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9|回复: 0

新书速递: 中国工运学者访谈录(第二辑)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21

回帖

11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108
发表于 2022-3-20 12: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oyaozhang 于 2022-3-20 12:41 编辑

新书速递: 中国工运学者访谈录(第二辑)

作者:连凌云
来源: 世间之盐

ABOUT

《中国工运学者访谈录(第二辑)》


作者:刘向兵  主编
ISBN:978-7-5201-9693-2
2022年1月   16开
定价:98.00元
主题词:工运学者 – 工运人物 – 工会工作
CIP:D412
页码:450
印张:28.75
字数:466 000
首次印刷数量:5000册


推荐语:工运学者口述史,
“活人文献”抢救工程,
还原另一种场景的工运“秘密史”


编辑推荐

◆ 本书为中国工运文库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活人文献”工程重大成果
◆ 通过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留下永恒的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百年党史、工运史在华夏民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名家推荐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有了共产党后才有党史。因此应该说,工人运动史的时间比党史时间长,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党史又是工人运动史的核心与主导部分。

——中国工运史研究专家王永玺教授

对工运史料进行系统梳理实乃顺应时代要求,对于还原历史、对工人阶级重新认识、凸显工人阶级在时代变革中的决定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工运文库口述史项目总策划吕明涛


口述史研究是一种会说话的、鲜活的历史学研究,其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呈现出一种“社会记忆”或者是“活的历史”,而且能凝聚和提炼个体的一些认同、行为和记忆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某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关联。通过口述访谈的方式可以了解和梳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某种重要关联。
——中国工运文库口述史项目工作部主任刘钟美

作者简介

刘向兵,研究员,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改革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宁夏中卫市特聘专家,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等。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主要从事高校战略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工会理论与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项,出版《大学战略管理导论》等著作20部,在全国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其他文章100余篇。

内容简介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旨在通过口述访谈,以音视频和文字的方式,对国内已退休的工运老专家学者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学术经历等予以记录整理,以期为工运史研究提供鲜活、生动、丰富的史料,为推动工运史研究春天的到来尽微薄之力。

本书收录了国内15位工运、工会领域的老专家、老学者的专访,他们当中有用一生为劳模唱赞歌的老工会人,有地方工运史研究的拓荒者,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工会发展的见证者,有用一生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会领导人,有中国劳模史的书写者,有为工人奔走的工会活动家。将他们的生命经历进行回顾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梳理研究脉络、总结经验,提高学界对工运领域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工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运事业时代主题、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录             

宋木仁口述访谈录/001
李思慎口述访谈录/028
刘功成口述访谈录/079
林道程口述访谈录/120
王炳起口述访谈录/140
孟令军口述访谈录/169
李永海口述访谈录/206
倪豪梅口述访谈录/241
郑庆声口述访谈录/255
陈伟光口述访谈录/281
薛丁齐口述访谈录/300
徐政辉口述访谈录/315
姚荣启口述访谈录/330
李忠义口述访谈录/338
刘丽臣口述访谈录/370
受访者主要著作索引/412
后记/439

精彩书摘

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工作的意义重大。首先可充实工运史料。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历史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史项目能够积累并开拓中国工运史研究资源,弥补现有工运史料的不足。熊月之先生在《口述史的价值》中写道:“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1956年创建之初,就已注意到口述资料的重要性。为了推动中共党史和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历史所与上海市工人运动资料委员会长期合作,组织科研人员分赴上海各大工厂和商店调查、访问,举行座谈会,并作详细的记录,积累了丰富的口述资料。这些调查、访问、座谈记录,大多已经过系统的整理,并出版过大量的内部书籍,未出版的资料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总字数在1000万字以上。国内外许多研究上海工人运动、工人生活历史的学者都曾利用过这些资料。”其次,口述历史充分展现了个人记忆的历史价值。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是记忆的历史,这个历史和那个由事件组成的历史一样重要,因为其中包含了工运学者对历史的阐释和理解,让我们看到工运学者和历史的关系,还能让我们看到每一位工运学者个体生命和大历史之间的距离。每一位工运学者对历史的理解、不断变化的理解,其受到历史的影响、其和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事实性的信息无法提供给我们的,也是工运学者口述历史的独特价值。再次,口述历史所展现的信息,通常都是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资料,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借由口述历史可以发现那些被以往记载忽略或歪曲了的史实,从而能给读者提供更多了解历史的视角,能给学者们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它可以补史料,可以证史。最后,工运学者口述史从文字、影像两个方面生动立体地呈现工运研究学术脉络,有助于读者了解工运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学人的成长过程,对后辈后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除此之外,工运学者口述史中的很多学术界的趣闻轶事,对读者非常有吸引力,在其中除了能够看到系统研究,还能了解很多研究者在那个年代所经历的趣事,使得对某段历史的体验更具真实性。工运学者口述史集史料挖掘的主动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于一体,工运学者作为学术研究亲历者对过去工运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梳理研究脉络、总结经验,提高学界对工运领域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推动工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运事业时代主题、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运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前言》

土改工作队队长李茂林是听过毛主席“耕者有其田”讲话的老革命。他腰上别着手枪,穿一身灰色列宁服,头戴八角帽,很神气,但很和蔼亲切。他摸着我的脸蛋儿说:“小鬼,好好记录啊!”我像一个小尾巴紧紧依偎在他身后,十分仰慕,肃然起敬。还有一位叫小谢的女干部也是穿着列宁装,腰扎皮带系着一条白毛巾。唯有我这件对襟袄显得土里土气,乡土味十足。我默默地想,以后我也能穿上列宁装吗?


