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83|回复: 0

1967年12月日本记者报道文化大革命中的北京见闻:城市建设繁忙商业面向工农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QQ
发表于 2010-4-2 1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大公报》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译载日本《朝日新闻》前驻北京记者野上写的一篇通讯,摘要如下:
      
中国有句话,叫吃在广州,意指中国菜最好的是广东菜,但是北京的菜肴适应北方气候,也很可口。例如冬天吃涮锅,在北海公园的仿膳,可以吃到当年与西太后同一做法的点心食品,以烤鸭著名的北京前门外全聚德饭店,以北京菜而著名的丰泽园、萃华楼、同和居等,在文化大革命运动后,名虽改了,但仍然存在,且因内部大加改革,面向大众,食客更挤。
      
旧晋阳饭店也改为面向大众,如今不招待外宾,该店的刀削面非常可口。生意非常之好。去年当各地红卫兵大举串连到北京时,晋阳饭店为小将服务,每天供应馒头达三千斤。
     
北京的一些著名饭店、餐厅,除以一两间房专供招待外宾之外,都面向工农大众,如旧萃华楼、旧丰泽园、旧仿膳等,一个人即使食量再大,跑进去开怀畅饮猛吃,但所费甚廉。
   
在新中国,任何商店企业不面向广大工农兵即没有存在价值,饭店同样也要面向大众。即使是国宴之所在可容五千人与宴的人民大会堂大餐厅,工人、农民、解放军也是和国家领导人、国宾等一道同桌而食,这种情形在外国是没有的。
   
在北京能吃到全国有名的水果,新疆的哈密瓜、甘肃的白兰瓜、广东名果荔枝等,而且能吃到新鲜的,价钱并不贵。一般工人、市民、郊区农民都吃得起。
   
在北京另一个令人强烈地感受到的,是北京不断在扩建,向新都市发展。记得一九五九年年初,我随浅沼稻次郎(前日本社会党总书记,已故)到北京时,现时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一角的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当时还在兴建中。北京广播大楼则刚刚建成,首都机场、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等亦在兴建。七年后我再到北京一看,令人吃惊的是,尽管没有上次那么大规模的兴建房屋,但北京依然在向一个新的都市不断发展。即使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的新建工程一天也没有中止过。
   
当我一年多以前抵北京就任特派员时,继宣武门以后,崇文门的城墙开始在拆除,当局准备从西郊的石景山钢铁厂起,经复兴路的革命军事博物馆、广播大楼进入城内,经前门到北京火车站,建筑一条地下铁道路线。
   
这次当我离北京回国时,城墙已完全拆除了,地下电车用的巨大的深沟已经掘成。西直门外紫竹院附近新筑的西郊室内体育馆已大体完工。在东郊,一幢外宾用的公寓和高层办公大楼已经完成。
   
所以说,文化大革命运动从全体来看并没有妨碍生产建设。也没有妨碍到人民大众的生活。



转自严伟东的个人空间-凤凰博报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68938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1:47 , Processed in 0.02897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