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78|回复: 0

张红秋:与“文革”有“染”?——新时期作家(评论家)在「文革」时期的文艺活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66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发表于 2010-2-9 02: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茅盾先生曾谴责「文革」文坛万马齐喑,只剩下了「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但是笔者通过对「文革」期间各种文学报刊书籍的收集整理,发现在「文革」文坛上竟有许多我们所熟悉的「新时期」面孔,只是由于人们没有兴致去翻捡蒙上尘埃的历史,从而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张张面孔背后隐藏着的「文革」烙印。

先从「文革」时期的出版工作说起。1971年3月15日至7月29日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对「文革」时期的文学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次会议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由「出版口」负责召开的,是「文革」爆发以后国务院召开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恰好这次会议结束不久,就发生了「九.一三」事件,从而使这次会议对「文革」后期的出版工作能够发生更加实际的作用。「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报刊书籍的出版明显有所好转。以期刊为例,1965年全国期刊出版共有790种,其中文学、艺术类有71种;「文革」爆发后,期刊种类急剧下跌,到1969年跌至最低谷,全国期刊出版仅有20种;但从1971年开始,期刊种类开始上升,1971年全国出版期刊共有72种,其中文学、艺术类有3种,1972年共有194种,其中文学、艺术类有20种,以后几年逐年上升,但始终未能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书籍的出版状况大体相似,1965年全国出版书籍共12566种,其中文学、艺术类有3727种;「文革」爆发后,书籍出版种数明显下跌,1966年全国出版书籍种类大约只有1965年的一半,而1967年至1969年全国出版书籍种类还不到1965年的六分之一;从1971年开始,书籍出版种类逐年上升,但是同样也没能恢复到「文革」前的种类数1

在现代文学体制下,文艺期刊对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出版工作座谈会的报告》第三部分「全面规划,积极做好图书出版工作」中,有一节专门谈到期刊的出版工作,「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恢复和创办一些理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研究、文教卫生、体育等期刊,首先要注意恢复和创办工农兵、青少年迫切需要的期刊。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期刊,报中央组织宣传组批准,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期刊,报国务院文化组批准,其它方面的期刊,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2

从1972年到1976年,文学、艺术类期刊逐步恢复或者创办,为「文革」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丰富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在此之前,从197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一些报纸也开始恢复了文艺副刊,例如《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文艺副刊常常是设在每周周日的最后一版,一周一次。根据《全国总书目》「报纸、杂志目录」的统计,这几年恢复或者创办3的文艺刊物(包括与文艺相关的画报)主要有:

1972年:
《解放军文艺》,1951年创刊,至1968年第10期停刊,1972年5月复刊。
《解放军歌曲》,1951年8月创刊,至1968年12月停刊,1972年5月复刊。
《北京新文艺》,1971年12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3月起定为双月刊,并改名《北京文艺》,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6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革命文艺》,1971年12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改名为《内蒙古文艺》,双月刊
《河北文艺》,1972年5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3月起定为双月刊,1975年起改为月刊
《辽宁文艺》,1972年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月定为月刊
《吉林文艺》,1972年3月创刊
《山东文艺》,1972年5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0月起定为双月刊,1975年第2期出版后停刊
《安徽文艺》,1972年3月试刊,原名《征文作品》,共出版四期,9月起改名《安徽文艺》月刊
《湘江文艺》,1972年5月创刊
《广东文艺》,1972年1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月起定为月刊
《天津文艺》,1972年11月试刊,1973年2月正式创刊,原为双月刊,1976年改为月刊
《四川文艺》,1972年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月创刊,原双月刊,同年7月改为月刊  
《辽宁青年》,1972年10月试刊,每月一期,1973年起定为半月刊
《北京少年》,1972年6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起定为月刊
《新疆画报》,1972年7月复刊,有汉、维吾尔两种文版
《湖南画报》,1972年创刊
《广东画报》,1972年10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月起定为月刊
《四川画报》,1972年9月试刊,不定期出版,1973年1月起定为月刊
《河北工农兵画报》,1972年1月试刊,3月起正式创刊
《山西工农兵画刊》,1972年5月创刊,第2期起改名《山西画报》
《广西工农兵美术》,1972年10月试刊

