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0

任思蕴 程应鏐与他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31
发表于 2022-8-22 01: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程应鏐与他的孩子们4 T& ^' y3 Q" I7 G6 I3 `
# }1 i6 Y& x+ M+ m- [- x9 m
; G/ r/ F& T0 u; J! k* T
1 o2 @- ]: j+ V4 \: Y
--作者:任思蕴! P3 W) B' P, F6 s7 K
3 o  W. v7 k/ h1 ?' l
2 h( U: C2 n* i, H
. m& ~! X: P; C/ A/ Z0 _6 t
1938年至1940年,程应鏐在西南联大历史系学习,期间因沈从文推荐,负责编辑昆明《中央日报》的副刊《平明》,常与一些热爱文学的青年来往,这些人中,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宗蕖,“当时写充满了梦一样的东西的散文”。
4 M4 b0 o0 M) T6 `8 b1 J$ {( v
: {8 V* j1 v3 \' H) _6 O! A1986年,程应鏐与沈从文、张兆和摄于北京。
1 D  ~: p) r, i  P( i
7 h& I+ |$ z! o8 l! b" G. l% v9 i9 X1960年,与母亲、妻子和儿女摄于上海。9 q; I" g3 Y1 x, c0 \5 C, D
- h2 h- N9 C/ f; c  D

+ z0 _7 V) j- X1 E4 K; l9 J
' ~& a. `& T1 Y% J1945年抗战结束前,程应鏐夫妇的长子念祖在昆明出生。程先生为此写了一首诗--《真儿初生有作》,其中两句是“汝生才两日,我心即恢拓”,他内心想必是很欢喜的。抗战胜利后,他们辗转前往上海谋事,陆续又有了长女程炎、小女程怡和小儿程念祺。
1 m# ?9 t7 ^& H$ p& E8 Y, S& m
- i) ^& i! z' z/ R
3 T6 Z/ m/ M/ c6 o
我见到程怡和程念祺姐弟,请他们谈谈父亲。程怡一开口,就说:我爸爸一生一直喜欢的,一是他的书,二是他的孩子们。* i* m- `1 o1 t. ^* l7 x) y, F/ p$ H
7 X- l! M) |8 G, P4 b
& x5 w, n( \% R3 G/ X* \, k

* [8 \& Q+ F- E$ L0 v- ^& t值钱的书都卖了& v% w5 `. C" X& F
- V0 ^% Y: k7 W/ e4 J& N7 E+ e

# E) c- ^$ {) `( g! w- B2 e% a. k/ c" {& C5 u& R! z
在姐弟俩的记忆里,小时候,“妈妈不大在家,爸爸白天也不大管我们”。1957年反右风暴来临,程先生夫妇在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先后被打成右派,做父亲的一直受审查,做母亲的一次次下乡劳动;及至十年动乱,更不可能正常地照顾孩子。% S% D' C6 \, E9 \6 D% ~

7 R5 x; _9 ]5 @: R+ N+ {  v! C# Z+ A0 U9 i, h% W1 m

9 }0 o4 p5 @) G  f程怡带着弟弟成天在外面玩,穿着补过的衣服,脏得不得了,手也玩得又脏又皴。她印象很深的是,爸爸一回家,就抓着他们的手放到热水里。手皴裂了,热水上去是很痛的。“我弟弟使劲地叫,洗完手,爸爸会给我们抹上厚厚的蛤蜊油,这件事情他就算做完了。”后来,程先生老了、病了,程怡给他洗,就会想起小时候被爸爸抓着洗手的样子。
9 Q8 Y9 G" y, y9 y" z
$ p2 r9 u9 S9 A( |
% a8 r% M+ F: x# `* D) \! Q4 i  [$ O/ L- `
那段时间,家里的衣服、被子也都是程先生洗,他们的妈妈总不在家,那时身体也不好。程念祺说:我爸爸在外面派头很好,人家觉得他很大男子主义,其实不是,他平时在家看看书,事情也都是他做。
- x3 T$ w& }) S
9 W6 d7 G# h- h$ F, d打成右派后薪水骤降,三年饥荒来了,家里更是捉襟见肘。哥哥姐姐在学校包饭,程怡和弟弟在家经常饿肚子。当时家在师范新村(现延长路上的上工新村),附近有闸北公园,刚开始闹饥荒时,有一次,保姆把家里的粮票席卷而去,将近半个月,程先生只能带他们俩去闸北公园的餐馆吃晚饭,可以买些不要粮票的议价米饭回家,第二天给姐弟俩烧泡饭吃。" H- N& X* ]& }# n9 o  E0 }

