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51|回复: 1

工农兵学员丨钟志民:为反对“走后门”退学,40年后称无悔

[复制链接]

155

主题

174

帖子

864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64
发表于 2022-6-15 02: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农兵学员丨钟志民:为反对“走后门”退学,40年后称无悔
# a' ~3 B& B- G/ |: c. B5 d$ ?6 o+ u0 v  @/ ?
作者:徐天# H0 }: e# T: T0 B. T9 \
来源:新三届
$ R  `0 z0 }; L/ B6 n$ e. E3 A原载:《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8月7日
6 V) ]( S5 b, r( t6 P7 p# b6 \4 K1 J- S0 p7 P& E* A( m( s( Y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为题,刊出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钟志民的退学报告全文。姚文元亲自操刀写了编者按,大赞其“向地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一时间,退兵退学的风潮席卷而来。
( Y/ [- K/ ?7 b2 N# N: ?" a  J/ P" W4 C1 J* H2 v
此后,不再被运动需要的钟志民,在一夜成名之后,又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退到底,再也不见。2013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对其进行了采访。他对记者说:我不后悔!1 {; E( Z* F3 m( F3 A0 o4 `

+ D0 x2 s5 D& ~, R+ k& i
! u  ]; `+ A5 B
: F! R4 ]7 _! A( b- f' @197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以当年一号文件转发了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批孔批孔”运动在全国展开。0 X* Q! H$ L' C5 `' T6 u4 G

' v, V6 G3 Y" u2 Z" G同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为题,刊出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钟志民的退学报告全文。姚文元亲自操刀写了编者按,大赞其“向地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4天后,《人民日报》再以头版头条刊出相关报道。
3 m1 Y/ f- r- W. b. I& a& _0 ?. {/ T+ u- ]1 i. Q1 w. h1 Z, B" b

6 `$ o9 `. w+ \- I# A) U省委机关报转载《人民日报》的《一份退学申请报告》3 V4 \% m8 g! R& L
/ D3 U3 L/ _& G7 ~8 g
一时间,退兵退学的风潮席卷而来。矛头对准周恩来的批林批孔、针对老干部的批走后门,三箭齐发,如同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再次到来。
0 T2 L9 i) D" p; P4 U; k- t' Y7 ?4 A+ J+ z
2月15日,毛泽东做出批示:“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中共中央下发了八号文件。由此,反“走后门”运动草草收场。
. w% g0 x: r+ k2 p* o
- L1 d& E3 x; t0 O; F$ ^, \* l0 u! N南京大学政治系党总支书记、钟志民的班主任胡福明听到传达后,觉得莫名其妙。“你总不能说,就算好人走了后门,这事也值得提倡吧?走后门就是应该纠正的。”今年78岁、后来担任过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胡福明告诉记者。& k3 L# Z) F4 i4 M; Y9 ]  G. w) m( R

! \2 `! L1 U% A. m: Q他开始意识到,不是领导人的一切指示都是对的,3年后,写出了开启思想解放运动大幕的雄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光明日报》发表时改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m9 k+ S6 S" s5 j4 H& z
+ j. l+ J2 U# \5 y" G% |而不再被运动需要的钟志民,在一夜成名之后,又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退到底,再也不见。
& U1 ~, c% ~& Q6 L" E# u8 r. M: F
" q- r1 W0 m) P7 `1 P3 L& `2 B0 N40年后,记者在云南曲靖见到的他,语气淡定,常带微笑。# c$ i7 u; S* Z

  \5 r) f; T( u" Y1 G多年来,常有人打听这个一夜消失的典型,尤其是电视剧《血色浪漫》上映后,传说男主角钟跃民就是以他为原型的。但是,他从没有回应和接受过采访。现在(编注:2013年),他已届耳顺之年,任总经理的燃气公司也已步入正轨。这是一个对的时间,他觉得现在可以说了。
  [; C, M& a3 e1 |/ h+ l9 }/ U" X, d( m1 ]

