作战,二者不宜兼顾。”; O) R, {! J: B% S% ^- W% c

% ?. ?# J( L6 ]4月中旬 中共中央和军委认为,红十五军团在北线山区连续作战,护红较少,要求:“用全力帮助十五军团的补充,除号召一军团送给新兵一千,中路军送给五百,再争取俘虏四百外,请后方在七天内将新兵五百至八百(连三月份扩红在内)送给他们”。对要求红一军团拨新兵一千补充红十五军团的问题,林彪、聂荣臻致电军委,请求少拨。" m, `* ~+ y4 B5 n

% `8 d$ w1 G. o, }' O/ S/ y4月1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红八十一师到达乡宁、吉县地区。红二师攻占吉县城,全歼守敌保卫团、稽查队、公安队,俘伪县长、保卫团大队长以下三百余人,缴获各种枪二百一十余支、手榴弹四百余枚。$ a4 l% j0 C3 S2 ?1 B

) ^2 R' B; }* G6 L; h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陈赓、杨成武,张云逸:“一军团伤员及全部现立即开始西渡”。“一师在清水关东岸一带待命,准(备)二十三日行动。”
, N3 }' ~0 `" D! o
% U; z! g4 h' Q' U+ r0 a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先锋军明日拟以主力向平渡关、马斗关前进夺取堡垒,以一个师向大宁前进,钳制与迟滞关麟征部,以掩护主力打封锁线并侦察关敌动作及地形,准备适时集中我一军团及八十一师全部兵力消灭关敌之一部,如何望即复。”* n9 L- O2 ?- r! m) X  T! m1 U9 J
# r: B0 v' K$ u6 J
同日 二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并告刘亚楼、李天佑,通报攻克吉县城的战果。
) p. C$ J( @: q: c$ a. l) }; e; l8 \, O
4月16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及红八十一师继续北进,进至川获、小官田、窑头村等地。* S9 H/ [! {0 y' I, X6 J" j6 k0 Z" V
! N; k2 e- ?0 P  _4 w
同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八十一师因该师参谋长未将我们最后的行动命令告知其师长、政委,该师师长、政委遂率全师向马头关前进了。我们派人去追。”+ a" e. U1 D+ @( h( P1 A
7 e) c: R2 \5 F/ s' N! [
同日 二十三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通报敌情并具体指示十七日起的行动。
2 f2 D& R+ p) o, T1 h# M7 v% M; V6 L, T; s" R2 g3 p
4月17日 二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李天佑并报毛泽东、彭德怀:“第二师本日应进占午城镇。”; Z# z! G+ s7 k' m9 y1 K" ~
1 T6 L3 D/ T# a' t, w, r
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周恩来、张云逸:“一、我四师明日可到马斗关,由马斗关向清水关打。马斗关有民团守,其以北似较空虚。二、我一师明日自此出发,向清水关、铁罗关前进,十九日可到,该师无电台,望由河西送一电台给该师,以便联络。三、望令河西连准备好在清水关附近一带过河为好。四、望令刘炎将一军团留河西之枪支、子弹、炮弹、手榴弹、红校学生(必须要的)、已愈之休养员、缝衣工人等一概带来归队。五、永和及沿河敌盼告。”( B6 o* h) P0 ^6 S0 t

6 R/ l4 l. h0 h2 i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红四师及红八十一师分别向清水关、铁罗关、马头关前进,并相继占领黄河沿岸敌军据点。红二师进至大宁午城镇、蒲县间,以游击动作袭扰敌人,钳制关麟征部,掩护主力突击黄河封锁线。
. e/ v  E0 g5 Q7 s% L& |: a/ F. Y/ E/ O# {
4月18日 七时,同聂荣臻致电刘亚楼、李天佑:“刘师长率二师主力移大宁北、通永和路上之房村、安吉一带待命。”
. H4 w* `  [, D: U
" z( n3 p0 M6 O& F- ~9 _同日 张云逸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林彪、聂荣臻:“(一)我昨晚到谷林与宋局长面谈渡河部署,本十八日我亲到河边进行侦察。(二)十八日完成渡河一切组织,候令渡两条。(三)方面军及一军团后方补充师均十八日集中谷林、土岗之线,距河边约廿里。炮兵营在中土湾,距延水关廿五里。(四)我们组织两个步兵连,迫炮一门,由刘炎同志指挥,集中土岗,要时可到河边策应对岸部队动作。”. W, n7 }) O/ N2 x4 i, c8 e! w* z% v
3 p* ~$ R8 W/ _
4月19日 二十时,致电刘亚楼、李天佑并报毛泽东、彭德怀:“关敌有已向隰县方面推进消息,二师应向敌追击并以秘密迅速之小规模之包围迂回手段,消灭该敌后卫之一部”。“我们率八十一师及五团明拂晓前出发,经桑壁镇向隰县城南约百里处截击该敌。”
4 {" D/ X, H6 Q0 D( w5 t6 ~2 r) E. R% i* o* s' b3 A
同日 二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陈赓、杨成武,通报敌情并具体指示各师行动。
2 f- ]4 u0 C3 `, P
8 G) z& W' J0 V) e4月20日 十二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我一军团宜装浮桥西渡模样,引诱大宁之敌西进而消灭之”。
6 o! a$ l+ _7 F0 s: U
6 J% B1 V# b1 x+ A! j同日 二十二时,同聂荣臻致电陈赓等各师首长:“先锋军为消灭杨敌向马斗关前进之目的,决于明日移至桑壁镇西南地区隐蔽集结,第一师移至罗家至大家川山坡,第二师主力由邓华同志率领移至玉里南鹅界,李天佑率第四团附第九分队电台移至杜村监视与侦察大宁城之敌,第四师移至上下冯藏、樊家川,第八十一师移至小南路,总直属队移至大南路坡头。”
5 [* x- x) x5 @. m2 ~$ F; `/ R; q( g) l9 y$ b
4月21日 十八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本日各师均已到上下冯藏、大小南路隐蔽,准备打大宁出城之敌。”$ k9 R2 j- u* p) Y; N; ^' x

. x. e4 Y! n5 T- k  T- R0 a& g% u同日 二十一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十二分队现交四师,则八分队应暂留张参谋长(张云逸)手,以便指挥沿河工作。”“铁罗关架桥佯动,应由你们派人指挥。张参谋长应负动员群众担架接运伤员及发动群众破坏沿河堡垒之责。张参谋长手无部队,望派一连人去,以便掩护工兵。”7 ^1 E4 Y7 P( P) B3 L( H

. F2 I9 `( o& p/ r3 ^! B4月22日 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告周恩来,指出:东征抗日先锋军“行动方针基本的为了向东或向北突出封锁线,进至晋东南或晋西北,特殊的也为了必要时西渡打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正向陕北进攻)。”要求“一军团坚持现地区,保证清水关、铁罗关两渡口,及必要回旋地区于我手中。”“万一情况改变到暂时不许可我们在山西继续活动时,(没有出封锁线可能时),我们也准备暂时的回到陕甘。”: \1 B% V7 @: a4 r8 k& q% ]

5 M5 h- _: R7 E% {* a1 B! P同日 一时,彭德怀、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吿周恩来、张云逸:“一军团派出一部占领永和关,保证将贺家畔船只全数放下,另派小部保持清水关、铁罗关、马斗关、平渡关四渡口于我手中”。
6 e8 w% b/ T! Y7 T& C' ]; N- O- i; y8 E* I" B: g  d# j8 w
同日 二十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一军团明日起仍在桑壁镇以西,清水关、铁罗关以东,马头关、仁义村以北地区不动。”4 r& j+ Y: I& V( H
6 ]5 L. M" r2 B0 A
同日 二十一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周恩来,林彪、聂荣臻:敌人已到马头关,“船十四只,周速令其放到清水关,由云逸保护之,防止敌机轰炸”;“立即征集大批水手于清水关”。林、聂负责保持清水关渡口于我手中。9 C+ @8 j- S% f$ ?

; H6 ?7 @% e/ g1 W, K! K2 {4月24日 十四时,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彭、毛:在一及十五军团既已均至汾河以西三交、中阳、汾阳、孝义以南之区域,敌在同蒲路及三交、孝义封锁线数日内即可成的情势下,我们意见,我军在目前的准备,应著重在过黄河后(对于突破封锁线如见有可能时,当然以突出封锁线为好),并应在汾河流域及北面敌人尚未开始进攻时(至迟同时)西渡黄河,理由如次:一、我们估计待敌封锁线完成后已开始分路进攻时,我企图突破封锁线的可能是极少的。盖敌进攻时不会放弃封锁线,而必同时守封锁线。届时我进至封锁线附近,若封锁线过不去回头过黄河,则河岸又有先已失去可能,遂陷于极困难之境地。企图在现地粉碎“围剿”,亦是极少可能的。二、我们若待汾河敌人及北面之敌已开始进攻时,再开始过黄河,则其情况必极紧张,在影响上与动作的方便上均不好。三、在不失渡黄河时机条件下,如有便我歼灭之敌,应坚决消灭之。四、在神、府、葭须迅速秘密大造船只,准备我军渡河后,尽可能争取迅速自该区重渡黄河入山西。盖只有红军主力在黄河以东活动,才是最有力地巩固陕北苏区及中、隰新苏区,在政治影响上、在扩红上、在破坏敌人上等等,均较其他方向为好。若在神、府、葭届时无法重渡时,始可另寻发展区城。若守在苏区,则不仅不能发展苏区,且将引敌摧残苏区。- u- _7 N8 P% C# P9 p8 d& w4 ^
/ W7 Y: C% ~7 W9 h# ]& X$ Z
4月25日 毛泽东、彭德怀复电林彪、聂荣臻:“同意你们先破坏河防再打关麟征的方针。”) g* B3 x" e  @" w# |; A1 M4 \
: P% E7 ?& C! `0 b
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以桑壁镇为中心,在永和、隰县、大宁三县之间集结训练,防守清水关、铁罗关、马头关、平渡关等渡口,同时继续发动群众,筹粮和扩大红军。: e) j: A# I, h" Z$ s
& u1 [/ A+ p7 ?& o1 m
4月下旬 同毛泽东、彭德怀、聂荣臻等在桑壁镇研究敌情,讨论调整行动部署。
. I+ X2 ^: o, U, r6 |  ]9 `' \
4月28日 鉴于黄河以东的敌情发生变化,已丧失了继续作战的顺利条件,而在陕西、甘肃则产生了顺利条件,红一方面军决定西渡黄河,计划第一步集结于延长地区。
2 g2 e0 |0 B8 C
1 w# K& H* U" K! y  H9 i同日 十八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先锋军应从明日起开始集结部队向西开进,任务是扫除龙王越至永和关二百里封锁线,巩固新兵并准备消灭敌之一部。”
" s: {3 v2 R7 R3 `  `" j  Q( T8 s6 e% `* y
4月29日 十三时,同聂荣臻致电彭德怀、毛泽东。彭、毛:一、因部队分得过散,西进部队明日才可集中完,三十号开始西进。以第一师附无线电第九分队经蒲县在隰县至大宁之间进过,向清水头[关]前进。由清水关向永和关北扫。以第二师经王家河、五龙宫、桑义村、窑渠村向平渡关前进,由平渡关向马头关、清水关北扫。两师均须六日或七日行程始能到达河边上(要五月五号或六号可到河边上)。二、以四师之一个团附第八分队阻滞南面之敌,以八十一师之一个团阻滞北面之敌。四师、八十一师主力及总直属队仍在赵城、洪洞、临汾、浮山一带继续工作。
- [; @, A/ w8 a7 n: J) A/ ~+ [6 X& e0 Q. h, C
4月31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向永和关、清水关、马头关、平渡关等渡河口集中前进,同时以红四师一个团和红八十一师一个团在原地阻滞南北之敌。5 e0 {3 J8 `9 E$ L+ U* o1 b* I

( N% b/ C( R  u! A8 }5月2日 七时,毛泽东就渡河时间及秩序给各部队发出指示。
: W. c! U9 p. E& |3 ~# K+ K2 t# i9 b# {
同日 二十一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以云逸、裕和、立三组织渡河指挥闭,张云逸为团长。各军团到此与张等接头,并接受渡河指示。”: z# K' u6 I- g% u1 i
9 M& u  p- N: I4 {  {
5月3日—5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分别由清水关、铁罗关、永和关、延水关渡口西渡黄河,于五日全部渡完,向延川前进。) L+ M; P* `' x1 y( j) g
& {# m: z8 w3 s9 b( W
5月5日 一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接电后立即出动,在石家湾、冯家窑占领纵深,掩护阵地逐次渡河,并按七十五师、第四师次序。”6 d5 d# X; l$ ~( n5 K
1 {* W4 P3 Q2 L- u" z2 r9 w
同日 十四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等各兵团、各军首长,布置回师后十天的工作方针。
) U" S- c) C: a2 r7 ~( Y( O& q' Z6 ?
5 {0 O3 S& W: B1 b! B5 ]! A) F5月6日 二十四时,毛泽东、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阎红彦,宋任穷、蔡树藩,具体指示各部队移驻地点:甲、各军兵团为了便利训练,于明(七)日十六时出动移至下述地点:一、红军第一军团移至延水县以西文安驿、马家湾、马家坪、高家坪、高家沟、梭家沟、史家河一带。二、红军第十五军团移至延水县、永平间的白家坪、贺家坪,梭川、田家川之线。三、三十军移至延长县、延水县之间交口镇附近。四、二十八军在延水县附近不动。五、方面军直属队准备八号移至大相寺、张家村、周家庄、盆口一带。乙、各兵团现驻地的粮食应尽量收集,搬运至新边缘地区为要。/ i; D) Q/ y, I% Q
7 X; q* W- K7 {) ?( {7 W8 W
5月7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进至延川以西文安驿、马家湾、马家坪、高家坪、高家沟、史家河一带,总结东征以来的经验教训,开始进行政治、军事教育和整顿训练。
: t( d/ n/ G) {
. k+ c. U7 J. S/ j' i, A2 t2 Z5月8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延长县交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目前形势与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办一所红军大学来培养大批干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议经过讨论,同意毛泽东的报告,决定在瓦窖堡创办抗日红军大学。
5 A7 Q1 B4 w/ v# I# |
2 [0 Q# T  [7 b! U; S同日 同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移驻雨珠。
1 ~( o/ Q- I. L4 v% J9 Q
/ H6 G3 h4 _; O! k! Z& u5月13日—15日 出席在延川县大相寺召开的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及任务的报告,总结东征经验教训,进行西征战役动员,肯定了东征作战的胜利和重大意义,同时批评了红军中的本位主义和自由主义错误倾向,提到红一军团不愿拨送新兵给红十五军团的本位主义表现。 会后林彪调任红军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长。此后,左权代理红一军团军团长。! \, e3 ~2 Z8 O* v+ Q  h( U! W. w

6 a2 M2 ~- R- ^( Y5月13日 抵达延川县大相寺地区。参加红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9 q% ~; q5 T+ X( s$ f2 V

. K- m- L, a1 {3 H+ j1 ?. r5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延川县以北的大相寺召开,听取张浩、彭德怀的报告,会议决定组建西路军。
# p) B. J7 |7 [3 `  D4 q5 y* q
, ^, H+ Q: Y9 S5 b  {) t5月15日 调任红军大学学员兼校长,左权代理红一军团军团长。
" L0 O" u( p  r1 R  b% @
# B3 h/ ]$ B5 z3 W5 H同日 晚间,毛泽东作会议结论。' C7 G  D3 z, \/ }% _) c. \

4 j+ ^7 D4 t$ \3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召开,会议讨论国际关系和我党的外交政策问题。
6 F' D1 x" K5 ?! k4 P1 m) Q
2 G  h' g! w# t! Y- ]5月1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西征战役行动命令:决定以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八十一师、骑兵团和总兵站、总医院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规定西方野战军以夺取并赤化安边、定边、环县、曲子地区为第一步任务,首先向新城堡、吴起镇一线集结,尔后再向陕甘宁边界地区发动进攻,扩大根据地,扩大抗日红军。; `1 O8 F/ p4 v0 i! E. R. o

$ o) m& a- V( P4 H( I5月20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发出张浩、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邓发、王稼祥、凯丰、李德、林彪、徐海东致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萧克、关向应、夏曦等人的电报。会议还决定建立红军大学。毛泽东提出:(一)学习时间六个月,部分九个月至一年。目的是顾及时局的发展,准备大批高级干部。(二)教育方针:高级及上级科前三个月偏重政治,后三个月军政并重。军事上战役与战略各占一半,主要是战略高深原则的学习。(三)教育内容:高级及上级科,政治——世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时事问题,材料——列宁主义概论及各种重要书籍;军事——中国革命战争中基本问题,时事问题;其它重要书籍。(四)教育方法:高级及上级科,指导自动研究为主,讲授为辅。(五)组织: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教员有张闻天、秦邦宪、毛泽东、周恩来、张浩、凯丰、李维汉、杨尚昆、叶剑英、林彪、罗荣桓、罗瑞卿、张如心、袁国平、董必武等十五人。+ y$ x9 ^! k1 `- m. ^

3 @4 S. b* t- ~4 Z0 [5月22日 红军大学开始组织学员编班、分配宿舍。1 u5 N* W* V0 v  j) @
9 F# k7 ^. D+ V. j0 |0 e+ V4 F: ~0 W" c" H
5月24日 周恩来在红军大学讲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 h: N& w2 O9 h0 H- D! ]/ t7 P8 Y, i

6 Y: P. _3 `- w6 i  e5月25日 同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会见被俘晋军第六十六师一九六旅三九二团团长郭登瀛。毛泽东致信阎锡山。  K1 |" v) u, o1 o
% D! [( R1 b( s- H1 j1 Q- c
同日 同张浩、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彭德怀、徐海东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并转任弼时、贺龙、萧克、关向应:目前形势及战略方针:(一)国内及国际的政治形势均取着暴风雨般的姿态向前发展,党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有第一步的成就。目前议事日程上的具体任务是建立西北国防政府,争取迅速对日作战,以走向建立全国国防政府,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二)西北的形势是:红军与东北军取得密切合作,与杨虎城、邓宝珊亦有联系。胡宗南由山西向陕南,王均在汉中,毛炳文在甘南,阎锡山受红军重大打击后,现只能出八团入陕。汤恩伯率十八团(四个师)准备入陕,亦颇动摇。于学忠率两师在兰州、天水间,奉军主力在洛水、环水、泾水流域,陕军在韩城、宜川线,马鸿宾主力在宁夏,马麟在青海,一部在兰州以西。红军西渡后,向陕甘宁发展,策应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猛力发展苏区,渐次接近外蒙。外蒙与苏联订立了军事互助条约,国际盼望红军靠近外蒙、新疆。(三)四方面军与二方面军,宜趁此十分有利时机与有利天候选定大计,或出甘肃,或出青海。在兄等大计决定之后,一方面军适时向天水、兰州出动,进一步策应兄等,仅蒋军不能拦阻。至于奉军已与秘密约定不加拦阻。(四)兄处情况与计划甚盼速告。7 A+ s7 J& W: [! o5 t% k; B0 q

) \/ {7 S. g4 [8 T0 d同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对回族人民宣言,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m' j% @1 }! |  a! T
+ C+ Q) Q& E3 I- p
5月27日 周恩来在红军大学作关于国际问题的报告。
' H4 B5 E# x% J2 F( q! W4 @# s) O4 i
5月28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军事行动问题。
: ?$ x( O8 B' P* k$ ~# L
2 ?; k" ]9 ?/ h. w5月29日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关于当前军情变化和基本任务等问题的通知》中指出:抗日红军大学六月一日正式开学。
' ^5 q: |7 A+ B
' \& [/ y9 e; ]. H' X5月31日 彭德怀致电林彪: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集中全国英勇于一堂,举行开学典礼,造就千百个民间革命英雄,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求得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新中国彻底解放,我等因职责所在不克亲临参加盛大的开学典礼,特电代表野战军向全校学员同志致以热烈的敬礼。) c. v5 Q! Y+ a( I* w4 d3 t1 ?

0 e: o- ~, Q& c" A- ~6月1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子长县境)米粮山上的旧庙堂举行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发表讲话。林彪任校长、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教育长、袁国平任训练部长、杨尚昆任政治部主任、周昆任校务部长、莫文骅任中共校总支书记。专职教员有张如心、杨兰史、陈明 ,第一科科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第二科科长周士第、第三科科长周昆、政治委员袁国平。$ E2 n& q2 _8 e: B3 c& C) W4 H
6 B! a. f6 }0 x! l4 g1 n
同日 抗日红军大学第一科共编一个队,训练团以上高级干部,学员有林彪、罗荣桓、罗瑞卿、谭政、彭雪枫、罗保连、周建屏、陈光、杨成武、刘亚楼、张爱萍、黄永胜、王平、苏振华、陈士榘、赵尔陆、杨立三、谭冠三、莫文骅、郭述申、耿飚、张纯清、贺晋年、符竹亭、刘惠农、宋裕和、彭加伦、边章武、张树才、张经武、杜理卿、吴富善、萧文玖、童小鹏、贾立夫、邓富连、张达志、武亭(朝鲜)等三十八人;第二科二个队,主要训练营、连干部,共二百二十五人;第三科六个队,主要训练班、排干部和部分老战士,共八百人。- N; f8 f9 g" \9 [: M

& ~; M" r- j6 Q8 N- I同日 致电彭德怀:在盛大的红大开校典礼时接到你们的祝贺,令我们万分的兴奋,我们知道在中国革命像暴风雨样发展时,我们肩上担负着何等伟大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战斗的精神来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给予的学习任务,达到你们对我们的热诚的希望。我们也希望你们坚决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完成上级的命令,创造广大的苏区,争取广大的群众和白军到抗日战线上来,开展大好局面,为建立全国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而斗争。; W  ^- D) O+ R# U

4 f; b' h, R8 N5 _* P7 t+ O7 z同日 国民党军晋陕绥宁四省剿共总指挥部于太原成立。其总指挥陈诚任命汤恩伯为前线指挥,率领中央军第十三军第四、第八十九师和晋绥军第七十二师、第二零九旅等部,由晋西的柳林、军渡地区西渡黄河。准备先肃清陕北红军,站稳脚跟;尔后再西寻红军主力作战。
. R! n7 D& y# D1 w7 R' s! m$ @0 v4 f% `+ W% c( ]2 Z4 Q
同日 国民党两广当局提出抗日救国的口号,以北上抗日的名义发表通电,举兵反蒋。0 c  Q) f$ s" Z( x8 n. @% p

- O8 [5 }3 q8 \/ r6月3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接读二号捷电,我们异常兴奋,这一胜利在创造苏区上,在扩红上,在外交进展上均有甚大的意义,望乘胜扩张战果。”同时指出目前学校设备极不完善,特别是缺少各种书籍,希望代为收集。  R% n- b+ b$ }6 ~

3 l! @! Z# w2 _$ e: ~6月4日 国民党西南将领发出通电响应两广当局抗日救国的口号,并请求蒋介石允许其出兵抗日。/ R: Z- n7 f; B& _* X  b
$ E4 s4 D6 F* c! E( B% K4 s
6月6日 张国焘在炉霍宣布取消第二中央,并提出中央职权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暂时行使。9 |* O8 K( }; B1 o  @6 y% \

5 b$ L6 h+ q, n, B5 g6月8日 国民党两广军队进入湖南,史称两广事变。
9 F8 u$ D0 o* u6 H# g
# q+ g0 v) E& t6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研究两广事变及整个形势发展的问题。并发布《为两广出师北上抗日宣言》。林彪列席。- p- {5 U7 w: F) C+ I5 {

: m  o  \5 G4 m1 M, k* f6月14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关于两广事变的宣言草稿。- X0 s8 Q- c" {: ^  E* p4 J
: ^4 c1 x- r. S
6月16日 因国民党军分三路向瓦窑堡攻击,中共中央决定撤离瓦窑堡。根据中央命令,林彪负责指挥中央机关搬迁沿途的机关和部队。
0 I! _0 C, U2 b- w. I! {( N
2 }+ M$ `* \5 \' _' d6月2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指出:东北军有极大转变为抗日的革命的军队。我们在东北军中的工作目标,不是瓦解东北军,分裂东北军,也不是把东北军变为红军,而是要使东北军变为红军的友军,使东北军实行彻底抗日的纲领。& x3 G) Y, C( A& ?
" t* e7 T2 W' {
6月21日 国民党军第八十六师高双成部二个营乘红军主力西征,突然袭击瓦窑堡。抗日红军大学即随中央机关撤出瓦窖堡。
% C8 e% s) N7 o1 N1 r7 ?! t6 @( O' z2 _  ~  V
同日 指挥抗日红军大学学员队掩护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经凉水湾、真武洞、边咀子等地向西撤往保安县城。
4 z- O6 v' p) N, f
3 _6 s$ u( L6 n& m同日 夜,指挥红军大学第三科学员二个营反击国民党军,但未能奏效。
5 O2 L+ c! E4 s$ L; B
% j0 e! X8 @! Y7 C' s; r6月26日 十六时,致电左权、聂荣臻:一、将红大一军团学员的原有马匹、马夫送来;二、用这批马托一些绿豆、黄豆,为学员做豆芽和豆腐吃;三、此次学校迁移校址,因缺少马匹,极感烦难。望替我选一匹好马送我,原骡子留红军第一军团使用。四、一军团学员中有些身上没有钱,请部队的干部从友谊出发捐送一些。另外,罗瑞卿的马匹、衣服丢失,请选一匹骡子和一些布料。
- ?  ^5 Y% N( l( p- E9 \7 E6 L8 o5 M5 p# ~( f, ]2 ]
6月30日 左权、聂荣臻致电林彪:现随马匹送去所收集到的文具、剧社所用的化妆品及慰问品。  N5 x) L9 E& K* ~( M; n8 a, |: q
6 f# S5 k$ \# S8 n) V+ y+ g
7月1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第六军团与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胜利会师。: K2 s8 N& j% ]% T& \
$ Z- Q. t7 C, ?: t
同日 同张浩、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彭德怀、王稼祥、凯丰、罗迈、林伯渠、徐特立、董必武、叶剑英、杨尚昆、罗瑞卿、张云逸、左权、聂荣臻、朱瑞、邓小平、徐海东、程子华、郭述申、王首道、周昆、袁国平、罗荣桓、陈赓、黄克诚、周士第、宋时轮、宋任穷、萧劲光、阎红彦、蔡树藩、王相、冯文彬、郭洪涛、马明方、李富春、贾拓夫、朱理治、聂洪钧、蔡畅、邓颖超、刘群先、周兴、杨森、高岗、马锡武、崔田夫、贺晋年、张达志、郑维德、马义、刘英勇、钟赤兵等六十八位在陕甘的党政军负责人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任弼时、贺龙、萧克转红二、四方面军指战员:我们以无限的热忱庆祝你们的胜利会合,欢迎你们继续英勇进军,北出陕甘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的西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0 w! e4 I: F6 J  W  b' H: d% Q3 z" X1 J5 E/ `& L
同日 率领红军大学转移到保安。4 V6 e9 q, o$ b1 o- V) F

! O4 Y" @! x2 W+ f! v7月2日 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报告抗日红军大学工作情况:由瓦窑堡西进各部,除供给部、卫生部已到达保安及其附近;第一、二科驻地距保安十里;第三科在顺宁;明日各科一律开课。
& b0 o6 [2 d* k; V* Z; [  ~/ a! a2 ~5 y. |/ t' F! u
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在四川甘孜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吴德峰任政治保卫局局长,陈希云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侯友成任卫生部部长,刘运生任卫生部政治委员。" d. Q- L2 }/ S  j% T5 A- _9 [! V
# I$ X9 E7 g9 q1 K
7月3日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迁址保安后正式开学。
( Z/ ^. g, K  @+ s: c7 y& V
6 F1 Q; _8 ]1 g. _1 K7月5日 中革军委发布命令: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萧克为副总指挥,关向应为副政治委员。
. @; }4 N% `1 F  l& T% T9 @, J3 ]( ^/ M: s5 O+ r- a3 h! ]7 M) q
7月11日 抗日红军大学全部迁到保安县城。1 B9 w) R* H' r; A2 x- M6 }
# U" P# S! a! C+ q) t0 `. P+ w
7月13日 毛泽东关于给抗日红军大学购纸问题致电周恩来:抗日红军大学缺纸,妨碍教学,请令钱之光购买一些,愈快愈好。3 \8 k- B2 `$ B; k

5 B, w" F2 |" ?; a同日 毛泽东致信彭德怀并转杨至成:红校缺纸妨碍学习,请设法从速购买;一军团送红校的纸张用品被截留许多,这是不对的,立即如数送来,不得缺少一件。
$ V1 O* a# B' [. x. Z  r1 [  q8 `7 V
! q# P7 e+ t! y- A8 Z7 j4 V同日 组织学生列队欢迎到边区访问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马海德。
1 y7 n: ?3 t+ p' i  o4 _  U- w
& `  u, i2 ^$ S同日 蒋介石在南京发表讲话宣称:自从九·一八以来,中央一贯的方针就是安内攘外四个字,决不能因外患严重,而放弃平定内乱之工作。2 n6 D) K" J* D8 E" \

* E3 z' j2 O4 ?. f& h* {7月14日 出席欢迎会,欢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
6 v! _" y1 {& Q2 q( y+ S3 X. }9 O: }8 X2 C6 a
7月17日 同罗瑞卿致电左权、聂荣臻、朱瑞、邓小平:送来骡马及第二批慰劳品均全部收到,我们代表红校全体学员向你们红军第一军团全体指战员致谢,并愿以高度地热烈的学习来回答你们的慰劳,和庆祝我百战百胜的红军第一军团西征以来的伟大胜利。
/ h" M" ~' K( w8 l
$ h* Z. {- K( c! d3 B同日 陪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志愿来苏区服务的医生乔治·马海德参观红军大学。) v: F! T6 P. C2 }

/ N$ N3 i+ M7 P7月23日 左权、聂荣臻致电毛泽东、林彪:遵令调骡子二十三匹、驴子七匹,共三十匹,明从豫旺堡约一星期内运至何连湾,望饬令三科派员到何连湾接收。
9 T' Z7 c3 \1 ~
, v% D- Q8 q1 k# ?0 p( s- H/ T7月26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统战联络工作和上海党组织的工作。( y# ?2 F. _; m7 T, u$ e
* n$ N8 O& J" L0 a( z8 F3 I
7月27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e% \3 r9 t+ Z% L; o$ ?

/ e) x8 X& h) E0 y) q! [6 e7月下旬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抗大。林彪向埃德加·斯诺介绍生平。[]! Q: H/ e. Q; z$ u

2 ~) ~  l  U+ O, y$ e. P9 l8 o一、个人经历+ p, X0 q/ v. I& y: m
1936年7月,林彪在保安给我提供了下列情况。
5 `6 U! s( z% K  林彪担任保安的红军大学校长,年方29岁。他是从第1军团借调来任此职的,仍兼任第1军团的军团长。; q# T# }" H/ K. B1 q" `; V8 e
  林1907年生于湖北黄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父亲开了一所小手工作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度生意兴隆,后因当地军阀横征暴敛而宣告破产。买卖失败后他父亲到长江航运轮船上当了账房先生。林彪在保安再也不知他父亲的死活。他已有多年未见他父亲了。; k! W" z* ]7 d) G* |% V. W- z
  林彪到9岁才上学,后来他在五年中就读完小学,13岁时进了中学,于1924年中学毕业。他决心当一名革命军人,设法跑到广州,在布留赫尔[]接办黄埔军校后不久考入了该校。他在第二年毕业,成为一名中尉。
- F8 j, I' B% `; N4 v  林早在上海时就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团帮助他进了黄埔。1925年,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下令全校学员一律不得保留国共两党的双重党籍。他们要么当国民党员,要么当共产党员,不准跨党。这时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合并,林彪却同时又是国民党党员,因而必须作出抉择。他退出了国民党,参加了共产党。
6 q  v  l( N2 o9 x" G: n! e4 |5 C  在北伐战争中,林彪在张发奎的第4军(铁军)战功卓著,1925年晋升为上尉,1926年晋升为少校。南昌起义时他在叶挺领导的独立师任职。这个师会同第20军(贺龙)的一个师和第11军的一个师和朱德的警察保安队,发动了南昌起义,标志了红军的创建和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手中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南昌起义的领导班子自称国民革命军。他们的起义失败后,贺龙、叶挺、朱德逃向南方,有的去汕头,有的去广州,还有的去湖南。林彪那个师跑到湘南时大约还剩下了一千人。1927年12月他们在这里同毛泽东会师,组成工农红军,第一次打出红旗。从那时起,林彪一直在红军当指挥员。& X; }. {1 d4 C) h+ [# ^8 X. ^
  林参加了井冈山和茶陵战斗,并以战术灵活而引人瞩目,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就是1928年3月在这一带成立的。之后他从井冈山转战至宁都(江西)和瑞金;他率领部队足迹遍于福建以至后来的四川边界。到1929年,他已是红4军的军长。他在1930年红军第一次打长沙时在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毛泽东的领导下担任此职。1932年1月他被提升为红军第1军团的军团长,1军团拥有红军的精华,它那时约有两万条枪。之后林彪指挥过“东路军”,下辖第1和第5两个军团。聂荣臻担任政治委员。第5军团一直由季振同指挥。据林讲,“他参加了反革命,被关起来了……”
; a' c$ U' u  Q( ^( }2 W2 y$ F5 @  这时林彪把自己的经历完全同红军以及他参加过的军事行动混在一起,他的个性变得含糊不清了。在许多次闽赣、粤赣边区城镇进行的边境作战中,他取得了多次胜利,在蒋介石发动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次反共围剿的整个时期,他—直担任军团长。除了第五次反围剿,林几乎获得全胜。红军缴获了许多武器,不断增强了兵力。
: |% r: _6 ^7 w8 o  m9 h2 p7 p+ E, `二、评江西战争, D3 _( m4 z3 G: f+ Y# u
  林接着说:
+ D5 N0 E# _' y3 p# i1 Y1 V
& D, L8 D: e  [% m# d: Q: w$ W# Q2 x1933年9月,在国际青年节(9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打响了国民党第五次攻势的第一仗。当时第1军团在第九战线;第3军团开往福建去同第19路军建立联系。我指挥第1军团,彭德怀指挥第3军团。  W0 J) K0 }& ]. s3 \1 {4 }

( q" S& b( J) @6 \3 T: Q, I我们初战于江西乌江,解除了由蒋介石南昌行营指挥的第80师一个旅的武装就在这个月,又在江西乐安县的塘昌和戴坊打了一小仗,打败国民党一个团,缴获了它的全部弹药和给养。9 F/ _: ~! g/ C- P* X$ d

; Q+ v: c' t- b4 V* V8 [' M! _经过第五次反围剿这几次初始战斗之后,敌人采取了我们叫做“堡垒主义”的新战术。敌人寸步不离堡垒炮火的掩护,每次只前进几百码。在这一基础上,敌人同我们在江西宜黄县的大雄观打了一仗。由于“堡垒主义”,我们未能实行包抄战术,战斗拖延不决。
; _/ f/ b2 ^/ M1 I, I' f% f" R' C0 L2 I7 E' D" d
就在此时,蒋介石碰上了第19路军在福建叛变。可那时候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政策。我们不怕自我批评,可以这样说。那时蒋介石转而在西线和北线对我军和其他部队采取防御,同时挥师东进福建。这时我们本应击其后方,但相反却命令我们去打江西宁都以西永丰和藤田的堡垒。敌人在那里的堡垒极为坚固,部队薪饷优厚、装备精良,都是宋子文掌管的盐务税警团(即盐务局的缉私部队)。我们在那里犹豫不决,白白浪费了一个月。
  M6 Q" x+ t$ o+ i3 B
9 y) A! B( b& `0 K$ g. V直到1934年初,我们才开始东进,援助第19路军的指挥官蒋光鼐和蔡延锴;可是为时已晚,蒋介石行动太快了。他已经大部分是从江西抽调了十一个师去打福建。我们未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联合19路军消灭蒋军。相反,蒋打败了叛军,又回过头来打我们。
0 w' v1 [8 C  M* h# r; c: P* n: v/ ~$ ^4 s& ^' y
从那时起蒋介石全靠“堡垒主义”。他修筑的堡垒之多——成千上万!——以致相互之间可用机枪火力接应。每个堡垒大约驻防十六人;重要堡垒有多达一个连的兵力。蒋实行“堡垒主义”是不让我们运用机动进攻战术。他迫使我们对“防御之敌”打防御战,而他拥有的防御手段要比我们优越。; I- e& y( K4 b' L% n! o
. e* P% _+ R1 C  i1 u( H3 {% i4 b) M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只有一仗可以说是战略上的胜利。1934年9月1日,1军团(1师和2师)和12军(总计兵力一万三千人,由林彪指挥)于福建汀州府附近的温坊和敌军两个师遭遇。我们在一次夜战中消灭敌人一个旅,证明了“堡垒主义”是可以打败的。
4 }) B" @" a# k9 Q- g. |
6 s0 E5 |# T  f2 i  U国民党军队已占据了长约三十里的大山猪鬃岭(译音)的山顶。北面另一座山是虎毛岭(译音)。敌人凭借碉堡的掩护开始向我们推进。我们分兵迎战;日落后我们爬上了山腰。在主力于山头上激战的同时,我军一部攻击和打进了汀州县城,奇袭消灭了一个旅,连一匹马都没跑掉。
& ?' ~: o4 G( n" {2 _7 i0 y9 x) k* f) u; V: q3 A& e
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我们采用了攻防结合的战术,对我们的真正目标——敌人的侧翼发起突然袭击。- V1 d# y" U$ O; @/ L' r! W1 r3 r( O
  k5 b5 d5 ~; z9 n. l
这些战术是和李德的主张背道而驰的。打下了县城之后,我军又登上猪鬃岭,攻占了所有重要碉堡。第二天又打了一仗,我们对来增援败军的敌军八个团进行了伏击。结果俘、伤旅长各一,俘获军官一百六十人,俘敌二千三百人,毙伤敌人三千五百余人,缴获步枪、机枪和其他装备数千件。) H5 R' N  x% n& [# L) e% |
* s6 U3 y7 y' F8 ]5 \- L
这一胜利很重要,因为它证明了所谓的“堡垒主义”是可以打败的,林彪这样重复说。) Q9 T& V9 X: c
  林彪给了我一张各类缴获物资的清单。然后他又重复说,尽管这一胜利意义重大,但别地却继续采用错误的打法。明明吃了败仗,还说“红军无比团结,士气昂扬”。
* }& V1 G* f7 E, E  因为没有空军,红军的防御碉堡(他们自己的)成了敌机的良好目标。“单单第2师就因飞机轰炸损失了四千七百人。碉堡里的战士成了(飞机的)固定目标。许多干部身负三四处伤,毫无包扎,还坚持守堡。他们好多次一直打到最后一个人。在所有干部都牺牲后,许多普通战士自动出来代理指挥碉堡,这已成为普遍现象。”
% y7 f: N  M" M3 P% K“由于我们战略战术上的错误,我们无法同南京军队寻机决战。按照李德同志那一套,只能是分兵把口,与敌人周旋,这种打法对装备和资源均处劣势的我军极为不利。我们完全丧失了进行机动作战、充分发挥我军迅速集结和分散、速战速决的时机。”: m7 y! D4 F& U
  林彪给我念了《战争与革命》一书中他写的题为《论短促突击》这一章的一段:: I. e; J% x1 v
“我军的任务不是迟滞敌人的前进,而是在求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则应让敌人按照其原定计划前进,用不着去仅仅为了阻滞他而去抵抗他。(但并不取消以游击分队引敌前进。——李德)因为敌人一遇到我军的阻滞,他即停止不进而做堡垒,这就减少我们进行机动以大量消灭敌人(但也有例外!——李德)。”
4 ^# ]* h* d5 b4 G8 o  林彪这篇文章于1934年7月5日发表。他怀着轻蔑引用李德在括号中的批注,声称李德是反对“短促突击”的。很清楚,他至少是认定了要由李德这位倒霉的德国人来对江西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因为他在保安担任红军战术训练的领导职务(红军大学校长),看来很明显,毛泽东等中国指挥员是支持他的观点的。  e2 E) f7 f0 y" w' B2 I& L
  林彪率领主力纵队向西北长征。在从四川向甘肃和以保安为中心的新根据地的进军中,大都是由他担任开路先锋,他率领1方面军进行了东征。他还在1935年冬消灭了东北军的几个师,缴获了大量宝贵装备。
" N; F% g" Q. t' a2 k, L  林彪早期在广州时,即在1924—1925年间,就同周恩来结交。他同朱德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1928年又同毛泽东一起上了井冈山,度过了那年的寒冬。1948—1949年,他在东北和华北荣任连战连捷、深受信赖的中共军队司令,并在朝鲜战争中任最高司令官,[]林彪似在最高军事指挥部地位仅次于彭德怀。就资历而论,林彪不及贺龙、萧克、罗炳辉、聂荣臻和叶剑英等人,但他在从南昌起义迄今的整个时期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无人堪与匹敌。
3 W2 A' g5 Q4 D) Y# N, t; }( S/ M' v; G/ D
8月1日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署命令:命令红军大学及总政治部直属毛泽东指挥,所有红二十九军、红三十军各直属独立部队,各省军事部,军委各部门,后方各机关,统归周恩来指挥。任命抗日红军大学校长林彪兼保安城卫戍司令。
* c1 m0 U4 S/ g3 ]* }/ W- n. F5 _/ v- w: K6 F0 @7 J% F7 q
8月4日 毛泽东就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八百人拟移驻河连湾木钵一线致电李富春、萧劲光:询问该地敌情及存粮、吃水、柴、菜等生活条件情况,并望作准备。
0 T% d! O, L$ K+ o( S" w4 }0 U7 k
8月6日 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由顺宁出发移驻木钵。科政治机关制订了七天行军中的政治工作计划,要求开展不说怪话、不逃脱、不掉队的模范行军纪律活动的革命竞赛。6 J! X9 K. ^0 q
, O  R5 j4 p( |: t+ c& Q
8月10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国共两党关系、统一战线问题。会议认为蒋介石由对日退让,镇压革命,改变为愿谈统一战线,同中共来往,是为了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使日本退让,以巩固他的统治。会议决定继续国共谈判;为推动蒋联共抗日,中共在确保对苏区、红军领导的前提下,可以放弃苏区、红军的名称。3 ?4 q- U8 D2 t# A" ?$ q! S

