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1

朱健国:“争议浩然”何处去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8-5-16 0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争议浩然”何处去2 Y9 ]2 [0 F( |3 \/ |* Q' x

3 N+ y+ ~' \7 Q( ]* q
5 s3 M- z" F+ E9 f
* X0 s; P, |! d6 J( c6 A# w+ U1 ?7 W' `- K$ z# E7 r! ~. v9 A
特别感谢作者朱健国先生寄来本文未删节版本
: E. T) ^" k$ l# l$ p, g/ K% {7 G  
3 ^( D% ^6 b& q) \# a                               朱健国
0 h* _. {4 b! M5 t3 b: I. z! t* \) b+ Y0 [3 f

; v' v; b7 C, V, W3 [- |  此稿原发于《羊城晚报》新闻周刊(1999年6月30日,有删节)$ l. n6 W3 g  [% `: N

$ a2 k" Y3 Q+ q( E7 B
* W. o: o6 _6 f% \    1.浩然与老舍之死
) G- b3 j- z' x/ }3 D+ }' N9 W# |- t0 y+ D, E5 Y% _
* e+ M9 A+ I; {8 d
  “争议浩然”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个极有意味的现象。% W2 ]! j  d% V! V; P4 A* D
  停息了20来年的“争议浩然”,近10个月来再起高潮━━争论的焦点是,浩然- y4 L/ |% P7 ]
应不应为“文革”中受“四人帮”之宠后悔?浩然是不是一个中国农民的奇迹?浩; o  E. k. ]; D% g* i
然在1989年秋复出后,为何愈来愈狂妄?浩然到底是有贡献的农民作家,还是有过- ^! M, C. U+ I) F  y
的文革帮闲?浩然声称手中保存了100多个作家托他转给江青的信,到底是“对江
8 K) a1 I% T( c; L* R青的效忠信”,还是伸冤信?
9 b1 o3 r; l# C' k: l  20年前,“争论浩然”的要点是:浩然是不是“四人帮”帮派?是不是江青的
) G6 a# k% V, _面首?是不是与迫使老舍自杀有直接关联?是不是假大空“文革小说”的始作俑者?
. o9 d6 L% K/ _- \( l许多作家的质疑、批评、批判和来自高层的压力,促使浩然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北
" F: V) r. n+ C9 w* p' x京文联恢复大会”上作了“说清楚”的检查,念完一个小时的检讨稿后,“争议浩
/ r, l4 G! @, l. d" t然”的第一阶段算是告了一段落,浩然又开始躲进密云,按原有框架,“按既定方
5 @6 \: g: s, F7 A针”写完《金光大道》第4部。这期间报刊关于浩然的争论,是由广州《作品》杂
- u( D& h8 y  W: L: |- [+ _志打先锋⑴,发表了关于浩然“诗体小说”《西沙儿女》的批评。, D, x" K7 T0 N3 I9 x
  那一次“争议浩然”,似乎认可了浩然不算“四人帮”的帮派成员,不是“江4 h+ p4 X4 e4 o) L9 a+ p5 n* V
青的面首”,但对于浩然与老舍之死是否有直接关联,没有结论。浩然1998年12月6 |* z( ]1 }9 ?, B( ?* ?1 }& i
9 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陈徒手采访时回答说:0 i* Q. L. \0 |2 o

! |! Q/ ?  o, ?  i) c) W1 b9 y0 F$ R; j$ d. W8 ^8 |, K  V7 m
  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来了一车女八中红卫兵,说要揭开文联盖子。给叫
% ^+ R" X" {0 e出来的黑帮分子挂牌子,后来叫到老舍,……后来把老舍他们往卡车上装,女孩子# `* d+ N0 U) g; Q+ z
拿皮带抽得厉害。我找了一个人跟车去,看情况保老舍,找机会拉回来。以后去的" x1 X0 t( D+ {$ {3 n7 \2 k
人打电话说:“老舍挨打了。”把老舍送回来时,用唱戏的水袖包着打坏的脑袋。
: l( r9 X2 `( I2 Z+ A4 J红卫兵让他继续交待,场面乱哄哄的。老舍砸牌子碰到红卫兵,我赶紧说:“他是
* [6 Z# f' f# \0 H现行反革命,送派出所去。”送走红卫兵已是夜里十一点,到派出所时我批评老舍:, Q/ l) G" C' G7 F! c; J
“你不能打红卫兵。回家休息吧,到医院看看,明天到机关开会。”给他家打电话,( W" b7 b- R  m
说司机不愿拉他,让孩子来接。第二天一早到老舍家造反,我们这个组织也去了,, R, l+ M$ b' R8 ~0 n% W
贴大字报。那天家里人说,老舍一早就出去上班了。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说太平/ H' i; D8 M+ \- [6 @, W' S# a, \! q
湖捞上一个尸首,是老舍。我派人去,并给老舍家打电话,胡潔青说:“人都死了,
: z5 h" C. X7 ], Z- S: O你们处理吧。⑵”5 g  X+ @( F$ J+ D7 _

3 y3 {% }4 L# c* j
1 Q: T/ \6 h- z; d! ?  有人说,从浩然自己这段回忆中,可见老舍之死确与他有所关联:1.他声称派
) d4 z( U# s* Y了一个人去保护老舍,为何老舍还是被打了?为何不自己亲自去或多派几个人去保
3 X! l3 `. I/ U5 {/ G老舍?2.他把老舍送到专政机关派出所,老舍是否以为是意在“保护”?老舍是否
) I  p% F7 B3 k. J- o以为浩然宣布其为“现行反革命”是一种保护而不是罪加一等?明明是红卫兵打伤9 r0 o" L0 C6 ^& }, R' W4 O0 p
了老舍,为何浩然还要说老舍打红卫兵?浩然此前与老舍一直关系不好,老舍能理
) s/ y2 ]4 ?' C+ w' n解一个“政见不合者”这种突然而来的“特殊保护”么?浩然真要保护老舍,为什& w- c4 ~$ `3 I0 D5 z
么不护送受伤的老舍回家?3.他又赶到派出所批评老舍,还叫老舍“明天到机关开7 c' n. t% n# z
会”,老舍对这个批判会的恐惧感是否极大?一个无辜挨打的人,又无辜被宣布为
/ T7 h5 T8 r" }# V# k“现行反革命”,又还要开批判会,这种压力是何等之大!这种种压力除了挨打是5 a" b6 l" D& i* b
“红卫兵”施行的,其它都是来自浩然啊!而第二天浩然又带领造反派去老舍家贴
% w1 V3 p! |' A, F( G大字报,再施高压——在这种行动之中的浩然,对老舍的说话态度能让老舍感到“
9 k9 M3 `& F3 c- k保护”么?老舍是否只感觉相反之意——不断升级打骂——这种感觉是否最终促使; t/ G) }4 N1 z& [) z
老舍自杀?浩然是否好心办了坏事?以浩然自己的回忆,尚且不能说清楚他与老舍
- Z6 @. o: v  V8 C, c9 B* a之死无关,那么他人所掌握的材料就更不易解脱浩然与老舍之死的关系,此事当然
6 `7 R3 c# U0 I4 f3 F也就仍以疑窦留待历史最后定夺。而浩然在61岁就早患脑溢血——1993年、1997年
: ]( n! J7 b2 G* f4 r6 A) b. P两次患脑溢血,是否也与这种长期摆脱不掉的心理阴影有关?
* E  k3 p2 m9 N2 S7 Y: X  H  G  这也就是第二次“争议浩然”的一个隐藏的“井喷”所在。- x' d/ Q3 U5 n5 ~- s! i

1 d: P# l: ]5 N- Z& s5 f8 w( t3 l, `
  2.两个应战先锋  e" `$ O# R, m, a
2 U% _! R1 L6 S0 s  R5 q5 p2 Z