1973年:
《黑龙江文艺》,1973年1月试刊,双月刊
《文艺作品选》,1973年1月创刊,第7期正式定为月刊,1974年改名为《文艺作品》
《陕西文艺》,1973年7月创刊,双月刊
《甘肃文艺》,1973年5月创刊,不定期出版,1975年起定期出版双月刊
《福建文艺》,1973年4月试刊,不定期出版
《湖北文艺》,1973年5月创刊
《洞庭文艺》,1973年7月创刊
《柳州文艺》,1973年试刊,不定期出版,1974年起定为季刊
《四川文艺》,1973年1月创刊,原为双月刊,1973年7月改为月刊
《云南文艺》,1973年8月创刊,双月刊;197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连环画报》,1973年7月试刊,10月创刊
《安徽画报》,1973年12月创刊
《河南画报》,1973年7月试刊
《广州文艺》,1973年1月创刊
《上海少年》,文艺丛刊,1973年7月出版第1期;1974年3月出版第2期,改为文艺双月刊;1975年起,改为月刊

1974年:
《朝霞》,1974年1月创刊,1976年10月停刊
《延边文艺》,1974年4月创刊
《河南文艺》,1974年1月创刊
《新疆文艺》,1974年1月创刊,分别用汉、维吾尔、哈萨克三种文字出版
《宁夏文艺》,1974年1月创刊
《杭州文艺》,1974年10月创刊,原出32开本,从1975年起改为16开本;1976年起由月刊改为双月刊
《武汉文艺》,1974年1月创刊
《中国摄影》,1974年9月复刊
《美术学报》,1974年9月创刊
《江苏画刊》,1974年4月创刊

1975年:
《青海文艺》,1975年1月创刊,双月刊
《江苏文艺》,1975年1月创刊,月刊
《浙江文艺》,1975年创刊,双月刊
《贵州文艺》,1975年1月创刊,双月刊
《文艺轻骑》,1975年2月创刊,双月刊;197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黑龙江演唱》,1975年4月创刊(实际上是1974年试刊,但是内部发行,试办一年后经国务院文化组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月刊;1979年改为《黑龙江艺术》,1985年又改为《天鹅》
《贵州画报》,1975年1月创刊,季刊

1976年:
《人民文学》,1949年10月创刊,1966年第5期后停刊,1976年1月复刊
《诗刊》,1957年1月创刊,1964年底停刊,1976年1月复刊
《汾水》,1976年1月创刊
《哈尔滨文艺》,1976年创刊
《西藏文艺》,1976年6月试刊
《人民戏剧》,1976年3月创刊
《人民电影》,1976年3月创刊
《天津演唱》,1976年创刊
《农村演唱》,1976年2月创刊
《群众演唱》(湖北),1976年7月创刊
《人民音乐》,1950年9月创刊,1966年第2期后停刊;1976年3月复刊
《天津歌声》,1976年3月创刊
《美术》,1954年1月创刊,1966年第2期后停刊;1976年3月复刊
《舞蹈》,1958年1月创刊,1966年第3期后停刊;1976年3月复刊