" |! d* c- z# e/ S. R4 P! D8月11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林彪,叶剑英,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宋时轮、宋任穷,李夫克,阎红彦、蔡树藩,谢嵩、刘幼安,戴季英,郭宝珊,钟赤兵:我二、四方面军前锋已抵哈达铺及西固附近,西岷大道被我切断,毛炳文王均鲁大昌惊慌异常,我三个方面军会合之势已成。这一空前的伟大胜利,将兴奋着全苏区全中国的广人群众和同情我们的武装部队,将震惊着我们的敌人。望即根据上次军委总政的电今,分别在部队中、地方群众中广大宣传,并以扩大部队,训练部队,培养干部,争取胜利,巩围苏区,争取白军,联合苏蒙,共同抗日,保卫西北,庆祝红二、四方面军北上胜利,庆祝三个方面军大会合等为中心口号,来作庆祝胜利的动员。
, y6 D. w! j. @: f- a7 u7 N: F
' J5 x( Y" @. \7 B8月12日 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致电左权、聂荣臻:红军大学第一、二两科拟于十月底开始上军事课;第三科过去两个月着重政治,下半期始军事政治并重;目前军事学习尚未开始,不宜调给教导营教员。5 H; T2 F9 z& p* _. m: h3 p4 F
0 h& o8 }+ u. m* O5 [# I
同日 周昆、袁国平于木钵就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情况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林彪:三科八月六日出发经吴起、水湾、台元城、巴州,于十二日全部抵木钵。1 `( ~/ ^/ m8 y

1 D' [: }0 J9 B) h* h8 {8月21日 关于抗日红军大学军事课程安排致电周昆、袁国平:红大各科准备明年一月一日毕业,第一、二科均于十月一日起开始学军事,三个月内以三分之二的时间学军事,三分之一的时间学政治。何涤宙、韩振纪任一、二科军事教员。- i5 y/ x1 S) \& [& }

8 S: W  L: {6 e$ Q8月22日 同毛泽东致电周昆、袁国平:红校第三科游击连应暂勿毕业,继续学习至明年一月一日与三科其它连队同学同时毕业。一、二、两科因学习内容较多,毕业时间延至明年二月一日,每日上课时间改为四小时,各课进度加快,学习军事时间应提前。全国图书目录望交人带来,应买之战略、战役、战术书籍请先电告。
( B' j5 p, H' B; e5 k
% N3 p; N' R% j0 L/ S% {8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肯定蒋介石在国民党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有关抗日的讲话,同时再次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成国共两党合作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 N' s6 ^0 U: l) w! Y  a0 i5 \
( W) n2 o' a) @
8月26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你的信我完全同意。还有一点,就是三科的文化教育(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之一。如你所说的实际与理论并重,文化工具就是实际的一部分。如你所说的实际与理论联系,文化工具乃是能够而且必须用了去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如果学生一切课都学好了,但不能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仍是很有限的。如果一切课学了许多,但不算很多也不算很精,但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的基础工具了。如果你同意此意见,那我想应在二、三两科,在以后的四个月中,把文化课(识字,作文,看书三门)更增加些,我意把它增加到学习时间(包括自修时间)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请你与瑞卿同志考虑这个问题。定期检查时文化应是重要的检查标准之一。6 T2 t5 _4 x; ^# X9 h  N. D

5 f! t! L/ O1 U) z; D) }" f8月28日 中央军委统计红一军团全军八千余人。: q8 q3 y% z3 p$ u% ]8 C
, f4 o; ^( H: N% Q* h4 n$ o1 U
8月29日 周昆、袁国平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林彪:何涤宙、韩振纪拟于九月一日起程去保安,王志涛现任三科战术主任教员,应留一人继续工作;韦国清、谭希林、胡道全病愈后回一科工作。
! s5 t  Y* |: `, C. ~0 @& w" X8 q8 F5 P4 X9 \' G+ f
8月31日 罗贵波在木钵向林彪报告第三科由顺宁到木钵一个月的工作情况。
+ H# [# e# U! F7 W- J% s' N3 p$ V% A: l% B( T
9月1日 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蒋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B& \+ U6 E8 c) \4 Z0 ]

9 R( \2 s* c& k2 r1 ]& M9月7日 毛泽东致电刘鼎:前电请你买军事书,已经去买否?现红校需用甚急,请你快点写信,经南京、北平两处发行军事书的书店索得书目,择要买来,并把书目附来。" @. Q1 S* }0 T- \/ n5 U, b

7 W1 R' W: H1 Q7 j9月13日 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根据西北地区敌军的形势,制定了《静(宁)会(宁)战役计划》,预定集中三个方面军主力,消灭胡宗南部。% I; X/ m0 @5 x( ]3 R9 k1 {

, {" J! M* W3 O+ {0 ]) Z9月15日—17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目前政治形势和统一战线问题。通过《中央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 D' x/ g, I, d( l5 W
. f5 }! A2 r. P9月18日 红一军团特别支队占领界石铺。, n" A) M. L! w% g* O; x- K
* v) i( @$ B! K; A
9月19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夺取宁夏的军事行动问题。( M/ C7 ^. D9 U$ e: A

) K3 K9 ~$ E+ J/ Y! i. d5 z7 V9月26日 毛泽东致电刘鼎,提出不要买普通战术书,只要买战略书、大兵团作战的战役书,中国古时兵法如《孙子》等也买一点,张学良处如有借用一点。
7 y- h# w) S' a, L# a
' F2 X. S% L! l- K  @- |" c9月30日 中央军委决定实行干部津贴制度,由于经济条件不丰裕,从十月起先在高级干部小范围内开始实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林彪、聂荣臻等十二人实行第一级,每人每月津贴费五元。- i" d3 k( c1 v. w

: `  r* z8 M% T6 n" B10月2日 红一方面军进占会宁县城。
8 t' ^0 \6 g& j; y/ Z
5 h, q9 i; e8 v$ p6 E" Q10月7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青江驿、界石堡于第一方面军第七十三师、第一师胜利会师。
/ l; ^: b5 j* h7 \8 }% |* W: s8 J6 V
; U8 O/ K/ Y7 y( u' L- n- E10月9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县城,受到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欢迎。/ ^. q7 g7 B. L+ v3 D

$ Y; |+ w0 _7 z- U; f$ ~9 |10月10日 红军总部于会宁举行了盛大的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 r) o9 |3 B$ m8 H1 C4 U& `

5 ?$ N0 d4 t# r- \7 A10月11日 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发布《十月份作战纲要》,准备集中红军主力夺取宁夏。为统一军事指挥,确定由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组成军委主席团。: _9 d6 i/ b9 M! K

0 f/ _  K1 E$ w/ L! `8 M/ F10月11日—12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政治工作问题。
9 f0 f0 z1 a" h. x
" l) ?6 ]6 ^0 S10月18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到达甘肃会宁老君坡,同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的部队会师。
# c- I" D2 Y0 l. M; e' }2 y# R2 W) M( k  s) o9 Q
10月20日 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林育英、洛甫、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林彪、叶剑英、罗迈、凯丰、彭德怀及各诸同志:四方面军北进以来,得到党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及与一方面军会合之后,士气大增,万众一心,正坚决执行中央正确策略路线与一切,学习一方面军模范经验,努力学统一战线策略,严格党政工作,开展思想斗争,力求战术与组织工作之进步。当此抗日救亡运动开展,三大主力红军会合,并有把握速[达]吾党之策略战略目的。弟望各同志时常指示工作,弟等将用一切努力以完成上述给我之任务。+ s5 E4 Y2 v9 W4 j) ~
  U/ C% B, [4 {; S( R2 j; t
10月22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甘肃静宁东北的兴隆镇、将台堡同第一方面军的第一师、第二师胜利会师。长征全部结束。( l2 W6 {: j) U( l3 w; m4 X

2 A) R# q$ o' U' v" k9 Q10月25日—30日 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奉命从靖远地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 S& F( ^" u& b+ R& |5 B7 {, ~9 q6 v) ]+ b
10月26日 同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贺龙、任弼时、徐向前、陈昌浩、王稼祥、刘伯承等四十六人联名发出《红军将领给蒋总司令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要求蒋介石毅然决然停止进攻红军,与红军携手共赴国防前线,努力杀贼,保卫国土,驱逐日寇,收复失地。
& P( l: ]- i, {: V0 f  x8 \: ^, X1 ^5 K- n! Q
同日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西渡黄河,占领滩头阵地。
! T' A" ^7 Q5 P0 F; j
1 m3 M/ M5 V# _% u10月27日 毛泽东开始每日为抗日红军大学第一科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直持续到十二月。
( n' ~( l: M5 Q3 F6 f0 y2 N" n
10月28日 军委主席团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前敌总指挥部由红一方面军总部兼。
7 B3 x* T. x: z: y* N
; }! t! L( @1 \1 i5 K' E2 L6 a7 ~同日 红五军、红九军西渡黄河。! c7 x( ?" i9 K$ Q! @4 w* N8 U

( L; g% J5 N, o1 B同日 毛泽东发表谈话,重申红军愿与一切国民党军队及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s1 V; u' s) g) y

. K, K* v6 g8 A5 l7 n10月29日 张国焘命令已经过河的部队向西开进。
# ~( L5 q1 F! u" e+ J
/ J6 h1 N% Q5 f: S1 ^11月1日—2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青年团工作。
1 Y5 z, y5 n# O9 n% s. \7 x5 T, `
11月5日 张国焘命令红军河西部队:独立开展一个新局面。3 ^' F$ _" a; x7 x; Q

* ~4 ]- n2 v* f+ ?6 _9 T1 b11月8日 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并致电红军河西部队,决定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成立西路军总指挥部,同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以陈昌浩为主席,统一领导河西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骑兵师、教导团、特务团、妇女团等部队。/ @$ Y/ _- c# a% t: k: `+ v: U% k

% G# y4 Q- e! k9 v& U  ~同日 红五军、红九军奉命编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路军,参加西征。  B& w) F/ m+ I
" s& X8 W( k8 Q3 w! p& m. l) G0 U; V1 P
11月9日 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发出的《局势至此非抗战不足以图存——红军三十八将领致国民革命军西北将领书》:亡国奴的命运威胁著全中国人民,和平久已绝望,牺牲是无可幸免。局势至此,非抗战不足以图存。直至今日,我们犹未闻贵党政府下最后决心,反而见蒋总司令亲临西北,督剿红军。这不能不使全国人民失望,不能不使日寇称快。深望诸先生悬崖勒马,立即停止进攻红军,并与红军携手共赴国防前线,努力杀贼,保卫国土,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只要贵党政府决心抗战,红军愿作前驱,并与你们合作到底。在抗日战线上,红军愿担任一定的战线,保证一定任务的完成。在作战指挥上,红军愿服从全国统一的军事指挥。在未得抗日友军的同意时,红军决不开入抗日友军的防地。我们热诚的盼望诸先生给我们满意的回答。不论诸先生派代表进来,或要我们派代表出去,或即在前线上谈判,我们都愿接受。
, R( ^: V4 q; Q# {, |3 c
, J" r. w% q- \9 j9 P) y11月10日 潘汉年在上海沧州饭店同陈立夫会谈,面交周恩来致陈果夫、陈立夫的信。; H" F: R- Z' ]% U  k; `

4 t+ S0 o% Z. s: F同日 中共中央做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进行根本改造,使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组织,并大批吸收共青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8 G3 E. D) c# s& `0 t3 [
- _7 ?4 n- x* w4 H
11月13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和统一战线问题。
( w, p# j* p8 K6 Y, i' W$ i4 u- }' E) p8 q% C( Y
11月17日 红军于萌城击溃国民党军一个旅的进攻。
& F' i& f& D4 d! H* j' b  ~, y& c
8 B/ l, |' Y) s  u) j# d/ Q11月18日 毛泽东、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朱德、周恩来、贺龙发布《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
7 Y$ Q( }: `4 ]1 w: H- G8 I" F3 e0 b: S: y6 A* j
11月21日 红军在甘肃环县山城堡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军第七十八师一个旅又两个团,于山城堡、惠安堡一线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6 [; z" P  \- ?4 W7 \3 d
: h5 ~) |4 {% J8 G. y# X
同日 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政治委员陈雄阵亡。$ t# @8 b, a+ O2 f6 e1 |
! n* `$ v! b7 _4 Y" ~
同日 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致电中央军委并林彪:建议方面军红军大学的高级班、上级干部科与抗日红军大学第一、二科合并,特务连等与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及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之特科连等合并。
, E/ w7 H+ q+ _2 p5 E0 J1 H& U- C' A$ Y
1 k0 }2 q5 u5 q+ k0 p6 L11月24日 中央军委电令:何畏带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去保安合并到抗日红军大学一科。张宗逊带红四方面军上级干部指挥科、青年队和部分教职员去甘肃环县木钵与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回合,组成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校。
/ v$ D! M* d# N) x1 t7 y& J% Q1 H0 k4 p# ?
11月下旬 致电周昆、袁国平:一、四方面军红校千人已遵军委开曲子,由你们接收。除应立即准备房子与粮外,并应立即在三科全体人员中作极深入普遍的政治动员,准备最热烈欢迎他们,对他们要有正确的态度,要使三科一切能向他们表示模范领导作用,要动员原有学员,要学习他们长处。新旧学员兄弟的团结是保证一、四方面军兄弟团结的重要条件。二、他们到后应即迅速了解他们情形,新的教育计划及一切需解决的问题均由你们提意见。三、经费教员马匹杂务人员及一切望你们提出预算具报。
5 ~6 j$ J7 w! \5 E* R: {2 H
3 S, z2 m2 ]! v$ i: O) \11月26日 周恩来到环县主持会议宣布军委决定:红二、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与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合并,组成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校。红二、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干部指挥科合并成立抗日红军大学上级干部大队,张宗逊任大队长。, t! c) V# C" L
5 p8 q% s) X" _( ^% V
11月28日 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学员由谭家述带领到达木钵,编入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校。
6 P1 p& s. u. P5 s( _
6 g, h+ h% |# t7 K% t8 @11月30日 参加欢迎朱德、张国焘到延安的欢迎会。  I4 z, n* u6 K- ~8 I4 `

5 [# C) [7 D; l3 L7 u3 o6 @5 B12月1日 同毛泽东、朱德等十九位红军将领率中国人民红军致书蒋介石,批评他调集胡宗南等部共二百六十个团进攻红军和苏区;希望他当机立断,化敌为友,共同抗日。信中写道:“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择一。徘徊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之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言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
3 m+ {* x  B; ]6 \: d/ d# U9 j& E4 E; |3 U* R
12月4日 蒋介石飞抵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继续剿共或者撤出陕西。张学良慷慨陈词进行哭谏。
" I' q6 t6 n4 h4 [' \# @; V$ J* V! ~5 N- a; @
12月5日 陪同毛泽东、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张国焘到抗日红军大学第一科驻地参观。第一科全体同学举行欢迎会。7 l: n* X$ a  V/ I1 [6 r! A5 {1 e
6 v0 X0 T2 f4 b
12月6日 主持抗日红军大学为欢迎朱德、张国焘而举行的联欢大会。朱德、张国焘、毛泽东、博古先后讲话。% a. L% A, T' v' L

' X' @4 l* h$ `7 D  F9 g12月7日 张国焘取消中共中央西北军事委员会;毛泽东取消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为成员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张国焘,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项英、林彪、王稼祥、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关向应、叶剑英、陈毅、萧克、董振堂、徐海东、聂荣臻、郭洪涛、张云逸、王维舟。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刘伯承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任中国工农红军副总参谋长。王稼祥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i( S" [6 E! E) e0 x

6 X! o" L/ X5 l# D' F# m* z. q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通电转发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关于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组织的命令。从此,中国工农红军在组织上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 ]7 s$ O& g* j2 E

/ U! ~$ o% H7 r. ?; l4 H" O/ f同日 被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任命为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
, e7 n2 R6 D9 z- t! S9 w& W/ Z: C. d2 Z' O. v2 s+ {) y, S8 x
同日 中央军委任命刘伯承为抗日红军大学副校长。- \9 N; c. N7 {. K5 x3 F- R3 p
: o6 G$ c0 t4 s5 `
12月9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发布第二号通令:任命林彪兼红军大学第一校(原红大本部及第一、第二科)校长兼政委,罗瑞卿兼第一校教育长,傅钟、莫文骅为第一校政治部正副主任,刘亚楼、何滁宙为训练处正副处长,杨立三为校务处处长,杜理卿、何畏为第二期第一科科长、政委,苏振华、方正平为第二期第二科科长、政委;任命刘伯承兼第二校校长,袁国平为政委,周昆为教育长,张际春、罗贵波为政治部正副主任,郭化若、苏进为训练处正副处长,谢翰文、张令彬为校务处正副处长,张宗逊为上干队队长,陈伯钧为步兵团长,张子意、黄欧东为步兵团正副政委,韦国清为特科营长。
( E1 I; \) l  |5 j$ e
2 u8 K) H0 }0 d9 A) B) F同日 西安爱国学生举行纪念一二九周年运动,并去华清池向蒋介石请愿,被张学良劝阻返回。
, J% z4 H3 f7 W+ Z' g8 L" E- h# o/ e. ~# J+ m6 w7 `
12月11日 致电周昆、袁国平: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千人欲遵军委批示开往曲子镇,由你们接收,除应立即准备房屋与粮食外,并在三科全体人员中作极深入普遍的政治动员,准备最热烈地欢迎他们;对他们要有最正确的态度,三科要起模范作用,动员学习他们的长处,保证作好一、四方面军的兄弟团结,应迅速了解他们的情况,提出新的教育计划及一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 r1 P  K4 m) a3 k: m/ G
$ H) w% ~" f6 A* {/ m12月12日 国民党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兼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国民党陕西绥靖公署主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上将联合发动旨在停止内战的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后通电全国,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4 t* a* K( r- ]
/ m8 r* _" l  k  [' M( D
12月13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
! ^; }. N$ t- A, Z- X
( u1 V+ W  P+ ~4 n  p12月14日 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义、彭德怀、贺龙、萧克、徐海东、徐向前联名致电张学良和杨虎城。声明全体红军和苏区人民坚决支持张、杨二位将军的革命事业,全国民众和全国民党的大多数人士,无不渴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汉卿、虎臣〔城〕两将军勋鉴:甲、文日举义,元凶就逮,抗日救亡,举国同情,弟等率领全部红军与全苏区人民坚决赞助二将军领导之革命事业,谨就所见略陈如次。乙、日本决定压迫南京扩大内战,俾遂其灭亡我国之谋。南京一部分亲日分子接受日本指示,继续发展蒋氏对外和平对内战争之政策,准备向西北大举压迫。然而全国民众、国民党之大多数、各省有力军人无不渴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热烈欢迎西安之抗日起义,反对日本与中国汉奸之阴谋。丙、我们行动方针似应立即进行如次各项,应急变:(一)立即宜布西北抗日援绥联军之组成,以张学良为西北抗日援绥联军总司令;东北军编为西北抗日援绥联军第一集团军,张学良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十七路军编为第二集团军,杨虎臣为总司令;红军编为第三集团军。朱德为总司令。设立西北抗日援绥军事政治委员会,以三个集团军高级将领为委员,每集团三人至五人,以张学良、杨虎臣、朱德三人为主席团,张为主席、杨、朱为副,统一军事政治领导。以上组织如荷同意,立即以三方抗日救亡联席会议名义向全军全国宣布。此外,极力争取阎锡山先生及全国其他爱国将领加入,推阎锡山先生为全国抗日援绥联军总司令。(二)目前军事步骤:抗日援绥联军三部主力应集中于以西安、平凉为中心之地区,发扬士气,巩固团结,与敌决战,各个击破之。在目前三星期内,由杨兄所部固守西安城,张兄所部及弟部担任野战。如荷同意,弟部主力可于一星期内到达西峰镇,尔后或增援西安,或增援固原,依情况决定;弟军一部则在定、盐、环钳制胡敌,另一部则在肤、甘钳制汤敌。王以哲兄部仍在固原防御胡敌,于学忠部仍守兰州。只要打得几个胜仗,即可大大开展战局,即有若干失利,亦于大局无碍。以上第一个步骤实现之后,依情况再决第二步。(三)目前第一要务是巩固内部,战胜敌人,提议:子、在联军三部分中一致提出下列十个口号: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联合起来;抗日军队同抗日人民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召集救国会议,建立救国政府;争取人民自由;反对日本灭亡中国,反对汉奸扩大内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中国而战,为援助绥远而战,为收复东北而战;抗日联军万岁!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万岁!丑、在部队中进行热烈的政治鼓动。寅、肃清部队中之亲蒋分子。卯、鼓动全军战斗勇气,造成至死不屈精神。以上各项作为弟等之提议,敬祈需择,时机迫切,稍纵即逝,倘承英断采纳,合作幸甚,革命幸甚,并乞电复。! B1 C/ D' c8 q8 H, B. I6 Y

2 o, S+ m2 Y/ f" c同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和总政治部任命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朱瑞为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邓小平继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L$ B- s, C+ g# s+ V! g
0 b. W/ c  d4 x
同日 国民党西北“剿总”撤消,正式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张学良、杨虎成分任正副主任委员。
- a0 z" k# v1 h% V5 r7 K# K* F' b; S( a
12月15日 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林祖涵、徐特立、王稼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任弼时、林彪、徐向前、陈昌浩、徐海东等红军将领十五人联名发表电文,电文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呼吁南京政府实行“国共合作,化敌为友,共赴国仇”;建议南京政府“接受张、杨二氏主张,停止正在发动之内战,罢免蒋氏,交付国人裁判,联合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组织统一战线政府”;“开放言论自由,启封爱国刊物,释放爱国人犯,举内战之全军,立即开赴晋绥,抗御日冠”。, _" S* a) \* P) Z% O6 y
4 \$ ?: ^( b. A0 L1 O* y( H  F
12月16日 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讨伐张、杨,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下设东、西两集团军,刘峙、顾祝同分任司令。
  h; b3 v& z: |, {0 m) a* M; U+ R6 G3 R1 h
12月17日 蒋介石令何应钦十九日前停止军事行动。. q) m" y/ P; [$ v/ I2 n
" R( G# {- R  }5 N! k1 R- i
同日 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九人飞抵西安,参加谋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 f' S: Z& Z& v4 K" c1 c
/ z4 b. q- L' o  {
同日 周恩来会晤张学良。* M1 A! e- {' _& `1 r- }
. z, K6 K* E7 I' F$ v
12月18日 周恩来会晤杨虎城。
( d- K6 }" s7 A" f& L" m* J
% |- T: m) l0 _# o. `$ n' |8 |12月19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讨论西安事变问题。会后发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及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通电》、《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通电提出双方军队暂以潼关为界,由南京方面召开和平会议,团结全国,一致抗日。《指示》向党内指出:(一)我们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二)推动南京走向进一步抗日;(三)给张学良、杨虎成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使之彻底实现发动西安事变的抗日主张;(四)准备在讨伐军进攻时给以严重打击,这样防御战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驻扎的发动。
6 F3 {- k# \# d: ^! Y: B. L( v% f6 w
12月20日 宋子文到达西安。
7 W5 G) t2 s( v, S
9 Z! g) b2 L0 @' c. W! L% ~12月22日 宋子文、宋美龄、端纳、蒋鼎文再次抵达西安。. ]2 ?4 i* F5 q8 w/ F
  r1 ^. i4 w# h% Z% E! m& D/ e
12月23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是否宣布与张、杨部队组成西北抗日联军和参加军事政治委员会。+ |: d% A$ G  W
& e' g& B' q2 X( Y# H% Y! w
12月24日 周恩来、张学良、杨虎成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达成协议如下:(一)孔、宋组行政院,肃清亲日派。(二)中央军撤兵并调离西北。(三)蒋允许会后释放爱国领袖。(四)苏维埃、红军仍旧。两宋担保蒋停止剿共,并经张学良接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变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五)开发政权,召集救国会议。(六)分批释放政治犯。(七)抗战发动,中共公开。(八)联俄,与英、美、法联络。(九)蒋回后通电自责,辞行政院长职。蒋介石向张学良表示同意:(一)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外,中央军决定离开西北。(二)委任孔祥熙、宋子文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要孔、宋与张学良商组政府名单。决定令何应钦出洋,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三)回南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四)联红容共,现在红军、苏区不变,经过张学良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五)立即召开国民党会。(六)联俄联英美。" ^, ?& `2 P( }) T) x

' j/ D9 h( |+ U4 n8 R同日 晚上,周恩来亲自会见蒋介石,达成谈判。
4 |. V( `; x* e
  R  M' m+ {7 k: d12月24日前后 同杨成武谈怎样当师长:一、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又比方,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多用脑子,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著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我们最喜欢勤快的干部,提倡勤快,反对懒。二、要摸清上级的意图。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灭敌人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高度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三、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主席早就讲了的。对于敌情、地形、部队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著,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串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穿]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中。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它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採用什么打法,等等。只要摸清了敌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像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调查研究也包括多读一些书,首先要研究和读好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和主席的各种指示。不仅要读革命的书,还要好好研究敌人,经常总结经验教训。这样,自己才有锐利的思想武器,才能针对敌情找到克敌制胜的好办法,把力量用到刀刃上。四、要有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著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的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景,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著,掌握主动,稳操胜券。你们强渡乌江的战斗所以能够很快地突过去,就是因为你们在战前熟悉了地图,细致地进行了战场勘察,正确地选择了渡河点。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出发来找答案。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心中无数,措手不及。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六、要及时下达决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敌人的士兵多是穷人出身,同革命军人打仗,它的战斗力不会强,不能同我们比。你看,泸定桥不是冒过去了?直罗镇那个晚上的战斗,不是以一个连打垮了敌人一个团的进攻?一点险不敢冒就打胜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战例。我们这样讲,不是提倡冒险主义,不是无根据地冒险,这种冒险是有根据的。其实,这并非冒险。就是我们的部队是党领导的,是毛主席教养出来的部队,不怕苦、不怕死、勇敢、聪明、有纪律,坚决执行命令,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打仗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群众站在我们这一边,是帮助我们的。我们依靠人民群众,就可以把敌人封锁起来,就可以把敌人变成聋子、瞎子、傻子。这种政治上的优势是我们独有的,在战斗中可以转化为一股巨大的物质力量。有了这一条,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时就可以下决心打。对于比较弱的敌人,对没有或者缺乏准备的敌人,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也可以打,可以把它消灭。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要勤快,要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所以,班子问题,从领导角度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做好工作,带好部队,打好仗的关键。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著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衝、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著。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著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只有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乾脆利索,要一杆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子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通过他们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有了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有了坚强的政治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战术、技术也要练好,特别是技术,如果枪打不准,战场上就不能消灭敌人,不能解决战斗。因此,军事训练不能马虎,党政工作要领导好训练。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部队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有了好的战斗作风,再加上过硬的作战本领,如虎添翼,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军事指挥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政治,要亲自做政治工作。调一批政治干部去做军事干部,不仅不会削弱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加强了部队的政治工作。[]
7 t) l; Z( _) z  ~4 k4 H- r3 ?/ F- o7 q$ L7 l0 p
12月25日 张学良陪送蒋介石离开西安飞抵洛阳。/ u$ c$ U  I  S
& e; @- g4 c% e2 P0 N1 ?. |
同日 国民党军东北军为集中兵力应付国民党中央军的进攻,撤离延安,红二十八军接管延安。  O) ^( J6 e8 k- H

: i$ C% X8 p& Q12月26日 张学良陪送蒋介石自洛阳返回南京。并在南京国民党政府被扣留。
$ W- _& Z! U: p' F) o- F
6 z/ x4 p# h+ l' V7 z同日 红军主力抵达庆阳地区。
7 E0 G  I& Q0 }  C1 g+ F: K1 y
2 i- Q, T$ F6 V/ K& i12月27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工作。
. d) @6 \+ o$ y: y: s6 g3 }% C. ~1 h, p: ?/ w7 g
同日 红军主力抵达庆阳南北地区。
# [; n" y3 Q: ]) _: g1 t$ |
4 N0 O8 v4 n5 \) B  ?同日 同徐向前、左权等在红军中的黄埔军校学生发出《致全国黄埔同学书》。
' s; N7 a+ _, G: v
% \3 I( v3 H/ M2 U) t$ w# [8 `12月28日 毛泽东到抗日红军大学作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报告。" F$ d! M. U3 t9 h9 b  W1 g3 v

7 [( U1 `0 U9 {8 j+ a4 C( k12月31日 张学良被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次日蒋介石呈请国民政府特赦张学良。; E9 L2 Y2 G1 {2 }, T
. v- [; [+ {9 v6 u
12月 朱德在抗日红军大学讲授《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
, V6 [$ b* Z+ b; q
8 I+ [9 m; w8 R9 E; N5 D: j. ~同月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第一期学员于十二月底毕业。& Z6 ^( D: [2 r) @
  f# x: q7 u. Z) ~$ e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90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37年 30岁
/ ~$ o; d3 g, K3 `* P( F, @+ M2 ?/ f1 Z
1月1日 中革军委主席团发布命令:红军及地方部队停止向国民党中央军及马洪逵等部进攻。
$ w# ?5 x2 R: r5 O- f% k! X4 L
( E; s" C( q! W4 Y6 J. Q1月3日 南京国民党政府调集三十至四十个师的兵力,向西安逼近。
* L, u. v3 b4 l- q5 {$ B: X
4 `" c- ~7 N5 N  z$ [2 w! f" T% ?1月4日 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张学良所处十年有期徒刑本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7 c$ Z1 h. R& m, |8 c* v+ j% K

+ `, M8 C: T9 N; p" w2 U# l1月5日 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杨虎成、于学忠撤职留用。任命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孙蔚如为陕西省政府主席。3 z+ W6 t8 |( i1 t
) x' x' o: R: P3 i
1月6日 国民党政府宣布撤消原西北剿匪总司令部。9 l, G& Y% O# N. F4 o% }) a$ ]" l
1 f8 z" O, X- A% L7 i
1月7日 红军主力部队进抵三原、泾县、富平一带。
  J2 s/ l  G7 k
5 B  N  z  s8 {. _) z8 s1 N1月8日 毛泽东发布命令:红军避免与东北军、西北军于同一战场作战,在不违背联军战略意图下保持独立指挥,番号统称抗日联军。
) m& v5 C/ X* y' c- B  e; x- N2 m1 x  N; n" e8 G7 n; y" ~
1月13日 中共中央由保安县城迁往西安事变后和平接收的城市延安。
6 G, K* m* X) M4 |9 v4 O9 V& c7 m7 e9 |' Z* ?/ H
同日 中央军委统计红一军团全军八千一百六十五人。
; h0 s7 n# T$ S3 O; r, `& v' e; u# l/ S' e# U, R3 @  y
1月19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并左权、聂荣臻、徐向前、程子华等:“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址设延安。现有七个队,共五百人,红一、五军团学生到校后,即正式开学典礼。并调陈赓、杨得志、萧华、李天佑来校学习。
9 I4 `6 A) n! G: D$ B" L. E; m/ S
7 b( [( R" J+ u' o  V9 b1月20日 红军大学第一校、第二校跟随中共中央迁往延安,并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兼第一分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任副校长兼第二分校校长。
0 _% c8 m0 V3 L; W% g
% R' E/ O% y9 f同日 红军原第五军团军团长、现第五军军长董振堂在甘肃高台县城阵亡,红军第五军及骑兵师在甘肃高台县城全军覆灭。
6 @1 S( @, t- M
& o  ~/ _+ P5 s; E. {1月21日 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举行第二期开学典礼。学校成立教育委员会,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林彪、刘伯承、傅钟、罗瑞卿、刘亚楼、杨立三、莫文骅。学校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副部长何涤宙;政治部主任傅钟、政治部副主任兼校总支书记莫文骅;校务部长杨立三、副部长周文龙。大学部第一队队长陈赓;第二队队长倪志亮;第三队队长谭希林;第四队队长韩振纪;第五队队长苏振华;第六队队长曹里怀;第七队队长贾若瑜;第八队队长方正平;第九队队长聂鹤亭;第十队队长边章伍;第十一队队长何长工;第十二队队长刘忠;第十三队队长谢翰文;第十四队队长谭家述;女生区队区队长金维映。$ n$ U; L( B# S( i$ s
' e7 }; ~0 I, {4 N) \( R
同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共编十四个队,学员一千三百六十二人。其中第一队、第二队训练团以上高级干部,学员中有陈赓、罗炳辉、张际春、胡耀邦、何长工、周子昆、赖传珠、杨得志、姬鹏飞、曾希圣、康克清、邵式平、陈奇涵、陈克寒、王诤、刘希平、刘型、姚继鸣、刘转连、王集成、王宗槐、乐少华、李干辉、王尚荣、谭友林、戴季英、黄春圃、谢翰文、姚喆、张罕涛、伍云甫、倪志亮、方正平、王赤军、余秋里、汤平、张震、张国华、马文波、谢振华、梁兴初、萧望东、胡立教、贺庆积、李宗贵、赖毅、王维舟、周纯全、黄志勇、李中权、陈宗尧、谭政文、王波、谭家述、曹里怀等;第三队至第八队训练红军营、连干部。- c. B# I& z& w! m
+ o' b8 u! D' d. X  t0 ?0 a; I
同日 同副校长刘伯承颁布招生广告。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招生广告:一、宗旨:本校直属于抗日人民红军中央军事委员会,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二、资格:凡有志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具有高小毕业或同等文化程度,身体强健,无嗜好及暗疾者均可授考。三、年龄:十八岁以上二十八岁以下。四、报名日期:一月二十五日起二月二十五日止。五、报名地址:凡欲投考者须亲至三原城内南街,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内本校招生处报名。六、考试日期:随到随考。七、考试科目:(一)政治测验;(二)作文;(三)口试;(四)体格检查。八、录取人数:一千名录取后,由招生处负责送往延安本校。九、待遇:被服膳食书籍文具均由本校供给。十、教育科目:(一)政治常识;(二)中国革命问题;(三)世界现实;(四)抗日统一战线;(五)群众工作;(六)军事常识。十一、毕业期限:六个月毕业。十二、校址:延安城。校长林彪、副校长刘伯承。公历一九三七年一月廿一日。
! P7 p6 n% ]7 w( Y2 e) B% n
) Y3 A- c" _) g" T' \; q5 f2 {1月24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当前时局和准备同国民党谈判问题。  Q- u2 f/ e1 D
+ p: [- s$ W+ E& j) j  [
1月25日 同毛泽东、朱德、张国焘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就抗大第二校培养连级干部问题指出:二、四方面军学生已在庆阳上课,一方面军应即选送四个连的学生来,“其方法由此次毕业生上前方者,替换连排干部来学习,再则由班排提升替换来学习”;“你们对红大教育方针有何意见,盼电复军委。”
2 h; _4 K  Z+ D6 i# x! l
( \1 [3 n3 ^# f4 V, i  e同日 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由洛阳县安吴堡移驻云阳镇。. U! ^. U9 r! w" m, E( W" @" _
* C! @2 h0 r. w6 E) l  u( g* t
1月 董必武任抗大第四大队政委兼党的总分支部书记。% v: D  _# S& [

) t! g" J9 m- a同月 上级干部大队由木钵赴延安,编为抗大第二期的第六、第七队。
) c4 E6 x. t" j" `; B' \" h/ z" z; p5 K, D3 _% E6 W1 B
2月6日 张国焘在延安向中共中央作《从现在来看过去》的书面检讨。
* s; C- n' l# D* p
" Z# K% r, D5 g& F' U8 s4 i0 Q5 y2月8日 南京国民党军一个师开入西安。5 I1 f. U( p/ j* E2 j3 M3 W! U4 T/ b
* e+ ~  g1 e4 C: [7 N: [
2月9日 罗瑞卿随中共中央代表团从西安返回延安,仍任抗大教育长。& ^; |3 E  l& |+ G/ ~% e5 D

+ X1 @+ i$ V3 `+ h2 V1 \# T& a* r同日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进驻西安。
' ?3 W$ ?5 d+ U3 }/ C  a& ^  e# Q' D
/ c' P4 g! t: x+ ?7 }3 N* l2月11日 由于校舍及教学用具十分紧张,只能供现有学生之用,抗大决定自二月二十二日起停止收编学生,但师以上干部例外。& @( M- o  E$ i; I

1 l! t# c7 B2 s$ s* ~4 y2月12日 周恩来、叶剑英、博古以中共代表的身份与国民党代表顾祝同、贺衷寒、张冲在西安举行会谈。
' ~/ i6 r% V6 `) h* b+ h
& X% F7 c) W4 m# w5 m4 b/ n7 z  q2月27日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二军、骑兵团组成援西军,西进支持西路军。; k5 m" F4 b- L
: ~: E; E9 j+ r" t. z
2月28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西安事变中党与群众工作。% |) z# t/ O/ V- \) C( O
  C! [0 B- K6 M8 {4 y, O
3月2日 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开学。在抗大第二期开学典礼上讲话:同学们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四大校风。我们的任务是光荣伟大的,时间是比较短促的。以短促的时间学习一些更中心、更具体的东西,必须认真做到“理论与实际联系”,“少而精”的两大原则。[]
: z* m8 B  U# n1 D# A' E# c$ `- `, U1 u
3月12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问题。
* T+ r5 B/ `" p, }% Z, |6 A. ]
4 K  m3 G' ~3 n& G1 x4 i3月16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财政问题。: C- t: n; S( S' M1 Q: k1 Q6 q3 ?; m
% ^; t! J$ b% ]3 [
3月22日 罗瑞卿在奉命考察各军后,写书面报告给毛泽东、张闻天、林彪,汇报各军的实际情况。& _. P. t4 P% c" J4 y. x
7 Y! t; ^" d1 f2 B
3月23日—26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第一阶段讨论西安事变和国民党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毛泽东、张闻天、朱德、林彪、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罗荣桓等二十六人出席会议。
" H+ \' e  M8 C/ X. s, O7 I& h3 n  L2 I' Q2 M
3月27日—30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张国焘的错误。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朱德、张国焘、何克全、林伯渠、林彪、彭德怀、任弼时、贺龙、董必武、罗荣桓等五十六人出席。$ F! K& s- m+ C: R

" L! E4 U8 s! I& I0 u0 M3月30日 周恩来携带同蒋介石联系的密码飞西安。同顾祝同谈判接济红军给养问题。( U5 v; Q# j* g/ h6 Z9 Y

# O: P- ?5 ~' K1 Z# x4 |3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决定指出:张国焘同志在四方面军的领导工作中,犯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的原则的错误。这些错误在鄂豫皖苏区的工作中已经开始存在着,在川陕苏区中尤其在他的最后一时期,已经形成为整个政治路线的错误。从退出川陕苏区到成立第二中央为止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退却路线与军阀主义的登峰造极的时期。这是反党反中央的路线。, u; i/ M" x2 [2 M1 _$ t
& Z) {& S' U, @' o- R  O
4月3日 同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致电叶剑英。剑英同志:甲、向顾主任祝同声明,关于彼方对河西红军见危不救故意使其消灭一事,引起了红军中特别是四方面军中极大的愤慨,认为彼方有急难时,我方不食旧仇全力协助了彼方,而彼方对河西红军则采取此残酷无情态度,殊失大政党风度,关于此事之政治责任,我方保留质问与追究之权。乙、现集凉州之俘虏六千人,要求顾主任迅即电马步芳,全部调来平凉,经过关师长麟征驻地移至四方面军归队,请彼注意切勿再有残害与压迫之事。到兰州时我方派人前往招待。丙、对徐向前、陈昌浩二同志及其他干部,如为马步芳所虏,应严令马不得加以任何残害行为。丁、对河西余部,请顾令马不得再行追击,依其转赴新疆受盛世才收编。以上各项即交涉见复。
1 x7 b! l" a' X9 _
0 t- A- @" @4 v, u" a3 e0 W4月15日 中共中央发表《告全党同志书》,指出:国民党三中全会后,国内和平已基本实现,中国革命的形势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4 [5 Y) c- X+ L" P5 y7 c
: |: ?% G9 j9 b6 n4月20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草案》和民族统一联盟问题。# W$ I- c3 x7 S8 ?

