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历史研究的九个课题纲要
( I: R; R L! Y # R+ [6 S* U; @: X6 q% R0 e
青近军
7 L4 n' s5 }. u, ~ , w1 h0 y$ D, [8 {' V% i
(一)文革十年的全过程概况
" N5 M* ^. |7 T5 s ) {: J8 M% P" p3 f
文革并不是一件事,不是仅仅一场运动,之中,包括十年中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小运动”。6 Y2 y& M: j0 S
如:开初的批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运动、老红卫兵们的“八月暴行”、各地党政领导在群众中抓“右派、黑鬼”打“反革命”的浪潮、造反的兴起与夺权的状况、1967年至1968年的武斗、“全国山河一遍红”、清理阶级队伍、下放干部的五七干校问题、工人农民“宣传队”时期、一打三反运动、批陈(伯达)整风、抓五一六分子的运动、林彪事件、批林批孔运动、反派性全面整顿阶段、批邓(小平)反右运动、抓捕四人帮等等历史概况。
+ ^! w* O- m2 ~3 r5 E# X2 Z 有人总想只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文革及其性质,这怎么可能呢?2 @5 n) X a! m
文革整整经历了长达十年,比抗日战争的时间还要长,之中,更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参入者成亿,涉及到所有的阶级、阶层,人事情况错综复杂,各种事件曲折非常。若不纵观全局,弄清楚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起因终果,那无论用多么精辟的词汇语言,都是难以正确地评价文革中各种事件的意义与性质的。
9 }% F8 Z- ~# x# i) v d5 B* E8 `* l & \$ I( b) E8 w, _# s
(二)文革中高层人事与事件及其发展概况
, w5 E8 E2 }% I& Q6 @& h4 ^" b1 g 5 m H! p5 M! l+ Q$ O% ]6 p: Q
文革的进行,实际是由若干条“线”组成展开的。其中,“主线”之一便是高层的人事变动情况。9 m; j a: R: k6 |( m7 r% `
例如,整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事件;中央文革小组与中央“碰头会”机构的产生、整贺龙事件、整刘少奇、邓小平事件、所谓二月逆流的怀仁堂会议、七二O武汉事件、王(力)关(锋)戚(本禹)事件、杨(成武)傅(崇碧)余(立金)事件、阎红彦张霖之等省委书记政府部长被迫害致死事件、陈伯达问题、林彪 问题、康生称病问题、王洪文上台问题、“九大”、“十大”中央人事组成内情问题等。% _0 c1 z# {& ~3 P* @
这些史实课题,有些情况尚未解密,故无法得知详情。但对那梗概、那说法,总还是可以逐渐弄清的。8 p" a5 W) n- D' x4 M* [" Q0 l
9 c! Y+ O* v3 p7 |- ^ (三)红卫兵运动研究8 R" G* U. \& @% D' E6 V$ Z
* O+ V, E* a- ?+ t0 A+ t2 [ 包括:红卫兵组织的兴起及情况;红卫兵队伍性质区别的情况及原因;老红卫兵问题;造反派红卫兵运动的发展兴亡情况;
1 D. K, W' v5 S J1 l& ~ 之中,清华附中由张承志等人首先发起成立的红卫兵、以及天安门上向毛泽东赠送红袖章的红卫兵宋要武(彬彬);北京的“联动”红卫兵、西安的“红色恐怖队”红卫兵;以蒯 大富为头头的“首都三司”红卫兵;写出了《中国向何处去?》一文的红卫兵杨曦光(杨小凯)等,虽都是红卫兵,但他们在文革中,各自的情况与性质却是互不相同的。+ J$ U% @+ q: y& w0 {( Q: S3 H
红卫兵的问题,现在大致轮廓已基本清楚,需要着力补充了解的是之中的详细情况。, |7 e! R3 O" A
' S4 [( o/ i/ l; U3 v! S8 C' K7 v" C (三)造反派问题. F3 \+ c% E8 w3 U+ B7 s
7 b. F" s4 k h* n; ?, j
对“造反派”这一概念,现在的人们,包括一些经历过文革的人们,实际上也都是不太清楚的,而往往将文革中凡是参加过群众组织戴过红袖章的人,若其做了坏事,便一律视其为造反派。这,其实是有很大的误会。
8 T% ?6 ~$ F; x+ x( ?; Q% }/ j! e' Z2 T 例如,红卫兵中有造反派,但造反派却并不等于红卫兵。* x0 I$ ~! Z8 _4 L, ~' K7 E# t
造反派的确批斗过人确整过人,但1966年八月前后整死了老舍等人,抄家批斗了民主党派人士与各位高级知识分子,打伤打死甚至杀害了“黑五类”分子等,却都不是造反派所为!因为,当时,还没有什么“造反派”。造反派的产生,是当年10月之后的事,而造反派有权力与实力首先可以批判的对象,还只是所谓“走资派”,而其时,则已是当年年底的事了。4 b K* E/ X8 a3 F' C
造反派是如何兴起的?为何说造反派最初是因为自己被打成了“右派、反革命”,才奋而造反了的?造反派都是由一些什么样的人组成?造反派在文革各个阶段中,都扮演了一些什么角色?2 N' a2 ^3 i; B" Q3 g+ ~" B
而文革,对于造反派的人们,到底是福,还是祸?
