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39|回复: 1

上海猴哥:回忆徐迈进伯伯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5-1 07: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天,上海电视台记实频道播放了著名导演石小华的访谈节目“回忆我的父亲石西民”。因为石伯伯是我父亲生前的好友,我十分认真的观看了这节目,在谈到石伯伯文革中遭到“四人帮”九年监禁的时候,我想到了徐伯伯,他也是被监禁了九年,他的事情在我脑海中一幕幕闪过,我心中产生了一种冲动,想写一篇纪念徐伯伯的文章。


    首先是收集资料,我在网上搜索,有关徐伯伯的记载非常多:徐迈进,原名文源。江苏吴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分遗憾的是在网上找不到徐伯伯的照片,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次见徐伯伯,还是小学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徐伯伯家看望他,一个庄重的长者,典型的知识分子,在那副金丝眼镜的背后是一双智慧的眼睛和一张慈祥的笑脸。父亲拉着我的手让我叫徐伯伯“干爹”,我不肯,徐伯伯笑了,埋怨我父亲说:“你也不对孩子讲清楚,算了!现在是新社会,过去封建的一套不提了。”回家的路上,父亲才告诉我,徐伯伯是我父母结婚的证婚人,那时候,他们都在重庆,我父亲在共产党的新华日报,我母亲在邹韬奋先生的生活书店,是徐伯伯介绍他们认识结婚,我出生后,是徐伯伯帮父亲给我起的名字,那时候他们就讲定了,我长大后要认徐伯伯为干爹。


    后来,父亲还告诉我徐伯伯是老革命,有一本流传很广的书“狱中”,是讲一批共产党员1930年前后在浙江陆军监狱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其中的狱中特别支部书记就是写的徐伯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了这本“狱中”,知道了他们在监狱里学习马列主义,开展绝食斗争,许多青年人是在狱中才真正懂得了革命的真理,下定了为革命献身的决心。徐伯伯在国民党的监牢中表现了坚定的革命气节,写下了有名的囚徒之歌:“ 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火线上俘来,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俘来,囚徒,不是囚徒是俘虏。凭他怎么样虐待,热血依然在沸腾。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的精神。死的虽然牺牲了,活的依旧是在战斗。黄饭和臭菜,蚊蝇和蚤虱,瘦得了我们的肉,瘦不了我们的骨。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所有。努力呀锻炼,勇敢呀奋斗!总有一天的红旗,随着太阳照遍全球。”可惜的是在文革抄家之后,那书找不到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曾经想再找一本“狱中”,还是没有找到,倒是在我的书架上找到了一本“新华日报的回忆”,141页就是徐伯伯的文章“依靠群众克服困难”,文中回忆了1937年10月在武汉和潘梓年,章汉夫一起筹办“新华日报”的情景。我想我父亲和徐伯伯就是在那时候走到了一起,成为生死之交。在从武汉撤退途中,在湖北嘉鱼县燕子窝共同经历了日本飞机的轰炸,死里逃生到达重庆,徐伯伯在编辑部,我父亲在印刷部,他们都是在周恩来领导下的“新华军”的重要成员,为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又一起去了延安,在延安解放社工作。


    解放以后,从新闻总署到中宣部,再到国务院二办(文教办公室),我父亲一直和徐伯伯在一个单位。西便门的国务院宿舍盖好后,我们两家就成了邻居。经常可以看到徐伯伯在阳台上浇花,作气功,也经常可以听到从他家中传出的音乐声,在他家里我看到许多书,也看到许多唱片,很多都是外国的,那时候,我就感到徐伯伯和我们党的许多工农干部不同,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怪不得总理要安排他当文教口的领导。


    1964年,我考上了大学,要去哈尔滨报到,临行前去和徐伯伯告别。他语重心长地说:“小东啊!你写的东西我看过,是言之有物的,如果向文科发展,也许好一些,不过,你既然选择了学习国防科学,我也支持你,热爱解放军,保卫祖国是神圣的事业,我相信你也一定能学得好。你要走了,我送你一个本子,一支笔,以后要多动脑,勤动笔。”我知道,这不是徐伯伯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所有革命前辈对我们后代的期望。


