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1|回复: 0

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3 1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指: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这两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刘少奇提出的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教育思想,并且在中国全面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教育时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和推广,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既是研究刘少奇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新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刘少奇这一思想的研究经久不衰,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据初步统计,报刊上发表了约50多篇有关论文。本文拟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状况作简要述评。


  一、研究情况概述


  学术界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大力宣传和理论研究时期(1964—1965年)


  早在1958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当时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远远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工农群众普遍要受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路。与此同时,1957年和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根本原则。这就需要找到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法。针对上述情况,1958年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赞同与支持,成为当时党的一项决策,并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因此,1958年提出的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被作为尽快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培养工农知识分子的有效途径;同时被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有力措施。在这一年里,各地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相继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全国出现了两种教育制度并存的新局面。但由于受1958年教育革命和“大跃进”的影响,半工(农)半读教育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一哄而起的偏差。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学校大多停办。到1964年,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战胜了自然灾害和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所造成的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国民经济初步好转,教育事业也步入改革与发展的正常轨道。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问题被重新提了出来。1964年5月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会议,再次提出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问题。8月1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内报告会上就半工半读等问题作了讲话(这一讲话的一部分,后来以《半工半读,亦工亦农》为题,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由于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压力和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1964年再次提出的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措施。此后,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迅猛发展,形成高潮。到1965年,初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半工(农)半读教育体系。


  就在半工(农)半读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报刊上发表了10多篇社论和文章,大力宣传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人民日报》还于1965年4月至10月开设了15期专栏,讨论怎样办好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新型学校。这些研究成果有以下主要特点。


  1?研究者普遍把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作为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指示,强调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有力措施。从阐述和论证的问题看,有关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性质和意义、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发展方向和具体方法等,文章中的基本观点与刘少奇1964年8月1日的《半工半读、亦工亦农》讲话,以及他在视察各地时的有关讲话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诸如,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当前的任务是普及教育,多快好省地培养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长远目标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具体方法是5年试验、10年推广,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种类型的半工(农)半读教育体系。而且从这些文章发表的时间上看,多集中在1964年11月以后至1965年年底,晚于刘少奇的讲话。因此,尽管这些文章没有标明是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甚至在这些文章中刘少奇的名字也很少被提到,但仍然可以作为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成果。


  2?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自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趋势。在国际上,前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片面决定立即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极大地损害了中苏两党和两国的关系,导致中苏发生论战。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教育的政治功能和阶级斗争的功能被日益强化。这种趋势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有的研究者把建立半工(农)半读这一新型学校的意义,看作“是挖修正主义的根子,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重要措施之一”。①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两种办学思想和两种教育方针的斗争,即资产阶级办学思想和无产阶级办学思想的斗争;修正主义教育方针与无产阶级教育方针的斗争。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能够培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人,也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可靠的接班人,因而就能够有力地在学校教育中防止敌人的“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②


  3?这时期的文章多为报刊社论和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因此这些研究的目的旨在大力宣传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主要是进行政策上和理论上的研究,而不是一种历史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把是否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提高到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的高度来认识。指出:“正确认识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革命意义,积极扶植和支持这一新型学校的发展,是关系到防止修正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③“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种根本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④


  第二,强调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伟大意义和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使教育适应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2)有利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阶级路线,彻底解决广大工人、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升学问题,真正做到普及教育,逐步实现工农群众知识化;(3)有利于消灭三大差别,特别是在半工(农)半读学校里,教育与生产劳动高度结合,有利于培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新人;(4)有利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防止敌人的“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5)有利于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学改革。


  第三,探讨如何办好半工(农)半读学校。张际春在《关于试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一文中指出,首先要认真地积极地进行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推行,并且在推行中随时加以改进;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教育主管部门要注意研究各方面各地区的试点经验,加以指导;农村举办半农半读小学、农业中学等,原则上应该由政府领导,社队集体自办。⑤靳云汉在《试谈半工(农)半读的伟大意义和作用》一文中强调,要办好半工(农)半读学校:(1)要明确办学方向,确定培养目标,体现毛主席的思想,培养革命接班人;(2)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3)要有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4)要有生产劳动基地;(5)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生产劳动的关系;(6)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在一切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加强政治工作;(7)要贯彻阶级路线,实行群众路线;(8)关心师生健康,注意劳逸结合;(9)兄弟学校之间要互相虚心学习,交流经验;(10)要有个长远规划和奋斗目标。⑥196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再次重申了刘少奇提出的“坚持5年试验、10年推广,办好半工半读教育”的方针。⑦


