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68|回复: 0

搬迁清华?历史上从未成功过的企图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1 15: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搬迁清华?历史上从未成功过的企图
原创 2017-04-09 聊聊八卦
4 月 1 日,一条观察者网发布的 “雄安新区设立,清华大学去河北?” 的评论文章引发社会各界对清华搬迁的猜测。作者马平(即 “马前卒”,人称 “督公”,本名任冲昊)通过几条似是而非的推理,言之凿凿,提出清华迁往雄安是疏导北京非首都职能的一项举措。今日清华能否搬迁到雄安新区,自有公论,本文将梳理一下历史上清华的搬迁往事,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西南联大(1937 ~ 1945)
清华自 1911 年成立以来,一直在以清华园、近春园等皇家园林为中心的校址上扩张,从未搬迁。民国时期最著名的迁移发生在 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由于北平沦陷,清华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早在长城抗战之后的 1935 年便已经筹划南迁,在长沙岳麓山的左家垅买地建设教学楼和宿舍楼(今中南大学 “民主楼”、“和平楼” 和学生一舍为当年留存)。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三校陆续迁到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1 月 1 日正式开学。此前清华校舍尚未完工,暂时租借长沙韭菜园的圣经学院和岳麓书院等处为校址。但抗战烽火逼近,长沙临时大学只开课一学期便被迫转赴昆明,1938 年 3 月 15 日在昆明开始新学期。西南联大历经抗战八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事迹,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27 位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63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12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日清华校内的西南联大纪念碑
1945 年抗战胜利,清华迁回原址。但很快内战爆发,1948 年 12 月,北平告急,梅贻琦校长为管理庚款只身南下,12 月 15 日清华园就被解放。1955 年,梅贻琦在台湾当局和庚款基金支持下,于新竹复建清华大学,但一应师生器物都没有承继到旧清华的遗产,将新竹清华视为新建而非搬迁更合理。
综上,民国时期的清华搬迁,都是因为政局动荡、国家危难的无奈之举,并非主动搬迁的成功之举。
绵阳分校(1965 ~ 1979)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交恶,中央决定在南方建设三线战备工程。1964 年 10 月,教育部指示北大、清华在三线建设分校。北大选定汉中,清华则选择四川绵阳青义镇为分校校址,1965 年开工建设。按照建校时的规划,绵阳分校将包括清华的五个系(当时共有十二个系),并且建筑规模要能容纳清华全校,以备战时搬迁之用。先期到分校工作的主要是建筑和土木专业的师生,承担规划和设计工作。
1966 年文革爆发后,分校建设暂时停止,到 1968 年又逐步恢复。1969 年,无线电系(今电子工程系)七百多名师生员工第一批抵达当时尚未完全建成的分校工地,并于 1970 年开学,1971 年再次将剩下大部分无线电系迁至绵阳,只有电视机教研室留在北京。1972 年,绵阳分校建设完毕,无线电系 14 位正副教授和数十位助教构成分校主体。电子系官方介绍系史时说:
在信息闭塞、物资匮乏、运动频繁、生活艰苦的情况下,广大教职工仍努力进行教学工作,培养建设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微波数字通信系统、群路数传机、大功率正交场放大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微波晶体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与四川省内的一些重点工厂企业协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他们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力量。
1977 年 5 月刘达同志到清华任校长,经过他和老校长蒋南翔的多方努力,于 1978 年初,报请邓小平同志批准,决定撤销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搬迁回京,在本校恢复无线电电子学系。搬迁工作 1979 年 5 月全部结束。(来自电子工程系官方网站 “历史沿革”,http://www.ee.tsinghua.edu.cn/publish/ee/3685/index.html

