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1|回复: 0

我在秦城监狱40年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4

帖子

86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64
发表于 2023-2-27 12: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秦城监狱40年  N# d" V1 o( K

8 [' P. O/ f+ x+ x. Y来源:静钟圣项
* ]' J2 j5 k+ h  r. ~, x: k9 r* |

/ l, x( @( F9 Q) I9 j4 v  C% y! j4 k$ f/ M$ V/ e, o/ X+ F
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是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157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高级别、高规格、高待遇,使得秦城监狱成为特殊监管的别名。而一部顺序记录下来的发生在秦城监狱的故事,则成为历史的特殊佐证。) B& p- \* H- F9 m9 A" B
6 ]; {+ {% |) G( y$ G0 N
78岁的何殿奎,住在北京市金融街旁一个老旧而安静的小区里。这里跟金融街近在咫尺,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D  u% {6 g1 X7 Y% F
4 c, J* U  v  K8 _  ^* S0 X* x. w
何殿奎离休前是秦城监狱监管处的处长,在秦城监狱及其前身功德林监狱担任监管员近40年。几乎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一样,阅尽了中国政坛高层人物的起伏面孔。
3 j( \$ t/ D8 ?. y  J# F4 Q& d
我有这么个思想,这些老干部怎么能犯了罪呢!好多案子引起我的怀疑,青岛案那么多干部被抓都错了,广东案更大一二百人都错了,五几年内部肃反,弄来弄去又错了一批。对这些老干部必须要保护好服务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0 |" u8 b# t6 G' [

) [! ~" d( K# m& P3 F- ~编者注:青岛案即1955年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人的反革命内奸嫌疑案,广东案即1951年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等人的特务案,皆系重大冤假错案已平反。# [: @7 C) V) |4 a0 L  j( @

0 S* s9 D$ W: k/ M) D近来,他跟公安部的另一位离休干部汪春耀开始合写一些回忆文章。汪以前常到秦城监狱提审犯人跟他相识。用汪春耀的话说,他们这些小人物,脑子里装了太多大人物的故事。1 l! o: N; O1 s& f: s
" Q- |: X8 ?( x; D7 ?+ J
何殿奎的记忆力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一串串的人名、数字从他嘴里出来,不用思考不用回忆。
9 X3 {" i& c+ J8 {1 T5 q* E) o" o6 Z0 K, e+ ?% e/ b' |7 Z% t
地毯和鱼翅
$ v4 T! J" M/ ?( s6 Q* K$ T/ S2 D3 ?8 y# O
何殿奎永远记得1960年3月15日,秦城监狱落成的第一天。从那天起他就在那里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才离开。) I# I3 W- T6 c8 U
$ l; a) U8 f8 j  t
苏联援建的秦城监狱,由4栋3层青砖小楼组成,编号分别为201、202、203、204。后来参与审判四人帮的法官王文正在《以共和国名义判决》中写道,其设施和条件,远远超过当时中国普通人家的居室。
/ d9 N& I4 i& ^
3 \! j  G" @+ P* c那是1980年,作为预审员的他就住在秦城监狱的监房里办公。每间监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带脚踏式冲水的抽水马桶。
4 R8 U: a, r4 y& `
$ ]2 ~% @* G4 r( S$ Q" L9 Y王文正可能不知道,他住的仅仅是条件最一般的201监区。秦城的四座小楼,内部结构都不一样。204监区,待遇更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 P* j" ?' z3 l% p. z0 e
) @! H# }" P/ n- ]% E204的监房约20多平方米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伙食标准是按部长级待遇,到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两菜一汤,饭后有一个苹果。
8 Z- i2 C& S* C0 z
5 o% w* o8 O) O/ P苹果是刚从冷库里拉来的,放在稻糠里保鲜,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还给他们发固体饮料,一盒12块,一块能沏一杯柠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两种。; i: O7 v) `- x+ [3 f