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解放以前及五十年代以来的老一代作家,诸如贺敬之、李瑛、章明等;五六十年代按照毛的《讲话》精神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工农兵作家,如胡万春、李云德、郭先红、刘柏生、王恩宇、仇学宝等;在「文革」期间开始成长的新一代工农兵作家,主要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或者回乡知识青年,如张抗抗、梁晓声、萧复兴、王小鹰、陈可雄、陆星儿、贾平凹、陈建功、韩少功等;采取「三结合」创作方式的集体写作以及各种写作组,这是「文革」时期大力提倡的创作方式。各种作家虽然都时有作品出现在文艺刊物上,但是他们在「文革」期间受到的政治待遇是不一样的。除了极个别的作家之外,老一代作家在政治上基本上完全受到冷落;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工农兵作家在政治上则受到怀疑,他们虽然从工农兵中成长起来,但是后来逐渐脱离了劳动生产,参加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作家协会,从而受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腐化和毒害;新一代工农兵作家是「文革」时期的主要培养对象,虽然很大一部分是知识青年,但是因为上山下乡而获得了准工农兵的身份,因此在政治上受到了肯定,「文革」主流文学界对他们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在新一代的工农兵作家群中,不少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新时期」作家以及非常重要的文艺评论家。当然,对于这批从「文革」后期成长起来的作家,我们在尊敬的同时,也需要警惕。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警惕是因为当我面对知识分子在当下的种种立场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今天的文化立场是与面对历史的姿态合二为一的。这些作家在最初写作时也是从复制一种非常态的思想、思维、语言和文体开始的,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写作不是从确立自我而是从扭曲、剥夺自我开始的。我始终认为这种复制对当代文学、当代思想文化和我们这些在今天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是致命的一击」。

本文对「文革」后期各种主要文艺报刊书籍中进行归类统计,做出了下面这张统计表,即活跃于「新时期」的作家(评论家)在「文革」后期发表作品5一览表:

一、发表于文艺报刊上的作品

诗歌类

李 瑛:《献给火的年代》,《解放军文艺》1973年11月号
李 瑛:《钢铁边防》(十首),《解放军文艺》1974年8月号
李 瑛:《日照草原》,《河北文艺》1974年第6期
李 瑛:《林海雄鹰〉,《安徽文艺》1974年11月号
李 瑛:《钢铁边防》(四首),《北京文艺》1975年第1期
李 瑛:《钻石及其它》,《朝霞》1975年第4期
李 瑛:《迎春歌》,《人民文学》1976年第1期
李 瑛:《听一位黑人朋友朗诵诗》,《诗刊》1976年1月号
李 瑛:《我的祖国》(三首),《北京文艺》1976年第1期
李 瑛:《从澜沧江畔寄北京》(长篇抒情诗),《解放军文艺》1976年2月号
李 瑛:《向二○○○进军》,《朝霞》(诗歌专辑)1975年第11期
李 瑛:《站起来的人民》,《吉林文艺》1976年2月号
雷抒雁:《军训号角》,《解放军文艺》1973年12月号
雷抒雁:《闪闪的琴弦──架线兵短歌》(四首),《陕西文艺》1974年第1期
雷抒雁:《火线英雄谱》(三首),《宁夏日报》1974年3月3日第三版
雷抒雁:《歌唱祖国的早晨》,《宁夏日报》1974年10月14日第四版
雷抒雁等:《沸腾的军营》(九首),《宁夏文艺》1974年第5期
雷抒雁:《风中雨中》(外一首),《解放军文艺》1975年1月号
雷抒雁:《高高的瞭望塔》,《解放军文艺》1976年1月号
抒雁等:《战斗的捷报,英雄的战歌──喜读诗报告〈西沙之战〉》,《解放军文艺》1974年4月号
雷抒雁:《天安门在战士心坎上》,《光明日报》1976年4月11日第八版
雷抒雁:《写在反修前哨》(组诗),《诗刊》1976年4月号
雷抒雁:《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光明日报》1976年9月26日第三版
雷抒雁:《从柳河跨出的脚步──五?七干校抒怀》,《解放军文艺》1976年10月号
李存葆:《海疆抒情》(二首),《山东文艺》1973年第1期
黄子平:《胶林深处》(三首),《广东文艺》1973年第11期
黄子平:《如风如火──献给红卫兵战友们》,《广州日报》1976年8月19日第三版
章 明:《延安的颂歌》(二首),《广东文艺》1973年第10期
章 明:《红太阳永远照征程》,《南方日报》1976年10月11日第四版
章明等:《万水千山只等闲》,《南方日报》1975年10月19日第五版
梅绍静:《兰珍子》(长篇叙事诗),《陕西日报》1976年3月10日第三版
章亚昕:《军号嘹亮》(九首),《山东文艺》1974年第4期
叶文福:《天山哨兵》,《解放军文艺》1975年3月号
刘登翰等:《伐木者之歌》(三首),《福建文艺》1975年第5期
陈旭麓:《闽厦纪行杂诗选录》(旧体诗词),《朝霞》1975年第11期
孙绍振/刘登翰:《狂飙颂歌》,《朝霞》1975年第1期
孙绍振/刘登翰:《第一线上》(三首),《朝霞》(诗歌专辑)1975年第11期
张炜、东达:《中南海哨兵的深情》,《上海少年》1976年第10期
张炜、沈飙:《钢铁工人组诗》,《上海少年》1974年第4期,总第5期
张炜:《赛金刚》,《文汇报》1973年7月1日第四版
张炜:《十大东风吹炉台》,《文汇报》1973年10月第五版
李镇、金元浦:《地铺》,《陕西文艺》1976年第5期
王小妮:《向毛主席宣誓》,《吉林日报》1976年10月10日第四版
顾 城:《运动场上儿歌》(四首),《体育报》1976年5月31日第三版
金谷、路遥:《红卫兵之歌》,《陕西文艺》1974年第4期
曹谷溪、路遥:《歌儿伴着车轮飞》,《陕西文艺》1973年第3期
陈建功:《欢送》,《北京文学》1973年

