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1|回复: 0

吴静雨 我的右派分子同学——读《风尘拾雪》有感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发表于 2020-12-21 15: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右派分子同学# }- h7 H8 K- a( E
6 L5 [# x2 _! i6 y
——读《风尘拾雪》有感
7 C( {8 z$ Y+ Z0 C2 X9 p$ w; Z, X) n! S/ \6 a- _% y) x
我的右派分子同学王晋烈,生于1940年9月。他在17岁当右派,72岁去世。他给后世留下了一本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风尘拾雪》,作为他心路历程的自白。
2 H! F- t( c( ]
2 {2 I8 i, H4 z( a" u+ M1957年,我还在读初中,照理我不应当与王晋烈同学,但时代的造化,却让我与王晋烈同窗共读。4 M) o8 L7 S: m% b: b

" I0 ]9 H. \6 h) k  T王晋烈在1957年反右时,还在读高中。按当时的政策是不在中学生中抓右派的。不幸的是,他聪明好学,在1957年16岁时,考上了重庆大学。进入大学后,1958年学校开展第二次反右运动,将他“补”为右派。
$ C5 h1 [/ Y) M0 J8 l+ w  Y: \+ g# F) q9 d) |" b
刚进大学,16岁的王同学“高考升学离故乡,春风一路少年狂。”注1对未来充满幻想,对党一片赤诚要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向党交心的学习会上,不仅将自己思想深处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会上说了出来,而且还说他有一些“小布尔乔亚”情调,私下喜欢写一些非无产阶级革命情怀的风花雪月的诗歌等等。他决心要与自己心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彻底决裂,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接着,学校又展开红与专的辩论,王晋烈当年血气方刚,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发言,只是他在发言中,“未能附和红比专更重要的论点。”注27 G3 f: V7 N( m' N9 n
8 B9 }. Q$ w5 a7 h4 Y
1958年春节过后,新学期刚开始,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殿宾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布,开始第二次反击右派分子运动。
" N7 @& }% |! e  e) |* L
# `1 j/ `  e5 k! A在那个时代,红是“革命”,是压倒一切的;专是“科学”,是为“革命”服务的,专怎么能与红同等重要!王晋烈在红与专辩论时,坚持红与专同样重要,不与组织一条心,私下又写了一些风花雪月的资产阶级的诗文。于是“组织”决定查抄他的箱子,将他历年写的日记、诗歌统统收缴,在那些日记、诗歌中,寻找王晋烈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尽管如此,也只找出了“风花雪月”而没有找出“反动”言论。何况,他的日记、诗歌大多是在中学时期写的。1957年的政策规定,中学生中不抓右派,但在1958年他是大学生,将王晋烈定为右派分子也就合乎“政策”了!当时重庆大学的右派分子占学校总人数的百分数比规定的标准还差一点点。就这样,王晋烈1957年16岁春风得意考进大学,1958年5月17岁——进大学包括寒假在内九个多月的时间,以“反对党的‘红、专’政策的罪名”糊里糊涂被补划为右派分子——补了那一“点点”。当时重庆大学约6000人,一共揪出右派分子600多人。4 Z# _% @. _/ d* V0 ?2 _

8 |9 J5 o/ Z' J4 [9 k! @一个十七岁少不更事的学生——王晋烈,没有想到“鸣放竟做引蛇套,‘红专’翻成钓鱼钩”注3;他向党交心,竟成右派“六月堂前飞雪劲,锥心感受几人同。”注4他感到比窦娥还要冤呵!因为“红与专”,让他过早地经历那样的苦难,真是“旷世荒唐”注5!
& e/ s8 @: Q' Z3 n- L8 i1 y
: O" s, p' ?0 L* v1958年6月,右派分子王晋烈被遣送劳动改造。这一改造就长达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王晋烈当过农民,当过挖煤工、当过农场员工。因为是改造,改造之初,所有改造人员通通不发工资,还得自己交伙食费。$ O+ z& w" \4 w9 y1 }; B

