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25|回复: 0

香港警方将重新上传官方六七暴动原版记录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7-1-17 2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南华早报》29日报道,今年9月中旬,香港警队修改有关六七暴动的官方描述,引起社会争议。近期,香港警队作出意外让步,重新上载有关1967暴动的官方记录。
一名消息人士向《南华早报》表示,最快本周五,被删除的暴动细节就会被重新上载到警队的档案网页上,而且为了让记录更加“完整”,警队还会上载更多细节。
这次“大转弯”是在周一警察历史纪录委员会的会议上决定的。
上载原版没有政治考虑
六七暴动发生于1967年5月,同年12月基本结束。彼时香港左派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利用一场劳资纠纷发动旨在推翻英国殖民地政府的行动。


六七暴动现场
在9月中的修改中,警队将“共产主义民兵”修改为“持枪分子”,并删除了一些事件的详细描述,比如左派暴徒威胁那些拒绝参加罢工的巴士和电车司机。
当时,香港警队被指处于政治原因试图“洗白”历史。警队称作出删改是因为网页空间不够,也被外界批评。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我们将上载原版)回应读者的诉求,这背后没有政治考虑。”
“我们认为今天的人不喜欢读长篇累牍的文章,但既然他们喜欢读完整版本,我们会重新上载。”
除了原版记录,警队中的女性的历史和香港警察学院历史也会被上载到网页上。
消息人士称:“我们希望让内容更好、更完整,这样人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警队的历史。”
据悉警察历史纪录委员会正在检视有关内容,最早或在1月1日将暴动原版记录和其他新资讯一并上载到网站。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者马嶽欢迎警队做法的大转变。
马嶽说,他不认为警队有强烈动机重写有关内容,“除了公众,我猜警队也受到老警员的压力,在暴动中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同袍。”
香港警察历史专家、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何家骐也欢迎警队的转变,称是“好的一步”,他同时呼吁警队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与学者合作。
何家骐说:“委员会成员全部都是警员,他们有自己阐释历史的方法。学者参与记录历史会增加客观性。”
退休警员Brain Coak的一名朋友在六七暴动期间一次发生在铜锣湾的炸弹袭击中丧生。Coak同意何家骐的看法。
他说:“应该写出完整版本,但不是由现任警员来写,他们没有足够的技巧和经验来做这件事。应该由专业的历史学者来整理。”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涂谨申是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成员。他也欢迎警队转变。涂谨申说,警队必须尊重历史,以赢得社会尊重。
今年9月,除了引起公众争议,有部分资深警员也对警队删除暴动记录的做法感到忧虑。
在伦敦的皇家香港警察协会、曾经参与处理暴动的许多退休警员也批评警队9月删改六七暴动历史记录。
当时,警队将警队历史中“现代时期1945-67”的中英文版都作出修改,被网民发现。有关改动包括,原本说“大批暴徒挥舞着毛语录、喊着口号,在总督府示威”的内容,被改成“大批暴徒在总督府示威”。
香港警署署长卢伟聪较早前曾表示,网站的内容要删减,让有关历史内容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那次删改让原本1221字的内容被减到1110字。
“共产主义民兵”改为“内地枪手”
到底香港警务处对哪些内容进行了删改?