5 N$ n0 a* B% r0 t: w4 a2 R1972年,北京一所高校的学生。从当年开始,根据之前试点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经验,全国大学招生开始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
  y3 `2 _4 T2 m6 m& v5 Z2 I4 ?) H. L! J7 Q2 i
“他们整个感觉
- R7 e' F  D6 @  I8 a0 x8 Y% s3 Z
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 S" _. w6 _6 D, h0 C; v/ Z

& k$ e% ]3 {5 q; t$ e4 \1972年,在文革中停顿的大学招生工作在全国恢复。根据之前试点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经验,高考制度被废除,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两到三年。0 I  ?  X1 r) F  C. l$ E: h) h
& p; I; \* u- Y  a9 L& K' I
陆军第26军76师的步兵班长、20岁的钟志民,请求其父、分管干部工作的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钟学林,帮他上大学。  ~% p  ]3 ]2 t4 X: K

" X( Y- M1 y  g一开始,钟学林不想搞特殊化,没有同意,但经不住儿子的多次央求,还是给军区政治部干部科打了电话。钟志民得到了所在师的两个推荐名额之一——这原本是需要基层推荐、师里审批的,被南京大学录取了。/ Z/ n) Z: o) W/ T
# @  U. s+ C/ T/ x7 p2 m. n
开学前,父亲问他想读什么专业,他说想学哲学。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社会制度为什么是这样的?我希望搞明白。”他告诉记者。
* C2 ]' Q; @' E6 u+ \, l5 q/ K1 R
1972年4月,钟志民来到南京大学报到,成为政治系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发现,班上30个同学中,有七八成是部队来的,其中三分之一是干部子弟,地方来的则多数是革委会成员。
, p+ W8 e6 r" J7 ?+ @8 B
0 I1 {7 Y6 z3 f7 l3 f6 W3 q他的班主任,是时任南京大学政治系党总支书记胡福明。这是南大招收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也是文革开始后南大首次恢复招生,全体老师刚从五七干校回来。终于能回归本职工作,大家都非常高兴,对这一届的学生投入了全部的热情。2 d* Z$ c+ k5 ~0 u4 l9 q% v

1 ~, w. h' J) b9 V: m每天晚饭后,胡福明都会从家中步行到学生宿舍查看情况,很快熟悉了班上的学生。不久,他注意到了有思考能力、好问、勤恳的钟志民。
9 B1 S& X$ N/ |. b" Q/ A1 K% }' s! e2 j# {6 v) q
他知道钟志民是高干子弟,但并不清楚他父母是干什么的,也不想多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 W: }* _7 j) |/ _7 l
, {6 L' [2 c% S8 l5 F住在钟志民下铺的兄弟,叫谷嘉旺,是老三届的知青,比钟志民大3岁。因为笔头好,他受到公社书记的赏识,得以被推荐上大学,并成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他告诉记者,学校里干部子弟非常多,而且很好辨认。“他们穿着军装,而且整个成长环境和农民不一样,长得人高马大,气色也好。整个感觉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b# h" s/ v0 [) X

$ q# l7 z3 X' {有一次,钟志民从兜里掏出一块巧克力,分给了谷嘉旺一块。第一次尝到这种普通老百姓闻所未闻的东西,谷嘉旺知道了,这个同学的出身很不寻常。& A2 E, P( r/ Y

: f" C. @2 e6 A/ o5 e# z6 y( M不过,钟志民从没有对人谈起过自己的父母,也从不炫耀。有一次拉练,谷嘉旺睡在上铺,不小心摔了下来,手腕肿了,钟志民就替他洗了一个多星期的衣服。
% S6 h4 Y. D" Q0 T
8 a& j% z# Y7 d) g5 L# E3 L# u- b6 ?' T; ?1 z' {3 w/ Y
“我错了,我承担,我改”