! T4 \$ w% S; j) L  重新“争议浩然”始于《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
% `% S$ I. I+ f" L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所主办的《环球时报》(周报),1998年9月; I$ j8 Z- D$ i# v, R9 l
20 日突然发表本报记者卢新宁、胡锡进关于浩然的整版访问记━━《浩然要把自$ I  K: _8 K& z; K' Y9 w
己说清楚》。这篇4000多字的长文以浩然为何要写《文革回忆录》为新闻由头,全6 g" e- p; G0 n& q( Q: _
面披露了浩然的几个惊人观点:1.迄今为止,我(浩然)还从未为以前的作品(《
$ o8 Y1 t% q3 s, U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后悔;相反,我为它骄傲。我最喜欢《) C5 G0 q3 K) \( D  y( V- l0 E
金光大道》。2.我认为我在“文革”期间,我对社会、对人民是有贡献的。3.我想" G5 V. S% B; F. x! o" i, `
我是一个奇迹,亘古未出现过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农民━━我从一个
! V1 a' [; c; T8 N% a7 q只读过3 年小学的农民,靠党给我的机会,经过8年业余文化学习,掌握了大学专9 Q/ _  b* |0 X; l
门课程,最终由中国作协的秘书长、党组书记郭小川当介绍人,成了组织上承认的3 D+ M& R9 j" [( ^& B7 t% T; w
名正言顺的作家。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除了苏联有过高尔基& ^+ {; [8 V: q- [( |
之外,其他国家还不曾听说过。(今天人们尊敬高尔基,不在于他是自学成才的工
* z" x% Q, C/ f$ j% U& C) S农作家,而是他在二三十年代就有批判列宁、斯大林专制的《不合时宜的思想》,
, \* b$ G( T* J2 B0 X7 ^有不顾一切营救被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大无畏行动和高风亮节,不知浩然是否有过类0 u+ j& s: `9 E
似言行?)
4 O7 r3 E. x# L7 U5 o/ I  一石激起千层浪。浩然的这些“新观念”,使已淡出社会的浩然重新为文化思
8 w( U) o% ]& F" W3 F8 D想界人士所关注,一场新的“争议浩然”随之而起。
3 V. I$ [1 a8 E, ^6 ~3 n7 q  人们由浩然的这些新观念,记起1974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以写《京
! {* e. c& w9 w剧革命十年》、《评晋剧三上桃峰》、《评湘剧园丁之歌》等而成为“四人帮”“
# B9 u0 ^  N' Y: K$ {. v, M; h& W文艺评论家”的“初澜”的长篇文艺评论:《在矛盾冲突中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 K: K1 y+ [. [* |, m━━评长篇小说<艳阳天>》。文章开门见山地说:
$ P3 i) c  a9 R, I$ {6 X6 l; {- Y- G. ^! w4 Y. d' f% k! c( Q
8 A* c- r% h; M
  浩然同志的长篇小说《艳阳天》是在我国文艺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激烈" v2 g4 f& I9 x, p+ A% _9 w4 D
斗争中产生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工农兵读者的热烈欢迎。这
6 ]. _3 I; W. H, D部小说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尖锐激
7 }0 p4 w* m/ Y3 x0 E+ Z5 o: x8 j# j6 e烈的阶级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领头人’肖长春的英雄形象。) f& S" ?% o% O3 w" ^  W  z4 I
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反击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回潮、坚持4 n; V# f- q; ]2 F1 L. A  l
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斗争中,探讨和研究《艳阳天》的思想艺术成就,对于批判林
/ o* i/ ~0 e' |0 m; Z4 |彪贩卖孔孟的“克己复礼”、“中庸之道”、肃清“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领域# r+ W' S& X0 \. b3 s6 W
中的流毒,反动文艺作品中的“无冲突论”和“中间人物论”等,是很在现实意义
; M' p) o1 I8 A* g的。⑶
/ i8 v6 [$ F; z$ L" R: g
3 P9 L/ |7 e# Q6 N4 y$ n# P/ n- w+ d5 r: b5 D9 M9 D
  最先作出有力批驳的是北京青年杂文家、新闻学博士焦国标。1998年12月,冯+ B: Y4 z( {# R4 g
骥才主编的《文学自由谈》(天津),在1998年第6期发表了焦国标批评浩然的杂
  Q1 M9 H+ }" m文:《你应该写的是忏悔录》——“浩然先生说:‘农民政治上解放我解放,农民: n+ t0 `. R) o5 p$ I
经济上翻身我翻身,农民文化上提高我提高’,话说得跟农民关系好像很铁,实际
, P0 X1 m) ~- ]5 ~& B+ ^" q$ u经不起推敲。农民1960年前后饿死成千上万,你浩然先生做到‘农民饿死我饿死’
. I+ ^# ~( a5 l6 @" m* s没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农民吃不饱,穿不起裤子,你浩然先生做到没做到‘农民
- O7 \; t( z0 V没裤子我没裤子’?……农民遭遇的坏事没你的份儿,农民没碰上的好事你全碰上
4 |1 o* [; U5 O9 f, A+ e了(文革中和江青同看一场戏,同吃一桌饭,提名为文化部副部长,出行有直升飞
) U0 A8 h) x/ P5 W6 j! Z7 Y; Z机,病了可住北京三0一(高干医院),你自封为‘农民中间我是一个代表人物’," _; P- H- s, }+ X& n
你代表了农民什么?浩然说,‘我写《艳阳天》、《金光大道》,完全是出于我的
' z9 g4 o1 [. r5 I创作冲动和激情,没有人要求我按照他们的某种路子写。’干了错事,因为出于自$ I; ]$ h+ z( R; z* g8 D
己的冲动和激情,他就可以被原谅么?他就从而没有错么?“(难道浩然就没有按
6 ]3 z( v7 i+ A8 b& r江青的要求,当“皇后钦差”,专程写自己至今也私下认为“不足为法”的《西沙
; s/ @* h; Z; U' e3 x  U, N儿女》么?难道《金光大道》第二、第三部不就是在江青等人喜欢了前面的作品而
2 T) B8 J" ~4 I: A: i- c“人来疯”的更上一层楼么?)
- _1 [+ l: r! g% m  与北京的焦国标几乎同步,南京的吴跃农(江苏省委统战部干部)更是四处发- b5 K- p, ?- }& ?9 ~1 ]4 N' p- n
文诘问浩然。! M% G; j# `" R% W3 o
  1998年12月23日,北京《新闻出版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机关报)在“该说就9 w' e% W: p7 \7 H" N- M5 A
说”栏目发表了吴跃农的杂文《不和谐的杂音》;1999年1月12日,石家庄《杂文
: ^, q3 H5 y. M& ?! K报》(《河北日报》主办)又发表了其《不后悔什么?》;《中国青年报》、《燕$ \  Y2 G4 L. z, J
赵都市报》等报刊也都发表了吴跃农的同类文章。
2 Z; U9 b1 C7 o$ c+ O* c  吴文的主要观点是:1.《环球时报》发表的“浩然访谈录”,“通篇是极左腔6 u8 o1 j0 u, ^, ^
调,大言不惭”。2.“奇怪的是《环球时报》对此叙述得津津有味,要不是印着
; g; P$ D( p0 U1998年的日期,笔者还要误以为这份报纸是在1968年印出来的。”3.“浩然对‘以0 Q- z7 N9 H% o, X; A' T2 C& ]
粮为纲’、‘统购统销’之类极左的农村政策至今坚信不疑。深信富裕是修正主义,9 j; x1 B* M% M' ~' O- q) Z$ Y6 {# L
贫穷是社会主义。”4.“我国农村是什么时候开始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不是浩然
9 f+ ?% B( ?% h/ P8 ?. ]3 A描述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之类的‘一大二公,穷过渡’的50年代后期及60
  t8 X1 N. l' k" `6 l1 ]  W年代,也不是他按照‘四人帮’旨意创造所谓农业学大寨的报告文学《大地的翅膀》
" I, {( B. M- m3 w之类的‘阶级斗争’空前高涨的70年代中期,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
% n4 s6 C% b& b+ `! j: W. O6 r/ _1978年到1997年,我国农民的纯收入从134元增长至2090元,增长了15倍。……浩+ Y  N8 L# `+ E! Q$ c( l
然那种痴人说梦式的极左论调是不值一驳的。”5.“奇怪的不是他(浩然)固执地
5 I; ~" o; d; x- ]坚持着他对当年不后悔的光荣和梦想,奇怪的是他竟然还真的能够不后悔地占据在
$ Q& o, T! h* f3 c5 }《北京文学》的主编位置上(还担任着北京市作协主席),更奇怪的是《环球时报》* o. h( E5 V' e5 |; {- I' e
对他的这种论调采取‘应和’的态度,拿出一个整版来传播。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
  G- i. |& ?, s, ^: j* T- _  H9 ^会20周年之际,他们为什么情有独钟地搞出这么一篇明显是与改革开放精神相悖的
  h0 D, J  ~. d, O专访来?”/ |  L) g& n' S
   
# }( g! {" H* i, C
$ `0 V1 g) Q$ K9 g7 T! P4 q# X) I9 S6 _& o" O2 o  x; G, b" `2 \  m
( T  B+ H6 O: p+ K2 b' a& ~
8 `- m) A3 K% ?3 r, Y$ K) L
  3.章明遭围攻
$ Q* n! W+ L6 V3 ^1 C* L; f+ g5 B4 C5 Y1 N4 \