新版本中,“警队历史”中有关六七暴动的描述被删改,暴徒“挥动毛语录”“成立斗争委员会”等内容被删去,支持动乱的富商被形容为“红色肥猫”的内容亦然。
香港警方指有关变动并无政治意图,警队正在制作含有更全面历史资讯的“原汁原味”香港警队历史网站。
对照新版本和去年6月的启用的版本,警队对于1945到1967年间香港历史的官方表态如今被删去。
其中一个段落,本是描述天星小轮加价事件引发示威暴动的,现在内容被删掉一半。被删掉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描述参加暴动的人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向港督官邸游行。
有关暴动期间,公众受到袭击,以及本地“红色精英”的行动的描述,也被删去。
在描述5名警员被杀死、9名警员受伤的事件中,施害者的身份也从“共产主义民兵”,改成“内地枪手”。这次警员死伤事件被认为是六七暴动中最严重的事件。
被删除的内容中最大的一段,大致内容是:巴士和电车司机如果上班的话,会受到威胁,有时甚至会被袭击。左派学校的课室里有人制造炸弹,之后被随意地放在街上。斗争委员会成立,策划与政府展开斗争,但委员会的领袖没有人到内地参加全国性的运动,而那些支持暴动的商人,那些“红色肥猫”,则将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和英国的大学。
一名参加过镇压六七暴动的前高级警司James Elms向《南华早报》表示,这些改动并无必要。将共产主义民兵改成内地枪手,冲淡一宗政治推动的事件中的政治角色,其实就是在篡改事实。
James Elms说:“如果他们想将争议和讨论最小化的话,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者马岳向本报表示,问题是,为什么警队管理层认为过去的叙述有问题呢? “以前,他们不会回避这件事,现在,政治正确可能是首要考虑。”
警务处长卢伟聪今天回应事件称,警队一直有定期更新网页,又强调是次更新没有政治目的,只希望令内容更精简,符合现代人“看资讯要快”的需求,可短时间看到网站资讯。
卢伟聪解释,原本讲警队历史的网页版面太长,担心市民没有兴趣看完,所以要精简。
他表示,市民不用担心一些资讯会消失,因为警方现时正制作另一个更全面的警队历史资料,完成后会将连结放到网上,市民看完精简版后,可以点入连结看完整版, “连结后可以看到'原汁原味',整个警队的历史”。
对于以别的词语代替原本用字是否有政治考量,卢伟聪强调是次更改没有政治目的。
翻页查看目前香港警务处官网“警队历史”一栏“现代警队的雏型 1945-67”
一九四五年,警队队伍需要重整。从赤柱集中营释放出来的200名外籍人员身体极度虚弱。离开集中营后,很多人返回原来的警署工作,致力确保香港在和平中重归英国统治。后来,大部分人获给予病假,并遣送返国;很多人亦离开香港。日治期间留在中国的华籍警员及警长纷纷回港报到。有些人员在沦陷时期仍遵从训令继续穿着制服。警队指挥官给予他们这样的指示,是相信香港警察较其他可能会被日本军政府征召的人更适合执行巡逻工作。
这些核心份子便是成立一支新警队的基础。在一九四六年,麦景陶出任警务处处长,对香港市民来说,这是莫大的福祉。麦景陶接管的警队百废待兴,设备不是散失便是遭掠走,警署大多受到破坏,而人手亦不足2,000人。麦景陶曾任职爱尔兰及马来西亚警队,来港前是新加坡警务处处长,战时曾被囚于该地的集中营。他是一个坚毅不屈、绝不妥协的人,也是警务工作的专才。
他首先关注到下属的生活。薪酬低得可耻。房屋供应因难民涌入及战火蹂躝而极度短缺。因此,麦景陶向港府争取增加各级警务人员的薪金及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香港正处于艰难时期。大量居民及难民从边境涌入。狭窄的街头满布小贩,为数达45,000人之多,劫匪得手后可即时找到档位小贩接赃。在日治期间,三合会乘机活跃,明目张胆地经营毒品买卖、淫业及赌窟,看似无法无天。
