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82|回复: 0

外电评文革期间的中国经济(1966年10月-1967年1月《参考消息》资料摘编)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
QQ
发表于 2010-4-7 13: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电评文革期间的中国经济
% W6 i( F1 l8 V( B
(1966年10月-1967年1月《参考消息》资料摘编)
% i6 U0 g# i; y( n; ~" `9 x

* x) ~4 _; I6 b  ^& w
  [按]文化大革命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外电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关于文革的通讯、评论。这些评论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文革的真实面目。从政治,军事,工业,科技,农村各方位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相。有助于文革研究者和现代年轻人了解真实的文革历史。
" V5 Y; o- X, m3 d: W1 D% E

! O% j+ U; r4 U7 {5 H
日《东京新闻》评我核导弹试验成功
5 v# y- t" e- A- }+ S  [! J" w

6 a$ M* k; I) w. s9 M4 ^3 b
  【本刊讯】东京消息:日本资产阶级报纸评我核导弹试验成功。
, K& Z, S+ A& ?5 \2 ?- ^
' l# A- a$ l( S2 {
  《东京新闻》十月二十八日的评论说:"由于这样快完成核导弹,对世界的冲击很大"。评论说:"虽然一九六○年苏联停止了技术援助,但中共比预料的还快完成了核导弹,估计这是因为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彻底的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材,为专门研究的细分化和组织研究而进行努力的成就。通过这次的成功,中共将会对自力更生加强信心,强硬地进一步推进对旧文化大革命和对外的反美、反苏路线。
+ l% ]: O  l4 l4 d, l  
: I8 G; q% }# j; ^  《读卖新闻》十月二十八日的评论说:"中国第三次核试验是强化的原子弹,这个时候已经赶过法国。在这第四次试验中既成功地完成了原子弹的小型化又成功地进行了运载手段的导弹试验,就进一步扩大了同法国的差距。这可以说,中国已经开始向仅次于美苏的第三个持有核武器的大国的道路迈进。"评论说:从政治上的意图来说,正象反复宣传的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一样,强调开发核武器的惊人速度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同时也是对刚刚闭幕的马尼拉会议所表现的"参加越南战争七个国家坚固的团结"的沉默回答。
; g2 q6 T+ r2 K( p, Z9 u5 m  
' b; z1 o) X- ]8 O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1)! R% g& ]" X) z1 [

2 v' C' J2 X% j, k2 ?5 b2 d5 w
我核导弹试验成功引起世界强烈反应
8 C: d. }: G' H: l; L) c
这是「震动亚洲的功绩」《马尼拉纪事报》说
, T2 V8 [  |( Y/ H( K) Q4 c/ u

! q* U4 B8 Z( M3 i! _) x
【本刊讯】菲律宾、新加坡报纸十月二十九日继续突出报道我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的消息。
3 B/ L# ^, ]3 x% K/ s  @$ f  * P9 J5 T9 U( q) f  I
  《马尼拉纪事报》说,这是"震动亚洲的功绩"。《马尼拉时报》说,中国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北京保证不会发动核战争"。这家报纸和《新晚报》(二十八日)认为这次试验成功使"美国苏联核讹诈受到打击"。/ @- N- ~# _: ]
  
) S7 `% d/ c' F9 |/ m  《华侨商报》用第一版的大量篇幅刊登有关消息,突出红卫兵和祖国人民热烈庆祝这一伟大胜利,说这给蒋匪的"反攻希望"泼了冷水。
& U+ s/ Z5 j. d) \9 T5 H$ y; [  ) F* a/ }' E  a
  新加坡《南洋商报》用大字标题进行报道,还有三个小插题是:《毛泽东思想又一次胜利》《党政各要员纷纷致祝贺》《北京千万人歌舞闹通宵》。锡兰报纸说"一鸣惊人进入导弹时代"2 m1 J: o* b- q* j' U% u
  & ?* `- r# n+ ]2 D6 w9 @0 F
  【本刊讯】科伦坡消息:锡兰的差不多所有的晨报十月二十九日都刊登了关于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成功的消息。《每日镜报》的标题是:《中国一鸣惊人进入导弹时代》。《每日太阳报》同时还刊登了毛主席的照片。哥斯达黎加电台嘲笑麦克纳马拉
$ ^7 ?! e. F- n  7 C: O/ H, e- R0 z' O3 h
  【本刊讯】哥斯达黎加《冲击》新闻广播电台十月二十八日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发射运载核武器的导弹,来欢迎约翰逊总统到亚洲。在亚洲人民对约翰逊到来的抗议中,中国人民的这种抗议是最有效的。"
6 M+ _+ H. ~8 ^6 j! I  
  n7 l" Q: G$ @! q* |2 k" _  《冲击》新闻广播电台认为,中国人民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侵犯了。这家电台嘲笑了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他对中国人民科学技术胜利的估计是太落后了。这家电台最后说,可能他会继续感到更大的惊讶哩。瑞典报纸说具有深远政治影响
; f- U6 N) }' h* M7 h$ Q  1 C; O- s6 c- U5 u
  【本刊讯】瑞典各报就我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发表评论。& k% Y% ?! I7 s" q7 O( k1 Z" x. `
  
