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20 19: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评|边缘与中心(二)
译者:小番茄
校者:宗周
吴一庆对文革的再阐释《边缘的文革:危机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哈佛大学出版社,2014)正是这样的一种研究。它所描绘的力量动态关系与地方-中央力量关系的历史变迁深深相关。考虑到文革的历史的、持续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在最近的许多激进哲学中的意义,文革依然是20世纪最缺乏研究的历史现象之一。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格外急切的问题,对文革的否认和对文革再现的预防组成了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一个中心支柱。与此相关的对该时期进行不断的分析与讨论的缺乏,也造成我们无法深入理解过去半个世纪组成中国政治的变化着的性质。另一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并最终以1989年所谓“天某门事件”告终的更为暧昧的政治性爆发和文革一起被禁止讨论,这对于国家正在进行的去政治化进程至关重要。
尽管当局依然禁止公开地和广泛地讨论文革,但最近十年乃至二十年来,中外文献在学术上还是取得稳步、缓慢的积累,特别是在西方语言中。[5]诚然,我们还需要做更多档案性、经验性的工作。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最为缺乏的是新的历史综合,能够对文革的政治特征,以及其在改革年代留下的遗产,做出明晰的、原本的和令人信服的阐释。除了进行重要且丰富的政治性和历史性的综合,《边缘的文革》还基于新获得的采访素材、很少被查阅的档案馆资料,包含了许多新的学术内容。吴一庆的“边缘”,并不是基于地理的概念,他的案例研究包括北京、上海的事件;而是基于民间的概念,即政治运动和出现在官方国家机关之外的分析。政治团体的急速增加和初期官方控制的不足使得这些民间运动和分析成为了可能。
有观点认为,文革的群众政治不过是中共中央威权政治在操控群众,或者是中央的意图被扭曲了。幸好近年来,这类观点失去了大部分市场,尽管在最近一本综合性的英语历史著作、麦克法夸尔(Macfarquahar)和沈迈克(Schoenhals)的《毛泽东最后的革命》中,中央领导的阴谋依然发挥主要作用。[6]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分析性的框架具有同样宽广的解释视野,能够取代这一观点。因此,讨论边缘的主导性和原创性变得重要。这些“从下往上”的政治研究——最近在此角度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7]——着重于团体同一性、利害关系或者结构性敌对,而大体低估了政治的非功能主义(non-functionalist)维度。
吴一庆的主要论点是,中央助长了但却没有掌控文革早期的新政治能量的异军突起。它们的涌现既代表对长期存在的委屈和不满的一种回应,也代表了政治想象的突发形式。国家,从1968年一直延续到现在,对这种新能量的回应决定性地塑造了党-国体制自身的性质。吴一庆并没有夸大“边缘”实际具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边缘的政治具有试探性、凌乱性、异质性,而且失去控制。国家积极的遏制政策不仅使得政治、意识形态的试验过早终结,也造成遏制本身、政治中立化的合力成为国家机制中的核心成分。吴一庆是这么描写遏制的:
政治解释从严整的官方思想的范畴中解放出来了,这创造了一个狂欢的空间。在这里,官方认可的理念与异端的意思并存,并且互相冲击;被仪式性地提起的正统观念仍然被暗中挪用,创造性地修正为新的解释。(13)
然而,文革的群众政治激进主义的特点,并不必然意味着它是之前存在的社会委屈和不平的直接表达。这种激进主义往往更像是在一次骚动的过程中,政治的语言和行动的新形式所带来的结果,而很少有参与者能够完全理解这个过程。在拥护“炮打司令部”和“造反有理”这样好斗的口号时,毛泽东,中国的党的领袖,变成了造反的领导人,为运动提供了新的动态,彻底打乱了现存的政治安排。随着毛的至上权力突然与政党机器分离,先进的政治领悟不再由党所垄断。确实,文革的群众政治的特色的基本解释是,毛泽东思想可以被广泛的人民大众所直接领会,无需经过党。虽然每个人都以毛泽东的名义说话,但毛泽东的残破(fragmentary)思想随着不同的环境而有着各式各样的阐释,也因各种目的而被挪用——为了合理解释人际冲突和派系敌对,为了明确表述群众的不平,或者为了辩解对当权派的攻击……给当时一直潜伏的无数敌意赋予新的含义,文革的事件拥有自己的逻辑和动力。无论是最高领袖还是任何确定的政治纲领,都无法控制乃至预见。(51)
吴一庆总结道,对文革关键的、正本清源的研究方法[8],是依据一种明确的历史分期法,来对待文革的政治关系。这个分期法以政治行动者和小团体构成的变化的特征、敌对的性质和遏制/制度化的性质为中心。当然,吴一庆的分期并不是齐齐整整的,运动当然是受到各种本地变量的影响。为了方便不熟悉运动内容的读者,下文梳理了史实。在此当中,我将对吴一庆阐释性的分段法作出必要的注解。而在后面的部分中,我会讨论到他的一些特别的论点。