小说类:

蒋子龙:《三个起重工》,《天津文艺》1972年试刊第1期
蒋子龙:《弧光灿烂》,《天津文艺》1973年第1期
蒋子龙:《压力》,《天津文艺》1974年第1期
蒋子龙:《春雷》,《天津文艺》1974年第3期
蒋子龙:《时间的主人》,《人民日报》1975年4月29日第五版
蒋子龙:《势如破竹》,《天津文艺》1975年第3期
蒋子龙:《机电局长》(中篇小说连载),《天津文艺》1976年第1~7期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人民文学》1976年第1期
蒋子龙:《铁锨传》,《人民文学》1976年第4期
陈忠实:《接班以后》,《陕西文艺》1974年第3期
陈忠实:《高家兄弟》,《陕西文艺》1974年第5期
陈忠实:《公社书记》,《陕西文艺》1975年第4期
陈忠实:《无畏》,《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
贾平凹:《弹弓和南瓜的故事》(儿童文学?小说),《朝霞》1975年第6期
贾平凹:《队委员》,《朝霞》1975年第12期
贾平凹:《豆腐坊的故事》(革命故事),《群众艺术》1976年第4期
贾平凹:《两个木匠》,《陕西文艺》1975年第6期
贾平凹:《曳断绳》(小小说),《陕西文艺》1976年第2期
贾平凹:《对门》(小小说),《陕西文艺》1976年第4期
陈建功:《「铁扁担」上任》,《北京日报》1973年12月23日第三版
陈建功:《尚奎师傅──矿山人物速写》,《北京文艺》1975年第6期
陈建功:《荷泽惊澜》,《北京文艺》1976年第8期
朱苏进:《铁流奔腾》,《解放军文艺》1974年2月号
朱苏进:《镇海石和瞄准点》,《解放军文艺》1974年7月号
李存葆:《猛虎添翼》,《山东文艺》1974年第1期
李存葆:《合作医疗的风波》,《解放军文艺》1974年12月号
韩少功:《红炉上山》,《湘江文艺》1974年第2期
韩少功:《对台戏》(「文化大革命好」征文),《湘江文艺》1976年第4期
陆星儿:《牛角》,《黑龙江文艺》1975年第3期
陆星儿:《枫叶殷红》,《人民文学》1976年第1期
陆星儿:《舞台主人》,《黑龙江文艺》1976年第4期
古华:《「绿旋风」新传》,《湘江文艺》1972年第1期
古华:《仰天湖传奇》,收入《朝霞》丛刊《碧空万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理由:《大路上》,《北京文艺》1976年第1期
理由:《坝上石》,《北京文艺》1976年第8期
郑万隆:《风雪河湾》,《北京文艺》1974年第2期
张抗抗:《灯》,《解放日报》1972年10月22日第四版
张抗抗:《小鹿》,《文汇报》1973年11月25日第四版
雨煤:《山寨钟声》,《朝霞》1975年第7期
雨煤:《山的性格》,《贵州日报》1975年7月27日第四版
雨煤:《季节不等人》,《贵州文艺》1975年第6期
路遥:《优胜红旗》,《陕西文艺》1973年7月创刊号
路遥:《父子俩》(小小说),《陕西文艺》1976年第2期
陈国凯:《主人》,《南方日报》1976年1月31日第四版
周克勤:《希望》,《四川文艺》1976年第1期
黄宗英:《山亭斗「虎」》,《人民日报》1976年4月25日第四版
草 明:《幸福》,《解放军文艺》1974年1月号
陈世旭:《徐家湾里一人家》,《江西日报》1974年3月3日第四版
章 明:《海上侦察兵》(连载),《广东文艺》1974年第9~10期
周克芹:《棉乡战鼓》,《四川文艺》1974年第5~6期

