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3|回复: 0

吴继安(吴枫):家世溯源

[复制链接]

896

主题

1099

回帖

747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74
发表于 2023-1-21 23: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历来有个讲籍贯的传统。陌生人见了面,总要先问个籍贯。在申报户口或填写履历时,也都有籍贯这一项 。      

但是,籍贯是个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东西,概念非常模糊。为此我曾查阅过许多辞书。新版《辞源》的注释是“祖居或出生地”。《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大致与之相同,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而《新华字典》的注释则是,“出生或家庭久居的地方”。这样,问题就来了。注释中所说的祖居地、家庭久居地或者自身出生地,可能是同一个地方,也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地方,甚至是三个南辕北辙而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于是个人在填写或确定籍贯的时候,往往就可以同时有几种不同的选择,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出生于同一家庭的成员,譬如兄弟姐妹之间,出现不同的籍贯固然不足为奇,就说我本人在籍贯的填写上,前后也都不一样,早年随祖居地而填写为江苏吴县,后来又随出生地而改填上海。

据说,在国外的各类表格上,只有出生地一栏。因为,一个人只可能有一个出生地,而个人的出生地是绝对不会含糊、也不可能发生变化的。这比起我们过去对于籍贯的理解和解释来,显然要准确和科学得多。由此推想,今后在国内的各种表格上,把籍贯改成出生地的日子,恐怕也不会为时太远了。

不过,尽管籍贯的提法不准确,一个人的家世总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这一支吴姓人家,已在武山西泾村世居了七百多个年头。 下面,我就把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一)

我们的祖居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我们的老家,是在苏州吴县洞庭东山的武山西泾村。洞庭东山和武山,是古代东南大泽太湖之中一大一小的两个独立山岛,武山在洞庭东山的东南边。后来由于泥沙的淤积,两岛逐步与陆地相连,形成了今天的东山半岛。现在自苏州驱车经木渎到洞庭东山,武山是必经之地。不过现在都把武山叫做西泾山,在公路旁的山坡上,有着很醒目的西泾山三个大字。车行至此,东山镇也就在望了。

武山原名虎山,它的开发,少说也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所以名胜古迹很多。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14年(东周敬王6年), 吴王阖庐迁都苏州以后,吴越两国的战事不已,南太湖地区已邻近前线。传说吴王曾听到传闻,说越军士兵不识老虎,曾有遇虎而逃遁的故事,就叫部下觅地饲虎,企图以虎镇越。这样就选中了太湖之中高约36米,方圆约6公里的虎山,虎山也由此而得名。同时吴王还把虎山作为饲养战马之所,厩里的地名保留至今。虎山南面的一个小丘,是吴王养鶏之处,故名鶏山。鶏群引来了鹰鹗,吴王乃命弓箭手在此射鹗,于是又有了射鹗山的地名(射鹗山后来讹传为石鹤山)。据说吴国末年,吴王夫差还看中虎山这块风水宝地,作为自己死后长眠之地,曾派遣其弟来此营造王陵,只是因为后来越王勾践灭了吴国,营造王陵的计划才告中断。  

虎山的地名从春秋时期叫起,直到一千多年后的唐朝立国之后,由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名叫李虎,为了避讳,民间凡是带虎字的地名和人名都得改名,于是改成了武山。当时,吴王阖庐的王陵所在,著名的苏州虎丘也被改名武丘。只是武丘后来又恢复了原名虎丘,而虎山之名就此销声匿迹。武山的名称也沿用了一千多年,大约在清末民初,乡人又把它叫做西泾山。

(二)

武山出现第一个来岛定居的家族,是在战国初期吴国灭亡之际。这就是后来长期居住于武山南麓吴巷村的吴濮婪的家族。但是我们的一支吴姓家族,和他们是同宗不同支。我们的先祖,是在宋末元初时期,才在吴啸麓的带领下,从苏州城里盘门内、山川坛附近迁徙来武山的,定居在武山北麓的西泾村。但是有趣的是,武山上这两个来岛一先一后、住地一南一北的的同为吴姓的家族,却完整地演绎出了我国吴姓家族的由来,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三千多年来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历史风云。

(三)

吴姓源于历史上的吴国。古代本来没有吴姓,只是在吴国灭于越国之后,原为姬姓的吴国王室后人,以国名为氏,于是才有了吴姓。

这里,先要对我国姓氏的来源作些介绍。在我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姓出现在先,起于母系社会。姓字的本源,是一个由女字和生字合而为一的会意字。女生即为姓,所以在母系社会中,古人的姓都从母亲。姓成为一种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标志。因此,古姓多带有女字,如姬姓,姒姓,妫姓,姚姓,姜姓和嬴姓等。氏出现较晚。氏字的本源,是一个表明草木之根的象形字。它是进入父系社会后,为了适应改从父亲的需要,而在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于是当时就出现过诸如姬姓轩辕氏(黄帝所在的部落),和姒姓夏后氏(夏禹所在的部落)一类的名称。以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姓和氏便逐步混为一谈。到了西汉时期史马迁撰写《史记》时,便把姓和氏彻底变成了一体。

吴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王国,王位共传了二十五代。第一代首领泰伯和第二代首领仲雍,分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和次子。

古公亶父是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部落首领,他是中华民族尊为农神的后稷的后代(相传后稷是炎黄部落首领黄帝的第五世孙)。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定居在现陕西省旬邑县西南的古公亶父的姬姓部落,已率先进入了早期的农业社会,但却时常会受到来自西北的戎狄游牧民族的侵犯和骚扰。为了争取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古公亶父就带领他的族人,南迁到岐山山麓下的周原地区(在现陕西省岐山县)。这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渠纵横,气候宜人。从此,他的族人就称为周人,他的部落也就称为周族。

