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83|回复: 0

孙宇凡:徐晓宏对历史社会学的三大贡献

[复制链接]

212

主题

21

回帖

111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19
发表于 2023-12-31 00: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缅怀:徐晓宏对历史社会学的三大贡献

作者:孙宇凡
来源:社会学理论大缸

378.png
*徐晓宏先生,图源:晓宏夫人陈朗摄影


徐晓宏,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因病于2023年12月12日在美国去世,时年45岁。

晓宏老师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任教。晓宏老师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Sociological Theory等顶尖刊物发表过多篇重要文章,涉及到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学理论等议题,尤其关注中国革命与国家转型问题。

晓宏老师的重要作品多是英文,且议题领域专深。因此,为缅怀晓宏老师,也为了让中文读者更多了解晓宏老师和他的作品,我在近日重读了他的多篇文章,并写下此文。

在“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脉络下,我整理并纪念晓宏老师的三大贡献:

第一,推进文化转向: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第二,超越欧洲视角:把中国与世界关联起来。

第三,创新比较方法: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


为了更清楚讲解这三个贡献,下面我将简要介绍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背景。

2005年,朱丽叶·亚当斯(Julia Adams)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塑现代性:政治、历史与社会学》(Remaking Modernity: Politics, History, and Sociology)论文集,发布了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宣言(Adams, Clemens and Orloff, 2005)。这书的主体部分是由多位作者撰写各章,专论不同的历史领域。但是,读者能够发现:编辑合力撰写的导言和结论共占到全书20%以上,这意味着他们希望以集体的声音回顾与展望历史社会学。
640.png

总的来说,第三波历史社会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不再只关注政治/经济议题,也关注文化议题。
第二,不再只关注欧洲,也关注其它区域。
第三,不再只关注因果的结构机制,也关注创造因果的行动者。

在这本书里,更受关注的是首章里关于历史社会学“三波划分”。简单地讲:第一波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以马克思、韦伯、李普塞特等为代表,关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类型转换。第二波是在20世纪70—80年代为主,以斯考切波等人为代表,主要关注政治经济学问题,例如革命、阶级形成、民族国家建设,尤为擅长从结构机制论的角度解释历史进程,也尤其关注欧洲这个区域(Adams, Clemens and Orloff, 2005:3-6; Clemens, 2005: 511-4)。

第三波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该书的诸位撰稿人(如克莱门斯等人)为主,主要关注性别、种族、殖民等,擅长从文化图式的角度切入,也将美国及其它区纳入区域分析对象(Adams, Clemens and Orloff, 2005:29-31; Clemens, 2005: 511-4)。

在这本宣言之作的最后一章,尽管作者有意在方法论与存在论层面有所发展,但着墨仍然不清。为此,他们后来在回应批评时(如:Charrad, 2006),认为自己是希望兼用深度类比和机制解释(Adams, Clemens and Orloff, 2006)。我在我的著作《历史社会学的逻辑》第6章对这部分有专门探讨,在这里只简略一提(孙宇凡,2021)。

所谓的深度类比,是由亚瑟·斯廷奇科姆(Arthur Stinchcombe)(1978)提出的概念,更关注行动者自己怎么解读和分析这个世界,比如在老百姓眼中,虽然福特汽车厂和苏联式工厂看似不同,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科层管理制。所谓的机制解释,其语辞不清,可能是受到批判实在论影响。这种观点认为这个世界是分层的、有纵向因果关系的——我们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偶然的事件会受到深层的结构性机制所支配,例如我在义乌卖T恤的小买卖是受到资本主义的商业周期所支配。

640 (13).jpg 640 (1).png
*斯廷奇科姆及其关于深度类比的作品


结构机制解释,也常常出现在老一辈社会学家的作品中,尤其是那些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学家作品。比如,在研究世界体系等议题,一个国家是否在边陲位置,直接影响其在世界体系中的产业活动。因此,第三波历史社会学引入深度类比、重视行动者自己的观察与诠释,也就对老一辈有所突破,显得有所创意。

对应来说,晓宏老师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有三大贡献:

第一,推进文化转向: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第二,超越欧洲视角:把中国与世界关联起来。
第三,创新比较方法: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


1.

