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路:一月风暴——文革记忆* U) x: \0 J6 B0 e3 [
2021年4月6日
6 Z6 N. c) H6 X" j! `/ i 1 w2 b( r0 [) F- K2 l
图为:《丹东日报》1967年1月21日第三版,报道了本市八三一造反派“接管”公安局以及中共丹东市委表态支持的“紧急通知”。6 T2 ?. y* z. D- q
- K% `6 T7 H+ h: W K
(一)
6 S Z, z" r. O5 |6 q1967年1月,全国出现了“夺权”浪潮,文革史称“一月风暴”。不过,起初叫“接管”,后来,统称“夺权”了。
' |4 T0 c) q$ j3 n1 N
0 L/ b5 ], t! Z( M, X13日,《丹东日报》头版出现了令人醒目的套红字体:) q" i' R4 P3 r% H3 C
7 j% ~0 U8 e& @5 b" }丹东日报社红色新闻兵革命造反团
+ G# f: [$ K" a: X; T/ I
% V2 s, E$ J4 j告 读 者 书
' H* \$ Y. Q7 @9 n# y" I) \) S9 e
毛主席教导我们:“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揭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反过来了。这是一个大功劳。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从斗争中得来的,而马克思作了结论。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 ^6 F6 X3 U% J, t2 u" [
+ j+ g( ~ j7 V: i( C! e
下面便转入黑体正文——
5 z* S: H. @' W% V. b# ^. k/ r2 n" s6 o3 r3 `# W( o( {: |5 U
革命造反派战友们!革命的同志们!( k: J6 O5 `% l8 m9 q8 J3 m2 `/ X; u
: u! K/ M) C P3 V( i: G! o& { E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宣告:从一月十二日二十点起,我们《丹东日报》红色革命造反团接管了丹东日报,我们决心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一刀两断,我们坚决听毛主席的话,紧跟毛泽东思想,坚定地站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革命路线这一边。
, s$ J' h2 b5 |/ w P
# B6 y- B0 y) Z5 Y6 p& Y) w5 u7 S+ P《丹东日报》在无产阶级大革命的熊熊烈火中获得了新生,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胜利,是丹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胜利。# l/ u; T: ]& ^! n# o& J5 j
: g5 S, N j7 J$ Q
今天,我们《丹东日报》的革命造反派决心大造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反,大造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大造一切腐朽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反,大造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反,大反特反,一反到底,阻力在大,决不回头。8 s) E/ [7 a) _' a# d. e& l* M
# g2 l: K4 S$ W
小城的报人竟然一刀割下“党的喉舌”,如此“犯上作乱”,哪来的胆子呢? W1 s2 h9 d, D- l& D8 p) |
- O4 b9 Z1 g. W* L- S0 K( J( r
1月4日,上海《文汇报》社“星火燎原”革命造反总部宣布“接管”了《文汇报》。次日,上海《解放日报》社“革命造反联合司令部”宣告“接管”了《解放日报》。由此,揭开了“一月风暴”的序幕。显然,《丹东日报》被“接管”是歩其后尘。并且,与《文汇报》的“告读者书”如出一辙,只不过是将“上海”改为“丹东”而已。 结尾的九条口号也是照抄,“小报抄大报”这也是文革的时尚,当然是小丹东照抄大上海了。报纸一向“姓党”,如今落入造反派手中,读者感兴趣的是:它将会是一张什么样的面孔呢?《告读者书》做了一个亮相:7 z/ n6 `/ ]. y# @4 x$ N
: q6 b' H0 C0 m' |, H( ^( S+ w
《丹东日报》必须成为一张革命造反的报纸。在这场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我们坚决一边倒,最鲜明的倒向革命造反派一边,为革命造反派擂鼓助威,摇旗呐喊……8 Q, q; R; D8 Z7 ^
+ y8 b. l! Z. N# ^% {
(二)( F/ S7 a4 w5 k/ x+ F0 u( a
21日,“革命造反派的报纸”——《丹东日报》发表了如下一条“重磅”新闻 * N" `. J [- E' T4 a: {
$ X' H8 ?* S- m7 |, s无产阶级政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革命造反派手中
* U! e! e6 y" X3 E
2 W4 L& T0 G1 `3 B1 W. w2 d& ~全市革命造反派大联合接管市公安局1 x3 ~7 N: Z2 y5 k, p( g0 N3 M: _5 V
3 {/ F$ z& F) d5 U( N7 [$ {! a大革命群众热烈欢呼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新的胜利) M% l+ l+ ~/ n4 M: g
' ~7 q+ e8 r. y
本报讯:一月十九日全市红色革命造反者联合组成“军事管制委员会”对丹东市公安局实行军事管制,这一革命行动,受到全市工人、农民,革命群众、革命知识分子以及革命干部的欢呼,坚决支持,他们最热烈欢呼红色革命造反的革命行动好得很!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又一新的胜利,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8 o/ `0 @8 }8 N# d5 N
. g+ ?* u* y% a$ }# n; q0 q
