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01|回复: 0

段宇宏:师氏“高层政治内幕文学”揭底(师东兵)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9-3-7 12: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热的读者,若不是对中共党史较感兴趣,未必知晓师东兵是何人。师的书大部分在香港出版,内容都涉及中共高层政治,普通人难以接触。师东兵的著作,在中共党政干部及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士中拥有一定的读者群。
  传统上这样的作者都是旅居海外。但师是个生活在大陆的文人,长期撰写中共建国后高层“内幕政治”著作在海外出版,本人又是中国作协成员、山西戏剧家协会理事,算得上是大陆文坛一抹异景。“虽然敏感,但毕竟属于历史。”这是师东兵的解释。
  “我以前几乎不与其他作家和记者打交道。”师东兵说。与师东兵性质较类似的另一位作家叶永烈,民间的曝光率和知名度明显要高出师许多。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师东兵,因与许宗衡案关联以及与胡耀邦、华国锋、汪东兴等人家属的争论,近期才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很多年轻人免不了好奇:“师东兵和他的书是怎么回事?”
  这也许正是师东兵想要的。政治文学三驾马车
  近20年,从海内外公开出版物到地摊文学,涉及“中共高层秘闻”的作品多如牛毛。师东兵的“神秘感”,除了媒体曝光率较低之外,另有一个原因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事件或人物,往往涉及的“层面较高”。信息不透明和现当代史存有大量悬疑,令师的作品获得独特的市场。
  去年下半年胡耀邦史料信息网刊登一篇王思彤对师东兵的质疑短文,针对师东兵的《政坛秘闻录――前中共政要访谈》说:师东兵先生是写作大陆中南海高层内幕的高手,写作对象遍及中共高层首脑,书中遍数高层人物私语秘事,可谓手眼通天,是浸淫坊间秘录的一支老枪。
  师东兵,1950年2月出生,山西定襄县人,目前为止,发表的文字已达两千多万。《密令来自中南海》、《高岗魂断中南海》、《怀仁堂政变》、《刘少奇专案内幕》、《张春桥在狱中》、《中南海大管家:汪东兴》、《前所未间的周恩来》……师东兵的主要著作开列出来,仅凭名字和内容简介,就会让那些对中共党史或政治秘闻有阅读欲望的读者心向往之。
  《短暂的春秋》,讲述华国锋从政治高峰跌到谷底的经过;《早逝的英华》,介绍胡耀邦去世的前前后后;《权力的游戏》,披露毛泽东与林彪交往的秘录。师东兵的书,八九十年代在大陆引起过盗版狂潮,据他介绍,在大陆的这类书籍除了有4本是公开合法出版的,其他均为盗版。
  1998年师东兵的《政坛秘闻录――前中共政要访谈》,涉及胡耀邦、华国锋、赵紫阳、汪东兴、陈伯达、吴法宪、李作鹏、纪登奎、杨成武等中共高层,以访谈形式成文,里面部分文章还配上作者与受访者的照片,如华国锋与师东兵的合影,算是师东兵最“重量级”的一部作品,渴望了解中共高层政治的海内外人士,难免有“惊艳”之感。
  师东兵同时在香港出版自己的政论文选,指点江山,品评高层人物。根据师东兵文选中部分文章的介绍,他本人不仅好交朋友,还古道热肠,经常“向党推荐优秀干部”,为一些受委屈的朋友打抱不平。
  对于大陆其他作家来说,这样的题材他们既不敢也无力去涉足。在一些中共官员干部心中,因为这些作品,作家师东兵本人不仅有“份量”,且值得与其“交朋友”。
  叶剑英元帅的侄子叶选基长期浸淫政治文学阅读,他给出的大陆政治文学作家“三驾马车”的座次是:叶永烈、师东兵、权延赤。
  入门高层政治内幕写作
  据师东兵很多作品的前言和序介绍,他写这类书的目的,是澄清历史,还历史事件与人物一个真实面貌,“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历史的真实感要超过某些人的所谓历史的回忆”。
  关于师东兵作品,史料从何而来,文献注释出处,真实性到底有几分,是小说还是历史,与高层人物关系如何搭建?阅读经验较丰富的读者心中,往往会打上颇多问号。
  师东兵作品中,往往由于有大量“心理描写”、“细节勾勒”,似乎他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令人疑虑丛生,在专业历史学者看来,更属大忌。如此多的“高层内幕”作品,若说全是坐在家凭空捏造,似乎又不太可能。
