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教育组的工作 招收工农兵学员
【信息时间: 2012-4-9 阅读次数: 1049 】 【打印】【关闭】
参加教育组的工作 招收工农兵学员
“文化大革革”中教育系统是个重灾区,南通县的教育系统也不例外。突出的一是将教职员的定量户口全部转为农村户口,在生产队分粮分草;二是教师全部回老家,这样教师分布不均,最多的金西公社(今属金沙镇)有教师200多人, 比在校编制多一倍以上,教师少的地方大大缺编;三是所有学校领导不问有无问题,一律靠边由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当学校负责人的,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弄得混乱不堪。有个学校教师正在上课,突然下起阵雨,他丢下了课本,到操场去收分配到的元麦了。南通地区革委会多次要南通县革委会调整人员进行纠正,在这个情况下,我受命到教育组工作,负责改变学校混乱面貌。
我到教育组以后,首先进行调查研究,骑了自行车,走遍了全县许多学校,了解学校情况,听取教师意见,教师异口同声要求改变混乱状态。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的设想,向县委领导作了汇报,得到同意后,就果断地采取纠正措施。首先将教职员的户口重新从农村转为定量户,其次中、小学校负责人无大问题的一律恢复原来的工作,再次将教师在公社之间按余缺作适当调整,缺少教师的地方经过调整以后,尚缺编的,代课教师一律转正,再不足的在耕读教师中选择有教育能力的转为民办教师,工资每月24元,而中师毕业生分配时也只有34.5元。经过这些措施以后,教育战线的混乱局面基本上得到了转变。一次南通地区革委会政工组召开各县政工组长会议,都是政工组副组长(地方干部)参加的,组长(军代表)没有参加,会议期间南通军分区副政委、地区革委会政工组组长庞硕对我说:“噢,你就是季汉中,老南通,老南通,教育组的工作搞得不错,不错。”连说了两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五年大学没有招生,1972年春季,全国大部分大专院校试招,当时称招收工农兵学员,3月初,省里招生办公室来了一个招生工作组,下达我县招生名额60多名,医学、师范专业较多,还有少数外语、理工专业。县里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县革委会副主任张亮清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是教育组操办。招生名额县里下达到公社,每个公社一名,大的公社二名,学员条件,初中以上文化,劳动两年以上,表现较好,家庭贫下中农成份。经贫下中农推荐,大队负责政审,然后报公社研究,符合条件的就上报县教育组(招生办公室),县招生组成员与省招生工作组成员一起研究统一后,然后省招生组成员分头下去逐个考核,着重是政治文化。考核结束后,县招生组成员与省招生组成员再共同研究确定录取名单,由招生工作组将录取名单转交有关招生学校,发出录取通知书,一般约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招生工作,由于名额少,一般都是公社有的放矢推荐的,一般说都是有关系的,被推荐对象家庭还是想方设法到县里找我打招呼。这虽然是一种不正之风,但当时社会风气很好,打招呼的没有送礼行贿之风,其实不打招呼,这些学员条件都很好,是很可能被录取的,由于群众的心里不打招呼不放心,所以我也是理解的,第一年招收60多名学员,公社上报的一个都没有被淘汰。
1973年春季又开始招生了,这次招生的大专院校比第一年又多了一些,而且增加了招生名额,增加了一倍以上,分配我县招生130多人,每个公社2~3名,学员条件、招生办法同第一年,录取时只淘汰了一名,原因是文化水平太低,其余全部按公社报的名额录取。
现在看来,推荐的办法虽然不当,但招收的学员素质较好,到学校都能刻苦学习,学有所成,后来都在各条战线上成为骨干力量。
我具体负责了两年的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工作。
作者:季汉中
http://sz.tongzhou.gov.cn/sz/Inf ... amp;CategoryNum=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