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9|回复: 0

北京娱乐信报 50多封“红色家书”见证爱党情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27
发表于 2022-2-7 2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多封“红色家书”见证爱党情 北京娱乐信报
0 a/ Q5 Y& ?0 @0 M5 f发布时间:2006-07-12- J8 W7 E) J8 P  N9 k: w) q5 s
. T# w% E( ?3 B  m' Z; R9 h
                                    2006-7-2北京娱乐信报
/ B: M8 j7 ^, p9 [* `+ T! @) Y. y% Z0 F+ {8 Y& ~: Y9 U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第二辑《红色家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收录了30多个家庭、50余封保存多年的家书,每封家书都配有家书原件图片、相关人物的老照片和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书中大部分家书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4 p  U- p& @4 }1 ]

1 q- y  A% \8 H专家称,这些家书是老百姓自己书写的口碑史、民间史,史料价值非常之大。这些家书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发自内心地抒发着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之情。9 M% j& Y0 r, o/ l: M

) k8 a* L; l- k7 e- E7 J* @【家书揭秘】
6 E4 U, u; t- |/ F  \
- T+ c. w! Q- H* j) L                          投身革命13年 忠孝两难全% ^7 j5 _) j8 S8 j8 V( B% A3 N
3 j0 k8 C  J6 ^# b' x* D# H
今年53岁的王晋华女士,是原北京纺织品公司的退休职工,自幼就对出身军旅的父亲心存敬畏。在她的印象里,父亲王少勋总是正气凛然,对自己家人的要求又总是非常严格。父亲去世后,叔叔拿出珍藏了50多年的一封信,揭开了她父亲心灵最深处的柔弱角落。. s7 B8 D6 S3 @
" ^6 R4 i# \# F* v1 R
那是在1950年,年轻的人民解放军军官王少勋,突然又接到失散13年的亲弟弟王少龙的来信,心中自是兴奋莫名。然而,一拆开信,他看到的却是母亲已于1947年病逝的噩耗。在喜悲交集中,他给弟弟回信:  ~" a7 v" X8 b' Z$ x4 J6 z$ a+ s1 [$ {
/ x& c  C( e2 q' U# |0 X
“我急忙把信拆开,看到母亲大人因病逝世,你想,我心中是多么的难过呀!回想十三年前的分别,我为了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事业,奔赴民族解放的疆场。这一分别,竟然成为永别了。……俭弟,难过是无用的,我们要把悲愤化为力量,积极工作,努力学习,坚决解放台湾。”$ T8 X. h, c/ Z6 j7 M

% {' Z0 L# ^5 x9 s1 C$ r这是一种在“孝”与“不孝”之间的永远遗憾。
% [# |- X% h2 ?0 }, h/ b. K
/ f: p- ^( U' e4 ?8 G2 U* H, }, m4 X- `: h; Q3 ?