. [; d+ X0 k( y8 A6 D5 a1960—1962年正值饥饿时期。7 M2 ^* ]# X  i' o

( B1 K! m- t% A- ?  g: `8 r1959年11月下旬,饥饿已经开始了。与王晋烈一起在重庆万盛丛林煤矿劳动的电机系右派学生颜亨楷劳累一天被监工强迫去加夜班炼焦。颜亨楷中午没有吃饱,晚上端着一小碗还未下肚的连菜带饭的晚饭,因劳累过度,步履蹒跚连人带碗跌进了阴沟里,求监工再给他一小碗饭,让他吃点东西,有体力去加夜班。监工非但不给他饭,还将他大骂一通,逼迫他去炼焦场劳动。饥寒交迫的颜亨楷还没有走到炼焦炉旁就昏倒在地,因为天黑,没有被人发现。到第二天被人发现时,颜亨楷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 b. A; e# _. q5 |
6 g7 C/ F& @% P/ [1960年3月王晋烈又被押送到重庆市机关广阳坝农场劳动。农场里有奶牛场、果园、菜场,将种出来的蔬菜、瓜果、牛奶拿去改善重庆市机关干部的生活。# F, H3 S9 v" b" l0 B
* H- @0 m. z. L7 `. M" B! i! `
在广阳坝农场,右派分子每人有拾元钱的伙食费,这笔钱直接拨给食堂,不发在个人手里。人生活在世上,仅仅吃饭是不能生活的。在那个年代,必须的生活品都凭票定量供应。当时每一个人每年只有三尺布票,还不够做一条裤子,右派分子在农场日以继夜、沐雨栉风,很快就到了衣不蔽体的地步,不少时间只有光着膀子劳动。没有收入,没有钱去置办必须的生活用品,在农场改造的右派分子几乎长年赤脚下地劳动。在广阳坝农场改造的右派分子,因为经常赤脚在粪水中淌,许多人都因此而患了皮肤病,其中一些人的病至今未癒
: a: h& A. @7 W5 y6 D
2 N" P4 e: u! w4 p# O8 `9 c+ _, I; U广阳坝农场紧靠长江,涨水时是一个小岛,枯水时与岸边的土地相联。冬天长江的江水,寒冷彻骨,右派们还得赤脚在江水里淌;夏天,火炉重庆烈日当空,右派们裸露的脊背被烈日炙烤,赤脚在高达40℃以上滚烫的河沙上行走——右派分子们在接受“真正”的劳动考察!2 L: b3 Q, K# |! v9 `. D2 q

0 V+ o: T4 `- ~; E( n2 x那时每人一个月只供应二十一斤口粮,还要节约两斤支援“国家”,实际上每月只有十九斤口粮。现在的青年人,可能认为足够吃了。当时的情况是,一个人每月只供应半斤带骨肉、半斤菜油,从事的又是高强度劳动,十九斤粮食,只能维持一个青年人十天的生活需要。农场劳动的右派分子人人都患了浮肿病。饿极了的学生右派分子孙庚武见地里生长着与香瓜一样大小、还未成熟的早南瓜,偷偷地、不顾一切地摘了七个生南瓜。因为南瓜是“偷”的,怕被人发现,他揩了揩瓜上的泥土,就地狼吞虎咽地生吃,直到吃得满嘴生南瓜浆、舌头转不动、牙齿也嚼不动了。他之所以狼吞虎咽是怕被人发现,但孙庚武的“偷盗”行为还是被发现了,他被拉到全农场大会上批判斗争。
$ e) u# Y5 M' _+ \1 R
& [) p- h# Z6 Q后来有人问孙庚武:“生南瓜难不难吃?”
( s1 u0 n. G& o. n8 D% n, B1 t/ x4 Y& D" W' `
孙庚武说:“饿啊,哪管难不难吃,当时只想吃!”
1 u1 J. Z& _& F5 K2 _6 f. Q% e2 ~' Q. R1 A* G# N* d5 G
那时,饥饿中的农场员工,人人都因饥饿而水肿,几乎都偷吃过生瓜、生菜。$ ^3 q5 [5 A) o