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长子泰伯(亦称太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生来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自幼聪颖过人,一派王者风度,深得古公亶父的宠爱。为求得周族的更大发展,古公亶父有意将天下传给姬昌。但按古代的宗法礼制,王位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因季历排行第三,姬昌就不可能有继承天下的机会。泰伯和仲雍为了顺从父亲的心意,在父亲在世时就结伴离家。他们先是去了离周原不远的吴山一带(吴山是六盘山东端的余脉,在今陕西省西部的陇县靠近甘肃省边境附近),与当地以狩猎为主的吴人为伍,教会了吴人农业耕作,深得吴人的拥戴。父亲病中,他们曾回到周原探望,但不久后还是回到了吴山。父亲死后,为表明让位的决心,他们带领了一批自愿跟随的吴人,跋山涉水,过黄河,渡长江,最终来到了数千里之外的长江口附近。他们把黄河流域的先进农业技术,带到了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所谓荆蛮之地,与当地民众一样“断发纹身”,在东海之滨建立起了一个名叫勾吴的部落。这就成为了千百年来为后人传颂的吴泰伯三让天下这一著名历史故事的由来。

在周原,季历和姬昌后来相继即位。姬昌果然不负众望,他励精图治,广招贤才,在姜子牙等贤人的襄助下,周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也终于成为西周王朝的奠基人。后来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以周族为中心的周国,幷把古公亶父追封为周太王,把姬昌追封为周文王。处于夏商之后、秦汉之前的周国,曾延续了八百多年(其中西周约二百七十年,东周包括春秋、战国五百五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的一个王朝。

周武王建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之后,不忘先人的恩德,就派人寻找泰伯和仲雍的后人。这时候,泰伯早已去世。因泰伯无子嗣,去世后即由仲雍接任,以后逐代下传。当周武王获悉,仲雍的曾孙周章,已在当时都邑建在在梅里(今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勾吴部落担任第五代首领,就依顺其既成事实,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这就是吴国的由来。同时他还册封周章之弟仲于周原以北的夏墟,成为第一代虞国君。

大约半个世纪之后,公元前585年(周简王元年),寿梦接任了吴国第十九代君主,幷正式称王。寿梦野心勃勃,即位之初就作好了破楚降越、争霸中原的打算。他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和不断开拓,使吴国逐步成为一个拥有现在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大部,以及浙江省和安徽省的一部分地区的兵强国富的泱泱大国。

寿梦生有五个儿子。在这五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扎最有才华和学问,而且心地也最为善良,孝悌忠信,四德俱备。寿梦在世时,就有意让季扎继承王位,不料季扎不受,幷仿效祖先泰伯和仲雍的做法,携家人出走远乡,亲自耕田种地。寿梦临终前只得交代长子诸樊,令他在今后的王位继承上,要改父死子袭为兄死弟及,一定要把王位传到季扎手里。寿梦去世后,诸樊遵照父旨,再次要求季扎继位,季扎坚辞不就。诸樊职掌政事后,就将季扎出走的延陵地区(现在的江苏省常州、武进、丹阳、江阴一带),封赐给季扎作为采邑(季扎本人的住地在奄城,遗址在今常州市西南武进县湖塘桥),所以后人都称季扎为延陵季子。诸樊死后,次子余祭,三子余昧相继执政,但他们兄弟三人都没有举行即位之礼,目的就是想让季扎正式成为吴国的君主。但是季扎决心已定,他最终也没有继承王位。这就是吴姓家族历史上的第二次让位风波。

由于季扎(寿梦的四子)的再三拒绝,余昧(寿梦的三子)死后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姬僚。这就引起了诸樊(寿梦的长子)的儿子阖庐 (姬光)的不满。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阖庐在从楚国投奔而来的伍子胥的帮助下,用鱼腹藏剑的阴谋刺杀他的堂兄弟吴王姬僚得逞,从而登上了吴国第二十四代君主的王位。但是,尽管他的手段极不光彩,他的政绩却很显赫。他令伍子胥修筑了阖庐大城(今苏州市),幷把都城迁到了那里。在他的统治下,吴国国力日增,令天下括目相看。他以伍子胥和孙武为军师,伐楚攻越,威名远扬。但由于他一味迷信武力,好大喜功,妄自尊大,树敌过多,终遭越军战败,自己也因脚趾受伤而送了命,死后葬在苏州城郊的虎丘山下。

阖庐去世后,儿子夫差继承王位。即位之初,夫差确实致力于富国强兵之道,两年后他大败越军,报了丧父之仇,迫使越王勾践屈膝求和。但他目光短浅,没有及时听取伍子胥的建议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越国,反而听从了奸相太宰嚭的话,与越国言和,让勾践保留越国,称臣纳贡,从而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而勾践则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蓄了力量,恢复了国力,终于在二十一年后的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发动了对吴国的最后一击,幷在苏州西南的姑胥山下生擒吴王夫差。越国在吴王夫差被迫自刎而死后,出于复仇的心理,在苏州地区进行了疯狂的烧杀破坏。繁华的苏州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吴墟),断壁残垣,满目苍凉。吴国王室的姬姓子孙,不是被杀,就是被发配到越国的边远偏僻之地,改姓换名,从事苦力,有的还成为了越国的奴隶。

吴国六百多年的辉煌历史,就这样打上了悲壮的句号。

(四)

吴国灭亡之后,姬姓子孙在江南一带已不复存在,惟独先前册封在延陵的吴王夫差的四叔公季扎的家族幸存了下来。这时季扎已去世,他的后人为了纪念吴国这一段历史,便改姓吴,幷把季扎奉为吴姓的始祖,后来又把泰伯奉为吴姓的开氏始祖,把仲雍奉为吴姓的传代始祖。从此以后,华夏大地上就有了吴的姓氏,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470年前后,绵延至今已近两千五百年。如果上溯到泰伯奔吴算起,那已有了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国内的吴氏族人,绝大多数都是季扎的后代。只有极少几个王室子孙,当时逃散于吴、楚、闽、越各地,从而存活了下来。他们虽然也改了吴姓,但在中国吴姓的大家庭中,他们的后裔,终究只是为数极少的一小部分。