8 h5 d. e, [6 K- s' E" Y( D4 ?
) E( {, V/ b$ T/ Y5 e* C/ `; y为了给这些初中甚至更低文化程度的学生补习,南京大学先进行了半年的高中教育。钟志民感觉,知识在“膨胀”,熄灯后还经常一个人在卫生间里看书看到一两点。
# x1 {3 f' z8 y; m" S3 e7 p7 K
% E. B; {% e- r1972年年底,正式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
- g' _" ~1 f4 O; Q, \1 f9 _! p* h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钟志民逐渐觉得,他们所学的19世纪的古典理论,和20世纪中后期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文革的现实严重脱节。谷嘉旺也告诉记者,这种想法当时普遍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朦朦胧胧,却表达不出来。
' }( U5 ~' ^6 \/ u5 k% o$ ^4 y9 z8 I% O7 L! y- J* d
宿舍的同学经常交流。谷嘉旺注意到,钟志民说话谨慎,都经过深思熟虑,但却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如对教育改革,他认为带有竞争性质的高考才是选拔学生的好方法,现在的方法不够合理,需要改变。3 `- w# J+ m% l/ J6 Y: }9 r

7 P& ~, {4 a9 t; [; q3 K因强调“文科要以社会为工厂”,政治系的社会实践很多。1973年5、6月,他们去南京凤凰山铁矿搞“开门办学”。期间,传达了《毛主席给李庆霖同志的信》。
- X1 \" @1 k& N0 Z: W6 w: ~: c) ~7 }1 i
( [4 P0 f+ j" \' B

) V; v! z2 U4 k  q2 w福建莆田的农村小学教员李庆霖给毛泽东写信说,“当今社会走后门成风,任人唯亲”。自己的儿子插队后最起码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反之,一些干部子弟下乡没几天就被招工、招生、招干回去了。毛泽东回信说:“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 M" Y" x* S  [* v$ U7 C3 S) S6 L# W: |, W) t
传达时,群情激奋,让钟志民颇感抬不起头。
2 {$ {& B! g; c, P0 q, K' N+ \) ?8 w3 T1 a7 D  g9 b1 }, x
钟志民前20年的人生,都过着普通人不可企及的特权生活。1 r* @" ^* W" t* V) s8 K
/ d( D6 c/ J4 n5 ]" R" K
他的父亲、时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钟学林是行政九级干部(十三级以上为高干),每个月工资250多元,母亲是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的正处级干部,工资150元,家庭月收入是普通家庭的近10倍。2 E6 D: {+ u& }: S" X
6 ~  w* m, n, [4 x- ]+ V+ m
在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凭票供应的时候,他生活的军队大院却有特供的物资,如肉、牛奶、巧克力等,敞开供应。军队高干家庭住着独栋的房子,配有专车。他曾有一块400多元的手表,不小心弄丢了,他毫不在意,母亲又给他买了一块180元的。/ V3 q* b  i" d8 y3 d* q  p0 `' Q

( g' q( ?$ }7 s# j不但上大学,钟志民当兵,也是走后门的结果。- \. }* m# Q' [/ [1 k& b- t

4 }, l$ b+ @5 J2 V4 D- L4 B" P1968年10月,他从南昌第二中学毕业,上山下乡去了江西瑞金县沙洲坝公社。没多久,全国征兵。他找了县人民武装部的一名政委,对方为他从另一个公社调来了一个名额(本来该社一社员已体检合格,即将入伍),结果下乡不到3个月,他就入伍了。
, `$ e, V" _! @% K
: K9 F  }4 }/ y2 X; X! \3 }其实不仅仅是特权阶级,当时走后门已经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 p8 {& G& c; U, M! e3 x, F4 x0 y2 r2 d
胡福明还记得,从吃的到用的,从菜场到百货商场,人们都想尽办法走后门。连买几个西瓜,都要去商场的营业员那里走后门。一切的社会关系,都被动用起来。
7 a  ~7 i' ~& ?- m) y) t3 r  E$ c' k
' e5 z/ }- U  s& O+ Y' |2 |胡福明和其他老师都在不同场合谈起过,对走后门一事的厌恶。他们并不知道,钟志民也是走后门来的。
) r/ M, C2 x7 b1 k9 M9 s. X6 [+ V2 G
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刚到大学时,他曾想给部队写信,说“决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想到自己不是组织推荐来的,一直没有勇气写。现在又听到这么多的议论,血气方刚的他,第一次冒出了退学的念头。3 L7 ~6 ^! ?6 k. d5 X4 A" b
) V& @7 h) x% s0 k# @  p( \
“我觉得我还年轻,退学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人家都看不起这个事情,我就要站出来说,老子就是干了这个事,但我承担了,我改。”钟志民告诉记者。! p5 \* c& o6 B( h