: X/ c$ o; R( S, L                            一封家书珍藏60年
' I7 [) m3 A( D/ h
  k  E, e+ M# s+ Y0 Z1946年4月25日,苦难的中国大地尚处于抗战结束后的短暂和平时期。在河南安阳,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乡的两位兄长写了一封长信。在这封家书中,他袒露了一个战士的情怀:思念亲人,但又无私无畏。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信中说:/ X3 c6 ^" U2 V: v
" @  x4 ~' X, \* p
“我不相信我们生来就是要受苦的。难道我们就不会享福吗?!我们如果还一味的谜〔迷〕信、糊涂,还在祈祷、依赖上帝,埋怨命运,那就成了笑话了。我们还是要自己跌倒自己爬,要听民主政府的话,始终跟着人民的救星——毛主席走。”
" m! K7 m2 q" g: }$ U
- F9 S  v, E$ f7 G, ?这封信,冯庭楷的侄子冯双平精心地珍藏了整整60年,为了更多地了解三叔的生平事迹,从1970年起,他开始寻访他生前的战友,追寻尘封的记忆。" j9 D6 D& a) b" P: o! K; O3 i
) I- K/ k6 g8 N& D# R' m
                         18封情书传递异域思念
9 Z$ q- N+ u: }/ x$ ?
7 U8 V% @) ~! c( O+ O竺清旦是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浙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导人。1927年被派往莫斯科学习,他8年没见到妻子儿女,全靠一封封家书寄托相思,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生死相依的妻子的眷念和对儿女的舐犊之情。现存的18封家书,字字泣血,句句含泪,感人肺腑,动人心魄。
  ]$ Y5 R$ f5 T
: V6 j( U4 n% p% B2 c3 m7 ]3 ]0 t竺清旦抵莫斯科后不久,在国外度过第一个中国传统的春节,欣逢佳节倍思亲,他在正月初六给远在家乡的妻子写了一封家书:“我的身体【精神】比【以】前快活,比从前强壮了。可是我的心头是比从前痛苦。我所痛苦的不是别的,就是想像你的苦楚,想像赛蓉、赛薇的可怜,还有一个没有看到过父亲的小孩子,更觉伤心!我天天想着,我夜夜梦着,我仍是同你在一处,或在家里或在宁波。可是一觉醒来,却在几万里以外,能不令人酸心!”
( W3 V2 x" ?5 _6 {: [' }8 ]
7 r* j# D8 e1 U1 U: H. O1935年,竺清旦不幸在新疆牺牲。8 r" ?' m6 ]8 P, W& `7 t

3 u# b2 m+ T2 y& u8 R$ b' z1 s" V% U* \7 Y. F8 Y7 @7 U
  e- @3 D! r- z( @2 T
                           女八路家书追忆老区行! v+ x" z* ~; J+ h

; m% a! s3 D$ ^2 i2 A" _一位八路军女战士,为了实现丈夫的遗愿,千里迢迢,拖儿带女,从北京来到瑞金,探望在革命老根据地生活的婆母,并参观了红军当年战斗过的遗址。回京后,她提笔将自己革命老区之行的见闻和感受写成一封长信,寄给了在部队当兵的长子张昭兴。
" T5 o; ^$ a/ p* l1 n. @& N& o* x! O* ~* z$ P6 x7 ?
信中记录了海罗杉的动人传说:“到井冈山上……房子外边有两棵常青树,一棵叫海罗栅〔杉〕,一棵叫凿树。当白匪烧房子时,将这两棵树烤得一直不再发芽长叶了,直到我们将房子修复后,经过修理灌溉,这两棵树又长得很茂盛了。因而群众传说,这两棵树是有气节的,在白匪横行时,它也不屈辱而生。现将海罗栅〔杉〕的叶子寄给你两片,留作纪念。”( C9 g" l$ P, c: a# l
4 f, c3 n" @5 ]; \
捐献这份家书的张昭兴介绍说,这封信是他父亲去世后第二年,即1964年,母亲写给他的,当时他正在青岛当兵。                       ) E2 {# y& X) A6 F
! C5 M# |8 h3 G- |
                           牺牲战士怀中发现未寄家书$ J) m% k5 b* c0 _4 ], v# c

7 V1 T; f* b: Z1949年6月中旬,一场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恶战刚刚结束。解放军战士在清理咸阳阻击战的战场时,从一位牺牲的年轻战友身上,发现了一封尚未寄出的家书。这封浸透着烈士鲜血的遗书,展示了解放军战士郭天栋“为祖国不能尽孝,为人民不顾己事”的高尚情怀。五十多年后,烈士郭天栋的外甥王东跃捐出了这封珍贵的遗书。6 |* a) K" c! H0 B' y

