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83|回复: 2

1967年9月9日周恩来总理在文革中一次最违心的讲话zt

[复制链接]

0

主题

749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10-7-17 18: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7年春、夏,在反击“二月逆流”和“揪军内一小撮”的高潮中,北京出现了一股反总理的逆流。以大学里的几个思想极左的学生组成的“516”兵团,给周恩来贴了许多大字报。社会上一些人建议废除“八一”建军节,立秋收起义(9月9日)为建军节,因为“八一”南昌起义是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对此,毛泽东曾明确表示反对。他说,“八一”在前,“秋收”在后。是“八一”首先打响了对国民党的第一枪。但是,毛泽东的意见当时人们并不知道。
 1967年9月9日,北京市工代会、农代会、红代会组织一些人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开大会,纪念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40周年,会议组织者邀请了有关中央首长出席,周总理来了,江青等人不知为什么没有到会。  北航红旗派了六百人参加会议。韩爱晶说,今天这个大会不是我们组织的,什么人都有,成份比较复杂,要求我把人马安排在主席台下面,保卫好主席台。 大会发言一开始,我就听出苗头不对。
 大会组织者安排的发言者在歌颂了毛泽东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伟大意义之后说,是伟大领袖领导的秋收起义打响了对国民党的第一枪,不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是大军阀贺龙他们领导的,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次起义不是工农武装起义,而是资产阶级旧军队的一次兵变,所以“八.一”不能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日,必须彻底砸烂。我们强烈要求中央废除“八.一”建军节,把“秋收起义”纪念日9月9日定为建军节。这时,会场上不断有人高呼“砸烂‘八.一’!‘秋收起义’万岁!毛主席万岁!”
 这时我看见坐在主席台上的周总理非常激动和气愤。谁都知道,“八.一”南昌起义是周恩来等人领导的,这次大会明显的是对着周总理来的。我心里顿时为周总理捏了一把汗。
果然,几个发言者调子皆大同小异,主张立“秋收起义”为建军节,废除“八.一”建军节。这时会场上乱起来,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要抢话筒。大会组织者不知是谁,一个劲地要大家安静,但会场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文革中,凡有中央首长参加的大会,从来没有这么乱过。我立即通知北航红旗的学生们把住两个出入口,防止意外。
 实事求是地讲,北航红旗也好,韩爱晶也好,都是保总理的。韩爱晶常说:“周总理是全国的大管家,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周总理是支持我北航红旗的。没有周总理,全国就乱了套了。北航红旗任何人不准反对周总理。”这是历史的事实。至于我个人,始终对周总理非常钦佩,又加上总理亲自为我平了反,即使从个人利益上说,我也绝对是死保总理的。  我们同意参加这个大会,是为了纪念秋收起义,但没想到有人要砸“八.一”。我们事先不知发言者和组织者的目的和宗旨,否则,北航红旗不会参加这个大会。我心里直埋怨韩爱晶。
 这时韩爱晶、蒯大富等人坐在主席台上,看到会场很乱,他们也害了怕。我看到韩爱晶走到周总理面前,不停地同总理讲着什么。大概是向总理解释什么还是劝总理离开会场。据后来韩爱晶说,他是请示总理要不要拒绝参加这个会议,立即离开会场,总理没有同意。  这时,大会组织者请总理讲话。
  总理站起来走到麦克风前,开始讲话。会场静了下来,韩爱晶和蒯大富紧紧地站在总理身后护着总理。
u=52490996,3949704216&fm=0&gp=0.jpg