6 J. t( u+ I3 ~, h4 a对于退学之后去哪里,钟志民却有些茫然。他当兵也走了后门,要退就该退回到农村,但扎根农村之后,生活怎么办?而且,还有“个人问题”没有解决。- W; `" a5 l& h0 A& A+ J
( v& v. M- n) e$ p' @3 e/ J
此时恰逢大一结束,钟志民特意买了一条烟和几斤糖果,想去插队的村子看一看,站在村口,却无颜迈步。
1 G/ m; Q( n5 Q" {4 g3 A
+ Z; Z) J5 o1 Y' O( A$ B$ b放假回家时,钟志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震动了全家上下。% i8 o- ~+ o' d  w- l

5 |4 |, H( R3 b3 v1 O母亲告诉他,这个认识是对的,但不同意他退学,认为影响不好,别的领导家的孩子怎么办?父亲工作忙,只跟他谈过一次,认为“不一定退”。他则提出,干部子弟不去农村,说明马列主义都是说给别人听的。父亲无言以对,最后表示:“家里出个把农民也好。”
6 G9 c0 N& \: Z( C0 E0 W! p) ~" w
大学二年级开学回校,谷嘉旺注意到,钟志民变得沉默寡言,像总在思考些什么。
7 H- J8 s+ j2 G5 E# @, f8 I
/ M( W! P' K( _  S他终于想清楚了。1973年9月29日,是一个周六。他记得自己那天穿的是褪了色的军装,怀揣着写在3张稿纸上的退学申请报告。- m1 P& g- |, r, ~" K* a

5 F* H! S! @  r$ V4 Y- S9 C这是头一天晚上,他在宿舍昏暗的灯光下花了数小时写出的。他感觉,自己心里的想法“如同破壳的小鸡”,跃然纸上。! F. ?! y( j3 g9 t- C+ h, H
$ c: d# Q; d$ D; [5 B2 Y' p
他在校园里找到时任南京大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将报告交给了他。
0 o7 K+ h1 v8 g) L5 x( r+ B& O% k7 @/ _8 R2 i2 k
9 B, _3 _2 G9 K$ Q- h6 \- b. h2 t
- J( A3 s( [7 J# a6 N
阜宁整风
9 W9 w5 I# A) {. O" G
很快,王勇找他谈话,表示了三点意见:第一,他的问题发生在1972年5月中央19号文件(即《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下达以前,不在退学范围内,可以不退;第二,同学、教师对他反映比较好,没有必要退学;第三,已学了一年半,再退回去对国家也是个损失。' ~# z+ c1 `4 b- D2 G1 \
8 j- b+ a+ ?! S& r) B
既然这是组织上的决定,钟志民觉得心里轻松了些,但他又感到,“事情好像没有结束”。
6 Y* \. E0 H% h) j
7 ]" G; x1 I5 s: Z; R3 @& w+ l这年11月,政治系的3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和江苏省委工作组一起,去江苏盐城的阜宁县帮助县委常委整风。期间,胡福明和钟志民一起,去了最穷困的五滩公社做社会调查。6 l. S! |  }) [! D
# u, d5 Z) i) U! f1 Z& b
当地收成低,征购之后口粮不够,农民每顿都用胡萝卜叶子裹一把米糠,做成黏糊糊的一团吃下去。很多时候,只能去借高利贷。“这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解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温饱。”胡福明记得,钟志民当时掉下了眼泪。
# h/ a6 K( H7 U5 l0 M; i4 Z# f2 {
8 a) m8 _9 E; p) k在公社的小旅馆,他们坐在床上,促膝长谈。钟志民告诉胡福明,农民日子这么苦,他却走后门上了大学,心里非常内疚,一定要退学。
) F5 E. V4 e. n# _/ x) [9 d
/ o# J1 m$ J* f! ^1 |: @胡福明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个在他看来将来可以在理论上出成果的学生,竟然想要退学。回到县城后,他跟其他老师说了此事,大家都劝钟志民,有这个认识就可以了,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不如毕业后再好好为人民服务,去改变现状。( B3 k/ V: ~, G# b& I, T
$ ]3 y. r, Y8 n0 V
但钟志民的想法已经非常坚定:一定要退回去,而且退到底,当农民。
% k1 h( P% {) X& |! w  t! ]0 E& h, O$ d9 k( V
姚文元亲自写编者按
, M# {* H1 p" Q
很长一段时间,钟志民都不知道,他的退学报告交上去后,有怎样的遭遇。后来,谷嘉旺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人民日报》评论部,才了解了一些内情。$ O6 d" I- x6 U# N$ H  w
3 u! D8 S6 z+ }7 B* b9 h; f" ?
收到他的退学申请报告后,南大校党委认为这是工农兵教育的成功范例,有思想有境界,因此将他作为正面典型上报了江苏省,省里又上报了国务院。周恩来看了简报后批示:一方面认为钟是典型,反走后门很好,另一方面却又说他本人不应退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 H# l6 j& I; \
0 X* J( F) E! j% [7 p* A/ _而江青和姚文元却从中看到,这是一个打击老干部的好抓手,立刻指示大力宣传钟志民。
3 v4 j* p0 Q9 H8 q* f# z" H6 _0 \
1974年1月17日,南大校党委召开常委会,钟志民在会上汇报了自己退学的思想经过。他说,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在南昌二中当红卫兵时,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是对的,现在他认识到这是错误的,决心要跟广大革命干部、广大工农兵群众在一起。
- L% Z( w6 k8 @# b$ t, M& J+ R( H7 V) ?7 A! ~9 Q7 o% g