& h% Z- D/ |) ?5 o, B每天如此,即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给他们做饭的则是专门从北京饭店调来的乙级厨师刘家雄。就是在那里,何殿奎第一次见识了鱼翅。他以为那是粉丝,刘家雄告诉他,是鱼翅,就是鲨鱼的鳍。
. l. G5 [5 ^7 E0 x6 a4 J4 A8 g* v! [* A; B- F% P
只有刘家雄一个人会发海参、鱼翅这些东西。每天,都由何殿奎给他们送饭。每人一个四层的饭盒,分别装米饭、两个菜和一个汤。冬天用棉罩保温。
% f3 D5 Y1 p( y' d& b! z0 ^. W+ o# b" R: L" t
每个饭盒的颜色都不同,以示区分。一共15份。这些重量级犯人是从功德林监狱的“特监”迁来的。1956年7月,功德林设立了一个专管高级干部的特监区,把这些人从不同监区集中起来管理,何殿奎是监管员。+ {2 _. B5 Z, w) Y! g' T; j9 U
$ E4 L; A! n+ i; x" C) `, M
特监一共8个人,原来的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从事特情工作的袁殊、外贸部副部长徐雪寒、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人民文学》编委胡风和一位公安部的局级干部。: |/ n2 v# }9 ^$ X

" X8 ^7 p; w5 f; L/ z' N秦城监狱建好后,这些人全部迁入204监区,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几位青岛案主犯也从别处迁来一共15位,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 V/ ?/ L2 g9 ^  B2 \

$ k& g9 s/ p$ L6 ?2 L- R1 d. W放风是严格隔开的。绝对避免见面。哨兵也只知道其编号。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除了领导,只有204监区的管理员何殿奎一个人。5 b) v! G' I! w9 m$ m
, f3 H1 g+ Y0 A2 V- p1 V: P
贴身监护潘汉年
' n. _  {" ]9 G) w) P  {
. B2 ?; c9 ^( I9 r" e6 M3 ]3 h1955年4月3日,他被从功德林的丁字号监区紧急抽调去监管潘汉年。领导看中了他的政治可靠和年轻肯干:他才23岁,10来岁到延安,20岁入党,已经是个年轻的老革命了。
% S1 T' N' b" r. y: B& Q9 Y+ }* M( \8 ?7 x
那一天何殿奎记得太清楚了,因为潘汉年太特殊了。潘是被秘密逮捕的,看守他的部队都不是那里的,是专门从北京市摩托连调来的一个排。" I: h, r6 M' d# S: o) s

# ~+ s: h5 @+ \* I) S$ c! j整个监区只关他一个人,岗是双岗,监房门口一道,监区门口一道,除了何殿奎谁都不能进去。潘汉年刚来的那十几天,何殿奎就住在他房间里,24小时贴身监护。( F% f+ l' B- c( d3 Q9 I# L" U

% G) q; d. d1 E5 b  a# m. |0 s/ j' u' Z那些天潘汉年几乎每天被带去谈话,他出入都要戒严如临大敌。谈话的地方不是普通的审讯室,而是会议室,坐在沙发上谈,主持谈话的先是公安部的一个局长。% j0 q0 {2 x2 y! Y- Y) b9 e4 D1 {5 w
4 [/ P7 i% r7 B1 B
何殿奎在旁边端茶倒水。秦城的办案人员和监管人员有严格区分。前者即预审员,只处理案情;后者则负责犯人的吃、住、健康。没有特殊情况,前者不允许进入牢房,后者不可以知道案情。2 `- W+ ?4 R: r; i2 }
4 k. z. B! H( M
潘汉年的案子是唯一一次,何殿奎目击了审讯开始头几天的过程。谈话很平稳,但并不顺利。潘汉年就是不开口。僵持了几天后,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徐子荣亲自来谈,说保证你死不了,不信可以给你写个条子,他才开始谈。) r0 C* B/ K( l+ B* X# ?
! {4 E! z+ G( A7 Y
潘汉年被捕时是来北京参加全国党代表会议的,这次会议是要解决被称为建国后第一次党内斗争的高饶事件。作为饶漱石的下属,潘汉年自知难逃干系,主动写了交代材料,包括自己曾被挟持去见汪精卫的那件事,结果为饶、潘、扬反革命集团的成立提供了铁证。# ^! _  {! S# ]0 q9 k

