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39|回复: 0

潘渭河:回忆郑小华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17

帖子

309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
发表于 2019-9-2 0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忆小华
: ^3 x6 }4 o1 I; V ) n" J% d% d# `! Q  L2 h
! b  y) k! `, w& r* g( I! e4 b
潘渭河
8 o6 g: n- b/ F+ p, P: j$ {, Q% J* a
  H4 R, U/ s. K$ ~$ b( M1 L, ]8 o 1 |7 {7 v% ?4 m; F% X( [
2016年2月22日* m+ _. c. X0 {6 |2 T( ?

$ s3 G. d4 W7 h7 ^1 f. [# |
6 D8 z) u9 e- |3 n
. A9 i6 u2 P$ f( U' d5 m3 F9 F
4 U9 t  i( z3 p 8 }4 @+ _5 X$ B
感谢老土和鸭绒的努力,使我们又一次想起我们初二(5)班的班长郑小华。友情需要有人不断地吐丝,把我们彼此之间的心在网络上联结起来。
/ z6 k! o6 g. _; a % q0 q7 e1 \& ?  \/ N% G

  E/ M( n: K) B. R# e对于小华其人,阿兔的绝句和鸭绒的藏头诗,都作了恰如其分的概括。我想说一下小华真实的思想面貌,让大家对小华有一个贴近生活的了解。小华去世的时候,我就想说了。那个时候,恰好是教学上繁忙的时候,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 \7 D, _8 m, n3 C. d" a
1 d7 V2 S( S2 L3 R 0 \4 y7 H  D( H( Y. ^) m
小华是5班官衔最高的红二代,即使放在干部子弟密集的上海中学全校来看,其家庭身份的显赫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我伲平民子弟,按理说是很难和他们这个阶层混到一起的。那么,我和小华之间的交集是怎么发生的呢?1 ?( s1 ?& z9 h2 M
# X4 c5 F7 J- B0 j
3 ~. n- g4 u) u5 F& Q, ]7 z
我曾在相关的博文中说及,一次是我向小华要求加入共青团,另一次是我希望让小华和舒放加入5班我所属的那个红卫兵组织。
+ p& k* w! f7 X8 a9 a) V
: Y$ u3 F- b  E, d! V0 X
" v* _& f2 o2 A那个博文发了以后,小华很快做出了反应。我后来想了,小华当时的态度确如她自己所说,她根本就不屑加入这个红卫兵组织,那是因为她年少轻狂所致。其实,客观地说,小华对于文革的态度从上中时代起,就是从内心根本抵触的。所以才有这样的态度。
( b. {- u1 X9 t! X/ R& B/ _1 u- }$ V 3 }  m7 i5 j: @# X) V* _. X5 }/ U- v
  E) M6 [- }# u4 O+ o% i& c
我下乡以后,给班上很多同学都写过信。自然也给小华写过信。其他的同学都很快给我回了信,小华的回信却拖了很长的时间。自然她不给我回信,我也是懂的。但过了很长的时间之后却突然收到她的回信,我当然是有些意外了。也是因为有了她的这一封回信,所以我在1973年5月回沪探亲时,去了小华的家,谈了一个下午。* Y% V2 }) x3 s% m
. m2 |5 V& C3 K  e  ]2 V$ u; N. h0 }

+ K! H) u# ?$ s7 Q'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上海人心目中神秘兮兮的康平路。到了小华的家,第一眼的印象,就和我班其他干部子弟的家庭一样,很旧的四方桌和座椅。我想那也是供给制时代留下的财产吧。( F4 Z$ Q; k/ A( ^" i# z8 f

7 u  x8 T: P; P 5 r- G* Y4 q" T& x+ U2 Z& B& B
见到小华,自然想知道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我记得问了她一些具体的问题。使我意外的是,小华并没有对我说什么内部消息。她将话锋一转,提出了对“阶级斗争”理论合理性的怀疑。阶级斗争?和谁斗?显然,她对当时的斗争矛头对准党内的老同志是不以为然的。以后我在高校当教师,和学校的“左派”在会议上辩论时,也说这个话,从而惹得领导大为恼火。其实这个话最早是从小华那里批发来的。8 M+ E  Z$ o: v- y
/ n) ]4 a% p' e2 M: B1 C4 a# @* ~) U8 _
% W7 [9 |  C1 z" |' U
当时我听了小华的这个话语之后,内心为之一惊。我知道这样的话题是忌讳的。我这个人虽然说话大胆,但和党中央毛主席唱反调的话,我是从来不说的。所以听了小华的话之后,我是非常震惊的。但是我很快地转念一想,小华的家庭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有些情绪也可以理解。所以,我还反过来做她工作,要正确对待文革,阶级斗争是最高指示,这个不能动摇的。( x3 j. _: x. q3 V9 O

