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7|回复: 0

重庆三中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36年后重聚起舞(组图)

[复制链接]

855

主题

1942

帖子

72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27
发表于 2020-7-29 1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15:56 时代信报
* i9 i0 b1 [0 c" t
; K2 M9 A7 K' ?0 r" U5 h  _
2 p7 y5 p* u" r7 g洪常青、吴清华的双人舞8 ^3 E# a% q4 W) R( C$ y# J

" k/ d! C0 @5 F# u* @* e6 W+ L
8 d4 [7 V- S$ ~3 h( z舞蹈:大海航行靠舵手+ m3 d) t; g6 l' Y; ?# L
1 Q! C! @3 M& {& c0 @% ]
5 P  \2 m- E% V6 ]% Z5 G
( [) O) V5 |' q; k( J5 r9 R# L
9 h! s# h5 K" t) x
  信报记者 黄伟/图 朱彦/文
3 y( X3 L1 w! {% \0 R3 i5 _7 K9 H
$ ~8 Y. u+ Z5 a( ^/ Y6 I2 H; \4 c1 X" Y  N  G( D$ O; |' S- T
  时隔36年,那段经历仍然顽固占据他们的头脑。如今,他们年过半百,这种记忆就变成了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 R0 z5 t* |3 m' f- W4 B; l+ m* [5 D
- \$ Z2 ]8 c: P3 b/ A
+ m7 b; ^& ~( z+ Q; Q4 e
  于是,36年后再次相聚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这种方式缅怀自己的难忘青春
% I; a- [8 a$ x( l/ R6 p3 C* o( w# ]* @9 R" U9 w! E
, l1 N. c" k1 H5 [9 v2 K

7 o& v$ v; ^; O  2月3日,大年初五。
! y: k1 Q4 X; A$ E( z) o  ]: Y1 V4 W4 p* N' m6 M8 i) f
4 w1 z) d' {6 K1 i8 }0 ~# U( ]
  下午两点左右,南开中学礼堂门口逐渐热闹起来,原重庆市三中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队员们三三两两来到这里,参加36年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聚会。) d0 E- K! R. ^6 p5 ]
# a4 \% a! f$ |6 D& a

2 q+ V& t0 N4 x: _% w  x  “‘吴清华’,你来了……”、“‘洪常青’,你是73高的‘洪常青’……”。尖叫的是这些花白头发的老者,他们的“问候方式”一如当年——握紧拳头擂向对方的胸口。2 D5 V0 v% j  L+ j! B6 X8 s& W1 J  [* a
% O" |$ f' e5 U6 x4 \
9 z% h% g+ V. [4 h
  每个人都笑着,眼里滚动着泪花。
5 ]0 X# r- E5 a, X8 L. Z$ \6 J( i6 h' j1 m7 p$ \$ s! R6 H

7 ^( v9 S. h; k1 f  W, j; @! K  36年前,这个礼堂是他们排练和演出的地方。! `9 i) R! b4 u. d$ B6 M

1 |2 a, y4 `9 U$ X7 q! U6 [6 \# y# d* o. G. @
  1969年9月,三中宣传队正式成立。这个宣传队初创时仅有一群年轻的学生和几件旧乐器,条件十分简陋。但他们排演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场、《草原儿女》全场等几十个文艺节目,在重庆市各个单位巡回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红色娘子军》全场是三中宣传队的王牌节目,在重庆几乎家喻户晓。
: L2 m% p" r! w! @0 X7 p  Q) M$ i5 b8 s  |

( S( R+ L  I) S* R9 K, Q; f6 N  1977年,三中宣传队逐渐解散。在存在的8年时间里,他们演出超过320场,观众超过60万人,重庆各工矿企业、部队和农村等地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至今,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这支曾经辉煌的宣传队。
0 n, F2 x) l8 }0 v% W
! r9 W. Q- m, g$ g- o
) N3 j0 j' ~% p5 n7 ^" G  36年后的“汇报演出”
4 ^# m6 V% n5 I' }: T1 l- K1 R% ~0 C

5 I5 w; L6 B* J1 l$ F+ y  这次大规模聚会,队员们就是想通过“汇报演出”,重温当年旧梦。
! E; d8 ]+ Y) a4 l$ w5 m# h) P* J$ i9 j' G) ]9 A1 ^& \) [, y

6 i$ p" S1 n6 u/ g  晚上8点,“汇报演出”开始。
! L' M) @" g% q3 t, ]& a: m* o2 X6 H5 o" B4 n4 D8 Z4 Q
8 p5 U4 }9 i6 f# L1 j) O) I& v
  演出是从群舞《大海航行靠舵手》开始的。音乐声一响起,队员们纷纷走上舞台,靠着记忆跳起了当年全国上下整齐划一的忠字舞,只是那时候乌黑的长辫已经变成了离子烫,清瘦的脸庞已经悄然发福。! y8 w$ G! a+ |9 ~
# I. b9 W) A3 L1 U' F