6 L! U4 B2 \4 J# J1 N  “两个应战先锋”焦国标、吴跃农的文章发表后,浩然方面的反响似乎不是很
6 S  m& \" f6 m! a4 \及时。直到1999年2 月19日,《杂文报》才发表了一篇署名“张宁”的文章:《并* }  |5 ~; V+ r/ c
非为浩然辩护》,这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主要是批驳吴跃农不允许浩然发言,不2 {2 p. p$ d* W. R. ~; D
允许有报刊发表浩然的专访。张文说:“我理解吴先生的意思是,浩然的自我评价  r0 `4 X! j4 N
是不对的,而不对的言论报刊是绝不能刊登的。既然不能刊登,浩然就只有把话憋
% M0 D5 w+ U* a% x在肚子里面。我不禁追想浩然当年红得发紫的原因,在那个时代,一切都是以正确
9 T# p; Z1 m( ]; \% W. f的名义行事的,所行的事之一就是坚决消灭‘不正确’言论,自然也就没有‘不合
3 W- x" J, A/ \+ A6 {, f; R0 d2 E谐的杂音’。结果,却是荒谬不容辩驳地取代了真理,它的副产品就是一个并非一8 A5 y1 c* @# ?- p+ f1 l  [
流的写作者竟然成了唯一的大作家。‘该说就说’,我这里要说的有两个意思,一
& C2 Q3 h- g! u/ G; T" c7 \, s是真正批判荒谬的东西,就不能再使用产生荒谬东西的思维;二是要想使‘正确’
2 |7 u1 Q: b+ {" ?存活、生长,发展起来,就必须有起码的外部条件,那就是让人说话,让媒体发表:  \6 q* r" j, s  m# `
‘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 o, R" }7 E/ C0 C/ G# \- g
  离开这种比较客观的第三方意见,完全站在浩然立场,为浩然辩护,甚至辱骂* @9 E7 V7 B- E. p7 f8 x0 I
批评者的局面,是著名杂文家章明上阵之后的新趋势。9 O( Y4 x# ?) _+ W$ y
  1999年4月3日,天津《今晚报》副刊发表了章明的杂文━━《浩然的确是个“0 O! _$ K/ Q, y+ r
奇迹”》。74岁的章明一直是广州军区的专业作家,1974年曾在西沙群岛现场观察
3 K4 ^0 p- a  E# J4 s3 X了浩然的“受宠若傲”的“皇后钦差”姿态。其文要点是:
; p( f2 m+ }! ~- {: s: ^
2 B4 y4 V3 d" F% V" b6 X# }- ]5 B* D, Q
  1.“浩然声称‘我写《艳阳天》、《金光大道》完全是出于自己创作的冲动和
2 |( @$ C7 A# P4 G激情,没有人要求我按照他们的路子写。’这句话我最多只能相信一半。”其理由% K! k7 V% q+ v
是,“1974年我军收复西沙群岛,你(浩然)荣任江青同志‘亲自委托’的两名特
8 W0 n1 }* F1 G. f( w" |使之一,由广州、海南去西沙时,一路上受到‘国宾’般的接待,你曾经逊谢推辞0 D$ G  K; K0 _6 X  T% r
过吗?……你以超常的速度赶造出来的《西沙儿女》(虽诗不像诗,小说不像小说,1 Z- u( w3 D7 n7 j4 Y
脱离实际,胡编乱造,把木麻黄写成‘马尾松’的拙劣不堪之作)究竟是歌颂谁的?/ M1 T' n4 [' l$ `  M' Z( f$ I
难道不可以反思一下吗?作为一名当年参加过党的十大代表,今天在内心中把和党
; w/ N$ r" A0 f#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对着干的旧作当成宝贝,……公然大吹自己的错误是‘奇迹’
0 n8 X) k7 z5 M, T$ U,也就只好承认他是‘奇迹’了。”
. b) G# v! P4 m9 z  2.“最近在某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说,‘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某一阶段最3 N0 _. q. c8 K
重要的作家,他的重要性甚至延续到不属于他的时代,只有很少的作家是重要的,
- t" C9 I7 ^1 `' w6 l同时又是优秀的。’所谓‘某一阶段’不就是十年浩劫吗?说话何必这样绕脖子?4 M9 B- `& K3 p  m" o1 S
既‘重要’又‘优秀’?恐怕离浩然的实际还远了点吧?”2 I. S- m: p2 t- p* H

- y( R- b! A- \2 l; S
2 ~) @+ m+ y$ e5 o  一个月后,浩然方面猛烈反攻了。1999年5月11日,《今晚报》副刊发表了署: L6 w) b8 W. S; \# T
名“凤翔”的骂章之文━━《“轻薄为文”可以体矣》,文章先交待了此文写作背
5 m# g! R$ W' h- \. r. J9 m景━━+ w# r$ r' z" u( T. T- M
  “一天上午,北京市文联主席、著名老作家管桦给我打来一个电话,问我看到6 G3 R5 T! |/ A5 H% l
4月3日的《今晚报》了没有。……放下电话,找到报纸,看到了章明先生的《浩然
1 B$ Q3 v4 U! b! i的确是个‘奇迹’》的大作。但当我看完这篇大作,第一个感觉便是章明先生写作; y% J1 B* H. l  h; {; O: x
态度极不严肃,颇似唐朝杜甫所批评的“轻薄为文哂未休”者。”
! ^4 }* A" h: R0 m9 ~  p3 X- W- h; }  这段文字说明了此文是“遵命文学”,遵一位文艺届领导之意写的,所以此文* f0 h' D! Y0 u( c9 N: l
就可以从题目上便开始骂一骂章明“轻薄为文”了,并且可以不受修改地发表出来。( t1 C* a" Z# Q) T) O6 k3 m
5 t& x3 ?& i: O* [3 W. w' m  e
: w1 F# ~) n) v4 `/ B$ G& U" C0 H
  凤文立论骂人的依据是,章文曾将同写农民的柳青与浩然作比,说“柳青为了2 N7 \; V8 H+ W& }8 n' x
熟悉农村,而在1952年就放弃北京户口,全家迁居陕西长安县皇甫村(浩然于1954
: m, b0 p+ G- g, e: u) K年离开农村迁入北京……)”此话不准确。据凤翔先生考证,浩然是1954年“先从
  C. @% h4 \. j  W蓟县调入《河北日报》通州地区记者站……1956年秋天,由于工作需要,浩然由《  R) L' G! I$ r+ b. g$ B" v
河北日报》调到北京《俄文友好报》工作,他的家也由保定迁到了北京。……章明
' w! U% t7 Q' i1 p" ?- d先生为贬斥浩然,竟编造“浩然于1954年离开农村迁入北京。”
& |, d# a: `/ ^1 H$ G- w, |  这就是说,凤翔指出了章明把浩然由农村进京的时间提早了两年,据此得出了
- t* [' g$ y* Y. g! O4 `* C  m其“轻薄为文”的结论。而一些读者们对此说是大笑。他们认为,浩然即便是从- f* ]- Z9 q+ k
1956年进京——比1954年晚两年进京,但依然是离村进城,这并未改变章明说浩然' B! Y- b8 h/ a8 V. i
进城写农村,柳青离京入农村写农民的基本事实,即便浩然确实晚两年进京,也不
. @9 U# L! [0 ^* d  Q5 Z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本质依然。在浩然离农村进京40多年的历史上,多2年,+ B1 s7 g5 N  x8 i6 k3 G# Q
少2年,虽有精确与非精确之别,但并非本质失实之过,又何以是什么轻薄为文呢?
- e6 Z2 `0 }# {何况,章文的主题是批评浩然其实还是一个按江青等“四人帮”旨意创造“文革文) Z3 P% f; O/ x0 N) `! K
学”的“假大空”作家,这一点已有《西沙儿女》和《金光大道》、《艳阳天》等' n( F' o; }% s; b$ H$ a. @7 n
铁证在案,无可辩驳。凤文不论其批评主旨,而故意在枝节上算细帐找差错,这才
  v9 t3 n* R/ l2 D6 ^真是有点“轻薄为文”呢。
& R8 R8 M+ n* y$ \  北京一位著名杂文家因此给章明一信:“我想了想,觉得浩然的作品的倾向,
, F% U# b9 ^& I是必然的。他在当朱光(原对外友协副主任)同志的秘书时,曾送我几本短篇小说
( y0 l9 m/ N; c* z$ D7 p5 Z: F; z' B集,基本是歌颂农村新事物的,遵命唱颂歌,不可避免。但文革中为什么受到江青
$ J: _, G0 S, x8 L- ~8 }一伙的特别赏识,则是个谜。问题不在于他写过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他在文革如何
; I  y: s8 `5 m9 P- e2 m' o走红,重要的是时至今日,他对自己的作品以及文革中的特殊遭际(可以说殊荣),
8 i1 y' J3 N& P应该如何看。不去反思也罢,还要说出那样的话来,确实使人生气,而且那口气也6 }7 t. |6 M7 j
狂得可以。老兄对他进行批评,完全是应该的。是他自己先出言不逊,别人才起而) a! N2 f% \+ X, C' T$ \" G
批评的,真不知他自己是怎么考虑的。看来您讲的不错,在他后面和周围,恐怕有
  ~9 R. p  N$ U/ V5 X! d; i一股力量,只是我们一无所知而已。……关于那位凤翔先生的大作,……回避重要8 S+ g/ d( e7 D! R. y
问题,给您乱扣帽子,乱上纲,不署真实姓名,而且借名人来垫窝,自己真是‘轻
& P# l0 k$ r  G薄为文’了。⑷”
$ W  c& C$ L2 \! b9 J$ ~0 A' Z1 w3 r  m( D! R" z4 G) {' |+ K. ~

