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4|回复: 0

陈耒:回忆筱贵林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1-1 2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了一点年纪的南昌人大概对筱贵林或多或少都有印象。他可是南昌市有名的民间艺人,南昌城的笑话大王。


   1955年初春一个星期天,我到南昌市新华书店看书,那时我小学六年级,还是个少先队员。新华书店座落在八一广场西侧,八一广场还没有建成,杂草丛生,遍地水洼;宽阔的八一大道两侧还只有江西宾馆,江西饭店,百货大楼,中苏友好馆,新华书店,服务大楼,邮电局大楼等建筑,孤零零的没有连成片。在新华书店大门口我第一次看到了筱贵林。高挑的个子,尖尖的鼻头,高额头,尖下巴,浑身透出一股机灵劲,幽默感。第一次听到他讲笑话:“假少爷逛上海”,他站在一张凳子上,手里拿了一把折扇,开讲:


         回忆筱贵林


  “假少爷是南昌市的土包子,打扮一番去逛上海,穿西装,带领带,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穿皮鞋,走路咯咯响,装成个大少爷。到了大上海,住进了大宾馆。服务员领进包房。假少爷先要洗澡,服务员端来一盒肥皂,有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粉红的,蓝的,一小块一小块,盘子托着,刚好半打。假少爷不知道是洗澡用的肥皂,还以为是好吃的点心,随手抓了两块,吞了下去。服务员急了,说:少爷,这是肥皂,不能吃!假少爷一听,不好,露馅了,马上灵机一动,大声骂道:突!(詘!)本少爷还不知道这是肥皂。我洗澡把外面都洗干净了,里面五肝六脏难道不要洗一洗吗?......”顿时一片笑声。


    这一开始,我就迷上了这个高额头的筱贵林。我在320厂子弟学校读书。厂里每当星期天,都有厂车送职工,家属往返市区。到新华书店看书之余也经常会大街小巷的去找筱贵林。他会推着小车卖梨膏糖,后面跟着一群小孩,叽叽喳喳,笑声阵阵。我当然也跟着后面,听他“que病话”(这个字不会写,是南昌土话,有“说”的意思,还带点随口胡说八道的意思)。他随走,随卖,随口唠叨,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比如:“5分钱,买一个,不吃就错过” ,“5分钱,买一包,样样都吃gao (这个字又不会写,大慨是吃遍,吃到的意思)” ,“没有钱,回家拿。爷不拿,娘不拿,两个脚就死命ca(有跺脚,顿脚的意思,表示撒赖,撒娇)” 。


    时光流转,我也从少年到青年,毕业后分配到市里一家工厂当技术员,同事们工间休息,饭余茶后经常谈到筱贵林说的笑话,传说的最多的就是“皮匠招亲”  ,个个都说得眉飞色舞,口水纷飞。有一个姓颜的老师傅讲起来一套一套,是我们中间传说筱贵林笑话的权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简直成了筱贵林第二。又过了十几年,我从技术员,助工,工程师,到高工,这期间娶妻生子,还当了一点小领导。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总觉得他的笑话伴随着我们,筱贵林融入了我们这一代南昌人的平民生活中。


    70年代初,南昌市动员城市一些“闲杂人员”上山下乡,听说筱贵林也被动员下乡,那时候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市吃闲饭”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都是重农轻商,如果是耕读世家那最受尊重。城市中的手工业者,服务行业,民间艺人等都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的闲杂人员。到了80年代初,听说筱贵林搬回南昌市了,起初在工人浴室做临时工,来洗澡的客人脱下来的衣裤叉挂起来,洗完澡穿衣时再叉下来给人家。有人问:筱贵林,你现在在干什么?他回答说:在当车(ca)工(南昌话车与叉同音)。时间一长就出问题了:洗完澡的人都不走,听他天花乱坠,满口珠玑。影响了浴室做生意,他被解雇了,又重操旧业,推着小车卖冰棒,卖梨膏糖。有一次,我在万寿宫附近看到他,推着小车卖冰棒,口中还是念念有词:“买冰棒,慢慢吸,人人热爱毛主席” ,那个俏皮的脸上有了世事沧桑的印记,高挑的身子也仿佛有点佝偻。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心中有点说不出来的茫然。人家问:筱贵林,下放到哪里去了?他说:嗨,莫谈。——“下放到芭茅岭,芭茅割破颈;十里没人烟,跌跤冒人牵” 。


    那一年市里在梅岭开工作会,上海路的一些厂家分在一个小组,休息的时候,有人谈起了筱贵林,说他晚年境遇很差,在上海路一带说三国演义。某厂王厂长也是筱贵林迷,还是热心肠,提议我们都去探视他,有能力帮他一点。可惜不久王厂长,得了癌症,英年早逝,这个提议就搁浅了。不久,传来筱贵林驾鹤西去的消息。慢慢的他也就淡出了,那高挑的身影,推着小车,四周簇拥着一群小孩,走着,走着,升华了,羽化了......


    退休以后,闲在家中,忽然想起筱贵林,上网去查查,还真的有。“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列入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非常的慰藉。还意外的在“孔夫子旧书网”买到了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江西分会编写的“筱贵林笑话集” ,真是喜出望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04a7f0100dpjz.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23:34 , Processed in 0.030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