吴姓家族这几位始祖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后人普遍尊重和称颂。被中华民族尊为圣人的孔子,在从竹简上读到了这一段动人的历史后,感动至深地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他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民众已无法用词句来加以形容了。泰伯去世后,葬在现在江苏省无锡市的梅村鸿山,他的坟墓和祠庙至德寺(又称泰伯庙或让王庙),是江苏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泰伯生日的那一天,当地民众纷纷前往朝拜祭祀,这一乡俗已保持了千年以上。仲雍去世后葬在现在江苏省常熟市的虞山南坡,墓庐保留至今,为后人所景仰。被称为“至德第三人”的季扎,去世后葬在他出逃和册封的延陵。孔子和季扎是同一时代的人。相传,季扎死后,孔子还曾亲笔手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个大字,镌刻在他的墓碑上(但据后人考证,这十个字中,“呜呼有吴君子”六字为古篆体,而“延陵之墓”四字为方篆体,两者不同,因而怀疑四字为汉人所篡入)。但在如今的苏南地区,建有季子庙的地方有五处,幷且都有十字碑,当地民众也都说季扎死后葬于此地。这五处又都属古代的延陵地区,其中丹阳和江阴各有一处,常州有三处,真伪难辨。我想,这至少也反映了千百年来江南人民对季扎的尊崇和敬佩之情吧。

(五)

作为吴姓始祖的季扎,有子五人。

长子携家去了山东,后来英年早逝,客死他乡。次子吴征生,吴国灭亡后只身逃离家乡,避难齐国,被齐平公纳为驸马,死后葬在葵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三子重道和五子木熹均无后嗣。唯有四子子玉一支,坚守家园,世居延陵,成为日后延陵吴氏家族的的主干。

这里有两件史实需要重点交代一下,因为都与我们武山的吴氏家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关系。

史实之一,是季扎长房的改姓避祸和复姓归宗的经过。

前面提到过,季扎的长子是在山东去世的。他死后,他的儿子(季扎的长孙)濮婪就带领家人返回江南故乡。当他们踏上吴国土地之时,刚巧是吴国灭亡之际,越军正在到处烧杀,王室子孙更是难逃厄运。濮婪自知是吴王后代,如果身份暴露,必将招来杀身灭族之祸。于是只得东逃西躲,最后来到了太湖之中荒无人烟的武山 (当时称为虎山)。为了防止越人加害,濮婪便隐姓埋名,既不姓姬,也不姓吴,而改姓濮氏。他们在山下结一草庐,起名濮公庵,暗中供奉宗祖季扎,以纪念本族祖先。作为最早来到武山定居的这一家族,他们的子孙繁衍昌盛,后代绵延不绝。

他们在武山南麓,渔樵耕读,经历了十多个朝代,仍然不为外人所知。他们的改姓隐居生活,经历了漫长的一千七百年,到了南宋王朝迁都杭州后,濮婪的后人濮百,为了反映族人千百年来的心愿,携带家谱世系,晋京朝见南宋宁宗赵扩,奏告本族的家世和改姓经过。宋宁宗听了以后,当即御批同意武山濮氏复姓吴氏,同时传下圣旨,为体现朝廷对吴姓族人历代开拓之功的表彰,将其武山住地取名为吴巷,另划武山闲地四亩六分,永免官税,供作吴姓族人祭祖之费用。公元1312年元朝皇庆年间,族人又在吴巷的濮公庵故墟上修建了吴季子祠,1345年元朝至正年间重修,1685年清朝康熙年间再次重修。西泾山南麓的锦鸠峰下,至今还有濮公墩的遗迹,相传当年濮婪一家就卜居于此。

史实之二,是季扎次房的辗转相承和回归故里的经过。

前面也提到过,吴国灭亡后,季扎的次子吴征生逃至齐国,纳为驸马。他死后,子吴启蕃(取名启蕃的用意,显然在于要其立志复兴吴国)又投奔鲁国,官居相国,死后葬于鲁都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县)。吴启蕃的儿子叫吴诩,他弃政从文,在孔子的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家学说,在当时颇有名气,死后葬于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吴诩有子吴售,吴售又有子吴庸。吴庸因卷入鲁国的政治纷争,失败后逃至晋国,死后葬于绛邑(今山西省翼城县)。吴庸有子吴勾余,吴勾余又有子吴厥由(和吴王寿梦的五子同名)。到了吴厥由的儿子吴申的时候,又把家族迁到了楚国。吴申才识过人,官居楚国大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由于这时已处战国晚期,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吴申权衡再三,决定急流勇退,携家离开楚国,南渡长江,归隐庐山。他在家不问政事,终日以山水诗酒自娱,并悉心调教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吴芮才能出众,终于不负祖先,重振家声。秦初他出任鄱阳县令,深得民心。后来爆发农民大起义后,他顺应大势,率领当地群众起兵响应,转战西北,为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建立刘汉王朝后,他被封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汉长沙王。近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郊区发掘了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墓中还出土了一具历经两千多年犹保存良好的女尸,但她只是当年长沙王国丞相軑侯的妻子。从中亦可窥见当年长沙王国昌盛威赫之一斑。

吴芮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葬在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他死后,长子长孙相继继位,传到第五代长沙王吴差,因无子嗣,死后长沙国被废。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57年,长沙国前后历经了四十七年。在此期间,整个家族有五人封王,九人封侯,在西汉初年真是荣极一时。