$ y3 R: b4 }$ P  也许凤翔先生背后真有一群什么人,一篇骂了章明,唯恐不够力,又来一篇正) A& W2 X! z# X( J$ k' V
面颂浩然,暗箭射杀章明。半个月后,1999年5月27日,《今晚报》发表了署名苏0 h# Y6 L& e0 B0 {* T% v' M, ~9 c
连硕的“争鸣”文章:《浩然的气度》,文章主要记述了浩然对章明文章的“宽容”8 \+ V; S& m4 D8 ?6 d4 @) [
━━! O1 ~) f6 r' R# _$ z
# R/ k- S: Y( ~4 D. p

9 G! x# N+ h  F2 r+ Y  “第一次通电话,他(浩然)只说不知道章明其人,文章都说什么了,愿意看
4 [; |: h6 z. }看剪报原文。……说话其间有无奈,有感叹,有惆怅,但对那篇文章却显得很平静,
* E0 |( F! L% z5 W( O! ^7 f很理智,没有发一点不满或议论。……过了十来天,我们又通了电话。我问他,剪8 d8 \: P3 o/ Q
报收到了没有,有什么想法,他平静地说:‘这类文章我见得多了,百家争鸣嘛,7 h& s( e, a1 k% U+ y
让人家去说吧。’我很想听一听他埋藏在心里的话,但是他还是重复那么一两句话,
9 ?0 |9 T# {& E2 I4 u, `( h‘任人家去说吧,不会因为谁说了些什么,我就改弦易辙,放弃我的追求。’最后,
! ?7 l+ b, l# H  i: \: g' D& E才稍微开展了一些,‘人家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我的
$ h% m9 ]& i( Q8 `, q$ `' x作品反映了那段谁也不能否认的历史时期。赵树理、柳青的作品一直为我所钦敬,
+ W/ y( L$ }7 U0 z但作家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各自的经历、各自的风格。还有文化大革命那一段,我1 `" f2 M2 I$ {$ ?* R, }8 u
会在我的回忆录中将有很详尽的再现的。不过我可以自豪地说,当江青问我愿不愿
% _1 v5 L! s" l/ u5 A4 r意在首长身边工作时,我婉言谢绝了,我是作家,什么也干不了,连小组长也当不! h+ r# _( E8 v2 E/ M: A
了,我只希望多给我时间写作。……”
! H5 h0 E4 }8 K/ w0 d8 v- ~3 ?+ k2 h! W! Z% q2 [; L

/ P" ~0 f- a6 {+ l  ^" ]3 w4 L  苏文又说:“他(浩然)曾对我说,再版《金光大道》时只改动了两个字,没1 t" r7 `, u$ u9 L. Y
有按现在的形势去套改那段历史。在一些作家被金钱搞得五迷三倒时,他坚持在县7 t+ c3 N2 R& l. d! D+ W, y
市安家,搞旨在培养农民作者的‘绿化工程’,发誓当‘农民的忠实代言人。’…
2 D8 O' I' p) ~) u…最近一两个月的电话,他总是镇静而声含喜悦地说,‘回忆录写作又有进展,又4 g2 z' }5 ^  P, h" F1 [
有新进展,又有大进展’,……看来,浩然不是要写什么忏悔录,而是决心拿出他
$ l/ u4 L$ K& |. O+ c( |" H. a1 {自己的新作说话了。浩然作为作家远比章明之所谓评论家宽容大度。”(这话其实- b7 d" ~* f0 \1 [! g
主指焦国标。), T2 ~( a6 \! Q9 M, Y2 w
  章明的一个朋友对浩然的这种现代宽容精神很是欣赏,只是有一个大疑问:当3 l1 L' v# z9 Y  {1 m2 ?0 E
年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都是不但反对宽容精神,而且力主残酷斗争,1 o7 L: B+ g8 B% d
如“初澜”所概括,是“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8 c: H: y. t% Q4 @* `
“反击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回潮、坚持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斗争,批判林彪贩卖孔孟* W: j! `. l) J9 B7 `7 h' n; q
的‘克己复礼’、‘中庸之道’、肃清‘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领域中的流毒,
: w% X( X  [4 I7 r反动文艺作品中的‘无冲突论’和‘中间人物论’⑸”的全国唯一的优秀小说。浩% }: x! u& P- X' I
然如此对自己有过的不宽容给予慷慨的宽容,是否是以宽容的表情掩护坚持不宽容( H! m* v, H; k% i9 D* e8 v) y4 {% E! v
的“阶级斗争”思想呢?而浩然那句“我的作品反映了那段谁也不能否认的历史时
0 D, t& P- t5 Y' p3 v( K9 k' @1 n期”,实在有点睁着眼说瞎话——对于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艳阳天”、“
$ V  N' c* V# u- {- v9 {8 y金光大道”,改革开放20年来不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彻底否定了么?浩然难道要把改# P5 {  J8 _/ k9 _, ]
革开放以来否定的文革历史,再宽容新生?
$ P2 _" a( G1 G" N% X% z; t! i3 O" R) I4 _& t

% ^, O5 W$ N4 g9 X6 d! P0 y; r/ i0 n  4.陈徒手写“浩然春秋”0 j1 b% b' @# g6 \( t) @
; W* ^& l, j3 N