推进文化转向,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这是晓宏老师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第1个贡献。正如Riley(2006)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批评所示,这个浪潮特别强调文化面向。以国家研究来说,如果说以前关注过于政治中心,比如“战争如何打造国家、国家打造战争”命题,那现在历史社会学家开始思考文化对国家有何影响。晓宏老师的贡献就是在方法论上与经验范例上推进了这种转向——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也就是说,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与国家,正是晓宏老师关注的核心问题。他在与耶鲁老师戈尔斯基(Xu and Gorski, 2018)合著的文章总结了国家研究的文化转向。其合作者戈尔斯基也同样是对于文化/政治取向贡献颇多,已有中译本《规训革命:加尔文主义与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兴起》。在这篇文章中,晓宏老师感叹道:“在社会学里,曾经火热的文化与历史交叉研究如今遇冷。尽管这一交叉研究有过出色的学术作品,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融贯的研究项目。”


640 (2).png
*徐晓宏与戈尔斯基合著作品

在晓宏老师(2023a)的一篇自述中,他也这样定位自己的研究:“我来美国求学,也是带着这种将意识形态历史化的问题意识,开始进入美国的社会学场域。在这里,我在意识形态分析和历史过程的研究方面受到很多新的启发,但是对于如何历史化意识形态本身却常常遇到困境。”

当晓宏老师将其研究焦点定位在“历史化意识形态”时,他所关注的是文化与历史的交叉研究。这也是社会科学中非常根本的问题。正如晓宏老师(2023a)意识到福柯也从事类似的工作。那么,晓宏老师究竟是如何讨论这个交叉焦点呢?在我看来,他的突出特点是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晓宏老师(2017a)在一篇方法论文章中引用了Hirschman and Reed(2014)作品,指出“我们要处理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于作为结构力量出现的物质、文化或制度变量,而更可能是比较——在这些变量在场的同时——‘意义性的机制’(meaning mechanisms)在‘嬗变故事(formation stories)’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值得一说的是,提出“嬗变故事(formation stories)”Isaac Reed后来也成为晓宏老师的合作者(Xu and Reed, 2023)。

如上所述,第三波历史社会学意在结合行动者的意义类比与深层的机制解释。机制解释强调结构性特点,强调深层的因果作用力。这将导致一种倾向:一旦研究者认定了某种结构或机制,那么就很容易在研究中产生“确证偏误”——“手里拿个锤子,什么都是钉子。”通俗地讲,就是觉得和自己眼中的机制不相关的就不重要,最后变得过于自信、有“套用机制”之嫌(Sayer,2010;Kemp,2017)。

比如,假如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群体里,有一大堆学者会努力证明“商业周期”——是长波还是短波,有多长有多短等等。但是,商业周期即使作为结构机制存在,也肯定是受到其它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行动者自己的理解。由此,学者容易被自己的“机制眼镜”带着走,形成“目的论”的解释:自己带了预设、排除以为不重要的材料,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来证明。

当我阅读晓宏老师的作品时,我发现他关注行动的文化诠释与创造等特点,也因此特别反对目的论解释。我以晓宏老师发表在《批判历史研究》(Critical Historical Studies)的文章为例来说明(Xu,2017)。其中,他研究了中国五六十年前的文革。关于这场浩劫,充斥了大量的结构/机制解释。比如,政治精英冲突理论的学者会认为这场浩劫是一种清洗机制——机制找到了,这场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都是必然的。


640 (3).png
* 徐晓宏老师的作品

然而,晓宏老师在这篇文章中明确反对“目的论解释”,并且使用了“解释的动态政治”(dynamic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一词来表述自己对这起事件的理解,还认为这种“解释”与“动态”都有利于塑造一种 “更为丰富的结构概念”(a richer conception of structures)。

比如,晓宏老师说到,在这场浩劫中,当事人群体(如学生们)往往有多种矛盾的形象(既表现得大公无私,又时时为个体利益),所以经常会挪用当权者的符号和仪式,甚至形成/改造“革命英雄主义”等文化,产生各种意料之外的结果。这些文化挪用诠释形成了超出精英冲突的派系解释框架,远远不是某种机制甚至某种领导人的理性就能决定的。

类似的,晓宏老师在其它多篇文章中,研究1920年代的革命组织起源、1940年代的革命扩散过程等(Xu, 2013;Xu et al., 2018),都将文化/政治、机制/诠释解释放在历史进程中联结起来的做法,分析当权者、受害者、动员者等不同行动群体的意义诠释,挑战那些偏向目的论的结构/机制解释。这样的联结背后,也涉及到实用主义哲学的丰富意义。晓宏老师(2017b)对此也非常熟悉。

2.


