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惊心动魄的往事
1 k6 l$ t7 C- n/ W" j1 g9 t% G2 v4 I% \# k7 h8 R& n
作者: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1 \" b( |7 _8 t) {' ^1 w- [% z9 X$ s1 L
2013-02-04 14:42:04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S4 `) f3 A* G/ y+ D% i. D
1 F. F |5 c& C4 [. N0 `& k" b' r1967年,我10岁。7月20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母亲正带着我和弟弟,在黄石路一带逛街。忽然,街上的人群惊慌地四散,纷纷躲入临街商店中。店员们也慌忙关闭店门。我们娘仨急忙挤进一家理发店。
. n5 z# m& w- U H3 D8 D V: S2 Z, F$ y0 k) u( v2 X
不一会,就目睹了一次杀气腾腾的大游行——武汉最大的“保守派”群众组织“百万雄师”浩浩荡荡从江汉路方向开来。队伍中间是一辆接一辆缓缓而行的大卡车,车上插着红旗,满载神情严肃的人们,他们头戴柳条帽,手持长矛之类武斗的常见武器。车两边行进着同样头戴柳条帽、手持长矛、神情严肃的人们。他们目不斜视,没有喊口号,只是行进着,阵势十分肃穆、壮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步行者中,有不少女工。武汉炎热的天气中,她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徒步行进。% B. t% z) D, l0 p
! e% V+ P# Y' T! z& f, ` d4 I/ q2 `队伍行进了好一阵。隔着橱窗,我们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一直到那浩浩荡荡的长蛇阵过完,才心有余悸地出了那个理发店。1 v% R) y& W" p8 {- U
- \+ u+ O9 V1 ^- c0 s
当时我并不知道,那一天将载入史册。“7·20事件”,作为武汉“文革”中一次曾经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对于研究“文革”政治,具有非常特别的典型意义。
; o9 }$ L/ f% g! W/ C
/ T: W. x7 @) a, a& P! W7 r当时,武汉武斗已到白热化。为了解决“武汉问题”,毛泽东、周恩来、谢富治、王力等人专门到了武汉,试图化解对立群众组织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已经定下了批评武汉军区(当时的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钟汉华是支持“百万雄师”的)、支持“造反派”的调子,因此,尽管周恩来、谢富治、王力等人在两派组织之间做了大量的工作,“百万雄师”仍然无法接受“中央指示”。5 p& L- K6 H: o4 w, e/ \
/ O9 W u3 T# `5 E" c
他们以“7·20事件”向“中央文革”示威。那场面,显然出乎“中央”的意料。从“文革”开始“怀疑一切”的口号十分流行,到一个个显赫的政治家被轻而易举地打倒,群众组织已经饱尝了“造反”的狂热快感。当他们的根本利益受到挑战时,当然不会善甘罢休、束手就擒。他们怀疑“中央指示”是毛泽东受了蒙蔽,想把事情闹大,迫使“中央”放弃偏袒造反派的立场。最先发起闹事的,竟然是一批支持陈再道和“百万雄师”的士兵。他们激烈请愿和武装冲击中央代表驻地的行为使“7·20事件”具有了“兵变”的性质。这不仅在“文革”中闻所未闻,就是在新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2 i' E( H+ h% X
( E- S& R. l4 D8 Y6 A+ q据有关回忆,毛泽东当晚就在严密保护下悄悄离开了武汉,飞往上海。不久,我们就听说东海舰队的一艘战舰破天荒开进了武汉水域。在一个炎热的黄昏,我们来到滨江公园,果然看见一艘浅灰色军舰停泊在武昌江边。那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真实的军舰。今天想来,那军舰显然是有备而来,威慑可能发生的“兵变”的。多年后,我还从徐海亮的《东湖风云录——武汉文革的群众记忆》一书中得知:危急时刻,周恩来甚至调了北京部队的两个中队武装战士飞赴武汉,以防不测。
) r, Q9 Z! Y* Q4 X8 p
