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85|回复: 0

陈小恒/陈雁  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片断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2-3-22 06: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片断
http://www.cixi.gov.cn 2010年12月31日
  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提出“一斗二批三改”的任务,即“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1968年8月,毛泽东发出“认真搞好斗、批、改”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阶”)、整党建党、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精简机构、下放科室人员,工厂里的斗、批、改,大体经历这么几个阶段。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建立革命委员会。9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其中强调:“全国山河一片红,这极其壮丽的一幕,是夺取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整个运动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斗、批、改阶段。”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又传达了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指示。九大以后,“斗、批、改”运动在全国全面展开。“斗、批、改”实际上是把“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化,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更加深化、更加严重。
精简机构,下放干部,是“斗、批、改”的又一项重要任务。1968年,随着“三结合”各级革委会的建立,如何处置“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级党政机关大批干部、知识分子,让这些人继续有组织有系统地受到“触及灵魂”的“斗、批、改”,便提上了重要日程。
创办“五七”干校①是根据毛泽东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指示进行的。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一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革委会组织原省直机关干部和省革委会的工作人员下放庆安县柳河农场劳动锻炼的经验,并传达了毛泽东对这一经验的重要批示。此文发表以后,柳河干校的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逐步成为解决机关“斗、批、改”的一种形式。全国各地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片面强调体力劳动意义的“五七”干校,把大批党政干部和高等学校的教师轮流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但由于毛泽东的着眼基本点只是阶级斗争,所以他实际上又把干部教育问题、下放劳动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派性的干扰,把大批干部下放劳动的方法,往往成为排除异已、惩罚干部的手段。斗、批、改中的干部下放劳动,既花费了国家大量的物力财力,又使大批干部遭受许多磨难,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深重创伤。“五七”干校变成迫害干部的场所,并未达到使干部革命化的目的。这种灾难性的后果,是毛泽东始料不及的。
  (一)
1968年3月18日,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毛泽东的批示和《人民日报》的文章发表后,全省各级革委会立即开展学习、宣传,并组织贯彻执行,省革委会制订《浙江省斗、批、改规划》,在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推行一系列极“左”政策,浙江省进入全面“斗、批、改”阶段。11月13日,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慈溪县革命委员会。县革委会由39名委员组成,张昭福(“省联总”造反派)任主任。这个县革委会的核心,既没有当地革命干部的代表,也没有军队的代表。18日,举行成立大会,并宣布全县党政财文大权均归县革委会,实行一元化领导,革委会下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四大组。县革委会成立时,张昭福提出反“复旧”口号,张昭福认为慈溪县的问题在于组、宣、办、监。因此,对县级机关人员实行大换班,抽调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县联总”骨干来县革委会机关工作,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仅留下1名“信得过”的“造反派”骨干。
