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17|回复: 1

杨奎松论研究方法(转自豆瓣)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1-8 17: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倒是每年都会蹭一下国际研究生当代中国研讨班,仰视一下汪晖、温铁军、潘维等等靠谱或者不靠谱学者,为自己的学术知识名人堂里注入感性认识。去年开始,主持的会议的倒不是之前的王绍光了,所以就来了张鸣,又见到了杨奎松?

主题演讲基本谈论的是研究心得,大概也曾讲过,但是一直不曾有时间细读杨的著作,听听讲座,了解下研究路数也挺好。层次是:史料,史实,阐释。逻辑线索是:尽可能占有史料,同情地解读史料,重建史实,阐释往往取决于各自立场。

史料到史实


问题:党史研究面对的是海量的材料,史料本身往往是真实的,但是基本都是不完整的,如何重建史实。
对策:结合不同年代、各种类型(档案、回忆录、口述历史)的史料,做出取舍。
举例:安徽某县,58-62,档案史料齐全,逻辑性强,令人怀疑。结合64年史料(前领导人被批判),文革后领导人回忆录,重建史实。(冯克之大饥荒,大量占有史料,写法值得称道,解读史料出问题)
(关于陕甘宁种植鸦片的问题。史料:永发看到的史料还是不够的,但是永发的考证是没问题的。2. 史实:鸦片在中国的流行;币制不统一,鸦片作为准货币;陕北之自然环境,不可能依靠耕种粮食自力更生。)

史实到阐释


问题:往往以后设观念阐释历史,缺乏同情之理解。受制于前理解,对某些历史人物的研究可以胜任,有些则不能。
对策:还原历史语境,在语境中解读史料。研究可以把握的对象。
举例:孙中山向日本出卖满蒙权益。阐释的不同路向,即民族国家观念成立的史前史,与民族主义的后设式理解。研究毛泽东可以胜任,对蒋介石的理解难以深入。
(有同学提出,能否做到认识之客观?自然是后现代洗礼后的普遍疑问。回答中其实是承认了前理解的重要,而对策似乎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我对后现代史学的肤浅理解没有太离谱,他们算不算史学界的休谟?结果要在舍弃不可解答的问题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认知的共识,从事研究)

所以可以看出是不受后现代史学、社会科学方法影响的历史学者,换言之,较传统的人文学者。
(我依然觉得后现代史学无论怎么解构,似乎也解构不了史实层面的真伪。就像批评理论、文化研究再盛行,也不能把郭敬明粉饰成张爱玲吧)
(对社会科学式的碎片化解读史料也表示了怀疑,所以也解释了这个研讨班不断出现的不靠谱的社会科学研究,用一堆数据说明一个伪问题,彻底消灭了我作为不科学的人文学研究生的深切自卑。)
而所谓的人文学的特质,大概真是如伽达默尔所言,在教养中不断积累,调整自己的前理解与对象的关系,通过视阈之融合达成理解。对于史料的洞察和对于文学的趣味,大概都是不能传授的,取决于个人持续的积累,可能也关乎悟性。(所以说张隆溪的执念是非常有道理的?~~)

想不清楚的是:
那么杨这一类的研究(茅、桑的研究似乎也是同样模式,大概中国历史学界所认为的最高标准,都是这一类)有没有可以理论化的可能?又是否有理论化或者与理论对话的必要?
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有效对话?历史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在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有效对话?


http://www.douban.com/note/3255112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7: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的讨论

@袁长庚
我有一个猜测,年中观察者登了那篇对杨奎松新书挑错的文章,加了一个编者按,里面举例说现在杨奎松大概也能体会前几年汪晖被围攻的困境了(没有直接提名字,但是都能看得出来),杨本人可能因为这个并置而心存芥蒂。
他一般很少用一些意气用事的措辞,这次回应汪晖的长文大概是我看过最尖刻的文章了。不过木同学说的有道理,杨本人还是“文人学者”,对社会科学取向的历史解读是有很深的排斥的。他和汪晖的争论,与其说是左右之争,不如说是方法论之争