7 G& E( ?! d8 E' L0 M9 X+ M! u右派学生尹安民在农场的厕所悬梁自尽。在他的身上搜出了三斤他自己制作的假饭票,人们揣测他无法面对饥饿、苦难;他又不堪造假,他最终选择了死亡!" V) t. b+ N+ u. D' ^0 k& Y  c  M
6 C7 z, x" ]7 m7 V
在尹安民自尽后一月,右派老师高敬武因水肿病身亡……# n/ T; v# ^4 m+ I# ]" k7 G4 Z
- N( c% T* Q( M
对四年多的苦难,王晋烈在与同为右派的刘运仁及朋友的诗歌互答中写道:“泪尽坎坷风雨路,魂惊动荡是非秋。”注6“应知百劫身还在,正气依然唱浩歌。”注7“痛说别后惊弓苦,相慰劫余虎口生。”注8今天我读到:“世海沉浮,经多少,风险浪劫。长嗟叹,昏暗天地,荒唐岁月。折翅初飞学子泪,断肠逐放啼鹃血。可奈何,尽日任蹉跎,伤心绝。”注9不禁唏嘘长叹!6 C4 }# C7 z7 X- [! Y. p6 J
  c) i0 P# W) N0 F/ @( ~
在改造中,王同学想脱胎换骨,到1977年“文革”结束,他仍然不知“革命竟何物,茫然五内摧。”注10后来,组织“宽大”地摘除了他的右派分子帽子,但右派还是右派,只是叫摘了帽子的右派分子,让他回到学校继续读书,暗地里仍然安排人对王晋烈的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那已经是在1962年了。而我是在1962年考进重庆大学,因此机缘巧合,我与摘了帽子的右派分子王晋烈在一个大班读书。( D4 v: P: {# o" y" A* N6 O
3 ]0 l8 Y& D, c6 R/ w
在大学同窗的六年时间里,王晋烈给我的印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专业书。”后来才从他留下的诗集中知道他的苦:“群众专政无处不在。人皆可骂,人皆可斗,饱受惊弓之苦,笼鸟之痛,只有低头负重,装聋作哑,方换得片刻安宁。”注11他被打入另册,他是“牛鬼蛇神”,是“贱民”,他想让自己除了工作,不应该有任何感情!) C! c- ?& p- {$ }# }

