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7|回复: 0

正在远去的农活(1):犁田、耙田、画行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8

回帖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2
发表于 2021-3-8 17: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邵阳风物丨正在远去的农活(1):犁田、耙田、画行
2018/08/13

写在前面的话

我出生于湖南邵东县皇帝岭山下的村庄。那儿水田连垄,蒸水(古称“仁风水”)穿村而过,人们历来亲近土地。记得五六岁的时候,我赤脚踏入水田里,结果摔了一大跤,引得大家一阵哄笑。“你还小,在田里站不稳”,年纪稍大的老兄说。我不顾满身泥水,心里一点不服输,爬起来后继续往田里走。

后来,泥土终于被我征服了。从此,我与它结成亲密伙伴。犁田、耙田、扯秧、栽田、中耕、治虫、车水抗旱、扮禾,样样会干,还懂得了晒种、浸种、育芽、撒谷、种秧,等等。

而今,老家普及机械化。犁田、耙田、插田、扮禾等都变了样,以前的泥土芬芳好像也变了味。老一辈把那些当成心肝宝贝保留下来的农具,如犁、耙、画行器、扁担、篾丝箩等等,被年轻一代遗弃在老屋角落烂掉,或当成垃圾丢掉。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远去。于是,我想把我经历的农活一 一刻录、捡拾、贮存,供怀旧的老乡翻阅。

(一)犁田

老家40岁以上的人,对犁田不陌生。

犁是一种用一根弓形的树木和犁头(用铁铸成的刃片)做成的农具。弯弯的躯干有点像大象的“鼻子”,“鼻尖”上套着一个铁环。底座上安装一块磨得锃亮的犁头。将犁系上绳子由一头牛拉动,人扶着犁赶着牛往前走,尖尖的犁头就在泥土里扒出一道道浅沟。

犁对农民太重要了。春耕前,田土经过冬天,结板成一块,加之春来雨水滋润,野草疯长,如果不用犁翻耕,不仅不利于播种,而且施下的肥料会被野草吃光。而用犁翻耕后,野草被覆埋在田底,变成肥料,有利于增加收成。

农村孩子早当家。我在上初中时,就学会了犁田。

我初用耕牛犁田时,每逢提犁就用上了自己的全身力气,所以每次都是累得满头大汗。“犁到田头提起犁,撇绹打转犁杀泥。”父亲告诉我,犁田虽是力气活,但有诀窍,转弯掉头时,只有把犁与牛相扯,这样人牛各负担一半力气,才能将犁轻松提起。如果拼尽全身力气提犁,而牛儿得不到转头的要领,瞪着眼睛回过头来看你这个外行,也会有点欺负你,耍起牛脾气来。

关于犁田,前面只提到一个方面的诀窍。犁一丘田,首先要看田的形状。田分长方形、圆形、弯形和犁头形等。根据田形,一般是从中间开犁。两边分均匀后来回犁完,然后来合犁坯,就是两边往中间复犁,最后再犁两边的板坯泥。

这样,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复犁,干起活来就能提高人和牛工作的效率。没有犁过田的年轻人,听着这一阵唠叨犁田的门道,还会一头雾水么?

那时生产队的耕牛有限,需要人工犁田,人工犁田可三人也可两人。一人在后面肩上扛犁架,一手扶犁。前面两人一人肩扛犁架,手拉犁架下面,第三人用手拉绳子。三人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犁田才轻松。

(二)耙田

耙,是一种将犁过的田土弄碎、弄平整的农具。它有两种读音,一读ba,二读Pa。读ba的是铁齿,读pa的是木齿,也叫尖齿耙和圆齿耙。

在中国,用耙的历史悠久,有一千五百多年。耙田前,要用工具把犁田的犁路坑用泥巴填满。耙田时,是先把田里的泥块弄碎,这就需要用铁齿耙头。它形状长而尖,很锋利。一般是挖好的较干的泥巴田,放进水后过几天,用铁齿耙头将泥块弄碎。这个过程很费力气,即便用牛也是。因而掌耙人要掌握技巧,时而将耙扶正时而斜着,交叉使用,既耙碎了泥块,又让牛不很吃力。

然后是把田里泥巴整平,是选用木齿耙头。耙几遍平整了,就把木齿耙头倒下来。人站在耙头上面增加重量,又拉着牛绳把握方向。让牛拖着人和耙头在田里走几遍,自然就把水田整的水平了。

(三)画行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是过去的农业“八字宪法”。其中“密”是指合理密植,也就是在整平大田后的泥面上用画行器控制插秧的密度。

画行器画线,有四六寸、五五寸等尺子。画了线的田,妇女和小孩都能到稻田里去插秧。我是最喜欢干画行器的农活了,一是我画线的技术较高,凭着眼力和手感,能很好地画出横平竖直,很受大家欢迎;二是比较自由,快速画好了一丘田后,可洗手坐在田基上抽台烟,或到井边喝口水。因此,只要有我在场,画行的活基本上归我,我也特乐意干这活。

现在种植都是抛秧、撒种,或机械化插秧,画行器这工具也就消失。不少劳作的方式以及农用工具大多成了历史,“农业博物馆”里若能摆有一架画行器,那将是珍贵的“文物”。

我多次回乡下,不曾看到过画行器。现在还十分怀念它,只好把它写下,以作纪念。

来源:https://read01.com/RndRRNo.html#.YEXnJxMza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22:04 , Processed in 0.0295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