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84|回复: 1

叶永烈:田家英夫人董边忆田家英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6-17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十一岁的董边坦率、热忱,毕竟曾经沧桑,显得深沉。直梳短发,方脸,一副深咖啡色边框的眼镜,延安老大姐的气质。
/ L# D0 a+ B* g& N6 ~
8 `; @; N, ]  P+ L! z8 w/ a2 @8 R  ]4 S/ R9 |; r) f
  一个很好记的“双十二”之日——1942年12月12日,在延安的一个普通的窑洞里,入夜,一盆炭火旁围着三个人。炭火上架着个铁锅,正在冒着热气,喷溢着红枣的清香。
- \' V' r- z3 e0 c8 ]8 s  e3 W+ l* ?; @  P. v1 e+ f6 l
9 _5 X8 \6 Q& Q& n
  滚烫的红枣盛入三只搪瓷杯,三个人喜笑颜开,边吃边聊着,婚礼就这样进行着。
2 z+ F/ i) I, B" d& [: m8 ]% x
* `8 T7 A' i9 L% I# v0 X. }" N7 a* m& M9 h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婚礼:除了新郎、新娘之外,唯一的“来宾”便是证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彭达章。枣子汤是“婚宴”上唯一的一道“菜”。
0 S  Y1 K7 y6 x  q9 Z1 b+ \) |  H; E8 r

* P; q# t8 B/ K% g' Y: m1 n  新郎、新娘都是中共党员、延安中央政治研究室政治组干部。新娘二十四岁,叫董边;新郎二十岁,叫曾正昌,常用笔名田家英,后来以笔名闻世。他们的结婚手续极其简单。结婚的当天,董边给党支部书记周太和写了个纸条:“我和家英今天结婚,请组织上批准。”周太和看罢,微笑地朝她点点头,就算是表示批准了。4 c! b0 W, Y" M

0 Q* H! r& ^, |6 l3 g: d  {/ X
8 |8 Q/ u% A" {  k5 l  新房还没着落,怎么办?党支部书记主动让房。周太和原本和党小组长一起住一个窑洞,两人分别搬到别的地方去,腾出那窑洞,成了田家英和董边的“洞”房。田家英和董边把自己的铺盖卷搬过来,那“洞”房的布置就算停当了。- t6 n1 j9 H8 o: I7 b
  p" t4 n6 ?- m6 Y& M: A/ V
- L0 O3 R1 K6 I' v* a
  到了傍晚,消息传进同事王惠德的耳朵里。他走进窑洞,见到田家英和董边正在看书,似乎毫无结婚的迹象,将信将疑问道:“听说你们要结婚?”
" o  ~0 ~8 |/ ~& z3 [+ i& |" o0 W2 t4 B$ F# Q5 p

/ U) G) }0 p0 ^- t( F( D  田家英没吭声。董边答道:“哪有这回事,我们在工作呢!”说罢,照旧看书。王惠德信以为真,走了。待王惠德走远,田家英和董边这才忍不住大笑起来……# J5 ?5 h, v- `! i9 B
% e7 s/ F% g9 G
, m0 P- z8 d: A: c" U+ u7 F
  这是田家英夫人董边向我讲述的故事。9 [6 j% v2 O- Z& v) S8 X
; r. {% F! U- J" n

; ]; D% ~) [! ~/ U$ |. i! N  我去北京采访田家英夫人董边,头一回是在1988年隆冬,我在北京给她家挂电话,不巧,她去南方休养了。
2 @3 l% l' W, A- d$ G# E) ]# X; q& v  P, l
5 w  q9 _2 z2 F- r  b
  1989年9月我去北京,一打电话,耳机里传出来的正是她的声音:“欢迎你来!”3 S! U/ M3 x& d$ |
# ^. M. [7 t' R; W. X) e# g: v2 V( N' D
: r7 w/ ?/ [; H% Q$ k6 q. o5 `2 v
  9月16日下午,我应约去她家。她住在一幢高层公寓里。客厅内一大排玻璃书橱,整整齐齐竖放着一本本书。/ I' {% A+ M5 b2 M

2 c; ~, a! @+ v5 }
# J" e$ ]' z) H. c. s/ _" P  已经离休在家的她,患哮喘,但谈锋甚健,一口气谈四个来小时,常常朗朗大笑。, k3 s7 h8 ~! r9 A( c
9 N* f# u  d: m3 M! {
, U* ~- N' E  r! n6 L
  她向我详尽地回忆田家英。那天没有谈完,17日我又去作录音采访,她再度回忆往事……: G0 a+ m% b- Y( S* u

; A! b# E+ j$ P7 Q* x2 j. @$ @% w: ]/ ^! |5 `
  我在采访董边时,顺口问了一句:“在家里,你喊他‘家英’吗?”
8 `+ p% g+ g7 @. z0 N/ M# F! h# T
. b% }+ l' Z- m% m% j' [# S
4 R# F6 _9 u8 q' K+ D- Z( `9 Q  不料,这句话引出她与田家英奇特婚恋的话题。5 L% m& F) N  Y, C" ~
; k/ O* x, g1 u# j2 D
0 {! p0 U5 {- R4 q6 s
  “不,不,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喊他家英。只有现在,跟别人谈起他,才说‘家英’、‘家英同志’。”董边说道。% J) Y# @. y5 n/ E. S3 W
+ M1 v- @* D# S" x2 f

. A) s% l' d0 n5 R+ G  “你在家里喊他什么呢?”我追问。! \% x& ]# U1 ?/ w% e0 g

& |: X% W$ Z# E: o
: @$ a+ X" q7 A# g8 Q  “喊他‘田鸡’!”她答。. F$ w2 t2 z7 J) m; t, j

& ?- @7 n  s" u" _) `
- n0 r+ r4 ?5 ^3 c- _+ e/ f! U; L  “‘田鸡’?!”6 a; o5 j; i) a! _
. [; U8 ]. {6 E/ G9 A7 _

" f$ W- ?# u- O* ?' q  她哈哈大笑,笑了好久好久,把话题拉向那远逝的岁月……. ]: f  K: Q/ r! i6 ^

2 C- o- _0 q( s* p; V4 K* }' p; E, C; c1 v
  田家英并不姓田,本名曾正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翌年——1922年1月4日,他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曾国融开一家中药店。母亲姓周,生了三子一女,田家英是最小的一个。/ n! T+ j( i, M3 P8 R9 b' G- v