6 {; s! |6 O6 ]" H. H人哪能没有感情!他感慨“直言鹿马成长恨,强换胎骨变鬼俦。”注12他伤痛“只缘愚守真谛,落得痛长留。”注13人且“莫道甘沦落”注14,他想求得一方静土而不可得:“去伴残楼。朝看云霞变幻,暮听鱼樵唱晚,仙趣实难求。”注15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有了他那个年龄不应当承担的伤痛与怅惘!
9 Z0 J5 @6 m/ E% k" k  m% f) j9 c" K7 s8 j
1966年文革开始了,工作组进入学校。全校师生成天在工作组的主持下开会,讨论对党的领导、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既然是讨论,难免就有争论,有一些同学甚至与工作组形同水火,争论非常激烈。王同学还是一如既往、沉默寡言。有一次,在只有我们两人时,他突然冒了一句:“还是少说为佳。”是呵,在那个“天地无言人讳声”注16的年代,他有切肤之痛呵!
: l( E9 E8 H8 K# H% z$ ]# n* T! P* @, L
王晋烈在年级大多数同学的心中,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因此在文革中,同学们也没有过多地为难他。在校的最后两年,同学都忙于派斗顾不上他。1968年11月,他偷偷回家把婚结了。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本应办得热热闹闹,然而以王晋烈当时的身份,非但不敢求热闹,能将婚事办下去已经算万幸了。他父母在建国初被划为地主,在当时是属于被抄家之列。在文革中,父母的家被抄了。回家结婚,家徒四壁。当时他自己的衣服都打有补丁,为了展现新郎之“新”,他找人借了一件工作服权当新郎的“新”衣,仅穿了三天就物归原主。王晋烈用“半套婚装三日还”注17的诗句,留下了当时新婚的写照。家中当时唯有一条旧棉被,有病的父母心痛儿子,将老两口盖的旧棉絮让给儿子、媳妇当作新婚的被盖。棉絮给了新郎新娘,两位老人就没有被盖了。11月地处四川北部的达州已经入冬,早已过了杜甫当年“八月秋高风怒号”的季节,天气已经冷了。当年杜甫还有一条“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的冷似铁的布衾。王同学有病的老父老母连一床冷似铁的布衾都没有,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夜!王同学新婚时,因为那床棉絮“引发两家五人落泪”——喜事办成了伤心事,王同学用“一床棉絮五人泪”注18记下了当时的情景。以致他每每想及于此,成了他心中永久的痛!
9 [; L8 k/ K$ n' r
3 J1 P) r: @* |1968年底毕业分配时,同学们都按时分配,离开了学校。王晋烈有一顶“脱帽右派”的帽子,被留校审查后,再考虑分配。后来他的儿子谈到:“别人四年五年的大学,他却上了整整十二年,试想人生有几个十二年?他用他生命六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大学学业。那是怎样的凄惶、无奈?”不禁潸然泪下。这段时间,凄惶、无奈的王晋烈——孤独的一个人,不仅要忍受难熬的孤独,更主要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处,几近绝望的心,真是度日如年。直到1969年初,才被分配到当时的苦寒之地青海,到当地的送变电公司当工人。$ |3 i5 r3 T, c$ D4 W1 n
+ h, R9 s9 c% V
到了青海,王晋烈想忘掉烦恼投身工作,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是右派分子,在那个年代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每当政治运动来临,他常常在“牛棚”内面壁思过。十年寒窗学来的知识不能施展,白天面对荒漠飞沙,夜晚仰望孤窗寒月他悲从心来:“荒漠飞沙怒,孤窗夜月寒。”注19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只准他规规矩矩,不准他乱说乱动。他的建言没有人听;他不建言,领导又说他明知不对,为啥不说?欲加他不言之罪,领导总是有理!他百思不得其解“何事伤心总伴我!”注20冬去春来“惆怅落花遍地,秋光转眼无踪。”注21他悲叹光阴流逝,纵然读书破万卷,却“百无一用”注22!) j* K, v$ ~- I' V

; A# D9 i0 R9 [5 `二十二年后的1980年,组织告诉王晋烈,当年将他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现在给他改正过来。人生有几个二十二年!何况是最年富力强的二十二年!. @2 m6 u# l( I; t9 E

1 E7 P8 z6 H8 `; q& I$ C他的右派分子身份改正过来后,在工作中,成绩卓著曾被国家电力公司委以青海输变电公司经理、中国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职务、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变电工程学会会长。2001年从中国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职位上退休。& g8 @- S  e  `) z4 j
: P+ g$ \; Z+ K5 b* u
退休后,王晋烈又被四川电力咨询公司属下的监理公司聘为总监理工程师,主要负责输变电线路的监理工作。他工作像他作人一样极其认真,长年跋涉在巴山蜀水、康巴高原的崇山峻岭中。2011年他因一个项目的需要,希望我给他物色一个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当时我曾与他有过一次交谈。
- p: U/ l# b' M7 L! S8 F5 G0 A# }; O$ i1 K- E# O
我说:“你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何苦再没日没夜地在穷山恶水上奔波,应当给自己的人生留一点时间!”1 M# h) h: K9 E& F+ E  x1 l8 u

* B4 |. }: w9 \0 w他说:“我不到十八岁当右派分子,二十二年后才得以改正。我想将平生所学报效祖国,但造化弄人,‘壮志难酬壁剑鸣,松竹心怀蓬草命’注23在我当右派分子的日子里,我的任何建议、努力都会有人说是别有用心。在那二十二年里,我不是人,我是‘牛鬼蛇神’,我报国无门啊!‘艰险常回梦,是非惟问天。青春犹在目,对镜叹霜繁。’注24人有几个二十二年呵!‘放飞时节人将老,回荡初心气亦豪。’注25今天我想将我平生所学,报效祖国。我也知道含饴弄孙、怡享晚年,我也知道我老了‘夕阳归路远,孤寺晚钟沉’注26,我要‘回找青春慷慨’”注27。听了王同学一席话,看见他衰老的容颜,我感慨良多,不再多言……' X& j- H) M# M3 x. Q" B