    文革开始后,徐伯伯和许多当权派一样靠了边。有一天,我去看他,我们谈到文化大革命。他先问我学校还上课吗?我说早就不上了,他叹了口气说:我们过去在监狱里还读书,你们为什么要停课?接着又谈到运动中许多过火的行为,比如戴高帽子,游街示众,我说毛主席早说过:“矫弯必须过正”,徐伯伯说:“毛主席早年写的东西不能照搬照套,运动中发生过火行为我们党不是第一次,延安整风时我们就吃过苦头,必须接受当年的教训,你们还年轻,不能怪你们----”,他又问到我父亲的身体情况,那时候,我父亲因为肝硬化,已经住进了北京医院。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我与徐伯伯唯一一次的见面和谈话。


    67年12月我父亲病故,在八宝山小礼堂开追悼会,那天,许多新华日报的老朋友都来了,成了文革中老同志的一次聚会,后来造反派还追查,是谁通知来了那么多人,是不是向组织示威。那天,在会场摆放的众多花圈中有一个特别的小花圈,那是用青松翠柏和野花编成的,上面的落款是徐浩渊,徐晓天,妹妹告诉我,徐伯伯的女儿和儿子来了,但是没有进来,他们说是代表爸爸来送行的,为了不影响我们,他们没有进来。就是在那一天,我才证实了徐伯伯被关押的消息。后来,又听说浩渊因为反对江青也被捕了,晓天去了乡下,我们两家就此断了联系。


    九年之后,四人帮倒台了。我从部队回到北京,听说徐伯伯已经出狱了,就去看他。一进门,眼前的老人让我震惊,驼着背,弯着腿,脸上失去了旧日的光彩,只是眼神依然是坚定的。第一句话,徐伯伯就说:“想不到啊,国民党的牢监住了6年,我们自己的倒住了9年!”我问他:“两次坐牢有什么区别?”他回答:“以前那次可以看书,可以放风。这次开始时不行,后来有放风了,我也走不动了,是别人抬我出去晒太阳。”我问他:这九年是怎样活过来的?他说:“就是相信群众,相信党,一定会搞清我的问题。我还帮助过同监的年轻人,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要坚持下去。”我说:能够坚持下来真不容易,你应该抓紧治病,养好身体,他马上说“现在组织已经给我平反了,任命我为文化部的顾问,帮助高占祥同志,我要抓紧时间,把文化部的工作做好,现在我很忙啊!”走出徐伯伯家,我想到了那句老话:共产党员是特出材料制成的。


    很多年过去了,徐伯伯也早已离开了我们。他的女儿已经从美国留学归来,成为一名心理学的专家。前些天去北京时,有朋友提到她,问我要不要见面?我很矛盾,她已经不是那个当年虚心求教的小妹妹,人家现在是海归的名人,不一定能谈到一起去,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今天,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中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我多么希望早一天见到她(他)们,和她(他)们一齐回忆同徐伯伯在一起的日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54c230100bjvn.html#cmt_11828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浩渊:小东,我是元元。读你的博文让我落泪,往事历历在目。。。

前几天畅苏姐姐打电话,让我写一篇与当年新华日报和父亲有关的文章,他们要出书纪念新华日报和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往事。并指名要我写父亲给新华托儿所写的歌。我又想起了《囚徒歌》,上网找,才发现了你的博文。你永远是哥哥,不能把我说成一只“海龟”呀

上海猴哥 元元:看到你的留言,真让人高兴!我们两家之间有过那么多的故事,我不可能都写在博文里,在写这文章时,我想到了许多许多,也流了眼泪------虽然多年没有见到你,但也断断续续听到你的消息,这世界并不大,我们生活的圈子则更小,知道你这些年也很不容易-----两年前就看到你的网页,但一直联系不上,--------知道你已经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非常高兴,-------什么时候来上海,我们见面再谈-------(2009-8-31 1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8 20:26 , Processed in 0.0339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