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王宝滨:李莎眼里的哈尔滨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4

帖子

86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64
发表于 2024-3-8 1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莎眼里的哈尔滨
* \1 o; H7 A# i* {2 y
1 C4 t, f1 S, `作者:王宝滨8 v- B8 \1 Q+ s2 e, C. q/ `
来源:两江一路影响观察室& h2 {! t! S, y$ w+ p* J6 e5 [
  L* W) Q3 d1 G
对于旧时的哈尔滨,名人笔下多有描述,如瞿秋白的《饿乡纪程》、朱自清的《西行通讯》等。然而,我对李莎在回忆录《我的中国缘分》中的描述却情有独钟。李莎是俄国(苏联)人,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的妻子,她视角里的哈尔滨耐人寻味。
5 p: R1 x  }& m* D; f+ q$ w) E' K5 i' y
6.jpg
! ^. ^- {% ]. A3 n/ R$ w) w! N图1、李莎一家在哈尔滨留影
  z" @+ W# H1 }& z6 G) H& [2 f" w8 M, Z0 {" y
1946年秋,李莎携女儿英娜离开莫斯科,乘火车经滿洲里到达哈尔滨,一家人团聚后,先后住在南岗的海城街和铁岭街。后来,她将初到哈尔滨的见闻写进了回忆录。现摘抄如下:
  b+ z9 T9 ~% X( V& J- R" V8 R$ G
哈尔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俄罗斯味十足的城市。那些外观典雅的小砖楼和东正教教堂,就像是矗立在莫斯科老城街上的建筑一样,商店门前也挂着用俄语写成的招牌。
, m% C! L8 f7 Q7 L* ^0 Q
  T  S' Q0 V9 n" O& Z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也夹杂着许多熟悉的俄罗斯人的面孔……那时候的苏联女性绝不穿长裤,连女战士也是规定要穿短裙的。而中国革命队伍中女性和男性都穿一样的服装,一律是棉衣、棉裤加棉帽。
2 z3 P" G8 f2 f5 _) v$ b. d7 r* {! M+ R7 S- E! ?) d
哈尔滨的俄侨集中在南岗、道里、马家沟一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社区,也有一些穷人和中国人一起住在其他区。俄侨中最有钱的人恐怕要数“烟草大王”罗帕托。这个信奉东正教的犹太人是哈尔滨卷烟厂的老板,他经常拿出些钱来搞一些慈善活动,赞助俄侨文化事业。说起他来,俄侨们都会表露出仰慕、敬重之情,有什么重要的社会活动,组织者总会设法请他出面做嘉宾,以提高活动规格。/ d. o) i, [: N) X  k& [
1 c6 @) L, o$ s( N
8.png
9 _9 M2 r; w& `图2、道里中央大街上的行人
' J. D- s8 h5 m- Q
5 a& G- Z) p4 a- O; K( R3 G, c( @有一次苏联领事馆在中东铁路俱乐部举行庆祝十月革命节大会,我也应邀出席,亲眼目睹了这位个子不高,身体肥胖的大富翁神气十足地坐在主席台上的风采。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见的一个活生生的资本家,感觉很新奇。坐在罗帕托身边的还有东正教教会首领、俄罗斯都主教。他身穿黑色长袍,头戴白色教服帽,胸前的大金链上挂着嵌满珠宝的神像。一个资本家、一个神职人员,过去被当作“旧社会的残渣”、“苏维埃的敌人”,现在居然来共同庆祝十月革命节,坐在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画像下,体现了战后苏联开始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动向。
# [; s' D6 ^, K" I* _5 M" Q) s0 ?) P8 q$ n. z6 V# y" J; F
哈尔滨保留了许多苏联早已绝迹的风俗。俄侨们大多信奉东正教,严格遵守教规,婚礼丧事都要在教堂举办庄重的仪式。我带着英娜在南岗散步,经常看到俄侨送葬的盛大场面:灵车套着精心装饰的三四匹骏马,灵柩上覆盖着带穗子的钩花白罩,神父捧着神像走在队列前面,穿着一身黑色丧服的死者家属和亲友们紧跟在后。当队列走过南岗一带,几座东正教教堂的大钟当当地响起来,这缓慢、忧伤的丧钟声一直伴随着人们沉重的脚步飘到墓地,直到灵枢放入墓穴后为止。# Q/ t* m, E/ H* Z; {+ r, A