2 W/ g( W# k' }, \( w2 I 扫去蒙在造反派身上的种种“莫须有”,实事求是地评价造反派在文革中的是非,是文革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章节。6 ^5 h- g/ f \7 b
# V; G! p6 T6 Y
(四)文革中的群众组织及其兴亡情况6 v) B# M$ V+ n. @- g& ~" h/ [
3 R+ \9 h% Q" J& ]1 }4 _, U
从清华附中创立了红卫兵组织后,文革中各种各样的群众组织便纷纷产生建立。7 T$ \6 U5 [6 x
对文革中群众组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文革中派别的春秋战国时期。6 O# h6 H/ v& f) `
之中,各群众组织的政治态度却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保守”与“造反”之分,当然也还有中间态度的组织。
! k4 X- S9 O# ?6 y& G 由蒯大富为首的北京“首都红卫兵第三司令部”,与上海“工总司”是全国造反派组织的典型;( M; v i* g" |" H7 U: h d) j
而北京“联动”与武汉“百万雄师”,则是全国保守派的代表。6 Y- _3 J# G4 a- [
还有一心一意只为自己那个阶层争取生存权的一些群众组织,如临时工合同工的“全国红色劳动者造反司令部”、知识青年要求返城的“红一线”。
( K# f8 t9 F6 Y( T3 L/ ^0 s- i 复员军人也有过一段单独建立组织的时期,他们也分保守与造反的不同观点,如保守的“八一兵团”与造反的“红旗军”。不过,这类组织存在时间很短,中央很快下令不允许复员军人单独成立群众组织,他们便都一一偃旗息鼓了。2 e1 D: W: E2 O
, S; U4 ~7 L! K. t4 K2 a
(五)文革中极大侵犯人权、迫害公民的事件
$ f; \5 M9 f, [- l! z V1 L
% h- f( E0 C W W0 O 这之中包括文革初红卫兵打杀所谓“黑五类”(“地、富、反、坏、右”身份的人们及其子女)的暴行;如北京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西安红色恐怖队红卫兵的暴行。+ _& S" p8 `. z1 m1 o8 L& m6 `
文革中,如北京大兴、湖南道县一类悲剧:在农村的政权机构的支持下,一部分农民,公然成千上万的杀害地主富农等四类分子及其子女的大规模恐怖的血腥屠杀事件。- P( O& |1 x; K$ ]( t
在文革中的“揪小邓拓”、“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抓五一六分子”等运动中,数以百万计的普通公民,从文化名人老舍,女共产党员张志新,到普普通通的青年遇罗克,都是这些事件的受害者。1 P& f+ ~! A/ `. Q: B0 p
常常有人指责文革是“法西斯”的再版。的确,就是这类暴行,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了太深重的阴影伤痕。全面的公佈这些悲惨事件,对后人无疑是一记震撼良心的警示。
. P r9 Q6 v* `$ z2 G2 ^ 不过,也应说一下,这些,并不是文革的全部。若以这些暴行做文革的代名词,那对文革的认识也就不完整了。! Y* R# ^, ?. |! y
$ N7 Y6 X) s; A (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 v/ {6 G; ]) A9 { c4 F7 B. i- r0 @& e0 f, R
1968年12月,数以千万计的红卫兵,身份被转换为一个新名称:知识青年。6 L9 g6 o' m" S& m3 x& U' K) n6 o
知青下乡并不是从文革才开始,1955年河北省的邢燕子就早已做了知识青年下乡当农民的代表。但是,作为一个强大阶层的产生,“知识青年”队伍,则无疑是从1968年12月起,才形成的。4 O& ?0 a1 g6 I4 t3 [
知识青年的故事虽已有了很多,但从文革、从红卫兵运动、从造反运动这些背景上来看,则仍还有很多事值得研究。1 p6 m4 _/ L$ m' ~; q' c4 _7 G+ F
一个普通的县城教师李庆霖,为下乡知识青年的因境,上书毛泽东的事,似乎不应忘记;而“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故事,也有详细澄清的必要。当时张铁生交白卷的原因,真正事实并不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反对读书学文化,而是反映了一批在乡认真务农的知识青年们,对那些不必务农却能凭种种办法回城上大学的现状而心理不平衡的个人激奋看法。当然,李、张二人后来发迹后的政治活动,则是另外的事。
9 H( q4 }9 K$ h) d6 l& |- X 知青运动中,还有一个分支,现在被人了解得很少,那就是到缅甸参加共产党人民军的那批人。那些人后来有的回国了,有的却长眠在异国,有的做过人民军的高级干部,还有一些,则是后来“ 角”的大毒枭。作为中国知青的一部分,人们不应忘记他们。9 {& b1 ]8 ]; L5 e9 l) k6 `
: k/ S8 W* R7 B: p7 z5 s) X (七)文革中基层政权的变动情况; z- H% r) k( {
# ~$ W# N& b5 M+ q! M& L
文革十年,并非就只是“四人帮”横行的十年,更不是什么造反派掌权的十年(上海除外)。实际上,除了中央最高层,在省以下基层政权的变动是有过多次的。但是,有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除上海外,大多数老干部(领导干部)在文革中,被造反被夺权下台的时间很短,不到三年;而有七年以上的大部分时期,仍是在位的掌权者,不论他是以党委书记身份,还是以革委会主任副主任的面貌。! O( |- W" W9 c! J9 Y
解读文革,不认识到这一点事实,就无法正确认清很多事情。
, A: `: c0 L8 B7 Q 当然,象彭真、薄一波、杨尚昆那样一囚禁就是十年的老干部,也是不少的。不过,相对全体,他们仍为极少数。尤其在省以下基层,老干部被关被囚十年的事,则是罕见的。
; ^, t. \/ x$ m7 t6 l
+ m9 K+ C& m5 S2 t. t7 X (八)发现与展示文革中因思想而获罪受害的英魂们+ ]2 ~* S/ j( X) a
# b& U4 \5 `1 d3 g1 S$ [, P# j8 B 虽然因思想因言论而获罪受到迫害的事情,并非是空前绝后而文革才有的,但文革中,对思想与言论的镇压,对中华民族优秀精英的镇压与迫害,的确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 ?3 |; Z8 h& T" v( T: i" l0 o w9 n
人们现在都已知道了张志新、遇罗克、王申酉等英魂,但是,是不是还有一些遇罗克式的优秀青年,仍被掩埋在文革历史的尘封中而未见天日呢?$ Z& T$ {/ o$ V
例如,1975年,某市有几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有工人有教师,就被以“反革命集团”予以枪决与判重刑。而他们还在走进审讯室内,与预审官辩论的依据,却全部是马列主义的书籍,张口闭口的理论则是工人当家作主的巴黎公社精神。然而,文革结束快三十年了,这些青年人却仍寂默地长眠在“反革命”的档案材料中。& |& h% C) l6 _, P- K- _% j( I
研究文革历史,反省文革,为我们民族的英魂铸建思想丰碑的首要,便是要让他们一个也不拉的再现并屹立于历史的画页中。
4 F8 Z9 H, |. E" D9 M
. c& q( ~) [/ ~! w (九)文革中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份量" H7 V) h2 ?. D1 H3 @# N/ o" o' E
4 U T/ H% n$ F2 ]9 T0 x
