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0

汤漳平 难以忘却的思念--忆复旦大学陈传纲教授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发表于 2023-1-13 2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以忘却的思念--忆复旦大学陈传纲教授
2 ^4 \! ~* V% N/ f, k! e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22:48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网站0 }& m0 m  I2 g
  人们常说,岁月的流逝能使人将往事渐渐淡忘,然而,有些人和事却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更加清晰地在脑海中显现。我记忆中的陈传纲副校长便是如此。; d. z+ u' v. [% Y
# H1 ]) D, o1 K2 F
  认识陈传纲实在偶然。1963年秋,我有幸进入复旦中文系。刚开学,系里便让我们到系办公楼后面的佩琳园打扫卫生。一个暑假,丛生的杂草长得半人多高,有的都快超过无花果的树冠了。大家七手八脚地使劲拔,不一会,杂草就堆了好几堆。我找来一个大箩筐,将草装满,想找个人一起抬走。这时,正好来了位中年老师,他留着半长头发,戴着一副眼镜,眼睛炯炯有神,风度显得十分潇洒。他微笑着向我走来,把扁担往肩头一搁,说:“小同学,来,咱们一起把它抬走!”# R9 ?( Q5 C6 |  m

- a. o: Y1 q6 C- V; g: T  我以为他是系里的老师,也没多想,抓住扁担的另一头,将大箩筐抬了起来。那时我只有1米62的个头,没他高,只好走在前头。就这样,一个下午,我们成了搭档。一边干活,他一边和我聊天,听说我是从
/ Q# D6 E# f' h0 K, _1 _: M9 `' w% z0 S
福建沿海一个山村来的,他高兴地说:“不容易,能够来到复旦学习。”他勉励我认真学习,充实自己,还告诉我许多复旦的校史。他一直和我们班同学干到劳动结束,才道别离开。我好奇地问指导员顾希恩老师:“这是我们系的老师吗?”顾老师笑了起来:“这是陈传纲副校长。”
/ p( ]7 T5 C' ~2 m  “陈传纲副校长!”我愣住了。校长工作那么忙,他竟然这样整个下午和我们一起干活,有说有笑,一点架子都没有,我实在难以形容当时的惊讶与激动。这,是我走进复旦园后上的最难忘的一课。2 j. B/ Q- P" g7 x

) ~4 z% s6 i" f- P8 B  在校时间久了,便常常听老师和同学们谈论陈副校长的事。那时,杨西光书记在市委工作,学校的事由陈传纲副校长主持,工作十分繁忙。他群众威信很高,在大家心目中,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在“九一八”事变时,他就曾作为复旦学生请愿团的总指挥,率领上千名学生,浩浩荡荡开赴南京请愿,这时的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学生领袖;汪精卫投降日本当汉奸后,他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把汪的丑恶嘴脸公诸于众;建国前,他曾是一所大学赫赫有名的教授,后开赴西北和延安,做了大量抗战工作。建国后,他在中央工作,曾参与宪法的起草。; A' p& P* K' j; A4 i. Y
4 d& B1 e0 k  i3 I
  陈传纲记忆力特别强,自从那次劳动之后,他就记住我了。有一段时间,我到系资料室,路过经济系办公楼时,好几次在路上碰到他,每次他都笑眯眯地看着我,和我打招呼(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兼任新成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1964年暑假,学校抽调一批学生到部队锻炼,我们系的同学都在吴淞口江济路高炮部队。有一天,连里把当兵的同学集合起来,说是市领导要来看望我们。刚集合完毕,汽车就到了。仔细一看,下来的两位领导,一位是市高教局的姚力局长,另一位便是陈传纲。我们整齐地排列着,向领导敬礼,他们逐一和我们握手。当陈传纲走到我跟前时,立即认出我来,眼光中流露出喜悦而慈爱的笑容,紧紧地握了我的手。6 I3 B+ ~' i1 i( l+ ^5 c2 {! \) q% j
, d) Q+ L, H/ i4 O8 Z; S$ g
  最后一次见到陈传纲,是在登辉堂。1965年7月,按照市委统一安排,大学文科三年级以上的同学都作为工作队员到上海郊区参加农村“四清”运动。临行前,陈传纲向我们作了一次动员报告,他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和国内的现实,着重谈了青年学生如何在大风大浪中接受锻炼,与工农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有远大志向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问题。报告从上午9时开始,直到将近下午1时才结束,大家都认真地记录着,不时为他的精采讲话而鼓掌,没有人觉得饥饿和困乏。报告结束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 y3 |1 L; @5 k( R5 n- y0 _4 U+ ^8 [+ H8 ^% I6 K. P1 ^
  1966年7月,我们从农村回到学校。当时,陈传纲已于当年2月调到市高教局当局长。10月间,传来陈传纲含冤去世的消息,内心十分悲伤,我决不相信他是什么“走资派”、“反党分子”。这大概也是我在“文革”中“站错队”的原因吧!
5 ?5 S3 ?. v& s* ^% I6 a% R
% h9 C4 @7 A, l, J  作为复旦的一位普通学子,我和陈传纲接触并不多,然而,他的风度、气质、品格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催我奋进,鞭策我前行。' ~+ n/ S5 \2 O" r, w

0 {8 `5 \( y+ w1 G; p: R, ?2 e  (作者系68届中文系校友,长期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现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8 }$ h  o5 H$ a

; p( |6 o6 G6 S  (作者:汤漳平)  来源:校刊646期
0 N9 t- n# d7 D4 @# b% ]& M4 J1 F, ^7 |9 E5 U6 x9 Z& I
http://edu.sina.com.cn/y/news/2005-09-20/224844401.html! \: R9 g- |. x! g) g$ j

' @: p/ b6 V4 K, V( b&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05:18 , Processed in 0.1020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