/ `( I9 r0 T7 `. \  《劳动报》记者十月二十八日评论说:"这次爆炸自然会具有深远的政治影响。它表明中国继续朝着大国地位前进。中国将很快制造带核弹头的导弹,可以达到美国海岸附近,从而造成对美国行动自由的威胁。"
) d* g# i4 G( g7 D! r  5 l% U8 `3 e' [' u6 ~) H
  《每日新闻报》社论认为中国导弹在军事上的影响使美国今天必须意识到,如果使用核武器反对中国,那么中国也会使用同样的武器。最根本的是,中国拥有了核原子弹和导弹就会迫使美国放弃在和中国打仗时使用核武器的计划。因此,和中国的一场战争将会是一场常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中国将最后取得胜利。
, v6 v9 x( k5 _1 l  7 v0 z  L) Y' m) d& F
  【路透社哥本哈根十月二十七日电】丹麦《消息报》说,中国最近该试验的巨大意义将可以从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看出来。这家报纸说,"亚洲、非洲以及可能还有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将公开或私下把中国的这种炸弹视为它们自己的炸弹,它是在没有白人国家的援助的情况下制成的。"突尼斯《拂晓报》全文刊登我公报! p0 |& E' E' o6 a7 g
  
* p# S  Z! X' m( N# n  【本刊讯】突尼斯消息:《突尼斯新闻报》十月二十八日头版头条的红色标题是:《提前五年吗?红色中国发射了它的第一个核火箭》,副题是:《北京一下子就跃过了飞机运载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影响无法估量的事件》。《拂晓报》全文刊登了我新闻公报。1 X, O- ?  g/ G4 ^6 v; I8 X0 [
  
& R5 C7 S! T$ V! J (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1)
0 M  s* K5 u7 r( Z3 j5 J- M" U5 A

1 L9 u4 A! S& o% f' E! f% S
西德《世界报》说:中国核导弹试验打破美苏核垄断+ K, l: y1 ^: Q2 ^2 Q! O
  F' i3 T3 B. N$ d2 e7 w, h
【本刊讯】西德一些主要报纸十月二十九日继续报道有关中国试验核导弹的消息。
- U7 @6 |0 }# m, X8 g8 ^: q  
; \" c0 _, y" }& l) j) t  《世界报》的评论说:现在,美苏两国在禁试条约的道路上接近了一小截。但是北京要阻止这种接近。中国的带有核爆炸装置的运载火箭也是针对着缔结防止扩散核武器条约的。0 i, v+ _. K: B3 k

1 r! Z+ [! N: V% F1 N- p
中国拥有核导弹对帝修是十分沉重的打击2 w1 q* `) h: A
法报承认我核武器发展已走在法国前面
# \+ `) @: ~, o

% H+ X8 e3 h( {# i+ J
  , ?  w1 s; _, J+ q9 T5 c8 w- i- e+ ]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十月二十八日发表斯克罗茨基写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1 g8 F, {7 \: E# k* G
  
# a) P) {9 b' c$ N: H& f8 @  问:从技术上看,中国第四次爆炸意味着什么?
- v. Q: e8 G, c% w" f" Z, M( J  
9 J, p7 M/ I$ `8 F  答:中国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人只作了三次试验,就能够制成微型化的炸弹,而为了第四次爆炸,中国人制造了一个威力相当强大运载核弹的火箭。在今天他们能够生产他们想要使用在那里就是那里的核武器。
! R9 _- c* u* ~* X6 k' M  9 F5 t5 j! N: ~, R
  问:从战略上来看,拥有一种核武器(导弹和运载工具)有何意义?
+ d$ I( s& o' ~$ t  
9 y8 h. N" V# P6 ~3 j6 [# A  答:对于这枚导弹的性质没有任何确切说明,但中国人在目前已能够给在越南打仗的美国人和给俄国人以十分沉重的打击。7 ~( U" E$ A1 B
  
+ q6 ], u' r- [2 |9 o: M, B2 P% V  问:与原子"俱乐部"其它成员国相比,中国的力量如何?/ `" Y. b6 G0 Z+ n! ]
  
3 o+ f7 n% W8 ~. r, ~# b  答:中国发展核武器继续使许多观察家感到惊异。中国目前处在法国前面,而法国在一年之中将不能发射地对地弹道导弹。) c/ v5 i" x8 h& `& a
  + q: Y; H7 l7 n! ~1 s6 x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1) & v; u1 G2 ^( x( u. e3 N( Z2 R
' L1 ]5 j6 v1 w
共同社记者自华盛顿报道:我核导弹试验成功对美是巨大冲击
3 L8 `* p  L* {6 ?; Z
, B6 E- ^( G2 y( ?9 U7 @: C
  【共同社东京十月三十一日电】题:《由于中国发射核导弹成功,美国在外交上更加感到焦虑》" m4 j3 |7 u( Z0 o$ \
  ) A* e2 m' n( ?4 Z! P
  特派记者松尾华盛顿十月三十日电:中国核导弹试验成功给予华盛顿的冲击,随着有关证实这次试验的消息不断传来而增大了。华盛顿的消息灵通人士一致认为:这次试验的成功充分证明中国有了打破美苏垄断核武器的实力,宣告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正式到来;造成了向目前美国的外交挑战的新形势。在中国宣布核导弹试验成功的第二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以空前激烈的言词谴责美国的政策。因此,华盛顿很感到焦虑。5 o& }9 w: B0 q
  
/ q' F; d2 m* G) Q  对于美国外交的"挑战"突出地反映在这样一点上,就是:这次试验是对约翰逊总统的亚洲之行的"狙击"。对美国当局最大的冲击是选择马尼拉会议刚刚结束这个时候。$ }% v& B0 z* i1 k; V
  