% T, S, w( b! k( r! ^- R6 V! j/ ~6 a/ w- M
  田家英三岁丧父,十二岁丧母。随着父母的早逝,小康之家跌入了贫困的泥沼。才念了初中一年级的他,在母亲病逝之后,不得不离开课堂,在药铺里当学徒。
- v1 S& f" M' Q) P: P6 a6 i# k# w
! v: G8 P" B" r) n
$ ^4 F' P7 y# a- ]! s0 {* L  贫困是砥砺意志的磨刀石。失学的他,在帐子上挂起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愿:3 k8 S. J8 c4 c3 K9 z& m
' E8 Q! z7 i8 v0 y2 c/ L
/ I  g1 p% b5 T3 ^
  走遍天下路,- m: p( _& P  y/ ^; O/ @
, O/ d$ k# ~) Y
  {% d& q5 V% X/ A- H. A& M
  读尽世上书。
# \+ R5 T% Z& b: L
0 w1 }% w( G/ n+ V6 i  z( P) L6 D/ v; ?
  1935年,只有十三岁的他,开始向报刊投稿。他取了好多个笔名,田家英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在报上发表散文,也写点诗、小说及书评,得到了一些稿费。他在十四岁考入成都县立中学,继续求学。一边读书,一边仍用田家英这笔名发表文章。十四岁的他,已经显露出才华,也显露出超人的意志。艰难人世,使他早熟。他的同龄人尚在一片混沌之中,他已能在迷雾中判明正确的航向。年仅十四岁,便加入了“海燕社”——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团体。$ X1 m7 ?& w0 ^$ t2 ?7 ^3 G
9 X3 Z9 W. E8 K: B" _

& n7 m+ D. Y* z0 m! u& F: v+ N  十五岁那年,他加入了“成都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共的外围组织,简称“民先”。
/ H  a! {3 y! S1 l
, g8 F4 r' \) F8 `7 x6 \% }
) i5 ?5 T2 }% I9 o" }/ a7 x  在加入“民先”不久,他便要求奔向那光明的所在——延安。中共党员侯方岳为他办理了前往延安的手续。中共早期领袖人物赵世炎之姐赵世兰,亲笔为他写了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以及延安的介绍信。于是,十五岁的田家英便进入了红星照耀下的圣地……
& T" |4 d$ |7 e, P7 [5 Y; m, A3 `

" ?) w9 e+ T3 }0 t- C9 c  到了延安,几乎没有人知道曾正昌其人——他改名田家英了。从此,田家英这笔名成了他的名字,而他的原名倒鲜为人知。后来,另一个也叫田家英的人进入延安。为了避免同名同姓带来的麻烦,那个田家英改名为陈野苹,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 D, L* m# q" ?7 h! P+ S1 h0 `: ~4 |" B9 D( J3 a. U
+ o9 k" K( ^; a
  田家英进入陕北公学学习。陕北公学是延安大学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校长成仿吾。  q4 s, _. k; \7 V! P- E# g
* _, [/ Q2 C7 S1 g

: ?, c% I0 p( p8 k5 I0 h4 a- W2 ?7 X  在陕北公学学习才几个月,1938年2月,十六岁的田家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r: O+ |3 F4 M9 ]4 Y
. t' g! q" y5 O. Y" U; f

" A6 D: B# p: z/ C2 a  同年3月,田家英结束了学习,被组织上留在陕北公学工作。他最初的两项职务,便显示出他日后的特色:一是担任中共陕北公学总支秘书——他办事细致、认真,后来被毛泽东看中,毕生从事秘书工作;二是担任中国近代史教员——喜欢文史后来成为毛泽东和他的共同兴趣。
) E# B! q. y  i. m- o* ?0 `  t" _/ I7 d9 h. ~- \# Y
9 N/ X( I' V8 y" N) x! y: w
  一年之后,田家英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在那里学习了一年,留在那里的中国问题研究所工作。( V  w; n" i" c' k) B

( U9 \, ^  Q7 }' ]" E4 |0 ]. s6 t  u, U; G) [" O
  1941年9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室主任由毛泽东兼任,副主任为陈伯达。下设几个组,政治组组长为邓力群,国际组组长为张仲实,等等。中央政治研究室成立伊始,从各处选拔研究工作人员,总共大约选了四十来人,其中有十九岁的田家英。田家英分配在经济组,后来调往政治组。在那里,田家英结识了董边——她在政治组。$ b- w. p2 i. R

. s, w# W. G/ p8 J2 H" N
, u$ r5 m6 V+ a2 s6 U  其实,董边也在陕北公学、马列学院学习过,该算是田家英的同学,但是那时他们不认识。
% g0 J' l$ Z7 f5 v+ k
* n' F% m7 R- e7 R( }  d% {$ I- ~6 B8 z+ F, e
  董边,这个1918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山附近的姑娘,有着一番传奇经历:8 F, h. P5 h$ @  F4 @. v/ }
  f$ X. R+ S$ J3 f( P
  l. r, q/ M8 w
  她的父亲是商人,“二掌柜”。她的母亲,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她的父亲非要个儿子不可,讨了小老婆。这时,她的母亲又怀孕了。父母都盼望着这一回生一个儿子。母亲临盆了。当时山西农村的习俗,生孩子时蹲在尿盆上分娩。一看生下来的又是个丫头,母亲失望了,盖上尿盆的盖子,不要这女孩。幸亏给隔壁的崔大妈知道了,从尿盆里救起这女婴。崔大妈说:“丫头也是人呀!”这个女婴便是董边!! Q9 J" d  Z/ i

8 C4 V/ m* P4 M; C
: g, h' ]: [5 D& v: ]  不过,由于在尿盆里受凉,被崔大妈救起后放在炕上也没人理会,女婴挨冻,从此落了个病根——哮喘。直至今日,哮喘仍折磨着董边。4 j5 X6 _8 \( G: k+ }4 ~
5 P1 v; ?# t$ J- g+ x9 x
- b4 I, c$ X' J$ p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1704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1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因为是丫头,董边从小就受气,母亲也受气。董边心中憋着这口气,发誓要为妇女争气。她的两个姐姐小学毕业后,就嫁人了。她在村里没念完小学,却一定要到城里上高小。父亲不答应,她就在家里绝食,非达目的不可。父亲无可奈何,只得送她到忻县县城里读高小、初中。后来,她还到太原女子中学念高中。
6 Y( j; A9 W8 N4 @, ^7 s0 x) C+ {$ S
  太原毕竟是山西省会,使她的眼界大开。她开始读胡愈之夫人沈兹九主编的《妇女生活》杂志,读《世界知识》、《东方》杂志,思想日趋进步。后来,她到山西临汾,投奔那里的八路军办事处。当时担任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队女生队长的,是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李伯钊收下了董边。这“学兵队”,是训练青年的学校,大约有六百多人。在那里,杨尚昆给学兵队讲游击队的政治工作,彭雪枫(八路军作战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讲游击战术,陈克寒讲现代史,等等。
; z( m% t, X# P% q- K. ]
, Z0 s: j8 s& D7 [  ~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1938年1月,董边被分配到山西前线作战。她随部队过了黄河,进入延安。邓颖超大姐把她分配到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4月,她在陕北公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田家英比她早两个月在那里入党。1 r+ I! V; H  O! |! X/ k2 A
) I* C7 A' _: ?6 C$ \
  最初,分配她的工作是在油印室刻蜡纸。每天清早,为了做准备工作,她总是拿着钢板来到窑洞外边,用汽油刷洗得干干净净。不料,在寒风中吸着那汽油味,诱发了她的哮喘病,一下子病倒了,竟病到来年春暖这才好了些。她无法再去刻蜡纸。6 M: [# A9 j. G% ?( y! s- p

