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8|回复: 0

高王凌:言有易,言无难:再谈“毛罗对话”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6-26 13: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时沸沸扬扬的“毛罗对话”,——1957年7月罗稷南在上海询问毛泽东:“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毛答:“鲁迅么,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有了黄宗英的“亲聆”之后(《炎黄春秋》2002:12;可贵的是还配有一张现场照片),从一个史家的角度看,已经是可以“定案”了。
) |$ ^0 p- ~: a& b# S   1 T8 ]+ H5 ^+ C% ~: c: D. F% k/ [
  但若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则还有些话可说。 . K. k  h+ {2 S1 q
   + ^" q# F( z, C+ G8 h% A
  首先,是黄宗英先生所谓“孤证”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便只有一个“孤证”,他当不当说?说了又管不管用?
$ l: W( R# O/ @, h: q9 j  
) z4 u% P% k$ {2 ~( J1 s  当初黄先生的律师史保嘉说起这事,我即表示,“孤证”,在黄先生的立场,倒无须考虑;一件事讲得有没有道理,当由史家去评定,是属于史家的问题。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好比说当庭对质,原告的举证是否有理,当由法庭评定,他只管讲他的理由就是了,别的则不必管。
5 a! o' F$ }7 t1 R/ e$ Q. C  B; d   $ P7 Z3 h- J+ t  s6 f
  我还想转告黄先生的是,过去人们重视,甚至是单一地依赖文字史料,现在“口述历史”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治当代史,并不能只靠文字史料(直到现在,经某书“广泛查询”而不收录的事情还是常见的),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社会史,都不能不依靠口说的史料,哪怕仅是一个“小人物”,讲的只是“乡里琐谈”。这是史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新的潮流。
9 G. `7 v. j! H6 n" ?   9 G7 O' ^8 q1 c+ d) Y
  其次,还得从那一篇反驳文章“鲁迅活着会怎样?”(《百年潮》2002:9)说起。
  R4 h8 l( ]/ q0 c   1 @: v% U1 L, K& @6 O! z
  该文通过大量“考据”,斩钉截铁地认为“毛罗对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谓“没有可能”)。原因倒不是毛有无机会来上海(这是对话的地点),也不是他在1957年曾否来过(这是对话的时间);而是罗稷南这样一个“小人物”,他哪里“够胆”向毛讲这些话(所谓并非“锋芒毕露”之人)?又有什么资格这样讲话(“同毛泽东有多熟悉”)?一句话,“以(罗)这样的性格,又看不出他毛泽东有多深的交往,很难想象他在7月7日晚上那次座谈的大庭广众之下能当面向毛泽东提出‘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的话题来”。
/ Y2 g3 R, j$ F7 d& T) y  
: s5 h1 p. T4 c8 s( E  事后看来,所有这些推论,哪有一句能站得住?而它在当初又是何其“理直气壮”!   b- o6 f; M0 ^/ D
  
. [: V6 x9 Z2 g$ \8 k  在我(一个历史学者)看来,这件事的重要,正是它连带着一个史学上的道理,即对于一个历史事件,证明其“有”,则易;证明它“没有”,却很难很难。 ; A8 n  N1 M$ B  s2 Z/ N
  