) D' P3 K  }% L3 ?( ]( h3 P5月1日 率抗大全体教职员学员致电中央苏区党代会,祝贺大会胜利召开。' r+ m- n0 c) K7 E& j$ y
' P% j, S" K+ ^- j
5月2日—14日 出席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会议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其中正式代表二百二十六人,列席代表七十四人。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
! b! A% P' M6 a  ?' \0 B$ P0 Y. U( q: J) T# d
5月8日 在大会上讨论毛泽东所作《目前政治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并同张闻天、聂荣臻、王新亭、徐海东等先后作发言讲话。7 U) E0 W# i% Y* t0 F$ b% k" ?
/ ~. X6 ]3 f* g6 r' e5 {( Y! @9 o
5月16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 i/ b) Z( X5 Y8 o7 p. W# l( C" u6 a) H' j5 @# c7 ?6 H
同日 参加罗荣桓同林月琴的婚礼。
' n1 \0 ~# h4 w# q+ N3 W: ]2 F; W3 ^* E" M+ F8 D) L2 N
5月17日—6月10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白区工作会议。刘少奇在会上作《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 N0 l. q; l. n1 s9 Z: B; d0 F9 K

% r' \2 d* K! e) \+ u5月 在延安同陕北米脂人张梅(原名:刘新民)结婚。7 r2 a$ u$ f: T  \7 a
8 g7 q4 r' v9 x& Y# [8 D% k: ?
5月—8月 毛泽东到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每周两次,每次四小时,历时三个月。后来毛泽东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两篇哲学著作,就是在抗大讲课所用讲稿的主要部分。& L! m) [3 [! |! E
+ |" x$ }  ]9 v$ }. x
6月1日—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在中央白区工作会议上对刘少奇作的《党与群众工作》报告所引起的争论。0 T, }5 ?5 [8 v$ c) U7 f
$ c4 q+ k% q/ U' R+ f$ k* @
6月12日 同毛泽东、朱德、萧劲光、李德(奥托·布劳恩)等五人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军事研究委员会委员。设立军事研究委员会,目的在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提高红军的军事知识,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民族革命战争。军事研究会主任朱德,秘书长萧劲光,编委会主任李德,译委会主任伍修权。
1 x" u% u, y0 }
8 L) v% h& ]$ N5 y6月27日 周恩来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和平、抗日与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的报告。* A2 V  ^; Z: |7 F1 G  Y, }0 Q

2 i  N* I% }% A4 S9 B0 \6月30日 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致电毛泽东、林彪:前方被遣散之老弱人员,一律按中革军委规定从优发给退伍金,退伍证书和路费。6 S- ^0 T3 o: }5 J( D2 e
! x% w1 R7 L" V% }! J, Y5 s
7月4日 周恩来、博古等到达西安。2 X2 c, X1 n( v" e3 P, q9 p
  ]0 t& U) R) A* o6 A; c) v5 r
7月7日 日本华北驻屯军借演习为名突然发动了对宛平县城的进攻。驻守卢沟桥附近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一一零旅在旅长何基沣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i. F, ^) K& q6 ]# e

- o+ a# |) ~8 e. c同日 周恩来、博古等到达上海。  s4 C8 Q8 g: Z& n$ W  P
% b8 M! ~: i  V2 {/ v) F
7月8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工作方针问题给北方局的指示:坚决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寸土。8 S4 L. L9 T+ }9 S4 q8 X7 ~
& e9 {& g; h8 d$ y" D& h( c8 r
同日 中共中央通电全国,拥护二十九军抗战,主张发动全民族立即对日抗战。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g, e) H3 b( Q  t, j) E

3 p" f- y- t) r* a" d同日 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联名致电蒋介石: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施其武装攫取华北之既定步骤,闻讯之下,悲愤莫名!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严令廿九军,奋勇抵抗,并本三中全会御侮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营待命。/ ^  S" C. c8 d1 L

* n) \& ], Y4 `& {4 _同日 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徐向前等红军将来致电驻守在平津一带的第二十九军领导人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冯治安:望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0 f; B# z) \" l
$ V0 Z: s) i( z" J! |. w( ]
7月9日 同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左权、萧克、徐海东联名致电林森、蒋介石、冯玉祥、汪精卫、阎锡山、顾祝同、何应钦等:日本法西斯蒂,肆其侵略故伎,造成虞晚卢沟桥宛平事件,杀伤我国军民,强占我国土地。此种盗匪行为,流血惨剧,破坏国际信义和平之行为,充分暴露其侵占华北灭亡我国之野心变本加厉。我冀察当局及二十九军将士,为自卫而抗战,誓保国土、忠义壮烈,实为我大中华民族之男儿之良好楷模。德怀等以抗日救国为职志,枕戈待旦,请缨杀敌,巳非一日,当华北危急存亡之紧要关头,敬敢吁请我国民政府迅调大军增援河北,勿使忠勇之廿九军陷于孤军抗战,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命为抗日前驱,与日寇决一死战,仅此电达,敬候钧命。
  C' t% a( l2 u7 _) o, t+ e, {% w2 G  ~* T4 v0 y5 O$ E" Z
7月13日 周恩来、博古会见蒋鼎文、宋子文,商谈红军改编人数及指挥机关问题。* i' p: S& _# M9 z" ^

1 L, r* P/ N& k% X6 @+ f* a) K7月14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及加强抗日战争教育问题》的命令。军委主席团致电彭(德怀)总指挥,任(弼时)政委、林(彪)校长,各方面军,各军团,各军,各师,各团及各军事学校,首长同志们:(甲)日本大举向华北出兵,国家危急,二十九军正在抗战,国民政府已调派援军,全国救亡运动正在奋起,我抗日红军,有开赴前线增援友军并配合友军消灭野蛮日军之任务。(乙)令到着即以军为单位,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同时增加抗日政治课程,对干部及兵员教授东四省及华北五省地理,教授日本现状。军事训练着重雪[实]地战斗,夜间动作,袭击战斗,防空技术,长途行军,无后方作战等项,各军事学校大体同此办理。以上各项限十天完毕,听候出动命令。(此命令对红军公开宣布,惟对日寇及汉奸分子严守秘密,不得疏忽)。
9 [, f1 C2 y: c$ z4 @, e
5 L  P1 y; z6 G8 E. v" a' f/ Y同日 日军大举进攻北平、天津。
1 c5 p( k- Z/ f) Y: u8 `7 D" o* k' m) q  q
7月15日 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重申共产党和红军愿在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实行民主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总目标下,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撤消苏维埃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待命出征。
( e- y0 w- W5 s6 a$ N/ }7 _, l% n+ i3 F) q; X$ x$ r
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准备对日实行抗战。/ \8 M9 N& n7 m& F. X
3 Z5 i4 ], `" l/ [6 G) T
7月18日 朱德自延安出发,前往陕西泾阳县云阳镇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
- q& C) R9 ?. O; ]7 E" ]9 R% N- c- }  w7 c, f" c& x( J% c
7月18日—27日 同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参加在泾阳县云阳镇前敌总指挥部召开的红军高级干部会议,总结过去工作,研究讨论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后的政治工作等问题。$ ], ~5 K0 [- `3 L
# I& U9 O3 }/ ~7 ^
7月23日 朱德抵达云阳镇。朱德到达云阳镇后,就同周恩来、博古等参加前敌总指挥部召开的红军高级干部会议。) e/ ^2 e: b& u% F2 A! x' v+ C  a9 t5 O$ C

7 P0 @2 n7 I* ?  O6 w+ a7月28日 周恩来、博古等到达延安,同中共中央领导人商议红军改编出动抗日事,决定:立即争取西安行营同意,红军集中三原改编,编足四万五千人,三个师上设总指挥部(将来可让步为军部),朱德任正职、彭德怀任副职。
4 \9 P$ W8 M. F6 e+ Z+ D2 c; s3 Z" C. m
同日 阎锡山给毛泽东回信:国事危急,赖非集合全国财力人力,不足以度此难关,愿与先生共赴国难。
; A0 R; o" s: q) _4 z0 u! C$ [* J
7月29日 北平陷落。" X! `7 {# P& d

9 h8 ]/ I: j  e" H. \7 G, q7月30日 天津陷落。
1 w) K- J2 z: C/ k& l! C: F5 q4 @* y1 P0 f
7月31日 阎锡山通知在太原的彭雪枫,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代表的名义公开进行活动。- s: ]* c) u  g4 j" ]8 z" L7 m

+ u# L0 A8 j  h0 h$ z8月1日 红一军团奉命由正宁向红军前敌指挥部所在地陕西三原集结。+ N. X5 z/ x: }3 `) n9 V4 C

& i# R' d% V$ M: }) q同日 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开学。学员共计一千二百七十二人。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刘亚楼、秘书长曹里怀;训练部长许光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副主任胡耀邦;校务部长杨至诚、副部长周文龙;第一大队大队长冯达飞、政治协理员王赤军;第二大队大队长苏振华、政治协理员穰明德;第三大队大队长刘忠、政治协理员李干辉。
# I! W& |. [8 \, ]/ G, B/ u
  y2 k0 k- X0 e( V* S同日 致电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前方及步校可调二百个连以上干部来学军事,凡有较多作战经验之军事指挥员或政治委员、参谋人员都入抗大。第三期学生条件:一、政治坚定,意识正确;二、文化水平至少能看懂新中华报;三、作战勇敢;四、身体健康。
3 V$ x7 X, D3 ~& w
" {. n( t+ \0 `4 B9 F: H: Z8月3日 毛泽东致电叶剑英:延安即将断炊,抗大三千人即日南移,请一面通知行营,一面与孙蔚如交涉让出三原作该校驻地,否则让出耀县。/ m2 s: V0 R0 `+ p+ A3 @  @) o

# c: ]$ w. h1 k3 @, }3 N; F! Q8月6日 红一军团奉命在三原云阳镇集结完毕。% i' u  [* }# j5 f
  {4 U" `, O+ r- E, e. |
8月8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红军开动路线尚未决定。二方面军在红校的学生令其即赴耀县里庄镇,第一、四方面军学生在洛川待命。已令各军送第三期学生集中洛川,请准备接收。你在洛川待命,暂不回延也不要去前方。
0 W3 J: t; T$ o) f# A9 y& N% _
  E! o6 q' Y& e同日 致电彭德怀、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抗大第二期因前方部队出动在即,故行提前毕业。4 l3 \& N6 ~" d9 K  z7 i- T+ {

& U* @1 m8 B2 ?  B" a6 e4 q8月9日 同毛泽东等出席张闻天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和各部门负责人会议。2 ]2 G- w/ M2 C! a6 W5 h" [3 _

) P- A3 T& v' E+ O2 a6 M5 \, J& F1 u8月12日 毛泽东电告朱德、周恩来:阎锡山已答应红军由韩城渡河,经同蒲路输送。: k( c! I- t; S0 I% E* I
- u) J( p! t1 D: ]' m' f
8月13日 日军进攻上海,凇沪抗战爆发。" ]  ~5 a$ V5 F' c. \
2 r% f) J4 |# u$ U& i
8月14日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4 S* J+ c4 x/ I7 z: |2 i% t8 P) E5 r) Z5 J( r7 p: c0 M
8月18日 中共中央在《关于同国民党谈判的十项条件给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的指示》中,要求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在南京参加国民党国防会议的代表向国民党方面提出:第一批出动红军使用区域在平汉线以西、平绥线以南地区,并受阎锡山节制。
' c. X, V" m, G# Y1 q3 n0 g
6 e% x: F8 B, G( `3 b2 L" [8月20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确定战略方针,划分战区和调整部署,将临战地区划分为五个战区:在河北省和河南省设立第一战区,辖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团军;在山西、察哈尔、绥远三省设立第二战区,辖第六、第七、第十八集团军;在江苏、浙江两省设立第三战区,辖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五集团军;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第四战区,辖第四、第十二集团军;在山东省和苏北设立第五战区,辖第三、第五集团军。此外,还编成第一至第四预备军,直属军事委员会。: ~+ A/ C+ k9 V( }  v/ Q. L7 y
) p4 C1 i2 @0 S) \  {4 R
8月21日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定。" \- n! h$ }  W: v! ]' F

$ }# S  ~: }& {( a. T8月22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总指挥部。总指挥部下辖三个师,每师一万五千余人。
) {! H' A: m$ {5 @8 p! P9 ^
3 G4 E* I; I; e, ?4 S8月22日—25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扩大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贺龙、博古、彭德怀、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萧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凯丰、张国焘、周昆等二十三人参加会议。会议议程为:(一)政治任务问题;(二)军事问题;(三)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在会议上同朱德、林伯渠、任弼时、彭德怀等先后发言,同意毛泽东的报告中关于战局的分析和提出的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认为全国抗战开始以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争论,已经不是应否抗战的问题,而是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且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动员组织群众,发展红军力量,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经过持久抗战,去争取胜利。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的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会议决定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叶剑英为委员,组成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周恩来任副书记、萧劲光任参谋长。
$ o) X, R( k* {5 X2 |1 m' d% _. ~8 w: o- k8 d/ _
同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公布红军改编命令,将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 I% r6 X, s0 c
* r1 J  C( Z6 ^2 T# r% g8 \
同日 在三原县云阳镇主持召开红一军团抗日誓师大会。会后,红一军团部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并出任师长一职。
& g/ [( n& ]$ i  j
) I6 D! f) j; ~+ C( C同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欠第三四四旅)整军出发,到淡村宿营。之后沿瓦窑镇、经富平、王潦镇、倒贤镇、蒲城兴市镇、澄城、合阳,前往韩城县芝川镇。4 `, D7 S6 ]/ P; A0 b4 S
" f4 \0 V% Z2 t  D( o9 }4 ]( h
8月25日 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要求在国共两党彻底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Z4 W% c. c3 C+ y4 q- h) F/ i: I: j5 P
. ]& q- E( q5 m0 a3 Z$ e. {同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和发扬十年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决执行党中央与军委会的命令,保证红军在改编后,成为共产党的党军,为党的路线及政策而斗争,完成中国革命之伟大使命。1 ]; `( u  M: z& _; a( g

6 D$ s, ^4 F  }: T同日 改编命令决定以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彭雪枫任参谋处处长、赵尔陆任供给部部长、姜齐贤任卫生部部长、杨立三任兵站部部长。
2 j0 m8 e' N% R' U; [, ]4 ~! S5 a* K* ]4 e9 A, Y! P
同日 决定以原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任师长(仍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萧华任政训处副主任;师司令部作战科长王秉璋、侦察科长苏静、管理科长石新安;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萧向荣、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卫生部长叶青山、卫生部副部长谷广善;
7 R8 m  g1 T' G# Z2 d2 k) _4 V' A& l3 P( l' H: H: g! u2 b. W
同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下辖: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第六八五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参谋长彭明治,政治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第六八六团长李天佑,政治委员杨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符竹亭,副主任欧阳毅,下辖第一营营长张仁初,政治教导员戴润生,第二营营长杨尚儒,政治教导员吴起仁,第三营营长杨国夫,政治教导员刘公元;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后)韩振纪。第六八七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韦国清、政治处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谭甫仁;第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秀、副团长韩先楚、参谋长卢绍武、政治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独立团长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副团长黄永胜,参谋长熊伯涛,政治处主任罗元发;第六八九团团长韩先楚,全师一万五千五百余人。$ {3 |. T' M4 F1 o

$ b: c- P2 P9 g, h& p( W- L) m8月26日 同聂荣臻一起离开洛川,乘卡车赶往西安。- S9 l8 l5 \8 }/ ?$ F/ ^& {

8 ~; p* e; L/ r0 ]8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设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命令:(甲)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主力,开赴抗战前线情况下,中央决定前方设立党的军委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军分会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张浩、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关向应等九人组织之。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受中央军委会统辖。各师成立军政委员会,第一一五师以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周昆、萧华组织之,以林彪为书记。第一二零师以贺龙、关向应、萧克、甘泗淇、王震组织之。以贺龙为书记。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张浩、徐向前、陈赓、王宏坤组织之。以刘伯承为书记,均受军委分会统辖。(乙)上项组织均系党内之组织,党外应保守秘密。* l7 V/ K9 d! E9 a

2 {1 _8 u: A$ x+ T; a8 u同日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抵达韩城县芝川镇。4 Z  X5 r" v. Z2 a

7 V: t9 i8 o1 u. v% M8月30日 同聂荣臻、徐向前、贺龙、关向应前往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 c  T" v# E4 T, D* _3 f5 J

9 S9 f& ^. E* |% n( e0 m$ }8月31日 同聂荣臻、徐向前告别贺龙、关向应后前往西安。
, P2 b) F, A5 J, x" E) X: M* B, ~6 @9 G9 @
同日 第一一五师部队从芝川镇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并在荣河县集结。$ Y# c# E) U- k8 v

! U$ f% Z  l# I5 G3 }+ q5 T. `1 v' V& z8月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被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授予红军十年纪念章。$ ~. P, n. @/ D' Y! x& ~2 z. \

6 @8 b) d. g6 i8 O* ~" T9月1日 同聂荣臻致电毛泽东、彭德怀、任弼时等:第三四三旅到达侯马。另,关于第三四三旅、第三四四旅于同蒲路何处下车及下车后的前进方向,请彭德怀、任弼时复电。# y  f) W& w1 B' ^" d
/ J1 ]: M& Q$ ^) }" f
同日 同聂荣臻抵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会见周恩来,并同周恩来等会见蒋鼎文。周指示:林彪作为到前方去的第一批领导人,先离开西安;聂作为到前方去的第二批军队领导人,在此暂留两天。2 s0 V, y2 |. o# d5 ]* ~

: @+ V& }6 @  V: l+ {' b3 x同日 第一一五师师部率领部队在荣河附近休息。6 x# v7 }4 z0 a

  M$ j) o. a! n9月2日 第一一五师师部率领部队开始向侯马进军。
" V3 P3 }! D& Z% J2 e, _( ~$ [+ g* {
9月3日 晚上,同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徐向前、萧克、张治中乘火车进入山西。
5 t$ C' h  R, r; j% J: z! O0 p! w2 S
同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林育英,通报华北战区情况。
& n) C, |. d1 N' l2 p
$ x6 w( X) ^' Z' x- w8 ]同日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在陕西富平庄里镇出师抗日。! e2 Y1 ^6 o! V# F" c% h

  ?1 v) R2 K3 K% m% r5 M: [: i: [9月4日 第一一五师直属队,和由徐海东率领的三四四旅抵达侯马。在此,聂荣臻同周恩来等人分手。聂荣臻随即率师直属队和三四四旅抢修被洪水冲坏的同蒲路,经太原、原平,开赴抗日前线。# s. ^$ q. T  n$ M

& B- X7 m5 M% [, ?! C5 f9月5日 同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萧克抵达太原,受到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秘书长贾景德等人的欢迎。; s! C0 C& n; A; D  \* S% e
) o* r8 k, F6 m0 t
同日 晚上,同周恩来等入住彭雪枫任处长的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
; i  Q0 U9 H* ]" X. H8 Z9 F% O1 M7 `' h" |
9月6日 晚上,周恩来赶到晋北崞县雁门关下的太和岭口阎锡山的前线司令部,同阎锡山商谈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问题。& P2 X( n. M" Y1 A
8 B! b( b5 P% V: A1 |9 ]
9月6日 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离开陕西三原云阳镇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2 c" X6 l  Q. {4 G1 E* h5 i& y6 U* r- _0 @" F. x# u) q' F
同日 西北办公处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秦邦宪、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郭洪涛、马明方、高岗为政府主席团委员。
9 x( T. ^( l! e" Q7 ~* O3 g9 D4 N. e( v( N* N5 f) ]! u
9月7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部队从侯马乘火车到赵城。: Z2 S! A9 U/ ]7 \4 p4 m! ]1 e

7 i, p3 l5 M7 @$ k+ o! |% [9月11日 八路军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 Y& w1 u( ^$ w/ M% s
& o( }" a% k/ B: w$ O! I9月12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及独立团在罗荣桓、陈光率领下乘火车抵达太原。! K" M) G: f  y- \+ N* |
. [6 z* Z& t% W% Y" l
同日 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甲、同意你偕恩来去南京一行。乙、在晋、在冀、在京,均着重解释我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这个基本原则,取得他们的彻底了解与同意。丙、此原则中包含:(一)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现在蒋鼎文还在说刘师应速上前线,彼等用意或者不明白使用大兵团于一个狭小地域实不便于进行游击战争,如果是这样,可见我们对此原则并未向他们有过彻底坚持的说明;或者他们含有恶意即企图迫使红军打硬仗。(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如不弄清这一点,必将发生无穷纠葛,而红军之伟大作用决不能发挥。(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之一切自由。(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丁、你未回军以前属我直接指挥,通知朱、任、林、贺。”
8 C2 \  o. [" G+ ]+ m% x$ c: i, a% e
同日 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五师团一部二千余人在野炮、飞机配合下,向晋东北广灵县发动进攻。企图占领广灵、灵丘后突破平型关要隘,南下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境。
( ^; l& u' q) s3 K5 k6 t% Y* d; a6 V# ~
9月13日 周恩来派南汉辰到太和岭口会晤阎锡山,请阎派车队运送第一一五师到灵丘一带配合正面守军作战。同时,与阎、续范亭商谈在山西设立“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的有关问题。
+ L: Z) n7 j7 H
' t  d4 T: m0 j7 g! P同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部队从赵城乘火车到达平社车站。林彪、聂荣臻在途中与部队会合。% l, r1 t! Z! X0 L/ E: z/ U9 U' S  c- ?

% s6 U7 ~* @. ?# r+ J8 J( a同日 在广灵城东洗马庄战斗中,守军团长吕超然以下千余名官兵阵亡殉国。
( X6 `2 Z9 V. N/ z/ `- ^+ T! Y* h) R: S3 n8 }
同日 广灵西北火烧岭阵地被敌突破。守军第84师撤至广灵西南上下林关一线。
/ e3 S7 P2 H& T: X! d+ @$ C  \4 C6 ?- @2 V8 `, Q; S/ ]0 b% i) [2 m
同日 日本关东军混成第一旅团侵占晋北重镇大同。阎锡山调整部署,将晋军主力集结雁门山、恒山一线。* d( k+ W4 e) }

0 x% y6 j2 N* b7 y8 n& G同日 八路军第120师由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 t" A* n# i% [

$ ]  _2 G% H1 q1 \3 ?  L1 _9月14日 致电毛泽东、朱德:在广灵失守,灵丘附近有敌之情况下,原定第一一五师经灵丘到涞源的计划已不能执行。现拟将第三四三旅及师直集中大营,准备待敌侧攻大营东之平型关友军阵地时,我相机袭击敌之左侧后,歼敌一部,以扩大战果。第三四四旅应经忻县、定襄在河边村下车,经五台、恒山以南向涞源前进,到涞源后再依当时情况向敌侧后活动。
8 Z6 c+ \0 c( ^8 P1 R+ D; @
' i3 L* f6 q* ?/ P9 z- ?1 k8 H7 N同日 日军侵占广灵、怀仁县城。* I! |$ r# S" a4 w3 Z. R

; I/ i7 X- S; L* x9 H; c  m  m+ G同日 日军由广灵东南石门峪向灵丘东北境隘口刁泉守军独3旅阵地进攻,被守军击退。2 z: M# y9 h# F. g
6 ]- t+ E; f, Y5 d$ q/ I& f
同日 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及独立团乘火车抵达原平。
' i. f7 ]$ A% X" R; O% M; ]
& H* d; q! g9 i: x' x9 c9月15日 朱德率八路军总部由韩城芝川渡河,经荣河等县到候马乘火车北上。
0 j  B3 n7 G2 B$ W5 K, @. N
* c; b* O$ L# P' ^- R# E, `同日 第115师343旅及独立团向平型关西侧15公里的大营镇开进。
, Y6 X$ w' ~% R: B* w' C, ^- P* K
2 j6 d/ u( g- G- W同日 守军第73师师长刘奉滨指挥所部在广灵直峪口、松树山阻击南犯日军。督战中刘奉滨负伤9 y8 n/ y9 t, w
2 }+ f6 B( J4 a
同日 第二战区将内长城防线划分为:右地区总司令杨爱源、副总司令孙楚,部署第33军、17军、15军;左地区总司令傅作义,部署第61军、34军、19军、35军;预备军为第18集团军、第71师、72师。
. e" t; s! ~6 l6 A' M( Y1 A0 P) W1 R; y7 G7 M
同日 率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部队到达原平车站后。指挥主力乘阎锡山派的汽车开往平型关方向。6 l* T1 P) g( E; u4 [) f0 Y4 X* ~3 z8 h
, W& |: @6 y# x0 Z
9月16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日寇某军自天镇向广灵,关东军自蔚县急进。晋阎拟集中十四个团与敌决战,希望我百十五师参加作战。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术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京与蒋何决定,周彭又在晋与阎当面决定,基本不要动摇。& W+ n( O3 U" e$ b3 b& P3 k9 r

) H/ W. p1 W/ M同日 毛泽东关于八路军三个师的部署问题,复电朱德、任弼时,指出:“日寇分两路进攻广灵、灵丘,晋军已放弃大同,绥远全境实际已失,以五台为中心之晋东北日寇将以重兵进据,并继进攻取太原。在此情况下,我三个师已无集中晋东北一处之可能,更无此必要。”“拟以百十五师位于晋东北,以五台为活动重心,暂时在灵丘、涞源,不利时逐渐南移,改以太行山脉为活动地区。以百二十师位于晋西北,以管岑山脉及吕梁山脉之北部为活动地区。以百二十九师位于晋南,以太岳山脉为活动地区。”5 r: s3 C; u  |7 V1 j% r; Q
* m0 t+ C' A5 P8 \% J2 e
同日 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及独立团,从大营向平型关东南太白山区进发。3 p4 a. n6 j7 r6 Q* W* d0 X6 c

$ r% E' P6 [4 G同日 日军第5师团21旅团21联队(欠第3大队)当日占领浑源县城。
% j: Z. ?5 e: j+ f( V; d' l0 C. Z
  B8 `/ C% I  t+ e同日 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到太和岭口会见阎锡山,商谈八路军与晋绥军协同作战及武器弹药补充等有关问题。
% c7 G" S: g6 h% u+ a; w0 ?: m& {- ~$ Q# u& u5 D  E
9月17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刘伯承、徐向前:关于情况判断及战略部署问题:甲、判断敌攻华北大约分为四路,总兵力约十五万至二十万人。一路山东,现未出动。又一路津浦线,约一个半师团,现攻至马厂。又一路平汉线,约一个师团,现在涿县以北末动。又一路平绥、同蒲线,约三个师团,为其主力,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最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以北。以此姿势,威胁河南、山东之背,而利于最后夺取山东,完成其夺取华北五省之企图。其总的战略方针,是采取右翼迂回。至于上海进兵,于破坏中国经济命脉外,又钳制中央军之主力,以便利其夺取华北。以上是对日寇第一期作战计划之基本判断。乙、日寇右翼之主力,又分为三路,均以追击姿势前进,一路沿平绥东段、同蒲北段攻雁门关,判断约一师团,占大同后,现末动。一路由天镇占广灵后,向灵丘、平型关进攻,系向晋绥军行右翼迂回。一路由张家口占蔚县后,有攻涞源之势系向卫立煌军及紫荆关部队行左翼迂回。此两路判断系组成联合兵团,至少两师团,以第一步中央突破之姿势达成其第二步分向两翼迂回之目的。丙、蒋以卫立煌军处于敌之包围中,令其向平汉线撤退。阎以灵丘为山西生命线,拟集中十四个团在平型关以北举行决战。判断如决战胜利,则敌之南进可稍延缓,但必须出兵猛攻。如决战失败,敌必速决平型关、雁门关待后路预备兵团到达后,主力直下太原,使绥远西境之晋绥军,恒山山脉南段五台等处之各军,平汉北段之各军,均不得不自行撤退,彼可不战而得上述各地,娘子关之天险亦失其作用。丁、涞源、灵丘为敌必争之地。阜平、五台、盂县如无南北公路,或可暂时不被敌占,如有南北公路,敌有出一支向南切断正太路之可能。不论如何,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冀察晋三省之战略中枢,向此中枢出动主力,此点已为浑源、蔚县、广灵之被占所证明。戊、晋阎指挥下之傅(作义)杨(爱源)刘(茂恩)汤(恩伯)各军均失锐气,使我们不能作出这些军队能够在现阵地根本破坏敌人战略计划之结论。己、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庚、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在上述敌我情况下,已根本上不适用了。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行山,亦在其大迂回中(设想敌占太原之情况下),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辛、依上述情况及判断,为战略上展开于机动地位,即展开于敌之翼侧,钳制敌之进攻太原与继续南下,援助晋绥军使之不过于损失力量,为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广泛发动群众,组织义勇军,创造游击根据地,支持华北游击战争,并为扩大红军本身起见,拟变更原定部署,采取如下之战略部署:(一)我二方面军应集结于太原以北之忻县待命,准备在取得阎之同意下,转至晋西北管岑山等地区活动。(二)我四方面军于适当时机,进至吕梁山脉活动。(三)我一方面军则以自觉的被动姿态,即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如敌南进,友军又未能将其击退,则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四)总部进至太原附近,依情况决定适当位置。壬、你们意见如何请考虑电复。! Y0 T% P( J$ k

9 _+ h9 f! K( j6 Z6 d9月18日 周恩来、彭德怀乘火车到达保定,与行营主任徐永昌和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会晤,商谈八路军与第一战区配合作战问题。
! C) t. H" s9 l% J+ f1 V3 t2 c- r
同日 日军侵占左云、山阴两座县城。* a- K. Z+ w% \2 A& y2 k. {! [/ Y1 s

/ k4 X, }8 o4 Y: O, F* |! I4 z同日 致电毛泽东,坚持“先头旅以作战灭敌为主要任务”。
0 n/ Y% ^, B( z, Q: Y+ a
  |# q( z; ~0 p! ^1 ?2 d" u同日 阎锡山在太和岭口主持召开第二战区军事会议,拟定平型关战役作战方案。/ I+ N, b: a, ]& A3 E; |
' p1 U9 a6 O" Z
同日 毛泽东复电彭德怀,进一步明确了各师应处的活动位置。- R( l* H8 t, i, C

, _  N5 G7 b! c" q9月19日 第115师343旅及独立团抵达灵丘县上寨。
% s6 |2 y. Y, m+ r  z' G7 `9 q/ f: H  w- j% K0 b& K
同日 彭德怀在太原督军府会晤阎锡山,提出扭转达华北战局的作战方案,并与阎锡山达成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地区侧击日军及第120师进出晋西北的协议。. z5 J. l" ?& _) z
1 I/ H6 L+ j- D" n& v- j/ {
同日 日军出动20余架轰炸机轰炸太原,投弹百余枚,太原市损失严重。
) x! u& o9 W2 Y' @. h/ g) l" V  J( D* F# F, C6 M: [9 O
同日 阎锡山命高桂滋第17军、晋绥军第73师独8旅、独3旅布防内长城平型关至团城口一线。6 [' O0 b: y% M/ y" n5 m" m

) y; A8 O, N7 q6 r3 [9月20日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山西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周恩来出席大人并讲话。# w# i% k6 E6 K9 k) b" {
5 L7 o. |( R9 L
同日 从大营出发到平型关及灵丘县城附近侦察地形。+ {0 |) {+ D+ K, A  y; f- v
3 l+ R3 Z! s3 c4 {5 n3 C
同日 日军第21旅团长三浦敏事指挥步、炮各1个大队侵占灵丘县城。
* e( L4 @( y0 Z4 O/ e% M( Z5 J" S# f) w) e' B
同日 日本关东军侵占应县城。
: N, Y5 K8 J+ z$ ]/ x7 N
/ |# Q, X. B, h' o同日 致电毛泽东:第一一五师目前行动方针,我意不只第三四三旅应在现地域协同友军作战,师直及第三四四旅亦应同样任务而靠拢陈旅,暂不应以做群众工作为中心任务而进驻阜平。(1)目前敌正在前进中、运动中、作战中,为我进行运动战之良好机会。我友军目前尚有抗击敌人之相当力量,为能得到友军作战之良好机会。现地域为山地,为求山地战之良好机会。倘过此时机,敌已击破友军,通过山地并进占诸主要城市,即较难求运动战、山地战及友军配合作战。(2)目前军民正在看我军直接参战,如我参战兵力过少,则有失众望。(3)兵力过少则不能将以绝对优势兵力消灭敌之一部以上。(4)目前须以打胜仗,捉俘虏,提高军民抗战信心,提高党与红军威信为主。(5)目前第一仗实以集中约一师的兵力为好,待而后客观情况上已失一师兵力作运动战之可能时,再分散做群众工作和游击。
" v, ?  j$ @6 e
/ f9 x6 r5 x" D& g) L2 `* S3 V9月中旬 率领第三四三旅开往灵丘以南一带,此时,聂荣臻率第三四四旅离开太原到达原平。  x  a8 L" U- u& v- Z

1 k/ }! h( t7 i, `9月21日 朱德、任弼时、左权、邓小平及八路军总部直属机关人员到达太原车站,受到山西省政府、绥靖公署高级官员及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2 w; _0 }5 V4 O3 W$ g+ v6 z7 P9 V) F- X  ~3 G- n8 w+ k9 U
同日 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连夜赴太和岭口与阎锡山会晤,商谈协同作战及补充给养问题。
. h8 a: D, t1 {( j% i3 }( I
$ q# j/ N  {- d& D$ e: d同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诸同志并告毛主席:(一)估计敌在华北作战,计划占领平津、南口、张家口之线为第一步。以占领沧州、保定、涞源、大同之线为第二步,现除沧、保未下外,余均已完成,部分超过。刻在积极准备第三步,以进占德州、石家庄、太原、归绥为目的。估计敌第三步作战中困难增多,后方联络线延长,现有兵力疲劳,进入山地部队给养困难,进攻山西之平型关、浑源、雁门关、杀虎口地带,重炮、坦克均不能发挥其威力,甚至不能使用,现有之约七个师团,非增兵不能完成其任务。(二)我们支持华北局面,尽可能保障山西持久战,争取民主政治实现。晋当局[为]切身利益计,已表现积极起来。红军到后,晋军士气提高,群众较前稍活跃起来。在保卫山西,收复华北、平津的口号下,来动员山西群众,提高友军战斗情绪,争取较为持久是有可能。(三)红军任何方面均须起着积极的模范作用。(1)应以机动灵活的袭击,求得消灭敌人小部,兴奋友军,转变呆板死守的战术,造成持久胜利的发展。(2)模范的纪律,发动和组织群众,并与之打成一片。(3)对一切友军、政权机关取尊重合作的态度。(4)扩大本身,利用时间加紧必要的训练,特别是夜间[战]、防空、防毒、及土工作业、射击教育。(四)各兵团目前具体布置原则:(1)一二零师主力以灵活的游击战袭击向左云方向,并发动及组织晋西北及绥东群众,首先是宁武、朔县、神池、五寨、平鲁、右玉、和林格尔、清水河、偏关、河曲、保德地域组织游击队,并派得力干部领导。王震率三五九旅之七一七团,进至五台东北豆村镇、台怀镇地域,准备适时相机参加战斗,到达目的地即着手布置五台以北及以东阜平、恒[平]山以西之群众工作。(2)一一五师陈旅控置于上寨镇附近,小部经常袭击扰乱灵丘、涞源之敌。徐旅最好位于阜平东北,随时协助陈旅,相机袭击由灵丘向平型关西进,或由涞源向平汉路南进之敌,在可能条件下组织有力挺进游击队,深入紫荆关、蔚县、涿鹿之间活动,收编散兵、发动群众的游击战争。总直属队开进至五台附近,发动五台以南,盂县及五台以东地区群众。(3)预计一二九师到达正太路以南,在辽县设后方机关,掩护并开展太行山脉之群众工作。(4)河曲至禹门口沿河两岸工作须立即布置,在神府苏区及清、延境内,各设弹药储藏库,准备储藏多余子弹、炮弹、手榴弹,并在延水关、吴堡及府谷以南三点,各造船若干,此项请军委负责布置。- u! m4 P/ B% S  z1 t9 s

' B9 f. ^2 {0 S9 A0 w同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表示同意林彪暂时将一个旅集中打仗,进一步明确我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1 U, T$ ?( F6 K2 M
% M" g4 w; G5 X- ~8 V
同日 从大营出发到灵丘县上寨与第343旅会合。
8 K0 e& t' f9 D0 U* f" l- q: h8 h/ `& ]$ O. @( r/ O
同日 日军约4000人向平型关进犯,当晚进入平型关东跑池以东地区。
( R3 u8 S, |0 H
! X6 D: X( }  o, o  r同日 日军2000余人由浑源南下,在龙嘴村受到守军第15军一部的阻击,当晚进至团城口以北。. j5 q) ^7 T3 `) R. V6 d( q
& K. t: f4 B" {" W# c
9月22日 清晨,日军集中兵力分南北两路向平型关、东西跑池、团城口一线阵地发动进攻,守军奋力抵抗。
) A. i/ |( L3 a' g; m( p6 i* G, c* R0 q
同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J# z* s9 F* G" m
# U( k' @3 {/ P7 A2 ~/ G" v- x: l
同日 朱德、彭德怀离开太和岭赴五台。. s4 Q# B+ ^1 R9 ?% s+ z/ `, f
( w" N8 K9 b5 S/ F+ I
同日 八路军总部进驻五台县南茹村。% \/ r2 Q/ E' K' m8 F. i: ]- `
* |" E2 ?9 A" P5 w% z2 s7 _
同日 周恩来、朱德前往太和岭口会见阎锡山。商谈八路军游击地区、军队驻扎和兵力使用问题。: _* a- a3 F' a) l# D
0 Y9 @" u7 K/ S! N
同日 周恩来应阎锡山之邀视察雁门关防御阵地。/ s- A2 R5 x+ h

: q! |4 w% L- {% S8 F6 S, P同日 聂荣臻率第115师师直及第344旅经五台、阜平到达灵丘南部山区下关地区。, \" N; c0 f" J( c