吴芮生有六子,其它几支都只传了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三子吴浅一支绵延不绝。吴浅有子吴信,吴信有子吴广志。到了吴广志的儿子吴千秋的时候,封爵已被免除,他便带领家人迁居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县)。吴千秋为了祈求苍天保佑家族繁昌,就给两个儿子分别取名衍陵和胤陵。吴衍陵的长子吴全东迁亳地(今河南省商邱市),有子吴隆。吴隆的长子吴复兴又把家迁到了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死后葬在当地。

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为人刚正不阿,史书多有记载。吴章的次子吴汉也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近代京剧大家麒麟童(周信芳)的名剧《斩经堂》,讲的就是有关吴汉的故事。吴汉因父亲吴章为王莽所杀,被迫亡命至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刘秀起兵后,他慕名率众投奔,官拜偏将军。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成为了汉光武帝之后,他任大司马,幷被封为广平侯(广平在今河北省鶏泽县)。公元44年他去世后,葬在枣阳(今湖北省枣阳县)。史书记载,他下葬时葬礼规格之高,可与大将军霍光相比,真可谓皇恩浩荡,荣宠至极。他的后代,也就成为了季扎子孙中最为兴旺发达的一支。吴汉死后,长子吴成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但是不久后吴成便遭家奴杀害,于是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吴成的次子吴旴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因吴成的长子吴旦无子,于是朝廷又改封吴旴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续奉吴汉之祀。吴旴死后,子吴胜嗣封为第二代平春侯。吴胜在世时,首次纂修了吴姓家族的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涵盖全国的完整的吴姓族谱,称得上是一件吴姓家族史上的大事。

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在苏州建立吴泰伯庙。同时,他奏请朝廷,寻访吴姓嫡系的后裔,来庙主持祭祀。身在中原的平春侯吴如胜(又名吴胜)获悉后,即以家传的世系进呈。经汉桓帝当廷御览,拍案称好。鉴于吴如胜的长子吴允佐日后将嗣封为第三代平春侯,遂下谕册封吴胜的次子吴允承为奉祀侯,幷诰命吴允承立即迁往吴郡主理祀事。这是吴姓家族发展史上的又一座极其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它标志着经过了六百多年的辗转迁徙,吴国王室的子孙,季扎次子吴征生的后人,终于在最高朝政的直接过问下,重新回到了吴姓家族的发源地——吴郡的土地上。

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他的长子长孙逐代嗣封奉祀侯,长期主持苏州吴泰伯庙的奉祀。他的家族,历经千年,香火不断,兴盛不衰,子孙遍布吴郡各地,而且出现过不少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允承的孙女姐妹二人,东汉末年先后下嫁于豫州刺史孙坚为妻妾。长孙女生了四个儿子,她的妹妹生了一子一女。后来,长孙女的次子孙权经过多年征战,建立了吴国(史称东吴),登上了吴大帝的宝座,建都于建邺城(今南京市),和刘备的蜀国,曹操的魏国三国鼎立近半个世纪。他的母亲(史称吴皇后)死后被追尊为武烈皇后。在吴蜀联合、抗拒魏国的过程中,吴允承次孙女的女儿又嫁给了刘备,从而谱写了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甘露寺孙权嫁妹和刘备招亲的历史故事(甘露寺在今镇江市北固山)。吴允承的长孙吴熊庆,主持吴泰伯庙祀多年,孙权称帝后被册封为太傅吴郡公,他的子孙藉外戚之恩荫,多人封侯晋爵,在苏州城里尊荣一时,日后世居苏州的吴姓族人多为其后。

由此可见,从泰伯,仲雍,寿梦到季扎,再从吴征生,吴申,吴芮,吴章,吴汉,吴如胜,吴允承到吴熊庆,虽然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但却是一脉相承、连续不断的。这就是后世苏州城里吴姓家族的历史由来和完整可信的发展轨迹。

(六)

现在又该回到武山西泾村我们这一支吴姓家族了。据家谱的谱序上记载,我们这一支吴姓家族,是在南宋末年的德佑年间,由苏州盘门内的山川坛前迁徙而来武山的。

盘门古称蟠门,在苏州城西南,是伍子胥建城时的八门之一。初建时曾以木刻蟠龙置于门上,以示吴国威镇越国之决心,故名蟠门。后因城门有水陆路交会盘绕,而改名盘门。盘门东南以运河为护城河,有一座名为吴门桥的高拱石桥横跨河上,木船可扬帆而过,不知吴门桥的桥名与当年居住在此附近的吴姓家族是否有关。盘门和吴门桥现均存,是现在苏州的旅游胜景,也是江苏省的重点保护文物。山川坛是古代祭祀当地山川的场所,现已废。

德佑是南宋恭帝赵显的年号。公元1274年7月,赵显四岁时即帝位,当了不到两年的小皇帝,公元1276年3月就在京城杭州被元军俘虏北去。所以所谓德佑年间,只是公元1275年前后的一段很短的时间。而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苏州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南下的元军和宋军反复拉锯作战,战乱不已,民众苦不待言。史载,公元1975年3月,元军进入建康(今南京市。建康原名建邺,是三国时孙权吴国的都城,后来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而改名建康),平江府随即(今苏州市)降元。5月宋军反攻,收复了常州,平江府又归宋。11月常州再次陷落,12月平江府又降元,元军进城。