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虽然从1957年的“反右运动”起,便日益下降。而到了文革中,更是跌落到地板的水平。因为文革,首先的第一刀,便是从文艺戏剧(海瑞罢官)的批判开始。而1968年的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管理学校、进驻与管理所有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科研单位时起,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则再次被打压。这确是文革中知识分子阶层的真实历史。9 G" M* N6 j1 W6 i1 l4 n
然而,历史也应还其全貌。& L0 q, U1 A3 d, b; M$ ~
/ T! P# |; c/ L& V p P( i5 l. r
文革中,知识分子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那样,就完全是一个象“地富反坏右”那样受压迫被专政的阶层。在文革中,知识分子整体上确丧失了其原有的优越地位,“知识”的优势条件也被无知偏见所抹煞了,但是,他们却还并不是社会的“贱民”,不是“专政对象”。6 g: X* ~; u# F6 M: ]: v
$ [% M5 _0 Y* g; `1 ?5 A% y$ f 尤其,知识分子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阶层,在文革中也是如此。有李达、老舍、翦白瓒那样遭迫害的知识分子,也有姚文元、蒯大富、杨荣国那样一度春风得意的知识分子。在群众组织的头头中,不论保守派,还是造反派,也都有着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参入。' E# s Q% O8 L6 V1 S; k1 Y
" m* x+ \- k& \2 W! c! |
文革后长期流传已久的,在文革中所谓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的说法,将知识分子列为了“地富反坏右。。。”另册表之末位,以证明知识分子在文革中是最受打击最受迫害的群体。
" n; {7 _/ ^3 [- o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编造的说法。
3 @7 V' e" \. M3 c 1974年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就不同意对某位知识分子排挤之事,所作的“老九不能走”一语,是借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一句挽留胡彪(杨子荣)的台词,将那位知识分子比喻为剧中的胡彪(杨子荣)而示意应重视知识分子。因此,这“老九”实为挽留意义的比喻,而不是什么阶级阵营的排行,不是“四类分子”“黑五类”称呼的延伸。# ` I9 Z9 `/ n! b6 v: _# |* l
- h; g9 r6 s ^ 因此,全面地还原文革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地位与形象,对如何正确发挥知识分子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而扬弃知识分子阶层的种种天生不足,相信只会有益处的。- W k3 D( ?* f1 F
& N1 p* x, V1 `9 U3 b 2004。2。12。8 E# {( h9 m/ S4 G s& l
2 p+ r* `6 d/ s* J' z8 ^- B4 J
, A8 E, K1 l- F* G# v
6 q. u" [# }/ w' U5 j4 H1 t& U' Z
作者:yuanxuefengLv 3 时间:2004-02-12 12:09:13
0 e! F2 o0 }$ C: j 得后朝修前朝史。) O; P4 [3 D# q' J; m8 o! {
举报 | 1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V# a* e2 m0 B* k5 ~* H+ ]3 @) ^
作者:博禹Lv 4 时间:2004-02-12 12:10:13; g5 z8 O' \( x& e7 M9 Q& v/ ~
武斗部分应该单列出来。人类历史上好象还没有这么奇特的武装冲突。- o9 _3 j% z2 |4 _) m& q5 H0 H
举报 | 2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5 T! H. Z# A. t" z* }( G9 ^作者:天高地厚Lv 7 时间:2004-02-12 12:10:31+ J9 g# \: B. m2 k' d
收藏。近卫军是研究文革的老大- g1 |* @4 _- @9 E9 f
举报 | 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p/ ]+ l5 l* A) }# o! W9 H' ~9 p0 l
作者:湖人附近Lv 10 时间:2004-02-12 12:18:04" |$ U" O: T! F4 w, M) P+ d: V
提) F) d# ?0 c" ?; ?
举报 | 4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0 f" C2 U% Y1 r作者:绝品荷心Lv 3 时间:2004-02-12 12:21:12
, {5 {1 `& P2 y% V* \ 这也要研究啊,估计又能养活一大堆人活命吧:)呵呵。无聊。
% I0 V# _& r6 N1 q举报 | 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Y; ^+ f* t6 j8 }& `作者:hnliliLv 7 时间:2004-02-12 12:43:24
& A- ?, ?7 |6 s$ P# E9 u6 p! _( Z [十一];文化大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等等~~~~。早该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否则,会说话的都死了!!!4 ]& x% e% |5 T" \7 m
举报 | 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q8 a$ @1 O# @4 F% F3 Q+ _7 Z; V. X作者:bravelancerLv 7 时间:2004-02-12 12:47:24
* U. R0 _' t9 j6 D 也许现在还不能彻底公开地进行研究,那就尽可能地收集和保存相关资料,为日后必将到来的研究提供一点基础吧。
% q" ]/ X1 J5 X2 c# T举报 | 7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p2 |( ]2 G! r" V
作者:半个脑袋Lv 7 时间:2004-02-12 13:28:061 w& p3 d9 ?" Y$ L5 f
文字资料以后可以解密、查阅,口碑资料现在还不抢救,以后就没有了,只能留下遗憾了。
& \ ~# t X/ P. I! n举报 | 8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7 W. l5 ?$ u9 g$ K
作者:张迈Lv 12 时间:2004-02-12 14:46:34' Z/ z- L0 x6 v6 U1 i9 s5 A _$ ?" U
支持青近军
% l+ ?& K, f7 D- X 希望能交流9 f) u( C3 F/ J! N/ n: B$ p0 G
举报 | 9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4 q* b' b# z2 ]9 S" {
楼主:青近军Lv 7 时间:2004-02-12 15:07:55, T2 `* B. N) K6 N! [0 L
作者:张迈 回复日期:2004-2-12 14:46:34 p! R" Q8 G$ X1 r5 l8 [
支持青近军
: N L3 U$ v# c* l- n/ m2 ` 希望能交流6 G$ C, K, ~* c' i( w3 P) r
# J4 w# j& J ]9 a, v ——————————————————————————
6 c" D! Q( U/ z/ r( F6 L- C
0 w y( L* B( `( p+ b% |/ L 可惜本月不能去上海参加你们的网友聚会,以后有机会定会拜访张迈兄,谈天说地也交好朋友!