9 ?5 w" |8 P3 J( A7 _& M* |同日 日军开始攻击上海,威胁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 B( J  x0 W/ e& N6 W
$ V+ T' M$ D6 O) Y, g9月23日 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表示团结御侮的必要,正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n8 a, \7 ~* t3 H
, X4 k8 ?0 u: o3 z; }6 Q8 f同日 毛泽东致电彭雪枫并告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巧电悉。关于阎先生所提,假如在不利情况下,两军团结一致,用游击战争坚决抵抗日寇进攻之方针,我是完全同意的,但有下列意见:(甲)游击战争主要应处于敌之翼侧及后方,在山西应分为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要道之敌人取四面包围袭击之姿势,不宜集中于五台山脉一区,集中一区是难立足的。(乙)五台山脉应使之成为重要的游击战争区域之一,现在就宜加紧准备,可双方派人察看,并计划一切,不宜迟缓。(丙)同时应该充分注意晋西北管岑山脉地区及部署与准备,因为敌人可能先行占领该地神池、宁武一带,以与东边占领恒山山脉之行动相配合,取得居高临下之势,然后进攻太原。(丁)太行、太岳山脉之晋东南与吕梁山脉之晋西南虽目前距敌较远,然也不可不于此时做适当之部署,如若将必要资材之准备迁移等,资材集中于五台一处是不妥当的。(戊)游击战争除军事部署外,最主要的是紧密依靠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己)上述部署及计划,并不妨碍争取以主力在长城一带举行有利的决战之现实计划。(庚)关于阎先生诚意合作与商量指挥之表示,我们甚为佩服与感谢。(辛)上述游击战争意见,望即提供阎先生考虑,倘承采纳,抗战幸甚。
. H6 X5 \0 }& H! d
) L% _% C9 m0 U% J/ d1 T' M同日 九时,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据阎电,敌于昨夜以来,忽奇袭我平型关阵地,现在激战中。第一一五师即向平型关、灵邱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一线进攻的日军。7 j( ?6 b  A) T, O
8 P1 d+ _  C: x- O5 C  |5 W
同日 指挥第一一五师部队到达平型关东南的下关、上寨一线。第一一五师部队进抵平型关东南十五里的冉庄待命。
0 J( k8 l! O: e: _  E7 n3 x  k1 ~# H2 M; m- Y4 C
同日 聂荣臻及344旅干部到上寨同师部会合。
, p0 @7 b5 z; ^
1 ^  b; ^, K, Q) g* r同日 罗荣桓率部分政工干部从上寨前往阜平发动群众。
+ H& U  T$ F+ Q( h' {% k/ o: }2 s. d/ d  l2 f
同日 在上寨镇小学校的土坪上,召开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营以上干部会议,在会议上布置各部的作战任务。以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侧山地设伏,以三四三旅两个团担任主攻;第三四四旅一个团置于平型关北面断敌后路,一个团留作预备队;独立团、骑兵营绕到平型关东北截断敌人交通线,阻击增援之敌。会后,师主力向平型关地区开进。
8 j5 \. T- E* q  j3 k, ^
: p+ R( s& a8 Q( i* [同日 带领部队指挥员前往平型关附近查看地形。
% k4 j/ I* x  w+ E7 u
% A% B) ]9 q; a1 l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八路军总部报告利用平型关以北的险要地形,居高临下伏击日军的作战计划。+ u6 H% S# b+ b6 Z. x7 ^
* T( J2 d+ F  B& [. Z
同日 阎锡山命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预备军加入平型关(右地区)一线,与杨爱源联合指挥平型关作战。
9 O8 S  b' z$ s1 I3 ]6 ^; b, l% v
同日 日军开始在灵丘城屠杀无辜群众,三天杀害上千人。0 c6 W2 M/ Z% k4 p

2 {* A$ ^+ J8 G0 [9月24日 率领旅、团指挥员到平型关下侦察地形。
) I/ E2 T) V3 A$ F% G. ^) C
( A" r$ ^4 n0 T; \: }/ b同日 率领团、营指挥员到平型关下侦察地形。
, y; t6 d6 \$ e7 U1 j; e8 W" z' T9 f9 z" Q+ f9 U% X
同日 傍晚,同聂荣臻下达出击命令。第三四三旅二十四时进入距敌预计经过的汽车路仅二三里地的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三四四旅随后开进。2 n9 @5 W+ a; B6 ^

- [; @* w& l( `同日 日军增兵五千余,向平型关、东西跑池及讲堂村各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敌我激战终日,阵地失而复得。2 @/ K8 V& w. S2 B

# M7 w7 ^9 c7 E. u, b' a$ a  E9月25日 第一一五师主力于上午五时前,进入乔沟一线设伏地域。
; t: ?# d6 a: J  ]6 D1 I$ u  G' u, n" W5 n' q0 E! _
同日 进入阵地,在战前十几分钟,再次对第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讲明敌情和战场注意事项。
, U6 J. \7 ]- X. y$ _0 u
9 {3 E5 O; w$ B; |8 X同日 上午七时,平型关伏击战打响。经过一天浴血奋战,指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歼灭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辎重部队一千余人。缴获军用汽车100余辆、大车200辆、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野炮1门及大批军用物资。八路军首战大捷,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b. Q+ S# f- ^$ f) T4 P  g

; I+ n0 s5 ^+ B# E; T同日 指挥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东部腰站地区,打退日军第五师团第九旅团向平型关的增援。杨成武独立团两个营在驿马岭先后阻击西援平型关的日军,歼敌三百余名,保证了平型关师主力伏击战的胜利。& F2 K- M. f8 O# \
7 R& F% o$ c8 N
同日 下午十四时,命令孙毅到电台给八路军总部和延安发报,报告平型关大捷的消息。
: T6 z+ v- T9 w* s/ i7 P
. H- K: e0 X6 H) Q( F( h同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周恩来、林彪: 战略意见:甲、依据现时敌攻保定代州并向石家庄太原,对灵涞广蔚四县似乎没有多兵据守的情况,依据蒋谈决在保定取决战方针,在晋西北取固守方针的情况,为阻敌南占太原石家庄支持华北的持久战起见,拟建议蒋阎派何柱国骑兵军全部,另派桂军或中央军有力步兵一万五千至二万人与我林师全部配合,受朱彭指挥,在蔚涞之敌向保定前进,广灵之敌向代州前进,确已深入之际,从灵涞之间向北突击(反攻性质的中央突破),恢复灵涞广蔚四县,然后向着大同张家口北平线,大同太原线,北平石家庄线,举行大规模的侧后袭击战,在灵来[涞]广蔚建立群众的及堡垒的根据地。如此若成功,还可用相当一部进出热河方向,如此或能造成华北战争的新局面,支持相当时期的持久战,请你们考虑之后向蒋阎建议。乙、不管蒋阎协助与否,目前红军不宜过早暴露,尤不宜过早派遣战术支队,并侯蔚涞之敌脱离蔚涞,攻至满城附近,灵广之敌,脱离灵广攻至繁峙附近,上述四县兵力极少之际(此时[涿]州之敌当攻至徐水附近,大同之敌当攻至雁门关附近),然后使用我林师全部向北突出,依情况再分成无数小支或分成二、三个集团,向着恒山山脉以东以西以北广大地区敌之空处侧后举行广泛的袭击战,若在敌之主力尚未集中于其主要的攻击点,敌之后方尚未十分空虚之时,暴露红军目标,引起敌人注意,那是不利的,若仅派遣战术支队那是无益的。丙、如同意上述意见就请暂时把我军兵力一概隐蔽并养精蓄锐,待必要条件具备时实行,那时应以王震部位于策应前方保持后路之地区,贺师在晋西北之使用同此原则。丁、如出击敌后,须采取没收大地主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红军便不孤立。戊、蒋阎保定决战晋北固守的方针(见蒋十九日部署电),完全是处在被动的挨打的姿式下,如无上述一支骑兵袭入敌后,决难持久,只有实行上述计划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仅仅剩义武[下此]一着污棋,应向蒋阎极力建议(暂不孤[说]红军单独行动,只要求派兵协助)。己、如能实现上述计划,即使保定、代州失守也是不怕的,没有某些地方失守之代价,不能取得敌后活动的便利。庚、实行上述计划须在灵涞广蔚敌军甚少之条件下,须有敌后方敌兵不易活动,而我步兵易于活动之地形条件。辛、以上作为各种提议,请考虑电复。
- r2 o: z8 A4 U; k% k
$ |& C& T! u2 G同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以第十八集团军军委分会名义致电林彪、聂荣臻等,发出《关于八路军作战方针、任务及地域划分的训令》:一、立即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广泛的开展游击战争,使敌陷入我群众和游击战争的围困中,断绝其后方运输,增加敌人之恐慌和疲惫,分散敌人兵力。只有这样才便利于主力打击敌人,以致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二、立即在我们占领的地域,即以独立自主的担负起群众工作,对友军及政权机关,争取合作的态度。三、立即在敌人占领区内,提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田赋、匣金,实行减租减息,没收汉奸和日帝财产,分给抗日人民,优待抗日军人家属,以这些经济斗争的口号,来与基本的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任务密切的联系起来。四、立即在战区提出减租减税减息,没收汉奸日寇财产,分给抗日人民及抗日军人家属,宣传阎锡山的合理负担,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反对曲解合理负担,反对借战争从中渔利的贪污官绅(利用阎锡山反对坏绅坏官的话),发动群众,督促政府实现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的条例,与誓死不做亡国奴,保卫山西、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好男儿上前线去等基本的政治口号联结起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宣传红军改为十八集团军的任务,接受山西同志批评,红军宣传工作不够,特别口头宣传差。五、战区暂时规定:以晋东北之灵邱、涞源、繁峙、定襄以东,正大铁路以北,曲阳、行唐以西;晋西北方面以静乐、岚县以北,包括宁武、朔县、左云、集宁以西均为战区。按战况及工作的发展逐渐向南发展。各级军政会政治机关,立即按着实际状况,定出具体计划,深入部队中,每一个指战员,在地方群众斗争中吸收进步分子,特别工农分子入党,发展党的组织,培养党的干部,成为地方群众斗争的核心。六、各兵团分担工作地区如下:甲、一一五师,包括灵邱、涞源以南、以西,五台、盂县边界以东地区。乙、王震所率之团,担任柏兰寨里以南,平山县城以东,井陉、盂县以北。总直属队担任繁峙、代县以北,铁道以东。丙、一二零师暂照廿一号电告地域。丁、一二九师,预定在正太路南北地区。该师到后,王震率领之团归还建制。
# A7 k7 z7 n1 x! O2 Y/ h8 _  _- T% j) z  B
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徐向前、张浩:阎锡山允许我军驻区一切工作由我独立负责。
2 c0 l  w( T% r# \* h5 z0 U: V$ X( A
同日 致电朱德、彭德怀:我伤亡约三四百名。
" N# I" y: |! T  K( `$ U& K& [7 ]$ _0 p$ y) W
同日 中共中央发布《告日本海陆空宣言》,号召日本士兵倒转枪口,打倒日本法西斯军阀。/ l! W* ]% D2 [) A; A8 r
, U0 T2 L* L# a, k8 e
同日 蒋介石电令全国县长负守士之责。
0 g+ R. M" v+ E3 P) I; L
; ~% ?" e8 O  d* \5 N9月26日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平型关的第一个胜利。9 h* V, [: P2 l" g
6 U! J2 W5 B$ [) w) W2 p( t
同日 朱德、彭德怀到一一五师驻地祝贺平型关大捷,并帮助总结战斗经验,传达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有关战略方针的新指示。
/ x7 _4 i4 G) N% O
2 }. t8 W7 T: b4 J7 P同日 蒋介石致贺电:二十五日电悉,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征官兵用命,殊堪嘉慰。尚希激劝所部,继续努力,是所至盼。
  ^: N& v! M) Y' g0 ~
& z3 k, A' {) Y+ O$ K' v同日 中央军委致电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周恩来同志,第十八集团军军委分会及各级军政委员会与党的组织及政治机关同志们:接读九月二十五日七时朱、彭、任部署方针的训令,我们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各级领导同志应提起百倍的毅力,坚决为这个训令的一切方针而斗争。日本帝国主义现在大举南犯,首先企图灭亡全华北,然而我们坚决相信,在整个八路军坚决实行依靠民众的游击战争总方针下,必能造成华北的抗日根据地;必能发动干百万民众,同十八集团军及一切革命的友军一道,给予日本帝国主义以坚决的打击;必能消灭许多敌人,支持华北的持久战,配合党在全国的努力,达到最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目的。同志们!目前是中国存亡的关头,只有正确的政治与军事方针,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每个十八集团军的同志,都应为中央军委与军分会的正确方针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挥你们的伟大能力,在华北在全国树立抗日民族战争的模范啊!现在我们已打下了一个胜仗,兴奋了友军与人民,从此更进努力,最后胜利是我们的。9 Y, d$ M* s5 N$ L

" ?4 q# ?( y6 b  Z1 w: X# w! l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我军伤亡约三四百,负伤副团长二,营长二,其余待查。
: @: w1 b2 n, ]- Z" ]+ p5 E8 J+ v: Z# ]
同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成立中共晋察冀省委。
1 W% X. b6 h. H! e5 I
( @4 {5 C: W& V同日 黄克诚根据八路军总部领导指示,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调查研究。调查中了解到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由于取消了政治委员和政治工作制度,师政治部改为政训处,政治工作人员的地位降低,“因而影响到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政治工作受到削弱,军阀习气滋生。”黄克诚回总部汇报时建议恢复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并对部队进行整顿。任弼时听完汇报后当即表示支持,并指示黄立即起草给中央的电报,汇报政治工作削弱的情况,并建议:(一)团以上或独立营执行党代表制度,其职权与过去政治委员相同。(二)旅设政治处。(三)营设党代表或教导员。(四)连仍为指导员,师政训处改为政治部。电报于10月19日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名义发给洛甫(张闻天)并告周恩来、邓小平。10月22日,洛甫、毛泽东电复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并告周恩来:“关于恢复政治委员及政治机关原有制度,我们完全同意,请即速令执行。唯党代表名义不妥,仍应名为政治委员。”
  G) L0 e' S6 v: d3 v0 u! A( A* k; o- B9 r& N( K
同日 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于当日早晨撤至白崖台附近集结,钳制援敌。344旅687团继续在蔡家峪、小寨一带阻击敌人,破坏敌军交通线。- W/ P. l  f( B6 Q

! _& W, j5 S# D/ f8 T: F% u: w同日 陈长捷第61军于本日早晨赶赴齐城、涧头、迷回、西跑池一线阵地,向日军发动反攻。7 \6 e" E8 H) w0 [+ z

* C, @) v/ t* }$ A同日 阎锡山决定放弃砂河地区决战计划,集中兵力在平型关歼灭日军。
! [2 w9 U" r0 C9 a$ \5 L4 {. b: l$ }; W
同日 日本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5旅团向第34军防守的茹越口阵地发动进攻,被国民政府守军击退。4 c# T$ r0 @6 z9 t6 Q
" j9 Z# d- a( @6 d% m% ]3 w
同日 日军骑兵400余人由东河南增援平型关,在蔡家峪被115师344旅687团击溃。
; D7 i6 C' c# R# A. [
) _  m9 i3 ]. E9 N' R9月27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晋军配合甚差,我主力在白崖台以南宿营。
* s- l4 q% A/ [( p: ^7 @6 N
3 y" @+ G& y0 I7 h! }* n同日 国民政府空军杨鸿鼎队长率轰炸机10架,轰炸平型关以东敌军和广灵路上目标,炸毁敌汽车、火炮,炸死、炸伤日军百余人。
/ `: c. z: V$ A, Q' G
  X3 q/ U: V( Q: x: P  [  n" a4 B/ s同日 晋绥第61军在涧头、迷回、西跑池同日军激战,该军217旅434团团长陈继贤以下官兵千余人全部壮烈牺牲。5 d6 n* n- Z. Y3 o, G1 h4 q3 @
0 d) Q; f; l" J- n9 M$ o5 I
9月28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并告毛泽东:将在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军高级司令部地图一张及有关资料上送。
9 L% ^5 z4 M3 t/ K. ?) `5 e8 w, W% _. S( {
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倒马关、三楼村、冉庄(平型关)以南确无敌人。& {! R% S4 x( Q$ P9 E! b

  N+ U& ]( G: S" Z% L/ j0 r1 _( t同日 日军独立混成第15旅团再次向茹越口发动猛烈进攻。守军第34军203旅旅长梁鉴堂以下1400余名官兵阵亡,茹越口被突破。
; d7 ~5 H% u6 `* ]( o; L6 \  q+ R% H  o7 e
同日 日本关东军一部攻占朔县,并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四千余名群众遇难。- ^7 E+ c5 {9 h6 E( g9 C7 _

: S2 s. n) A2 k1 h. f  g9 y. E2 \同日 阎锡山于当日午夜向南京大本营发出特急电,报告内长城情况。0 X, j! c/ j" }2 |0 l$ E, v
# r' x: @" T1 o8 n6 N# [. r
9月29日 毛泽东就当前战局和战略方针问题致电周恩来。
% g1 [! q5 ~5 j" ~$ O7 ^" I$ h
# A$ G8 T: D4 Z/ o同日 八路军第120师宋进轮支队进抵雁北。0 M" Z* c) P. Z( W" q

% H3 ^2 y  v8 c  e/ B" [  h7 q同日 阎锡山在杨爱源、孙楚陪同下前往大营、齐城前线视察。2 e# h" s. O5 w5 A6 B4 w/ I

0 N: b+ E  |! m同日 平型关、团城口等内长各阵地战事仍很激烈,但日军仍未突破平型关防线。
& k5 S/ S- Z# A# Y% f8 S& f9 }" R: {' U. b+ v4 r5 c- B. }' O
同日 关东军大批援兵投入茹越口、铁甲岭地区,守军虽奋力抗敌,但铁角岭要隘终被突破,敌军向南攻占繁峙县城。5 [" X- J5 \/ y1 u
8 o* R0 L5 Z: ~$ M
9月30日 同聂荣臻前往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汇报平型关大战的情况。
. R% _$ [1 }+ i1 W! B
. m6 k6 J6 R) g) r同日 同聂荣臻致电朱德、彭德怀并告毛泽东:因集中了兵力,未将徐旅及师直开驻关沟,把部队放在冉庄、上寨之侧面隐蔽,而未放在大营、灵丘正面暴露,因采取了袭击,而未取正规战,故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建议以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到涞源、灵丘地区活动;以一部到大营、代县一线活动;以一部东进曲阳、行唐等地平汉路两侧活动;以师直属队率领部分兵力到阜平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
: a+ }9 N! ^! X/ K8 _2 v3 m
# z7 I2 r$ G0 J( C( x6 k同日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出师抗日。1 Z7 M1 d1 i, B8 v

% O/ x$ L2 n- k4 Z; O" Z, i同日 当晚,阎锡山在东山底召开前线高级军事会议,讨论日军侵占繁峙后的对策,决定内长城全线撤退。
; h+ {3 u: T0 J4 t% k0 z
: |' ]" l3 ]* F; t& H/ @3 p同日 平型关至雁门关一线守军开始撤退。
" `; t! P6 B; W$ S7 Q
! P/ k0 ?0 x% H2 J3 l10月1日 阎锡山命令其部队从内长城防线全线撤退,至忻口东西一线组织阵地,集中兵力与敌决战,保卫太原。
. ~* B* h, K, e% C* M5 V
5 {& P* [; P  z5 ^1 E+ D0 R同日 阎锡山在豆村与朱德会晤,商谈第二战区在忻口组织会战,阻敌南下,保卫太原。, h9 ~2 X% P6 a! o  U% G. c

% ]# x3 ^9 M/ o! q9 j) [同日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留守陕甘宁边区的红军部队按国民革命军的编制进行改编,成立东、西留守处。并于延安设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归中央军委直接领导。
- V- ~8 p  A7 m5 ]1 q/ A) p2 a0 ?8 g# n7 |- n: ?9 v
同日 周恩来向毛泽东等报告,同中共中央北方局讨论了开展华北游击战争的部署问题,拟以晋西北、晋南、晋察冀(以阜平、五台为中心),划为九个战略区。
0 `7 j/ L/ J! g' C  L; d
- V( K7 |/ A7 V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并报毛泽东,指出:八路军做群众工作与过去有不同之点,过去红军发动阶级斗争,需要部队打民团掩护才能做工作。今天在新的环境中要用新的方式。在我们占领区乃是一种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群众工作,不需要很多部队掩护,只要派干部带介绍信,由当地政权保护或派少数武装即可进行工作。并指示,一一五师要抓紧在河北阜平以南,行唐、曲阳以西地区扩大本身。“一一五师现处在恒山最高地带,房屋少,人烟稀少,主力应向南移,到下关镇、三楼神、神堂岭、青年堡、龙泉关地域,独立团仍留现地区活动。”
5 b5 @6 ~0 j% l! e. ^1 b
9 m) t1 Q' f# j& w- G同日 八路军第120师宋时轮支队袭占平鲁井坪镇。2 p: v0 l8 ?3 `+ `" v

* Z3 P" D, v( ?同日 日军板垣师团长接到华北方面军准备对太原作战的命令。
6 l' o) D7 c. y0 W
& ?! ^  Y1 r2 S; G. @+ u( `3 j10月2日 阎锡山返回太原,部署忻口战役。
6 l/ I% `7 w5 r- d8 B' f8 T" W0 U+ u8 ?' G& A
同日 蒋介石电示阎锡山:山西抗战关系到全国战局,必须保持山西抗战阵地,坚持时间越长越好,最少要坚持一个半月。并决定派卫立煌第14集团军增援山西。
- ^5 d4 a! V8 @# F
# I: X2 l7 k. Q同日 内长城一线第二战区守军各部撤退完毕。
5 I! p+ U( b7 K" ~( i6 o+ i; v5 H1 D, H! c& j
同日 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经冉庄、上寨、下关、阜平向五台转进。344旅687团由旅长徐海东率领,继续留在平型关地区扰袭日军,破坏敌人的运输线。杨成武独立团在灵丘、广灵、涞源一带打击敌人。
7 L9 [' T) p" A8 {/ ?" |
% {$ |5 e$ w- c$ N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并洛甫:已委任聂荣臻兼第一一五师政委。0 W' F3 Q* n# a9 N: t2 e# K9 I

6 h( d/ d9 w% R& |9 t! h% G10月3日 同朱德在五台县指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及晋军第七十三师、第一零一师、第三十三军独立第三旅所属的十个团,参加忻口战役。' j7 x% G9 \/ W7 F7 x
* j& n( r; u8 W- Q3 ^
10月4日 中午,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我们对于国民党交给我们指挥之部队,应采取爱护协助态度,不使他们担任最危险的任务,不使他们给养物资缺乏。对作战应使他们主要打几个小胜仗,对动员民众应详告以政策、方法,对他们多取商量,表示殷勤爱护之意,力戒轻视、忽视、讥笑、漠不关心及把他们置于危险地位等错误态度。经过上述方针,争取他们与红军团结一致,使他们真心愿意围绕于红军周围。为达上述目的,除作战指挥由上级负责外,对他们应取态度及方法须向军指战员进行教育,使此方针能全体彻底执行之。
4 N6 L9 C  ^2 n  c) k% ]9 K
: y  y+ d0 h; G/ i# Q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为更适应今后的作战,准备每个旅改辖三个团。派干部到游击队里加强领导。# `9 V: g4 _' m* G6 V5 K1 c3 l

3 V6 T0 D, b3 ]0 b7 p' [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告以:陈长捷已晋升晋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明日派徐向前“前往帮助指挥。望你们注意与之联络,尽量从政治上帮助”。指示“现在从任何方面,均不应派一个旅去河北。”
4 ?( y+ x% V# p+ f, C/ v$ n3 ~1 ~& L$ Z% n* c' \* T" n, H- b) W
10月初 “阜平县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成立,简称“动委会”,由王平任主任。不久,“动委会”接管了县保卫团、警察局,将其改编为抗日义勇队。
7 X5 g. O& ?) x7 P6 r3 Y+ g) m+ p5 d; C
10月5日 日军华北方面军下达攻占太原的命令。
- h& o: J/ R: T0 V, c# a) }* R! g. c! ~
10月6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并告林彪、聂荣臻:关于作战问题之补充意见:一、程潜放弃石家庄,集中兵力守太行山山地是正确的。但敌占石家庄后,将向西面进攻,故龙泉关、娘子关两点须集结重兵,实行坚守,以使主力在太原以北取得胜利。在右翼除朱怀冰外,尚有些什么兵力,能达到坚守任务否?二、进入山西之敌,判断总数似还[不]过两师半。为保卫晋北已经占领之数十县.至少分散一个师,则攻太原者似至多不过一师半。雁门关以南又须沿途分兵守备,则达忻口一带作战者,似将不过一个师左右,已处于我三面包围中。如果龙泉关、娘子关能坚守一个月,又如果我方部署适当,则以我方兵力数量与质量计算,有可能暂时破坏敌之攻击计划。因为山西我方兵力数量在十五万以上,红军与卫立煌军在质量上可为晋北战役之领导者,山西军[现]已处最后关头,将不得不打一仗。三、此战役之关键在于下列三点;(一)娘子关、龙泉关之坚守。(二)正面忻口地区之守备与出击(出击是主要的)。(三)敌后方之破坏。四、为达上述目的:(一)要求南京速加派生力军三四个师位于娘子关。(二)要求卫军四个师担任正面出击兵团之主力,晋军以两个师协助出击,余任守备。(三)红军林(彪)、贺(龙)两师主力,担任从东西两方破坏敌人侧后纵深地区。另要求南京派生力军两个师从涞源、蔚县行动。五、为此目的,我一一五师主力不但不应出河北,亦不宜位于龙泉关,似应第一步移至豆村、台怀之线,以便适时袭击大营、砂河、繁峙线,并准备于可能与必要时,北越长城出至浑派、应县,以此为中心,分为若干支队,采取夜间行动,袭击雁门、大同线,大同、张家口线之铁路,袭击张家口、广灵线,广灵、代县线之汽车路。一一五师这一行动(如再加南京两个师更好)配合贺师主力,在左云、右玉、平鲁、朔县之行动,将引起山西敌军正面攻击之停顿,甚至暂时部分的后退,并将引起平汉线敌军停止深入石家庄以南,而采取以一部守备北平、石家庄线,以另一部转向灵、涞、广、蔚地区对付我军。在一一五师本身,则因转移与作战频繁,要准备付出相当之代价,即应准备减员二千至二千五百,并因减员而不得不将枪支一小部分交与地方民众,武装他们。但在支持山西作战,即用以支持华北作战,较为长久之战略目的上却有很大意义。六、因此,在经过你们的详细考虑后,如果基本上同意此方针,便请执行下列步骤:(一)要求程、阎确定龙泉关、娘子关新增守备兵力,是何部何人何时到达,保证东面之安全。(二)要求程、阎派二个师出恒山北段。(三)要求程、阎补充我军步枪三千至三千五百支,机关枪三十至三十挺,并允许补充新兵五千至七千人。(四)一一五师之教导营开至太原为中心之地区,实行扩红,不要开到河北去,因为到那里扩红是靠不住的。骑兵营应随主力行动。总部及贺师亦应派人去太原地区扩红。(五)刘(伯承)师主力或全部使用于正太路,发动群众配合娘子关守军,巩固后路。(六)以上意见请详加考虑电复。此电写完,接朱、彭本日六时电,我们意见已根本一致,但不知林、聂尚有不同意见否?又向阎、程建议,要求他们十分注意秘密,他们部署最好不用无线电,否则是十分危险的。
5 h  _9 J. ?% s7 s$ W, a( Q& @6 u4 |) V2 v$ k, K: F! G. T
同日 八路军总部致电第一一五师协同友军袭取平型关、大营镇,相机袭取浑源、应县。0 |: ?" w; t; U
- j3 `* G5 C- c* _! e
10月10日 指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部队占领涞源县城。
2 Q% S; I5 T! z' H% j: b4 s; Z; n4 ^, Z, f7 q, w1 `2 A" ^9 _# t" v* v9 |( u
同日 毛泽东电示周恩来、朱德:日军占领太原后,形势将起急剧变化。一一五师主力准备转移到汾河以西吕梁山脉,留该师独立团在恒山、五台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八路军总部当即决定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8 p% U! L' D- p+ ?% R' o! c& d  J7 R/ J# t
10月上旬 国民党军放弃雁门关至平型关的内长城防线退守忻口。日军向忻口发动猛攻,忻口会战开始。徐海东奉朱德、彭德怀命令,再次岀击平型关,部队开进途中遇到刚从湖北开入山西的国民党卫立煌部第九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原为五十四师师长,曾在大别山“围剿”红二十五军。郝梦龄会见徐海东时,徐海东不计前嫌,希望在山西战场上共同痛击日本侵略军。# i9 z, d1 o2 B* v

& _: l( {! y& K. y3 I. r0 u10月11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你们应着重一个月内建立武装与群众工作之基础,以便一个月后有充足力量反对日寇的进攻。
" l' N- k4 n9 n" J* I7 b7 F  j
/ h7 P0 u! \5 V3 ?  M" c10月12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中央军委、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甲、中国抗战的确已走上了新的危机,其主要特征是:旧有力量遭受到极大的消耗,新的力量尚未生息,前线将领、南京和地方某些当局,刻已感觉到改造军队,开展民主之必要,但有共产党红军为之策动,加速的胎生新的力量,支持危局的可能。乙、我们目前应以一切努力,争取以山西为主的来支撑华北战局的持久。使友军一下子不过黄河,消耗日寇力量,逐渐提高友军胜利信心,逐次改造友军,推进民主,扩大本身,无情的揭发一切动摇,指出江浙资产阶级不应接受日寇各个击破的阴谋,揭露保存势力的军阀,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仍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丙、一般敌情估计:(一)可能集中六个至七个师团兵力,从娘子关、同浦路夹取太原向南转进。(二)地形较前好,平型关胜利后,改变了敌人作战上某些部分,如过去敌人主要在正面打击,同时以一部远道迂回,甚至以一个营一个连队,亦敢远离主力数日行程。自平型关战斗后,畏红军英勇机动,故敌力求避免侧翼暴露,集团使用正面攻击,不敢以小部远道迂回和包围。(三)敌深入,后方空虚,运输受到极大威胁。汉奸作用比平、津、张之线减弱,群众反对更甚,敌困难欲多。(四)拾得敌板垣第五师团全部清册,该师团为二万二千人,步枪手才五千二百人,余为炮兵、坦克、自动火器。连队人数已不足一百五十人,轻机枪六挺,掷弹筒六个。某些机械化兵团一到山地,即消失其应有效能,并离开公路、铁道运动异常困难,行军力弱,板垣之侍从武官日记载,部队每日行二十启洛米打(即一公里)异常疲劳。丁、华北政治特点:(一)华北抗战虽着着不利,然军队没有叛变,卢沟桥、张家口之线以南,民团警察亦少有叛变者,这必增加日寇占领区统治的困难。(二)地主阶级缺乏大革命的教训。(三)共产党红军政治地位极高。(四)国民党CC活动组织影响很弱。戊、根据持久抗战任务及敌情、地形和红军政治影响,友军在正面钳制敌人主力种种有利条件,在太原、正太铁路被敌占领,华军没有退到黄河南岸以前,红军部署如下:(一)一一五师全部,一二九师一个团,总部直属队在正太路以北,平汉、同浦两路之间,以五台、盂县为中心,向榆次、平定、井陉、获鹿、唐县、行唐、曲阳、完县、蒲城、紫荆关、灵丘、广灵、慰县、浑源、繁峙、代县、忻口、太原地区发展。地区广大,必要时可与贺、刘两师之任何一师共同作战,威胁敌后路,扩大本身,解决给养,均为有利。如发展到某种不利时期,主力转向晋西或晋东南,此地域只能留适当兵力,派得力干部主持这与目前帮助晋西北发展及利用友军钳制敌人主力时机,发展巩固恒山山脉,均有非常重要意义,并可截击敌人之运输及小部队。(二)一二零师主力暂时在晋西北,活动于大同以西平地泉、归绥之线以南,另一个团在晋西之离石南北。(三)一二九师暂在正太路以南,同蒲、平汉路中间地区。己、此时如把一一五师主力转至正太路以南,有以下不利:(一)与友军太拥挤,群众逃走,不易扩大,并扎入内线作战,受友军与指挥上极大限制。(二)老阎底盘缩小到汾河坝子,扩大则与阎摩擦更厉害,甚至不可能。(三)在正面阻敌,不如在敌后扯脚较能持久。(四)向南不如现在地区政治影响大。(五)总部直属队、一二九师之一团,南移太行山脉及留五台利害各半,以上请详细电示。4 [+ n$ g5 C5 K9 b" d1 I( n

3 O3 h( e/ [9 X2 e' n+ M% W同日 日军占领石家庄。( Q/ f0 U6 v6 `
3 @& p, }: n! P
10月13日 忻口战役开始。( X6 \1 [6 m% m" Q3 I) ]" v% X. U
! `. Z, Y6 v/ w; h
10月14日 徐海东指挥三四四旅攻占了平型关,截断了平型关至代县的交通线。0 n; B, T# u' `0 ^5 {; P$ N9 {/ D
+ s/ v; M# x# W+ {- G
10月15日 指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在广灵县冯家沟设伏,歼灭日军第五师团(板垣)运输大队一百余人,缴获大车一百二十余辆,步枪七十余支。
4 c9 E4 o6 X+ q& c# Z; x7 r" c$ t7 h6 t) h4 o+ v  V8 B
同日 指挥部队在团城口附近攻击向南增援的日军,并占领沙河镇,包围大营镇,威迫繁峙。1 n1 r) \+ _- l+ p3 i9 A/ I: q

' [$ E7 ?0 \3 ], d, P( a同日 郝梦龄在忻口战场距日军二百米的前沿中弹牺牲,成为中国军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
; R! d  ?1 x9 i7 b' E
- R' h; @/ s/ m' O+ ]1 V8 z10月16日 指挥部队占领团城口,截断日军后方交通。
& J8 ]3 k. ]: ~# z
3 B0 D7 x2 w' {* X% v- k8 d+ v同日 所部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攻占广灵县城。
. ]! P& S! \$ `9 D- B1 w1 E3 h9 B  G* _
同日 毛泽东就阎锡山集中十四个团并要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参加与日军决战事,致电林彪:我军应坚持既定方针,用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此方针在南京与蒋介石、何应钦决定,周恩来、彭德怀又在山系与阎锡山当面决定,基本不应动摇此方针。
! u' ~  i) w& e0 Q8 p& D( F& S* C2 q' o4 g8 R5 p
10月17日 写成《平型关战斗的经验》。
! G6 v6 f9 R* K" Q1 i8 }1 Q' n. q  ^8 k
同日 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贵部林(彪)师及张旅(三五八旅)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仍希继续努力,以竞全功。
; ~' ?- Z: {8 s. I& h2 e
" C' t7 Y$ r! }8 [5 o- \" P6 M10月18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骑兵营收复曲阳县城。+ L  C) f/ |& n2 {* R% \2 O

, U+ Z: N- ~' n+ D10月20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等:留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在恒山、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第一一五师主力准备转移于汾河以西吕梁山脉。
4 m. D" A9 W/ X6 K: ^5 [/ t  J
1 E- n2 D- P5 [/ l5 y* o同日 八路军总部决定:聂荣臻留守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三省边界抗日根据地,筹备成立晋察冀军区。; @5 `' r! ^, `8 t9 v! L8 Y

: y8 U9 C1 {/ S( m! E2 g同日 蒋鼎文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行营规定葭县(今佳县)以南延水以北为八路军河防。
; n9 {. b0 z; s6 r0 k2 o
: _, M, [7 g& P4 P1 y$ Z10月中旬—下旬 徐海东指挥三四四旅继续在晋东北打击日军。在团城口击毙日军步兵、炮兵100余人,在沙河镇击毙日军200余人。驻大同日军调集步兵、炮兵、骑兵600余人前来反击,徐海东集中六八七团、六八八团和新组建的六八九团将其击退,乘胜再次夺回平型关,并收复繁峙、浑源两县城。接着在商庄击毙日军170余人,在代县河东中街口击毙日军200余人。
  H9 x1 [' U: W+ c6 Q( t, {' H& s& ]% D" H7 e2 C0 U
10月21日 中共晋察冀省委在河北阜平县成立。
" ~1 N" a) x; A" H: M: C0 c% Z; I4 j5 ]
10月22日 毛泽东、萧劲光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刘伯承、徐向前:(甲)行营定高双成、鲁大昌、邓宝珊任横、榆、神、府沿长城设防及葭县、川北河防,陕警备旅任两延、宜川河防,同意八路军接清、绥、米、葭、吴五县防。(乙)除交涉马镇、葭县间及两延河防归八路军负责,拒绝任何部队接防外,部署如下:(一)陈伯钧旅及贺晋年二十九军、阎红彦三十军接清、绥、米、葭、吴五县防。(二)五县设警备司令部,何长工为司令员,郭洪涛为政治委员,张际春为政治部主任,王观澜为动员委员会主任。(三)设两延河防司令部,陈奇涵为司令员、白志文为副司令员,以独一师位于两延。(四)王兆相部即返河西,在葭县、马镇间布防,仍受贺、萧、关指挥。(五)陈先瑞部接洛川、富县、甘泉防。(六)王宏坤部任庆阳、合水镇、正宁、宁县、旬邑五县防。(七)三边由二十九军及骑兵负责。(八)所有以上部队,均不入山西境。(九)吴起镇、离石线由一二零师负责。5 ]' p  N2 ?4 s9 R
9 r) ]3 }$ \0 O; i
同日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向晋南转移。第一一五师主力随总部离开五台南下。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当天决定:聂荣臻率第一一五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的两个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直属大队以及第三四三旅和三五九旅工作团的部分,共三千余人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 I7 H6 m1 `1 y8 }: r! G) x) Q
6 P6 d# @  s5 Z2 Y6 \: f# v6 C10月23日 中共中央决定在八路军中恢复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原有制度,政训处改称政治部。
* j. i  l1 c9 R" h" n0 J
/ `& n7 @4 \, n, A; z同日 第一一五师独立团收复灵丘县城。! ]) q7 x. I. M: C3 F- v/ K. f" V
1 y9 u3 j( E# a7 \2 {* w0 @
10月25日 八路军总部发布关于对日俘虏政策的命令:一、对于被我俘虏之日军,不许杀掉,并须优待之。二、对于自动过来者,务须确保其生命之安全。三、在火线上负伤者,应依阶级友爱医治之。四、愿归故乡者,应给路费。
; L: Z" `4 T, u
8 ~$ P, w  p3 x/ o6 j; |同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各同志并转各级负责同志:小胜之后,必生骄气,轻视敌人,以为自己了不得,七七一团豆林[七垣村]受袭击是这种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你们宜发通令于全军,一直传达到连队战士,说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是一个艰苦奋战的长过程,凡那种自称天下第一骄气洋溢目无余子的干部,须以深切的话,告诉他们必须把勇敢精神与谨慎精神联系起来,反对军队中的片面观点与机械主义。: c, ^3 V" |- X& U8 H* l; \, U

& T! M3 c0 t/ Y2 {- ^2 r/ Y同日 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确定:平绥路以南,同蒲路以东、正太路以北、平汉路以西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d" p  R- T1 P' L, y
" b+ a2 {8 J& d' T
10月26日 指挥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占领蔚县城。
  a& b6 O- y& v. {) l! m$ H
& E. P" M" \+ R# d, J. ]) M( I% c同日 正太路要隘娘子关失守。山西抗战形势急转直下。
+ A( J$ ~9 K  e4 b
  F$ z9 d2 W$ h0 k- _  ]10月27日 在五台县城写出《平型关战斗经验》一文,从山地作战、日军轻视中国军队、日军后勤、侧击战、近战、友军现状、日军现状、日军不足、夜战、集中兵力、我军特点等方面总结出十二条经验教训,呈交毛泽东。
# Z0 ~$ W1 {: C; W: X3 E; z; H4 F6 I
同日 晋察冀军区各直属队,在五台开始办公。
2 L4 A) d$ p4 ^( |* P4 c. B
# d* R- X4 y- ]/ V: ~/ h10月28日 申时,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致电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甘泗淇、刘伯承、徐向前、张浩、宋任穷:兹委聂荣臻兼一一五师政委,关向应兼一二零师政委,张浩兼一二九师政委。总部暂不设政委。# ~) B4 W8 M. e9 S. S1 k

% K# F) B1 v* H$ V5 }7 o9 O4 f10月29日 正太路危急,指挥陈光旅及一二九师陈锡联团(七六九团)打击由平定南白家掌西进之敌。
# y( W" X5 w8 F! D5 T- O+ ~% u3 n( f, U; z  N) Y
10月30日 命令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以一营兵力严守娘子关之线以南,经常截断敌人交通;以骑兵营袭炸平汉线及石家庄、获鹿、井陉之铁路桥梁。) o) N9 W- j. U
" s! h$ z: Y' L+ ]# N' R& ^
同日 日军左翼支队向平定以西迂回。同彭德怀率领陈光旅、陈锡联团及陈赓旅准备歼灭该敌右支队。+ y9 ~7 d$ V" O. O
# f! D& c1 m' |
10月下旬 率领第一一五师部队由五台山南下,抵达洪洞县牧马村。
" e- ^) x1 J5 H/ N* p* k- o
9 W7 |1 Z) N& l9 j4 N; s11月1日 国民党军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本日自忻口全线撤退。/ ?" V$ ~* w8 f: k, V. d

: F4 @% ], \' X5 W; n' ^11月2日 朱德、彭德怀委任萧华为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黄克诚为三四四旅政治委员。; K- _! @, G- H5 U; [1 u
0 k% q9 J, U3 H+ U% J0 F
同日 日军占领忻口。太原告急,社会秩序混乱。! E) q6 Y9 K: j+ o) ~2 v

9 T' y# U* m( I# @$ i11月4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刘伯承,指出:一一五师主力应加紧对沾尚、广阳敌之侦察。如该敌继续向西进时,陈光旅应积极迟阻。4 }, d3 j2 J: m+ f# k2 Y
& D8 E. w+ p% `* @/ c
同日 指挥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在平定县广阳镇一带设伏,歼灭由沾尚镇沿正太路进攻太原之日军左路二十师团辎重部队和一个大队一千余人,俘虏三人,缴获骡马七百余匹,步枪三百余支。
2 J- E, F" C3 l0 b9 F# W' f" C, P3 k- `( g" _" s* t/ @% a7 G
同日 十二时,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甘泗淇、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宋任穷并报毛泽东、周恩来:(—)目前仍应以一切方法支撑晋中、晋南抗战局面,推动南京增兵。蒋以汤、樊四个师全部入晋,刘湘六个师亦准备入晋说。阎、卫决心坚守太原,支援华北。(二)估计敌逼太原后,如遇坚决抵抗时,其困难增多。晋西北、东北之群众已相当发动和组织,游击战争正在开展,交通道路大部破坏,且又深入,其困难又大。(三)目前我们中心任务,除深入晋东北、西北群众工作,造成功固的抗日根据地外,并应以一切努力发动和组织晋东、晋西群众,建立根据地,组织游击队,努力扩大本身,同时准备随时阻扰、截击、侧击敌入,以配合主力作战。部署如下: A、一二九师主力应与一一五师靠拢,准备在有利条件[下]协同一一五师陈旅侧击敌人,以地方工作队派小部兵力掩护,在辛兴镇、沾尚镇、和顺以东及邢台、石家庄线以西进行地方工作。首要任务是扩大本身,该师并负责切断围娘子关、平定线以南敌运输,破坏道路及平汉铁道到邢台之敌情侦察。B、一一五师陈旅及师部之工作区:辛兴镇、寿阳及榆次以南,太谷以东,辛兴、沾尚、和顺(不含)以西,并包含榆社,辽县两全县,主力应控制和顺西北及安丰镇地区。周建屏率杨团五个连仍在盂县以南,沿正太路活动,破坏正太路,袭击敌运输,努力扩红。杨团主力应尾敌袭扰沾尚镇、上龙泉、白家掌地域西进之敌。徐旅任务暂不变。C、一二零师应准备教导团在敌进攻太原、大谷时转至离石、汾阳之线,在太原失守时基本掘毁离太公路。D、总直属教导营、炮兵、政治部移至汾阳、洪洞之线以西,由邓副主任指挥,发动吕梁山脉及汾河群众扩红。(四)各团动作以袭击、夜袭、伏袭、破坏道路、打敌车马运输队、尾敌追袭,如敌优势兵力回击之[则]节节对抗,小部回击,有把握即消灭之,坚决消灭敌人追击队及有利(力)之部队。收编散兵(注意在不妨害统战工作).收买枪支,清扫战场,收拾遗弃武器。(五)各兵团应以团以下之副职干部、教导团及大部政治工作人员组为[成]地方工作队,派小部队掩护,专任在指定工作区域工作。首要任务是扩大本身,以免因作战行动妨碍地方工作,但各战斗部队在其行动区域,仍不应放弃地方工作。3 Z& {& r5 `( X$ n5 V' F3 Q4 ?