  “华国锋就像喝了几盅酒似的,兴奋得眉开眼笑、脸色通红:‘老陈,不能这么说,咱不能光看到山西,要看到全国呀。咱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要把全国都变成大寨一样的面貌,这才是咱们的奋斗目标。’永贵黑红的脸膛,像秋日在铁塔上的反射,他连连点头:‘还是华主席看得远,这下毛主席九泉之下,也该放心了。’”(《短暂的春秋》)
  在师东兵的作品中,上述心理和场景描写非常多。“我从来没说过这是历史学术著作,没叫别人引用,”师东兵解释,“这种写法,也是出版社要求的,增强可读性,场景和人物表情我采用了文学手法进行加工,但书中涉及的人物对话、事件描述,完全是依据采访和我手里掌握的文献资料,绝对真实。”
  面对公布史料和文献注释的要求,师东兵称自己掌握的部分资料,不方便公布,因为有些资料官方档案馆都未解密,甚至都没有存档。从事实来看,“文革”档案迄今官方并未公布。不久前传出要公布“文革”档案的消息,却并未落实。
  师东兵如何拥有大量的未解密资料?他暗示道,“文革”时他曾为了保护彭真母亲而入狱,为后来接触高层人士与一手文献埋下了“伏笔”,“‘文革’后很多老同志很想说话,把他们的文件、资料交付给我,让我去写”。在署名为王震的《师东兵》传记中,关于这个故事,有比较详尽的描述。据说,通过一位老革命家,师结识了很多党政和文艺领域的“老同志”,经常聚会交流。因为擅长搞文艺创作,80年代中期,师东兵进入侯马市文联,并担任了副主席一职。
  师自称,80年代初期很多“老同志”还未恢复工作,接触与交流比较方便,加之“老革命家”的介绍推荐,大家十分信任师东兵,把自己的一手材料交付给他。“当时我掌握的很多资料,到现在都从未公布过,甚至有些连档案馆都没有。”因为这层关系,师还获得“文革”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很多资料,甚至作为“观察员”进入案件审理现场,接触诸多敏感人物,开启高层政治内幕写作的生涯。   知情人士称,师的资料来源尚包括类似“文革”中各种大小字报以及“文革”后初期“西单民主墙”的小字报之类。师本人对本刊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不过他说大小字报材料的来源并非街头抄录,而是中央文革小组的动态简报。这些动态简报包含有诸多错谬。
  师推出的第一本书,《决定中国命运的二十八天》,各出版社非常感兴趣,但看了稿子,因为讲述华国锋布置逮捕“四人帮”一事,当时极为敏感,没有哪家敢出版。历经很多波折,稿子经过大量删节后,师称在“老革命家”的支持推荐下,王首道为此书题字,1988年,山东作协创办的《时代文学》创刊,将之作为首卷作品推出,在大陆引起轰动。此后,师东兵的高层政治内幕写作,一发不可收拾,却鲜有在大陆公开发表出版的机会。
  有争议与无争议
  师东兵的作品长期处于“没争议”的争议状态。正因为似文学又似历史,所以导致专业学者不敢引用。相对来说,偶尔被海内外学者引用过的著作,只有《政坛秘闻录一前中共政要访谈》。很多专业党史学者表示,“不愿评论和谈及这个人和他的作品”,不愿评不愿谈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学术价值”,“不值一提”。
  “多年来学界连批都懒得批师东兵的作品,因为那不是历史著作,不符学术规范,无从评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党史学者说,“虽然跟师东兵性质相近的作家叶永烈也并非历史学者,没经过史学训练,但他好歹严谨得多,能说清楚采访的时间地点,有时注明史实来源,偶尔还会有学者与他商榷一下。”
  这位学者表示,如果说是写史,是为还原事实,就得注明史实来源,公布文献、采访录音及笔记,对于文献还需要谨慎地辨别考证。“接触过中共高层人物,亲历过‘两案’,你得说出何时、何地及何人引荐,你访问胡耀邦,通过什么途径,难不成你是自己敲门或打电话找到胡耀邦的,这不可能,必须得有秘书或直系亲属引荐。”
  师东兵的政要访谈录末尾,收有一篇与叶永烈的对话。叶永烈对本刊记者表示,他认识师东兵,但不便就同行作品发表评论。
  面对质疑,师东兵自称绝对拥有充足的一手资料,以及照片之类,一些当下不便公布,一些要看对手“挑衅”的尺度相机适时公布。他坚称,自己通过与中顾委“老革命家”或“老同志”的关系,可以不经家属和秘书而与书中政要见面。
  师东兵的政治内幕著作,多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和港龙出版社发行。本港出版自由,大量出版社难觅行踪,甚至找不到一个与新闻出版有关的政府机构。这两家出版社亦属江湖游勇。
  香港《开放》杂志社总编辑金钟谙熟本港出版内情,胡耀邦家属与师东兵的近期争执,该杂志也被卷入。对于师东兵的书何以由繁荣和港龙出版,金钟道出内情:“这两家出版社在香港,被认为是左翼出版社,具有深厚的大陆背景,以前很活跃,近年有些沉寂。繁荣出版社是北京市一政协委员所办,正因如此,他们出版这种政治内幕书籍,被认为具有‘权威性’。”