——《宋木仁口述访谈录》

浩瀚中国工运史,恰如满天闪闪星。数数我是哪一颗,劳动模范抬轿工。正如漫画家曹宁画画、书法家于清波题字的我的“特殊名片”上写的:“雄鸡一唱享太平,一九三三榆树生,夜半子时悄悄降,甘当劳模抬轿工。”


——《宋木仁口述访谈录》


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李立三

李立三和妻子李莎及子女

开国大典上的李立三
(前排左五)

在“中三办”主任李雪峰向大家介绍副主任李立三、高扬以后,身材高大的李立三,戴着一副玳瑁色框的近视眼镜,起身自我介绍说:“我就是在党的历史上犯过‘立三路线’严重错误的那个李立三,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过重大损失,在苏联待了十五年,没有参加国内的革命斗争。回国后,不了解国内的情况,在全国总工会又犯了错误。希望在座的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多加监督和帮助。”

对于李立三在第一次见面会上,做如此的自我介绍,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因为,谁也没有见过如此做自我介绍的人。像李立三这样的高级领导人,不怕在自己领导下的干部面前丢掉“面子”,失去威信,反而受到众人的赞誉。这是在座大多数人的共同感受,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李立三的真实体验。
——《李思慎口述访谈录》

抗日战争初期,抗日谋略团给予日军打击最为严重的是1938年4月10日爆炸“满石”6万桶石油。此前两天,潜入“满石”山九包工组做工的抗日谋略团工作员卢炳义、吴诚江得知工厂17日的公休日改在10日,便谋划乘虚放火。9日中午,卢炳义利用为山九包工组送饭之机,将定时发火装置放在饭筐底部,带进“满石”。吴诚江佯装拿饭,取走两块香皂大小的发火装置,寻机将它放入14号仓库和34号仓库外面的油桶缝隙之中,然后若无其事地与其他工友一起离开工厂。

10日晚10点45分,吴诚江放置的定时发火装置燃烧起来。值班人员发现火情赶到现场,已是大火漫天,“黑烟笼罩了大连湾的上空”。正值刮西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11日5时30分左右,迎风的15号石油仓库被大火延烧,并蔓烧到14号仓库。石油桶不断被烧爆,一个跟着一个地响起来,爆炸声震天动地。“满石”消防队、满铁消防队、大连消防署、金州消防署、甘井子及大连市内各消防队均被调往现场灭火。“但火势仍旧不见减弱,堆积的石油桶全被烧尽”,5名日本职员被烧伤。这一场大火整整烧了16个小时,把“满石”14号、15号仓库储藏的供日军用石油6万桶和石蜡等大量化工原料全部烧毁,“满石”损失价值达700万日元以上。
——《刘功成口述访谈录》

记得在调研吃喝风的问题时,健行同志问一个南方县级市市委的主要领导:您一个礼拜能在家里吃几顿饭?这位书记说我是讲真话还是讲假话?健行同志说当然是讲真话!他说,如果一个礼拜能与家人一起吃一两次饭,家人就十分满意啦!这位书记接着说,我自己的体会,在这个问题上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吃大喝,因为刚刚当领导,肚子里油水少,这种接待饭真想吃;第二阶段是挑吃挑喝,因为大吃大喝了一段时间,肚子里的油水多了,身体是自己的,这么吃不行,就开始挑吃挑喝了;第三阶段是派吃派喝,因为接待的应酬太多,领导就分配,这次必须是谁去陪;现在是第四阶段,就是躲吃躲喝,能不去的就尽量逃避。听他这样生动实在地讲,健行同志笑了,说你讲的很实际,并再次严肃地强调大刹吃喝不正之风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这是中央三令五申的问题。
——《李永海口述访谈录》

所以搞工运史啊,最重要的还是抢救资料的问题。那些搞工人运动的人,现在活着的话都100岁左右了。但是再过几年,一个也找不到了。当时参加罢工的,还有一些,那时如果20岁到现在已经90多岁了,再过几年,有的人找到了,即使找到了也可能脑子糊涂了,讲不清楚了。所以能抢救多少,就赶紧抢救多少。时间很紧迫,抢救下来你晚一点研究也不要紧,等资料没有了,你再搞这块研究很困难。我们现在上海八九十岁的、脑子清楚的还有几个。
——《郑庆声口述访谈录》



END

编辑 | 连凌云
图文 | 吴尚昀


https://mp.weixin.qq.com/s/26BfOkRUFaeVArdmpixiT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2:27 , Processed in 0.0240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