  总之,这些研究成果,是在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迅速发展的高潮时期,以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对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宣传和理论研究。这种研究对于深化认识,广泛宣传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半工(农)半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左”的偏差。一方面,过分强调实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所具有的反对修正主义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作用,而把它对经济建设所具有的作用置于次要地位。另一方面,对教育界有关不同观点加以过火地批判,并把它们上升到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对待。这是当时我党提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错误批判在教育领域里的反映。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蓄意对刘少奇进行政治陷害和人身迫害。在刘少奇被作为“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被打倒的同时,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也遭到错误的批判,被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1967年7月18曰,《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的文章,诬指刘少奇推行的半工半读学校,就是资产阶级的职业学校;两种教育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才教育”和“劳动者教育”的“双轨制”的翻版。胡说什么这种制度把工农子弟排除在全日制学校大门之外,培养的是只懂技术,借技术向上爬的修正主义苗子,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因此,这种制度只能加剧阶级分化,最终复辟资本主义。在这种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正在蓬勃发展的半工(农)半读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城市半工半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被强行停办,或被改为普通中学;农村的半农半读农业中学全部被砍掉。这给整个教育事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致使儿童入学率严重下降,文盲率明显上升;中等教育结构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恢复名誉,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时期(1980—1987年)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此后,中央一级的教育报刊纷纷发表文章,重新肯定了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


  据初步统计,这一时期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有30多篇,其中有26篇是1980年2月至10月发表的。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是:(1)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批判林彪、“四人帮”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诬蔑和种种谬论,拨乱反正,以明辨是非,正本清源;(2)试图从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中获得某些经验教训和启示,用以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实践,或证明现实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的正确性。


  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揭露林彪、“四人帮”诬蔑“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实质及其造成的危害。一些文章指出,林彪、“四人帮”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别有用心地对“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大加挞伐,给它扣上了许多大帽子,要把它“彻底砸烂”。当然,他们更阴险的目的,是要炮制所谓的有一条“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从而全面否定建国后前17年我国教育的伟大成就,并进而诬陷刘少奇和教育战线上的领导同志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因此,林彪、“四人帮”搞的所谓“批判”,是他们进行反革命篡党夺权阴谋的一部分。⑧


  第二,批驳林彪、“四人帮”诬蔑“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种种谬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批驳林彪、“四人帮”,诬蔑“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资产阶级的双轨制”的谬论,有人指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无论从理论基础、出发点及其最终的归宿来看,都是和“双轨制”风马牛不相及的。它和“双轨制”不仅在形式上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有原则的区别。⑨而且,“是社会主义教育,还是资本主义教育,根本区别不在于办学形式,而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教育目的。”⑩(2)批驳诬蔑“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资产阶级职业教育的谬论,有文章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上有统—的目的和方针。而在办学形式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不会改变教育的性质。”!(3)批驳诬蔑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把工农子弟排除在全日制学校大门之外”,是“扩大三大差别”,是“不革命、不讲政治、片面强调劳动技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等谬论。@(4)指出林彪、“四人帮”对“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种种诬蔑,在理论上制造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使教育事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后果十分严重。#在十年动乱中,教育遭到大破坏。教育同经济的比例,教育内部的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中等教育领域搞成单一化,半工(农)半读学校、农业中学、各种职业学校,全部被取消,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也基本上被砍掉,只办清一色的普通中学,而且质量又低。全国每年上千万的初、高中毕业生,除极少数人能升学外,绝大多数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而他们却没有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训练,很难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又得不到合理补充。$


  第三,从理论到实践上全面肯定“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有的研究者指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必然趋势,并列举了取得的经验,诸如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普及中、小学教育,满足城乡广大青少年学习要求的经验;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有利于培养适合工农业生产建设需要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劳动生力军的经验;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有助于安排青年就业,并使青年得以继续学习、提高经验;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教育、生产双丰收的经验等等。%有的研究者在理论上强调,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原理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对于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各种建设人才;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逐步缩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第四,探索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孔棣华在《“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对当前教育结构改革的指导意义》一文中,强调要把“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且阐述了“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及其实践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义和启示,以及对普及小学教育的促进作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制度研究室在《坚持“两种教育制度”的正确方向,使教育结构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两种教育制度”作为提倡多种办法办学的一个开端,它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应该肯定。……从“两种教育制度”出发,实行多种教育制度,就能使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问题,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多种技术人才、管理干部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生力军的问题,解决青年就业和学习的问题。“两种教育制度”过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今后加以发展,形成多种教育制度,还必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孙运在《对教育改革的深远启示》一文中强调,“少奇同志主张的两种教育制度对今天我们的教育改革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黄峥在《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历史过程》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构成情况和“文化大革命”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完全照搬半工半读的形式,但刘少奇这一设想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对今天开辟多种渠道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是完全适用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种教育形式如半工半读、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夜大以及各种干部、职工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在社会上出现。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总之,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改革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开始成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教育结构。1985年,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明了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必然趋势。这一时期有关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成果正是出自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初等教育普及工作提供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实践上、理论上的依据,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也存在着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出于对林彪、“四人帮”的深恶痛绝和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心情,对刘少奇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采取了全面肯定的态度,而没有指出和客观地分析1958年以建设上急于求成和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为主要标志的“左”的总路线和1964、1965年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主要标志的“左”的指导思想,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影响。二是过分强调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对新时期教育结构改革的指导意义,忽略了它已经成为新中国教育思想史的内容。而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来指导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及其实践,亦可为新时期教育结构改革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并以此来发挥它的持久作用和影响。


