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29|回复: 1

“文革”时代上海青年的时髦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60

回帖

4687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4-10-20 09: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时期度过的。在现在的80后、90后眼里,“文革”就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于50后、60后一样遥远。

  青年是时尚的领跑者,上海是全国时尚的风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青年的时髦,是那个时代时尚的一个缩影。那个时代的时尚,是一种被特殊政治环境扭曲的。“文革”风起,北京的红卫兵南下,身穿军装,腰束军皮带,手戴红臂章。两三个月之后,上海市场上的草绿布销售一空,仿制军钮扣也应运上市,一时间时装店、百货公司都有了仿军装的销售。但这种仿制军装比军装更绿,褚色钮扣也没有“八一”五角星,所以,在青年学生中,远不如一套旧军装来得“时髦”。与军装仿军装流行的同时,还有仿制军皮带、仿制军背包。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也迎合了这种时髦,凡是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知识青年,都可以荣幸地得到一套军装、军大衣。

  激情过后,上海青年的时装也在悄然变化。69届的中学生是“一片红”,就是全部下乡插队,70届以后是部分插队,大约到73届,基本上是到农场。农村的艰苦生活劳动与微薄的收入,与留在城市过着相对较高的工薪收入和丰富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尽管学徒工18元,三年满师36元,口腹之外,所存无几,但比插队、农场知青仍然显得“优越”。所以,留在城里的青年开始流行穿工作服,这是一块“上海职工”身份招牌。工作服未必合身,一些爱打扮的女青年还请裁缝重新裁剪,把个工作服弄得尽展曲线之美。白衬衫,配上一条背带裤工装,一时成为一些上海女青年的时装风景线。在突显上海职工身份优越感的背后,则是布票紧张的尴尬。

  在学校的中学生身份无从“优越”,红卫兵干部依旧以军装为荣,但时尚毕竟不能持久。文革初期兴起的剪“小裤管”之后,引起了一部分青年的叛逆,直统的大裤衩毕竟不能显示青年人的体型美,碍于“小裤管”之禁,社会上开始流行一种“喇叭裤”,其裤形紧贴臀部、大褪、小腿,在小腿下部突然张开大口,形似喇叭,展现青年俊美体型之余,下面的“喇叭”随着步履飘逸,又有一种洒脱之感。开始只是为防剪裤而开小“剌叭”,之后干脆成了一种时髦,喇叭越开越大。剪裤的暴力已难施行,于是被列入“奇装异服”而被痛批。绿色的军跑鞋也渐渐地为一种新的“松紧鞋”而取代。这种“松紧鞋”与传统布鞋的大圆口不同,用的是黑布面、小圆口,形制有点橡皮鞋,但不需用绳束口,而用宽幅橡皮筋布束口,十分跟脚。www.51207.net鞋底用的是白色塑料底,比布底要耐磨。连接鞋帮和鞋底的滚边用白布。黑白分明,跟脚耐磨,柔软舒适,美观大方,是这种布鞋的特色,当时上海青年称之为“东京鞋”。称某人时髦,也呼之为“东京”,虽然当时人大多不知道东京是啥样。这种“东京鞋”虽然比传统布鞋要合脚,但毕竟还不适于运动。上海的跑鞋厂根据“东京鞋”的思路,开发了一种新产品,蓝帮白底的跑鞋,一度也很流行。十几年前,我有一次看到复旦大学的余子道先生穿了这种鞋来开会,感到十分惊讶。我说,这双二十多年前生产的跑鞋,现在恐怕厂家自己都没有了,足以成为“文革”时期的文物,你怎么还舍得穿啊?至于那个时代的上装,还很少变化。布票限量供应,家家都十分紧张。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人发明了一种“假衬衫”,衣领做得十分地道,但肩、胸只遮住一小半,两边用布带连接前后,套在身上,穿上中山装,钮扣一扣好,人家看上去就以为他里面真穿着衬衫一样。www.pfdyw.com这种“假衬衫”也是“文革”时期上海青年的“流行服”,只不过只能让别人看到白领子。