3 h( m3 d1 S( f7 L1 e; ?3 T3 x$ K  于是,1939年3月,她被调到女子大学学习了一年。毕业后,在那里的干部处工作。跟她一起工作的有叶群、余文菲(后来成为陈伯达的第二个妻子)。) ]# D; g- ]; D

/ {: r! V0 U$ u3 j/ @* f1 h* V' x0 G5 W  1941年7月,延安中央研究院建立(前身为马列学院)。董边和叶群、余文菲、夏鸣、诸有仁(陈伯达当时的妻子)等一起去报考。她们来到了考场——杨家岭大礼堂。7 d/ d) |$ z1 e7 i( v% h7 J" L

; I" `9 @9 A. @; Q7 H5 D% |  除了笔试之外,还有口试。董边在口试时,居然逗得考官都哈哈大笑。* o* y1 t4 I4 k6 y% Y* q1 @6 D7 o
# D; {! e% y) ]8 r6 X0 o8 H& H1 P7 Q
  那考官,乃马列学院教务长邓力群。
$ F1 @& p8 U9 @2 {
! }" a- }2 R- b$ g6 m' w7 L% ?9 v0 L  邓力群问:“你看过《红楼梦》吗?”. U* q4 f* L5 A( E* f4 P3 z

" I4 M. \# [% F$ K  E  董边答:“看过。”
6 ^8 {1 ~" C* h( U" O5 N4 U3 {5 W
! P1 m/ S4 z6 k' x! g/ J  邓力群问:“你最喜欢《红楼梦》里哪一个人物?”# p' Q3 T* i* ]& \2 d4 {8 [; \9 G% V
# ?) |6 h; M4 I
  董边答:“我喜欢贾宝玉!”
# S! D0 P) S; N
% X; a1 f% r* c  考官一听,忍不住笑了——这是“严肃”的考场里从未有过的。
8 Q5 k" c/ q% S# f4 k+ S( {1 B) _: @& G) v! J4 y2 F  X$ Y
  笑毕,邓力群又问:“你为什么喜欢贾宝玉,不喜欢林黛玉呢?”
0 _1 ^9 H8 Y, ~7 w
: O) H% ?) o; F2 B6 q  董边答:“因为贾宝玉反对封建,林黛玉哭哭啼啼!”
( m  l6 l9 u. x
1 h/ _( c; l4 @* Y5 U2 A6 d& j  董边这么一答,考官满意了。3 v: f) E: S# s  J" X

4 a4 n5 J4 ~9 m  t0 d0 p# u3 N  不久,董边跟叶群、夏鸣、余文菲等一起考入中央研究院。整整三个月,她的任务就是一个——读《共产党宣言》。为了读懂这本薄薄的马列经典著作,她找了许多参考材料。
3 G3 K5 `% j7 }) ]) \: q. v' c0 d$ e* m' Y1 w- z# G. Z& e  |
  三个月后,她被调入刚刚成立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分配在政治组。这时,她认得了田家英——不过,大家都喊他外号“田鸡”,也有叫他“田儿”。她竟因此叫惯他“田鸡”,叫了一辈子!
% N1 n5 H8 ^0 E  @% e9 ^) z% P5 f2 w/ z9 m7 v- b% d( o
  至于她给他写信,则写成“田基”。
) [$ J2 X  J3 p, Q* G: y; i
* ~7 l7 {  X0 ]% ]: y, y  }  那时候,田家英已经结婚。( A( i1 `4 f( k& O/ Z

1 \* Q( \- H9 w/ y1 ~( [  田家英最初的妻子叫刘成智,是他在成都读中学时的同学,一起搞抗日救亡运动,并奔赴延安。到了延安,当田家英在马列学院工作时,和刘成智结婚。婚后一年多,彼此的性格不融洽,感情产生了裂痕。刘成智主动提出与田家英离婚。( n. ^) H2 O6 x3 w: p" P, L

' X" O! S7 Y( Q  田家英陷入了苦闷之中。
0 }2 b/ u- v! G" H* K$ B3 s4 o5 W; P# X" b' J
  研究室的同事们知道这事儿,想办法弥合。那时,刘成智和董边都喜欢跳舞。田家英是个从不入舞场的人。跳完舞,董边和研究室的女同事送刘成智到田家英住的窑洞里去。但是,刘成智还是走了。' t2 v2 H6 f; m: y; |

: I/ E$ ?: [" z  组织上知道田家英思想极度痛苦,派人前去劝慰,做他的思想工作。派谁去呢?董边跟他在同一个组工作,就派董边去!8 p8 ?2 m. \2 x$ R& Z

; p) a! Z: K0 O0 ?  于是,董边奉组织之命,前去看望田家英。一进窑洞,田家英正在闷闷地抽烟。董边一闻到烟味儿,就像刷钢板时闻到汽油味似的,连连咳嗽起来,田家英赶紧掐灭了烟头。& L; `4 H1 R* H) V. z$ ]

3 P$ b8 A3 C( J& P  “去跳跳舞吧!”董边见田家英如此孤独,想用跳舞使他驱除烦恼,说道:“好多人在那里跳舞呢,多热闹。我是个‘跳舞积极分子’。”* d7 }! M: n, L7 [5 k- |
8 N7 k( L1 E/ _# @: C
  不料,田家英的嘴里,蹦出一句话:“跳啥子舞?顶肚皮罢了!”
* b) K" K+ p1 z: g+ f& ?8 @
& z/ h1 Z! ?5 t7 x  董边一听田家英把跳舞说成“顶肚皮”,哈哈大笑。笑罢,又跟他争论起来。说他这是“侮辱跳舞!”
) z1 R0 ]% z+ c0 u! l2 r" k" R+ f$ v# H. b. W' f
  他和她都是爽直的人,如此“争论”一番,反而意外地发现——彼此挺谈得来!
; B9 m7 E# N9 ~0 ^0 _
0 q/ [5 e5 P. |# F  这样,奉命做田家英思想工作的董边,无意之中跌入了爱河!虽然田家英结过婚,虽然董边比他大四岁,彼此都不在乎。" v- N/ y4 U" I6 @

  z6 u# B# Z8 K% }' _  这真是奇缘!/ g1 `! \6 Z2 p4 E. m0 z0 V

) |4 r% V, n9 u, e+ v  天天同在一个组工作,朝夕相处,田家英和董边的感情日深。那时,董边研究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工作,田家英研究中国近代史。5 i& [8 H' Z* s7 Q& p3 a