" T$ M5 L/ i# `8 m$ h8 a' f后来,王晋烈同学告诉我,他正在出版一本诗集,待出版之后,他会送我一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历程、他的心迹。
  |" ~7 P0 K! M% m0 |1 c# {' S4 R/ l) M) x
几个月后他因积劳成疾患肺癌逝世在他的总监理工程师任上,享年72岁。我没有想到那次晤谈,竟是我与王同学的最后话别。
9 B+ D- q! c: Z0 Y$ {$ r8 }
( P$ ], e/ [1 W+ A! k王晋烈16岁考上重庆大学,因为不赞成“红比专更重要”进大学不到十个月的时间、17岁即被打成右派;古稀之年仍以身许国,辞世在他总监理工程师任上。; x+ a6 o$ y; M1 X, R- {9 ^% l

, j' J) Q; o- Q/ _( [& D) O后来王晋烈的女儿告诉我:“我的父亲一辈子从未退过休!从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一直在上班,只不过换了个单位而已。他对未来真正的退休生活有过美好的𢤦憬,在装修房屋时也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大大的写字台以及笔墨纸砚,说是要写写书法画一下画,只是这些愿望尚未实现就被病魔击倒。我操劳一生命运多舛的父亲哟!”% _% V5 W5 p. m: [
4 N+ e7 s: j) J" F7 E9 y
他的诗集在他辞世后,由其他同学从他家属手中拿来给了我。/ r" _9 e# {  ?
, {+ |2 j+ a- [& R0 ~6 G: z
我现在拿着王同学的诗集《风尘拾雪》,一位国之精英在他“百无一用”时,曾痛心疾首地问:“百无一用谁之错?”注28
) q. N- v% P# U0 w5 J5 c5 p, Z% p, Q
+ J, a/ ]$ [$ u9 y; i) q是呵,五十多万国之精英,在二十多年里报国无门,“谁之错?”
$ i, N9 L: x5 j/ B% D) x
4 r% x4 p& X. \3 e! i: [+ M王同学在《风尘拾雪》中写道:“落叶舞秋风/又近寒冬/霜风点映万山红/过雁声声牵离梦/况味千重/辗转似飞蓬/何论西东/乡愁客路日相同/曲指归期增白发/四顾迷蒙”注29王同学呵,“四顾迷蒙”!; M# C( E! p4 |4 ~, N

( }6 s, x* \: @* R今天我拿着王同学留下的《风尘拾雪》睹物思人:
  @2 X9 b+ l3 ~1 }( @& l$ A- l$ Z9 u  d  m% T! V# \9 |5 B
王同学,愿你在天之灵不再迷蒙!1 k/ l1 ?; ^/ |: `

' _" u" e4 }" O1 V: W, \. [       吴静雨! p$ w( |( g9 d: F( t. c
& f4 X' S$ A; Y9 X% Z' ?: q

8 M/ j0 Z9 F! H' I& S2 }- O) h$ ?
/ J7 c6 ~4 U" B2 r1 l  g ) [7 {$ t, N$ y& g$ G

) c1 n' p' }# V) ?附注:
& p! ]+ G/ ~( d8 u( u- ^+ `3 E  K
9 |, F  B; f" h! c以下页码皆是《风尘拾雪》中的页码% ]4 `% P$ i0 v2 l7 c

