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5|回复: 0

傅云义 王友琴的故事鼓舞了我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2-10-29 0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和意志的应力分析》
! {8 t1 K+ C: X0 d
1 t( H# r5 i0 E! r* t) `1 G8 k) j! _6 k- S5 ?2 z, x+ Z% o

  j7 x" a5 t6 {4 l; p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作者是王友琴,文中讲述了自己妹妹的故事。
7 c" k' Y7 J% E  e8 s! A4 u
0 f4 X. P; E+ c- V6 T6 E阅读这篇文章的准确时间记不确切了,大约在89年前后的某一天,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曾给我巨大鼓舞和力量。
+ D1 S3 r5 _& P  ^* C& `/ T0 T  Y% u" w, q" y$ [* C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杭州郊区一小镇上的一家国营企业里,大约过了一年左右就想离开那里,原因诸多,最主要是不甘心工作的状态,后来真的离开是3年后的事情,在那里呆了4年。那时几乎每天都想离开那里,似乎多呆一天都觉得不行,可现在却时常怀念那段时间,每次乘火车经过那座小镇的时候总要站起来看那座小镇,直至看不见为止。当时我所能想到的最靠谱的离开途径就是考研究生,只有这一条路是自己有可能掌控的,但是考研的过程遇到了诸多困难,包括内心的、环境的,烦闷、沮丧,工作不安心。最解脱的时光就是逛书店,时常去,有时还在上班时间溜出去逛,终于有一天在运河边上的一家新华书店里遇到一本书《女博士生校园随笔》(北京出版社,1988),这篇文章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当代大学生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当时博士稀少,在那个镇上几乎没有听到过,我也从来没有想过博士会与我有什么关系,诱发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丛书”这几个字,我想知道一位博士会告诉我什么东西,就因为这一闪念读到了购买了这本书,读到了《道德和意志的应力分析》这一篇文章,文章并不长,13页,32开本的,在当时却是我的一个精神支柱。
  q/ t6 J4 x* L2 a6 f$ Y3 X6 v( d" E9 y5 ]# n- {
在此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妹妹的成才故事,姐妹俩都是知青。在下放云南边疆之前,她妹妹在北京圆明园内的101中学读初一。这所中学就坐落在我寓所的北面,骑车只需5分钟。她们在云南呆了6年,在原始森林里开荒、过着盐水下饭的日子。书中的故事和情节至今记忆尤深。 姐妹俩与其他六位知青同住在一个马棚,马棚原来只有顶、没有墙,后来因为她们入住,才在棚的四周围了竹篱笆,添了八张竹瓦床,两两相依。初到时写字看书就在床前摆条凳子,没过多久就在床底下蹭出脚印。有一晚,床铺剧烈晃动、地震了,八位室友都惊醒了,但躺在床上讨论“出不出去?”结论是既然不震了就接着睡吧。虽然墙是竹、顶是薄的,塌下来还是够呛的,但她们不跑。当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使我想起人在异常困难或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下,生死会置之度外的,会坦然面对死亡,这可能是人的一种极限状态。
+ H# z: G1 I5 c# o% g6 I5 E' v. R! Y. r
有一天,一位马棚同屋,收到来自北京的家信,告诉她们几个月前美国人登上月球了,此消息给她们震撼,作者说“难以忘怀”。大家似乎想到什么,但有没有说出来,“我们该做什么呢?能做什么呢?”,“空挡着一个知识青年的虚名儿,多数人却只懂得一元一次方程式”。“当文革结束,人们为艺术院校考生质量之高而欢呼时,也有冷静的人指出,这个现象其实饱含苦涩。当时青年难有别的发展前途,使人才集中流向文艺,但这一代人中失却一整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个损失是无可比拟的。”" v$ |- L% @, ?. @- q- Q, y% k
$ Y3 ~7 G4 b( ~
为了弥补,王老师的妹妹王友棋“居然从一元一次方程式自学至微积分、从ABC学到能阅读英文书籍,从老初一提高至大学水平”。同时钻研科研,自学《橡胶栽培学》、医书,在自己身上练会了针灸,甚至用缝衣针和顶针给人缝过伤口;制作百叶箱动、立风向杠,养蚂蝗,半夜起来记录温度,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忱。后来她妹妹直接考取了上海交大的硕士研究生,而此之前只上过五年小学和不到一年的初中。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教育,环境如此艰苦,盐水下饭、初一水平,经过自学却考取了研究生,后来又读了博士,从事海洋工程结构的应力分析和实验研究,成为国内培养的最早一批工学博士。我反复阅读这篇短文,从故事中我感觉到基础再差、困难再大、环境再糟糕,只要努力一定是会有希望的,况且我当时有一定的基础,环境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于是,重新鼓起精神,静下心来,终于考取了硕士,离开了那座小镇。2 b3 T0 ]& ?4 {1 R" G4 t( j
# Q% S0 J7 \, K
过来3年,又考取上海交大的博士,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就匆匆赶往包玉刚图书馆,去查阅作者妹妹王友棋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去寻找那篇短文中叙述的主角和故事。当看到方格纸上手写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的手稿时,激动不已,如同找到了一位老朋友。我复印了王友棋老师的硕士、博士论文封面和其中的几页,封于透明塑料内,并一直存放在自己的书柜内,以此激励。
; ?" q  ^5 ^" K% {4 C$ @2 @5 |- a# M$ o* Q
最近我才知道的,作者王友琴老师是79年的全国高考文科状元,在北大中文系读书,88年获得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这篇文章就是她在博士期间写的,她从道德和意志层面回顾了她妹妹的成长过程,文中说:“我和她,过去和现在,都不以为应该用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对一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格、道德、意志……”。在当时,包括现在,我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但那时我确实在文中找到了榜样和动力,一直心存感激。
) k5 u' z' a9 r1 \& ]2 L& [+ w8 C
3 a* R+ O  {& }8 E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216-622860.html
; k- i' J; q8 @8 d; ?2 f  a9 h0 d# M4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23:55 , Processed in 0.0850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