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5|回复: 0

秦晖:特殊年代的经历——插秧机悲喜剧

[复制链接]

13

主题

28

回帖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2
发表于 2020-9-25 14: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晖:特殊年代的经历——插秧机悲喜剧
2020年08月26日

数字背后的故事(中)

一度红火的“人力插秧机”

拖拉机还算好,1985年后就开始回升,到1990年代已经明显超过了公社时期的最高水平。但插秧、收割、脱粒等机械的兴衰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六七十年代广西全区曾以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闻名。设在北湖工业区的南宁水稻插秧机厂据说当时是全国最大的插秧机厂,那时“南插”是南宁无人不知的明星企业。其产品就是广西开发的“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这款机器原来叫广西59-3型,最早是大跃进时代的科技“卫星”在三年饥荒“大跃退”后的仅存硕果。相比“木制滚珠轴承”、“绳索牵引化”、“牛拉列车”、“人力收割机”乃至种种亩产万斤、十余万斤的“丰产经验”等等而言,这种人力插秧机被认为比较靠谱。经过多方改进,它于1965年经“国家鉴定”定型为“中国插秧第一机”后,曾得到强力推广。

1967-1976年,经指令社队购置,“广西65”在田林的拥有量从38台增至560台,在政治动员下,“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使用插秧机的热潮”。但这场持续十多年的“机械化秀”最终以彻底失败告终。后来的县志写道:“这种插秧机的质量还未过关,不易操作,秧苗勾伤严重,转青期延长,漏插、浮秧多,均匀度较差。1979年以后停止使用,插秧还是手工操作。”而“南插”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进入改革时期后也很快销声匿迹,不知所踪了。

我经历的“插秧机械化”兴衰

其实据笔者使用“广西65”的体会,这种“机械化插秧”的弊病除了县志所说的伤秧、减产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强度实际比手工插秧大得多。该“人力”插秧机使用时加上满装的秧箱重达几十斤,又无水田行走轮的设置,全凭人力在泥水中拉行,每次猛推秧夹夹取秧苗再抽回、插下,三个连贯动作可插下一排五颗秧,再人力拉机具移动一个行距并重复以上操作。

我们县的宣传没有像生产厂家和高层媒体那样声称可以“日插20亩”,只说是“工效比人力高一倍以上。”其实,传统手工插秧之劳主要在弯腰,插秧动作本身并不费力。但拉动插秧机和推拉夹秧竿的动作却要费力许多。三个动作插五颗秧再拉动一下整台机器,实际比手工一颗颗插快不了多少。说是工效比人力高一倍,其实未必。如果加上漏插太多需要补插,还不时有机械故障要排除,其整体插秧速度往往比纯人工插秧还要慢。

我那时人工插一天秧,确实有点腰酸,但别的疲劳感并不强。而使用一天“人力插秧机”,那双臂才真是酸疼无比,全身疲劳感也大得多。那时接受“不怕苦不怕死”教育,是不会发牢骚的。但“机械化”后反倒更加劳累,工效也没见长,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一周以后看到手工插下的秧苗早已返青,“机插”的秧苗却还是蔫不拉几,就更想不通。如此“机械化”,比人工还累、还慢、还伤秧,真是何苦来呢。

但在1975-1976年前后,上面派来的“三分之一工作队”推行插秧、脱粒机械化,不仅指令购买,而且督促使用。那时的公社经济就是这样:农民不仅种不种、种什么、种多少、种出来交给谁,都不能自主,连何时种、何时收、用何种工具,下哪些种子,都全凭上面布置。这样的体制下推广“新技术”倒真是雷厉风行,但却没有验证“新技术”是否可行的能力。一种机器上面说管用,下面就捏着鼻子用,上面不说话了,那东西往往就扔在一边,购置费用等等也就浪费掉了。

浮夸与强制毁了广西65


1950年代推广“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就是如此——我下乡时还在潞城公社办公室后院看到扔在那里锈成废铁的苏式耕犁。我们当时都知道当地连小拖拉机都拉不动双铧犁,然而此前十年,上面却曾经相信只要学了苏联那一套,一头牛就可以拉动双铧犁!

一开始,来自上面的强制力度还没有那么大。像双轮双铧犁在我们县也就只推广了5套就不了了之。尤其在“大跃进”惨败后,“瞎指挥风”曾一度有所收敛。

然而wg时期,瞎指挥再度变本加厉,像广西65那样不成熟的机子就大规模强制推广了十来年。平心而论,这种机子虽有很大缺陷,毕竟不像“木制滚珠轴承”那样荒唐。一种不成熟的技术如果根据自愿使用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以争取市场的认可,未必就不能成熟起来成为成功的产品。

但是当时一方面浮夸其“先进”,曾一度宣称用这种人力机一人可日插20亩(而至今中日等国的自走式汽油机动力插秧机都只敢说日插15-20亩,那时的浮夸与大跃进时的“亩产万斤”也有一拼了)实际上,当时我县广西65的实插效率平均每机还达不到2亩/日。而另一方面,10余年来这种机子一直靠“政治正确”来强制推销而不思改进,导致用户反感,反而断送了它可能有的前程。