5 f7 D* M8 T. i+ ]/ F. Q; J不久饶、潘、扬反革命集团的其他主犯相继入狱。何殿奎记得,潘汉年的编号是64,袁殊65,扬帆66,饶漱石最特殊,0105,全监狱独一无二。/ K* K0 }* Q# n9 n" G- p

& h. D) I3 ~* X7 B* i- X9 R, l; e( p他至今不解其奥妙。谈起对潘汉年这位情报界传奇人物的印象,何殿奎说他个子不高,胖胖的不爱说话,很稳重的一个人,从来看不出他情绪上的变化。8 ~6 ^: d7 [- D- h' g) x5 b# K2 H% Y
* l: r* e# R, b3 x6 A, v1 N- B
他生活很有规律,晚饭后会在床上闭目打坐一个小时。刚看到这奇景,哨兵以为他死掉了,还曾跑去报告何殿奎。潘汉年在狱中写过一篇小说,写一个拉洋车的人,可惜后来找不到了。
: K+ R2 ?' f/ c% s, U* [4 Y. y- ?6 [% y" q: }
1963到1964年,204监区的犯人陆续释放。潘汉年就安置在秦城监狱的家属区,生活仍然由何殿奎照顾。那段时间,他生活比较愉快,常去南边的水库钓鱼,去附近的小汤山镇散步,和何殿奎也有说有笑。但这样的日子随着文革的到来彻底结束了。
' k( I; A! I7 m4 E4 _
6 ?' B; ]1 r) |; ]! p秦城有个何殿奎+ a) X5 U9 q2 ~5 a+ f6 `

+ {. R5 S& F2 ~6 X文革开始后不久,扬帆、饶漱石、潘汉年等再次入狱。潘汉年等回到的秦城,已经不是文革前的那个秦城。旧公检法的那套管理制度,被造反派称为修正主义和犯人同流合污,全部取消。
! p& K- n  y7 u3 j( t: J! G
# b" ~( _) C' [. v0 K7 I1967年11月,秦城被军管。原来的监管干部全部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何殿奎就此离开了秦城一别5年。直到1972年11月,才被调回来。, X( b) `' ?0 u/ p" j: S  W( {

- k" H+ y. z: _9 S% _他是第一批回来的两个人之一,秦城已经面目迥异了。因为走资派太多住不下,秦城又加盖了两栋4层红砖小楼,编号为205和206。
/ V! J2 k: d  L& N) w* R7 ]2 M+ w, u+ d; j5 [
监狱的名称也换成了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七大队。秦城监狱文革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叫公安部预审局,对外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看守所。0 P/ r% a5 g$ }9 y- Y# y* O# N
" j& \+ s2 J* i2 B8 i6 H
文革军管时写报告,落款是七大队,总理看了说什么七大队,不是秦城监狱吗!从此秦城监狱才叫开了。但这个名称从来没有见于正式文件,也没有挂牌,正式名称仍然叫公安部预审局。
0 z  e$ K3 o7 e: s, h0 O0 \5 y3 X' ?+ `9 t% ?2 u4 B( e! w) i
何殿奎从五七干校回来后被分配到201监区,当时201关押了89名部局级干部。他是负责人之一,但是负不了责,上面有3个军管干部,他只能列席会议。
) B+ @$ B0 g$ y
8 c. f4 E/ s% |2 {* U不久秦城监狱出了一件大事,铁道部原副部长刘建章的夫人刘淑清上书毛泽东,揭露秦城监狱里生活待遇低劣的问题。1972年12月,毛泽东在信上批示请总理办。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人规定的?应一律废除。工作组进驻,整顿秦城监狱,并逐个找在押人员谈话,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T0 v. D5 F. k: Y- `! \