N! }# D' P" `; c% g0 X! z
: J% {1 N' p4 L3 }7 d 祝你们上海网友聚会开心!
/ n5 B# f7 r3 O3 }- M" N + t# u _/ H/ ^- C% v3 }1 p* k
举报 | 10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9 t* q* Q1 r: U) x7 U* P作者:绝品荷心Lv 3 时间:2004-02-12 15:09:59
. z. n1 W7 f7 Y/ C( Z% E 我想全面了解张铁生,你给我讲讲,好不好?他怎么了,就给判刑,小平同志为什么和他过不去呢?8 p8 o }% @: w# ^
举报 | 11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S2 y' R* f1 L* B/ [) V作者:北海舟Lv 7 时间:2004-02-12 15:16:06
* o7 R4 _5 Y9 Q$ H 青近军这次不来上海,可惜了。是不是可以搞个书面发言,或者声音下载。到时座谈会上代你发一下。* K: M+ M, D, S- H8 ~' A
举报 | 12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d' E' s) n5 D作者:玛特2Lv 10 时间:2004-02-12 16:02:54
_! o5 ]+ Y: I i# u a2 H4 k 等新朝修prc史罢。& y2 D% f9 k! i. H) ]8 j$ e) R
举报 | 1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r- v. F1 H+ ~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2 19:29:27
# g8 V Z% W- w: b" E- p$ Q 作者:yuanxuefeng 回复日期:2004-2-12 12:09:13 " ]4 H1 h6 e L2 w& P8 Y! A3 f
得后朝修前朝史。
: B6 u( F0 O5 R ! G0 K! B9 v) b; V% X0 m
//////////
7 a6 f: q! Y3 w) J: R( T4 S 总在朝朝暮暮间,: e% w4 u7 C' W9 u0 [% L
何须再费纸墨事;5 D' E% z$ b- S1 u& @7 X
待等未来新王师,
) w" M0 z& V3 S$ E/ x! g 胡乱涂抹即可知。! p. ~: W0 l* ]
举报 | 14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 e3 V& y: K! d7 m
作者:反到底红小兵Lv 4 时间:2004-02-12 19:34:44
" _' e0 P. k1 }5 r3 u 者:半个脑袋 回复日期:2004-2-12 13:28:06
* g- L1 z$ l* x$ i5 \ 文字资料以后可以解密、查阅,口碑资料现在还不抢救,以后就没有了,只能留下遗憾了。
8 d. X8 c- P% q2 p# R === ~/ |. G' T: H+ O, Y. f
哈哈哈,知道这几天报道的周太太在结束后,1 o$ b1 Z) E8 x6 T
指示烧掉档案的事情吗?
" H& |# l$ |5 s; q举报 | 1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u# }2 a! v, | [/ i6 s, \7 l
作者:反到底红小兵Lv 4 时间:2004-02-12 19:36:210 a, T$ s6 K K" \8 a& s3 d) }0 Y
作者:绝品荷心 回复日期:2004-2-12 12:21:12 7 j( K" N. b8 Y( q; ^6 t
这也要研究啊,估计又能养活一大堆人活命吧:)呵呵。无聊。
V! O1 R' X$ m5 `- B8 G( w+ {2 m ===, Q+ W2 J9 T* g9 q. [ n2 D
研究历史总比研究马列主义有点意思把" C% q3 t1 R1 [& H P
举报 | 1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4 j6 C3 M& S8 k- D. g! Y
作者:进来休息Lv 3 时间:2004-02-12 19:40:33. R) x# o2 E% R: |! k7 m# W2 ]' U
很感兴趣,可提供一些素材。
0 S+ q: }! h! p6 }* E; `3 p9 ]$ Y举报 | 17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6 h, S: o) Y+ E9 W p
作者:姬小美Lv 2 时间:2004-02-12 20:04:44+ h/ f7 Y% f' i, |5 Y& x
一定要研究,要快呀。我想知道。
; i3 v% `# g! `0 q) Q举报 | 18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0 a) d; j# x6 _- e4 K作者:赤壁的风Lv 7 时间:2004-02-12 20:41:47
0 |! l3 C' P; i0 H- y) X! y 我觉得研究历史和研究马列主义同样有意思。2 O& `1 S t& {2 I8 X4 Q' |2 }4 A
举报 | 19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8 |+ W% e! m$ ]/ z9 M0 [作者:北海舟Lv 7 时间:2004-02-12 21:04:05" B( Y- X, q8 g: ]0 _7 H& J5 S
穹天巨野 回复日期:2004-2-9 23:04:58
1 T0 s8 v% ^5 Z, [( a6 e0 u3 Y* [
' i8 A5 _, K5 \; s, D) _
% H( U; H# x" h* {% J 《邀请上海网友参加与张迈老师的座谈》
. l0 Q- `7 V9 |# _ ( m6 _0 |6 O0 g8 k7 }% N4 H! Z3 d
# q+ l) T6 p) U+ |6 y/ t; ^ k# h 我以个人名义发布邀请,请上海的网友参加本周日(2月15日)举行的,与张迈老师的座谈。' y# ?$ _+ D1 W+ J5 R
+ c- [, ?$ q: O! v# @+ Y
◎题目: 和青年朋友谈文革
! l6 K% Q, B2 l0 @, e' Y ◎时间: 本周日(2月15日)下午两点
) r L7 i( @+ r& G! Y5 \! n* E ◎地点: 静安寺尊蓝山酒家
$ O/ U7 t* s; C+ `; z( d ◎地址: 上海静安区愚园路151号' q3 o! W8 u3 `- } V' g2 B
◎电话: 62497878,62488989
1 l& L9 J8 i# K) i8 M ◎交通: 地铁(近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和到静安寺的公交线
- o V# j! p$ O5 G! `: s ◎电子地图链接: http://smi.stn.sh.cn/sh_map/maps.asp?map_name=m6-4 , I3 {: k8 _0 |3 [+ o
" N P6 ~- a$ Z ◎流程:, y$ w& {7 G3 [" D
1、两点整开始座谈,大约五点结束