9 ?4 Q! W/ K2 b5 s/ H. `( w很快,陈再道、钟汉华被迫公开认错了。我记得是在一天午休时分,一阵强大的喧哗声驱走了睡意。当我们赶到楼顶平台时,只见一架军用直升机正在附近低空盘旋。很快,它就飞临了我们的平台,它飞得很低,好像用一根长点的竹竿就可以打着。那个在打开的舱门边往下撒着一大包传单的士兵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我们这帮小孩子感到十分兴奋,大声喊叫着,去迎接那雪花般飘洒的传单。抢到手的传单上赫然印着武汉军区支持“造反派”——“三钢”(“钢工总”、“钢二司”、“钢9·13”)、“三新”(“新华工”、“新华农”、“新湖大”)和“三司革联”的声明。
0 ?' V. P5 x" S& L; h* W4 p
% T/ k K/ i c想到不久前“百万雄师”还那么兵强马壮,转眼就大势已去、很快土崩瓦解了,我模模糊糊感到了政治风云的突变,政治的神奇。
6 t* a& h5 a4 F, C) P$ w' u
* p! v2 Y. {/ s此后不久,一部新闻纪录电影《北京支持你们》在武汉公映,讲述的是“7·20事件”。我不知道国内哪里还有这样记录“文革”严峻形势而不是“大好形势”的影片。里面有两个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 w9 Z+ u% q$ B& q! D( R# ?" P: ~/ l' i' S/ C
一个是“7·20事件”后,身穿军装的王力回到北京,在百万人欢迎大会上现身于天安门城楼上,受到同样穿着军装的江青等人的亲切接见。此前他在武汉遭军区部分人和“百万雄师”围攻时被打得青肿的右眼令人印象深刻。- H6 k( d, ^0 M! B( U& Q
: d) a" g# {; [& ]. U还有一个场面是“百万雄师”攻打“新湖大”(原湖北大学,现中南财经大学老校区,位置在阅马场)时动用的土制装甲车,作为武斗的罪证得到展示。因为离我太近,所以感到特别真切,过目不忘。直到今天,只要经过阅马场,我都会想起那个场面。
+ z" [ `5 ?. N- K( ~ H+ r& @' Z6 M' V6 M, }6 v* l. z# r( P
但没过多久,这个电影就迅速、神秘地被“禁”了。后来得知,王力也出了问题,成为新挖出来的“王、关(锋)、戚(本禹)反党集团”的重要一员。
3 E) ?5 {2 {0 ?# z% M6 a
) l: M# X" ^& m2 S6 X1 _9 A* @3 W至于是什么问题,我也是多年后才从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录中略知一二:原来是王力等人由“7·20事件”进一步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引发新的社会动荡,也引起了对军权特别在意的毛泽东的警惕。虽然那个口号符合“文革”纲领《5·16通知》的“最高指示”精神,也得到了副统帅林彪的支持,但还是因为不难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猛烈的打压。
" C5 x' z0 s/ I8 b4 Q- T O% a1 m# u+ n6 |3 [4 j
王力等人的政治生命到此戛然而止。他在“文革”中从迅速崛起的政治明星到迅速失势沦为阶下囚,时间不过一年多。他的命运与“百万雄师”的命运多么相似。
/ P2 \0 _! B* t! C" s" j, S2 C, E& q0 b' k
就在武汉的“造反派”欢呼胜利时,其内部又为了权力斗争掀开了武斗的新高潮。好斗分子开始抢夺军火库的武器。解放军则被严格要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据目击者说,军人们臂挽着臂,手中紧握“红宝书”,排成横队,企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革命群众”抢枪的疯狂举动。结果当然经不起暴民的冲击。暴民们没费多少力气,就冲进了军火库,兴奋得将成箱的武器弹药抢走。许多看热闹的孩子也乘乱捡到了不少子弹。. c# Q6 R) a& g# ^4 `
: |; J$ C! h1 v" G) ^4 C. s
有一段时间,武汉的夜空被密集的枪声无数次地撕裂。看得出来,许多子弹都是朝天乱放的。! J2 C2 N' J8 K1 y4 B6 G# P) y: O
7 l% \8 [" o( K# a谨以此文纪念“7·20事件”45周年。# k7 [* A5 G4 [+ J2 {# p
' d' V# C. H. W' @/ C- v. n+ y7 F
http://www.infzm.com/content/863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