0 D. j6 {8 C/ K3 z9 b+ Y' x& P" i0 D
" j6 E$ S& Y/ l0 }' m8 u
为了补贴家用,妈妈的首饰陆续都被变卖了。有个小小的翡翠鼻烟壶,程念祺小时候常听妈妈对他说,等他长大这个给他,后来也卖了,换了200多块钱。李先生晚年写过文章回忆:“我和应鏐风风雨雨的一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险滩,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考验。……物质的匮乏,让我卖掉了妈妈和哥哥们给我的所有首饰。我们唯一不缺的是相互间的爱和信任。”(《我当上了小学老师》)
  g; F6 u! R6 A! n" C. u$ E; T
; o% p& W/ ~+ A" j( S: \" @' e- c8 k' G
. ]9 j8 ^. g- s' t
接着,程先生开始卖书,陆续把他喜欢的书卖出去,好让他喜欢的孩子们有饭吃。据李先生回忆,“文革”时,已经“家徒四壁,连曾引以为自豪的四壁藏书,为了四个孩子的吃、穿、上学,早已变卖得差不多了”,也因此,对抄“四旧”都少有顾虑(《在那荒诞的年月里》)。
' c0 t' M9 y6 P' `7 K
* T* J7 Q1 E) V4 V" N1 d6 |& z1 s9 }- i0 z: ?
  \% x4 J3 l8 X" g
过年过节或者星期天,古籍书店的人骑着自行车到家里挑书。唯一一次,卖出一套书后,买了一套《册府元龟》进来,其他时候都是只见出不见进的。程怡记得爸爸还有一本宋版书,在云南地摊上买的,后来也卖掉了。
' C" _  q" G( w& h, b, @
2 ]% b8 J9 g' S: I$ l
1 R$ p# Q- Z* Q/ F& I3 Q( ~. \. n, V0 G' H% E) Z2 s; M- S( r
但孩子们是很开心的。“我就等在旁边。”程念祺说,“爸爸卖了书会带我们出去吃一顿。到洁而精吃砂锅,或者去成都饭店,总是点那几个便宜的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 B- R0 K2 o5 ~8 e2 R5 r

6 C/ S( P% b8 `9 P: j3 S" G+ Z% a2 `& b

! V8 N5 I+ g& W1969年,程怡和弟弟一起去黑龙江插队。家里能卖的书已经基本卖完了,真是山穷水尽,连置备行装的钱也没有。程先生想把一套胡刻本《昭明文选》也卖了,拿到古籍书店,店里人劝他:“你还是拿回去吧,现在卖,三文不值两文的,你也办不了什么事。”他想了想,又拿了回去。后来,是舅舅寄钱来,每人150块,解了燃眉之急。" D* ~$ u& L& j% m1 {
; o4 ^- p, R- O7 m% {3 m# B
0 Z5 ]- i) O% J- ~  g  U

5 z3 B# o4 [( X这辈子不用再求人
. `- M/ C! U6 O) s% l3 K' P* Y  w, N1 w. {' Z1 x& `) r% S
1 o! x8 ~3 \- t) n  u. H' \

: s/ V/ \$ J8 j. k+ y1 c程炎读初中时功课很好,因为父母的“问题”,考高中没能录取。她的档案被扣在上海师院附中,家人想去查,对方问:你还来找我们?言下之意是,你还有资格吗?: o" j' n+ B1 e8 F! N# a
5 L( `( k, L8 o" J

7 ^4 U! J% o: o, B% o  [8 v% B9 U8 ?0 \% |, p6 }0 X
程先生只好去找他的同学、当时的上海教育局局长孙兰帮忙,尽管“他的自尊心很强,一般是不求人的”。孙兰出面后,程先生想让程炎明年再考,觉得明年就不会遇到这种阻挠了。但到第二年,程炎就报名去新疆了。此前,大哥程念祖在1963年考上了北农大,因为那一年政策有所松动,而且他第一志愿填北农大,回避了北大。
, b# r  J6 x$ B# O& x* q0 w: G! i. s% I; m, a' r4 f# b