最近看到有年轻人在网上叹息wg时的创新被埋没。说“水稻插秧机械化”这种“世界性难题”是中国人在那段时间中攻克的,他尤其为“广西65”这种“世界先进水平”的创造被改革扼杀叫屈,说是由于农村改革恢复了“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形式,放弃了当时领先的技术。如今日本的洋马、久保田、东洋、景观(应为井关)等大型农机制造企业,在广西65型基础上改进创新,使得世界机械插秧机技术日臻完善。”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使用过广西65。假如他用这个“机器”一天累的半死不活只能插秧一亩多,插下的秧苗还蔫乎乎的减了产,恐怕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其实,且不说日本的人力插秧机早在明治维新后近代化初潮中的1898年就申请过专利,战后的现代插秧机研发也比我们略早。在广西65定型时,日本的环流牌人力插秧机不仅已在该国国内广泛应用,而且已经大量出口台湾等地。到1970年代初,久保田等品牌的动力插秧机已经取代人力机,基本实现了日本水稻插秧的全机械化,而且也带动了台湾、韩国动力插秧机的普及。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动力插秧机和人力插秧机一开始就是平行发展,走着不同的技术-工艺路线。正如中国的东风2s动力机和广西65人力机几乎同时定型一样,日本的环流人力机与井关等动力机也是同时研发,并不存在井关、久保田这类日本动力机抄袭环流人力机的问题,当然更不会有日本动力机在广西65人力机“基础上改进”的事。应该承认,中国wg时期无论动力机还是人力机(尤其后者)的推广都挟政治动员之势,远比日本轰轰烈烈,但最后的结局却远比日本糟糕。尤其是强制推广最力的人力插秧机,只要政治压力消除,农民就不愿用了。

退潮后,谁在裸泳?


对于这种现象,如今有些人说是因为改革后恢复小农经营,“一大二公”时的机器就没法用。对某些大型农机而言,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未必是主要原因。例如无论改革前后都一直使用大型农机的黑龙江农垦系统,改革前大量使用的国产东风4LZ-5型(四平产)和GT4.9型联合收割机(开封产)就远不如苏联、东德产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更受使用者欢迎和专家好评。尽管这两种国产机原本都是来自苏联、东德技术,而且由于中苏决裂后进口困难,wg时仍在使用的原装进口东欧农机大都还是1950年代的老机器,但仍比当时的国产“改进”型好用。当然到了改革后,无论国产机还是东欧机都很快被美国和日本的机型(包括原装进口的与合资国内生产的)取代了。可见根本原因还是改革前的国产机器虽然号称政治上的“争气机”,但其质量与效果实在不堪使用。

而对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农业而言,早在wg前,苏式大型农机具(如前述的双轮双铧犁和洛拖、开联生产的大型机器)就被证明不堪使用。

wg时期农村公社的“农业机械化成就”,主要建立在受日本技术影响的国产机之上。而日本与我国同样是精耕细作的东亚式农业,又从未搞过“集体化”,其标志性装备如手扶拖拉机和水稻插秧机等本来就是为小农户设计开发的,却在wg时期的中国集体化农业中得到大力推广。到了改革后,中国恢复了小农户,“机械化成就”却一度崩盘了,要说这主要是包产到户的结果,在逻辑上是根本说不过去的。

传说有地方“分田到户”后农民把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也拆了分零件,这类荒唐故事也许确实发生过。但我本人的亲身经历和我务农当地的资料都证明,像人力插秧机这样的农机具,根本等不到包产到户,只要大规模政治运动一停止,它的生命就完结了。根据县志记载,1979年后我县不再保有插秧机。其实我记得1978年我离开农村前,队里的插秧机就已经闲置生锈了。而直到1979年时,我县其实还没搞“包产到户”,只是尊重了一下社队的自主意愿,不再硬逼购买、监督使用,农民就把它弃如敝屣。实际上不仅是田林县,靠“政治正确”推广的这种机器在全广西也是失败的,以至于到了后来,国家农展馆派人来桂收集“广西65”做农机史陈列品时,据说“竟然连一台样机都没有找到”。

显然,这样的“人力收割机”无论在集体农业还是在家庭农业中都不受农民欢迎,根本原因就是它技术不过关,没有效果或只有负效果。作为一场大规模的“政治秀”,我县当时的插秧机保有量一度很亮眼,但那与其说是“农业机械化的成就”,不如说是一场劳民伤财的巨大浪费!

中国真正管用的水稻插秧机械化,其实还是1992年“南巡”后的第二波改革中兴起的。以稻作农业和小农精耕细作为特点的日本仍然是主要的借鉴和引进源。1990年代后期,东北稻区率先引进日本技术生产动力插秧机,世纪初,久保田、井关、沃得等进口机和国内外资合资产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在消化外来技术后,国产动力插秧机又在重新崛起。廉价的人力插秧机也有了一定市场——不过当年我们用过的“人力夹式”似乎已经不见,现在的人力机已经回到台湾1970年代流行的两行式机型。所有这些产品都是在市场竞争基础上争取用户,强制推广时不可同日而语。加上直播、抛秧等水稻栽植形式的发展,使稻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

*参考资料《田林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

原载于:http://qinhui.blog.caixin.com/archives/2334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3:25 , Processed in 0.0505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