& q7 D3 L" ^$ g+ j同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成武、贺龙、萧克、关向应、甘泗淇、张宗逊、李井泉、王震、宋时轮、刘转连、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宋任穷并报毛泽东:(一)在持久抗战中壮大本身是极重大的任务,并规定各师在两三个月内除应补充原数缺额外,应努力争取各组织两个新兵团,总部以一个特务连为基础,扩大成为充实的特务团。准备每旅改辖三个团,更适宜于我军进行山地运动游击战争的战斗任务。在蔚县地区的独立团,应以营为单位,扩大成为三个团的独立师。(二)各师应从师团政治机关、司令部排长以上副职、连队活动分子中抽出大批干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团并各师随校(学校目前应以参加扩红与群众动员为主要工作),分成若干队组,散布于各师活动范围内之人口稠密而较安全地区,依照地方工作指示,进行扩红、组织游击队,改善人民生活,建立党,创立根据地等群众地方工作。我工作人员初到新区域,开始一星期内应以深入宣传,争取个别扩大新战士为最中心工作。在部队中也须定出计划,普遍动员指战员在行动中扩大新兵的工作,以期能迅速有一批新兵补充战争中的减员。(三)组织的游击队应多派干部进去,加强军政教育与巩固工作,争取大部分整批加入主力,但必须充分准备和动员,不应强迫,强迫反而引起群众不满。一部分游击队应留在当地建立地方部队,建立独立团、营为地方部队。(四)在经过战[争]地带,民间遗散很多枪支弹药,各部及地方工作因[团]应努力收集,并可出款收买,步枪十元,子弹二[元]百粒,轻重机枪及炮酌量决定,此项费用可以报销。(五)部队扩大,用费必增,在我们恢复政权地区,应有计划的进行筹款工作,除没收与罚汉奸的款外,须向富户进行救国的募捐,捐款、[物]品将〔折〕现金与法币。各地流落之溃兵散兵很多,我们应努力收容,在不妨碍统战工作原则下,应争取其加入我军,其中者弱及残痞,应加洗刷,他们如带有枪弹,可照收买价格发给之。
. T9 C6 b" i  A1 P  v. [+ W; D
/ D4 C' P8 o% b& a4 t同日 致电陈赓:陈光旅今日在广阳附近伏击敌人,结果缴获骡马四五百匹,满载军用品,并毙敌数百。  M# F/ d. Q2 x, g' j/ X9 ?2 `! \
- c: N& p/ q1 d/ v" U: m1 [
同日 日军占领榆次县城。
1 v4 |: q( P% G( q4 n
- {8 h/ A. L+ z" U11月5日 致电陈赓:靠近一一五师,准备配合陈(光)旅尾击敌人。5 X0 R3 ?& c% R7 T+ Z) C
1 Q7 y; Y, M4 t1 g
11月7日 八路军总部到达太行山中的山西和顺县石拐镇。3 j2 c, e8 u' e8 |9 O4 U
( Z; R2 q3 c' m3 W1 m) s
同日 中央军委根据国民党政府批准成立晋察冀军区的命令,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_" u+ ~( G* F0 l6 r- B5 ]
/ ~( H2 }' _2 w( i) Y同日 罗荣桓继任一一五师政委。2 a% v* D9 f1 G+ b+ a+ l

& E# F6 B& O0 T  C同日 朱德、彭德怀电令徐海东、黄克诚:第三四四旅暂归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
- M; M+ z2 x! o/ ~% P7 j3 a. q" o2 o; Z+ k1 g, i% k
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据第六八七团报告:应县、怀仁无敌,大同日军第三大队五六百人有开绥远可能;该团在浑源活捉日军6名骑兵、大汉奸4名;已扩红军50余人。
. Y# c1 B1 d8 t" t  p7 z1 \
; T7 c8 B( T8 T0 `4 v6 }11月8日 山西省会太原失守,山西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 {) `& u5 |9 L8 M" {, p2 ^
7 m4 I( a( i4 ^% R
同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甲、太原失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这一阶段,游击战争将以八路军为主体,其他则附以于八路军,这是华北总的形势。乙、判断国民党为保卫河南在晋城、临汾未失以前,山西残兵不至退出,刘湘部队亦有开入山西可能,阎、卫、孙、曾、冯、赵、邓等各军残部将大量溃散,即游击战争亦恐不能好好支持。阎将无力再过分干涉八路军之地方工作,故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之主体,应该在统一战线之原则下,放手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征集给养,收编散兵,应照每师扩大三个团之方针,不靠国民党发饷,而自己筹集供给之。丙、吕梁山脉是八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但其工作将近开始,因此,不但徐旅须立即迅速转移,林率陈旅亦不应在东边恋战,亦以立即开始转移为宜,估计转移至开始工作至少廿天,动作后再须十天,彼时恐敌已深入汾河流域并占领孝义等处,转移后徐旅以汾阳为中心,陈旅以蒲县为中心为合宜,总部宜立即开始西移。丁、文年生阎红彦白志文所部,担任从瑕县至延长之河防。陈奇涵为绥米清瑕吴五县警备司令,郭洪涛为政委,指挥文阎全部。文部已在绥德米脂瑕县吴堡布防。宋毕阎部明日由延安出发接防于瓦窑堡清涧城河口马家坪一带。何长工为全[两]延河防司令,指挥白部督造船,附监护运输。萧劲光为河防总指挥,扼住西岸拒敌于河东才能有力的保护河西,支援贺师全师在吕梁管涔两山脉左侧之第一等重要任务。戊、一二九师全部在晋东南,一二零师在晋西北,准备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为宜。至有被截断归路之危险但其主力不应退出山西。具体部署由朱彭行之,请周经绥德返延。! o: C4 l' I  N$ ~* k& R( O
8 v7 @0 P" ?* s5 n
同日 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抽调独立团、骑兵营、两个连等部队共二千余人组建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 g& G* j! U$ N: G

; _7 a7 e7 i6 N/ P# r, b同日 率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向隰县、大宁地区前进,整补三个月。
) Q+ b% w2 Z$ \% e, |0 ^$ E3 G$ f+ i4 z
11月9日 依据八路军总部命令,率领第一一五师直属队及第三四三旅南进。
# X, I' Q5 O* U* Q9 b" s' A7 p% ?, @8 D& l- e' f5 a
同日 十四时,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刘伯承、徐向前、张浩:(甲)北面敌围攻曲阳,东线敌进榆次,以一部进占太原。汤军之一部已进至洪镇,主力击节榆社、太谷间,配合红军侧击南进之敌。晋军除傅部守阳曲外,余均集文水、交城线。卫集团集结阳曲以西。(乙)一一五师直属队及陈旅(缺曾营)以适时准备转移吕梁山脉,创造山西基本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明(十日)由现地开始南进,至榆社附近看情况再决。曾营暂在执行原任务,待该师政治部到再归还建制。徐旅行动另令规定。(丙)、以二九师以创造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及协同汤军迟滞敌人南进之任务。目前以一个团以昔阳为中心,分向九龙关、娘子关、平定、寿阳地域游击,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主力两个团十一日开始南移,暂集结石拐及以西地区,向太谷游击,配合汤军在有利条件下侧击敌之小部。敌进至平遥、灵石之线时,相机转移至榆社、武乡、沁县、沁源、黎城地域。(丁)刘、林、张、宋等于十一日赶到石拐本部开会,向前同志留部指挥。; D4 J. q* Z- j4 d9 {$ ^
, K8 @+ @% g3 u9 \* k: @
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等:(四)在经过战[争]地带,民间遗散很多枪支弹药,各部及地方工作因[团]应努力收集,并可出款收买,步枪十元,子弹二[元]百粒,轻重机枪及炮酌量决定,此项费用可以报销。(五)部队扩大,用费必增,在我们恢复政权地区,应有计划的进行筹款工作,除没收与罚汉奸的款外,须向富户进行救国的募捐,捐款、[物]品将〔折〕现金与法币。各地流落之溃兵散兵很多,我们应努力收容,在不妨碍统战工作原则下,应争取其加入我军,其中者弱及残痞,应加洗刷,他们如带有枪弹,可照收买价格发给之。
1 K: c% X$ f& t4 `1 M% Y8 K% Q3 D+ ?1 t; u
同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等:“在华北正规战争业已结束、游击战争转入主要地位的形势之下,日寇不久即将移其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因此我分任四大区工作之聂部、贺师、刘师、林师需重新部署。……以控制一部为袭击队,大部尽量分散于各要地组织民众武装为第一(要)义。”" W* L' x8 {2 x* p4 p! `/ |
; V' o" {. P  N- @; i4 q2 f4 S
11月11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在临汾召开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军事会议,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林彪、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张浩、刘少奇、彭真、彭雪枫参加会议。会议决定坚持山西抗战和发展游击战争。会议决定:一一五师除聂荣臻率一部留在晋察冀创建根据地外,主力迅速转移到汾河流域和晋南进行群众工作,并留一部在太行山,配合一二九师在晋东南依托太行山脉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
0 ]* N; R) D: H' ~- G3 Y7 {$ T9 O+ z
11月12日 日军攻占上海。
, P9 b8 a5 E) e0 o. I/ W. ?5 G1 X
* {! J$ e) i( n4 B1 s* {% C11月13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及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并告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甲、全国片面抗战已无力支持,全面抗战还没有到来,目前正处青黄不接,危机严重的过渡期中。乙、山西各军大溃,除刘湘、汤恩伯外暂时均不能作战。正规战争结束,剩下的只是红军为主的游击战争了。山西统治阶级及各军领袖已动摇无主了。丙、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收编溃军,扩大自己,自结自足,不靠别人,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促成改造国民党,改造政府,改造军队,克服危机,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丁、林彪师徐海东旅速到吴城镇地区,准备与贺龙师之贺(炳炎)、廖(汉生)支队配合作战,打几个小胜仗。总部、林师师部、陈光旅速到汾西、隰县地区准备打几个小胜仗。刘伯承师应以师部及陈赓旅位于太行山脉地区,多打几个小胜仗,刘师之另一团应交总部或林师指挥,位于介休、灵石以东汾河东岸,与西岸之陈旅配合夹击沿汾河南下之敌,多打小胜仗。荣臻军区以杨(成武)团为基础成立第一独立师是很对的,还应以总部特务营为基础准备成立第二独立师。以上均请朱德、彭德怀同志迅即处理。戊、向南方及四川招兵计划暂时是不可能的,扩红方法主要经过扩大游击队,其次则向大地方招幕。目前汾阳以东、介休以北虽已不可能,但汾阳以西以南、介休以南还是可能,请总部、林师注意及时抓一把,再退亦将不可能了。过去一切计划应以太原、娘子关失守为基点,今后一切计划应以军渡、临汾、蒲县、晋城失守为基点,晋西北应以宁武、神池、五寨失守为基点,晋东北应以五台、蔚县、广灵、灵丘、阜平失守为基点。以上均请考虑及之。6 O6 e/ l+ s% r$ }$ R( v
! ^$ q5 R5 q) g+ v
11月14日 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林彪、贺龙、关向应:阎锡山已决心留河东游击,其所拟定的游击区域及兵力区分如下:晋西北地区留兵三团,即教导第二、第四、第九团;晋南区为决死队第二、第三纵队、教导第六团;晋东南区为决死队第一、第四纵队、教导第八团。同时,阎锡山力图建立新军队,已令各县立即集中已有的自卫队,以树立基干,枪械准备集中后发给。
4 Q9 f$ J1 t2 {6 n* A( I# J4 i" m6 }1 @+ P
11月20日 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8 v! ~9 v. Z8 ]5 |4 Y& j( y2 T; }- y

1 ]0 x- Y) s2 r2 j2 P; q11月23日 朱德、彭德怀向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张浩通报战况。
1 N1 E$ F3 p  B9 L! G- |5 V+ m6 R& l- i
11月27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林彪、贺龙、刘伯承等,指示:新战士日益增加,我军经费之支持情形仍照如故。“三四四旅十一二两月份经费由聂(荣臻)设法供给”。' G' h+ n% {) Y9 T

6 k+ M) @8 \6 K+ W" G6 `, n11月下旬 率领第一一五师师部和第三四三旅到达赵城地区。3 t% P, Y1 n5 W) z; d
+ D$ z0 Z( ?) ]9 M1 z4 {
11月 将《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一文上报毛泽东,并由毛泽东转发至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部学习。
1 F4 J' z# `& H5 l, I! q2 _* R2 N
3 B! m( J* _+ \9 e; |- W* g9 Q同月 徐海东率三四四旅在佛教胜地五台山集结休整。数十名和尚听说眼前这支部队就是在平型关教训日本侵略军的八路军精锐部队,还俗加入了三四四旅。
! X: s! F9 u+ Q3 ~2 w- {; I& y! E% }* M/ [2 B5 L/ r; p( z  P3 G
12月2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聂荣臻收集傅作义部溃兵三百七八十人编为我旅独立营,营连排长均为旧军官,我只派了政治委员、指导员帮助教育,但这批人政治上一塌糊涂,经一星期思想工作仍表示不愿干八路军,满脑子升官发财、当土匪,短时间难以争取。据悉阎锡山致电要这批溃兵归队。我的意见,为巩固统一战线,可将队伍交阎。如需争取加入我军,则必须彻底编散或撤换其全部军官。否则(三四)四旅离开五台必逃走当匪,我得不到什么反得罪了老阎。”* a( B* i- F) G. e2 g3 r

. w- L8 q$ ~: N4 w6 p: b) S12月3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王震:“陈冬尧所率新兵团现在五台训练,逃亡约百人,现有一千五百四十三人(旧的在内),步枪三百余支。拟将该团西转,派队掩护通过。”
8 h9 u4 s, u$ {  Q& d6 e0 g) E: S5 A7 h8 L9 K% f8 p0 ?
12月4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王震、刘转连[]:陈冬尧率新兵团于明日由五台出发向你处转移,请准备队伍接应。% w8 R$ V5 v) m! `

2 k* k) K& q5 J4 q+ Z0 H12月5日 写作《对日作战的经验》一文,报送毛泽东后,由毛泽东转发与八路军和新四军各部队,供对日作战时参考。
: y, X- X* {& d
  v) M1 b3 _' ?9 v4 ?5 L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等,部队到新冶后,新(军)二师对我十分怀疑,师长拒不见面,部队均驻山上,构筑工事,炮兵布置阵地,对我严密戒备,汉奸及上层分子多方造谣破坏并有留全师驻新冶企图。
6 b6 Q0 M$ \& D: P  [; x, S4 [, ]' o" W1 C' V
12月6日 出席朱德主持的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军分会会议,讨论华北抗战形势和部署敌后游击战争。
) I2 ?8 \# Z4 q# c6 R% q
9 I$ c  @' C6 v3 [3 ?12月7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报告当面敌情:由代县向繁峙前进之日军骑兵用大炮轰击岭口、剑口后退回代县;六日敌汽车三十余辆载步、炮兵及骑兵百余人开往原平方向,日军掠获妇女数百人在峰县城内。3 t* C0 N6 H6 q4 v, g

* {, G$ _, h. u' p: j12月9日—14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在会上作题为《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提出右倾投降主义的主张,批评洛川会议以来中央采取的方针和政策。! _7 m2 M7 J' D( b0 b0 ~

5 @) S# g; L, B( a: P2 G5 n  m12月9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林彪:敌人从各路逼近五台地区,我回旋困难;现新战士及工人共约2500人,建议部队立即转移。' s3 a, k& D. x3 K

% M4 s1 p" K1 t) X0 ~# r9 g1 b4 p! z12月11日 结束休整的三四四旅原拟按毛泽东的指示开赴晋西南吕梁山区,但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通知徐海东和黄克诚,形势有变,为避免与国民党军队的摩擦,三四四旅改去晋东南、冀西活动。
: Z8 u; E% u9 N8 K- j9 p; x2 K
/ {* G$ X5 y! K* z8 U. r: R5 f. U& ?同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电示徐海东、黄克诚:日军一面加紧对晋察冀及晋西北的进攻,一方面挑拨八路军与其他方面的关系。为避免磨擦,不要向晋西南,而向晋东南活动一时期。徐、黄部可改编为三个团。
. D* x( N5 o+ W8 `
# Q/ ]9 r' C  s. u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陈锦秀、刘幼安并报朱、彭、任:我旅及教导队、政治部为执行新的任务决向东转移。第六八八团于12日7时由各地出发,经窖头村、苏黄沟进到宋庄、潘家会之线宿营,13日继续经上社、车轮村、管道峪东进,到达东西黄岸以南之曹村集中,每日行程以60里为原则。旅主力沿滹沱河前进到东西建屏。行军中注意组织游击队,并在自愿原则下争取其参加主力。1 Q/ V9 P. v( S5 X

1 {5 \' ^  i2 Z- F( b; `  L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林彪、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报告:“我们现在东冶各部可于明日(12日)到五台冶东、宋庄集中,拟分三路夹滹沱河东进到东西两岸集结改编。徐继续南进,13日开始移动。”“现有新兵一千七百人,兵工厂工人约二百人,政治部、教导营共约六百人。”. }& k; o) m$ {$ z

1 ?) e0 ]+ Q! f5 d12月13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我旅及师政治部今日十四时进到坪上边家村附近宿营。昨、今两日敌机在东冶投弹数十枚。”8 h0 u, q. i8 H  v$ o6 G0 \( K1 _

6 E- q* [: f, m4 o* |$ h同日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在地首都南京被日军攻陷。( v5 w, O& r% a9 c2 x

2 Y) \2 b' D& {. M1 j1 t12月14日 江苏扬州失陷。: C6 o% Y" M6 T! P9 |- y& D

2 e2 k8 B0 u1 T  i. O- ]4 |同日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 w+ D; ]# _2 y
! I- j$ g0 f/ G, p$ y6 i
12月15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并聂荣臻:我们今日到小黄附近宿营,16日拟进到红子庄之线休息并进行改编。7 y3 U5 ~; V! a) ?7 k7 v( I
5 u; `; U: A- s* [
12月17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请示:旅单位增加,单独行动时间多,过去旅指挥机关编制已无法用。建议编设司令、政治、供给、卫生各部和警备侦察连、通信连;各团供给工作由旅供给处暂管。
  k5 h8 e  N* E; h- x* O" L* `9 |/ K# Q
12月18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并聂荣臻:平山城于今日8时被敌袭占,敌共乘汽车30余辆约800人,西进十余里,因汽车路被我破坏,退回城内。# h1 i# k5 K: V9 G' X5 m$ I
* x8 F& k6 @& U; A- [
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在河北平山召开第六八九团成立大会。宣布韩先楚任团长,崔田民任政治委员,胡继成任参谋长,康志强任政治处主任。
# ]- ~% m5 R! x+ t9 O; T; {( ]( @0 N) T9 K! C3 A
12月20日 二十四时,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胡服、杨尚昆、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张浩:部队扩大甚快,枪、饷两缺,与阎发生严重矛盾,亟应停止扩大,收回部队驻在[地]以外之八路[军]工作人员,一切在统一[战线]与各部范围内工作,一切须取得阎之同意。望照十七日电及此之原则,通令全军执行,如何,盼复。$ O* _, s. t8 N3 b
' B, s  D" n, g7 V; Z; D
12月22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并报聂荣臻:进入平山之敌尚有百余人据守,其余约五六百人向井隆开去。我旅及六八七团主力已驻南甸寒虎河之线,以小部进至田营、灵寿向平山行唐敌人袭扰,破坏平汉路;六八八团到后袭扰正太路。旅部和师政治部在通家、洪子店附近。
& N1 p! l" D! G, k
" N- n( P2 b7 K' q1 Q# v12月25日 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为主,编成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0 y. Y2 w% g  u4 z2 e( ], b% e9 i
$ u+ z# u0 n. |( C6 ^
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刘伯承、徐向前,通报当地土匪武装葛子厚、崔二日部实力及对八路军抗日的态度。  g- T2 t- c; \" a
0 l; m8 u+ g. t3 n* ]
12月中旬—下旬 徐海东、黄克诚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三四四旅翻越太行山开赴河北平山县,配合晋察冀军区反击日军“八路围攻”。初到河北,徐海东就指挥三四四旅破坏了从井隆到获鹿的铁路,炸毁两座日军控制的铁路大桥,还袭击了风山煤矿、井隆煤矿和车站,击毙日军300余人。
1 g$ e5 [1 P( ~" P9 b: ~0 s# T1 r$ A7 O8 [& |
12月28日 日伪山西省政府筹备委员会成立,曾纪刚任委员长。' ]! c! r) P- e" B9 x+ \

" r. y/ i4 k. ^% m/ F12月29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报告战果及敌情,略谓:我第六八八团一部破袭井隆西驴岭铁路桥及三岔口小铁路桥,均须五日以上才能修复。石家庄近日到敌3000余人,闻元旦开军事会议,附近日军有代表参加。葛子厚之第三纵队百余人携枪80支,愿加入我军,已编为一个连。$ Z7 o; o7 D6 C% b

2 B* S! w) ]: N" ^12月30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报告战果和敌情。略谓:八团一部昨袭风山煤矿,捉敌连长一名,获收音机二架,电话机一部。今日晨日军向我八团一营驻地攻击。石家庄之敌二十五日向我开来。3 f& d6 e# j" K; c

! a1 m7 h! N# m: X  B% p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各部队,对敌情侦察作出部署:徐海东、黄克诚部负责石家庄、娘子关线。
  D! g1 a$ G9 P. Y. t1 ?0 v% Z# ~) I3 x
1938年 31岁
6 I) i1 \1 u3 o" b# D2 |5 d
( u& g& [7 b; A/ ]$ x/ M. a$ f1月1日—3日 朱德、彭德怀连续给徐海东、黄克诚发电报,命令三四四旅于一月六日后配合一二九师,对日军控制的正(定)太(原)铁路大破坏一次。
1 y5 |5 _; r1 ]; y) g' I3 m2 f
; |" }5 H6 B, U  y3 \2 {1月1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报告敌情,称:长春有敌七百余名开石家庄。日在各县要团丁一千名组成一团,设团长、团副、教练各一名,县长并团长作防共用。我便衣袭正定维持会,缴获手枪一支。
* w1 q0 i7 v/ h8 Y- T/ s; h* \0 L- V3 U. y7 {9 W' z6 V
1月3日—5日 参加在牧马村召开的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会议。会议听取彭德怀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会议精神,讨论了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 K! @  d8 ~7 \9 K6 H0 P( W
5 Y! Y" d' |5 f
1月6日 出席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在洪洞县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会议精神,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 d3 P5 ]& U& h1 p& T
; S  a4 B$ e2 L8 x, P6 e! h  j
1月7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等报告战情和敌情,略谓:敌因我将铁路破坏,正太路已停止向东运输,娘子关以北敌加强防守;六日晚我袭击敌占东王舍车站,破坏火车头一台。1 Q0 i; X9 m) K( K, g
3 E3 P5 z# R  d
1月10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林彪:阳泉之敌七八百人分数路向盂县进攻,其一部已进到盂县东,盂县城有失守可能,建议调六八七团一营到盂县协同游击队袭扰敌人。
1 n4 G% y$ c  W) E; G1 _: i7 a' }
# w3 ?* ^  j( a; T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并聂荣臻:石家庄之敌一部开往山西,主力两千余。进攻盂县之敌已占领盂县城。估计敌将进攻洪子店我军,请示如其主力进攻我应如何行动。/ X3 [2 d! [  q/ f) \

" l- [+ ]7 U3 b. Y3 \: h/ r$ p) J1月上旬 罗荣桓率领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到达赵城,同林彪率领的主力会合,并受阎锡山的指派,率部在吕梁山东边的汾西、汾阳、孝义一带开展工作,未能进入吕梁山。
( b' g* }5 i! y7 d7 ^, w; H  O0 Q$ C
1月12日 同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左权离开驻地,前往山西临汾,会合卫立煌。
# V, H* k$ n) p- V8 m+ s! r$ h4 Z% r& W; }3 i, ~
1月13日 同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左权、卫立煌离开山西临汾,前往洛阳参加蒋介石主持召开的第一战区、第二战区高级军官军事会议。
9 }: ^. q0 x4 J
. G4 t- q3 f2 u& H9 X1月13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等:昨日与我激战之敌已退回井隆,我伤亡28名,敌阵亡5名(其中营长级1名),重伤拉走16名。$ o0 p# s/ U' E0 k! N0 }, H

  \) W- J- ?! q4 [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等报告关于蔚县、广灵、紫荆、蒲城、望都、唐县等地敌情及井隆小寨我击敌情况。电报说:井隆之敌约600人12日上午11时向小寨进攻,被我六八八团主力伏击,敌伤亡80余人,狼狈退去;我伤亡20余人。+ O& f7 X0 Q  j6 P
; L* k, G: C# }; N7 U1 {
1月14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致电林彪、贺龙、萧克、关向应、徐向前、张浩:抗大第三期于二月底毕业,第四期继续开办,前方部队送学生二百人,其中一百四十人学连长,六十人学营长;其中一一五师送学连长者三十五人,学营长者十七人;一二零师送学连长者五十人,学营长者二十人;一二九师送学连长者五十人,学营长者二十人;总直送学连长者五人,学营长者三人。培养连长者已现任排长、副排长及同等资格,培养营长者需现任连长、副连长及同等军事干部。学习时间为六个月至八个月,学生应于三月五日前到达延安。" a) a, ~$ F/ m! F1 o) z
0 V3 ]  L3 ~: C- `/ A
1月15日 同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在洛阳参加蒋介石召开的第一、第二战区将领会议。
8 k8 i7 E+ ~8 v. U" A5 _, R& V
# n$ c' Y+ ]8 G( A1月17日 同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在洛阳会晤蒋介石。是日,彭德怀与蒋介石同赴武昌商谈军务。
5 Z6 f. h/ K( W) l( P  x" [7 x2 s) b; g3 a  R
1月19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等报告部队近况,略谓:张团[]、主力20日向盂县前进到适当地点活动;旅主力在平山、井隆、灵寿地区筹粮、收枪,伙食钱一个月内无问题,拟继续在河北活动。0 F' S; D' `' E% R/ f( H
) k+ l; K) F% R) x
1月20日 同朱德、贺龙、刘伯承同国民党驻晋将领一道坐火车到潼关,转道风陵渡返回山西。$ D) q2 r8 C& P7 }+ a

/ O. E# ]6 S+ R9 Y/ f* y1月中旬—下旬 徐海东、黄克诚指挥三四四旅再次突袭井隆煤矿、歼灭了驻煤矿的日军一个小队,破坏了竖井绞车、变电房、自来水塔,引爆了火药库,使煤矿变为一片废墟。井隆煤矿附近的十几公里铁路,也遭到彻底破坏。
4 {# v; [: g% k0 n5 O+ {
  q9 t4 W/ s# x4 x5 e1月下旬 为报复八路军攻袭井隆,日军从石家庄、荻鹿、井隆派出800余人前来平山报复。徐海东指挥三四四旅打其“分进合击”的一路,击毙200余名日军,包括一名中佐大队长,另两路日军撤走。日军又调集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2000余人,分两路进攻三四四旅驻地平山东西洪子店。这时徐海东旧伤复发,咯血不止,黄克诚安排他治疗,自己指挥战斗。激战一天,歼灭日军400余人,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秀中炮牺牲。
! r! h1 S. Q  ]% G8 @8 y2 D4 Q" j' _: W! {. B) W$ j- g2 W
1月22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林彪、聂荣臻,报告温塘伏击日军战况。略谓:昨日进到南北马塚之敌500余人,今日配合平山之敌进攻温塘,我部伏击于温塘以南以北地区。9时,伏击部队发动突袭,经两小时战斗,将敌击溃。敌伤亡百余人。14时,由平山来援之敌五六百人携炮8门,向我六八八团阵地轰击200余发。我伤亡100余人,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秀被弹片击中经抢救无效死亡,一营营长阵亡。8 i8 F! _: J# j! K

$ M. Q1 y$ O; L9 G% Q1月24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等报告敌情:22日与我作战之敌自平山、井隆各一个大队增援至五六百人,昨又由平山开来汽车23辆,敌人总计到洪子店附近约2000以上。洪子店已被烧毁,并逼老百姓架桥,有渡河企图。
$ \4 g8 H; ~  _( r; |  L7 n8 X
3 H; l# _* l8 G4 S4 e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请示调配副团长和七团政治委员;全旅电台只有两部,联络,困难,希望增配一部。( N% N3 n- a9 n4 R& _* P

* g! B6 _% U6 R' i) b8 B1月25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报告称:张(绍东)团主力已到中村,派出便衣三十余人袭扰正太路,破坏伪组织,一营到河庄截断盂县交通。+ p8 N1 K3 H# |8 L0 \/ E6 Y

3 u( C" @" t# w9 Z- C1 ?1月28日 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并转各师:八路军前后方和南方各游击区域部队的政治工作,统归军委政治部领导。为统一对外名义,军委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 t! \: ^: e, @* J5 U9 c2 p

! ~2 x/ q8 {$ e- t" }0 }$ e1月29日 八路军总部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的徐州会战,并支持鲁南友军,于是日发布《关于目前抗战的局势及我军的战斗任务的训令》。训令对各师和晋察冀军区的作战行动做出具体部署。  x5 [/ G" a: n/ K  ?' n) S

5 J* t6 r7 L; U. Q# G8 A0 r0 c1月30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报告三四四旅部队最近部署,略谓:六八七团全部在盂县以东及东南地区活动;六八八团现在洪子店附近休整;第四支队新团一个营现在娘子关以北活动。曾(国华)支队现在温塘东西活动。
  L1 c6 i* O, [. ^* @5 f6 N; n! D& d1 q/ y
1月 获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3 e% Z; B, b+ h8 Q% g2 M. c

. G. c, X- T) h# X, u0 i. `2月1日 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傅钟致电林彪、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甘泗祺、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宋任穷、聂荣臻、舒同、徐海东、黄克诚等:(一)我军入晋抗战以来,打击敌人,动员武装民众,补充部队方面,收有显着成效,但在十二月底以前部队分散行动和扩兵时期,暴露和产生一些严重现象,如贪污腐化浪漫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某些干部逃亡,军事政治纪律的松懈,由外界恶劣意识的影响滋长着的军阀主义与忽视政治工作的倾向,党和政治军事机关经常工作制度的削弱等,这一切是极端有害而将有丧失我军传统的危险,特提出以警觉我各级首长与政治机关之严重注意。(二)在今天复杂的统一战线斗争和部队多数分散行动环境当中,在老的成员因消耗减少,新的人员大量增加,而党员数量质量,干部质量,随着相对减弱的情况下,在敌人托匪汉奸等的挑拨引诱收买破坏打击活动以及外界各种恶劣影响的传播等等情形下,要保持我军难[艰]苦卓绝,意志团结,坚决勇敢,高度政治警觉等优良的模范传统,这须依赖更加艰苦的政治工作和坚强的党的工作。这必须对于一切生长发育那些只有微弱表现的各种不良倾向,给以即时的纠正与教育,一直到公开与之斗争。一切对于不良倾向,放任的自由主义,都是可能产生不良的结果的。(三)各级首长和政治机关,必须严格检查近几个月来部队中各方面的工作,要把部队中军事政治党的系统工作制度,适应着今天战时而且是分散情况的实际环境去建立起来。但健全各级政治机关组织,要保障党和部队中的教育工作,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致中断,特别是健全支部的工作与领导,使党员及一切指战员深刻了解党的统一战线,各种具体策略。连以上各级干部除应参加小组会(或者党的小组会),以期能集体加强部队工作领导外,并须讨论一些基本理论政策和党的建设等类问题,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发展正确的自我批评,锻炼坚强的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在思想斗争中应注意反对存在着的贪污腐化浪漫堕落现象,反对生长着的军阀主义和忽视政治工作与党的领导作用之倾向,必须严格党的纪律。为着坚强党的领导力量,应注意党员的大量发展,惟吸收新党员时,须有慎重的选择,提高部队对汉奸托匪高度的管觉性,并广泛揭发托匪汉奸反革命理论和事实。(四)此项训令文字的发到团级为止,但必须口头上党内的传达到支部中去讨论。9 P* [" K) B, J
9 Y( Y! R6 P: V1 J
2月2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报告温塘战斗经过及教训,略谓:1月22日,井隆之敌五百余人、石家庄之敌三百余人进到平山,拂晓,长途袭击我东四舍房山部队。我部队边打边退,于16时退到温塘及南北新宫之线。敌侦悉我驻军后乃退回。经分析,判断该两路敌人22日必远击温塘。根据兵为对比、地形条件和群众基础,有把握消灭该敌。研究决定以六八八团、曾(国华)支队主力,第四支队二营为右翼,乘夜暗埋伏于西板山东南高山脚,待敌进入后突然攻击。以第四支队第一营、曾支队一个连于温塘山东西山地,钳制来敌。曾支队因别的任务未按时到达。其余均按时进入阵地。上午9时,日军2000人即时向温塘前进,我右翼部队突然猛烈打击敌人,敌完全不知情况,被六八八团压入沟中,小部逃走,大部占领附近村落及村南小高地,经几次反冲锋打击溃退新床村中,重机枪、迫击炮均丢弃。敌占村子后,被我四面射击,到处乱跑。后敌放火,顽强抵抗,我无法接近,造成对峙局面。13时许,平山敌八百余人携重山炮数门向温塘攻击。我军沉着应战,步兵未敢前进,但敌炮火猛烈,干部战士无避炮火经验,到处乱跑,敌军遂乘机占领山头阵地。此次战斗行动秘密,敌人完全不知道,突击亦猛烈,本可将敌人消灭,结果仅短距离击溃敌人,反而被迫退出战斗,受到杀伤。其原因主要是:(一)突击队首长未具体规定各营动作、任务、攻击道路及攻击点。(二)突击队各营未协同动作……(三)钳制部队未釆取攻击吸引敌人增援。(四)发现敌人增援,旅领导曾即令撤退,而六八八团首长企图到黄昏解决敌人,未乘机撤退。(五)干部个人勇敢,不指挥、侦察。(六)通信联络差,不能及时传达命令。(七)无避炮经验,听到炮声不知所措,乱跑。
2 C* o3 g: x4 k+ y
, |' \, i9 C# D2月3日 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毛泽东,提出派人赴各战区考察的建议。" a! u+ c# g8 `3 Z
+ \  F/ i  {1 N; e1 N3 J# h0 ~* l# R& X
2月7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张绍东:为协同第一二九师主力出击井隆之敌,将团主力于八日移至娘子关以北之神灵台、梁家桥集结,待井隆之敌准备出动时,主力埋伏,打敌增援。. I0 j! U4 d% c

# J' z  ~5 m  w1 X2 M* N( D; L! X0 ?2月9日 指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利用夜晚攻占定洲、新乐,并袭入浑源,翻车破路,极获成功。5 _8 q, W3 d/ C% T