 据我所知,凡是参加这种大会,总理的保安人员和警卫战士都不可能站在主席台上,一般也没有必要。毛主席第六次接见红卫兵时,走下金水桥,乘敞蓬汽车从红卫兵人群中穿过,也没有任何危险,但今天我为总理捏了一把汗。今天大会不是我们组织的。我仅带了六百个人来,万一出现情况,有人捣乱,上万人一乱起来,不好控制。我也真想让总理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总理的声音有些嘶哑和颤抖。
  “同志们,同学们,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同志们,今天这个会,事先我不知道,我是紧急赶来的。今天大家在这里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40周年,这是非常好的,我坚决支持这个会议。坚决支持大家的革命行动……”这时会场里突然有人喊:“周恩来下去!我们要见江青同志,我们要见毛主席!”会场顿时又乱了起来,一些人的狂叫声压倒了总理的声音,他们不让总理讲下去。
我大吃一惊。文革以来,我可说什么场面都见过,唯独没碰上过这种场面。这不是公开反总理吗?这还了得!这算他妈的什么造反派?大会组织者和叫喊的人是些什么人?若这个会在北航召开,我定会让北航红旗武装部队把他们全抓起来,可这里是工人体育馆,不是我们的天下。  我立即让北航红旗六百名学生全体起立,组成了人墙,把主席台包围了起来,为了镇住一小撮人,我叫人把北航红旗的大旗举了起来,并带头高呼“誓死保卫周总理!”“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北航红旗坚决拥护周总理!”“反对周总理就是反对毛主席,决没有好下场!”我一喊,北航学生和会场上的群众也跟着我喊起来,一下子把一小撮人的气焰压了下去。当时,我的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我身上带着枪,如果有人胆敢上去揪斗周总理,我一定敢开枪打死他,别的,我顾不得了。在保总理问题上,我决不含糊!
周总理继续讲话,出乎我意料,总理下面的讲话令我大失所望。这是我知道的总理最违心的一次讲话,不知史学家们怎么看待这些话。 “同志们,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你们热爱毛主席,热爱江青同志,这是完全正确的。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周恩来热爱毛主席的心情不比你们差。我要告诉你们,‘八.一’南昌起义,不是我周恩来领导的,是林副主席领导的,我周恩来不过是参加了而已。‘八.一’建军节是毛主席确定的,不能砸!砸‘八.一’是不对的!我周恩来一生犯了许多错误,但我是拥护毛主席的,拥护林副主席的。不信请同志们看一下,我周恩来的心是红的。”说到这里,周总理突然用手撕开了衬衣,露出了胸膛。
  由于我没法看到总理讲话的原始录音(可能没有录音),仅凭记忆,上述总理的讲话可能略有出入,但几句关键的话确凿无误,撕开了衬衣绝对是历史的事实。我和许多人被惊呆了,会场上群情激奋。“誓死保卫周总理!”的口号声响成一片,许多人愤怒地谴责一小撮人反对总理、破坏大会的行为。主持大会的人见没法再开下去,便草草收场。顿时,人群拥向了主席台。
说时迟,那时快,我带着北航红旗的学生们冲上了主席台,把周总理紧紧地保护了起来,并护送着总理退场。
那天负责警卫的卫戍区的战士们已手足无措,他们可能未遇到过这种场面。面对体育馆内外人山人海的群众,他们近不了身,干着急使不上劲。我几百名北航红旗学生护卫着周总理,成千上万名群众围着我们,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移动。我没有受过警卫业务训练,也不会武术,但我知道,这种场面什么也用不上,只靠我20多岁小伙子的身躯和一颗红心护卫着周总理。我面对着总理,向后倒退着,指挥学生们开出一条走道。我对着一个当兵的大喊:“快把总理的车调过来!”我当时急于要把总理护送上汽车,让总理尽快脱险。  现在不记得当时在场的卫戍区负责人是谁了,是傅崇碧,李仲奇,还是其他首长?我估计他们当时也吓坏了,恕我不恭。
  关键的问题是人群中有反总理的坏人。
 周总理的“大红旗”慢慢地从人群中开了过来。我正要护送总理上车,不料总理不肯上车。他向人群不停地挥着手,点头微笑 ,不停地同人们握手。伟大的周恩来,他此时的心情我明白,他不愿这样灰溜溜地走掉,他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相信群众,他不相信有人会害他,但作为我们,作为总理临时的保卫人员,我却不能不高度警惕,以防万一。这时,我看见远处卫戍区部队的战士们一队一队地开了过来,我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这时,周总理大声地说:“同学们,红卫兵小将们,不要怕嘛!毛主席说要相信人民群众嘛!我周恩来问心无愧,我不应该害怕群众嘛!现在天快黑了,大家都没有吃饭,我也一天没吃东西了。”他朝陪同的卫戍区负责人说:“你们是不是搞一点吃的来,我和大家就在这里吃一点晚饭怎么样?”大家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周总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我们围坐在他的周围,外围是官兵们和人山人海的群众。不一会儿部队送来了大木桶盛着的稀饭、馒头之类,总理要了一小碗稀饭,我也要了一碗,陪总理喝了起来。  就这样,公元1967年9月9日傍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北门外的马路上,席地而坐,与人民群众们一起喝稀饭,并用舌头把碗舔得干干净净。  我和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20061019214430197.jpg
我敢说,古今中外历史上,除了越王勾践身陷敌手后为了东山再起而卧薪尝胆外,周恩来此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怪周总理去世后联合国破例为他降半旗致哀,他的人格征服了全世界。  文化大革命中,北航红旗犯了许多错误,我也不是白璧无瑕,这点,我从不否认。但是,起码在对待周总理,保卫周总理方面,我们问心无愧,无可指责。  文革中,北航(不光北航红旗)没有一个人反总理。文革中红卫兵的形象,不单是军装皮带加皮鞭的形象。历史就是历史,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点,无论是史学家,还是当事人,都应尊重历史,而不应胡说八道。



http://www.fyjs.cn/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174/1005/253267.html

飞扬军事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9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23: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良相周恩来何以空前绝后?

