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38|回复: 0

陈晓农:一起離奇的造假事件

[复制链接]

0

主题

822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240
发表于 2014-11-13 21: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六年九月十三日傍晚,收到朋友九月一日從香港寄來的一封信,內有一篇文章的複印件。朋友在信中說,這是香港《明報月刊》二著著六年九月號刊登的文章,估計我有興趣一讀。我打開文章一看,是戚本禹寫的《「毛澤東選集」編輯過程紀事》。約略讀來,該文是說《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工作主要由田家英、胡喬木負責,田的功勞最大,《陳伯達遺稿》中說具體編輯事務由陳負責是不對的。我當時並未把戚本禹這篇文章放在眼裏,因為在「捧一個人就集體地捧,攻一個人就集體地攻」的慣性做法下,抹殺、醜化我父親的文字已使我麻木、厭倦了。我心想,他們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一九五著年《毛澤東選集》編輯工作開始時,田家英只是一個二十八歲的青年,即使從情理上講,除非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特別輕視這項工作,才會讓一個對政論和哲學文章還缺乏經驗的青年去負總責。3 p! O# X# p! E* z, K
* X$ h7 f# X) _; u0 F7 E
  我的健康狀況和視力都很差,粗讀之後就把戚的文章放下了。第二天,我不經意地拿起放大鏡去看戚本禹文章中那個證明胡喬木、田家英做了主要編輯工作的圖片。這一看不要緊,卻使我驚呆了。圖片的內容是《毛澤東選集》的一篇注釋稿樣,圖片右下端的說明文字是:「這是《毛澤東選集》發排的稿樣,上有胡喬木、田家英的改動。(作者提供)」然而事實卻是這樣超乎想像地展現在面前:該稿樣上端的「並擊潰了」、「美」、「日波」、「國」、「裝」、「涉者」、「第三次」、「無產階級的」和中縫的「當時」,這二十一個字明明是我父親陳伯達的親筆手跡!約佔該稿樣改動字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我立即查對父親留存的手稿中相同的字,證實自己判斷無誤。這也就是說,這張圖片不僅不能證明戚文的觀點,相反,它所證明的恰恰是陳伯達做的工作。只有很粗心的人才可能把陳伯達的字跡混同於胡喬木的字跡。胡的字比較平直,而陳的字較有波磔,凡有辨認字跡經驗的人都不難分辨兩者的不同。現將陳伯達的手稿兩頁與胡喬木的手跡一頁(取自《胡喬木文集》第三卷中的照片)附上,請讀者加以比對。陳的手稿中「並」、「美」、「日」、「者」、「無產階級的」與戚本禹文章中圖片上端的字跡完全一致。而胡的手跡中最後一行第三字「美」,第四字「的」和文中多處「的」字卻與圖片上的這幾個對應的字明顯不同。即使從整體上看,也很容易看出陳、胡兩人字跡的差別。
9 n% S0 H2 g/ z# ^% L
9 {- m( M8 T2 W' L, C% |' K5 I8 H" ]0 ] 二○○六年九月十三日傍晚,收到朋友九月一日從香港寄來的一封信,內有一篇文章的複印件。朋友在信中說,這是香港《明報月刊》二著著六年九月號刊登的文章,估計我有興趣一讀。我打開文章一看,是戚本禹寫的《「毛澤東選集」編輯過程紀事》。約略讀來,該文是說《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工作主要由田家英、胡喬木負責,田的功勞最大,《陳伯達遺稿》中說具體編輯事務由陳負責是不對的。我當時並未把戚本禹這篇文章放在眼裏,因為在「捧一個人就集體地捧,攻一個人就集體地攻」的慣性做法下,抹殺、醜化我父親的文字已使我麻木、厭倦了。我心想,他們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一九五著年《毛澤東選集》編輯工作開始時,田家英只是一個二十八歲的青年,即使從情理上講,除非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特別輕視這項工作,才會讓一個對政論和哲學文章還缺乏經驗的青年去負總責。
$ V8 j0 R' b) n4 U% @2 ^5 h/ K
/ i6 v0 a, E# f  我的健康狀況和視力都很差,粗讀之後就把戚的文章放下了。第二天,我不經意地拿起放大鏡去看戚本禹文章中那個證明胡喬木、田家英做了主要編輯工作的圖片。這一看不要緊,卻使我驚呆了。圖片的內容是《毛澤東選集》的一篇注釋稿樣,圖片右下端的說明文字是:「這是《毛澤東選集》發排的稿樣,上有胡喬木、田家英的改動。(作者提供)」然而事實卻是這樣超乎想像地展現在面前:該稿樣上端的「並擊潰了」、「美」、「日波」、「國」、「裝」、「涉者」、「第三次」、「無產階級的」和中縫的「當時」,這二十一個字明明是我父親陳伯達的親筆手跡!約佔該稿樣改動字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我立即查對父親留存的手稿中相同的字,證實自己判斷無誤。這也就是說,這張圖片不僅不能證明戚文的觀點,相反,它所證明的恰恰是陳伯達做的工作。只有很粗心的人才可能把陳伯達的字跡混同於胡喬木的字跡。胡的字比較平直,而陳的字較有波磔,凡有辨認字跡經驗的人都不難分辨兩者的不同。現將陳伯達的手稿兩頁與胡喬木的手跡一頁(取自《胡喬木文集》第三卷中的照片)附上,請讀者加以比對。陳的手稿中「並」、「美」、「日」、「者」、「無產階級的」與戚本禹文章中圖片上端的字跡完全一致。而胡的手跡中最後一行第三字「美」,第四字「的」和文中多處「的」字卻與圖片上的這幾個對應的字明顯不同。即使從整體上看,也很容易看出陳、胡兩人字跡的差別。
" I! u) k# j6 j4 \9 r3 @+ Y$ b9 C2 l. Q' ?2 e
http://www.mingpaomonthly.com/cf ... 1a.t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9 02:29 , Processed in 0.1034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