4 C& q9 H; c/ S" ~( H2 g7 u/ M: W2月10日 致电抗日军政大学,祝贺该校举行的运动会圆满成功。6 D) m8 e1 j+ |* ]

0 z! _' R; o3 o/ u3 ]2月13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去远地友军参观原则上是好的,有意义的,但先须取得国民党的同意,你出去还须顾到作战情况,因此,此刻不能同意你去。8 g, k  v: w% t& ^5 F9 H* c
  R4 P% `  d7 R& Y
2月15日 毛泽东、滕代远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左权并告周恩来、叶剑英:估计敌集力攻陇海路时,河北全境及山东乃至江苏北部,必甚空虚,同时晋察绥三省之敌,一时尚无力南进,拟用一一五师至少分三步骤全部向东出动。第一步转入河北、北平、天津;第二步分数路突然渡黄河,转入山东,以鲁南山地为根据地,并发展至徐海南北;第三步转入安徽,以豫鄂皖边为指挥根据地,为保卫武汉而作战。“一一五师最后准备转入豫西与鄂西”。如经你们考虑,认为可行时,则请周、叶向国民党接洽出河北的各种必须事件。
& A/ K) ^: i8 x
: x! |- Y3 j# E0 X7 g3 X2月16日 徐海东、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报告全旅实力,计:指战员6764人;枪2620支,其中冲锋枪72支、轻机枪123支,重机枪14支;迫击炮2门;步、马枪枪弹11791发,手枪弹455发,冲锋枪弹5179发,轻机枪弹59103发,重机枪弹16314发,迫击炮弹114发;马90匹,骡子304匹,驴612匹。& M6 E% C& m# y9 K- f  D7 A9 L
8 o7 S. F! E% |
2月17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并告毛泽东:陈光旅在下堡及其稍西隐蔽集结,待进行孝义之敌南进(在兑九峪以南地区时),配合晋军王靖国部,从敌侧后袭击,求得消灭敌一部;萧华支队应逐渐转移到汾阳西南地区,以不失时机与该旅配合作战;林彪应与王靖国商量打击敌右翼支队之计划和部署,并设法与傅作义联络,名义上是归王暂时指挥。
8 H& I5 E" t2 }1 h. }% w+ y5 L+ D; N9 H
同日 朱德致电林彪、贺龙、刘伯承等并报毛泽东等,通告土门镇会议制定的作战方针:(一)决定以一二九师、一一五师、朱怀冰部之九十四师为右翼集团,以朱德任总司令,向榆次、娘子关之线出击。
; g1 h) v% {* u5 K7 N% v% \% Q& D. V) W( ], f# `. i
同日 参加卫立煌、朱德召集的军事会议,会议讨论打韩侯岭战役的问题。会后即部署部队召开作战。& s# N1 N. Z! ]( B+ Y3 l
) W6 Q4 i8 i2 t" ?; n
2月18日 二十时,朱德、彭德怀致电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徐海东、黄克诚呈报毛泽东:(甲)东阳关似已于昨(十七)日失守,兑久〔九〕峪、汾阳有被敌占领说,但敌均在千余左右,惟进攻东阳关之敌,系东北伪军,现我四十七军正向该地增援,企图恢复之。(乙)中央及左翼军、右翼军之一部于二十一日开始向太谷、祁县、介休及文水、交城以南地区总攻击,左翼军一部向阳曲以南,确实截断敌之联络。(丙)本路军主力,于二十日开始向正太、同蒲路进攻,确实截断两路敌之联络,部署如次:(子)一二零师应确实占领石岭关、忻口之线,截断敌之联络,集结主力于铁道以西山地,打击敌之增援队,小部向朔之敌袭扰,并[与]阳曲以南之傅集团联络。宋支队应积极向雁门关以北大同之线活动。(丑)一二九师主力及一一五师徐旅统归刘、徐、邓指挥,应向平定以东,井陉以西,南北夹击,相机袭占娘子关、旧关。一二九师对昔阳,徐旅对盂县之敌均须派出侦[察]队配[合]地方武装袭扰。曾支队及周刘支队归徐、黄等统一指挥。(寅)聂司令应以主力仍向保定、石家庄之线袭扰,相机占[领]一二段,继续毁路。赵尔陆部须配合一二零师,向繁峙、代县、忻县之线袭扰,并设法截断繁峙与浑源公路。杨支队一部应照前令向北出动,至迟不得超过二十五日,并多带炸药,经过南口时,尽量炸毁平绥路。(卯)一一五师暂受卫总司令直接指挥。(丁)总部组织野战司令部,于十九日向沁县前进,指挥右翼集团。7 p; y) G: l1 A8 [

. ~9 V# R! P4 C( p1 [. p2月19日—21日 指挥一一五师主力在孝义兑九峪、楼底、田家铺先后三次伏击日军第二十师团左侧支队,毙伤四百余人。
$ ]4 ^) q6 t" ^1 s" k) n7 o2 e2 S/ D( F0 g+ f' P
2月19日 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准备转移到晋东南。3 d2 _1 @2 |" K: \7 L5 G8 o& Q
! ~3 p, m1 p) u6 d
2月20日 抵达高平县,会见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后,奉命暂时接受卫立煌的指挥,并配合国民党友军作战的命令。
1 R0 Z9 J0 d) `- c8 p& b* d6 @, P
9 d  k  H  q7 g( R同日 朱德、彭德怀命令徐海东、黄克诚率三四四旅向晋东南开进,与一二九师南北夹击日军,向正太路、同蒲路之敌发动进攻,相机占领娘子关旧关。
& q; T+ x+ v# K  B! |& e, [
: m. B0 G! c- {, U7 Y3 z% Z2月中旬 徐海东、黄克诚指挥三四四旅袭击正太路两侧据点,破坏铁路、公路交通线,还获得牛村战斗的胜利,歼灭日军200余人。# L: k; |; M3 ~) [

. |$ @% s: M& r7 q; l+ m2月21日 同罗荣桓致电朱德、彭德怀:(一)萧支队昨日伏击敌汽车一辆,毙敌十余名。已令该支队迅速归队,以便集中力量打击当前南进之敌。林于郭家掌、大麦郊。(二)职部与王(靖国)军团无呼号波长联络,故无法联络。盼将该军各方面情况及其行动计划随时赐示,借资协同一致。由孝义向兑九峪前进之敌当晚在兑九峪东五里处宿营,昨晨过兑九峪向大麦郊前进。十二时到大麦郊附近与王军接触,当晚即占领大麦郊主要阵地,本日该敌是否继续南进,尚未接到确报。但楼底、辛庄尚有二百余。我本日袭此两处之敌,均予敌以打击,但敌据守村落及阵地,故未奏效。我陈旅(缺两营)本日统在郭家掌附近宿营,拟明日继续侧击敌人。/ k3 G. b  _. i( @) t$ ?- S9 e
" w2 a9 X% m! `* G! t
同日 所属第三四三旅部队在石川镇地区遭遇日军第二十师团松山部,并发生激战。* u3 n7 {* S" l2 C# C

* f4 }/ H7 G$ m" ^9 w- S& q: u; A同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林彪、贺龙、刘伯承、周恩来,指出六处坚持长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
" M( j7 @! P2 T* T- s, D$ E' Z  j2 G, @, r, ]: z
2月22日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敌一路至川口、水头地区,另一路向离石、军渡。据你们观察,敌之企图何在?或为欺骗我们,调动八路军回陕,离开晋东、晋北;或为击破我右翼便利中路进攻;或为封锁黄河截断八路军归路。以上各项,何项是敌主要目的?+ D. U1 y* P& d; I% |7 _

2 O  Q# B3 k9 N) o& U, D同日 指挥所部第三四三旅击毙日军二百余人,缴获六五弹十四万发、信号弹五箱、步枪七十余枝、军用品一部。八路军伤亡九十余人。
5 ]5 |. b9 V3 E  z$ e: ]  V
) i; k0 Y  l( t( O- q- m) y  v2月23日 毛泽东、任弼时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胡服、杨尚昆、陈绍禹、周恩来、博古、叶剑英诸同志:(甲)敌情判断(一)敌为夺取陇海平汉两路直取西安武汉,决胜点必在潼关武胜关。(二)敌取潼关,依地形,由洛阳西攻较难,由临汾南攻较易,因此,平汉同蒲两路之敌,似力求由东北两方,分数路向晋南,其总目的在驱逐晋境我军,占领临汾风陵渡,最后夺取潼关,保障进攻武胜关之右翼。其沿道清路西进之敌,似有由孟津渡河先占洛阳迫令晋境我军南退之企图。(三)敌攻武汉[胜]关之兵力,主要当从津浦路转来。平汉同蒲两路之敌,主要当用于夺取通观。(乙)战略计划第一部(一)为保卫潼关及西安而战不是将全部兵力处于平汉以西黄河以南之内线所能胜任的,如此必至不能保卫潼关与西安,正和过去将全部兵力处于雁门关娘子关内线不能保卫太原相同。(二)为保卫潼关我们认为必须将兵力分为两部:(第一部)刘峙宋哲元商震胡宗南樊松甫诸军固守郑洛潼线,策应该线以北诸军之作战,反对敌人渡河。(第二部)黄河以北诸军,包括阎卫及八路全部坚持晋南晋西战局。在好的情况下,力图在临汾以北以东两地区歼灭敌人,顿挫敌之进攻,并出有力一部于道清路北,钳制企图渡河之敌。在坏的情况下,即设想万一临汾不守,洛阳被占,我晋境诸军亦万不可过河,而应转入外线,反过来攻敌之背,截断敌之来路,并图歼敌,根本破坏敌攻潼关计划。在敌进占晋城霍县隰县三点时,我军即应以不少于半数之兵力,转入三点之外冀(转入敌后),方能制敌。(三)我们认为必须力求蒋白阎卫同意上述计划并鼓励各军执行,方能保卫潼关,亦即保卫了武胜关,保卫了武汉。否则潼关一失,武汉[胜]关即处危险中。(四)假如卫阎不愿或不能执行上述计划而溃退过河时,则这些军队不但不能参加保卫潼关,反有影响洛潼诸军之虔。(丙)战略计划第二部(一)为保卫武胜关及武汉而战,首先须潼关确保在我手中,其次则用正面之阵地战,配合两翼之运动战。(二)两翼运动战必须确定至少有二十万左右兵力,长期位于平汉以东,这与在山西位置重兵同等重要,非万不得已,不退豫鄂西,方能配合正面及西面诸军,有力地保卫武胜关及武汉,即使武汉不守,亦使敌处于我之包围中。(丁)八路军将来之行动(一)假设在山西配合阎卫作战有利,达到了歼灭及钳制敌军确保渔关潼关西安之目的,同时武胜关尚无危险,则全部继续在山西作战,并准备加派一部出河北,建立华北坚强抗战堡垒,用以捍卫中原西北及武汉。(二)假设阎卫能够执行前述计划,潼关西安巩固,但武胜关武汉危险,则应抽出一个师转入武胜关以东,配合友军作战。(三)假想阎卫不能执行前述计划,潼关西安危险,但武胜关武汉尚无危险,亦应派出一个师,转入潼西线,配合友军作战。(四)假设潼关武胜关均危险,则应抽出两个师南下,一个位于平汉以东,一个位于平汉以西,配合友军作战。仍留一个师,活动于山西河北,非至某种必要时期,不撤回来。(五)边区留守部队担负陕甘任务。(戊)我们认为必须告诉国民党,如果近百万军队均退至黄河以南平汉以西之内线,而陇海平汉尽为敌占,则将形成极大困难。故总的方针,在敌深入进攻条件下,必须部署足够力量于外线,方能配合内线主力作战,增加敌人困难,减少自己困难,造成有利于持久战之军事政治形势。(己)以上是我们意见,你们意见如何,盼告。3 _3 \% m$ U# `0 ]% R' P: k: z

. n& _- I2 J* D. t2月25日 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平汉线敌人集中西进,晋局危急,恐难挽回。在现代技术和交通条件下,日寇军事指挥敏捷,没有主战线钳制敌主力,大部队进行游击,极端不利。建议八路军主力应集中,相机与敌决战,只留小部准备长期活动于晋东南和晋西北,如不早集中,特感集中困难。
+ x- l# T2 f$ |; K
' D" l. a2 ^# L- C3 t7 v# ^2月26日 黄克诚致电徐海东并朱德、彭德怀报告敌情,略谓:由石家庄来敌四百余人,一部已到旧关,一部已到娘子关附近。沿铁路之敌因我连日破袭铁路电线,今日集中南北峪井隆之敌已南进。
+ l4 b# R+ L" r$ A% N
6 B' \) ^' r0 |8 B( G% a7 K% a$ @同日 徐海东、黄克诚指挥三四四旅在娘子关、井降间的驴桥岭设伏,歼灭日军三十余人。
0 |3 Y6 k# g: h7 o  |
& r. o) ~" Q' t& U同日 阎锡山撤出临汾,移驻吉县城。9 f% q9 |. |/ n. H( `6 h

2 j; o# D* W8 s. W9 z0 r) p同日 日军第二十师团一部占领隰县。+ v1 L! c. S0 L2 t, s

: d: k/ o8 g2 `7 z- u& M2 H2月27日 下午六时,朱德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聂荣臻等:林彪率陈光旅与贺龙师取得配合,在隰县、汾西以北地区截击敌之后尾,配合友军机动作战。8 d& x% V! x  r  {& @
9 l, V! d9 W" u7 ^
同日 黄克诚致电朱德、彭德怀、聂荣臻并徐海东:正太路敌因我近击破坏,企图驱逐我远离铁路,昨(26日)集中600余人向我进攻,经驴桥岭之敌被我埋伏于驴桥岭南的2个连用手榴弹、石头乱击,敌溃退,死伤三四十人,我伤亡10人。后敌用炮向我轰击。黄昏时我撤回。此敌继续西进。* M& J# r6 ^( C  E  U' H
. G; |; @; Y2 I1 F5 V* S! L
同日 日军第一零九师团西犯军渡、碛口,严重威胁陕甘宁黄河河防,绥德、风陵渡、潼关危急。
4 \' s. J5 f8 g7 f2 ~5 K! B- x6 L% @$ f8 @0 X" W; V
2月28日 日军占领山西重要城市临汾。
( L$ {: k; H8 M3 x! ~( \
* k, t  r6 X/ F. k4 X$ [同日 四时,毛泽东致电贺龙、萧克、关向应并告朱德、彭德怀、林彪:敌从军渡、碛口两点猛击我河西,文(年生)团准备渡河,绥德危急,另有敌数千已进至东胜附近,图占榆林,正与高双成战斗中。3 K' s- a5 N) A" P
/ ?- H, f% F' X4 b' w
同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朱德、彭德怀、贺龙:敌已进入汾河下游,风陵渡、潼关危急,阎卫已至河边,准备渡河。乙、敌从军渡、碛口两点猛击我河西,准备渡河,绥德危急。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应迅速以一部控制大麦郊、水头、川口、石口的美好地,发动群众组织打游击,巩固战略枢纽;旅主力转入大宁、隰县及该县午城地区,相机歼敌。2 G) P3 S0 X, |3 R$ }

# V. \* i/ Q/ s& I7 A2 A2月底 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为严防敌人偷渡,必须严密掌握船只在我手中。近几日敌机相机继轰炸神府、兴县、碛口,敌一部今日向临汾运动,请严加注意。( x0 F: w# h3 G# Y' n
% s/ A8 U* S6 P
3月2日 率领一一五师直属队于山西省隰县以北千客庄镇穿越晋绥军第十九军王靖国防地时,被国民党晋绥军士兵开枪击(误)伤。# S! W3 h; K( S  Q. _2 I( z* i9 k5 M

7 k( d  w: `5 k. a6 ^8 j: r同日 未时,罗荣桓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报毛泽东,告陈光、萧华:直属队到达隰县以北千客庄镇,已与十九军警戒部队最前线取得联系,未及通知后面阵地哨。林(彪)骑马独在先头走,即遭受射伤,从右侧进由右侧背出,幸未中要害,须移至妥当地点休养。部队指挥请即决定代理人,特告。/ {- v; o7 ]; z: K$ \7 c
& ~' h7 s) @8 \) y  n) F
同日 十七时,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甲、敌之企图在一面攻陕北,一面攻潼关。现军渡、碛口之敌两路猛攻,河防有被突破可能,绥德、延安紧急,威胁河东整个军队之归路。乙、目前部队在晋西北必须照贺萧关已定部署,以警六团对付进攻河曲之敌,以一个旅攻击由五寨向临县进攻之敌,以一个旅星夜兼程至离石以北,攻击碛口、军渡两敌之背,阻碍其渡河。此三部并须猛力发动群众,巩固北段河防之一切未失渡口,保障后路。如敌突破河防攻绥德,须以一个旅渡河,配合河西部队消灭该敌,保卫延安。(丙)徐旅必须立即西移,归还一一五师建制,协同陈旅消灭当地之敌,猛力发动离石、中阳、石楼、永和、大宁、隰县、吉县及整个吕梁山脉之民众,配合友军部队,巩固中段河防一切大小渡口,保障晋东南、晋西南整个国军的归路。如潼关、西安危险,在山西国军主力转移之前,准备先以一一五师之一个旅渡河南进,为保卫西安而战。(丁)一二九师应位于同蒲[路]以东,布置侧面阵地,破坏铁路,阻滞敌向潼关进攻,并策应林、贺两师作战。如潼关、西安危急,蒋有另调晋境国军主力渡河,改任保卫西安之任务时,该师主力亦应准备西移,而留一部永久位于晋东南坚持游击战争。上述方针政治局会议完全同意,望坚决执行。9 e. C; n2 V+ k5 p" i! z5 p
8 f( D+ J9 R9 }) `0 E) w
同日 二十时,同罗荣桓联名致电陈光、萧华并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一)本日敌接近大宁县,该城告急,县长等曾一度退出县城。闻大宁县本日尚有十九军部队。(二)你们明(三日)应进到大宁以北之大德村、耳吉村之线后以北地区。行进路线由你们自定。(三)师直明(三日)经莎蒲村、羊头升、胡帐原进到李家渠、伶毛嘴宿营。(四)林伤肺部后脊骨,明日经羌正堡、永和后送休养。
$ e$ {; p- b! l8 M
* H+ p# u, p% H) D* ^; J! B同日 酉时,朱德、彭德怀致电周恩来、叶剑英转蒋介石并发阎锡山、卫立煌: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在隰县以北负重伤,该师师长职以该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暂代,该旅旅长职以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暂代,该团团长职拟以该团副团长杨勇代,以便维持继续战斗,特此呈报。
8 r% n, m( t* i, I- F) s8 U  j# D
4 y7 t. n% r) U" x1 `. q' A8 ^同日 二十四时,毛泽东、腾代远致电罗荣桓:已令交口镇派医生两天内赶至永和救林伤,并由你指派妥当人员送林来延医伤。林之职务暂由你兼代。1 {9 l& R. i: i) p

# A- B- ^) C1 d% Q同日 在负伤后,阎锡山亲自带医生前来医治,并表示慰问。( Y0 x# _, u$ c, a1 z6 I; X

# V3 l" G! A2 ~' h2 [! u2 v同日 毛泽东派傅连璋赶来救治并护送返回延安。
$ `/ J" i8 i. }' S" g+ n& T6 d+ T0 V: s
3月3日 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表《告民众书》,号召边区军民誓死抵抗日军的进攻。% ?: L5 p5 W. X

$ Y. w! s* o: O9 ^& G9 W同日 朱德、彭德怀电令第三四四旅南移昔阳,曾(国华)支队随同南移,归徐海东、黄克诚指挥。  J! W6 E. j; r1 z5 Y, S
  V& o" U; y9 B
3月10日 中央军委决定由陈光代理一一五师师长。' ]# T$ n1 ^' o9 ]. b5 n4 I
, ]/ K5 F: Y6 ^& e- A
3月中旬 在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保卫部长朱涤新、卫生部长谷广善的护送下,返回延安。
% r  ]8 }3 j6 R' S* b$ s$ @+ d% E/ h( g
3月 回延安治疗、休养。
  u7 b+ _$ P* U: b. j. o' h; [! F! ~" l' a& }" G
同月 发表《抗日战争的经验》。6 V% T  y9 [9 \% G# O: D

) g4 v# o2 J- o$ v( a7 J7 ?0 f3月15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 q( z7 K/ j/ Q6 s" g; G
, E, ^0 U; v; w  e/ t
3月18日 陈光、罗荣桓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报毛泽东转林彪:(一)蒲县之敌自十四日至十八日止,西进骑步兵共三千余人,炮十余门,骡马千余匹,汽车六十九辆。现该敌先头部队已达大宁以南之曲沃镇,因连日遭受我们不断的截击,故精锐已减。(二)我师直及李萧旅从十四日到现在止,在午城、井沟线连战五日,均获胜利。计毙敌六百余人,缴步枪百余支,轻机枪七挺,炮二门,汽车六十九辆(全部焚毁),战马二十余匹,大米二千余包,炮弹无数,其它军用品颇多。(三)自十六、十七两日敌骡马运输队及汽车队,并掩护步兵两部被歼灭及十七日大宁之敌骑步兵六、七十来援,在罗曲被击溃后,现异常恐慌,已无支持力量。(四)临汾之敌本日以步兵八百余、炮两门,在飞机六架掩护下西援,复于井沟附近被我击溃。现该敌已退据山沟企图顽抗,正激战中,约在黄昏可解决。(五)连日战斗我伤亡指战员四百余。( C3 ~! H, o$ N. u: N
6 O% t6 R, q: J" a
3月23日 晨,致电朱德、彭德怀:给卫(立煌)电:据职师三四三旅陈旅长并[禀]报,本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午城镇、井沟线战斗,歼灭敌由蒲县两次之增援队,计毙敌干余,毁汽车六十余辆,夺获步枪百余支,轻、重机枪十余挺,野炮一门。我伤亡官兵五百余,消耗机、步枪弹十六万余发,发掷弹五千余枚。现该旅轻、重机枪每挺仅有弹百余发,步枪每支仅有二十余发,每[人]手榴弹一枚尚不敷,持恳请钧座补充七九步枪弹十五万发,手榴弹五千个,以便继续战斗。1 I! \, E' e, Z2 p

. b3 U# t+ j/ @# V1 N" J4月3日 指挥部队逮捕在抗大学习的许世友、詹才芳等准备秘密出走的原红四方面军(五个军职、六个师职、二十余个团职)干部。
; @! ]% V9 f, P! \0 c% }0 p6 \0 P- _
8 D' R. g. ]7 V: }4月9日 毛泽东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三大队开学典礼上作《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的报告。
; ~0 d' S$ U. [/ y" h* X* K( f) }+ g$ J; |
4月14日 陈云在抗大作《怎样做一个革命者》的报告。% B, P6 C  U8 ^5 k( O

: K% m% k/ ]+ ?4月16日 抗大第四期正式开学。同毛泽东等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全校先后编八个大队,四十三个队,学员五千五百六十二人。其中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第八大队驻延安附近;第一大队驻瓦窑堡;第七大队驻蟠龙镇;第五大队驻庆阳镇;第六大队驻洛川县。5 J& x1 [( m+ X# |( U. X
6 M( c) r$ V% O- f
同日 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政治委员胡耀邦、副大队长詹才芳、政治处主任王赤军;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政治处主任李干辉;第三大队:大队长方正平、政治处主任钟伟;第四大队:大队长刘忠、政治处主任黄志勇;第五大队:大队长何长工、政治处主任袁子钦;第六大队:大队长韦国清、政治处主任陈明;第七大队:大队长徐德操、政治处主任李呈瑞;第八大队:大队长张琴秋、政治处主任孟庆树。8 W5 M* n2 @1 a' S0 W/ Q
& I, V' T6 E6 e- D6 U9 e
4月17日 于陕北二十里堡会见来延安访问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二战区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第二战区副参谋长文朝籍、第九军参谋长杜凤翥等人。因卫立煌没有准备犒金,所以以送部队需要物资为名,在三十天后送给林彪步枪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二十五万枚,牛肉罐头一百八十箱。
# l/ B$ l6 J+ E# x! X
1 q! m; ?* _0 l: @同日 陕甘宁边区副主席张国焘私自离开延安抵达武汉后,于本日发表声明,决定退出其亲手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 A# X( {& M0 X2 }$ n/ L* K
0 T* h7 ?0 j5 G2 W) l/ ]# l
4月1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出开除张国焘的党籍的决定。/ i, s9 O. q! j
% E( G- G0 o& C" b
4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党内报告大纲》,向全党详细说明了张国焘叛党的经过,深刻地揭露了张国焘叛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阶级斗争根源,表明了党对张国焘脱党的态度。6 p. x2 A3 x4 V# S' B3 C

" Q$ H9 B, ^9 |+ {- ]& E4月30日 陪同毛泽东参加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许世友等人即在该队)毕业典礼,毛泽东发表讲话。
8 {. _# g4 w4 h. U
- x4 x* Z6 Z' ?) n5月2日 在抗大作《抗大的教育方针》的讲话。
% K0 W: j, m4 _+ b
; m; Q  ]* J& w+ K5月3日 陪同毛泽东在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作关于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态度问题的讲话。# k- F5 A- H( C. y0 A2 Z& p% f

9 Q! f. X8 E; U7 `5 A/ b& {5月4日 毛泽东在抗大第四期第一大队作关于国共合作问题和开除张国焘党籍问题的讲话。
+ C- y6 O# {7 H1 M" T
" j: J$ i, j& L1 L+ t5月14日 毛泽东就林彪五月二日在抗大所作《抗大的教育方针》讲演的内容,晚上写信给林彪,信中说:“已经看过,很好。但有些不合适的地方,已为改了,请你再看。‘无条件的进攻’一语不妥,进攻也是有条件的,但进攻是主要的,基本的,中心的”。
+ H* i" H: j7 p  E# \6 B9 m1 O
  R9 p+ e6 h' P$ E1 r' S5月19日 徐州失陷。
9 P8 K/ V9 _% T: L3 k2 w8 X) l* X2 z) _# F  C- p( l
5月21日 主持抗日军政大学对第三期进行总结的干部会议,毛泽东发表讲话。
9 s" |& W) H& L3 y7 W$ M
9 E1 ?4 a5 F; @5月22日 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全校干部会议上作报告,总结第三期的工作经验与教训,确定了第四期工作的方针与任务。$ l( T# j/ J6 ^( X

1 D6 @9 C, N$ Z8 e0 E- _5月24日 主持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开学典礼并讲话。毛泽东与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并发表讲话。
" k9 x9 f. i* t+ w7 `8 U$ s8 r7 S8 d" v5 O5 U/ y
同日 为抗大四期开学的题词:要用战斗的紧张进行学习。
, V1 }/ u7 P4 X
# y* m' P' o3 i# F1 k: `% {5月26日—6月3日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讲演。
( d7 L" @. r6 i4 i( U
8 [! c& L. ^2 h/ N1 b0 S5月 抗大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建校后特别是第三期培养教育知识青年的经验,选举了党务委员会,张际春当选为书记。7 N9 u" M- e+ e: k3 L

6 U* u9 I+ n: C2 h) b1 r6 q( O" T同月 八路军随营学校返回陕北,编为抗大第六大队。1 i2 j  C( k. ^4 U
. O/ u1 v8 ^3 W4 D# o' v
6月3日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恢复陈独秀、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毛泽东、董必武、邓颖超、叶剑英等二十六人的国民党党籍。* m4 S; x/ k+ h' P' l

& L7 z4 J% H9 I$ R% W6月6日 陕甘宁边区最高法院召开特别军事法庭,审理许世友等持枪逃跑一案,认定他们过去对革命有功,决定从轻发落。( D) G! U5 ^, [0 H  c& Q
% R, S/ {6 \& ^9 L# J4 U; X
6月 毛泽东为抗大学员题词:“坚守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心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1 {) c; \1 v' |

2 S! n( N' X! \+ P3 B4 Q/ J  N7月1日 率抗大全体教职学员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及抗战一周年致信八路军、新四军全体指战员,表示要学习前方将士的精神,学习他们坚守的政治方向,艰苦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战略战术,完成抗大的教育计划,把自己锻炼成为军政兼备的抗日的钢铁干部。+ q  C6 n( P7 g# r; ^' R

' z1 b) O: k1 b7 r5 ^7月3日 陪同世界学联代表柯乐满、雅德、雷克难、傅路德参观抗大。并在抗大举行欢迎大会,主持欢迎大会并致欢迎词& S# F" h( f* E% k( f

( Z9 q; C5 L+ y: B6 W5 e$ X; V. F7月4日 在抗大举行欢送大会,欢送世界学联代表柯乐满、雅德、雷克难、傅路德四人离开抗大。$ i* X. y7 t9 ^+ x

$ L+ s& k' p* m5 f7月7日 率抗大总校全体教职学员为纪念抗战一周年致电前方八路军、新四军全体将士,电文指出:一年来的抗战证明,我们最忠诚英勇的八路军、新四军涌上抗日的前线,矗立在敌人的面前,继续发扬着过去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展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血战,拼将自己的头颅,自己的热血,去换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a" e  V- T5 o0 P$ j
! p; V6 e' _) M- z2 O* ^: R7月8日 同毛泽东、罗瑞卿致电西安、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抗大第五期需及时招收大批学生,主要从河南、湖南、陕西、四川、湖北、江西六省,名额不限,多多益善,不分男女、年龄、学历、出身,来者不拒,保障入学并加优待,随时编队,不限时间。武汉请陈(绍禹)、周(恩来)、博(古)、凯(丰)、叶(剑英)注意并速通知鄂、湘两省委转知各省,同时通知重庆并在新华日报登大字广告。
. p* [" C1 U8 R
( \8 _: \) V. o" a. h* u7 }7月25日 中共中央长江局致电中央书记处并转抗大林彪、罗瑞卿、陕北公学,建议以后延安培养比较高级的军政干部,一般干部由各地区办训练班在当地培养,减少路费和交通上的障碍;中央配派得力的干部帮助并发给基本教材给予指导,抗大毕业的学生最低要能胜任连排长或能负责百余人的游击队的工作。! [9 g. T0 \( a" `: U7 V! f! V
8 _8 L. ~0 j3 o" U: D
7月 写作《论华北正规战的基本教训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条件》一文并报送毛泽东,由毛泽东转发八路军和新四军参考使用。
; S4 {8 w0 q9 U7 z
# X' f# Q% c. w3 I' R3 t& O+ Z  |4 X8月1日 主持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六大队毕业典礼。毛泽东出席并讲话。
0 ^7 O# \# X# E' j
2 G0 O; R' @! {, J: ]8月2日 陪同毛泽东对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六大队毕业学员讲话。! q, E  D* B6 r- [5 ]

* T3 g- G- o$ S5 z) E) m* e8月9日 同毛泽东、罗瑞卿致电朱德、彭德怀、傅钟、罗荣桓、贺龙、萧克、关向应、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聂荣臻、彭真:抗大第五期需招收大批学生,凡热心自愿来此就学之青年学生、工人,年龄、性别、信仰、学历等一律不限,随到随收,来者不拒,不需考试,保证入学,除自备路费外,入学后一切均由学校供给。请转令各部队广为号召代出广告,来入学者多多益善。5 j% d: \4 Z5 ?& V2 N! v
# \  W9 ^1 J& X/ H4 W% _8 I9 f: R
8月10日 毛泽东、张闻天致电邓发:“林彪如到兰州后可否坐远方飞机去迪化,望告知,以便决定林兄出发日期。”' C5 D3 f6 q6 f

+ |0 \; v+ I2 `. V' S0 G" }8月24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抗大第三大队学生学习完毕,除升学军事队及派往华北者外愿回本省工作四十九名,愿分友军及地方工作者四十五名,均送西安、武汉两处。. V6 P- J% v( P0 d# k: Y. h; J

. e# Y3 p1 S* Y" K0 p3 X5 ~; a8月 发表《关于军队领导问题的报告》。
0 l) F- X6 |) P- `' u: a, i# _, ~$ |
9月初 同萧克会见刚刚抵达延安的吴玉章。
/ P" T% h5 u. x) K$ j, F' ~! z$ m
9月29日—11月6日 参加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张闻天作《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的报告、周恩来作《中央代表团工作》的报告、朱德作《八路军工作》的报告、项英作《新四军工作》的报告、陈云作《青年工作》的报告、刘少奇作《党规党法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作会议总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路线,批判了统一战线问题上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的迁就主义错误,重申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会议决定撤消长江局,设立南方局和中原局。6 S* ^- s4 E2 U$ Q0 Q2 ]7 L

) V$ P8 i# ~3 @( H2 P10月3日 彭德怀在抗大作《八路军在华北十四个月来抗战工作总结》的报告。
  I* p8 Z& l8 o2 G; X7 k
1 N9 c1 d7 t% E  B1 I& ]' o- a10月21日 日军占领广东省会广州。
  S2 E1 H' _6 a
. y& g  p2 d9 ]+ e10月25日 湖北省会武汉三镇之一汉口失守。9 m+ X# C9 ~' R" X9 _

  ~+ w0 M- }! G! G$ s8 K- V- T10月26日 湖北省会武汉三镇之一武昌失陷。7 _$ s, {4 }) n  Z0 y& C1 s

  l, D9 o1 [; b. F) Q/ g10月27日 湖北省会武汉三镇之一汉阳失陷。4 P1 @) f/ |5 v9 g: C% H2 A3 p
* }+ w4 P; u& p) u  T
11月5日 中共中央以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名义致电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报告了会议的主要情况。2 Y0 x) _) I& c& I$ [8 D- I
: ^: a. d# R/ L9 v1 z
11月25日 向中共中央提交一份发展华中[]部署建议,建议共九部分:(一)华中地区大体可分为三大区:新、老黄河间是第一个区域,鄂豫皖边是第二个区域,郑州、汉口、西安、汉中、宜昌间是第三个区域。(二)第一区域,在敌尚未转移主力肃清后方、抗战尚未到第二阶段以前,最便于我军之活动与发展。若一到新的形势,敌对此区采取有计划的围攻时,则此区只能在各区各留小的部队,大军则须缩回太行山,或东至泰山,西至大别山,或伏牛山、桐柏山。(三)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地形条件(有山,山上有树林有人家)、补充子弹条件、作战能得友军的配合条件均甚好,但磨擦较大。第二区域除上层磨擦外,还有较别处特别厉害的与地主阶级、地方绅士的下层磨擦。第二区域幅员不很大,壮丁也不多,过去进攻苏区的碉堡、马路,将来日寇亦必利用。第三区域上层磨擦可能较别区更大外,但其他条件则均远胜于第一、第二区。(四)目前我八路军入第一区活动,多半可为蒋所默许,故我军不必先得到他的批准才行动,而可以先行动,并首先去一团。前已电告。如蒋并不反对,则余部可以续去。但我军去第二区、第三区一般的则须先得蒋同意才行,估计蒋现时不会同意我军入第二区,更不会许我入第三区。将来可能许我入第二区,甚至第三区,但亦只许我入第二区不准入第三区,甚至第二区、第三区均不许我八路之正规军(游击队在外)插足。(五)调115师在晋西南全部队,但与晋东南之685团,首先到第一区活动。待蒋许可入第二区、第三区时,即以主力入第三区,以约三分之一或半数部队入第二区。如只准入第二区时,则全部入第二区。(六)目前685团可即开第一区与彭雪枫会合,并暂归彭指挥。晋西南部队可即开冀豫晋边,待到后,届时如不见蒋有拒绝八路入第一区表示,则可与344旅统进入第一区。如万一不能去第一区活动,即在晋冀豫鲁边活动。(七)115师在华中行动时须有骑兵团,故应将刘云标之骑兵团归还建制。聂区有杨成武之骑兵二百余,马已可供用,且该区继续补充马还亦较易。(八)晋西南由129师派部队接防均好,萧华及曾支队现时可暂勿动,待将来再定期行动为妥。(九)在抗战第一阶段内,在敌尚未移兵肃清后方、进攻华北各平原前,我八路军应极力在平原地大活动大发展;对已收复之山地内(太恒、太行、管涔、吕梁),只以必要兵力与较足干部进行建立根据地的工作;在抗战第一阶段内,对山地及其附近之财力、物力、人力应尽可能不动用,而应极力保留,以待供给抗战至第二阶段、平原部队至不得已时而转入山地后之需要。, ?4 }& E4 I0 u; ^" _

5 E3 z( z9 t/ p  M2 N% [11月20日 日军飞机轰炸中共首脑机关所在地延安。
0 {4 U1 }+ w) }, M  |# X
/ i* ~  v' f# d3 J4 N! c2 d. X12月2日 朱德、彭德怀、左权致电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林彪、罗瑞卿:估计将来交通会更加困难,延安物质条件会更加艰苦,因此抗大一部分到晋东南成立分校极好,那里有很好的军营可作校舍,物质条件较好,给养也较易解决,可大规模招收华北各地学生。鉴于上述情况,晋东南各部队应送抗大第五期学生拟停止选送。$ [0 Y0 H3 q3 w1 ^7 S5 Z6 j

6 V) @/ ~5 q8 V2 E. `12月13日 奉中央军委命令,抗日军政大学正式宣布设立两个分校的决定。
) ~3 W* v; ], v7 \  ^$ k8 y* D% k) ^9 y7 x0 B. E$ x
冬 前往兰州乘坐苏联来接的飞机,携妻张梅赴苏联医治。* s) q2 L9 L" X, K9 F! K7 G4 e

' g! h& V3 L1 h+ G/ k12月18日 赴莫斯科治病,经过乌鲁木齐时,同邓发一起拜会了新疆督办盛世才。" e! U. c! {& S  P
; z6 d# ^( k$ i0 z
同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由王稼祥、朱德、彭德怀、项英、林彪、谭政、方强、陈毅、傅钟、腾代远、袁国平、聂荣臻、舒同、罗荣桓、罗瑞卿、张际春、莫文骅、萧劲光、关向应、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黎玉、刘伯承、贺龙、张鼎丞等二十六人组成。王稼祥为主席、谭政、方强为副主席,暂以在延安者为常委。* J8 M0 ?) {5 a' Y
4 N% s1 d8 I, E6 z" F' d
12月19日 应新疆督办盛世才要求,同邓发再次与盛世才进行谈话。' C" e% y2 {# x9 U1 X4 k
6 A% k. N6 \  A1 t4 J
12月21日 督办盛世才同苏联驻乌鲁木齐总领事馆负责人奥夫季延科谈话记录[](绝密)。1938年12月21日于乌鲁木齐。1.从莫斯科回来后,[]督办根本没有向中国共产党提出接受他入党的请求。本月18日,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学[]校长林彪赴莫斯科治病,经过乌鲁木齐时,与方林[]一起拜会了督办并提出以下建议:“我林彪,受中国共产党之命向督办转达以下情况:(1)在目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中央)全体会议[]上,召集了各省的共产党员,出席会议的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王明[]、康生、朱德等同志。会上作出了关于秘密接受督办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正式决定(上述同志作出的决定)。(2)请盛世才同志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乌鲁木齐的组织并正式参加党的(工作)生活。”督办在答复上述建议时,向林彪和方林提出以下问题:(1)是否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2)苏联政府是否知道?林彪回答说:“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督办说:“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过去都不同意我在目前形势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时机还不成熟,没有批准。”接着督办问:“您(林彪)到达莫斯科后是否向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报告这件事?”林彪回答说:“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我暂时不向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报告这件事”。督办说:“这件事不报告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是不合适的,因为五年来我对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没有任何保密的事情,所以我不应该有任何对他们保密的事情”。对此方林说:“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解决:将来,中国共产党在正式向共产国际报告督办加入共产党之事以前,首先要通知督办,以便督办自己能先行将此事报告苏联。然而,如果中国共产党将不把此事告诉共产国际,那么我们希望,督办也不要把此事告诉苏联”。林彪说:“督办在这件事情上不应感到有任何困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将承担全部责任。当共产国际和苏联知道这件事情时,那么督办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让他讲这件事并承担全部责任”。这就是林彪、方林同督办进行的第一次谈话。第二天督办要求再次就上述问题同林彪和方林进行谈话。在这次谈话中督办主要想谈三点:督办将谈:(1)“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对共产国际和苏联保密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应该有对共产国际保密的事情,而督办也不应该有对苏联保密的事情。如果这样做,也就是说对共产国际和苏联保密,那么由此只能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损害。这种损害可能引起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好感情和不满情绪。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的非常好的、真挚的感情(态度)的表露”。(2)督办接着将谈:“目前我不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乌鲁木齐的组织并做党的工作,因为新疆目前的形势不便于这样做,因为这样可能造成这种危险,即南京政府、蒋介石、帝国主义者以及新疆落后的伊斯兰部族,如维吾尔人等,可能知道此事。此外,可能造成对中国抗战有害的危险性”。(3)督办下面要谈:“我上面所说的话绝不表明我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因为我现在没有正式办理接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手续。”关于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这个老问题的原因,督办有如下的揣测:1.“从莫斯科回来后督办根本没有提出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问题)。那么由于什么原因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这个老问题:(1)可能因为方林向中央汇报说,督办已不像过去那样善意地对待在乌鲁木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了。(2)因为督办反对共产党组织在新疆公开进行党的工作,反对在乌鲁木齐的秘密共产党组织召集会议。(3)根据上述两个原因,他们认为,如果督办秘密加入(当地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那么,他就不会反对它(不会与它对抗)并且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情绪就会是好的。然而,这些推测都是错误的,因为督办进行了批评并表示了不满,因为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某些党员在工作中有错误,而不是因为他没有被接受入党。其次,督办反对在新疆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公开地和秘密地工作,不是因为他没有被接受入党,而是因为中央政府、帝国主义者和新疆的落后部族将会知道这件事,这会引起很大的误会”。谈话时上面所说的同时用俄文和中文作了记录。俄文文本同中文文本作了校对。没有任何差别,为了确认它,督办在俄文文本上盖了他的个人印章。督办记录的中文文本在督办那里。参加谈话的有:督办盛世才、总领事馆负责人伊万·哈里通诺维奇·奥夫季延科和总领事馆翻译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瓦西科夫。记录——瓦西科夫核对无误[]。[全宗495,目录74,卷宗301,第7——10页。打字稿,经过核对的副本。][]。
: H- p& N; ~7 I
6 N5 k* q% t9 x% B' g6 q) C同日 八路军总部规定各级干部津贴数目。师、旅级五元,团、营级四元,连级三元,排级一元,上士一元五角,战士五角。
. T0 u* e0 }. m. l) J" c& E
. {! ?0 a: J" p% U12月22日 日本近卫首相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提出实行中日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诱降。
& ~4 Y/ ^& {/ D! W: _! w! H5 t* A# l# {* ^0 N; ^. y3 u  X2 g
12月29日 潜逃到越南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河内发表通电,要求国民党政府承认近卫声明提出的三原则,对日本妥协。
9 B3 g. [0 ?: B+ Z! G% y
8 D* K: T, _1 S  p12月 到苏联莫斯科治疗、休养。入曼德雷医院医治。$ q. H+ l3 _$ a: ~) }( Z( }: y' x
/ r% Q; y7 D! b2 Y3 }5 w
本年 为抗大毕业学员题词:不要害怕困难,躲避困难,要挺身去迎击困难,在冲破困难中取得斗争成绩,取得斗争经验和更加熬炼自己。
0 N& ?" ]3 t, ]# m' c5 J# U
' L* {! [2 G% k* ~0 B/ [1939年 32岁: Z8 P) s" ~+ q' X- b+ p0 a& p

