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3|回复: 0

高皋:”战犯楼“里的廖耀湘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8-30 0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皋: 『战犯楼』里的廖耀湘
   转发自《纵览中国》2015-11-30
   
『战犯楼』里的廖耀湘




高皋




   【按:廖耀湘夫人张英玉是高皋母亲的同事】


    廖耀湘是中国的抗日名将 , 湖南省邵阳人 , 生于1906 年 , 卒于1968年 。 有关他的记载很多 。 提到他 的婚姻 时 , 只说廖夫人是黄兴的堂侄女 。 其实 , 廖耀湘还有另外一次婚姻 。
    廖耀湘在国共之间的辽沈战役中被俘 ,关押在锦州监狱 。1961 年大赦出狱后,迁居北京 。 中国政府给了他一个政协委员的名义 , 便于解决住房和薪资等问题。
    “文化大革命”前夕 , 住在“战犯楼”的廖耀湘与北京市女子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张英玉正式结为夫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张英玉和一位谢姓大学同学结婚 。 婚后不久, 谢先生远赴美国留学, 她因怀有身孕, 未能同行, 与公婆住在一起。 她的公公是北京协和医院著名的泌尿科专家, 当今著名医师吴阶平的恩师。公公去世后, 继与婆婆住在一起, 上伺奉老人, 下抚育幼子, 自己则在中学教书。 虽然辛苦, 却是家庭和睦,生活愉悦。
    张老师是山东青岛人。 身材苗条, 个子高挑, 皮肤白嫩细腻, 五官小巧精致, 不施脂粉, 仍然俏丽。 喜欢穿着剪裁合体花色素雅的旗袍, 掖下别一方色泽相配的小手绢。 神态自若, 步履轻盈, 说起话来有声有调。 当时,百里千里也挑不出几个这么有气质的女性来。 她心地善良, 待友真诚, 乐于助人, 和同事相处融洽。
   她数学根基深厚 , 勤于钻研业务, 头脑清析, 口齿清楚。 她 深入浅出, 灵活多 变, 不讲廢话, 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 令学生除了敬畏还是敬畏,没有一个学生敢在课堂上跟她捣蛋。 她不会溜须拍马, 又有海外关系, 领导虽然不戴济她, 却也不能小瞧她, 不得不总是把她按排教毕业班, 以保证升学率。
   张老师和丈夫远隔重洋无法相聚。 身处异国他乡, 孤苦零仃的谢先生在50年代提出离婚。 婆婆心疼儿媳妇, 更痛爱孙子,不忍他们离去。 这样, 张老师继续住在婆家, 照顾日渐年迈体衰的婆婆, 直到终老。
   张老师的自身条件那么好, 很多人为她做媒, 多是学者,教授,高官 , 她都拒绝了。 最后, 廖耀湘的为人和诚意打动了她, 他们在文化大革命前夕, 结为夫妻。
   婚后, 廖耀湘执意要张英玉的儿子和老母搬去同住。 廖耀湘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岳母请安奉茶。张老师曾多次劝阻, 都無法阻挡老廖诚心诚意尽他的孝道 。 对待她的儿子, 更如同己出。
   
    廖耀湘还不只一次对张老师说, 他是军人, 是战败被俘,没有投降。 尽显出廖将军铁骨峥峥, 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廖耀湘与张英玉的秉性人格,使他们的婚姻美满幸福。 有夫人陪伴, 廖将军在社交场合更加从容自信。认识他们的人都称这是一场美好姻缘。
   可惜,好景不长。 突如其来的 “文化大革命 “摧残了他们温馨的二人世界。廖耀湘是特赦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政协委员, 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张英玉可就只能无遮无拦地裸露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了。 她被打成”牛鬼蛇神”, 剃了阴阳头, 不停地被”红卫兵”批斗。 质问她为什么专爱”资产阶级的奇装异服”, 为什么嫁了个”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还不够,又嫁了个”国民党的残渣余孽”。
    当时, 国民党是最最反动的代表。 在随后的秋收支农中,张老师被押往农村。 她不仅要和学生一起下地干活, 劳动之余还要接受批斗。
    一次, “红卫兵”小将们把她拖到井边,上”阶级教育课”, 反复喝问她为什么要和国民党反动派勾在一起?帮国民党干了多少坏事?!……”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打倒国民党残渣余孽!”“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 的口号声不仅激起了学生的”义愤” , 也激起了贫下中农的 ”义愤”。 围观者蜂拥而上, 跟随领头的红卫兵一起, 又推又搡, 拳脚相夹。 柔弱的张老师不支倒下,昏厥过去,这帮打人打红了眼的”红卫兵, 用井水泼醒她,接着又打, 直到流产, 险些就断送了性命。
    面对着受尽屈辱折磨的爱妻, 面对着不幸夭折的爱情结晶, 廖将军无能为力, 痛彻心肺。 他深感內疚, 不停地自责, 觉得是自己牵连了妻子。 尽管妻子对他无怨无艾,百般劝慰, 尽管他们心心相印, 关爱有加, 也难以真正排解将军心底的郁闷, 也难以完全抚平将军的心灵创伤。无声无息中却损害着将军的身体健康, 终于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的1968 年, 因脑血管意外骤然离世。 带着遗憾, 带着眷恋, 带着凄凉。 时年 62岁。
   
   (写于 2006-2-6。 2015-11-30 稍作修改)
   本文作者 高皋 2006 巴黎



(2015/11/30 发表)


https://blog.boxun.com/hero/201511/yanjiaqi99/22_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5:24 , Processed in 0.0269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