, Y6 v2 t, {3 G0 c3 i   ^2 _5 H/ D: f5 x; T. \
就这样我们两人争了很长一段时间。临走时,小华撂给我一句话,“我们走着瞧。看谁是谁非。”) R: u: z0 W( O9 U& A$ c8 ?& e
1 z5 S2 Y  }" Z+ Y0 I* \# V

" n9 d, `- A1 j% }7 q, y; u* Q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已经是1979年了。那时我已不再是漂泊的知青了,在大学读书。而我们的祖国,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变化。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和小华第二次见面,也是在她的康平路的家里。
7 p( e$ m6 Z/ Y5 D: A) r & _: y( ^; |  b
) Q4 Q7 H' x. W' P1 B2 n1 ^
那次见面时,我心情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上次分手时小华说的“咱们走着瞧”的话,我是一直记在心里。如今当然已经瞧到了结果。我估计小华见面时肯定要嘲笑我一番。其实见面之后,小华根本没有提政治上的话题,而是说了一些她生活上的变化。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消息给她。那时我在学校数学不及格,物理不及格,化学不及格,机械制图不及格。这四座大山压得我奄奄一息。5 ~2 V- K. H1 M) r4 R, m5 k
' W: g% a  n" y( H) Q4 H& q5 T6 y

  C/ x1 N  A# O! o那次见面之后,我们各自在生活轨道上奔跑,很长时间没有再联系。
! y1 F4 a, Z" p# Z: J% i ' Q! D; L% D4 h
' ~+ R4 }: j- r! L! b1 ^# t6 V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忽然收到小华的短信。短信上说,虽然很长时间没有来往,关于我的情形,她从其他同学处知道了一些。她搬了新家,希望我有时间的话去玩玩。( B" g3 H3 @7 i8 @6 S

* [& U, }2 t. a# m0 p0 ~
  Z# C; w) }+ u3 B+ n, V我收到信后骑着一辆自行车,好不容易地从常熟路找到了她在桃江路的住处。她那个房间向北,见不到阳光。屋子很小。她告诉我她的书都放在纸箱里,塞在床底下。
8 R* G& F: W  i" t, m8 I & D* F0 ]1 a3 L: P+ K
/ p2 q- u' f; ~, o0 c% z7 L
我则有些奇怪地问她:“你身体不好,为什么不利用父亲的关系,换一间阳光好一些的屋子。”6 n  `) }$ U8 [4 G- W9 Y0 D

2 B2 _  |) U, i: g- d/ y2 d7 c
" \2 Z, y. m/ z: m2 s她只是笑笑,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然后她也是说起了她生活上的一些变化。她在谈到她的身体的情况时是很开朗的,就当作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冒险经历吧。再然后她就向我说起官场上的种种丑闻,愤痛之心,溢于言表。
$ L1 f- a! s7 U) J 1 u5 S- G% \, ~! D$ O& ~" P( f9 b

. I; c+ K/ t1 L1 o' V& X" y+ Y+ c4 F5 G我这个人,听一个女同学讲生活上的事情时,比较笨拙,说不出什么。讲社会上的事情时,我又比较封闭,没什么可说。所以那个下午,我就是当了一回听众。临走时,只是老话重提,要她保重身体。
4 u' t% j: h! X; h& K& U. X
, D8 P) I& d  H( e) n : u3 ~2 ^/ w, P3 F+ X. e, u; W
那次离开小华的家以后,我有一个印象很深刻,岁月沧桑,许许多多的人都发生了变化,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很难用“好”或者“不好”对这些变化下一个判断。不过小华呢,她依然是上中那个性情,依然有着那一份纯真。5 ~0 X2 ^8 o$ e& ^

" ]+ M. t4 w9 L; f5 g) ?
; ]# \" A/ x$ V2 R再以后,我就退休了。我去了广州。小华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对我是非常关心的。我在广州期间,收到了她的多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有的告诉我5班同学的活动情况,有的是和我谈交响乐和宇宙的。我这个人,随着生活的变迁,一天比一天俗。每天首先是考虑一日三餐怎么安排,然后是考虑上哪赚钱更多。当然,小华的这些邮件,是浑浑噩噩中吹来的一阵清风。4 f$ L$ v# l, ]; @$ F
0 G* Q3 c7 |+ a& @' X' c1 D9 S5 N
! ^5 U, i( Y1 V# |' X, d3 G8 c
小华走了。一个高干的女儿与一个平民的子弟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友谊画上了句号。感谢小华给予我的友情。
( ]7 x- C. w/ r# {* i- {
) I# P# T0 {1 P' q1 W1 x
- n0 I4 U$ I- Y6 l! h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b001eba2f&p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9 09:54 , Processed in 0.1725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