早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毛泽东就面对民主人士公开了周恩来“为相”的设想。此后共和国总理一职,周恩来一做就是28个年头。即使在“文革”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仍坚守岗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位”始终没有变动过,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功成一代名相,周恩来空前绝后。其祖上风水有这种明确的预示吗?

交水如织 六符良相 横龙结作,必要鬼星相证。隐于周氏祖地后面的鬼星如何呢?

令人惊绝的是,狮子山后面,有三条气脉生出六座山阜,周氏祖坟后峙的鬼星是堪舆实践中极为罕见的六符鬼。力量在三台鬼之上的六符鬼星,风水术断其必出三公,为太平宰相、重望师臣。

周恩来祖坟风水态势图

按风水前辈所论,言周恩来贵为三公、重望师臣无可非议,但说其为“太平宰相”,则不一定人人赞同。建国后的周恩来,确实在治国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智,但没有达致国家的祥和太平,平心而论,这不是他的责任。若没有周恩来“太平宰相”的素质和本领,没有他苦撑危局的努力,天下早就大乱。晚年的周恩来,把自己对领袖个人的忠诚升华到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负责上来,对生前身后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事情做了富有远见的部署和安排,一定程度上为打倒“四人帮”、结束“文革”准备了组织力量,奠定了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六符良相的回天之功远非“太平宰相”可比,其含义也非“太平”一词可以涵盖。

似乎为了证明龙穴为横龙结作的准确性,狮子山后,二起鬼尾拖撑,南北绵延达 4公里。恐有不足,东北再起一列山脉,在3公里的距离上自南而北周密缠护。再东北,吼山如狮儿,与狮子山互为照应,镇守拱卫。

《葬书》曰:“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来龙既为台阁贵人,后有六符鬼星,戏球之狮以它的万乘之尊,担当起六符良相的治国重任。

在周恩来的晚年生涯中,有一个苦苦相斗的对手,那就是林彪。这位生前让周恩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死后令其嚎啕大哭的“副统帅”,祖上风水也为横龙结作,鬼尾是为飞符鬼。在鬼星论述堪称一绝的《玉髓真经》里,飞符鬼排名第六,六符鬼则名在第三。如果说,贵极人臣的林彪,祖上凤地与周恩来祖地巨石金狮,两者还难分伯仲的话,那么,林氏之飞符鬼,遇上力量较三台还胜之的六符鬼,胜负的天平就已经偏向正义凛然的泰阶六符(六符鬼又称泰阶六符)。飞符对于六符而言,也算是败得其所了。

泰阶六符鬼星

来龙出自名山的周氏祖坟,其水如何?特别是重起之狮子山所渡一水、周氏祖坟前列之水,是否也为吉水?

周氏祖坟,前堂不但水过西东,而且三横四直,一源交合,呈现出众水同归的局面,是风水术中至为吉祥的一种。黄妙应《博山篇》曰:“水近穴,须梭织。到穴前,须环曲。既过穴,又梭织。若此水,水之吉。”周氏祖坟前,正是这样的吉水。

周氏祖坟右侧,大江南北纵贯,东西分隔狮子山与周氏祖坟父母山。这条江名为平水江,又名若耶溪,是运河水系最长之山区河流。即使与其它著名江河比起来,风水上也毫不逊色。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中,曾对此江水的清奇大加赞赏。

水的清奇固然可喜,水网如织更令人叹为观止。

会稽山区天然河流,自西向东北涌入平原,或溢而为江,或渚而为湖,或为沼为池,为溇为荡,形成四通八达的平原水网。

平水江源于上眉岙茅园岭,流经岔路口、平水江水库、平水、铸铺岙、望仙桥后有上灶溪注入,继有四水交流。四水在周氏祖坟宽约5平方公里的明堂上,分片分区灌溉着肥沃的土地,星罗棋布的水流将盆地划分得井井有条,呈现交水如织的奇观。充分得水的明堂,在构建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后,四水聚合于狮子山右前,其势大增,水面壮阔。江水舐犊白虎砂,回环绕抱,自南而北缓缓流淌,出龙舌嘴,在稽山门汇入环城河。名山与大川兼得的周氏祖坟,高贵无比。

水左来,山右转,穴居右。以白虎为下手砂的周氏祖坟,整个山头右转,狮尾略微兜收,总体符合风水结作的要求。

在周氏祖坟前得四水汇聚的平水江,北流远逝。似乎不忍拦截,狮子山在略为阻挡之后,并没有着意交锁,使水流改向。与水口的这一特点相对应,现实中的周恩来,心胸坦荡,没有丝毫的藏私。他没有儿女,而他本来是可以再图生育的;他甚至连骨灰也没有留下。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惟有永存的风范。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7-18 04: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lrm2222) 的帖子

这篇文章作者是戴维堤,似乎是摘自他的回忆录《逝者如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20 06:52 , Processed in 0.0555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