! S/ c& N6 v' F" Q8 a6 [  这一轮的“争议浩然”,除了这些短兵相接的论战,更有人在整理历史性的记6 y1 f5 J7 B) O) J9 `
录。陈徒手在1998年底对浩然及其当事人作了近三个月的系列采访后,写出了一篇
. G) e. j) L* {意味深长的“故人看浩然”━━《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载《读书》1999年5% y7 H$ y! n) c8 f
月号)。9 R7 o8 `* u7 E3 Z, ~
  陈徒手先后采访了包括浩然在内的14人,他们依次是北京市作协主席浩然(
! O6 L) l9 G" ^: o, }' H$ q1998年11月27日,12月9日),北京市文联主席管桦(1998年10月25日),老作家
/ C6 k( ?% g5 Z' J0 N古立高(1998年11月25日),著名女作家草明(1998年12月8日),前新华社记者
' L4 d+ |! E& l蒋豪纪(1998年12月5日),北影演员、电影《金光大道》主角扮演者张连文(
4 E+ \& K* F1 d" O* r( \# @1998年12月4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1998年12月8日),原北京作协副
; l" P& R; K% d5 b5 f. f5 L8 _! V秘书长郑云鹭(1998年11月24日),原《新剧本》主编潘德千(1998年11月28日),1 U4 P8 m$ J2 L% @7 {" \- g
著名剧作家梁秉堃(1998年12月23日),文革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刘庆棠(1998年124 K* |# r0 L7 L5 _$ }  @5 N8 u
月16日),前北京市作协党组书记陈模(1998年12月22日),前北京市宣传部干部
$ w6 u: E" K8 @: s; B& C宋汛(1998年12月22日),著名作家林斤澜(1998年10月24日)。
3 K3 v" S0 g9 Y; {7 h  通过这篇文章,再参照其它材料,人们可以理出浩然的人生悲欢简历:! N! `. W" D; }
  1932年出生于天津宝坻;5 e/ {0 e  k) V( ?7 E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 v8 q0 Z0 g1 c% f" C; m" p
  1954年,22岁的浩然以小学三年级学历调入《河北日报》通州记者站,不久到
7 h0 S" c  b4 u: }《河北日报》编辑部,安家保定;9 Q0 w& [! c& u/ D
  1956年秋,调北京《俄文友好报》;不久任中国对外友协副主任朱光的秘书;
$ C1 ?5 ~& ?+ O5 t尔后调《红旗》杂志;
/ z0 O# c9 D! z5 ?/ y$ ~  1964年出版长篇小说《艳阳天》,32岁;被中国作协秘书长、党组书记郭小川
! m. H% p* n( u" s2 t9 U3 w介绍加入中国作协;
  r2 H! m1 ^* B  F, k  1965年,因不愿下乡“四清”,与周扬、张光年、张天翼发生冲突,“我一气! ?& `" u& Z9 U. R" |
之下要求调离原单位《红旗》,结果《红旗》编辑部领导邓力群找我,说别走,我
, n- D* X$ g! x) I* J: M们《红旗》养一个作家养得起,我们支持你写,家中可以雇保姆。⑹”
3 Q: ^/ H8 m1 x! ]$ y  1966年春在怀柔县得田沟开始写《金光大道》;
( S+ u0 H" H: s& W3 R& {  1966年夏,由军宣队推荐为北京市文联革委会副主任;% D/ U/ P# |% a+ ~. f
  1966年8月23日在北京市文联机关目睹女八中红卫兵殴打老舍,后自作主张宣6 ]% E( c( {3 g* B
布老舍为“现行反革命”,把被打伤的老舍送交派出所,并通知其明天到机关开批
3 x5 R% [! ~: s6 X5 |. R% J4 N* v判会。第二天一早带领造反派(由浩然发起组织的作协红卫兵)到老舍家贴大字报,
" t) b. Z7 W, t; X( ], |5 V  m+ `* y0 U其时老舍已出门投湖自尽了;4 G, n' V% l: }
  1970年前后,“上面”点名浩然为“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模范典型王国福写事
4 v, {2 H+ \6 {$ `* u4 q迹展览介绍。浩然写出《王国福的故事》,后由姚文元审稿通过。从此传开“浩然
2 V" f8 H% |: w& T3 \, h& ]是中央重视的人物”。王国福故事后溶于《金光大道》第一部。后多次参加江青主
% {2 R8 i9 Y* Z" s持的《艳阳天》京剧剧本讨论会,受到江青一再褒奖;8 Z$ B  j* Q6 G# p2 Z: ?
  1973年8月24日,当选中共十大代表,参加“十大”;
! |4 H5 y& d3 G& S' c  1974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长篇文艺评论:《在矛盾冲突中塑造
* B8 m, X4 n: q2 D. A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评长篇小说《艳阳天》,文章说:“浩然同志的长篇小说《! l# D$ [. f0 Y
艳阳天》是在我国文艺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激烈斗争中产生的一部优秀文学
3 p0 D( H5 j+ i+ ^3 ~作品”;
4 x  ]/ y! I' o* n  1974年正月初二,受江青委托,和张永枚等乘专机到西沙群岛传达江青信件,
6 Q0 F; E  j) f: Z5 o写作《西沙儿女》;) T: r+ h' @9 S& d3 t0 B0 h
  1975年1月当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s/ z6 E# P3 |  1975年9月,应江青之召到大寨开《全国农业学大寨》大会,参加江青、于会% D. w* D- v6 M7 B4 h( G  F* P
咏、谢静宜负责的文艺小组,被江青邀请同坐一桌,之后写出颂扬大寨的报告文学9 H& y$ x9 s5 B0 L
《大地的翅膀》;! e5 k4 Y) q7 o$ p8 z
  1975年10月,“躲”在北京三0一医院改写“金光大道”第三部;3 ?! n2 M7 ~' H6 R
  1976年4月5日,接北京市委紧急电话,离京上《井岗山》创作组;
: a: N' e# N2 V8 w* B  1976年夏,被江青确定为文化部副部长人选,拟接替袁水拍(据刘庆棠回忆);0 R; C0 y5 h3 Y* J8 x8 l! y
+ a8 z2 K6 N" m+ T6 j
1 i  N" e" U% o: ^! m1 |5 W
  1976年9月9日,成为“毛主席治丧委员会”中唯一的文学界代表,与杨成武一
" _, q4 U: w2 Y' d起值班守灵;1 i' G! V$ w, |) {1 x; D
  1977年,广州《作品》杂志发表批判浩然《西沙儿女》文章,为期一百天的第
; I- j  r- I! C3 }一次“争议浩然”开始;浩然即给中宣部部长张平化写信鸣冤,但没有回信;
. }% z: q9 [% r& J  1977年底,被迫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作一个小时的检讨,
& Q$ g% B0 ]2 \4 i成为没有任何职务的专业作家,从此在顺义、密云、平谷、通县写作《山水情》,
* Z3 M: ^7 x9 C主办《苍生文学》等,开始在北京郊区培养和自己观点相近的“文学青年”,称为& ^* z7 W. }5 ~
“文化绿化工程”,迄今已有弟子一百多人。
% ^4 ~+ p; ?* N5 H: ^9 V  1983年,在北京市委党校学习班,浩然提出对“文革”不能用“浩劫”形容,
3 z% i* |% v2 h& H' k, v0 l+ Y只能用“十年动乱”,浩然解释说:“又没有谁抢谁,怎么用浩劫?”端木蕻良坐
) b8 u/ J7 i* b: J3 N/ T1 [只好摇着头低声自言自语:“太惨了,太惨了……⑺”& o& s, V4 w7 q; r
  1985年前后,浩然文革后第一篇短篇说终于在内蒙一家杂志问世,尔后出版了
3 z& N, y1 q" u# w- @写改革后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苍生》,并被拍成电视剧。
9 Y4 s4 B( R7 K) f* s! b- E  1989年秋,重新活跃于一系列社会活动,多次向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建议:“重
* N2 a. {, J4 ?! E) @) w8 b新组织党的文艺创作队伍”,表示了对改革开放中新的文艺队伍的强烈不满。在重4 z& g+ t2 x% y$ R7 O6 \; n
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后,1993年因向组织上为儿子另外要一套房受挫等苦恼,引发- q/ Y+ Q6 B) k; \, y4 t( P$ `2 M
脑溢血住院,陷入说话有障碍的病态。1996年前后出版了《乐土》、《活泉》、《) h: z) L! [, a3 [
圆梦》等自传体小说;' f: _/ Q- U7 x/ H% w
  1996年,任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作协主席、《北京文学》主编(至今);
5 S; D2 ~4 ~: A  1997年再度脑溢血;
4 z0 u' z- s: S) ?; }- O  1998年9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定了出版“文革回忆录”合同,即自传体作$ ?( O# r7 R0 K2 D& M6 Q2 P/ v
品第四部,声称“如实写出那时我的生活,写出对文艺界的看法,包括对那时的文
4 e7 i$ o( R2 S艺主帅周扬的看法”;1998年9月,接受人民日报主办的《环球时报》的记者采访,
- ]! J- W( S& @( j5 f并于9月20日发表《浩然,要把自己说清楚》;( o6 W6 U' n6 N6 e* G
  1998年秋,拟出《浩然全集》,沈阳出版社因“资金不足”,放弃此选题,花. R" ?: z0 X" P
山出版社也继而“忍痛割爱”。传说新加坡一财团要花200万元买下《浩然全集》, p2 N( H  _1 P! R- M# d8 ?
版权,浩然拒绝。广西一饮料厂老板说请浩然拍广告:“喝了×××,还能再写一0 N+ t8 R# v( I. S& R2 D
部《艳阳天》!”浩然说他拒绝;, x* y7 o/ L5 [5 Z. n
  1998年11月至12月,接受《北京青年报》陈徒手(陈国光)采访;1 G3 p5 @) M+ L" @' S
  1999年5月,读章明批评文章后,发表“决不忏悔”的“宽容”讲话。
2 q4 B' T8 g7 i  ?6 u6 t4 x  M; Q% r' t" }. a

