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2|回复: 0

文革话题引关注——印红标教授汕大讲座爆满 (2012)

[复制链接]

658

主题

1636

帖子

601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16
发表于 2021-3-8 00: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大浩劫,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已经距离我们有46年之久。虽然官方早有定论,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在民间、传媒界、甚至学术界,对文革的深入探讨和反思仍被认为是颇为敏感的禁区。
7 h6 {% q5 j2 L  `! x& r2 K# g5 h% @( i- @9 h; |6 J2 R2 b
随着重庆事件持续发酵,以及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强调“警惕文革重演”,人们对于文革的兴趣日益浓厚。文革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说文革是一场民族灾难?为了让更多年青一代的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性质与过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印红标教授应我院邀请,于5月4日晚在汕头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一场题为“文革的发动与红卫兵运动”的讲座。
. o6 M* {) W. x

“文革的发动与红卫兵运动”讲座现场爆满。(陈丽娟/摄)

“文革的发动与红卫兵运动”讲座现场爆满。(陈丽娟/摄)
% g# d; ~$ I& X8 E
“文革的发动与红卫兵运动”讲座现场爆满。(陈丽娟/摄)
3 ~5 x6 ^+ q( @. @由于文革的话题在国内高校的讲座中极为少见,所以这场讲座也吊足了汕大师生们的胃口。讲座开始前半个小时,报告厅就已经人满为患,不仅所有座位被抢占一空,连前面的地上都坐满了人。门口更是堵得水泄不通,很多同学几乎站着听完整场讲座,场面蔚为壮观。
! a' r! G/ g, K9 I& \
. R; P# g1 e* X+ X( d1 P5 Z讲座伊始,印红标教授向汕大图书馆和新闻学院资料室赠送了两本他的学术专著《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印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文革研究专家,他不仅亲历过那段历史,30多年来,更是一直在此领域潜心钻研。他的这部著作于2009年在香港出版,甫一面世就引起广泛关注。但该书在内地并未出版,购买较为不便,印教授赠书也让汕大的同学们有机会继续深入地了解和反思文革。: i; U, y- `/ {: x7 z0 ?

3 X) T) C/ U& ?7 t$ H8 F/ j5 D

印红标教授赠书《失踪者的足迹》致汕大图书馆和新闻学院。(陈丽娟/摄)

印红标教授赠书《失踪者的足迹》致汕大图书馆和新闻学院。(陈丽娟/摄)

, |4 j4 b) \6 Q8 ~4 a. t7 F印红标教授赠书《失踪者的足迹》致汕大图书馆和新闻学院。(陈丽娟/摄)
1 R6 X: Q8 a# U1 F* s9 X7 e0 i; [1 I( n! ^) Y) @
讲座中,印教授用沉稳的语调向观众讲述了文革的三次发动,以及相伴随的红卫兵运动。从1966年5月老红卫兵的出现,到1967年夏秋,红卫兵运动逐渐走向失控,再到1968年夏秋,红卫兵运动衰落并退出政治舞台,印教授将这个过程梳理得十分清晰。演讲过程中不断穿插的名人故事、资料图片,甚至印教授当年的亲身经历,让讲座变得详实而生动。当大屏幕上出现“批斗修女”、“彭德怀被挂牌批斗”等残酷场面以及“老舍投湖”、“傅雷自尽”等历史事件时,现场听众都唏嘘不已。# d$ v; F' c/ k( l
# j, K2 W1 x% W# k4 F3 Y

印红标教授讲解细致,不失生动。(陈丽娟/摄)

印红标教授讲解细致,不失生动。(陈丽娟/摄)
- e' C4 F, _' V8 O5 Y6 @
印红标教授讲解细致,不失生动。(陈丽娟/摄)
; m1 ?- @+ B7 q
1 H, d$ }& ?, v+ O3 A5 \提问环节的气氛也颇为热烈。有同学问,面对相关信息不足的现实,如何才能全面了解文革,而不是碎片化了解。印教授则表示,文革话题的敏感程度正在降低,并向大家推荐了一些相关书籍。而当前两次提问机会都被学生抢走后,一位老师也按捺不住,高喊“应该给老师一个提问机会才公平”。而这位来自文学院的老师拿到话筒后,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些看法,呼吁“重新审视文革”,引起在场观众的共鸣,热烈的掌声让现场气氛达到一个高潮。; V% {+ a" W' l% [! p
' r1 T; l5 x/ \3 ]. [
而在印教授回答完一位观众关于“个人如何反思文革”的问题后,我院范东升教授也接过话头表示,“现在能承认自己当年是红卫兵的不多,在这里我和印教授都承认我们都曾经当过红卫兵。”现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在微博上,不少老师同学也通过评论表示“当时听到这句话很震撼”,“为两位教授的真诚感动”。
- ^9 K& \* ^; F- F7 F7 V
6 b9 r$ s8 Y; }5 }" Q& S6 A记者:邓学
* z* f; j4 q8 ~0 e" c. b0 U2 @8 ?; A! T7 i% R' a- Q& C
http://media.stu.edu.cn/archives/133009 O: }" O2 C% P; \1 V
- E) U, V1 E  e* |. ?- x. w
; r0 n4 `5 D+ v

2 L; d, c; L6 s8 a: x6 m5 J* q( L1 k4 S! U5 {) G8 n9 }1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3-5-30 13:15 , Processed in 0.1045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