9 T! ?/ g5 @8 V; x; q9 N  两颗心越挨越近。他俩决定结婚。1 m3 T; C8 L3 P+ I/ X- [

: p' M6 _9 U# E4 a  董边说,她与田家英的婚礼虽然那样的简朴,没有任何排场,没有金钱和美貌的交易,然而有的是赤诚,是真正的爱情。婚前,董边曾郑重地向田家英提出三条“夫妻公约”:
$ w8 Z- _, x" ?0 W, v& _5 q8 d! c7 h
$ F' e4 g/ m9 a# H) e  第一,一切为了进步;* I) O" {( @/ t4 y  J
8 k) h! C1 v& Y
  第二,两个人的事,女方做主;
# n7 X- g$ [& K$ U$ u" G0 L8 e6 J# d- Y( Y
  第三,不能因日后分开工作(在战争岁月夫妻分在两地工作是常有的事)而感情破裂。9 q, Z  z) i7 g/ y! m+ `, e/ I
& @( e: t, b: l1 W  k$ }
  田家英一口答应了。后来,他俩果真都信守这三条——他俩的“夫妻公约”。& s4 z$ V6 e' ?. L7 J7 l

" p! S0 V' w3 M" W. O- m' N0 `  如此简单的婚礼,没有任何排场,没有金钱和美貌的交易,有的是赤诚、真正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不是“飞鸽牌”,而是“永久牌”。董边对刘成智也不介意,曾与田家英一起去看望她——她在枣园医务室工作。9 L# q! }  v' v
/ t; e4 Z- i- h  K+ O: o3 ?7 T4 r
  结婚之后,董边头一回使用“夫妻公约”所“赋予”的权力,即第二条,“两个人的事,由女方做主”。# P5 _+ {/ s' M* Y: R; c

( n& G5 o) F, M" T# d: Z  那是因为董边怀孕了,“由女方做主”,董边不要这个孩子。虽说对于他和她,都是第一个孩子,可是在战争年月,只有首长及烈士的孩子才可能由保育员带养。通常,女同志生孩子,组织上就让她不工作,在家带孩子。董边不愿意放弃工作,决计不要孩子。田家英虽然心中很想要个孩子,但还是服从“约法三章”。
7 ^' Z9 ~/ d2 Z3 Q: r2 S$ P8 ^+ Y2 \; u0 @! E
  1944年6月,临产的董边住进中央医院。跟她住在一起的一个产妇,是枣园乡西沟村村长的媳妇,叫吴桂花。吴桂花已经生了四个孩子,都没有成活。这一回生第五胎,生下来又死了,吴桂花正哭哭啼啼。
7 [& D) o: r7 C) k. F2 \. M( S5 Q# V0 c; j4 F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17044.html
" A- A. ]0 B, I8 o/ D6 i; \2 n2 _- \' L  n: D( {
董边决定把小孩送给吴桂花,对她说:“不管我生下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给你!”# H- k: J( D: R: M4 g! `) J
" [/ q0 ?8 ?# ]
  “给我了?!”吴桂花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 M! B* \9 O9 G( I9 N0 C) `' P: p! N( x2 h5 o( D5 i
  “一言为定!”董边用很坚决的口气说道。! b0 k1 W- \" i$ E: ?7 o

1 j0 \" I, w9 {6 x% v. x  没一会儿,吴桂花的丈夫来了。她的丈夫一听,自然喜出望外。不过,他还是有点顾虑,问董边道:“你真的不要孩子?孩子长大了,你也不要?”
$ z' Y; e: Y! d: A# j
1 l: W* U# j4 W7 n8 o2 l: C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董边说道,“我可以写一张永远不要这个孩子的字据给你们。”
0 Q( H3 [! b, _2 P! q) O* K) K- e# m  c' e0 N2 Q
  这下子,吴桂花和她的丈夫相信了这位女干部说的是真话。! w! e& I1 F' s1 Q& s- q
1 A, e' L/ I& y& U/ C- Y7 a. }
  董边分娩了,生下一个胖小子——她的母亲因为只生女孩、没生男孩,一辈子受气;她自己也因为是个女孩,一生下来差点被剥夺生的权利。然而,如今她生下了男孩,只看了一眼,连奶都未喂一口,就送人了!田家英来了,也只看了一眼孩子。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们哪有一个安定的小窝?哪有精力照料孩子?
; d' r6 i* h8 a$ h1 s" U, O$ W- V* g% u0 y
  董边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她完全遵从她的诺言,没有再向那个老乡要回自己的孩子。不过,作为母亲,她总牵挂着儿子的命运。她自己去看儿子不方便。她曾托中央政治研究室同事褚太乙同志在下乡时去乡长家看望过,听说孩子长得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 a* g1 @  O1 T/ S1 J: F1 j
+ O! [- `1 F6 t( H  解放后,她从未去查找过那个孩子的下落。尽管要找的话,是不难找到的,因为孩子所在的那家有名有姓,地点也清清楚楚。但是她立过“永远不要”的字据,她说应当“取信于民”,永不反悔。  E2 i" A. C6 r' n  i1 ~
0 z1 W1 P: e3 Z$ J
  那些日子里,田家英从中央政治研究室调往中共中央宣传部,在胡乔木的领导下,他和曾彦修(笔名严秀)一起编写小学课本。
0 N: K0 b$ _5 B3 R1 z9 z: J, [/ w1 t# D1 }
  田家英成了延安的“秀才”。他为延安《解放日报》写了许多杂文。他的杂文确实“杂”,古今中外,广征博引,反映出作者是一位道地的“杂家”,有着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的广博知识。
# C% f- p8 l; t8 Q3 w! s+ S3 \! ~$ c+ v
  他和董边在努力地工作着,“一切为了进步”!6 L: e5 a$ p" X3 y+ L9 A
/ V+ k! b$ g# j9 k2 |
  自从和董边结婚之后,田家英便戒烟了。因为董边闻不得烟味儿,怕抽烟引发她的哮喘病,田家英“告别”了香烟。只是喝酒无碍于妻子的哮喘病,他仍喜欢喝两盅。
8 S7 v- M# n6 v$ V: y/ ~* x9 c# a1 N, A
  不过,在生了孩子之后,身体虚弱,董边的哮喘病还是发作了。延安缺医少药,董边一病就病了半年多。
. _/ V0 G) W  e" c$ b3 j* P; h  }7 Y
  董边病好以后,也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9 t, d- s, k  A+ K6 d: y6 A9 `( ]/ ~7 n# r% K) b4 f. l2 R$ p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结束。延安处于兴奋之中,大批干部离开延安,去开辟新的红色区。- e2 w% k2 E* |5 p: U# Y( J1 c

% F- e2 g* ~. i  董边跟田家英商量,报名到前线去。董边给蔡畅大姐写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决心。第二天,蔡大姐就复信同意。于是,董边告别了田家英,融入了那支浩浩荡荡开赴前线的队伍。
& t0 O5 H9 m" s9 s9 y: v# L( l* u
) i7 v- ]3 {3 J- x, B  不料,这一别,竟三年未见面。6 P+ o# s' t3 j- o
, j" T: W% G0 u% j$ b
  董边来到冀东,活跃于京、津、唐三角地区。她在那里参加“清匪反霸”、“复查土改”工作,担任党的区委书记。
! L# F3 H0 `6 {2 T0 V- P
, v. @- ~1 |3 I2 L7 F  田家英仍留在延安工作。夫妻间,远山阻隔,消息杳无。冀东和延安之间,隔着一大片国民党统治区,邮路阻断。偶尔,有人前往延安开会,才能捎上一封信。三年之中,只通过两三回信。* \( a0 P" V. \: d" V; j
' n' e8 T3 f; R+ e4 d3 R2 N6 e, [
  一天,田家英正在给理发员们上课,忽听得窗外喊:“田老师,信!”* V9 c9 p9 C7 ]- e  u% d
2 ?: v& B* m4 D' h" e3 a' j$ q
  田家英一看信封上是董边的笔迹,真是“家书抵万金”,顿时泪水模糊了眼眶。他是一个感情容易冲动的人,喜怒哀乐马上“显影”。可是,学生们傻眼啦,怎么老师连信都没拆,光看到个信封,就如此激动?# M/ j4 N: v5 G% M1 b2 ]1 ]