8 Z/ Y# p4 u( F7 X3 D0 R. j, A! C$ y$ H0 F
大哥没有碰到升学的问题,程炎却碰上了。到了程怡和程念祺时,大家已经都没书读,都去上山下乡了。他俩一个读了一年初中,一个几乎初中也没念,就去了黑龙江。
2 b0 y) u- L7 g6 q2 _% u2 a9 q6 Z, e$ r; p9 F& j% |

, j" J5 j& q) `: l6 U/ C. I% ^  Z3 |) v  d7 A- T
1977年,程怡已经按政策回到了上海,在商店里工作。“文革”时期中断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她报考上海师范大学,而且语文考得特别好。和她一起考的还有几个小孩,都过了分数线,但都没能录取,因为都是右派的孩子。78年,程怡不想考了,她觉得自己总是碰到这种事情,考一次,受辱一次。“想想看,我爸爸他是个读书人,可是一次又一次,自己的孩子却不能正常受教育,他心里别提多窝囊,多难过。”$ }1 ?& J. U' Z( d; v$ J; |

8 |+ |1 [$ ]/ y4 G! O- T4 r
* [7 _# S& k% |9 d6 W$ o4 A! ]. t8 [# N" T7 p( N
1978年底,程先生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改正错划右派。次年,程怡和程念祺一起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据说这是程先生晚年最幸福的事情。两人都清楚地记得爸爸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不用再求人了。) b; I0 @! c" Q' M- R% q

, {& M8 x: h; @9 y2 W/ p3 j8 Y! k
* ?8 o# {1 c% w7 _$ z4 _# o  M' K
在程怡心里,若谈读书的事,哪怕是随意聊聊,爸爸也是一位可以像好朋友一样一起讨论问题的人。有一次,她看黄节先生的《阮步兵咏怀诗注》,《咏怀八十二首》里“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这首,前面一段写着,嵇康死了,所以阮籍才会有那样的悲愤。她问爸爸:“这话不对啊,我看陆侃如先生的《中古文学系年》,嵇康死了半年后,阮籍就死了,除非你能证明阮籍的这82首咏怀诗都是在半年里写出来的。”她有点小小的得意,觉得自己“真的抓住把柄了”。程先生笑她:“哎哟,你好像还真能看出点名堂来呢!你再去仔细看看,嵇康到底什么时候死的,有明确的说法吗?”程怡再去看书,发现嵇康卒年确实没有明确的说法,不同的考证,要相差8年。0 T9 u# |" K4 Z1 p% _

( y) L! T: \* l+ b# ]( ^- L
9 G; B4 ]3 v! ^9 A4 D& u- ~+ }9 d& P) o' m' D
程先生的学生虞云国说,这看上去是讨论文学史的细节问题,却有先生心境的观照。“他的日记里,在57年以后读阮籍,是把自己的遭遇、心境与古人对照起来的。”程怡觉得爸爸太能忍,遇到有些人、有些事,实在太不像话,他也不发火,什么也不说,忍着。她很不以为然,对爸爸说:“你充什么忠厚长者啊?”把程先生气得不得了。
6 c9 Y& t2 {) f6 _5 C) r2 m. S; L3 X4 l& ]# \* x

0 G% {) r( C0 M
& ?- y/ P! N6 ]$ U野性: Z4 f, W' _7 a( p4 M. ?4 ~/ S
9 I5 V* g& b) K; h+ S! [0 f

, U# M) o! ^# E+ K2 D& `! P* P- d* |! L+ a- P
程先生年轻时写的文章里,自认为:“我的不羁的性情,家里人都知道。从小倔强固执,遇事不容旁人干预。”(1940年《母亲》)他的“忍”,仿佛也不是天性如此。4 Z) Q" p! @7 ^1 f8 u8 @# @1 V
5 {& [" n  j9 I7 }( Y
, L' s6 H' }: w0 G  L: O