) H8 C* _6 J$ J$ _- k0 {* v0 n  消息灵通人士说,"尽管射程短,核导弹的成功,对依赖美国核武器的自由亚洲各国是个大冲击。这个冲击之大是过去原子弹试验时的冲击所不能相比的。"他们认为,"它至少在心理上迫使约翰逊总统作为外交攻势而进行的亚洲旅行完全处于守势。"约翰逊总统、国务卿腊斯克三天的沉默,说"不影响亚洲的力量对比"的寥寥数语的国务院声明,都证实了美国自身扩大了这个挑战。( v& n5 Z& s: Y4 o2 B# O
  + m5 z9 B% f! L+ F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3) 2 d$ X  f  B6 G1 X
8 ~7 z* y; p$ H
法刊载文说:中国的裂变物质生产比美先进2 c' w/ n: o0 C. o
中国科学大跃进使世界科学家眼花缭乱
4 V  M# ^7 a/ Y: Y3 d8 A. W8 o
·                                   
+ r% u) C% n, P4 ~1 {" a: R  v1 T9 n  【本刊讯】法《新观察家》周刊十一月二日刊载马克希伯尔写的文章,题为《一项异乎寻常的成绩,中国科学的大跃进使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家--和战略家--眼花缭乱》。摘要如下:. i, V; Q6 S1 S  K6 B
  + ^7 U, _& p% }  n
  为了最先到达,往往顶好最后起跑:这就是中国刚给核国家的教训。事实上,从上星期五以来,中国在一个基本的方面,在一个对原子能的民用和军事用途都很重要的方面:即在裂变物质的生产方面,中国比其他一切国家都先进,包括美国在内。" k, l3 t4 b( Q& f2 Z
  
7 a' s1 J" _4 m8 G3 W: |  法国继其他三个核国家之后,采取了美国的道路(气体扩散法),但法国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同位素分离问题:皮埃尔拉特工厂是一个大伤脑筋的工厂。
6 J1 D5 m1 w6 x- Y3 K# W  
- v2 O1 N* Z4 f. V- l  最后起跑的中国,选择了谁都没有探寻到底的一条道路:电磁分离铀的两种同位素的方法。这一方法迄今为止只在实验室里试过,而中国却成功地使这种方法成为大规模的工业用途。* B$ U6 b) E  O0 h4 e- A0 \' K
  $ T6 H* x; ?. `- ?
  地球上最古老和人口最多的人民经过十六年已经掌握了科学、技术和他的工业实践的最先进的方面。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功绩。科学家们,无论他们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如何,都不可能无视这种规模的成绩。
7 c) G1 h, [; u  $ T; U' r1 x8 _" B/ R) o! f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6)
- P8 T2 m- [6 N) H
·                                  6 g* a$ y9 ^$ {
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高度评价我层子模型新理论
  P& Y) X! L" j' E, n
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研究的强大武器  M6 M3 X/ ~: V- _3 E' ]
+ |4 u6 i2 g0 i; K6 n4 K
  ! r* l% ~& R) {# a2 S
  【本刊讯】日本《世界》杂志十一月号发表了坂田昌一写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基本粒子观和基本粒子论》的文章。摘要如下:: e: ^2 B3 o# [8 m
  $ M/ R0 U. J6 n/ i, ~( q8 z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所进行的关于基本粒子论的研究工作,将能够创造出我所期望的那种"科学新风"。过去,我为日本以方法论和有组织的研究为基础而发展了基本粒子论而感到自豪。可是,现在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环,出现了以那些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研究工作者为主体的强有力的学派,已经同日本学派及其成果展开竞赛了。现在是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经验,让青年研究工作者鼓起勇气进一步发展日本传统的时候了。* ~# h+ v; _4 @& F
  2 O; a( p5 p, X/ H/ e% w6 E7 Q
  笔者一九六一年在日本物理学会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基本粒子观对话》的文章。出席一九六四年北京科学讨论会的时候,我最惊异的是,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同各国团长握手的时候对我说,我读了你的文章。《新基本粒子观对话》被译成俄语,登在《哲学问题》杂志上。毛主席读的,恐怕就是这篇文章。我知道毛主席是一位博览群书的人,但我却没有料到他读书范围竟达到基本粒子观。我强烈感受到,毛主席不愧是当代最高的哲学家。中国决心"走自己的路"、以毛泽东思想为最高方针、发挥青年研究工作者的劲头、精力充沛地研究基本粒子论,似乎是从学习和讨论方法论告一段落的去年九月份开始的。从那以后仅仅十个月的时间,在北京以及兰州和南开等地就形成了基本粒子论学派,写出了近十篇有关层子模型的文章。这种力量确确实实是了不起的。可以说,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把毛泽东思想运用于科学工作的一项显著成就。
6 u3 m4 U/ G: w  
" s1 G. R7 s+ k" V1 b) I' ?$ ~  北京学派的报告写道:决心要根据辩证的基本粒子观即层子论的观点研究层子模型的中国物理学家们,在着手研究的时候,精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学习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我认为,《实践论》和《矛盾论》是由中国革命锤炼出来的杰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科学研究方面肯定能够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可以说,层子模型的发展恰好是一个出色的例证。
% c) S1 B% V8 o) u  
0 e" u. a( u3 Y; a; P  在研究复合模型的时候,开头就碰到两个困难,一个是基本三重子还没有为实验所发现,另一个是也许完全被新的力学定律所控制。北京学派在研究工作中采取的做法是:首先借助于《矛盾论》的智慧,把"一分为二"的方法应用于量子力学,在层子阶层中把站得住脚的知识与站不住脚的知识分开,隔置后者,发展前者。+ P* o/ i% M% _+ o9 Y* k
  . Q( m3 Y+ ]3 Y) [
  北京学派的报告最后谈到了组织问题,它说他们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毛主席的依靠群众和依靠新生力量这个群众路线。据说,北京学派百分之八十的成员是青年,他们参加研究工作以后几个月就站到第一线。群众讨论、互相启发并且"边劳动边学习"这样一种做法,已经变成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造性和专家的技术的推动力。无论如何恐怕我们都必须说,这是一个值得惊异的事实。  g2 n0 l6 s6 v) s+ t
  