, b) ]; Q. N- k  “今天不上课了!我没办法上课啦!”田家英对学生们说道:“明天,我一定给大家补上。好,下课!”1 J/ N& k1 {  H+ `/ w# g
1 o5 x7 f$ p) W- y7 d* O- Q) Q
  这件事在延安传为笑谈。就连董边对我重忆此事,也笑得前仰后合。
$ f( {4 @3 k5 w! Y, |4 O- ^- B4 v& t; L3 P+ y4 ~
  三年别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论田家英还是董边,都恪守“约法三章”中的第三章:“不能因日后分开工作而感情破裂。”0 f6 e" b; P. @) d/ a$ z

; p! R. b. N( B6 H$ B; K  在那些日子里,田家英曾到晋绥解放区静乐县参加土改工作团。他在汾河流域一个很偏僻的村子里,住了半年。后来,他又到了晋察冀解放区。每到夜晚,土改中那些火热的场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翻腾着。他居然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反映土改运动的长诗《不吞儿》。如他在《〈不吞儿〉校后记》中所言:) j8 L" |3 o0 e) h
" ~$ j1 a# |6 e& D
  “每天夜里在煤油灯下,写四五十行,二十来天的时间,居然写成了这‘上部’和‘下部’的三节……”% ^1 F% a! B* L1 S! s& ~

. s1 @0 j9 [! |  他的这首长诗,带有浓烈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色彩和乡土气息,受到了诗人萧三的赞许。他爱诗——这后来又成了他和毛泽东的共同点。6 v. A! }! _, Y! C- ^* x0 D8 W; m6 \
/ k  U2 J* w& ?2 S3 v6 T' [7 U
  1948年,已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5月,中共中央移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田家英也随中央到了那里。6 n6 y3 U! K. ]9 {  l3 Y# R7 n

1 _$ w& I! o+ C$ H5 L  1948年12月,有一批在东北工作的干部要前往西柏坡,路过冀东。组织上考虑到董边和田家英已三年未见,让她搭上大卡车,和那批干部一起前往西柏坡。2 ~$ z/ R( R( N/ ?' A  u0 N

% F& ^3 N& [' j4 Q/ a' |  她兴冲冲来到了平山县西柏坡,以为能够见到久别的丈夫。可是,田家英竟不在那里——他到东北去了!
7 @' Z8 W; \/ E  e. [% s' w# i  N; D/ }- V+ o
  董边被安排在东柏坡住下来。她的住处离陈伯达住处很近。她听说,陈伯达已“换”了“两任”夫人,正在物色“第三任”夫人:他和诸有仁离异之后,与余文菲结合。此时,又与余文菲离异了……董边和诸有仁、余文菲都认识,对于陈伯达喜新厌旧的生活作风很看不惯。4 Y0 z% f, i: w/ Z7 e
$ i/ ?$ K2 I3 J" M  j/ d
  到了东柏坡之后,邓颖超大姐把董边安排到中央妇委工作。当时,正忙于筹备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董边参加了编书小组编了十二本书。从此,董边一直做妇女工作。
+ f3 T4 t' E; B6 x
5 i- M4 W5 y; P8 m9 r  大约过了半个月的样子,一天,两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一起走入董边所住的院子里。前边的一个见到董边,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喊了一声:“师娘好!”
  J7 X; f' w* A" w/ w1 r' ?& X$ g) Y9 G  O1 k, P( i. n1 v
  董边从未有过“师娘”的称呼,顿时涨红了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1 {. g; W, I% m0 f1 e
7 {- I# ?0 E2 P
  见到后面那位在哈哈大笑,才明白了几分——后面那位正是田家英!
- x9 m- g- L' H3 x3 Q% D0 V) f2 r9 G% S& \1 {5 I% A
  经田家英解释原委,董边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田家英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是担任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教师,后来成为毛泽东的秘书。刚才向董边鞠躬的,便是毛岸英。. q9 g8 `8 w1 x3 G8 r

, ?9 m9 T, V0 f, z  毛岸英是在1936年经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安排,送到苏联学习的,直到1946年才回国。由于在苏联多年,他连汉语都讲不好。毛泽东请一位教师来教毛岸英,教语文、教历史。他选中了田家英。从此,田家英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
: E2 V. m6 v+ n+ \: @/ a# o& P  g. y6 J. ^* D5 q
  田家英最初引起毛泽东的注意,是在1942年1月8日。那天,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毛泽东读后,颇为赞赏。虽说那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杂文,但是可看出作者的文史功底和敏锐的思想。
7 ?  A3 b" e/ x( t1 Y& U4 ?( Y/ C" j, I- Z2 K
  侯方域是明末的“四公子”之一,入清后参加河南乡试,中副榜,曾向清总督出谋献策。田家英对于这个“生长在离乱年间的书生”,作了精辟的剖析。他写道:
( Y8 H5 ]8 d  S( B0 Q
5 @, {' \* Y  B- O  “两年前读过侯方域文集,留下的印象是:太悲凉了。至今未忘的句子‘烟雨南陵独回首,愁绝烽火搔二毛’,就是清晰地刻画出书生遭变,恣睢辛苦,那种愤懑抑郁,对故国哀思的心情。  `$ b* _3 T4 y7 E5 G& q
* r& c8 R, |; c5 N8 [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17048.html( k: J- f3 m  U

' a' q9 F7 Y0 z( K7 ?/ c“一个人,身经巨变,感慨自然会多的,不过也要这人还有血性、热情、不作‘摇身一变’才行,不然,便会三翻四覆,前后矛盾。比如侯方域吧,‘烟雨南陵独回首’,真有点‘侧身回顾不忘故国者能有几人’的口气。然而曾几何时,这位复社台柱,前明公子,已经出来应大清的顺天乡试,投身新朝廷了。这里自然我们不能苛责他的,‘普天之下’此时已是‘莫非’大清的‘王土’,这种人也就不能指为汉奸。况且过去的奴才已经成为奴隶,向上爬去原系此辈常性,也就不免会企望龙门一跳,跃为新主子的奴才。‘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近几年来我们不是看得很多:写过斗争,颂过光明,而现也正在领饷做事,倒置是非的作家们的嘴脸。”" l' J+ E; B7 l9 l+ V) Y0 G& I
5 a$ L1 p# _6 n" f  S  j/ K+ F
  文笔如此老辣深沉,而作者竟然只有二十岁!当毛泽东听说作者田家英的大概情况之后,在他的大脑的记忆仓库里,也就留下“田家英”三个字了。- w) ]# ?+ D% ]1 C0 J