( w, e1 ~; E! [1 i& {3 n3 D! i  使我想到这一问题的,是前几年(大约是1994年)俄国著名的中国通、外交家和史学家齐赫文斯基来华,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在阅读了已经解秘的档案材料之后,可以断定,苏共当初并未反对过中共渡江“解放全中国”。 ! J9 T  V; x- b0 v4 l5 @" `
   . B, e4 d% x( I" ]9 h
  这是不是太“轻巧”了?轮到大家提问,我便提了几点,算是“矫情”一番,——毛与若干中共领导人为何在这个问题上要公然“骗人”(“好长脸”么)?翻译师哲没听说过(他因苏联背景信任程度有限又未参加所有会见),是否即可表示苏联人没有说过(当时五大书记中至少刘少奇、任弼时二人俄文都有相当功底)?——但关键的问题却在于:档案里没有的,事实上就一定没有吗? " A+ n; Q0 ~' m1 `( y& _
   1 h4 e& T6 H+ z) i# [
  其实,这并不是我“发明”的道理,而是有一句老话,就叫做:“言‘有’易,言‘无’难”。说来话长,1927年王力在清华做研究生论文时,他的指导教师赵元任即为他批了这几个字。据说,这成为王先生的座右铭,一辈子受用不尽(吴辛丑:“言有易,言无难”,《读书》1998:12)。
0 _4 V3 G9 E5 @* i8 {! H   1 k$ X' Q  _3 g3 ^' W5 U% l$ V/ z$ ]
  这一个论点,正点出了前一篇文章特别的“不讲理”处。也是我不认为它是小事的原因之一。
) R5 N4 r' i# Y3 b0 S; y6 ?   " j9 z+ U- s& |& I* v7 Z7 I* v
  该文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它引述了毛泽东一段话(讲述时间“待考”),说:
/ K& ]0 j9 i* f4 ?$ a3 {' Z* Q- y  
3 C% D, d! k6 C* N: }3 O2 V  “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又不敢写。……他也会不写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会写。”
5 F2 O+ b/ M5 ^1 ~+ N  
- {) K7 _$ h4 ]  以我浅薄的经验来看,没准倒可以证明毛确实谈过这一问题。它与本文开头所引那段的区别,也没有那么大;如果再考虑到这种文本在发表前还要经过多少道修饰修改的话。
* b' c" Y0 g1 b+ o7 W6 V; V! m; T   $ J7 I8 I: N* v
  毛为什么要在那36个文人、知识分子面前讲这番话?这或许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可能还是与他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朋友”有关(相信那时他还对他们寄予“厚望”呢),所以他才“率性任情”地讲了;换了另一个场合(如在党的会议上),则不大可能(大约也不会有类似的提问)。毛是哪一种人物,我们不好随便定义,但他决不是一位“寻章摘句”的“腐儒”,也不是什么“文秘”者流,却是可以肯定的。我想对这样一些基本的判断,我们都不该错会了意。
6 Q! R9 C, U  e; x3 r   7 D, a6 d; ~  D' n6 M$ w% h
  最后我想说的是,黄先生所说,恐怕并不是“孤证”。《书摘》(2002:12)有一篇罗稷南侄子陈煌的文章即曾谈及此事(以为文化革命中或不管什么时候人们连私下的谈话都不敢了,这也太想当然),引用自《老照片》第24辑(2002年8月)。所以周大公子海婴知晓此事,其来路自不止一处,——读者一查,便知分晓。 , `# F) x  y) f
  
: C4 a8 M* {/ `; i7 {. }  刚刚又读到一段文字,据说,1936年初鲁迅曾对共产党人冯雪峰说:
% b. K* F! c) g+ n; D/ f   2 k2 K- g5 }- k& k6 i/ K8 e
  “你们来时,我要逃亡,因为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周正章:“1936,鲁迅为何坚拒赴苏”,《同舟共进》2010:6)! 4 Z- N3 n1 q( ?' W+ M! I' C& v* p# h
   5 T* q/ ]" c' M4 y  y7 [' l" \- T; Z
  但它若只是一个“孤证”呢?我想只好引用如下的话,以示吾道之“不孤”:
. R- {* m6 T3 e  
: Z& b) G- A' Q3 N  “有人铁口断言孤证没有说服力,但我相信在某些情况下,孤证是假象世界里惟一的真实。”(刘洪波:“解传广先生笔下的伊拉克“,《南方周末》2003年1月9日)
- Y; `, F; f) q  
2 w+ C3 l& w2 E2 d1 S; r  在我看来,这种问题还会不知多少次的碰到,是为此文,以就正于方家。
6 R/ J, u$ r4 c- H. n! z  
2 l" x# _) E6 @  r: N  (《同舟共进》2011:12)
6 r2 [9 ]! J" ?% f: R6 }$ e1 L6 |8 u

) A+ c: Y9 K) Y+ m3 @" \5 fhttp://www.aisixiang.com/data/6658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10:19 , Processed in 0.1211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