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38|回复: 2

翁乃强文革摄影精品:天安门就象红色海洋里的巨轮

[复制链接]

0

主题

749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10-4-7 06: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安门就象红色海洋里的巨轮


《回放》纪录了“文革”开始时最为壮观的一个瞬间——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天安门城楼下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独特的拍摄视角使天安门城楼犹如一艘正在启航的巨轮,毛泽东如总舵手般站在船头,向红卫兵挥动着帽子。

  “其实这个角度也是迫不得以选择的,”翁乃强说,“我们不是中央组,没有资格登上天安门城楼,只能站在下面拍,最多能够上到观礼台。”一次遗憾成就了一幅珍贵的历史影像。当时,翁乃强是《人民中国》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六十年代,摄影界摆拍盛行,艺术为政治服务,从业于宣传媒体的翁老不可能游离之外。怀揣着对那个年代特有的真诚与狂热,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他拍摄了一组震憾人心的《回放》。照片的氛围和色彩,见证着一个特殊年代的虔诚与冲动,刺激着人们的眼睛和心灵。

  翁乃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父亲是一位爱国华侨。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以后,翁乃强的父亲毅然地陆续送他的七个孩子回国。1951年7月,14岁的翁乃强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当轮船抵达广州港口,“解放区是天是晴朗的天… …”欢迎爱国华侨歌声响起,翁乃强的心中涌动着太多的荣耀和激动。

  1964年,翁乃强从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分配在《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社工作,“周总理、廖承志和陈毅同志很关心外文局的工作,总理曾经对我们说,要事实求是,不要强加于人。这在后来也成为我们拍摄新闻图片时一贯遵循的指导思想,所以《人民中国》拍摄的照片历来反对摆拍。”翁乃强说,“现在来看,领导的思想不解放,我也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作品。”

  另一张《回放》,毛泽东主席挥动帽子的手臂微微向上抬起,这一刻被天安门城楼上的新华社记者拍到,后来成为通稿,而翁乃强的这幅作品则被他小心地珍藏起来。

  “真实地纪录了时代的照片才有生命力,”翁乃强说。中华摄影协会副会长方学辉评价翁乃强“在创作中没有沾染‘ 文革’时期弄虚作假、任意导演的不良作风,他现场抓拍的一幅幅、一组组自然生动、真实可信的摄影作品为新中国的外宣事业做出了贡献。”

 陈光忠:面对着上个世纪非常年代的经典画面,不同年龄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会有各自不同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

  虔诚与热情,真纯与狂热,压抑与冲动,沉默与暴力……构成了属于那个年代特殊的氛围、声音、情调和色彩。

  真实画面里包藏的故事,总有一段非常人生的经历让你定格在心里,总有一段非常岁月的感情让你刻骨铭心。

  我们记录历史,历史也记录我们。

  摄影家翁乃强真诚地用镜头记录历史,反映时代。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丰富多彩。不是停留在视觉冲击力的层面上,而是更着重对人的心灵的触动与共振。

  他的镜头真实地留下我们充满战歌、凯歌以及悲歌的时代足迹;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的阳光和阴影,苦涩和欢颜。

  他喜欢美术更酷爱摄影。求真与求美的结合,是他创作的特点,。为人朴实、热情、诚实与他的艺术风格浑为一体。他不肆张扬,不在形式上刻意迎合和追求新潮的东西,而是默默地在“内容为王”中开掘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真实地记录历史和现实,是为了让我们永远记住、纪念和记忆那些不应该忘却的历史和现实。

  他的作品,给予我们审美的愉悦,情感的感染,思想的感动和深刻的思考。

  他的作品让我们感到真实性的尊严,真实性的魅力和真实性的力量。

  翁乃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取向,是附丽在长期风雨伴行的艰辛艺术攀登和使命跋涉的过程之中……

    在作为职业摄影人的26年间,翁乃强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不同的时代,参与了多个重大事件的拍摄工作,如“文革”期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天安门“四五”运动、欢庆粉碎“四人帮”胜利大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历史留下了一批真实生动的影像资料。

  从中央美术学院退休后,翁乃强并没有赋闲在家,除了参与一些与摄影有关的社会事务,他经常带着相机到处转,随时纪录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真实的点滴片段。

独特的拍摄视角使天安门城楼犹如一艘正在启航的巨轮,毛泽东如总舵手般站在船头,向红卫兵挥动着帽子。

独特的拍摄视角使天安门城楼犹如一艘正在启航的巨轮,毛泽东如总舵手般站在船头,向红卫兵挥动着帽子。

毛主席挥动着军帽向红卫兵致意。

毛主席挥动着军帽向红卫兵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9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翁乃强经典作品选: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红卫兵激动万分