( [1 ?7 P' ^7 }+ ]+ F: |$ T4 L7 t  此后,毛泽东注意起这个“少壮派”来。当需要一位教师教毛岸英时,毛泽东想起了田家英——田家英熟悉文史,年纪又与毛岸英相仿,请他教语文、历史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4 t1 n7 e5 S( W1 t% Z
9 m* o, g" E: o* I/ v% K0 c; R7 l
  就这样,毛岸英的同龄人——田家英,成了毛岸英的老师。田家英兢兢业业完成毛泽东交给他的任务。他选用鲁迅的著作作为毛岸英的语文课本。至于历史常识,则是他凭借自己“肚皮”里的学问讲给毛岸英听。他很认真地备课,很认真地教——虽然只有一个学生。
+ b  Z0 h  O) c5 z  p  p
* ^1 m  H6 V) W0 _  毛岸英非常喜欢他的老师。这两“英”简直如影随形,平时一起出去,一起散步,一起聊天,甚至连上厕所也一起去!师生如同兄弟。正因为这样,当田家英从东北一回到西柏坡,听说董边在东柏坡,急急赶去,毛岸英也随他一起去看董边。
  Q5 H+ k6 m8 }5 K7 @& ]5 \/ d6 o* O. ^1 {
  西柏坡和东柏坡相隔不过半里地。当天晚上,董边搬到西柏坡田家英那里住。阔别三个春秋,夫妻这才有时间互道别后情形。
9 I* J. v* `9 z2 Z' q; \, J+ y" I1 B4 a! K$ ]- c
  田家英告诉董边,自从担任毛岸英的老师之后,跟毛泽东主席的接触也就日渐增多。那时候,正处于历史性胜利的前夜,毛泽东主席的工作变得异常繁忙,秘书工作也明显加重了。当时担任毛泽东的秘书的陈伯达、胡乔木忙不过来,需要增加新的秘书。胡乔木向毛泽东主席推荐了田家英,一则田家英工作认真细致,颇有才华,二则只有二十六岁,是“壮劳力”。
1 u0 ?& e3 O- t2 w* f3 ^6 t
! T7 j2 p& z+ w  胡乔木过去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与田家英共事,对田家英相当了解。他俩曾合写过《东北问题的真相》等文章。
; i  K$ {* d' D) i: _' }7 @( B; e8 p1 Z- t1 X
  于是,田家英应召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口授一段意思,要田家英当场拟一电文。6 {0 o& n, [. @/ @& q3 [
" R# q. R0 m+ O, [
  显然,这是一次特殊的“面试”。田家英一挥而就,毛泽东看后表示满意。
; y" ]# Q2 p/ X( f4 D% n- r3 S! a# }% F. M6 Z7 S
  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调他担任毛泽东的秘书。
* ]2 y8 P) @* V4 E/ ~; P
# p8 @/ y3 O6 i; u; g- X  田家英用六个字形容他最初的心态:“拘束”、“害怕”、“紧张”。他生怕自己难以胜任这一重要的工作。; s. H  }* s( c4 w3 U/ N

0 R% S$ |) ?, v6 B' w, M  他向胡乔木请教,向萧三请教。他们告诉田家英,要做好毛泽东的秘书,最根本的一条,是学好毛泽东著作,领会毛泽东思想。
- c! j' S5 C7 S
6 N! d) P# N2 M1 ?; }+ u0 x& Z" v" i6 }  田家英拿出一本本用土纸装订的本子给董边看,那上面分门别类抄录着毛泽东著作以及他的学习心得——他听从了胡乔木、萧三的意见,非常认真地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后来,中国青年出版社曾把田家英的学习笔记以《一个同志的读书笔记》为题,作为内部读物印过)。
5 ~7 }0 K1 U, B+ N  {* j) ~" b# B
* ?9 F6 @8 u+ B; Y, h  毛泽东还让田家英“实习”,派他前往东北调查工商业情况。田家英奉命经大连去东北。虽然他对经济问题并不在行,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毛泽东交给的任务。他刚从东北归来,此行就是他作为毛泽东秘书的第一次“实习。”/ x* Y' ?9 @$ j; M+ z- K7 y

; z, O( _% ]2 o& o) F* g" M  经过“面试”、经过“实习”,田家英从此正式担任毛泽东的秘书,达十八年之久。. u$ j" x. z) g
9 X9 Q% ?7 |+ [/ u5 D1 u1 j- a5 j! j
  就在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不久,田家英便接到一项重要任务:1949年1月31日,天未破晓,一架神秘的飞机降落在石家庄机场上。那是一架苏联军用飞机。从飞机上下来四位客人。在机场上等候的吉普车,载着客人直奔西柏坡。4 w2 U* x+ L( _! O; V+ [

5 _% A6 ^2 d1 M0 k0 N: e( l3 _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一起会见了客人。这位来自远方的贵客,便是米高扬。担任工作翻译的是师哲,生活翻译是毛岸英,而担任会谈记录的则是田家英。8 P# O7 Y1 I: {# S
8 R/ r5 s5 i- {
  田家英飞快地记录着,然后又连夜誊清,整理成会谈纪要,送呈毛泽东。田家英高效率而准确无误的记录,使毛泽东对这位新秘书感到满意。5 t# U* K( R8 z/ {, |/ i! l

" ]3 \% a2 u" ~" i6 F' @. Z  一个多月后——1949年3月23日,田家英随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朝北平进发。
1 K+ O. c$ e4 C; e$ U. W$ R8 Z0 a( _1 Q  R+ T3 O
  北平那时刚刚解放,城里还不安定,毛泽东住在西郊香山的双清别墅。田家英也住那里,而董边在城里工作。
$ F+ C% v* X2 n
+ F! N: K, _# I; G( D4 L  董边记得,那一阵子每个星期天她都赶往香山。" G- ]  ]# R4 |, J1 w
  G. n8 y% N' J  p% C+ x
  “来,董边,交给你任务。”每一回,田家英总是拿出一大堆信封,叫董边帮他写。
4 S$ ^; j. [( Y7 I7 y4 i9 U$ S3 y& a
4 |$ `4 ]. ~8 L  原来,群众给毛泽东写信,由田家英处理。每星期大约收到二三十封的样子(后来远远超过此数)。内中重要的群众来信,田家英挑选出来送给毛泽东批阅,其余的由他代拟回信。事务冗杂,他写好了回信,每星期天抓董边的“差”,要她用毛笔写信封上的地址、收信人姓名。
# U5 p+ |" N. h! [- c
; @/ s1 h/ b( b8 o$ k7 @. ]8 O  “阿,田家英,你的老婆成了你的秘书啦!”人们见了,都这么笑道。
) x- Y& F/ v/ E; C$ _; |
6 R  U5 M: m! D$ }/ L4 S) @5 \  董边还用两块白布缝了个信插,便于田家英把群众来信分门别类地插在上面。虽说已经进入大城市,他们还保持着当年延安窑洞里的办公风格。* G# T* \, V  ~' A
1 L1 B& U( ^+ s, C, Y; h7 z
  那时,他和她只有一只手表——那是田家英的一位同学到香港做地下工作,回北京时送他的。考虑到田家英更需要表,手表由他戴着。' I9 Y7 v) S( r/ C
  u# N: d8 i. s* z% d
  1950年,董边生了大女儿,田家英硬是把手表让给妻子,因为喂奶要定时,需要手表……. z! v' D2 I; m9 ^7 A) U4 `