; f( l2 U6 P( r9 s( i 2、首先由张迈老师发言,其后由网友自由交流* T3 R6 _/ p p
3、五点后,视情况可能会聚餐(自愿参加). Z- P( ^( ~8 s: ^: y; }0 U
/ i; A3 E5 C9 ]) b& C ◎费用:
$ ~6 A1 L, n3 T: g H/ T; P+ P 1、费用拟为20元,这是茶水点心和场地的费用
; R+ U3 c6 @( F- @* ?8 [- } \ 2、学生、外地网友免费* ?2 d; l1 k/ X. Q: y M: q+ ]
0 S% p% E% y8 c5 p- V ◎其他:
1 ?. N6 F! g+ M0 l0 |$ m+ Z2 G5 n3 ` 1、欢迎对文革持有各种观点的朋友们参加
# N: m% k2 ^: E/ M 2、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新老关天网友参加
1 q" _& z: W! S& N 3、请相关部门的同志光临指导,费用自理( h! [) s/ ~8 |5 e! d
) v# ], a$ j g- B
◎联系方式:4 c$ K; u! L" P* J
1、电子信箱:tianya_wuqiong@126.com (穹天巨野)
+ s: G. U/ q- z 2、天涯社区短消息( Z9 `: F/ s8 l. K1 m5 i" T$ \
( u( |2 }; J Q, ~# l+ ? Y
举报 | 20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7 R5 K: C+ G# g5 f/ D
作者:shidiLv 4 时间:2004-02-12 21:38:48
* T( N, U' U) u1 s! g* ^( O 这个提纲很有意思!值得一做。
: t7 t: @$ m) k" j: R 不过,“上山下乡”是不是该作为中学生红卫兵运动的一个尾声呢?( S0 y4 v2 R& h" B
举报 | 21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b$ J" @0 e" q9 C
作者:苏祖祥9Lv 9 时间:2004-02-12 21:44:03
. _' F) D8 V- f% u, ~$ _* K 转到燕南社区http://www.yannan.cn/$ G4 g( V! ^+ u) g
举报 | 22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9 a6 R; F- \: Q! _( O/ b2 [1 k
作者:erlangLv 3 时间:2004-02-13 11:08:42
" J' r4 E [& V6 B8 T- T9 s 最近一位书友向我竭力推荐港版的<晚年周恩来>一书,后来我对朋友说,周恩来是打开中国当代史的一把钥匙,读懂了周,就读懂了中国当代史.
1 i+ i) D1 Z- x举报 | 2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9 ]8 R8 j! ^* c8 x; y3 n
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3 11:09:113 `( v4 B7 X G
文革还有许多迷团,诚如青近军提纲
; s" d3 W4 C- B I+ }$ d( d' z
6 M# D5 i) ]! B; E6 l% O7 Q 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谈论文革的人,一方面,指责文革真相被瞒着,另一方面又显得自己已经对文革了如指掌,要按着他们暗示的方式 如何如何“正视”云云。。。。这说明什么问题? ~* T# u# I. t) T9 Y& |
4 e. K8 o. p2 c' h, Q2 N& M( \
举报 | 24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2 p, W$ i: l0 s1 d. [作者:笠笏Lv 6 时间:2004-02-13 11:30:05
% _7 G7 P( ]# b p/ X/ B w 是不是还应该增加一个:反思文革史) J Z) g. {4 {' o
举报 | 2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0 s3 m- V5 z4 a, |" V
作者:流萤漫天待我归Lv 1 时间:2004-02-13 11:42:35
0 P7 N4 A/ y4 F0 c' S; c 动作要快呀,千万不要让这段历史永沉泥沼
% D3 F. c+ U- F+ q# o3 J7 u7 F; S举报 | 2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d) h7 m8 r* g
作者:灵魂VS罪过Lv 4 时间:2004-02-13 11:48:09' Y# l9 [# { o) \5 n# W
文革必须清查啊,有过的查过,有罪的定罪: P! M4 _7 h) h( v+ T
举报 | 27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p. M; N/ E- g9 `7 \作者:博禹Lv 4 时间:2004-02-13 13:23:592 R0 W; Q, W4 M
晚年周恩来我还没看完,以下是部分书中提到的部分参考书目
F- A2 l1 {4 I- t2 n * A) L" Z& A( W7 ~/ W9 w. T
陈晓农编注: 《陈伯达遗稿——狱中自述及其他》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 I5 b' G0 C7 U; `# |, b. M9 d- U 张宁: 《尘劫》 明报出版社
" |0 S, l" R" G. C: l+ f) m 杨银禄 《江青与林彪》 《百年潮》杂志,1999年第四期5 |: n2 T- @# ]; B0 L6 @% b m
张云生 《毛家湾记实——林彪秘书回忆录》 春秋出版社: \+ |' \) |/ f6 Z, M
官伟勋 《我所知道的叶群》 中国文学出版社7 I3 z7 c2 e+ L K
席宣、金春明 《文化大革命简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 L% F. h2 R# R: v- u
少华、游胡 《林彪的这一生》 湖北人民出版社
0 B9 V$ p+ G, E, [$ ]1 B9 O- C( } 李文普 《九一三时间真相》
! X/ ~. @( d F; v O6 H5 P 叶永烈 《陈伯达传》8 e$ J4 i, j+ x' Y
王海光 《折戟沉沙温都尔汗》 辽宁人民出版社# v% g# w1 m7 t6 M
《文革十年资料选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m$ ]6 z2 V# {8 X
吴德 《庐山会议和林彪事件》,《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
# r; @ L Q8 z* C 汪东兴 《毛主席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政变阴谋的日子里》,《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1 V7 c" f* A8 x# Q4 p" W8 _ 邵一海 《林彪——913事件始末》 四川文艺出版社8 F3 u. k: W* L" `0 w$ d
顾保孜 《冷宫内外的叶剑英》,《聚焦中南海》 中国青年出版社4 P K, k) m. s8 z6 I! z