散文类:

路 遥:《银花灿灿》,《陕西文艺》1974年第5期
路 遥:《灯火闪闪》,《陕西文艺》1975年第1期
路遥:《不冻结的土地》,《陕西文艺》1975年第5期
路遥、李知、董墨:《吴堡行》,《陕西文艺》1976年第1期
杨 义:《我们的第一个「脚印」》,《北京日报》1975年6月15日第三版
杨 义:《年轻的共产党员》,《北京日报》1975年7月3日第四版
茹志鹃:《大寨的……》,《光明日报》1976年2月8日第四版
茹志鹃:《小小山歌大寨音》,《文汇报》1976年2月1日第四版
茹志鹃:《凉亭漫话》,《文汇报》1975年11月2日第四版
蒋子龙:《前锋》,《光明日报》,1975年6月15日第四版
蒋子龙:《渤海雄姿》,《天津日报》,1975年9月26日第四版
蒋子龙:《力量源泉》,《天津文艺》1975年第5期
蒋子龙:《李战斗的故事》,《光明日报》1976年3月7日第三版
韩少功:《从三次排位看宋江投降主义的组织路线》,《湘江文艺》1975年第5期
韩少功、刘勇:《斥「雷同化的根源」》,《湘江文艺》1976年第2期
韩少功:《稻草问题》,《湘江文艺》1975年第4期
张抗抗:《大森林的主人》,《文汇报》1973年7月8日第四版
张抗抗:《征途在前》,《人民文学》1976年第5期
梅绍静:《坚决走毛主席指引的路──叙事诗〈兰珍子〉创作体会》,《西安日报》1976年5月21日第三版
陈忠实:《努力学习 努力作战》,《陕西文艺》1976年第6期
李健吾:《夜访红医村》,《体育报》1975年3月7日第三版
李存葆:《红军的脚印》,《大众日报》1975年10月18日第三版
余秋雨:《记一位县委书记》,《朝霞》1975年第7期
余秋雨:《路》,《人民日报》1976年1月17日第四版
李 剑:《歌满青山》,《吉林文艺》1975年5~6月号
李 剑:《钢水潮》,《吉林文艺》1975年10月号
王小鹰:《花开灿烂》,《朝霞》1974年10月
陈建功:《火红的袖标》,《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
黄宗英:《水──颂宿迁》,《新华日报》1976年6月14日第三版
朱苏进:《红旗高扬》,《解放军文艺》1976年7月号
张抗抗:《征途在前》,《人民文学》1976年第5期
书 瀛:《雨天访问西固壁》,《光明日报》1976年1月25日第四版
张 法:《燔虱与除蠹》,《人民日报》1975年2月26日第三版
叶永烈:《干嘛要搬家》(科学童话),《上海少年》1974年第1期,总第2期

