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中苏论战置于建国后国内政治的框架中,从传媒视角关注九评传播及其影响,主要分析作为记忆的档案之一(as an archive of memory),九评纸质文本与语音文本的传播效应及其影响有何不同?中共采用论战文章、广播和高音喇叭开启“学习九评运动”意味着什么?受众的阅读和收听经历如何将九评的文化内涵╱价值传递至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论战?红卫兵一代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身处不同地区,有着教育程度和性别的个体,对纸质文本和广播文本中的哪些内容记忆深刻?文中还讨论政治传播、视听记忆和暴力的联系。研究发现中共党内顶级理论家起草,最高领导层亲自修订而成的九评文本,具有先天的传播优势,并通过无线广播及党内一流电台播音员的声音强化其影响力。从视听记忆的角度,重新审视九评作为文革的先声,如何从视听暴力,思想暴力和对历史的暴力三个层面,形塑红卫兵一代。
两种文本的生产和传播的比较
九评纸质文本与广播文本两种载体,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传播有何不同影响?文本是一种政治武器。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陆媒体党媒独大,没有竞争,上述两种文本都是国家自上而下所进行的一种“感觉分配”(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其中,纸质文本相对间接,受众需有一定受教育程度,而且需要通过想像力,才能获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试图通过文本传递的资讯。同时,它比广播文本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承载着更多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负累。对文革小说的研究表明,语言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这种“不透明性”会给革命叙事带来问题 。对在宁夏某劳改农场改造的劳改犯而言,从报纸和广播这些传播媒介中传来的国家大事,“就象一连串象形文字,一连串符号,那是它,而又不是它。需要从那些曲里拐弯的笔划中找到通向它的途径。” “红头文件”对于住在荒僻之地的局外人而言,注定是不可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