% ?/ j3 v$ R- X, J  T: k《人民日报》1974年1月25日报道,南京大学党委批准钟志民的退学申请2 l& b3 n# C/ ^& ~
% M: }5 |" s* S8 v$ R
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钟志民的退学申请和姚文元写的编者按。编者按中写道:建议大家读一读《战国策》上《触詟说赵太后》这篇文章,看看触詟规谏赵太后不要溺爱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的故事吧!
0 D8 v, V+ Q% R7 z) N1 m- f+ v
/ _8 ?8 i0 `8 L( h+ ?, E. ]谷嘉旺后来在单位档案中看到了这期报纸的大样,他偷偷带回了家,收藏起来。记者看到,钟志民的退学申请被编辑做了多处修改。
* {  Q3 t& c" p. v* {, j% Y* R  S+ p8 x. X. n
其中有一处,原文是:“我开始感觉到自己过去的很多想法都是不正确的,逐渐地认识到‘走后门’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编辑则加了:“‘走后门’这种做法,并不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光彩的事情,而是极端错误的。”类似的大修改全文共有10处,均用黑色蝇头小字标注在两旁的空白处。8 H) X2 S7 B; D4 X: ?

1 Y) e8 `8 U; E! M1 t大样上,姚文元的编者按是用红笔写,洋洋洒洒整整一页,也经过多处修改。% i2 S3 T- q( G. ?1 N3 p

- Z- j& s* M8 y/ \. t6 {" a出于谷嘉旺不了解的原因,编辑此前的修改并未派上用场,最后刊登出来的是钟志民的原文,一字未动。( {: `+ ~9 l0 z2 ]8 b3 m

/ B! T8 I/ m1 e/ I1 q" i. F6 {- ^: i
  I8 e+ E. Z* U6 D! u* Y
成为典型
- D0 }1 t! W) a0 S! L' `3 T
钟志民三个字,一日之内红遍全国。
' u6 {2 m. `( A1 N' M% v- y+ \" E5 C/ o- \, g# L
19日,钟志民的父母给学校发来电报,表示完全支持儿子的行动。
' {4 `9 y9 U" K: z' a! w5 X
- U% g4 a4 ^! c; {( u, {随后,学校批准了钟志民的申请,并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向他学习。
. l; o# c# p, d5 h/ `2 m8 N9 f7 F7 L( Y: Z3 n: O$ u% u) w4 s
八人一间的学生宿舍里,挤满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南京日报》等来自全国的记者。谷嘉旺和其他室友根本无法在宿舍里呆下去,直到钟志民离开学校,他都没有机会再跟他推心置腹地聊一次。
$ n: m7 U1 ~- _" m: q
  {! `: _9 U. w+ t/ s3 w) @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飞来。在写信的人中,有一位也当过兵的南京女医生,对他的选择非常认同,后来成为了他的笔友,再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9 o/ Q2 h5 a7 I# t