超越欧洲视角:把中国与世界关联起来

这是晓宏老师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第2个贡献。如上所述,现在历史社会学不再只研究西欧。确实,在几十年前,社会学家一研究历史,就会关注现代性的形成,进而会关注革命、现代国家、工业革命等,那就自然研究英国法国等国家。甚至,当时很少有历史社会学家研究美国案例。如今,在后殖民等浪潮下,越来越多学者会关注其它国家的历史研究。

在上一部分,我用Isaac Reed的“嬗变故事”一说来厘清晓宏老师的想法。在这一部分,我想引入Gurminder K. Bhambra(2014,2023)的“关联现代性”或“关联社会学”(connected sociologies)。

640 (14).jpg 640 (15).jpg
*Bhambra及其著作《关联的现代性》


晓宏老师为历史社会学中的“比较”问题所困扰,Bhambra也是。Bhambra常常看到历史社会学常常以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论为基础——建立一套“西方/欧洲内部有ABC属性”的理想模型,然后去评估与比较其它文明的现实,找出缺失项与尚未发展项。Bhambra更强调的是:如果西方/欧洲现代性本来就是和东方等地方是分不开的(比如通过帝国殖民的过程),那么这个“先孤立出理想模型、再对照现实比较”的办法就失效了。

所以,她主张我们要从“关联的现代性”,看到我们以为 “孤立”的东西,其实是在更大的关联网络中,不要轻易地拿一个东西的内在属性当标尺去评估另一个东西。因此,Bhambra会解释英国具有福利国家等国内属性,都不完全是自成一体的过程,或者只用内部资源/政治过程就能解释,而是要和其殖民积累联结起来看。

由于晓宏老师特别关注中国革命议题,所以他的研究中关于这种“关联现代性”问题也显得非常突出,也提供了为第三波历史社会学贡献的机会。

比如,我们知道中国革命的很多概念资源(如马克思主义等)是来自于外部,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那么,我们自然容易形成一种对照观点——有了外部冲击、于是内部回应。这是费正清一代汉学家的经典观点。但是,费正清的学生辈逐渐转向内生解释,比如孔飞力和魏斐德同样谈中国近代化但看重的是太平天国对地方社会的挑战。尽管晓宏老师也同样会关注中国革命的内生性演变,但也会打破内外分别,从相互关联的角度看历史。

晓宏老师(Xu,2013)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文章就突出反映这种“关联现代性”/“关联社会学”的特点,甚至对Bhambra的理论有所突破:晓宏老师在关联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一个比较性问题:哪些东西可以关联起来?哪些东西虽然关联起来但可以最后也会解开?

640 (4).png

* 徐晓宏老师及其发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作品


在研究CCP是如何形成的议题时,晓宏老师引进了“选择性溢出”过程——一个组织的形成与成功,只是最后的结果,而其开始和历程中往往有很多不同的原初组织与力量。因此,究竟是哪些原初组织与力量最合适或者不合适解决当时的问题,以致于走到或没法走到最后呢?

晓宏老师发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有很多种左倾的学生社团,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成为革命组织成立的火种。要知道,在这个历程中,势必要经历国民党的镇压,例如开除学籍、纪律审查等。相应社团成员也肯定会经历抑郁,甚至选择放弃。

晓宏老师还发现那么成为革命火种的组织往往在中外的混合关联下形成了一种道德文化,比如:“集体的自我苦修”。这种道德文化来源多样——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革命伦理,提供了禁欲与抗挫的伦理。儒家文化也强调自我修养。甚至,早期的基督教文化在民国青年群体中传播时,也会强调基督教的苦修精神如何有利于自救与利他。这些中外不同文化的关联交杂,导致有一些群体形成了非常强的集体纪律与相互凝聚的精神,能够挡住过那些审查与镇压。比较来看,那些缺乏这些道德文化的团体则很容易解散。

在晓宏老师近年的思考中,这种“关联现代性”的思考更为明显,比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是如何融入全球化的?在这个融入过程中,意识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型与匹配?中国与美国之间如何形成了一些观念上的合流?

比如,他在发言稿《轴心文明论与韦伯的大分流问题》(徐晓宏,2023b)中就指出:“如同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当代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中美国(Chimerica)的危机。而中美国在此前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我刚刚提到的这种政经分离在东西方两种变奏的合流。一方面,是新自由主义在美国将经济作为自我调节的领域剥离于民主政治之外;另一方面,是中国在1970年代后大众政治退潮之后逐渐形成的去政治化和经济主义的格局。”


3.