报告文学:

黄宗英等:《可敬的人们──长寿支路菜场的日日夜夜》,《朝霞》1975年第12期
周克芹:《银花朵朵》,《四川文艺》1975年12月号

剧本:

李心田:《广阔天地》(独幕话剧),《解放军文艺》1973年10月
鲁彦周等:《大河春秋》(话剧),《人民戏剧》1976年第5期
陆天明:《扬帆万里》(三幕话剧),「上海文艺丛刊」《珍泉》(电影、话剧剧本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12月
陆天明:《樟树泉》(四幕话剧)(「努力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斗争生活」征文选刊),「朝霞」丛刊《青春颂》,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4月

文学评论:

王 瑶:《一石激起千层浪──赞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艺术构思》,《光明日报》1972年5月21 日
王 瑶:《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生死斗争──评长篇小说〈艳阳天〉》,《光明日报》1974年6月28日
王 瑶:《文艺必须成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人民日报》1975年6月9日
王 瑶:《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学习革命样板戏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经验》,《北京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
(注:以上四篇文章均署名「闻军」)
谢 冕:《叙事诗创作的新收获──评〈钻塔上的青春〉》,《光明日报》1975年11月1日第三版
谢 冕:《时代需要号角》,《云南文艺》1976年第2期(诗歌专号)
谢 冕:《壮丽的青春之歌──赞长诗〈钻塔上的青春〉》,《诗刊》1976年4月号
谢 冕:《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的战歌──读小靳庄大队的两本新诗》,《人民日报》1976年6月23日第三版
孙绍振:《在革命样板戏的光辉启示下──读〈福建文艺〉一九七四年的诗歌》,《福建文艺》1975年2期
孙绍振:《群众诗歌创作的可喜收获──读〈红日照霞山〉》,《福建文艺》1976年第2期
陈思和:《为「补上这一课」提供生动教材──喜读今年的〈上海少年〉》,《文汇报》1976年8月26日第三版
陈思和:《且谈「黄绢之术」》,《朝霞》1976年第6期
杨匡汉:《誓做当代鲍狄埃──读农民女歌手殷光兰:「毛主席送我上讲台」的修改稿》,《安徽文艺》1975年9月号
兰棣之:《重视政治鼓动诗的创作》,《诗刊》1976年9月号
蓝棣之:《评〈高高的山上〉》,《四川师范学院学报》(社科)1974年第2期
余开伟:《革命风暴的高吭颂歌──读赛福鼎同志的诗文集〈风暴之歌〉》,《新疆文艺》1976年第1期
余开伟:《努力描写「新的人物,新的世界」──读短篇小说〈风从大寨来〉》(文艺短评),《新疆日报》1973年12月23日第四版
吕 进:《闪光的枪刺──读叙事诗〈闪光的工号〉》,《诗刊》1976年7月号
吕 进:《需要更多好诗评》,《诗刊》1976年9月号
陆贵山:《走资派的一面镜子──谈〈金光大道〉中的张金发》,《光明日报》1976年4月24日第三版
罗宗强:《一代新人的动人形象──读组诗〈深山创业〉》,《诗刊》1976年4月号
杜书瀛:《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学习毛主席关于诗歌创作指示的体会》,《汾水》1976年第3期
李衍柱等:《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壮丽颂歌──读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文史哲》1974年第2期
蒋子龙:《要下「笨」功夫》(评论),《天津文艺》1973年第3期
蒋子龙:《努力反映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人民文学》1976年第4期
戴厚英:《「特种学者」的「考证癖」》,《学习与批判》1974年第6期
金冲及:《〈天演论〉和中国近代反孔思潮》,《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3期
郭绍虞:《从汉代的儒法之争谈到王充的法家思想》,《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4期
郭绍虞:《宋江私放晁盖新析》,《朝霞》1975年第10期