5 ^: ^5 z$ h; t+ l: ?注1《杂感》8页. }8 i8 K7 d7 Z* r+ R9 M" X* q

# m5 g+ @7 T$ v2 F2 N注2 《重回丛林(劳动地)》42页
* x2 F" s0 }0 R9 g, b% D0 ^5 X7 l9 `$ B4 o; |( A8 }
注3第42页《重回丛林》
. g% G! P4 d0 G9 G; w! @# k6 _! k* n6 W; i0 r6 s; T7 S
注4第17页《杂感》- M4 i- C3 {% y$ r5 h
& `! \$ [+ ?. [& @
注5第51页《吊访巴仑台》
+ @, `( ]& D0 y$ A: g. Y  h- Q3 i$ \4 A' L+ U4 o7 j
注6《赠运仁学兄》21页1 a5 V' |8 q; a! M* ~% l
( u5 j/ r) i& {% Z/ b! _* W+ l
注7《再赠运仁学兄》21页
- U6 x- `) a: h$ {/ T. ?: y! f
3 V4 V4 y7 y4 d" _注8《寄语德章兄》31页
. y) p2 H" V& l, T
  G. l/ l! s+ z; m注9《风雨人生》43页# s. @: J3 J! b, u/ s9 @& y
& m0 D2 K% A# D7 U# \2 u& g
注10第15页《“文革”寄问》
6 l6 {8 n& C& L2 q  P# s! l
/ m5 ]5 t( C. J2 z/ B' r- u注11第1页《前言》
* v5 x7 T5 T8 {- e  J3 ?
3 u( p+ e6 s, j5 {% z' I# O/ Z, K. V4 j注12第21页《赠运仁学兄》
: x/ P$ i; k& W. @# H$ e- `" ]; M0 ?
$ x: A7 \4 Z# n1 ~) P. c) S+ N注13第39页《自叹》
  H2 M% _& ?  u# e# H: |6 N0 ^8 o6 j5 \3 K: K9 {
注14第39页《自叹》2 H/ Q1 ^/ z, t! F# A! g/ g
% N" M, n8 @0 @0 o4 q8 }
注15第39页《自叹》
7 Q) P5 b( U& v4 a: K7 L6 K  i/ g2 y% W1 F* m- K7 ?
注16第68页《孤座感怀》8 p- o. M" V5 P7 b1 K. i8 Y- F
# S  k/ ^5 R( C& e
注17第88页《银婚寄怀》. W3 t8 z5 d: U$ h! p
/ z' j0 I% g6 D6 Y. o1 u
注18第88页《银婚寄怀》9 i( C$ A9 k: q& r% u

! {2 L5 o* d/ U" Y. f/ C: Q注19第3页《牛棚悲吟》" V/ d, n" T4 V9 U$ ?3 L6 q7 K

: B* `" r$ @, o- j注20第7页《命叹》) |+ ]6 M1 P: @6 o
9 k( T: ~3 h8 S2 c8 a6 b
注21地6页《偶逢》
0 \# l+ v5 h3 X: }6 a
6 z% Z+ F3 g  K% M, a3 m" G' X0 G注22第68页《孤坐感怀》; l1 w7 E% U( Z  x% @
( `8 M" a  {4 i/ {
注23第68页《孤坐感怀》
4 @7 Y  D/ @2 N2 Q7 i3 K2 |
  ^2 {9 ~' b0 }9 d- H& }' |4 }5 g注24第93页《对镜吟》
# X( X9 U2 B) W7 F
/ r# ~" R0 e) j# N! ~1 L1 L注25第27页《随感》5 x; `4 b; x) X) s( e# u: Z: `( y0 Y

% N6 ^& U3 c/ `) D注26第99页《夕阳归途》) e' I9 b- H$ M" F! s- c
% c4 `2 |% X% {9 K7 ~# _
注27第37页《感时》
! y3 Y8 O$ Y* x  c& `$ u, \0 J: y! i1 n6 w$ k% x
注28第68页《孤坐感怀》
  K( j7 H0 O9 f. g+ ]5 \5 c
( V% m- X+ O. R. v' k注29第13页《秋思》
( T: Z# z/ Z# t* o" ]& A3 z
: q4 D0 X. u. `( e' l; rhttps://weibo.com/p/23041814123f ... id=40813422139099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02:36 , Processed in 0.0986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