[5] 一些大陆学者依然需要在境外出版他们的成果。李逊:《大崩溃:上海工人造反派兴亡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96。(台湾出版的名字叫“兴亡史”,而康纳利在这里说的是“yu wangshi”,可能是笔误——译者注。)徐海亮,东湖风云录:《武汉文革的群众记忆》,香港:银河出版社,2005。Li Xun, Da bengkui: shanghai gongren zaofanpai yuwangshi. (The great breakdown: The lost history of the rebelfaction of Shanghai workers) Taibei: Shibao wenhua chubanshe, 1996. XuHailiang, Donghu fengyunlu: Wuhan wengede qunzhong jiyi (Wind and clouds over East Lake:popular memori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Hong Kong: Yinhechubanshe, 2005.一个在中国出版的周详而被很好地研究的成果的例子是金大陆,《非常与正常:上海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Jin Dalu, Feichang yu zhengchang: Shanghai wenge shiqideshehui shenghuo (Thenormal and the extraordinary: Social life in Shanghai during the CulturalRevolution, 2 vols.). Shanghai: Shanghai cishu chubanshe, 2011.尽管徐的书同情造反派,但李逊并不是。
[6] 许多有细微差别的针对文革的研究包括乔尔•安德烈亚斯,《红色工程师的崛起:文革与中国新阶级》,斯坦福,2008;保罗•克拉克,《文化大革命:一段历史》,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JoelAndreas, Rise of the Red Engineers: The CulturalRevolution and China’s New Class. Stanford 2008; Paul Clark, TheCultural Revolution: A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关于那个时期的文化生产;韩冬屏,《未知的文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生活与变迁》,每月评论出版社,2008。裴宜理和李逊,《无产者的力量:文革中的上海》,韦斯特维尔出版社,1997。魏昂德,《破碎的反抗:北京红卫兵运动》,哈佛大学出版社,2009。Han Dongping, The Unknown Cultural Revolution: Life and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8. ElizabethPerry and Li Xun, Proletarian Power: Shanghai in the CulturalRevolution. Westview, 1997; Andrew Walder, FracturedRebellion: The Beijing Red Guard Movement. Harvard 2009.
[7] 参见注6。
[8] 可特别参考亚历山德罗•鲁索的著作,在处理文革分段问题时,他具有极大的理论精准性。亚历山德罗•鲁索(1998年),《可能的挫败:中国文革的初步札记》,《立场》,6(1),春季刊:第179-202页。亚历山德罗•鲁索(2005年),《决定性的事件:1968年7月的毛泽东与红卫兵》,《立场》,13(3),冬季刊:第535-574页。为了有效审视文革学者的政治色彩,可以参见亚历山大•戴的《用政治角度诠释文革》,《亚洲文化研究》,7.4(2006年12月),第705-712页。AlessandroRusso (1998) “The Probable Defeat: Preliminary Notes on the Chinese CulturalRevolution,” Positions 6(1), Spring: 179-202. AlessandroRusso (2005) ‘The Conclusive Scene: Mao and the Red Guards in July 1968’, Positions 13 (3), Winter: 535-574. For a usefulreview of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Cultural Revolution scholarship, seeAlexander Day, “Interpret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olitically,” Inter-AsiaCultural Studies 7.4(Dec. 2006): 705-712.
http://chuansong.me/n/1722390852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