1968年11月,慈溪县革委会发出《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通知》,提出要把干部下放劳动作为机关“斗、批、改”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要求所有机关、部门和单位的在职干部,都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轮流下放,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并规定每周六为干部的劳动日,这一天停止一切会议和工作,保证劳动日制度的切实执行;教育、文艺、卫生、新闻、科研战线上的知识分子都要分批下农村、工厂参加劳动锻炼;参加县、区、社及有关部门革委会、革命领导小组的革命群众代表,每月回原单位参加劳动不少于10天。
1968年12月4日,慈溪县县级机关斗批改干校在坎墩的县商校建立。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160余名干部被集中到干校,搞所谓的“斗、批、改”,名为参加学习、劳动,实为审查、改造。年底,由于县革委会对区、社、县属企事业单位实行干部大换班,干校迁至周行中学。
1969年1月3日,慈溪县县级机关斗批改干校改称为“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干校人员扩大到814人(其中包括所谓“打倒对象”133人)。干校学员被编为三个中队,第一中队由原县委、人委、群团系统人员组成,新增文工团和电影队,共计247人,形成6个小分队;第二中队由县级科局级机关干部331人组成,形成8个小分队;第三中队由区、镇级机关干部236人组成,形成7个分队,干校共设21个小分队。县革委会指派县革委会委员、“造反派”头头钱树闯坐镇指挥,校领导小组成员等分别兼任各中队队长,确定4-5名副中队长。每中队设立作战组、政宣组、行政组等。分队为基本单位。对所谓“马蜂窝”单位,县农林局分队采取外派其他单位“造反派”骨干来担任分队长。县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3个分队55人,分期分批进驻到干校各中队,其中庵东分队进驻到干校第一中队,泗门分队进驻到干校第二中队,浒山分队进驻到干校第三中队。后来原公社机关人员亦来干校参加学习,人数猛增至1200余人。
1969年3月15日,县机关斗批改干校迁至庵东西三农场。据统计,至3月25日,县机关干校有学员1079人,其中县级机关444人,区级机关191人,镇级机关49人,公社机关395人,不包括县工宣队和校部工作人员。4月18日,未成立公社革委会的部分公社干部回原公社闹革命。至5月22日,县机关干校人员917人,分为5个中队,18个分队。7月14日,根据慈溪县革命委员会决定,青垦农场67人并入庵东农场。8月15日,原庵东农场并入县斗批改干校,有场工137人,家属239人。11月,县革委会决定,抽调干校一半学员和一批干部组成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去农村参加文化大革命,县机关斗批改干校学员逐步减少。
  (二)
根据“文化大革命”的形势和上级的指示,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斗、批、改”,具体任务有三项:
一是开展大学习、大批判。学习毛泽东有关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论述,批判所谓刘少奇的“下乡度金论、劳动惩罚论、入党做官论、驯服工具论、群众落后论”和“黑修养”;批判所谓“二月逆流”;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思潮。慈溪160余名县党政群机关干部先后被送进县级机关斗批改干校。日夜受到“触及灵魂”的“斗、批、改”,一些所谓“问题严重者”还要接受没完没了的“上纲上线”的批判或斗争,这种现象在办校初期尤为严重。1968年12月上旬,“县联总”派一位“头头”来县级机关斗批改干校作所谓“慈溪县两条路线斗争史的报告”,鼓吹“县联总”路线一贯是正确的。①1969年1月14日,干校各中队全面开展反击所谓“二月逆流和为二月逆流翻案邪风”斗争中,在干校校园内,每天有被批斗对象挂牌游街示众,其中部分揪斗对象被关进“牛棚”,一度失去人身自由。1月23日,县机关斗批改干校简报(三)中这样描述:“一场反击‘二月逆流’的人民战争已经打响,革命大字报这个威力无比的新式武器,一张张直捅大大小小马蜂窝,射向阶级敌人胸膛。”“有为黄贼翻案集团的黑幕,这是一个有计划、有纲领、有反革命目的的黑集团。目前一中队已把这个黑集团的主要成员二号走资派李××、保皇黑干将茅××等揪了出来,有揪出来的一小撮炮打‘三红’的现行反革命分子18名。有‘无总’、‘无联总’、‘革联站’、‘四总指’,有‘红总’保皇、翻案的黑幕盖子。”“大量事实表明,旧组、监、宣、县办、农办是黄贼复辟资本主义的黑参谋部,是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各样保皇势力的黑据点。旧县办、农办,更是五毒俱全,二十分队周行区机关挖出了以杨××为首炮打‘三红’的右倾翻案的反革命集团……1月20日校部召开了斗争炮打‘三红’的现行反革命分子罪行大会。许多同志被扣上炮打‘三红’现行反革命分子、保皇派黑干将、保皇诡秘家、保皇黑参谋、保皇黑喇叭、阶级异己分子、小爬虫、变色龙、小狐狸等帽子。在批斗原周行区委书记时,在他的头颈上挂上大黑板。在批斗原县委副书记、县长时,要他跪在狭长的板凳上交代问题。”1月25日下午,原县委机关1名干部自杀未遂,被诬陷为“对干校、对革命群众进行威胁、施加政治压力”。8月2日至8日,县机关干校《斗批改战讯》9~13期连续印发痛批资产阶级反动思潮的内容,并召开“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广播大会,开展对以方××、杨××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潮的批判。