文章报道了造反派从“查封”、“接管”以及组成“军管会”的过程。文中配有一张“本报记者摄”的图片,即公安局门前人头攒动,图下文字:我市红色革命造反者联合起来,于十九日接管了执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公安局。这一行动好得很!受到真正革命者的热烈拥护。图为群众争阅传单。yibaochina.com首发
9 s1 s6 \0 M- z' x% a
8 P% s1 Z7 j2 J7 P% x$ I7 y0 a9 W警察局,东北人叫“笆篱子”,据说是随“老毛子”的叫法(俄语)。中共进城后改称公安局,也比喻为“刀把子”。可是,一夜之间,“刀把子”被夺了,而掌握“刀把子”的上头却拍手叫好——
. I. j! A* J: f# v0 H) w
9 v3 G; A( l4 k2 N* Z6 d中共丹东市委紧急通知
2 O. D- U: x" Y1 h" f( b; \0 W
* |' o# e5 X# T0 @# R各县(区)委、各党委、总支、支部:
- g( n5 D. P, N s$ J: n0 A
* C1 ^2 S/ v( N9 P丹东市公安局几年来由于被一小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把持,在对敌斗争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一套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严重地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仍然顽固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违抗中央指示,利用专政工具箱,镇压群众运动,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对此,我市红色革命造反派于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九日十八时,正式组成丹东市红色革命造反者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丹东市公安局的领导权。% ^0 B$ T- a( Z8 u7 U0 c2 B
* _3 w7 K8 t, g) h: v
这是一种革命的行动,是符合党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的,市委表示完全同意并坚决支持。希各级党委立即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坚决执行贯彻和执行军管会的命令……0 ~+ l3 H# ?3 O z9 h
. l3 q& e0 H# k5 U1 T
“通知”的下半版是本报评论员文章《革命造反派的行动好得很!》,版面顶端是一行黑体大字“革命造反精神万岁!” ,左侧是条竖幅,有毛的头像和语录: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们不干,谁干?1 I9 J9 F) F8 |- D
* ]6 E! f; Y/ ^4 P- s9 a. b+ U中共的文件向来是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而“紧急通知”一竿子插到底,赫然于报端,可谓“史无前例”。如果说,“丹报”在为造反派的“接管”而“擂鼓助威”,那么,市委便是为之“鸣锣开道”了。8 ^* ~: Z5 V* A: _! M
: y/ Y* V& N- ]" {
(三)( j5 L: }7 P( |5 H% F+ X
文革年代,作为小城丹东的市报,一般头版、二版均为北京消息占据。所以,本市头版头条的“重磅”消息,也只能排在第三版了。但“言犹未尽”,因为,既然,造反派已经“接管”了公安局,并且成立了军管会,那么,总要“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便体现在第四版——
: O2 P* k* b. Y% {# y5 `: K: j9 I" g' d9 h) e @
丹东市红色革命造反者关于接管公安局的布告
6 }! i0 w" A p$ ^* M: D- d
! V8 r& P& H2 e2 c丹东市公安局由于被一小撮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把持,在对敌斗争和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上,竭力抵制毛泽东思想,推行一套修正主义路线,把无产阶级国家专政机关变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工具。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仍然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对抗中央指示,动用国家专政的工具,竭力保护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并且互相勾结,采取各种形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实行白色恐怖,镇压革命群众运动,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当革命群众对这一小撮人的罪恶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并经省委批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之后,他们仍幕后操纵着公安局的大权,顽固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刻意制造事端,掀起武斗,造成流血惨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8 X9 x( o, r1 y! }( z5 {/ l$ c" W1 h) k2 C/ B
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了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保护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我们全市革命造反者,决定从一月十九日十八时起,正式组成丹东市红色革命造反者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丹东市公安局的领导权,即日起丹东市区的公安保卫工作的领导,由丹东市红色革命造反者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8 I; e4 @% d0 a& o3 E8 t! P
5 \0 N V% e/ d3 ?0 @5 M