& Z6 T6 n/ F7 |5 ^% o$ X  新中国呱呱坠地。新政府诞生伊始。毛泽东主席忙着颁发一张张委任状。: W- N+ ~3 G: f( q: p! [# F
; d2 r' X- j! G' K% ?0 Y! p
  为毛泽东主席掌印的,是他的秘书田家英。田家英因此博得了一个雅号,曰“掌玺大臣”——他手中的毛泽东印章,仿佛成了当年的“御玺”一般。/ S# m; R  ^" p" N1 }2 [( o/ M+ ^

* b% A% X* C# U# z. B8 y. \; v/ ~3 B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委任状,是权威性、历史性的证件。田家英“掌玺”,一丝不苟:每一个印,都横平竖直,落在正中,绝无半点歪斜;印油均匀,印章上的一笔一画都盖得一清二楚;盖毕,要等印油完全干燥,这才算完工。
( r, ~+ R4 y+ B! h& o, L$ d" [5 b5 C1 `9 r
  平日工作中很注意节俭的他,为毛泽东买印泥时,却不顾高价了。那天,他骑着自行车来到北京琉璃厂,对那里的印泥挑三剔四,直至寻到一盒货真价实的清朝皇宫用的八宝印泥,这才买下。这种印泥不仅色泽鲜红,有股麝香清香,而且可历经百年而不变色,配得上用于那一张张极为庄重的委任状。- L9 I1 R6 _3 y0 k4 b
3 o# v' r! e+ h& A
  毛泽东一见这盒高贵的印泥,果真非常喜欢。印泥保存在“掌玺大臣”手头,用了多年,从未加过印油,那印色依然鲜艳、纯红、均匀、细腻。
3 x6 u+ T! F; ]8 J; ^' W' ^
$ m9 s7 m, p# [2 D8 |* A$ q%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17051.html9 s( j& t6 W" M# [  K, ^. ?
( N5 U( A; e6 e3 i  H( z+ H7 e& A( i) |
董边拿出一本亲手剪裁、装订的田家英印谱——这位“掌玺大臣”自己的印章。
% }$ C. D3 @  [! ~1 \# n' B! F2 V$ F/ o- K! X
  我翻阅着印谱。这是田家英品格的缩影,是他的座右铭的汇集。
% ^$ q/ |; ]4 s% b- F$ p: ~9 g& S9 K' {5 F0 S, Z4 l4 l! Z2 X
  有十几个印章,都刻着“小莽苍苍斋”字样。我不解其意。经董边解释,我才明白:“家英崇拜谭嗣同。谭嗣同的书斋叫‘莽苍苍斋’。他步谭嗣同的‘后尘’,把自己的书斋叫做‘小莽苍苍斋’。谭嗣同的‘莽苍苍’的原意是博大宽宏。”0 M4 j! ?+ U. ^) ?
6 w7 |0 t7 s  |' h7 B7 d3 v$ w1 ?
  在田家英的藏书上,都盖着“小莽苍苍斋”印章。他买了字、画,也盖上“小莽苍苍斋”印章。难怪,他的“斋章”多达十几个。
& D5 [# B/ g3 x( z* A* `
8 G1 I" O# l+ ^' k  “另一个受家英崇拜的人,是林则徐。谭嗣同和林则徐都是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气贯长虹、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家英敬佩他们。这是刻着林则徐诗句的印章。”董边指着另一页,向我说明道。1 [: }* W9 F4 b; g) |8 I

7 Y! U% l! Z4 b& y# `  i( j  那一页印章,刻着两句诗:% x% S+ E: i5 F/ S% D" w7 A

8 ]0 s9 S2 m0 h  苟利国家生死以,. z* S: F) T* N/ f2 j/ `3 e

2 n5 t2 ]4 i; r( j* b  岂因祸福避趋之。
+ ]6 y1 h! y6 d  q% w3 d8 v/ i) N9 p7 N8 t  ~+ h- n# O( T- s
  那是1850年,林则徐在病中奉诏南征。这位钦差大臣在广东潮州病危时,仍执意征战,哼出了这两句诗。田家英请人篆刻这两句诗,用以激励自己。2 w( z: A" A6 p

! \9 W& t; j, y7 _5 }4 z$ Q  在印谱中,有用田家英自己拟的格言刻成的印章:  N+ e7 a" q6 c! p& Z$ z( B( U
5 h% e8 r% g, {" ~% T$ x
  “理必归于马列,文必切于时弊”。( g# d- @, g$ R3 x' ?

4 D$ O2 R7 `. p; G5 ?% |% x  此外,还有:“实事求是”、“忘我”。7 R; W0 U/ Q$ l) z" t4 z" B. n

# M" t+ q- ?  ~  在“忘我”之侧,盖着“无我有为斋印”。那“无我有为斋”,是田家英的又一“斋名”。
, i( `6 u  B3 Q, ^* D, A* e  e% g; b* E! N( s1 J1 j& w+ J
  我看了田家英的许许多多格言印章,对其中一句“向上应无快活人”不解。* O; \. {. l/ ]7 \

8 O. M' G* R/ v$ j" m4 ]4 U% \  “他的意思是说,干事业的人没有多少时间去‘快活’——玩儿,娱乐。”董边解释道。" L( p+ X0 [6 ?5 Y( d, {5 n, N
. \5 g$ N; V8 f1 e
  “掌玺大臣”自己竟有那么多“玺”。透过这些印章上的一句句格言,可以窥见主人当年的内心世界,精神脊梁。哦,那是田家英的心声!
3 C1 `" Q: _3 m" ^4 O  j; j: N6 O1 K( X7 z+ P) h
  毛泽东不仅把大印交给田家英,而且把存折也交给田家英保管。毛泽东的稿费,由田家英存着。来了毛泽东的亲友,毛泽东就给田家英写条子,这个送二百元,那个送三百元,由田家英取出存折,勤务员王福瑞去银行取钱,然后交田家英送到毛泽东亲友手中。- @' d" S; I9 |' `5 V6 ^5 ^: A
5 I' [8 |8 a7 J1 r0 a$ a+ [
  解放初,田家英住在中南海静湖。董边在全国妇联工作,平常住在椿树胡同。那时,进出中南海很严格,要凭特殊的出入证方予放行。董边在星期六晚上才回中南海,在那里度过星期日。/ O7 j1 N0 U0 _3 m2 q$ c) [% ]