李志绥 《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回忆录》 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Z# B8 d& r4 q4 J2 ^
《文化大革命中的名人之升》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Y( e. W r6 C$ y, J! o$ n 李德生 《从庐山会议到九一三时间的若干会议》,《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 D- v5 T( M n$ I4 j G 杜修贤 《林彪对毛泽东的“不辞 而别”》,《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8 N- C9 u5 R. i- p/ p, {1 { 熊蕾 《历史的注脚》,《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纪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m3 c- z* l# w! Z5 Z
大鹰 《九一三事件始末记》,《林彪1959年以后》 四川人民出版社- A5 j0 t1 E x0 x% k
林立衡 《对9月13日事件前后的回忆》4 E0 R: P8 c% ?6 B$ h! O
于南 《关于林彪事件若干历史问题的考察》
5 a6 }, T8 w7 p$ a 汪东兴 《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当代中国出版社
! Y d; {: j8 Q 陈长江,赵桂来 《毛泽东最后十年——警卫队长回忆》& c7 d3 ?% Y- N+ {
宋德全 《九一三事件亲历记》 《百年潮》杂志( h6 ^/ |' i; r
李克菲、彭东海 《周恩来专机机长的会议》 江苏文艺出版社
) O8 ?3 {( E( k) T8 B 金凤 《邓颖超传》 人民出版社 F5 R" r% K1 J- @# a' U* N% |9 |
张佑良 《周恩来保健医生回忆录1966-1976》
8 R# K- J7 e! P) { 权延赤 《微行——杨成武在1967》 广东旅游出版社
# r: N: n9 |' Y+ e# L$ M, H 谢国民 《一百七十五个将军的“解放”》,《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
* `4 O' p1 C! L8 W; Z0 F 王若水 《从“批左”到批右的转折——会议一九七二年在批林方针上的分歧》 《百年潮》. z, a! y/ ^- q! ]9 Q
林克、徐涛、吴旭君 《历史的真实——毛泽东身 边工作人员的证言》 香港利文出版社
- q* Z6 t& [8 M2 A8 E6 ^/ Y4 a 严九鼎 《冰河闪电——中苏珍宝岛之战》 《民主中国》: C3 A5 _5 N' R2 @: S
基辛格 《白宫岁月》 世界知识出版社% l( L4 Y- {' x
基辛格 《动乱年代》 世界知识出版社4 q m* ]: t2 T. X4 z: P
钱江 《“乒乓外交”始末》 东方出版社
7 I% p+ L! E0 M: i# o% P! \1 z 尼克松 《领导者》 世界知识出版社
+ X) A; ^0 Y8 r; L2 r& T4 m; C 章含之 《风雨情》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6 Q% q3 R" o. m3 g
毛毛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中央文献出版社- S+ j- p. a/ E& a" J
《红色革命与黑色造反——“文革”三十周年纪念研究文集》 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 Z* t2 `# S' E& i+ ~
5 _& z) F/ H k
举报 | 28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9 i6 L& D! J; X: w作者:yshkLv 8 时间:2004-02-13 13:37:269 {! d3 _. Q* R) F" e p5 z% o" k8 C
如果楼猪真的是当年长沙青近军,那了不起!因为他们很多人被打死了。今天长沙五一广场附近的长沙牙科医院,便是当年的中苏友好馆,最早的红卫兵广播站设在上面,广播站里有很多男女大中学生,被一批由工人农民组成的队伍全部消灭了,学生们在楼上高呼“***万岁!”,然后跳楼,跳下来一个,活活打死一个,其惨烈可想而知。. q& F2 o% h7 q3 r1 H2 D
亲历或知道文革真相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老了、去世了 ,年青人不知道。7 K5 D! q/ k% l( {+ z& ^* |
如果楼猪真的是当年长沙青近军,那是长沙文革“活化石”。. T6 W& e2 K* b: l+ N$ B/ g
举报 | 29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1 w v/ O- }; b; K作者:kala2003Lv 3 时间:2004-02-13 14:02:46
, s* X+ z4 e" G0 O 是否可以增加一个课题:文革中的农村。
9 x3 \2 H/ u; j8 l 这与“上山下乡”有重叠,然而后者是以知青角度来论述,就必然会失真。(从描述知青生活的文学作品中便可找到失真的证据)0 w! t J) u" m9 m9 T7 l2 R
举报 | 30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5 K' [1 w' D w; d! _3 x/ d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3 20:37:27
+ D( h ?# a" U0 A& i: h 提
1 q" R, [7 u. r; n举报 | 31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1 N' d% u& p7 S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3 22:07:57
2 t3 x/ H0 S8 B# d4 O+ h 谁“知道”文革,“知道”多少文革?这始终是个困难的问题
. x8 Z8 G# \0 e t" d举报 | 32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7 {2 R' C* o- j. M1 L
作者:顶天立地48Lv 5 时间:2004-02-13 23:09:52& x! d) j1 z. H5 [
。 ' z4 w- p( L" O
* j2 z6 _/ r& l
5 P* R7 A( r. h8 t0 v, \6 Y8 I 3 `" Q* L0 D! i
f+ f- W9 c H
) P0 x: z6 [( ^7 ?