* h5 c2 a$ S0 ?7 `! S南京市的高校、江苏省委甚至南京军区,都请他去作报告。“我一个人在上面作报告,下面几万个大学生,群情激昂。”
) F9 `& @* b/ |8 B
7 d# N, P: N9 H3 ?
2 d6 J: B, u: }1974年,南京大学的同学们欢送钟志民离校。前排左二为谷嘉旺,中排右四为钟志民
* @% Q; p+ J8 X: Z) m: C8 }9 I( l% @; w4 y( q9 {
离开南京的那一天,是钟志民一生都记得的大场面。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大学生们来送行,过路的旅客听说这个“典型”真的要退回江西了,都纷纷过来看热闹。* U/ F! D9 R- v; L9 [; t

/ e' h6 H1 K1 S: r+ d& h8 n9 a胡福明受学校委托,送钟志民回家。在上海转车时,他们特意去了谷嘉旺家中吃了一顿饭。0 q0 P  x8 }. j* [2 y$ v  P4 O
, }6 l  b3 S/ Y, l# a
到南昌时,已经是1月22日了。这一天是除夕。6 y. V, m7 {# x0 a$ i

& ?% M: t# W2 E节后,钟志民就去江西瑞金沙洲坝公社百花园生产队报到了。记者们也跟踪而至。村民们得知,生产队来了一个干部子弟,还是全国的模范典型。! H6 Z  u' p: W8 a. G6 Z
7 Q5 n8 c5 K* O6 B  @3 H: n4 M
但不到一个月,记者忽然销声匿迹。有一个与钟志民相熟的记者,向他道出了原因:反走后门运动已经被叫停了。
4 S; S: e5 K# r5 ~8 N3 u) `% E5 {- Q# s* `0 W" B9 y

# ?3 I. ?4 v6 x& m$ q3 r5 ^与钟志民有着相似经历的柴春泽,1974年7月在农村劳动/ }! H2 N/ H- F
% W8 u& G& |" g  H# w
一退到底之后

( n" z3 }4 @! T, b( l/ N在农村生活,最现实的问题是,吃不饱。没有油,铁锅一直生锈,每天烧饭之前,都要给锅除锈。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钟志民给大队书记写信,书记特批他五斤肥肉。钟志民将走了这个小小后门得来的肥肉通通熬成油,吃了整一年。3 J3 J3 L: ^; ?6 J% o: H  Q7 _, z% G
$ O  |" Z* ^4 M" s4 j! t
一开始,他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就像油和水,完全融不到一起。“有点想念南大的生活,觉得有书读真好。”钟志民告诉记者。/ J* x% z' L$ I7 Y
- B( M' U; n3 O
但一年多之后,情况就改变了。他学会了犁地,能挑重担,一个月能挣几百个工分。2 a3 z' g) J1 A9 y# o

) G: ~4 Z2 ~8 Y6 N: _1974年暑假,南京大学组织学生会干部看望钟志民,谷嘉旺作为班级代表也在其中。他眼前的钟志民,晒得很黑,剃了平头,非常瘦。穿着一件破军装,一只裤腿挽到小腿上,脚下都是泥。“他已经一口土话,和当地人交流顺畅。但和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是会说普通话。”$ |* L% X9 w; c$ [! N8 _