" h4 R- r, {7 S+ z8 ^$ A8 q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6)" L; L8 |4 }/ q8 }, O# X
9 v: K. N" \. C
《新午报》赞扬我核导弹试验成功0 e4 q& w& D5 o! C( E
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
2 \  m0 |& `+ i; c+ ^3 N' |% r; A% g
7 L- G- q1 ~4 _# t) r" p
  【本刊讯】香港《新午报》三日发表社论说,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是中国人的成就,是中国人的光荣。"每一个中国人,不论其政治见解如何,总觉得有吐气扬眉的自豪感。"
* r1 H( G+ m/ d  7 c* J. h- m6 f, ?1 g- I7 q/ O* L
  社论说,"毛泽东是反对哗众取宠,主张实事求是的,他很少说中国地大物博,也不说中国是几大强国之一。相反,他首先提出说中国是‘一穷二白',正因为是‘一穷二白',所以要苦干,要自力更生,要发奋图强。1 m( ]  d9 D% G" R+ a7 \
  3 r, T5 M& b( ^: [! `9 Y! t5 G
  虽然以十几年的功夫,当中还经历了自然灾害,经历了苏联的撤退专家撕毁合约,然而中国人有志气,外国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也要做到!"# X. a) i! Y. i( p
  $ R/ \3 ?1 e: [& _5 T' R1 N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6)5 r0 }" @  k" }# |  y

" m0 ?7 q: F4 S/ j/ m
瑞典一中学教师谈访华观感中国工业近几年有很大发展+ C0 n+ l% @: r9 S  \. [) d1 I
·                                   
/ V3 m. g1 Y9 d. x6 E  【本刊讯】瑞典《快报》十月二十三日刊载了博盖尔泽(中学教员,曾两次访问我国)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从中国来的最新消息》,摘要如下:9 p/ ^9 S( ?  m4 }* p# }7 D' N
  $ K" `3 m' x# f1 Z7 U- ?% ^
  在工业和商业方面没有官方的统计材料。但是我可以看到四年来有了很多改善。/ k+ ?2 d' E7 o! e* ^: q
  
9 l- _* D: L+ |; l  V% L& w6 i  G  一九六二年发生了石油危机。俄国的援助中断了。上海大街上的大小汽车都使用沼气,装在车顶上的一个大气袋里。现在这些统统没有了。交通是比较拥挤的,但中国的石油是够用的。6 Q+ F0 ?6 D( S* A
  # c. X0 Q+ B0 o7 I* F% c- H9 B0 N
  在中国,你可以理解生活用品的意义。在轻、重工业之间不像其他共产主义国家那样存在着对立关系。
. j. f5 F1 w# d* U. Q# P  % m9 w- f  I. x* q) N6 A  D. z2 x
  最大钟表厂之一的经理说,今天的顾客们不仅要钟而且要好的闹钟。他说,他的工厂现在正在生产一种像两个欧尔那样大小的一种女表。
/ U- o, n9 L# C; f. J+ J9 \  
% B- _. U, b/ J) N- o) \0 A  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人们拿着照像机和半导体收音机,一种在两年前很难得到的奢侈品。% L: w6 ~0 |! h/ J  R2 k5 w1 C
  
) _  X7 p( l$ H/ s8 A+ m  一九六二年我访问过的一家眼镜工厂,现在他们在生产电子显微镜。7 r5 a) ~! L4 E0 W& |8 {
  
1 h! Z8 v, j( @# h% i/ z  一九六二年生产的是小船,现在可以制造大油船。! f! }" c7 T4 A$ l6 b- R
  
  ?& O: J5 Q8 y; K6 l  农业机械化,国家电气化,交通运输建设仍然是一项巨大的任务。3 t# S8 R) |8 n0 I5 u  e* z( ^- u
  
# P! u$ m3 S! \$ M. j# ?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08)6 B- c5 T' ~' m& k" `
·                                 
- g* b+ V" }1 K9 I: Q
法国《经济》周刊承认:中国工业实现不寻常的飞跃2 Z! y9 A. s7 ?- p: \- w
并说今后几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是对西方和苏修的"头号威胁"* W, i' h; h; b, V# o  Z

, l1 S" n4 X* z* ~% w
·                                 【本刊讯】法国《经济》周刊在十一月四日的一期上刊载一篇长文,题为《中国的工业革命,或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文章长达十页(全期共二十四页),作者是布拉杜德维涅库,该周刊总编辑艾蒂安德律夫兹和编辑部都写了按语。下面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 s7 z# r- c; n0 l6 v4 g( d3 p  0 f6 }0 Y( ^. j) [
  中国的工业建设,活象苏联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工业化。但速度比较快。从这种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某些具体方面的概观出发,我们现在就可以简述一下从一九五○年以来所获得的成就。
- u4 x& P, Z% I) \4 @" r. i) m- r2 K. q  % L; k# l( x, y9 w7 {" Y! Q; m* I
  起初,停滞不前的中国,由于缺乏进步的技术和有活力的制度--象一八五三年的日本,只有外国人建立的微不足道的工业。
. x" K% X: |+ E4 C7 y. F3 r  
0 {  R3 J3 s# [8 @  十七年后,中国成了全世界第一位产煤国:开采量从三千一百万吨增加到四亿九千万吨。0 `" Q5 M% N9 Z. W7 d
  
