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05|回复: 0

王辉:“居津而津”的美国小夫妻周杰荣夫妇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6-5-15 06: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夏,一位美国年轻学人周杰荣(英文名为JEREMYBROWN)登门来访。他操着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说,他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周喜瑞(JOSEPHESHERICK)教授的博士生,正作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访问学者来天津作研究。周喜瑞是我的老朋友,是研究中国历史颇有建树的美国专家。


周杰荣这次来访,不是一般性看望,而是进行调研。他已去天津宝坻区小靳庄进行调查。20世纪70年代中期,小靳庄大队因办“政治夜校”成为江青的“点儿”而名噪于世,粉碎“四人帮”以后自然就销声匿迹了。我向周解释,自己对于小靳庄了解得并不细致。周说他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当年谁向江青推荐了小靳庄,涉及到两位市委领导人,其说不一,无法断定。我肯定地告诉了他究竟是哪一个,有根有据,使他的疑问迎刃而解。周这次来津三周后返美。


2004年10月,周杰荣作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偕夫人一起来津,租房子“落户”,要住一年。他是以天津作为一个“个案”,研究中国的城乡关系,以便撰写博士论文。因为他的“落户”,我们成了朋友,对他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周杰荣1976年生人,1999年毕业于美国刘易斯克拉克学院,在墨西哥一民间组织工作了一年,然后进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读博士,研读中国历史。他的汉语为什么这么好?原来他在刘易斯克拉克学院学习东亚研究和外语之前,先在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过四个月的汉语,后又在清华大学进修过一年汉语。


周杰荣的妻子中文名字叫文馨(英文名为LAURABENSON),真是名如其人,是个异常文静的女士。她与周系大学历史系同学,俩人同岁。他俩在8年前开始谈恋爱,6年前开始同居,半年前正式结婚。我对周说:“你们恋爱的时间可够长的了,你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中国不是有8年抗战嘛!”周笑说,他们结婚,双方父母都很高兴。周的父亲在他两岁时去世,母亲没有再婚,抚养他和一个妹妹长大成人。母亲现年57岁,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工作。



他们在天津社科院附近的复康花园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带家具的单元房,月租2700元。我问他比在美国的住房如何,他说比在美国的住房稍大一些,美国的房子每月要付1350美元(还贷款及物业费),30年可以还清贷款。我问他如果在美国租现在这样的住房需要多少租金,他说大约每月需要1200—1300美元,因为圣迭戈市的住房比较贵。我觉得他们在津的住房房租不便宜,可他们按美元折算,反而觉得很便宜了。他俩各自都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平时以车代步。


周杰荣夫妇每天早晨6点45分起床,在室内做体操,洗澡,吃早餐。早餐吃什么呢?煮麦片,加蜂蜜、葡萄干、杏仁、豆浆,还有烤面包。当今时代,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样化的。我天天喝牛奶,他们却从不喝牛奶。他们边吃早餐边上网看新闻。吃完早餐以后,周去天津市档案馆看建国初期的历史档案。上下午都在档案馆,5点半回家。回家前打电话问太太要采买什么东西,顺路捎回来。文馨每天学汉语,上午在家里复习功课,下午2—4点到南开大学学汉语,请了一位老师“单兵教练”。晚饭由文馨做,周负责刷锅洗碗。晚餐有时做意大利面条,有时做中国饭,炒菜、米饭、豆制品,因为文馨只吃素食。晚上有时看电视或听新闻广播,有时玩游戏机,有时看资料、写感受,每晚10点半至11点之间上床睡觉。在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平静如水。


我问他们在天津生活是否习惯,文馨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习——惯!”他们觉得中国的面包差一点,在起士林买的太甜,在家乐福买的不够脆。他们来津以后,我请他们吃过一次西餐。我问他们比美国的西餐如何,他们说还可以,有点像美国中部的菜,有点单调,味道不浓,奶多了一点。文馨前些天感冒,到一家大医院国际门诊部看医生,门诊费100元,验血25元,西药10元,中药80元。看来比一般人收费是高了许多,但他们按美元折算也不觉得太贵。



圣诞节一早他们就给在美国的亲人打电话问候。节前的一天中年,他们请我到百饺园吃饺子。圣诞节那天中午,周杰荣和档案馆的朋友一起聚餐庆贺,晚上请他们在天津结识的朋友来他家吃饭,然后赴京旅游……


前面说的都是生活,其实周杰荣对研究工作是十分投入的。他看了我写的关于天津小站“四清”的文章,很感兴趣。我想这是 40年前的老皇历了,且不说大洋彼岸的老外,就是对于我国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来说,也是很陌生的。万万没有想到,他竟“学以致用”了。他说:“我看到你参加‘四清’时与群众实行‘三同’,我天天在档案馆,也与那里的工作人员实行‘三同’了。天天中午花5块钱和他们一同用饭,中午一同打乒乓球,打扫卫生时和他们一同擦玻璃。与他们打成一片,有利于工作。”他看到我写的天津解放接管十区政府的回忆录时,认真研究了一番,问我文章中提到的“小农意识”如何理解……



《荀子·儒效》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多么需要这种“居楚而楚”的精神呀!周杰荣夫妇“居津而津”,使我这个在津门生活了七十余年的老人心折首肯。让我谨掬一瓣馨香,祝愿杰荣、文馨伉俪在津门度过他们人生中十分美好的一年!


http://doc.qkzz.net/article/1d8f ... -279b82e77c3d_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9:04 , Processed in 0.0339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