绵阳分校雷达教研室

绵阳分校体育场
绵阳分校虽然在当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并曾帮助四川省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如 1975 年合作试制成功长虹彩电),但受制于客观条件,难以取得更大成绩;所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学习热情很高,但基础不好;学制只有三年,为提高工农兵学员基础,才不得已加了半年,对清华院系结构和办学模式是没有必要的内耗,因此改革开放后迅速被撤销。不过,当地的校舍由迁入的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利用办学,后来成为西南工学院,今天为西南科技大学。
鲤鱼洲农场(1968 ~ 1971)
清华搬迁史上最惨痛的回忆是鲤鱼洲农场。1968 年工宣队进校后,开展清理阶级队伍等政治运动,并决定按照 “五七指示” 在农村建立干部学校,后来发展成分校。干校选址在江西,江西省先后选了两块地方,都被当时革委会主任程世清以 “劳动条件太好得不到锻炼” 为由否定,最后选定了鲤鱼洲。
鲤鱼洲本是鄱阳湖中的一个土圩,1959 年开垦为农场,属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九团,实际上是接收劳改人员的地方。文革开始后,此地又成为上海知青的落脚点。清华在鲤鱼洲落脚后,北大随即也来到鲤鱼洲,后人追述两校在此地建立干校的历史时说:
1969 年党的九大召开以后,5 月 7 日清华大学组织 12 人先遣团抵达鲤鱼洲(当时叫五星垦殖场,后改为建设兵团九团)创办实验农场,以原第三农业大队为基地创办清华大学江西省鲤鱼洲试验农场(又称清华大学江西分校)。清华大学试验农场总面积一万亩,耕地面积 7000 亩。农场边生产边建设,1970 年总人数达 2128 人,其中教授 22 人,副教授 80 人。创办实验农场,清华大学共投资 300 余万元,其中动产部分 130 万元,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 120 多万元,德安化肥厂投资 40 多万元。江西实验农场的宿舍、(草棚)仓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机、教具等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的。
……鲤鱼洲垦殖场是在荒无人烟的鄱阳湖草洲上围垦的,教职员工下放此地必须自己盖房开荒种地,困难很多。据北大彭佩云同志回忆,她一到鲤鱼洲就和当地农民一起参加修堤大会战。一天干到晚,肩上磨破了皮,晚上住在草棚里,夜雨袭来屋子频频漏雨,彻夜难眠。以后又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下田干活、挑粪,还去码头卸粮,扛起粮袋走在跳板上又吓又累又急,生怕不小心栽到水里去。过重的体力劳动和简陋的生活条件,使得很多人身体迅速消瘦,甚至遭受生命危险。1969 年 9 月 11 日,北大各连派 7 人到几华里外的余干县瑞洪镇去釆购蔬菜和日用品,归途在湖中遇大风,小船被掀翻,7 人全部落水,其中邹洪新、林鸿范 2 人遇难,其余 5 人第二天被渔民救起。
更可恶的是,这里是血吸虫重灾区,到处都有钉螺。下田劳动,在鄱阳湖洗澡,免不了被血吸虫侵害,仅清华员工就查有 1000 多人染上了血吸虫病。真是在 “烈日下晒红心,在血吸虫水中洗灵魂”,确实是一段痛苦沉重的回忆。(杨先涛,“清华北大在鲤鱼洲办实验农场”,光华时报,2016 年)

鲤鱼洲清华农场旧址
一大批来自清华的老知识分子也被迫在鲤鱼洲从事劳动、甚至染上致命的血吸虫病、死在江西。即使侥幸逃生,很多人也留下了终身疾患。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就因在鲤鱼洲染上肝病、1983 年以中寿逝世。据不完全统计,确诊血吸虫病的有 747 人,怀疑待查的 111 人,十余人因病、因事故、因政治运动在鲤鱼洲非正常死亡(据《清华大学九十年》)。
1971 年,周恩来亲自过问了鲤鱼洲干校的血吸虫病情况,据说是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在周恩来探望病中的傅作义时向他反映了情况。在周恩来听了迟群汇报的清华数百人感染血吸虫病的情况后,当即决定撤回清华、北大在鲤鱼洲的干校。1971 年 9 月底,两校人员先后返京,清华干校改在大兴举办。但仍有不少师生从鲤鱼洲又迁往绵阳分校,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返京。
除了绵阳分校和鲤鱼洲农场外,清华当时比较大的校外机构还有水利系的三门峡基地。为响应 “开门办学” 的号召,水利系部分师生从 1969 年起在三门峡建设水利教学基地,直到 1978 年方才撤销。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再也不曾发生院系规模的整体搬迁,但并未停止向外拓展的步伐。2000 年,深圳市与清华签订协议,建设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至今已颇具规模。此外,清华还参与援建了烟台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为其输出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清华加大国际合作力度,陆续举办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GIX 全球创新学院等项目,清华正在逐步走向世界。
事实说明,清华只有立足北京,才能够更好地辐射资源、借力发展。而那些搬迁清华的企图,历史上从未成功过,将来也不会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07:30 , Processed in 0.0262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