, ?0 u6 t8 T* ]1 t, L9 G  陈徒手文章中,有一些颇有史料价值的回忆。
5 V& Q/ ]( ]7 g/ O9 }1 q' L3 x2 Z  浩然在两次访谈中透露——
) }; Z# u9 t  u& A' Q. u  1.与周扬等早有矛盾,是文革前的受压者,文革中的造反派。“那时,周扬他
4 f. u  V0 T& x6 c8 @们不了解我的经历,认为我是大学生,通过下乡收集材料创作。他们逼着我下去参
# U. \" D# d2 N# A3 `* q4 l加四清,不让我在城里修改长篇。张光年、张天翼他们专门找我谈话,握手时说:
( Z- }( h% K5 A# [# v( H‘代表读者感谢您,写了一本好书(指《艳阳天》)’接着就非让我下去。当时我3 n$ V6 o# i  S5 T9 e6 S
年轻,不听话,骄傲自满,我说,肯定了好书,为什么不让写下去?我就不配合运
  s9 e" E  o) G7 C" U! g8 e动,我看老百姓脸色行事。作协别管我。……我心里总认为作协不像文艺单位,不
& D, n3 E  P, w8 F. t是在帮助工农作者。我对此耿耿于怀,文革中还就此写文章在《光明日报》发表。”2 z) l4 p  k  s+ f6 {
  2.深受江青赏识。“第一次见到江青是在天桥剧场看节目,陪同人有于会咏、" t0 }6 K0 E* T$ A) p/ K
刘庆棠、浩亮等。我觉得她抓了样板戏,要抓小说来了。她让我坐到她旁边,说:
% J* {0 S' g# w‘这么年轻’接着又说:‘听说资产阶级不欣赏你,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欣赏你。’”
, {; z( A5 a& A7 }( }' |7 o  “后来讨论电影《艳阳天》,江青说了小说哪处好,电影哪处不行,尤其重点
  [- G% M7 Y' ?9 W$ `说了对小石头行凶一场戏。她说了很多创作方面的话,我当时感到入情入理,比较% |: L" u, m0 F2 r
内行。
$ O( ?6 U9 l% b+ A  过了几天,西沙海战结束了。有一天深夜两点,吴德把我带到钓鱼台。江青拿
+ m# [9 V) a( S$ ]6 M3 H着已写好的信读给我们听,大意是打仗胜利了,我现在很忙,离不开家,特派作家! T  r! ]! q: ~. ~! y" ^
浩然、诗人张永枚、新华社记者蒋豪纪代表我慰问前线军民。江青告诉我赶紧给家
. m6 ?' T' b3 w3 j- S, K里说一声,没钱就向地方借着。% S; G5 h( R- u) N. F3 \, n  ~  S# w
  江青似乎对空军印象不好,不太信任,她调用海军飞机。我们三个人穿了军装,, W6 x/ r% T/ j9 T2 _
每人配了警卫员,一早就飞到广州。许世友、赵紫阳等广东领导到军队招待所看望
' N: b% H: P9 w, _我们,并要去江青的信,第二天印成铅字发到连队支部。我们坐直升飞机跑遍西沙* a2 r" P  ^5 `+ |) H6 L
诸岛,一天跑二三个岛,开了十几次会。我觉得自己只是文艺工作者,只有带信任3 N( L' q' D, Z& r# x, r
务,在会上一句话不说,由部队首长念信。1 q4 L2 V5 r0 c3 ]# Z
  那时在西沙看什么都好,大海真蓝,一尘不染,心中有一股爱国主义情绪。张( M5 a( b; _$ [* m2 U" o
永枚写诗较快,而我写小说比较慢,写第二部时为了补充素材,还特意到湛江去了
& M# u0 J1 x4 f$ |1 q, t) [一趟。一个月写完《西沙儿女》之后就交给上面,于会咏接到江青电话,说不看了,
" X& A8 @1 }( W; a* \) d保留评论权,让作者自行处理。这事就算应付过去了。- r; g" ?$ c  E" _  {  e
  由于对生活不熟悉,《西沙儿女》采用诗体形式,在形式上变变样,避免把故2 @& S1 e7 j2 n6 _1 H6 W
事写得那么细。把我所知道的我家乡抗战故事改造一下应用上去了。写这本书,热
( T5 b( D$ l) [) d4 X情很高,但又是应付差事,不足为法。9 C5 m' ]8 D0 p+ }/ s. P; W! k* A
  4.文革结束后,第一次“争议浩然”,日子难过。“一开始把我说成帮里的人,
2 J4 R7 N; C: N* K传闻特别多,开会背靠背整我。我看了一些发言稿,说我是江青的面首,从西沙回
5 G1 @( |) k% v: `2 D" t' f, r# N, |. D来先奔江青去了,机关司机在外面冻了一夜。这怎么可能呢?我上钓鱼台从来不能
6 r; ]+ H1 ~' n  n) o: a用机关车。我如实地写了跟江青几次见面经过。作家整作家非常厉害,上线上纲,
0 D5 F+ F4 s6 ~5 z一些作家还到处鼓动,到《人民日报》督促,一定要公开批判我。有一次发了一条
# `. Z, o! j) d6 h8 Z. {# p文艺会议消息,发言者名单中没有我,广州一刊物认为这是一个信号,就公开发表" Y2 w, r5 A4 P' e6 `& j3 G
批《西沙儿女》的文章。当时我觉得,政治上算是完了,心里又害怕又委屈。0 L$ j' d$ g3 F$ h! d; {4 ]5 U
  我给中宣部部长张平化写了一封信,从月坛北街家里直接送到钓鱼台收发室,2 y. ~9 Q: E9 |9 A, Y$ G
但没有回音。
$ Y# Y! _" G: e& J" {  整了一百天后,在工人体育馆开文联恢复大会,我在会上做了检讨,念了一个& _4 a3 S% ]$ N7 F! {
小时,这样就算我解脱了。会场上没有喊口号。那天刚好是我大儿子结婚,我直接
! U! R* D: C! s从会场上到婚礼现场。7 Z& N; x$ J7 W. x3 m
  在这之前,我躲在密云,按照原有框架,在那种大气候影响下,写完《金光大) g, R% s( Z. G" T( _" @+ R9 @
道》第四部。这本书如果现在再写,照原来构思肯定写不出来。后来又开始写《山$ B5 M  x2 ]) R7 A4 x
水情》,在顺义、密云、平谷、通县呆了十年。我对自己要求是,重新认识历史、1 n6 @: R+ T& C' F+ D
生活、文学、自己,深入农村,甘于寂寞,从零开始,过去一切都不算了。⑻”
% J2 W/ F( e( _& K5 {7 [; \! }; A  k

! k$ @$ ~1 ?1 U& n+ {% ?: t- c  对于浩然,几位被采访者中明确持批评意见的只有著名作家草明。$ {! P! m, s$ x
  她说:“浩然是得意分子,那时太嚣张了,什么都否定人家,只有自己最好。
4 i$ D  q% O8 E2 y他想当官,很容易走这条路。⑼”有人接着草明的意思说,浩然文革时的狂妄受宠,
+ w1 Q) H. c; `2 y7 ^+ c尚可原谅,可是他在九十年代以来复出后的狂妄,如向有关领导建议“重新组织党
5 U6 }' ?& R+ [' m- j) @8 G4 O的文艺创作队伍”,如把他在北京郊县辅导一百多个文学青年称为新的“绿化工程”* K. X) I2 M' K; {8 T2 d2 F3 g  j
,就带有明显地反击改革开放之情绪,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不能宽容的。浩然一$ P8 _3 @9 F& y; ]  j
方面坚持对文革不忏悔,一方面又培植青年弟子在思想上接班,实在是罕见的坚定8 [& o& ]0 M# @% a5 N
不移,言行一致,理论联系实际。  f; w& L! W& ?+ g; N) D
  关于浩然与江青的关系,文革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刘庆棠与北影演员电影《金光
+ ~9 G; F/ l, k' c5 d) @大道》的主角张连文作了补充。
# k" ^8 q4 C% Z; q& ?4 ^  刘庆棠说:“江青确实有把浩然调到文化部的想法,只是没有正式谈过。江青
( Y" @+ g$ w) P; r5 G说过,以后文化部应该团结浩然同志,多给他任务,多关心、帮助他。⑽”& x% W3 ~+ m, j% U: w0 n. b& V: {6 U
  张连文说:他是和浩然一起到大寨见江青的。有一次吃晚饭,江青问:“最近/ _$ X. [4 R5 B/ R  ^' ]" w( p
听到很多谣言,你们谁听到呢?”众人非常紧张,江青转头问浩然,浩然不敢说真
. j( ~& k1 _& w6 N3 c话,只好说:“我是从山沟来的,闭塞,听不见什么……”江青问:“张永枚,听
! J! x0 n& v  C: O& J" ^" j到没有?”张永枚回答:“听到一点,说江青同志是吕后……”江青一听炸了:“& T1 H- o% G7 ?+ o. N3 u: R
放她娘的狗屁……”( M' G0 S! `/ ~( O9 l9 a; i
  (张永枚1999年6月13日电话告诉笔者,此处有误——“当时是江青自己说,
! Q) {( r* J1 L& Y" ^; D" h有没有听说她是吕后、武则天的谣言?我想起弟弟来信说过,便含糊道:听说四川0 x- F7 U. V% |" W$ t) t
有……江青便说,不止四川,广东也有。又说:我哪里比得上武则天!⑾”)4 |0 T* W8 s$ w4 p
' w% j* H# b9 j- c, P4 Z% e