8月5日,县机关干校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揭发批判大会,被批判对象13人,并鼓说“这股反动思潮的性质,是‘一个对抗’:对抗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三个破坏’:破坏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破坏无产阶级专政、破坏‘九大’精神的落实,干扰斗、批、改的顺利进行”。8月25日晚,在干校校部统一指挥下,各中队共组织145名“骨干”,对那些所谓“态度恶劣、问题严重、行动鬼祟”的58个重点审查对象进行突击搜查。8月30日晚,干校组织收听省革委会召开的“坚决贯彻党中央‘八·二八’命令誓师大会实况转播,31日,县干校召开党中央‘八·二八’命令誓师大会”,全校学员和农场革命场员600余人参加。8月30日至9月1日,干校举办“清理阶级队伍”骨干毛泽东思想学习班,87名所谓“清理阶级队伍骨干”参加学习,号称“要大反右倾,猛鼓干劲,批判四重四轻(重外调轻内查,重历史轻现行,重定性定案轻批斗,重审干轻深挖)”。9月6日晚,县机关干校召开批斗大会,现场逮捕2人,揪斗3人,干校负责人要求把“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抓深、抓透、抓紧、抓到底。会后,全校掀起“清理阶级队伍”高潮。9月至11月,大字报、小字报遍布干校校园内,各中队写出揭发大字报603份,检举材队81分,揪斗对象60人。在“清阶”中,县农林局1名干部上吊自杀。11月底,县机关干校举办为期五天的全体革命学员参加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以战备为纲,观察一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要加快以“清理阶级队伍”为重点的斗批改步伐。三四天内,全校挖战壕长1140米,各种防空洞330余个,进行军事训练,健全值夜制度,建立“三防”组织。1970年2月18日,县机关干校举办学习班,学习贯彻中央1969[70]3、5、6号文件精神,贴出大幅标语,组织晨晚呼队,掀起大批判、大检举、大清查的高潮。2月20日召开批斗大会,批斗所谓“现行反革命分子、投机倒把分子、贪污盗窃犯”3人。全校贴出革命大字报562份,内部揭发、坦白交代的小字报374份,揭出“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犯有反革命破坏活动”的33人,“贪污盗窃”31人,“投机倒把”3人,合计67人,占干校、农场总人数20%。县机关干校先后召开大小批判会40余次,刊出大批判专栏10余期,收回贪污盗窃的赃款996元,收回公物87件。
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干校对26名有政治历史、经济和其他问题的人,进行审查,但由于当时的客观形势,对一些人作出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造成一批冤假错案,处理偏重偏严。其中县委书记黄建英被定为“顽固不化的走资派、保皇派”,白天干重活,晚上受批斗,使其身心受到折磨,1979年3月,中共慈溪县委发出《关于撤销对黄建英同志的错误结论的决定》,4月16日,宁波地委发出《关于撤销对黄建英同志的错误结论的批复》,其予以平反。
二是缓慢地解放干部,落实干部政策。1967年秋,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时发出重要指示“绝大多数的干部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极少数。”“要团结大多数,犯了错误的干部,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干部,只要不是坚持不改、屡教不改的,都要团结教育他们。要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1969年,中共中央要求开展“边学边议边揭边批”的开门整党运动。整个运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大学习、大批判。主要学习毛泽东的有关整党建党的指示;中共九大政治报告第六部分;新党章和毛泽东十字建党纲领;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狠批所谓刘少奇的“黑修养”,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彻底肃清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2.斗私批修,思想上吐故纳新。要求做到斗私批修不怕丑不怕痛,对自己的问题要挖深,吐掉所谓刘少奇的“余毒”,纳进无产阶级的新思想。3.群众评议,恢复组织生活,建立新的党支部。1970年春,县革委会开门整风时,县革委会“头头”才检查自己有资产阶级派性,没有正确对待革命干部。1969年10月至1970年7月,县机关斗批改干校先后作出或发表声明解放滞留在干校的县、区、局级领导干部30余名,使这批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为慈溪县的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