二、发表于作品集中的作品

梁晓声:《边疆的主人》(短篇小说),收入《边疆的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
陈可雄:《新松挺拔》(短篇小说),收入《边疆的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
王小鹰:《小牛》(短篇小说),收入《农场的春天》,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
铁 凝:《会飞的镰刀》(短篇小说),收入《盖红印章的考卷》,北京出版社1975年
刘心武:《盖红印章的考卷》(短篇小说),收入《盖红印章的考卷》,北京出版社1975年
路遥:《老汉走着就想跑》、《塞山柳》、《电焊工》、《进了刘家峡》、《灯》、《当年「八路」延安来》6首诗歌,收入《延安山花》,陕西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三、单行本

李 瑛:《枣林村集》(诗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4月
李 瑛:《红花满山》(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月(1974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英文版)
李 瑛:《北疆红似火》(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
李 瑛:《山鹰》(诗集)(朝鲜文版),外文出版社1974年
李 瑛:《站起来的人民》(诗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李 瑛:《进军集》(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7月
雷抒雁:《沙海军歌》(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
梅绍静:《兰珍子》(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第1版(1976年9月第2版)
章明等:《节日的祖国》(诗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
莫应丰:《小兵闯大山》(长篇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
谌 容:《万年青》(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9月
汪 雷:《剑河浪》(长篇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
张抗抗:《分界线》(长篇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王润滋:《使命》(长篇小说),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
郑万隆:《响水湾》(长篇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
古 华:《山川呼啸》(长篇小说),湖南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
刘心武:《睁大你的眼睛》(中篇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
梁晓声:《小柱子》(文)(少儿画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6年9月

这张统计表限于笔者个人的阅读范围,肯定会有遗漏之处。即使这样,这一串有所遗漏的熟悉名字可能仍然会让我们感到吃惊,活跃于「新时期」文坛上的不少作家竟然都曾参与过「文革」时期的文艺活动。为了获得发表作品的机会,他们在「文革」中间的写作,只能是一个被不断洗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放弃自我、放弃生活实感去模仿、复制、迎合权威话语的过程。如果说「九.一三」事件后复出的老作家或者在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工农兵作家还有「十七年文学」经验垫底的话,「文革」时期开始创作的知识青年则完全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创作,「文革」时期的创作经历成为他们一生创作的底色,即使在有意识的转型之后,「文革」时期的写作体验、生活感受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仍然改头换面地影响著作家「新时期」的创作。不少知青作家后来也坦率承认这种影响的存在,张抗抗就说过:「文革的教条一直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我现在写作,在语言和叙述上还感到有一种压力,我尽量克服这种影响。我在一九七四年写《分界线》时,就深深地受当时文学与政治不分家的意识形态影响。」6

但是在「新时期」之初,不少知青作家或者出生于40年代的作家为了强调自己和过去的彻底断裂,表明自己在「新时期」的清白,都极力创造了一个「沉默」的神话。例如,蒋子龙这样叙述自己在「文革」结束后的三年:「我沉默了三年,一步一步地回顾我所走过的路程,一字一句解剖我发表过的全部作品,思想上一层一层地脱皮,我终于认识了『文学』」,「这是我的创作道路上最值得怀念的转折期。没有这次默默的然而是十分痛苦的『精神裂变』,我就不会从简单的『描写好人好事的文学』中跳出来,也不会从『方案之争、路线之争』的小说结构中跳出来,更不会从描写事件和生产过程的『车间文学』中跳出来。旧的枝叶被打掉了,文学的种子又长出了新芽」,「三年后,我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7