8 Z& i9 I( ?7 p( w数次政治风波里,有几件事,程念祺记得特别清楚。% d* S, V2 A& E0 t: `; ~6 ^
7 W( G; o7 E6 B+ x/ ]: J9 x1 Y
# J6 {+ B, T: s

' F5 A1 e' X7 @4 j: u; T- M一件事是听说的。57年反右派开始,程先生被污蔑。他在楼上办公室一拍桌子,楼下办公室的日光灯“哐啷”一下就震落了。程念祺当时还在读小学,听了这些议论,幼小的心里,“对父亲甚至很佩服”。
/ r- P7 \# l  K1 y+ x
& l: e% Y! l2 L# d7 a& N2 J- q3 v- ~8 e+ d. M0 V8 ~  I9 y

3 R* E. H7 P9 h. w# q$ f另一件事发生在“文革”中。1963年程先生写《南北朝史话》,1964年写完,但因时局不能出版(按:此书“文革”结束后才出版),预支的300元稿费也没有要。造反派却无中生有,说北京出版社来信,要他交回预支的稿费。程先生自“文革”开始后就受尽欺凌,每天要写交代,还要面对此种无事生非,心里是非常恨的。: F: H- I. Z6 \8 ?4 d

  ]# U* t! @" x8 {1 k- N: n4 C+ ?/ `- ~8 }5 n
* [4 t3 B$ U( r/ \1 G2 q# n( |
“爸爸和历史系的魏建猷、张家驹两位先生一起,给造反有理兵团写了一张大字报。写完了,也没贴。是妈妈在旁边一直催,让他们赶快贴,赶快贴。”总算贴出去了,引起轩然大波。“造反派聚在这张大字报旁大骂,还用毛笔批道:不许右派翻天。爸爸看到了,走过去,掏出钢笔,在上面写了‘留下你的狗名’。”9 F9 t6 M5 T; f  v% i8 p( W

& v8 M3 A' x- E3 @3 F/ u" S  Y( f( a+ _$ v* C* u# ~/ I

6 P1 ^5 S+ L, r) s3 B这当然是要吃苦头的。造反派把他揪去,让他站在高凳子上挨批斗,打得脸上出血,还把红油漆浇在他头上。回到家,程念祺看到爸爸这幅样子,“呆掉了,都要哭出来了”。“我爸爸笑笑,说,这帮王八蛋,把我搞成这样。”程先生指挥儿子去漕河泾买了四瓶去油渍油,又让他去把张伯伯叫到家里清洗干净,说张伯伯住校外,这个样子,下了班如何回家。叫来了张家驹,程先生又让程念祺来来回回地到学校老虎灶去拎水。这件事情是程先生挑的头,他说:“是我害了你张伯伯。”: J+ V- b# {2 r+ ^1 `& L! n- U  d# D
- ^6 b9 @8 S0 [) |
4 h, c( ^1 G- H7 j$ |
4 n$ N# _. \- b; w
凡此种种,程念祺一直觉得,尽管父亲看上去文质彬彬,完全是个绅士,实际上却很有点野性。从1957年9月起,程先生的日记称《严谴日记》。他当时“认罪”态度已经好了,承认自己是右派,时时严厉地自谴自责,所谓“严谴”。多年以后,程念祺才看了《严谴日记》,看了,又觉得做儿子的是不该看的,看了实在难过,知道爸爸那时实在可怜。
8 f5 V: D0 T6 }0 D' x2 L9 D  z* ]$ E* \7 y) `7 _5 B6 I
程应鏐夫妇与张家驹夫妇、魏建猷夫妇。$ |9 x, z5 Q- }! G2 X9 Q+ U" \! i7 {

' j$ g7 X5 j5 I8 d# D9 h: m
) u& K# D1 \8 I$ a+ l! t) g' w# ?/ p$ G0 T4 |
程先生41岁被打成右派,他的妻子也受牵连成了右派。程念祺是这样形容妈妈的:决不自轻自贱;从不世故;性格中有与生俱来的顽强的“自我”。所以,她不计后果地宣称:“如果程应鏐是右派,我也是右派。”在社会主义学院里,负责改造她的人启发她向自己的过去告别,也就是“要在思想上和丈夫划清界限”。她觉得自己“没有这样高的觉悟,也不愿委曲求全”,并且“不能讲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的话”。这就算改造失败,她被打发到了乡下。
4 V* r  t; j$ S+ ~! H2 w
! m- q+ G; ~. N# {5 j0 E$ i+ @& L) Q4 h