& e& V3 ?4 s$ G" |, [; U, T 4.png
  x, `6 V& v! x7 b) v9 l* F1 E图3、南岗秋林商店门前的行人, W. S  q% q5 M; _2 o+ [+ _
4 u: R! D% y$ }- C2 C
俄侨们非常重视宗教节日。每逢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早上10点起,人们就开始挨家串门,相互拜访。走访者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只能留在家里接待客人。家家都摆出一大桌自助餐,客人进门后,先向主人道贺,接着喝一小杯伏特加,夹一口菜,便告辞,马不停蹄地继续走访。晚上,男人们回家时,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几乎不能站立了。有关这种风俗,我过去从契诃夫的小说中知道一点,现在算是亲眼见到了。
+ o7 s' A: `9 z5 p% z* s/ ?) u
另有一个更为古老的传统,那就是1月19日为纪念耶稣受洗而举办的一种宗教仪式。我来到哈尔滨后的第一个冬天,我家的俄侨保姆拉着我一起去看过。那天正值哈尔滨最冷的时节,气温下降到零下30多度,一出门,头发眉毛上立刻挂起了冰霜,冻在一起。然而,松花江畔聚集了一大批人,江面上的厚冰已被破开,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冰窟窿,宗教上叫“约旦池”(因为耶稣是在约旦河里受洗礼的)。我站在高坡上,远远看见从教堂出发的游行队伍打着神幡,唱着圣歌缓慢地走过来。前面是几个身着宗教盛装的神父,有人晃动着手提香炉,有人向人群画十字祝福。走到岸边,在“约旦池”旁念经唱歌,又向江水画十字,使其变为“圣水”。而后,队伍中走出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冒着严寒把衣服脱光,跳进“约旦池”,在里面畅游起来。
, \  ]4 J- }4 l; w; J$ _# [( O0 i" B$ U7 j9 `
6.png * f  C; P2 f6 p5 h; Y
图4、在冬季松花江洗礼的俄国人4 H" a  Q6 W0 {, o6 `  W( X- h

( e, f( X7 j2 S  d( l1 Y' U观看的人群把“约旦池”团团围住,后面的人向前拥挤,有人受不了就大声喊:“先生们,先生们,不要挤啦!”我从小到大,一直习惯于苏联人的相互称呼是“同志”,还从未听过叫“先生”的,这种称谓和眼前的景象使我觉得犹如演戏一样。莫非我在参加什么历史片的拍摄,还是做梦回到一百年前的俄罗斯呢?后来,我给妈妈写信详细描述了这一场面,妈妈回信说:“天啊,我年轻时都不记得有这种仪式了!”
, ~9 U- i9 m- z" ?' N* a
; _2 z9 S( ^9 H+ a* L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是最大的困难。幸亏我在哈尔滨,周围的俄语不绝于耳,使我进出办事都很方便。随便在什么商店,总可以用俄语和中国售货员沟通,街上问路也是如此。
& n" {1 R+ O/ `' n! ~# @3 r5 [4 K0 I- v2 a
中俄老百姓交往频繁,自觉不自觉地学习着对方的语言,层次不高的人还创造了一种“混合型”语言,在哈尔滨广为流行,特别是当地的俄侨喜欢用来与中国人交谈。我是听不惯这种不三不四的语言的,觉得它把俄语语法和单词糟蹋得不像样,仿佛中国人只配听懂这类“简化语言”似的。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俄罗斯人在中国长期定居,却不肯下点工夫学习中文?他们努力维护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发展自己的文化生活,保持俄罗斯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这当然是好事。如哈尔滨有好几家俄文报纸杂志,有俄罗斯话剧团、歌剧团、图书馆、俱乐部,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条完整的教育体系等等。
' d$ o8 `0 X6 c! d" U5 m
& O- z( ]! h5 ^) B* u 5.png # ^! I& X% ], `+ d% w: P
图5、在松花江边消暑的俄国人: Z  f" v8 G3 h8 W" R% p+ O
2 j$ J# F/ E' W5 I5 O! n- X
但另一方面,有不少人把自己关进小小的俄罗斯世界,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存有隔膜,甚至染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看不起中国和中国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一次我和立三到松花江边,准备渡江去太阳岛,我们决定租一条船。船夫是个俄国人,他一见中国人上船,便对着立三开口问道:“Чжангуйды, твоя куда поехала?”(掌柜的,你的,要到哪里的?)腔调含着一种明显的轻蔑。! K0 ~4 _  L8 I8 b- y0 M. I
8 `8 o' ^0 {4 _! J! {. i, w2 O/ `; R
我一反平日的谦和,立刻恼怒起来,对他正色道:+ S% p# i. ~/ y  a4 K
6 V; h  u& ~1 Y! `  Y- s1 k
“你说的是什么话!你以为我们不懂俄语吗?我丈夫的俄语水平比你高得多,你可不要胡言乱语!”; N' g0 j* F- b$ g
9 h+ c' f1 ^/ W& z
那船夫的傲气顿时丧尽,低头垂首默默地划起桨来。
  }" Z$ X" P+ n  Y/ r. k. g& |+ H% i% ]* ^0 f7 O
上述摘自李莎回忆录《我的中国缘分》第二部分 走进中国 第二章  哈尔滨琐记一节。它用苏联人的思维,阐述了在哈尔滨的见闻,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哈尔滨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2 w0 A0 [8 }! I' f                                                    2024年1月31日, ~3 u  Y' ~' R
1 ~+ K) c3 v" b& f+ n# n# K; b8 }
作者简介:王宝滨,哈尔滨工务段退休职工,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 L" q; y' y% e, y+ t3 _4 p2 d- l$ X, V" r
1 x9 |! ]4 O" J/ `
https://mp.weixin.qq.com/s/qOsWejCxrdRZC-LYxMrdKg
9 D; k& A0 \5 [) S1 V, y( J0 x2 Z% a$ O* M*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9 00:02 , Processed in 0.1303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