知青作家张抗抗回忆自己在1976年至1978年「差不多有三年的时间我不能写。不过这三年的生活非常丰富,以前我只知道那么多的教条,那么多的个人崇拜,现在,突然这些都垮啦。只要真的思考,就觉得非常难受。所以我不愿意写作,我要好好地想想这些问题:到底人怎样生活?过去我们社会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对不对?」8郑万隆也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差不多一年多没有写过一个字,有两年的时间没有发表任何东西。我的思想转不过弯来,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一直没有从被粉碎中醒悟过来,到一九七九年才再拿起笔来。」就连胡万春这样的工人作家,在「文革」结束之后,也会说出这样的话:「十年内乱,我与所有文学工作者一样,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这十年是我最好的年华,正值三十五岁到四十六岁,然而在创作上却是个空白。一九七五年写过几篇,也只能算是废品。直到一九七九年我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以后,才逐渐恢复创作的元气。」9

当然,这批从「文革」后期走过来的作家,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肯定会有一个痛苦的反省过程,但是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是否真的通过自我反省达到了所谓的「精神裂变」,涅盘再生?他们的反思几乎和整个国家的反思同步,当1978年12月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整个国家走出了「两个凡是」的阴霾,他们几乎同时走出了个人的徘徊,在1979年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爱的权利》等「新时期」文学中的重要作品。这一事实加重了我对他们个人独立反思能力的怀疑。与其说他们是借助个人反思走出了写作上彷徨的痛苦,不如说是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认同,他们再次全心全意地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一个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为新的外在权威吶喊助威。郑万隆在梁丽芳女士的采访中曾对李准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作过非常精彩的分析,「在十七年中有个很有才气的作家李准,他在五十年代初,写了一篇小说叫《不能走那条路》,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作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看出他的才气。但这篇小说没有作家的主体的东西,因为,走不走那条路,是毛泽东的思考。毛泽东给农村指出一条道路,认为农民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这个道路,是毛泽东发现的,不是李准发现的。李准非常出色的、非常灿烂的、非常辉煌地解释了这个思想,调动了所有的文学手段来解释了这个思想。但是,他的悲哀在于没有自己的思想。」10这段分析用在「新时期」文学上更加精彩,「文革」结束以后,对「文革」的批判、对「四人帮」的控诉、对改革的渴求、对人道主义的呼唤,对人的重新大写,哪一样不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出的呢?「新时期」文学充当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吹鼓手,把改革开放、人道主义之类的陌生话语「非常出色的、非常灿烂的、非常辉煌的」吹吹打打给广大的普通民众。


注释
1 根据《中国出版年鉴》所提供的资料统计得出。方厚枢主编:《中国出版年鉴》,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0-
2 转引自方厚枢:《「文革」10年的期刊》,《中国当代出版史料》(3),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3这些刊物究竟是复刊还是创办,我采用《全国总书目》(1972年~1976年)的说法,但是不一定完全正确,如《广东文艺》,《全国总书目》把它看作是1972年新创办的一个刊物,但是它其实是《作品》杂志的复刊3。当然,在「文革」时期各省市的文联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受到了轻重不同的冲击,文联处于瘫痪状态,原班人马换了,刊物的办刊方针改变了,因此说这些刊物是创办也有其合理性。
4 王尧:《迟到的批判》,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3页
5 除了在文艺期刊上发表的作品,还包括一些被收入文学集子里的作品以及单行本。
6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第174页
7 蒋子龙:《蒋子龙选集.自序》,《蒋子龙选集》(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第6页  
8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第176页
9 胡万春:《胡万春短篇小说集.前言》,《胡万春短篇小说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10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第415~416页  

作者简介:
张红秋 女,2005年7月获北京大学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为《「文革」文学研究》,现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中文系。

摘自《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10:57 , Processed in 0.0773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