战争往往会成为人口迁徙的动力。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逃避战乱造成的灾难,苏州盘门内山川坛前吴姓家族的一支,在吴哨麓的带领下,从城里迁到了城外太湖中土地肥沃、民风淳厚的武山西泾村。吴哨麓也就成为了武山西泾村吴姓家族的始迁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至于在吴哨麓之前的家族史,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世系资料。据家谱谱序中的记载,吴哨麓在来武山时,曾随身携带了苏州城里吴姓家族的原有谱系,可惜到了武山后,失于元末乱世。明朝永乐年间,七世祖吴朴庵重修家谱,初成之时又毁于火灾。相隔四十年后,到了明朝景泰年间,其长子吴信继承父志,重砌炉灶,再次纂修家谱,但因时隔久远,对于两百年前的世系已无法追寻。又过了一百四十冬,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十二世族祖吴柱岳在续修家谱的谱序中,有一段文字却是值得转述的:“予尝侍祭于山川之坛,而坛前有吴氏。询之,颇能道其先世。云有支属,徙居洞庭。始知予族乃盘门里山川坛前之吴为不谬矣”。至于南宋时期定居于苏州城里山川坛前的吴姓家族,只能按照现有的历史资料作出推测,它应该是季扎的次房吴征生、吴申、吴芮、吴章、吴汉、吴如胜、吴允承到吴熊庆一支的延续,然而再延伸到武山西泾村的我们的这一支。

但愿在我有生之年,能够把这中间缺断的千年世系贯通起来,也算是我这个武山西泾村吴姓家族的不肖子孙,对自己家族的历史尽了一点匪薄之力。

(七)

西泾,是武山北坡一条由南向北注入太湖的河流。以前船只能够直航武山脚下,所以当地叫它西泾港,。港的上游、邻近山脚的地方,就叫西泾头。

这里要附带说明一下的是,在吴哨麓带领家人来此定居的时候,这一带被人称作官庄郑岭头。历史上的三百年赵宋王朝,前后可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建立了宋朝。公元1126年,汴京被来自北方的金军所破。次年,金军虏去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以及大批王室人员,宋高宗赵构即位,几经转折后,最终把京城建立在杭州,史称南宋(在此之前为北宋)。宋高宗南渡时,他的驸马郑钊看中了武山这块风水宝地,就携眷属定居于此,幷在此大兴土木,构筑宅第。高墙广厦连片,沿街店铺林立,铺面还有长廊相接,长达三里,曾有“三里官庄街,晴天不怕太阳晒,雨天不湿绣花鞋”之说。官庄郑岭头也由此而得名。另外还有同时扈从赵宋王室南渡的葛姓人家,也在此附近的渡口定居,成为当地葛姓的始迁祖,葛家渡(或称葛家渎)的地名沿用至今。相传南宋名将岳飞在此抗击金军时,曾亲临葛家渡征集船只,幷挥毫写下了“中州流世泽,南国起人文”的对联送给葛家,以表其功。

可见在南宋时,这里已成为洞庭东山地区最热闹的地方。东山地区至今仍有“先有官庄葛家渎,再有翁巷席家湖”的说法(翁巷和席家湖,是洞庭东山东北隅的两个相邻的村落,是明清时期东山地区最热闹的地方。碰巧的是,我的祖母翁氏和外祖母席氏,分别是翁巷的翁姓世族和席家湖的席姓世族的后人,这些在我的《四祖记略》一文中,都已有过详细的记述),只是经过了千百年来的风云变幻,郑岭头已被讹传为陈岭头,幷和我们吴姓族人先前居住的西泾头连成了一片。

(八)

宋末元初,在吴啸麓带领下迁徙到西泾村的这一支吴姓家族,在武山脚下渔樵耕读,诗书传家,经历了近百年的开发经营,到了明朝初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明中叶以后,家族进入了鼎盛时期。名人辈出,子孙纷纷自立堂号,据说多时曾达一二十个。武山脚下,深宅大院栉比鳞次。西泾港边,到处修路架桥,一派繁荣景象。族人还在附近建造宗祠,修筑墓园。这种兴旺的局面,一直维持到了清朝初叶。

我们家的这一支系,是其中诚德堂的后人。诚德堂是由我的十五世祖吴天襘创立的。有关吴天襘和其它几位均曾见诸于地方志书的先祖们的生平和事迹,将在下一节内容中作简要的介绍。

据当地乡里回忆,建于明代的诚德堂,是一座规模较大而又具有典型东山地区建筑特征的民间宅院。当年院内遍植方竹,树木葱茏,秀美可人。后因家人离去,院落年久失修,而致房倾屋圮。清咸丰末,太平军在江南作战时,曾以武山作为进攻洞庭东山的桥头堡,在西泾村一带驻军多日,包括诚德堂在内的吴姓家族大片宅院建筑,遭受严重损坏。加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军游击部队,日军和伪军几经进出,院落破坏殆尽。乡邻们感叹地说,如果五、六百年前西泾头吴姓族人建造的这一片明代建筑群,连同七、八百年前陈岭头郑驸马家族建造的官庄建筑,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话,肯定可以列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册,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童年时我曾听到父亲提起过,诚德堂的老宅院中,还有祖先留给我们一房的几间房屋。但自从我曾祖父母去世后,我祖父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我父亲和叔父又都出生在上海,生前从没有去过祖居,房屋便由乡邻长期借住,也没有收过他们一分一厘的房租。只是有过几次,曾吃到他们托人带来的杨梅、枇杷一类的土产花果,也算是他们表示的心意。

时隔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今年初夏时分,作为我们这一房的长房长孙,我带上了家谱的复印件,第一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沿着已被木东公路(自苏州木渎通向东山镇)截断的西泾港往上走,满眼都是果实累累的水蜜桃树。我很快就找到了过去叫武山而现在叫西泾山的西泾村。说明了来意后,热情的乡里向我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西泾山东北麓的这一片,统属东山人民公社的金星大队。八十年代后,这里又恢复了东山镇西泾村的名称。西泾港已不能通行船只。从西泾村走到东山镇,约有五华里路。作为东山镇农村三十个行政村之一的西泾行政村,下辖西泾头、陈岭头、上官庄、下官庄、葛家渎以及莫青头、禾家湾等十四个自然村,总共三百多户人家,一千一二百人,土地一千四、五百亩,鱼塘三、四十亩。村民以种植花果和养殖鱼鲜为主,兼种粮食和蔬菜,好的年成可收获花果四、五万斤,鲜鱼一万多斤。我问起他们附近还有没有叫吴巷的村子,他们说吴巷就在与西泾村相邻的西南约二华里处,属吴巷山行政村。吴巷山行政村下辖吴巷、石鹤(射鹗)头、鸡山头、花园弄等自然村,人口,土地和鱼塘面积,都要比西泾村多出很多。