  衣服的颜色很单调,大体不外蓝、绿、黑、白,女性也只敢用一些淡色的小花布,首饰戒指一律不戴。林彪垮台之后,江青抛头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一些国际交往场合,她也不断地想出一些新花样。她的“奇装异服”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惊讶。到1974年,她要求服装师参酌古今中外,设计适合中国妇女普遍着装的裙子,由她审定,推广全国。时人称之为“江青裙”。江青裙的开领设计,虽未显乳沟,但长期紧锁衣领的中国妇女一时并未接受,反而是一些女干部和积极分子带头穿着。在政治号令下大量生产的江青裙压库严重,而在江青裙基础上化出的许多新裙服、开领衣随之兴起,长辫、卷烫发之类也决堤而来。

  1971年之后,留在上海工作的老三届大都满师,工资由18元升到36元,蓝布工装已是过去时髦。骑自行车上班、戴个手表,成为他们的新时髦。一辆自行车124元,一个上海牌手表108元,几乎吞掉了他们大半年的工资。这是一个把基本生活需要当作“奢侈品”的暴利时代。当“江青裙”推广时,这些老三届的青年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上海的住房本来就空前紧张,家中能否容纳一个新的家庭,成了找到配偶的重要成功条件。成千上万的男女青年,没有地方谈恋爱,就到外滩堤岸。外滩成了那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人街”。这道风景线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仍然存在。还有就是电影院。那个时代能够放的电影很少,少数引进的苏联、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有些爱时髦的青年人也透过这些电影去寻找时装设计的灵感,找到私人裁缝照样画葫芦。这些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的电影没有政治问题,服装式样自然也就没有政治问题了。虽然国内影屏上还在不断出现“铁姑娘”的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的铁姑娘已经陷入了男不爱、女不近的尴尬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时尚的性别差异,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人们走出“文化大革命”。

  由政治运动而兴起的时髦不过三四年时间,人们按照经济地位、审美观念和追求变化的社会时尚便透过各种政治缝隙崭露出来。但是,“36元万岁”之下的窘迫和政治上的窒息,使爱美的上海青年人虽然穷极心思,依然难以尽显他们的青春之美,至于在农村、农场度过青春岁月的知识青年,在垂老之时,更常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时尚,是青春的华章,在青春绽放的青年时代未能自由地形成一代时尚,是那一代青年共同的缺憾。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45513-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0

主题

1100

回帖

750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502
发表于 2023-11-23 1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时期度过的。在现在的80后、90后眼里,“文革”就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于50后、60后一样遥远。

青年是时尚的领跑者,上海是全国时尚的风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青年的时髦,是那个时代时尚的一个缩影。那个时代的时尚,是一种被特殊政治环境扭曲的。“文革”风起,北京的红卫兵南下,身穿军装,腰束军皮带,手戴红臂章。两三个月之后,上海市场上的草绿布销售一空,仿制军钮扣也应运上市,一时间时装店、百货公司都有了仿军装的销售。但这种仿制军装比军装更绿,褚色钮扣也没有“八一”五角星,所以,在青年学生中,远不如一套旧军装来得“时髦”。与军装仿军装流行的同时,还有仿制军皮带、仿制军背包。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也迎合了这种时髦,凡是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知识青年,都可以荣幸地得到一套军装、军大衣。

激情过后,上海青年的时装也在悄然变化。69届的中学生是“一片红”,就是全部下乡插队,70届以后是部分插队,大约到73届,基本上是到农场。农村的艰苦生活劳动与微薄的收入,与留在城市过着相对较高的工薪收入和丰富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尽管学徒工18元,三年满师36元,口腹之外,所存无几,但比插队、农场知青仍然显得“优越”。所以,留在城里的青年开始流行穿工作服,这是一块“上海职工”身份招牌。工作服未必合身,一些爱打扮的女青年还请裁缝重新裁剪,把个工作服弄得尽展曲线之美。白衬衫,配上一条背带裤工装,一时成为一些上海女青年的时装风景线。在突显上海职工身份优越感的背后,则是布票紧张的尴尬。