8 d, w# f3 _& c( L, m, q  钢产量(鞍山、包头、武汉、上海等的钢铁联合企业)在一九三八年只有四十八万吨,一九四九年降到十五万吨,而今天已接近一千八百万吨--相当于法国的产量--使中国列身于世界头等国家的行列。. c# a5 E  y  L; f6 I6 H
  : Y* ?1 Y" x4 ]% M9 t- r% S7 x
  在轧钢产量方面,中国已达到了差不多完全自给的程度,生产着制造汽车和拖拉机所需要的将近两千种钢材。而建造合成铵工厂方面所需要的一千种钢材,它也几乎满足了需要。8 T- e6 c0 H4 _4 `
  
, L# [! f* m; T* y7 |' M7 W  因此,十七年前,中国的轧钢几乎完全是进口的。现在,它的自给率达到它的需要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中国的需要量却已大大增加了!
$ Y& s& w% F4 M/ f4 K5 B4 p6 o  
9 p9 J5 W) |( c8 b7 a  今天,中国拥有各种各样的工业,尽管飞机制造尚付阙如--不过这也许是暂时的。中国能满足它的机器设备的需要百分之九十以上。中国依靠它自己的技术力量,建立了一些重要的企业,联合冶金企业,化肥工厂,发电站。4 p) O5 n' L8 R* o! @- ~
  % d0 K3 E* Y* U& n* l
  制造各种各样的工业设备,包括从几百万电子伏的静电电子加速器,到能放大二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 ^) m; p  `( b3 `0 Z- u  
! e$ T6 W1 u7 `" j- ~/ b  纺织工业(棉、丝、毛纺织)部门的发展,已使日本工业家严重不安。
$ w5 ~" P0 g  O* \- C) n  
, O- r: z% u7 h: r0 u  它的三次核爆炸结束了白种人的核垄断,启发了有色人种和非工业化国家的种族自豪感。. f/ T4 X% e4 p7 Q& ?5 I: ]7 T
  6 ^' S% k9 G3 f5 C. }% a& K
  事实上,这是在十七年中在毛泽东红色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实现的不寻常的工业的飞跃。0 y7 p7 c9 S# u( k6 T/ W, v
  
8 p! N! P+ t* ^. \6 a8 q  如果中国保持它目前的工业化速度,那就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它就可以拥有首先是接近于英国、然后是接近于苏联的那种工业潜力。
0 ]; H9 q3 k' C5 k; m4 q  4 Y: c9 Q1 w$ k8 J
  按人口说是世界头号大国的中国,可能在今后几年内变成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也许甚至变成头号大国。
* P* \! k5 R" Z3 y6 H$ {4 z: n3 U  
6 K. z8 U+ N: g9 k  因此,中国经济的年龄同政权的年龄相等,而不是同它的历史的年龄相等。还没有开发的巨大的工业潜力,将使中国能够真正着手进行工业革命。
, R/ q  t. v/ F9 g6 H0 `3 D2 e  / a( C# l& g0 F8 `% [
  终有这么一天会到来的:那时,中国大陆将实际装备起来,并将在各个市场上变成可怕的竞争者。" U, b" r8 L! b& L
  
, {9 h$ u& X: z: ?  中国摆脱了外国人曾取得的特权,恢复了它民族伟大感和军事力量,甚至同苏联争夺共产主义世界的领导。人们现在更了解了为什么中国成了不仅对西方、而且也许首先对苏联的头号威胁。明天的世界是要摧毁这个想成为、而且也可能成为头号新大国呢,还是相反使它参加这个世界,给它一个位置呢:前途正是要取决于这个选择。
" z. m0 J* W* r4 Y) h+ ]  4 s/ o% I+ U0 u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16)
/ ?8 [8 w% [9 C4 x: z
·                                  * g2 e: v) e& p. G9 }
! \- h. E4 e  d) |' `! Y. y
澳洲商人称赞我纺织和其他轻工业品) |* y  @" k$ p2 y* ?3 ^0 P9 D0 J8 b
  * {' m* [% }: b1 N1 k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商人,他对旧中国的情况很熟悉,这回是第一次前来参加交易会。他认为,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比解放前已大大改善,城市与乡村的卫生情况,更有显著进步。他说,现在中国纺织品、玩具和其他轻工业品,在澳大利亚市场上都很受欢迎。伦敦英商屈臣氏,也是一位中国土产的买家。他这回是第二次参加交易会,为了尽量争取多签合同,他准备一直逗留到交易会闭幕后才返国。有一位瑞典商人对中国玩具评价很高。他说:"中国玩具的品质与包装,都是第一流的。"有些西欧客商这次前来交易会,专是为了订购木螺丝,可见他们对这种中国小五金的品质和使用效能都很有好感。有几个早上,在交易会大门还未开启之前,就有一群日本、西欧和其他地区的外商,聚集在门前等候进场了。
) z. T' M2 A) i3 m, f0 Y" }  8 A3 S' T/ y. E9 m0 ^+ y  S, B) d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19)8 A+ j6 \; }6 s# D4 W3 R. V; n

5 q6 w/ G4 B6 s3 S
0 h# X7 n. n) x+ _
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 i+ h- A5 ]% D
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日报》记者访华纪行8 g1 O! O8 ]; d( ~$ n0 F  O6 \  S+ j! k
·                                 
' ]2 g! p' j3 V! E* B9 t- `+ A
·                                 【本刊讯】阿尔及利亚《圣战者日报》九月三十日至十月五日刊载该报记者利埃斯哈姆达尔的五篇访华纪行,大标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周》。文章的摘要如下:北京建设迅速扩大
1 j+ n8 P* \5 Q, y- P  
& E' |$ u1 p) M  在城市的正中心,新的区不断出现,就象一滴油一样向四周慢慢地扩散。大量楼房正在加速出现和扩大,以致人们认为建设一个新北京是十分容易的事。, Q0 u7 {% w2 A1 `8 e6 q- n
  4 j+ j6 g8 ~# Q( d
  北京正在逐渐成为重要的工业中心。在郊区,旧的小村庄被工人区所淹没。
4 u% I9 ?, [9 n' Z. `6 q  
, s* |8 D( @3 n; ?, F- e  美丽的街道目前不多,但不久将会出现。北京已变成了一个大花园,红色楼房和绿色树木鲜艳分明。
0 Z5 F0 H$ @: D4 x5 h8 q  " a" _0 v: r4 F8 E
  在不大重要的街道上,参观者看到中国特有的这种景象:用双手拉的双轮小草、三轮车。这种景象是痛苦的过去遗留下来的。; |! w9 s# ]/ W( ~3 n
  