@纪恩
恩,我感觉杨和沈志华是很相似的。跟沈接触能感觉到他对材料把握非常多且扎实,在对如此众多内情有深度把握的情况下采取比较中立的态度,我想这也是做学问的境界了。木头上面对杨讲座内容的讨论也令我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也觉得这次是方法论之争,另外就是汪这次是自己找上门的。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史实还未完全梳理清楚的情况下过分conceptualize可能是不太妥当的;另外,这个conceptualization的结论如果和一些公认的史实有矛盾,那还是需要仔细审视的,不好随便削足适履。。

@木头记
不如说是方法论之争。
肯定的。两者思路完全不同,尤其是两人的粉丝,吵来吵去,黑来黑去,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不能沟通,谁都说服不了谁。但是两个研究思路我都赞成,只是各自有好与不好的区别。但是汪现在的东西,我真没功夫看。你可以评论下?
譬如批评福柯的史实有问题,意义真的不大。但是福柯的史实问题,和汪的史实问题,谁能做个比较?(我这又是高级黑了吗。。。。==)

@木头记
同意。
不过史家也有conceptualization做得很好的,陈大师,余大师啊1。杨、沈的著作不知道有没有这类追求,我真的没认真看过。你尊敬的陈兼应该有做吧。

注释1. 参见拙作,〈论文层次〉,网址:http://www.douban.com/note/325434150/(检索日期,2014年1月8日)

师姐的留言,放在这里:
acornpicker
我覺得有用的是1.歷史原語境的考量,徹底的contextulization 2.微觀研究時注意各種檔案的編織,不丟棄整體視野 3.不同材料的比照印證特別是不同觀點的人所採用材料的對比。但要說誰歷史研究最客觀只能是wishful thinking,沒有各種“前理解”哪有理解。。。//

@袁长庚
实际上,杨是人民大学党史专业出身,不可能简单地导向为“告别革命”的机械论断。我最早看他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百团大战讨论的,当时他批评一个现在看来应该属于“左”的学者夸大了抗战时期共产党后方战场的主动性,但他同时强调,人民武装力量的弱小是当时的客观事实,不能把这个东西看作是一种狡诈的观望。这有点像木头今天举的延安种植鸦片的例子。我理解所谓contextualization就是这个意思。
但杨这几年被理想国出版社之类的媒体捧得太厉害了,他的许多谨慎之处在大众传媒那儿几乎荡然无存。这次把他推到汪晖的对立面更是胡扯。但这也是当代知识生产的困境之一吧。

是的,我的感觉跟你是一样的。汪晖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后设”研究,比如他用“人民战争”这种政治哲学来解释朝鲜战争,并且拉长了它的历史维度。很难说这种东西“不真实”,因为“人民战争”本身就不是一个现成的剧本,政治斗争、政党、领导人卡里斯马等等等等,都是它的内容。同样,你把它另起一个名字,XX战争,只要说得透,也行。汪晖做的是“阐释”,基本上是个比较自我的事儿。
杨和沈肯定是要反对这个路数的,因为历史材料,假如不掺入太多的后设视角,是得不出这个结论的,它的断裂性、不兼容性,以及当事各方的不同解释,怎么可能一锅烩呢?

本来两边应该认真坐下来,谈一下,但是好像没这个趋势,大家也没这个时间

@木头记
汪晖之研究文学大概亦是如此,之前关于破恶声论的研究,也是挖掘旧文本的现代意义。作为文本的文学作品与作为文本的历史事实估计还是不一样。所以汪杨之争是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与史学青年两条道路的对抗~~

@DQ
杨奎松帮汪晖上头条这事,问题还是在“跨界”。杨要守的是近代史这个学科的“门户”,反对汪晖思想史的路数,所以他在文章里一直在强调汪晖对党史是门外汉。学科分类实际上是对市场模式的复制,把知识生产工业化了,跨界是要打破这种体制,萨义德就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得是“业余的”。

@木頭記
所以两者其实是有对话的空间的。但是现实中对不上。
各学科有各自的傲慢与偏见,除却知识生产的工业化,也是建构身份认同的关键?

@DQ
变成一种文化资本了。陈嘉映就开玩笑说他现在只敢谈维特根斯坦,而且是晚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只敢谈晚期他对宗教的想法。陈有一个想法,就是各学科都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公众思考。比如史学就是厘清史实,在这个基础上其他人都可以展开讨论,而不是说除了近代史专家,其他人都不能谈近代史。另一方面,如果你要谈近代史,就得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8:48 , Processed in 0.0282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