这是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引导下,革命造反派实行大联合,粉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新反扑的伟大胜利,是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手中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秩序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新胜利。/ [9 ]8 T* J: A1 v- W# {
) Y- ^5 @; W2 a2 l& R% Q$ t$ S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全市革命人民,红色造反派战友们,我们要在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进一步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手里,把领导权夺过来,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更加百倍提升警惕,严防一切敌人的阴谋破坏和反革命复辟活动,誓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胜利。8 t( c7 Z1 n, H3 m3 y
此布# A3 y: M1 k9 [
, m$ \8 U6 M6 Y b% O9 |) I! ?: _3 f5 E3 y" L* L
. p- B3 D2 y9 J+ e9 k$ u% w丹东市红色造反者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
+ q ]2 h* q& \; W' v {" k8 y! S% e$ c3 z' u' T, S/ \
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九日
9 y7 T+ O' {2 F Q, z
8 S3 i* I7 g$ Q% \5 {$ q丹东市红色造反者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9 B( T. r8 G9 r9 d/ _3 k9 t0 I
# Q# r; H. }$ R5 F$ m3 Z第一号通令
- m5 ?6 P3 I% A) D7 W7 x3 [7 S ^4 I- U! K, a9 ], z
一、丹东市公安局全体干警,包括治安、民警、防空、保卫、交通、看守等一切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军管会命令坚守工作岗位,不准违抗,否则,按军法惩处。
' ], D9 n) d- o' p; ]) A. k* V5 t
) F; J8 l" @" ?二、一切革命群众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警惕,协助军管会保持好社会治安,严防阶级敌人的一切破坏行动,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0 G0 K* j* O, B8 v" i5 D+ O9 r
9 C' x1 s" b; q1 V/ I4 \2 D& c: x三、严正警告一切阶级敌人。你们是我们专政的对象,只准你们老老实实,不准你们乱说乱动,只准左派造反,不准右派翻天,如有捣乱、破坏,严惩不贷。
% G3 |4 r& @+ e4 \. e; [: y# a9 k# y
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九日+ T$ X/ a [* ?! O D- I( @5 L
7 T$ C$ Z1 o3 H) }( N# K% ]. @
(四) b( y; t# A) H. a; G8 n3 I
在一月风暴的裹挟下,《丹东日报》、市公安局被造反派所“接管”,对小城而言是一场“天翻地覆”。大多数市民感到迷惑不解,自古以来,朝廷历来都是镇压“造反”的,如今却是“完全同意并坚决支持”,这是否意味着欲擒故纵,以待“秋后算账”呢?因为,朝廷是精通“权术”的,玩弄“群众运动”于股掌之上。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大都隔岸观火,优哉游哉,不肯参加群众组织,被称为“逍遥派”。这,在造反派的眼里是不屑一顾的,或者嗤之以鼻,因为,这把火是毛主席亲手点燃的,并且谆谆教导“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而你却袖手旁观,这岂不是对领袖的“不忠”吗?“忠不忠看行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这才叫当当响的铁杆造反派。当时,参加“接管”行动的有六十余个组织,其中有三大“领头羊”,即二中八三一,赫赫有名的学生组织;市职工造反总部,以工人为主体;市直机关红色造反团,主要由一些官员组成。由于二中八三一几乎家喻户晓,所以,市民习惯把这一派叫做“八三一” 。在运动初期给党委、工作组贴大字报而遭到打击的人,大都在八三一派组织之中。经过批判“镇压群众”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这些人摆脱了受压的困境,迸发了一股强烈的造反精神,所以,“敢为天下先”,掀起了小城的一月风暴,接管“笔杆子”(报社),又夺下“刀把子”(公安局),既有“擂鼓助威”的,又有“鸣锣开道”的,这怎能不让八三一派扬眉吐气呢?他们抬着伟大领袖的画像,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走上街头,尽情地欢呼,时而口号震天,时而歌声如潮,整个江城沸腾起来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也无论是机关还是街道,声援的大字报如同雪片,纷纷表示要和八三一“站在一起”,一时间,参加八三一组织的群众如过江之鲫。于是,原本是“受压”的少数派,一下子,迅猛发展起来,由六十多个造反组织增加到一百多个,颇有些势不可挡。
8 r8 A* e/ C" ^0 N% m b6 Y. d(未完待续)
1 s0 y) k, m7 h( o
) g H, S3 T/ V0 F2021年2月22日- q3 h3 R( m# p2 h; ^
1 b( i! h! Z3 U, n1 [1 Z" ^- P Q3 xhttps://yibaochina.com/?p=241435( @4 ~1 N4 W' z
( e, D4 r, t( ?7 x5 J# Y' ^2 |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