5 p" ^1 k( O8 v9 ?! @程念祺说,“文革”中爸爸碰到事情,妈妈是从来不劝着他的,反而老是在旁边怂恿。师院附中的红卫兵很厉害,会打人,魏建猷先生到程先生家里躲红卫兵,甚至要呆到晚上近11点。红卫兵跑到程家楼下来,要找魏建猷,他丝毫不见爸爸有一点慌张。至于妈妈:“更凶,更厉害,她就在楼下拦着红卫兵,不让他们上去,说,我和你们师院附中的红卫兵没有关系,你们是夜闯民宅。”
* M) j; }' D6 }8 H& Y4 P- _
. M2 O: m0 o, E' F% f; S3 j0 q1 z. l6 j( w. y3 P& ?2 p
- t8 [, b& B* D; g; C5 N
“李先生是个性很强的。”这一点,程先生的学生们也异口同声。所以,程先生既为妻子每受自己牵连而倍感自责,更要担心这般孤勇刚烈,会招致更多无妄之灾。在日复一日的“改造”中,他自己的确是慢慢学会了忍,他妻子却一直活在那个顽强的“自我”里,没被改造过来。这“自我”,令他欣赏,尽管也令他担心。6 v4 X; I5 B2 N1 ?
; G2 |' E+ ]8 o, ?% i

1 H+ C! I7 t, z- Q7 |$ e2 X' o9 p6 T- I
程念祺说,妈妈性格真是很拧。“她在家里是乱来的,爸爸一般都不响,一笑了之。等爸爸真的急了,吼一声,妈妈就不响了。”还说:“妈妈既不漂亮,也不会持家,有时还不讲道理,但是爸爸和她一直感情特别好。”正如李先生自己所回忆的:五十多年相濡以沫,即使在那荒谬的年代,我们相互支撑,从未背叛过对方(《我当上了小学教师》)。% ^. ?  Q% `0 r' U4 T. l

+ U) A9 Y- t& x: @  o, c1947年是程应鏐夫妇来到上海的第一年$ {! N7 m8 Z) H; S( a' p/ n

: D2 |" }; E9 T, @& P, C2 y1980年代初,在上海师院历史系前。
5 g. c/ w* o! p& `! ~" M" [, G  B* o4 n# d" ]/ k* W4 D

+ w$ H% Z8 J: Z, G$ o  V9 k& U4 D4 {) b: L
老友见怜' \3 a! v8 M* Y( O4 a

0 o; a& o: m% e0 k* E
  J6 j* v. o! T$ ~& u- F4 z" ]8 I* l. H% \! @* @$ q- I, u
程先生写于“文革”时的交代记载:“五七年以后直至六年摘去帽子,我除了和我的母亲,姐弟通信,和一切朋友的音问俱断。”% N. j: m) p+ w" y7 t& J. n
% _. L5 p# u5 @! E/ F4 k& J
. c9 G6 O/ E- A( Q4 P8 \
+ F  v: i" D. q; h. d" a/ q' [
1962年,他们全家搬到上海师院(位置在今天的上师大)东部宿舍。这之前的住处远离单位,对周遭的态度体会不深,一搬过去,第一天,一些孩子就用土块朝程先生丢,一边喊着:“老右派,程应鏐。”
8 J# o$ n0 r9 P! h$ U5 q/ J8 M- l. V% G  o2 F! E) |& u0 d: g* V
程先生不断被批判,如陷孤岛,唯一的退路是书。68年以前,他在一个生产队里劳动,白天送蔬菜、拉砖瓦、拉粪车,到了晚上,“和妻子一灯相对……唯一可以排闷的,便是读书。从中学开始便已和我结识的《资治通鉴》便成了我的精神情侣,慰我寂寞。常常是坐在破沙发上,翻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读下去,忘记了一切”(《至乐莫如读书》)。这样的日子,生活过得“昏沉而宁静”,因为“人们都远远地避开我,仿佛避开洪水猛兽”(《永远的怀念--沈从文先生》)。
0 w; ?, J$ C( P1 U" a( J5 p. B; I9 X2 v, j" p  i
% B  @; g% a, X+ V; Y