! A% f. G8 r  s1 j1月2日 《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成立,编辑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王稼祥、萧劲光、郭化若、萧向荣,主编萧向荣,编辑田野、姜克夫。
4 J, y3 ^3 W0 |. q# W$ O; @
/ U" y; O. N1 {! i& D) ]+ {1月21日—30日 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并设立防共委员会。: f6 p& R! k9 y6 c
8 p; n4 T+ H0 D& G9 L. R  C1 V
1月28日 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开学。总校直属五个大队,计四十一个队,学员四千九百二十六人。  I, Z! u( P* E6 D& F' b
' B: e( ?$ }! |3 `
2月4日 朱德、彭德怀将八路军战功特著之军政人员报阎锡山,计有: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师长),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等。
' ?. q. F% z! P8 h. c& g( C! a; l6 c: Q( W, M' [, G& Y4 Z
2月14日 到苏联后,同共产国际第一次接触,向季米特洛夫汇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情况,并转交了全会的文件。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在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召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进行了15个月以后召开的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决定,要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长期合作来支持长期战争;同时,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毛泽东在全会的总结中批判了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结束的前一天,即1938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曾以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名义致电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报告了会议的主要情况。但会议形成的各种文件由于交通的原因,尚未送到共产国际。同时,六届六中全会批判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据王明称是来自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对此不能不慎重,需要派人向共产国际解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而林彪恰在会议结束一个多月后到苏联治伤,便承担了这项任务。在这次和季米特洛夫的会见中,林彪汇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召开中共七大的决定。此外,林彪还汇报了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后方部队以及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人员数量、经费情况,并谈了面临的经费、武器、干部缺少等方面的困难。就在林彪到达苏联之际,国共关系出现了恶化。国民党于1939年1月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会后,国民党成立反共的“特别委员会”,陆续制定和秘密颁发《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从1938年冬开始,国民党在陕甘宁、华北、山东、华中等地不断制造反共军事磨擦,袭击八路军、新四军后方机关,残害共产党员、干部、战士和当地群众。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新的危机。7 B3 W8 Z( ?, R6 T# j
, J9 W! [! q- w* z, d
4月4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抗日时期施政纲领》。7 D0 J: c" g! S% ]

% ^* I" @7 ]; E# R5月7日 中共中央通过乌鲁木齐的电台转发给季米特洛夫的电报,通报了国民党的反共动向。
7 B# R& F8 F" {  V- Q1 j
$ Y* Y) p! ^7 |9 {5月1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和季米特洛夫、曼伊尔斯基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告知:“五月底将举行政治局会议,讨论中共六中全会以来由于国内和国际局势发生变动和变化而出现的当前的政治形势。”并说:“在随后的电报里我们将开始向你们定期通报国共关系、军事形势、八路军和新四军状况、中共在全国的活动问题。”电报请求共产国际给予指示。
' m& r: x' K6 Z! A+ R7 ?, x7 D
8 x( o8 I! X% }3 y9 n6 L5月20日 晚上,同任弼时到季米特洛夫处谈中国问题。这说明,林彪开始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活动。这次会见,议定了给中共中央政治局五月底会议的建议。7 H7 q6 A5 A! p- y0 G  p

2 u5 q) T; [3 |' I5 Y* X5月21日 季米特洛夫根据同任弼时、林彪议定的建议内容给中共中央回电,认为:“现在,当投降派和反共派在国内展开破坏活动,汪精卫与日本人进行谈判时,最大的危险是国民党可能投降,可能出现新的慕尼黑。因此,党应该把全部火力集中于反对在蒋介石周围、国民党内外和军队的投降派。”具体策略为:“党应该更加紧密地联系爱国进步人士以及广大的国民党党员,和他们一起依靠人民群众,孤立投降派和反共派。”季米特洛夫还特意强调:“动员群众,加强国共合作是同投降派和反共派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在开展反投降斗争,公开揭露反共运动的叛卖性质的同时,党不应给人提供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实,而要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扩大和巩固民族战线。”; U# K/ t$ s% R/ X; X  w0 p
2 D1 A4 n0 B9 _. L
5月23日 共产国际执委会干部部部长古利亚耶夫报请曼努伊尔斯基批准,成立中共中央文献资料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由共产国际执委会干部部高级顾问莫尔德维诺夫领导,成员有十三人,林彪名列其中。! F" q; r5 c( L. s' e
& k2 q3 c, N- Y$ M6 o' S
6月1日 抗大总校在延安城南门外体育场举行盛大的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庆祝大会。, x4 \0 n* a# k3 n  C/ Y

; M1 Z6 f0 }( m2 `0 q6月5日 中共中央文献资料研究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小组的工作计划。2 i  l) L" d% P% q& T8 f% x" i% u

% w; ~( Y- `4 ?3 I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反对投降活动》的讲话。
! B7 K/ P5 ?/ k1 U7 ]% E! i" a# t. a  o% x
7月3日—8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总结抗战两年来的工作。4 G  j( j: t8 v$ x$ i' `8 Y
; a& A1 D/ e4 c8 m6 T, g
7月5日 根据季米特洛夫的指示,共中央文献资料研究小组改为中国问题小组。
4 K  E7 A) {$ I& S
# ]$ ]# |  [) u  G7 E7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5 ^* ^. q" ]  Q5 L, l1 H( E! [, C9 t) ~, f& i' o/ H" e
7月8日 莫尔德维诺夫在小组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中共的报刊总是过分强调国共两党在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同等地位、国共两党领袖即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同等地位,过多地描写八路军、新四军的胜利和边区的扩大;在处于国民党政府影响之下的那些地区的群众工作,总是带有争夺对群众组织的领导权,而不是扩大和巩固已存在的由国民党领导的组织、工会、“三民主义青年团”。对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所说的停止在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下工作,莫尔德维诺夫认为这意味着在全会之前,中共进行过这种工作。并认为如果这样的话,中共就是重犯了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错误。中共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建立了地下支部,最后导致了“三二○事变”。莫尔德维诺夫提出,如果蒋介石今后继续抗日,并且没有与敌进行勾结的条件,中共就应该竭尽全力帮助蒋介石,在这场战争中坚决支持到底。共产党在政府中和在国民党中地位的加强,不仅不能加强中国的抗战力量,而相反,会削弱抗战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地主和将军们,都是准备参加和将参加抗战到底的。但如果他们面临选择,是要共产党人还是要日本人,那么,很多人将会动摇。很多人会选择日本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选择共产党人都只能是少数。这就是说,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政策应该是不使人提出这些问题。对于顽固派提出的取消陕甘宁边区的问题,莫尔德维诺夫认为,边区的存在违背了中国的法律,它不会加强中国共产党,而会分散中共的主要力量。边区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很大作用,但现在起着相反的作用,不是在加强,而是在削弱民族统一战线。那么,就应该取消它,或者根据这样的原则改组它。日本随时都可以占领这个地区。莫尔德维诺夫关于中国统一战线问题认识错误,林彪表示反对莫尔德维诺夫关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意见明显是错误的,是十足的右倾观点。虽然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但其作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干部部高级顾问,是会影响一些人的,说明在共产国际内确有一部分人,对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任弼时在中国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中指出:蒋介石会继续同日本作战,但取决于外国的援助和同日本作战的情况,如果遭到挫折或失败,或者其周围的人或英国压迫他投降,他就会动摇。我们应该集中火力反对投降派和媾和运动,清除各种失败主义情绪,反对投降派,孤立国民党内的投降派,并逐步把他们从民族统一战线的队伍中清除出去。任弼时认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合作出现磨擦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个统一战线联合了各种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和敌对的阶级。国共合作不可能没有磨擦。因为这两个政党之间打了十年的仗。国民党和共产党所代表的阶级,就其利益而言,是矛盾的。发展和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针对顽固派提出取消陕甘宁边区问题,任弼时表示反对。他指出:如果取消边区,国民党还会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还会要求取消八路军和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就无处安身,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表明,中共中央位于作战地区就不能对全国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取消边区就意味着国民党军队开进这个地区,改组边区政府,把分得的土地还给地主,共产党逐渐丧失所有过去的成果。中共中央决不能迁往重庆,因为那里不能保证自由。同时,中共在那里没有地方创办学校,培养干部,特别是党的干部和游击队的干部。林彪在中国问题小组会上作了较长发言,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在战争中得到巩固。越是顽强地继续抗战,统一战线就会越巩固。在两年的战争过程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以前许多中国人惧怕日本人,而现在这种恐惧感大大减少了。关于国共磨擦问题,林彪赞成任弼时的意见,认为国共磨擦和冲突是不能彻底根除的,中国共产党有实力,它才有资格与国民党谈统一战线问题。应该避免不必要的磨擦和冲突,但不能靠一味的让步来调节冲突,而不得不以磨擦反磨擦。否则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要求我们取消边区,然后取消八路军,再后取消共产党。有时,以磨擦反磨擦会取得积极的效果。讲到这里时,莫尔德维诺夫插话,要求林彪举例说明。林彪以山东国共军队磨擦为例,说:“一开始我们避免发生冲突,但他们却更加猛烈地进攻我们。后来我们决定消灭他们,结果由三个团组成的这支队伍变成了三个连。此后他们老实了。后来日本人进攻他们,他们没有退路,我们就接收了他们,并让他们驻扎在一个最可靠的地区,这样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也变好了。”林彪表示,他也赞同任弼时关于陕甘宁边区命运的意见,认为取消边区弊大于利:第一,取消边区并不能根除磨擦;第二,也不能增强团结。尽管可能由于边区的存在而产生磨擦,但同时它也在推动国民党去抗日。若是取消边区确实能巩固统一战线,那当然可以取消它。但恐怕未必如此,如果不能达到两党更密切合作的目的,那么,顽固派就会更加趾高气扬。  ^( `2 q) r/ n+ I1 }
0 J0 a7 ?: e, G0 d, ~
莫尔德维诺夫担心地问:“如果边区被日本人占领,那么,我们的机关、学校去哪里?”“如果延安城丢失,那会怎么样呢?”. d% c( X: P  S  k' R( Y
, C9 ^5 Q3 d9 l) K$ Z
林彪回答:“这一点早在去年(日本人进攻边区的时候)我们就预见到了。我们已经准备了一个地方,储备了粮食,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将党政机关转移到事先准备好的地方,而这个地方离这些马氏将军的驻地更远些”。林彪在中国问题小组会上的发言支持了任弼时的意见,形成了与会的中国同志与小组领导人莫尔德维诺夫在如何制止国共磨擦、巩固扩大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截然不同的意见。
- [" O* ^" E& h3 t' T, w
6 s2 J7 G7 I: y% q( B7月10日 抗大总校及联合大学近七千人在罗瑞卿、成仿吾率领下从延安出发,奔赴敌后抗日前线。
% V9 d8 P$ X. {( y& L8 k0 t% U" r3 X: \. m$ }7 P% E  {
7月11日 八路军总部以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萧克、徐向前、陈光、萧劲光、高岗名义为抗战两周年发表通电。  R9 v4 J0 k) t8 A6 m
5 t: i$ [6 z" V: a% a* s: P: M9 {
8月19日 莫尔德维诺夫在写给季米特洛夫关于中国问题小组工作结果的报告中,虽然在许多问题上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关于陕甘宁边区问题,不得不承认“陈林(即任弼时)、林彪和毛泽民同志在发言中所引用的理由最有分量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这个地区对中共中央和分布在这个地区的那些学校的合法存在是必要的。同志们认为,[中共]中央驻扎在重庆是不安全的。驻扎在八路军或一般的日军后方,通讯联系就会遇到困难,中央的活动也会受限制。”任弼时、林彪、毛泽民以及其他中国同志的意见,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如何看待国共磨擦和中共关于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应该是起到了作用的。6 g; L* Z# F- H, ?- M
) M: E7 L, n! Z* y% q* x# R4 `  C
9月1日 德国军队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 ~1 D  b4 `8 O1 j" Q9 Q  ^, `  ]1 u  W4 K/ c* x- z
同日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在张家口成立,德穆楚克栋鲁普任主席,夏恭、于品卿任副主席,李守信任伪蒙古军总司令。
5 h# A6 C" \/ H# c5 O) F! B% G$ Q* ]2 n; d( n$ i
9月3日 英国、法国相继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
& s$ m" u8 I% V; z& h4 `% s% _1 ~9 ~4 r3 K& `  n# D; @
9月下旬 抗大总校到达河北省灵寿县陈庄地区。
/ |! O( E" |; ?+ p' ?5 {- L1 y1 V7 {% V  Y, ^, `7 Y5 J' S" e% x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指示。- x  o2 j' {" f/ h/ J

; ^; Y& K4 w2 \. i- K! ^11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
6 ?# X4 X' B2 f* Z2 h% C. u7 d4 N; `1 c' \- C& z2 q2 j
11月13日—20日 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六中全会。会议决定将对共产党的政策由过去以政治限共为主、军事限共为辅,改为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并发布《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
: Z+ e4 _7 O6 O; g6 @& b
# H3 P3 F8 t! v8 P12月5日 八路军军政学院在延安成立,院长王稼祥、副院长谭政、萧向荣、教育长方强、政治部主任刘型。
! \& G0 s! b' g
# g$ c$ o6 W$ K3 F4 X12月25日 八路军总部以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萧劲光名义发表通电,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枪口对内,呼吁蒋介石、国民政府维护法纪,全国各界人士主持公道,严惩肇事祸首,取缔反共邪说,明令取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及《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制止军事冲突,勿使局部事件日益扩大。/ a* g: ]  ?2 g1 m+ Y, e" l& b

  W' L9 o3 x3 A. j8 B8 R本年 继续在苏联养病。但仍保留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等职务。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许光达、训练部部长王智涛、政治部主任张际春、校务部长周文龙、秘书长欧阳毅。
! }( g( |5 G) D+ P7 V9 a& V: w3 L# O5 W, N6 n
1940年 33岁) e3 [7 K7 n: _/ q4 J8 a
2 g7 e* a; R: v: o5 B+ B
1月1日 抗大总校第五期在陈庄举行毕业典礼。8 U: m9 v/ v& m$ ]" D

! i7 \6 s# O+ z+ T2月10日 抗大总校奉中央军委命令从陈庄出发,向山西省武乡县挺进。
: A9 R) A( _" y; v5 J0 i
. P5 I0 k( }# H! f- w# K$ C4 B) x2月17日 八路军总部以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萧克名义联名致电蒋介石,反对汪精卫与日本签定卖国密约。: m7 u9 _3 @+ O' D8 T1 ~4 h
# o5 c- H: u0 X. V
3月30日 汪精卫伪中央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 Q, ]! m# g, R1 Q' |/ ~, E3 _8 [, h! r2 l& Q' g  g
5月25日 中央军委任命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任命腾代远继任抗大副校长。# B  I+ c( V8 p  d2 u9 B2 l, Q$ i

7 P: G$ u7 T( o% x# T8 _7月 在苏联发表《中国人民的三年民族解放战争》一文,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3 w; c  U1 L6 o
0 E3 i9 ]; M7 W& Y. I. o5 q8月8日 八路军总部发出百团大战的战役行动指令。
1 ]2 U: L7 g6 {1 U; u: T# ?
) G# Y& O  C1 i) a( q: q6 ]6 s0 C8月20日—12月5日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G; F7 O& j8 M4 w- S
! M8 `. p" }) B. }5 E
9月10日 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 n2 E9 ?" \, O8 H+ _1 \( i
+ }  e9 h% o" a5 }9月16日 八路军总部发出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扩大第一阶段战果,继续破击交通线,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敌据点。
$ I1 T" Z& l% p* B7 p; m: [8 }( R  q  J9 s; d- C0 T
9月27日 德国、意大利、日本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4 N6 w, v0 q4 F: Z

1 s' k2 b9 B* d  [11月16日 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发出《关于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的指示》,指出: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反共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在目前严重时局,极须改正此观点,利用一切机会与黄埔生军人进行统一战线的工作,不要刺激他们,而应以民族至上的观念来打动他们,使他们不肯投降日寇,使他们对反共战争取中立或消极态度。这对挽回危局有重大意义。
7 Z* Y: f7 K% I" S* y1 q, o7 e6 k* n- Y# C% R5 d" }+ Y6 N2 A
11月19日 国民政府宣布停止发放八路军军饷。
1 x( w7 ?  J( L) v  t; Q" j
& H- j" j  _/ T3 H9 W$ Q  n# I- `6 G11月29日 汪精卫在南京就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f* _5 A1 d( w
/ _  F- C$ A! U0 Y
11月30日 日本政府公开承认南京汪精卫政权,同时公布汪精卫和日驻汪伪政权的特命全权大使阿部信行签定的《日满华共同宣言》。' k- z5 ~8 s. b5 R" I. c/ Q: l2 f* s
1 W3 I+ G/ |. U
本年 继续在苏联养病。仍保留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职务。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罗瑞卿、(后)腾代远、教育长何长工、训练部部长王智涛、政治部主任张际春、校务部长周文龙、秘书长欧阳毅。
1 h& p3 W7 d+ R! v$ m% h  D8 a4 Z2 x9 z5 y
1941年 34岁
, \/ z+ E8 ~7 o# `7 t" z+ I* [' q1 O% S4 n0 z! D7 B
1月6日—7日 新四军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所部上官云相部一零八师(戎纪武)、五十二师(刘秉哲)、四十师(方日英)、七十九师(段霖茂)、一四四师(唐明昭)、新七师(田钟毅)、六十二师(陶柳)、一四六师(戴传薪)八万余人的攻击,皖南事变发生。3 H& [+ y: J$ c% m$ j0 y

* E/ V; M1 U0 ~& `& v1月14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季米特洛夫发去电报,报告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同时还报告:“蒋介石派出二十多个师,对我军在江苏、山东、安徽和湖北四省的游击根据地展开了广泛的进攻。他们准备在全国实行大逮捕和大屠杀,反动气焰极为嚣张。”表示:“我们准备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给予蒋介石所实行的这种广泛的进攻以有力的反攻”。- L: I1 |0 [6 V+ }9 f) L& f$ J

+ e$ S2 V$ h7 X- _; J6 m2 X1月16日 季米特洛夫收到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电报,立即同苏联领导人紧急磋商解决国共合作危机的办法,并征求在莫斯科的中国同志的意见。由于一九四零年二月中共中央决定结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将任弼时调回延安,林彪是留在莫斯科的中国共产党最高级别的干部,并在一九三九年七月参加中国问题小组,讨论过当时的国共关系问题,于是季米特洛夫将有关情况通报给林彪。
$ w* E0 z! G/ H4 z
2 S- @7 v3 L( w* Q, r  ~7 y1月17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着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消,该军军长叶挺着即革职,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副军长项英着即通令各军严缉归案讯办,借申法纪,而利抗战。
! _% q0 o6 q/ i1 B9 F8 |8 w- O- z8 z0 S: p3 q
1月18日 中共中央发表《中共中央发言人对皖南事变谈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说:国民党最近消灭皖南新四军,现在又公开宣布取消新四军,这表明国民党准备与共产党大破裂的决心。同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皖南事变的指示,指出:“这是抗战以来国共两党之间,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空前的严重事变”,“国民党现已公开宣布新四军叛变,叶挺交军法审判。国民党这一政治步骤,表示他自己已在准备着与我党破裂,这是七七抗战以来国民党第一次重大政治变化的表现。”
) ~) s4 z' g7 i- o; E  D2 n) k1 q0 B: V- ~3 }3 f* L  `3 G0 b5 s# [& }
1月20日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
: C7 u% ?( o( h7 y
/ _/ J1 ^/ @2 F) K% M' I1月25日 新四军重建军部大会在江苏盐城召开。
: X7 p; d$ b. c1 l, C; H5 M0 f) k: Q8 z5 r+ Q* j* h' c
2月5日 致信季米特洛夫,谈了他对皖南事变后中国时局的看法。林彪在信中认为,蒋介石暂时还不会发动内战。理由是:中国十年内战时,共产党的力量比蒋介石小得多,但国民党未能消灭共产党和粉碎它的武装力量。现在国民党要对共产党发动内战,这意味着蒋介石必须动员比十年内战时期多得多的力量。这个他做不到。在国际上,美英希望借中国人之手继续对日作战,从而遏制日本人向南推进。因此,他们不希望中国向日本投降,不要求国共分裂,而是争取限制共产党人的活动和消耗他们的武装力量。林彪认为,但也不排除以下可能性:其一,国民党采取违背国家利益的行为,他们经常这样做,对皖南新四军的袭击就有可能意味着采取试图实行分批歼灭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策略。其二,发生美日战争,日本为了战胜美国,可能对蒋介石作出重大让步,而蒋介石从对日战争中腾出手来,会把其力量用到对付共产党人上。至于国民党顽固派为什么选择新四军皖南部队作为袭击对象,林彪的分析是:新四军活动的地区是国民党在一九二七年执政后的基地。无论中国资产阶级和地主还是外国帝国主义者,都怕新四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增大。新四军皖南部队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系统中最薄弱的一环。它一方面面对日本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面对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它离开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力。同时不排除这种可能: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统一战线时期所犯的“左”倾错误,也是发生这次武装袭击的原因。关于国民党顽固派为什么选择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发动皖南事变,林彪认为是因为中共想利用有利局势在一九四一年初召开七大,国民党顽固派认为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动对新四军皖南部队的进攻,共产党就没有能力组织反击和开展反对国民党的政治运动,因为地方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参加党的代表大会都不在。对于中共在皖南事变后应采取的策略,林彪提出三点建议:一、继续展开政治攻势。必须广泛地向人民说明,国民党顽固派在挑动内战。要证明,内战是向日本投降的桥梁。向日本投降意味着中华民族的灭亡,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把中国人民变成殖民主义的奴隶。举行群众性示威游行,并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唤起千百万群众和国民党进步人士反对内战,反对策划旨在阻止人民进行抗战的挑衅性武装行动。二、在军事方面实行防御,但不放弃局部进攻,以向群众表明,我们在尽力避免内战。同时在确有把握取胜的情况下,不放弃武装反击,教训不自量力的内战挑拨者。实行这些举措都要从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的需要出发。三、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谈判,争取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二条要求。如果在谈判中国民党要求新四军撤出长江以南地区,在换取另一个更为有利的地区情况下,可以同意。林彪认为,在一些中共组织的共产党人当中和中共一些领导人那里,有过“左”的错误,致使国共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如一九三七年底,当国民党部队从华北撤退时,八路军的某些负责人就曾倾向于解除国民党撤退部队的武装。这被预先制止了。当国民党军队处境危险时,我们的部队不是始终向它们提供援助,而主要是关心自己影响的扩大和部队人数的增加。林彪强调指出:在我们的同志当中,有人一直不想作出任何让步。他们很难作出妥协。林彪还说,中共着力于敌后分散的游击战,而不是正规战。他曾不止一次地请求中央允许组织对日本人的有力打击,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只好自己主动在平型关进行作战。尽管平型关战斗中部队有很多牺牲,但这次胜利决定性地改变了当时在华北形成的危机局面,结果中国人民颂扬我们军队并坚信自己的力量。林彪自豪地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共中央至今一直利用这次战斗作为宣传鼓动的资本。在我们的所有文件中只举出这次大的战斗,而进行这种战斗的机会在过去和现在还很多。而这种战斗,无论对于赢得蒋介石的抗日立场和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还是赢得八路军作为中国抗日军队之一的声誉,都是有必要进行的。对于上述批评,林彪声明是个人意见,建议共产国际在“评价与袭击新四军有关的事件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林彪这封信,判断蒋介石还不会发动内战,提出应采取的三个策略,以及对国民党顽固派为什么发动对新四军皖南部队围攻的分析,都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一些共产党人和一些中共领导人坚持不进行正规战,而是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自己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策略方针,犯了“左”倾错误,致使国共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对共产国际正确判断国共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也反映了林彪与中共中央制定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的分歧。0 E1 M6 Y5 X, X% b! a# g7 {/ w! O

0 @5 N0 H* x# }, z) s/ e2月7日 季米特洛夫对林彪的意见非常重视,于2月7日将林彪的信转给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等苏联领导人。
  z7 T" ]5 l! z: W
: ?& j/ q' h, e2月11日 在看到中共中央在皖事变后致季米特洛夫的电报后,林彪致信季米特洛夫,改变了上一封信中蒋介石暂时还不会发动内战的判断。林彪认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阶段中国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判断是有根据的,像他上一封信中曾提到的,国民党有可能违背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同共产党决裂,进行内战。鉴于此,他提出党的政策、军事战略和战术、同政治党派的关系就必然要作根本的改变。但在新的内战时期,党不应回到以前的内战中,即在苏维埃运动时期所实行的政策上,而要实行新的政策。在政治方面,必须同出卖群众利益的中国大资产阶级作坚决斗争。提出“打倒蒋介石!”的口号,依然进行争取中间阶层的斗争,争取使中小资产阶级联合在共产党武装力量的周围。要同国民党内外的所有进步团体和人士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争取蒋介石政府内部的分裂,以便利用靠近共产党的政府人士实现中国人民的民族利益。这意味着党不应提出“打倒中国国民政府!”的口号,而要争取改组政府,从中驱逐卖国分子。政府应保留同样的名称“中国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要保留八路军、新四军的“国民革命军”名称,在实现孙中山三民主义而斗争的政治原则基础上同中国所有武装力量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同它们一起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直至彻底消灭和瓦解蒋介石的军队。林彪认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力应该在消灭蒋介石政权后调往中国西北,在华北只留下小部分部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场应该是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湖北和河北地区。为此必须占领青海、甘肃和宁夏等省份,在那里建立共产党武装力量的主要后方,以便今后进行国内战争。在内战初期,必须避免同蒋介石军队进行阵地战,而要集中一切力量从上述后方地区清除当地地主的反动力量,对地方政权进行革命改组,争取广大民众阶层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斗争。林彪这里提出占领甘肃、青海、宁夏的战略出发点,仍然是这里同苏联比较近,容易接受苏联的武器援助。在这封信中,林彪还对中共中央提出的解决皖南事变十二条办法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前九条是正确的,只是不应提出惩办何应钦,而应要求惩办其他低级别的人。最后三条要求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例如提出废除一党专政的要求就没有分寸。这一点在文章中可以写,个人发言可以说,但不应在谈判具体问题时作为要求提出,因为这会为攻击我们提供口实。不要大叫废止一党专政,而要实际争取。八路军、边区的存在和共产党的合法存在表明,废止一党专政的过程正在进行。林彪不同意中共中央只有一个前景即内战的观点,而是认为有两个前景。中共中央认为共产党不能再作出让步了,而只能要求蒋介石作出让步。林彪主张可以进一步互相作出让步。在换得另一个地区的条件下,新四军可以放弃安徽南部地区,放弃“新四军”番号,将它纳入八路军。与此同时,党应该开展广泛的群众运动,争取继续实行统一战线,反对分裂和投降。林彪同意中共中央面临内战前有一个过渡阶段的判断,建议为了恢复同国民党的友好关系,应该经过这个过渡阶段并全力争取对问题的和平解决,同时不放弃对内战的准备。由于一些问题在信件中无法详说,林彪表示如果季米特洛夫认为需要,可以单独报告这方面情况。与前一封信比较,林彪对中国局势的判断,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提出的策略是十分脱离实际的。首先,他提出的联合其他武装反蒋是不可行的。蒋介石在实行攘外必先安内、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时,在国民党内遭到爱国人士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那时,联合其他武装力量共同反蒋是正确的。而在蒋介石抗日后,同其他派别的矛盾缓和,国民党内较全国抗战爆发前团结。只要蒋介石没有明确投降日本,联合其他武装力量反蒋是很少有可能的。其次,他主张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调往西北。如果这样的话,八路军和新四军就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因为到那里肯定要和马家军发生激烈战斗,从而使马家军和蒋介石联合起来。八路军、新四军不仅未和地方实力派结成统战关系,反而多树敌人。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如果脱离抗日前沿阵地,在全国舆论上也会处于不利地位。第三,林彪不赞成同国民党谈判时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要求,是不明白中共中央政治反攻的意图。中共中央当然明白,仅仅靠国共谈判,国民党当然是不会废止一党专政的,但这是向国民党进行政治反攻的一个拳头武器。因为这有利于揭露国民党坚持独裁的真实面目,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持,使蒋介石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第四,林彪认为可以放弃新四军的番号也是不对的,这样国民党顽固派会得寸进尺。事实证明,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是正确的,是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重要举措。
$ O1 E+ G$ }" z' E, \2 z& }  Z
* [1 q6 D. F) D+ w$ w  e4月3日、7日、26日 应林彪信中的要求,季米特洛夫同林彪详细交谈了中国问题,具体内容是什么,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文件记载,但季米特洛夫事后在日记中记道:“他陈述了自己对中共中央对国民党的策略批评性意见。”可见,林彪同季米特洛夫交谈的主要是中共中央对国民党的策略问题,而且表达的是不同意见。6 I. N1 n) y4 z# q& \, |4 d& c# U
+ d5 K, V( A* L4 c5 d4 j
6月22日 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在战争开始后,受到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的接见。- L4 ~3 I' G2 Q, @! s
9 j0 L' `% a( D5 y! V7 Q
7月21日 季米特洛夫与即将回国的林彪和军事小组进行了座谈。
' P0 h8 u! Y' E+ f
/ b; N. V& K* P/ ^! i/ b( Y' @同日 德国约有二百架飞机对莫斯科进行了空袭。
& m0 p% z, ~/ G) ]8 s8 X& q. b( T$ s) s7 g
10月 延安成立黄埔军校同学分会,列徐向前、萧克之后任理事。理事还有吕文远、孟庆树等人。
5 U- c' F; \  |
) q+ t- b; F, p& p: r4 m8 B$ j同月 在苏联带领我党部分领导干部取道蒙古乌兰巴托回国,抵达乌兰托时,日本军队已封锁道路,即由乌兰巴托乘飞机抵达新疆迪化,转道兰州、西安等地返回延安。2 C* [3 Q4 D* i5 a

2 y; @; M3 s3 Q  o( l8 v1 P11月11日 中央军委决定以八路军军政学院第一部与抗大三分校合并成立军事学院,院长朱德兼,副院长叶剑英兼,教育长郭化若,副教育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黄志勇。
% [8 Y+ |  I4 b1 z1 I; m! t- p3 Z8 E4 ]5 j/ W; j
12月8日 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8 O; r6 V/ r5 Q8 O3 o' [( E3 [0 R( j$ \9 t& w; [
同日 美国、英国对日本宣战。
3 R4 s2 E. U% ^
7 Q# F% s# @, P* a+ F12月29日 乘坐苏联军用飞机回到新疆。一到新疆迪化,新疆长官盛世才就电告了蒋介石。蒋介石令兰州和西安等地一律不许发难,所以林彪从迪化到延安一路顺风。
" u$ T- Y) H, }. a# ~, v! R% ~5 u- y# {$ t5 w
本年 张梅为林彪诞下了女儿林晓霖。
" w' g& a8 W0 @7 s8 {
# }* a: p% K6 U8 N同年 上半年在苏联养伤,仍保留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校长职务。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腾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 Q7 Y5 n/ Q* {9 T7 R( }& {; g9 Y
" H0 A: x  O  E  G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69941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2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1942年 35岁
. G) V. X6 A0 A$ x4 `1 P7 x( X1 ]  t6 L. _  T% S) n
1月1日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荷兰等二十六个国家签定《华盛顿宣言》。宣布共同使用军事、经济资源反抗侵略,保证不与敌单独媾和。
1 T: y( N) {' |! l! V' R4 Q' B" \7 z6 o* I1 x0 ^
1月5日 乘飞机抵达兰州,受到当地八路军办事处及国民党方面的热情款待。, @. y+ n4 a3 G# u0 H7 t4 p

. H! ]3 O0 \, s8 o* Y! E& Z$ b' M1月16日 抵达西安,受到当地八路军办事处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及黄埔同学胡宗南的宴请。: \/ i* Z' K. N! P' N
3 s' h  r+ ^2 Q" [; W
1月31日 在西安与胡宗南长谈。林彪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谈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并谈了两党的分歧。胡宗南表示,愿意重新调整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可以考虑为八路军补充武器,并让八路军干部到战区医院看病。以后,胡宗南专门派军医处长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诊,还亲自押车为林彪送来大批军事书籍。, t7 k0 z7 |" _% g! L- n
* l' A3 S9 I" ]
2月 重病中的林育英(张浩)托人带口信给逗留西安的林彪,叫他赶快到延安见最后一面。林彪立即乘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卡车返回延安。+ g( X% G+ f' j7 o' o& U) c" Q
( L8 X/ `9 Z( a$ x( X
2月1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整风运动进入第二阶段,即全党范围内的普遍整风阶段。3 z- j! k) F0 T

6 W% f# \, J+ f. m0 R" ^1 N2月13日 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第三版消息:《平型关大捷指挥者林彪师长伤愈返国》。) r2 f# E+ A4 J. I
6 J7 w3 l  v! k" S- |4 b
2月14日 返回延安,毛泽东亲自前往迎接。师哲(时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回忆说:毛泽东听说林彪回来了,一大早就去接。朱德和周恩来回延安时毛泽东没接过,而他今天为什么去接比他们地位低得多的林彪呢?师哲看见,毛泽东拉着林彪的手走进窑洞,满面笑容,边走边说,还亲自吩咐伙房为林彪搞饭吃,让林彪住在杨家岭,离他近一些。
. G- j  d0 M+ V  l/ T& B5 W8 O& o* q. i4 x
同日 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第三版消息:《林彪师长返延,沿途备受热烈招待,与地方当局晤谈甚欢》。
' {" L7 q9 f. b9 b5 E  t  C
& V# q" v+ N5 v/ G$ @$ j6 ~/ ^3 `) g2月16日 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第三版消息:《一一五师全体指战员致电欢迎林彪师长》。; [; |! r2 }5 V7 x

  ]2 f# c0 r' h: E2月17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延安大礼堂举行欢迎林彪回国的欢迎会。晚,延安机关干部一千多人在中央礼堂举行晚会,欢迎伤愈返国的林彪和从前线回来的一二零师师长贺龙。许多人站在门外,等着看一眼抗战名将的风采。毛泽东和朱德都来了,主持会议的谢觉哉请林彪先讲话。林彪说该受欢迎的不是我,而是从前方归来的贺师长。林彪说:我们党的领导机关,不但应该是战争的堡垒,还要成为要塞。苏联的党能把俄国建设成一个强国,我国的建国条件强于苏联,我们应该建立世界更强大更幸福的国家。我们的党在正确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去做,才可以正确执行统一战线的任务。我们要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党,忠于我们的领袖。/ W/ X9 F! n7 n; c/ X- o, N
- m0 w3 e9 e! |* |
2月18日 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第三版消息:《干部欢迎晚会,林彪同志畅谈苏联已获得战争主动权》。
( u: P+ f9 B' X/ k( F- \8 C' }9 g
# B  p4 w2 r% M  x; K2月20日 毛泽东致电刘少奇、彭德怀:林彪返延身体好了许多,惟尚须休养。他在兰州、西安的统战工作做得很好,与胡宗南诸人曾有深谈。据林说,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很可开展,要我告你注意。
9 m/ h# U7 X2 a
5 B( F3 D. {/ S9 L, m3 I/ a: O* S7 {3月2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发出《关于政治局对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之新决定的通知》。《通知》说,军事学院归并党校;今后党校直属中共中央书记处,其政治指导由毛泽东负责,组织指导由任弼时负责。其日常工作由邓发、彭真、林彪三人组织管理委员会管理之。原有党校管理委员会即行取消。邓发仍为校长并主持校务会议,彭真为教育长并主持政治教育会议,林彪主持军事教育会议。4 N4 w, X9 L4 @" I7 o3 R0 o8 \

# v4 I( m# r/ g9 b3月4日 堂兄林育英(张浩)病危后,即赶到延安中央医院看望。) h4 K5 q1 s' @' U' t9 m
6 l! t% S: r) Q, K3 K4 t
3月6日 一时四十五分,堂兄林育英(张浩)病逝于延安。
4 _3 e+ A2 v) C, Y" ?2 U7 X8 d6 Y/ ?9 U3 i
同日 同李富春、邓发、彭真等中央领导向林育英(张浩)遗体告别。
, @0 J& t% L% c' w1 W- ]% ^
/ M& ?) @/ E5 z& S同日 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林育英(张浩)治丧委员会,同李富春、邓发担任三人治丧委员会委员。3 k- g5 [- O# L3 S7 R. r
$ K8 z4 [* m: }8 ~# d
同日 同李富春、邓发及堂嫂涂松芝主持林育英入殓仪式后,将林育南的灵柩移送中央大礼堂停放,供人致祭。
0 V% B: _8 j  b& R% }0 r# H9 g$ k1 r( U# R+ D% N
同日 提请中共中央宣传部派员编撰林育英传略。4 v' [1 k) P* ^  T
. h' Y# j) C- ]
3月9日 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门前广场举行林育英(张浩)的追悼大会。任弼时担任主祭,李克农宣读祭文,谢觉哉、高长久致词,林汉南致答词。同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朱德、陈云、邓发、李富春、徐特立、杨尚昆及林育英妻子涂松芝、次子林汉南、三子林汉雄等出席追悼会并为林育英(张浩)守灵、执绋、抬棺和给墓穴(延安凤凰山)奠土。- m& m/ M, l- e, w, o  x
8 P4 }& S, y  h$ o" m
3月1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经毛泽东大量改写的《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员关系底决定(草案)》。指出党必须实行公开的自我批评,不怕家丑外扬,隐瞒是不能教育党员的。今后凡重要问题,都要召集大的会议,征求同志的意见。中央要听同志们的意见,党要听党外人士的意见。
, o' T' ]+ w* R( G4 s) U# N$ C; O0 n/ ?( {" T
3月21日 周恩来致电林彪,赞扬林彪在新疆、兰州、西安进行的统战活动影响极好。并告诉林彪大后方顽固派目前已决心肃清地方党,监视、孤立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馆;他们对边区和游击区则采取封锁和破坏的办法。“外松内紧为目前蒋的中心政策”。
* q$ Z4 i, J* F7 B! o( |9 @
) T7 ~9 H4 Z4 R5 A5 i3月22日 出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边区政府、八路军留守兵团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为欢迎伤愈从苏联回国的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从晋西北因公返延的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从绥米警备区归来的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等举行的欢迎会,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出席,并观看了平剧《四郎探母》。/ Z9 e9 Z7 M- r0 v. z* y2 n# ?
, M; w# o9 s: u' d8 D$ v- l' @
3月24日 收到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率一二零师全体指战员悼念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张浩的电报。
" M" I! f( D) m. z/ [# [
$ T. w4 R* o7 v0 f9 F; s同日 收到刘伯承、邓小平、蔡树藩、李达、黄镇、陈再道、宋任穷、王宏昆、刘志坚、陈赓、王新亭、陈锡联、谢富治率一二九师全体指战员悼念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张浩的电报。3 k0 J, M- |. l) p4 L* G7 f, j% Q