' @8 Q6 L5 D: ~7 R( z& d( r  从前从事这种劳动的男女受到残忍的剥削。他们现在都有固定的工资,吃住都有保障。
: u+ \; H: H5 x/ b1 x! l& ^% k  + e/ ?) l$ [! \- R
  同我们所想象的相反,我们没有看到居民区的一般规律:不卫生、无数的吵闹和肮脏的儿童等。
9 w% m$ Z4 e! x* i5 f! }" |3 X  
8 W5 }. X$ O  V! r* e; ?& A& S  在这里,街道是很清洁的。小孩子都讨人喜欢......在我们所到之处,情况都是一样的。物资供应十分丰富
0 s( e6 I4 j. }9 m! n  6 D! j5 @, w+ ?3 f% K
  当然,阿尔及利亚百货商店式的国营大商店,友谊商店和商店都管理得很好,货色十分齐全。% F2 ?8 N4 W! A6 J# u7 }
  
! b1 c0 t7 Z" [- p3 y9 ?& H! T& b  在商场对面的人行道的那一端,是一个水果和蔬菜店。一片绿色,非常之多。后来我们发现,一般的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的水果和蔬菜。郊区人民公社的农民赶着大车运来他们每天运来的蔬菜。
- m0 A( O* e0 H  
3 P2 [/ `! {. f1 c  每个城市在它的市政体系中建立了与郊区人民公社生产队密切联系的机构。每个生产队都负责供给某个区的食物。这种制度是完全生效的。消费者廉价地买到东西,家庭主妇看来都很满意。
' m6 T  O+ ], e  
4 O: p/ h+ G" p2 b! h  北京艺术品生产合作社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工厂。这个新型企业只有在中国才存在。4 Z% g$ E$ F9 ]
  
+ o" Q2 R( C- M8 M: ?) J" U  产品分九类,而且多种多样(玉刻、象牙雕刻、木刻、漆器、陶器、金器、银器、手饰、绘画、雕刻匣子等等)。制品的细致、精工和思想性都忠实地反映了中国闻名的艺术传统。工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 g7 c& ^5 l3 @" M  
9 L, K2 L: ~7 U6 }6 `  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化工厂的附属设施,如住宅、学校、医务室等等。
8 ~! H3 ^4 e7 J8 M: l1 g+ E- b! V  
* H# [  V, U/ z# z  工厂非常大,我们来往都乘卡车。为了就地看一看工人的生活条件,我们提出了参观工人区的要求。我们进入楼房,了解一对工人夫妇的家庭生活条件。
. l8 D4 g0 ^5 Z. `# e( t8 b  8 e% q& d9 E4 k
  每月的房租,单身汉为四角,一对夫妇为六七元,而一个工人的每月平均工资是六七十元。应该指出,在同一工种的工资上没有性别的差别。这对夫妇在同一个工厂里工作。& |5 D$ m* Q, z& H2 c
  
* \( \3 d/ @2 |5 U, s! H* a7 {$ b  工厂修建了一所有三百张床位的医院,每一个车间都建立了医务所。职工免费医疗,家属收百分之五十的医药费。
; t+ ]3 s/ r1 l; H3 _3 a  " Z# _3 U( X8 f( _
  为了提高文化和技术水平,企业还建立了成人小学、中学和大学。5 w6 s7 X9 T2 W( E+ ?
  ( D: ?# W9 s/ t
  人们并不忽略娱乐和健康地利用业余时间,为此工厂还修建了电影院和演出厅,组成青年俱乐部和体育活动。上海的"大世界"成为革命教育中心  Y2 L: s& A  Y' L- k
  
- t0 O# q" ^# X0 Q  "大世界"是人们会晤的地点的名字。每天一万多名男女工人下班后晚上同家里的人来这里聚会。/ R# Q3 {* |& G6 I5 U! A
  + A- d! V" ~% ]+ \
  演员们演出各种剧。剧的主题都是革命的,使观众重新想起反对日本占领的斗争时期或中国人民和红军进行的反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场面。演出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尽管要比这些剧团在正式演出中所表现出的水平低一些。我们离开了剧场又看到了"大世界"外部的气氛。它发出了音乐声、歌声和笑声:处处洋溢着愉快。
3 t" I* i" W$ E, B  
9 j% k$ R" }/ G' `6 c& T1 r  我们确实看到,中国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污物都被扫除了。这个娱乐中心在我们面前是活生生的形象。大世界从前被认为是上海的地狱和流氓的避难处。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对群众进行革命教育的十分重要的中心,一个通过剧场和艺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心。7 o# I' Y) s$ `2 f5 _# R
  ! d6 I6 q! d, n8 @2 s- Q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22)
/ \* [. `; p+ V. o: n5 I8 i
·                                 
$ S5 F' z6 U2 o" t0 `. A
日本仓敷人造丝公司总经理大原总一郎说
7 P( n% ^3 V% ]1 H1 _
中国自力更生精神值得赞扬
3 W7 U7 r* o8 N; L1 ^4 f