" v# l& s; c5 ~7 q" ~9 E, [0 ~6 z  对于浩然的“文革”表现,众人是这样说的——
1 A' P2 z7 I) Y# W7 V  古立高回忆道,“那时浩然年轻,造反没有负担,又写出好作品,折腾得比较
: ]! S& B9 O( Q1 k. d7 j厉害,觉得自己最革命。他说话比较冲,有一股年轻人的脾气,开会时拍着大腿、
. A: e7 U) V& _% ~; r3 H拍着桌子大声嚷嚷。他老看不上杜印两口子,……觉得端木蕻良历史复杂,又因骆0 m: u& U, o- F2 _: ?
宾基解放前被捕两次,只有自己最干净。⑿”
4 b: `" h0 u$ B6 t5 \9 ^  管桦回忆说:“有天我们正在开会。端木蕻良跑来说,红卫兵要抄书。浩然就, Y) L3 T" _2 S! u  y& ]
与我们商议,也成立一个红卫兵组织,并由作家自己把书封起来,并通知外边的人: N, h7 p: A; I
说,我们机关红卫兵已封存,外面的人要抄家先到机关登记。⒀”
# g9 i% i2 V- m' \$ K& y( j8 K  潘德千说:“浩然曾经告诉我,他害怕在江青面前说错哪句话,招她不高兴。
% G/ d/ ^) C' V. ]8 |+ r0 B他有朴素的阶级感情,他写的东西都是歌颂。⒁”
% i7 O0 V& @, h! {' k2 K! {3 d  梁秉堃说:“浩然有朴素的农民底子,同时也带来很多局限性。不管如何,文) L( c7 S- M3 K4 l$ l: a
革中江青旁边的位置太特殊了,多少人想得到这个位置。在大起大落中,浩然本质" m2 O7 p& r2 T  u; q
没变,还能把握住自己,已属不易。⒂”% S- n1 ^; ~9 Z2 w! b4 B
  林斤澜说:“文革后,我有意请王蒙、邓友梅、从维熙、刘厚明、刘绍棠和浩
' Q; C; \9 j9 z. k3 p然等朋友到家中吃饭,大家在一起聚聚,帮帮浩然。浩然很拘谨,话不多。而刘绍( L* b& \# f6 z) J8 H
棠则相反,很豪放,他对浩然说,文革中你在通县会上指名大骂我,我当时已经是
* _8 l# ?, `) @- Q5 B# M+ l一个苦农民了,你怎么还那样呢?我们赶紧说,过去了就算了,大家重新开始。浩
( D# A2 ?3 `' O, u/ Q' W然也做了几句解释,绍棠也就一笑过去了。
0 u# B5 `7 _& R7 V: d- p( T; S  一九八三年大家到市委党校学习,联系实际谈创作。别人说到文革用了‘浩劫’
6 o- ^2 @4 ~& ~2 t; G# C. S一词,浩然就对这两个字接受不了,说‘十年动乱’还能接受。这就在会上引起争7 f2 w6 ?" q1 [% k0 x9 V
议,有几个作家提出质疑。我记得浩然解释时说:‘又没有谁抢谁,怎么用浩劫?’
5 c; u" N* X! w& \3 U: C- g$ E4 ?4 K其实这是劫难的意思。端木蕻良坐在我的对面,他摇着头低声自言自语:‘太惨了,
6 ]. l3 N6 D4 ?( O7 n太惨了……’端木的话含意是很多的,也是耐人寻味的。⒃”
& \7 Q; C1 ~6 ~
3 V  P0 ?+ Z) I, C4 Y
: }% e8 N6 w0 P# V7 q$ ?  这段回忆,留下了浩然当年批刘绍棠的不宽容历史,更记录了浩然对“文革”
& T$ v! V  c# m: }, L0 e& Y欲从轻发落的潜意识。& D. L2 Y7 y, t+ }
+ [3 n2 C9 b4 f! `2 j  p4 G

; H9 S/ j5 @# d# Z6 v$ \  5.浩然说:手上有100多个作家致江青的效忠信1 ~# t" F) f: y2 u* o4 P0 j9 m
) V3 O: \1 X4 T! O

0 g( Y3 n; e5 J  F7 d4 o1 @  1999年6月11日,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的《南方周末》“时事纵横”,发表了一! G/ x& Q  u2 j! ]
位杂文家署名刘友德的关于浩然事件的政论:《关于浩然的奇迹及其他》,文章说:
2 b, {' \) J5 M' t$ E/ Q$ c0 M; W; ?% e* C

' c& J; W7 [9 U+ Z& V+ j) V  “近10个月来,浩然(‘只有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的‘文革’十年中独领
) J( K( n! S* G; O3 J8 G风骚的那个作家)及其‘奇迹说’,几乎成了文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0 d+ {' {( v0 g0 ^6 V6 V! H  “问题不在于浩然写过什么作品,有过什么奇迹般的宠幸,甚至也不在于他自5 c  k- w3 i. o
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历史,问题的关键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已20余年,彻
8 _& E$ W$ ]) v  |0 u' _3 U5 M* L底否认‘文革’早已成为一条政治原则,实践证明一大二公的所谓“金光大道”是
* |1 s. Z% ~; f3 z! T1 {2 d“精光大道”,家庭承包责任制已有效地实行这么多年,浩然及其同志们为何还能  H0 L2 P/ T2 `1 _5 h. {$ x
这么气壮如牛地吹嘘?……我一点没有责备发表上述专访与为浩然辩护的文章的传# I4 j8 T  ?! @% r
媒的意思。……我只是想借此说明:左的那一套影响力切不可低估,思想解放任重" }5 U! U  [. P. r' h
道远。……从浩然的‘蒋干表功’到某些人所谓‘重新审视’的呼吁,再一次告戒$ L0 H1 a5 T" R! M9 b. ~/ i; i8 Q
我们,切切要牢记邓小平的告诫: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0 ^& V/ f. {7 j, `  w
0 M8 W* I$ G$ \  N  K1 |3 p0 b2 H
  刘文指出“浩然左意犹存”仅一天,《南方周末》就收到了一些电子信件,为; {+ G! z2 H9 Y
浩然叫屈,天津《今晚报》也早收到一些为浩然说话的稿件;编者不禁感叹:通过7 v( I& g8 T6 D
“争议浩然”,一下子检验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到底深入了多少
( b9 Z2 G( D0 |' z8 g; U+ {4 x民心,取得多少永久性的胜利。真是“改革远未成功,同志亟须努力”!
4 S4 C; o- R! D8 d  1999年6月13日,北京一位和浩然关系非常深的青年记者红先生(自称是浩然" p$ A/ X* s- z5 b
辅导起来的一百多个文学青年之一),甚至电告我一个特大新闻:一些作家之所以
1 ]6 a! w# q. f" n: u' T, s反对浩然,因为浩然手里捏有他们人格卑下的铁证——文革期间,有100多位作家0 u; I0 d% i7 _6 Y0 _7 j; C( N
(许多至今还有相当职位,以改革开放英雄出现)曾亲笔写信给浩然,求他在江青
: r8 \, O' H9 i1 t0 A9 P) d# I面前为其美言几句和转交向江青的效忠信。浩然没有帮他们这个忙。至今把这1000 z' y7 _4 S' i9 f( m
多封向江青效忠的信都保留着,并将在其《文革回忆录》中全部如实公布。" ?- g- M7 `" m0 k! N& X7 |% f
  他和我的具体谈话如下——
. ^$ n, a9 S% K1 W# P: C+ T# p; ]" L8 B