0 t" D) Y) t5 o" e+ @6 s1 N朋友也不是没有。程念祺说:“爸爸这个人呢,还是有些好朋友的,他当了右派,真正的好朋友,他常常提到的那些,还有燕京的同学,都没把他当外人,还是对他很好。”
( J& R& k7 x1 [8 L! S$ U8 [4 f
, e2 O3 j# L( e! ]8 P8 `

0 ?% t3 _; f+ A' e2 N8 j0 |, V在上海师院,程先生和魏建猷先生、张家驹仍保持了私人往来。57年他被批判,发配到资料室,历史系决定让魏先生接替他当系主任。魏先生专门到程先生家告知这个安排。这件事后来程先生对程念祺讲起过两次。程先生去社会主义教育学院接受改造,“学业”结束回来那天,中饭也是在魏先生家里吃的。魏先生并不在乎他是个右派。
1 d6 _0 v1 R6 I/ ?# b, L: n. v

2 W7 @$ L; D1 P* F& I1 w* U# B: G- s+ q2 w, F
程炎在新疆阿勒泰,关节炎很严重。程先生寄钱到北京,托熊德基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在张家口买一个皮筒。熊先生把钱又寄回来,说现在买不到好的皮筒,自己有个旧的,就送给他了。而熊先生寄来的皮筒是新的,实际上是他买给老友的。! i8 s9 X/ \- e" q. m4 o
* v% j- |6 z: y* z4 W

: \. }3 y6 B, V: i6 m& q6 b  T/ n- m$ X( e- n# u
1963年,因燕京的老同学周游(《北京日报》首任总编辑)向吴晗推荐,程先生开始写《南北朝史话》。他回忆说:“当时,谁都不会发表我的文章,更不会出我的书。由于老友的见怜,要我在一套《中国历代史话》中选作《南北朝史话》。”(《南北朝史话·后记》)
' \. c2 w& R: E# Z) f$ W; k' w( w0 d2 _4 Q9 q9 W
. q2 @5 a9 y) v0 d1 u/ ~4 }6 v# F; M

) |2 o, f' }+ C! ]! y后来周游先生也被打倒了,程先生很关心他,有一次程念祺去北京,嘱咐他打听一下周伯伯的消息。程念祺迂回辗转地打听到了周伯伯家里地址,尽管知道爸爸和他关系很好,但是,由于从小的处境,要去敲这种高级干部的门,还是比较忐忑的。敲开门,周先生问:“你是谁?”“我是程应鏐的儿子。”他马上变得很热情,开心地朝妻子喊:“罗雯啊,应鏐的儿子来啦。”& M) N7 ^; y. c: _

, r  v& s2 |+ R7 l% k3 f- g# w4 O. @' R- L" i
* t. `1 Z: i5 I# h% `/ n0 z
当程怡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上古典文学课程时,她逐渐体会到,在人与人的交往方面,爸爸和韩愈是很像的--彼此有倒霉时,有风光时,而老友之间的交情不会变。“从爸爸身上,是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秉性的。”- I# n( `3 E$ `) z

( L! c' ]' h4 s' {! S) z6 e
6 O& @! |* s3 J
/ b: V& M1 H. x* H  G4 P, N程先生晚年生过几次病,程念祺陪伴他时,才听他讲起一些往事。比如,有一次他上街,在车站,突然有人拍拍他肩膀,叫:“老程!”回头一看,是谭其骧先生。这是57年以后了,谭先生遇到他,还是那样热情。
/ I" m. m$ g6 L9 {( F9 B6 K
3 [& \8 ?% `3 a
: y9 B& o8 O: W/ a3 C) N: z' V- m
! K. i- y, f6 Z从反右到“文革”结束,二十年恍如一梦。程先生记得牢的,都是这些小事;这样的小事,他一辈子记得很牢。* U$ ?" Z) D' q0 N

0 W" s% J7 |+ W0 w: B2 e- Q3 n6 k+ \7 Z2 U

0 m! _. f! x' h2 \故乡7 T  ~! Z: Q5 N2 i

4 N9 E0 e) T* S1 k) Z+ f8 c+ y# x# T9 }6 Y
0 W8 A, i2 j  A6 `% x/ T
1984年,程先生69岁,在《甲子新春试笔》诗中写:“三十四年渡海客,可堪更忆故乡人?”从1947年到达上海,到1994年去世,程先生在上海度过47年。他是江西人,讲话一直带着江西口音,也常常回忆故乡。: u' w8 {; e7 Z* V& o9 d

