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3|回复: 0

從擁毛到反毛 紅衛兵宋永毅一生的反思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6-5-18 02: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陸文革專題之13(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6日電)「一個人在30歲以前不相信社會主義,是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相信社會主義,是沒有大腦。」文革親歷者宋永毅非常認同這段話。只是,這一切不到30歲就已經發生。



宋永毅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擔任教授職,花費多年心力籌建「中國當代政治史資料庫」,內容包含文革、反右、大躍進及1950年代中期政治運動4個資料庫,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學術圖書館購買使用。


他曾是紅衛兵,後來成了一名文革研究者,一生中因文革坐了兩次牢。「我們這一代人,不少人是從毛澤東的擁護者,變成反對派。」


50年前,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剛開始,當時16歲的宋永毅是上海中學的學生。這是上海最好的中學,學校裡有許多高幹子弟,也有許多會讀書、成績好的平民學生,宋永毅就是後者。



出身不好的階級敵人


宋永毅的出身並不好,因為父親是一家小百貨公司的經理,所以是「資方代理人」。


他的成績遠比班上的高幹子弟強,但在文革初期「血統論」高漲下,出身不好的宋永毅成了「階級敵人」。後來毛澤東透過中央文革組織反對「血統論」,讓宋永毅更擁護毛澤東,而且也成了一名造反派紅衛兵,反擊當初的壓迫者。


「我們當時真心相信毛澤東要搞巴黎公社,實施全面選舉,政府人員的工資不會高過工人。」宋永毅向中央社記者說一開始支持文革的心情。後來他明白,中共無論是黨章還是文革的主張,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其實這些根本是不可能的烏托邦。


1871年由法國工人主導的「巴黎公社」僅存在72天,但全然公平民主的理想,卻在許多年輕人的心中燃燒。


文革綱領性文件「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中,提到要「群眾自己解放自己」、「把束縛群眾手腳的舊機構、舊紀律、舊制度打亂」,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巴黎公社直接選舉、直接參與的經驗得到了高度評價和廣泛宣傳。


但是,毛澤東出爾反爾,自己推翻了選舉承諾,而且個人崇拜越來越強。宋永毅對文革的理想因此開始有了些懷疑。



宋永毅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雙親在他年紀還小時就過世,中學又住校,因為不太有人管,所以在文革中就很投入。


儘管學校已經停課,但是他和同學爬牆進圖書館看書,反正時間很多。一些幹部子女的同學,也會從家裡拿來當時只有高級幹部能看的書,就是在接觸這些書籍的過程中,讓他逐漸改變對文革的看法。


「新階級」、「第三帝國興亡史」、「赫魯雪夫主義」這些書對他產生很大的思想衝擊,尤其是「第三帝國興亡史」,讓他看到納粹、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相似之處,對他原本接受的理念有完全摧毀性的效果。


文革時期官方禁了很多書,但中共不可能禁止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喜歡從書中尋找答案的宋永毅,讀了馬列原版著作後更是看穿「毛澤東實行的不是馬列主義」。


兩次牢獄之災


個人入獄的經歷,則讓宋永毅對文革徹底否定。


1971年,他因為和同學共組地下讀書會,議論毛澤東在指導文革中的一些錯誤,被打成反革命小集團關押,直到1976年文革結束後放出。


1999年,他回大陸收集紅衛兵小報,作為「文革資料庫」的一部分,結果中共以非法獲取「國家機密」和「不准出境的文件」罪名,將他關押了半年,並將資料沒收。這是第二次因為文革而坐牢。他的被捕引起美國國會關切,2000年被釋放返美。


走過大半生,宋永毅認為,文革是中國注定會有的一場劫難,因為中共1949年建政以後發動了一系列政治運動,促使極左路線大爆發,這種情況下文革難以避免。



在他看來,文革最大的「過」是造成了經濟崩潰、社會道德倒退以及人權大災難;若要說有什麼「功」,就是經此10年,知道這條路行不通,然後才有改革開放,「講起來,中國的進步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許多人關心,文革有沒有可能捲土重來?宋永毅說,完全一樣的歷史不可能重覆。


即使外媒如時代雜誌、經濟學人雜誌等稱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習皇帝」,表示要小心其個人崇拜,但宋永毅認為,文革需要毛澤東這樣魅力型的領袖,何況當時毛澤東個人獨裁的成功,是前後兩名「二把手」劉少奇及林彪幫助他,現在中共政壇並沒有這樣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國不可能再發生一次文革。


但是,「中國共產黨的存在就是文革最大的社會基礎」,「只要天安門還掛著毛澤東的像,文革就不會完全斷絕。」歷史的回潮,或說某種程度的重覆,他認為還是有可能的。1050516


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 ... st_39.html?spref=t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23:16 , Processed in 0.0432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