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7|回复: 0

无法实现的访谈:程中原先生去世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

回帖

11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08
发表于 2022-4-3 0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法实现的访谈

作者: 汝水清凉
来源: 汝水清凉1988

       多年前,在古林岗一隅,与沙辰兄聊天,经常会说到丁景唐先生,也会说到程中原夫妇。他家与丁先生似乎有亲戚关系。当时,程中原已经北上北京,说法多多。有人说,他是调入当代中国研究所;但也有人说,实际上,据说是帮助一个大人物整理回忆录去了。但他在河海大学出版社似乎已经出版有关于张闻天的论著。当时我还有点疑惑,为何会在此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仅仅是因为张闻天与这所高校有历史渊源的缘故?



      我注意到程中原,还是因为他的党史研究。他从研究张闻天起步,进而逐步扩展,成果丰硕。他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大转折的阐释,也很有新意。他就从反右到调整时期的双百方针的形成与回顾,中规中矩中不乏见识。他还就当年为何要评水浒批宋江也有并非泛泛之谈的研究解读。


      左翼文化运动,多为文学史研究者所关注,但因为程中原研究张闻天,他接触到的资料很多,对张闻天的长篇小说《旅程》有很深入的文本细读。他提出来有一署名“歌特”的文章,批评当时左翼一些负责人的关门主义、极左做派,提出还是要团结鲁迅、茅盾,不要非黑即白,除了无产阶级文艺就是资产阶级文艺。这个“歌特”,又称“科德”,究竟是谁?有人说是瞿秋白,也有人说是杨尚昆,还有人说是刘少奇,更有人说是博古、耶林、凯丰,但程中原夫妇认真比对,反复研究,还询问了陈云、杨尚昆、夏衍等人,最终认定是张闻天的文章。冯雪峰奉命自延安去上海,临行前,张闻天与之谈话,要冯雪峰依靠鲁迅、茅盾,觉得他们靠得住。丁玲的丈夫胡也频牺牲后,丁玲提出要到苏区去。但党组织反复考虑,认为她留在上海更好,最终由张闻天在上海的兆丰公园与她谈话,说明组织上的考虑。丁玲服从决定,留在上海。她被捕是此后的事情了。程中原还就左联烈士、左联开除郁达夫等,都有考索。



      程中原对胡乔木的了解也很深入,而邓力群的回忆录,他是全程参与者。我两次与傅高义聊天,他都反复说,写作《邓小平时代》,程中原是他的老师,给他提供了大量资料,程中原的叙述角度,让他很受教益。如今傅高义先生也去世了,也不知道他关于胡耀邦的文字出版有日否?

      通过译林出版社的施梓云先生,自2017年开始,我就试图与程中原先生联系,并草拟了访谈提纲。施梓云先生也很热心,从中沟通联系,但往往是或因为程中原先生一度身体不适,或因为其他原因,总是难以落实,未能如愿。再后来,传来消息,欢迎面谈,只是程先生的听力大大减退了,我就又补充了访谈提纲,与施梓云先生约定前往,讵料疫情起来,哪敢前往?只能缓期,此后是疫情不断反复,折腾再三。他人在常州,总觉得还有机会唔面畅谈。但突然传来噩耗,程中原先生在3月24日下午溘然长逝了。



      噩耗传来,我还不大相信,向施梓云先生求证,他确认了这一信息。我一阵怅然,倍感遗憾。这一访谈,再无实现的可能了,所谓打捞、抢救而不得,这就是啊。



      程中原先生出生于1938年,家人有感于山河破碎中原板荡渴望王师澄清天下,给他起名中原。但他并非与中原有关,是太湖之滨的无锡人。他的夫人夏杏珍是常州人。夫妇两人都是在1959年毕业于南师大中文系,此后在苏北涟水、淮阴师范教书。1977年调入淮阴师专,1983年到南京。

      程中原先生,一路走好。


https://mp.weixin.qq.com/s/DzyV0CFUo95MIDvn7vhDb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9:08 , Processed in 0.0441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