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91|回复: 0

周继能:广州的故事:“足下”的变迁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5-11-19 05: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50岁以上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儿时大都光脚板,无论男女。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穷,二个原因是大家都习惯了,穿上鞋子反而浑身不舒服。7 i. n0 ?' ~. q& f9 {5 F) i- ~
* ?! {# A, X3 c; f3 N% a+ }6 U

% R( I+ X7 G% m  g& E+ `
$ }, W" |& C8 M- q& h  K  C% k6 e6 T  S4 V
网易亚运报道 向今天50岁以上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打听一下:“你小时候有无赤脚上街的经历?”十之八九的回答都会是肯定的。那个年代,广州的孩子大都光脚板,无论男女。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穷,二个原因是大家都习惯了,穿上鞋子反而浑身不舒服。黑黝黝的一双双脚丫子在马路上穿行,成为广州街头一景。回到家中用手一搓,用水一冲,穿上木屐就可以上床。“无异味之穿鼻,无洗涮之劳形”,谁曰不爽。我的老师告诉我,华南师范学院内的大学生也是光脚的居多。人们只有在冬天极冷的天气下才会穿上鞋子,女孩子会穿布鞋,男孩子会穿“波鞋”(球鞋)。那个年代的胶鞋不防臭,班内多几个同学穿上波鞋而又未系紧鞋带,那么进课堂就如入鲍鱼之肆了。
' P7 c+ a9 Y9 @8 u2 J
: d6 D. d/ o0 K3 j& R
) x; V3 d) D; Y  |3 K  e只有北方藉的同学坚决不入乡随俗,那时每个班都有一些部队、机关的南下干部子女,他们大多穿上鞋子。有一位北方同学对我说:“我们北方人觉得光脚出门就等于光屁股上街一样难看。”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到了1966年10月底我随“红卫兵”大队伍到北京等候伟大领袖的接见,脚上的球鞋破得实在无法再穿了,于是往垃圾箱一扔,光着一双脚就上街去买鞋。一路上引来众多的“注目礼”,在商店内居然听到有人撇着京腔招呼同伴“哟,您瞧,光脚丫的!”引得旁边的人围观。未穿裤子而上街的感觉,这回算是体验到了。- y$ f$ W: a3 B( c3 c

2 N( G- F, N: G8 j2 a# _( g# O
1 [- _  g/ v) k天天穿上鞋子,已经是我22岁之后的事了。
3 J. f8 d- v3 _4 D; h
8 I: d  O* ?1 [+ Z& l2 ?# S! |3 s+ @& p- d' [- m5 K1 y3 V7 L6 b& Y6 `
随着“革命大串联”的铺开,北风南渐,广州的青少年也时兴穿鞋了。那时从北方传入一种松紧鞋,黑色灯芯绒面塑料底,俗称“捞鞋”。穿上这种鞋很轻快,如果再配上一套旧军装和军用书包,就成为那个年代的“时装模特”了。前两年听说农林下路王府井商店有这种鞋卖,“老夫聊发少年狂”赶紧去买对来穿,只觉得鞋底太硬鞋跟太薄,走起路来震得两耳发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感觉。
' O" d* A  u5 B$ Q4 I7 R! Y$ B; u( {  q$ \) M- _
* {4 x' c/ Q, ~6 n1 E
七十年代初,出现了塑料凉鞋,这种鞋适应广东湿热多雨的天气,一时大行其道。质量最好的要数部队的军用凉鞋,大包头,厚重结实,一般人无法得到。市面上只能买到等而下之的。塑料凉鞋有个毛病,各部位容易发生老化断裂,于是街边“火力补胶鞋”的勾当就有了生意。当然,最方便莫过于自己动手,那时各家各户不是都有煤炉吗?找块废锯片,或者干脆用火钳烧红了,往断裂处“嗞溜”一压,青烟过后,又可以顶用一阵子了。不少人的塑料鞋是补完又补,斑斑驳驳,好在当时是不会招引异样目光的。
6 Y9 n4 e, q: [( j2 K* [
* g- j1 }% ?: n- {' c+ d
, j2 y8 d# ~: Z1 N, a- U1 j+ P' {
* E" z# x& e' I& o+ |% U3 j' e
6 j. q- j' I" Z2 v

2 T: ]; d8 q+ l* h八十年代初,市面出现了一种人造革面的凉鞋,比塑料鞋又高出了一个档次。为得风气之先,我通过在市政府工作的同学,到二轻局开出一张证明,然后到北京路的“皮革工业公司门市部”买了一双,风光了一阵子。什么叫做“紧缺经济”?这就是!这种日子,惟愿下一代人只可感同,切勿身受。. Q& h$ z* `) Z

( v3 `: j: S+ p & P6 f1 o5 x# T& U
正如你我所看到的那样,今天广州人越来越善待自己的一双脚了,对“足下”的包装更是精益求精。其中的姿彩,在下一支秃笔怎么也描摹不过来。有一样可以肯定的是,广州的街头再也找不到一个光脚板的孩子、找不到一个不穿鞋的人了。: ]$ N1 Q7 m$ Z# L. a

$ c5 m- d$ {, \+ E
& X$ O& x" i5 O“足下”的变化,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
" i% V7 {5 L: _9 C0 S
. d& r& k7 @6 a% w, Z* ]* H   y, |9 H) K, J: G( L5 k
http://2010.163.com/09/1224/20/5RAVC79Q0086423T.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7 16:23 , Processed in 0.1542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