三是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指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中共中央把参加生产劳动作为干部改造世界观,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具体行动。1968年10月,慈溪县革委会发出《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通知》,提出要把干部下放劳动作为机关“斗、批、改”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凡参加县机关斗批改干校劳动的人员都要自带棉被、草席、劳动衣服、日常用品,自给自足。为了改造思想,在艰苦的环境中,广大干部发扬艰苦精神,积极参加劳动。1970年早春,县机关干校学员与广大农场职工一起,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全校棉花播种面积1019亩。5月,完成种植咸草面积520亩,9月下旬,完成咸草收割任务,冒雨抢摘棉花1.3万余斤。1970年棉花总产量比上年增加40%,咸草种植面积比上午增加60%,促使农场面貌发生很大变化。11月下旬,干校广大学员又投入兴修水利、增积土肥的热潮。县机关干校广大学员与农场革命场工一起,积极参加植棉、种咸草、兴修水利等生产劳动,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大家说“参加生产劳动,脸孔被海风吹黑了,手心皮厚了,茧硬了,‘一颗红心’锤练得更红了”。
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从1968年11月至1970年7月,历时1年多。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的要求,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经过大学习、大批判、大清理,认为基本上完成了“斗、批、改”任务,绝大部分干部逐步调回机关或另行分配工作。但斗批改干校终究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始终贯穿一条极“左”路线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县、区、公社机关一些干部,有的长期遭受批斗,一天三“请罪”,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受到不应有的惩罚。大批党政干部被下放到斗批改干校从事体力劳动,虽然经历了劳动锻炼,增进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但长期被排除在机关各项业务工作之外,耽误了其专业知识的学习,给国家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钱树闯等人在斗批改干校搞“反击二月逆流、右倾翻案风、捅保皇马蜂窝、揪炮打‘三红’现行反革命、批判反动思潮”五大战役,搞“清阶”运动,鼓吹大胆怀疑,互相揭盖,慈溪县80%以上干部都被贴上大字报,400余名干部被立案审查,搞得人人自危,人心惶惶,民怨沸腾。这种做法不但难以达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有的还成为单位惩罚、迫害干部的手段,导致了带有破坏性的难以估量的后果。
  (三)
时光流逝,慈溪县机关斗批改干校距离现在30多年了,怎样来评价机关干校呢?1972年10月,在县委批林整风会议上,时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黄建英讲到:“首先从当时掌权者的指导思想上看,他们把原机关干部和区、社干部几乎全部集中,强制赶到斗批改干校,其目的不是搞‘斗批改’,更不是走毛主席指示的五·七光辉道路,而是把它当作打击、排斥、‘清洗’干部的手段和场所。在县革委会成立初期,县革委会个别领导成员……积极执行南、陈、熊提出的‘老干部要走老路、要复旧’黑方针,把原机关干部统统扫地出门,赶到‘斗批改干校’。”“为了在建立基层革委会中实行单派(指‘县联总’)夺权扫除障碍,因此,县革委会把极大多数区、公社干部赶进‘斗批改干校’。其次在‘斗批改干校’内钱树闯等人对干部其实是实行‘关、斗、批’。当时窃居校领导大权的钱树闯等人大搞极左思潮,提出所谓‘狠反右倾,穷打猛追,集中目标,万炮齐轰’等口号。钱树闯等人对革命干部实行法西斯专政,大搞‘牛棚’‘群专’(指所谓群众专政),剥夺人身自由,搞‘九清罪’、挂牌游斗,甚至绑、打、跪等种种体罚。”“这样的‘斗批改干校’,它所执行的决不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是卖力地执行了南、陈、熊推行的林彪反动路线;他们不是搞斗批改,而是残酷打击迫害革命干部。所以,从方向、路线、政策上来讲,县斗批改干校都是错误的。”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做出了正确的总结”。它的精神也能为机关斗批改干校作出正确的结论。
  (执笔:陈小恒陈雁)
  ①“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中所谓“改造”和“锻炼”干部的场所,它的建立源自于毛泽东《五七指示》。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首先将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后在全国各地推广。
粉碎“四人帮”后“揭、批、查”运动中,这个“头头”检讨这个报告是错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52 , Processed in 0.0553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