在学校的中学生身份无从“优越”,红卫兵干部依旧以军装为荣,但时尚毕竟不能持久。文革初期兴起的剪“小裤管”之后,引起了一部分青年的叛逆,直统的大裤衩毕竟不能显示青年人的体型美,碍于“小裤管”之禁,社会上开始流行一种“喇叭裤”,其裤形紧贴臀部、大褪、小腿,在小腿下部突然张开大口,形似喇叭,展现青年俊美体型之余,下面的“喇叭”随着步履飘逸,又有一种洒脱之感。开始只是为防剪裤而开小“剌叭”,之后干脆成了一种时髦,喇叭越开越大。剪裤的暴力已难施行,于是被列入“奇装异服”而被痛批。绿色的军跑鞋也渐渐地为一种新的“松紧鞋”而取代。这种“松紧鞋”与传统布鞋的大圆口不同,用的是黑布面、小圆口,形制有点橡皮鞋,但不需用绳束口,而用宽幅橡皮筋布束口,十分跟脚。鞋底用的是白色塑料底,比布底要耐磨。连接鞋帮和鞋底的滚边用白布。黑白分明,跟脚耐磨,柔软舒适,美观大方,是这种布鞋的特色,当时上海青年称之为“东京鞋”。称某人时髦,也呼之为“东京”,虽然当时人大多不知道东京是啥样。这种“东京鞋”虽然比传统布鞋要合脚,但毕竟还不适于运动。上海的跑鞋厂根据“东京鞋”的思路,开发了一种新产品,蓝帮白底的跑鞋,一度也很流行。十几年前,我有一次看到复旦大学的余子道先生穿了这种鞋来开会,感到十分惊讶。我说,这双二十多年前生产的跑鞋,现在恐怕厂家自己都没有了,足以成为“文革”时期的文物,你怎么还舍得穿啊?至于那个时代的上装,还很少变化。布票限量供应,家家都十分紧张。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人发明了一种“假衬衫”,衣领做得十分地道,但肩、胸只遮住一小半,两边用布带连接前后,套在身上,穿上中山装,钮扣一扣好,人家看上去就以为他里面真穿着衬衫一样。这种“假衬衫”也是“文革”时期上海青年的“流行服”,只不过只能让别人看到白领子。

衣服的颜色很单调,大体不外蓝、绿、黑、白,女性也只敢用一些淡色的小花布,首饰戒指一律不戴。林彪垮台之后,江青抛头露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一些国际交往场合,她也不断地想出一些新花样。她的“奇装异服”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惊讶。到1974年,她要求服装师参酌古今中外,设计适合中国妇女普遍着装的裙子,由她审定,推广全国。时人称之为“江青裙”。江青裙的开领设计,虽未显乳沟,但长期紧锁衣领的中国妇女一时并未接受,反而是一些女干部和积极分子带头穿着。在政治号令下大量生产的江青裙压库严重,而在江青裙基础上化出的许多新裙服、开领衣随之兴起,长辫、卷烫发之类也决堤而来。

1971年之后,留在上海工作的老三届大都满师,工资由18元升到36元,蓝布工装已是过去时髦。骑自行车上班、戴个手表,成为他们的新时髦。一辆自行车124元,一个上海牌手表108元,几乎吞掉了他们大半年的工资。这是一个把基本生活需要当作“奢侈品”的暴利时代。当“江青裙”推广时,这些老三届的青年都到了成家的年纪,上海的住房本来就空前紧张,家中能否容纳一个新的家庭,成了找到配偶的重要成功条件。成千上万的男女青年,没有地方谈恋爱,就到外滩堤岸。外滩成了那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人街”。这道风景线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仍然存在。还有就是电影院。那个时代能够放的电影很少,少数引进的苏联、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有些爱时髦的青年人也透过这些电影去寻找时装设计的灵感,找到私人裁缝照样画葫芦。这些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的电影没有政治问题,服装式样自然也就没有政治问题了。虽然国内影屏上还在不断出现“铁姑娘”的形象,但在现实生活中的铁姑娘已经陷入了男不爱、女不近的尴尬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时尚的性别差异,正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人们走出“文化大革命”。

由政治运动而兴起的时髦不过三四年时间,人们按照经济地位、审美观念和追求变化的社会时尚便透过各种政治缝隙崭露出来。但是,“36元万岁”之下的窘迫和政治上的窒息,使爱美的上海青年人虽然穷极心思,依然难以尽显他们的青春之美,至于在农村、农场度过青春岁月的知识青年,在垂老之时,更常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时尚,是青春的华章,在青春绽放的青年时代未能自由地形成一代时尚,是那一代青年共同的缺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43a5801012xjd.html?tj=1
处身其中的那种感受不同时代可能是相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18 , Processed in 0.03603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