随后,他们把我领到了西泾头的诚德堂故址。从西泾山的东北麓沿着西泾港一直到太湖边,河岸两旁散落着四五个自然村,西泾头是西泾港最上游的一个村落。诚德堂的原有建筑,已早不复存在了。但是只要提起诚德堂,当地的村民没有不知道的。在原来的宅基上,已建起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院落。我进去访问了其中的一家,主人叫吴寿金,曾当过村里的的生产队长。但他说他不是原先西泾村吴姓家族的后代,是解放后从外村迁来此地的。

在他们的指点下,我在西泾港的下仙桥西堍、旧时诚德堂的大门口附近,见到了弃置在路旁的几块长约一丈的条形花岗石。乡民们说,这些都是从诚德堂大门的门框上拆下来的,现在已经用不到了。他们还说,早几年来的话,还能见到白底黑字的诚德堂堂匾,上面还镌有“民国二十四年吉立”和“二十三世孙吴成柱拜书”等字样,由于多年没有诚德堂的后人来此,所以已被废弃了。我说吴成柱就是我的叔父,他是上海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写得一手魏碑体好字。他们连说可惜。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是诚德堂的一口老井,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保存良好,水量充沛。也许这可算作是诚德堂原址留给今人的唯一历史见证了。

至于西泾村吴姓族人,为何在历经了三百年的兴旺昌盛之后,突然在清朝康熙年间大量出走,以致家族就此衰落风光不再了呢?我在我的《四祖记略》一文中曾经提到,现在转引如下:

“ 康熙年间,武山西泾村吴氏族人大量出走的原因,我曾听父辈们讲起过一种传闻。长期以来,武山南北麓一直分别住有两个同宗不同支的吴姓家族。南麓吴巷的是吴王寿梦四子季扎长子的后代,春秋末年已来此定居,他们的宗祠曾经朝廷敕封。北麓西泾头的是季扎次子的后代,南宋末年才来到武山,明朝嘉靖年间也自建了祠堂。五百年来,族人互通往来,友好相处。到了清初,康熙皇帝第三次巡视江南时曾驾幸洞庭东山游览一天(经查阅资料,公元1699年,即康熙三十九年的四月初四,康熙帝确曾自苏州乘船经太湖来东山游览)。就在康熙帝离岛后,有消息传到西泾头,说是有人在帝前告状曰,西泾头自建的吴氏家祠,其规制超过了吴巷曾经敕封过的吴氏宗祠,与大清礼制不合,有违礼逾制之嫌。这事如果朝廷认真查办,在当时也可算得上是个不小的罪名。加之当时清人入关不久,对汉人的镇压甚烈,为了一点捕风捉影甚之无中生有的小事,而动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惨事时有所闻。为了躲避可能遭到的加害,族中长老遂要求族人携家暂离。同时还制定了家族子孙的辈份排行字序,今后一律均按“中希守必振,明伦继志训,木火土金水,启宗惟汝贤”这四句二十个字序排辈。从此族人就很快相继离乡,避居全国各地。后来虽经事实证明当时并无查办之举,但族人散走已成覆盆之水,无以挽回。”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一来无法考证是否属实,二来也未必真有其事。不过我认为,事出西泾村吴姓族人建造的吴氏宗祠,是确实有着很大可能的。我曾查阅过许多古代礼制文献,从中可以看出,自从西周开始,无论奴隶制国家或者封建制国家,历代王朝对于家族的祭宗祀祖,都有过极其严格的等级规定。朝廷设有礼部大臣(或礼部尚书) 专司其政,各级府衙也都设有主事一类的官职主理其事。明代也不例外。只不过到了明中叶嘉靖帝之后,朱明王朝日趋衰败,朝政怠弛。地方政府也就上行下效,疏于执法。于是一时之间,全国各地,违反礼制的规定,大事修建家庙、宗祠蔚然成风。西泾村的吴氏宗祠,也就是在这时建造的。再说古往今来,,洞庭东山从来没有过圣驾亲临。这一次,大清康熙皇帝真的要上山来了,民众无不欢欣万分。但在兴奋之余,又感到诚惶诚恐,唯怕出点什么大小纰漏,给上面抓住把柄,轻则下狱,重则杀头,这在清初也是常有的事。康熙御游东山,是在康熙三十九年。这时,《大清通礼》尚在制定之中。它的正式颁布和实施,已到了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帝当政之时了。而在《大清通礼》正式颁布之前,清承明制,照例先按明代的礼法办理。

其实,明清两朝的礼法中,关于祭祖的规定,并无明显差异。《大清通礼》明确规定,在祭祖的规制上,人分五等,一等为王公郡主(皇亲),二等为贝勒贝子(贵族),三等为品官,四等为庶士,五等为庶人。祠又分三级,一级为宗祠(奉始祖或始迁祖以下),二级为家庙(奉高祖以下四世),三级为龛(置于家中壁上的牌位)。皇亲和贵族暂且不谈。其中单是品官又分为三类。第一类一、二、三品官,可建家庙五间,中间三间为堂,有阶五级。第二类四、五、六、七品官,包括在藉进士和举人,可建家庙三间,中间一间为堂,有阶三级。第三类八、九品官,包括贡生,可建家庙一间,无堂,有阶一级。家庙的庙址,必须选在居室之东,供奉对象只是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四代。庶士和庶人均不得修建家庙,只能在正寝(家中主要的卧室)之北,设龛祭祖。