  此外,本港出版业有个说法:大陆很多政治人物希望借香港这个宝地发出声音,表达观点。
  “你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在大陆有多火,就明白师东兵为何是那种文风了。”金钟认为,师东兵采用文学手法写历史,站在出版社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考量,也可以理解,集学术性、可读性于一身、又好卖的书并不多,本身政治类读物就很小众。
  针对胡耀邦史料信息网对《开放》杂志发表师东兵文章的批判,金钟辩解道:“我们只是一个平台,提供大家发表看法的机会,希望他们能理解。师东兵的书出版了多年,以前一直没人出来指责,现在突然把师揪出来。”他认为,可能是因为去年华国锋去世,大陆对其官方评价有上升趋势,师东兵以前贬低华国锋的文章在此时就显得不合适,“结果把我们也扯进去了!”
  政治文学的风险
  师东兵作品中对诸多党史人物的描述与评价,与专业学者的看法有颇多分歧,作家写史与学者写史,文风、思路、方法截然不同。
  关于师东兵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有史料价值的干货,一些人士的说法是真假参半。可供参考的是《权力的游戏》披露的平型关大捷以及不久之后的中共长江局内情。对于前者,师的著作与教本常识并无二致,属于和真实历史相去甚远的大路货。但围绕长江局运作发生的中共最高层毛泽东、周恩来、王明、博古之间的争论博弈,师书中披露的内情则与后来高华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吻合。
  叶剑英元帅侄子叶选基亲历过拨乱反正初期的一些历史场景,他挑出师东兵著作存在大量低级细节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材料占有的缺失和臆断。如师《政坛秘闻录》中称,1981年的“802”军事演习期间,邓小平防范华国锋,演习期间不住在张家口,回北京过夜。叶选基回忆说,当时他和王震一起坐胡耀邦的专列去演习地张家口,目睹了演习的过程。邓小平演习中途回过北京,是为外事活动。当时张家口距北京较远,演习每天开始时间甚早,不可能每晚回北京住宿。从演习的人事态势分析,当时华国锋已经不再担任中央主席,汪东兴已辞去中央副主席。指挥“802”演习的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邓小平没有忌惮的理由。在演习期间,胡耀邦还邀请华国锋登上直升机在张家口以北地区飞行了一圈。
  华东师大专门从事党史研究的学者韩钢教授介绍,党史研究目前也有两个学派――官方学派和民间学派,前者政治与宣传色彩较浓厚;后者认为党史学也属于历史学范畴,应该去政治化,严格按照史学规范来研究。民间学派已有很多优秀著作诞生,水平很高,新生代党史学者基本都属于这一派,但因为党史研究太特殊,非常困难,有意识形态和档案开放程度两大障碍,疑点难点很多,目前也争论不清楚。
  从现实看来,官方意识形态的变化起伏,也从政治层面影响了党史的研究和传播。如对华国锋的评价,从官方意识到学者研究,有一个回归真实的过程。《还原华国锋――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韩钢的这篇文章对华国锋的解读,就与官方定论有很多歧异之处。“有些问题我现在也不好下结论,毕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韩刚说。
  涉及高层政治,既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写作带来了题材价值,也蕴含着风险。官方和民间研究的视角歧异与时代错位,既是师东兵、叶永烈这种类型作家作品的生存空间所在,但也正是师东兵作品在出版多年后频繁引起风波的根源。
  随着民间研究的发育、报告文学的时代远去,若非进行自我调整,修得一定的学术品格,“师东兵式”作品的市场不免日渐蹇楚,且易引起政治、法律风险。眼下众多政要后代与师东兵之间的争论,正是所谓“政治文学”空间趋窄的反映。而让“历史”和“文学”各行其道,各得其所,也反映了大陆的开放进步趋势。
  编辑 袁凌 美编 虎妹

作  者 : 段宇宏
刊  名 :  凤凰周刊
出版日期 : 2009
期  号 :  第22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5 10:15 , Processed in 0.03441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