$ U  b) @8 [' v& \# I/ D* x
  9 W5 y9 D- Y) c# h% J2 H" l/ m
  【本刊讯】日本《世界》月刊十一月号发表仓敷人造丝公司总经理大原总一郎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工业化给我的教益》。摘要如下:& a9 B# _. q3 ]  k& @, H- ~, j7 n0 e% J
  5 s4 u0 I9 r0 t$ C( a
  仓敷人造丝公司向中国出口维尼纶工厂设备,于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六日得到政府的批准,整个计划已经付诸实行。运载机器的工作从第二年十月开始到一九六五年四月为止,每天几乎全部由中国船只载运,到达新港后立即向北京的预定建厂地运送。  P4 G# n& A8 e. J+ H
  
8 U! P- h* j' k  这个运输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我们最初估计在陆地上会采取人海战术的搬运方法,因而制定了计划。可是,实际上并非那么慢腾腾,货车的运输效率非常高。这对提前完成建厂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工厂本身的建筑以及其他中国国内有可能建设和制造的,原则上规定由中国方面作准备。这个速度也非常快。陆地运输的加快也是为配合建设方面的进展速度而采取的。, [" [6 S3 T, E: S
  ; W  @# \6 }, i3 ?. _: i
  在中国,学习技术的劲头非常强烈,看起来甚至显得很贪婪。这是因为,当前的目的虽然是建厂和开动机器,但更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为此,就必须迅速提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水平,这是至高无上的命令。因此,这座工厂里有相当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调进又调出。据说,这个工厂的建设业已取得成功,几乎成为楷模,所以来自国内各省的参观者和实习者接踵不断,厂长为了谈该厂的体验,忙得不可开交。
6 ]4 X2 d" ?- n0 W1 D- \* Q  
) a+ w; h* R. S3 ~8 L: n% J/ q  中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接受日本的技术的时候,不是囫囵吞枣地硬套本公司派遣的技术人员所讲的东西。中国有中国的做法,工厂也不例外。工人的首创精神名副其实地受到百分之百的尊重。如果有一个工人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并且提出建议,那末就马上开会,促膝交谈,进行讨论。恐怕这就是实践毛主席所说的民主决定的方式吧。我认为,由于人民国家的立场和毛主席的方法论,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绝对的支持。: n# H9 Z! u5 T, Z' a, p: f
  
9 U3 R# y2 g* {' ]  如上所述,极端地关心技术,同苏联停止了技术援助,以致在全国提出"自力更生"的口号,恐怕不是没有关系的。普遍提高工人的水平以及增加工人,对于争取"自力更生"的中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我想,中国树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这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值得深思的。
% C" u, d. p( B, T$ A" ~  * q. t, N% K8 W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1.22)
- [6 B: o9 j1 y* q5 `! R
2 t. ]) y# c9 u& G, T
日本评论家大森实访华后说:中国经济是稳定的0 n% {( N( ~/ p" s, g

5 q! k) s9 U' ~& A
  【本刊讯】日本的月刊《潮》十一月号刊登评论家大森实(曾来我国访问)的文章,题目是《红卫兵革命的内幕》,其中一个部分是《中国经济是稳定的》,摘要如下:
  J. u6 S$ s: @/ O4 B( ?9 p3 d  - H4 T& o. y1 n% p
  西方观察家说,这次"第二革命"证明在革命胜利以后第十七年的今天,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还是非常软弱,内部蕴藏着许多矛盾的失败证据。简单地说,许多人认为三面红旗路线以后的毛泽东路线遭到挫折,或者,至少是再也不能顺利进行了,因此发生了"夺权斗争",毛泽东体系临于危机。但是我的看法正好相反。, g( F( A. q5 x/ {% C* U& G. B$ d
  ! j: y' P( \5 Q+ j0 _! ^
  五八年以后,接着就是三年连续的自然灾害,苏联停止经济和技术援助。这些确实是动摇了毛泽东体系砥柱的大打击。但是以后经过了"调整的五年",毛泽东体系的确已经恢复了。中国的最大基础农民的生活尽管还有很大改善的余地,但也决不是不满的状态。从经济方面来看,对苏债务也在六四年底还清了,甚至连朝鲜战争的"苏联借款"都还清了。这样,中国已经渡过了千辛万苦的困难年月。在同苏联分道扬镳以前,中国的贸易量一半以上是依靠苏联的。人们都说是"对苏一边倒"的中国在全部还清对苏债务以前已经完全推翻了依靠苏联的制度,如今对苏联阵营的贸易同对非共产主义阵营的贸易,实际上已经颠倒过来了。即使说是处于中苏矛盾的严重政治之下,经济上可以说是相当稳定的。
! w) i0 U3 U" I6 c* z- S  9 z- y4 _8 v* d& A/ @! _
  中国购买小麦使我预想到又一次"中国的粮食危机",但是这个疑问由于我在中国国内周游而完全解消了。看看上海的粮食市场,或者看看市内一般的饭馆就知道,质量虽然不高,但是满足了中国人的胃口,中国从加拿大购买大量小麦,目的是顶替出口的大米,或者是作为战时的粮食而进行储备。这里使我感到不是"灾荒"而是中国在平时的战备粮食计划的"计划性"。可以认为中国在经济方面,在社会方面显然都是稳定的。
9 Z, @$ Q6 \, d# N7 [* `  
- j. o9 Q, x: M, I; a2 O  我从广州经过上海、无锡、南京,来到天津,一路上在旅馆里忘了各种东西。有时忘一件洋服,有时忘了一把塑料的小咖啡匙,还有时忘了一瓶喝剩的威士忌,等等,这些都毫无例外,都沿着我的旅途,在下一家旅馆里确实地回到了我的手里。真是惊人的,是巨大国家里产生的巨大进步。4 G! s: {) g1 m) \, m
  