对照如此等级森严的礼法,西泾村族人自建的吴氏宗词,无论其规模和规格,偏大和偏高是肯定无疑的,只是建造初时无人过问而已。要说犯有违礼逾制修建宗祠的罪名,也是理所当然和无法辩解的。如果当时真的有人在皇帝面前提出要加以追究,整个家族的命运,确实也就很难说了。我不知道避居全国各地的族中后人,是否有过有心之士,把当时族人逃散的原由和前后的经过这一段历史,用文字记述下来。否则,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必将成为一个无人能够破译的永远的谜了。

据当地人称,西泾村吴氏宗祠的祠堂屋宇,直到解放初期还基本完好。五十年代末,国内开展大跃进运动,宗祠被移作乡办丝织等工厂之用多年。相距不远的山坡上原先还有吴姓家族的茔墓,现在连同宗祠一起,都已荡然无存了。

(九)

从始迁祖吴啸麓开始,经过了将近七百年,传到我这一代已是第二十四世了。现将我家单支的列代世系名序和有关的历史记载,整理并转录如下:   

第一世       吴啸麓
于南宋德佑年间携家人来武山定居,是武山吴姓家族的始迁祖。
南宋末的德佑年间,同时也是元初的至元年间。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早在十年前已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南宋王朝只是名存而实亡。
吴啸麓小名小六。据说他是原先居住于苏州城里盘门内山川坛前吴姓家族中的第六子。他下有三子。

第二世       吴百十
吴啸麓的三子,下有二子。

第三世       吴庆二
吴百十的长子,下有一子。

第四世       吴泰一
字子华,号松轩。据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洞庭东山志》记载,吴泰一潇洒倜傥,慷慨好义。元末明初之际,天下兵荒马乱,乡里盗贼横行。他奋而聚众捍御,东山民众乃得安宁。经奏请朝廷,被授为“义兵百户”以资嘉奖,乡人称之为吴百户。明太祖朱元璋既定天下,建都金陵(今南京市)。为修筑京城,遂对江南富户,大事征集砖石。吴泰一家首当其冲,几近破产(相传当年昆山周庄首富沈万三家,就是因此而破产的,后来沉万三还被充军去了云南)。筑城事竣后,朝廷奖赐宝银五锭(宝银是明太祖洪武年间,由朝廷户部发行的熔铸成锭的银块,可作大宗货币之用)。他携宝银归里,与族人合力经商,几年后又富裕如初,成为明初洞庭东山地区著名商贾之一。
吴泰一下有三子。

第五世       吴宁三
吴泰一的次子,下有一子。

第六世       吴吉一
下有一子。

第七世       吴朴庵
下有三子。

第八世       吴  敏
吴朴庵的次子,字思德,号海舟。《吴郡志》上有所记载,说他“长于经济。郡守况公延为上客。条析利弊,与况公有水乳之合”(这里的况公,就是明朝有名的清官况钟。况钟自明宣德五年起任苏州知府,在任十三年。他改革弊政,平反冤狱,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人称况青天。昆剧名戏《十五贯》就是讲他在苏州为政时断案的故事)。况钟去世后,吴敏回到家乡,虽经官府“悉力经纪”,他仍“高卧不出”。《吴郡志》上还说他和他的兄吴信和弟吴纪,“皆以诗鸣吴中”,人们把他们兄弟三人“比之三谢”(东晋时的谢奕,谢安和谢石兄弟三人)。
吴敏下有四子。

第九世       吴天襘
吴敏的四子,他是我们家族历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几乎所有有关苏州和太湖地区的方志上都有关于他的记载。现将《洞庭东山志》和其它有关资料上的记载,摘录如下:
吴天襘,字原敬,号萝屋,东山武山西泾村人。
弱冠时即任当地粮长。明时当粮长者,多有破家之害,而天襘任职凡三十年,不以累人。
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至1487年),以赈边有功,官授中书舍人。弘治间苏郡闹荒,散财粟以赈恤,事闻于朝廷,诏旌其庐曰“尚义”(注:他的住地,人称“尚义坊”至今)。
东山与武山之间有具区港(又称渡水港)相隔。元代后期建有石板桥以通往来。明景泰初,桥毁,仅架木桥,权通人畜。至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已历四十多年,人惮兴建石桥工巨而费大,依旧以木为桥,既高且危。时天襘已辞粮长而家居,睹此情状,思改换以石,重建渡水桥。得郡守和邑宰等地方官员的支持与鼓励,因兴工建造。旧桥系用青石,易致消蚀崩坏,乃尽选灵岩山所产之花岗石筑桥。新桥长十六丈,高二丈九尺,东西为石堤,两堍延袤各四十余丈,桥和引桥的总长度合今三百多米。桥于明弘治九年九月落成,耗金百铤。施风为之撰《渡水桥记》,杨循吉撰《重建渡水桥记》,详记其事之始末(杨循吉是明成化年间进士,京廷礼部主事。《重建渡水桥记》一文,后来被收入《太湖备考》一书中)。
吴天襘生年不详,卒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死后葬于西泾山。吴宽为之撰墓表(吴寛是明弘治年间的礼部尚书),祝允明为之撰写墓碣铭(祝允明即祝枝山,与唐百虎、徐真卿、文徵明四人,时称“吴中四才子”)。墓址今已无存。
在这里有必要提上一句的是,吴天襘生前斥资重修的渡水桥,保存至今而仍完好如初。走出东山镇老街的东头(当地称作殿前,为旧时张师殿之前),沿着殿泾港东行,不消十分钟,就可以见到一座古朴的石桥,这就是渡水桥。渡水桥又名具区风月桥。我国著名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清末民初时出版的第一版大型辞书《辞源》中,就曾以风月桥为辞目介绍了渡水桥的情况。由此可见渡水桥在我国古代桥梁中的重要地位,东山民众也因此而引以为荣。渡水桥现在是地区的历史保护文物,去东山旅游者多在桥边驻足怀旧,是当地的一处古迹胜景。
吴天襘下有三子。