退休后的翁乃强

退休后的翁乃强
200804260239599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11-2 19: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舵手1966(彩色)


老摄影家翁乃强1964-1990年在《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社工作,先后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图片部主任等职。期间拍摄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并因外宣工作这个特殊岗位拍摄了很多彩色照片,为那一段历史年代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
他的一幅封存了40年的“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的彩色照片曾经一度引起轰动。
翁乃强先生介绍说:这张“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的照片,好就好在拍到了群众跟领袖在同一个画面里出现。这张照片,现在有人拍卖、收藏,国外也有人收藏,有的关于中国的书还拿它当封面。
有记者问翁乃强先生,照片怎么拍的?翁乃强先生说,当时拍的时候只想拍好,只想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就很满足了。那时的年轻人都是很真诚地崇拜毛主席,我也是带着一种激情,一种对毛主席的崇敬到天安门去的,所以当我距离他不过百米的时候,我的心里想的只有怎么拍好。
翁乃强介绍说,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的那天一清晨,很多红卫兵就到了,排着队,还有解放军,一个方阵一个方阵有组织的,后来毛主席坐着车检阅。检阅之后才上城楼。后来经常出现的毛主席挥手的那张著名照片,就是那天吕相友在城楼上拍的。当时他在上面拍,我在下面拍。当时不可能上到天安门城楼上,新华社也只有中央组才能上到城楼里,杜修贤、吕相友他们专拍领导人的,才能上去呢。我们一般的记者,只能在天安门下边。作为摄影记者,要有预见性,估计到最后结束时,毛主席可能要走到这边来。我一看,就到西边最高的观礼台上,放好三脚架——我那天带了两个相机,一个是120的,在三脚架上架好,手上拿的是另一个莱卡M3,有个长镜头,准备随时抓拍。
下午,毛主席还没来,我就把三脚架架好,构图看好了:城墙的角是构图的中心,这里有城墙、下边有很多群众,还有旗子,我把焦点对好,对到城墙的角上,测光也测好,就等着。等毛主席来的时候,我就直接用肉眼看,不再看取景器了,毛主席有了动作我就摁快门、过卷、摁快门、过卷。然后赶快换相机,拍完大的,又拍小的。
那天,当毛主席把帽子摘下来,高喊:人民万岁!我就立刻摁快门,然后就往下面群众那儿看,抓拍群众激动的表情,一下子就拍了很多。当时我就是希望尽量多拍,抢拍。




现在有人看了说,你这个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啊,说天安门城楼西侧部分的形象酷似一艘巨型轮船,而毛主席恰巧站在船头,向人群挥手。当时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哪里有?不可能!开玩笑!那时,根本连这个想法我都没有。
翁乃强说,有人说我的照片像油画,我学了9年油画,就是讲构图、色彩这些东西。我就想从取景上把这个照片拍得更好一点,表现内容更好一点。那么什么角度?中心应该放在哪儿?我学了9年美术就是学这个嘛。你看,在这张照片里,毛主席是在中心,下面还有群众的场景。巧的是,那时刚好蓝天上还有一抹斜着的云彩,让构图更完美,是老天也帮忙成全,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拍下来我很激动。
据翁乃强介绍,当年杂志没有发表,是因为那时发表这类的照片要拿到中央审查的。所以《人民中国》要提前三个月发稿——还得考虑到杂志送到日本是要坐船去的,那就来不及啊,就用新华社审过的照片,所以当时大量用的都是这样统一发稿的照片。
翁乃强说,我们自己拍的就一直放着,直到我退休后没事儿了,才慢慢整理过去的胶卷。我那时的想法就是留下一些资料。现在看还是很珍贵的,因为当时彩色片很少,大部分都是黑白的。现在也有人看了这些彩色片子很惊讶:那时候就有彩色片了?是不是后来处理的?不是的,因为我们是对外宣传的,当时周总理和廖承志都很重视《人民中国》,我们是用外汇进口的彩色胶卷。那时候外面没有冲洗彩色片的地方,拍完以后都是自己在暗房冲。那时我们用的E3胶卷,进口胶卷的同时就买它的套药,然后自己手工冲洗:六个瓶子摆开,还要用温度计量,看温度正负不能相差多少,再一个一个地倒,都是精心地冲,非常认真。
这就是我们今天能欣赏到《1966年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彩色照片的过程,谢谢老摄影家翁乃强先生。(原载《北京青年报》)

翁乃强在天安门广场拍摄
2005年翁乃强,中间带眼镜的


http://www.dian321.com/lishi/54883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05:59 , Processed in 0.0353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