- B/ M9 R' A4 O8 u* @! ]  朱:我看到《读书》上有一篇文章写浩然,说他在七十年代末在“文联恢复大
# ^2 S% s1 y* Z+ L" ?/ |' R4 w会”上作检查,那个事件你知不知道?3 n( K$ Z! T  @' g) J
  红:那是1978年前后的事。我跟你讲啊,关于浩然老师的一些情况,虽然外界
5 `$ r+ Y* C' Q2 R. D写了一些微词,很多人对浩然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很理解和了解,这是为什么呢?当& {0 N: ~: J: a
时让浩然作检查,那也是当时中央强加给他的,当时有一些情况,最近浩然在写他
% N6 g* _2 l! C% g" Y& Y( W5 W的第四本自传体长篇小说里有披露。8 j% [. M; ^( \9 z5 c( b5 n3 S
  朱:他出了几本自传了?
+ |  m& j& K4 C. S6 k3 O  红:三本啊,早出来了,现在进行到第四本,第四本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章,) N. r! n* x7 D+ y* X& Q" f
这一章就是写文革的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这就是说当今中国最活跃的一大批作家,
# L; {! Y. [, I* z包括死去的一大批作家,他们当时为什么批浩然那么狠啊?这些人害怕了,因为他
& b* ~' r: |' P) i5 d们在当初的时候,在文革期间,他们给浩然写了一百多封信,这一百多封信是什么
$ P8 v+ \- S7 p$ E信呢?是对江青的效忠信,这些信捏在浩然手里了,到现在都有。当今所谓最活跃
0 a3 |- h3 A, W+ p的、所谓最改革的这一批人,其实当时(文革)是最软弱的。而且这帮人求浩然说,3 O8 {' x& n- c
浩然同志,请你在江青面前给我说句话,给我一次生命,给我一次机会,也让我复7 L! }0 U5 f$ C; ~, l
出吧,不要再斗我了。那都是一帮软骨头,你知道吗?这一百多封信,在他的第四7 i& A3 F+ \* W( i, U+ j
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当中要毫无保留地全部公开化。所以有很多人就怕这个问题,一5 k+ Q, z+ j; V) a  g
公开,好多人就要重新看了。有很多人,你别看他当个什么官,可能是个什么人,
/ V/ I5 ]$ x+ n. ^+ b& ]可当时他们只不过是下流的,要不然批浩然为什么批那么狠啊。
: m  _( i/ @9 p3 G  朱:噢,都是求过浩然的。; ^1 t$ |$ ]  }* J: V  B
  红:对呀。浩然这些年,人家是注重生活,回到农村去,那么在山沟里当作协3 g0 u  Q. o  l) L6 _0 {
主席,培养了一百多位文学青年,结束了三河市没有文学的历史,人家出了长篇小
5 ?' @; A- Y) N0 a& t1 z1 d说、出了短篇小说集、出了诗歌,培养了一百多位,辐射京东八县。那么,我就是3 W3 E+ e! Y+ E' \
被他辅导过的,被他影响过的,浩然和刘绍棠他们两个对我都挺好的,刘绍棠当时,
1 v) Y7 E/ m& L- H. v3 V文革结束后,刘绍棠当时是和浩然同时挨批的嘛。刘绍棠当时说了一句话,就说“
" F# C# ^+ H0 t# C* Z  P祖国是我妈,妈都受了那么大的损失,那作为儿子我算什么呢?”当时刘绍棠说了6 _; _( Z5 r" e
一些很革命的话,这样,浩然就被迫作出检查。当时的情况是,江青找了他很多次,
0 N- R- B2 b9 Y1 _0 T6 N他还远离江青呢。实际上严格来说,他不是江青的人,江青当时是要用他做这些事。$ {$ \: V: d$ D! g7 e
当时你想,江青用人,谁敢不动啊,但是浩然那个时候,人家是出于一种政治热情,
: U$ P6 p$ g4 g: |! e对国家的感情,写了那么几个东西,那你说拿那个怎么怎么样,那我觉得丝毫也没$ r( A7 d* m# `$ E1 p1 L1 o: v* [
有什么道理可言。对当初那些作家,浩然至今为止,他没有说过任何一个作家的坏
  ?! Z! m2 m6 }+ o* p. q; r- Y话,在任何一个场合没说过一句对别人讽刺的话,对党对祖国没有说过一句怨言。6 Z7 E9 x) F$ i1 F( d& ^3 S
所以说,你比如说前几年,关于浩然问题的指责,有一个大的企业老板跟浩然谈,
+ m$ N% s6 Z8 b% N, x只要浩然说一句话,“渴了×××饮料,我还可以重新写一部《艳阳天》”,答应
1 P+ b2 A3 }+ Z给浩然一百万,建立浩然基金。浩然都公开拒绝了。这就说明什么?他的人品极正
& _5 k0 ~% ^2 Q" }  v, V4 x3 g( @的,他在家里,现在老伴有心脏病,浩然也中风了,半身不遂,还在不遗余力地在
$ a! l/ [2 p$ l! m  }, e写自己的作品,而且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还要自己陪着老伴到医院看病去,你想现
1 q) W) ?5 R$ T# L( ]6 B( M在哪还有这样的人啊?自己培养了那么多作者,《苍生文学》那杂志,办了那么多0 b$ N  |8 N, S, |* o
期,他自己每期都要审稿要看,要跟作者谈话,要复信,还要组织活动,你想,现. K/ _& w1 U- C  I, _3 [6 k: q
在中国还有几个浩然这样的作家?我倒觉得中国像浩然这样的人太少了,应该多出7 l2 }+ @( ?3 n. O$ Z: C
几个浩然来。现在很多思想有问题的人对浩然才有看法。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最平等; E( E- _" h" p9 F, f! X  r: K5 H
的、最平静的一种心态去审视一些作家,因为对这段历史如果不清楚,那就没法让( ^9 q% K# Z: ~1 L, J* Y
别人明白。否则,因为你不处在这个时代,你要处在70年代那个时候,就知道浩然
0 _- O; u, l2 M0 X5 S# A- P的作品是个什么份量了。我认为要研究一个作家,不能抛开历史、抛开环境去看他
  N  ?1 Q. [1 {; j! f7 }0 c的。因为我跟浩然同志的感情是很深的,多少年了,我们有一些交情。
3 Z  \( c7 N/ \9 v  那些人当时都熬不住了,给人家江青写信,通过浩然,那都在浩然手里呢,浩" w2 C; Y% f: c, {
然就没把这些信给江青送过去。你明白吗?这些背景,什么声讨他,都有很大的政
, V/ W; ]2 u( Y: Z$ k4 i+ p' N' x治因素,包括当前文艺界一大堆现象。我就是说,你们这些写杂文的也好,什么人
% ~  b, @/ q) c) {9 i6 j2 j也好,要声讨就声讨余秋雨去,这些人,简直他妈的小丑似的。像浩然这种人深入
3 J% S+ C% ~' k( ?7 v! o生活,深入农民,一个老老实实的作家,中国多几个才好呢。你说像什么余秋雨这
4 M& p; H- l1 p5 Z帮人,多几个这种人,中国就完蛋了。这帮人像什么政治小丑似的,我是这么看。
: M$ q7 I0 `  O" q/ N& G  朱:《读书》上那个陈徒手,你知道是什么人吗?你看了那篇文章没有?: |: u' v+ h% x& R& f' R
  红:我不看那杂志。很多反动杂志我根本都不看。不能看。为什么?他们骨子
! q8 ~1 ?/ P0 I# f5 O0 ?+ ^* f8 ]里有的是亲美的,有的是反共的,他都是被少数人左右的那些东西,骨子里头都不
7 X  i! t) o6 O是什么很好的杂志,我是不看那种杂志的。
8 u0 ~1 _8 F& ^* x( a' [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跟浩然关系很深的,问我一些浩然的情况,我跟他们都是比
, o' `! {+ u& `6 S较客观地说浩然,为什么?因为他是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很多人都指责这面镜
8 U% y: t4 D, m  y7 ]% R) a/ n子,那你赖谁啊?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不争名不争利,在郊区干自己的事,多好的( L( z6 e, {- w2 M+ W; i
人啊!起码比那些到处鼓吹跟江主席是好朋友、跟什么人怎么样,比那些人强多了
6 u, L: Z4 i; l4 \; d8 e2 c⒄。0 q, p5 a) J( v9 R: @" v  \" v( X

  ^" `4 |& ~) `  j( w" ?5 c# m5 U9 S8 v% k
  此说如果属实,真是颇像马克·吐温在小说《败坏哈特莱堡的人》中所描述的,
7 l- o& q6 g+ F5 Y8 C一个世称诚实清白的小镇,结果其中的名人们皆是为不义之财而不惜冒名顶替的骗; @* H& u  [% {1 |( R( u" H" R
子——如果浩然此说真有凭据,那么中国文革史就又添精彩史料了——像反右时期" j0 \* e0 H/ A% e/ k
一样,一批可怜的右派,既是受难者,也是被迫互相揭发,投降专制的软骨头。不& L5 M9 I9 H; X  e
过,就算浩然真有这一百多封效忠信,就能减轻他自己的“争议”——特别是他九
' u) f1 X( {8 |十年代以来的狂妄?别人的欠帐不能减自己的债吧。: A/ V' X! i1 S; B( a6 c" t
  看来,几篇小小的的“争议浩然”之文,将引发一场关于中国思想解放、改革$ c8 w' O% O  A3 N" ^  }
开放到底有多少深度和广度,中国知识分子中,到底有几个人是真正的不为权势所
0 ^" |: @0 N6 F. n- ^动的“威武不能屈”者的大讨论。较之前几年“人文精神大讨论”,这也许是一次
( u7 g5 c: \4 S3 y2 E2 i0 `# E/ G更为现实而深远的论战。  J' [) x4 K; I  F1 P2 `
  “争议浩然”何处去?谁胜谁负?好戏还在后面。8 j$ ?/ f4 M- Z5 [
  p) W* G% V4 w3 P; [. N. d

1 ^7 r- ?, G" J. w( o2 D  注释:
( `5 d) R; T2 O9 B  ⑴:据张永枚1999年6月13日电话之说。
4 E% L& z  j8 U$ J# ?7 u  ⑶、⑸引自王瑞璞、孙启泰主编《国史通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4 n0 h6 w0 O) R! H5 @1996年2月)页1109 。: p6 Q6 ^( A& D+ J* n
  ⑷信原件存章明处,笔者据复印件而引。) p2 x3 c/ c1 _6 W* E( [: @
  ⑵、⑹、⑺、⑻、⑼、⑽、⑾、⒀、⒁、⒂、⒃陈徒手《浩然:艳阳天中的阴
* Y' [/ ^  }+ @3 Q, q影》,(北京,《读书》,1999年5月号)页107-118。% t$ l/ M6 d7 H
  ⒄红先生电话录音存笔者处。
  {3 a/ e8 }9 o: g; _) s) s; [+ w& k5 [2 C7 j( |8 ]# F5 u3 Z
/ ]  n2 N* ?2 W( \, R3 V

* x7 a* i$ D# O7 N
' k& _1 ]7 P4 b+ n$ C6 Z  深圳龙华人民北路125#玉华花园玉永阁306#  邮编:518109
3 x3 }  s6 X/ ?; p& T2 l  电话(传真):0755-7746908  电子信箱:zaojl@163.net
% r! b2 w5 r* j  1999年6 月11-15 日
! U. c& I0 I1 s/ c) I2 H4 Z0 V  1 A4 `9 m+ a6 O# I
* G. p) y6 p: U$ v/ J4 f9 Y

/ X. k# P+ D" X, o: k9 Zhttps://blog.boxun.com/sixiang/000513/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10:19 , Processed in 0.195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