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38|回复: 0

李和:大温口述文革秘辛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9-26 2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在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有关蒙元历史的讲座上,与家住列治文的李和先生不期而遇。当时切入的闲谈话题是满族,张教授说祖籍海城的他有满族血统,而土生土长在北京的李和则是在旗满族。隔日我们于是从满族开聊,不经意地就聊到了文革,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年届七旬的李和,文革爆发那年正好上高三,又是在高干子弟扎堆儿的名校,处在文革前夕的风口浪尖上。作为旁观者,他当时了解到一些文革起因的内幕,不久前又在京城与当事人同窗家叙。由于事涉敏感,他从不与外人道,如今年事渐高,身在海外少了些忌讳,于是与笔者袒露隐情,直抒胸臆。文革已历半个世纪,仍然存在许多谜团,李先生的叙述不失为一种民间视角,也算是口述历史的一种,姑且记之,算是在大温为文革立此存照。(文:蕭元愷)

李和在列治文图书馆前



百户庙内正红旗下


满族作家老舍先生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是《正红旗下》,他出生的舒姓这支属正红旗。而李和出生的满族家庭也是正红旗,原姓赫氏里,满清退位后改汉姓李氏。


李和对笔者说,他曾经从叔伯哥哥那里看到过家谱,这个哥哥是三大爷的儿子,在南口机车车辆厂工作。父辈弟兄四个,李和父亲排行老四。话说家谱打开如同一幅山水画,已裱过,平日折叠起来。老年间没有照片,就用一个个坟头代替,碑位上有满汉两种文字,对此李和记忆极为深刻。


对满族的评价,李和认为算是华夏一支,在中国北方强悍生存。满清是少数民族当政,不是外族。戊戌变法后着手改革,有图强思维。大势之下签退位诏书,也算是兵不血刃。满汉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融合,例如编家谱本来是汉族传统,满族在这方面吸收了汉族文化,但并不以老大为正宗。


李和出生在天安门前面大中府胡同,很小就搬到西城区复兴门内闹市口(现在叫金融街)百户庙胡同。这条胡同的名字元大都时就有了,那时设百户长、千户长。这是一座两进院落,属于大舅的房产。民国时大舅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个有钱的能人,政府和公司都做过事。外语了得,是5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译者。托亲戚的福,李和一家住在二进院的东房,二舅一家住正房。


在百户庙胡同把口,住着范长江一家。这位新华社首任社长的四个孩子,都曾是李和的同学。其中一位范东生,后来出任过《华声报》社长。



百户庙胡同是前百户胡同的前身



李和的中小学上的都是名校,小学是北京实验二小,这是一所窗口学校和外事接待单位,越南主席胡志明就曾到该校参观。当时校长陶淑范,是全国小学校长中唯一的人大代表。1958年群英会代表来校,作为大队委的李和参加接待,董存瑞的战友郅顺义曾给他签名留念。王光美和刘平平母女都是北京实验二小的学生,王光美多次来校参加家长会。


从初中到高中,李和一直在北师大一附中。北师大一附中建校于1901年,许多名声显赫的人物都毕业于该校,如钱学森、李德伦和李岚清等,院士就有很多,但都是50年代以前培养出来的。1961年李和入校,正值校庆60周年,钱学森和李德伦等许多社会名流都以校友身份莅临,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黄甘英曾到李和的班中讲述革命经历。


李和经历的文革


文革爆发那年李和18岁,他没参加过红卫兵。但文革运动已经迅速社会化,他避无可避。母亲是小学教师,出身不算好。大舅有历史问题,尽管1966年春去世,但8月仍被抄家,抄家物品被运走好几车,房契还是李和上交到房管所。


北京是文革的发源地,这里有地缘政治的成因,在天子脚下。但文革的最终发生,与北师大一附中的密切关系,就鲜为人知了,康生在接见阿尔巴尼亚代表团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文革与北师大一附中的事儿。按照以往的传统说法,文革爆发以“五一六通知”和聂元梓的“我的第一张大字报”为源头,李和认为有失偏颇。“五一六通知”的影响只限于党内,毛泽东数度想对刘少奇发难,却都没有成功,1966年6月毛泽东在外地。6月4日工作组进驻北师大一附中,那时还是刘少奇掌控布局,北师大一附中工作组组长是勾德元,工作组成员就有当时17岁的刘平平,即王光美的大女儿。