) n* g! Y% i% A' ~& e# U  T何殿奎回来一看,老熟人不少。公安部8位部长,5个关在201。放风时看见他们,只能点点头。潘汉年等也关在201。潘汉年苍老了许多,头发几乎掉光了。那几年吃的是窝头白菜,见不到肉。
. E! f5 T$ H  \1 a* H& U4 l' _4 d$ B" e' A% I6 W
当时秦城监狱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位倒台的文革新贵,原中央文革小组成员:6821,戚本禹;6822,王力;6823,关锋。即,1968年进来的第21、22、23号。这种编号法从文革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b* `3 u( k. D% ~' r0 N
3 `3 W, m" ?; n8 g' o9 f+ e1 P6 o/ }  t
何殿奎说这三个人,王力很老练,一般比较讲道理;关锋精神失常了,经常骂街;戚本禹不大讲理,造反起家的嘛!戚本禹是个闹监的,经常在晚上大嚷大叫,吵得四邻不宁,还用手纸堵门上的玻璃观察孔,跟哨兵斗智。, G4 W1 @9 _4 ^; S# E) F. X( T
; v7 B; p; x' k! L% L
他还放言我戚本禹早就知道秦城有个何殿奎,看你对我采取什么措施。这时是7月份。何殿奎把戚本禹迁到没人住的三楼随他吵闹,随后打开外面的木门,只关里面的铁栅门,让他喂蚊子。
  U! Q& U4 n  W0 b5 `
% ^/ J4 A( o5 g' n' G戚本禹喊报告要找何殿奎,何让哨兵说出差了,三四天后再去,吃够了苦头的戚本禹终于愿意谈谈,从此基本上服管了。0 |$ h/ B' O* c! M
& _; C, L3 S9 q1 k3 S
最难管的人物& t. ]: |- o/ y) J# v

) e! Z+ c4 D1 c- B1 f但戚本禹还不是最难管的。1975年4月26日,何殿奎被调到204监区升任科长,专门负责管理心眼太鬼的头号难缠人物,曾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
$ H5 R; U! t( b! n3 o( W& f
+ x% s7 E% b/ k* \陈伯达在整个秦城监狱都要算特殊人物,他曾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首,加上年龄又大,上面强调要绝对保证其安全,在生活上可满足其需求,以利于保存活证据。他被安排一个人住在204监区的二楼,两个哨兵日夜看着他。他动不动就在监房里表演撞墙,搞得监狱上下越来越紧张。
: ?$ p$ h& X% S7 X% z: w* R; h  A9 {; J# p; u& z
何殿奎就是专门被调来啃这块硬骨头的。他首先搬到陈伯达旁边的监房中,近距离观察了一周,认定他的寻死只是作势而已。一天,陈伯达又要撞墙,被哨兵抱住。何殿奎赶到后,叫哨兵放开他:“我今天倒要看看你陈伯达撞个头破血流!”陈伯达不吭声了。
% \) i& r, P( i5 y* Q2 Z6 I
% q' U( J; w. I5 Z9 B1976年陈伯达又开始折腾起来。他称自己腿不能走了,天天爬着上厕所。何殿奎估计他是装的,就让王医生去跟他说,要再不起来锻炼,他的腿就永远站不起来了。陈伯达害怕了,问能不能拄个拐棍。何殿奎说可以不用请示,当场我就答应他了。& _% q+ |, m  J8 _6 E4 X
- V6 ~9 p1 Y, h( Z; _$ M4 z; @( m
何殿奎知道,陈伯达无非是想让上面注意他这个被遗忘的角落。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的消息见报后,他重燃希望说,毛主席的后事办理完毕,江青同志会派人来和我谈话的,我的问题寄托在她身上。但他等来的,是江青自己被投入秦城监狱。; y: }% f& z  q" h/ v3 ~2 S
$ D% E8 M% P6 ?2 V5 P
何殿奎在204监区一直工作到1985年,提为副处长,脱离了监管第一线。他离开的时候,陈伯达等已保外就医,王关戚也先后被释放。潘汉年病逝在湖南劳改林场,没有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0 }* i9 _/ Z: b% L+ A
. U8 r2 {% u) l4 H4 }' Z4 X1 A) b2 X- r0 I3 b: U6 ]& G2 k/ q
https://mp.weixin.qq.com/s/Fg5dLkHg1IX4Zy8WW04bUA
% }1 p1 p# A6 ]/ L- ?8 G4 q9 @: v2 d0 N1 y/ N5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18:58 , Processed in 0.138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