2 N; o9 z9 N4 B8 \4 y: x  演出的重头戏仍然是《红色娘子军》选段。高73级的洪常青扮演者刘开华已经50来岁,不再是当年那个英姿飒爽的少年,看得出,他的舞姿比年轻时僵硬,但他每一次抬手,眼睛都注视着指尖的方向,每一次踢腿,他都把脚尖绷得很直。; c1 G# n6 f: R: j  Y

+ I; e0 w+ g- x( b& L+ O9 }0 o3 r  x( q6 a1 _, e
  “成就感”伴随一生
' H" q. x' U6 |$ \; m5 r$ R! m( b4 i/ N8 V
' s0 \& d' P% j5 E  c- {
  最让宣传队员们引以为豪的,是1972年春节时的文艺汇演。那年2月10日到2月13日的4天时间里,宣传队代表沙区政府和人民,为驻渝部队演出8场节目,有11000多名指战员观看了演出。这样的演出密度和观众规模,在宣传队历史上并不多见。
6 |$ t* Z1 S+ W2 ~8 f3 R, ?  r- N9 l2 a8 Z) Y: c

3 {% E; J; s, F4 ]/ x& k  这次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演出结束后,部队首长邀请全体宣传队员们共进晚餐。
( ]0 a! C, [+ h+ C: e4 H
& t7 l5 q( g( C* u+ i  C
3 L$ {9 S) V7 b3 L1 z5 W0 u  直到今天,许多宣传队员提到这件事仍然兴奋不已。他们对这件事的评价是整齐划一的两个字:“提劲!”- x# O, D6 e7 c8 q' E, A$ [
0 t( A1 _6 r6 I( u6 c

) T% u" j, t8 r, H$ Z, B  36年中,宣传队的队员们从学校毕业,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招工回城,找到了新的工作。因为条件限制,除了一些后来成为专业文艺演员的队员,其他人从此没有再在舞台上重现当年的辉煌。9 S4 I" M1 E4 X8 ?" P
5 @! s  w6 m* A5 u) L8 X

* l! Z! K' Y3 U6 g% |9 e  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学时代那段火红的记忆,永远是心底里最值得珍藏的一段经历。即使在36年以后,当年熟悉的音乐一响起,他们总是热血沸腾。5 q" t& A0 \; B! D) d

) U; [% ~$ x# X; l3 L
! ^( Y, `2 ~: l( t' _; K  筹备组肖女士告诉记者,自从离开宣传队以后,一旦听说哪里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她总会想尽办法去观看。/ o+ S  r' H( ?

; h% i  ~( y: ]9 w6 h$ V  m; _
+ \0 o: X8 ?* M' R, u" [6 O  当年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清华的叶女士,在多年以后仍然每天早上准时到体育馆练舞。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她说:“生活很艰难,只有跳起来,我才能忘掉所有的痛苦,得到心灵的慰藉。”- I# s1 l, `4 k' Z
* v9 m6 Y9 T3 S  A6 |& x1 i1 x
; n/ c9 {0 t! a8 f
  新闻链接:
) r" z& F. ?3 b. C/ w
( @+ c9 q# P3 J
& J2 _9 g8 i7 F( w  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8 x& p+ U; U: M: U7 ^4 M! i& d

' l# A- H/ V) O; B) u  S# m) P* G+ @- L9 j  d
  大约从1966年开始,全国几乎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每一个农村生产队、每一所学校和医院等等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a# v2 ^% N  A
" _4 p. ]5 i& H. l9 q- u; M

  ^3 D9 s) A- J6 V  在城市的工厂学校,农村的田间地头,宣传队的各种演出活动络绎不绝。演出节目以革命京剧《沙家浜》、《红灯记》等样板戏曲目为主,每场演出通常从歌舞《东方红》开场,以《大海航行靠舵手》结束。
4 ^7 p3 i1 B+ D& k' Y& R7 j& k: f1 ?0 e/ t+ i! [
; D0 E; _8 v4 \6 A& V
  此间,宣传队中许多艺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进入到各级部队文工团,或因艺术特长在招工、招干时得到垂青。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继续从事文艺工作,很多人经过深造后成为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部分人则通过努力,在新的岗位站稳了脚跟,甚至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 Q& |& j. _1 w5 b6 B
" J, u( c4 j5 r
) e) _3 ]: f) ]. i" {) a# C
  在当时,无论走到哪里,宣传队队员都是群众眼中的娇子。就像今天的歌星影星一样,他们受到的是最热烈的追捧。能够进入宣传队,成为一名表演者,会唱歌、会跳舞、能拉琴、会吹号,成为当时的年轻人最热烈的追求。如果能通过在宣传队的优秀表现,被选入某个部队文工团当上文艺兵,是每一个追求者心中最美丽的梦。. U6 p0 I  S; A$ [1 d; z

, z! l/ J  M6 M0 k8 k" k
! r& Z5 N  m* r6 j- ~0 n% P  这种情况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宣传队逐渐解散才消退。不过,各音乐院校和其它艺术院校,第一届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各个宣传队的队员。
4 o% m; x3 C5 M0 @, p4 ~
2 g" Q/ U2 w# ]/ t) [+ nhttps://news.sina.com.cn/s/p/2006-02-07/1556903826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21:03 , Processed in 0.1231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