+ u' @; W! f4 W7 N
0 N7 O$ {" |9 S  K- U, j% {/ S) M  e! c$ u
程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蛮子》。蛮子是他家族中的一个小弟弟,样子有些粗野,但程先生直觉他“心很深,小小的灵魂一定有点不平常”,并且,“他那倔强朴质的乡下人的性子,很使我喜欢”,所以总是企图亲近他。乡间担心日本人要打过来,人人如惊弓之鸟,大人也不许孩子再唱“打倒日本”一类的军歌。蛮子却很固执地要唱,挨了母亲打,抽咽不止。程先生替他擦眼泪,鼓励他尽管唱,他们“就此要好起来了”。" }' S- q3 i- \4 f( [

% ?& h# T9 f6 A5 {0 C# C8 L! \5 e+ j7 X, `9 t4 p, K/ z* d. f

' g- E- \0 g! c) Q4 q, u" F蛮子后来到上海来,在程先生家吃饭,一个脚就架在凳子上。程先生看着他,只是笑。孩子们觉得这个“蛮子叔”很奇怪,后来看了爸爸写的文章,才明白他是想起了在故乡看到过的蛮子小时候的样子。程念祺说,只要是老家来的人,程先生见了都是很高兴的。3 \1 T( |: F8 N9 ~

. \  Y3 r  g! E$ S0 z0 U& I: i- t0 ^; i. r4 P

! T5 f$ V! h: H4 w9 I程怡小时候听爸爸讲赵匡胤,程先生念成“赵quang胤”。程怡到了大学里也这样念,同学们哈哈大笑,说她念错字。“怎么可能错呢?爸爸就这样念的啊。”后来才知道这是江西话。江西话里,k打头的字会念成q打头。程怡的奶奶姓“况”,她就自称姓“quang”。陈寅恪先生也是江西人,“恪”念成“que”,可能也和方言发音有关。( a+ M2 W* w) f" r
+ q$ L( a0 w( Z) Z: V! Y( z

6 V: j6 L2 u, [+ ?- U* ^
- b. S9 c, w! j% M) R% x  I6 W9 \程先生缠绵病榻时,医生嘱咐他最好唱唱歌,气道能通一些,对身体好。据说程先生声音很好听,唱歌却不擅长。他遵医嘱,躺在床上唱,只会唱两首歌。一首是用日文唱的劝降歌,这是他年轻时在八路军宣传队里,两个日本俘虏帮助他们进行反战宣传时教唱的。另一首就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完全用江西话唱。' i# d3 ~6 y- i  G1 t
) {2 r4 g3 k0 S" a3 V* d: @; @

6 O4 `9 K' f+ R; m$ U0 V8 k  H7 V* R  F  s9 I  ]7 e2 f
程先生是1916年出生在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的。他的家在土库,是一处栋宇连绵的豪门府第,他5岁即入读的私塾就设在家中的望庐楼。程家祖上有过“一门三督抚”的显赫,太高祖程矞采及同族的程焕采、程楙采皆官至总督或巡抚,盛极一时,始建土库。程先生正是从如此高门巨族里走出来的“程家大少爷”,尽管他对这些,并不曾在意过。而对故乡本身,他始终怀着深深的眷恋。在他笔下,有故乡的山水、清风、雾霭、星光,有渺小却坚忍的乡人。他在家国沧桑时远行,四海漂泊,这些离乱中带不走的,都随着他的记忆,到了远方。
1 B# k3 O6 a4 }4 x( ~' c) f! O+ v5 g4 x& K0 _

/ `+ ?8 |0 y2 j( f7 x$ n3 j$ Q3 A; I. N: B# P0 y9 ]9 I
转自《文汇学人》
  l& R2 G7 ?8 u3 u/ x% O& C8 L7 Q" |5 b) }3 ~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4&tid=3730
9 Y% f9 t$ W8 W! _& N- C/ E
/ O# g% F& m,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0 06:09 , Processed in 0.1027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