创新比较方法: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

晓宏老师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第3个贡献,就是对比较方法的创新。用我的总结来说,就是把“比较项”作为“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

晓宏老师并没有像Bhambra等学者那样放弃比较方法,而是探索如何创新提升。他发表《清华社会学评论》上的文章对此有较详细的表述(徐晓宏,2017)。我在这里也想再结合他后来发表的作品,做一下补充和综述。

首先,比较意味着世界是“分类”的,而分类意味着世界是由概念范畴构成,但概念范畴不应该只是由研究者来确定,也可以由实践者来指认与理解。简单地讲,晓宏老师要把比较范畴从分析范畴变成实践范畴。

在晓宏老师的研究中,经常会问:为什么这个组织这样、那个组织那样?为什么这次成功了、那次失败了?为什么这个如其所料、那个又不如其所料?这是美国式社会学训练中常见的一种因果机制思维,强调difference-making。晓宏老师引用过James Woodward(2003)的著作,相信对这种因果思维很了解。但晓宏老师对此还有超越,呼应了社会科学哲学近年对Woodward的批评,在这里没法展开(Greene,2020)。

然而,晓宏老师(2023a)又引入了Rogers Brubaker的概念:分析性的范畴(category of analysis)和实践性的范畴(category of practice)。简单地讲,分析性范畴就是说,当我们在做比较分析时会用概念范畴去评估研究对象,指认这些范畴在研究对象那里是否存在。这些范畴对于研究者的分析工作很重要,但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未必如此,甚至当事人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个范畴(Brubaker and Cooper, 2000)。比如,我们拿今天的概念套到百年前的古人的观念里,可能也未必合适。


640 (5).png
* 徐晓宏老师所用“实践/分析范畴“之来源:Brubaker及其作品


但是,晓宏老师(2015)在评论汪晖作品,指出其中的分析范畴(如“公理世界观”等)也是清末民初中国转型中的实践范畴。他也进一步认为,像“现代性”之类的概念也是中国的实践范畴(徐晓宏,2023a)。因此,实践范畴类似于开头谈到“第三波历史社会学”所说的深度类比方法,特别强调当事人怎么理解与运用这些概念范畴。甚至,研究者觉得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畴(如:开头举例的福特汽车厂与苏联体制),在当事人的实践中的诠释可能是类似的(如:二者都是作为一种科层管理的体验)。

晓宏老师对这一点的强调,特别反映在他近年想要回答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如何可能?毕竟,改革开放后强调的一些说法,如经济是第一生产力、政治与经济分离的意识形态,完全是以前所反对的(徐晓宏,2023c)。这个转型是怎么发生的?如果从我们研究者角度,“政治”、“经济”这些是再普遍不过的范畴。但是,晓宏老师却希望看到:对历史当事人来说,他们是如何形成“政治/经济”的范畴分类观,又如何将二者分离,又如何将“经济加以去政治化”等改变。因此,社会学家不可能放弃比较方法,因为社会行动者肯定也会用比较方法来看待这个世界。

然而,就像上述的案例所示,晓宏老师没有把概念范畴看成是单一或有终极的。比如,虽然晓宏老师特别关注现代性问题,但他并没有从“现代化”直接入手,而是看到这里有政治/经济多个范畴及其比较关系。否则,那就只有“单一范畴”而不是“多重范畴”。晓宏老师在这一点,和法国社会学在“后布迪厄”时代、以博尔坦斯坦(Thévenot and Boltanski,2006)代表的“评估社会学”(sociology of valuation)有颇多共鸣。只是遗憾没法再向晓宏老师请教这一问题了。


640 (6).png 640 (16).jpg
*与徐晓宏老师取向有所共鸣的博尔坦斯基及其作品

在“多重的实践范畴”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晓宏老师的研究也强调这些范畴是动态变化的,也就形成了“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这样的思路。如上所述,中国意识形态中如何看待“经济”要从更多更广的范畴关系中来看待(比如:政治/经济关系),而这个范畴关系也是变动的。在几十年前,中国曾经有过一次政治/经济范畴分离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成功;然而,在改革开放后,这个范畴分离与关系调整却成功了,才使得中国能够进入全球生产链(Xu,2021)。

其实,晓宏老师(2023c)还发现,一旦我们理解了“实践范畴”,社会学家研究也可以介入对现实的关怀——如果现实中的经济与政治分离,导致了经济的“去政治化”,那么团结如何可能?政治治理会不会依赖于经济运作的孤立/原子化技术?晓宏老师在这里指向了比较政治学研究中更广泛的议题,例如Gerschewski(2023)的近著研究(如:“去政治化”与“过度政治化”并重),具有现实的深意。

因此,总结来说,晓宏老师对“第三波历史社会学”有三大贡献:

第一,推进文化转向:用文化重组政治机制。
第二,超越欧洲视角:把中国与世界关联起来。
第三,创新比较方法:多重动态的实践范畴。

然而,由于晓宏老师研究议题专门,很多内容没法在这里展开论述,甚至只能隐晦表达,也请读者多多理解。也希望我们以阅读作为缅怀,继续学习与理解晓宏老师的著作 图片

参考文献

·徐晓宏老师中文作品·


1.徐晓宏,2015,《文化的巨变——汪晖〈中国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历史社会学解读》,《区域》第4期。


2.徐晓宏,2017a,《比较研究的意义世界:一项宏观现象学的考察》,《清华社会学评论》第8辑。


3.徐晓宏,2017b,《大时代有暴风眼》,《读书》第12期。


4.徐晓宏,2023a,“缅怀晓宏|徐晓宏学术自述:我关心的问题核心是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公众号“时间社THiS”,12月15日推送。


5.徐晓宏,2023b,“缅怀晓宏 | 徐晓宏:轴心文明论与韦伯的大分流问题”,公众号“时间社THiS”,12月17日推送。


6.徐晓宏,2023c,《论社会学自由主义:从全球南方/东方出发重构社会学经典》,《清华社会学评论》第2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见公众号“集刊“12月14日推送)


·徐晓宏老师英文作品·


7.Xiaohong Xu, 2013. "Belonging Before Believing: Group Ethos and Bloc Recruitment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Commun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8 (5).


8.Xiaohong Xu, 2017. "Dialogic struggle in the becom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tween elite conflict and mass mobilization", Critical Historical Studies, 4 (2).


9.Xiaohong Xu, Philip Gorski, 2018. "The Cultural of the Political: Toward a Cultural Sociology of State Formation", Routledge Handbook of Cultural Sociology, edited by John Hall, Laura Grindstaff and Ming-Cheng Lo, Routledge.


10.Xiaohong Xu, Ivan PL Png, Junhong Chu, Yeh-Ning Chen, 2018. “When things were falling apart: Tocqueville, Fei Xiaotong and the agrarian cause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July 16).


11.Xu, Xiaohong, 2021, “The Great Separati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risis and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Postsocialist China” (Abstract) 4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 History Association.


12.Xiaohong Xu, Isaac Ariail Reed, 2023. Moder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Newness: Unraveling New Time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 to 1968, Sociological Theory, 41(3).



·其它引用作品·


13.孙宇凡,2021,《历史社会学的逻辑》,四川人民出版社。


14.Adams, Julia, Elisabeth S. Clemens, and Ann Shola Orloff. 2005. ‘Introduction: Social Theory, Modernity, and the Three Waves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Pp. 1–72 in Remaking Modernity: Politics, History, and Sociology, edited by J. Adams, E. S. Clemens, and A. S. Orloff.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15.Bhambra, Gurminder K. 2014. Connected Sociologies.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16.Bhambra, Gurminder K. 2023. Rethinking Modernity: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2nd ed. 2023 edition. Palgrave Macmillan.


17.Boltanski, Luc, Laurent Thévenot, and Luc Boltanski. 2006. On Justification: Economies of Wort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8.Brubaker, Rogers and Frederick Cooper. 2000. “Beyond Identity. “ Theory and Society 29(1): 1-47.


19.Charrad, Mounira M. 2006. ‘Waves of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47(5):351–58.


20.Clemens, Elisabeth S. 2005. ‘Afterword: Logics of History? Agency, Multiplicity, and Incoherence in the Explanation of Change’. Pp. 493–516 in Remaking Modernity: Politics, History, and Sociology, edited by J. Adams, E. S. Clemens, and A. S. Orloff.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1.Gerschewski, Johannes. 2023. The Two Logics of Autocratic Rul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Greene, Catherine. 2020. “Nomadic Concepts, Variable Choice,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50(1):3–22.


23.Hirschman, Daniel, and Isaac Ariail Reed. 2014. “Formation Stories and Causality in Sociology:” Sociological Theory.


24.Kemp, Stephen. 2017. “Transformational Fallibi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Social Epistemology 31(2):192–209.


25.Riley, Dylan. 2006. ‘Waves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47(5):379–86.


26.Sayer, R. Andrew. 2010.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Rev. 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7.Stinchcombe, Arthur L. 1978. Theoretical Methods in Social Hist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28.Woodward, James. 2003. Making Things Happen: A Theory of Causal Explana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mp.weixin.qq.com/s/zYfqvmb0jdThDQWNIUXpo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22 , Processed in 0.0420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