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4|回复: 0

高级记者郑重素描:毕竟文汇人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4-22 17: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缘巧合,今年元旦刚过,同文汇报记者郑重一起去了趟北京,老先生是去采访,我算是陪同。


  原本郑重是计划一人北上的,在电话里用多年未改的宿县口音朗朗地告诉我,他自己订张火车票,晃晃荡荡一夜就到北京,再顺着火车站兜兜走走,就到了住地,很便当。后因我临时加入,为赶时间,改乘飞机,但住地不变,老先生笑语:“宾馆就不订了,公家的钱也是钱。就委屈委屈你啦,跟我住住文汇报北办吧。”


  正值寒冬,北京那两天的气温却略有回升,无风,阳光满眼。


  以为自己年轻,出门在外该多照顾照顾老先生。没想到飞机落地,踏上京城,郑重熟门熟路的架势一下把我让到了后面。出租车上,照例是问司机,最近北京城里有什么新闻,司机恐怕搞不清这老人的来路,居然不肯多话。夕阳将尽,车子在崇文门东大街一架天桥处停下,“要过天桥,北办在对面。”郑重在我前面拾阶而上,挎着一个黑色立式皮包,肩带拉痕明显,皮面斑斑驳驳,内里鼓鼓囊囊。后来我才知道,毛巾、香皂、牙刷、牙膏、换洗衣服;采访本、录音机、磁带、通讯录、背景材料,异地采访的全副家当都在这个包里,如此这般,陪他行走多年了。


  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几易其址,近一二十年安顿在崇文门东大街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对着大马路,隔街是一段城墙,“城墙里边就是北京火车站,以前那边拐角处有个豁口,我下了车就从那口子走过来,很近。”郑重边过天桥边介绍。这两年豁口大概补起来了,城墙下面的一些小店也全拆了,以前有卖吃食、杂货的,可热闹。现在是一片草地,十几棵大树,一段城墙衬着,干净,空旷。


  我们到的当晚,文汇报北办的同志恰好出去新年聚餐了。敲了七楼、九楼的两处门都没人应,郑重倒不急,让我等着,自个儿慢悠悠又走到八楼,一会儿,陪他上来一个小姑娘,拿着钥匙。“办事处主任住在八楼,他家里放有钥匙,不怕进不了门。”郑重一笑,有几分得意,话语间,办事处俨然就是在北京的家。他说当年做记者,一年中倒有半年时间在外地跑,半年中又有大半是在北京过,这幢楼不知来过多少次:电梯管理员常换、楼里一位儿科大夫很热心、楼下的老北京馅饼粥店味道不错又便宜,大事小事,一桩一桩都清楚。


  突然想起,沈从文晚年最后一段时光是在崇文门东大街22号楼度过的,那是先生一生中拥有过的最大面积的一处寓所,离文汇报北办这么近,郑重有没有去采访过呢?“没有,我没去过,80年代北办搬到这里的时候,沈从文已经很受关注了,我不欢喜赶热闹,欢喜写一些被忽略的或者受冷遇的人,想给他们一点慰藉。当年同谢先生(稚柳)、唐先生(云)他们交朋友,也是一帮子画家受批判、靠边站的时候。”见我显然有些失望,老先生又补充了一段:“沈先生小说写得很好,我也欢喜看。但我一向不太写作家,觉得他们的人都在作品里了,看作品是读者对作家最好的了解方式,不太需要记者再多介绍。相比之下,画家啊,文博大家啊,藏得比较深,我个人觉得更有写头。”


  进得门去,办事处客房是两套住房打通的,有卧室,有餐厅,有卫生间兼作浴室,若非我见到还有小会议室,就觉得完全像个住家。


  晚饭回来,家里多了两个人,是雇用了多年的一位内勤阿姨和女儿聚餐结束回来了。小姑娘十来岁,亲热地叫“郑爷爷”,郑重拿出一小盒花花绿绿的巧克力给她,小姑娘摆在正做功课的桌子上,写几笔拿起来看看,真是高兴。


  “小姑娘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以前在北办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小姑娘上学让我送,我就牵着她的手去,不远,走走就到。”


  有了老人和孩子,这北办就更像一个家了。


  第二天的采访很顺利,两位比郑重还要年长的老人兴致勃勃谈了一上午,郑重不多话,用本子记,不时起身看看采访机的磁带是不是到了头。中午请采访对象吃过饭,又乘出租车坚持把人送到家门口,再坐车去另一个采访对象女儿处拿一份影印资料。后来回到上海,整理完采访素材,郑重又写过一封信,将准备在文章中采用的几个细节列出十来个大小问题,请采访对象再书面作答,以求最大程度的准确。面对采写工作,七十多岁的记者郑重,不疾不徐,点滴做到。


  晚上回到住处,老先生不知疲惫,要到对面驻京记者宿舍串串门。一名刚进报社两年多的国际新闻记者热情接待了我们,小伙子来北京快一年了,常跑外交部,接下来要跑奥运会。


  见了前辈,自然生了讨教之心,谈起做记者的理想,也谈种种的困惑和无力。郑重斜靠在床头叠起的被子上,先是满脸笑容地听,随后就是语调高昂地讲。


  “当记者,就要有点冲劲,眼界要高一点,交一些高层次的朋友。要能走进这些人的家里,像朋友一样聊天,文汇报历史上这样的名记者很多。北京办事处是个很好的平台,离核心近,资源丰富,层次又高,做驻京记者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平日相处中的郑重,虽为长者,却并不喜欢摆出教育人的姿态,即便问起他擅长的书画知识,也只是淡淡点过。此时,面对一名年轻记者,一名文汇新人,算是“破戒”了。


  “以前我们来北京,背着个包,静悄悄来,包在办事处一放,就出去串门。几个老朋友那里一坐,北京文化界的情况基本上都有了。挑其中有价值的,再出去跑,一支笔,一个采访本,再加上文汇报记者这个名头,一圈下来,就可以往报社发稿了。”郑重讲得兴奋,斜靠着的身子时不时仰起来,宿县口音虽说有些难懂,小伙子倒也听得神往,若有所思。


  “串门不要太功利,是会朋友,不一定要硬挖素材,越是有层次的人,面对他们越不要功利。谈谈话,聊聊天,就是收获。新闻题材不能急,积累多了,积淀深了,能写的东西多得很……有些人,不多话,你在他身边坐坐,静静的,感觉就很好,比如俞平伯……”


  入夜已深,在我的提醒下,郑老先生停了与小伙子的话头,说是回屋睡了,灯光却一直未熄,想必在看白天采访获得的材料。


  往日的闲谈中,他曾经说过,几十年来别人对他有过不少称谓,他自我认可和重视的只有“文汇报记者”。是的,他是个记者,善于发现和忠实记录是第一位的,文学性还是让作家们去解决吧。年轻时做的舆论监督固然是思考和干预现实,“退隐”后的专于一隅,静心为一代文博大家、收藏大家们作传,又何尝不是在用更大的体量,更大的投入,更长远的影响尽一名高级记者的本分呢?这几年,郑老先生笔耕不辍,笔力呈更健之势,已出的著作不谈,在计划中或已动笔的就又有张葱玉、马承源和汪庆正等大家传记,而文汇报三部曲中的后两部也已经可以收尾。激烈的抨击和批评是干预,沉静而低调的创作又何尝不是?时下,以手中之笔做鼓吹、做批评或做议论的人并不缺乏,少的恰是踏踏实实翻检材料,肯以史笔做记录的人。


  郑重毕竟文汇人啊!


  (作者:宋炯明)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147155/885519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21:07 , Processed in 0.0497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