当年6月20日,北师大一附中贴出署名陈永康与何芳芳的大字报,标题就是《揪出钻进我们肝脏的牛鬼蛇神》,矛头直指工作组,要揪出工作组的黑后台。李和强调,正是这张大字报,触动了刘少奇的敏感神经,引发成他的心病,不顾后果地要收拾当时还是北师大一附中高三学生的陈永康与何芳芳。当天刘平平直接把这张大字报放到刘少奇案头,李和认为刘少奇据此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张大字报是冲着他来的,后面有背景,当天就下指示要追查,称引蛇出洞,坚决反击。


8月5日毛泽东写出了《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可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领导同志,把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长资产阶级威风,灭无产阶级志气,何其毒也!毛泽东大字报的依据就包括两个典型案例:王光美在清华批斗蒯大富和在北师大一附中批斗陈永康与何芳芳。


按照李和的说法,陈永康与何芳芳那张大字报是歪打正着,两个中学生完全是自发的行动,却被刘少奇这个大人物政治追杀,结果越闹越大,引火烧身。今年早些时候,李和在北京总参干休所与陈永康晤谈,提及此事不胜唏嘘。陈永康后来成为北京革委会委员,1967年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接见,还曾多次与周恩来合影。1968年入伍空军,最后以大校军衔退休。陈永康创作过小说《青春殇》,最近又完成了传记文学《红色季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何芳芳文革中曾改名何铁军,1967年11月主动到内蒙插队,据说现在定居西雅图。


当年要是没有陈永康与何芳芳的那张大字报呢?李和判断文革还是会发生,届时毛泽东也会找其他的理由,只是要迟一些罢了,毛刘之争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传说中的刘少奇向毛泽东说过一些软话,也是迫不得已的。


后来把文革的起因说到“四人帮”头上,李和认为这根本就是偷换概念,是不沾边儿的事情。如果书写成文革的缘起是“四人帮”所致,片面强调“四人帮”所谓在文革中发挥主角作用,是舍车保帅喧宾夺主,那就是误导后人,是伪造和篡改历史。文革的发动是毛泽东的独立意识所致,其他政治局常委都不同意,刘少奇是实际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把自己的学生林彪拉过来当做副统帅,是应急的一时之选。


最后李和语重心长地讲到,文革是百年不遇史无前例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全民族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绝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





李和(左)与陈永康





依年头算,李和是老三届中的最高一届。1968年6月27日,他与众学生们乘上专列,两天两夜来到黑龙江中苏边境。后来他还去过珍宝岛,参加了自卫反击战的支前战地服务。


李和所在的建设兵团,相当于国营农场,每月有32大毛,还发服装,所以建设兵团与插队完全不同。


李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一个姐姐就读于北师大历史系,是白寿彝的门生。以后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当研究员,从事明史研究工作。而弟弟就有些时乖命蹇了,本来按照政策,李和已经去了东北,弟弟本可以留在北京城,却因为母亲的政治问题,革委会施加压力,弟弟从北京第37中学前往山西雁北山村插队,生活相当艰苦。好不容易转到大同制药厂,后来赶上朱镕基搞改革,不得不提前下岗。


那年头李庆林上书中央,陈述了知青的困境,对知青的政策遂出现松动。也就在这种情势下,李和按困退回京,遂进了北京公交总公司。该公司受交通部和市政管理委员会双重领导,对市民的出行影响举足轻重。在该公司李和一直干到出国,其间考入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也因此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至今他对汽车业也兴趣颇浓,谈起北京公交也如数家珍。李和特地了解到,2019年北京五环以内,公交全部采用电动汽车,届时对环保和化解雾霾或许有些许助益。


收藏文革传单堪称一绝


1994年,李和夫妇与女儿移居加国,那年女儿15岁。


一晃20余年过去,如今的李和身子骨还好,老当益壮,目前仍在从事full time工作,一周干满五天。


这么些年下来,李和一直没间断他的一个特殊爱好,即搜集文革期间的小报和传单。他称自己收藏的北京地区文革小报和传单,应该是最多的,没有人能在这方面超过他。为了便于保存和交流,他把这些手上的文革小报和传单,精心制作了光盘。


李和是个专心致志的有心人,他走访过中国传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与负责人崔永元交流。到首都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正巧碰到大温收藏名家李德生,这是他们的首次见面,地点却在国内,只是一个收藏文革小报和传单,另一个收藏烟花。


http://gcpnews.com/2018/08/07/%E ... %E7%A7%98%E8%BE%9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5:29 , Processed in 0.0439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