6 s3 h! D; L; }' W信中,郭天栋对自己不能回去奉孝表达了内疚之情:“以儿想来,大人和伯父、叔父你们弟兄四人只生下儿孤子一人,儿应该过节上坟祭祖,对二大人应常在家敬【尽】孝,可是儿正赶上蒋匪眼看快把祖国卖给美帝国主义,儿正在【当】青年不能坐视被害,应该出儿这份力量去打敌人,因此,儿为祖国不能敬【尽】孝,儿为人民不顾己事。儿虽没入党,而【但】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战士。今日站在革命队【伍】里,一定非把敌人消灭完,牺牲到底才回去侍奉大人。【此】儿之罪也,望二大人【原谅】。”
1 r' P( K; a# k4 g1 j1 c* w9 d" q; `1 J4 e
王东跃介绍说:“部队的战友从舅舅的衣袋里发现这封信后,派人把这封还没有来得及寄出的家信转交给了舅舅的父母即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在上世纪50至70 年代,它一直作为我们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使这里的广大青少年和革命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 M$ t4 k; s4 c9 \* u0 e9 I4 ]2 v0 _- ]" x
【专家评价史料价值超乎想象】
9 j( \" s: [/ O* I% h- K0 D3 C, ^  S4 {9 g& c+ @, G1 t
“这是老百姓自己书写的口碑史、民间史。”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评价说。他表示,老百姓的文化很长时间没有受到重视,现阶段要改变我们的文化观,要关注老百姓的民间文化。历史真正的血脉和细节就存在于老百姓文化,比如现在发现的战国时代的一封家书,从中能看到当时的作战方式、典章制度等。+ n: e) t* T3 v8 Q  W

/ v6 Y3 Y$ z9 R" t% S% N/ i3 J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谢春涛则称,“家书在史料方面的价值之大已超乎想象”。“我们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看到的史书都写的是大人物,很少有人关注普通人生活,另外普通人留下的资料太少,所以抢救家书把普通人的未作雕饰的资料提供给历史研究者,更能体现小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0 r1 P4 @9 i- z% q0 y  z" y
, `4 M/ w& w  B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国新则向抢救家书项目提出了建议。“抢救家书是一个工程,抢救不应仅仅是家书,还应有其他一系列符号,如八十年代初的小邮票,看了非常亲切,所以要连同信封一起保存下来,还要保存作者的照片,如‘北京照相’,下面有朵小花,家书中的军人奖状等等,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史料。除了军旅家书,还可以出版知青家书、‘文革’家书等等。”
8 P+ a2 h8 M5 e& i
: c- r9 f/ h" \2 B5 K【新闻链接】 征集家书3.6万封, m, x4 _6 B* S8 a5 P

5 ~4 P7 V  l  Q8 Y. y- p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是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等46位文化名人的联袂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旨在抢救传统家书遗产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自从2005年4月10日在北京启动以来,已征集到来自民间的家书3.6万封。今年5月24日,从中选出的首批80封民间家书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 ]  N) I7 i) {% S+ [! U' s4 S
, s" i3 k  |7 x& e该项目得到文化界的大力支持。哲学家任继愈表示:“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文洁若女士则表示,“家书里记载的家庭琐事往往和那个时代的大事连在一起,当大事发生时,那些普通参与者同样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张颐武先生说:“在家书里面看到的是活的中国,你会发现那些时代的生命就在你的旁边,你可以重新地体验他们的感情,你可以活好多次。”
0 x6 h# E4 s% S5 L
3 n9 ?0 v' Y7 g9 q: \9 q                                 
( i0 _/ n3 v  n
* C6 o. o% v4 {; I3 ^
  b- ?- w# ?. D. W, ^$ m4 N* {+ V6 p8 W
                                                               信报记者 张守刚& s4 b7 q: b5 M; V- J

3 e! q; \1 J3 P4 `7 `! T3 K& ]http://jiashu.ruc.edu.cn/mtwz/3a ... 9dcc23b0d34d242.htm% C% ?. W; T' E

* D: A# ?6 H/ Z9 r3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21:46 , Processed in 0.1013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