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00|回复: 0

“网络时代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研究”视频学术研讨会召开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5-5-6 00: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清史所 作者:清史所 点击数:324 更新时间:2014-11-11
2014年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网络时代中国近代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研究”视频学术研讨会召开。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代史研究信息传播平台建设”主持人、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在致辞中说:非常感谢高科技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让我们能够消除时空差异,随时随地实现远程交流。自中国社科院实行创新工程以来,本所承担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信息传播平台建设”项目,尝试召开一次跨地域的网络视频学术会议,集合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在不同的空间讨论共同有兴趣的话题,今天的会议就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开端与尝试,我相信类似的活动今后还将继续举办。

在专题报告阶段,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馆长金以林介绍了档案馆建设的基本状况、进展、存在问题与困难。他说,本所以建成海内外中国近代文献中心为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的同时,正致力于海内外珍稀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利用和研究工作,通过建设规范的中国近代文献数据库,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提供条件。目前本所珍藏的各类档案资料近20万件,这些馆藏文献有如下特点:一是晚清督抚档案,以信函、奏折、电稿、日记等私人文献为主,这是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最大的不同,人物涉及晚清封疆大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之洞档案》约10万页。二是民国名人文献,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谭延闿、林森、蒋介石等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主席,以及各届名流保存的档案文献。其中最为完整的个人全宗档案是《胡适档案》,包括他的部分日记、照片及往来信函6000余通,共计约3000余卷宗,总数11万页。此外,还有黄炎培50余年的日记原件等。已复制到的民国政要日记有陈布雷日记、黄郛日记、熊式辉日记、张发奎日记、傅秉常日记、邵毓麟日记(家属捐赠的原稿)。现在正着手与海外合作复制的档案有顾维钧档案、严家淦档案、伍宪子档案等。

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副馆长马忠文,围绕档案馆档案保管与利用问题指出,在信息时代,档案利用与服务待进一步提高,档案数字化进程有待加速。目前本所档案馆数字化工作遵循四个原则开展:一是先扫描文物性强的文献文本,二是先零散后整体,三是先扫描后整理,四是尽快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他期待各机构加强协调、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中国近代史档案文献的利用和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景平、金光耀分别作了题为“网络时代海外中国近代史资料收集整理的若干思考”、“新编地方志与当代史资料的开发和利用”的报告。吴教授以美国东部地区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在资料收集方面的成绩,并对网络时代如何进行资料收集,如何看待网络资讯与资源等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金教授则从知青史研究角度出发,指出新编地方志相当系统地提供了全国范围内从省、专区到县的知青上山下乡史料,从而提供了从区域史角度切入深化知青史研究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面对数量庞大、信息丰富的方志知青资料,学者应在运用历史学方法同时,使用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对知青上山下乡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燕京、张皓分别作了题为“《民国史料丛刊》的编辑与特色”、“北师大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收藏”的报告。孙教授以参与主持编辑大型史料集的难得经历,介绍了近年清史工程资料整理出版的情况,尤其是《民国史料丛刊》的特色,并梳理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中国近代史资料整理出版的成就。

张教授介绍了北师大图书馆馆藏的民国库本、报刊、港澳台资料、中外文档案、数据库等其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的基本情况。

在自由发言和讨论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郑师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章清教授,北师大历史学院副院长李帆教授先后发言,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张海鹏研究员指出,这次视频会议的召开很有意义,今后应在适当的情况加以推广。在国内外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数字化的工作上,我们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至少20年),他们不仅有先进的经验,也有非常丰富的中国近代史资料馆藏,因此我们应加大力度,开展合作,努力推进这一工作的进展。

郑师渠教授认为,现在各单位虽已意识到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搜集、采购、数字化资料,但限于主客观条件,重复工作非常多,建议国家组织国家图书馆、各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推进数字化与资料建设,然后免费向全世界开放,这对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都是有利的。

章清教授指出,在网络时代,面对海量资料,如何利用这些资料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面临的一个挑战,这就需要借助多学科相关的知识。近代史研究所作为学术重镇,在资料收集与数字化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好地带头作用,希望与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一道进行这一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界。

李帆教授认为,通过这次视频会议,让我们彼此了解了各自资料的收藏情况,建议三家主办单位进一步进行资源共享,加快数字化工作进程以及资料的开放程度,以更好地服务于研究人员。在视频会议的形式与主题上,今后可更加多样化,可围绕一些具体的学术专题、前沿问题进行小型的研讨。

研讨会由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杜继东研究员主持,会议采取在三家主办单位设分会场、相关专家通过网络视频互动的方式,就会议主题展开学术研讨。这一尝试在国内中国近代史学界尚属首次,是建设中国近代史研究信息传播平台的一次有益探索。

为成功举办跨地区网络视频学术研讨会,三家主办单位密切合作,各位报告人精心准备,学者与同学们积极参与,幕后的技术保障人员多次进行网路测试、会务服务人员辛勤付出……共同携手促成了这次非常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主办者向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97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6:14 , Processed in 0.0216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