; j+ ^3 N! h! D2 n" f4月3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开始整风运动。) f% b# `* F# K! ~, x# {, g

4 ^' d( g8 _* N  w4 s0 o5月3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并决定成立晋西北中央分局,关向应为书记,林枫为副书记。
- h5 K( R. n4 P
! n4 u0 X7 x0 m3 x5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的通知。规定联防军司令部直辖:第一二零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第三五九旅、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炮兵团。以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治委员: Z! W. W& w5 G: z* F# w
: K+ r6 P9 v! N4 G0 _) D0 u
5月23日 毛泽东在陕北杨家岭广场,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G, z; k& {! s% n( n

9 d8 c0 C9 h, y2 s/ ~* S1 N5月25日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山西辽县麻田壮烈殉国。时年三十六岁。
* F2 k7 o+ M0 P8 g( f* O3 R" Y
$ t3 X' W3 G" C. a. t! e6月2日 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主任、康生任副主任。
4 K* {6 j+ M# L; x$ ]
6 q5 ?% k. X7 ~, W1 {8 U同日 彭德怀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从叶剑英、林彪、滕代远内择一人为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六月十五日、七月八日,彭德怀在致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军委的电报中又两次建议在叶剑英、林彪、滕代远三人之间择一为前方参谋长。
2 o1 ^4 e- w; _* E* G) @4 B/ Y0 _, {/ [7 S5 G- H
6月15日 《解放日报》发布《麻田血战、英勇杀敌,左权同志壮烈殉国》的文章。
/ \1 R9 [2 K4 n1 d8 D9 s3 u( Z/ a& t6 B; m; t& E
6月19日 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左权同志》。化名“凌霄”写了一首长诗,发表在《解放日报》上,回忆了左权在第五次反“围剿”最紧张时期的情景。
. @/ N4 C# z, Z+ R
. Z6 g7 I4 n4 [7月8日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朱德,询问六月二日电建议总部参谋长人选问题。因抗大学员过多,恐校长腾代远难脱身,建议在叶剑英、林彪中择一。- M0 k+ H3 h) |. L  j
; S* q+ ?0 F7 \2 _
7月15日 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彭德怀,告林彪病仍重,叶剑英不能离军委,总部参谋长以腾代远为宜。- V8 h6 Z8 S. Z7 s1 h* ~
' S6 p4 G! y1 V0 k/ Q0 p: C
8月14日 周恩来就蒋介石提出拟在西安约毛泽东一谈事,致电毛泽东:蒋欲见的目的未可测。提出两个办法:(一)以林彪为代表,赴西安见蒋;(二)要求蒋带周至西安,然后周飞延安,再携一人(林彪或其它负责人)回西安见蒋。
6 N; r4 S( Q3 V$ E) _% Q& z
% M9 U! s; K4 s# e* P, Z5 _/ r" ]8月1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周恩来:毛泽东现患感冒不能启程,拟派林彪同志赴西安见蒋,请征询蒋同意,如能征得蒋同意带你至西安,你回延面谈一次,随即偕林或朱赴西安见蒋则更好。5 @8 N6 }* |/ D' x

8 E! H) c7 |, Q: e- G9 C3 z( M8月19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依目前局势,我似应见蒋,我感冒已十日,过几天要动也可以动。关于我见蒋,中央亦尚未作最后决定。
/ V7 y* x8 O- E6 d+ N! B1 K( H/ c+ W: U' a! `6 x
同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与蒋会晤时间似嫌过早,可由林彪或朱德先打开谈判之门,如蒋约林或朱来渝,也可答应,以便打开局面,转换空气;一俟具体谈判有眉目,主席再来渝。! R) d' S. U$ V# }& J( O
5 r- e; {* \. D8 o* Y
8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会议讨论毛泽东与蒋介石会谈问题,决定先派林彪去,看情况再定。; S4 w6 Z+ j/ W2 ~

3 y' N0 @6 D) l6 Z2 ^. G6 a! v8月29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蒋到西安时,决先派林彪见蒋,然后我去见他。依目前国内大局,我去见蒋有益无害,俟林彪见蒋后即确定我去时间。" e( Z. U- x, x9 ?7 X

, W  }/ x# _6 Q. u3 ^1 D; X0 ~9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强调党的领导的一元化,要求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为统一地方党与军队党的领导,分局、区党委、地委书记兼任军区、军分区政治委员;取消过去各地党政军委员;上级和同级党委的指示,军队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军队领导机关是同级地方党委的一个部门,但是,仍保持其军队上下级直接领导和隶属关系;军事政策与军事行动的大政方针需由党委讨论决定,但具体军事行动由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决定。5 P4 J/ i6 [) m( z3 \* J7 s3 w: j" m
* D+ H, [( Q8 m5 w5 A" |
9月5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见蒋时机不成熟,蒋对人包藏祸心,局势也非对我有利。鉴于英美需要中国拖住日本,苏联需要对华让步,蒋认为目前正是解决边区的好机会,甚至误认为我七·七事变五周年宣言表明我已屈服。如见面,蒋会利用以打击地方和民主势力,以陷我于孤立境地。估计同蒋会晤的可能前途:(一)表面和谐,答应解决问题而散。(二)约毛泽东来渝开参政会后,借口留毛长期驻渝,不让回延安,此着万万不能不防。林彪出面勿将话讲死,看蒋的态度及要解决的问题,再定毛是否出来。2 p- B0 f, y8 I1 j) c
; v& f- |/ ?3 e: [  D: Y$ C
9月14日 晨,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伍云甫及国民党军驻延安联络参谋周励武的陪同下,乘汽车从延安起身前往西安,代替毛泽东会见蒋介石。
7 B/ h% _! ^' k- k% W0 t* H7 \/ e; `* N, A- I: d+ b
同日 朱德、彭德怀致电蒋介石:职部师长林彪,于本(十四)日首途晋谒钧座,周参谋励武偕行,谨电奉呈。
: z5 R4 f" w% |" E8 Y2 M9 O( J) `4 o
9月17日 抵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始知蒋介石已返回重庆。
$ I) s6 p+ y. D5 y4 Y: g% ~  \
& L/ X  |+ O, o. M9月18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嘱他在西安与各方多谈,然后赴重庆见蒋介石,并询问与胡宗南会谈结果。
/ e; g( n6 Q) w( q# J& @- R( x& r7 B3 u! V, D/ }% h& @
同日 在西安东大街一服装店定做军服一套并购买了其他用品。# ]$ F7 x4 L3 H& Y* i
+ L0 @6 h  ?' @
9月19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抵西安,已见李宗仁,李表示热诚谦虚。胡宗南至华阴阅军尚未见。已令林于见胡后即赴渝。2 _2 t  s+ O- k. z  e

# ]5 s& E1 @, u6 Z9 g9月25日 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范汉杰等高级将领在西安小雁塔为林彪举行欢迎会。8 a% t8 u) A$ n/ ]1 j, D

4 U+ X! s$ t: N4 }4 u. b5 M9月29日 搭乘汽车离开西安,取道陆路经秦岭进入四川,再前往重庆。
, R- t, F/ ?* b2 G
4 c& l, y! {/ h10月7日 晚上十九时,抵达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受到周恩来等的热情欢迎。# ]9 O% ]$ U2 H& ^

9 N- K5 v% g& j: M: r+ u2 l2 w10月11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务处招待科上校咨议秦沧到曾家岩五十号,将蒋介石十三日会见林彪的决定通知了林彪,并要求林彪将籍贯、军历、资历等情况填表后交其带回。
2 s( i  \  Y  l; \. B. D! T9 n' |8 D0 x7 I
10月13日 同周恩来在张治中陪同下面见蒋介石。会见时,蒋介石问林彪:“汝此次来渝,毛润之先生有何意见转告余否?”林彪称:“我未动身以前,延安方面接得校长电报,毛先生即提出中共中央会议讨论,并约我数度谈话,其所指示者,大抵系根本问题——如中央对于抗战建国之观察,与国内统一团结问题,以及对于委座之期望等”。一提到内战危险,蒋便不耐烦,遂约林彪走之前再谈。
. ]3 v) h) P& Q& [+ v) |& W6 @8 r* g" i4 o5 }: V
10月16日 随周恩来前往会见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长张治中。会见时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三停三发两编的方案。即停止全国军事进攻、停止全国政治压迫,停止对《新华日报》的压迫,释放新四军被俘人员,发饷,发弹和允许中共军队编两个集团军的方案。张治中打断林彪的讲话,建议林彪同各方面多谈,然后再同他谈。! k3 [1 U; Y, a$ M9 K
5 w( d- K1 l4 m4 C
同日 同周恩来与刘为章会谈。刘为章表示一切工作均可谈,但要周恩来、林彪同张治中谈。5 G4 ^/ S/ j1 A' ]. l
3 K* o5 H( f( n; y& k; n# i& F
同日 唐纵日记:“晚,在漱庐聚餐,谈中共林彪来渝,同学招待他,事先商谈一致态度。”
! q/ ?3 v1 [% l3 l& C
2 o- S% H8 v- G5 y) B& _10月17日 康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二厅少将厅长)、腾杰(林彪黄埔军校同期同学,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总务少将厅长)宴请林彪、周恩来,郑介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事调查统计局中将副局长)、张镇(林彪在黄埔军校时的排长,时任国民党宪兵学校少将教育长)、陈介生(林彪黄埔军校同期同学,时任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候补干事)、唐纵(时任保密局少将副局长)等黄埔同学作陪。- G3 ^* L' g: ~1 c( A2 W
, N8 w9 a3 G" U
同日 唐纵日记:“晚上康兆民(康泽)、滕俊夫(滕杰)宴林彪,周恩来,约贞夫、介民、介生、我作陪,彼此均谈黄埔关系……林彪黄埔第四期毕业,现任一一五师长,前年负伤赴莫斯科医治,今年始回国。据云林在苏系学习机械化,观其面部一脸阴气,深沉阴险而干练,言谈审慎。周恩来年四十余,望若三十许人,如一白面书生。”
. ~% g: R. I; h, ]5 x: E% Y$ p- t5 I9 {% E6 q
10月20日前后 连日受到国民党军政要人孔祥熙、宋子文、于右任等人的宴请。: D2 r( {! Z. b. }5 w. u  U+ ^& A% p/ B

9 k* @$ `  X( w  Q+ {! Z10月25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转林彪:第一次见蒋时是否谈到了我见蒋的问题,如未谈到,第二次见蒋请提出,征询他关于会面时间,地点等。李宗仁对李先念打的很凶,请找张治中一谈,要求停止进攻。9 E) ^3 E9 ^  ]7 R! E& \* Y0 q
/ ~3 V. w4 p+ K$ h
10月27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答复二十五日电询林彪在第一次见蒋时是否谈到毛见蒋的时间、地点问题。说林第一次见蒋时即提到“毛甚愿见蒋,惟适患伤风未来,蒋即问毛好,未及其他。”并报告林彪见张治中的情况,鉴于林彪提出的要求被张治中打断,建议改变谈判办法,即多谈一般原则,不涉及具体问题,以缓和这次谈判的空气。
# i/ N6 b- R) r, j5 s7 P) d. u5 }$ V# L- K$ g/ |; z" J
10月28日 毛泽东复电周恩来:同意所提方针,重在缓和关系,重开谈判之门,一切不宜在目前提的问题均不提;林在二次见蒋后即回延。! m! n9 F" y9 w2 J* @" n3 e# O' R
. P& o# ^' }6 Y7 Y. Y1 G& {6 x
11月10日 中午,戴笠(国民党军统局中将副局长),设宴款待周恩来、林彪。唐纵等黄埔同学作陪作陪。+ D# |. f' M9 G, {! }- C
/ F5 M9 {6 w  @3 h
11月 同周恩来会见美国驻华大使馆文职官员约翰·谢伟思和约翰·文森特。7 i' n. V" w# M% \1 B

. n$ X& q* O8 z. O! O1 {12月2日 同周恩来、董必武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会见新西兰友好人士路易·艾黎。
3 z  H# J5 O  d3 E: l" ]8 X- H) K4 U3 K& T$ O0 T4 O3 n
12月11日 毛泽东、朱德致电周恩来、林彪:徐海东同志卧病皖东三年未愈,现敌扫荡形式恶劣,不便休养,拟经大别山送大后方调治。请与蒋交涉,可否速告。3 O, j; R# `$ O5 F

+ Q& Q8 u' P$ g7 Z7 d( U, {1 @  D2 |12月14日 参加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中共党员大会。听取周恩来作《关于国共关系问题的报告》。, t  C! g3 V) \7 `/ ?+ R
2 H. [, H- q' D3 p+ e
同日 接到蒋介石十六日召见的通知。
% b# f+ I! ]: r* y; P6 E
# o  ~5 b( z# c12月16日 同周恩来会见蒋介石,蒋介石对林彪提出:一、军队数目、组成、地区及干部使用有若干不同意见,二、党及边区的所谓政治团体要集中领导。+ I& X# @$ V* C  J

: G4 J6 U+ c4 y同日 下午,在张治中陪同下见蒋。林表示拥护国民党十中全会宣言和决议的新精神。谈到两党关系时,要求彻底实行“三停三发两编”。蒋表示:只要他活着,解决问题总会公道。希望“大家在政令下工作”。还说各政治团体要集中起来,希望问题很快解决。并答应发给药品,但不许再提新四军。
8 C6 t) K: V& h7 G! g9 e, x; m* Q: L; @) W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认为这次蒋向林谈的两点,一是显然对军队数目、组成、地区及干部使用有若干不同意见,一是对于党及边区的所谓政治团体要集中领导,语义含混,显然还未定出具体办法。提出,为推动局势好转,拟主动找张治中解决中共的合法地位、军队扩编数、边区行政区人员不动和目前适当调整作战区战后再重新划分等四个问题。; [+ M) @2 v! |8 p( z" C  |# P& Y

! g0 V/ O! I8 V( u+ r/ }! @12月18日 同周恩来收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一)在允许合法化条件下,可同意国民党到边区及敌后办党。(二)军队要求编四军十二师,新四军在内。(三)边区可改为行政区,人员与地境均不动。(四)黄河以南部队,确定战后移至黄河以北,但目前只能做准备工作,不能实行移动,李先念部实无法移动,但东江曾生部在适当条件下目前即可加以调整。
% S- J+ [% h: h; F7 i! ?
$ D& I0 Z! h9 ]. C' e3 [) d$ @! A12月24日 同周恩来会见张治中,提出:(一)共产党合法化,国民党可到中共区域办党办报共同实行三民主义。(二)扩编为四军十二个师。新四军在内。(三)边区:依现有区域改为行政区,直属中央,改组华北地方政权,实行中央法令。(四)战后:原则上接受开往黄河以北之规定,但目前只能做准备工作,保证战后完全做到。情况许可时(如反攻)可磋商部队移动事宜。同时,还声明,如认为这些条件可谈,即请委员长指示林师长留此继续谈,如认为相差太远,则请委员长指示他的具体方针交林师长带回延安商量。并声明目前只能如此他并非要价还价。张治中逐条记下,答应报蒋后,林彪问张本人意见,张治中表示第四条最困难,同时说:为什么军队不可实行中央化?
7 ^5 L' C2 |6 F( H: a8 ^* b$ F1 M8 o# V' y: U' K4 ^
12月31日 早晨,张治中打电话告诉周恩来:他们已开小组会议。认为条件距离太远所提四条好象哀的美敦书,并说末做决定,也未告蒋(其实是先报蒋,蒋未发表意见,要他们先讨论的)。4 \1 Z! G6 y. z' L

& n" J: I- N& C" N0 |5 k) chttps://zhuanlan.zhihu.com/p/682274221' O" Z" e; L& V4 j
; W$ ]) y+ M. Z$ r, h# Q; O
1943年 36岁
9 L/ L% n! Y3 G3 `+ t' O0 U' z3 @( i) z- \  `- Z
1月1日 同周恩来、董必武在八路军办事处招待沈钧儒、张申府、刘清扬等。并为沈钧儒作寿。
7 ]: D- K5 Q% T5 u( b$ d6 _
% R) _+ I. d0 u  v3 r同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告诉与郑延卓谈话的情况:郑延卓在延两星期,明日返渝。我同他谈了两次,表现尚好。参观了许多地方,接谈了几十个人。据称:观感与外边所见两样。谈到边区,我说区域维持现状,人员加以委任。谈到军队,我说应编四军十二师。此外停捉停打停封,发饷发弹发药,也说到了。谈到三民主义,我说现应实行七分资本三分封建的民生主义,议会制的民权主义。谈到社会主义,我说将来要实行的,现在无条件。8 `2 Y  R4 o% u' o4 h# o
* {" ~# F# q/ F  G" q& N
1月7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并书记处:(一)于九日周林见张文白,张云:其干部会的意见,认为我们所提四项与中央希望相距较远,何白皓电相距也远。干部会认为:要解决问题必须根据皓电提示精神。张并云,干部会议意见甚多,如说军队应交出,提整个方案等等。如此则目前不能做到,其最后决定仍以提示为根据,而并提高要求,这说明中央是要解决问题的。我们问:委员长对此意见如何?张则吞吐谓此意见报告委员长,总之,此等事非经过委员长不可。张并谈如正式谈判,仍须何白出面主持。(二)我们问张个人意见。张谓:他认为党与政府两项无其问题。军队日前正在裁减(由六百万到四百万),十八集团军如太多,说不下去,驻地必须限期开动,否则距离太远。我们告以所提四项与皓电情神并无不合者,谓距离亦仅军队数目与移动时间。张又云:据郑延卓告诉:毛先生曾说:对于开黄河以北可以签字,开动期间并非战后,而是现在。我们答以:如郑说确实,当电询问,我们所得指示和所知实情,日前无法开动。张乃云彼并非负责谈判者。(三)据我们所知,在四项办法提出后,国方干部却曾开会讨论,暂向我提整个方案。现忽改为依晤电谈判,仍由何白主持,情势已见让步,必为蒋所指定无疑。其原因似有种种,近来美国对华大示不满,国内又困难重重,实为推动解决问题之主因。解决关键在军队与驻地,驻地之移动为关键中之关键。(四)我们意见,谈判解决问题可承认皓电为谈判基础,指出四项办法和数目与时间的距离,并无根本不合处,并赞成何白主持,以免他们两人招失(?)因为皓电和何白主持是他们既要的面子,中央同意,我们即向张文白表示,而开始具体谈判。关于具体问题,我们重考虑,关于驻地移动,可让步到以李先念与他们山东部队对调,以便统一山东。如他们坚持距离较远办法,则林师长可回延安报告,行前应请见蒋一次,以便再来。
3 T/ E8 A" J- \# }2 r5 _+ c6 J- x& a
1月9日 同周恩来会见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提出党的问题、军队问题、陕北边区问题、作战区域问题。
" a1 f  I* Z- s8 |3 [* k3 D* t- A5 s3 c0 F/ J) ?0 A; p' Y" |+ k$ B, U
1月10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九日见张治中情况:张提出中共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所提四项同国民党方面的要求“相距较远”,与何白“皓电” 相距也远。周、林表示,四项办法同“皓电”精神“并无不合”,距离只在军队数目和移动时间。建议:为了顾及蒋方面子,在谈判中可承认“皓电”为谈判基础,并说明我四项办法同“皓电”“并无根本不合处”。关于驻地移动,请示可否以李先念部与山东于学忠部对调,“以便统一山东”。
4 O" @  ?' r$ A& s
% O; `% Y- |& o' K) m% N9 E1月16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请答复有关与国民党谈判的几个问题,其中有:彼方提出以前年提示案为谈判基础及以何、白为主持人,除面子问题外,是否还有藉以拖延之目的?我向陈宏谟向郑延卓几次表示部队目前绝对无法移动,不是不愿移,而是无地方,无路走;似宜一口咬定铁一般事实,暂时不动将来必动为有理有利。具体解决问题的实际目前是否已经成熟?是否再等一下(苏联更胜利,国民党抗敌更需要我们)较为有利。/ V' Z( ^7 V* c8 _) F
: S0 P( T2 t4 ?* f
1月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并中共中央书记处: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告张治中我方四点提案:(一)给共产党以合法权利;(二)扩编四军十二个师;(三)依现有区域改为行政区,直属中央,改组华北地方政权,实行中央法令;(四)战后黄河以南部队原则上接受开往黄河以北之规定,目前只能做准备工作,依情况许可时可磋商部队移动事宜。张表示逐条记下报蒋。十二月三十一日,张冶中来电话告之,小组会议认为我所提条件距离太远,未做决定。看来张治中正在草拟一种对付我们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部门的战略计划。我们准备待张治中提出条件,如能谈则谈,若不能谈,林携条件回延。0 n7 H5 ~. W- V4 q
4 n  L/ t9 z) o7 M5 i
2月9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边区财政难关已渡过,现党政军积蓄资产值边币五万万以上(合法币二万万五千万以上),今年决定大发展农、工、盐、畜生产,提出丰衣足食口号,如不遭旱大有办法,人民经济亦大有发展,可达到丰衣足食。边区高干会展开彻底的自我批评,对过去历史,当时任务,整顿三风,精兵简政,统一领导诸问题都获圆满解决,气象一新,各事均好办了。% k* v. H, ]1 y, T

6 d6 X( ?6 m. x2 D2月10日 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林彪:你们与张治中谈话时望能提出释放迪化被盛世才扣留的徐杰(即陈潭秋)等一百四十余人的要求,并准备他们经兰州、西安回延安。即使上述要求一时不能实现,也不妨提出备案,作为将来交涉的根据。
3 i/ N8 {! C5 F' Q9 \
: F; u$ I0 T* j+ O3 c! p2月12日 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周恩来:可以答应以“皓电”为谈判基础。可以周的名义提出李先念部与于学忠部对调作为委曲求全的表示,并说此点回来商量,不作为中央肯定的意见。可以准备答应少编一二个师,但此点既然目前谈不到,即不应具体提出,只能说回来商量。$ ?2 W* ^8 n6 o$ r7 j8 V

" ?2 m; x. z+ `# a8 @- L4 V0 H2月16日 下午,同周恩来、董必武会见黄炎培、左舜生、章伯钩、史良、刘清扬、张申府、陶行知,沈钧儒等十五人。
. G, a# y4 R3 K+ a7 E  C
+ p7 W2 T; E8 h6 b/ Z) [2月下旬 同周恩来见张治中,表示:“如他们有具体办法,愿继续谈,或由蒋召见周、林具体指示,以便回延报告”。张治中表示:如承认何、白“皓电”精神,当可继续谈。新四军事件,已成过去,如何谈法,须待何应钦回国后才能答复。* {& H+ E0 Y2 R6 W' W6 O+ R6 y" t

+ `1 S( H. b, P  }4 \9 W# I. |3月16日—20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书记处讨论的问题,主席有最后的决定权。
$ X$ Q. E! f4 ~6 A
1 X! \) _6 C( ?6 a% N3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增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
5 I& v$ ?4 h" [/ u  [+ |5 t4 F" o; X1 i; d
3月27日 毛泽东、朱德致电周恩来、林彪:蒋鼎文、庞炳勋部准备向北、向西对我侵犯,已嘱彭德怀在自卫原则下给来犯者以打击。6 f( T* {: ~5 Q) r" ]1 |2 g4 M- w

( F9 i$ c; M% @1 Q+ n) E3月28日 同周恩来应约见何应钦。何主要谈两党摩擦问题。周恩来、林彪就韩德勤被新四军俘获一事作出解释。同时提出国民党军队在鄂东、苏北、皖东、广东等地的进攻问题。要求再见一次蒋,并提出给准备返回延安的百余人发护照。何同意由张治中答复。
. P5 E- x2 T. q6 }2 a; F7 ^, ~1 k/ F" g* J. f5 L* _0 l
3月29日 同周恩来、董必武在曾家岩五十号会见前来拜访的黄炎培、冷遹谈世界形势。2 C: n5 A6 `1 i9 O
8 Y/ @+ b6 S- l- u
3月30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周恩来、林彪:王明、稼祥病重,不论彼方允否,请提出要求。周回林留,或周、林均回,仍须向彼方提出,如彼不允,则林独回。留在办事处和报馆工作的人愈少愈精愈好。7 }3 {) |( k7 G& d+ Z$ N$ `3 _
8 A& r$ l( D: G
4月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
& ~8 e/ M9 U0 C0 m' C; A
! ^* ~" t& O7 Q: P5 b+ f同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指出:有种种迹象使我们怀疑国民党欲改变十中全会政策,寻找借口停止谈判,并向我们作进攻运动。
2 D! y0 ?- t7 [3 z$ M7 u+ _" w* n  |4 A' \- z8 P6 c# L, \
4月6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此间日内即拟具给何应钦复电,你们收到后即转交何,但暂不公开发表,俟彼方有进一步反共表示时(例如由中央社发表反共广播),即将此电公开发表。此次我方应取守势,待彼方进攻再进行反驳,而不应事先公开发表文件。4 z7 ~, V9 c! d+ e1 ]1 M, o8 t! h- V

1 {: B1 H  V3 ?# v4月27日 毛泽东、朱德致电周恩来、林彪,答复国民党政府军令部次长刘斐(刘为章)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一)“陇南、伊盟两处事件,事前我们毫不知情,事后未有任何一人参与,刘为章所称一切,全是诬词”。(二)“现闻陇南事变扩大,判民武装达二万人,伊盟七旗拥护沙王反对陈长捷、何文鼎杀人夺地、夺牛夺马等虐政”。(三)“太行山战事,我一二九师亦是被‘扫荡’者,蒋、庞事前一意对我,现被敌攻,我军决不记前仇,乘机图利。至所谓横山事件,乃是国民党特务机关派遣所谓反共同盟军二百人装作土匪分股侵入边区,我军只在境内剿匪,绝无一兵一卒跨越边境。刘为章所说完全违反事实。”
3 v3 D$ d! m+ K
3 S" ~8 X4 p  y  g0 }2 Z4 y3 u5月8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林彪:国民党联络参谋徐佛观、郭仲容已到延安。斯大林五一声明后国际形势将好转,第二条战线今年可能开辟,今冬明春可能击败德国,国民党可能对我好一点,目前彼方可能不发动宣传攻势,故我们不应先作公开声明,只作文电声明及口头解释。《解放日报》及各根据地报纸还是一点也不刺激国民党。3 N; @0 \4 T' j, y$ G& o. l

, n( g& M7 C' z6 T1 _$ [. y* p5月22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 R+ o" m' L3 V& u

) R( ^2 ]1 r7 }, C/ D( y5月26日 中共中央做出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
2 N9 B  o; I' f4 j! _7 O5 g7 {( w+ S
6月4日 同周恩来会见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谈谈判搁置问题及返回延安问题。张治中正式通知周恩来、林彪:由于前方摩擦继续,情况不明,谈判须搁一搁。8 H! S. ^7 x3 U; p3 ^' M, |/ ?
( _+ D* L. j# x/ D, U
同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林彪、董必武,要周恩来争取顺利回延安。指出:陕甘宁边区今年农、工、商、盐各业蓬勃发展,公私生活已大改善。参加三三制之党外人士情绪很好,认为只有我党有办法,边区为全国唯一乐土。精兵简政、拥政爱民、整顿三风、审查干部诸政策深入实行,党内外关系大为改善,党内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大为克服,六月一日中央又发表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当使全党领导方面有一进步。7 S& \9 F" x% T
0 F" B2 e" n. L+ ~. Y0 }
6月7日 同周恩来会见蒋介石,蒋表示同意周恩来、林彪返回延安,并设宴为二人饯行。' h& m4 Z2 b4 W2 e( h" K- P
% ~8 |/ X/ U8 U% I
同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告以与林彪会见蒋介石情况。蒋对共产国际解散问题未提出具体意见,表示同意周恩来、林彪回延安。- D8 y5 |6 y+ U2 j' B3 ~) ~) t! s
7 c& k. y  X) [9 N
6月10日 共产国际正式解散。中国共产党解除了对共产国际章程、决议所承担的义务,完全摆脱了它的影响。
( S9 T2 X0 Z" i
0 c: p0 j* s% k# w  G; n/ F% @6月13日 周恩来、林彪会见张治中商谈军队问题。* f/ q  ~4 u6 Y# P4 {- G

4 x8 n  a$ D7 Z5 }; N6月12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告蒋介石约见周恩来、林彪,谈国际国内形势。
) g7 ~( d7 |) O. o* G
0 ?# Y% Q7 m! I# K& x6月14日 张治中设宴为周恩来、林彪饯行,贺衷寒、唐纵作陪。
  V1 r, b/ n# v* ~. ]8 g4 j
$ z, O# E6 E! r" s+ Y' B8 ^6月15日 毛泽东致电周恩来、林彪:何时动身?盼七月一日前赶到延安,共商七·七宣言。成都、西安两地望勿耽搁,一则求速,一则避嫌。3 e9 I* {8 R- F0 A8 r0 U

  n; ?9 f; W" K, j2 W' d/ K6月20日 晚上,同周恩来在重庆卡尔登饭店宴请黄埔同学吃饭。唐纵等出席。& _/ d1 ~+ {# D5 u( E' c0 Y  O* q* W+ @

9 p# `" P+ H, g. P/ d4 q6月25日 同周恩来、董必武在曾家岩五十号与前来拜访的黄炎培长谈。
  j+ k; D2 O1 C2 r# K
1 C$ g' r& c$ d( H/ L5 p6月28日 同周恩来、方方、邓颖超、孔原、高文华、伍云甫、徐冰、张晓梅等一百余人一起,分乘四辆汽车离开重庆,取道成都返回陕北。
& j1 M% b" z# B1 I& E0 P1 {$ i5 J# {1 x! l4 [' ]3 R6 {9 U' S
7月3日 同周恩来收到周子健转毛泽东来电,指出:胡宗南部第五十三师到洛川接替马禄防务后,已有一部侵入边区地境,修筑工事,似有逐步侵占企图。兹将富县、甘泉、陇东、关中三方面情形电达,请就近向胡提出交涉,退出侵占地区。六月十八日,胡曾到洛川召集军官会议,部署军队。此事请在西安加以探询,并向胡商谈军事冲突对抗战团结的利害。
3 e. n' u$ a  {2 p0 c+ ]( ^
3 S, ^" P+ O7 Q4 N8 u0 M6 K8 P1 O7月4日 毛泽东致电周子健转周恩来、林彪:近日边区周围国方部队纷纷调动增加,准备进攻,有数日内爆发战争可能,内战危机,空前严重。请向胡交涉,一切问题均可于你们回延时讨论解决。
  ~& q6 t" {0 n* c: S' n$ E7 Q9 |9 Q0 W
7月7日 毛泽东致电周子健转周恩来、林彪:胡宗南进攻部署已完成,请你们努力在西安设法转圜,力求避免内战并告(董)必武。% g5 Y+ \5 N! l/ B* h0 V: r

" e5 E( P! _4 r! @; {; J. a( p7月9日 延安各界群众三万余人举行纪念抗战六周年大会,紧急动员全边区人民制止内战,保卫边区。大会发出呼吁团结,反对内战的通电。
5 t8 j- d: ~6 J7 O% c$ [
' _* n5 ?) T1 _& \同日 同周恩来、方方、邓颖超、孔原等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h+ l! @4 w$ e3 h$ b. T) m. q
4 B/ G) E0 s/ P
同日 同周恩来收到周子健转毛泽东来电,指出:“请与胡谈后速来延,胡提意见勿与争辩,只说回延会商,一切可以和平解决。判断彼方计划是陈兵边境,迫我城下之盟,否则进击。我已进行全边区党政军队总动员,准备自卫”。
9 J8 p6 V0 c' N" }2 r4 }
; X8 k2 Z0 Q1 g/ O同日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周、林等人到西安,胡宗南派代表迎接。当晚及次日晨即研究多方情况。
5 F7 U* m4 |0 y9 w# G0 P% a- Q" K4 V6 u+ M1 l1 n
同日 晚,同周恩来会见国民党西北军政公署副司令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5 s9 r  Y, F, n. C% L6 I" w

, H: ?, i8 U% v# g* O7月10日 同周恩来收到周子健转毛泽东来电,指出:从三日晚上我们发觉胡宗南奉蒋令限十日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听候蒋之手令即行进攻。“我们即于四日起提出反对内战危机与保卫边区的任务,并向蒋、胡呼吁团结,请其撤兵与制止内战。因此三日电所说诸小节,你们不要再提,应从制止内战着眼”。# ]5 K6 j5 b( Z
6 F2 W8 |; z% ~! E' ^! X& C
同日 同周恩来会见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副主任兼代主任熊斌。0 c  g9 u3 S! _6 k

7 L; v% K/ }: h4 b: \/ T; C7月11日 同周恩来会见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邓宝珊、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蔚如。+ u7 a9 o/ S& }2 I$ Y+ g
0 M4 |7 a( E: x7 v$ x* \6 ]
7月12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十日与胡宗南长谈,胡言五十三师进占富县村庄,五、六号已令其退出。陇南部队只第八师和七十八师调防,河防部队绝未调动。他去洛川乃因洛各方控告马禄,经调解。运粮给调防部队还需接济晋阎。胡连说:绝无进攻之意,不能因部队调防及视察部队,便认为欲向陕北用兵。周声明强调,要政治团结,国防建设。邓宝珊、谷正鼎皆谈,不赞成内战。电报并告周、林等在西安三天活动的情况。
. R7 t3 j: s6 f6 x
9 x: n' y& a+ X  m) J: X同日 同周恩来会见彭昭贤。. o$ {2 e: M, E
! A  z1 F1 c) I0 m! k/ R" ]
同日 《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质问国民党》。- n$ S) V% u" O  m' f
* w" s  I; E& @! m8 }
7月13日 同周恩来会见胡公冕(中共党员,时任陕西岷县地区行政专员)等。
2 U$ l; l7 e. r% b- r& a  w- o9 Q/ u- K" z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告午后四时胡宗南约谈情况。胡又力陈无用兵意,换防部队已完毕,一部已由宝鸡往汉中调。西安报纸宣传主张取消共产党及两通电,与军事无关。最后纵谈国际国内大势及主张。4 z- @6 |8 p; y" D( `8 l

4 b, ?1 [* }+ Q# A% d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续报十二日在西安情况:胡宗南动员胡公冕、王大中、蒋忍坚等来询,均言不可内战,胡决无内战意。胡公冕言“打与否只能决定于蒋,胡决不能作主”。. G% V% z+ `, r, c. i/ K& W* W
. K# l( Q7 B! t. E" ?$ t7 d1 r
同日 同周恩来致电毛泽东:根据连日接洽及研究结果,蒋令胡宗南准备进攻尚未进入行动阶段。中央考虑准备和戒备有必要。如目前无大变故及我们未抵延详报前,勿再发通电。延安民众大会通电“刺激太甚”,重庆、西安宜暂缓印发。
6 e9 ?0 Y% p7 Q6 q3 T' u3 W. U, u+ @. I5 c0 A4 s% X/ L" m- C
同日 同周恩来、方方、邓颖超、孔原、高中华、伍云甫等在胡宗南部战地服务总队队长的护送下,离开西安。
: D" L5 n$ x2 k3 R4 X
5 w- o- W  |; h2 \! J7月15日 康生在中央直属机关大会上,作《抢救失足者》的报告。1 E' C# }- O/ d6 E: y: U

" X$ r9 Q! Z, V! M4 s. s6 L3 Z% d7月16日 同周恩来由西安返回延安。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叶剑英、张闻天等的热烈欢迎。+ i, G! S( m# P" f6 @5 ?
/ @( E! _. D* O% B2 C; J
7月1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向中央政治局提议在八至九个月内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电告彭德怀、聂荣臻、薄一波、吕正操、朱瑞等来延安参加七大;由中央宣传部选定一批历史文件,指定几本马列书籍,准备于九月起在七大代表及延安高级干部中进行研究;由中央办公厅准备召集一次干部晚会欢迎周恩来、林彪回到延安。
7 l! T; r& C/ S( ?+ Y1 [& m" [, h/ S$ p0 z3 _& b0 J. i
7月18日 《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再接再厉,消灭内战危险》的社论。6 E9 V8 ]7 G, O6 u9 J

" d" {1 U- H, g  K2 Q: N7月30日 毛泽东指示:停止抢救失足者运动。
! J. L& g2 A7 P9 G2 m$ y( \
  D8 A7 x& Y# [0 f: h  ]7月 同福建福州人叶群(又名叶宜敬)结婚。: L1 `  c3 p9 d
9 I9 a7 _9 l/ l7 L  ]/ q
8月2日 出席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为欢迎周恩来、林彪返回延安而举行的欢迎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李富春等中央领导人及由重庆返回的干部参加。
3 U- [2 Y  B( V6 `, V$ \+ v7 f/ R  u$ d$ x
8月15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提出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相结合,调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争取失足者。% Z2 k- J2 S7 R+ G2 y

4 P& M$ d) k  e; P9 V9月7日—10月6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的整风会议。会议主要批评陈绍禹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会议决定:在彭德怀回到延安以前,暂停开中央会议,待彭到后再行续开,并可用续开续断的方式,准备在七大时再作总论。从十月份起五个月内组织在延安的高级干部及七大代表二三百人,讨论党史文件和《联共党史》,参加人员名单由刘少奇、任弼时、康生商定;讨论可用全体会议、小组会议或个别漫谈等方式。中央会议负责领导这一讨论。, M! u% Q+ _# I. S' W2 M

; B4 |* \, C9 t2 a9月8日 意大利正式宣布投降。
) F3 t4 v. F7 `+ U: R$ t, y4 x2 ^: b. d: S: a, L
l0月7日—10日 同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赴南泥湾,视察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第三五九旅的大生产情况。先后到该旅旅部、七一八团、七一九团、补充团听取汇报,参观秋收和酿酒厂、榨油厂、水磨坊、妇女毛纺厂,并探望休养员。  y  l4 o4 v& w& Q+ G& m4 L
7 U6 H* g/ N9 R9 W
10月9日 毛泽东指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此次反特斗争中必须坚持的政策。' w- q+ j9 t6 j3 j; Y: ^6 s
5 q; w+ S: P2 h% U! @% S7 E
10月10日 中共中央中央决定,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及路线是非问题。整风运动进入总结提高阶段。4 O. P: E8 m/ Z% m  s* D% G
, }4 |+ g% F+ O& d8 W4 G9 k) }/ \5 M
10月12日—16日 参加中共西北局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召开的高级军事干部会议。并在会上讲话。
- _. p) U/ B6 E' K0 _/ g4 W% q! p8 o! x7 m) K# L( O6 q
10月14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上报告时局与学习问题,指出:抗战时期王明路线的特点是:(一)以速胜论反对持久战;(二)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反对独立自主;(三)军事上反对游击战主张运动战;(四)在组织上闹独立性,不服从中央闹宗派主义。
3 L( @. H& f* G/ ?; b% Y, o  g7 k1 u6 P& @
10月22日 参加中共中央学习小组会。会议由毛泽东主持,讨论抗战时期党的路线问题。
" z0 q: b! u9 S+ r3 ~7 S+ N/ j6 p; u- N) Z0 b' i% R
10月24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听取刘少奇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9 n' A2 N8 ?1 B) t) n/ D

7 z8 |( E5 d6 w7 M11月6日 出席中共中央办公厅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六周年举行的干部晚会。
4 s% u, Q6 F2 P# P1 V7 h! e3 b1 U
" ]) B- y" I: u; e5 Q# g11月22日—26日 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举行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 D/ `7 c7 X+ k9 I: y' y8 k1 V2 b
11月28日—12月1日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v4 }! P0 C3 i9 y% {! i, g/ q
- P2 f& ^; \7 o
11月29日 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思来在延安中央大礼堂接见陕甘宁边区二百多名劳动英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与边区生产展览会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延安同时开幕。% K% H) m7 c5 a( b9 E

+ |4 l7 J6 V* J. n) g2 e- B9 jhttps://zhuanlan.zhihu.com/p/6822747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9 21:38 , Processed in 0.4341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