纵观毛泽东时代的成就
. C7 c9 Y' [9 B3 f" r) s0 O [网上社会] 于 2003-10-19 19:58:25上贴
9 ?( M# A& K8 y. a( b
$ h+ T0 C }4 [ --------------------------------------------------------------------------------) a! _0 U" T8 a: ]% I
5 Q# m+ h( M% ~" ]! U8 h+ k
. N( }/ Z. P& C3 D4 H* k; } 莫里斯·迈斯纳(耶鲁大学教授)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 n" C( d( y( y8 g1 u/ V% P 对于毛泽东时代取得的物质成就闭口不谈,也许是对早些年从北京传播出的言过其实(而且经常赋予虚假成分)的宣传的一种自然反应,然而这些宣传却常常被外国的评论家们所重复,许多外国人一度曾热切地相信,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取得了最大的经济成就,现在却倾向于对它作出最糟的评价,似乎以此来弥补他们早先的轻信。这种倾向与现时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方向是一致的,目前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都普遍对市场的魔力赞不绝口,而对中央规划的效能持很大的怀疑态度。
% z* O$ Y) d" }7 g+ I. _ 当前的中国领导人更关注于他们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和成就,而不是过去毛泽东时代的成就,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而西方学者们未能提出一个更全面些的总的设计,这一点就有些不好理解了。他们的遗漏促成了一种普遍的印象,即:毛泽东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停滞的时代。现在惯常的说法是把毛泽东描绘成一个在贫困的条件下徒劳地寻找一个社会主义精神乌托邦,使发展服从于意识形态纯洁之需要的人。 3 n" O7 d* c) _
然而,如果不去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时代把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变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就不可能理解毛泽东时代遗留给邓小平时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 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毛泽东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 ^3 f' m% ~ v7 m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产量不及比利时的工业 产量的1/15。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 ! J C X1 {( B9 D
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 工业特别匮乏)。从1952年(当时工业生产恢复到了战前最高水平)到毛泽东时代结束为止,尽管 “大跃进”造成了工业生产的混乱,工业产量仍在以平均每年11.2%的速度增长。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的百分比最大,当时工业增长率达平均每年18%,把中国的工业生产力翻了一番还不止。其后一些年里增长的速度尽管不稳定,但仍然很快。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尽管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工业生产仍继续在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 - v9 J, Z+ w2 M& {
在这个令人惊异的高速工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部门的数据或许值得一提。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 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 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到20 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还在生产大量的喷气式飞机、重型拖拉机、铁路机车和现代海船。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成了一个主要的核强国,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生产了第一枚氢弹,1970年把一颗卫星发射进了轨道。 8 g2 w- c! _5 C, k
当然,工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劳动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构成。尽管大多数的中国人民依然是紧紧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城市无产阶级的人数却已从1952年的300万上升到了1800万。此外,毛泽东的农村工业化运动——“大跃进”中硕果仅存的几个成功之一———把2800万农民(当时农村总劳动力约达三亿)变成了农村工厂的工人,尽管许多工厂的工作技术水平简单而原始。
' J+ K% v0 z6 w- V1 H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另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产值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生产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
/ \( p7 N/ b1 t+ S7 R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主要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这些经济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己通过劳动取得的,在那个时代,毛泽东思想仍能够给人一种使命感和目的感。除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极其有限的援助之外,中国没有接受过任何外援。 敌对的国际环境(在美国对中国革命的敌意之上又加上苏联对毛主义的敌意), 与毛泽东“自力更生”的思想原则,起到了双重强烈的作用,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实际上一直处于经济自给自足的状况。 " \ T7 T1 x M9 V- s
毛泽东的自力更生的国家政策造成了经济上额外的不利与艰苦,但是它也使中国可以自豪地说 :在毛泽东时代结束之际,中国实际上是以拥有一个既无外债亦无国内通货膨胀的经济,而在世界发展中国家绝无仅有。
# k: I2 i7 ^9 X 在毛泽东身后的时代里,对毛泽东时代的历史记录的污点和罪过吹毛求疵,而缄口不提当时的成就已然成了一种风尚——常恐提及后者便会被视为对前者的辩护。然而,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承认,即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不就等于是为历史作非分的辩护。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与80年代一同出名的经济改革家们将找不到他们要改革的对象。
# G! p" _' g( ?8 j 尽管毛泽东思想强调农业,称颂农民的创造性,但在毛泽东的时代农业发展却远非如工业成就那么可观。1957年以后,食品生产仅与人口增长同步,当时人口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使得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口几乎翻了一番。 1975年人均粮食总产量几乎与1957年农业集体化之初时一样。在毛泽东时代的20年里,农村生活水平实际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每年平均增长不到 1%,而且是在一个低得可怜的基础之上增长的。1952年至1975年间, 在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十倍的同时,农业生产仅仅增长了两倍,甚至那也是通过大 量地扩大农村劳动力规模而取得的。此外,尽管毛泽东不断提倡缩小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异还是加大了。
* d- ]9 v+ q: P e 然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业也绝非如今被描绘的那样惨不可言。维克多·李皮特曾指出,毛泽东时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大大快于1868后至1912年日本明治年间备受称赞的成功的近代工业化时期。从1952年至70年代中期, 中国农业净产量增长为平均每年2.5%,而1868年至1912年间日本工 业化最强阶段的数字也只有1.7%。正如马克塞尔顿曾指出的:“1977年 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到40%, 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