  (三)重新评价时期(1988—1994年)


  1988年以纪念刘少奇诞辰90周年为契机,把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推向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仅有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同时还有一些论著。据不完全统计,发表论文6篇,论著6部。这些研究成果有如下主要特点。1?重新评价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在理论上达到了新的高度。2?反映了两种研究倾向,一种倾向是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即把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来加以研究,或作为研究刘少奇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种倾向则是侧重于历史研究,即把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作为研究新中国教育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研究成果着重阐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探讨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原意和独特的价值。认为,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中的“两种”指的是:一种为全日制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一种为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即半工半读。由于第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早已有之,刘少奇在此问题上的独到贡献就在于:在肯定既定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了半工半读这一新型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这一光辉思想的独特价值就在于此。_


  第二,分析“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精神实质。指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实质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把教育转到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工农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主要方向上来。+


  第三,指出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是对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继承,同时是对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批判性继承。1


  第四,指出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符合毛泽东一贯倡导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也符合毛泽东历来主张的要依靠群众,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种途径办学的教育方式,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新路子。因此,是构成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2,“是刘少奇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贡献” 3。


  第五,提出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在30年之后的现实意义是:(1)启示我们,必须正确地处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教育制度的改革要与劳动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3)大力提倡勤工俭学,实施劳动技术教育;(4)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艰苦奋斗,培育一代新人。4


  第六,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首先肯定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功绩是主要的,具体说就是: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适合我国国情,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技术素质,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培养一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向共产主义方向前进,是有深远意义的。这不仅是一种有创见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天才的社会发展观。同时指出,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刘少奇在谈到建立“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时对“半”工“半”读的形式强调多了些,是一个不足。刘少奇认为今后不能再增加全日制学校的意见也是要求过高、过急的一种表现。这与当时想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也是有关联的。因而有些设想不免带一点空想的成分和色彩。5


  总之,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通过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再认识,及对其进行的理论的和历史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在教育理论上和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及其现实意义。此外,还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从而避免了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偏差。但是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二、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自1964年以来,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以后更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对今后如何开展研究,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要深入研究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历史背景。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提出与实施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要深入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着重厘清以下几个关系:(1)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2)与西方发达国家勤工俭学教育经验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与党的教育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的关系;(4)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关系,等等。


  (三)要系统地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内容,包括它的提出与发展历程,它的原意、目的、具体形式和实施方法,等等。


  (四)要科学地研究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对当时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着什么问题。


  (五)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的影响及其历史局限性,把握好评价的分寸: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找出不足,恰如其分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六)在研究方法上,不仅仅要采用经验性的描述方法和统计学的有关知识来阐述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还应当注意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比较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当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学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七)在资料方面,不仅仅要研读刘少奇本人的有关著作和讲话,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其他著作和资料,如反映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教育状况的资料,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和指示,以及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相关论述,等等。


  (八)要注意国外的研究动态,搜集外国学者的研究论著,进行比较研究,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总之,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探索新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启迪智慧,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注 释


  ① 江苏省教育研究所:《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江苏教育》1964年第11期。


  ②③ 稼夫:《谈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浙江学刊》1964年第11期。


  ④ 刘美藩:《半工(农)半读应当成为我国一种根本的教育制度》,《学术研究》1964年第12期。


  ⑤ 张际春:《关于试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光明日报》1965年1月6日。


  ⑥ 靳云汉:《试谈半工(农)半读的伟大意义和作用》,《吉林教育》1965年第4-11期。


  ⑦ 社论:《坚持五年试验、十年推广的方针,办好半工半读教育》,《人民日报》1965年12月11日。


  ⑧! 赵一民:《为“两种教育制度”恢复名誉》,《教育研究》1980年第2期。


  ⑨ 覃文浩:《刘少奇同志对我国教育的卓越贡献》,《辽宁教育》1980年第5期。


  ⑩( 孙运:《对教育改革的深远启示——学习〈刘少奇选集〉(下卷)关于教育论述的体会》,《教育研究》1986年第3期。


  @#^王于耕:《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重大措施》,《红旗》1980年第8期。


  $%* 中央教科所教育制度研究室:《坚持“两种教育制度”的正确方向,使教育结构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2期。


  & 孔棣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对当前教育结构改革的指导意义》,《教育研究》1982年第1期。


  ) 黄峥:《刘少奇同志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历史过程》,《教育研究》1985年第9期。


  _1 孙传宏:《论刘少奇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重评“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山东教育科研》1992年第5期。


  +2 曾长秋:《试论刘少奇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路》,《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2年第2期。


  35 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第102页、107-108页。


  4 连瑞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纪念刘少奇90周年诞辰》,《教育研究》1988年第12期。


  (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http://www.nies.net.cn/cb/lw/201203/t20120327_30315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09:49 , Processed in 0.0316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