第十世       吴  侹
吴天襘的次子,字东亭,下有四子。

第十一世     吴  采
吴侹的次子,下有二子。

第十二世     吴  琳(家谱上的琳字是绞丝旁)
吴采的长子,下有一子。

第十三世     吴秋芳
下有二子。

第十四世     吴士仪
吴秋芳的长子,字钧台,下有三子。

第十五世     吴国玺
吴士仪的长子,字尔玉,下有二子。

第十六世     吴之沆
吴国玺的次子,下有一子。

第十七世     吴中炳
下有二子。

第十八世     吴希增
吴中炳的次子,下有一子。

第十九世     吴守锦
下有四子。

第二十世     吴必济(我的高祖父)
吴守锦的长子,下有二子。
吴必济的仲弟吴必润,下有二子。次子吴振业,下有一子吴明灿。吴明灿下有二子,次子吴伦保(我的堂伯父),字兰生,下有一子吴继炽。
吴继炽下有二子。长子吴志彪,下有一子吴训元。次子吴志候,下有一子吴训彪。此支现徙美国加州旧金山。

第二十一世   吴振藻(我的曾祖父)
吴必济的次子,下有一子。

第二十二世   吴明炬(我的祖父)
生年不详,殁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下有二子。

第二十三世   吴伦墉(我的父亲)
字成栋,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殁于公元1963年。下有二子。
吴伦墉之弟伦圻,字成柱,号杰。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殁于公元1978年。下有二子。长子吴继琮,次子吴继玠(已殁)。
吴继琮下有二子。长子吴越,现在澳大利亚。次子吴激。

第二十四世   吴继安(我本人)
字新观,号枫,小名璐璐。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下有一子。
吴继安之弟继常,小名琤琤,生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下有一子吴健,现在澳大利亚。

第二十五世   吴一庆
生于公元1964年。按家谱派语排序,应为志字辈。现在美国芝加哥。

(十)

作为我们武山西泾村的吴姓家族,至今还遗居在当地的唯一后裔,就住在西泾头诚德堂的老宅基再顺着小路向上走、不消三五分钟就可到达的一处慢坡上。现有祖孙两户,分别住在鸡犬相闻的上下两处。
他们住处的完整地址为: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区  东山镇  西泾村  陈岭头  四号

今年夏天我去西泾山时,听乡邻们说,我们这一家族的后人中,有一位叫吴谨初的老人还在世。我便沿着山乡小路找到了他的住处。当时他正独自在家门口的桃园中散步。我指着手中的家谱,说我是族中继字辈的后人,是特意来此寻根的。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为半个多世纪来第一次见到有族人来访而感到极度高兴,连声叫我公公,弄得我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时简直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他说他是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小名泰来,排行属训字辈,要比我低两个辈份。他还说,他是西泾村吴姓家族中,嘉寿堂支系的后人,而我们则是诚德堂支系的,过去嘉寿堂的院落,就建造在与诚德堂相邻的西侧。

当我问起他,是否还记得曾在诚德堂老屋中住过的我的堂伯父吴兰生(伦保)一家时,他连说记得。他说他从小就称呼吴兰生为太公公,当时这位太公公还只有二十多岁,是他唯一见到过的不长胡子的太公公。后来他又和太公公的大女儿,我的堂姐吴继鹤一起,同班受业于吴礼门先生门下。上学时,家中关照他称呼继鹤为大囡婆婆,他死活不肯。他说他属猪,继鹤属鼠,属猪的要比属鼠的大一岁,怎么能倒过头来叫她婆婆,同学听到后岂不成了笑话。现在已经八十多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起来也真可笑。我对他说,堂姐吴继鹤和堂姐夫马平勲夫妇前年还来过国内,由于对家乡情况不明(马平勲也是洞庭东山藉人士),因而没有回东山。他说,他还记得马平勲,也是属猪的,和他同庚。希望他们下次再回国时,一定要到西泾头看看,大家都已是九十多岁的人了,现在叫继鹤一声大囡婆婆,再也不会感到难为情了。

他的儿子先他而去,四个女儿分居苏州和上海等地。他的孙子叫吴荣华,小名埭棠,排行属辉字辈,论辈分要比我低去四辈,连称呼都难了(按理可称叔高祖公)。提到辉字辈,这里要附带说明几句。家谱中曾有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西泾村的吴姓家族,曾在族祖吴之宪(字肃公,号旅庵,是上节所述第十世祖吴侹长子的后人)主持下,对族中子孙的辈分定名作出规定,引述如下:“旅庵公本定‘中希守必振,明伦继志训,木火土金水,启宗惟汝贤’二十字以纪世,为自十六世起子姓命名之用。民国元年,经二十二世孙等议,更如下:‘中希守必振,明伦继志训,棣辉培钜泽,启宗惟汝贤’。”这里,训字辈之后到启字辈之前的五代子孙辈分排行字序,已由原来的“木火土金水”五个字,改成了“棣辉培钜泽”五个字。所以,训字辈老人吴谨初的孙子吴荣华,自然就是辉字辈的了。

吴荣华现在家乡东山镇的邮政局工作。当天正在上班,所以我没有见到。请记住,倘若有人再要回乡寻根访祖的话,看来今后也只能找他了。


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关于我们家世的大致情况。我知道,这些情况,其完整性和真实性肯定是存在不少问题的。我将继续努力搜寻资料,加以补充和修正,力求做到更全面些和更准确些。

谢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也欢迎你们提出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的意见。

2001年12月24日初稿于上海莘庄金城绿苑
2002年1月14日第一次修改

本文的作者是我的伯伯吴继安,又名吴枫。感谢他的寻访、记载。

https://wubei.blog.caixin.com/archives/1661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22:21 , Processed in 0.0312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