/ i1 p3 m! Z2 O8 U  田家英由于工作一丝不苟,受到毛泽东的器重,得到不断的提拔。他担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 F9 ^6 W$ C/ g  G8 M
- \% W6 _4 `* J: H; V0 z9 Z) k  由于田家英熟知毛泽东的著作,他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从选定文章,到写作注释,直至校对、印刷,不分巨细,他都一一去做,不差丝毫。他是《毛泽东选集》四卷九百八十七条注释的主编,他意识到,这不是一套普通的书,是一部影响亿万人民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是一部传世之作。7 h( i9 q! o: T. @
* [" f5 a# }" V' L9 c$ W
  在编辑委员会(田家英是其中一员)的努力之下,《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1951年10月12日出版,第二卷在1952年4月10日出版,第三卷在1953年4月10日出版,第四卷在1960年9月29日出版。6 C+ H8 ]* f! z. u
* e% T3 o4 Q% ]$ `4 I$ H
  田家英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编辑工作。这本书虽然直至1977年4月15日才正式出版,但是实际上在1964年就已经编好,排出清样。
7 ~8 r! f  X6 q4 c1 v& H( X5 F
; \7 m7 k' V$ P$ u% M( D+ m  他作为毛泽东的助手,曾帮助编辑了那本在1955年曾轰动一时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 q* |+ O9 i( Q7 }$ }8 U( q* z$ x4 }* w, E2 o, ?; v
  他编辑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
& c: y) }/ F  \$ p2 M; a$ s- j  D6 Y$ ?+ o* C
  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步上主席台。毛泽东从衣袋里掏出开幕词,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 x: t+ M, j) ^, f" }( S+ e$ i" H! O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 @) \! V" m! ^* M* z

) ^" ]! z5 K, _  毛泽东的开幕词很短,不过两千多字。根据当时记录,毛泽东致开幕词时,曾被三十四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其中有五次是“长时间的热烈鼓掌”,足见开幕词在代表心中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开幕词中的“华彩段落”,被人们作为“毛泽东格言”,反复引用:9 ?9 h6 X$ i* d

$ H- c1 H: [2 {1 L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S4 _7 q) {9 m6 Q

# R& i( F* o& ?' O; z2 n* g  谁都以为,这篇充满“毛泽东风格”的开幕词,当然出自毛泽东手笔。
6 ~. d" k) Q7 B" i
7 ~9 l8 p  S- G7 v, J: ]2 q  可是,当代表们赞许这篇开幕词时,毛泽东却坦诚地说道:“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是我的秘书。”
6 ~, D$ W$ t* }7 r" q5 A# G
2 Q( P" Z" E5 K  如果不是毛泽东说出“底细”,那开幕词完全是“毛派”笔调,谁也未曾想到是别人代笔。毛泽东是著作巨匠。毛泽东著作出自他的笔下。不过,在筹备中共“八大”的那些日子里,毛泽东事忙,委托陈伯达起草开幕词。9 Y- G+ T* m4 L$ |& T) y
; i) c( @* a9 A2 q
  “陈老夫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毛泽东一看,摇头了。
( x5 U( J5 ?; ^4 y3 o5 r, ?, o) s' {, S, k, u/ y, w4 Z0 z9 l
  可是,这时离开幕之日已经很近。4 F1 H4 I5 s5 T7 Q6 B7 q: ?) W1 [

9 u& ~; D) ?$ Q  “田家英,你来写吧。写得短些,有力些。”毛泽东把起草开幕词的任务,交给了田家英。
5 f, ]$ t- X% a6 ]. g
  ^) L5 g0 G  u+ }+ E3 P  ~* p4 ?1 w  田家英干了一个通宵,写出来了。4 j2 F  U6 Y6 u/ d! p+ C
$ U8 |! ]& O3 v$ e  W
  毛泽东一看,笑了。开幕词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个别处作了一些修改。毛泽东把改定的开幕词装进衣袋里,然后拍了拍衣袋说道:“开幕词落实了,我放心了!”2 ^3 r3 m7 x' V* W8 Z9 u% F7 x7 ?
* f* O5 f/ N3 K8 u" ^2 h3 X
  1963年,田家英在农村调查时,发觉农村干部文化水平有限,通读《毛泽东选集》四卷有困难。为此,他向中央建议,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他的建议被中央接受。为了适合一般干部学习的需要,《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在1964年6月出版了。另外,为了适合战士学习的需要,还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这两种选读本,实际上是毛泽东著作的通俗本、精华本。田家英的这一建议,为普及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
0 d4 t& Y+ W; y* F; l& V. S; [2 I6 k. P0 M9 d
  在1965年,田家英编辑了《毛泽东著作索引》一书。这本书便于人们查找毛泽东著作。
* x) p( @6 N" s! _. Y8 {: ?9 |
  a, |# N8 L- V7 z9 F, e  在各种各样的中央会议上,田家英还是一 位“记录大臣”。毛泽东在许多场合随口而讲的话,经田家英记录成文字,整理成文章。例如,毛泽东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就是田家英记录、整理的。& X- j' a, _: N  |3 B
- z" V% o& S% W. J
  田家英甚至还为毛泽东保管日记。& }% T. U0 p; {, T2 Q( X
# A- P" _1 ~2 [/ D
  毛泽东记日记,这是迄今为止所有关于毛泽东的文章中从未透露过的。董边曾见过毛泽东在1958年前后写的日记。
( G: D7 ?. f. K/ @
) p" i1 x) x* Q: u+ v, G1 ^  我请她详细回忆,据她说:) H# R. p2 q/ R7 b  Q7 h

9 o4 J) G. _! H2 r7 E  毛泽东不用市场上所售的那种日记本记日记。他的日记本与众不同,是用宣纸订成的,十六开,像线装书。
( M0 `) |$ n1 V& W) C/ O8 e; \! O
$ Q" r4 v- O8 Z1 z% }" j  毛泽东从来不用钢笔记日记。平日,秘书总是削好一大把铅笔,放在他的笔筒里。他的日记常用铅笔写,有时也用毛笔。
1 P  `  t! ~2 n+ `  j" m  Z
) q( K7 C' X+ d5 l+ c1 f2 U% d* i  毛泽东的日记本上没有任何横条、方格,一片白纸而已。毛泽东写的字很大,一页写不了多少字。3 Y+ }3 Q3 Y# y0 G
+ Q( Q& s. I; A/ t' ]+ O- J
  毛泽东的日记很简单,记述上山、游泳之类生活方面的事。他的日记不涉及政治,不写今天开什么会,做什么发言。2 _$ g7 S! Z. W( _/ P$ B

3 J5 X5 B5 a' q4 s$ \  毛泽东的日记从未公布过。随着时光的推移,世人有朝一日总会见到公开出版的别具一格的毛泽东日记。8 y: N0 n# x! h, |0 u$ H- O
: i5 i7 f) i! K4 s; M# }
http://lz.book.sohu.com/chapter-2170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8 05:57 , Processed in 0.1533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