# U3 p/ _/ M% v" ^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2.01)
% v) N0 g* P4 t$ S

( v4 Z6 K% R% l# P
前日本驻北京记者菅荣一撰文:《不知涨价为何物的国家》( v" d4 n/ F  a  N( R
( p* t0 X  T! v1 Y, H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二十七日译载日本《产经周刊》发表的菅荣一的文章,题为《不知涨价为何物的国家》,摘要如下:4 R- P6 s/ k" k$ f
  
) ^. n0 W& j+ a  v( G  \; W  我们,日本的特派员们,都是带着非常笨重的行李,足以放满在身体周围而去北京赴任的。除了这些随身携带的之外,还怕不够,另用空运和海运来补够的人也有的是。在行李中,上至衣服下至使用什物,旁及墨水笔、原子笔、备忘录、笔记簿、浆糊、墨水以及食物等等。应有尽有。这是因为听人说:"北京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好"。
8 d, N  D9 H5 h/ }: F  . Q- ], r( v6 [9 e
  然而,事实又何如呢?我们这批特派员们,在北京还住不满一个礼拜,便有人忍不住说了:"原来在北京甚么东西都有!"这种话使我们大家感到脸红,感到把重重的行李从东京千辛万苦地带出来,气力真是白费了。, |1 d/ W2 H* F# H+ _5 G/ ~
  0 A) L  ?6 m& m. c
  二年来我实际是住在北京,但中间曾去内蒙古大草原访问过住在蒙古包里的少数民族,访问过蒙古族人民公社,还访问过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以及西安、洛阳、郑州、武汉、南京、长沙、无锡、苏州、杭州、广州等地,所得的印象是"物资的丰富远较传闻为甚"。到北京来赴任之前,友人们忠告"北京缺少物资",确证是毫无根据的。9 ]- ~0 C# e# d  ]' p6 {+ w
  
* Y5 d* U% d9 y' v  自一九五五年起实施的粮食、棉布、食用油配给制度,其配给量是按年龄、性别、地区别和工作的轻重而有所不同。现时中国的粮食储存丰富。
3 p. t( ~4 X: K6 f: ]0 i( \  ) r3 i0 k: U: c2 r% }
  主食、副食品方面,在我居留北京的二年时间里,这些东西的价钱都未有丝毫上涨过,相反,有些东西的价钱却曾稍稍下降。% \7 _4 O9 u( {" O; b+ V  g$ X
  
+ {9 E4 \/ R' O* A  如今,在文化革命中,对于这些东西的生产上有些什么影响呢?如果深入来看,令人会发生极大兴趣,因为红卫兵的登场,意味着"再一次革命",可是,无论街头巷尾,并未看到物资有所减少,更没有物价上涨的波动,这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6 A, c6 \( I8 P7 h+ f' ?- u  & R7 _6 ], b7 y- ?) ?0 U7 U
  在日本记者群中,有所谓"食家"的。在此之前,他们均认为现在要吃最好的中国菜,已不是在中国菜的原产地,而是在东京、香港甚至于台湾。抱着这种观念,住在北京,不料有一天,大家去到前门附近的丰泽园,这是一家专售山东菜的馆子,吃到了拿手的燕窝和鱼翅,其滋味之佳,使那些自称"中国料理通"的人不由不改变了迄今为止的论调。连声大赞:"这个好?S,这个刮刮叫"。推翻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菜肴麻麻地的"定论"。
8 K& b2 @) T/ x! w5 [; f- A  
7 N9 }9 }7 o* F) Z9 _# F2 O  此后,我们还曾一次一次轮流去吃一些地方风味的馆子,像四川饭店的川菜,全聚德的烤鸭,老正兴的上海菜等,都使我们这群日本人大饱口腹之欲。我们还曾去尝过连西太后都十分喜吃的设在北海公园内的一间馆子的甜品。记者们经过这一连串的试食之后,得出了结论,把要吃最好的中国菜只有东京、香港甚或台湾的说法根本推翻,认为这句话已大有改变的必要了。
- s! g: O* ~7 E$ P# w7 ?  x
# S  ~( |6 I7 v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12.02)
6 M- @! z( Q7 h# x: K  b
# N9 ~. f* H$ o3 B0 v
香港《新午报》说:攻击我国核试验的人都是牛鬼蛇神
4 m2 n  W4 o/ t; Z% l# l
  4 Q2 k, X: `, o% K6 S) q
  【本刊讯】香港《新午报》十二月三十日就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爆炸发表社论说,"中共每一次试爆核武器,都必强调不论在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之下,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认为中共的话是可信的。") i  v  ^1 }  z  l) B- Y
  $ x+ M/ D% i5 m, t
  社论说,"外国舆论在注意中共核爆的同时,当然也有些牛鬼蛇神,大发谬论,表示‘遗憾'一番,甚至说中共再试核爆,是‘向世界舆论挑战'。联合国的秘书长吴丹,居然也是这些牛鬼蛇神之一,真是遗憾了。"
3 T- M2 m6 @% S3 w! ?! s, u% {    J  k; G2 H2 E4 D8 w" O! ]
  社论说,"据过去几次试核经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被压迫国家和殖民地,对于中共的核爆,都表示欢呼,认为是对反抗帝国主义有力的支援。不论西方舆论发些什么谬论,看来支持中共试爆的,仍旧占全世界的大多数。"2 B5 t7 G1 }* C% m4 Z4 P
  9 Z1 B+ o5 q4 Q* a
  (原载《参考消息》,出版日期:1967.01.04)
9 K( Z9 L) A6 T2 `" k( o%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1 23:07 , Processed in 0.1094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