Y3 e2 h9 j! @" V: G5 R1 D3 i' z 经济统计资料并非告诉我们全部事情。经常有人指出,对于收入与消费的常规性测度并不能充分表明实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还必须考虑到教育、保健、卫生以及老人与贫困者的福利措施等这样一些基本的而必要的方面的公共消费, 但是这些东西是难以用标准的经济测度来数量化的。在所有这些领域,毛泽东时代都取得了伟大的社会进步,在大多数关键性的社会和人口统计指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低收入国家强,而且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五倍于中国的“中等收入”国家要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人由大部分人口是文盲的状况变成了大部分人识字。在农村差不多普及了小学教育,在城市几乎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在城乡皆开创了成人教育和在职教育规划。基本的社会保护措施得到了贯彻,如禁止童工,还有农村最低限度的福利方案等,后者中最著名的是对最穷困者们的食品、物、住房、医疗以及丧葬费用的“五保”。国营企业的城市工人们享有工作保障以及国家拨款的福利待遇。毛泽东时代结束之际,中华 人民共和国完全能够声称,它拥有一个虽刚起步但相当全面的医疗保健体系,这使得它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独一无二。医疗保健以及营养和卫生的改善,共同造 成了中国人寿命的极大增长,从1949年以前的平均35岁到了70年代中期的65岁。 7 M: C$ E/ y7 k9 r; w, I
不能正确的总结过去,就不能正确的指导未来。
, y2 S& x1 D9 ^1 a, {5 ~
3 U$ @6 \% v7 _! [2 x4 H
. V4 x! L# ^5 S' W: u 1 @: a3 K& Y$ {# h
*****************************************
) N, ^. h1 ~2 T: I' [+ _
3 H/ r7 A& R; [2 g6 U7 V* b- d举报 | 33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 \: [& `( I4 q2 a
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3 23:56:05
b* o" A: @, v! c 沙龙有此一贴,转来:- E& d% q7 \% z$ s7 u6 s
7 [% f" h( d* y" v8 f Re:! 1 G9 d4 C- U+ ~$ T
作者:【weiwei 】 发帖时间:2004-02-13 23:19:22
- s* m3 x8 L& d7 y- b e2 [ 发言内容:作为被自由主义启蒙的一代,有意思的是,本人首先对自由主义的文革叙事产生了怀疑,无它,太简单了!所以期待有人能经过深入研究,给出令人信服的叙事,至少允许多元的声音出来,而不是搞新的一言堂,新的愚民史! b0 G: D3 Z8 [6 A$ [/ w
$ @; G9 C7 l- `/ U, W1 D举报 | 34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m) n/ Q/ ^) M6 G8 \3 g$ _
作者:kala2003Lv 3 时间:2004-02-14 00:33:36# _, I) u1 Y' o3 T2 X( P
记得楼上的先生说:“来到了这网上,读了许多关于文革罪恶的控诉描述,我几乎从不怀疑它们的真实性,至多对其文笔上的修辞手法抱一种警惕的态度”,似乎透出一点儿意思,网上的文革种种言论比较夸张。然而,据小子偶的印象是,上网才发现文革有好的一面。比如,拿文革中的农村大作文章,偶不得不不明白,因为据偶了解,文革前、中、后的农村,没有哪个时候到了城市的水平。( L* v2 M4 y: m# w
举报 | 35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z" ]' d2 P0 z% r
作者:太极蜣螂Lv 3 时间:2004-02-14 00:58:468 a) x" S$ ~- l( Y' \0 r; p( `
: D" T% m+ a% E! T. i. V+ N ! [$ G9 Q# \0 `3 z+ Y% F; I
举报 | 36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4 p) V" q: C) N: S) t* M作者:未有乡富翁Lv 9 时间:2004-02-14 11:17:233 N5 B9 b) l( a0 _( g
是的,许多农民依然那么地苦,被剥夺者依然被肆意剥夺着。。。。。。一切还正在进行着。。。% c8 @" v$ J+ I9 Z" U
举报 | 37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5 E. _4 a. r. _
作者:书吃Lv 19 时间:2004-06-02 01:21:15
8 _% j3 o* `8 i& b% l# \ b5 J 西安“红色恐怖队”的兴起与衰亡,是我目前研究的题目
P; u$ u9 G; U举报 | 38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l! ^1 e& v! Q; w% x' m
作者:书吃Lv 19 时间:2004-06-02 01:28:24
5 b3 {' d1 ^* y2 D' m. Q 长沙当时也有类似西安“红恐队”的组织,似乎叫“长保军"吧?
* g- ^0 A0 F d6 A8 h举报 | 39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9 C9 y, U& j3 B# T作者:苏小月Lv 7 时间:2004-06-02 03:26:09
# k- J8 o& e: o/ ^7 I 要是把这九个题目解答了,那帮左左还有脸在这里胡言乱语吗?
1 J! y$ F; e/ }' c7 P4 n0 B6 d5 j
. W* m; K7 l% G1 ^, J7 m 估计这帮左左连这九个题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去解了,或者是明知实情,故意信口雌黄。
/ c1 q& e/ ?' |/ ~举报 | 40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Y& ]& i8 e* u ]% I3 F
作者:猫眼看贴Lv 4 时间:2004-06-02 08:11:20
/ ?8 n) F- _0 |8 a1 Y. S7 d+ r 要说文革是毛一个人的文革,不知道是否过分。3 w! ^$ P* c% h$ B W& n+ {
但是毛的文革运作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从开始如何煽风点火,如何在中央,政治局安插亲信,这些亲信怎样抓住刘的文革处理方法,煽动群众不满,直到打到刘;以及同样是原共产党的领导人,尤其省级的,执行的都是同一的政策方针,为什么有的就成了走资派,有的就成了革命干部,支持的群众有的就成了保皇派,有的就成了造反派,毛是怎样区分的。
' {0 C) o9 X' W' i* O* F举报 | 41楼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 u3 Q. A" ]* G# m5 C5 D作者:不败的魔术师杨Lv 3 时间:2004-06-02 11:52:52% @' A/ u5 U1 d3 @) a/ v
从开始到九大是毛的狂热阶段 以武斗为高潮4 J& E Z. m6 {( u& H, b; m
从九大到913是稳固阶段9 m2 t9 Y6 S( r1 ~4 W# x
913到架崩是最后的阶段
$ t1 N+ d1 m' t' h5 ?5 r' J 三个时期的划分如上,可否?
, R7 r" I! \ ], `. a; p) B
, g; K7 B* n0 u& _# w u5 ^8 {" R" |7 S: D
http://bbs.tianya.cn/post-no01-86685-1.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