) J7 y5 O' {0 _( K' `% U* S& N; t- E

$ @/ T. Z1 [* i; j+ O9 g% O
4 F' H9 g% q1 N$ ]1976年“文革”结束。在清算“四人帮”时,有人提出反“走后门”是针对老干部的,钟志民差点被打成“三种人”。好在,公社里从农民到书记都为他说好话。他庆幸,自己每天低头劳作,很少外出开会,没有成为风头人物,才能安全过关。
9 l; ]  n) H4 L3 W6 h8 `9 ]
- w' \: C1 V( O/ q  [1977年,钟志民成了生产队长,次年又当上支部书记。他过年常常陪着农民从初一喝到十五,喝到吐,仍然豪气不减,在农民中很有威慑力。他带着村民兴修水利,一家一家地讲愿景。最后,两千亩地实现灌溉,不再“靠天吃饭”。0 w5 v2 M# G% k, t% }8 y
3 E* @  b& w; K3 h& }$ Q/ j. U
“我看着老百姓能吃饱、有钱花,他们的命运开始得到了改变,这种感觉很好。”他告诉记者。
) O8 q6 f# d0 x+ T7 |- b/ R; g! w" H+ ]0 o9 p- A" z8 O

0 U0 E& U. F; f6 O- a$ B  A. M
) \$ y, O' t, |" B一步步地,他成为共青团瑞金县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赣州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南康县委副书记。  G+ w8 a1 N: M

# L- u7 ]  Z! T7 u# ~2 S: d1 l1987,他被任命为江西驻深圳办事处主任,负责招商引资。这个原本沉入中国乡村最深处的退学大学生,阴差阳错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接受了市场经济和国际先进管理经验的脱胎换骨般的洗礼。“在内地,几块钱就可以吃得很好了,而我第一次请港商吃饭,花了600元,我看着账单都愣了。”
( H+ K" v" z2 s* w- O# S( r; X; ?0 o8 f* h
钟志民逐渐意识到,靠带着农民种地、修水利来致富太慢了,只有经商才是最好的发展之路。1997年,他辞去公职,正式下海。
* C" I! h8 K) V9 e' E( L6 J1 x) s$ X8 d# h: Z, T
几经浮沉之后,他投身燃气业,只身南下云南曲靖,从零做起,如今已是一个近500人规模的燃气集团的总经理,旗下有17家子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e2 n9 T- i7 I& B3 }+ \

: ]- p8 V! @" {; B& S 记者面前的钟志民,操相当熟练的曲靖方言。从瑞金开始,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立刻学会当地的方言。8 [# S  n* p# ?  |/ l

0 I. J* V, V$ r3 U5 [1 H( R' j他管理的这个小社会,始终带着当年的痕迹。每个员工都要轮流在大门口站岗,以锻炼意志。单位小卖部不用及时结账,记账即可,一周一结,以考察员工的诚信。% G" u, z( {0 ?: a& _1 x* G4 k: G' v' m
( F" l! \9 u* m! y* p" l
退休前任人民日报事业发展局局长的谷嘉旺告诉记者,当初班上的30个同学,多数进入了军队内,最高已是军级干部。只有钟志民一人选择了下海。以钟志民的聪明和勤恳,如果在体制内一直干下去,可能如今已是高位。
0 B: B  f1 n' |) K$ T% n' R  u, z8 T  ?1 b0 I4 a5 C* O
但钟志民却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其实并不适合体制内。
4 n. z5 ]$ E# \& c/ _6 j/ K% \( n9 _
他的身体略有些发福,当年的棱角像是被逐渐磨去,说话的时候始终面带微笑。他说,经历了这么多,他才能说,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他无悔。
* Z% p: f7 |+ q. t* i4 R' u- W2 ?

, N2 U$ C2 q0 B" w! G2013年的钟志民
" S6 {2 R2 G& O4 v. ?8 z
$ B7 g3 B4 F3 c$ k  Fhttps://mp.weixin.qq.com/s/TXOQ8p8YZ5kI7NEA1BKtEw! v2 h3 n8 [3 {8 t- g$ g

4 V4 A6 y1 B+ r8 c) y- U! [( H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1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
发表于 2022-6-19 05: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不后悔的重要标志, 是看他让不让自己子女去考大学, 嘴里说什么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20:55 , Processed in 0.1108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