正当麦景陶策划的长远改革成效日显之际,中国国内的动荡却再次将香港卷入漩涡之中。军器厂街的新警察总部正在兴建中,应征加入警队的人数以千计,当中很多是退役外籍军人或其他殖民地警队的老手,士气十分高昂。其后,中国内战进入最激烈的状态,掀起另一次难民潮,难民或从深圳河涌入,或乘坐挤迫的船只由上海等港口而来。难民当中有些是久历战争的国民党军人,他们战败后怀着悲愤及报复的心理,而且藏有枪械,是非常危险的人物。有警员被伏击及杀害,佩枪被夺;绑架案无日无之,暴力事件更是多不胜数。
香港陷入紧张的局势。沿边境兴建了一座座警岗,四十年后人们仍称这些警岗为“麦景陶教堂”。从这些战略上的有利位置,警队人员可俯瞰在隔一条小河的对岸上,共产党军人如何接管关卡。
麦景陶处长为警队奠下稳固的基础,使警队经得起时间考验。他令人敬畏、强而有力的性格,令散沙似的警队变得有效和稳定。他促成的警队变革正合时宜,让警队有能力应付日后的天灾人祸。
寮屋如雨后春笋在每一寸土地上出现,数以万计的人成为寮屋居民。一九五三年的圣诞日,一间寮屋失火,火乘风势迅速蔓延整个杂乱无章的寮屋区。到了翌晨,已有58,000人痛失家园。警方为灾民登记,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灾难的苦痛。这场火灾,却带出了世上最成功的公屋政策,现时半数香港人居住的设计优良的安乐窝,正是这套政策的成果。
早期的徙置大厦由于赶工兴建用以提供最基本的居所,所以只是简陋的混凝土建筑物,居民大多是从中国来的新移民,而且很多是战败的国民党的拥护者。在一九五六年十月十日国民党双十节,一名徙置事务处职员企图撕下一张政治海报时受到强硬抗议,结果演变成为一场令人震惊的暴乱,越境而来的宿怨以浴血香港街头告终。黑帮和暴徒带领不良份子趁火打劫,到处抢掠及引发骚乱。这次暴动,带来一个值得赞许的结果,就是直接促使当局成立日后演变为警察机动部队的一支特遣部队。
这支部队的价值在十年后得到证实。当时有一个人单独示威抗议天星小轮加价伍仙,这宗不寻常事件触发了一场席卷整个九龙的暴动。在四晚的暴乱中,超过1,465人被拘捕,在示威抗议过后,他们故意制造骚乱,作为有组织抢掠的掩护。
这场混乱不过是翌年春天一场风暴的序幕。不久,动荡的中国政局辗转影响香港。由于被言论煽动及对民族主义存有误解,大批暴徒游行往港督府,警员严阵以待。虽遭群众辱骂、吐唾沫,甚至被掷硫酸,然他们仍紧守岗位,坚定不移。一九六七年五月初,示威减少,暴徒取而代之在街上随处放置自制炸弹,与政府对抗。
在发放催泪弹以对付恐怖浪潮的过程中,警队人员始终忠诚地紧守岗位,毫不畏缩。市民亦对警队表示支持,与警队团结一致,誓保社会安全,最终令这股狂潮逐渐减退。
但更不幸的事接踵而至:内地枪手从沙头角边境开火,五名警员中弹身亡,另有九名警员受伤,还有在街上拆弹时殉职的拆弹人员。放炸弹的行径引起市民公愤,尤其当一对年龄分别为七岁和两岁的姊弟在北角寓所外玩耍时被炸死,民愤更甚。
中国亦注意到香港日趋恶化的局面。广州出现了大字报,指滋事者为使北京尴尬而制造事端。到了九月,情况开始平静,南华早报啧啧称奇地报道,用了“香港免受炸弹滋扰一日”的标题。不过,整个市面在多个月后才回复正常。
一九六九年四月,男女警务人员获得一项殊荣,而香港警队获英女皇赐赠“皇家”荣衔,而雅丽珊郡主亦出任正规警队和辅警的荣誉总监。
参考书目:
Kevin Sinclair (1983). Asia’s Finest -An illustrated account of the Royal Hong Kong Police. Hong Kong: Unicorn Books Limited, p.8 - 9, p.60 - 86.
冼乐嘉:《皇家香港警察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 (1844-1994)》;香港:皇家香港警察队警察公共关系科;1994年;页10 – 15。
何家骐、朱耀光:《香港警察:历史见证与执法生涯》;香港:三联书店;2011年;页162-186。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12_30_346414_s.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6 20:48 , Processed in 0.1064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