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00|回复: 0

哈佛费正清中心召开与中国文革有关的会议,主题:"Red Legacy in China"

[复制链接]

0

主题

749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10-4-21 1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四月,哈佛的学术会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几乎每天都在开会,每天都有值得关注的学术会议。笔者曾经在这里待过一年,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去旁听学术会议,反而自己的研究做得不多。后来幡然省悟,不再去听会,自己天天呆在图书馆,才发现图书馆是我应该待的地方,所以这次再来时,主要就是在图书馆。但是一次会议都不去,也不可能,有些重要的会议还是要去听的,毕竟机会很难得,鱼和熊掌有时还是可以兼得的。费正清中心4月2-3号,召开了一个与中国文革有关的会议,主题是:"Red Legacy in China",主要讨论毛泽东以后的时代,中国对于红色经典的塑造,这种塑造被认为是一种正统的继承与延续,同时也是对于当下政体正统性的重塑。当然这种塑造所带来的“红色经典”与“文革”记忆也密切相关。这是对当下中国政治的一种研究,而对于“文革”,我有兴趣,所以去听了两次。

哈佛费正清中心有一位“文革史”研究专家麦克法夸尔,他出版了三卷本《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此书也译成了中文,在中国出版。而他至今仍在哈佛开设“文革史”这门课,此课曾经是颇受欢迎的课,每次都数百人选修。不过,最近有点变得冷起来了,据其一位助教说,现在大概只有几十人选修。尽管如此,研究“文革”,哈佛是个重要阵地。所以召开“文革”史方面的学术会议,也就不止一次了。而此次会议,与会者当然来自世界各地,也不乏来自中国的学者,主要是讨论文革时期的文学与戏剧方面的问题。

在讨论“文革”时,好像都有一种浪漫色彩。无论是讨论“文革”时的样板戏,还是“文革”时期的小说、电影,少了一些政治色彩,反而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激情与浪漫的色调。或许全面评价“文革”,即便是西方学者也不太可能做到,更别说中国学者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思。自然,“文革”是毛泽东的悲剧、中国人的悲剧,对于中国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奇怪的”灾难。但是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必然性呢?或者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动乱,是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呢?这些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在“文革”过去了三十多年的今天,再来回看这段历史,那种惨烈的、血腥的层面渐渐消退,其合理的一面反而清晰起来,或许是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或者说是毛泽东当时所担心的某些问题在现实中得以呈现,反而给人对于动荡时期的“文革”,加上了一些新的理解,或许这就是“红色经典”的含义以及当下“文革”记忆的某些价值吧。


转自于新浪新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2684560100i6dp.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0-18 12:47 , Processed in 0.0303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